一、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个初中生心里流淌的痛苦(论文文献综述)
王媛媛[1](2022)在《“空心”女孩的寻心之旅——具体化技术在初中生个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具体化技术。咨询师借助具体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澄清来访者表述模糊不清的问题及观念,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把握真实情况,协助来访者更加有效地接受咨询。通过对一例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具体化技术在初中生心理辅导中的重要作用及独特功能,并提出使用具体化技术需要注意的事项,旨在为初中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李思亚[2](2021)在《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及工作手册编制》文中提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对强烈的生活刺激,个体的资源及应对方式无法解决时引发强烈心理失衡的状态。处于强烈失衡状态的个体,若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可能引发个体自杀危机,历年自杀统计数据显示,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尤其近几年校园自杀事件报道屡见不鲜,其负面影响较大,持续时间久,给学校及其成员带来持续性的伤害。而在应对学生自杀事件方面,我国的现状是预防和干预的理论探讨多,实践应用研究较少。为了帮助学校维持正常的管理与教学秩序,维护师生身心平衡发展,本文基于实践案例对学生自杀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系统建构,编制《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为学校自杀事件心理学工作团队提供干预范式和工作指南。本文首先引入两则研究者所在心理学团队对云南省学生自杀事件后实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在对本团队的干预方式进行效果评估基础上,进行案例反思总结。进一步梳理国内外文献,整理相关理论,进而编制《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各环节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以干预对象身心保护为目的干预措施,干预效果评估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等,从学校、年级、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心理老师、家长、学生等微观层面对应设计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步骤。《手册》分为四个章节,涵盖了自杀事件危机干预的整个过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两则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中,专业心理学团队采取的干预范式操作性强、干预效果良好。本研究针对此类危机事件编制的《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可为心理学工作团队开展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心理干预的实践范式。对该范式的干预流程总结如下:第一步,确定工作内容:成立危机干预小组,评估事件影响,制定干预计划。第二步,实施初步干预:发布官方通告,测评并反馈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步,执行主要干预过程:干预受自杀事件影响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第四步,评估干预效果。第五步,反思总结及其他注意事项。
干超[3](2021)在《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 ——以Z市某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自身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多种因素,不少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存在明显的学习倦怠现象。他们在疲倦和压力下低效率地学习,表现为身体疲乏,焦躁不安,垂头丧气,反应迟缓,把烦闷积压在心里不愿寻求他人帮助等消极学习倦怠状态,这种学习倦怠状态长期下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不仅会转化为厌学,还会传染给周围同学。目前,学者们对大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较多,对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小学生为对象进行学习倦怠调查研究。本文选取了山东省Z市某镇小学五六年级的380名小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选取其中8名小学生和3位五六年级任课教师进行访谈,采用自编的《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和相应的访谈提纲为研究工具,深入考察该群体的学习倦怠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在自我效能感维度,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并且,学习倦怠存在显着年级差异、班级职务差异、学习成绩差异、情绪差异、自控力差异和乐群性差异。由此得到以下结论,农村小学生总体而言存在学习倦怠;低效能感方面,女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男生更重;六年级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五年级小学生更重;非班干部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班干部小学生更重;小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则学习倦怠程度越重;情绪不稳定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情绪稳定小学生更重;自控力弱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自控力强小学生更重;乐群性低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乐群性高小学生更重。基于以上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情况需重视并持续关注;提升女生自我效能感,关注女生心理健康;关注毕业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体验学习成就感;培养稳定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培养自控力,做学习的主人;提高乐群性,悦纳自己和他人。
刘澜峥[4](2021)在《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分为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本研究旨在将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探讨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并探讨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心理一致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心理一致感进行干预,探讨了心理一致感团体辅导的有效性以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初中生500人作为研究对象。经问卷调查和团体辅导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亲子依恋与心理一致感呈显着正相关,与亲社会行为呈显着正相关。心理一致感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3)初中生亲子依恋、能够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心理一致感在亲子依恋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亲子依恋,亲社会行为,心理一致感三者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RMSEA=0.07,CFI=0.95,TLI=0.94,Χ2/df=3.25)。(4)心理一致感团体辅导能够改善初中生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水平。
付利娜[5](2021)在《心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研究》文中认为自杀行为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性,初中学生的自杀危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学校是预防和干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重要场所,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的主要手段之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是生命教育专题课程,对于预防初中学生的自杀危机有重要价值。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命教育内容交叉融合,设计了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专门课程,并结合个体心理咨询等干预策略,开展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实践与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为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现状的调查,以根据调查结果开发设计心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的生命课程;研究二是通过教育实验检验学科融合的生命课程对于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有效性。在研究一中,笔者调查了516名初中学生,自杀意念阳性检出率为17.5%,有明确自杀倾向、自杀企图、有过自杀行为的初中学生均有较高比例。其中性别为女性、对家庭氛围满意程度低、感觉学习压力大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更为严重;生命价值观、生命意义感较为积极的初中学生呈现了较低的自杀危机水平。研究二运用笔者开发的学科融合的生命课程,对实验组的132名学生开展了累计八周的干预,并配合个体心理辅导等措施,预防学生的自杀危机;对照组的129名学生进行常规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的课程教学。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初中学生的自杀危机在性别这一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的自杀危机显着高于男生;第二,家庭氛围、学习压力的主观感受对初中学生的自杀危机有显着影响;第三,初中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显着负相关,通过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意义感可以降低自杀意念水平,预防自杀危机;第四,心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的生命课程,配合个体心理辅导等干预措施,能够显着降低初中学生自杀意念水平、提升生命价值观和生命意义感,进而缓解学生的自杀危机;第五,心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的生命课程,配合个体心理辅导等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效果优于常规《道德与法治》生命课程。
刘霞[6](2021)在《意象对话技术对酒精依赖患者干预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酒依赖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酒精脱瘾后的高复发率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尚无有效根除疾病的方法。酒依赖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生理、心理问题,不仅造成了躯体上的伤害,也威胁着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安宁,降低了生产率,因饮酒而发生了很多众多的交通事故,在酒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件也层出不穷。酒精依赖患者常常合并有抑郁、焦虑,一部分则有人格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内心冲突、协调矛盾的人际关系、对戒酒行为给予指导,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坚定戒酒决心,建立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自2020年6月起,笔者用半年的时间在云南省精神病院实习,在此期间以住院戒酒患者为研究对象,做了深度访谈,其中接受心理咨询的5人,每人咨询次数8次。本研究试图用一种新的疗法——意象对话技术(Imagery Communication Therapy)尝试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个体心理咨询,辅助药物治疗,期望能够发现酒精依赖患者饮酒行为背后的一些心理动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饮酒频次,延长戒断保持时间。研究使用SCL-90量表测查来访者心理咨询前后及三个月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使用酒精障碍量表(AUDIT)了解来访者咨询前的酒精依赖程度,并在出院后三个月追踪测量戒酒情况和酒精依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酒精依赖患者在接受心理咨询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改善,90项症状清单(SCL-90)的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在三个月后追踪测量时仍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饮酒渴求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相似的变化。追踪测量时,干预组酒精依赖者的酒精障碍量表(AUDIT)总分比前测时有明显下降,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干预组的每次饮酒量比前测时有明显下降,和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干预组咨询后保持戒断的时间延长,饮酒频次降低,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得出如下结论:1、意象对话技术改善了酒精依赖者的心理健康水平。2、意象对话技术降低了酒精依赖患者的饮酒渴求。3、意象对话技术激发了酒精依赖患者的戒酒动力。4、将消极意象转化为积极意象,调用来访者的积极子人格替代消极子人格,增加不同子人格之间的交流,有利于酒精依赖患者减少饮酒行为。5、与单纯药物治疗生理成瘾组相比,辅助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更好地减轻了对酒精的渴求,提升了酒精依赖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酒精依赖者的心理脱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减少了饮酒行为,延长了戒断保持时间。最后,对酒精依赖患者的饮酒原因和心理动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酒精依赖患者心理咨询方面的建议,希望本研究对酒精依赖患者心理脱瘾的咨询有一些参考借鉴意义。
凌巧[7](2021)在《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成都市初中生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最初场所,对每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攀升,意味着单亲家庭数量与日递增。家庭结构裂变导致单亲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单亲初中生在学业、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存在着更高的风险性,亟需为单亲初中生家庭开发社会性支持系统。本研究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理论框架,就单亲家庭初中生所处的四层生态系统展开调查研究。多次对单亲初中生、单亲初中生家长、学校教师、校长进行访谈,同时对成都市现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发现单亲初中生所处的生态系统特征是:宏观系统下,尚未出台家庭教育专法,经费支持不足;外在系统下,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专业性亟需提升;中介系统下,学校在集体中解决共性问题、学校老师顾不上单亲家庭、家长怕得罪学校老师;微观系统下,单亲家庭生态过渡期艰难、父母间共同养育关系破裂、父亲角色缺席、母亲缺乏教育知能、单亲初中生面临多重困境。各层生态系统之间未能通过交互作用,促进单亲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宏观系统下,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落实家庭教育经费政策、疏导单亲家庭刻板印象;外在系统下,促进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发展;中介系统下,加强家校合作,使学校成为单亲家庭的支持性系统;微观系统下,建立单亲初中生家庭生态过渡预警指标、实施生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加强单亲初中生家长自觉学习意识。
胡羽航[8](2021)在《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生感恩教育研究 ——以锦州地区部分初中生为案例》文中研究指明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情感丰富而细腻、复杂且善变,生理与心理成熟度的不匹配造成他们渴望独立判断却又缺乏经验、思想活跃却执行能力不足的矛盾现象。在这种特殊时期,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还可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建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初中生的感恩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初中生感恩意识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基于现状调查来分析初中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情感反馈、提升认知等层面入手,给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完善初中生感恩教育体系、提高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时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共包含六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主要由课题来源、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等组成,为本文的原因说明。第二章是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部分,包括感恩、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初中生感恩等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归纳等,是本文分析研究的起点。第三章是对以锦州地区初中生为研究目标进行的感恩水平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第四章主要集中在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剖析两个方面,分别从初中生的家庭责任感、对师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初中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社会感恩教育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剖析,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和研究重点。第五章是针对初中生感恩教育现存问题从心理学视角提出的有效对策,结合学生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几个方面提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合理建议,以最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合力为最终形式。第六章为全文的总结,是本文研究的结论部分。通过完整的论述,本文旨在完善初中生感恩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初中生感恩水平,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邬婷[9](2020)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未成年人处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发展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抽象化和复杂化,并且逐渐形成完善的结构。而未成年人虽然可塑性很强,但是心理机能的发展还不成熟,面对自我概念的抽象化和复杂化的发展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地识别自我概念,尤其是当他们的自我概念与体验存在张力,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紧随而来的就可能是焦虑和过分敏感。若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有学习能力不足、人际交往障碍、家庭关系紧张或疏离、青春期困惑、情绪压力、网络成瘾甚至自伤、自杀等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未成年自我概念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自我概念的识别很有必要。未成年人是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为未成年人开展服务的实务过程中发现,作为第三方很难理解只有未成年人自身能够获得的体验,以及识别未成年人的自我概念,这对社会工作者与未成年人服务关系的建立、服务计划的设定和服务目标的达成以及服务成效的体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未成年人克服自我概念识别过程中的困难,协助重要他人识别未成年人的自我概念及其行为对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影响,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未成年人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本文通过采用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选取了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的体验域和知觉域的形成,了解到家庭和学校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体验、重要他人的评价及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要反应对未成年人的知觉域形成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以及在对外界价值观歪曲的符号化所形成的自我概念与由体验感知所形成的自我概念之间的张力下,自我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文探讨了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对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识别的操作化策略,即建立良好的专业合作关系、达到同感共情、坦率交流情感等策略,从而帮助社会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建立自由接纳的关系,减少社会工作者因不理解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而导致的误解和矛盾,激发未成年人积极的自我辅导行为。
张亚敏[10](2020)在《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速、生活压力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剧增,绘画艺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形式逐步走向大众化。版画作为传统的绘画拓印形式,在材料选择和制作程序方面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具有其它绘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艺术治疗优越性。因此,研究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从概念内涵而言,版画艺术治疗就是以艺术原理、艺术心理学、心理学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版画制作体验,激发参与者特有的生理、心理潜能,从而对人体机能和心理问题产生积极调节作用的心理治疗形式。本论文以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为背景,运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版画艺术与艺术治疗主流媒介的融通性、版画艺术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优越性、独特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并探索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实践范式和具体路径。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分析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以及版画艺术治疗作为绘画艺术治疗的重要实践形式,二者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从理论视角分析,绘画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治疗的媒介,就在于艺术学与心理学的联姻,源于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实践中,绘画艺术对于参与者具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视觉接受性和治疗范围空间的广延性等特征。版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与其他绘画艺术作为心理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的融通性、创作特质的融通性,以及艺术亲和力的融通性等方面。第二部分(第四章),以版画艺术的实践形式和特征为依据,分析了版画作为治疗媒介的优势与独特性。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独特性根源于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心理意境,主要表现为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方面。实践中,版画制作的艺术特质彰显出较为独特的艺术治疗功能,版画艺术颜色材料的丰富性有助于培养个体情趣,制版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愉悦个体心境,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有助于激发个体心理潜能,呈现形式的复数性有助于平复个体心态。从实现机制而言,版画艺术治疗的优势是通过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个体情感、完善个体心理品质来实现的。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分析版画艺术治疗的原则、程序、判据,案例研究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成效,以及推广和普及版画艺术治疗的主要途径。从治疗对象来看,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以及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症等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群体。基于相关心理治疗理论,比较分析心理慰籍、情感依托、情绪宣泄、情感重建等四种版画艺术治疗模式及其操作程序,达成了积极的治疗效果。调查表明,版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治疗媒介,人们对版画艺术治疗寄予较高的心理期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版画艺术治疗与参与者的心理结构、心理教育规律相契合,与学校素质教育、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当前,关键问题是要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深入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社会公共资源,并以学校为阵地,推动版画艺术治疗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二、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个初中生心里流淌的痛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个初中生心里流淌的痛苦(论文提纲范文)
(1)“空心”女孩的寻心之旅——具体化技术在初中生个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具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
三、采用具体化技术进行个体心理辅导的实践 |
(一)个案信息 |
(二)来访者主诉 |
(三)辅导老师对来访者的观察 |
(四)初步评估 |
(五)咨询过程 |
四、咨询总结和咨询技术反思 |
(2)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及工作手册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校心理危机的概述 |
一、心理危机的概述 |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 |
(二)心理危机的分类 |
二、学校心理危机的概述 |
(一)学校心理危机的定义 |
(二)学校心理危机的分类 |
(三)学校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
(四)学校心理危机的结果 |
第二节 校园自杀危机的概述 |
一、自杀的概述 |
(一)自杀的定义 |
(二)自杀的分类 |
二、校园自杀的概述 |
(一)校园自杀的定义 |
(二)校园自杀的特点 |
(三)校园自杀的理论 |
第三节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
一、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 |
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要素 |
三、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 |
(一)心理危机观 |
(二)危机干预理论 |
(三)国外危机干预模式的理论 |
四、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构想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校外自杀事件 |
第一节 案例背景 |
第二节 危机干预过程 |
一、干预准备 |
(一)成立危机干预小组 |
(二)干预目的 |
(三)干预对象 |
(四)干预形式 |
(五)干预时间 |
(六)干预地点 |
二、干预流程 |
(一)官方通告 |
(二)干预准备阶段 |
(三)干预阶段 |
三、效果评估 |
四、反思总结 |
(一)有效的方面 |
(二)不足的方面 |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
(四)《手册》编制的框架与内容 |
第四章 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二分析——校内自杀事件 |
第一节 案例背景 |
第二节 危机干预内容 |
一、干预准备 |
(一)成立危机干预小组 |
(二)干预目的 |
(三)干预对象 |
(四)干预形式 |
二、干预流程——针对教师群体的干预 |
(一)干预目的 |
(二)干预对象 |
(三)干预形式 |
(四)干预时间 |
(五)干预地点 |
(六)干预流程 |
三、干预流程——针对学生群体的干预 |
(一)心理测评 |
(二)团体辅导 |
四、效果评估 |
(一)针对教师群体的干预效果评估 |
(二)针对学生群体的干预效果评估 |
五、反思总结 |
(一)有效的方面 |
(二)不足的方面 |
(三)《手册》编制的框架与内容 |
第五章 《学生自杀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的编制及内容结构概述 |
第一节 《手册》的逻辑框架与编制过程 |
第二节 《学生自杀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内容概述 |
一、确定工作内容 |
(一)成立危机干预小组 |
(二)确定干预对象 |
二、实施初步干预 |
(一)官方通告 |
(二)心理筛查 |
(三)报告及反馈 |
三、执行主要干预过程 |
(一)针对学生群体的干预 |
(二)针对教职工群体的干预 |
(三)针对家长群体的干预 |
四、评估干预效果 |
(一)现场反馈 |
(二)追踪回访 |
(三)电话回访 |
(四)量表前后测结果的差异分析 |
五、反思总结与其他注意事项 |
(一)反思总结 |
(二)危机事件中突发事件的处理 |
(三)工作痕迹保留 |
第六章 总结 |
一、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成果 |
二、研究的不足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三、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SAS】 |
【SDS】 |
【SIOSS】 |
《辅导记录表》 |
测评指导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 ——以Z市某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解决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问题迫在眉睫 |
2.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3.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分析与总结 |
(四)研究思路、研究假设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假设 |
3.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的难点 |
2.研究的创新点 |
一、核心概念界定、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学习倦怠 |
2.小学生学习倦怠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1.厌学与学习倦怠 |
2.差生与学习倦怠者 |
(三)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自我效能感理论 |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调查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1.调查问卷 |
2.访谈提纲 |
(三)统计方法 |
(四)调查实施 |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结果 |
(一)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
(二)低效能感维度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别差异 |
(三)学习倦怠存在显着年级差异 |
(四)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班级职务差异 |
(五)学习倦怠存在显着学习成绩差异 |
(六)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情绪差异 |
(七)学习倦怠存在显着自控力差异 |
(八)学习倦怠存在显着乐群性差异 |
四、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一)农村小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学习倦怠 |
(二)女生自我效能感更低、心理压力较大 |
(三)六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处于青春期初期更浮躁 |
1.课业压力大,放松活动少 |
2.青春期初期躁动与毕业班压力等原因 |
(四)非班干部小学生缺乏积极性 |
(五)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学生缺乏成就感 |
(六)情绪不稳定的小学生急躁易怒 |
(七)自控力弱的小学生自由散漫 |
(八)乐群性低的小学生情绪更消极 |
五、结论 |
(一)农村小学生总体而言存在学习倦怠问题 |
(二)低效能感维度上,女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男生更重 |
(三)六年级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五年级小学生更重 |
(四)非班干部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班干部小学生更重 |
(五)小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则学习倦怠程度越重 |
(六)情绪不稳定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情绪稳定小学生更重 |
(七)自控力弱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自控力强小学生更重 |
(八)乐群性低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乐群性高小学生更重 |
六、缓解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建议 |
(一)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情况需重视并持续关注 |
(二)提升女生自我效能感,关怀女生心理健康 |
(三)关注毕业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 |
1.提效率减压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
2.调节状态,稳步度过毕业班生活 |
(四)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激发学习热情 |
(五)提高学习成绩,体验学习成就感 |
(六)培养稳定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
(七)培养自控力,做学习的主人 |
(八)提高乐群性,悦纳自己和他人 |
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生学习倦怠开放式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小学生学习倦怠访谈提纲 |
致谢 |
(4)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亲子依恋 |
2.1.1 亲子依恋的概念 |
2.1.2 亲子依恋的测量 |
2.1.3 亲子依恋相关研究 |
2.2 心理一致感 |
2.2.1 心理一致感概念 |
2.2.2 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 |
2.3 亲社会行为 |
2.3.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
2.3.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
2.3.3 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 |
2.4 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三者的相关关系 |
2.4.1 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
2.4.2 亲子依恋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 |
2.4.3 心理一致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
3 问题提出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思路 |
4.3 研究方法 |
5 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假设模型 |
5.4 研究对象 |
5.5 研究工具 |
5.5.1 亲子依恋量表 |
5.5.2 亲社会行为量表 |
5.5.3 心理一致感量表 |
5.6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5.7 研究结果 |
5.7.1 研究工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7.2 初中生亲子依恋、亲社会行为、心理一致感的描述统计 |
5.7.3 亲子依恋的人口学差异 |
5.7.4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的人口学差异 |
5.7.5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人口学差异 |
5.7.6 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 |
5.7.7 心理一致感在亲子依恋、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5.8 分析与讨论 |
5.8.1 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特征分析 |
5.8.2 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分析 |
5.8.3 心理一致感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6 心理一致感团体辅导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4 研究过程 |
6.5 数据分析 |
6.6 干预设计及课程内容 |
6.6.1 干预设计 |
6.6.2 干预方案设计 |
6.6.3 干预方案 |
6.7 研究结果 |
6.7.1 初一年级四个班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
6.7.2 初一年级四个班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6.7.3 实验组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前测和后测差异 |
6.7.4 对照组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前后测差异 |
6.8 干预效果讨论 |
7 结论 |
8 教育建议 |
8.1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的提高 |
8.2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
9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 |
附录2 团体辅导方案 |
致谢 |
(5)心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自杀危机 |
1.1.1 自杀危机的概念 |
1.1.2 自杀危机的分类 |
1.2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 |
1.2.1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现状及趋势 |
1.2.2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影响因素 |
1.3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预防及干预 |
1.3.1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预防及干预的现状 |
1.3.2 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杀危机预防和干预 |
1.4 学科融合 |
1.4.1 学科融合的概念及应用 |
1.4.2 心理与思政教育的学科融合 |
1.5 问题提出 |
1.6 研究意义 |
1.6.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6.2 研究的实际意义 |
1.7 研究假设 |
1.8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一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一般状况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工具 |
2.3.3 研究过程 |
2.3.4 数据处理 |
2.4 研究结果 |
2.4.1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现状 |
2.4.2 初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性别差异 |
2.4.3 家庭氛围满意度不同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差异 |
2.4.4 学习压力不同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差异 |
2.4.5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与各影响变量的关系研究 |
2.4.6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与各影响变量的回归分析 |
2.5 分析与讨论 |
2.5.1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现状分析 |
2.5.2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性别差异分析 |
2.5.3 家庭氛围满意度不同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差异 |
2.5.4 学习压力不同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差异 |
2.5.5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与各影响变量的关系 |
3 研究二 学科融合的生命课程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过程 |
3.3.1 研究准备 |
3.3.2 实验干预过程 |
3.3.3 融合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及典型课例 |
3.3.4 实验组自杀危机个体干预案例及分析 |
3.3.5 后测 |
3.4 学科融合的生命课程预防自杀危机的干预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自杀危机前测数据比较 |
3.4.2 对照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前后测差异检验 |
3.4.3 实验组初中学生自杀危机前后测差异检验 |
3.4.4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自杀危机的变化比较 |
3.5 讨论 |
3.5.1 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干预研究的效果 |
3.5.2 初中学生自杀危机个体心理干预程序 |
3.6 结论 |
4 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建议 |
4.2.1 学校应高度重视初中学生自杀危机预防工作 |
4.2.2 教育者需要更为关注自杀危机的高风险学生群体 |
4.2.3 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心理专业素养 |
4.2.4 重视生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七年级心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心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课程设计 |
附录三 预防学生自杀危机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致谢 |
(6)意象对话技术对酒精依赖患者干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依赖的含义 |
2.2 酒依赖的临床特征 |
2.3 酒精依赖者的人格特征 |
2.3.1 人格的定义 |
2.3.2 酒精依赖者的应对方式 |
2.3.3 酒精依赖患者的防御机制 |
2.3.4 酒精依赖患者的情绪障碍与述情障碍 |
2.3.5 酒精依赖患者的人格测量特征 |
2.4 酒精相关障碍的治疗 |
2.4.1 药物治疗 |
2.4.2 心理治疗 |
2.5 意象和意象对话 |
2.5.1 前荣格时代的意象研究 |
2.5.2 荣格的积极想象技术 |
2.5.3 意象对话技术 |
3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
3.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3.1.1 问题提出 |
3.1.2 研究意义 |
3.2 研究目的和假设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程序 |
4.1.1 前测 |
4.1.2 干预过程 |
4.1.3 后测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干预方法 |
4.2.3 评估工具 |
4.2.4 测评时间 |
4.3 数据结果与分析 |
4.3.1 干预组 |
4.3.2 对照组 |
4.3.3 两组患者比较 |
5 酒精依赖患者的意象分析 |
5.1 树的意象分析 |
5.1.1 意象总结 |
5.1.2 意象分析 |
5.2 房子的意象分析 |
5.2.1 意象总结 |
5.2.2 意象分析 |
5.3 磨盘的意象分析 |
5.3.1 意象总结 |
5.3.2 意象分析 |
5.4 未来之门的意象分析 |
5.4.1 意象总结 |
5.4.2 意象分析 |
5.5 饮酒子人格的意象分析 |
5.5.1 意象总结 |
5.5.2 意象分析 |
5.6 智者的礼物意象分析 |
5.6.1 意象总结 |
5.6.2 意象分析 |
6 综合分析讨论与结论 |
6.1 综合分析 |
6.1.1 酒精依赖患者初次饮酒原因 |
6.1.2 酒精依赖患者强烈的死本能 |
6.1.3 酒精依赖患者的职业特点与饮酒的关系 |
6.1.4 酒精依赖患者的家庭关系分析 |
6.1.5 酒精依赖患者的亲密关系分析 |
6.1.6 控制权的争夺 |
6.1.7 酒精依赖患者的性格特点 |
6.2 意象对话应用于酒精依赖患者的讨论 |
6.3 结论 |
6.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社会人口学及酒精使用相关问题问卷 |
附录 C 酒精使用量表(AUDIT) |
附录 D 渴求视表 |
附录 E 90 项症状清单SCL-90 |
意象对话为主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A)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成都市初中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台湾地区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1.2.4 已有研究总结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访谈法 |
1.3.3 个案研究法 |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5 数据处理 |
1.5.1 开放式编码 |
1.5.2 轴心式编码 |
1.5.3 选择式编码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教育指导 |
2.1.2 单亲家庭 |
2.2 理论基础 |
3 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 |
3.1 宏观系统视角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政策分析 |
3.1.1 强调政府主体责任,但尚未出台家庭教育专法 |
3.1.2 家庭教育经费支持不足 |
3.2 外在系统视角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现状分析 |
3.2.1 家庭教育主管机构缺位 |
3.2.2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缺乏统筹管理 |
3.2.3 家庭教育市场亟需规范 |
3.2.4 单亲家庭指导课程尚待开发 |
3.2.5 家庭教育指导人员无专业标准 |
3.3 中介系统视角下学校提供家庭指导服务现状分析 |
3.3.1 在集体中解决共性问题——学校对家长学校的管理 |
3.3.2 怕得罪老师,孩子有苦头吃——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态度 |
3.3.3 单亲太多,老师顾不过来——学校老师对单亲家庭的态度 |
4 微观系统视角下的单亲初中生家庭教育个案调查 |
4.1 “每个阶段我都只能摇头叹息”——生态过渡艰难 |
4.1.1 “离婚时暴瘦了二十斤”——家庭结构裂变时的痛楚 |
4.1.2 “说不上两句就不欢而散”——离异后矛盾持续性发展 |
4.1.3 “你谁啊?”——排斥继父继母 |
4.2 “我不知道找谁商量,很痛苦”——共同养育关系破裂 |
4.2.1 “好歹让我感受一下什么是父爱”——父亲角色缺席 |
4.2.2 “除了绝食,我别无他法”——母亲缺乏教育知能 |
4.2.3 “没想到她如此之糟糕”——单亲子女成长困境 |
5 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策略 |
5.1 宏观系统:提供政策、经费、文化保障 |
5.1.1 推进家庭教育立法 |
5.1.2 落实家庭教育经费政策 |
5.1.3 疏导单亲家庭刻板印象 |
5.2 外在系统:促进单亲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 |
5.2.1 明确设立家庭教育管理机构 |
5.2.2 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 |
5.2.3 规范市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
5.2.4 高校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 |
5.2.5 科研机构开发单亲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
5.3 中介系统:学校成为单亲家庭支持性系统 |
5.3.1 提升教师指导单亲初中生家庭的意识和能力 |
5.3.2 学校开设单亲初中生家庭家长课程和学生课程 |
5.3.3 协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干预单亲初中家庭教育问题 |
5.4 微观系统:制定生态化单亲家庭指导方案 |
5.4.1 建立单亲初中生家庭生态过渡预警指标 |
5.4.2 实施生态化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
5.4.3 加强单亲初中家长自觉学习意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生感恩教育研究 ——以锦州地区部分初中生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1.理论依据 |
2.现实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3.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研究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阐释 |
1.感恩 |
2.感恩意识 |
3.感恩教育 |
4.初中生感恩教育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初中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过程 |
(五)调查结果 |
四、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
(一)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
1.家庭责任感较弱 |
2.对师恩意识模糊 |
3.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
(二)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剖析 |
1.自我教育意识欠缺 |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
3.学校对感恩教育的忽视 |
4.社会感恩教育支持系统不健全 |
五、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对策 |
(一)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树立感恩理念 |
(二)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内化感恩品质 |
(三)优化学生家庭教育——培育感恩情感 |
(四)坚持学校主体作用——强化感恩意识 |
(五)营造社会教育氛围——促进心理健康 |
(六)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生感恩水平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促进其自我认识 |
2、实务工作中未成年人服务的困境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未成年人的心理社会特征 |
2、未成年人自我概念 |
3、当事人中心理论的运用 |
4、文献评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
1、自我概念 |
2、当事人中心理论 |
(五)研究必要性 |
1、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特点 |
2、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困境 |
3、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重要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二、未成年人体验世界与知觉域 |
(一)体验世界 |
1、未成年人体验世界的含义 |
2、未成年人体验世界可能的来源 |
(二)未成年人知觉域的形成 |
1、家庭和学校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
2、重要他人的评价 |
3、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体验 |
4、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要反应 |
(三)本章小结 |
三、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
(一)知觉域与自我概念 |
(二)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 |
1、被察觉到的学习、生活中的体验 |
2、被忽视的体验 |
3、被否认或歪曲的体验 |
(三)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发展演变 |
(四)本章小结 |
四、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操作化策略 |
(一)建立关系:消除未成年人隔阂 |
1、平等看待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地位 |
2、真诚觉察未成年人的体验及进行沟通 |
3、尊重未成年人的潜能及独特价值 |
4、无条件积极关注 |
(二)同感共情:分享未成年人体验世界 |
1、感知学习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体验 |
2、体验生活情境当下的自我 |
3、理解未成年人的内外体验及其意义 |
4、建立共情同感 |
(三)坦诚交流:引导未成年人表达自我 |
1、不固定角色 |
2、自由地表达和交流 |
3、无防御反应 |
4、自我交流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对未成年人本人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对未成年人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对未成年人老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对未成年人负责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绘画艺术治疗 |
1.3.2 版画及其内涵 |
1.3.3 版画艺术治疗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特征 |
2.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和发展 |
2.1.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 |
2.1.2 绘画艺术治疗功能的发展 |
2.2 绘画艺术治疗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
2.2.1 生理科学理论基础 |
2.2.2 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 |
2.2.3 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取向 |
2.3 绘画艺术治疗的心理学特征 |
2.3.1 绘画艺术治疗的视觉接受性 |
2.3.2 绘画艺术治疗的多元空间性 |
2.3.3 绘画艺术治疗的自我实现性 |
2.3.4 绘画艺术治疗的适用广泛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比分析: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 |
3.1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审美融通 |
3.1.1 审美认知的相通性 |
3.1.2 审美教育的相容性 |
3.1.3 审美愉悦的相融性 |
3.2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创作特质融通 |
3.2.1 创作过程的意象性 |
3.2.2 创作过程的手工性 |
3.2.3 创作过程的自由性 |
3.3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亲和力融通 |
3.3.1 艺术精神的传统性 |
3.3.2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
3.3.3 艺术创作的游戏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学视界: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独特性 |
4.1 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及其心理意境 |
4.1.1 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 |
4.1.2 版画艺术“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 |
4.1.3 版画艺术“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 |
4.1.4 版画艺术“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 |
4.2 版画的创作特质及其艺术治疗功能 |
4.2.1 颜色材料的丰富性:培养自我之情趣 |
4.2.2 制版形式的多样性:愉悦自我之心境 |
4.2.3 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激励自我之潜能 |
4.2.4 呈现形态的复数性:平复自我之心态 |
4.3 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实践优势 |
4.3.1 激发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
4.3.2 表达参与者的丰富情感 |
4.3.3 完善参与者的心理品质 |
4.3.4 保持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疗判据与实践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实施与分析 |
5.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框架 |
5.1.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 |
5.1.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框架和形式 |
5.2 版画艺术治疗的适症群体与心理判据 |
5.2.1 治疗适用群体及其心理特征 |
5.2.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心理症状判据 |
5.3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和分析 |
5.3.1 实证案例使用的相关评估工具 |
5.3.2 儿童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心理慰籍模式——“描绘出你心中的家” |
5.3.3 大学生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绪宣泄模式——“心情的流露” |
5.3.4 成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依托模式——“幸福计划” |
5.3.5 老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重建模式——“老胡”的故事 |
5.3.6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的总结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效与推广:版画艺术治疗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
6.1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
6.1.1 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问卷调查 |
6.1.2 版画艺术治疗成效的访谈分析 |
6.2 版画艺术治疗实践的改革取向 |
6.2.1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结构功能相契合 |
6.2.2 版画艺术治疗与素质教育功能相统一 |
6.2.3 版画艺术治疗与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 |
6.2.4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教育功能相融通 |
6.3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与普及的路径选择 |
6.3.1 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 |
6.3.2 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公共资源 |
6.3.3 学校版画艺术教育与版画艺术治疗相结合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件 |
附件一 调查问卷 |
附件二:症状自评量表系列调查问卷(Self-Reporting Inventory) |
附件三:自我接纳问卷(Self-Aeeeptanee Questionnaire,SAQ) |
附件四: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调查问卷 |
附件五:心理幸福感测试 |
附件六:版画制作步骤图 |
四、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个初中生心里流淌的痛苦(论文参考文献)
- [1]“空心”女孩的寻心之旅——具体化技术在初中生个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 王媛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02)
- [2]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及工作手册编制[D]. 李思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 ——以Z市某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D]. 干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刘澜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心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预防初中学生自杀危机的研究[D]. 付利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6]意象对话技术对酒精依赖患者干预的个案研究[D]. 刘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成都市初中生的个案研究[D]. 凌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生感恩教育研究 ——以锦州地区部分初中生为案例[D]. 胡羽航. 渤海大学, 2021(02)
- [9]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D]. 邬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D]. 张亚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