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韶钢十年巨变的发展轨迹(论文文献综述)
刘逸飞[1](2020)在《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扩张使得城市中工业遗存作为存量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成为必然。河流和城市发展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河流作为城市特殊的生态资源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工业产业和工业空间在城市中的变化,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非核心城市的重要工业城市,石岐河两岸密布的工业遗存的空间转型研究具有相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论文基于以上背景,以历史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探讨在中山城市发展中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模式和策略方法,目的是寻找中山的城市组织形态和工业遗存运转方式的关联逻辑,从面向城市使用者的人本主义出发,提出合理的工业遗存的转型实施框架和整合工业遗存及周边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策略建议,其意义在于为以地方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路径,指导中山及类似城市找到合理利用工业遗存,发挥遗存价值,激发城市相关元素,引起积极联动效应,推动城市渐进地、持续地发展,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转型方法。研究结合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转型的理论,指出城市空间的变化与河流两岸工业遗存的演变都不应该是独立发生的事件,两者应当产生相应的关联性以及转变的协同性。找到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并结合国内外不同等级城市,不同工业类型的转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在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指导基础上,对中山的工业遗存研究分为现状研究,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探究,提出空间转型策略三部分。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研究部分主要针对划定研究范围内的工业遗存进行“用地空间”“区域空间”两个空间维度的现状描述和特征分类。一方面对工业遗存用地空间所属的属地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另一方面对研究对象所处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为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和价值评估提供基础,也是后文转型研究中价值导向的基本评估要类。影响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和发展的要素探究通过对中山独特的城市历史环境和石岐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工业遗存背后的不同转型主体的价值偏好,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空间形态规模和格局的变化等内容的探究,提出工业遗存在城市中的形成与未来空间转型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问题,更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对于工业遗存这类城市空间的空间转型研究梳理其在具体的城市语境中的遗存价值、转型主体、技术手段、城市发展的需求等内容都是建立空间转型系统观的必备过程,研究主要从“价值层面”“组织层面”“技术层面”“决策层面”四个层面提出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影响要素,并在第五章建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由此可以指导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并适应城市未来定位和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空间转型的策略提出是针对三四章的现状和要素分析提出转型在空间表现上的措施。从“功能”“密度”“形象”“尺度”“多样性”等五个空间要素的层面对现状进行再总结并提出五点相应的空间转型目标。进而提出工业遗存“公共服务化”“公共空间化”“建筑适应化”三个空间转型策略,结合相应地块的城市设计,建立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转型思路,根据作者参与的中山市海景片区城市设计项目对以上三个空间转型策略在实践中的实施和表现进行进一步说明和阐释。当然任何先验的办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接受城市的差异性带来的差异性的空间转型路径与多元化的空间转型结果,以历史主义态度和多学科综合视角,尊重那些空间的常识性法则:“功能”、“尺度”、“形态”、“密度”、“多样性”等空间要素;以系统论的解决方法,将空间视作多要素组合的有机整体,建立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在城市发展和工业遗存空间转型中,不断保持城市的生命力。
袁博[2](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提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饶鑫[3](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在钢铁生产和消费端均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的缺失却让我国的钢铁企业“走出去”进程受到了不小的阻碍。研究中国钢铁企业在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市场构建的过程中取得了何种经验,存在何种不足,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宝武钢铁集团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钢铁厂商,也是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构建的代表性中国企业之一,这也使其成为研究钢铁企业发挥结构性权力、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构建的重要对象。本文将借助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理论,在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特点和钢铁企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宝武钢铁集团在生产层面、金融层面和知识层面的结构性权力的发挥。考虑到国家政府、国际组织这些传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体不同,企业缺乏直接改变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途径和能力,其结构性权力体现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的交互之中,本文根据苏珊·斯特兰奇对结构性权力的定义,在总结并分析钢铁企业这一市场主体所具备的结构性权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选取能够直观且普遍反映钢铁企业结构性权力的指标,并通过指标的变动和对比掌握宝武钢铁结构性权力的发挥状况。在生产结构中,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与市场、政府对于生产各要素的协商和博弈——在市场竞争规则的形成上,宝武钢铁在规模生产、产业整合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得以建立以供销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格局;在生产活动中,宝武钢铁的技术优势和生产布局上影响了环保限产等政策的制定,保障了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贸易规则上,宝武钢铁通过在核心厂商评级、战略合作、仲裁和诉讼等手段,在打开国际市场,确立核心供应商地位的同时,在贸易争端和反倾销制裁中获得了正当权益,为中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获得了法律依据和宝贵经验。在金融结构中,宝武钢铁结构性权力主要体现在对影响关联企业信贷评级规则和商品跨国交易和结算上——对外担保、资金拆借等方式影响了关联企业的资金状况和信用评级,使其能在更为宽松的条件下融通资金;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宝武钢铁积极推动“中国指数”、人民币结算等人民币国际化工作,为钢铁行业货币交换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在知识结构中,宝武钢铁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是其结构性权力的主要来源,生产、金融和知识结构的互相作用是知识层面结构性权力的主要发挥形式——技术优势形成生产优势、专利转让形成经济收益、行业权威带来了行业标准制定的能力。同时,我们也看到宝武钢铁在结构性权力的拓展和发挥中存在诸多不足和限制:首先,国内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同质化竞争导致了宝武钢铁受市场影响较大;其次,欧美等国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调查和限制使得对外贸易依赖政府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协商;最后,国外专利申请的高昂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是限制企业在国际市场技术地位的重要因素。在掌握宝武钢铁结构性权力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得以总结企业这一微观个体结构性权力发挥的途径和方式,是从微观视角诠释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理论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和对比,本文分析了宝武钢铁在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结构性权力的具体体现和不足之处,也为我国其他钢铁企业结构性权力的发挥与拓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程波[4](2017)在《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由于受到国家宣传部门的重视自新世纪以来开始了新的发展,政治束缚的消解、国家对其宣传功能的强化以及市场良好的反馈等因素更是助长了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兴盛。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在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之后,而逐渐成熟。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与其他类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与联系。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创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来源于它独有的三大属性,即意识形态性、艺术性和历史真实性。在三种属性的相互影响下,“规避”与“虚构”成为了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处理敏感历史史实和提升艺术性和可视性的主要方式。传主的人物形象在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传主形象有其自身的历史演变轨迹和人物形象特点;其他人物形象围绕在传主周围,形了以政治立场为标签的人物群像。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具有叙事内容的宏大性和画面语言的诗意美的史诗般的叙事风格;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多元化的冲突设置、“揭密”元素的运用以及“排障式”叙事方式和“生活流+散文化”叙事方式保障了叙事的流畅度和观赏性。
琚思华[5](2016)在《姚文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姚文栋(1852—1929),生于十九世纪中期,这是一个动荡飘摇的时代,乱世出英雄,注定了其不平凡的一生。姚文栋出身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期,在父亲的建议下,与弟弟姚文榍,先后于龙门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就读,师从名门大家刘熙载、俞樾,龙门书院的学习奠定了其实学思想的基础,尤专地学。后北上北京,入王文韶府教读,着多篇地理、边防着作。1882年随黎庶昌出使日本,长达六年,在日着述颇丰,致力于向国人介绍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1887年奉命考察欧洲,时长三年。1891年奉薛福成之命勘界滇缅,其勘界成果为中英滇缅边界谈判提供了重要参考。后归里定居,担任过山西大学堂督办,投身教育事业,晚年参加孔教会,主张尊孔复古。姚文栋一生的事迹主要集中在对日外交、边防地理研究和译书藏书上,晚年,在民主政体上,因为溺古太深,难以突破“道则从古从旧,器则从今从新”的束缚。姚文栋的一生,爱国忧民、勤政务实,公忠体国,是以实学为基础,讲求学以致用,致力解决国家危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面对国家危难,不同时期表达出不同的政治诉求,但现实却使其陷入怀才不遇的苦闷中。姚文栋的生平和交往,包括姚文栋的成长、求学经历、出使日本、勘界滇缅之行以及晚年姚文栋回归故里之后的作为,通过对姚文栋成长、成才经历的探讨,总结奠定姚文栋的实学基础、兼习西学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原因。其中,龙门书院对其成才的影响深远。正是得益于家学和龙门书院对其实学学问基础的奠定,在如此思想的指引下,开始了姚文栋踏入官场,作为一个实干家的一生。使日期间,姚文栋做出了很多业绩,包括翻译书籍、收集汉书、传递情报、参观日本女子学校,与日本学者、诗人进行友好的诗赋交流等等,这些活动对加强中日间文化交流,扩大国人对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了解有所裨益。姚文栋在日本的所作所为旨在通过观察日本维新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贫弱的中国提供借鉴,同时探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姚文栋的边防思想集中体现在《筹边论》一书中,通过对《筹边论》的探讨分析,总结姚文栋的西北边防、东北边防、正北边防思想;第二节涉及中缅边境划界谈判背景,姚文栋的云南勘界成果,通过对姚文栋勘界成果——《云南勘界筹边记》的分析,重点论述姚文栋的西南边防主张。姚文栋回归故里之后,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和筹备孔教会、“尊孔复古”上,姚文栋创办江苏第一图书馆,担任山西大学堂首任督办,对戊戌维新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决意建言献策,体现出了一个忧时爱国之士在仕途不得志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地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奔忙的精神。但是在孔教会一事上,逆历史潮流而动,思想陈腐,未及时接纳新兴共和思想,主张复辟帝制,这是其晚年思想的另一部分。对姚文栋的一生做出的总体评价,既有对其前半生出使日本、勘界滇缅、忧心边疆、专于着述的肯定,也有对其晚年参与孔教会,倒行逆施、主张复辟帝制的评判,但总体来说姚文栋一生的所做所为是基于其忧时爱国之情感而动,即使是晚年思想较为陈腐,其对国家拳拳忠心,人人可鉴。
刘文婷[6](2016)在《论宁肯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澄明与遮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宁肯是当代文坛中一位厚积薄发的作家,在尝试过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后,他选择用小说回馈生活,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感悟与困惑。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转型在宁肯的创作中被摆在突出位置,存在的历史之思会让人看出人之未来的天命,宁肯对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的思考意在把握知识分子的命运,找寻出路。以此为背景的五部长篇小说,塑造了各具特色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既是转型期历史的见证者、体验者和反抗者,又成为解读宁肯小说的突破口。知识分子的沉默、迷失、逃离源于对自身存在使命的遗忘,这种遗忘使知识分子面临无家可归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状态,找到知识分子的出路,就必须从存在的历史意义上去思考知识分子的天命,找到存在的真理,即存在的意义。因此,第一章首先阐释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背景,对转型期知识分子存在的历史境遇和“忘在”的精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相对比,发现其中蕴含的内在线索。第二章,对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予以敞开,知识的积累让知识分子保持清醒的头脑,但现实的打压使他们选择遮蔽与迷误的非本真存在,精神领袖的本真澄明引领故事的发展,而非本真之遮蔽与迷误使读者获得经验,主动反思。第三章揭示宁肯小说创作的遮蔽之思,真理本应是澄明的,但现实更多以遮蔽形式呈现,要认识真理,首先要把握遮蔽,真理是自行遮蔽的澄明。政治的显隐互现,藏文化的进入与超越仅是其实现遮蔽写作的手段,宁肯小说的难读难懂正源于其对知识分子存在命运更为深刻的思考。第四章在遮蔽中获得澄明,宁肯小说创作求道的意义远大于求生,知识分子找寻本我、发现自我、追求超我的过程即层层解蔽的过程,由此把握知识分子的命运,在澄明中为现代知识分子寻找出路,拒绝暴力,获得拯救。
彭飞[7](2017)在《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前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内部的更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见证了城市工业发展的大量工业遗产存在着不同的命运,或被拆除,或是功能更新,改为他用。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积累,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改造所涉及的工业行业涵盖广泛,再利用的手段也丰富多样,城市层面或微观层面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的成果丰富,但全国情况的掌握却少有涉及。因此,本文在回顾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收集,实地调研与工程实践,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现状与发展,结合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运用GIS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在时间上对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在空间上,借鉴我国当前成熟的区域划分理论,结合地域差异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分布密度、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分析了区域发展的进步与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异质与失衡。在此基础上,研究既有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划分,在探讨影响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主导因素过程中溯本清源,揭示了城市土地再开发行为的重要主导作用,从土地再开发角度将工业遗产再利用分为城市旧区改造、历史街区更新、产业用地置换与更新三类主要的再利用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三类再利用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了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在该过程中的行为、影响、参与机制及如何对其行为进行制衡的策略。最后,本文对目前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从策划、设计到审批、实施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业遗产的文物与非文物身份划分,主要针对非文物类工业遗产的运作流程、编制策略、技术手段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剖析。研究了目前运作流程中审批、操作、产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再利用编制策略的价值评估关键环节、不同技术手段使用的作用与影响。结合我国当前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对未来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如何结合新常态、存量规划、体验经济等新的社会、经济、文化语境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刘宇[8](2016)在《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属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领域中以建筑类型为核心的专题研究,研究的主体是城市发展更新过程中大量出现的旧工业建筑,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寻找出适应中国国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与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语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途径,系统分析保护与改造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目前,我国城市的整体状态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城市在城市更新进程的冲击下,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已逐步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如何使更多的工业建筑遗产得到妥善的保护与再利用、保留城市发展的印迹、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这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研究课题。特别是伴随着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与价值尚未形成普遍的共识,虽然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和操作经验的积累,但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指导。论文在对国外的相关经验进行数据统计和系统比对研究的基础上,以后工业时代发展为背景、建筑、环境和文化的综合理论作为支撑,从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体系为切入点展开系统的分析,通过国内外理论发展与实际项目的比较与研究,探讨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同时,从城市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建筑功能的调整与置换、综合利益因素的参与与平衡等方面阐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同时构建完整的可实施性的工业遗产评估体系以及普查、定位和管理的相关机制。文章针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模式展开探讨,从工业建筑自身的特点和建筑的内外部空间以及旧工业构件的艺术再造和再利用中的情感补偿五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再利用的实施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以实际改造案例为支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构筑全面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法。文章立足于后工业时代的属性,从工业建筑遗产不同的核心价值和再利用导向为切入点,以实际案例的形式阐述了不同导向因素对改造方向及结果的影响。文章最后以天津和台北两个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背景的城市为研究目标,分别以城市中河道和铁路沿线两种不同的工业遗产廊道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城市形态下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经验与问题,探讨对工业遗产廊道进行“活化”利用的不同路径,为未来中国主要城市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更具操作性和推广性的经验。
董婧[9](2014)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文中指出当工业时代结束,后工业时代来临,大量的工业遗迹在后工业时代以什么角色出现成为了一个问题。大规模工业生产使工业建筑具备一系列特征:跨度大、空间大、荷载大、结构相对耐久上述特征使这些工业遗迹的利用成为趋势,这从如今的大量实践便可看出。此外,作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阶段,工业化、工业遗迹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保留这些工业遗产也成为一项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已是一类保护、保留工业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涌现出大量实践。而国内,此类改造目前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本文基于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目前方兴未艾的实践状态,通过选择9个已建成的实践案例,以工业遗产视角切入,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归纳与总结。为此类项目的开展应该具备怎样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提供些许建议,以增进国内在此方面设计水平的提高。
郑素杰[10](2014)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二战后富有争议的南方天主教作家,由于其一生命运多舛,形成了丧父和恐惧死亡等多种精神创伤,南方农场的隐居生活束缚了她的创作,无形中也潜抑了她的本能欲望。奥康纳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她的创作宗教主题和地域色彩突出,罪恶感和救赎意识浓重,充斥了大量的畸形人格和暴力事件,剖析了人性,表现了人的内在本质,批判了美国南方社会顽疾及落后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精神迷茫的人有一定的启示。奥康纳宣称她的创作是一种“救赎”行为。国内外奥康纳研究基本上从宗教、南方性、女性、暴力、种族等角度对奥康纳小说进行阐释,认为其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是南方文学的变体。对于奥康纳精神层面的研究,基本沿袭了新批评字面意义上的分析范式,对比分析作品人物行为与奥康纳本人生活经历的共同点,这些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解释了奥康纳小说中的一些现象和诗学成因,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奥康纳精神活动过程的探究,未从弗洛伊德“升华”说等理论层面对其写作动因、人物怪诞的内在因素进行挖掘。本论文将奥康纳创作置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视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通过文化与文学文本互为参证式的论述,切入其文本精神症候,深入剖析作者和人物内在的思想本质,力求形式与内容上的完美统一,以达到在宏观上对奥康纳诗学的整体把握。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中的无意识、精神结构、俄狄浦斯情结、创伤理论等重要概念有助于研究者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现象做出同质异类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奥康纳诗学的本质和成因,使我们得以从奥康纳作品的外部走进内部,能够实现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文本潜在意蕴的可能。本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奥康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其中有待商榷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及西方评论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滞后的原因。其次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理论和在美国的传播应用及其对奥康纳的影响。第三简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框架。论文中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奥康纳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动因分析了其小说生成的因素,阐述了奥康纳的成长语境、创伤与挫折,剖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时段美国的社会形态和作者的社会身份属性,及奥康纳所处的宗教语境和文学语境是形成她创作动机的内外因素。第二章围绕奥康纳文本的自我精神投射展开,分析了小说中塑造的美国南方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强悍的女农场主、仇母恋母的男青年、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孤傲的女博士、充满幻想的女作家、男性情结的小女孩等人物的思想意识,阐释了奥康纳的创作过程是其自我宣泄化、自我理想化和自我限制化的达成。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经验、压抑、焦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等理论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人物的心理、精神和性格,解读了其文本中的心理范式形成的内在精神因素。第四章根据弗洛伊德的梦是梦者愿望的达成及其梦分为显梦和隐梦的理论观点,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中关于梦境的描述——女农场主的焦虑梦、男青年的死亡幻觉、女作家的白日梦,探讨了这几个梦的象征、意象以及小说人物在梦境中所反映出来的焦虑、潜意识冲动与现实环境的矛盾和道德意识,揭示了他们的梦是其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的本质。结语部分,对奥康纳研究中一些有待商榷的观点予以阐释,概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中奥康纳小说的暴力美学意义,对奥康纳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创新——韶钢十年巨变的发展轨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韶钢十年巨变的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论题的提出 |
1.1.1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
1.1.2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 |
1.1.3 工业及空间的不断变化 |
1.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2 研究对象的辨析与界定 |
1.2.1 工业遗存及相关概念 |
1.2.2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
1.2.3 保护与转型 |
1.2.4 城市空间研究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综述 |
1.3.3 中山市城市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地域型工业遗产研究的研究困境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章节结构 |
1.5.3 研究框架 |
1.5.4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理论联系 |
2.1.1 工业革命与城市规划乌托邦构想 |
2.1.2 工业遗存的地方性理论 |
2.1.3 工业遗存与城市触媒理论 |
2.1.4 城市空间研究与空间生产理论 |
2.1.5 城市空间转型与目标系统理论 |
2.2 工业遗产转型相关案例模式 |
2.2.1 以平衡城市功能为主的转型模式 |
2.2.2 以改善城市生态主的转型模式 |
2.2.3 以保护城市文化为主的转型特征 |
第三章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的现状空间形态描述 |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
3.1.1 研究范围及调研对象 |
3.1.2 工业遗存用地空间 |
3.1.3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 |
3.2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存用地空间现状 |
3.2.1 现存工业遗存用地概况 |
3.2.2 现存工业遗存构成与特征 |
3.3 中山市石岐河沿岸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现状 |
3.3.1 工业遗存城市区域空间的空间形态要素现状描述 |
3.3.2 工业遗产城市区域空间的特征分类 |
3.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典型工业遗存调研与分析 |
3.4.1 B1A1类型工业遗存——疏浚公司 |
3.4.2 B1A2类型工业遗存——石岐仓库 |
3.4.3 B2A1类型工业遗存——食出仓库 |
3.4.4 B2A2类型工业遗存——土出仓库 |
3.4.5 B2A3类型工业遗存——石岐玻璃总厂 |
3.4.6 B3A1类型工业遗存——中山食品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要素探究 |
4.1 社会层面: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语境变迁 |
4.1.1 中山市近代城市历史演变背景 |
4.1.2 石岐河两岸滨水地域特色 |
4.2 组织层面:主体互动关系与决策分化 |
4.2.1 政府推动工业遗存转型的城市更新政策 |
4.2.2 工业企业的遗留与转变 |
4.2.3 开发商迅速增长与类型化 |
4.2.4 公众生产和消费的双重主体 |
4.3 价值层面:城市发展与工业遗存的价值演替 |
4.3.1 中山市产业布局升级与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价值 |
4.3.2 中山市工业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肌理变化 |
4.3.3 特殊事件的推动:以石岐公园为例的工业遗存转型对于促进城市功能更替的现实性 |
4.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
4.4.1 价值层面 |
4.4.2 组织层面 |
4.4.3 决策层面 |
4.4.4 技术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提出 |
5.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概述 |
5.1.1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总体思路 |
5.1.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整体布局 |
5.1.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施框架 |
5.2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现状问题再认识 |
5.2.1 功能地位薄弱 |
5.2.2 密度肌理冲突 |
5.2.3 形象特色消失 |
5.2.4 联系尺度割裂 |
5.2.5 价值导向困惑 |
5.3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目标 |
5.3.1 承接城市功能多样性 |
5.3.2 调整城市密度与肌理 |
5.3.3 构建城市节点与形象 |
5.3.4 修补空间层次与连接 |
5.3.5 重塑工业文化与生态 |
5.4 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策略 |
5.4.1 工业遗存的“公共服务性” |
5.4.2 工业遗存的“公共空间化” |
5.4.3 工业遗存的“建筑适应性” |
5.5 中山市石岐区海景片区城市设计的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的实践 |
5.5.1 旧工业用地性质的转化与新内容的策划 |
5.5.2 基于内容策划的功能整合 |
5.5.3 原有交通系统适应城市交通的再规划 |
5.5.4 面向城市公共空间的再造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结构性权力的概念及发展 |
2.国际政治经济中的结构性权力 |
3.企业的结构性权力 |
三、理论框架 |
四、研究思路 |
1.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2.研究领域的选择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全球产业链下的宝武钢铁集团发展背景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1.1.1 国际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
1.1.2 国际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1.2.1 国内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
1.2.2 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宝武钢铁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分析 |
第一节 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阐述 |
2.1.1 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分析 |
2.1.2 钢铁企业的生产方面结构性权力 |
第二节 测量指标选择 |
2.2.1 由谁决定生产什么 |
2.2.2 市场中由谁生产 |
2.2.3 产品的出口 |
2.2.4 国内外生产环境 |
第三节 宝武钢铁生产中的结构性权力 |
2.3.1 来自安排生产的权力 |
2.3.2 来自企业竞争力的权力 |
2.3.3 来自出口业务的权力 |
2.3.4 环保政策下的影响生产的权力 |
2.3.5 对外贸易中的影响生产的权力 |
第三章 宝武钢铁金融结构性权力分析 |
第一节 金融结构性权力阐述 |
3.1.1 金融方面结构性权力的分类 |
3.1.2 钢铁企业金融方面结构性权力 |
第二节 测量指标选择 |
3.2.1 信贷与融资 |
3.2.2 货币交换条件 |
第三节 宝武钢铁金融方面结构性权力 |
3.3.1 来自信贷与融资的权力 |
3.3.2 铁矿石定价中的结构性权力 |
第四章 宝武钢铁知识结构性权力分析 |
第一节 知识结构性权力阐述 |
4.1.1 知识结构性权力的来源 |
4.1.2 钢铁企业知识结构性权力 |
第二节 测量指标选择 |
4.2.1 专利情况 |
4.2.2 标准制定 |
第三节 宝武钢铁知识结构性权力分析 |
4.3.1 专利情况 |
4.3.2 标准制定情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概述 |
第一节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概念的界定 |
一、传记电视剧与革命伟人的概念辨析 |
二、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区分 |
第二节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兴起原因 |
一、政治束缚的消解 |
二、宣传功能的强化 |
三、受众的期待 |
四、乐观的市场前景 |
第三节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发展阶段 |
一、萌芽期(1978-1986) |
二、发展期(1987-1999) |
三、成熟期(2000——) |
第二章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创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历史叙述 |
一、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历史叙述所体现的主题思想 |
二、意识形态对历史真实性表现的影响 |
第二节 历史真实原则下的艺术虚构 |
一、以人物塑造为核心的虚构 |
二、情节方面的虚构 |
第三章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传主:革命的领导者形象 |
一、伟人形象的建构之路 |
二、传主形象塑造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
三、传主形象塑造的两种类型 |
第二节 其他人物形象 |
一、无产阶级阵营里的人物 |
二、其他阵营里的人物 |
第四章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叙事风格 |
一、叙事内容的宏大性 |
二、英雄史诗的崇高性 |
三、镜头语言的诗意美 |
第二节 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的叙事手法 |
一、多元化的冲突设置 |
二、“揭密”元素的运用 |
三、“排障式”叙事方式 |
四、“生活流+散文化”叙事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品附录 |
(5)姚文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姚文栋生平与交往 |
第一节 生平 |
一、出身 |
二、求学 |
第二节 姚文栋的着述 |
第三节 姚文栋的交往 |
一、与同朝为官之人的交往 |
二、与日本人的交往 |
第二章 姚文栋与日本 |
第一节 姚文栋在日本的活动 |
一、使日之行 |
二、收集古籍、翻译日书 |
三、传递情报 |
四、参观女校 |
五、创设“东文学堂” |
第二节 姚文栋的对日认识 |
一、姚文栋的对日着述 |
二、日本地理兵要 |
三、姚文栋的对日态度 |
第三章 姚文栋与晚清边疆地理 |
第一节 姚文栋的边防认识 |
一、《筹边论》 |
二、姚文栋的边防理论 |
第二节 中缅边境划界谈判 |
一、中缅边境划界谈判背景 |
二、姚文栋勘界滇缅 |
第四章 姚文栋晚年作为 |
第一节 姚文栋与教育 |
一、姚文栋的教育理念 |
二、姚文栋督办山西大学堂 |
第二节 姚文栋与孔教会 |
一、孔教会的建立 |
二、姚文栋的“孔教认识” |
结语 对姚文栋的评价 |
附录:姚景宪公全集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论宁肯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澄明与遮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知识分子的存在与忘在之历史境遇及渊源追溯 |
第一节 转型期知识分子存在的历史境遇 |
第二节 转型期知识分子“忘在”的精神困境 |
第三节 转型期知识分子存在与忘在的渊源追溯 |
第二章 知识分子存在的澄明之境 |
第一节 知识分子本真的澄明 |
第二节 知识分子非本真的澄明 |
一、非本真之遮蔽的发生 |
二、非本真之迷误的展现 |
第三章 现代知识分子的遮蔽之思 |
第一节 政治话语的显隐互现 |
一、政治话语的隐中含显 |
二、政治话语的显中之隐 |
第二节 藏文化的进入与超越 |
一、藏文化的进入——哲学与宗教的对话 |
二、藏文化之超越——丑恶与本真的矛盾 |
第四章 在遮蔽中获得解蔽与澄明 |
第一节 解蔽——为心灵寻找能指 |
一、找寻本我 |
二、发现自我 |
三、追求超我 |
第二节 澄明——在寻找中获得拯救 |
一、拒绝暴力,接受洗礼 |
二、规避悲剧,实现拯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转型期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发展建设矛盾突出 |
1.1.2 全国性工业遗产案例分析研究相对匮乏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比较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历程 |
2.1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基本脉络与总体特点 |
2.1.1 关于发展历程的视野与划分观点 |
2.1.2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总体发展历程 |
2.2 无心插柳——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探索阶段 |
2.2.1 探索阶段社会背景与效应 |
2.2.2 探索阶段再利用类型及总体分布特征 |
2.2.3 探索阶段的总结 |
2.3 从被动到主动——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发展阶段 |
2.3.1 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 |
2.3.2 发展阶段类型及分布特征 |
2.3.3 发展阶段的总结 |
2.4 从增量到存量——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全面深入阶段 |
2.4.1 全面深入阶段社会背景与效应 |
2.4.2 全面深入阶段类型及分布特征 |
2.4.3 全面深入阶段的总结 |
2.5 发展历程中引导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政策与理念变迁 |
2.5.1 早期工业遗产再利用适用政策 |
2.5.2 引导工业遗产再利用政策的发展 |
2.5.3 地方层面工业遗产再利用适用政策 |
2.5.4 我国涉及工业遗产再利用理念的文件 |
第三章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空间分布 |
3.1 我国工业遗产保存基本情况 |
3.1.1 我国列入文保系统的工业遗产的现状 |
3.1.2 未纳入文保体系的工业遗产现状 |
3.1.3 我国工业遗产分布现状 |
3.2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的空间分布 |
3.2.1 数据来源及工具选择 |
3.2.2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微观分布 |
3.2.3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中观分布 |
3.2.4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宏观分布 |
3.2.5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所占比例分析 |
3.3.1 小基数之下的“高比例”再利用 |
3.3.2 大基数之下的“小比例”再利用 |
3.4 工业遗产再利用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城市地理因素 |
3.4.2 城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
3.4.3 社会文化及历史因素 |
第四章 基于区域划分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现状研究 |
4.1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区域划分 |
4.1.1 区域的概念 |
4.1.2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区域划分研究 |
4.2 基于区域划分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密度分布及功能特征 |
4.2.1 工业遗产再利用对象区域分布特征 |
4.2.2 基于区域划分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使用功能现状 |
4.3 工业遗产再利用区域发展的进步与变化 |
4.3.1 众多产业类型的工业遗产得以再利用 |
4.3.2 政府引导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4.3.3 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工业遗产再利用 |
4.3.4 工业遗产多方面价值的实现 |
4.4 工业遗产再利用区域发展的异质与失衡 |
4.4.1 工业遗产再利用区域发展差异大 |
4.4.2 工业遗产更新和再利用模式单一 |
4.4.3 保护与再利用滞后于城市开发速度 |
4.4.4 保护再利用观念淡薄和制度的不完善 |
4.4.5 过度开发现象严重 |
第五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典型模式研究 |
5.1 既有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划分研究 |
5.1.1 基于使用功能的划分 |
5.1.2 基于开发主导方的模式划分 |
5.1.3 基于不同保护级别的再利用模式划分 |
5.1.4 基于再利用对象的划分 |
5.2 多维因素影响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 |
5.2.1 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的影响 |
5.2.2 资源型城市转型因素的影响 |
5.2.3 经济及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 |
5.2.4 城市主题事件因素的影响 |
5.2.5 深层次影响因素的探寻 |
5.3 不同城市土地再开发类型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研究 |
5.3.1 城市旧区改造模式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5.3.2 历史街区更新模式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5.3.3 产业用地置换与更新模式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5.4 分析与总结 |
5.4.1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相关利益主体 |
5.4.2 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 |
5.4.3 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制衡 |
第六章 我国当前工业遗产再利用全过程技术环节研究 |
6.1 工业遗产再利用运作流程研究 |
6.1.1 前期数据准备工作 |
6.1.2 运作流程分类研究 |
6.1.3 不同运作流程的具体解读 |
6.1.4 工业遗产再利用运作流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
6.2 工业遗产再利用编制策略研究 |
6.2.1 不同编制模式的工业遗产编制策略比较 |
6.2.2 再利用编制策略与工业遗产真实性的确保 |
6.2.3 再利用编制策略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确保 |
6.2.4 再利用编制策略对工业遗产的地域性的重视 |
6.2.5 再利用编制策略关键环节的探讨 |
6.3 工业遗产再利用设计与技术手法研究 |
6.3.1 基于功能更新的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
6.3.2 基于功能更新的技术手段运用 |
6.3.3 提升原有性能适应性的技术运用研究 |
第七章 结合新形势的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 |
7.1 新常态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7.1.1 新常态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发展 |
7.1.2 存量规划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7.1.3 多规融合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7.1.4 体验经济带动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7.2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的低技术干预手段 |
7.2.1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技术干预思想 |
7.2.2 极少主义的技术干预思想 |
7.2.3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低技术干预手段 |
7.3 工业遗产再利用与都市乡愁 |
7.3.1 都市乡愁语境的理解 |
7.3.2 乡愁引领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
附录: 济南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技术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工业建筑遗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
1.1.1 产业调整带来的现实问题 |
1.1.2 传统工业区的衰退与调整 |
1.1.3 后工业时代的显着特点 |
1.1.4 城市复兴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
1.3.1 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理论 |
1.3.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3.3 城市更新与持续发展的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1.4.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后工业时代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综合价值体系 |
2.1 以综合价值为依据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体系判断 |
2.1.1 判断综合价值的因素 |
2.1.2 对综合价值的认知过程 |
2.2 历史所赋予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体系分析 |
2.2.1 工业建筑遗产所体现的历史价值 |
2.2.2 工业建筑遗产所体现的城市存在价值 |
2.2.3 工业建筑遗产所体现的社会文化价值 |
2.2.4 工业建筑遗产所体现的综合经济价值 |
2.2.5 工业建筑遗产所体现的科学技术价值 |
2.2.6 工业建筑遗产所体现的艺术审美价值 |
第三章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模式分析 |
3.1 国外主要国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经验与成果 |
3.1.1 工业遗产学术文件及数据库资料的建立 |
3.1.2 工业遗产相关保护文件的形成 |
3.1.3 工业遗产国际保护组织的确立 |
3.1.4 主要国家对遗产保护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完善 |
3.2 国外主要国家不同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 |
3.2.1 英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制度 |
3.2.2 美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制度 |
3.2.3 德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制度 |
3.2.4 意大利建筑遗产的保护制度 |
3.3 国外优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 |
3.3.1 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依托的再生保护 |
3.3.2 以文化与艺术作为驱动力的区域更新 |
3.3.3 以城市内港改造为目的的工业区再造 |
3.3.4 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铁路工业遗产改造 |
3.3.5 以单体工业建筑遗产为对象的功能置换 |
3.4 我国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探索 |
3.4.1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历史成因 |
3.4.2 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历程 |
3.5 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模式分析 |
3.5.1 以打造公共艺术中心为主导的实践模式分析 |
3.5.2 以商业办公为再利用方向的实践模式分析 |
3.5.3 以打造文创园区的综合改造实践模式分析 |
3.5.4 以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导的实践模式分析 |
3.6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问题与差距 |
3.6.1 整体观念滞后 |
3.6.2 规范制度不健全 |
3.6.3 经济投入的单一性 |
3.6.4 新兴产业的促进与引导 |
3.6.5 社会综合问题的存在 |
第四章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评价体系与应用模式研究 |
4.1 构建工业建筑遗产的评价体系 |
4.1.1 影响工业建筑遗产价值判断的因素 |
4.1.2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与评价标准 |
4.1.3 工业建筑遗产的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 |
4.1.4 工业建筑遗产评价体系的实施机制 |
4.2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4.2.1 城市区域功能的调整与优化 |
4.2.2 建筑功能的调整与置换 |
4.2.3 综合利益因素的参与与平衡 |
4.3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模式分析 |
4.3.1 以保护为目的的开放模式与封闭模式 |
4.3.2 以工业设备及生产流程为对象的保护方式 |
4.4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分析 |
4.4.1 工业建筑的自身适宜性 |
4.4.2 工业旧址的环境适宜性 |
第五章 以不同保护与再利用方式为导向的中国主要城市工业建筑遗产设计类型分析 |
5.1 主要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项目比较分析 |
5.1.1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项目的区域分布特征 |
5.1.2 主要城市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类型分析 |
5.2 以博物馆式整体保护为导向的改造设计类型分析 |
5.2.1 沈阳中国铸造博物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2.2 鞍山中国钢铁博物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3 以发展文创产业为导向的改造设计类型分析 |
5.3.1 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3.2 北京 798、751 艺术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3.3 台北酒工场——华山文创园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3.4 深圳华侨城创意产业聚集区旧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
5.3.5 北京二通机械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4 以城市滨水区提升为导向的改造设计类型分析 |
5.4.1 上海苏州河沿岸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4.2 广州太古仓码头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4.3 广东中山歧江公园旧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5 以重大事件为导向的改造设计类型分析 |
5.5.1 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5.2 北京首钢工业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6 以城市文化教育设施为导向的改造设计类型分析 |
5.6.1 唐山城市展览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6.2 西安陕西钢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7 以房地产综合开发为导向的改造设计类型分析 |
5.7.1 天津棉三旧址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7.2 天津拖拉机厂旧址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第六章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改造设计方法分析 |
6.1 工业建筑遗产的主要建筑类型和应用方式 |
6.1.1 按照工业建筑遗产的主要类型划分 |
6.1.2 按照工业建筑遗产的美学特征划分 |
6.1.3 工业建筑元素的应用方式 |
6.2 建筑外部特征的保护与重构方式 |
6.2.1 建筑立面的保护与重构 |
6.2.2 建筑屋顶的翻新再造 |
6.2.3 建筑外部的外向拓展 |
6.3 建筑内部空间再利用的保护与重构方式 |
6.3.1 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置换与组织形式 |
6.3.2 建筑内部空间的重构方式 |
6.4 旧工业元素的改造再利用的设计方法 |
6.4.1 工业元素范围的界定 |
6.4.2 工业元素再利用遵循的原则 |
6.4.3 工业元素在环境中的应用 |
6.4.4 工业构件的艺术化再造方式 |
6.5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过程中的情感补偿 |
6.5.1 工业建筑遗产情感形成的因素 |
6.5.2 工业建筑遗产情感补偿的特征 |
6.5.3 工业建筑遗产情感补偿的措施 |
第七章 基于工业遗产廊道的“活化”再利用实践分析——以台北和天津不同工业遗产廊道为例 |
7.1 工业遗产廊道的解析与分类 |
7.1.1 工业遗产廊道概念的解析 |
7.1.2 工业遗产廊道的分类及特点 |
7.2 台北与天津两种工业遗产廊道的成因比较分析 |
7.2.1 台北铁路工业遗产廊道形成的发展脉络 |
7.2.2 天津海河工业遗产廊道形成的发展脉络 |
7.3 台北与天津两种工业遗产廊道遗产点布局及类型分析 |
7.3.1 台北工业遗产廊道遗产点布局及类型分析 |
7.3.2 天津海河工业遗产廊道产业布局及类型分析 |
7.4 台北与天津工业遗产廊道“活化”再利用的策略分析 |
7.4.1 台北铁路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策略 |
7.4.2 天津海河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策略 |
7.4.3 不同策略指导下改造实践的对比分析 |
7.5 工业遗产廊道“活化”再利用的发展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指正录 |
致谢 |
(9)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
1.1.2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保留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历程与实践进展 |
1.2.2 国内研究历程与实践进展 |
1.2.3 国内研究与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基本名词释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科学研究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实地调研 |
1.5.3 图解分析 |
1.5.4 列表比较 |
1.5.5 总结归纳 |
1.6 研究框架 |
2 研究对象与解析方法 |
2.1 研究对象选择 |
2.1.1 选例原则 |
2.1.2 案例筛选 |
2.2 解析方法与逻辑 |
2.3 本章小结 |
3 案例解析 |
3.1 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 |
3.2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3.3 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
3.4 凯撒广场文化中心 |
3.5 唐山市城市展览馆 |
3.6 今日美术馆 |
3.7 悦·美术馆 |
3.8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3.9 金陵美术馆 |
3.10 本章小结 |
4 改造设计研究 |
4.1 研究方法综述 |
4.2 工业遗产保护相关问题研究 |
4.2.1 保护评价研究 |
4.2.2 保护原则研究 |
4.2.3 保护策略研究 |
4.2.4 保护“真实性”与“完整性”评价 |
4.2.5 有关工业遗产保护问题的建议 |
4.3 资源再利用相关问题研究 |
4.3.1 再利用评价研究 |
4.3.2 再利用原则研究 |
4.3.3 保留策略研究 |
4.3.4 保留程度评价 |
4.3.5 再利用策略研究 |
4.3.6 再利用程度评价 |
4.3.7 有关资源再利用合理性问题的建议 |
4.4 博物馆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
4.4.1 博物馆设计原则研究 |
4.4.2 博物馆设计策略研究 |
4.4.3 博物馆设计适宜性评价 |
4.4.4 有关博物馆设计适宜性问题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研究成果 |
5.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实践前景展望 |
5.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一 国外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部分实践 |
附录二 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部分实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奥康纳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奥康纳研究综述 |
二、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的现状 |
第二节 内化与否认——精神分析理论与奥康纳小说 |
一、弗洛伊德学说及精神分析批评 |
二、精神分析批评与美国文学 |
三、精神分析批评学习与实践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创作的心理动因 |
第一节 主体动因 |
一、生长语境 |
二、创伤与挫折 |
第二节 社会动因 |
一、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形态的影响 |
二、作者社会身份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动因 |
一、宗教语境影响 |
二、文学语境影响 |
第二章 文本中的自我意识投射 |
第一节 自我宣泄化的达成 |
一、强悍的女农场主——南方传统社会女性独立的符码 |
二、仇母恋母的男青年——南方社会发展困顿的符码 |
三、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南方社会男权传统的符码 |
第二节 自我理想化的达成 |
一、孤傲的女博士——自我主体的重构 |
二、充满幻想的女作家——自我理想的建构 |
三、男性情结的小女孩——自我防御的建构 |
第三节 自我限制化的达成 |
一、男权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
二、中产阶级白人语境中的种族书写 |
三、启示主义思潮中的宗教书写 |
第三章 文本中的心理范式 |
第一节 创伤经验与心理范式 |
一、生与死的博弈——鲁比对童年创伤的强力压制 |
二、黑兹尔的创伤性记忆与记忆复现 |
三、诺顿幼年丧母的创伤性固着与退化 |
四、加布里埃尔的童年创伤性经验与死亡恐惧 |
第二节 压抑与精神焦虑 |
一、紧张与精神性焦虑——社会转型时期女农场主的危机意识 |
二、困境与道德性焦虑——旧南方意识形态与现代欧洲文明的冲突 |
三、危机与现实性焦虑——自我保护本能与现实的冲突 |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去势焦虑——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冲突下的防御机制 |
第三节 力比多与现代文明的博弈 |
一、文明语境中力比多的动力转移 |
二、现实语境中力比多的本能宣泄 |
三、宗教语境中力比多的极端疏泄 |
第四章 梦——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 |
第一节 焦虑之梦——女农场主情感压抑的伪装式满足 |
第二节 死亡幻觉——青年与现实的对抗和冲突的再现 |
第三节 创作的幻想——女作家的虚幻创造与白日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弗兰纳里·奥康纳年表 |
附录二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文、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创新——韶钢十年巨变的发展轨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山市石岐河两岸工业遗存空间转型研究[D]. 刘逸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3]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宝武钢铁集团结构性权力分析[D]. 饶鑫.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革命伟人传记电视剧研究[D]. 程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姚文栋研究[D]. 琚思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6]论宁肯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澄明与遮蔽[D]. 刘文婷. 安徽大学, 2016(10)
- [7]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 彭飞. 天津大学, 2017(06)
- [8]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刘宇. 天津大学, 2016(07)
- [9]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D]. 董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6)
-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 郑素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工业遗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