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偏移距VSP地震资料的CDP成图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磊[1](2020)在《井间井地联合CT成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生存空间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城市人口爆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等。除了传统的向天要空间以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之一。通过井间、井地地震勘探我们能够有效探测地下地层结构,了解探测区域异常体的大小、形态及空间分布情况等,但是将探测成果与钻井资料相结合,存在勘探范围有限,与钻井资料不匹配,精确度不够高等问题。通过VSP测井、井间和井地地震的联合施工,用测井数据进行约束,在数据联合反演后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钻井上的地层信息,提高井间地震的成像精度,对进一步解决城市地下空间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井间地震CT成像是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中关键的步骤之一,也是对地质模型进行反演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来实现VSP地震测井,井间CT以及井地RVSP成像,需要建立不同地层模型,正演模拟测井、井间和井地地震数据,分析三种方法反演结果的优势差异,研究利用VSP地震测井数据来提高成像精度。将井间CT成像结果作为基础速度模型,在其基础上分别联合测井数据以及井地数据,分析测井数据在联合之后对井间CT反演成像分辨率的影响。综合分析三种方式的优势并结合,首先将单一测井数据反演结果与正演模型数据进行对比,然后通过程序编写以及模型设计,将测井与井间结合,以及测井、井间、井地结合,分别与基础井间结果作对比,最终得到预期效果。在由实验模拟进入实际应用过程中解决了激发不一致而影响数据结果这一问题,并成功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本文综合实验数据以及实际应用数据得到以下结论:(1)联合VSP地震测井数据后,在反演过程中可以有效约束钻井上的数据,提高射线密度和成像精度并且与钻井资料相一致;(2)井中地震的精度受到炮检距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考虑炮检距的大小带来的工程效率问题。本文用测井、井间、井地地震CT联合成像方法对井间地震工程实例进行施工设计并进行了联合成像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得到井间、井上、井旁的CT剖面,提高了井间地震勘探的精度。因此联合成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论文有图71幅,表15个,参考文献100篇。
张新东,罗斌,周翼[2](2018)在《面向勘探目标基于反射纵波成像照明的VSP采集设计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基于VSP技术特点,对VSP采集设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资料和模拟计算分析,提出了产出/投入比的概念,并针对VSP采集设计如何实现产出/投入最大化问题,提出了面向勘探目标、基于反射纵波成像照明的VSP采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首先根据密度和速度测井资料或以往VSP速度资料建立1D速度模型,通过AVO分析初步确定最大偏移距选择范围;然后根据该最大偏移距范围,通过改进高斯射线束进行非零偏移距VSP勘探目标反射纵波成像照明模拟,以确定最佳最大偏移距和合适的观测井段;最后根据Walkaway-VSP(WVSP)/3DVSP观测系统,模拟勘探目标的横向覆盖次数及其分布,经过反复调整观测系统及采集参数,使勘探目标所获得的覆盖次数最大、分布最优。通过实际VSP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文VSP采集设计技术良好的应用效果。
高峰[3](2018)在《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地表低速层的高吸收衰减特征严重影响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虽然现有的地震处理方法和软件能够对近地表低速层的衰减效应进行处理,但大部分处理结果只是部分消除地层衰减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更全面、准确、定量的研究与分析。利用地震物理模拟方法参数可控性高、模拟结果真实性强、数据资料信噪比高的特点,可以为全面、准确、定量的研究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提供高质量的地震物理模拟数据。无论是野外勘探还是实验室研究,准确地估算Q值是进行衰减特征研究的基础,尤其是近地表低速层Q值估算时,会受到近场效应的影响,导致测量获得的Q值存在很大误差。在实验室Q值测量时同样会受到近场效应的影响,由于换能器的近场效应引起的衍射效应严重影响Q值的测量和估算。针对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影响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测量情况下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影响的大小,给出了降低衍射效应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增大换能器主频、换能器半径、换能器之间距离(样品长度)以及降低参考样品与测试样品之间的声学特性差异,可以降低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计算的影响;相同测试条件下,衍射效应对高Q值样品的影响程度远大于低Q值样品。实验室中有多种Q值的测量方法,各种测量方法都存在较大误差,以标准样品和物理模型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不同测量方法Q值测量时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其各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针对受衍射效应较强时理论校正方法不准确的问题,对现有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降低衍射效应的实验测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测量方法的改进和理论方法的校正,提高实验室Q值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常规频率域方法求取Q值时的时窗影响问题,将时频分析技术应用到实验室Q值计算中,提出了基于S变换的超声衰减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变换的超声衰减计算方法提高了Q值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基于已有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研制了不同衰减特性近地表衰减材料,首次对衰减材料的衰减特征开展定量研究,并将模型材料测量获得的Q-V数学关系与野外经验Q-V关系进行对比。基于衰减材料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地层衰减定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近地表衰减材料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并且与野外地层衰减特征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同时地层衰减定量模拟的地震物理模拟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最后将地层衰减定量模拟的地震物理模拟方法,应用于近地表低速层地震物理模拟,设计制作了首个结合实际模拟区的近地表低速层地震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二维和三维地震物理模拟数据采集,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地层衰减定量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进行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模拟,模拟获得的地震记录和频谱特征与野外具有很好地相似性,采集获得的地震数据能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地表低速层的衰减特征提供可靠正演数据。
蔡志东,张庆红,刘聪伟[4](2015)在《复杂构造地区零井源距VSP成像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复杂构造地区VSP资料成像处理的难题,对VSP走廊叠加和VSP-CDP转换成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成像方法,以及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通过滨里海地区一口井的实际VSP资料,证实了走廊叠加和零井源距成像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方法和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方法均可以实现复杂构造地区倾斜同相轴有效叠加的目的,较好地解决倾斜地层的VSP标定问题,其中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方法能更好地保护原始波组特征,减小降频影响,叠加结果更可靠;2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井旁构造细节,有利于精细构造解释或井-地联合地震解释等。
陈沅忠[5](2014)在《VSP资料各向异性成像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简称VSP)是一种地表附近激发地震波,井孔不同深度布置检波器进行接收的地震观测方法,它可以获得准确的地层速度、吸收衰减、地震子波、各向异性等信息。VSP资料可用于标定地震地质层位、研究井孔周围构造及岩性、提取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裂缝检测和压力预测等。与地面地震相比,VSP具有信噪比高、分辨率高、提取信息精度高、直接观测储层等优点。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应用推广,各向同性深度偏移成像精度低,与井深度不吻合,横向偏移归为不准,因此各向异性处理技术非常迫切,各向异性研究已经成为地震勘探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如何从VSP资料提取各向异性参数,并应用于VSP和地面地震各向异性成像处理,提高VSP和地震成像精度,对勘探开发复杂油气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从各向异性介质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地震波各向异性表达式,完成了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射线追踪算法,研究了VSP各向异性成像方法,开发一套VSP各向异性处理系统,该软件已受理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有:1、VSP初至拾取新方法,研究了基于先导初至约束下振幅比法快速高效初至拾取及质控技术,首次提出VSP资料初至拾取位置为子波能量中心点(记录下跳时波峰附近)。能量中心点速度相当于群速度,通常起跳点初至求取的速度相当于相速度,而地震传播速度是群速度,因此VSP能量中心点的走廊叠加剖面与地面地震剖面标定更闭合,VSP初至拾取新方法为求取准确的各向异性参数提供了基础。2、基于VSP资料各向异性参数求取及成像方法,研究了VSP射线追踪正反演算法,完成了VSP资料各向异性介质旅行时计算方法,研究了VSP-CDP叠加成像、VSP克希霍夫偏移成像、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和逆时偏移成像等方法,各向异性成像方法提高了VSP成像剖面精度。3、VSP各向异性处理软件开发,开发了一套VSP各向异性处理软件,功能包括VSP三分量数据输入输出、初至拾取、速度求取、各向异性参数求取、VSP成像等模块,软件功能较完善,并在实际资料中得到应用。
胡明顺[6](2013)在《煤层气RVSP地震勘探成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煤层气储层井中地震勘探精度,本文在传统的VSP地震数据处理成像方法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煤层气RVSP地震勘探数据成像方法。目前,传统的井中地震处理成像方法主要存在问题有:①RVSP地震资料存在严重的管波和多次波影响;②传统的RVSP速度分析手段无法获取炮排列以下地层的速度信息;③当前RVSP地震数据成像方法成像方法与速度分析相互孤立,成像质量不及应有的理想效果。围绕上述几个问题,本文深入开展了如下研究:①详细推导了均匀介质、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变化介质条件下的RVSP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和反射点计算公式;②根据典型的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RVSP观测系统下地震波传播规律,分析RVSP记录波场特征和噪声来源及性质,研究高保真上行反射波分离与去噪方法;③研究基于双程声波波动方程的RVSP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分析偏移噪音来源及特点,研究偏移噪音压制方法,研究改进逆时偏移边界条件构建,解决大存储空间要求与成像质量等问题;④研究基于RVSP共反射点道集和共炮点道集的速度谱分析方法,获取最大激发深度以下地层速度信息,分析基于不同速度分析方法的RVSP-CDP变换叠加成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⑤研究抽取RVSP数据的CDP道集,利用地面地震数据处理思想和流程,进行速度谱分析、动校正、剩余静校正和叠加偏移的RVSP完全等效地面处理成像新方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几点重要研究成果:①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自适应随机边界与PML吸收边界相结合的混合边界条件RVSP叠前逆时偏移方法;②提出了基于地面地震时距曲线方程和RVSP时距曲线方程的共反射点道集和共炮点道集的相干速度谱分析方法;③提出了基于RVSP-CDP道集抽取的完全等效地面处理成像方法。利用以上研究成果,对沁水盆地万宝山地区煤层气RVSP地震试验数据进行精细处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波场和噪声特征分析,实现了反射波的有效分离,并利用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检波点静校正量进行了校正,完成RVSP-CDP道集抽取、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动校正和叠加成像处理,取得了与同测线位置不同地震勘探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相比最佳的成像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煤层气RVSP地震数据处理成像方法,对进一步提高煤层气储层井中地震勘探精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陈占国[7](2012)在《地震散射波成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散射波地震勘探方法是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反射波勘探方法遇到的挑战和暴露的问题提出来的。散射波是一种广义的地震波,用散射波可以描述任意形式的地震波,而且产生地震散射波的条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利用散射波研究地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其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是目前地震勘探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总结和研究了地震散射波理论和应用的发展现状,以基于等效偏移距概念的共散射点(CSP)道集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散射波成像技术。1)基于等效偏移距概念的共散射点道集是一种新的道集,这种道集聚积了所有记录道上可能来自同一散射点的能量,它具有更高的覆盖次数和更大的偏移距范围,它的形成对速度的依赖程度较低,其本身具有自然抗假频的作用和较强的抗噪能力,适合于低信噪比和散射能量发育的地震资料成像。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基于等效偏移距的CSP道集的形成原理,详细的推导并给出了与CSP道集映射相关的公式,尤其是推导了起伏地形和垂直接收阵列(如VSP,井间地震等)的等效偏移距定义公式;较详细的给出了几种情况下CSP道集的快速映射算法;通过几种典型模型分析对比了CMP道集和CSP道集的特征;详细分析了影响CSP道集的因素。2)CSP道集和CMP道集都是满足双曲线规律的多次覆盖地震道集,论文将CMP道集的速度分析方法应用到CSP道集中,并总结了CSP道集速度分析的流程,最后以典型模型为依托对比分析了两种道集的速度谱和速度场特征,分析证明,CSP道集的速度分析方法不受地层倾角的影响,其得到的速度模型能够反映地质体的真实速度结构。3)本论文研究了三种基于CSP道集的散射波成像方法,并建立了散射波成像处理流程。三种成像方法都是建立在Kirchhoff积分原理之上,其中等效偏移距偏移方法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成像方法,它适合于水平地形,起伏地形,地面阵列和垂直接收阵列形成的CSP道集,其抗干扰能力较强。共等效点叠加和叠后偏移的成像方法只适合水平地形地面阵列的CSP道集成像,其成像效果理论上要优于等效偏移距偏移方法,但抗噪能力差一些。基于CSP道集的叠前偏移方法是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散射波成像方法,它也只适合于水平地形的地面阵列,理论上这种方法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避免了其缺点。最后,论文以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对相关成像方法进行了测试,取得一些比常规反射波成像方法更满意的成果,也揭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张山,白俊辉,李彦鹏,吴超,李青[8](2012)在《复杂山前带有偏VSP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山前带具有地表起伏大、地下逆掩推覆构造倾角大、断层关系复杂等地质特征,采用传统有偏VSP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解决复杂山前带构造成像问题。为此,针对波场分离、静校正、成像方法和速度建模等VSP处理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波场分离采用了F-K滤波与逐点偏振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复杂波场的有效分离。为解决静校正问题,改变了VSP成像策略,由传统的时间域成像改为深度域成像,成像后再进行统一基准面校正,从而消除了多方位有偏VSP传统成像剖面间的闭合差。在成像方法上,采用克希霍夫深度域积分成像方法,并根据VSP观测的特点,采用零偏VSP与有偏VSP初至时间计算积分成像中的关键参数———观测时间。将该方法应用于库车复杂山前带相邻两口井的VSP资料处理中,处理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良好。
王云宏[9](2010)在《斜井VSP速度分析与成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垂直地震剖面(VSP)是一种井中观测的地震勘探方法。与常规的地面地震勘探方法相比,VSP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更加明显。VSP技术可以为地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精确的时深转换关系及速度模型。因此,VSP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经典VSP技术主要是针对直井的,但是随着VSP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种VSP技术,如WalkWay VSP、逆VSP、三维VSP等,但从井的斜度来分类,主要包括直井VSP和斜井VSP技术,由于斜井VSP与石油勘探开发的结合更加紧密,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速度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下行直达波走时的,这些方法先天的缺陷在于只能求取最深检波点以上地层的速度,对于求取最深检波点以下地层速度比较困难。本论文引入的基于双曲线校正的速度分析方法是利用上行反射波来估算速度的一种方法,由于它利用了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所以解决了最深检波点以下的反射地层速度。它的基本思想是将VSP记录校正到地面-地面接收记录后,按地面地震速度扫描的思路来获取地层的均方根速度,在转换过程中采用了二阶近似。对于水平地层,所求取的速度对应着地层的均方根速度,这个速度与地面地震的叠加速度相对应,有机地将VSP与地面地震结合起来。基于直井的VSPCDP成像方法同样适用于斜井VSP,只是在成像的时候考虑井斜因素。传统的VSPCDP成像方法是Wyatt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VSP成像方法,它是利用已知的速度模型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进行射线追踪,求取反射点的分布,最后成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速度的精度,速度越准,成像效果越好。基于双曲线校正的面元叠加方法是一种自适应的成像方法,它在求取速度的同时可以成像,通过人机交互,能够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本文首先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合成不同模型的理论斜井VSP记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常规的速度分析方法和VSPCDP成像方法,编写了基于双曲线校正的交互速度拾取软件,实现了自适应的面元叠加方法。通过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试算,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徐磊磊[10](2010)在《随钻地震资料逆VSP处理方法初探》文中认为随钻地震技术(Seismic While Drilling简称SWD)近十年来在国外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发展迅速。该技术与常规VSP技术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优越性,它直接利用钻进中钻头冲击地层破岩所产生的振动作为震源进行逆VSP测量,没有仪器设备下井风险,不干扰正常的钻井工作,不占用钻井时间,对井孔无任何风险,其目的是为了估计地震波速度,确定钻头和反射面的位置,能实现对井筒周围、钻头前方地层岩性和压力情况的实时预测以减少钻井风险,提高钻井勘探效率。在随钻地震勘探施工过程中,钻头振动产生的信号既可直接从钻头振动位置通过地层传播到地面(直达波),也可在钻头下方地层分界面上产生反射再传播到地面(反射波),还可沿着钻柱向上传播到钻柱的顶部(先导信号)。安装在钻柱上某一位置处的先导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当作钻头振动信号,用布置在井场附近地表或近地表的检波器排列接收钻头振动直达波和反射波,由此得到随钻地震记录。随钻地震数据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采集到的随钻信号转换成地震剖面,包括数据解编、信噪分离、互相关、叠加、相位校正和真反射时间校正等,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随钻地震信号处理。其处理结果得到的相当于逆VSP的地震剖面。第二阶段是对随钻地震信号处理过的资料做逆VSP处理,包括初至拾取、速度分析、波场分离、反褶积、走廊叠加和CDP转换迭加成像等。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这两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因为其中的一些处理步骤是可以彼此交换顺序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随钻地震经过信号处理后得到的资料做逆VSP处理以及成像的主要过程。以正演模拟数值记录处理为主要内容,检验处理过程是否可行,并应用于实际数据中,最终得到随钻地震记录的共检波器记录的CDP迭加剖面,然后与实际井旁地面地震记录作比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有偏移距VSP地震资料的CDP成图成像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偏移距VSP地震资料的CDP成图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井间井地联合CT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联合CT成像原理 |
2.1 VSP地震测井原理 |
2.2 地震波传播原理 |
2.3 井间井地地震CT |
2.4 小结 |
3 联合CT成像数值模拟 |
3.1 单孔波速约束 |
3.2 单孔波速约束下的井间CT |
3.3 单孔波速约束下的井间井地联合CT |
3.4 小结 |
4 电火花延时测试与校正 |
4.1 激发 |
4.2 解决方案 |
4.3 实际解决案例 |
5 联合成像应用实例 |
5.1 在探测岩溶方面的应用 |
5.2 在地面塌陷方面的应用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面向勘探目标基于反射纵波成像照明的VSP采集设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反射纵波成像照明的VSP采集设计技术及流程 |
1.1 非零偏移距VSP技术特点 |
1.2 高斯射线束方法原理 |
1.3 采集设计思路及其实现方法 |
1.4 主要采集因素及WVSP/3DVSP采集设计流程 |
1.4.1 实际VSP采集设计问题分析 |
1.4.2 非零偏VSP/WVSP/3DVSP最大偏移距的选择 |
1.4.3 观测井段的选择 |
1.4.4 WVSP/3DVSP采集设计流程 |
2 WVSP采集设计实例分析 |
2.1 连井WVSP资料采集设计 |
2.2 勘探目标照明与后续实际资料处理效果分析 |
3 结束语 |
(3)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外近地表衰减测量与估算 |
1.2.2 实验室超声衰减测量 |
1.2.3 地层衰减地震物理模拟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计算的影响 |
2.1 衍射效应影响理论 |
2.1.1 衍射效应理论 |
2.1.2 衍射效应校正理论 |
2.2 衍射效应影响数值模拟 |
2.2.1 震源频率及样品长度 |
2.2.2 震源辐射面大小 |
2.2.3 参考与测试样品速度差异 |
2.3 衍射效应实验观测 |
2.3.1 衍射校正方法测试 |
2.3.2 震源频率与样品尺寸 |
2.3.3 震源尺寸影响 |
2.4 衰减值对衍射效应影响的观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室衰减介质Q值的测试方法与精度分析 |
3.1 Q值测试方法 |
3.1.1 脉冲透射法 |
3.1.2 脉冲透射插入法 |
3.1.3 反射波法 |
3.2 不同测试方法对比实验 |
3.2.1 单次测量实验 |
3.2.2 多次测量实验 |
3.3 脉冲透射法改进方法 |
3.3.1 脉冲透射法改进原理 |
3.3.2 脉冲透射法改进方法误差分析 |
3.3.3 脉冲透射法改进法实验研究 |
3.4 基于S变换的超声衰减计算方法 |
3.4.1 S变换 |
3.4.2 计算原理 |
3.4.3 数值模拟 |
3.4.4 标准样品Q值的测量 |
3.4.5 岩石样品Q值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衰减物理模拟技术 |
4.1 地震物理模拟衰减材料研究 |
4.1.1 近地表衰减材料系列一 |
4.1.2 近地表衰减材料系列二 |
4.2 地层衰减定量模拟地震物理模拟方法 |
4.2.1 物理模型设计及参数测量 |
4.2.2 模型数据采集 |
4.2.3 Q值反演 |
4.2.4 反Q滤波 |
4.3 地层衰减定量模拟方法应用 |
4.3.1 地层衰减地震物理模型设计与制作 |
4.3.2 物理模型数据采集 |
4.3.3 模型数据处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地表低速层地震物理模拟实验 |
5.1 近地表低速层物理模型设计 |
5.2 近地表物理模型制作 |
5.2.1 物理模型制作流程 |
5.2.2 不同模型构造制作 |
5.2.3 物理模型参数测量 |
5.3 近地表物理模型数据采集 |
5.3.1 物理模型二维数据采集 |
5.3.2 物理模型三维数据采集 |
5.3.3 三维数据处理及质量监控 |
5.4 模型数据频率特征分析 |
5.4.1 时频分析 |
5.4.2 分频处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复杂构造地区零井源距VSP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际VSP资料分析 |
2 VSP走廊叠加成像 |
2.1 常规走廊叠加方法 |
2.2 倾角扫描走廊叠加方法 |
2.3 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方法 |
2.4 几种走廊叠加方法对比 |
3 零井源距VSP-CDP转换成像 |
3.1 常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 |
3.2 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 |
3.3 不同VSP-CDP转换成像方法效果对比 |
4 结束语 |
(5)VSP资料各向异性成像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成果 |
第二章 各向异性介质的基本理论 |
2.1 各向异性弹性波基本理论 |
2.2 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 |
2.3 相速度及群速度 |
2.4 TI介质的汤姆森参数 |
2.5 TI介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
第三章 VSP射线追踪正演模拟 |
3.1 各向异性速度建模 |
3.2 各向异性介质射线追踪 |
3.3 模型数据测试 |
3.3.1 VTI模型数据测试 |
3.3.2 TTI模型数据测试 |
第四章 VSP资料成像方法研究 |
4.1 VSP-CDP叠加成像 |
4.2 各向异性射线追踪VSP成像 |
4.3 克希霍夫偏移成像 |
4.4 单程波动方程偏移成像 |
4.5 逆时偏移成像 |
4.6 VSP成像方法对比 |
第五章 VSP资料各向异性求取及成像系统 |
5.1 软件开发平台 |
5.2 VSP各向异性处理系统 |
5.2.1 初至拾取模块 |
5.2.2 速度求取模块 |
5.2.3 各向异性参数求取模块 |
5.2.4 成像处理模块 |
第六章 实际资料处理与分析 |
6.1 初至拾取与分析 |
6.2 VSP资料速度求取与分析 |
6.3 各向异性参数求取与分析 |
6.4 VSP资料成像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煤层气RVSP地震勘探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2 RVSP 反射波时距曲线与波场分离 |
2.1 RVSP 反射点计算 |
2.2 RVSP 波场特征 |
2.3 RVSP 噪声去除 |
2.4 本章小结 |
3 RVSP 叠前逆时偏移成像 |
3.1 叠前逆时偏移基本原理 |
3.2 随机边界条件叠前逆时偏移 |
3.3 叠前逆时偏移噪音类型及压制 |
3.4 吸收存储边界条件叠前逆时偏移 |
3.5 混合边界条件叠前逆时偏移 |
3.6 典型煤层气地质构造模型 RVSP 逆时偏移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4 RVSP-CDP 变换叠加成像 |
4.1 RVSP-CDP 变换叠加成像原理 |
4.2 常规 RVSP 速度分析方法及特点 |
4.3 RVSP 共反射点道集速度谱分析 |
4.4 RVSP 共炮点道集速度谱分析 |
4.5 RVSP-CDP 变换叠加成像特征分析 |
4.6 RVSP 速度分析及 CDP 叠加成像影响因素 |
4.7 本章小结 |
5 RVSP 完全等效地面处理成像 |
5.1 RVSP-CDP 道集抽取 |
5.2 RVSP-CDP 道集特征 |
5.3 基于 RVSP-CDP 道集的速度分析 |
5.4 RVSP 完全等效地面处理叠加成像 |
5.5 RVSP 完全等效地面成像模型试算 |
5.6 本章小结 |
6 沁水盆地煤层气 RVSP 地震资料处理 |
6.1 地质概况及 RVSP 地震数据采集 |
6.2 RVSP 地震数据静校正 |
6.3 RVSP 地震数据波场分离 |
6.4 RVSP-CDP 道集特征 |
6.5 RVSP-CDP 道集速度分析 |
6.6 RVSP 地震数据成像效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地震散射波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散射波地震勘探的提出 |
1.3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现状 |
1.3.1 散射波理论研究 |
1.3.2 散射波成像方法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地震散射波理论及成像思路 |
2.1 地震散射波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2.1.1 散射波的基本概念 |
2.1.2 散射波的分类 |
2.2 地震散射波和其他波的关系 |
2.2.1 散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
2.2.2 散射波和其他波的关系 |
2.3 地震散射波成像思路 |
2.3.1 共散射点道集的形成思路 |
2.3.2 共散射点道集的速度分析思路 |
2.3.3 共散射点道集的成像思路 |
第三章 共散射点道集 |
3.1 等效偏移距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式 |
3.1.1 等效偏移距的定义和意义 |
3.1.2 水平地表的共散射点道集形成 |
3.1.3 起伏地形的共散射点道集形成 |
3.1.4 垂直接收阵列的共散射点道集形成 |
3.1.5 三维记录的共散射点道集形成 |
3.2 形成共散射点道集的快速算法和编程实现 |
3.2.1 输入道索引和输出道索引的建立 |
3.2.2 水平地表的共散射点道集快速映射方法 |
3.2.3 起伏地表和垂直接收阵列的共散射点道集快速映射方法 |
3.3 典型模型的共散射点道集特征 |
3.3.1 单点模型的共散射点道集特征 |
3.3.2 水平界面模型的共散射点道集特征 |
3.3.3 倾斜界面模型的共散射点道集特征 |
3.3.4 断层模型的共散射点道集特征 |
3.4 影响共散射点道集的因素 |
3.4.1 速度对共散射点道集的影响 |
3.4.2 等效偏移距步长对共散射点道集的影响 |
3.4.3 等效偏移距孔径对共散射点道集的影响 |
3.4.4 地形对共散射点道集的影响 |
3.4.5 噪音对共散射点道集的影响 |
3.4.6 显示方式对共散射点道集的影响 |
第四章 散射波速度分析 |
4.1 共中心点道集和共散射点道集的比较 |
4.1.1 共中心点道集的时距关系 |
4.1.2 共散射点道集的时距关系 |
4.1.3 共中心点道集和共散射点道集的区别和联系 |
4.2 散射波速度分析原理和方法 |
4.2.1 速度谱的制作原理 |
4.2.2 速度分析准则 |
4.3 共散射点道集速度谱的解释及应用 |
4.3.1 单点模型速度分析 |
4.3.2 水平界面模型速度分析 |
4.3.3 倾斜界面模型速度分析 |
4.3.4 断层模型速度分析 |
4.3.5 起伏地形和垂直接收阵列速度分析 |
4.4 共散射点道集速度分析流程 |
第五章 散射波成像方法 |
5.1 散射波成像原理 |
5.1.1 克希霍夫积分原理 |
5.1.2 等效偏移距偏移 |
5.1.3 共等效点道集的叠加和叠后偏移 |
5.1.4 共散射点道集的叠前偏移 |
5.1.5 几种成像方法的适用性讨论 |
5.2 模型资料的成像方法应用 |
5.2.1 水平地形共散射点道集成像 |
5.2.2 起伏地形的共散射点道集成像 |
5.2.3 垂直接收阵列的共散射点道集成像 |
5.2.4 散射波成像方法抗干扰能力测试 |
第六章 实际资料的散射波成像应用 |
6.1 地震散射波成像处理流程 |
6.2 近地表工程资料散射波成像 |
6.3 油田资料散射波成像 |
6.4 VSP 资料散射波成像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程序的主要参数结构体 |
1.1 地面接收阵列的共散射点道集抽取 C++类的参数结构体 |
1.2 垂直接收阵列的共散射点道集抽取 C++类的参数结构体 |
1.3 等效偏移距偏移成像方法 C++类的参数结构体 |
1.4 共等效点叠加和叠后偏移成像方法 C++类的参数结构体 |
1.5 共散射点道集的叠前偏移成像方法 C++类的参数结构体 |
附录 2:程序参数文件格式 |
2.1 地面阵列的共散射点道集抽取程序参数文件格式 |
2.2 垂直接收阵列的共散射点道集抽取程序参数文件格式 |
2.3 等效偏移距偏移成像程序参数文件格式 |
2.4 共等效点叠加程序参数文件格式 |
2.5 克希霍夫叠后偏移成像程序参数文件格式 |
2.6 共散射点道集的叠前偏移成像程序参数文件格式 |
致谢 |
(8)复杂山前带有偏VSP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前带VSP波场分离方法 |
2 山前带有偏VSP静校正思路 |
3 山前带VSP成像方法和速度建模方法 |
4 应用效果分析 |
5 结束语 |
(9)斜井VSP速度分析与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VSP方法综述 |
1.2 斜井VSP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斜井速度分析及成像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斜井VSP正演模拟及波场分离 |
2.1 斜井VSP正演模拟 |
2.1.1 正演方法综述 |
2.1.2 斜井VSP观测方法 |
2.2 斜井VSP射线追踪合成记录方法 |
2.2.1 射线追踪 |
2.2.2 VSP响应计算 |
2.3 斜井VSP波场特征及其分离方法 |
2.3.1 斜井波场特征分析 |
2.3.2 斜井VSP波场分离 |
第三章 斜井VSP速度分析 |
3.1 直线法 |
3.2 折线法 |
3.3 初至旅行时反演法 |
3.4 基于双曲线校正的速度分析 |
3.4.1 背景介绍 |
3.4.2 理论推导 |
3.4.3 获取速度方法 |
3.4.4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四章 斜井VSP成像方法研究 |
4.1 斜井VSPCDP变换与叠加 |
4.1.1 斜井VSP地下反射点分布 |
4.1.2 斜井VSPCDP变换方法 |
4.1.3 基于VSPCDP变换的叠加方法 |
4.2 基于双曲线校正的共反射点面元叠加方法 |
4.2.1 共反射点面元叠加方法一 |
4.2.2 共反射点面元叠加方法二 |
第五章 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试算 |
5.1 理论模型测试 |
5.1.1 直井模型 |
5.1.2 直斜井模型 |
5.1.3 曲斜井模型 |
5.2 实际资料试算 |
5.2.1 某油田15井资料试算 |
5.2.2 某油田39井资料试算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随钻地震资料逆VSP处理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立论依据 |
0.1.1 课题来源 |
0.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
0.2.2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3.3 主要创新点 |
1 随钻地震基本原理 |
1.1 VSP的基本原理 |
1.2 逆VSP的基本原理 |
1.3 随钻地震的基本原理 |
2 随钻地震RVSP资料处理流程 |
2.1 初至拾取及层速度计算 |
2.1.1 初至拾取 |
2.1.2 计算层速度 |
2.2 静态时移和排齐 |
2.3 波场分离 |
2.4 反褶积 |
2.5 走廊叠加 |
2.6 随钻地震CDP转换与迭加 |
3 应用效果分析 |
3.1 模型数据的处理 |
3.2 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有偏移距VSP地震资料的CDP成图成像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井间井地联合CT成像技术研究[D]. 黄鑫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面向勘探目标基于反射纵波成像照明的VSP采集设计技术[J]. 张新东,罗斌,周翼. 石油物探, 2018(06)
- [3]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实验研究[D]. 高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复杂构造地区零井源距VSP成像方法研究[J]. 蔡志东,张庆红,刘聪伟. 石油物探, 2015(03)
- [5]VSP资料各向异性成像与应用研究[D]. 陈沅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6]煤层气RVSP地震勘探成像方法研究[D]. 胡明顺.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5)
- [7]地震散射波成像方法研究[D]. 陈占国. 长安大学, 2012(07)
- [8]复杂山前带有偏VSP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 张山,白俊辉,李彦鹏,吴超,李青. 石油物探, 2012(02)
- [9]斜井VSP速度分析与成像方法研究[D]. 王云宏. 长安大学, 2010(03)
- [10]随钻地震资料逆VSP处理方法初探[D]. 徐磊磊.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