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省市高校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调研情况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正(Kuo-Cheng Lee)[1](2021)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是中国大陆吸引台湾青年赴陆“创业、就业、实习”以实践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旨趣为探讨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示范点)的政策执行上是否能体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精神,扩大吸引台青西进;促进台青融入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生活;并进一步对台湾青年的政治偏好产生影响。本文实地访查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共20处国台办授牌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示范点),透过访谈前述青创基地之营运管理团队和进驻基地之台籍青年,分析中国大陆各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状况,以及分析个别青创基地或不同区域的两岸青创实践工作成果。本文另以电子问卷形式调查于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实习、就业、创业之台籍青年对中国大陆市场环境、社会生活的观感以及其政治态度。研究发现:(1)北京、上海、江苏地区两岸青创基地吸引台湾青年进驻创业、就业、实习的人数极少。多数基地营运出现困境,除零星具持续发展潜力的案例外,前述地区之两岸青创基地已出现退场、低度运作甚至与进驻台青发生纠纷等现象。(2)两岸青创基地政策及惠台措施并非台青西进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影响台青西进与否的主要因素为中国大陆经济与市场潜力。(3)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的社会融合影响、政治偏好影响尚不显着。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架构、第二章建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架构与实践分析指标,据此设定两岸青创基地之理想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第三章分类评述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现况以及落实政策目标的程度。第四章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第五章总结两岸青创基地的发展与挑战、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展望。
黄华[2](2020)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京津冀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矛盾突出,有些方面甚至呈现出“断崖式”落差,是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典型代表。如何促进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力推进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学术界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视角研究京津冀这一热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则非常鲜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对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共享发展为价值导向,以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论证,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和京津冀区域有关数据,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以及实现均等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客观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和时空演变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提供精准问题靶向。核心概念是论文展开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是立论的重要根据。本文首先在阐释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和均等化的基础上,揭示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具体实践。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探讨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形成了以“生产公平”“分配公平”“制度公平”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性”“相对性”“人本性”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经过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公平理论得到再次发展和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苏联成功经验并认真吸取其失败教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形成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本质内涵,以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制度正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明了保障公平权利、促进社会公平、重视分配正义的价值导向,并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的公平、正义观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同时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指导京津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时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深入认识和积极实践。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践行,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破解制约因素,寻找求解路径是论题研究的原动力。本文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后,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系统回顾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客观梳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新进展,归纳总结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难点,阐述存在着:地区间利益博弈未消失、重点领域立法尚待突破、法律位阶和效力尚不高、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立法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等权利和规则公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跨区域政府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差距明显等机会公平方面的问题,前瞻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深入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熵权法、综合指数得分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分析京津冀区域地级市层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演化情况。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定性和定量分析后,论证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镇结构失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探寻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提供精准问题靶向。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应然理论论证,并对其现状进行实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平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和其构想,即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指导,第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第二,要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经;第三,要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政府顶层设计是推进京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组织保障;第四,加快完善京津冀协同立法机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保障。第五,加强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等,进一步完善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第六,要推行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均等化的秩序保证。总之,京津冀在地理区位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上彼此依赖、人文精神上相互融合,决定了京津冀作为密切联系的共同体,必须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特征及时代内涵,阐述其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在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均等化的构想,旨在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谢雯[3](2020)在《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现状及成效研究 ——以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国家体育治理的重要途径。群众体育服务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内容,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开展是实现群众体育服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高速增长,举办成效亟待研究。为深入了解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现状及成效,本研究以江浙沪三省市为例,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对江浙沪地区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现状及成效深入调查,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提出发展建议。其研究结论如下:(1)专家学者对公共体育服务、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界定具有一致性,在现有理论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内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成效概念进一步界定,认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由赛事承接主体组织管理,社会全体成员自愿参加的,以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促进群众强身健体、身心愉悦为主要目标,以公共体育场馆及其他满足赛事要求的场地作为载体,在一定的传统习俗、竞技规则等因素的制约下开展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成效根据本研究需要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满意度三个指标。(2)通过对我国江浙沪地区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调研显示:在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参与主体方面,服务群众覆盖范围广,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在信息公开方面,购买主体信息公开程度高,具有专业信息发布平台,购买主体、承接主体、参与群众的信息途径具有一致性。在购买内容方面,江浙沪地区购买项目多,范围广,赛事级别以市级体育赛事为主;在购买方式上,通常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的方式进行购买;在资金使用方面,资金通常由承接主体垫资,购买主体进行赛事资金评估,实际支出与预算基本吻合。评价监督方面,由政府、群众及第三方对赛事活动的完成情况、服务满意度、财务状况、组织能力、人力资源与综合效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作用于承接主体,赛事监督由政府、群众与第三方共同参与。(3)本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满意度方面对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进行成效分析。经济效益方面,江浙沪地区简化办事流程,引入竞争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减少政府开支,节约投入资金。同时,该地区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参与人数逐年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等。满意度方面,参与群众对赛事活动及购买主体、承接主体满意度较高,承接主体满意度高于购买主体满意度。(4)目前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存在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财政预算不足;政府在群体赛事服务中定位不清晰;承接主体能力参差不齐,没有形成良性竞争;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5)对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发展建议:完善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资金投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承接主体市场准入标准;提升群众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评价地位。
卞显洋[4](2020)在《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多重责任,有着不可取代的社会地位。自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发布“双一流”建设方案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和高校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方案,力求在“双一流”竞赛大潮中获得一席之地。此时,对于占据高校数量95%的地方高校来说,“双一流”建设的开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在地域、经费支持和人才引进等都不具备先天优势,务必把发展重心放在一流学科建设上,以一流学科带动整个学校朝着一流大学挺进。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自身及社会共同协作,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在管理制度、学科团队、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优势,最终通过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法、个案分析法,首先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和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梳理;其次是从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价值意义、影响因素、面临困境和地方高校的应然特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认为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从政府、高校以及学科自身三个层面着手;再次,选取沪苏皖三地政府和安徽医科大学作为个案,分析地方政府和高校在推动一流学科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不足;最后,在基于上述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高校和学科自身三个层面,即地方政府通过扩大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优化学科区域布局和以“双一流”为契机挖掘区域优势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和加强硬件设施保障,学科自身通过学科成果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效配置人力与物力资源和提升二级学院内部治理能力等方面来提出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符美华[5](2020)在《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研究 ——基于沪、浙、陕三省市的比较》文中提出针对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及发展需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2016年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要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扶持,各地方政府也据此对扶持政策作出调整。分类扶持政策强调扶持对象的精准,其必然涉及到众多利益主体。在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中,究竟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是什么,政策变迁过程中有哪些利益变化,民促法调整后的扶持举措又是否满足了这些利益诉求。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有助于了解扶持政策的发展和现状,进而为扶持政策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府、民办学校、师生群体、社会资本这几个利益相关方入手,分析各方的利益诉求,审视我国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基于沪、浙、陕三省市扶持政策的文本比较观察目前的政策进展,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综合构建我国民办教育扶持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以期更好地分析其利益目标、政策现状、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扶持政策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其具体诉求,中央扶持政策的利益格局变化,三省市的扶持政策文本比较,扶持政策取得进展与潜在问题。经过上述研究发现,在民办教育扶持政策中,存在政府、民办学校、师生群体、社会资本等主要利益相关者。政府主要是以公共利益和组织利益为主,民办学校除了组织利益外还存在两类举办者不同的个人利益,教师、学生、社会资本主要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在扶持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利益格局经历了从国家的公共利益为大,到民办学校和学生利益凸显,再到多元利益主体并存与相互博弈的阶段性变化。通过沪、浙、陕三省市的对比发现,扶持政策与利益主体诉求具有一致性,只是在具体举措和达成程度上有差别。基于这些发现,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民促法调整后的财政扶持政策,使师生合法权益得到加强、举办者权益得到明确保护和学校内部利益关系进一步统筹。并可能带来新问题,比如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学校竞争加剧、“隐性营利”和“过度逐利”行为、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博弈。对此,笔者提出了建立利益协商机制、界定利益主体的权利位置、建立多方共同监管机制的建议。
史鑫茹[6](2020)在《构想·创设·意义 ——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考察》文中认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创设、国家监察法的制定,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事,对于构建党领导的中国特色反腐败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家监察委员会实行党的纪律检察机关与监察机关合署办公模式,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强化了党和国家的监督效能和治理效能,一个更加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颇具中国特色的监察体制正在发展。笔者以《人民日报》为基础,参考《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过梳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对国家监察委员设想、试点、创设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论述,试图从多个维度对其创设的意义进行思考。论文第一章阐述了十八大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历程,包括“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纪检体制的改革”,实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反腐机制,这些反腐经验为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就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试点情况进行了整理。笔者按照时间顺序,对国家监察制度改革试点进行考察与评述,选取山西省监察体制改革为论述重点,详细叙述了山西监察体制改革的具体过程。为避免重复,针对北京、浙江的监察体制改革的特色之处进行了论述,并且反思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第三章是对试点推开、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与《国家监察法》诞生部分的考察论述。从三省试点到全国试点,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法》从无到有,这些大事件是监察体制改革的新成果。第四章主要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历史继承性与时代创新性、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三个维度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果展开思考,揭示其重要意义。结语部分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整个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总结。作为一个新型的制度设计,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国家监察法》不可避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胡馨元[7](2019)在《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园区是二战之后许多国家为发展经济和改善城市布局而开发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集中财力、物力和智力大力兴办工业园区,纷纷鼓励工业企业“进区入园”,以园区为载体,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在“十二五”期间,湘西州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湘西州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但发展缓慢。“十三五”时期是湘西州工业园区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背景下,园区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存在更多挑战,对于湘西州来说,寻找一种适合的、有效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以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为主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园区实地走访调研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资料。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体叙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何开展研究的思路以及创新之处。其次,通过界定工业园区及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概念,归纳其内涵及演变,分析传统粗放型、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型、产城融合型、创新型园区五种国内典型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类型及特征,梳理总结了产业集群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增长极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对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了现实考察,了解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演变,根据湘西州工业园区的特征及条件进行分类分析,通过确定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权重的实证分析,然后从政府机制、竞争机制、耦合机制分析了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进而总结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借鉴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工业园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对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启示。最后,植根于本文的理论基础,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科技创新、招商服务、绿色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优化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对策,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刘为坤[8](2019)在《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退役运动员问题是一项永恒的议题,常论常新。退役运动员问题不仅关乎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更深层地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走向。故此,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则成为衡量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抑或检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地位获得理论推演,如何针对性的对凝结在运动员群体身上的各种资本实施有效干预则是破解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议题的核心所在。当前我国在应对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问题上采用的是一种“结果性”干预策略模式,即在运动员群体临近退役的时间节点,采取政策性安置、学历性安置及货币性安置的三大“结果性”干预策略,在运动员群体“过程性”社会融入干预层面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社会学研究中,依据卢森斯等人的三维资本理论模型及社会地位获得等相关理论推演,社会个体的地位获得决定于其占有的三种资本存量,即人力资本存量、社会资本存量及心理资本存量。故此,研究结合生命历程理论、地位获得理论及三维资本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分层视角发轫,以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种资本存量与其当前社会地位获得之间的关系特征为基础,探寻针对性提升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社会地位的具体方向,以期助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修订了适合于测量运动员群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3份量表;(2)整体勾勒并描绘了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地位特征;(3)呈现了社会地位获得视域下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特征;(4)在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获得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及实际调研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稳固的中层及中上层构成”及“高流动比”是对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静态”与“动态”图景的描绘。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情况整体向好趋势的同时,也潜在预示着在促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方面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第二,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间及退役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中的运动员群体间人力资本存量一般不同。此在较大程度上验证了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可有助于其退役后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同时,也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的针对性提升“锚定”了确切的方向性——应根据不同类型运动员资本存量特征,优先制定针对其资本储备薄弱维度的干预措施。第三,对退役运动员群体而言,不同类型群体间的社会资本占有量间存较大反差,且高社会阶层分布伴随高社会资本存量的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社会事实”。此结果潜在说明了高社会资本占有量有利于退役运动员良性社会融合的同时,也为相关不同类型运动员的社会资本整体及各维度的针对性提高明确了具体的方向。第四,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存量明显不同,且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存量间的分化明显。该结论在说明运动员群体的高心理资本存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其退役后的社会地位再生产同时,亦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干预策略制定的方向性奠定了前期的理论基础。第五,凝结在运动员群体上的三维资本间存在着相互正向促进的关系,且不同资本对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地位获得的促进程度各异。此一方面验证了三维资本理论在运动员群体间具有较好的理论阐释性,另一方面也为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干预的整体策略制提供了理论性支撑。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研究建议如下:(1)应尝试转变“结果性”干预运动员退役问题的解决思维,立足于运动员的主体性,实现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从群体视角向兼顾个体视角的转向;(2)应强化对运动员职业培训、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环节的针对性,尤其是应注重对运动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及退役后心理适应的针对性干预;(3)应探究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提升的综合性现实策略,优先考虑针对性地制定对运动员心理资本的干预措施;(4)应建立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三维资本的评估、监控及评价制度,且应尝试建立针对已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终生地位获得信息的反馈制度。
徐浩[9](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宋俊生[10](2019)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各省区市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制度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兴起文化产业发展新高潮。当前,各省区市间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存在行业规模偏小、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省级区域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推动所属市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从整体情况看,现有研究大多各自为阵、自成一派,尚未形成统一研究体系,一些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在现有成果中,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域特性,与该地域众多文化企业、相关机构等社会资源相互融合形成,仅在特定地域内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难以被其它区域借鉴和模仿。如今,新兴产业层出不穷,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升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本论文借鉴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进行研究,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结构方程建立与分析应用等方面形成创新成果。在文献梳理综述基础上引入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理论,界定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考察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内部效率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和外在环境影响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研究分析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探索影响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关键要素及其发挥作用的途径。选择以天津市作为样本,通过开展专项调查研究获取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相关数据,采集相关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构建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方程分析模型,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和Amos软件诊断分析天津市文化产业内部能力、产业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以及财政金融政策等关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政府角度、产业角度和企业角度发现影响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以及竞争力提升路径问题,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结果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论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为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二、三省市高校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调研情况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省市高校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调研情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回顾 |
1.2.1 两岸关系研究的路径:以经促统 |
1.2.2 对台工作的政策受众与场域:台青与两岸青创基地 |
1.2.3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治略与社会融合理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设计 |
1.4.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章节安排 |
1.4.5 研究流程 |
第二章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目标与理论建构 |
2.1 分享经济机遇 |
2.1.1 以经促统 |
2.1.2 对台工作配合发展中国大陆经济 |
2.2 深化经济社会融合与促进政治认同 |
2.2.1 化敌为友与社会整合 |
2.2.2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观与实践 |
2.2.3 从融合到认同 |
2.2.4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架构与两岸青创基地三阶段政策目标 |
2.3 两岸青创基地政策执行与政策影响评估指标建构 |
2.3.1 两岸青创基地分类 |
2.3.2 政策执行力1:营运理念 |
2.3.3 政策执行力2:台湾青年进驻状况 |
2.3.4 台青意向先期调查结果 |
2.3.5 台青问卷调查指标 |
2.3.6 “分享机遇”评估指标:台青发展状况 |
2.3.7 “社会融合”评估指标 |
2.3.8 “政治偏好转变”评估指标 |
第三章 两岸青创基地运作现况 |
3.1 两岸青创基地分布 |
3.2 台青进驻状况 |
3.3 两岸青创基地类型与发展现况 |
3.3.1 天使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2 企业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3 园区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4 空间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5 实验型两岸青创基地 |
3.4 小结: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挑战与转型 |
3.4.1 分享机遇效果衰退:两岸青创基地招募台青成果进入高原期 |
3.4.2 营运模式具经济吸引、社会融合发展潜力案例 |
3.4.3 其他两岸青创基地的转型 |
3.4.4 青创基地营运困难,但26条对台措施政策补助门坎过高 |
第四章 两岸青创基地的融合发展作用:台青意向调查 |
4.1 受访者基本数据 |
4.1.1 两岸青创基地是否真的接触到台湾青年世代? |
4.2 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融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影响 |
4.2.1 台青赴陆发展理由 |
4.2.2 发展阶段 |
4.2.3 创业挑战 |
4.2.4 是否准备撤离大陆市场? |
4.3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对中国大陆社会的态度 |
4.3.1 归属认知 |
4.3.2 他我之隔 |
4.3.3 对31 条与26 条对台措施的观感 |
4.3.4 最不适应中国大陆的主要因素 |
4.4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的政治态度 |
4.4.1 统独观点 |
4.4.2 国族认同 |
4.4.3 投票行为与政党偏好 |
4.4.4 厘清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4.5 小结 |
4.5.1 两岸青创基地接触到更多长期在陆的“资深台青” |
4.5.2 市场前景是台青赴陆发展的主要考虑 |
4.5.3 创业台青发展阶段与主要挑战 |
4.5.4 两岸青创基地吸纳人文、艺术设计领域的基层就业台青 |
4.5.5 台青发展挑战与回流与否与中国大陆景气较为相关 |
4.5.6 两岸青创基地不是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两岸青创基地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化与实践的启示 |
5.1 经济劝诱 |
5.2 社会融合 |
5.3 政治偏好转化 |
5.4 后新冠肺炎时期台青的迁徙与两岸青创基地政策的可持续性 |
5.4.1 大陆仍具吸引力,但吸引、融合台青相关政策配套需更细致 |
5.4.2 强化“青创基地经理人”、“台湾媒介团体”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清单汇总表 |
附录2:两岸青创基地经营团队问卷 |
附录3:两岸青创基地台湾青年问卷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述 |
(一)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二)均等与均等化 |
(三)关于公平、公正、正义的界定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思想渊源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形成历程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四)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
二、列宁的公平理论 |
(一)列宁公平理论的思想来源 |
(二)列宁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主义公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
(二)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三)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时代内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指导 |
(一)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 |
(二)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
(三)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归属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论指导 |
(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具体实践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权利公平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机会公平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规则公平 |
第三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 |
(一)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和低水平均衡阶段 |
(二)改革开放至2013 年:碎片化和有限协同阶段 |
(三)2014 年至今: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深化阶段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成效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融合不断深入 |
(二)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作日趋紧密 |
(三)京津冀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协作日益深化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环境服务改善较为明显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表现 |
(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地区失衡状态 |
(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一)选择方法的标准 |
(二)选择方法的运用 |
(三)数据来源 |
(四)评价指标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演化特征 |
(一)宏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
(二)微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
(三)阶段性演化特征分析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回归分析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双核心-圈层状特征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南北分异特征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东西分异特征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因素 |
(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差异化 |
(二)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
二、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基本公共发服务均等化的历史因素 |
(一)国家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政策 |
(二)国家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政策 |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配置不均衡 |
(四)京津冀区域资源配置行政色彩浓厚 |
三、城镇化结构失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
(一)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待优化 |
(二)北京市虹吸效应及其“大城市病” |
(三)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四、政策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因素 |
(一)跨区域政府间协调、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不完善 |
(二)公共财政制度尚待完善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 |
一、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二)坚持共享发展 |
二、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
(一)动态调整: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 |
(二)多元协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保障 |
(三)标准化规划: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方针 |
三、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
(一)加快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 |
(二)融合发展京津冀城乡经济 |
四、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任务 |
(一)统筹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
(二)稳步推行重点区域辐射带动“递进式”发展模式 |
(三)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 |
(四)加快完善有关公共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 |
(五)积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和监督问责机制 |
(六)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现状及成效研究 ——以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我国大势所趋,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已成为国家体育治理的重要途径 |
1.1.2 群众体育服务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内容,群众性体育赛事开展是实现群众体育服务的关键手段 |
1.1.3 近年来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高速增长,但举办成效亟待探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 |
1.3.2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基本理论界定 |
3.1.1 相关概念界定 |
3.1.2 政府购买群众体育赛事服务涉及的领域与涵盖的内容体系 |
3.1.3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确立 |
3.2 江浙沪三省市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状况与分析 |
3.2.1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参与主体 |
3.2.2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信息公开情况 |
3.2.3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购买内容 |
3.2.4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的购买方式 |
3.2.5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的资金使用 |
3.2.6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评价监督 |
3.3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成效分析 |
3.3.1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经济效益 |
3.3.2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社会效益 |
3.3.3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满意度 |
3.3.4 购买主体满意度 |
3.3.5 承接主体满意度 |
3.4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存在的问题 |
3.4.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
3.4.2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财政预算不足 |
3.4.3 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中定位不清晰 |
3.4.4 承接主体承接群众性体育赛事能力参差不齐 |
3.4.5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后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 |
3.5 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建议 |
3.5.1 完善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法律法规建设 |
3.5.2 加大政府购买群众体育赛事资金投入 |
3.5.3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3.5.4 提高承接主体市场准入标准 |
3.5.5 提升群众在政府购买群众体育赛事中的评价地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购买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 B 承接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 C 购买主体问卷 |
附录 D 承接主体问卷 |
附录 E 服务群众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价值意义 |
(二)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三)地方高校的应然特性 |
(四)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
第三章 沪苏皖三省市政府在推动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 |
(一)上海市政府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 |
(二)江苏省政府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 |
(三)安徽省政府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经验分析 |
(四)沪、苏、皖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
(一)安医大一流学科发展的具体举措 |
(二)安医大一流学科发展取得成效 |
(三)安医大一流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宏观层面 |
(二)高校中观层面 |
(三)学科微观层面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
(5)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研究 ——基于沪、浙、陕三省市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民办教育 |
(二)教育财政 |
(三)财政扶持政策 |
三、文献综述 |
(一)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研究 |
(二)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研究 |
(三)民办教育分类扶持政策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财政扶持政策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来源及内涵 |
(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
二、利益相关者识别 |
(一)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及分类 |
(二)财政扶持政策中的利益相关者划分 |
三、财政扶持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一)政府的利益诉求 |
(二)民办学校的利益诉求 |
(三)民办学校师生的利益诉求 |
(四)社会资本的利益诉求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的变迁与利益格局变化 |
一、理论奠基阶段:中央政府利益介入(1995-2002) |
(一)政策背景 |
(二)政策措施 |
(三)政策特点 |
(四)利益格局 |
二、具体扶持阶段:民办学校和师生利益凸显(2003-2015) |
(一)政策背景 |
(二)政策措施 |
(三)政策特点 |
(四)利益格局变化 |
三、分类扶持阶段:多元利益主体博弈(2016至今) |
(一)政策背景 |
(二)政策调整 |
(三)政策特点 |
(四)利益格局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沪、浙、陕三省市财政扶持政策比较 |
一、三省市民办教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比较 |
(一)浙江的支持政策体系 |
(二)上海的支持政策体系 |
(三)陕西的支持政策体系 |
(四)三省市支持体系的异同点 |
二、三省市民办教育具体扶持举措的比较 |
(一)民办学校扶持举措比较 |
(二)师生权益保障举措比较 |
(三)社会资本鼓励举措比较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的进展与问题 |
一、取得进展 |
(一)加强了对民办学校师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
(二)明确了对民办学校举办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
(三)统筹了民办学校内部利益关系 |
二、新的问题 |
(一)非营利性学校与营利性学校的竞争更激烈 |
(二)警惕“隐性营利”和“过度逐利”行为 |
(三)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博弈 |
三、提出建议 |
(一)建立利益主体的政策参与和利益协商机制 |
(二)界定利益主体的权利位置,促进有序博弈 |
(三)建立多方共同监管机制,完善配套监管 |
四、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构想·创设·意义 ——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现状 |
4 研究方法 |
5 创新点与不足 |
1 设想: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序幕 |
1.1 雷厉风行的反腐 |
1.1.1 制定八项规定 |
1.1.2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 |
1.1.3 推进反腐五年规划工作 |
1.1.4 .不敢腐初有成效 |
1.2 纪检体制的变革 |
1.2.1 巡视全覆盖 |
1.2.2 纪检机构及其体制改革 |
1.2.3 派驻全覆盖 |
1.3 党内监督向公权力监察延展 |
1.3.1 把好干部任用的闸门 |
1.3.2 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
1.3.3 监督体系的新构想 |
2 试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尝试 |
2.1 《方案》·《决定》·路线图 |
2.2 从“重灾区”到“试验田” |
2.2.1 转隶组建 |
2.2.2 建章立制 |
2.2.3 评估深化 |
2.3 北京、浙江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 |
2.3.1 北京的探索 |
2.3.2 浙江的探索 |
2.4 试点经验的同与异 |
3 创设: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与监察体系的形成 |
3.1 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 |
3.2 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 |
3.3 《监察法》:国家监察体系构建及其运作依据 |
4 意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多维度思考 |
4.1 传统监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 |
4.2 权力运行与监督制约机制的新型设计 |
4.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和分类 |
二、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演变 |
三、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类型及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集群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 |
四、循环经济理论 |
五、创新理论 |
第三章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一、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二、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演变 |
第二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征和条件解析 |
一、湘西州工业园区分类 |
二、综合优势类园区发展模式特征及条件 |
三、特色资源优势类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征及条件 |
第三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一、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二、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三、各园区指标数据统计归类 |
四、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的瓶颈问题 |
一、科技投入强度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
二、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特色不明显 |
三、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
四、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园区企业融资困难 |
五、园区生产要素稀缺,综合实力弱 |
第五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 |
一、政府协调机制 |
二、竞争机制 |
三、耦合机制 |
第四章 国内几种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
一、园区概况 |
二、经验借鉴 |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
一、园区概况 |
二、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一、园区概况 |
二、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对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
一、注重集聚创新资源,建立特色产业格局 |
二、注重政策导向,坚持规划先行 |
三、整合资源配置,发挥特色优势 |
四、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服务体系 |
第五章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外部环境方面 |
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 |
二、政府主导,坚持合理科学的规划先行 |
第二节 内部环境方面 |
一、加速提升园区工业化水平,建立园区产业集群 |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
第三节 科技创新方面 |
一、推进多种形式创新,全面激发园区活力 |
二、优化创新要素配套环境,形成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
第四节 招商服务方面 |
一、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提升工业园区软环境 |
二、坚持“三全招商理念”,构建立体化的招商格局 |
第五节 绿色发展方面 |
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注重生态循环发展 |
二、提高能源效率清洁生产,推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
结束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三、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8)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良性运行的现实回应 |
1.1.1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反思 |
1.1.2 基于对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的关切 |
1.1.3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
1.1.4 基于对上海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诉求的回应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拓展退役运动员问题分析的理论“空间” |
1.3.2 实践意义:提升运动员资本存量“过程”干预的针对性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长久议题:国内退役运动员问题研究梳理 |
1.4.2 他山之石:国外相关研究的视域归纳借鉴 |
1.4.3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流程:问题意识的贯穿 |
1.7 重难点及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图 |
1.9 研究限制与不足 |
2 核心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资本 |
2.1.2 运动员 |
2.1.3 社会分层 |
2.1.4 社会流动 |
2.1.5 社会地位再生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历程理论:退役是运动员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
2.2.2 地位获得理论:理论模型演进中的“资本”视角启示 |
2.2.3 “三维”资本理论:提供研究设计过程中的直接理论依据 |
3 研究测量工具选用与量表的修订 |
3.1 测量工具的选用 |
3.1.1 问卷中核心指标的测量说明 |
3.1.2 量表的选用理论逻辑 |
3.2 量表的修订 |
3.2.1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量表的修订 |
3.2.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量表的修订 |
3.2.3 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量表的修订 |
3.3 本章小结 |
4 地位获得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分布的整体性“勾勒与描绘” |
4.1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概述:稳固的中上层 |
4.1.1 退役运动社会分层的整体性“勾勒” |
4.1.2 退役运动员学历、职业、收入特征 |
4.1.3 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与运动经历 |
4.2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概述:高流动比 |
4.2.1 退役运动社会流动的整体性“描绘” |
4.2.2 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与运动经历 |
4.3 本章小结 |
5 人力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5.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特征分析 |
5.1.1 运动员性别与人力资本 |
5.1.2 运动员年龄与人力资本 |
5.1.3 运动员项目与人力资本 |
5.1.4 运动员等级与人力资本 |
5.1.5 运动员在队年限与人力资本 |
5.2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层 |
5.2.1 阶层视域下的人力资本比较 |
5.2.2 性别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
5.2.3 年龄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
5.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3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1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5.3.2 性别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3 年龄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4 运动项目、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5 运动等级、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6 在队年限、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4 本章小结 |
6 社会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6.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
6.1.1 性别与社会资本 |
6.1.2 年龄与社会资资本 |
6.1.3 运动项目与社会资本 |
6.1.4 运动等级与社会资本 |
6.1.5 在队年限与社会资本 |
6.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1 阶层视域下社会资本比较 |
6.2.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6 在队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3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1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6.3.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6 运动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4 本章小结 |
7 心理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7.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心理资本特征分析 |
7.1.1 性别与心理资本 |
7.1.2 年龄与心理资本 |
7.1.3 运动项目与心理资本 |
7.1.4 运动等级与心理资本 |
7.1.5 在队年限与心理资本 |
7.2 运动员心理资本与社会分层 |
7.2.1 社会阶层视域下心理资本比较 |
7.2.2 性别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3 年龄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3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1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7.3.2 性别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3 年龄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4 运动项目、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6 在队年限、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4 本章小结 |
8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关系探究 |
8.1 运动员三维资本间的关系探究 |
8.2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社会分层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量表修订专家征集意见表 |
附件二: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件三:调查问卷 |
附件四:访谈提纲 |
附件五:科研情况 |
(9)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
一、过度执行 |
二、虚假执行 |
三、目标置换 |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
一、现实倒逼改革 |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三、强化政治巡视 |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样本选择与分析 |
1.2.1 研究样本选择——以天津市为例 |
1.2.2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1.2.3 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1.3 研究思路与体例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产业 |
2.1.2 产业竞争力 |
2.1.3 文化产业竞争力 |
2.2 文化产业及其竞争力理论 |
2.2.1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
2.2.2 文化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
2.2.3 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分析 |
2.2.4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
2.2.5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要览 |
2.3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 |
2.3.1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2.3.2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 |
2.3.3 其它评价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
3.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 |
3.1.1 内部因素分析 |
3.1.2 外部因素分析 |
3.1.3 竞争力因素组成 |
3.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演进阶段 |
3.2.1 要素导向阶段 |
3.2.2 投资导向阶段 |
3.2.3 创新导向阶段 |
3.2.4 波动调整阶段 |
3.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 |
3.3.1 资源要素整合过程 |
3.3.2 企业分工协作过程 |
3.3.3 产业聚集过程 |
3.3.4 跨界融合过程 |
3.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 |
3.4.1 机制分析框架 |
3.4.2 机制运行原理 |
3.4.3 机制运行因素 |
第四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4.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程序 |
4.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 |
4.2.1 建立原则 |
4.2.2 确定一级指标 |
4.2.3 确定二级指标 |
4.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4.2.5 进行指标赋权 |
4.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
4.3.1 指标数据来源 |
4.3.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3.3 指标权重确定 |
4.3.4 进行横向比较 |
4.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 |
4.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 |
5.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分析原则方法 |
5.1.1 分析原则 |
5.1.2 方法步骤 |
5.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 |
5.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假设 |
5.3.1 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3.2 产业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3.3 财政金融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构建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型修正 |
5.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应用 |
5.5.1 模型综合应用 |
5.5.2 理论假设验证 |
5.5.3 模型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与战略选择 |
6.1 基于政府角度的提升路径 |
6.1.1 培育文化专业人才 |
6.1.2 改善资本流通环境 |
6.1.3 完善和转变政府职能 |
6.2 基于产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
6.2.1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
6.2.2 增强文化产业关联竞争力 |
6.2.3 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
6.2.4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6.3 基于企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
6.3.1 拓宽文化企业投资融资渠道 |
6.3.2 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 |
6.3.3 加强文化企业战略管理 |
6.3.4 提高文化产品高新科技含量 |
6.4 提升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战略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发表、获奖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附录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题项表 |
附录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量表 |
附录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表 |
附录5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关系验证过程表 |
附录6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后系统估计结果表 |
致谢 |
四、三省市高校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调研情况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D]. 李国正(Kuo-Cheng Lee). 北京大学, 2021(09)
- [2]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黄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我国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现状及成效研究 ——以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为例[D]. 谢雯. 河南大学, 2020(02)
- [4]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和对策研究[D]. 卞显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5]民办教育财政扶持政策研究 ——基于沪、浙、陕三省市的比较[D]. 符美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构想·创设·意义 ——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考察[D]. 史鑫茹. 东华大学, 2020(01)
- [7]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D]. 胡馨元. 吉首大学, 2019(03)
- [8]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D]. 刘为坤.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9]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10]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宋俊生.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公共服务设施论文; 行政体制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