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岐[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刘蓓蕾[2](2021)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地形特征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果显着,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流域侵蚀地貌特征对淤地坝分布格局具有显着影响,揭示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与流域地形特征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分布特征及其与流域地貌特征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典型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与水沙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地貌发育特征对淤地坝淤积过程的响应。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其淤地坝数量分别占黄土高原淤地坝总数的81.23%和2.78%。未来黄土高原地区骨干坝和中型坝的平均淤积年限分别为18.11年和6.94年,中部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淤积年限较短,四周土石山区、风沙区等区域淤地坝的淤积年限较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丘Ⅰ区淤地坝数量最多,密度最大,淤地坝的淤积量和拦沙量也最大,丘Ⅳ区的淤地坝数量较少,密度较小,淤地坝的淤积量和拦沙量最小。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较其他区域地形更为破碎,沟壑更多,丘Ⅰ区的地貌综合指数最大,为0.55,而其他地区较小,最小为0.28。黄土高原不同水土保持分区的地貌综合指数与淤地坝布设密度呈极显着相关关系,与淤地坝拦沙量呈显着相关。未来建坝过程中,可以在地貌综合指数较高,但淤地坝密度较低区域进行补建;对于地貌综合指数较高,淤地坝密度也较高的区域,根据其淤地坝未来淤积年限进行判别,即将淤满失效的淤地坝,应进行除险加固,对淤地坝综合功能进行提升。(2)皇甫川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均表现为减少趋势,淤地坝拦沙贡献率从28.39%降到22.46%;大理河流域年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表现为减少趋势,淤地坝拦沙贡献率从46.57%降到22.65%;延河流域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表现为减少趋势,淤地坝拦沙贡献率从21.08%降到12.31%。皇甫川流域河网呈树枝状分布,平均分叉比为4.85;大理河、延河流域河网呈混合状水系,包括树枝状和羽毛状,平均分叉比分别为4.82和5.34。淤地坝对流域河道的控制率为大理河>皇甫川>延河,大理河流域骨干坝平均淤积模数较高,延河流域和皇甫川流域骨干坝平均淤积模数较低。沟道控制比例越高,控制沟道的级别数越高,淤地坝控制效果越好、拦沙量越大,流域三级沟道控制比例大于40%,是淤地坝发挥水沙调控作用的下限。(3)淤地坝拦沙淤地,使侵蚀沟道形态由“窄深式”变为“宽浅式”。淤地坝淤积过程缩短了主沟长度,降低了主沟支沟比,改善了主沟的破碎状况,使坡面变得更平缓,沟道平均坡度和地表切割深度呈下降趋势。沟道地貌信息熵降低,坡沟系统变得更加年轻。坡沟比及稳定性系数与地貌指数的相关性较为一致,与沟头点密度、沟壑密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主沟支沟比、平均坡度、地貌信息熵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地表切割深度呈显着负相关。淤地坝自主沟向支沟淤积,在主沟淤满后坝面面积与淤积高程出现拐点,在淤地坝建设中,坝高的设计应高于支沟与主沟的交汇处的高程。
张红武[3](2020)在《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梳理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下游宽河段治理对策同水沙条件不适应,水沙调控体系的主体构架尚未形成,中上游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差、生态环境恶劣且水资源短缺。基于前人与现状黄河治理思路,提出黄河治理的对策:①宽河段治理采用"两道防线"与生态治河结合方案,即运用长距离高浓度管道输沙技术等手段,重构"二滩"农业集成、高滩移民建镇的功能空间,将依托高标准堤防的高滩解放出来;采用预制板桩组合坝结构高标准修建控导工程与防护堤,以加强第一道防线建设,发挥控制流路、束流输沙的作用,保障"二滩"设防流量下不遭受洪灾,将河势调整作为上中游水库调度运用的子目标,通过河道工程引导河势与提升输沙能力,实现宽滩区有效利用、中水河势稳定控制与特殊洪水行洪都适应的良性治理目标。②尽早修建古贤与黑山峡工程,构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主体水库,通过全河水沙调控防灾促进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事关人口集中贫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事关西部经济振兴与国家生态、粮食、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③利用现代工程措施改变侵蚀基准面,把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辅以生物措施,大量拦减入黄泥沙量并持续发挥生态效益。④实施西线南水北调与藏水外调工程,解决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问题,为国家供水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水资源保障,这(藏水济黄)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崔晓程[4](2019)在《地方政府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榆阳区为例》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国民经济取得了跨越式飞速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权重逐年增加,环境污染物总量呈现递增式趋势。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又在不断涌现,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内逐步出现并得到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呈复合型、压缩性、累积性特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处于窗口期的中国政府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能否顺利破解,是对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环境保护定位基本国策。全国上下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美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监管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抓手,作用重大。当前,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加强完善并推动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成为生态环境工作者的“时代考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的榆林市榆阳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区一高地”战略布局下的榆阳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了解其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的体制、机制和手段、流程,应用公共治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霍恩-米特政策执行系统理论,对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执行中存在的政策执行未达到预期目标、政策资源不满足监管需要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深度剖析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障碍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政策目标和执行标准定位不清晰、政策资源配置不合理、组织间的沟通和行为方式不当、执行机构特性中的缺陷、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执行者的偏好偏差是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政策执行好的理论基础、经验做法和创新创优手段,分别从完善法律政策制定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实现政策沟通和执行多元化、提升执行机构执行力、构筑良好政策执行环境、提升执行主体和客体综合素质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当前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障碍的思路和对策,以形成有效的生态环境政策执行体制,为“活力榆林”的长足发展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提供战略支撑。本次研究,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和陕甘宁地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刘建华[5](2019)在《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北半干旱区,伴随着人口增长,自然景观被人工景观代替,生境破碎,景观连通性变差,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构建多层级的空间生态网络是维持西部半干旱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低层级生态源地稳定依靠高层级生态源地,高层级生态源地对于维持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层级生态源地遭到破坏易影响周围低层级生态源地,以至于影响低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引发层级网络的级联失效,导致整个网络崩溃。故本文以西北典型半干旱城市包头为研究区,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取了包头市的层级生态网络,对网络空间结构结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2006-2016年十年间市域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生态景观破碎。在2010-2016十年间景观变化在包头市呈现点状分布,主要分布在耕地密布草地破碎的农业耕作区和不同景观交替的边缘。包头市尚未形成优势景观,景观破碎度加剧。在类型尺度上,2006-1016年草地景观的散步与并列指数、分离度指数、分别减少了 15.98和1.12。建设用地的形状指数增长了 55.3,凝聚指数降低了 4.59。耕地的形状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增加了 79.5和447.74。(2)草地景观是包头市生态景观的主体,在景观尺度上,包头市全域内景观相似临近百分比指数与散布与并列指数较高,景观分割指数较低。在类型尺度上,1-7级所占比例较高,斑块密度较低,聚集指数较高。8-12级所占比例较低,景观分割指数高,景观破碎,连通性差。根据所提取的草地景观网络,利用度及度分布评价节点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分析生态网络的特点。发现该草地景观网络的度为6的草地斑块节点数量有5个。度最大值为8的节点有2个,平均路径长度为1.6061,该草地景观网络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3)在市域尺度上构成了分层的点-线-面相互交织的潜在生态网络。第一层由8个潜在生态源地,8条潜在生态廊道和7个节点构成。第二层由31个潜在生态源地,35条潜在生态廊道和28个生态节点组成。第三层由123个潜在生态源地,151条潜在生态廊道和47个生态节点组成。通过计算α,β、Y指数对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进行评价,随着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数量增加,网络中可供物质流动的回路越多,生态源地的平均连通度变好。第二层和第三层网络中连通性高的源地比例较少。基于复杂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分析指标,对所提取的第1、2、3层生态网络的拓扑性质进行分析。(4)生态网络格局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精确模拟其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NN模型提取了元胞自动机的邻域规则,同时利用MCR模型构建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演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精度较高。将MCR-ANN-CA模型模拟结果与CA-Markov模型进行对比,2种模型模拟结果的KIA指数分别为0.89和0.87,相对误差分别为3.10%和5.31%,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过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
冯宝林[6](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指出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吴奇凡[7](2019)在《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和科学的管理水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重大问题,对全球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土高原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国家在该地区推行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生态恢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截止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相比1999年增加了一倍,黄河输沙量已降低到唐朝农耕时代的水平。然而,该地区的水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林草植被的增加以及过度耗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推进,人工林草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土壤干燥化成为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现象,导致陆地水储量下降以及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从点尺度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陆地水储量的变化,缺乏对区域尺度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尤其变化原因的研究;另外由于没有可靠的估算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的方法,现有关于地下水补给的研究也限于点尺度。为了厘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区域尺度陆地水储量变化、主要诱因及地下水补给变化情况,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利用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空间研究中心(CSR)、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和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基于重力卫星(GRACE)和Mascons方法的陆地水储量(TWSA)数据产品(分别记作CSR-M、JPL-M和GSFC-M),研究黄土高原地区陆地水储量时间序列及空间变化;(2)结合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林草地深剖面土壤水分配对实验、煤炭开采数据、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等,分析区域尺度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原因;(3)改进了基于GRACE数据的地下水储量波动法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该地区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变化。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在20052014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CSR-M、JPL-M和GSFC-M计算得到区域平均陆地储水量亏损速率分别为-6.1±0.9 mm yr-1、-6.8±1.0 mm yr-1和-10.7±1.0 mm yr-1;三种数据产品在空间上都说明陆地水储量从东南到西北下降趋势逐渐减弱。CSR-M和JPL-M的趋势变化在区域平均和空间分布上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GSFC-M与前两者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三种数据产品计算区域平均储水量的振幅分别为13.7±3.6 mm、12.2±3.9 mm和10.8±4.2 mm,相位分别为11.3±0.5、10.1±0.6和10.8±0.7月,与降水有12个月的滞后。三种数据产品区域平均的振幅和相位都较一致,但三者振幅和相位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在20052014年间,深层土壤储水量亏损是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深根植被过度耗水造成黄土高原区域深层土壤储水量的亏损速率为-4.7 mm yr-1(p<0.01),占TWSA下降速率的77%(GRACE反演的TWSA变化速率为-6.1 mm yr-1(p<0.01)),所以深层土壤储水量亏损是TWSA下降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地下水储量变化分别为0.1 mm yr-1(p<0.01)、-0.1 mm yr-1(p<0.01),表明在这段时期地下水储量变化不大。另外因煤炭开采造成黄土高原区域质量变化速率为-2.7 mm yr-1(p<0.01),所以煤炭开采对黄土高原TWSA的影响不能忽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生态用水增加,但浅层(02 m左右)土壤储水量以2.1 mm yr-1(p<0.01)的速率增加,可能与这段时期降水量增加(11.9mm yr-1)有关。(3)基于改进的地下水储量波动法估算了黄土高原2002年至2012年间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其变化范围为30.866.5 mm yr-1,这一时期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但显现出很大的年际变异,其中降水量解释了42%的地下水补给年际变异。本文改进的方法估算的年平均补给量(48.3 mm yr-1)比原方法推算的补给量大20.0 mm yr-1,因为原方法估算的结果为净补给,而改进的方法估算的是总补给量;与现有文章中报道的多年平均点尺度的估算结果相比无显着差异。估算的多年平均补给量标准偏差为16.0 mm yr-1,CV为33.1%,在多数情况下与其他方法的不确定性相当或小于其他方法的不确定性,所以本文改进后的储水量波动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本研究分析GRACE反演的TWSA变化原因,估算造林对深层土壤储水量消耗,以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的变化,另外改进的地下水储量波动法可以用于估算无数据或资料匮乏地区区域尺度总地下水补给量,所以本文可为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徐凡[8](2019)在《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山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内容之一。三门峡市所处豫西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敏感,矿山特别是铝土矿开采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具有区域典型代表性,开展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对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植被恢复重建以及减少入黄泥沙与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以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区和渑池县近黄河干流区域典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生态学、地貌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和3S与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资源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金水河小流域观测站与五花岭径流观测场实测数据、典型铝土矿区调查数据与土样实验分析数据、铝土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等数据资料,应用ArcGIS、Excel2010等软件,分析三门峡市铝土矿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变化及响应,探求三门峡市铝土矿区采矿过程及闭矿后水土流失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提出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ArcMap10.2解译三门峡市资源3高分辨率影像并利用LocalSpace Viewer移动端APP现场复核对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析,选择崖底、鱼里、史家庄、瓦碴坡、七里沟-崤里、芦花岭、水泉洼、关家底8个典型铝土矿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项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对降雨侵蚀力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不影响,均为区域背景值1100.1530MJ·mm/(hm2·h)和1;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及管理因子控制指标应不小于7.8863和0.2038,对抑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才能起到明显效果;采矿活动扰动后土壤容重从1.181.23g/cm3增大至1.271.50g/cm3、含水率从11.31%11.69%增大至12.30%15.90%、土壤孔隙率从55.43%59.04%减小到43.52%50.94%、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48%0.52%减小到0.08%0.29%,四项指标的变化均导致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增大。(2)通过对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4个典型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程度人为加剧开始于基础建设期,水土流失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20%;最大水土流失量产生于采矿服务期,占水土流失总量65%以上;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逐步减少,占水土流失的总量的15%25%。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和排土场,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最小;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露天采场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2.18%、73.48%和48.27%,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1.00%、40.89%、16.93%和47.49%,史家庄、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分别仅占水土流失总量的0.93%、0.74%和0.06%。(3)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斜坡防护、弃土(渣)拦挡、截排水、土地整治、植被重建和临时防护等关键防治技术:斜坡防护主要包括削坡开级和各类护坡,削坡开级能够有效地减小坡度坡长因子至控制指标7.8863,护坡可以改善下垫面条件、改变坡面汇水流路,两者结合构成坡面防治技术体系;弃土(渣)拦挡可有效保持再造堆积地貌坡脚稳定,局部减小地形因子,主要有永久拦挡和临时拦挡,是弃土(渣)防治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截排水具有防止降雨径流冲刷地表、有效降低水力侵蚀的作用,是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土地整治能保证土壤可蚀性因子在采矿活动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至原地貌水平,主要包括表土剥离收集利用和土地平整,是植被恢复重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植被重建是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恢复矿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矿山植被群落恢复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是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直观体现;临时防护是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短期扰动区域采取非永久防护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避免二次污染等优势。(4)结合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技术体系,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关键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和参考方案。
王健平[9](2019)在《2015-2018年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党和国家已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各界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也持续提高。环境空气质量作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洁净的空气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长江、黄河上游。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面和北部与本省陇南、定西、临夏毗邻。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位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守护国家生态的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合作市作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是藏汉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门户和商贸集散地,是内地通往藏区的第一驿站,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主要以畜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改善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不仅关系到当地的居民的人体健康,而且能积极促进当地旅游业、畜牧业发展,对改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质量亦具有重大意义。要改善空气质量,首先要分析出合作市近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对合作市空气质量现状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地实际提出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治理对策。本文以2015-2018年甘南州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站点的监测数据和气象五参数作为研究的基础性支撑材料,详实的总结分析了合作市4年空气质量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六项污染物因子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由此得出影响合作市空气质量的各种污染因素。再针对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今后需要改进的相关建议。
孙小丽[10](2016)在《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甘肃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之一,却承担着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重任,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对于全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近几年国家及甘肃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的实施,给甘肃乃至西部生态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甘肃这样的内陆欠发达省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深入开展综合调查,在摸清甘肃省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在国家生态安全中所承载的本源性屏障功能的前提下,首先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数法,将甘肃省生态脆弱度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筛选具有代表性的20个指标来构建甘肃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力争做到能够精准反应甘肃省的地域特殊性以及生态总体脆弱趋势,并重点分析了重要功能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其次对甘肃省生态建设实践进行总体评价,并对其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涵盖的差距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进而深入剖析甘肃目前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约束及制度化诉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行政管理制度包括实践区域化、管理部门化及政绩考核经济化,都对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一定的体制性阻滞;生态补偿制度中公众意识欠缺、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技术落后对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一定的制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缺陷也是制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因素。与此同时,从社会诉求、政策法律诉求及制度诉求多重角度探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化诉求,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建立一套与甘肃省省情相适宜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化保障机制。为此,从强制性制度、调控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与创新,从顶层政府、市场主体及社会公众三方面构建与完善保障机制并将其在实践中反馈,切实构建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最后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受益区积极参与机制、健全生态保护法制、重视教育宣传,提高人类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等富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地形特征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淤地坝优化配置研究 |
1.2.2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黄土高原概况 |
2.1.2 典型流域概况 |
2.1.3 单坝概况 |
2.2 资料 |
2.2.1 空间地理数据 |
2.2.2 气象水文数据 |
2.3 方法 |
2.3.1 地形特征研究方法 |
2.3.2 水沙变化研究方法 |
2.3.3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方法 |
3 黄土高原淤地坝分布特征与自然地貌特征的关系 |
3.1 黄土高原淤地坝分布特征及其拦沙特征分析 |
3.1.1 黄土高原淤地坝时空分布现状 |
3.1.2 黄土高原淤地坝拦沙效益分析 |
3.1.3 黄土高原仍有拦沙能力的淤地坝分布 |
3.2 黄土高原分区地形特征 |
3.2.1 地形特征提取 |
3.2.2 黄土高原地形特征分析 |
3.2.3 分区地形特征 |
3.3 淤地坝分区特征对地形参数的响应关系 |
3.3.1 黄土高原淤地坝分区特征 |
3.3.2 黄土高原侵蚀地貌指数 |
3.3.3 黄土高原淤地坝淤积情况对侵蚀地貌指数的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对沟网特征的响应 |
4.1 小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演变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
4.1.1 典型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演变 |
4.1.2 典型流域水沙变化 |
4.1.3 淤地坝拦沙贡献率 |
4.2 典型流域河网特征及地形特征 |
4.2.1 河网特征 |
4.2.2 地形特征 |
4.3 淤地坝分布格局对分区地形参数及河网的响应关系 |
4.3.1 流域尺度淤地坝水沙调控作用阈值 |
4.3.2 流域淤积模数对地形特征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地貌形态变化对淤地坝发育阶段的响应机制 |
5.1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淤积特征 |
5.1.1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的坡沟关系 |
5.1.2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稳定性系数 |
5.2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貌特征 |
5.2.1 地形特征选取 |
5.2.2 地形特征分析 |
5.2.3 地貌信息熵计算 |
5.3 地貌特征对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淤积特征的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黄河存在的问题及下游宽河段治理对策 |
2.1 黄河下游宽河段治理对策同水沙条件不适应 |
2.1.1 宽河段治理过程概述 |
2.1.2 宽河段处于“二级悬河”不利局面 |
2.1.3 来水来沙条件同宽河段边界不适应 |
2.2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主体构架还没有形成 |
2.3 黄河下游宽河段的治理对策 |
3 构建水沙调控体系才能科学治理与保护黄河 |
3.1 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需依靠水利工程 |
3.2 黄河中游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正当其时 |
(1)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运用,对黄河下游河床减淤与维持河槽过流能力作用显着。 |
(2)降低潼关高程,减轻渭河下游防洪压力,减少三门峡库区淹没损失。 |
(3)开发水能资源,为“黄河金三角”及两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提供保障。 |
(4)基本解除壶口至潼关河段冰凌灾害,为小北干流大规模处理泥沙创造条件。 |
3.3 黄河上游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对于形成全河水沙调控主体构架意义重大 |
(1)可长期保持巨大有效库容,维系黄河生态健康。 |
(2)可破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
(3)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构建西北生态屏障。 |
4 黄河沙多的治理对策 |
5 解决黄河水少的对策 |
5.1 解决黄河水少的战略措施是外流域调水 |
5.2 西线南水北调与藏水外调结合是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
5.3 以“河南运河”增加黄河下游输沙与生态用水量 |
6 结 论 |
(4)地方政府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榆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策执行 |
2.1.2 地方政府 |
2.1.3 政策资源 |
2.1.4 生态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霍恩—米特政策执行系统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霍恩-米特模型下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3.1 榆林市榆阳区基本情况和生态环境现状 |
3.1.1 榆林市榆阳区基本情况 |
3.1.2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现状 |
3.2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1 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2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 |
3.3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的流程、机制和手段 |
3.3.1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机构及其职能 |
3.3.2 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机制和手段 |
3.3.3 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流程 |
3.4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的效果 |
3.4.1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取得的成效 |
3.4.2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还需改善的方面 |
第四章 霍恩-米特模型下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4.1.1 政策执行成效未达到预期目标 |
4.1.2 现有政策资源不能满足日常监管 |
4.1.3 政策执行沟通不充分 |
4.1.4 执行机构存在权责不清的特性 |
4.1.5 政策执行者工作动力不足 |
4.1.6 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公众参与度不高 |
4.2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策目标与执行标准定位不明晰 |
4.2.2 政策资源配置不合理 |
4.2.3 组织间的沟通和行为方式不当 |
4.2.4 执行机构特性中的缺陷 |
4.2.5 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
4.2.6 执行者的偏好存在偏差 |
第五章 完善榆阳区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制定机制提高法律政策质量 |
5.1.1 完善法律政策指导思想和立法体系 |
5.1.2 增强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协调统一和可操作性 |
5.1.3 制定科学规范的政策执行标准 |
5.2 优化政策资源配置 |
5.2.1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
5.2.2 强化执法车辆配置 |
5.2.3 增强环境监测装备配备 |
5.2.4 增加环保执法人员编制 |
5.3 实现政策沟通和执行手段的多元化 |
5.3.1 加强组织间的交流互动 |
5.3.2 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执行手段 |
5.3.3 合理运用行政手段 |
5.3.4 强化政策宣传教育 |
5.4 提升执行机构的政策执行力 |
5.4.1 优化监管主体结构配置 |
5.4.2 强化层级沟通协调 |
5.4.3 赋予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必要的执法权限 |
5.5 构筑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5.5.1 健全领导干部能力考核机制 |
5.5.2 健全环境政策执行监督制度 |
5.5.3 健全环保责任追究机制 |
5.5.4 健全环境行政奖励制度 |
5.5.5 培植“生态文明”的文化环境 |
5.6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执行主体和客体的综合素质 |
5.6.1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 |
5.6.2 加强执行者的政策认同感 |
5.6.3 改变政策执行者和企业的环境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景观格局的优劣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稳定 |
1.1.2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
1.1.3 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促进景观生态学的进步 |
1.1.4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现实意义重大 |
1.2 干旱区景观格局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的生态脆弱性 |
1.2.2 干旱区景观格局重要性 |
1.3 复杂系统理论 |
1.3.1 系统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
1.4 生态网络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生态网络提取模型 |
1.4.2 生态网络与景观格局 |
1.4.3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性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2.4 关键科学问题 |
3. 包头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景观格局动态度 |
3.2.2 景观格局转移矩阵 |
3.2.3 密度分析模型 |
3.2.4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模型 |
3.2.5 景观格局指数 |
3.3 研究结果 |
3.3.1 景观格局动态度变化分析 |
3.3.2 景观格局转移网络分析 |
3.3.3 景观格局变化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3.3.4 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变化 |
3.3.5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3.6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包头市主体景观结构及格局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草地景观分类 |
4.1.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 |
4.1.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草地景观分区 |
4.2.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分析 |
4.2.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包头市生态网络层级性特点及拓扑结构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层级网络提取模型 |
5.1.2 基于图论的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 |
5.1.3 复杂网络模型 |
5.1.4 分层生态网络鲁棒 |
5.2 研究结果 |
5.2.1 层级生态源地提取 |
5.2.2 层级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的提取与分析 |
5.2.3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 |
5.2.4 层级生态网络结构分析 |
5.2.5 层级生态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5.2.6 层级生态网络鲁棒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格局模拟预测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MCR) |
6.1.2 元胞自动机模型(CA) |
6.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 |
6.1.4 MCR-ANN-CA模型 |
6.2 研究结果 |
6.2.1 基于MCR模型的适宜性规则构建 |
6.2.2 基于ANN的CA邻域规则提取 |
6.2.3 MCR-ANN-CA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拟 |
6.2.4 模型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文中关键代码 |
(1) 生态廊道提取代码 |
(2) 恢复鲁棒性代码 |
(3) 连接鲁棒性代码 |
(6)“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基本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
(二)榆林沙区概况 |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
(一)国家的政策 |
(二)陕西省的政策 |
(三)榆林市的政策 |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力卫星反演陆地水储量进展 |
1.2.2 陆地水储量变化原因分析 |
1.2.3 重力卫星反演其它水文学要素 |
1.2.4 地下水补给的特征 |
1.2.5 地下水补给的测定方法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与土地利用 |
2.1.3 水文特征 |
2.1.4 煤矿资源分布 |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2.1 推算点尺度地下水补给量 |
2.2.2 配对实验 |
2.2.3 降水数据 |
2.2.4 浅层土壤储水量 |
2.2.5 蒸散发数据简介 |
2.2.6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蓄变量 |
2.2.7 NDVI数据 |
2.2.8 土地利用数据 |
2.2.9 GDP和人口密度数据 |
2.2.10 煤炭开采与转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GRACE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及产品 |
3.2.2 储水量时序分析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黄土高原区域平均陆地水储量变化 |
3.3.2 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趋势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
3.3.3 黄土高原储水量振幅变化特征 |
3.3.4 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的相位及滞后性 |
3.3.5 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差异大小及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计算TWSA和 SWSAs |
4.2.2 计算实测地下水储量变化 |
4.2.3 计算煤炭开采或转运导致的质量损失 |
4.2.4 计算深层土壤水分亏损 |
4.3 结果分析 |
4.3.1 浅层土壤水储量变化 |
4.3.2 地下水储量变化 |
4.3.3 煤炭开采和转运导致的区域质量变化 |
4.3.4 黄土高原蒸散发变化 |
4.3.5 区域平均深层土壤水分亏损 |
4.4 讨论 |
4.4.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会造成浅层土壤储水量下降 |
4.4.2 地下水储量没有显着下降,不是TWSA下降的主要原因 |
4.4.3 煤炭开采或转运对TWSA下降的影响不能忽略 |
4.4.4 蒸散发增加会消耗更多的深层土壤水 |
4.4.5 深层土壤水储量亏损是黄土高原TWSA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 |
4.4.6 不确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研究区域 |
5.2.2 GWSA与 TWSA的分离 |
5.2.3 地下水补给估算 |
5.2.4 计算不确定性 |
5.3 结果 |
5.3.1 GRACE方法得到的地下水储量距平值(GWSA)的变化 |
5.3.2 GRACE计算的地下水补给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 |
5.3.3 区域尺度地下水总补给量估算的不确定性评价 |
5.4 讨论 |
5.4.1 GWSA的季节性和对降水响应的延迟 |
5.4.2 本文改进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 |
5.4.3 降水在2002 年至2012 年间主导了地下水补给的年际变化 |
5.4.4 多种方法不确定性对比 |
5.4.5 局限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水土流失特点研究现状 |
1.2.2 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研究 |
1.3.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研究 |
1.3.3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
2 三门峡市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矿产资源 |
2.2.1 矿产资源概况 |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2.2.4 铝土矿分布情况 |
2.3 水土流失 |
2.3.1 水土流失现状 |
2.3.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
2.3.3 水土流失的危害 |
2.4 三门峡市铝土矿所在区域水土流失概况 |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选取和计算 |
3.2.2 数据资料获取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 |
4.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 |
4.1.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采矿活动干扰下各影响因子水土流失响应 |
4.1.3 结论 |
4.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 |
4.2.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时间分布特征 |
4.2.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 |
4.2.3 结论 |
4.3 小结 |
5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
5.1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措施分类 |
5.2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1 露天采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2 地下开采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3 生活管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4 矿区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5 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2.6 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
5.3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技术 |
5.3.1 斜坡防护技术 |
5.3.2 弃(土)渣拦挡技术 |
5.3.3 截排水技术 |
5.3.4 土地整治技术 |
5.3.5 植被重建技术 |
5.3.6 临时防护技术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2015-2018年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气态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 |
1.2.2 颗粒物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 |
1.2.3 混合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 |
1.2.4 环境空气污染的来源解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监测内容与方法 |
2.1 监测仪器与设备 |
2.2 监测内容与步骤 |
2.3 设备工作原理 |
(1)PM_(10)、PM_(2.5) 监测仪 |
(2)SO_2分析仪 |
(3)NO_X分析仪 |
(4)CO分析仪 |
(5)O_3分析仪 |
(6)校准设备 |
(7)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
2.4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
2.4.1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法 |
2.4.2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合作市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律分析 |
3.1 |
3.1.1 监测点位发展历程 |
3.1.2 监测点位分布 |
3.2 合作市污染物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 |
3.2.1 SO_2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2.2 NO_X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2.3 CO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2.4 O_3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2.5 PM_(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2.6 PM_(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
3.3 合作市污染物质量浓度月变化特征 |
3.3.1 SO_2质量浓度的月变化特征 |
3.3.2 NO_2质量浓度的月变化特征 |
3.3.3 CO质量浓度的月变化特征 |
3.3.4 O_3质量浓度的月变化特征 |
3.3.5 PM_(2.5)质量浓度的月变化特征 |
3.3.6 PM_(10)质量浓度的月变化特征 |
3.4 合作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年变化特征 |
3.4.1 SO_2质量浓度的年变化特征 |
3.4.2 NO_2质量浓度的年变化特征 |
3.4.3 CO质量浓度的年变化特征 |
3.4.4 O_3质量浓度的年变化特征 |
3.4.5 PM_(2.5)质量浓度的年变化特征 |
3.4.6 PM_(10)质量浓度的年变化特征 |
3.5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
3.5.1 SO_2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
3.5.2 NO_2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
3.5.3 CO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
3.5.4 O_3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
3.5.5 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
3.5.6 PM_(10)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和影响分析 |
4.1 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
4.1.1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
4.1.2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
4.1.3 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因子 |
4.1.4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
4.1.5 按各年度评价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 |
4.1.6 按污染因子评价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 |
4.1.7 2015 -2018 年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 |
4.1.8 2015 -2018 年合作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 |
4.2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影响因素 |
4.2.1 地形及气象因素 |
4.2.2 能源结构因素 |
4.2.3 宗教民俗活动污染因素 |
4.2.4 扬尘污染因素 |
4.2.5 机动车尾气污染因素 |
4.2.6 高海拔燃料燃烧效率下降因素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合作市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治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
5.1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的治理对策研究 |
5.1.1 能源结构污染治理措施 |
5.1.2 宗教活动排放污染治理措施 |
5.1.3 扬尘污染治理措施 |
5.1.4 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 |
5.1.5 净化城区街道环境卫生措施 |
5.2 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治理的建议 |
5.2.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5.2.2 完善大气环境污染监管系统 |
5.2.3 对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进行污染源解析工作 |
5.2.4 继续加强公共交通机动车减排工作力度 |
5.2.5 提升建筑工地扬尘监管力度 |
5.2.6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 |
5.2.7 加快合作市城区棚户区改造进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一)国外研究评述 |
(二)国内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二章 甘肃省自然环境本底特征及其重要生态功能区屏障作用分析 |
一、甘肃省自然环境本底特征 |
(一)荒漠化沙化面积大、类型多 |
(二)湿地退缩、草场退化 |
(三)冰川水源的补给性与退缩性 |
(四)土壤侵蚀类型多、分布广 |
(五)地质灾害涉及范围大、发生频率高 |
二、甘肃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屏障作用分析 |
(一)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本源性生态屏障作用 |
(二)祁连山冰川水源涵养区脊梁性生态屏障作用 |
(三)河西内陆河流域滋哺性兼阻隔性生态屏障作用 |
(四)“两江一水”流域承启性生态屏障作用 |
(五)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蓄性生态屏障作用 |
第三章 甘肃省生态脆弱性评价及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性状分析 |
一、甘肃省生态脆弱性评价 |
(一)甘肃省生态脆弱性总体概况 |
(二)甘肃省生态脆弱性总体评价 |
二、甘肃省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性状分析 |
(一)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 |
(二)祁连山冰川水源涵养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 |
(三)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 |
(四)“两江一水”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 |
(五)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 |
第四章 甘肃省生态建设实践及总体评价 |
一、生态建设实践 |
(一)湿地退化修复与保护 |
(二)荒漠化、沙化综合治理 |
(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 |
(五)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 |
(六)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建设 |
二、总体评价 |
(一)以局部治理为主 |
(二)治理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
(三)治理目标的阶段性 |
第五章 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化诉求 |
一、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约束 |
(一)行政管理制度制约 |
(二)生态补偿制度制约 |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缺位 |
(一)正式制度缺位 |
(二)非正式制度缺位 |
三、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诉求 |
(一)参与主体诉求 |
(二)政策法律诉求 |
(三)制度诉求 |
第六章 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化保障机制构建 |
一、制度建设与创新 |
(一)强制性制度 |
(二)调控性制度 |
(三)引导性制度 |
二、保障机制构建与完善 |
(一)市场主体 |
(二)顶层政府 |
(三)社会公众 |
三、运行反馈 |
第七章 建议 |
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受益区积极参与机制 |
二、健全生态保护法制 |
三、重视教育宣传,提高人类生态文明意识 |
四、健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 |
致谢 |
参考 文献 |
附录 甘肃省生态脆弱性总体评价原始数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D]. 冯岐. 石河子大学, 2021
- [2]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地形特征的响应关系研究[D]. 刘蓓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全文替换[J]. 张红武. 人民黄河, 2020(03)
- [4]地方政府生态环境监管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榆阳区为例[D]. 崔晓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5]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D]. 刘建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D]. 吴奇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D]. 徐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9]2015-2018年合作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王健平. 兰州大学, 2019(09)
- [10]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研究[D]. 孙小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