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每个学生的强势智慧都得到充分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秋君[1](2021)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今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诸多途径。首先,信息技术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其次,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思想上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要尽可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知识被学生最大程度地吸收。另外,在新课程背景下,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加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李欣梅[2](2021)在《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因其符号化的特征不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使得初入学的儿童易产生畏难情绪。彝族学生的母语并非汉语,长期缺乏汉语交流的语境使得汉语拼音的学习更加艰难,许多学生到了小学毕业时汉语拼音水平依然不过关。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拼音教学应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那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究竟能否提高彝族儿童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参与的老师和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游戏适合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意在从宏观的理论视角转向中观或微观的实践层面,以小学的拼音课堂为研究的切入口,依托“游戏教学法”,试图让彝族小学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方式在新时期重新焕发活力。在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学习之后,本研究针对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基础阶段,根据学生汉语拼音学习中所反映的基础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主要为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拼音书写的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巩固和提升阶段,主要聚焦于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即音节的拼读。两轮行动研究环环相扣,每一轮皆分为“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步骤和过程,前一轮的行动研究将为后一轮的行动研究提供借鉴,后一轮的行动研究是对前一轮的改进,经过2轮的实践,最终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将游戏教学法运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和效率;参与行动研究的师生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围绕“语境”展开的游戏设计对彝族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有积极影响;角色游戏最受彝族儿童的喜爱。研究者通过回顾和总结,对未来游戏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朱晨菲[3](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指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谭思宇[4](2021)在《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发展。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严格要求学校“加快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日一小时体育运动的时间”。自此,青少年健康上升成为国家战略,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对改善“青少年体质”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也是哈尔滨市教育局一直以来重视的体育活动。但是在实际开展现状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调查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状况为出发点,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了哈尔滨市9区,18所小学,100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剖析出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发现学校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形式内容单一、学生态度不积极、场地器材分配不均,天气原因影响活动开展等问题。基于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实施状况,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本文对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提出管理策略、培训策略、宣传策略、场地策略、安全策略。力争推动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更好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谢飘[5](2021)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学校空间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学校空间是一个包括教育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现阶段学校空间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未来中小学校空间建设的方向。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相关有空间建设需求的中小学校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在学校空间建设上卓有成效的三所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法(包括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调研。向三所目标学校的一线教师发放问卷,通过问卷的填写,了解学校空间建设的举措、教师对学校空间的感受与需求,以此反映出学校空间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选取了四位一线教师进行了结构性访谈和开放性访谈,通过访谈,聆听学校中的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真实想法与意见。最后,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具体来说,学校空间是由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三大空间形态构成。学校空间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物理空间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心理空间的建设满足教师情感上的归属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空间的建设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现阶段中小学校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盲目性、封闭性、功能单一化、精神内涵缺乏以及忽视空间主体的社会交往等。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未来中小学校空间建设应该增强学校空间的开放性、灵活性、智能性、人性化和安全性。
陆露[6](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苏纯美[7](2020)在《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五中学位于祖国边疆,部分学生来自于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存在明显差异,也有一些城区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传统教学通常是按同步教学的方法进行的,统一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统一的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促成了学生“靠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因此,部分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不充分,对生物学不感兴趣,不能很好的掌握初中生物学知识,影响了他们生物学的学习成绩,阻碍了他们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如何培养生物学知识丰富的合格中学生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要求生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达到让学生更好掌握生物学知识的目的。为此,本研究将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法引入到弥勒五中的生物学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条件和手段,严密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有效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目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多元智能理论、学情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为指导,编写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异步教学的基本原则,设计了采用异步教学法的四个教学案例,设置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对实验班实施了异步教学法,并进行了异步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显着的提高,在课堂教学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考试成绩等诸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班,提示我们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的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有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对本校及同类型学校的生物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小爱[8](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文件,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新课标》都要求转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智慧教育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智慧学习环境是智慧教育实现的场所,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智慧教育的目标之一,而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从小学低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目前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为:现有的教学环境无法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无法大规模因材施教,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培养的重视不够,课堂缺乏探究性和交互性,没有创造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等。而智慧学习环境的特点与优势,正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因此,本研究针对目前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策略。通过对智慧学习环境构成要素的论述,详细分析了智慧学习环境对数学思维培养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智慧学习环境下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具体教学策略。(1)新授课上,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基于问题的情境导入,以探究为主、多种学习方式优化组合,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习的交互性,进行个性化作业推送;(2)单元复习课上,首先提供支架、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回顾知识,其次探索知识之间的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后利用认知工具、完善知识结构。并从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试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两个方面,制定测评方法,编制测评工具,来测验本研究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对小学低段数学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及教育实验法。笔者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某小学二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教育实验研究,开展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将设计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验班,进行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低段数学思维的培养实验,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策略。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前测数据、后测数据和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策略,能够显着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成绩,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吕红俊[9](2019)在《中学课堂歧视现象及对策研究 ——基于XX中学的调查》文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也是实现我国宪法赋予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的觉醒,随着国家、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入学机会公平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而微观层面的公平问题,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无形的精神性的教育公平问题,却因为复杂、隐蔽而被人们所忽视。然而相对于宏观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微观层面的公平问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却因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而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真正提高和教育实质性公平的最终实现。本研究以H市XX中学的师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承认正义理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和全纳教育思想,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来深入了解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歧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关于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调查研究,在介绍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的基础上,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调查结论与启示:中学课堂歧视问题较为普遍;师生均对中学课堂歧视习以为常;中学课堂歧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影响非常深刻;应试教育是造成中学课堂歧视的主要原因。第三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学课堂歧视的主要表现与基本特征及危害进行了分析。中学课堂歧视主要表现为语言歧视、情感歧视和行为歧视。它具有习惯性、隐蔽性和深刻性的基本特征。中学课堂歧视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三个方面。第四章是对中学课堂歧视的实质与根源及直接原因的探讨。中学课堂歧视的实质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症结在于缺乏对人的尊重,直接原因是教师职业素养上的不足、应试教育价值上的偏失和相关制度建设上的缺乏,根源在于教育的一元价值取向和教育的功利主义。第五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消除对策:建构团结友爱的和谐课堂、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教学、面向所有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葛璟璟[10](2019)在《语文“自然分材教学”研究 ——以丹阳市云阳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熊川武教授提出的“自然分材教学”是指教师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自然分材教学”提出后在全国五十多所学校进行试点,其中就包括丹阳市云阳学校。云阳学校在深入学习“自然分材教学”理论后,研制出一套适用于自己学校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数量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语文“自然分材教学”在云阳学校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做了深入的探究。云阳学校语文“自然分材教学”无论是从学生、教师还是师生的角度都取得了不错的实施效果。因为语文“自然分材教学”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学生感情、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云阳学校在实施语文“自然分材教学”的常规化阶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弱化了语文学科的特性,其次是学困生成绩进步缓慢,最后是小组合作效率降低。笔者针对云阳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一是坚定语文“自然分材教学”改革的决心;二是研究语文学科下的“自然分材教学”;三是改进语文“自然分材教学”实施策略,即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加深问题跟踪、完善小组建设、强化课堂达标检测。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部分对“自然分材教学”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该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部分从学生、教师和师生三个角度讲述了该教学的实施效果;第四部分分析了该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是对语文“自然分材教学”在丹阳市云阳学校的实施进行个案研究,为其它学校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并在结语部分思考如何探索学生的语文个性化教育。
二、让每个学生的强势智慧都得到充分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每个学生的强势智慧都得到充分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变教学思路,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 |
(一)资源共享,推动课前预习智慧化 |
(二)人机互动,构建思维碰撞智慧化 |
(三)数据反馈,助力分层教学智慧化 |
(四)拓展资源,增加教学内容智慧化 |
(五)智能评价,创造评价机制智慧化 |
二、创新教学方式,创造多元化教学途径 |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章意境 |
(二)采用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
三、练习与教学相随,提高教学实效性 |
(一)知识总结,思维引导 |
(二)联系实际,增加理解 |
(三)趣味练习,培养兴趣 |
(2)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基于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2 基于彝族地区汉语拼音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
1.1.3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施建议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游戏 |
1.4.2 游戏教学法 |
1.4.3 彝族小学 |
1.4.4 汉语拼音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游戏教学法的研究 |
1.5.2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 |
1.5.3 关于游戏教学法应用于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 |
1.6 理论基础 |
1.6.1 沉浸理论 |
1.6.2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
1.6.3 语境理论 |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2.1 行动研究法的确定 |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2.2.1 访谈法 |
2.2.2 实物研究法 |
2.2.3 观察法 |
2.2.4 测验法 |
3 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 |
3.1 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研究场域分析 |
3.1.2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3.1.3 学生测试卷结果分析 |
3.2 行动研究方案的讨论和制定 |
3.2.1 行动研究思路 |
3.2.2 行动研究过程 |
3.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4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 问题和分析 |
4.1.1 问题提出 |
4.1.2 问题分析 |
4.2 计划与实施 |
4.2.1 准备工作的开展 |
4.2.2 教学活动的实施 |
4.3 观察和反思 |
4.3.1 观察 |
4.3.2 反思 |
5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1 问题和分析 |
5.2 计划与实施 |
5.2.1 计划 |
5.2.2 实施 |
5.3 观察和反思 |
5.3.1 观察 |
5.3.2 反思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学生前后测结果分析 |
6.1.1 笔试成绩分析 |
6.1.2 口试成绩分析 |
6.2 教师与学生后访谈分析 |
6.2.1 教师访谈及分析 |
6.2.2 学生访谈及分析 |
6.3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4 教学建议 |
6.4.1 围绕汉语语境,展开拼音游戏设计 |
6.4.2 完善游戏设计,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
6.4.3 以积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自尊心 |
6.4.4 健全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
6.4.5 注重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 |
6.5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4)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研究的发展趋势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状况分析 |
4.1.1 学生参与情况分析 |
4.1.2 教师参与情况分析 |
4.1.3 活动内容分析 |
4.1.4 组织管理分析 |
4.1.5 场地设施分析 |
4.1.6 存在问题分析 |
4.2 影响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因素 |
4.2.1 组织管理因素 |
4.2.2 学生自身因素 |
4.2.3 内容设计因素 |
4.2.4 场地器材因素 |
4.2.5 天气状况因素 |
4.3 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优化策略 |
4.3.1 管理策略 |
4.3.2 培训策略 |
4.3.3 宣传策略 |
4.3.4 场地策略 |
4.3.5 安全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校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访谈题纲 |
附录4 问卷效度检验 |
个人简历 |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价值 |
二 研究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校空间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四 文献综述 |
(一)学校空间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三)综合评析 |
五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六 研究框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框架 |
一 物理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 |
(二)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
二 心理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满足教师情感上的归属感 |
(二)改善教师人际关系 |
三 网络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
(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
第三章 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分析 |
二 访谈及结果分析 |
(一)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剖析 |
一 A校物理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学校背景 |
(二)学校物理空间存在的问题 |
(三)学校空间建设举措 |
(四)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
二 B校心理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学校背景 |
(二)学校心理空间存在的问题 |
(三)学校空间建设举措 |
(四)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
三 C校网络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一)学校背景 |
(二)学校网络空间存在的问题 |
(三)学校空间建设举措 |
(四)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
第五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方向 |
一 增强空间的开放性 |
(一)空间限定少 |
(二)空间弹性大 |
二 注重空间的灵活性 |
(一)灵活多变 |
(二)支持协作 |
三 强调空间的智能性 |
(一)建设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
(二)增强智能化的教学手段 |
四 空间建设的人性化 |
(一)考虑空间主体的心理需求 |
(二)符合空间主体的行为特点 |
五 确保空间的安全性 |
(一)确保物理空间的安全 |
(二)确保心理空间的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7)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
一、研究背景 |
二、传统课程教学与异步教学的概念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一、异步教学法可解决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问题 |
二、异步教学法可解决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实践基础 |
一、初中生物学科的课程理念 |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现实情况 |
第二节 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问题 |
一、弥勒五中初中生物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
二、学情分析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
三、构建主义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
四、异步教学的基本内涵 |
五、教学改革与异步教学法 |
第四节 初中生物教学中异步教学的基本原则 |
一、自主探究原则 |
二、和谐民主平等原则 |
三、启发激励原则 |
四、因材施教原则 |
五、探索创新原则 |
第三章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课堂实施情况 |
第一节 异步教学法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
一、异步教学研究问卷调查的意义 |
二、异步教学法问卷调查前测 |
第二节 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
一、黎世法异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
二、改造之后异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
第三节 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
一、实验对象情况分析 |
二、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案例一:《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
案例二:《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
案例三:《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
案例四:《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
第四节 实施异步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
一、异步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成绩对比分析 |
二、实施异步教学法学生的课堂表现 |
三、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后测调查 |
四、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通过试验研究取得的成果 |
第二节 反思与对策 |
一、通过研究值得反思的问题 |
二、进一步优化初中生物异步教学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学生对初中生物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B:实验班(217班)和对照班(219班)考试成绩表 |
附录C:SPSS数据处理软件结果 |
附录D:学生部分课内外活动及作品剪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形势必然 |
1.1.2 培养数学思维是新课标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
1.1.3 目前低段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现状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慧学习环境 |
2.1.2 数学思维 |
2.2 研究综述 |
2.2.1 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现状 |
2.2.2 小学生数学思维研究现状 |
2.2.3 低段小学生数学思维研究现状 |
2.2.4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
2.2.5 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总结 |
2.3 理论基础 |
2.3.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多元智能理论 |
3 智慧学习环境对数学思维培养的支持分析 |
3.1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 |
3.1.1 云备授课系统 |
3.1.2 智能录播系统 |
3.1.3 作业盒子 |
3.1.4 智慧学习环境的搭建 |
3.2 智慧学习环境的要素分析 |
3.2.1 物化要素 |
3.2.2 智化要素 |
3.3 智慧学习环境对数学思维培养的支持 |
3.3.1 学习资源对数学思维培养的支持 |
3.3.2 学习工具对数学思维培养的支持 |
3.3.3 数据对数学思维培养的支持 |
3.3.4 学习评价对数学思维培养的支持 |
4 智慧学习环境下培养数学思维的教学策略设计 |
4.1 设计的依据 |
4.1.1 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 |
4.1.2 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 |
4.2 设计的原则 |
4.2.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4.2.2 因材施教原则 |
4.2.3 循序渐进原则 |
4.2.4 技术为教学服务原则 |
4.3 教学策略设计 |
4.3.1 新授课上,小学低段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
4.3.2 单元复习课上,小学低段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
4.4 测评方法和工具 |
4.4.1 测评方法 |
4.4.2 测评工具 |
5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应用案例 |
5.1 新授课教学策略应用案例 |
5.2 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应用案例 |
6 智慧学习环境下培养数学思维实证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对象 |
6.3 实验变量与研究假设 |
6.3.1 实验变量 |
6.3.2 研究假设 |
6.4 实验测量工具 |
6.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6.5.1 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
6.5.2 数学思维测试卷统计分析 |
6.5.3 学生课堂表现统计分析 |
6.6 实验结果讨论 |
7 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2 :小学低段数学思维测试卷一 |
附录3 :小学低段数学思维测试卷二 |
附录4 :学生课堂表现数学思维评价指标 |
附录5 :数学思维培养现状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9)中学课堂歧视现象及对策研究 ——基于XX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公平问题 |
1.1.2 课堂歧视后果严重 |
1.1.3 课堂歧视与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不相符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依据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教育公平 |
1.6.2 教育歧视 |
1.6.3 课堂歧视 |
第二章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调查 |
2.1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 |
2.1.1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调查设计 |
2.1.2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调查过程 |
2.2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 |
2.2.1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
2.2.2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访谈情况 |
2.3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调查结论与启示 |
2.3.1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较为普遍 |
2.3.2 师生均对中学课堂歧视习以为常 |
2.3.3 中学课堂歧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影响非常深刻 |
2.3.4 应试教育是造成中学课堂歧视的主要原因 |
第三章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及其危害 |
3.1 中学课堂歧视的主要表现 |
3.1.1 语言歧视 |
3.1.2 情感歧视 |
3.1.3 行为歧视 |
3.2 中学课堂歧视的基本特征 |
3.2.1 习惯性 |
3.2.2 隐蔽性 |
3.2.3 深刻性 |
3.3 中学课堂歧视的危害 |
3.3.1 对个体成长的消极影响 |
3.3.2 对教育自身的消极影响 |
3.3.3 对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实质与根源 |
4.1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实质与症结 |
4.1.1 中学课堂歧视的实质是一种教育不公平 |
4.1.2 中学课堂歧视的症结在于缺乏对人的尊重 |
4.2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直接原因 |
4.2.1 教师职业素养上的不足 |
4.2.2 应试教育价值上的偏失 |
4.2.3 相关制度建设上的缺乏 |
4.3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根源 |
4.3.1 教育的一元价值取向 |
4.3.2 教育的功利主义 |
第五章 中学课堂歧视问题的消除对策 |
5.1 建构团结友爱和谐的课堂关系 |
5.1.1 建构尊重、理解与包容的课堂环境 |
5.1.2 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 |
5.1.3 建构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 |
5.2 建构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教学 |
5.2.1 公平分配课堂资源 |
5.2.2 平等对待学生的权利 |
5.2.3 正面肯定学生的表现 |
5.2.4 让每个学生都有存在感 |
5.3 建构多元的学生评价观 |
5.3.1 尊重个体发展的多样性 |
5.3.2 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
5.3.3 建构多元价值评价体系 |
5.4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
5.4.1 教师是消除课堂歧视的关键 |
5.4.2 培养关爱与尊重学生的职业伦理情怀 |
5.4.3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职业奉献精神 |
5.5 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语文“自然分材教学”研究 ——以丹阳市云阳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自然分材教学”概述 |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内涵 |
(二)“自然分材教学”的特征 |
(三)“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环节 |
二、云阳学校语文“自然分材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教学工具使用策略 |
1.指导教学书的编写 |
2.信息沟通牌的使用 |
3.互帮显示板的使用 |
(二)教学环节实施策略 |
1.学生互批环节 |
2.自学互帮环节 |
3.课堂释疑环节 |
4.课堂检测环节 |
5.知者加速环节 |
(三)课堂教学延伸策略 |
1.适度作业环节 |
2.问题跟踪环节 |
三、云阳学校语文“自然分材教学”的实施效果 |
(一)学生角度 |
1.全面提升素质 |
2.找到学习乐趣 |
(二)教师角度 |
1.提高教学效率 |
2.催生本源观念 |
3.促进专业发展 |
(三)师生角度 |
1.改善师生关系 |
2.减轻师生负担 |
四、云阳学校语文“自然分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
(一)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
1.语文学科特性减弱 |
2.弱生成绩进步缓慢 |
3.小组合作效率降低 |
(二)改进建议 |
1.坚定语文“自然分材教学”改革决心 |
2.研究语文学科下的“自然分材教学” |
3.改进语文“自然分材教学”实施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指导教学书模板》 |
附录二 :语文“自然分材教学”实施效果采访提纲 |
致谢 |
四、让每个学生的强势智慧都得到充分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张婉秋君.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1(12)
- [2]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欣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哈尔滨市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D]. 谭思宇.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研究[D]. 谢飘.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 苏纯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实验研究[D]. 王小爱.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学课堂歧视现象及对策研究 ——基于XX中学的调查[D]. 吕红俊. 广州大学, 2019(01)
- [10]语文“自然分材教学”研究 ——以丹阳市云阳学校为例[D]. 葛璟璟. 黄冈师范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