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创新——回忆《中国民兵》杂志初创时期的一段经历(论文文献综述)
毛宁[1](2017)在《“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文中研究指明关于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西方美术思潮的涌入和传统文人美术的回应,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关注。但对于中国新兴美术与民间传统的关系,现有的研究尚未突破抗战美术的范围,跳出政治导向的视角。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将视线投向民间,白话文运动、民间文学运动与民俗学运动率先吹响了关注民间文化的号角,民间美术也随之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边缘地位,进入学术视野,融入美术实践。民间美术传统的价值重估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一条隐藏的线索,有必要从社会思潮、学术视野、美术实践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史料耙梳,呈现其具体过程、多元面貌和历史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将学术、人生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思想,是民间美术传统得到价值重估的基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鲁迅将美术“播布人间”的倡议,1927年北京艺术大会“向民间去”的口号,都预示着艺术社会功能的变迁与传统美学标准的重估。但受到传统雅俗观念的影响和西方美术思潮的冲击,走向民众的美术理想并未直接导致美术家对民间美术的关注,民间美术的价值重估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五四之后,文学家和民俗学者纷纷将民间美术纳入学术视野,鲁迅、钟敬文等人的倡导,以及整个学术氛围的改变深刻地影响了美术家对于民间美术的态度。美术家走向民众的实践,以及抗战时期生活境遇的改变,也潜移默化地加深了美术家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五四之后的美术领域虽然没有形成研究民间美术的学术团体,也没有形成继承民间传统的美术阵营,而美术家关注民间美术,并将之融入艺术创作的史实,却真实地存在于诸多美术家的个人努力之中。如林风眠、庞薰琹、张光宇等人融合民间美术的探索与成就,不仅说明民间传统已经得到美术家的关注,也呈现出美术家融合民间传统进行现代美术探索的不同方式。而“大众化”和“民族化”的艺术诉求,是他们借鉴民间传统的内在动力。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政治宣传的现实诉求使民间美术的价值得到凸显,美术家形成了对于民间传统的自觉,展开了借鉴民间形式的大讨论。及至抗战后期,美术界对民间美术的借鉴已蔚然成风。抗战美术对民间形式的借鉴虽然不以艺术探索为初衷,但美术家利用民间形式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获得了广泛接触民间美术、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甚至与民间艺人并肩创作的历史机遇。美术家对于民间美术的态度由此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改观。这一时期,美术史论的研究也将目光投向民间,将民间美术视为中国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层面见证了民间传统的登堂入室。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抗日战争时期,“向民间去”的美术思潮引导着美术家去发现长期被轻视的民间传统,而民间传统的登堂入室,又使美术家实现了“向民间去”的艺术理想。对于民间传统的自觉,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特征。
任金帅[2](2013)在《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农村危机的凸显,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成为是时社会运动之主潮。无论是民国时人为挽救时弊所做的对策性研究,还是今人为解决现实“三农”问题而开展的学理性探讨,乡村建设运动都因具备丰富的历史蕴含而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选取乡村建设运动的主体力量——“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研究主题,尝试以“群体”为切入点,以1926-1937年间的华北主要乡村建设区域为中心,考察乡建工作者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路径、群体特征、实践活动、工作方式、社会认同及群体走向等问题,并立足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探讨乡建工作者对乡村建设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影响,一方面基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全景对工作者群体进行再审视,以期形成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新认识。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发展壮大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根源则在于近代以来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并未与乡村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日渐明显,促成城市中知识分子的“冗余”现象以及乡村社会的全面破产。出于救国救民的热忱以及谋求生路等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乡村建设事业,而部分规模较大的乡建团体、机构也在选拔、培养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由此,一个以宗旨目的上的统一、事业内容上的一致,情感价值上的相近等为内聚力的工作者群体逐渐形成。为实现救济农村、复兴民族国家的目的,群体成员在不同岗位上承担起贯彻乡村建设理论、路线,推进诸如社会调查、乡村教育、农业经济、医疗卫生等工作的重任,他们的行为与活动直接影响着事业的走向与成效,可谓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与灵魂。然而尽管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事业的开展做出各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者数量、能力的增长与乡建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趋势之间的脱节,以及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工作者角色错位问题,均成为影响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致因。更进一步说,工作者群体的工作内容及方式不仅关乎运动的进展,还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对乡建运动及工作者群体的评价。而这些来自外界尤其是政治势力的评价以及自身的工作体验复又影响着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成为影响整个群体分化与走向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对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研究是重新审视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有待发掘的视角,有助于填补运动的“血肉”,使研究突破“史实再现”的宏观叙述模式与泛泛铺陈的写作手法,真正深入到运动的内部场景,获得有关乡村建设运动产生、发展、成效、局限及其根源所在的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吴凑春[3](2011)在《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文中认为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大陆)传记片创作(1949-2010)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反思,试图为当今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文不孤立地考察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实践,而是既细读一个个传记片文本,又关注该片制作的时代、机构以及传主身份;既注意影片塑造了怎样的传主形象,又透析“这一个”传主是如何塑造的;既重视传主形象塑造本身的意义,又将其放在整个传记片创作历史中加以考察。整个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传记片立场,从而确定全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写作思路,并对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第二章考察“27年(1949-1976)”传记片创作历程及断裂原因。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将“十七年”传记片按“长影”厂、“上海”、“八一”厂三个地域分别论述,并分析了此期传记片创作在电影史上的经典价值所在,以及传记片创作中断的历史原因;其次,从作为传记片这一电影类型的角度分析《武训传》的制作及被批判命运全过程;最后,论述并提炼了郑君里在传记片领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第三章是对新时期(1977-1999)传记片创作的考察。以“主旋律”战略实施为界,该期传记片创作分为“多元化”创作阶段和“主旋律”创作阶段。用以批判极“左”历史的老一辈革命家、古代人物、近代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无宣教色彩人物等等各式传记片,汇成了多元化创作局面;在“主旋律”战略下,革命领袖、英模传记片大量涌现,在数量繁荣背后却蕴含着诸多问题和危机。第四章是考察新世纪(2000-2010)传记片创作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嬗变,对这十年创作的新亮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并重点将丁荫楠跨世纪的传记片创作实践,做了较为辩证的阐述与评价。第五章是从传主的选择、形象塑造以及叙事模式等多角度,对新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整体解读,对六十余年来传主叙事流变做了一个较为简要的概括,并对“成长”叙事模式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梳理和反思。第六章“结语”,将中外(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进行了异同比较,进而提出了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改变题材意识,树立类型观念;纠正类型误读;端正类型立场;加强类型设计,拥有全球眼光。只有努力塑造个性生动、可信可感的多元化传主形象,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上下功夫,传记片创作才能赢得现在与未来。总之,本文希望能为中国传记片进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
岳晓英[4](2008)在《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文中研究指明形式研究、风格研究是中国电影研究的薄弱环节,受大卫·波德威尔对好莱坞古典电影叙事模式研究的启发,在全面考察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的基础上,我发现,离合型叙事结构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结构模式在百年中国电影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深受观众欢迎,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思维,成为一种不无原型色彩的深层叙事结构。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在艺术形式上有如下几个特点:影片的故事持续时间远远大于银幕持续时间,叙事的动力来自于时间的自然流逝或者历史的变动,而不是来自于个人的欲望,叙事时间具有整体性、圆满闭合的特点;影片的故事空间稳固、镜头空间拒绝“缝合”,叙事空间具有某种象征色彩:叙事时间的整体性和叙事空间的稳固性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影片的整体时空结构呈现为点与点连缀的流动性或者首尾衔接的回环的形态;角色和情节的设置特别倾向于正反对比或者奇正相生,并且喜欢通过一个具体的“意象”来贯穿全部的故事情节;全知叙事和叙述者的在场也使得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特别有利于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独特的艺术形式导致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片叙事极富曲折掩映的趣味性;抒情色彩浓郁、长于咏叹;对于人生、社会或者历史的全景式关照也使得这些影片在营造悲喜交融的审美境界的同时渗透着某种超越性的、对于人生和命运的哲思。当然,离合型叙事结构在中国电影中决非一个静止固定的模型,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电影在讲述一个个悲欢离合故事时大多遵循着情节剧样式,即顺时序叙事、善恶分明的角色设置、情节世界自身的封闭性等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初,离合型叙事结构虽然基本上仍旧没有脱离情节剧样式,但是历史对叙事的强烈渗透、以回忆的形式表现离别的叙事方式都使这一时期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八十年代以来,散点透视和打破情节剧式的封闭叙事都使离合型叙事结构充盈着鲜活的原创力。离合型叙事结构之所以对百年中国电影叙事产生深远的影响、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与中国电影诞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电影媒介的大众传播属性和文化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年中国电影中出现的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其实正是百年中国社会的离乱现实的影像呈现;而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究其根源,又与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思维方式息息相关,也受到中国格外发达的家族主义传统的极大影响;中国电影观众对于悲欢离合剧情的特别钟爱也是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格外发达的重要原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离合型叙事结构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中国影片,百年中国电影的叙事形式不是单一的,但是与外国电影多样的叙事样式相比,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仍然显得不够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离合型叙事结构作为一种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特别能够体现中国人潜在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人生的把握方式的叙事样式,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将来也仍然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也必须充分学习外国电影的叙事智慧,提高对国外电影文化整体吸收的能力,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龚咏梅[5](2004)在《“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 ——孔飞力与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1933—)是美国哈佛大学希根森(Francis Lee Higginson)历史讲座教授、东亚系主任,曾于1980——1986年担任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费正清接班人和继费正清之后,引领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到新方向的一位重要学者,是美国中国学界“中国中心观”的杰出代表。在长达四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孔飞力只出版了三本书:《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1970)、《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1990)和《现代中国的起源》(2002)。虽数量不多,但每一本都引起轰动,开风气之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孔飞力又转向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视域融为一体,体现了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创新精神。对于这样一位学术大家,国内外无专着对其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填补这一学术空白。 本文遵循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专题,对孔飞力不同时期的主要着作,进行个案的研究,力图对孔飞力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理路、研究方法、学术贡献与局限,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考察。 本文共分五章和结语。第一章引言,交代本文撰述动机。第二章,以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晚清军事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内涵、方法及得失;第三章,以《剑桥晚清中国史》第10卷关于清朝衰落与太平天国研究为对象,分析孔飞力关于这一我国学者研究成果颇丰领域的“一家之言”;第四章,以《叫魂》为研究对象,分析孔飞力这本最具特色着作的多方面的史学成就:第五章以孔飞力新着《现代中国的起源》和海外移民史为研究对象,分析孔飞力对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演变的基本思想及其得失,对孔飞力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的由来、主要内容及特征进行剖析。结语部分,对孔飞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题、成就、启示及其缺陷进行概括和总结,集中表达了笔者多年来研究孔飞力及美国中国学相关领域所获得的若干体会和思考。 笔者认为,孔飞力在漫漫40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上下求索的问题,乃“近代中国的脱胎换骨”这一核心命题,此谓其中国学研究的“以一贯之”的主线。所谓“脱胎换骨”,并非指近代中国是对传统的彻底发拨,而是指近代中国是脱于传统之“胎”,而竭力改换近代制度之“骨”,笔者借用该语,主要是直觉其动宾结构可以描述近代中国如何从传统中国的胚胎中孕育生产的过程。此语并非出自孔飞力本人之口,系笔者自创,窃以为契合孔飞力之学术思想演变。 笔者以为,以“近代中国的脱胎换骨”为主线,可以理清其40年中看似分离无序的诸多成果,其学术研究的阶段可因之而见分合。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博士论文开始,直到80年代中期,研究1796一1864年的地方军事化、清王朝衰落及太平天国运动、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地方自治等问题,是谓中国近代社会的近代“胚胎”滋长和“胎动期”。孔飞力分析了中国社会自身动荡不安的社会历史环境,传统国家权威的衰落和绅权的扩张,国家与社会的均势向士绅代表的地方社会一端倾斜,孕育着近代的因素;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至1990年,孔飞力对清宫档案的解读,出版《叫魂》。此书是解剖1768年发生在乾隆朝的一桩“叫魂”妖术案件—它发生在“悲剧性近代的前夜”,意在透视“母体”。孔飞力认为近代脱胎于传统,那么传统究竟何谓?是需要走近细看的;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孔飞力分析“现代国家的起源”,此为“脱胎换骨”问题的长时段、宏观的考察,从魏源到毛泽东,孔飞力围绕着三个政治制度变迁需要解决的课题,总括性地讨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脱胎换骨”问题;第四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孔飞力认为,海外移民史脱于国内移民史之“胎”,海外移民史与近代以来的商业化、城市化相关,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史发生在近代以后,本身就是近代因素发展的结果。 从孔飞力的各个时期的成果中,笔者概括出孔飞力的中国史观:中国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虽然是衰落的,但却不是停滞不变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新形式从中国的内部产生;中国近代社会,就是一个不断积聚新的因素,不断从内部传统出发,迈向近代的过程。孔飞力的中国史观,不同于王朝循环论,也不同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论,他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化自身的延续性、再造性和韧性,强调从中国出发研究中国,无愧为“中国中心观”最杰出的代表。 孔飞力的《叫魂》引发国人由衷的赞叹,甚至引起人们对于学术研究的样式和不少现实问题的诸多联想。其实,孔飞力其他一些不为人们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研究成果,也包含不少闪光之处。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思考其成功的奥妙何在。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点: 其一,孔飞力十分善于见微知着,对问题异常敏感。有关叫魂案的清宫档案早在1930一1931年就己经公布,但一直没有国内学者很好地加以利用研究,而孔飞力于1984年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见到这些档案时,却“如获至宝”,
毛文戎[6](2004)在《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创新——回忆《中国民兵》杂志初创时期的一段经历》文中研究说明今年是《中国民兵》杂志创刊20周年。为纪念编者读者共同走过的这段难忘的日子,更好地办好杂志,本刊从本期开始到年底止,开辟“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刊发一批纪念文章。稿件体裁不限,尽量从感受深刻的一件事、一段情、一段交往、一场感动或者《中国民兵》帮您创业成才致富等方面,写写与《中国民兵》之间的感人故事和特殊关系。来稿请寄北京阜外大街34号本刊编辑部梁峰编辑,邮编100832。
二、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创新——回忆《中国民兵》杂志初创时期的一段经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创新——回忆《中国民兵》杂志初创时期的一段经历(论文提纲范文)
(1)“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概念与范围 |
研究现状 |
思路与构架 |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向民间去”的美术思潮 |
1.1“到民间去”的五四思潮 |
1.2 五四精英对民间文化的价值重估 |
1.2.1“白话文运动”、民间文学运动与民俗学运动 |
1.2.2 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
1.2.3 民间文化的价值重估 |
1.3“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早期实践 |
1.3.1 蔡元培、鲁迅与陈独秀的美育思想 |
1.3.2 以“全民美育”为目标的美术启蒙 |
1.3.3“北京艺术大会”——艺术运动的理想与挫折 |
1.4 美术界对民间传统的相对冷漠 |
1.4.1“美术革命论”的片面解读与美术语言的西化导向 |
1.4.2 传统雅俗观的强大影响 |
1.4.3 美术界与文学界民间视野的差异 |
第二章 进入学术视野的民间美术传统 |
2.1 民俗学运动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及对美术界的影响 |
2.1.1 纳入民俗学视野的民间美术 |
2.1.2 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的创立 |
2.1.3 民俗学运动对美术界的影响 |
2.2 《艺风》杂志——最早传播“民间艺术”的美术杂志 |
2.2.1 《艺风》杂志与孙福熙的跨学科视野 |
2.2.2 《艺风》中的民间艺术思想 |
2.3 鲁迅的民间美术观及其影响 |
2.3.1 鲁迅的民间美术观 |
2.3.2 民间美术与“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 |
2.3.3 对民间美术的继承与批判 |
2.3.4 对左翼木刻家的指引 |
2.4 平民教育运动与民间美术收集 |
2.5 高校、研究机构内迁与美术家的民间采风 |
第三章 现代美术探索对民间传统的融合 |
3.1 林风眠的民间视野与水墨画实验 |
3.1.1 西方现代主义视角中的民间传统 |
3.1.2“艺术大众化”理想与民间美术传统 |
3.1.3 林风眠的水墨画实验 |
3.1.4 林风眠民间视野的特点 |
3.2 庞薰琹的西南民族调查与画风转变 |
3.2.1 抗战之前的巴黎画风与民族性思考 |
3.2.2 庞薰琹的西南民族调查与绘画中的民间元素 |
3.3 张光宇的民间视野与都市通俗美术创作 |
3.3.1 西化语境中民间美术价值的发现者 |
3.3.2 张光宇的歌谣题材作品 |
3.3.3 张光宇的连环画创作与民间元素 |
3.3.4 受张光宇影响的通俗美术创作 |
第四章 抗战美术对民间传统的借鉴 |
4.1 抗战时期美术家对民间传统的自觉 |
4.1.1 来自“亭子间”的美术语言与抗战语境的冲突 |
4.1.2 鲁艺木刻工作团的美术创作与民间传统 |
4.1.3“抗战门神”的兴起与改良 |
4.1.4 利用民间形式的敌我较量 |
4.1.5 抗战美术对民间传统的自觉 |
4.2 关于利用民间美术形式的讨论 |
4.2.1“旧瓶装新酒”的讨论与反思 |
4.2.2 延安文艺整风对民间形式现实意义的肯定 |
4.3 向民间美术学习的深入 |
4.3.1 延安新年画创作的热潮 |
4.3.2 对泥娃娃、剪纸等民间美术形式的借鉴与尝试 |
4.3.3 延安美术借鉴民间形式的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说明与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影响 |
2.1.1 城乡殊分:农村经济危机的凸显 |
2.1.2 精英离乡:乡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人才流失 |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与人才需求 |
2.2.1 “最强力之潮流”:乡建运动的兴起 |
2.2.2 “下乡去”: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转向 |
第三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及特征 |
第一节 工作者的选拔与训练 |
3.1.1 选拔与培养标准 |
3.1.2 训练机构 |
3.1.3 训练内容 |
第二节 群体的构成 |
3.2.1 数量的统计 |
3.2.2 社会身份的分析 |
第三节 薪俸待遇 |
第四节 “人才中心圈”:群体之间的互动 |
3.4.1 互动之主、客观需求 |
3.4.2 全国性的互动与联合 |
3.4.3 区域性的交流与合作 |
第四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与乡村社会改进 |
第一节 进行社会调查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民众教育 |
第三节 复兴农业经济 |
4.3.1 农业技术的改良与推广 |
4.3.2 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建立 |
第四节 推广医疗卫生 |
第五节 “模式化”的困境——人员与事业的脱节 |
第五章 权力网络中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
第一节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与事务处理方式的近代走向 |
5.1.1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以绅士为中心的考察 |
5.1.2 乡村事务内容的变更 |
第二节 “上联下接”:工作方式方法之构想 |
第三节 “礼待乡村领袖”:笼络地方绅士 |
第四节 “为众人师”:拉近农民 |
第五节 工作开展之困难及其原因 |
第六章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
第一节 农民对工作者的认识与态度 |
第二节 “吃乡建饭的新阶级”:知识界对工作者的评价 |
6.2.1 积极的评价 |
6.2.2 质疑与否定 |
6.2.3 “发扬正论”与建设性批评 |
第三节 基于政纲之评定:国共两党对工作者的认知及立场 |
6.3.1 有限的认可与联合:国民党对工作者的立场 |
6.3.2 乡村工作联合战线:共产党对工作者的态度及其转变 |
第四节 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发展演变 |
6.4.1 “乡村必需建设,民族必自救”:工作者社会认同的状态 |
6.4.2 制度安排与象征塑造:强化工作者社会认同之路径 |
6.4.3 批评与自我批评:基于社会认同的群际关系适应策略 |
6.4.4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工作者社会认同的困境与消解 |
第七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分化与走向 |
第一节 “三条路”:工作反思与思想倾向的转变 |
7.1.1 寻找新出路:工作反思与总结 |
7.1.2 向往革命:思想倾向的转变 |
第二节 “奔向延安”:群体的分化 |
7.2.1 积极参与抗敌救亡 |
7.2.2 大后方新试验区的开辟 |
7.2.3 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 |
第八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再审视 |
第一节 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乡村建设力量的选择 |
第二节 法治与人治: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与“人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传记片考察 |
第二节、研究综述和论文思路 |
第三节、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概述 |
第二章、从经典到断裂(1949-1976)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硕果与断裂 |
第三节、对《武训传》批判的再思考 |
第四节、郑君里的传记片创作:时代话语与民族风格 |
第三章、从多元化走向"主旋律"(1977-1999)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批判极"左"历史的传记片 |
第三节、非关"革命历史"的传记片 |
第四节、非宣教性传记片 |
第五节、"主旋律"战略下传记片创作的繁荣与危机 |
第四章、产业化进程中传记片创作的嬗变(2000-2010)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新世纪传记片创作的新亮点 |
第三节、丁荫楠的传记片创作:"伟人情结"与"丁氏"传记 |
第五章、新中国传记片创作整体解读 |
第一节、传主的选择及其塑造透析 |
第二节、如何言说:传主叙事的流变 |
第三节、传主叙事策略:"成长"模式 |
第六章、结语 |
第一节、异域观照: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的比较 |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年表(1949-2010) |
后记 |
(4)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对百年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梳理 |
第一节 中国大陆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一、新中国之前:逐渐成熟 |
二、十七年时期:渐趋丰富 |
三、新时期以来:深入发展 |
第二节 港澳台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一、香港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二、台湾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三、澳门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第二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艺术形式 |
第一节 叙事时间的整体性 |
一、故事持续时间远远大于银幕持续时间 |
二、整体性叙事时间导致独特的视听呈现 |
三、影片叙事的动力 |
第二节 叙事空间的稳固性 |
一、故事空间的稳固性 |
二、镜头空间的非“缝合” |
三、叙事空间的象征色彩 |
第三节 时空结构的流动回环 |
一、点与点连缀的流动 |
二、首与尾街接的回环 |
第四节 对比性情节、角色设置与贯穿始终的意象 |
一、正反对比或奇正相生 |
二、贯穿影片始终的意象 |
第五节 全知叙事和叙述者的在场 |
第三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艺术魅力 |
第一节 曲折掩映的叙事构思 |
第二节 委婉动人的情感抒发 |
一、对抒情性的追求 |
二、运用的抒情手段 |
第三节 悲喜交融的审美境界 |
一、对纯正的悲剧和喜剧的背离 |
二、对悲喜交融审美境界的追求 |
三、对人生命运的超越性叩问 |
第四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形态演变 |
第一节 始离终合的情节剧样式 |
一、顺时序展开叙事 |
二、善恶分明的角色 |
三、故事世界的封闭 |
第二节 情节剧与历史剧的融合 |
一、历史对情节剧的渗透 |
二、以回忆形式表现离别 |
第三节 淡化离合的散文剧样式 |
一、散点透视 |
二、打破封闭 |
第五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存在原因 |
第一节 百年中国离乱现实的影像呈现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传统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
一、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 |
二、整体性把握的思维方式 |
三、中国的家族主义传统 |
第三节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
一、电影观众的文化属性 |
二、中国观众的接受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 ——孔飞力与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撰写《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对晚清中国近代史的探讨 |
第一节 孔飞力走上中国近代史研究道路 |
第二节 对中国民兵组织的研究 |
第三节 对晚清军事化与社会结构的分析 |
第四节 晚清绅权与中国社会控制研究 |
第五节 传统名流的解体与乡村社会 |
第六节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的史料利用 |
第三章 参加《剑桥中国晚清史》编撰,清王朝衰落与太平天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剑桥中国史》简介 |
第二节 对清朝人口压力与“叛乱”关系的研究 |
第三节 晚清财政与王朝衰落及“叛乱”关系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叛乱”的探讨 |
第五节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其思考 |
第四章 撰写《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对晚清变革前夜的反思 |
第一节 孔飞力撰写《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
第二节 对盛世妖术与流言传播的社会经济背景研究 |
第三节 对于谋反与汉化问题的探讨 |
第四节 对封建政治制度的剖析 |
第五节 对中国文献档案的研究和运用 |
第六节 《叫魂》的多学科研究方法 |
第五章 对现代中国起源和海外华人移民史的探讨 |
第一节 论西方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撰写《现代中国的起源》:探讨现代中国发展及其未来 |
第三节 探讨海外华人移民史,开拓新研究领域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孔飞力的中国史观与“一以贯之”的主线 |
第二节 孔飞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特色与史学启示 |
第三节 孔飞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局限 |
附录一 孔飞力简历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孔飞力海外华人移民史讲课提纲 |
附录四 孔飞力海外华人移民史教学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创新——回忆《中国民兵》杂志初创时期的一段经历(论文参考文献)
- [1]“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D]. 毛宁.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2]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D]. 任金帅. 南开大学, 2013(07)
- [3]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D]. 吴凑春. 复旦大学, 2011(12)
- [4]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D]. 岳晓英. 复旦大学, 2008(03)
- [5]“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 ——孔飞力与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 龚咏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创新——回忆《中国民兵》杂志初创时期的一段经历[J]. 毛文戎. 中国民兵,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