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件客户端全面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何秋跃[1](2021)在《基于iOS的数学速算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几乎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拓展了信息接收的方式。“如何把智能设备变成学习工具”这一问题已然成为了教育科研者的热门话题,随着各式各样的学习系统出现,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了现实。人们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理工学科的基础以及科学的原动力,数学的应用与社会经济、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运算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好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根据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运算过程过于繁锁、不注意使用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因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数学速算教学系统,期待学生通过训练后,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本系统围绕iOS手机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作为核心内容,同时通过代码对网页客户端、服务器与数据库进行功能实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部分教学系统,以及中小学生数学速算能力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到本教学系统的功能需求,从而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iOS的数学速算教学系统。系统主要包括iOS手机客户端、网页客户端、服务器和数据库。(2)根据安全性需求,研究了MD5与密钥相结合的数据安全技术,通过将其与系统相结合,保护iOS手机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取的教学视频和文档等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原始性。(3)在数学速算练习模块中,针对使用传统随机出题算法出题时,练习题库中所有题目练习完成之前,存在题目重复出现的问题,研究了随机出题改进算法,可有效解决题目重复出现的问题,提高练习效率;并且设计了个性化出题条件,用户可根据自身观看视频的学习情况而设置练习题目与答题时间等。(4)在用户注册时,使用了验证码技术与邮箱激活技术,可有效防止程序恶意注册造成服务器崩溃,确保用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并为重置密码功能模块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5)通过iOS手机客户端需求分析,iOS手机客户端实现了注册与登录、重置密码、滚动公告栏、速算教学视频观看、分类训练、快速练习、文档下载与预览、练习记录、问题反馈、个人管理等功能模块。(6)服务器端使用了Java语言、Servlet技术、My SQL数据库与Tomcat服务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服务器端为iOS手机客户端与网页客户端提供相关功能的接口和数据交互,并存储系统中的数学速算教学视频、练习题目、教学文档等数据。(7)网页客户端采用JSP+Servlet技术进行开发,实现了注册与登录、文件上传、文件管理、反馈信息查阅等功能模块。(8)分别对iOS手机客户端和网页客户端的功能进行了测试,也对服务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均达到了数学速算教学系统的设计目标。
韦赫城[2](2021)在《物联网教学平台中规则引擎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被纳入各高校的教学规划中。物联网教学平台是高校进行物联网教学的重要工具,其将物联网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较好衔接。在该平台的实践环节中,需要对智慧农业等物联网场景产生的数据流进行处理,但不同物联网场景的业务规则不同,以及即使同一物联网场景,业务规则也会不时发生改变。根据该特点,需要实现能让业务规则和应用代码解耦的规则引擎来支撑物联网教学平台的实践应用环节。本论文经过对研究现状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实现了一个完整可用、简易直观、可定制性强、数据处理高效的规则引擎系统,并在其中设计了规则链和规则节点两大核心元素来对业务规则的编写和构建进行拆分及简化。通过该规则引擎系统,师生用户能体验物联网技术在以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为原型设计的物联网拟真场景里的应用过程。系统整体采用集群架构设计,并通过基于ZooKeeper的调度者根据负载反馈来完成集群节点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内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用户及设备接入模块让平台中的师生用户及现实中的智能设备能够接入系统,规则节点模块让用户能够基于功能丰富的规则节点模板快速配置规则节点,规则链模块让用户能够连接规则节点构建规则链。用户通过规则链的构建,可以由简单的业务规则轻松搭建起复杂的业务规则逻辑,并且规则直观、易于理解,能满足物联网智慧场景里对数据流的复杂处理需求。场景中的设备传输数据会进入基于Akka框架的Actor模型来设计的数据消息传递流程链路,用Actor来承载系统中的设备、规则链以及规则节点等核心角色,经过一系列核心Actor间的消息传递,最后由该链路中的规则链Actor调度规则节点Actor完成对数据流的定制化处理,进而达到场景中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经过功能性需求及非功能性需求两方面测试,科学地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工作有效地支撑了物联网教学平台中的实践应用环节,该规则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颖[3](2020)在《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战略的牵引指导,互联网技术逐渐进入到传统行业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传统互联网的数据安全与信息隐私问题也逐渐扩大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身份认证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变得至关重要。典型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基于密码的口令认证、基于ID卡的持有物认证、基于指纹虹膜的生理特征认证和基于步态签名的行为特征认证等。其中前三者都属于“一次认证”技术,仅在用户初次登录系统时核验用户身份,一旦通过认证,不再阻拦用户操作。因此,当非法用户通过身份伪冒完成一次认证后,将持续使用系统资源,不受任何阻拦。而基于行为特征的生物认证技术将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持续采集行为特征,核验用户身份,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用户身份合法,防范非法用户的身份伪冒,避免数据隐私泄露,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因此,本论文引入连续身份认证系统对自设备启动后的用户操作进行持续监测,一旦系统核验出用户身份异常,将自动锁定设备并进行告警警示,实现对“一次认证”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对用户信息安全的升级保障。在系统设计上,本论文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考虑到单一模态识别的技术方案不足以有效刻画用户行为习惯,在准确率和识别率上都有较大进步空间等问题,选择了基于击键动力学和鼠标动力学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及基于用户活动记录的应用识别技术作为系统技术支撑,并对三种身份识别技术进行多模融合,引入信任模型,生成可持续认证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工作:(1)基于应用场景进行多模身份认证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与非功能性需求分析;(2)基于多模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进行总体设计与分层设计,将系统划分为数据处理层、数据传输层、算法分析层和应用层四大层次;(3)基于分层设计进行了完整的系统实现,并从数据采集、特征选择和模型训练等全流程对击键模型、鼠标模型等关键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4)对多模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最后,总结了本系统的不足与下一步改进之处。
刘炽义[4](2020)在《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土地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大,深基坑工程的开发利用也随之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深基坑工程的复杂性,理论研究不够健全,因此工程监测成为深基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本课题应合作单位的要求,利用传感器以及通信技术,并基于SSM框架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研究重点偏向于系统的整体搭建以及功能的实现。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了现阶段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个方面对系统的总体需求进行分析;结合需求,分别从整体架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业务流程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将系统分为五大模块,分别为数据接入子模块、负载均衡服务器模块、数据库模块、应用服务器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对于预警模块的预测算法,主要针对监测项目周边建筑物沉降量,对两种典型的智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包括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算法模型作出改进后集成至本系统,并对两种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实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达到预期效果。然后介绍了本系统中所采用的各项目监测技术,并对于数据接入方案进行总体设计,将监测项目分为两大类:可自动采集项目和需手动测量项目。对于可自动采集项目,利用已有自动采集终端,设计统一的接入通信协议,进行数据自动接入;对于需手动测量项目,提供页面上传功能,保证监测项目的完整性。接下来对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其余各模块进行详细设计与实现。对于负载均衡模块,采用Nginx服务器通过源地址哈希的方式将请求分发至应用服务器中;对于数据库模块,从架构、概念以及表三个方面对关系型数据库My SQL进行了设计实现,从实时数据缓存和Session一致性两个方面说明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的必要性;对于应用服务器模块,采用集群化部署,并基于SSM框架为客户端提供用户管理、工程信息管理、监测数据信息管理以及报警信息管理等功能;对于预警模块,设计双控模式的三级预警方案,为每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设置两个控制指标:累积量和变化率,同时为每个监测点设置三个安全状态,对不同安全状态作出不同的报警推送响应。最后结合需求分析,搭建完软硬件测试环境后,从系统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全方位测试,实验表明,系统满足各项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应对各种并发情况,快速响应,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感。
陈思红[5](2020)在《采煤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煤炭能源仍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面对煤炭长期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等问题,明确高效的煤炭开采技术与先进的配套装备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采煤机作为现代化机械开采的重要设备之一,在设计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由于这些数据分散于采煤机各信息化平台,造成了技术流失和知识共享困难等问题。因此,实现数据驱动的创新设计是采煤机现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助于促进企业集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应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为一体的协同化发展。面向数据驱动的采煤机创新设计发展趋势,针对采煤机数据分散、共享程度低等现状,围绕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需求,运用ASP.NET技术、Ajax异步技术、Web Service技术及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以Visual Studio、SQL server 2008为系统开发工具,构建一个集专题数据、应用服务、数据汇交为一体的基于数据共享的采煤机服务系统。共享服务系统包括专题服务子系统、应用服务子系统、汇交服务子系统和其他辅助子系统,有效地将分散于采煤机各数字化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和汇聚,为设计人员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资源,促进采煤机数据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本研究提出采煤机科学数据专题数据服务子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对采煤机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处理,构建具有专项特点的专题数据库,包括设计资源库、零件库、CAD模型库及CAE分析库等专题库,满足用户对数据资源的浏览、检索、下载等功能。通过对概念设计、参数化建模和CAE分析技术的研究,构建在线概念设计、CAD参数化建模、CAE分析等功能模块,完成采煤机应用服务子系统的集成,通过实例分析初步验证应用服务子系统,满足用户在线对采煤机的选型设计、关键零部件的CAD参数化建模和CAE参数化分析,为采煤机数字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采煤机科学数据特征分析,设计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体系和功能框架,提出“以专家审核为主、数据管理员为辅”的汇交审核方案,构建比较完整的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服务子系统,满足用户对数据产品的元数据和数据实体的汇交需求,不断丰富采煤机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初步实现采煤机制造企业数据的高效汇交。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确定系统测试方案,完成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等测试,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运行实例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系统将数字化设计贯穿于采煤机设计流程中,收集整合大量具有设计意义的数据资源,设计并开发供用户共享数据的汇交平台,为用户提供集数据资源、数字化设计、数据汇交等服务为一体的数据应用共享服务模式,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实现数据资源的科学管理,减少数据资源的浪费,对煤机装备的资源集成化、设计数字化、运行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智能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6](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雨薇[7](2020)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华东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各行业利用移动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图书馆也不例外。我国图书馆早在2000年推出的移动服务是微短信服务。随后WAP网站开始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得到应用。直至2010年,微信、微博等新兴服务平台逐渐取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开始应用到移动服务中并不断发展。随着新一轮移动服务的兴起,以及信息传播方式和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各高校图书不断创新移动服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服务方式上都有显着的提高,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例如服务内容针对性不强进而导致用户粘性偏低等问题,服务效果有待加强。为进一步促进华东地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本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选取了华东地区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高校是目前华东地区各方面发展走在前列的院校,所以研究它们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本文对华东地区41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介绍了该篇文章的研究背景,说明了本文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意义,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归纳总结出目前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相关的理论界定。主要是对本文调查内容中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介绍,首先对图书馆移动服务、图书馆微服务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再介绍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图书馆移动服务内容,为接下来文章的撰写打好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调查分析部分。是对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开展情况展开调查。确定调查方法与内容之后,利用网络调查法对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对其移动服务的现状有具体的认识。第四章是问题分析部分。根据第三章对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的调查,提出目前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式和内容上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五章是对策部分。针对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优化策略。第六章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总结本文的研究成绩与不足,并提出展望。
葛松胤[8](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新闻传播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基于信息技术的聚合型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用户青睐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借助自己的一系列优势与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展开竞争,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然而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历史较短,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亟待优化及规范。本文从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历程和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内容的生产及分发、盈利模式、核心能力、市场定位等。其特征包括信息聚合快速化、海量化;用户定位个性化、差异化;资讯分发便捷性、动态性;内容分享移动化、社交化。梳理了目前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包括精准分发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内容、“机器+人工”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实现个性化的盈利模式创新。同时还探索了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问题,如算法分发可能使用户面临“信息茧房”、存在侵犯隐私权和强制索取权限等违规行为、聚合模式容易引发新闻稿件的版权争端、缺乏对低俗暴力、有害内容和虚假广告的有效治理等。最后本文对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优化策略,即从编辑、内容、渠道和版面四个角度促进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良性发展。
李晶[9](2020)在《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演进,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乃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然而,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诱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政策行为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面对如此情境,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所谓政府网络公关,是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将网络沟通传播方式引入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和传播信息,与公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以争取公众的信任、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塑造与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公关理念与行为。政府网络公关不仅涉及网络信息技术,而且涉及了一种以网络媒介为手段的崭新政府治理模式,其实质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双向互动与沟通,建立一种互利互信的理想公共关系状态。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始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后开始“三网一库”工程建设,即大力推进政府办公业务网、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协同化办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快速发展。自2011年起,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又纷纷开设政务微博,将其作为获取社情民意、公开政务信息、推行网络问政、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近几年,以政务APP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快速成长起来,与政务微博一起成为政府网络公关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沟通媒介,其巨大的媒介优势和信息沟通效果,使政府网络公关展现出新的形态、新的活力。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如今正朝着一个以公众为中心、政府网络公关媒介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迈进。但是,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是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公众,所涉及的事务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又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信息安全等问题对政府网络公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兴网络媒介的优势,利用有效的公关手段,制定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网络公关策略,使其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现阶段政府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以职能为主线分析我国政府网络公关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清晰地了解当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实际状况,帮助我们探寻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策略。政府网络公关具有政府形象塑造、公共危机治理、公共政策传播和信息服务等四项基本职能。政府网络公关的首要职能是政府形象塑造,其能够借助多元化网络公关媒介的优势,帮助政府树立沟通型、互动型、创新型等良好的政府形象。不过,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不断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与素质,强化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使政府网络公关的政府形象塑造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其次,公共危机治理是当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网络公关的重要职能。政府网络公关在帮助政府获取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修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府网络公关意识和专门网络公关部门的欠缺,政府与公众间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通过强化政府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能。再次,政府网络公关重新定义了公共政策的传播模式,畅通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政策传播优化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公共政策传播的封闭性、公共政策传播反馈渠道受阻,以及公共政策传播的舆论场分离,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的实现。为此,应借助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创新公共政策传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最后,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让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让政府信息服务的效能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在线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公众对信息服务参与度不高、政府信息服务不平衡以及政府与公众沟通不深入等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通过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升级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来让尽可能多的公众享受到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中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明确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也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双向-主动-引导”是未来的发现方向,其既强调了政府网络公关在主客体间信息沟通的互动性,又能明确公关态度上的主动性,还体现了公关手段上的引导性,是未来政府网络公关模式的理想状态。
娄冬[10](2019)在《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信息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和传递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及其相关文化事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信息,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是人类社会一种十分普遍的信息行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音乐信息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最原始的人体音乐信息,发展为纸质音乐信息,进入电子时代后,出现了模拟音乐信息,如今进入了数字音乐信息的时代。数字音乐信息用户是数字音乐信息的获取者、使用者和消费者,是数字音乐服务商和图书情报机构开展数字音乐信息服务的对象。对数字音乐信息用户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用户音乐信息行为研究的不足,完善音乐信息理论,拓宽和深化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内容;为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提供指导,提高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效率;为数字音乐服务商优化营销策略和服务方式提供指导,促进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为图书情报机构数字音乐信息服务提供指导,优化图书情报机构音乐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国内外学者对音乐信息的概念、特点和类型,用户音乐信息需求和音乐信息获取、管理和社交行为都有一定的研究,但专门研究音乐信息基本理论和音乐信息行为的不多,缺乏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获取行为方式选择机制等的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缺少对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全面系统调查分析和不同类型用户的比较分析。本文在综述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建立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模型,探明用户数字音乐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厘清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以及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机制,总结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共性和在校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差异。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用户数字音乐获取行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音乐信息基本理论、音乐信息需求、音乐信息行为等方面对国内外数字音乐信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评析,提出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在界定音乐概念、信息概念和音乐信息概念的基础上,按音乐信息的内容性质和载体形式对音乐信息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类型音乐信息的构成和特点,总结并阐述音乐信息的功能;界定信息行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构建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模型,并对模型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行为对象和行为方式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运用扎根理论与方法,选取30名音乐信息用户,对其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度访谈,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归纳出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7个动机、影响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6个个人因素和3个环境因素、以及影响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转化为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4个数字音乐信息因素,建立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模型,并从理论上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第四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阐述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调查确定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26个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再通过第三轮专家咨询调查和解释结构模型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得到1个一级因素、13个二级因素、4个三级因素和8个四级因素,建立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模型;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层级关系进行解释,并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及其选择机制进行研究。在阐述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构成的基础上,通过情报学理论推导和对数字音乐平台的网络观察确定用户数字音乐信息平台的10个基本品质要素和25个附加品质要素;通过用户调查和KANO模型方法运算确定用户对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各项要素的品质要求,得出3项兴奋型品质要素、5项期望型品质要素、5项必备型品质要素、20项无差异型品质要素、2项反向型品质要素;分析不同类型品质要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就用户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获取行为习惯、他人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和推荐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六章对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共性与差异进行调查分析。以前几章得到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数字音乐用户的实际,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向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和工作状态的人群发放问卷,调查用户数字音乐信息的获取行为动机、获取行为对象、获取行为方式三个方面的情况。总结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共性,比较分析在校学生、上班族、退休人员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差异。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二、邮件客户端全面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邮件客户端全面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OS的数学速算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iOS手机客户端技术 |
2.1.1 iOS系统介绍 |
2.1.2 iOS开发语言Objective-C介绍 |
2.1.3 MVC设计模式 |
2.1.4 Cocoa Pods第三方库管理工具 |
2.1.5 随机出题改进算法 |
2.2 网页客户端开发技术 |
2.2.1 B/S架构 |
2.2.2 Java EE概述 |
2.2.3 JSP与 Servlet技术 |
2.3 Tomcat服务器 |
2.4 My SQL数据库 |
2.5 系统数据安全技术 |
2.5.1 MD5 与密钥相结合的摘要算法介绍 |
2.5.2 MD5 与密钥相结合的摘要算法应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 |
3.1 可行性分析 |
3.2 iOS手机客户端功能性需求 |
3.2.1 注册与登录模块 |
3.2.2 重置密码模块 |
3.2.3 滚动公告栏模块 |
3.2.4 数学速算视频观看模块 |
3.2.5 数学速算分类训练模块 |
3.2.6 数学速算快速练习模块 |
3.2.7 文档下载并预览模块 |
3.2.8 练习记录功能模块 |
3.2.9 反馈功能模块 |
3.2.10 个人管理功能模块 |
3.3 iOS手机客户端非功能性需求 |
3.4 网页客户端功能性需求 |
3.4.1 注册与登录模块 |
3.4.2 文件上传模块 |
3.4.3 文件管理模块 |
3.4.4 反馈信息查阅模块 |
3.5 网页客户端非功能性需求 |
3.6 服务器功能性需求 |
3.7 服务器非功能性需求 |
3.8 系统整体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1 iOS手机客户端开发环境搭建 |
4.1.2 网页客户端及服务器开发环境的搭建 |
4.2 建立应用工程 |
4.2.1 iOS手机客户端工程的创建 |
4.2.2 网页客户端及服务器工程创建 |
4.3 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4.4 My SQL数据库的设计 |
4.4.1 用户信息表 |
4.4.2 教学视频信息表 |
4.4.3 分类训练习题表 |
4.4.4 滚动公告图片表 |
4.4.5 教学文档信息表 |
4.4.6 用户头像信息表 |
4.4.7 反馈信息表 |
4.5 iOS手机客户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5.1 iOS访问权限机制 |
4.5.2 注册验证码与邮箱激活 |
4.5.3 注册与登录功能模块 |
4.5.4 重置密码模块 |
4.5.5 滚动公告栏功能模块 |
4.5.6 数学速算视频观看模块 |
4.5.7 数学速算分类训练模块 |
4.5.8 数学速算快速练习模块 |
4.5.9 文档下载并预览模块 |
4.5.10 练习记录功能模块 |
4.5.11 反馈功能模块 |
4.5.12 个人管理功能模块 |
4.6 网页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4.6.1 注册与登录模块 |
4.6.2 文件上传模块 |
4.6.3 文件管理模块 |
4.6.4 反馈信息查阅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测试流程 |
5.2.1 iOS手机客户端测试流程 |
5.2.2 网页客户端测试流程 |
5.2.3 服务器端测试流程 |
5.3 测试结果 |
5.3.1 iOS手机客户端测试结果 |
5.3.2 网页客户端测试结果 |
5.3.3 服务器端性能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物联网教学平台中规则引擎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当前研究发展状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物联网 |
2.1.2 规则引擎 |
2.2 Drools规则引擎概述与分析 |
2.2.1 Drools规则引擎介绍 |
2.2.2 Drools规则引擎的规则文件 |
2.2.3 Drools规则引擎的Rete算法 |
2.2.4 Drools规则引擎的不足 |
2.3 ETL工具概述与分析 |
2.4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
2.5 本文规则引擎系统涉及的技术 |
2.5.1 SpringBoot |
2.5.2 ZooKeeper |
2.5.3 Kafka |
2.5.4 Netty |
2.5.5 Akka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 数据库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ctor模型的规则引擎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Akka中的Actor模型分析 |
4.2.1 Actor及ActorSystem容器 |
4.2.2 Actor的生命周期及监督机制 |
4.2.3 Actor的消息传递 |
4.3 规则节点Actor设计 |
4.3.1 规则节点定义与类型扩展 |
4.3.2 规则节点实例化与消息处理 |
4.4 规则引擎中的消息传递 |
4.4.1 规则引擎中的关系 |
4.4.2 规则引擎中的规则调度 |
4.5 仿真对比测试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架构相关技术实现 |
5.1.1 基于ZooKeeper的负载均衡 |
5.1.2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设计 |
5.2 功能性需求设计与实现 |
5.2.1 用户及设备接入模块 |
5.2.2 规则节点模块 |
5.2.3 规则链模块 |
5.3 非功能性需求设计与实现 |
5.3.1 安全性 |
5.3.2 可用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性测试 |
6.2.1 用户及设备接入模块测试 |
6.2.2 规则节点模块测试 |
6.2.3 规则链模块测试 |
6.3 规则引擎场景测试 |
6.4 非功能性测试 |
6.4.1 可用性测试 |
6.4.2 响应速度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研究现状 |
1.2.2 基于鼠标特征的身份识别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应用特征的身份识别研究现状 |
1.2.4 基于多模融合的身份识别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生物识别技术 |
2.1.1 技术概述 |
2.1.2 击键识别 |
2.1.3 鼠标识别 |
2.1.4 评价指标 |
2.2 分类算法介绍 |
2.2.1 机器学习分类算法 |
2.2.2 神经网络分类算法 |
2.3 多分类器融合技术 |
第三章 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初始化功能 |
3.1.2 数据采集功能 |
3.1.3 数据传输功能 |
3.1.4 连续身份认证功能 |
3.1.5 异常告警功能 |
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系统各分层设计 |
4.2.1 数据处理层设计 |
4.2.2 数据传输层设计 |
4.2.3 算法分析层设计 |
4.2.4 应用层设计 |
第五章 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具体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2 系统各分层实现 |
5.2.1 数据处理层实现 |
5.2.2 数据传输层实现 |
5.2.3 算法分析层实现 |
5.2.4 应用层实现 |
5.3 系统关键模块实现 |
5.3.1 击键识别模型 |
5.3.2 鼠标识别模型 |
5.3.3 应用识别模型 |
5.3.4 信任模型实现 |
5.3.5 异常告警实现 |
5.4 数据库设计 |
5.4.1 用户信息表 |
5.4.2 传输记录表 |
5.4.3 信任模型数据表 |
5.4.4 告警记录表 |
第六章 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测试 |
6.2.1 主界面 |
6.2.2 注册登录功能 |
6.2.3 系统设置功能 |
6.2.4 数据采集功能 |
6.2.5 系统更新功能 |
6.2.6 异常告警功能 |
6.3 性能测试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与申请专利 |
(4)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基坑监测内容 |
2.1.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 相关技术简介 |
2.2.1 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 |
2.2.2 SSM框架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3.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设计 |
2.3.3 系统业务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典型智能预测模型研究 |
3.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研究 |
3.1.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简介 |
3.1.2 建模流程 |
3.1.3 ARIMA算法步骤的改进优化 |
3.1.4 ARIMA算法模块接口编程实现 |
3.2 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 |
3.2.1 灰色预测模型简介 |
3.2.2 建模步骤 |
3.2.3 灰色预测算法的改进优化 |
3.2.4 灰色预测算法模块接口编程实现 |
3.3 实验分析 |
3.3.1 ARIMA模型算例分析 |
3.3.2 灰色预测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
3.3.3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及数据接入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
4.1.1 水平位移监测 |
4.1.2 竖向位移监测 |
4.1.3 地下水位监测 |
4.1.4 轴力应力监测 |
4.1.5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
4.2 数据接入方案设计 |
4.3 数据接入通信协议的设计与数据手动录入系统的实现 |
4.3.1 数据接入通信协议的设计 |
4.3.2 数据手动录入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 负载均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1 负载均衡算法 |
5.1.2 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构建与部署 |
5.2 数据库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1 My SQL数据库 |
5.2.2 Redis数据库 |
5.3 应用服务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应用服务器的构建 |
5.3.2 后台技术架构实现 |
5.3.3 各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 预警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1 预警方案设计 |
5.4.2 预警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1.1 硬件测试环境 |
6.1.2 软件测试环境 |
6.2 功能性测试 |
6.2.1 用户相关功能测试 |
6.2.2 数据接入相关功能测试 |
6.2.3 数据管理相关功能测试 |
6.2.4 预警相关功能测试 |
6.3 非功能性测试 |
6.3.1 实时性测试 |
6.3.2 并发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与获奖情况 |
(5)采煤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科学数据共享 |
1.2.2 数据共享技术研究 |
1.2.3 采煤机数据库共享与知识库系统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采煤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采煤机科学数据资源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功能需求分析 |
2.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 系统体系架构与功能设计 |
2.4.1 设计原则 |
2.4.2 体系架构 |
2.4.3 功能设计 |
2.5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5.1 ASP.NET |
2.5.2 Ajax技术 |
2.5.3 Web Service技术 |
2.6 系统开发环境 |
2.6.1 系统架构 |
2.6.2 系统硬件开发环境 |
2.6.3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2.7 系统可行性分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采煤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模块集成 |
3.1 引言 |
3.2 专题数据服务子系统 |
3.2.1 采煤机专题数据资源 |
3.2.2 功能结构设计 |
3.2.3 数据库设计 |
3.3 应用服务子系统 |
3.3.1 概念设计功能 |
3.3.2 CAD参数化建模功能 |
3.3.3 CAE参数化分析功能 |
3.4 下载中心子系统 |
3.4.1 功能设计 |
3.4.2 功能实现 |
3.5 用户管理子系统 |
3.5.1 用户权限分析 |
3.5.2 用户管理功能实现 |
3.6 系统帮助子系统 |
3.6.1 联系我们 |
3.6.2 问题反馈 |
3.7 小结 |
第四章 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服务子系统 |
4.1 引言 |
4.2 汇交子系统需求分析 |
4.2.1 采煤机设计数据特征 |
4.2.2 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面临的问题 |
4.3 汇交体系 |
4.3.1 汇交体系结构 |
4.3.2 汇交技术流程 |
4.3.3 汇交工作流程 |
4.4 功能设计 |
4.4.1 汇交注册 |
4.4.2 数据汇交 |
4.4.3 汇交审核 |
4.4.4 数据管理 |
4.5 功能实现技术研究 |
4.5.1 元数据汇交 |
4.5.2 数据传输 |
4.5.3 专家审核 |
4.6 数据库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系统集成 |
5.3 系统测试 |
5.3.1 测试目的与原则 |
5.3.2 测试内容 |
5.3.3 测试方法与步骤 |
5.3.4 测试结果 |
5.4 应用实例 |
5.4.1 专题数据服务子系统 |
5.4.2 应用服务子系统 |
5.4.3 汇交服务子系统 |
5.4.4 下载中心子系统 |
5.4.5 用户管理子系统 |
5.4.6 系统帮助子系统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7)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华东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二、图书馆移动服务相关理论 |
(一)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概念 |
(二)图书馆微服务 |
(三)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 |
1.SMS服务方式 |
2.WAP网页服务方式 |
3.移动设备客户端服务方式 |
4.微信、微博服务方式 |
(四)图书馆移动服务内容 |
1.借阅查询服务 |
2.参考咨询服务 |
3.学科服务 |
4.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
5.多媒体服务 |
三、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内容 |
(二)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调查与分析 |
1.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客户端服务方式调查分析 |
2.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方式调查分析 |
3.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方式调查分析 |
4.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官网移动服务方式链接设置情况的调查分析 |
(三)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内容调查及分析 |
四、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效果不佳 |
(二)资源缺乏,技术设备功能有限 |
(三)图书馆移动服务内容趋同,缺乏个性化服务 |
(四)移动服务即时性不足,缺乏交互性 |
(五)学科服务发展不平衡,开展深度不足 |
五、华东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优化策略 |
(一)提高宣传意识,拓宽推广渠道 |
(二)创新资源建设、引入先进技术设备 |
(三)根据用户需求,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 |
(四)优化移动终端业务,提高服务交互性 |
(五)加强用户环境嵌入,拓展深层次学科服务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数据背景下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历程 |
2.1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定义 |
2.2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历程 |
2.2.1 邮件列表阶段 |
2.2.2 RSS阅读器阶段 |
2.2.3 手机报阶段 |
2.2.4 集纳型新闻网站阶段 |
2.2.5 移动新闻客户端(APP)阶段 |
2.3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产生的原因 |
2.3.1 大数据与云计算奠定技术基础 |
2.3.2 用户对个性化新闻内容的需求更加强烈 |
2.3.3 互联网企业集聚了大量资本、技术与人才 |
2.3.4 传统媒体理念难以适应网络传播环境 |
第3章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与特征 |
3.1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主要发展模式 |
3.1.1 内容生产与分发 |
3.1.2 盈利模式 |
3.1.3 核心能力 |
3.1.4 市场定位 |
3.2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主要特征 |
3.2.1 海量内容,实时更新 |
3.2.2 内容分发的个性推荐,千人千面 |
3.2.3 资讯传送的便捷性、动态性 |
3.2.4 内容分享移动化、社交化 |
第4章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及问题 |
4.1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分析 |
4.1.1 信息整合能力强,灵活度高 |
4.1.2 新闻审核与编辑流程运转迅速 |
4.1.3 广告营销更加高效 |
4.2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存在的问题 |
4.2.1 算法分发可能使用户面临“信息茧房” |
4.2.2 存在侵犯隐私权、强制索取权限等违规行为 |
4.2.3 聚合模式容易引发内容版权争议 |
4.2.4 缺乏对低俗暴力、有害内容和虚假广告的有效治理 |
第5章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传播模式的优化策略 |
5.1 编辑层面:建立多重审核制度,强化舆论引导 |
5.1.1 进一步优化算法,做好新闻的“把关人” |
5.1.2 强化对从业者的职业培训,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
5.1.3 组建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团队 |
5.2 内容层面:优化新闻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
5.2.1 根据细分市场特征,合理设计客户端产品 |
5.2.2 提升用户体验,适度控制广告信息发布 |
5.3 渠道层面:发挥平台优势,与其他新闻源信息共享 |
5.3.1 与传统类媒体进行有效合作 |
5.3.2 优化算法,推动技术创新 |
5.4 版面优化:在用户界面上进一步创新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政府网络公关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内涵解析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涵义 |
二、政府网络公关的基本要素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特征 |
四、政府网络公关的比较性优势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形式 |
一、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公关 |
二、电子邮件的针对性公关 |
三、政府网络论坛的引导公关 |
四、“两微一端”的“微时代”实时公关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职能 |
一、政府形象塑造 |
二、公共危机治理 |
三、公共政策传播 |
四、政府信息服务 |
第四节 政府网络公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再造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 |
三、分众传播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兴起的背景 |
一、信息社会的来临 |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临的机遇 |
一、政府网络公关基础夯实 |
二、政府网络公关动力增强 |
三、政府网络公关能力提升 |
四、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
第三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挑战 |
一、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难度加大 |
二、信息传播速度提升,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反应时间减少 |
三、传受角色模糊,致使政府网络公关针对性不足 |
四、把关人角色弱化,致使政府网络公关信息传播失真 |
第四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历程 |
一、政府网络公关之萌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 |
二、政府网络公关之成长:“三网一库”工程”的建设 |
三、政府网络公关之强化:“政务微博”的实时互动 |
四、政府网络公关之新形态:新兴媒介的开发应用 |
第三章 政府形象塑造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一、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紧迫性 |
三、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新导向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实效 |
一、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积极作用 |
二、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困境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
一、提升政府自身素质与能力,夯实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
二、增进与公众的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环境 |
三、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与应用,完善政府形象塑造机制 |
第四章 公共危机治理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 |
一、要求政府第一时间争夺话语权 |
二、要求信息沟通公开透明 |
三、要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四、要求重视日常危机预警和处置预案的建设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突出作用 |
一、沟通信息与引导舆论,塑造应对公共危机的良好环境 |
二、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 |
三、修复与优化政府形象,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应用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意识狭隘、能力欠缺 |
二、缺少专门的政府网络公关部门和统一的制度规划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信息沟通不畅 |
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足制约政府网络公关 |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网络公关的完善 |
一、提升政府的网络公关能力 |
二、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 |
三、优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
第五章 公共政策传播优化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 |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传播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公共政策传播的新态势 |
三、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机理 |
一、两者的建构理论相同 |
二、两者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性能相同 |
三、两者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策略 |
一、以“共治共享”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思维 |
二、以人性化为原则,创新政策传播内容 |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 |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政策传播媒介与手段 |
第六章 政府信息服务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 |
一、政府信息与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
三、目前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政府信息服务问题的成因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的正向效应 |
一、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 |
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 |
三、提升政府信息服务的整体效能 |
第三节 基于政府网络公关考量的政府信息服务完善对策 |
一、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 |
二、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 |
三、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四、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
结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趋势 |
一、变单向为双向:强化政府与公众的网络互动 |
二、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政府网络公关的主动性 |
三、变牵制为引导: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音乐信息基本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音乐信息需求的研究 |
1.2.3 关于音乐信息行为的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基本理论 |
2.1 音乐信息理论 |
2.1.1 音乐信息的概念 |
2.1.2 音乐信息的类型 |
2.1.3 音乐信息的功能 |
2.2 信息行为理论 |
2.2.1 信息获取行为 |
2.2.2 信息管理行为 |
2.2.3 信息利用行为 |
2.2.4 信息交互行为 |
2.3 数字音乐获取信息行为理论模型 |
2.3.1 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2.3.2 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理论模型解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 |
3.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3.1.2 研究步骤 |
3.1.3 样本选择与构成 |
3.1.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
3.2.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开放式编码 |
3.2.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主轴编码 |
3.2.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选择性编码 |
3.2.4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模型 |
3.3 用户数字音乐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
3.3.1 用户的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 |
3.3.2 影响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个人因素 |
3.3.3 影响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环境因素 |
3.3.4 影响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转化为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及其影响因素 |
4.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构成 |
4.1.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内容 |
4.1.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形式 |
4.1.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质量 |
4.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
4.2.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
4.2.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确定 |
4.2.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 |
4.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4.3.1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表层因素分析 |
4.3.2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中层因素分析 |
4.3.3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深层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及其选择机制 |
5.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的构成 |
5.1.1 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途径 |
5.1.2 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方法 |
5.1.3 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工具 |
5.2 平台品质对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 |
5.2.1 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品质要素的确定 |
5.2.2 基于KANO模型的用户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品质要求分类 |
5.2.3 平台的不同品质要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 |
5.3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其他因素 |
5.3.1 用户自身因素的影响 |
5.3.2 他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共性与差异 |
6.1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 |
6.1.1 我国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 |
6.1.2 我国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影响因素 |
6.1.3 我国用户选择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原因 |
6.2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 |
6.2.1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风格流派 |
6.2.2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表现形式 |
6.2.3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语种 |
6.2.4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媒体形式 |
6.2.5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内在质量要求 |
6.2.6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外在质量要求 |
6.2.7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 |
6.3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 |
6.3.1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基本途径 |
6.3.2 我国用户使用数字音乐信息平台的类型 |
6.3.3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专门音乐平台 |
6.3.4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综合性音视频平台 |
6.3.5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直播平台 |
6.3.6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乐谱平台 |
6.3.7 我国用户了解新数字音乐信息的方法 |
6.3.8 我国用户搜索数字音乐信息的方法 |
6.3.9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常用工具 |
6.3.10 我国用户选择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的原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访谈提纲 |
附录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专家咨询第一轮问卷 |
附录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专家咨询第二轮问卷 |
附录4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专家咨询第三轮问卷 |
附录5 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品质要求调查问卷 |
附录6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邮件客户端全面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OS的数学速算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何秋跃.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物联网教学平台中规则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 韦赫城.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多模识别的连续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颖.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8)
- [4]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炽义. 东南大学, 2020(01)
- [5]采煤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D]. 陈思红.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7]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华东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D]. 刘雨薇. 安徽大学, 2020(07)
- [8]大数据背景下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分析[D]. 葛松胤. 吉林大学, 2020(08)
- [9]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D].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10]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D]. 娄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