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2021年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新思维研讨会专家组[1](2021)在《“2021年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新思维研讨会”专家共识》文中提出2021年4月15—17日, 来自疾控、医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聚焦我国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聚焦大数据和监测网络、检测与溯源技术、耐药控制和疫苗研发策略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并达成共识:(1)针对我国面临的传染病防控现状和保障生物安全的需要, 亟需建立跨部门、全方位的微生物科学数据库和实验室监测网络;(2)病原筛查鉴定和分型溯源技术需向超灵敏、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应规范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病原鉴定和溯源技术的标准及应用范围;(3)亟需建立跨部门的耐药监测体系, 加强耐药菌跨物种传播监测;(4)应用科学理论和新技术指导和改进未来疫苗应急研发及接种策略。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专家建议。
路陶鹏[2](2021)在《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设施设计要点》文中认为针对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从平面布局设计、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给排水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设计要点的总结。在平面布局设计中,应注意人物流动线的设计,避免交叉污染;在各机电系统中,注意对工艺需求的仔细分析,进行合理的系统划分,还提出了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设施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3](2020)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农办牧[2020]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督促指导各地和各类防疫主体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我部组织制定了《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防控实际,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和宣传解读,科学有序推进常态化防控工作。
王燕芹,梁磊,陈清莹,张彦国,曹国庆,谭鹏,黎莉,王晓军,唐帆[4](2020)在《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空调系统设计是保障生物安全实验室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和保障措施,文章以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对象,对空调系统形式、压力控制策略、关键防护设备的选择及消毒方案的设置等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马娜,鞠同飞,张锦冈[5](2020)在《微生物实验室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文中指出针对微生物实验室,就给排水专业设计方面,探讨了专业设计要点,分析了BSL-1、BSL-2、BSL-3、BSL-4生物安全实验室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设计方面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微生物实验室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交叉污染,给水系统中空气间隙的设置,排水系统中活性废水的单独排管及灭活显得尤其重要;BSL-3、BSL-4生物安全实验室排水管道应明设,且不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徐守振,李超[6](2019)在《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探讨》文中指出为满足兽用生物制品免疫攻毒试验需求,参照实验动物设施建设相关国家标准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设计和建设了一个双走廊模式、屏障环境、符合生物安全二级要求的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ABSL-2),可满足使用清洁级以上的实验动物进行的感染性试验的需求。本文针对ABSL-2的设施设计要点、生物安全控制等相关理念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强调建设过程应高度关注生物安全防护问题,以期为建设相关单位建设实验室提供信息参考。
宋杨,黄万全,郑佳[7](2019)在《口蹄疫3价灭活疫苗检验动物房的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3级防护标准》的新要求,原有的口蹄疫3价灭活疫苗检验动物房均不满足要求,相关兽用生物制品企业急需重新建造动物房。总结新规范下的动物房设计经验,提出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供相关企业和相关设计同行参考。
张旵东,曹国庆[8](2019)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控系统设计探讨》文中提出目前建设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送、排风机均采用了备份冗余,而其自控系统却没有相应的冗余备份结构。分析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控系统设计和实施中经常遇到的系统冗余模式设计优化、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选型要点等问题,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和检测经验探讨一些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以期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曹国庆,王荣,周永运[9](2018)在《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风险评估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述了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评估概念要点,介绍了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定义及特点,初步构建了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运行阶段故障树分析模型,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进行了风险识别,给出了可导致病原微生物外泄的基本风险因子,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
陈志杰[10](2017)在《基于生物安全性的医院建筑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对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重视也在逐步提升,医疗建筑环境的品质也已经引起了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5年4月下旬发布了研究单位遴选公告,以期遴选出以“循证理念”为指导、对北京既有医疗建筑进行使用后评估的研究单位,建立后评估方法和后评估细则。通过一定数量医院后评估,为所评估医院今后建设提供指导意见;为管理部门相关标准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这一科研项目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医疗建筑使用后评估及医疗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视。医院应是“治病”的场所,而不是“致病”的场所。南丁格尔曾说,“医院环境的首要条件是不能加害患者”,指明了医院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地位。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包含从建设程序、建筑功能空间、建筑环境、建设投资效益到建筑运维、能耗、安全性等多个评估方面。本篇学位论文则以医院建筑安全性使用后评价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后评价为研究课题。医院建筑的安全性包含结构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设施安全以及生物安全等。目前医院的生物安全保障主要依靠公共卫生管理人员方面的管理保障,通过建筑功能布局及空间设计来减少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隐患还未在建筑界形成独立课题,故本文对医院建筑安全性的评估,主要从生物安全方面开展。本文对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使用后评估的课题研究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介绍课题研究背景、范畴、目的与意义、内容框架及方法;第二章,在阐述医院生物安全性需求、医院生物安全性与医院建筑的关联以及医院建筑进行生物安全性后评价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使用后评价体系的搭建;第三章,在既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与医院建筑安全性相关的院区设计与功能单元设计的分析,拟出关键性评价指标,确立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使用后评价体系;第四章,对多家医院进行建筑生物安全性使用后评价案例分析,并总结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设计的优劣之处;第五章,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设计要点,并在较为全面的设计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使用后评价体系。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2)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设施设计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的功能需求分析 |
2.1 药品研发的不同阶段 |
2.2 生物医药研发中心主要功能区域 |
3 平面布局设计要点 |
3.1 动物房区域布局设计要点 |
3.2 生物及化学实验区布局设计要点 |
3.3 辅助功能区布局设计要点 |
4 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要点 |
4.1 空调冷热源设计 |
4.2 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 |
5 给排水系统设计 |
5.1 给水系统设计要点 |
5.2 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
6 电气系统设计要点 |
6.1 供电系统设计要点 |
6.2 照明系统设计要点 |
7 结语 |
(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养殖生产环节 |
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餐厨废弃物(泔水) |
2.2车辆 |
2.3猪只 |
2.4人员 |
2.5风险动物及生物媒介 |
2.6饲料 |
2.7生产生活物资 |
2.8水源 |
3.布局和设施 |
3.1围墙 |
3.2场区入口 |
3.3出猪间(台) |
4.猪群管理 |
4.1禁止野外散养或放养 |
4.2实施“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管理 |
4.3引进猪只的管理 |
4.4日常巡检 |
4.5售猪管理 |
5.人员管理 |
5.1人员入场前注意事项 |
5.2人员进入猪场流程 |
5.3人员进入猪舍流程 |
6.车辆管理 |
6.1外来运猪车管理 |
6.2饲料运送车管理 |
6.3内部运猪车管理 |
6.4病死猪/粪污运输车管理 |
7.物资管理 |
7.1兽药疫苗管理 |
7.2饲料管理 |
7.3食材管理 |
8.病死猪和猪场废弃物处理 |
8.1病死猪处理 |
8.2粪便污水处理 |
8.3餐厨废弃物(泔水)处理 |
8.4医疗废弃物处理 |
8.5生活垃圾处理 |
9.风险动物控制 |
10.清洁与消毒 |
10.1猪场清洁 |
10.2栏舍清洗消毒 |
10.3环境消毒 |
10.4工作服和工作靴洗消 |
10.5设备和工具消毒 |
10.6消毒效果评价 |
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
1.场址选择 |
1.1政策要求 |
1.2生物安全评估 |
2.场区布局与建设 |
2.1场区布局 |
2.1.1生物安全区界限划分 |
2.1.2净区与污区 |
2.2猪场建设 |
2.2.1围墙 |
2.2.2道路 |
2.2.3料塔 |
2.2.4猪舍 |
2.2.5隔离舍 |
2.2.6出猪台 |
2.2.7淋浴室 |
2.2.8隔离场所 |
2.2.9车辆多级洗消和烘干中心 |
3.饲养管理 |
3.1后备猪管理 |
3.1.1引种评估 |
3.1.2隔离舍准备 |
3.1.3引种路线规划 |
3.1.4隔离观察 |
3.1.5入场前评估 |
3.2精液引入管理 |
3.2.1供精资质评估 |
3.2.2病原学检测 |
3.3猪群管理 |
3.3.1全进全出管理 |
3.3.2猪群环境控制 |
3.3.3栏舍要求 |
3.3.4日常管理 |
3.4生猪转群管理 |
3.5生猪调出管理 |
3.6出猪台管理 |
3.7风险动物控制 |
3.7.1外围管理 |
3.7.2场内管理 |
3.7.3环境卫生 |
4.人员管理 |
4.1场内工作人员 |
4.1.1人员入场前管理 |
4.1.2场外隔离人员操作程序 |
4.1.3人员入场操作程序 |
4.1.4人员出场 |
4.2后勤人员 |
4.2.1后勤区域管理 |
4.2.2厨房管理 |
4.3来访人员 |
4.3.1进入场区外围 |
4.3.2进入场区 |
5.车辆管理 |
5.1外部运猪车 |
5.2内部运猪车 |
5.3散装饲料运输车 |
5.4袋装饲料运输车 |
5.5病死猪运输车 |
5.6猪粪运输车 |
5.7通勤车 |
5.8社会车辆 |
5.9车辆的洗消管理 |
5.9.1生猪运输车 |
5.9.2非运猪车辆 |
5.9.3采样检测 |
6.物资管理 |
6.1食材管理 |
6.2兽药疫苗 |
6.2.1进场消毒 |
6.2.2使用和后续处理 |
6.3饲料 |
6.4生活物资 |
6.5设备 |
6.6其他物资 |
7.卫生与消毒 |
7.1场区外环境控制 |
7.1.1猪场外围及主道路 |
7.1.2猪场门口 |
7.2外生活区、生活区卫生与消毒 |
7.2.1隔离宿舍 |
7.2.2厨房 |
7.2.3餐厅 |
7.2.4生活区宿舍 |
7.3生产区环境卫生与消毒 |
7.3.1生产区一般要求 |
7.3.2生产区淋浴室卫生与消毒 |
7.3.3生产区物资间卫生与消毒 |
7.3.4生产区人员卫生管理 |
7.3.5圈舍卫生与清洗消毒 |
7.3.6赶猪通道清洗与消毒 |
7.4工作服和工作靴清洗消毒 |
7.5设备和工具清洗消毒 |
7.5.1栏舍物品和工具消毒 |
7.5.2漏缝板等消毒 |
7.5.3附属设备消毒 |
7.6饮水 |
8.病死猪与污物无害化处理 |
8.1病死猪内部转运与无害化处理 |
8.2粪便无害化处理 |
8.3污水处理 |
8.4医疗废弃物处理 |
8.5餐厨垃圾处理 |
8.6其他生活垃圾处理 |
9.监测与处置 |
9.1检测实验室要求 |
9.2非洲猪瘟监测 |
9.2.1早期发现 |
9.2.2采样 |
9.2.3病原检测 |
9.3处置及生产 |
9.3.1全面检测 |
9.3.2清除 |
9.3.3持续检测 |
9.3.4恢复生产 |
10.制度管理与人员培训 |
10.1生物安全制度管理 |
10.1.1生物安全小组 |
10.1.2制定规程 |
10.1.3登记制度 |
10.1.4检查制度 |
10.1.5奖惩制度 |
10.2生产运维记录管理 |
10.2.1建立记录制度 |
10.2.2记录可追溯 |
10.3人员培训 |
10.3.1制定培训计划 |
10.3.2理论培训 |
10.3.3实操培训 |
10.3.4执行能力考核 |
饲料生产经营场所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3.分区管理原则 |
4.进厂原料、车辆、人员、物资及食材控制(红区) |
5.原料处理(橙区) |
6.原料储存(黄区) |
7.饲料加工(绿区) |
8.成品储存与运输(绿区) |
9.饲料中转站和经营场所 |
10.监测与记录 |
11.异常处置 |
生猪产业相关人员动物防疫行为规范 |
1.保险理赔人员动物防疫行为规范 |
2.配种员动物防疫行为规范 |
3.基层防疫员良好行为规范 |
4.兽药、饲料销售人员良好行为规范 |
5.动物诊疗人员良好行为规范 |
二、调运和屠宰环节 |
生猪收购贩运及承运行为规范 |
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车辆 |
2.2司乘人员及随车物品 |
3.车辆清洗消毒 |
3.1基本要求 |
3.2清扫与整理 |
3.3初次清洗 |
3.4二次清洗 |
3.5检查及干燥 |
3.6消毒及干燥 |
3.7驾驶室的清洗、消毒 |
4.其他注意事项 |
4.1随车用品 |
4.2司乘人员 |
4.3记录 |
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猪只 |
2.2车辆 |
2.3人员 |
2.4水源 |
2.5生产及生活物资 |
3.建筑布局与设施 |
3.1总体布局 |
3.2大门 |
3.3卸猪台 |
3.4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废弃物暂存设施 |
3.5病害猪及产品无害化处理间 |
3.6生产区布局 |
4.生猪入厂检查 |
4.1采购要求 |
4.2生猪入厂检查要求 |
5.人员管理 |
5.1企业人员 |
5.1.1基本要求 |
5.1.2技能要求 |
5.1.3卫生要求 |
5.2外来人员管理要求 |
6.清洗消毒 |
6.1基本要求 |
6.2消毒管理要求 |
6.3场区环境消毒 |
6.4卸猪区域清洗消毒 |
6.5待宰圈清洗消毒 |
6.6生产车间清洗消毒 |
6.7冷库清洗消毒 |
6.7.1日常消毒 |
6.7.2彻底消毒 |
6.8运输车辆清洗消毒 |
6.8.1进出场消毒 |
6.8.2卸载后的清洗消毒 |
6.9人员消毒 |
6.10工作服清洗消毒 |
6.11储血罐清洗消毒 |
6.12清洗消毒效果评估 |
7.无害化处理 |
7.1基本要求 |
7.2处理要求 |
7.2.1病害生猪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 |
7.2.2污水、污物的处理 |
7.2.3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
7.2.4生活垃圾的处理 |
7.3操作人员要求 |
7.4运输要求 |
7.5消毒要求 |
8.非洲猪瘟检测 |
8.1检测实验室 |
8.2检测程序 |
8.2.1采样 |
8.2.2样品处理 |
8.2.3留样 |
8.2.4核酸提取 |
8.2.5检测 |
8.2.6结果判定 |
8.3检测报告 |
8.4注意事项 |
9.记录和档案管理 |
三、其他环节 |
无害化处理场所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建设布局 |
2.2车辆 |
2.3暂存点 |
2.4人员 |
2.5设施设备 |
2.6无害化处理产物 |
3.无害化处理场 |
3.1建设要求 |
3.2管理 |
3.3消毒 |
3.4监测评估 |
4.收集转运 |
4.1收集 |
4.2转运车辆 |
4.3车辆消毒 |
5.暂存点 |
5.1布局和设施要求 |
5.2管理 |
5.3消毒 |
6.人员管理 |
7.记录和档案管理 |
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与运行规范 |
1.总则 |
1.1目的 |
1.2定义 |
1.3建设原则 |
1.4适用范围 |
2.选址与布局 |
2.1选址 |
2.2布局 |
2.3水、电 |
2.4出、入口 |
2.5标识 |
3.设施设备建设 |
3.1洗消设施设备 |
3.2污物污水处理设施设备 |
3.3信息监控平台 |
4.制度与机制 |
4.1清洗消毒制度 |
4.2洗消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
4.3洗消登记制度 |
4.4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4.5洗消环境监测制度 |
5.清洗消毒程序 |
5.1清洗消毒前的准备 |
5.2清理 |
5.3清洗 |
5.4消毒 |
5.5烘干 |
6.其他 |
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建设规范 |
1.选址布局 |
2.室内建设 |
3.仪器设备 |
3.1病原学检测 |
3.2血清学检测 |
4.人员管理 |
5.制度建设 |
6.安全防护 |
(4)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简介 |
三、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
(一)空调系统的形式 |
(二)负压系统的风量保障 |
1. 定送变排模式 |
2. 变送定排模式 |
3. 变送(双稳态)变排模式 |
4. 定送定排模式 |
(三)关键防护设施的设计与选择 |
(四)消毒方案 |
四、结束语 |
(5)微生物实验室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实验室的分级 |
2 给排水相关设计要点 |
2.1 给水系统设计要点 |
2.1.1 空气间隙的设置 |
2.1.2 卫生及防护设施的设置 |
2.1.3 其他 |
2.2 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
2.2.1 活毒废水的灭活预处理 |
2.2.2 独立的排水系统 |
2.2.3 其他 |
2.3 消防系统设计要点 |
2.3.1 消火栓系统设计要点 |
2.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要点 |
2.3.3 消防废水的收集贮存 |
3 结论和建议 |
(6)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动物设施介绍 |
2 设施设计要点 |
2.1 送排风系统 |
2.2 换气次数 |
2.3 压力梯度控制 |
3 生物安全控制 |
3.1 布局设计 |
3.2 病原微生物控制 |
3.3 生物安全柜的选择 |
3.4 笼具的选择 |
3.5 废气处理 |
3.6 废水处理 |
3.7 解剖间及动物尸体处理 |
4 其他设计 |
4.1 彩钢板材质选择 |
4.2 地面 |
4.3 高效过滤器 |
5 讨论 |
(7)口蹄疫3价灭活疫苗检验动物房的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要点分析 |
1.1 工艺平面设计要点 |
1.1.1 安检区和免疫区的工艺设计要点 |
1.1.2 攻毒区的工艺设计要点 |
1.2 通风空调设计要点 |
1.3 建筑、给排水、电气等设计要点 |
2 结论与建议 |
(8)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控系统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规范要求及工程现状 |
1.1 标准规范要求 |
1.2 工程现状 |
2 系统冗余模式设计优化 |
2.1 热冗余控制系统选型比较 |
2.2 冗余控制器选型要点 |
3 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选型要点 |
3.1 传感器选型 |
3.2 执行机构选型 |
4 问题探讨 |
5 结语 |
(9)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风险评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室风险评估概念要点 |
1.1 实验室风险管理 |
1.2 实验室风险评估 |
1.3 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评估阶段 |
1.4 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评估现状 |
2 故障树分析方法 |
2.1 定义 |
2.2 特点 |
3 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故障树风险识别 |
3.1 设施设备故障总树 |
3.2 污染空气释放传播病原微生物故障树分析 |
3.2.1 初级防护屏障故障子树分析 |
3.2.2 建筑设施故障子树分析 |
3.3 活毒废水传播病原微生物故障树分析 |
3.4 固态废弃物传播病原微生物故障树分析 |
3.5 生命支持系统故障树分析 |
3.6 化学淋浴装置故障树分析 |
3.7 其他 |
4 基本风险因子汇总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10)基于生物安全性的医院建筑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价现状 |
1.1.2 我国医院建筑安全性所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现状 |
1.1.4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范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1.2.2 相关概念 |
1.2.3 理论基础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医院生物安全性与医院建筑后评价的基础研究 |
2.1 本章概述 |
2.2 医院生物安全性的基础研究 |
2.2.1 医院的生物安全需求概述 |
2.2.2 医院建筑的生物安全性现状 |
2.3 进行基于生物安全性的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必要性 |
2.3.1 发掘医院建筑生物安全隐患的需要 |
2.3.2 总结优秀的建筑设计经验的需要 |
2.3.3 建筑空间对接医疗新技术新设备的需要 |
2.4 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后评价体系建构 |
2.4.1 后评价体系顶层设计 |
2.4.2 后评价体系搭建原则 |
2.4.3 后评价体系搭建程序 |
2.4.4 后评价体系的评价项框架 |
2.4.5 后评价体系的评价项重要性说明 |
2.4.6 后评价体系的成果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使用后评价项的确定 |
3.1 本章概述 |
3.2 院区整体设计 |
3.2.1 院区布局要点分析 |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 生物安全防控重点功能单元 |
3.3.1 血液净化室 |
3.3.2 手术中心 |
3.3.3 消毒供应中心 |
3.3.4 感染科 |
3.3.5 中心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后评价案例分析 |
4.1 本章概述 |
4.2 院区设计评价案例分析 |
4.3 生物安全防控重点功能单元评价案例分析 |
4.3.1 血液净化室 |
4.3.2 手术中心 |
4.3.3 消毒供应中心 |
4.3.4 感染科 |
4.3.5 中心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医院建筑生物安全性后评价体系的完善 |
5.1 本章概述 |
5.2 后评价体系完善机制 |
5.3 后评价得出的设计要点 |
5.3.1 院区设计 |
5.3.2 生物安全防控重点功能单元 |
5.4 完善后的后评价体系 |
5.4.1 顶层架构完善 |
5.4.2 后评价项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新思维研讨会”专家共识[J]. 2021年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新思维研讨会专家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46)
- [2]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设施设计要点[J]. 路陶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8)
- [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通知[J].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0(09)
- [4]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探讨[J]. 王燕芹,梁磊,陈清莹,张彦国,曹国庆,谭鹏,黎莉,王晓军,唐帆.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0(05)
- [5]微生物实验室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J]. 马娜,鞠同飞,张锦冈.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0(02)
- [6]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探讨[J]. 徐守振,李超. 中国动物检疫, 2019(06)
- [7]口蹄疫3价灭活疫苗检验动物房的设计探讨[J]. 宋杨,黄万全,郑佳.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9(01)
- [8]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控系统设计探讨[J]. 张旵东,曹国庆. 建筑电气, 2019(01)
- [9]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设备风险评估探讨[J]. 曹国庆,王荣,周永运. 暖通空调, 2018(09)
- [10]基于生物安全性的医院建筑后评价体系研究[D]. 陈志杰.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