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氏伤科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超声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郑志鹏,沈淋源[1](2022)在《魏氏伤科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魏氏伤科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汕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诊并采用手法治疗的1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魏氏伤科手法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每周3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84/93),对照组为75.58%(65/86),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屈、右屈等颈椎活动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通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魏氏伤科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
刘志阳[2](2021)在《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疗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各种疗效指标的干预情况,从而对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按照本课题研究制定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筛选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0例,将患者基本信息输入SPSS22.0数据库,应用SPSS22.0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推拿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津沽伤科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肌内效贴贴扎辅助治疗,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以及临床治疗疗效,将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录入SPSS22.0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sex)、年龄(age)、身高(high)、体重(weight)、体质指数(BMI)、病程(course of disease)等基本情况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对患者的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验证,数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相关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表明数据无可比性,没有显着差异。结果:经过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在治疗前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指数、病程等一般资料基本一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患者的眩晕情况、ESCV量表指标、DHI评分、VAS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没有显着差异,两组数据有可比性(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结局指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着改变,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33%,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ESCV评分、DHI评分、VAS评分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在眩晕频次、眩晕持续时间、日常生活与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DHI评分方面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对于患者眩晕程度、颈肩痛、头痛、VAS评分的改善效果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VA、LVA血流平均速度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着。2.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对于患者的眩晕频次、眩晕持续时间、日常生活与工作、心理与社会适应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改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说明治疗颈性眩晕过程中应用肌内效贴辅助治疗疗效好,是安全可行的。
王骁汉[3](2021)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并探求其理论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并为之后中远期临床疗效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筋伤科的颈性眩晕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共计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13人,女性26人,年龄范围37-58岁,平均年龄54.21±4.18,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男性11人,女性28人,年龄范围35-59岁,平均年龄55.76±6.85,采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2周),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记录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积分。应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颈性眩晕量表总评分及其中各项评分,并对疗效做出评价。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说明治疗组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3.ESCV评分:组内比较:两组ESCV总评分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均明显提高,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的ESCV总评分为44.76±1.46,对照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的ESCV总评分为39.35±3.16。且在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ESCV量表中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说明两组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均具有较好疗效;组间比较:在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ESCV总评分分别为21.21±3.64和20.62±4.1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比较,治疗组ESCV总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在“眩晕程度”、“眩晕频度”、“眩晕持续时间”、“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各项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眩晕程度方面,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为7.95±0.32,对照组评分为7.18±1.27,差异显着,P<0.01;眩晕频度方面,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为3.97±0.16,对照组评分为3.56±0.68,差异显着,P<0.01;眩晕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为3.97±0.16,对照组评分为3.56±0.72,差异显着,P<0.01;日常生活及工作方面,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为3.95±0.15,对照组评分为3.51 ±0.59,差异显着,P<0.01;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为19.26±1.09,对照组评分为16.26±2.07,差异显着,P<0.01。而在“颈肩痛”及“头痛”方面,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评分无显着差异:颈肩痛方面,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为3.77±0.48,对照组评分为3.56±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方面,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为1.88±0.24,对照组评分为1.73±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缓解颈性眩晕症状及恢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显着优势。结论:(1)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推拿手法以及单纯推拿手法,这两种治疗方法针对颈性眩晕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且在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及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在临床上治疗颈性眩晕时宜广泛应用。
张博[4](2021)在《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对比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与单独用手法或体外冲击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优势,为治疗此种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性方法。方法:2020年0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氏正骨科门诊就诊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将合乎本次研究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联合组30例,采用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2)手法组30例,采用正骨理筋手法治疗;(3)冲击波组3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所有患者医治时间为2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三个时间点上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ROM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及踝关节肿胀程度的情况来评估和量化疾病的缓解程度,最后评定三组的总体疗效。所有数据应用SPSS 26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VAS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三组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降低。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后,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降低,三组组间多重对比,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个月,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降低,LSD法两两比较,手法组和冲击波组P=0.503>0.05。2.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三组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1个月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升高。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1个月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升高,LSD法两两比较,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3.ROM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组内比较:联合组和手法组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1个月ROM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升高,冲击波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00<0.05,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2周后比较P=0.129>0.05。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ROM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后,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升高,LSD法两两比较,联合组和手法组比较:P=0.111>0.05;治疗后1个月,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评分升高,三组组间多重对比,P值均小于0.05。4.肿胀程度比较组内比较:联合组和手法组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1个月肿胀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程度减轻,但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2周后比较P值均大于0.05;冲击波组组内比较P=0.26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肿胀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后和治疗后1个月,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程度减轻,三组组间多重对比,联合组和手法组比较,P值均大于0.05。5.总体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联合组、手法组、冲击波组分别为93.10%、86.67%、75.86%,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组间多重对比,P值均小于0.05。结论:1.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正骨理筋手法和体外冲击波对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均有疗效。2.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好于单纯正骨理筋手法和体外冲击波疗法,且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好于体外冲击波疗法。
郑利君[5](2020)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脏腑推拿对伤科类疾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68例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课题,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齐鲁脏腑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颈项部常规推拿疗法。两周(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对比两组疗效差别。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传统颈肩部手法有明显疗效。颈性眩晕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齐鲁脏腑推拿在改善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方面疗效确切。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在头晕目眩、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及舌苔脉象评分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提示齐鲁脏腑推拿较常规颈项部操作对改善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更有优势。本研究68例受试患者,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齐鲁脏腑推拿疗法从脾胃及肾论治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疗效。结论: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齐鲁脏腑推拿疗法作为齐鲁推拿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胸腹部和背部手法操作,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定眩,较传统颈项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近、远期疗效更确切,今后还可以在现代技术手段对该疗法的研究和推广方面深入探索。
董平[6](2020)在《活血定眩胶囊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CSA模型大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以体外乏氧培养bEnd.3细胞以及在体植骨压迫联合力学失衡模拟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缺血缺氧状态,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在乏氧缺血状态下自噬的变化以及活血定眩胶囊(Huo-Xue-Ding-Xuan-Capsule,HXDXC)的干预作用,为HXDXC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外培养bEnd.3细胞,随机分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HXDXC含药血清组、LY294002组、雷帕霉素组、LY294002+10%HXDXC含药血清组、雷帕霉素+10%HXDXC含药血清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组乏氧培养建立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分别应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雷帕霉素以及10%浓度HXDXC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bEnd.3细胞自噬体;Ad-mCherry-GFP-LC3B重组腺病毒转染激光共聚焦下观察LC3B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bEnd.3细胞LC3Ⅱ、Beclin1、P62等蛋白表达及加入抑制剂LY294002和雷帕霉素后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的表达情况。qRT-PCR技术检测各组bEnd.3细胞Beclin1、ATG5、PI3K、Akt、mTORmRNA相对表达量。通过上述实验观察10%浓度HXDXC含药血清对bEnd.3细胞自噬的影响。2.将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具体分组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HXDXC高(1.26g/kg)、中(0.63g/kg)、低(0.315g/kg)剂量组、氟桂利嗪组(1.05mg/kg)、颈复康组(1.05g/kg),除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植骨压迫联合力学失衡法建立CS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喂养6周,后动物麻醉,心脏釆血,颈椎脱臼处死,取出椎动脉。大鼠处死前,在不同时间段测量大鼠的体重及单日饮水量,并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反应及空间识别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浓度、血管内皮素(ET-1)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透射电镜观察椎动脉血管内皮自噬体;免疫组化检测椎动脉血管内皮组织P65、Beclin1、LC3B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方法计数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组织LC3的点状聚集;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方法检测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LC3 mRNA的表达。通过上述实验,观察不同剂量HXDXC对CSA模型大鼠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明确干预自噬最佳剂量的HXDXC组。3.在实验二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剂量的HXDXC剂量组,采用植骨压迫联合力学失衡法建立CS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5组,分别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以及最佳剂量组的HXDXC进行干预,具体分组为:模型组、LY294002组、雷帕霉素组、LY294002+HXDXC最佳剂量组、雷帕霉素+HXDXC最佳剂量组。连续喂养6周,后动物麻醉,心脏釆血,颈椎脱臼处死,取出椎动脉,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体,免疫荧光方法计数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LC3的点状聚集;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Ⅱ、P62以及p-P1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LC3mRNA以及PI3K、Akt、mTOR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bEnd.3细胞乏氧培养6h后,经PI3K抑制剂LY294002、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和10%HXDXC含药血清干预,结果显示:透射电镜下,可见模型组、10%HXDXC含药血清组与雷帕霉素组细胞内有大量空泡双层膜结构,里面包绕着自噬体,而LY294002组与正常对照组较少;Ad-mCherry-GFP-LC3B重组腺病毒转染后,激光共聚焦下发现模型组、10%HXDXC含药血清组和雷帕霉素组有大量黄色斑点,而LY294002组黄色斑点较少,其中雷帕霉素+10%HXDXC含药血清组较雷帕霉素组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0%HXDXC含药血清组、雷帕霉素组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LC3Ⅱ/LC3Ⅰ、Beclin1、p-PI3K/PI3K、P-Akt/Akt表达降低,P62表达量升高(P<0.05),雷帕霉素组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升高,p-mTOR/mTOR、P-Akt/Ak、P62表达降低(P<0.05);LY294002+10%HXDXC含药血清组与LY294002组比较LC3Ⅱ/LC3Ⅰ、Beclin1、p-PI3K/PI3K的表达增高(P<0.05);雷帕霉素+10%HXDXC含药血清组与雷帕霉素组比较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减少,P62、p-Akt/Akt、p-mTOR/mTOR表达量增加(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Beclin1、ATG5、PI3KmRNA表达降低(P<0.05),雷帕霉素组Beclin1、ATG5表达升高,mTORmRNA表达量低(P<0.05);LY294002+10%HXDXC含药血清组与LY29002组比较Beclin1、ATG5、PI3KmRNA的表达量增加(P<0.05);雷帕霉素组+10%HXDXC含药血清组与雷帕霉素组比较Beclin1、ATG5mRNA表达降低,mTORmRNA表达升高(P<0.05)。2.动物在体实验,观察不同剂量HXDXC对CSA大鼠的影响,结果显示:HXDXC能改善CSA大鼠生理状况并提高记忆及空间识别能力;造模后大鼠血清中NO浓度、SOD活性均降低,ET-1含量均升高;经药物干预后,HXDXC高剂量组、氟桂利嗪组、颈复康组NO浓度、SOD活性均升高,ET-1含量均降低,说明大鼠经植骨压迫联合力学失衡造模后血管受损收缩,氧化活性降低,而HXDXC能明显调节血管收缩因子及氧化活性物质。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可见大量自噬体,而HXDXC高剂量组自噬体明显减少;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发现模型组有大量的LC3聚集点,而HXDXC高剂量组的LC3聚集点减少,荧光灰度值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椎动脉组织中P65、Beclin1和LC3B表达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XDXC高剂量组P65、Beclin1和LC3B表达降低(P<0.05),与颈复康组、氟桂利嗪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eclin1、LC3Ⅱ/LC3Ⅰ的表达量均升高,P62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HXDXC高剂量组、氟桂利嗪组、颈复康组Beclin1、LC3Ⅱ/LC3Ⅰ的表达量减少,P62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TG5、Beclin-1、LC3mRNA的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XDXC高剂量组、氟桂利嗪组、颈复康组ATG5、Beclin1、LC3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3.植骨压迫联合力学失衡法建立CSA动物模型,采用PI3K抑制剂LY294002、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和HXDXC高剂量干预后。实验结果显示:透射电镜下发现模型组与雷帕霉素组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有大量自噬体,而LY294002组较少。免疫荧光检测LC3点状聚集数目,发现模型组与雷帕霉素组有大量聚集点,而LY294002组较少(P<0.05);LY294002+HXDXC高剂量组与LY294002组比较,LC3点状聚集数目增多,雷帕霉素+HXDXC高剂量组与雷帕霉素组比较,LC3点状聚集数目减少,荧光灰度值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LC3Ⅱ/LC3Ⅰ、Beclin1、p-PI3K/PI3K、p-Akt/Akt表达降低,P62表达量升高(P<0.05),雷帕霉素组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升高,p-Akt/Akt、p-mTOR/mTOR表达降低(P<0.05);LY294002+HXDXC高剂量组与LY29002组比较LC3Ⅱ/LC3Ⅰ、Beclin1、p-PI3K/PI3K的表达量升高,雷帕霉素+HXDXC高剂量组与雷帕霉素组比较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降低,P62、p-mTOR/mTOR表达量升高(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Beclin1、LC3、ATG5、PI3KmRNA表达降低,雷帕霉素组Beclin1、LC3、ATG5mRNA表达升高,mTORmRNA表达降低;LY294002+HXDXC高剂量组与LY29002组比较Beclin1、LC3、ATG5、PI3KmRNA的表达量升高(P<0.05);雷帕霉素+HXDXC高剂量组与雷帕霉素组比较Beclin1、LC3、ATG5mRNA表达减少,mTOR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1.体外乏氧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bEnd.3细胞6h后,可激活自噬。经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自噬程度减弱;经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干预后,自噬程度增强。而10%HXDXC含药血清对经LY294002抑制剂干预后bEnd.3细胞自噬具有促进作用,对雷帕霉素干预后bEnd.3细胞自噬具有抑制作用。说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组织缺血缺氧后调节自噬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10%HXDXC含药血清对bEnd.3细胞自噬起双向调节作用。2.植骨压迫联合力学失衡法建立CSA动物模型后,大鼠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自噬现象。但经药物干预后,自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较模型组有很大改善,其中高剂量的HXDXC效果更佳,说明血管在受到压迫缺血缺氧后,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并发生自噬现象,而HXDXC可能通过抑制CSA大鼠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来调节血管内皮功能。3.CSA模型大鼠经PI3K抑制剂LY294002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干预后,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激活,而经高剂量的HXDXC干预后,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自噬表现为在自噬缺乏时HXDXC能够增加自噬强度,当自噬过渡时,又起到适当抑制的作用。HXDXC这种调节自噬的功能,可能是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其中的机制之一。
韦建深[7](2019)在《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研究颈椎调曲手法与CBT-I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提供各自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有效性、安全性的可靠临床证据,明确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疗效及作用特点,为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和临床依据。2、通过收集影像学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HAMILTON焦虑量表(HAMA)、VAS评分等数据,探究颈椎病与失眠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160号,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这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颈椎调曲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CBT-I治疗,每周进行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拍摄常规X线颈椎侧位片,进行颈椎曲度的测量,同时运用PSQI、HAMA进行评估,统计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并用SPSS 22.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同组数据治疗前后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在颈椎病的治疗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在失眠症的治疗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HAMA评分、VA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PSQI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A评分改善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颈曲C值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曲C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颈曲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调曲手法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具有显着疗效,且显着优于CBT-I治疗。颈椎调曲手法可以有效减轻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同时能够恢复患者的颈椎曲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焦虑状况。颈椎病引起的病变和症状与失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颈椎病的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也得到改善。所以,颈椎调曲手法能够通过改善颈椎曲度,松解紧张痉挛肌肉,调节颈部的力学平衡,消除不良刺激因素,治愈颈椎病,同时使患者身心放松,缓解焦虑,提高睡眠质量。
钱晓忠[8](2019)在《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诊治颈椎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重复性,分析其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并建立大型颈椎病患者数据库。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招募符合研究方案的颈椎病(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在0、2、4、6、12、26、52周进行访视,采集患者基线情况和各访视点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SF-36健康调查简表、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建立千例以上大型颈椎病患者数据库。通过组内比较、组间比较观察药物疗法、药物内治疗法、药物外治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采用药物外治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中至少一种)、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的效果;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颈椎病类型、病程、基线眩晕症状和疼痛程度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分层分析,评估药物外治疗法、导引练功和药物内治疗法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疗效大小和预后。结果:(1)1014例病例基线数据中女性病例705例,占比达到69.53%;平均年龄46.43±12.49岁,男≥40岁(五八)和女≥35岁(五七)761例,占比达到75.05%,女≥35岁(五七)536例,占比达到52.86%;神经根型颈椎病765例,占比达到75.44%;病程超过1年的病例483例,占比达到47.60%;中度疼痛患者649例,占比达到64.00%;椎动脉型和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轻度眩晕197例,占比达到79.12%;993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占比达到97.93%;901例患者采用外治疗法,占比达到88.86%;695例患者采用药物疗法,占比达到68.54%;658例患者采用导引练功,占比达到64.89%;634例患者采用物理疗法,占比达到62.52%;594例患者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占比达到58.58%;425例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占比达到41.91%;364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占比达到35.90%;245例患者采用药物内治疗法,占比达到24.16%。很可能或可能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38例。(2)组内比较提示药物疗法、药物内治疗法、药物外治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在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和眩晕症状改善等各方面均可能有显着疗效(P<0.001)。(3)组间比较提示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精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精神健康恢复、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药物内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药物外用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一般健康状况恢复、精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情感职能恢复、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精神健康疗效显着。针灸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精神健康恢复疗效显着。外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一般健康状况恢复疗效显着。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社会功能恢复、情感职能恢复、精神健康恢复疗效显着。(P<0.05)(4)分层分析提示药物外用疗法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可能2周后对女性、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1年、轻度疼痛;2周后对神经根型;2-6周和26-52周对混合型;4周后对病程3-6个月、中度疼痛;对4周时和12周后对重度疼痛;12周后对病程0-3个月;26周后对椎动脉型;26周后对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6个月-1年;52周时对男性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外用疗法在改善颈椎功能方面可能2周后对女性、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1年;2周后对神经根型;2-6周和52周时对女<35岁或男<40岁;4周后对男性、病程3-6个月、重度疼痛、中度疼痛;4周后对椎动脉型;4周时和12周后对混合型;6周后对病程0-3个月;26周后对轻度疼痛;5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外用疗法在恢复健康状况方面可能4周后对女性、病程0-3个月、病程3-6个月、重度疼痛、中度疼痛;4周后对神经根型;6周后对男性、病程≥1年;6周后对椎动脉型;12-26周对病程6个月-1年。药物外用疗法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可能6周后对男性;12周后对女≥35岁或男≥40岁;12-26周对女性、中度疼痛;26周后对轻度眩晕、0-3个月病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导引练功在改善颈椎功能方面可能2-6周对神经根型、中度疼痛;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轻度疼痛;4-12周对病程0-3个月;4-6周对椎动脉型;4周时对病程3-6个月和≥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导引练功在恢复健康状况方面可能2-12周对中度疼痛;2-4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神经根型、病程3-6个月;2周时对椎动脉型、病程0-3个月、≥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导引练功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可能2周时对病程0-3个月;4周时对女≥35岁或男≥40岁椎动脉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药物内治疗法在疼痛缓解方面,可能2-26周对重度疼痛、2周时对轻度疼痛、12-52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26-52周对混合型、52周时对女性、神经根型、病程0-3个月、中度疼痛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内治疗法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可能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12周后对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内治疗法在眩晕症状改善方面可能2-4周和12-26周对中度疼痛椎动脉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2-4周和12周时对女性、2-4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2周时对轻度眩晕、4-12周对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事件少、有效减少复发等特点,可供临床应用和推广。通过本课题研究,提示可能存在以下结论:(1)颈椎病多见于女性,病程1年以上,好发于男性五八、女性五七之后,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常表现为中度疼痛、轻度眩晕,采用的治疗依次为健康教育、外治疗法、药物疗法、导引练功、物理疗法、药物外用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药物内治疗法等。(2)药物疗法、药物内治、药物外用、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导引练功等不同保守疗法在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和眩晕症状改善等各方面均有显着疗效。不同疗法对不同性别、年龄、类型、病程、基线疼痛、基线眩晕的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大小和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3)神经根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导引练功、药物内治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药物内治疗法、导引练功、手法治疗、针灸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和药物内治疗法。(4)药物外用治疗效果较为显着,合用药物内治疗法、导引练功可以起到协同、互补作用,对于经济条件有限且能承受治疗期间不适症状颈椎病患者,可考虑仅采用药物外用疗法。
乔梁[9](2019)在《“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基于施杞教授“动静力平衡”理论,通过分析颈椎生理弧度、颈椎周围肌肉状态,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征,丰富“动静力平衡失调”理论的指导意义,为“整颈三步九法”的机制研究探索观测指标。2.通过本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本院完善颈部X线及MRI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及非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8例,回顾分析其基本信息和影像学资料,运用统计工具SPSS20,对选择的11个可能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回归分析。2.为观察“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以6个分中心1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牵引为对照组,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随访第4周、第12周时各记录VAS、NDI、SF-36评分,并对“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为保护性因素,根据OR值可知: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每增大一个单位,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能性降低0.099倍。2.共纳入病例180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无故失访或病例自行退出共0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第1周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而其余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NDI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H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第2周与第12周GH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T评分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4、12周MH评分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PF、RP、BP、SF、RE评分在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可在临床诊治中予以注意;鉴于本研究数据有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胸锁乳突肌的状态及肌电图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测有待进行进一步研究。2.通过多中心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整颈三步九法”不仅具有较长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能更加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且手法治疗具有可重复性,本研究整体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宋敏,谢兴文,张晓刚,李盛华,柴居堂,周文丽[10](2014)在《论中医骨伤科学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文中认为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1]。中医骨伤科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是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不断积累、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一大批学术底蕴深厚、正骨理筋手法技术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着、深得群众信赖、传承脉络明确的临床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骨伤科学术与疾病诊疗体系的发展。传承
二、魏氏伤科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超声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氏伤科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超声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魏氏伤科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6.1 对照组 |
1.6.2 治疗组 |
1.7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1.7.1 疗效评价标准 |
1.7.2 颈椎活动度测量 |
1.7.3 疼痛程度评估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比较 |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计算与随机分组方法 |
2.2 干预方法 |
2.3 临床观察指标 |
3.数据收集与记录 |
4.安全性观测 |
5.质量控制 |
6.研究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
7.统计学方法 |
8.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研究对象完成情况 |
2.干预治疗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
4.研究小结 |
讨论 |
1.中医经典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3.津沽伤科推拿与颈性眩晕相关性分析 |
3.1 津沽伤科推拿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应用 |
3.2 津沽伤科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作用分析 |
4.肌内效贴与颈性眩晕相关性分析 |
4.1 肌内效贴在脊柱疾患中的应用 |
4.2 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作用分析 |
5.津沽推拿与津沽伤科推拿渊源 |
6.治疗结果分析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颈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颈性眩晕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 |
2.1 颈本体感受器学说 |
2.2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
2.3 椎动脉压迫学说 |
2.4 偏头痛相关性学说 |
2.5 神经体液因子学说 |
3 颈性眩晕的西医治疗进展 |
3.1 手术治疗 |
3.2 药物治疗 |
3.3 牵引治疗 |
4 小结 |
综述二 颈性眩晕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中医病机 |
2.1 脏腑失调 |
2.2 筋骨失衡 |
3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进展 |
3.1 中药治疗 |
3.2 手法治疗 |
3.3 针灸治疗 |
3.4 针刀治疗 |
3.5 综合疗法 |
4 小结 |
综述三 小柴胡汤相关研究进展 |
1 小柴胡相关理论研究 |
1.1 小柴胡汤的组成及煎服法 |
1.2 小柴胡汤的适应症及应用 |
2 小柴胡汤的临床研究 |
2.1 小柴胡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 |
2.2 小柴胡汤治疗其他疾病的临床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治疗方案 |
1.4 样本量估算 |
1.5 观察指标 |
1.6 评价方法 |
1.7 总体疗效评估 |
1.8 质量控制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评价指标对比 |
2.3 总体疗效对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小柴胡汤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探讨 |
1.1 从“少阳为枢”认识颈性眩晕的病机 |
1.2 基于小柴胡汤方药组成的机制分析 |
2 基于中医理论探讨小柴胡汤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优越性 |
2.1 基于中医整体观理论 |
2.2 基于经脉与经筋的辩证关系 |
3 试验结果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ESCV量表 |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剔除标准 |
6 脱落病人的处理 |
二、研究方法 |
1 分组方法 |
2 治疗设备 |
3 治疗方案 |
3.1 联合组 |
3.2 手法组 |
3.3 冲击波组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VAS疼痛评分 |
4.3 Baird-Jackson(1987)踝关节评分 |
4.4 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 |
4.5 肿胀程度 |
5 疗效评价标准 |
6 观察时间点 |
7 不良事件的处理 |
8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纳入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分析 |
3 三组治疗前各指标组间对比 |
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
4.1 VAS评分比较 |
4.2 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比较 |
4.3 ROM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 |
4.4 肿胀程度比较 |
5 三组总体疗效对比 |
6 不良事件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
1.1 解剖、稳定性及扭伤机制 |
1.2 症状、诊断及常见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
2.1 筋骨病机与伤筋和错缝 |
2.2 痹症 |
3 正骨理筋手法 |
3.1 正骨理筋手法的作用 |
3.2 正骨理筋手法的要求及操作 |
3.3 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 |
4 体外冲击波 |
4.1 体外冲击波的作用 |
4.2 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腱、韧带方面的研究进展 |
4.3 体外冲击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 |
5 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 |
6 临床研究数据及疗效分析 |
6.1 VAS评分比较 |
6.2 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比较 |
6.3 ROM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 |
6.4 肿胀程度比较 |
6.5 总体疗效对比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及展望 |
2.1 问题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研究概况 |
1 中医药治疗 |
1.1 中药治疗 |
1.2 针灸治疗 |
1.3 手法治疗 |
2 西医治疗 |
2.1 药物治疗 |
2.2 非手术物理治疗 |
2.2.1 功能锻炼 |
2.2.2 器具辅助疗法 |
2.2.3 体外冲击波 |
2.3 手术治疗 |
2.3.1 对韧带起止点的原位解剖缝合手术 |
2.3.2 韧带重建手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体外冲击波及治疗图片 |
附录3 病例采集册 |
附录4 VAS疼痛评分量表 |
附录5 Baird-Jackson(1987)踝关节评分量表 |
附录6 Kofoed评分量表 |
附录7 肿胀程度 |
附录8 医学伦理审查表 |
致谢 |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基线分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不良事件的处理 |
1.9 病人依从性保证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与分组 |
2.2 操作 |
2.3 疗程设置 |
2.4 规范化操作要求 |
2.5 疗效判断标准 |
2.6 数据统计 |
3.统计与分析 |
3.1.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变化 |
3.2 两组患者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变化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
3.4 两组患者回访疗效对比 |
讨论 |
1.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病因病理 |
2.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3.机理探讨 |
3.1 立法依据 |
3.2 脏腑推拿作用机制 |
3.3 推拿取穴方义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CSA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活血定眩胶囊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CSA模型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自噬与CSA |
1.1 自噬概述 |
1.2 自噬与CSA的关系探讨 |
1.3 中医药对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干预概况 |
1.4 小结 |
2 宋敏教授诊治CSA思路与经验 |
2.1 CSA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CSA诊治思路 |
2.3 CSA治疗方案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活血定眩胶囊含药血清对乏氧激活3 bEnd.3自噬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活血定眩胶囊对CSA模型大鼠椎动脉血管内皮自噬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CSA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及活血定眩胶囊的干预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与颈椎病的认识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 |
1.3 病因 |
1.4 颈椎的退行性变 |
1.5 颈部的慢性劳损 |
1.6 分型 |
1.7 治疗 |
1.8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与失眠症相关性的认识 |
2 中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与失眠症的认识 |
2.1 基本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对不寐的辩证分型 |
2.4 治疗 |
2.5 中国传统医学对项痹病和不寐相关性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采集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质量控制 |
2.5 开展治疗后的随访 |
2.6 研究对象缺失的处理 |
2.7 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情况处理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比较 |
3.2 治疗结果的比较 |
3.3 总体疗效评定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失眠的相关研究 |
1.1 正常人类睡眠 |
1.2 睡眠与觉醒的神经调节 |
1.3 颈源性因素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
2 脊柱的生物力学 |
2.1 椎体 |
2.2 椎间盘 |
2.3 颈椎的运动 |
2.4 颈椎肌肉韧带的生物力学与失眠的关系 |
2.5 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
3 手法对颈椎曲度及睡眠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 |
4 研究结果的讨论 |
4.1 PSQI评分结果的讨论 |
4.2 HAMA评分结果的讨论 |
4.3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比较结果的讨论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项韧带钙化及颈曲变直情况的讨论 |
4.5 PSQI评分变化与HAMA评分变化的探讨 |
4.6 患者病程与HAMA评分的讨论 |
4.7 颈椎病病变与失眠症的关系讨论 |
5 颈椎调曲手法原理的讨论 |
5.1 颈椎调曲手法的特点 |
5.2 颈椎复位的力学原理 |
5.3 在手法复位过程中颈椎发生的力学变化 |
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7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基线情况 |
2.2 按中医年龄分段病例分布情况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疗效评价 |
3.分析与讨论 |
3.1 颈椎病患者基线数据分析 |
3.2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3.3 西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3.4 颈椎的解剖及重要结构 |
3.5 对于筋出槽骨错缝的认识 |
3.6 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探讨 |
3.7 定点定位定性与全面调整 |
3.8 中医手法整骨与正骨 |
3.9 针灸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
3.10 穴位治疗的作用 |
3.11 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 |
3.12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
第二部分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药物外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
2.2 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
2.3 药物内治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
2.4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汇总 |
2.5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总结 |
3.分析与讨论 |
3.1 对于筋骨病损诊治的理解 |
3.2 对于治筋的理解 |
3.3 药物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
3.4 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
3.5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关系 |
3.6 疗效比较中优劣与等效的关系 |
3.7 器质性改变与官能性感受的关系 |
3.8 主观指标客观化与客观指标主观混杂 |
3.9 局部障碍与整体健康的统一 |
3.10 研究内容的逻辑性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3.11 真实世界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分析的关系 |
3.12 组内、组间与分组分析的关系 |
3.13 问题与展望 |
创新点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读期间授权或受理的专利 |
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4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附录5 伦理证明 |
(9)“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征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1.2.4 剔除标准 |
1.2.5 退出标准 |
1.2.6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设计原则 |
2.1.1 研究设计类型 |
2.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2.1.3 随机方法 |
2.2 手法培训 |
2.2.1 制定手法操作规范 |
2.2.2 手法操作的规范化培训 |
2.2.3 质控方案 |
2.3 治疗方法 |
2.3.1 治疗组(手法治疗组) |
2.3.2 对照组(牵引治疗组) |
2.4 观测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2.4.1 观测指标 |
2.4.2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 |
2.5 安全性评估 |
2.6 受试者权益保护 |
2.6.1 伦理学考虑与风险分析 |
2.6.2 知情同意原则 |
2.7 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报告 |
2.7.1 不良事件 |
2.7.2 严重不良事件 |
2.7.3 不良反应与治疗方案因果关系判断 |
2.7.4 不良事件的处理 |
2.8 数据管理 |
2.9 统计分析 |
2.9.1 疗效指标 |
2.9.2 统计分析方法 |
2.9.3 统计推断 |
2.10 技术路线图 |
3.研究结果 |
3.1 研究完成情况 |
3.2 基线情况(FAS集) |
3.2.1 人口学特征 |
3.2.2 疗效评价指标 |
3.3 疗效比较(FAS集) |
3.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的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
3.3.3.1 生理机能PF评分比较 |
3.3.3.2 生理职能RP评分比较 |
3.3.3.3 躯体疼痛BP评分比较 |
3.3.3.4 健康变化HT评分比较 |
3.3.3.5 一般健康状况GH评分比较 |
3.3.3.6 精力VT评分比较 |
3.3.3.7 社会功能SF评分比较 |
3.3.3.8 情感职能RE评分比较 |
3.3.3.9 精神健康MH评分比较 |
3.3.4 两组疗效评价的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概述 |
4.2 常见手法 |
4.2.1 理筋手法 |
4.2.2 正骨手法 |
4.2.3 拔伸类手法 |
4.2.4 旋转类手法 |
4.2.5 其他手法 |
4.3 手法结合其他疗法 |
4.3.1 结合针灸 |
4.3.2 结合中药 |
4.3.3 结合穴位注射 |
4.3.4 结合小针刀 |
4.4 “整颈三步九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
4.5 临床评价分析 |
4.5.1 基线评价 |
4.5.2 VAS评分评价 |
4.5.3 NDI评分及疗效评价 |
4.5.4 SF-36评分评价 |
4.5.5 影响因素评价 |
4.5.6 安全性评价 |
4.6 存在的不足 |
4.7 展望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整颈三步九法”操作步骤 |
附录二:量表 |
(10)论中医骨伤科学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及其贡献 |
1.1 平乐郭氏正骨 |
1.2 上海石氏伤科 |
1.3 北京刘氏正骨 |
1.4 湖北李氏道家伤科 |
1.5 福建林氏正骨 |
1.6 上海魏氏伤科 |
2 传承模式的思考 |
2.1 师徒传承模式 |
2.2 高校培养模式 |
2.3 结合模式 |
3 医教研工作与传承相结合管窥 |
4 展望 |
四、魏氏伤科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超声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氏伤科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回顾性分析[J]. 郑志鹏,沈淋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2)
- [2]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志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D]. 王骁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博.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 郑利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活血定眩胶囊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CSA模型大鼠的影响[D]. 董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D]. 韦建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D]. 钱晓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D]. 乔梁.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论中医骨伤科学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J]. 宋敏,谢兴文,张晓刚,李盛华,柴居堂,周文丽.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