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心公益事业的台湾人——大陆传媒记者访问团访台观感(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洋[1](2020)在《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自1895年台湾被割让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开始对台湾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随着1937年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台湾成为日本的南进基地,在台湾总督府的“慰安妇”制度动员下,大量台湾贫苦汉族女性被送往海外沦为“慰安妇”,原住民女性受警察胁迫在台湾本岛为驻防日军提供性“慰安”。但直到1992年日本国会议员伊东秀子在防卫厅图书馆找到三份电报才证实台湾“慰安妇”的存在,随后台北市妇女救援基金会设立申诉专线,台湾“慰安妇”议题由此公共化并为世人所知。本文以台湾“慰安妇”制度的背景与历史为脉络,叙述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地政策,试图厘清台湾总督府参与台湾“慰安妇”的动员系统,设立慰安所承包会社、融资公司,台籍“慰安妇”的募集模式与派遣出国的历史史实。再依据笔者对台湾慰安所的实地田野调查,来试图展现梳理台湾全岛的慰安所位置、数量、类型、特征等状况,台湾日军慰安所由北至南遍布全岛且形式多样,至今还有5座慰安所尚存。利用已有的口述资料叙述台籍“慰安妇”个案,并对个案资料整合分析,其原生家庭状况绝大多数非常贫困,大多为养女或童养媳,受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东南亚等地区,“慰安妇”的经历对她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身心伤害,对台湾“慰安妇”数量推测为1-2万人。最后再从台北妇女救援基金会、台湾当局、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等不同主体角度来展示与分析对台湾各界对“慰安妇”的关爱援助,在台北妇援会的推动下,政府组成跨部会专案小组来协助“慰安妇”对日求偿与生活的照顾,妇援会还积极推动“慰安妇”议题纳入历史教科书,保存慰安所遗址,还出版书籍与拍摄纪录片、影像展览、校园宣导和对日抗议游行,并于2016年在台北成立了台湾“慰安妇”纪念馆——“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保存相关史料与资料。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多次公开表达台湾当局对台湾“慰安妇”议题的支持,坚持为台籍阿嬷们争取公平正义,2018年在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的努力下,于台南市设立了台湾第一座“慰安妇”铜像。
贾磊[2](2015)在《2008年以来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述论》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以来,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结束了陈水扁时期的“一边一国论”的“台独”分裂路线,两岸关系进入到了和平发展的新时期。自此,海峡两岸开启了良性互动的新时代。两岸人员往来十分热络,其中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陆续访台更成为了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并持续向前发展的“风向标”。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深受海峡两岸及国际环境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政治环境而言,和平发展成为了两岸关系的主题,客观上为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现实环境。国共制度性交流平台成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稳定力量;中国国民党在岛内的重新“执政”,成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两岸两会制度性协商的恢复客观上推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经济环境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两岸经济联系取得了新的突破,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具有推动作用。国际环境方面,国际社会乐见两岸关系的持续改善,客观上为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策环境方面,“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颇具特色并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其交流特征主要表现为:交流项目,“多点开花”;交流层级,向纵深发展;交流过程,彰显亲民色彩;交流成果,频创新绩。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充实了两岸交流层级,开启了两岸交流过程中的“中间层级”的互动,促使两岸交流完整化。同时,对于台湾经济纾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强两岸在新兴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台商开拓大陆内陆市场等颇具助益,在客观上有助于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在社会效应方面,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在台构建的“亲民工程”,有助岛内民众转变对大陆的负面认知,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最后,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在台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备受台湾社会各界关注,在客观上为两岸间的文化交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对于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密切两岸文化联络、加深两岸相互认知,无疑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在访台团组设计、行程安排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岛内“三中一青”群体关注不足;团组过于“庞大”,省际团组访台过于“密集”;对台采购金额落实不到位、采购过程中出现“炫富”等问题,客观上致使部分岛内民众对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观感不佳。因此,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除了投入“热情”之外,更应加强理性规划,确保访台效应行稳致远。未来,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对台访问的内容、模式等应有所改进与创新,积极关注台湾基层群体的诉求,突出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同时,可尝试与台湾相关县市乡镇等结成“对子”,以此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除此之外,大陆主管部门应对省际团组访台行程进行合理调节,积极建立地方对台交流的长效机制。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期,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对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巩固两岸经贸关系,加深两岸认知,都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总体而言,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开展对台交流利大于弊。因此,对“大陆各省书记、省长访问台湾的意义切勿低估”,其对台交流“无论在成果或是提出更进一步的积极建议,对两岸关系有利。”因而,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活动,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总体效应是正面的,值得继续推动。
吕晶[3](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提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高顺祥[4](2012)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台湾利益集团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冷战结束后,利益集团政治在美国外交决策领域的影响逐渐彰显,其中台湾利益集团在美国外交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对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台湾利益集团的构成及其在美外交政策领域施加的影响进行了重点论述。冷战后,美国国会与总统在外交方面的争权愈演愈烈。国会通过手中掌握的拨款权、人事任免权、监督听证权等权力深度介入外交事务,并与利益集团结成联盟,国会成为利益集团最主要的“发声管”。台湾利益集团自出现时起,就与国会关系密切,部分国会议员实际充当了台湾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台湾利益集团构成复杂,大体可分为“台湾系”和“本土系”两大类:台湾系是指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派出机构及其利益的代理人,由台湾当局支配或暗中指使,是集团的核心力量;本土系则是由于经济利益驱使或出自意识形态、政治利益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而支持台湾的美国利益集团、个人或组织,他们属于外围成员,但作用不容低估。台湾利益集团活动目标主要是为台湾谋利益,比如争取台湾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谋求独立国家地位等。为此,台湾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议员和行政官员、公关外交、感情投资、政治捐献等多种方式拉拢美国决策部门,离间中美关系,使90年代以来的中美关系出现跌宕起伏局面。冷战后,台湾利益集团推动了台湾领导人访美、美国对台军售、台湾入联等多个破坏海峡两岸和平与中美关系稳定的事件,造成海峡局势的持续紧张,不仅给中美关系带来诸多变数,也使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困难重重。基于其对中美关系和海峡稳定造成的严重后果,本文最后提出必须对台湾利益集团施加给美国社会的影响加以“隔离”并予以修补。具体说来,加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由原来的由上而下,重视美国上层而忽视美国民众的工作方法改为既重视中美上层社会的示范作用又充分发挥两国民间社会的联系纽带作用的上下结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作用,以此减少台湾利益集团等对中美关系的破坏,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马静[5](2011)在《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文中提出台湾与大陆同用汉语,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影响,两岸的一部分词语出现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人民的交流。本文以台湾《醒报》新闻网“今日必读”栏目的新闻稿作为语料进行词汇考察与研究,对这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梳理和观察,形成了《醒报》词表,并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作对比。根据所选语料和词表,从词形的角度进行考察。在两岸用词有差别的部分中,大陆和台湾的词汇在词形上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同,即,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台湾特有词、台湾保存下来的旧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分析产生差异的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子,得出了结论,产生差异的词主要存在于外来词和新兴事物造词方面;在两岸用词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历史传承词和行业词,以及部分词形一致的外来词上。根据所选语料,并对照词表,在对比台湾与大陆词汇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后,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台湾与大陆社会生活的不同。再结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一部分词汇会在两岸交流密切的领域得到融合,消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潘妍娜[6](2011)在《“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 ——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了上海昆剧团的全本《长生殿》,这是昆剧经典《长生殿》300年来首次以“全本演出”的方式重现舞台。上海昆剧团和制作人唐斯复将原着整理为四本《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分四个晚上演出。这出戏在音乐实践上一反上海昆剧团之前“创新型”剧目常用的对于唱腔和音乐的改革手法,而以“重现唱腔原貌”为原则,以大齐奏为主的方式伴奏。笔者以四本《长生殿》中音乐实践上“回归传统”的现象入手,根据笔者的田野考察与对于四本《长生殿》的文本分析,发现四本《长生殿》中“回归传统”现象具有复杂性,这表现在:其一,“传统”名义下的“非传统”因素的存在。其二,“传统”含义多元化的呈现。其三,在宣传营销中,对于“全本”演出历史意义的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四本《长生殿》的“回归传统”实际上是以回归的名义塑造了一个新的“传统昆剧”。从结果来看,这个“传统昆剧”不仅被认可,而且还获得了剧团一直渴望的振兴。四本《长生殿》首演即收获5轮20场的好成绩,从2006年1月试演一、二本开始,到2010年11月上演精华版,四年间前后共演出了78场,票房收入共270万之多。同时在演出这部戏之后剧团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的困境:政府有限的支持和萧条的市场,步入了振兴:政府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好转。笔者针对四本《长生殿》“回归传统”获得成功的现象,借用洛秦的“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模式”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促成四本《长生殿》产生和成功的原因在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上海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都市,在此历史场域下政府到社会滋生了一种对于“传统”的需求。同时在上海特殊的城市环境之下,一个希望获得振兴的剧团,一个希望重塑城市文化形象的政府国家,一批希望重塑文化身份、回归传统生活的新兴受众群体构成了支撑四本《长生殿》产生的音乐社会。在此需求前提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办成功为昆剧带来的机遇,“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和关键人物唐斯复是四本《长生殿》获得成功的特定机制。“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所塑造的“传统昆剧”形象是如何确立《长生殿》对于受众与国家的意义的,笔者通过田野考察,受到赖斯“挪用传统”和霍布斯鲍姆“发明的传统”的启发,得出结论:四本《长生殿》的成功实际上是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现代人对于昆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真性”想象与需要。
刘倩倩[7](2011)在《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党政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国民党也面临着不断改革以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中国国民党自成立以来,至上世纪末,一共进行了三次重大转变:1919—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改组、1950—1952年的中国国民党改造和1986年开始的党务革新。1949年中国国民党丢失大陆政权后退守台湾。世纪之交,在台湾执政55年后的百年国民党再度痛失“政权”,台湾政坛首次实现政党轮替。正是此举成为台湾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开启了中国国民党第四次改革的序幕,即2000年开始的全面革新改造。2008年,经过改造的中国国民党八年后在台湾再次成为“执政党”,革新改造取得了初步成效。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原则,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影响。因此,本文试图把握研究前沿,选择新世纪以来中国国民党改革最新鲜的经验,从政党政治的高度对国民党革新改造史实加以陈述和分析,以准确认识到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为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回顾和论文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阐释了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革新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主要包括:岛内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两岸关系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三部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革新的主要内容,主要从国民党政党定位与理念的变化,组织架构的再造,党内民主的加强,政党形象的重塑,年轻人才的培养、“泛蓝阵营”的整合以及更加理性务实的大陆政策等七方面展开论述。第四部分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革新的效果及影响。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阐释了新世纪改造对台湾政治结构的影响,对国民党自身的影响,对两岸关系的积极作用,分析国民党改革取得的历史进步,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以及改革对政党建设的有益启示。对中国国民党新世纪以来党务革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整体地、清晰地把握台湾现状与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心力。
邵元君[8](2010)在《试析“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国两制”理论。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也随之展开。总体来看,该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扩大,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是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以现状动态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各领域研究不平衡,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尚需逐步展开、研究理论的运用与学术争鸣气氛仍显欠缺。因此,作者试图通过对“一国两制”理论的梳理,考察该理论的应有之意,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一国两制”理论,以期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学说为分析工具,同时运用比较和历史等分析方法对“一国两制”理论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形成与发展历程;然后考察了“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澳门的具体运用,分析了该理论若要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探索了该理论在“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等方面应该发展与创新的具体内容。作者认为,未来的“一个中国”将是台湾和大陆结束政治对峙后复归统一的中国;统一后的中国将把国家的阶级性与民族性、社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将国家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升至理性高度。“两种制度”不仅是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业已存在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蕴藏有未来的国家结构形式将在继续保持复杂单一制形式的同时借鉴联邦制某些特点之意,包含有允许同一个主权下多个治权主体同时存在之意。统一后的中国将维护“两制”长期共存;调解“两制”矛盾、维护“两制”利益;正确处理一国四地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大陆地区和各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稳定;协调“两制”下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对未来“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设想中,摒弃了以往垂直式的视角而更多地照顾了两岸间的现实;同时,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也力图实现了多样化。
颜敏[9](2008)在《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杂生性使得文学期刊构成了鲜活流变、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能够呈现文学历史及其存在样貌的复杂多变性。从这一基点出发,本论文爬梳了“台湾、香港、澳门与海外的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传播与建构的相关情况与若干问题,对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刻板印象进行了质疑与否定。一是梳理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纵向来看,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大陆文学期刊的相关传播活动大体可分为窗口期、高峰期,转型期和整合期四个阶段,同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感也经历了从隐约、凸显、分化和消失的过程。横向来看,首先,由于受众定位的差异,文学期刊中衍生出了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三种基本传播模式:学术的、纯文学的和大众的;其次,由于“地缘意识”、中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组合关系的差异,文学期刊中形塑出三种“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主次分明型、众生平等型和含混重叠型。大陆文学期刊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形态与价值意义的多元流变,否定了那种认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是政治需要之产物的观点。二是鉴定了文学期刊传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时主体性的显现方式。首先,文学期刊通过栏目形制等期刊语言,将选取文本重新组合,并赋予其新的价值意义,使之融入期刊的整体氛围之中,从而体现出建构性力量。其次由于处在多重视角多种力量的纠缠之中,特定文学期刊总是以一种调和协商的方式,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空隙与契合点,以实现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个性化传播。那种忽略对具体传播媒介的考察,只从宏观层面去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研究思路,难免就会失之笼统与偏颇。三是分析了文学期刊的传播活动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影响。文学期刊的现场感源于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它呈现和促进了不同性质文学的融合生长过程。因此,文学期刊对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区域与国家华文文学的整合过程,有利于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随着文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划地为界的术语也被世界华文文学、汉语文学、华文文学、中文文学等整合性概念所超越。
王英[10](2008)在《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文中认为在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交流受到严重阻碍。这种阻碍的基础是缘于台湾民众与大陆分开已久,两岸民众在文化与政治存在着认知差异,加上民进党的有意识“绿化”所造成。因此,如何突破民进党为两岸传播交流设置的障碍,让台湾人民了解祖国大陆,让全国人民了解台湾的要求就变得特别迫切。本文期望通过对民进党执政后台湾媒体形态的变化,对两岸传播交流造成的新问题,地域、意识形态与文化异同等对两岸传播交流的影响,以及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岸传播政策的比较等;来找寻消弥两岸民众认知差异的关节点,建构两岸非政治性传播交流空间,找出促进两岸传播交流的最有效的对策与基本原则,以此促进两岸传播交流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
二、热心公益事业的台湾人——大陆传媒记者访问团访台观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心公益事业的台湾人——大陆传媒记者访问团访台观感(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地政策与“慰安妇”动员 |
第一节 日本对台殖民政策 |
第二节 台湾殖民政府对台湾“慰安妇”的动员 |
第三节 慰安所承包会社与融资公司 |
一、慰安所承包会社 |
二、慰安所融资公司 |
第四节 “慰安妇”的募集与派遣 |
一、“慰安妇”的募集 |
二、“慰安妇”的派遣 |
第二章 台湾慰安所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台湾慰安所的开设 |
第二节 台湾慰安所的“慰安妇”来源 |
第三节 台湾慰安所的分布 |
一、台北市 |
二、基隆地区 |
三、嘉义市 |
四、高雄市 |
五、花莲市 |
第四节 台湾慰安所的类型与分析 |
第三章 台湾“慰安妇”分析 |
第一节 台湾“慰安妇”人数 |
第二节 台湾“慰安妇”受害者个案 |
一、闽南籍陈莲花阿嬷 |
二、客家籍吴秀妹阿嬷 |
三、原住民籍林沈中阿嬷 |
第三节 台湾“慰安妇”个案分析 |
第四节 台湾“慰安妇”的疗愈与转变 |
一、身心工作坊 |
二、台籍阿嬷圆梦计划 |
第四章 台湾“慰安妇”的关爱援助与申诉 |
第一节 台北妇女救援基金会 |
一、台北妇援会 |
二、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 |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台籍“慰安妇”的关爱援助 |
一、台湾当局的关爱援助 |
二、台湾领导人与“慰安妇”议题 |
第三节 台湾“慰安妇”幸存者对日的申诉索赔 |
一、台籍“慰安妇”第一次对日诉讼 |
二、台籍“慰安妇”第二次对日诉讼 |
三、台籍“慰安妇”第三次对日诉讼 |
四、2000东京大审 |
五、亚洲女性基金会与李敖义卖会 |
第四节 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协会与台湾“慰安妇”铜像 |
一、台南“慰安妇”铜像 |
二、铜像被踹风波 |
三、2019两岸文教高峰论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2008年以来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资料 |
三、论文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08年以来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环境方面:和平发展成为了两岸关系的主题 |
第二节 经济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两岸经济整合取得了新突破 |
第三节 国际方面:国际社会乐见两岸关系改善 |
第四节 政策方面:“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
第二章 2008年以来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作为分析 |
第一节 政治面向的交流作为 |
第二节 经济面向的交流作为 |
第三节 社会面向的交流作为 |
第四节 文化面向的交流作为 |
第五节 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特点评析 |
第三章 制约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正常化因素分析 |
第一节、民进党:“柔性对抗”制约两岸良性互动 |
第二节、台湾选举期: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空窗期” |
第三节、突发事件:短期内制约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行程 |
第四章 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效应评析 |
第一节 政治效应:充实两岸交流层级,促使两岸交流完整化 |
第二节 经济效应方面:密切两岸经贸联系,拓展两岸经贸合作空间 |
第三节 社会效应方面: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
第四节 文化效应方面:探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文化模式 |
第五节 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的消极效应评析 |
第五章 对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注重关注台湾“三中一青”群体 |
第二节 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应注重对台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对台交流应注重突出“对口性” |
结语 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台湾利益集团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外交决策和利益集团政治 |
(一)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外交决策特点及对华决策 |
(二) 利益集团政治 |
二、冷战后的美国台湾利益集团 |
(一) 美国台湾利益集团的产生及构成 |
(二) 美国台湾利益集团的目标及影响中美关系的手段 |
(三) 美国台湾利益集团影响中美关系的效果和制约因素 |
三、 冷战后美国台湾利益集团影响中美关系案例 |
(一) 台湾领导人访美 |
(二) 对台军售及军事合作 |
(三) 积极策划台湾加入国际组织 |
(四) 借人权民主问题向中国施压 |
四、防止台湾利益集团破坏中美关系对策研究 |
(一) 针对美国国会本身的工作 |
(二) 针对美国社会层面的工作——公共外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醒报》词汇统计与分析 |
2.1 《醒报》词表 |
2.1.1 《醒报》词表的获取 |
2.1.2 《醒报》词表分析 |
2.2 《醒报》词表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对比分析 |
2.2.1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存在差异的部分 |
2.2.2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相同的部分 |
第3章 《醒报》与大陆存有差异的词汇的分析 |
3.1 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 |
3.1.1 使用范围有大小之别 |
3.1.2 所指对象有别 |
3.1.3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3.1.4 由缩略语产生的词形相同的词 |
3.2 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的词语 |
3.2.1 外来词的差异 |
3.2.2 词序相反 |
3.2.3 语素相近 |
3.2.4 新兴事物命名不同造成词形不同 |
3.2.5 由于缩略造成的词形略有不同 |
3.3 台湾特有词 |
3.3.1 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的特有词 |
3.3.2 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产生的特有词 |
3.4 台湾保留下来的旧词语 |
第4章 《醒报》新闻用词中与大陆普通话用词的相同部分 |
4.1 历史传承词 |
4.2 使用一致的外来词 |
4.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4.2.2 来源于日语的词 |
4.3 行业词采用一致的用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 ——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与选题价值 |
三、研究背景 |
四、理论视角 |
五、分析模式与写作框架 |
六、研究综述与研究空间 |
七、资料来源 |
小结 |
绪论 |
第一节 一个剧团一出戏 |
第二节 一个传统昆剧的概念 |
第一章 《长生殿》之前的上海昆剧团:创新 |
第一节 以"创新"为主流的昆剧实践 |
一、上海昆剧团历年剧目 |
二、以新编历史剧为主流的创作 |
三、对于传统剧目的改编 |
四、创新型剧目的艺术特征 |
第二节 "创新"意识下的昆剧音乐实践 |
一、唱腔设计 |
二、配乐 |
第三节 生存困境 |
一、体制改革的危机 |
二、昆剧演出市场萧条 |
三、人员流失 |
第二章 四本《长生殿》:回归传统 |
第一节 排演背景:借一部大戏摆脱困境 |
一、《上灵山》:一场失败的革命 |
二、六本《牡丹亭》:未能实现的全本演出 |
三、四本《长生殿》:振兴的希望 |
第二节 全本复原的四本《长生殿》 |
一、洪异长生殿 |
二、全本演出的方式 |
第三节 音乐处理:重现唱腔原貌,以齐奏为主的配乐 |
一、"六个不变"的唱腔设计 |
二、以"齐奏"为主的音乐配器 |
第四节 成功的结果 |
一、三次重要的演出 |
二、政府态度 |
三、社会肯定 |
四、剧团振兴 |
第三章 四本《长生殿》"回归传统"成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创新到传统的原因:政府与社会对于"传统"观念的改变 |
一、创新:现代化过程中从国家到社会集体的"反传统"意识 |
二、回归传统:全球化都市背景下对于"传统"的需求 |
第二节 四本《长生殿》成功的特定机制 |
一、昆剧申报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
二、一个关键的人物:唐斯复 |
三、"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与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 |
第四章 四本《长生殿》对于受众和国家的意义 |
第一节 两种受众群对于四本《长生殿》塑造的"传统昆剧"的认知 |
一、传统昆剧受众主体:文人阶层 |
二、四本《长生殿》的两种受众群 |
第二节 四本《长生殿》塑造的"传统昆剧"对于国家的意义 |
一、一个民族认同的符号 |
二、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名片 |
余论 "全本"复原:一场不仅仅是昆剧演出的文化事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选题缘起 |
2、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重难点 |
2、创新点 |
3、研究方法 |
一、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 岛内政治生态环境 |
1. 台湾政治民主化 |
2. 岛内政权更替 |
3. 三度分裂加剧党力减退 |
(二) 两岸关系因素 |
1. 党际沟通平台 |
2. 大陆遏制"台独"的力量增强 |
3. 民间交流进一步深入 |
(三) 国际环境因素 |
1. 东亚政党体制转型的影响 |
2. 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萎缩 |
二、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 明确定位与理念 |
1. 国民党改造的方向 |
2. 国民党政党属性的变化 |
(二) 再造组织架构 |
1. 党员重新登记 |
2. 改革基层党组织 |
3. 精简党工队伍 |
(三) 开放党内民主 |
1. 直选党主席 |
2. 中常会的变化 |
3. 公职人员产生方式的变化 |
(四) 重塑党的形象 |
1. 摆脱黑金政治 |
2. 改革党产党营事业 |
3. 创新政党运作机制 |
(五) 培养年轻人才 |
1. 订定四分之一条款 |
2. 改革原知青党部 |
3. "选训用合一"充实人才库 |
4. 成立"青年团" |
(六) 整合"泛蓝"阵营 |
1. 三党问政组成联盟 |
2. 国亲整合有实质性进展 |
(七) 更加务实和理性的大陆政策 |
三、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的效果及影响 |
(一) 对台湾政治结构的影响 |
1. 民主化运作方式取得积极效果 |
2. 党外合作基本形成 |
(二) 对国民党的影响 |
1. 国民党整体形象认可度提高 |
2. 族群融合本土化政策有利于政治前途 |
(三) 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
1. 加深了民众的大陆认知 |
2. 增进了民众的中国认同 |
3. 台湾民主统独立场的变化 |
(四) 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
1. 两岸关系回归"一个中国"原则 |
2.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
3. 两岸交流持续增多 |
(五) 改革后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 |
1. 黑金政治依然存在 |
2. 族群矛盾依然尖锐 |
3. "泛蓝"阵营并不坚固 |
(六) 新世纪国民党改革带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国民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 |
(8)试析“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由来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现有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成果述评 |
1.3 理论、方法及路径 |
2 "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内涵 |
2.1 "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1 "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渊源 |
2.1.2 "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2 "一国两制"理论的内涵 |
2.2.1 "一国两制"理论的基本内涵 |
2.2.2 "一国两制"理论的基本特征 |
3 "一国两制"理论的实践与挑战 |
3.1 "一国两制"理论在港澳的实践 |
3.1.1 "一国两制"理论的主体与派生 |
3.1.2 "一国两制"理论的有效载体、法律依据及保障 |
3.1.3 "一国两制"港澳模式的成效 |
3.2 "一国两制"理论面临的挑战 |
3.2.1 "一国两制"港澳模式的问题 |
3.2.2 "一国两制"理论适用台湾问题的困境 |
3.3 "一国两制"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必要性 |
4 "一国两制"理论发展和创新构想及实现依据 |
4.1 "一国两制"理论发展和创新构想 |
4.1.1 "一个中国"涵义的延伸 |
4.1.2 "两种制度"范围的拓展 |
4.2 "一国两制"理论发展和创新构想的依据 |
4.2.1 构想基于当今世界现实而出发 |
4.2.2 构想基于既有理论支持 |
4.2.3 构想基于一定的法律、法理支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与重要术语的梳理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述要 |
第二章 大陆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之关联 |
第一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传播"华文文学"的重要媒介 |
第二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华文文学"大陆化的结构性因素 |
第三章 传播活动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
第一节 窗口期(1979年——1984年左右) |
第二节 高峰期(1985年——1988年左右) |
第三节 转型期(1989年——1993年左右) |
第四节 整合期(1994年——2002年左右) |
第四章 期刊的受众策略与"华文文学"的传播模式 |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
第二节 纯文学视野下的"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研究 |
第三节 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研究 |
第五章 期刊的地缘、中国与世界意识和"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 |
第一节 《特区文学》的地缘情结与期刊中的"华文文学" |
第二节 《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及其限度 |
第三节 上海情境与《小说界》中的"华文文学" |
第六章 结语: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
一 变动的文学景观——"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 |
二 重组与调和——文学期刊建立主体性的两种方式 |
三 在遮蔽和敞开之外——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与邮件电话来往时间概要 |
附录2 孟伟哉的来信 |
大陆主要文学期刊中的"华文文学"作品"索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正视认知上的差异 |
1.2 台湾不同政党认知异同 |
1.3 非政治性互动空间 |
1.4 研究方向与思路 |
第2章 “绿化”后的台湾媒体 |
2.1 “官营媒体”的全面绿化 |
2.2 扶持亲绿媒体 |
2.3 从“新闻自由”到“新闻管制” |
2.4 “台独党纲”的管控 |
2.5 “两颗子弹”的“传播学”问题 |
2.6 打压异见媒体 |
2.7 地下电台与“黑报纸” |
第3章 敌对性开放 |
3.1 “主权对峙”与两岸传播 |
3.2 传播交流政策 |
3.3 “八年对抗”:新一轮的传播战争 |
3.4 视同“007”:人员规限 |
3.5 窄播符码:内容管控 |
3.6 纯政治化的官方往来 |
3.7 网络传播的冷战态势 |
第4章 差异转化为问题 |
4.1 “大陆威胁台湾”的信息迷失 |
4.2 值得关注的“五百四十四万票” |
4.3 焦点差异:关注点解构 |
4.4 政治扭曲文化环境 |
4.5 “去中国化”的观念误导 |
4.6 各自表述差异:交流的“白开水” |
第5章 以交流推进传播 |
5.1 国、民两党的政策异同 |
5.2 分化中的“台独铁板” |
5.3 从全球化格局看“九二共识” |
5.4 从“特洛伊木马”到“文成公主” |
5.5 反“台独”策略的“性价比” |
5.6 台湾媒体:交流的“说服者” |
5.7 分区分众宣导 |
5.8 中国文化的台湾传承 |
5.9 “小三通”的“罗马大道” |
5.10 “底层交流”的传播价值 |
第6章 信息的有效性 |
6.1 以“媒介理论”重塑两岸交流 |
6.2 文化的同质化共鸣现象 |
6.3 媒体商业化:新冲击力 |
6.4 增强信息的说服力 |
6.5 “大陆禁忌”与“反共禁忌” |
6.6 “主体模糊,具体务实”的信息战 |
6.7 接触、磨合、合作与发展 |
6.8 效果检测体系的建构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热心公益事业的台湾人——大陆传媒记者访问团访台观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D]. 陈海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2008年以来大陆地方省部级团组访台述论[D]. 贾磊. 南京大学, 2015(12)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4]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台湾利益集团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 高顺祥.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5]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1(11)
- [6]“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 ——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研究[D]. 潘妍娜. 上海音乐学院, 2011(12)
- [7]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党务改革研究[D]. 刘倩倩.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8)
- [8]试析“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D]. 邵元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9]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D]. 颜敏. 暨南大学, 2008(03)
- [10]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D]. 王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