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匡瑜,汪学彬[1](2020)在《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鸡大肠杆菌病虽然不是烈性传染病,但是作为条件性疫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存在仍会降低禽类的抵抗力,导致禽类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阿荣旗养鸡户往往采用抗菌药物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诸多试验表明,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临床上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加剧治疗和用药的恶性循环,药物残留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研究针对阿荣旗养鸡业实际情况,就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研究,以便为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江华生,肖旺贵,吴强军[2](2020)在《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鸡大肠杆菌病会降低母鸡的产蛋量,增加鸡病发死亡的可能性,鸡的生长速度变缓等。鸡大肠杆菌病在不同年龄的鸡群中都会有病发可能,死亡率不同,所以对于探索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十分有必要。
张小英[3](2020)在《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播流行与季节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通常引发大肠杆菌病的致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户对该种疾病的认知程度,该文分析了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荆荣坤,张安帮,姜彩霞[4](2020)在《鸡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鸡养殖逐渐趋向以于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的趋势,养殖技术明显提升,由于养殖规模的逐渐增加,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动物疾病,传播速度快,种类繁多,造成大量鸡生病或死亡,从而为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资源浪费。在鸡养殖易发疾病中,大肠杆菌病危害性较大,其属于细菌性疾病,且具有传染性,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掌握相关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减少经济损伤。本文简要介绍了鸡大肠杆菌病的特征,并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杨光梅,赵飞,龙正菊[5](2019)在《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文中提出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菌株引起鸡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总称。为广大养殖者了解该病及其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介绍了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综合防治措施。
周路遥[6](2018)在《鸡大肠杆菌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对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王广伟[7](2010)在《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大肠杆菌病对枣庄地区养鸡业的危害日趋严重,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由于该病的普遍存在,加上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疫苗免疫预防达不到理想效果,临床上表现为滥用药物,这不仅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而且易形成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就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进行了研究,探明了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并通过自家疫苗和复方制剂的防治试验,制定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本论文的试验分为三部分:1、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兽医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进行了较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枣庄地区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率为31.6%,死忘率为14.43%,占本地区鸡场全部鸡病的42%以上。不同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以15-35日龄为高发日龄段,占大肠杆菌病总发病率的50%-60%,其次是35-40日龄和7-15日龄段,7日龄以下和40日龄以上鸡发病相对较少,蛋鸡在开产前后或产蛋高峰期前后发病最多,育雏阶段发病较少或基本不发病。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冬季(12月份至第二年的1月份)和高温多雨潮湿季节(7-8月份)及气温多变季节(4-5月份)发病为主,占大肠杆菌发病总数的84%左右。2、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从枣庄市五区一市鸡场采集的27份自然发病鸡大肠杆菌病料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22株,分离率为81.49%。鉴定出不同血清型20株(其中O78型9株、O35型4株、O88型2株、O2型1株、O18型1株、O5型1株、O15型1株、O111型1株),共8个血清型,以O78、O35、O88三个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75%,其中O78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45%,为优势血清型。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阿米卡星、头孢拉啶、头孢噻肟高敏株均占86.36%,对头孢唑啉高敏株占81.82%,对氟苯尼考高敏株占77.27%。但枣庄市辖区内大肠杆菌耐药性和敏感株存在差异。3、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防治研究从本地区分离的8个血清型大肠杆菌中选择3个主要致病血清型(O78、O(35)、O88)菌株制成三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经田间免疫试验保护率达到了98%。选用阿米卡星与利巴韦林、地塞米松、VC配成复方制剂,通过对攻毒鸡进行治疗试验,保护率为97.5%,较单方阿米卡星(保护率为90.0%)更有效,且复方制剂采用注射方法临床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惠煜[8](2008)在《南阳地区鸡大肠杆菌病原分离、鉴定及综合防治的研究》文中认为鸡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据对南阳地区主要养鸡集中区及兽医门诊的调查,规模养鸡场疫病的发生以大肠杆菌居首位。由于其血清型复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为此,本研究首先从南阳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其耐药性和毒力因子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疫苗和药物防治研究并对南阳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进行了讨论。从南阳地区各养鸡场的发病鸡中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常规方法培养、纯化、镜检及生理生化鉴定,分离出29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有14株分离株被鉴定出血清型,其中O1(4株),O2(3株),O78(7株),未定型15株,O1、O2和O78血清型占分离株总数的48.3%。用29株分离菌株接种供试雏鸡后,发病症状及剖检病变均符合本病特征,其中高致病性菌株有13株,中度致病菌株有9株,低致病性菌株有7株,分别占试验菌株总数的44.8%,31%,24.2%。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用22种药敏纸片对29株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性相当普遍,仅对头孢噻圬、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及新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PCR检测13株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的6种毒力因子,iss(92.31%)、iucD(76.92%)和irp2(61.54%)三种毒力因子出现的频率较高,其次是tsh(46.15%)、vat(23.08%)和astA(23.08%),基因表型iss/iucD/irp2可以作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标志。选自临床分离的高致病性菌株制备大肠杆菌自家灭活苗,结合其它预防措施,用于易感群后发病率显着下降;而对于发病鸡群,配以敏感药物,辅以中药“菌消散”进行治疗,也取得了理想效果。本研究对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为摸清南阳地区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打下了基础,对分离菌株进行的耐药性试验以及毒力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疫苗和药物预防治疗试验则为南阳地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积累了经验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颜军[9](2006)在《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养禽业是淮安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年饲养量1亿多羽,但随着规模的扩大,疾病亦在不断增加,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大肠杆菌病尤为普遍,成为困扰养禽者的一大难题。禽大肠杆菌病是家禽最常见的细菌病之一,它是部分或全部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其抗原性复杂、血清型多样、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变,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大肠杆菌性肉芽肿(Hiarre氏病)、气囊病(慢性呼吸道疾病,CRD)、蜂窝织炎、肿头综合征、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全眼球炎及脐炎/卵黄囊感染等。由于该病的普遍存在,加之大肠杆菌疫苗的预防效果不尽人意,养禽者往往滥用药物,这不仅增大了细菌的耐药性,而且形成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就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及如何综合防治进行研究,以期了解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耐药性情况以及自家菌苗和中药制剂的防治效果,从而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参考。流行病学调查:从淮安市及其8个县区随机抽取20个禽场,调查发现,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为26.4%,死亡率为13.1%。在低饲养管理水平和冬春季节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主要发生在6周龄以下的家禽。病原分离鉴定方面,从市、县兽医站动物门诊部临诊上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变的150羽病、死禽中,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112株,定型92株,共测出24个血清型,其中O18(20株)、O78(14株)、O1(11株)、O5(10株)4种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0%,为淮安地区优势血清型,此外还有O2、O88、O4、O115、O9、O11、O15、O26、O81、O157、O7、O27、O33、O37、O60、O70、O87、O93、O100、O154等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及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头孢噻吩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奥格门丁、氟苯尼考、磷霉素敏感,其耐药率仅为3.26~16.3%。综合防治研究:选自本地优势血清型菌株自家菌苗,免疫蛋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19.5%和7.6%降为8.1%和4.2%,免疫肉鸡则从24%和9.5%降为9.5%和4.8%,效果较好。中药防治试验中,中药制剂的保护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7.8%和78.2%,显示了中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良好前景。综上,禽大肠杆菌病防治必须以平时预防措施为基础,大规模禽场可以自家菌苗为核心进行预防,但程序复杂,管理严格,难以推广;而以中药制剂为核心的综合防治则对各类禽场均比较适合,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孙都奎[10](2021)在《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文中指出在鸡养殖业发展过程当中,时常遭受一些疾病困扰,特别是大肠杆菌病频繁发生,对鸡的健康生长造成巨大影响,还严重影响鸡的养殖效益。为此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病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控制和减少鸡大肠杆菌病,防止对鸡养殖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临床症状 |
3 发病原因 |
3.1 引种 |
3.2 饲养管理及应激因素 |
3.3 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
3.4 其他原因 |
4 综合防治措施 |
4.1 加强饲养管理 |
4.2 定期消毒 |
4.3 加强对其他常见疫病的免疫接种,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
4.4 药物防治措施 |
4.5 免疫注射 |
4.6 加强宣传与培训 |
(2)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鸡大肠杆菌病的特点 |
1.1 发病特点 |
1.2 发病原因 |
1.2.1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
1.2.2 大肠杆菌垂直传播 |
1.2.3水质不符合卫生要求 |
1.2.4 继发感染 |
1.2.5 饲养管理差、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长期存在 |
1.3 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播特点 |
2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2.1 改善鸡舍的环境条件 |
2.2 对鸡群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喂 |
2.3 净化鸡舍空气,排除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和集聚 |
2.4 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有效预防其他疾病发生 |
2.5 加强消毒 |
2.6 发病后及时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 |
3 结语 |
(3)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流行特点 |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变化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防治 |
5.1 加强饲养管理 |
5.2 免疫接种 |
6 结束语 |
(4)鸡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鸡大肠杆菌病的特点 |
2 综合防治措施 |
2.1 鸡舍环境的改善 |
2.2 鸡苗的科学选择及饲养 |
2.3 接种疫苗 |
2.4 科学的药物治疗措施 |
(5)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2 流行特点 |
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3.1 急性败血型 |
3.2 脑炎型 |
3.3 眼炎型 |
3.4 生殖型 |
4 综合防治措施 |
4.1 加强饲养管理 |
4.2 免疫接种 |
4.3 药物防治 |
4.3.1 中药 |
4.3.2 西药 |
(6)鸡大肠杆菌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鸡大肠杆菌病的特点 |
1.1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特点 |
1.2 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播特点 |
2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2.1 改善鸡舍的环境条件 |
2.2 对鸡群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喂 |
2.3 全面实施免疫接种计划, 有效预防其他疾病发生 |
2.4 发病后及时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 |
3 小结 |
(7)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病原学 |
1.1.1 形态特征 |
1.1.2 抵抗力 |
1.1.3 分布 |
1.1.4 培养特性 |
1.1.5 生化特性 |
1.1.6 抗原及血清型 |
1.1.7 致病性 |
1.2 致病机理 |
1.3 流行病学 |
1.3.1 发病原因 |
1.3.2 发病日龄 |
1.3.3 发病率和死亡率 |
1.3.4 发病季节 |
1.3.5 传染途径 |
1.3.6 与其他疾病关系 |
1.4 临床症状 |
1.5 临诊分型与病变 |
1.6 防治现状 |
1.6.1 一般防治 |
1.6.2 疫苗预防 |
1.6.3 微生态制剂防治 |
1.6.4 噬菌体防治 |
1.6.5 免疫球蛋白疗法 |
1.6.6 药物防治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流行病学调查材料 |
2.1.2 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材料 |
2.1.3 防治研究材料 |
2.2 方法 |
2.2.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2.2.2 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方法 |
2.2.3 防治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1.1 枣庄地区养鸡业发展及鸡病发生现状调查结果 |
3.1.2 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 |
3.1.3 主要临床症状 |
3.1.4 典型病变 |
3.2 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 |
3.2.1 细菌分离 |
3.2.2 细菌分离培养及纯化培养 |
3.2.3 革兰氏染色镜检 |
3.2.4 生化试验 |
3.2.5 动物致病性试验 |
3.2.6 血清型鉴定 |
3.2.7 药敏试验 |
3.3 防治研究结果 |
3.3.1 疫苗预防试验 |
3.3.2 药物治疗试验 |
4 讨论 |
4.1 流行病学调查讨论 |
4.2 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讨论 |
4.3 防治研究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南阳地区鸡大肠杆菌病原分离、鉴定及综合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 |
1.1 形态特征 |
1.2 抵抗力 |
1.3 培养特性 |
1.4 生化特性 |
1.5 血清型 |
1.6 致病性 |
2 致病机理 |
3 流行病学 |
3.1 易感动物 |
3.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
3.3 发病日龄 |
3.4 发病季节及发病情况 |
3.5 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
4 临床类型及病理变化 |
4.1 死胚和弱雏 |
4.2 败血型 |
4.3 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 |
4.4 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 |
4.5 关节炎或足垫肿 |
4.6 眼炎 |
4.7 鸡大肠杆菌肉芽肿 |
4.8 皮肤病变 |
4.9 大肠杆菌性脑病 |
5 常见病理组织变化 |
6 诊断 |
6.1 临床诊断 |
6.2 病原学诊断 |
7 防治策略 |
7.1 把好鸡苗关 |
7.2 加强鸡舍卫生消毒 |
7.3 加强环境控制,净化鸡群内环境 |
7.4 疫苗接种及疫苗的研究动态 |
7.5 加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
7.6 药物防治 |
第二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料 |
1.1.2 实验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细菌分离培养及纯化 |
1.2.2 革兰氏染色镜检 |
1.2.3 生理生化鉴定 |
1.2.4 血清型鉴定 |
1.2.5 致病性试验 |
1.2.6 药敏试验 |
2 试验结果 |
2.1 细菌分离结果 |
2.2 培养特性及形态特征 |
2.3 生理生化鉴定 |
2.4 血清型鉴定 |
2.5 致病性实验 |
2.6 药敏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血清型分析 |
3.2 致病性试验 |
3.3 耐药性分析 |
4 小结 |
4.1 血清型调查 |
4.2 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
第三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因子的PCR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酶与试剂 |
1.1.4 仪器 |
1.1.5 引物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的制备 |
1.2.2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1.2.3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2 试验结果 |
2.1 毒力基因PCR扩增结果 |
2.2 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率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肠杆菌病防制试验研究 |
1 材料 |
1.1 菌苗预防试验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与试剂 |
1.1.3 试验动物 |
1.2 中西药结合防治试验 |
1.2.1 中草药"菌消散" |
1.2.2 抗菌药物 |
1.2.3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菌苗预防试验 |
2.1.1 菌种培养 |
2.1.2 灭活 |
2.1.3 菌苗的制备 |
2.1.4 安全性检验 |
2.1.5 接种免疫 |
2.1.6 免疫效果检验 |
2.2 中西药结合防制试验 |
3 试验结果 |
3.1 菌苗预防试验 |
3.2 中西药结合防制试验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禽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
2、防治对策 |
3、选题依据 |
第二章 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调查分析 |
1、调查方法决定 |
2、结果与分析讨论 |
3、发病原因分析 |
4、小结 |
第三章 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1、材料 |
2、方法 |
3、试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四章 禽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
1、平时预防措施 |
2、自制菌苗免疫预防试验 |
3、中药防治试验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 |
1.1 饲养环境差 |
1.2 机体抵抗力降低 |
1.3 吸入或食入致病性大肠杆菌 |
2 病原学 |
3 鸡大肠杆菌的诊断 |
3.1 呼吸道感染 |
3.2 雏鸡脐炎 |
3.3 气囊炎 |
3.4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
4 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案 |
5 结论 |
四、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 匡瑜,汪学彬.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06)
- [2]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 江华生,肖旺贵,吴强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05)
- [3]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与防治[J]. 张小英.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03)
- [4]鸡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技术[J]. 荆荣坤,张安帮,姜彩霞. 畜牧业环境, 2020(01)
- [5]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J]. 杨光梅,赵飞,龙正菊. 农技服务, 2019(03)
- [6]鸡大肠杆菌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 周路遥. 湖北畜牧兽医, 2018(09)
- [7]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研究[D]. 王广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8]南阳地区鸡大肠杆菌病原分离、鉴定及综合防治的研究[D]. 惠煜. 华中农业大学, 2008(10)
- [9]淮安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的研究[D]. 颜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10]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 孙都奎. 今日畜牧兽医,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