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中盆地渭南城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与开发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任战利,刘润川,任文波,祁凯,杨桂林,崔军平,杨鹏,张园园[1](2020)在《渭河盆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渭河盆地地温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补充新地热井资料及分析测试样品的基础上,通过盆地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地温场特征、热储层特征、地热资源量等分析,建立了盆地不同岩性岩石热导率与深度关系图版,确定了盆地地温场变化规律及地热田控制因素,提出了渭河盆地地热田形成模式。评价了盆地地热资源有利区,为盆地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认为渭河盆地热地温梯度分布在2.34~5.85℃/100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3.50℃/100m,代表性大地热流68.33mw/m2,地温梯度及不同深度地层温度具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热导率总体上具有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的规律,热导率随深度增加主要受压实程度增强控制。相同深度条件下泥岩热导率最低,砂岩热导率居中、白云岩热导率最高。渭河盆地主要为层状地热田,盆地内地热通过热传导及热对流两种方式进行传递,以热传导为主。渭河盆地地热资源丰富,热储层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新生界砂岩孔隙型;②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型;③断裂型。渭河盆地地热资源有利区主要分布于西安凹陷、固市凹陷。盆地地温场及地热田分布与莫霍面、软流圈上隆、岩石圈厚度减薄的深部背景密切相关,主要受地热传导和深大断裂热对流控制,是岩石圈深部结构、盆地构造、基底岩性、储盖组合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最后结合当前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地热开发利用建议。
李鹏飞[2](2020)在《西安市草滩地区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新型能源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U型地热井对建筑物进行供暖也逐渐成为一种高效的地热能利用方式。只要在满足取暖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设计井身结构与水平段钻井长度便可以达到最高的能量利用率。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草滩区U型地热井取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制模拟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过程的试验平台,通过ANSYS FLUENT有限元软件建立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总结在不同注水流速、井眼直径和水平井段长度条件下,水平井段的出口温度、取热量变化规律和非采暖期间的地温恢复情况。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在同一注水流量条件下,随传热时间的延长,水平井段的出口水温逐渐下降并且在同一时刻,低流速的出口温度要高于高流速的出口温度。随着水平井段注水流量的增大,出口水温随换热时间的延长,下降的速率也逐渐加快且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取热量越大。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的长度越长,出口温度越高,水平井段在采暖期间的总取热量越高。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的出口温度与井筒直径呈负相关关系,与水平井段在采暖期的总取热量呈正相关关系。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在采暖期取热的过程中,地层的温度逐渐下降。在非采暖期间,地层温度的恢复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取热量和地温的恢复情况,为了使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在下一个采暖期间能够正常运行,针对与草滩所施工地热井的实际工程情况综合考虑,该工程水平井段井筒内水流的最优流速应取0.3m/s,此时地层温度恢复至81.8℃,最接近地层的初始温度82℃。
高燕燕[3](2020)在《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关中平原地处内陆深部,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单元。近年来,随着战略地位的提高,关中平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传统的农业灌区,关中平原灌溉面积约15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6%,强烈的农业活动对脆弱的地下水环境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由于关中平原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问题众多,例如地方病、苦咸水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对区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深刻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环境背景值、水质污染状况、灌区地下水系统对灌溉的响应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2000年、2012年、2015年共892组地下水水质资料,以舒卡列夫分类法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情况;考虑水化学分布的空间连续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克服了常规绘图中不能反映离子含量大小排序、表达水化学类型有限等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关中平原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取得的关键性发现有: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场发生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由2000年的48种上升至2012年的76种,且出现NO3-参与命名的水样。渭河南部水质整体优于渭河北部,渭河南部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渭河北部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漆水河以西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漆水河以东泾河以西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HCO3-Na·Ca、HCO3-Na·Mg型,2012年以来Mg型水增多;泾河以东阴离子复杂,水化学类型多为混合型,2012年以来Cl型和SO4型水增多。渭河南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西受农业活动和水岩作用影响强烈,渭河北部泾河以东地区受蒸发和人类活动作用强烈。(2)给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将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时空差异性融入定义,指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未受污染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的情况下,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含量。首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关中平原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计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关中平原10个水环境单元各离子的背景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环境背景值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演化规律,SO42-、Cl-环境背景值整体逐渐升高;受长期灌溉活动的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东的泾惠渠-交口灌区各离子环境背景值极高。时间特征上,受水岩作用及人类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影响,多数离子环境背景值呈升高趋势,渭河北部地区尤为显着。采用F值法对背景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渭河南部背景水质整体良好,渭河北部背景水质大多较差或极差。(3)综合应用水盐均衡原理、同位素技术、端元混合模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比研究了关中平原两个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对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水量负均衡但处于积盐状态,宝羊灌区水量均衡但处于排盐状态。径流条件差、补给水源和土壤盐分含量高是导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地势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排泄区,灌溉水对地下水盐分的贡献度高,易发生盐分累积;径流通畅的地区则发生地下水淡化。提出盲目降低地下水位或加大井渠灌溉比并非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高效举措,应在综合考虑地下水质与量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合理选取井灌区域,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采用As、F-、Cr6+和NO3-作为评价指标对关中平原儿童与成人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结合GIS技术,获得区域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蒙特卡洛法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确定Cr6+与F-分别对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中需优先重点治理的有害物质。
周阳,洪增林,张卉,曹晓凡,穆根胥[4](2020)在《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赋存规律及资源量估算》文中认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了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情况、赋存特征和形成模式,并对资源量进行了估算,总结了盆地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岩性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特征,计算了区域恒温带深度和浅层大地热流值。关中盆地地热能的形成模式主要为热传导型和热对流型:热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安凹陷、固市凹陷等完整地质块体内;热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直接沟通地表的区域以及断裂带周边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进行适宜性分区,认为关中盆地整体属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或较适宜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漫滩区和阶地区。利用热储法,计算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热容量为1.38×1016 kJ/℃,浅层地热能储量巨大,开发利用前景优良。
洪增林,张银龙,周阳[5](2019)在《关中盆地南部山前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热资源的广泛利用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雾霾污染。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研究程度较低。本文概述了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了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区域地热载体特征和构造单元特征,划分了区域内近地表处(20 m)、深层(1500 m)处、地温梯度以及大地热流值分布情况。按赋存条件的不同,将地热流体分为四个地段,并详细论述每段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模式。认为研究区地热资源主要来源于地球的内部热能,其次为地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矿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以及少量生物降解产生的能量,将地热资源的形成模式分为热传导型和热对流型两类,热传导型地热资源广泛分布,热对流型地热资源分布在导通深部高温部位的断裂带附近。采用体积法计算了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地热单元储存的总热量,4000 m以深暂难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及4000 m以浅能利用的地热资源量。采用热流量法计算了宝鸡温水沟、眉县汤浴、蓝田汤浴、华清池和西安东大等高地温异常区的地热流体资源量。根据研究区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划分了地热资源的鼓励开采区和保持开采区,指明了地热资源的利用方向。本文旨在适时推动陕西省关中盆地南部山前地区的清洁能源事业,为区域地热资源的科学、长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任文波[6](2019)在《渭河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文中提出渭河盆地夹持于鄂尔多斯块体、秦岭造山带之间,区域上受四大巨型构造体系的影响,深部活动强烈,地热资源异常丰富。盆地地热开发历史悠久,至目前为止,各地区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存在未进行回灌直接排放、地热资源浪费及局部地区水头下降过快等现象,容易引发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在对渭河盆地地温场及地热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如何更加绿色、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建立持续性开采的合理的地热开发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以渭河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盆地深部构造热背景,在明确深部构造特征及热动力的基础上,讨论了渭河盆地地热田形成的深部背景。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深部热结构、浅部储盖条件、盆地地温场特征及地热资源量分布情况,总结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初步划分出地热资源有利区,完善盆地地热田形成机理及模式,为盆地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部分理论支持。渭河盆地内莫霍面大幅度隆起,岩石圈厚度总体减薄,深部热活动强烈,盆地内通过热传导及断裂带热对流两种方式进行传递。在对大量地层测温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渭河盆地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49℃/100m,西安凹陷及固市凹陷平均地温梯度及热流值较高,地温梯度分别为3.85及3.62℃/100m,高于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异常明显。总结了渭河盆地各构造单元地温纵向变化规律,盆地内埋深在1000m、2000m、3000m、4000m深度下地温分别可达4060℃、65-95℃、80-135℃、115175℃,不同深度下以西安、固市凹陷地温分布较高。在对不同岩性热导率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盆地不同岩性岩石热导率与深度关系图版,总体上具有随深度的增加,热导率逐渐增大的规律,相同深度条件下泥岩热导率最低,砂岩热导率居中、白云岩热导率最大的特征。本次计算的渭河盆地地层总热量为269×1016kcal,换算标准煤为3843.84×108t。纵向上不同层位资源量差异明显,蓝田灞河组、高陵群最为富集,而平面上西安凹陷、固市凹陷资源最为丰富,是地热开发有利区。渭河盆地地热田主要是地幔热流的传导和深大控热断裂提供的通道发生热对流,并在盆地构造、储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针对渭河盆地地热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地热开发建议。
陆凯[7](2019)在《水热型砂岩地热开发效果评价及地层变形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主要集中在浅层开采,深层地热由于受到开采效率制约而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同时,深层地热的开采中地层变形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调研地热储层特征和开采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热力学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以及达西定律、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地热开采的热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地热开采中一维沉降计算的解析解。通过自适应隐式法对典型深部地层开采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给出了这一复杂过程的三场参数分布结果,结合地热开采的实际工况及地热储层的介质特征,对地热开采的前期、运营期以及开采过程的热能开发效果与地层变形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为合理布置地热能开采方案和控制地层变形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分析了水热型地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孔隙型热储层的储层特征,建立了水热型砂岩地热开采的数学模型。选择关中盆地西安凹陷构造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Box-Behnken试验方法设计数值模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通过响应面影响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采热性能(采热温度和采热功率)和地层变形的敏感性机理。(2)在地热开采前期,地层参数中初始温度对采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大,初始温度分别为100℃和150℃的地热田,开采30年后后者相比前者采热温度提高41%,采热功率提高59%;渗透率和导热系数的变化对采热性能影响不明显,但分别对井底压力和热传递过程造成影响。(3)在地热开采运营期,工作制度参数中井间距在100~175m范围内对采热性能影响效果最为显着,超过175m后增加井间距几乎对采热性能没有影响;井流量的增大对采热温度不利但能提高热功率。定流量开采条件下井的完整性参数中井的完善程度对采热性能影响显着,完善程度从33%上升到100%时,可将生产井温度提高13.5%,热功率提高45.5%;射开程度和井径均对井底压力有较大影响。(4)对地热开采过程中引起的地层变形效应进行研究时,发现地层变形主要发生在开采初期(前1~2年内),选取讨论的参数对地层变形量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名为:初始温度>完善程度>井流量>井间距。影响各实验方案产生差异变形量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场的不同变化引起的,其中井间距对注入井处的变形量影响效果微小,对生产井处的变形量影响效果显着。
兀少波,邵睿涛[8](2018)在《高陵城区中深层地热资源条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高陵百岁宫地热井的成果资料,结合区域地热地质背景,分析评价高陵城区中深层地热资源条件。高陵城区地热资源类型为层状孔隙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地热资源丰富,热源主要来自上地幔热传导,热储层和盖层为新生代松散和半胶结沉积地层,其中高陵群热储和白鹿塬组热储砂岩含水层发育较好,砂厚比分别为36.79%和27.95%,热储条件较好,可优先开发。高陵城区地热异常主要受莫霍面埋深影响,平均地温梯度为4.0℃/100 m,地热水化学类型为氯化钠型水(Cl-Na),总矿化度大于10 g/L,属盐水,地热水中氟、溴、碘、锂、锶、偏硼酸、偏硅酸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具有较高的理疗价值。计算高陵城区地热井单井稳定产量为87 m3/h,按《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中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评价属于适宜开采区。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为1 385 m。
孟阳[9](2017)在《关中地区地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文中指出关中是陕西重要工业基地。近年来,西安市为首的多个关中城市雾霾连续多日盘踞全省高位。关中地区雾霾的成因,燃煤等污染物排放的人为因素才是雾霾的元凶。对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形成了重大威胁。随着“十三五”地热发展规划出台,我省水热型地热供暖新增面积4500万m3的大背景下,摸清家底、改善能源结构,加速关中地区地热能产业发展刻不容缓。本文以关中地热能产业发展情况为主要对象,对浅层地温能、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的产业发展现状、经济效益、核心技术、发展前景等多个角度对上述地热供热方式进行分析对比,为关中地区各城市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前景提供依据。从秦岭山前往北,TDS逐渐增大,地下热水经历了从开放的现代溶滤水→半开放半封闭的现代溶滤水和古溶滤水的混合水→封闭的残存沉积水逐步盐化的过程。深层热储温度为110℃左右,秦岭山前的浅部热储温度为80℃左右,热水的循环深度为10373687m。从δ值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位于西安和咸阳城区的样点距离大气降水线较远,δ18O漂移,说明西安、咸阳城区热储条件均不够开放,热水滞留时间长,位于西安北边的咸阳更为封闭。西安城区198口中深层地热井多年来水位下降速度较大,控制开采以后,水位仍在平缓下降,多数区域水位埋深将在未来几年下降至200m以上。为达到“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水热型地热供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西安地区建立“一采一灌”地热开采系统迫在眉睫。关中地区地热产业目前利用效率有限,利用认知度不高,地下热水大都具备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旅游浴疗产业应继续大力开发,地热能供暖所占供暖总面积的比重还很低,其中新建小区应根据其地域和区域地质特点因地制宜积极选择适合的地热供暖方式。浅层地温能热泵系统、中深层水热型地热采灌井系统、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在综合效益方面均强于传统化石能源供热系统,技术也基本满足推广的要求,但是经过对比,在初投资、运行成本、占地面积、环境地质问题、使用年限等方面都存在区别,各有优劣。关中城市群占据着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储有量、温度以及水质等诸多天时地利,中深层地下热水资源量丰富,水质又好,温度又高等优势在举国上下都是寥寥可数的,打破思维壁垒、解决观念问题、完善地方法规、提高民众认知度,充分利用水热型地热资源,以可持续为基础,物尽其用地开发。要尽快让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在关中城市群地热产业占据更高的比重,让地下热能尽可能多代替传统化石能源进行供热,以热代煤,让自然给予关中的地热资源在减少雾霾污染中真正发挥大的作用。
周阳,李锋,闫文中,穆根胥,刘建强[10](2016)在《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赋存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能量大以及可就近利用等诸多优势的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建筑节能的洁净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关中盆地主要城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分别建立了每个城市地下水热泵和地埋管热泵系统的适宜分区评价体系,并进行了适宜性综合分区。基于适宜性分区评价结果,对主要城市进行了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评价,包括热容量计算、换热功率计算和热能潜力计算,旨在有效地丰富浅层地温能勘察评价与开发利用的理论、奠定浅层地温能广泛开发利用的基础,为改善我国现有能源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目标服务。
二、关中盆地渭南城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与开发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中盆地渭南城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与开发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渭河盆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盆地构造特征及基底结构 |
2 地温场特征及分布规律 |
2.1 地层测温及深层地温特征 |
2.2 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
3 不同岩石热导率及热流值变化规律 |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3.2 热导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3.3 现今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
4 地温场控制因素及地热田形成模式 |
4.1 地热田类型及热储层特征 |
4.2 地热田控制因素及形成模式 |
5 地热资源与开发利用 |
5.1 地热资源量 |
5.2 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建议 |
6 结论 |
(2)西安市草滩地区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
2.2.1 研究区域地层 |
2.2.2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 |
2.3 水文特征 |
2.3.1 地下水的补给 |
2.3.2 地下水的径流 |
2.3.3 地表水 |
2.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4.1 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 |
2.4.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过程试验研究 |
3.1 试验原理及试验装置 |
3.1.1 试验原理 |
3.1.2 试验装置的研制 |
3.1.3 其他试验设备 |
3.2 试验过程 |
3.2.1 试验步骤 |
3.2.2 不同注水流量的水平井段传热试验 |
3.2.3 不同长度水平井段的传热试验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注水流量对水平井段的换热影响 |
3.3.2 不同长度的水平井段对换热的影响 |
3.3.3 水平井段换热过程中地层温度变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过程数值模拟 |
4.1 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过程分析 |
4.2 基本假设 |
4.3 模型研究的控制方程 |
4.3.1 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
4.3.2 水平井段传热基本方程 |
4.3.3 传热场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4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4.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网格的划分 |
4.4.3 模型边界类型的设定 |
4.5 模型的求解 |
4.5.1 流体流动类型的选择 |
4.5.2 材料物性参数的设定 |
4.6 水平井段换热过程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4.6.1 流速对水平井段换热量的影响 |
4.6.2 水平井段的长度对换热量的影响 |
4.6.3 水平井段井筒直径对换热量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
1.2.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
1.2.3 灌区地下水环境 |
1.2.4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
1.2.5 关中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地层系统 |
2.4.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质量检验 |
3.2 水样点分布情况 |
3.3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1 地下水化学类型统计 |
3.3.2 基于GIS模型的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 |
3.4 关中平原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
3.4.1 物质来源 |
3.4.2 离子来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地下水化学演化 |
4.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概念 |
4.2 水环境单元的划分 |
4.3 研究方法 |
4.3.1 非参数方法 |
4.3.2 参数方法 |
4.4 环境背景值 |
4.4.1 数据统计特征 |
4.4.2 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 |
4.4.3 阈值的确定 |
4.5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水化学演化规律 |
4.5.1 空间特征 |
4.5.2 时间特征 |
4.5.3 背景水质评价 |
4.5.4 污染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研究 |
5.1 典型灌区的概况 |
5.1.1 泾惠渠灌区 |
5.1.2 宝羊灌区 |
5.2 研究方法 |
5.2.1 均衡区的确定 |
5.2.2 地下水水均衡与盐分均衡原理 |
5.3 典型灌区的水盐均衡 |
5.3.1 泾惠渠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2 宝羊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3 泾惠渠灌区与宝羊灌区盐分均衡比较 |
5.4 盐分差异影响因素 |
5.4.1 地形地貌 |
5.4.2 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
5.4.3 均衡项盐分 |
5.4.4 灌溉历史 |
5.5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
5.5.1 灌区地下水的盐分迁移 |
5.5.2 灌区氢氧同位素特征 |
5.6 灌区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
5.6.1 研究方法 |
5.6.2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3 宝羊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7 灌区地下水管理举措 |
5.8 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6.2 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参数 |
6.2.2 水质特征分析 |
6.2.3 致癌风险评估 |
6.2.4 非致癌风险评估 |
6.2.5 基于Monte Carlo的不确定性分析 |
6.2.6 敏感性分析 |
6.3 基于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质安全保障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赋存规律及资源量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1.1 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 |
1.2 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
1.3 水文地质 |
2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 |
3 赋存特征 |
3.1 地热载体特征 |
3.1.1 太古宇 |
3.1.2 元古宇 |
3.1.3 古生界 |
(1)下古生界。 |
(2)上古生界。 |
3.1.4 中生界 |
3.1.5 新生界 |
(1)古近系。 |
(2)新近系。 |
(3)第四系。 |
3.2 岩土体热物性参数 |
3.3 地温场特征 |
3.3.1 恒温带 |
3.3.2 地温梯度空间变化 |
3.4 浅层大地热流值 |
3.5 地热流体特征 |
3.5.1 含水层 |
3.5.2 离子分布 |
3.5.3 地热流体矿化度 |
4 形成模式及资源量 |
4.1 形成模式 |
4.2 适宜性分区 |
4.3 资源量 |
(1)包气带中热容量计算公式为 |
(2)饱水带中热容量计算公式为 |
5 结论 |
(1)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
(2)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储量巨大。 |
(5)关中盆地南部山前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述 |
2.1 范围 |
2.2 自然地理 |
2.3 水系 |
2.4 地层 |
2.5 政策支持 |
2.6 开发利用情况 |
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地热地质条件 |
3.1 构造特征 |
3.1.1 宝鸡断凸 |
3.1.2 眉县浅凹 |
3.1.3 余下断阶 |
3.1.4 西安断凹 |
3.1.5 焦岱断阶 |
3.1.6 白鹿塬断块 |
3.1.7 骊山凸起 |
3.1.8 渭南断阶 |
3.1.9 固市断凹 |
3.1.1 0 二华断阶 |
3.2 地热储层特征 |
3.3 地温场及大地热流值 |
3.3.1 地温场特征 |
3.3.2 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
3.3.3 大地热流值特征 |
3.4 地热流体 |
3.4.1 地热流体分布及赋存 |
3.4.2 地热流体赋存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
4 地热资源成因及资源量评价 |
4.1 地热资源形成模式 |
4.1.1 热源成因 |
4.1.2 热传导型 |
4.1.3 热对流型 |
4.2 区域地热资源量 |
4.2.1 计算原则 |
4.2.2 计算方法 |
4.2.3 资源量 |
4.3 高地温异常区地热流体资源量 |
4.3.1 宝鸡温水沟 |
4.3.2 眉县汤峪 |
4.3.3 蓝田汤峪 |
4.3.4 西安东大 |
5 开发应用 |
5.1 开发利用区划 |
5.1.1 鼓励开采区 |
5.1.2 保持开采区 |
5.1.3 一般开采区 |
5.1.4 限制开采区 |
5.2 地热资源利用方向 |
5.2.1 地热能供暖 |
5.2.2 地热水资源矿物质的利用 |
5.2.3 种养加一体化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农业 |
5.2.4 地热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
6 结论 |
(6)渭河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2.2 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认识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渭河盆地深部热背景及地质构造特征 |
2.1 深部热结构 |
2.1.1 地壳结构 |
2.1.2 基底结构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历史 |
2.2.2 现今构造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渭河盆地沉积特征及地热储盖条件 |
3.1 沉积演化过程 |
3.2 沉积特征 |
3.2.1 研究区地层特征 |
3.2.2 储层特征 |
3.3 储盖条件 |
3.3.1 热储层物性 |
3.3.2 盖层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盆地地温场特征 |
4.1 基础地温资料处理 |
4.2 盆地地温分布特征 |
4.3 地温梯度 |
4.4 大地热流 |
4.4.1 岩石热导率 |
4.4.2 大地热流分布 |
4.5 地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
4.5.1 地温分布的控制因素 |
4.5.2 地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热资源富集规律 |
5.1 地热资源 |
5.1.1 热源 |
5.1.2 地热能分类 |
5.2 中深层地热资源量 |
5.2.1 地热资源量估算方法 |
5.2.2 地热资源量估算参数及结果 |
5.3 地热资源富集规律 |
5.4 地热资源形成模式 |
5.4.1 热量转运方式 |
5.4.2 地热田形成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发利用现状 |
6.1 渭河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6.2 地热开发利用方式及优选 |
6.2.1 开发方式类型 |
6.2.2 开发方式优选 |
6.3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6.3.1 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 |
6.3.2 渭河盆地地热能开采利用趋势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水热型砂岩地热开发效果评价及地层变形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数值模拟现状 |
1.2.2 地热资源开采引起的沉降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立地热开采数学模型 |
2.1 水热型地热田概况 |
2.1.1 地热田分布地质概况 |
2.1.2 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利用方式 |
2.1.3 地热田热储温度特征 |
2.1.4 水热型地热田存储类别 |
2.2 地热开采数学模型 |
2.2.1 基本假设 |
2.2.2 地下水渗流场控制方程 |
2.2.3 岩体变形场控制方程 |
2.2.4 岩体温度场控制方程 |
2.3 三场耦合数学模型的求解条件 |
2.3.1 应力场 |
2.3.2 渗流场 |
2.3.3 温度场 |
2.4 小结 |
第3章 地热开采前期地层参数的影响分析 |
3.1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热储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 |
3.1.2 地下热储层地层岩性 |
3.1.3 地热开发历史 |
3.1.4 地温场特征 |
3.2 采热性能评价方法 |
3.3 参数选取和试验方案设计 |
3.3.1 参数选取 |
3.3.2 试验方案设计 |
3.4 试验结果及敏感性分析 |
3.4.1 试验结果 |
3.4.2 地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 地层参数对地热田采热效果的影响 |
3.5.1 初始温度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3.5.2 渗透率和导热系数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地热开采运营期工作参数的影响分析 |
4.1 选取工作制度参数 |
4.2 选取井的完整性参数 |
4.3 工作制度对地热田采热效果的影响 |
4.3.1 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结果 |
4.3.2 工作制度敏感性分析 |
4.3.3 井间距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4.3.4 井注入温度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4.3.5 井网分布方式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4.3.6 井注入流量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4.4 井的完整性对地热田采热效果的影响 |
4.4.1 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结果 |
4.4.2 井的完善程度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4.4.3 井的射开程度和井径对采热性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地热开采引起的地层变形效应分析 |
5.1 地热参数选取和实验设计方案 |
5.2 数学模型 |
5.1.1 三场耦合控制方程 |
5.1.2 一维固结沉降解析解 |
5.1.3 耦合关系 |
5.1.4 定解条件 |
5.3 试验结果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1 实验结果 |
5.3.2 初始温度对变形量的影响 |
5.3.3 井间距对变形量的影响 |
5.3.4 井的完善程度和井流量对变形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高陵城区中深层地热资源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热地质背景 |
1.1 地质构造背景 |
1.2 莫霍面与大地热流特征 |
1.3 断层 |
1.3.1 渭河断裂 (F1) |
1.3.2 泾河断裂 (F2) |
1.3.3 泾阳-渭南断裂 (F3) |
1.4 地层 |
2 地热地质条件 |
2.1 热储类型 |
2.2 热储层特征 |
2.3 地温场特征 |
2.4 产能测试 |
2.5 水化学特征与评价 |
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
3.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
3.2 单井稳定产量确定 |
3.3 单井开采权益保护范围评价 |
4 结语 |
(9)关中地区地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能研究现状 |
1.2.2 地热能的研究方法现状 |
1.2.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主要构造体系及单元 |
2.3.2 主要热储层组 |
2.3.3 地温场特征 |
2.3.4 热储量的计算 |
第三章 地热资源分类 |
3.1 地热资源分布 |
3.1.1 我国地热资源类别分布 |
3.1.2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分布 |
3.2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 |
3.3 浅层地温能地热资源 |
3.4 干热型地热资源 |
3.5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 |
第四章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特征 |
4.1 水样数据采集测试 |
4.2 关中地区中深层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水化学类型 |
4.2.2 中深层地下热水水化学常规组分的分布规律 |
4.3 热储温度及循环深度 |
4.3.1 井口温度和热储温度 |
4.3.2 中深层地下热水循环深度计算 |
4.4 不同构造单元地下热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演化特征 |
4.5 关中盆地水热型地热赋存特征及成因分类 |
4.5.1 赋存特征 |
4.5.2 成因分类 |
4.5.3 开采及水位动态特征 |
第五章 地热产业现状 |
5.1 供热供暖 |
5.2 旅游休闲 |
5.3 种植养殖 |
5.4 其他产业 |
5.4.1 重点产业 |
5.4.2 一般产业 |
第六章 前景分析 |
6.1 各类供暖方式开发利用技术前景 |
6.1.1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
6.1.2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技术 |
6.1.3 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开发利用技术 |
6.2 各类供热系统产业发展前景 |
6.2.1 地热产业效益分析 |
6.2.2 各类供热系统对比分析 |
6.2.3 发展前景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赋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关中盆地概述 |
1.1 气候条件 |
1.2 地形地貌 |
1.3 水文地质条件 |
1.4 环境地质条件 |
1.5 岩土体热物性特征 |
1.6 浅层地温场特征 |
2 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 |
2.1 分区类型与方法 |
2.2 评价体系 |
2.3 评价步骤 |
2.4 评价结果 |
3 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 |
3.1 热容量 |
3.2 换热功率计算 |
3.2.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计算 |
3.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计算 |
3.2.3 地源热泵系统综合换热功率计算 |
3.3 潜力评价方法 |
4 结论 |
5 展望 |
四、关中盆地渭南城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与开发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渭河盆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J]. 任战利,刘润川,任文波,祁凯,杨桂林,崔军平,杨鹏,张园园. 地质学报, 2020(07)
- [2]西安市草滩地区U型地热井水平井段换热规律研究[D]. 李鹏飞.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高燕燕. 长安大学, 2020
- [4]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赋存规律及资源量估算[J]. 周阳,洪增林,张卉,曹晓凡,穆根胥. 中国地质调查, 2020(02)
- [5]关中盆地南部山前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应用[J]. 洪增林,张银龙,周阳. 中国地质, 2019(05)
- [6]渭河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D]. 任文波. 西北大学, 2019(12)
- [7]水热型砂岩地热开发效果评价及地层变形效应分析[D]. 陆凯.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高陵城区中深层地热资源条件分析[J]. 兀少波,邵睿涛. 地下水, 2018(04)
- [9]关中地区地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 孟阳. 长安大学, 2017(02)
- [10]关中盆地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赋存规律研究[J]. 周阳,李锋,闫文中,穆根胥,刘建强. 中国地质调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