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铁/钢摩擦副干滑动表层的冶金研究

磷铁/钢摩擦副干滑动表层的冶金研究

一、Metallurgical investigations of dry sliding surface layer in phosphorous iron/steel friction pairs(论文文献综述)

姚欣雯[1](2019)在《强流脉冲电子束作用下TC4钛合金表面Cr及Mo合金化的微观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设备分别辐照预涂覆Cr或Mo金属粉末的TC4钛合金材料表面,使其实现材料表面合金化,Cr-TC4体系和Mo-TC4体系的辐照次数是电子束实验中的实验变量,实验均在10次、20次和30次辐照下进行。电子束实验结束后,使用X射线衍射(XRD)、光镜(OM)、扫描电镜(SEM)、3D激光扫描系统(3D LSM)和透射电镜(TEM)详细且系统的表征辐照合金化处理样品表面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结构和粗糙度,并分析辐照合金化前后以及不同辐照次数下的变化。之后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辐照合金化前后样品表面的显微硬度值、摩擦系数及磨损率、自腐蚀电位及自腐蚀电流密度,并根据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材料表面性能变化的机理。电子束合金化后,两个体系(Cr-TC4体系和Mo-TC4体系)的XRD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由初始的α+β双相转变为α’+β相结构,且均有新相生成,Cr-TC4体系生成了Cr2Ti Laves相,Mo-TC4体系生成了Al5Mo金属间化合物。OM和SEM的表征结果显示,电子束轰击后样品表面均出现了熔坑,且随着轰击次数的增加,熔坑密度呈下降趋势,同时表面粗糙度也逐渐减小。截面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经30次辐照后,Cr-TC4和Mo-TC4体系表面分别形成了约1.5μm和4μm厚的合金化层。TEM分析结果显示辐照合金化后样品表层中出现了大量的马氏体结构和孪晶亚结构。表面显微硬度试验结果显示,Cr-TC4体系和Mo-TC4体系在合金化处理后其硬度值均较TC4钛合金原始样品有所提升,分析这主要归功于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等强化机制的综合作用。同时表面显微硬度值随着辐照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与原始样品相比,Cr-TC4体系和Mo-TC4体系的合金化样品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明显减小,且数值随轰击次数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说明表面摩擦磨损性能逐渐改善,主要是由于表面硬度的提高以及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Mo-TC4体系的材料在磨损时会形成Mo的氧化物,可以起到减摩的作用。综合比较分析发现,Mo-TC4体系表面合金层的耐磨损性能要优于Cr-TC4体系。电化学腐蚀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合金化后材料的耐蚀性能较原始样品得到显着提高,耐腐蚀性能的改善主要是由于第二相(Cr2Ti或Al5Mo)的形成及HCPEB诱发的晶体缺陷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耐蚀性能随着辐照次数的增加逐渐改善,表面粗糙度以及熔坑密度的降低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继文,刘洲[2](2019)在《镀铬活塞杆表层裂纹分析与解决》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伺服作动器活塞杆表层裂纹形成的机理,确定了活塞杆表层裂纹的性质和产生原因,以及裂纹的深度范围。采用具有压应力的爆炸喷涂WC/Co工艺代替电镀硬铬工艺解决活塞杆因深度裂纹而报废的问题,制定了可行的维修方案和技术路线,并确定了维修工序和参数。结果表明,修复的活塞杆满足图样尺寸及技术要求,经综合性能比较及磨合实验验证,WC/Co涂层优于电镀硬铬层。

黄少雄[3](2019)在《SiC颗粒增强8009铝基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8009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抗蠕变性能和耐热性能,可以作为基体制备具有良好摩擦磨损性能的铝基复合材料。本文采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SiC颗粒增强8009铝基复合材料。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SiCp/8009复合材料的室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外加载荷和转动速率对复合材料室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和磨屑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其磨损机理;利用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探究了SiCp/8009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了温度和转动速率对复合材料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对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和磨屑的分析探究了其高温磨损机理。室温时复合材料的瞬时摩擦系数随滑动距离增加经历跑合期、稳定期。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随外加载荷和转动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随外加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轻微磨损阶段,磨损率与外加载荷的关系满足Archard方程,即磨损率与外加载荷成正比;中度磨损阶段,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形成机械混合层,磨损率出现增长平台;剧烈磨损阶段,机械混合层被破坏,磨损率剧烈增加。随外加载荷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由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向粘着磨损和剥层磨损转变。高温时复合材料的瞬时摩擦系数随滑动距离的增加也经历跑合期、稳定期。200 rpm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磨损率随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平均摩擦系数的增加与摩擦表面粘着增加有关,氧化层的形成导致磨损率降低;300 rpm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随温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略有增加,磨损率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此时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机械混合层,对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具有保护作用;400 rpm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形成带状流线层。在80°C时转动速率增加,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先增加后减小,磨损率一直减小;温度增加至110°C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随转动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磨损率先增加后减小;150°C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均随转动速率的增加而减小。

应宗霖[4](2018)在《浸渍石墨材料与氮化钢配对的摩擦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械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航空液压柱塞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航空液压柱塞泵要求能够在高压、高转速、大温差及高加速度等恶劣工况下,能长时间稳定运行。所以液压泵必须具备可靠的轴封来防止液压介质的泄漏。因此摩擦副材料的选择成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开展对磨副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研究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及工程意义的。本文利用UMT-3试验机,以浸渍石墨材料与氮化钢(38CrMoAlA)配副为研究对象,用销-盘式摩擦方式在多载荷的干磨工况及液压油润滑工况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对磨损后的材料表面形貌进行了磨损机理的分析探究,揭示了不同材料间的性能差异的原因,并为石墨材料的优化选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研究表明:浸金属石墨的物理机械性能一般优于浸树脂的石墨材料。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增强材料的承载能力及表其耐磨性。相比较而言,浸树脂石墨(K1)在对磨副上形成的转移层较完整、光滑,起到了良好的润滑效果,摩擦系数最低,但其转移层的稳定性一般,所以磨损率较高。浸渍金属石墨(D1、P3)与石墨混合后形成的转移层强度高,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所以它们的磨损率最低。纯碳石墨(Z1)所形成的转移层较厚且不稳定,易被破坏而解附,所以其摩擦性能较差。载荷的适当增加能够促进转移润滑层形成,减小摩擦系数。但过大的载荷会对石墨转移层产生破坏,使其表面出现缺陷,加大了转移层解附脱落的速度,从而使磨损率上升。持续滴油润滑工况能保证摩擦面处于良好的流体润滑状态,避免了微凸体与石墨销表面直接接触,摩擦副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特性。在浸油润滑工况下,摩擦副处于乏油润滑的状态,无法生成稳定的转移润滑层,其摩擦系数也是呈周期性的变化,石墨销的磨损率较大。

董玉[5](2018)在《Zr-B-N纳米复合刀具涂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加工制造业飞速发展,对加工材料刀具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涂层刀具能够有效提高刀具加工质量,适应各种加工工况,并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本文主要针对ZrB2涂层进行增韧研究,研制不同结构和性能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PDCMS)复合系统,制备不同结构和成分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测涂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能谱仪(EDS)分析涂层成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涂层的物相组成和晶粒尺寸,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涂层的组成价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涂层的显微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涂层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使用纳米压痕仪测试涂层的硬度,划痕仪测试涂层的结合强度,薄膜应力仪检测涂层的残余应力;使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摩擦学行为;使用高温马弗炉对样品进行氧化处理实验,分析涂层的抗氧化性能。使用单靶(ZrB2)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系统制备高硬度(40 GPa)低韧性的ZrB2涂层,通入反应气体后涂层硬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平均摩擦系数先降低后增加,在N2流量为5 sccm时保持较高硬度和较低摩擦系数。利用高功率脉冲(HiPIMS)和脉冲直流复合磁控溅射技术制备Zr-B-N涂层,双靶共溅射涂层最大硬度达到25.35 GPa,这是由于纳米复合结构形成的作用。掺杂N元素后,所有涂层均表现为压应力,随着涂层中N含量的增加,临界载荷先降低后逐渐增大。氮气流量为6 sccm时,Zr-B-N涂层具有最好的耐磨性。研究沉积过程中的氮气流量和热处理温度对涂层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600℃时,涂层表面开始形成氧化膜,部分锆离子与氧反应生成(116)晶面取向的Zr3O;在N2流量为6 sccm时,经热处理后涂层结构仍以非晶相为主;当氮气流量为10sccm时,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涂层结构逐渐变得疏松,结晶化程度提高。氮分压越高时制备的涂层结构越致密,抗氧化能力越强;当热处理温度≥800℃时,涂层表面开始出现裂纹,部分涂层脱离基体,严重失效。不同电源-靶材模式制备的Zr-B-N涂层具有不同的性能。首先,HiPIMS和PDCMS分别连接Zr和ZrB2靶;然后交换两个靶位置。比较两种Zr-B-N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供电方式对涂层成分、显微结构和性能有显着影响。在Zr-HiPIMS/ZrB2-PDCMS的模式下,涂层表面光滑,结构致密,高硬度和临界载荷分别为约20 GPa和85.6 N,这是由于非晶包裹纳米晶的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而Zr-PDCMS/ZrB2-HiPIMS模式涂层则与之相反。另外,两种Zr-B-N涂层都表现为压应力。

张辉[6](2015)在《激光快速制备TiN/Al复合涂层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钛合金的高比强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使它成为制造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的理想材料。水蚀是造成汽轮机叶片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钛合金叶片表面制备耐水蚀保护涂层是解决水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激光合金化工艺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添加合金元素以及优化工艺参数的方法,在钛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TiN/Al硬质复合涂层,有效解决了激光渗氮过程中的裂纹问题。然后又通过SEM形貌观察、XRD物相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该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变化,最后主要研究了复合涂层显微硬度以及耐磨性,。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实验中采用同步送粉激光合金化技术,成功制备出两相均匀分布,无孔洞和裂纹的TiN/Al硬质复合涂层,证明了添加合金元素对激光合金化过程中避免裂纹形成的有效性。(2)该复合涂层主要由枝晶状的氮化物组织和非枝晶状的氮铝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激光功率及激光扫描速度的变化对复合涂层中氮化物枝晶组织的生成有显着影响,而氮气流量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则影响不大,在优化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这两种物相均匀分布于整个涂层区域。(3)对激光合金化复合涂层进行了硬度测试和磨损试验,考察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激光扫描速度的降低、氮气流量的增加,激光合金化复合涂层的硬度增加,涂层的磨损质量失重降低。TiN/Al复合涂层的最大硬度为基体材料硬度的4倍。TiN/Al复合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分别为基体材料的6-8倍。研究了Ti6Al4V基体材料和激光合金化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基体材料磨损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激光合金化复合涂层的磨损主要是磨粒磨损,表现为显微切削和TiN硬质相的剥落。

卢立建[7](2015)在《磁场作用下有机—金属摩擦副的制动摩擦学行为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摩擦制动器是交通车辆和工业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安全保障装置,制动器的摩擦学行为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运行。制动器摩擦学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长期以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制动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规律一直是摩擦学研究的重点。然而,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磁场对制动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由于许多工业设备制动器经常运行在电磁环境中,制动器摩擦学行为必将受到磁场的影响。因此,研究磁场作用下摩擦副的制动摩擦学行为及机理,对于拓展摩擦学内涵、指导制动器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动摩擦副——有机-金属摩擦副为研究对象,通过摩擦学试验研究了磁场对摩擦副制动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首先,为了开展制动摩擦副磁场摩擦学试验,以X-DM型块-盘式摩擦试验机结构为基础,对摩擦副磁路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结构优化及有限元仿真,并对试验机测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升级改造,构建了制动摩擦副磁场摩擦学试验装置。其次,基于小波分析对摩擦副制动摩擦过程进行分段研究,提取制动过程中摩擦、磨损和温度特征参数,实现了对制动过程动态摩擦学特征的客观表征。再次,在不同磁场条件下开展制动摩擦试验,试验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的有机-金属摩擦副的制动摩擦学行为。最后,通过电镜、能谱分析等微观分析手段,结合摩擦学理论和摩擦学试验结果,揭示了磁场对制动摩擦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改造设计的制动摩擦学试验装置能够真实、可靠模拟制动过程;提取的特征参数能够全面、准确表征制动过程;制动摩擦学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磁场对摩擦副制动摩擦学行为的影响作用;制动副摩擦表面微观分析能够充分、全面解释磁场对摩擦副制动摩擦学的影响机理。

周游[8](2011)在《铸钢表面镍基陶瓷颗粒复合功能渗层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导卫板是钢材轧制生产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它主要用于诱导、夹持轧件(钢丝)顺利通过。导卫板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它在工作时与高温(1100℃)、高速(6m/s)轧件直接滑动接触,所以导卫板的磨损非常严重,因此对于导卫板材料进行改良和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以导卫板为工业背景,采用铸渗工艺在45#铸钢表面制备Ni/Al2O3和Ni/WC复合渗层。在本论文中通过组织形貌分析、硬度测试、热疲劳实验、三点弯曲实验、高温氧化实验以及常温摩擦实验来考察铸渗法制备的复合渗层的耐摩擦磨损、高温热疲劳及高温氧化性能的好坏。结果表明:不同Al2O3、WC含量的复合渗层,渗层厚度1-2mm,渗层组织致密,结合良好。渗层的宏观硬度高于基体金属的硬度。渗层的显微硬度呈连续梯度变化,从表面到基体,硬度由高到低,显微硬度值在次表面层达到最大值。三点弯曲实验中,区别于纯基体,复合渗层的载荷-位移曲线上出现一平台。位移超过临界位移时,复合渗层上出现裂纹,随载荷增加而延展。形貌分析可知,复合渗层与基体结合良好。不同A1203含量的复合渗层断裂类型相同,基体金属的断裂方式为延性断裂,复合渗层为解理断裂。不同WC含量的复合渗层断裂类型相同,基体金属的断裂方式为延性断裂,复合渗层为解理断裂。Ni/Al2O3复合渗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受滑动线速度和载荷的影响。在一定载荷范围内,磨损率与法向载荷成正比;压力一定时,磨损率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少。Ni/Al2O3复合渗层的摩擦系数受线速度和载荷的影响,它随载荷的增加而降低: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无关。在室温无润滑条件下,Ni/Al2O3复合渗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复合渗层经一定次数的热疲劳循环,表面出现微裂纹,同时伴随着氧化,微裂纹出现在渗层表面及渗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高温氧化实验中,不论渗层中WC含量多少或高温氧化时间的长短,复合渗层对基体都有一定保护作用,WC含量越小,渗层对基体的保护越好。

董鲜峰[9](2010)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烧结渗硼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烧结渗硼新工艺对粉末压坯实施烧结、渗硼一步处理,旨在以此烧结渗硼工艺替代传统粉末冶金烧结和后续表面渗硼复杂工序,取消二次表面处理工序,获得与传统渗硼处理具有同等质量的表面硬化粉末冶金零件。实验选用铁基粉末为原材料,压制不同密度压坯,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对压坯进行烧结渗硼。用X射线衍射测定渗硼层的相结构;用电子显微术研究微观组织形貌和相结构;用摩擦磨损试验和三点弯曲强度测试方法对烧结渗硼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烧结渗硼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原始压坯密度、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都对烧结渗硼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有影响,密度为7.0g/cm3的粉末压坯在1100oC保温4小时获得的烧结渗硼材料的组织、性能最好,是最佳工艺参数。本文还对稀土元素和渗碳气氛对烧结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稀土可以增加渗硼层厚度并明显提高烧结渗硼材料的弯曲强度,同时对渗硼有促进作用。渗碳气氛可以使碳原子在烧结渗硼时渗入渗硼层,使渗硼层发生共晶化,进而大幅度降低渗硼层脆性,提高了烧结渗硼材料的弯曲强度。含碳烧结渗硼材料热处理后可以使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弯曲强度得到明显改善。本文还利用JEM2010F高分辨透射电镜对渗硼层显微组织进行详细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测定渗硼层的相结构,观察到铁、硼原子族的投影排列位置和硼化物沿<002>方向长大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烧结渗硼机理。烧结渗硼机理研究表明渗硼过程开始较早,但进行速度较慢,整体渗硼层是在烧结完成之后形成,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烧结过程和渗硼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牛艳鸽[10](2010)在《利用铝型材厂工业废渣制备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文中研究指明铝型材厂工业废渣是铝型材表面去污,碱洗,酸洗和阳极氧化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液,排放前经过沉淀压滤出的一种胶泥状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且污染环境。本研究采用铝型材厂工业废渣取代工业氧化铝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粘土、助熔剂及固体润滑剂,在常压低温下烧结研制了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也实现了保护环境和变废为宝的目的,具有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RD和SEM等方法对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化学成分、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晶相结构和晶型转化规律。通过测定试样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弯强度、显微硬度、摩擦系数及磨损率等性能,并结合XRD和SEM分析,探讨煅烧废渣及助熔剂的用量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优化配方。在确定最优配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为利用铝型材厂工业废渣来制备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提供实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主要成分是Al2O3,以γ-AlOOH的形态存在,其中部分是晶体,部分是无定形体,粒子超细,活性很高。经高温煅烧后,可完全转化为稳定的α- Al2O3,且Al2O3的含量达到90%。由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煅烧结果,确定最佳煅烧温度为1000℃。研究了铝型材厂工业废渣和助熔剂的用量对试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保温2h的烧成条件下,优选出的最佳配方组成(wt%)为:80%煅烧废渣,10%粘土,4.5%滑石,1.5%TiO2,4%六方氮化硼。探讨了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所制备的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20℃保温2h的烧成条件下,试样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极值,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试样的各项性能指标为:试样的吸水率为0.14%,气孔率为0.41%,体积密度为3.14g/cm3,抗弯强度为292Mpa,显微硬度为9.93Gpa,摩擦系数为0.625,磨损率为5.53×10-6mm3(N·m)-1。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主晶相为α- Al2O3,并生成少量的镁铝尖晶石相。α- Al2O3呈片状紧密堆积,结构较致密。

二、Metallurgical investigations of dry sliding surface layer in phosphorous iron/steel friction pai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tallurgical investigations of dry sliding surface layer in phosphorous iron/steel friction pairs(论文提纲范文)

(1)强流脉冲电子束作用下TC4钛合金表面Cr及Mo合金化的微观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钛及钛合金和合金元素概述
        1.2.1 钛及钛合金
        1.2.2 钛和钛合金的特征
        1.2.3 钛合金的分类
        1.2.4 钛合金应用
        1.2.5 合金元素概述
    1.3 表面合金化技术
        1.3.1 机械合金化
        1.3.2 离子束注入技术
        1.3.3 激光表面合金化技术
    1.4 强流脉冲电子束
        1.4.1 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技术概述
        1.4.2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及研究现状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和测试手段
    2.1 实验材料
        2.1.1 基体材料
        2.1.2 合金化材料
        2.1.3 合金元素预置手段
    2.2 HCPEB设备
        2.2.1 实验装置组成
        2.2.2 工艺参数
    2.3 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金相显微分析
        2.3.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2.3.4 3D激光扫描显微系统
        2.3.5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分析
    2.4 样品表面性能测试
        2.4.1 表面硬度测试
        2.4.2 摩擦磨损测试
        2.4.3 表面腐蚀性能测试
第三章 HCPEB辐照下TC4 钛合金的表面Cr合金化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XRD分析
        3.2.2 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分析
        3.2.3 表面及截面SEM形貌分析
        3.2.4 强流脉冲电子束合金化Cr后 TEM分析
        3.2.5 表面显微硬度分析
        3.2.6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3.2.7 腐蚀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CPEB辐照下TC4 钛合金的表面Mo合金化
    4.1 引言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XRD分析
        4.2.2 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分析
        4.2.3 表面及截面SEM形貌分析
        4.2.4 强流脉冲电子束合金化Mo后 TEM分析
        4.2.5 表面显微硬度分析
        4.2.6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4.2.7 腐蚀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镀铬活塞杆表层裂纹分析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 表层裂纹分析
    1.1 磁粉检测
    1.2 断口宏微观观察
    1.3 金相观察
    1.4 能谱分析
    1.5 硬度检测
    1.6 表层裂纹分析与讨论
2 解决措施和效果
    2.1 活塞杆修复
    2.2 涂层性能评价
3 结论

(3)SiC颗粒增强8009铝基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特性
    1.3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
        1.3.2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1.3.3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3.4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
    1.4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研究现状
        1.4.1 摩擦磨损概述
        1.4.2 经典滑动摩擦理论
        1.4.3 磨损机理的分类
        1.4.4 摩擦磨损的影响因素
        1.4.5 摩擦磨损性能的表征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材料制备及实验
    2.1 材料制备
    2.2 实验
        2.2.1 金相组织观察
        2.2.2 室温摩擦磨损实验
        2.2.3 高温摩擦磨损实验
        2.2.4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第3章 SiC_p/8009 铝基复合材料常温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摩擦系数分析
        3.2.1 瞬时摩擦系数分析
        3.2.2 外加载荷对平均摩擦系数的影响
        3.2.3 转动速率对平均摩擦系数的影响
    3.3 磨损率分析
        3.3.1 外加载荷对磨损率的影响
        3.3.2 转动速率对磨损率的影响
    3.4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3.4.1 外加载荷对摩损表面形貌的影响
        3.4.2 转动速率对摩损表面形貌的影响
    3.5 磨屑形貌分析
    3.6 摩擦磨损机理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SiC_p/8009 铝基复合材料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温度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2.1 200rpm时温度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2.2 300rpm时温度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2.3 400rpm时温度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3 转动速率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3.1 80°C时转动速率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3.2 110°C时转动速率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3.3 150°C时转动速率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4.4 温度对磨损表面形貌的影响
        4.4.1 200rpm时温度对磨损表面形貌影响
        4.4.2 300rpm时温度对磨损表面形貌影响
        4.4.3 400rpm时温度对磨损表面形貌影响
    4.5 转动速率对磨损表面形貌影响
        4.5.1 80°C时转动速率对磨损表面形貌影响
        4.5.2 150°C时转动速率对磨损表面形貌影响
    4.6 磨屑形貌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4)浸渍石墨材料与氮化钢配对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摩擦副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软环材料
        1.2.2 硬环材料
    1.3 摩擦学性能影响因素及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的材料准备及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试样
        2.2.1 石墨材料
        2.2.2 硬环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摩擦磨损实验
        2.3.2 磨损实验的数据记录
        2.3.3 实验方案设计
        2.3.4 观察与表征
第3章 石墨材料与45钢配对的干摩擦实验
    3.1 引言
    3.2 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3.3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3.3.1 实验设计
        3.3.2 浸铜石墨
        3.3.3 浸锑石墨
        3.3.4 浸树脂石墨
        3.3.5 纯碳石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浸渍石墨与氮化钢配对的干摩擦实验
    4.1 引言
    4.2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4.2.1 实验设计
        4.2.2 浸铜石墨(P1、P3)
        4.2.3 浸锑石墨(D1)
        4.2.4 浸呋喃树脂石墨(K1)
        4.2.5 纯碳石墨(Z1)
    4.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墨与氮化钢配对的油润滑摩擦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
        5.2.1 持续油润滑工况实验
        5.2.2 浸油润滑工况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5)Zr-B-N纳米复合刀具涂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刀具涂层的发展
        1.2.1 硬质涂层的制备方法
        1.2.2 硬质涂层的分类和性能特点
    1.3 金属硼氮化物涂层的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设备、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材料
    2.2 涂层制备
    2.3 涂层显微结构分析
    2.4 涂层力学性能测试
        2.4.1 硬度和弹性模量
        2.4.2 膜基结合强度
        2.4.3 残余应力
    2.5 摩擦学性能测试
    2.6 抗氧化性能测试
第3章 脉冲直流磁控溅射ZrB_2和Zr-B-N涂层研究
    3.1 引言
    3.2 沉积速率
    3.3 显微结构
    3.4 力学性能
    3.5 摩擦学行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磁控溅射Zr-B-N涂层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涂层制备
        4.2.2 涂层表征
    4.3 沉积速率
    4.4 显微结构
    4.5 力学性能
    4.6 摩擦学行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Zr-B-N纳米复合涂层热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3 成分
    5.4 显微结构
    5.5 物相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磁控溅射技术对Zr-B-N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涂层制备
        6.2.2 涂层表征
    6.3 沉积速率
    6.4 显微结构
    6.5 力学性能
    6.6 摩擦学行为
    6.7 抗氧化特性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激光快速制备TiN/Al复合涂层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钛合金研究现状
        1.2.1 钛合金性能
        1.2.2 钛合金的应用
        1.2.3 钛合金的缺点
    1.3 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1.4 激光表面改性
        1.4.1 激光氮化研究现状
        1.4.2 激光氮化设备
        1.4.3 无裂纹激光氮化工艺优化
        1.4.4 氮化层的组织结构及性能表征
    1.5 激光氮化的送粉工艺
    1.6 材料磨损机制
    1.7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二章 实验设备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激光设备
        2.1.1 激光器介绍
        2.1.2 同步送粉喷嘴
    2.2 实验材料
    2.3 分析测试仪器
        2.3.1 截面形貌测试仪器
        2.3.2 表面物相分析(XRD)
        2.3.3 涂层的显微硬度测试
    2.4 本文所采用实验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快速制备TiN/Al复合涂层微观性能分析
    3.1 同步送粉激光合金化复合涂层表面形貌
    3.2 同步送粉激光合金化复合涂层物相组成
    3.3 复合涂层显微组织形貌
        3.3.1 激光功率对复合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3.3.2 扫描速度对复合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3.3.3 氮气流量对复合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复合涂层的性能特征分析
    4.1 不同参数对复合涂层表面硬度的影响
        4.1.1 不同氮气流量对涂层硬度的影响
        4.1.2 不同功率对涂层硬度影响
        4.1.3 不同激光扫描速度对复合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4.2 涂层弹性模量
    4.3 涂层断裂韧性
    4.4 复合涂层耐磨性测试
        4.4.1 激光合金化复合涂层磨损质量损失
        4.4.2 涂层磨损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磁场作用下有机—金属摩擦副的制动摩擦学行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制动摩擦副简介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5 本章小结
2 磁场作用下的制动摩擦学试验装置及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制动摩擦学试验装置的整体设计
    2.3 制动摩擦学试验装置的磁场设计
    2.4 制动摩擦学试验装置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2.5 制动摩擦学试验装置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2.6 磁场作用下的制动摩擦学试验方案
    2.7 本章小结
3 制动过程动态摩擦学特性及表征研究
    3.1 引言
    3.2 制动过程动态摩擦学特性研究
    3.3 制动过程摩擦特征参数
    3.4 制动过程磨损特征参数
    3.5 制动过程温度特征参数
    3.6 本章小结
4 磁场作用下有机-金属摩擦副的制动摩擦学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磁场作用下有机-金属摩擦副的单次制动摩擦学试验研究
    4.3 磁场作用下有机-金属摩擦副的连续制动摩擦学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磁场作用下有机-金属摩擦副的制动摩擦学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制动摩擦学机理分析
    5.3 磁场作用下摩擦副表面微观分析
    5.4 磁场作用下摩擦副摩擦学机理分析
    5.5 全章小结
6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铸钢表面镍基陶瓷颗粒复合功能渗层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表面工程的发展
    1.3 表面工程的内容
    1.4 表面技术的分类
        1.4.1 表面涂镀技术
        1.4.2 表面合金化和掺杂技术
    1.5 铸渗的基本原理
        1.5.1 普通铸渗工艺
        1.5.2 离心铸渗工艺
        1.5.3 负压铸渗工艺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状况
        1.6.2 国内研究状况
        1.6.3 本课题组研究情况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硬质合金制作导卫板的可行性分析
        1.7.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铸渗实验方案及性能检测
    2.1 材料的选择
        2.1.1 基体金属的选择
        2.1.2 铸渗剂的选择
    2.2 实验部分
        2.2.1 预制层的制备
        2.2.2 熔炼
        2.2.3 铸渗工艺
    2.3 性能检测
        2.3.1 微观表征
        2.3.2 硬度实验
        2.3.3 摩擦实验
        2.3.4 弯曲实验
        2.3.5 热疲劳实验
        2.3.6 高温氧化实验
第3章 铸钢表面Ni/Al_2O_3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试样制备
        3.2.2 组织与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观组织与成分分析
        3.3.2 复合渗层的硬度
        3.3.3 复合渗层的三点弯曲性能
        3.3.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3.4 小结
第4章 铸钢表面Ni/WC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试样制备
        4.2.2 组织与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观组织与成分分析
        4.3.2 复合渗层的硬度
        4.3.3 复合渗层的弯曲性能
        4.3.4 复合渗层的高温性能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烧结渗硼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粉末冶金技术及应用
    1.2 粉末冶金烧结技术及一般现象
        1.2.1 粉末冶金烧结技术
        1.2.2 粉末冶金烧结过程中的一般现象
    1.3 粉末冶金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1.3.1 表面机械强化技术
        1.3.2 激光表面强化技术
        1.3.3 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
    1.4 渗硼技术发展现状
        1.4.1 渗硼方法及研究现状
        1.4.2 固体渗硼过程热力学分析
        1.4.3 渗硼层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1.5 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渗硼工艺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粉末原材料
        2.1.2 渗硼剂的原材料
    2.2 烧结渗硼研究方法
        2.2.1 粉末试样制备
        2.2.2 渗硼剂选择
        2.2.3 含稀土渗硼剂选择
        2.2.4 含碳渗硼剂选择
        2.2.5 烧结渗硼工艺选择
    2.3 烧结渗硼组织表征
        2.3.1 金相分析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电子显微分析
    2.4 烧结渗硼材料性能测试
        2.4.1 渗硼层厚度测定
        2.4.2 显微硬度测定
        2.4.3 三点弯曲性能测试
        2.4.4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2.4.5 腐蚀性能测试
第3章 工艺参数对烧结渗硼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工艺参数对渗硼层组织的影响
        3.2.1 烧结温度对渗硼层组织的影响
        3.2.2 烧结时间对渗硼层组织的影响
        3.2.3 压坯密度对渗硼层组织的影响
    3.3 渗硼层显微组织及相分析
        3.3.1 渗硼层显微组织分析
        3.3.2 渗硼层相分析
    3.4 烧结渗硼材料性能分析
        3.4.1 显微硬度
        3.4.2 弯曲性能
        3.4.3 摩擦磨损性能
        3.4.4 腐蚀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稀土对烧结渗硼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稀土添加量对渗硼层组织的影响
    4.3 含稀土渗硼层显微组织结构及相分析
        4.3.1 渗硼层显微组织及成分分析
        4.3.2 渗硼层相结构分析
    4.4 含稀土渗硼材料性能分析
        4.4.1 显微硬度
        4.4.2 弯曲性能
        4.4.3 摩擦磨损性能
        4.4.4 腐蚀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渗碳气氛对烧结渗硼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渗碳气氛对渗硼层组织的影响
        5.2.1 渗碳气氛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
        5.2.2 渗碳气氛对渗硼层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5.3 含碳渗硼层相结构分析
    5.4 含碳渗硼层组织形成机理探讨
    5.5 含碳渗硼材料性能分析
        5.5.1 显微硬度
        5.5.2 弯曲性能
        5.5.3 摩擦磨损性能
        5.5.4 腐蚀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渗硼层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及烧结渗硼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成像原理
    6.3 烧结渗硼材料渗硼层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
        6.3.1 渗硼层显微组织透射电镜观察
        6.3.2 电子衍射及高分辨对渗硼层相结构确定
        6.3.3 硼化物晶体结构及长大机理分析
        6.3.4 硼化物晶体缺陷高分辨观察
    6.4 硼化物高分辨像计算机模拟
    6.5 烧结—渗硼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0)利用铝型材厂工业废渣制备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1.1.1 铝型材废水的处理工艺
        1.1.2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
        1.1.2.1 含铬废渣的处理及利用
        1.1.2.2 碱渣的处理及利用
    1.2 摩擦材料概述
        1.2.1 摩擦材料的性能要求
        1.2.2 摩擦材料的种类
        1.2.2.1 石棉摩擦材料
        1.2.2.2 无石棉摩擦材料
        1.2.3 陶瓷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
        1.2.3.1 C/C-SiC 复合摩擦材料
        1.2.3.2 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
    1.3 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1.3.1 摩擦磨损的基本理论
        1.3.1.1 摩擦
        1.3.1.2 磨损
        1.3.2 陶瓷摩擦磨损特点
        1.3.3 氧化铝基陶瓷摩擦磨损性能
        1.3.4 摩擦磨损试验及分析方法
    1.4 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技术路线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原料
    2.4 试样的制备工艺
    2.5 性能测试方法
        2.5.1 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2.5.2 抗弯强度的测定
        2.5.3 显微硬度的测定
        2.5.4 XRD 物相分析
        2.5.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6 摩擦磨损性能的测定
第三章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组成及特性分析
    3.1 实验方法
    3.2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化学组成
    3.3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晶相结构
    3.4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煅烧过程的变化
        3.4.1 XRD 分析结果与讨论
        3.4.2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与讨论
        3.4.3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煅烧温度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废渣和助熔剂用量对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原料的分析及处理
        4.1.1 铝型材厂工业废渣的处理
        4.1.2 粘土的分析及处理
        4.1.3 滑石的分析及处理
        4.1.4 二氧化钛的分析
        4.1.5 六方BN 的分析
    4.2 铝废渣用量的确定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2.1 试样的吸水率和气孔率
        4.2.2.2 试样的体积密度
    4.3 助熔剂对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实验方法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2.1 助熔剂对试样的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影响
        4.3.2.2 助熔剂对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4.3.2.3 试样的XRD 分析
        4.3.2.4 试样的显微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烧结条件对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5.1 烧成温度对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5.1.1 实验方法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2.1 烧成温度对试样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影响
        5.1.2.2 烧成温度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5.1.2.3 烧成温度对试样摩擦系数及磨损率的影响
        5.1.2.4 试样的XRD 分析
        5.1.2.5 试样的显微结构分析
    5.2 保温时间对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2.1 保温时间对材料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的影响
        5.2.2.2 保温时间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5.2.2.3 保温时间对试样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
        5.2.2.4 试样的XRD 分析
        5.2.2.5 试样的显微结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Metallurgical investigations of dry sliding surface layer in phosphorous iron/steel friction pairs(论文参考文献)

  • [1]强流脉冲电子束作用下TC4钛合金表面Cr及Mo合金化的微观结构与性能[D]. 姚欣雯. 江苏大学, 2019(02)
  • [2]镀铬活塞杆表层裂纹分析与解决[J]. 高继文,刘洲. 电镀与精饰, 2019(05)
  • [3]SiC颗粒增强8009铝基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 黄少雄. 湖南大学, 2019
  • [4]浸渍石墨材料与氮化钢配对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 应宗霖.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5]Zr-B-N纳米复合刀具涂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 董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8(01)
  • [6]激光快速制备TiN/Al复合涂层及性能研究[D]. 张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7]磁场作用下有机—金属摩擦副的制动摩擦学行为与机理研究[D]. 卢立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8]铸钢表面镍基陶瓷颗粒复合功能渗层制备与性能研究[D]. 周游. 兰州理工大学, 2011(11)
  • [9]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烧结渗硼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 董鲜峰. 吉林大学, 2010(08)
  • [10]利用铝型材厂工业废渣制备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D]. 牛艳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磷铁/钢摩擦副干滑动表层的冶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