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体育科研》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郭婷[1](2021)在《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在国际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国的经济硬实力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亟待提升。城市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纪念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力,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对城市层面的纪念空间研究还较为匮乏,更多的是从建筑层面对空间进行解读和研讨,关于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的内容就更为匮乏了。实际上,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保护与城市形态演变、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条文控制、城市宏观经济策略调整、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是能够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的。米兰是全球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身份使得其纪念性建筑、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等相关城市纪念空间遍布各处,数量众多,同时作为世界四大时尚之都,创意时尚文化的加持使得其城市文化建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都极大,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建设是十分有意义的。[2]据此,本研究以米兰为对象,对其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析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即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所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路线。笔者首先从米兰市的城市区位条件、城市格局演变及城市文化建设等内容出发对米兰市进行基本的概况介绍,再次通过历史文献搜集、实地调研、资料整理等途径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时期的城市纪念空间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厘清各时期城市纪念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纪念形式、政策导向等内容,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总体发展特征。其次,本文还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从西方纪念空间和欧洲纪念空间的一般内涵入手,探析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首先依据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目前国内外纪念空间的分类依据,结合米兰城市特点,将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每一类纪念空间进行细分,解读和阐释各类型纪念空间的一般概念、纪念主题、空间形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对各类别的纪念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上的数量、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梳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数据库。再次,运用定量对比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对米兰市域内城市纪念空间的宏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纪念空间的分布形成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各类别城市纪念空间进行专项分析,结合各类型纪念空间的属性及主题,得出纪念性古迹、纪念性建筑、纪念性构筑物、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纪念性公墓这六类城市纪念空间每一个单一类型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探究其与城市本体的关系。最后,根据对现有文献调研和法律法规的归纳和解读,笔者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中的立法、机构设置、职能分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探究其本土管理机制在纪念空间建设和保护中的有效性、适配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的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进程以及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得出适用于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管理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边雨[2](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3](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郭妍[4](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贺卫[5](2017)在《基于CNKI啦啦操(啦啦队)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是以一种在竞技比赛场中为运动员加油呐助威的活动形式存大,慢慢演变成一项专业性,欣赏性,竞技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在众多的新兴体育运动中,啦啦操运动因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人们的青睐。2000年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引进啦啦操运动后,发展势头迅猛,同时也成为广受青少年欢迎的竞赛项目以及竞技赛事很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但啦啦操是一直是非奥运会项目,直到2016年底才成为奥组委承认的临时项目,啦啦操项目进入奥运会,一直以来都是全体啦啦操人梦魅以求的事情,也是中国啦啦操工作者一直在为之奋斗的事情,提高啦啦操竞技水平,对我国啦啦操相关科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学方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2016年16年间CNKI中国知网上收录的所有有关啦啦操(啦啦队)的1580篇文献资料及45篇核心期刊的引文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啦啦操文献总量为1580篇左右,其中核心期刊文献45篇,科研总量不大,且高价值,高创新的文章占比不高,基金课题数较少,以省级基金项目为主,科研信息传递速度较快。2、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啦啦操科研论文引文学科以体育学科为主,非体育类学科的引用率比较低,引文类型以期刊、图书,硕博论文为主,引文结构不够合理;引文语种比较单一,以中文为主,英语是主要的外文引用语种。3、我国啦啦操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多样,但相对比较集中,相比较严谨的实验法,SWOT数据分析法等方法的使用较少。4、我国有关啦啦操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较少。5、我国从事啦啦操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普遍年龄较低,文化水平较高,职称较高,但产出率较低,尤其在关键技术和专业特点反向的研究不够深入。6、我国有关啦啦操研究的工作者研究趋于严谨。研究的地域性较强,东西部分布严重不均衡。7、我国啦啦操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主要集中在诸如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的体育类专业院校,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主要的科研人员有:马鸿韬、张中印、徐中秋、邱建刚、周燕、方熙嫦、周建社等。
王聪丛[6](2019)在《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研究阶段,“美术馆学”通常被看作是博物馆学的子系统。学者常借用博物馆学的方法及理论开展美术馆研究。但相比较博物馆学而言,美术馆从诞生及历史发展、运营管理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特殊性。本文将美术馆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对美术馆历史脉络和社会语境考察,试图厘清建国后我国美术馆诞生时的内在逻辑。本文认为在“意识形态与专业建构”这双重权力规则下,中国的美术馆并非我们通常概念下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而有着身份独特性。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混杂身份中,美术馆不仅面临着管理难题和改革之困,当以公共价值标准去衡量美术馆时,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基本职能暴露出多重矛盾和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问题不仅指涉美术馆自身功能和合法性,更是将美术馆视为文化的社会表征,呈现建国后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宏观历史与权力、中观的体制与身份、微观的价值与功能,以层层递进的问题“聚焦”方式展开论述,从而构建建国后美术馆的整体面貌。在引言中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方法、路径、现状。第一章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美术馆发展的基本脉络,着重沿着“意识形态”、“专业建构”线索,以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为例,分析影响美术馆发展的外部与自身逻辑,希望进一步揭示影响中国美术馆行业的权力和制度要素;第二章通过进一步概念对比、全国100多位美术馆的调研,呈现我国美术馆独特身份,指出它非通常概念中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并揭示在其混杂身份下面临的改革之困;第三章通过“公共性”概念的对比研究,指出当以“公众为中心”的价值标准来分析美术馆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功能,呈现美术馆具体问题和合法性危机。为了形成合理清晰的论证,本文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运用一手档案、数据等材料,采用历史研究、对比研究、实证调研等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建构起符合中国实践状况的美术馆视角,并揭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王兴一[7](2016)在《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健康是身、心、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由遗传、医疗服务、行为方式和环境等因素决定。媒体的健康传播主要涉及疾病医药和生活方式议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运用议程设置和媒介社会学理论,以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迁与启示。1.历史变迁及动因。我国健康类媒体分为发端(1950年以前);初步发展(1950年-1959年);低谷(1960年-1976年);快速发展(1977年-1999年)和多元竞争(2000年-2014年)五个阶段,议题特征分别为:清洁防护,卫生启蒙;除害灭病,保障生产;救灾防病,倾向农村;医疗保健,融入生活;慢病防治,生活品质。议题呈现生物防护-生产保障-生活方式-生命质量的变迁趋势。不同议题变迁特征:疾病医药议题从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到慢性病为主;生活方式议题从少到多,饮食议题增长明显,以营养膳食为主;运动议题波动变化,从康复为主到健身与康复并重;心理议题规律性不明显。变迁动因:政策导向-从群众运动到公民素养;商品服务-从缺乏到丰裕;医药科技-从除灭虫害到防治慢病;受众需求-从防病到养生;媒介环境与角色-从卫生宣教到健康传播。2.媒体设置健康议题的模型、话语分析和设置原则。政治、经济、受众和卫生科技力量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媒体的健康议题设置发挥作用。健康传播的卫生话语包括静养与动养、身与心、治与防;社会实践话语包括理论与实践、危机与日常、传统与现代、社会公益与市场效益。媒体设置健康议题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多元性原则;通俗性原则和公益性原则。3.议题现状及优化。媒体议题现状:疾病医药议题独大,慢病为主;饮食议题专宠,主题丰富;运动和心理议题附属。媒体议题设置存在静养多、动养少;身体多、身心结合少;重“已病”轻“未病”的偏好。根据议题设置原则和社会现状,媒体应注重运动议题优先发展,医药、饮食、心理议题内涵式发展。4.优化措施与保障。发展运动议题宜采取机会、信源、受众、选题和效果策略。提供多部门合作;优化媒介体制;加强运动健身科研和宣传投入;营造运动促进健康的文化氛围;发展运动健身服务产业;加强运动信息监管等保障。
田佳佳[8](2016)在《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论述对象,主要采用关联研究、群体研究两大方法,通过沉潜深广的文献爬罗剔抉,辅之以具体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美术人才在布景美术、摄影、表演、编导、卡通等诸多电影领域的积极贡献。所论无意于重写民国电影史,而是从一特殊视角考察民国电影与美术的关联,期以将电影与美术的专题研究切实推进一步。绪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分设六章:第一章“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该章综论电影诞生以来迅速升格为第八类艺术,影像艺术极大地冲击绘画艺术,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在如此形势下,崛起于东南的近代上海,张扬电影文化,成为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与美术相互激荡,引领上海的时尚文化潮流。由此产生的新兴职业人,托举起电影美术人群体的形成。他们不仅在电影美术领域积极作为,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美术理念在电影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术人“触电”的职场进展、电影美术人群体概况作了初步的探索。第二章“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该章考述低水平起步的电影布景,在布景美呼声下振兴的历史背景,电影布景美术人才由此兴起。而知名美术家的加入,还是因为中国电影界随着拍摄古装片而抬升影片质量要求所致,由此使“美术”地位高于“布景”。此后,电影布景美术师层出不穷,经历唯美主义、特技奇景、象征主义等追求,国产影片布景走向中华特色、走向现实主义,扩大外景拍摄,都是大势所趋。第三章“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该章通过追溯中国早期电影摄影师的艰难成才之路,彰显了他们的美术功底与照相才艺。在整个民国时期,电影摄影美学呈现出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发展。特技摄影最能体现摄影机摄绘的创作特质。不仅限此,民国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电影光线美学、摄影构图等无不留下美术人的痕迹。第四章“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该章系统梳理演员的艺术修养,除了美专毕业生进场表演,其他电影明星的美术爱好也得以揭示;此外,还将兼擅绘画的导演收入视阈,因为导演负责教戏。银幕上的艺术家不一定由擅绘者主演,然而,多变的艺术造型还是美术人从影的优势,镜头前的美术创作更是一展才华的难得时机。表演贵在触类旁通,本文对美术人在大美术理念下的跨界发展、表演的艺术修养之源、画论启发演艺理论等方面皆有涉及。第五章“电影编导的美与术”。该章聚焦成为编导的电影美术人,探究了他们特有的电影绘画创作思维,以及美术才能在编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恐怖电影、商业电影的代表导演,进行具体个案分析,展示美术人执导下特有的电影美学。最后,回顾电影美术人参与摄制绘画题材影片自然流露的画家意识,进而关注美术人扎堆的民国电影《关不住的春光》。第六章“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该章以万氏兄弟为主论述中国卡通人才的形成,论证绘画才能与电影文化结合,铺设了中国卡通人才的成才之路。通过还原第一部长篇卡通片《铁扇公主》的制作过程,彰显绘画在卡通影业中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此,继后崭露头角的卡通人才佼佼者钱家骏,最终促成“动画”一词取代“卡通”,这理应是中国卡通片人才实现动画理念的自觉。其实,这同时也是电影美术人实现美术意识自觉的又一标志。
徐溪[9](2015)在《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素有崇尚闲适人生的传统,中国文人有着向往悠闲的浪漫情怀。古代文人无论入世与归隐,始终将“品味闲适”视作至高境界的精神追求。清代新疆汉族文人在品闲的雅趣中感悟出人生境界,这种休闲思想与内地文人同质,但又具有地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探究清代新疆精英阶层的休闲方式、休闲智慧与休闲境界,对建设当代新疆的和谐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分析休闲文化产生的基础、梳理休闲文化的群体、考证休闲生活的方式、归纳休闲境界等方面逐一展开: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概况为新疆休闲文化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塞外西域虽多戈壁荒漠,仍不乏风景优美、资源富足的萋萋绿洲。这些绿洲水甘土沃,气候宜人,人烟稠密,牧场广阔,为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形成营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清代新疆民族构成及人口的数量,奠定了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格局。清代新疆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为休闲文化的生成提供了社会基础。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巩固了新疆的安定,为居民休闲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清代新疆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农牧业、手工业的繁荣,城镇化的进程,为休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赏闲、求闲、惜闲的休闲思潮,折射出清人尤其是汉族文人的休闲心态。清代新疆汉族文人是新疆休闲文化的主要群体。清代新疆的文人大致分派遣官吏、流放遣员、随军幕僚、本土文人。这些文人的诗文记录了清代新疆社会的休闲文化。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充实了休闲生活,丰富了休闲文化的内涵。一般认为物质层面的休闲琐碎平庸,是诗意消散的蠹患,精神层面的休闲才是诗意的源泉,然而,清代新疆文人却在衣食住行的细碎中找到生活的情趣和诗意,以生花妙笔描绘出燕居闲适的韵味。清代新疆文人的悠闲,无论是诗书吟咏,琴棋书画,还是鉴花赏月,都体现出高雅的审美追求,即使庆贺佳节或是花鸟虫鱼的赏玩也极富有生活情趣。文人对休闲的追求其实是一种“境界”的追寻。中国传统的休闲哲学强调个体生命与心灵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文人对“闲”的消解最终都将回归到内心的淡泊宁静与生命的融汇和谐。清代新疆文人在休闲的境域趣舍之间,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最终以“合和生一”的休闲观体悟到休闲的意义与境界。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合和生一”浓缩了文人对休闲的体认、心态和践行。虽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远不及京城、江浙地带休闲文化的精致与艺术,但这在新疆已具开拓引领之功,更带动了清代新疆汉文化的繁荣。探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文化对于矫正当代休闲生活的异化,促进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延续汉文化对新疆文化的引领等方面都具有实践意义。
蒋宏宇[10](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二、2000年《体育科研》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体育科研》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
1.1.2 中国当代城市纪念空间体系亟待完善 |
1.1.3 意大利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值得学习 |
1.2 研究对象阐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城市纪念空间的定义 |
1.6.2 城市纪念空间的意义 |
1.6.3 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 |
1.6.4 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研究 |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米兰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
2.1 米兰市概述 |
2.1.1 城市区位条件 |
2.1.2 城市历史简述 |
2.1.3 城市格局演变 |
2.1.4 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
2.2 纪念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
2.2.1 第一阶段:起源期 |
2.2.2 第二阶段:沉寂期 |
2.2.3 第三阶段:高潮期 |
2.2.4 第四阶段:成熟期 |
2.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
2.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 |
2.3.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主题 |
2.3.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价值 |
2.4 小结 |
第三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1.1 城市纪念空间的一般类型划分 |
3.1.2 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分类 |
3.1.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
3.2 纪念性古迹 |
3.2.1 纪念性古迹定义 |
3.2.2 纪念性古迹功能及分类 |
3.2.3 代表性案例 |
3.3 纪念性建筑 |
3.3.1 纪念性建筑定义 |
3.3.2 纪念性建筑功能及分类 |
3.3.3 代表性案例 |
3.4 纪念性构筑物 |
3.4.1 纪念性构筑物定义 |
3.4.2 纪念性构筑物功能及分类 |
3.4.3 代表性案例 |
3.5 纪念性广场 |
3.5.1 纪念性广场定义 |
3.5.2 纪念性广场功能及分类 |
3.5.3 代表性案例 |
3.6 纪念性公园 |
3.6.1 纪念性公园定义 |
3.6.2 纪念性公园功能及分类 |
3.6.3 代表性案例 |
3.7 纪念性公墓 |
3.7.1 纪念性公墓定义 |
3.7.2 纪念性公墓功能及分类 |
3.7.3 代表性案例 |
3.8 小结 |
第四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
4.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依据及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现状统计 |
4.2.1 数量统计 |
4.2.2 面积统计 |
4.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分析 |
4.3.1 特征1 中心集聚、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
4.3.2 特征2“强中心集聚、点状分散”分布 |
4.3.3 特征3 内密外疏、各圈层差异明显 |
4.4 米兰各类型纪念空间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
4.4.1 纪念性古迹分布特征 |
4.4.2 纪念性建筑分布特征 |
4.4.3 纪念性构筑物分布特征 |
4.4.4 纪念性广场分布特征 |
4.4.5 纪念性公园分布特征 |
4.4.6 纪念性公墓分布特征 |
4.5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格局分布的动因解析 |
4.5.1 历史因素 |
4.5.2 规划保护 |
4.5.3 专项计划 |
4.5.4 民间因素 |
4.5.5 空间辐射 |
4.6 小结 |
第五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及启示 |
5.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体系概述 |
5.1.1 立法 |
5.1.2 政府支持 |
5.1.3 民间组织 |
5.1.4 相关机构 |
5.1.5 职能分配 |
5.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的动力机制 |
5.2.1 城市历史空间的传承 |
5.2.2 城市精神纪念活动的举行 |
5.2.3 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完善 |
5.2.4 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
5.2.5 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 |
5.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干预策略 |
5.3.1 纪念空间传承历史空间体系,增强可识别性 |
5.3.2 赋予景观资源纪念属性,提升空间吸引力 |
5.3.3 城市纪念空间日常化,增加公众参与度 |
5.3.4 城市纪念空间功能复合化,提高空间兼容性 |
5.3.5 融合文化片区,借力创意产业的发展 |
5.4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
5.4.1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现状 |
5.4.2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的问题 |
5.4.3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
3.1 期刊生存状态 |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
3.2 期刊刊期情况 |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7.1.1 总体历程分析 |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5)基于CNKI啦啦操(啦啦队)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
1.1.2 有关啦啦操运动的科学研究已逐渐深入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啦啦队 |
1.3.2 啦啦操 |
1.3.3 文献计量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科学研究中有关文献计量学分析的研究 |
1.4.2 有关啦啦操运动科学研究现状的研究 |
1.4.3 个人见解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数理分析法 |
2.2.4 文献计量学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啦啦操(啦啦队)文献资料总体概况分析 |
3.1.1 啦啦操(啦啦队)名字的变化简况 |
3.1.2 2000 -2016年CNKI(中国知网收录)啦啦操文献资料总体概况分析 |
3.1.3 啦啦操(啦啦队)期刊的年刊量变化分析 |
3.1.4 啦啦操(啦啦队)硕博论文年刊量变化分析 |
3.1.5 啦啦操(啦啦队)报纸及会议年刊量变化分析 |
3.2 啦啦操(啦啦队)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 |
3.3 啦啦操(啦啦队)文献的主题分布 |
3.3.1 技术动作方面的分布 |
3.3.2 竞赛规则方面的分布 |
3.3.3 基础学科方面的分布 |
3.3.4 运动员、教练员的分布 |
3.3.5 关于啦啦操(啦啦队)现状趋势的科研论文的分布 |
3.3.6 对啦啦操(啦啦队)竞赛的研究 |
3.3.7 其他方面的分布 |
3.4 啦啦操(啦啦队)论文的载文分析 |
3.4.1 普通期刊对啦啦操(啦啦队)论文的载文量前20 名分析 |
3.4.2 核心期刊对啦啦操(啦啦队)论文载文量情况分析 |
3.4.3 载文时滞的情况 |
3.4.4 载文的时间分布 |
3.5 啦啦操(啦啦队)期刊论文的引文分析 |
3.5.1 引文量的分析 |
3.5.2 引文类型的分布 |
3.5.3 引文语种的分布 |
3.5.4 引文学科分析 |
3.5.5 最大引文年限分析 |
3.5.6 单篇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 |
3.6 啦啦操(啦啦队)论文的作者及单位团体分析 |
3.6.1 期刊文献发表单位前40 名分析 |
3.6.2 期刊文献发文总量第一作者排名分析 |
3.6.3 核心期刊载文合着度与合着率分析 |
3.6.4 合着类型分析 |
3.6.5 核心期刊中啦啦操(啦啦队)论文作者群学历,年龄与性别分布 |
3.6.6 核心期刊中啦啦操(啦啦队)研究的单位团体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脉络与权力规则 |
第一节 美术馆的历史脉络 |
一、美术馆事业的萌芽(1905年—1949年) |
二、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与地方美术馆的兴建(1949年—1977年) |
三、美术馆的初步发展(1977年—2000年) |
四、美术馆的多元化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支配美术馆的权力要素 |
一、意识形态与权力规则 |
二、理想范本与专业建构 |
第二章 身份失焦与改革之困 |
第一节 美术馆的身份辨析 |
一、“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辨析 |
二、“事业单位”与“非营利机构”辨析 |
第二节 美术馆管理问题 |
一、美术馆的人事管理问题 |
二、美术馆的财务管理问题 |
第三节 美术馆的改革之困 |
一、美术馆的改革背景 |
二、美术馆改革中的权力问题 |
三、美术馆改革中的实践困境 |
第三章 价值目标及功能建构 |
第一节 美术馆“公共性”及价值目标 |
一、西方学术语境中的“公共性” |
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与“公共” |
三、“公共性”错置与重建 |
第二节 美术馆的功能建构 |
一、以“公开”显现为基础的藏品管理 |
二、以“公众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
三、“面向公众”的研究与策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
1.3.2 健康传播、健康传播媒体和议题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理论 |
1.6.1 议程设置理论 |
1.6.2 媒介社会学理论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内容分析法 |
1.7.3 个案研究法 |
1.7.4 文本分析法 |
2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 |
2.1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发展概况及阶段划分 |
2.2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内容分析—以《大众医学》为个案 |
2.2.1 个案基本情况 |
2.2.2 个案议题设置的内容分析 |
2.3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阶段特征 |
2.3.1 发端阶段(1950以前)议题特征:清洁防护卫生启蒙 |
2.3.2 初步发展阶段(1950年-1959年)议题特征:除害灭病保障生产 |
2.3.3 低谷阶段(1960年-1976年)议题特征:救灾防病倾向农村 |
2.3.4 快速发展阶段(1977年-1999年)议题特征:养生保健融入生活 |
2.3.5 多元竞争阶段(2000年-2014年)议题特征:慢病防治生活品质 |
2.4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总结 |
3 健康传播媒体议题变迁的理性思考 |
3.1 健康传播媒体议题变迁的动因 |
3.1.1 从群众运动到公民素养:政策导向是议题设置的辕轨 |
3.1.2 从缺乏到丰裕:市场效益是议题设置的驱力 |
3.1.3 从除灭传染病到防治慢性病:医药科技是议题设置的“元话语” |
3.1.4 从防病到养生:受众需求是议题设置的拉力 |
3.1.5 从卫生宣教到健康传播:媒介环境是议题设置的原生态 |
3.2 媒介社会学视角下议题设置的模型分析 |
3.3 媒体健康传播议题的话语解构 |
3.3.1 健康传播的卫生话语解构 |
3.3.2 健康传播的社会实践话语解构 |
3.4 对媒体设置健康传播议题的原则之思考 |
3.4.1 科学性原则 |
3.4.2 通俗性原则 |
3.4.3 现实性原则 |
3.4.4 多元性原则 |
3.4.5 公益性原则 |
4 历史变迁对当代媒体设置健康传播议题的启示 |
4.1 当代健康类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1 电视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2 报纸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3 杂志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1.4 网络等媒体的议题设置现状 |
4.2 当代健康类媒体的议题现状总结 |
4.2.1 议题结构的呈现 |
4.2.2 议题的话语偏好 |
4.2.3 议题设置现状解析 |
4.3 当代健康类媒体议题设置的优化方向 |
4.3.1 议题主要优化方向:优先发展运动议题 |
4.3.2 选择优先发展运动议题的原因 |
4.4 运动议题优先发展的策略 |
4.4.1 机会策略-创造运动议题传播机会 |
4.4.2 信源策略-运动议题信源权威、可信 |
4.4.3 受众策略-运动议题兼顾受众群体 |
4.4.4 内容策略-运动议题内容亲民、丰富 |
4.4.5 效果策略-运动与其他议题达到动态平衡 |
4.5 运动议题优先发展的环境保障 |
4.5.1 政策保障-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形成大健康格局 |
4.5.2 体制保障-优化媒介体制,搭建传播平台 |
4.5.3 人才保障-加强健身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人才参与信息传播 |
4.5.4 文化保障-营造运动促进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 |
4.5.5 服务保障-发展运动健身服务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5.6 监督保障-加强运动促进健康的媒体信息监管 |
4.6 其他优化方向的思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发展阶段及议题特征 |
5.1.2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特征 |
5.1.3 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动因 |
5.1.4 健康类媒体议题设置的模型 |
5.1.5 媒体健康传播的话语分析 |
5.1.6 媒体健康传播议题的设置原则 |
5.1.7 当代媒体的健康传播议题设置现状及优化方向 |
5.2 建议 |
5.2.1 优先发展运动议题的策略 |
5.2.2 优先发展运动议题的环境保障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电影与美术的民国叙事 |
一、选题旨趣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前史与现状 |
三、关键词、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 |
第一节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 |
一、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
二、影像艺术冲击绘画艺术 |
三、电影需要美术专才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发展与电影、美术结缘 |
一、上海崛起与中国好莱坞的确立 |
二、电影、美术引领时尚文化 |
三、融和电影与美术的新兴职业人 |
第三节 电影美术人在民国的群体起伏 |
一、电影美术探索与美术理念的拓展 |
二、电影美术人的职场进展 |
三、电影美术人的群体概况 |
第二章 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 |
第一节 美术人加盟电影布景美术工作 |
一、有关布景美的呼声兴起 |
二、电影美术的工作内容 |
三、加盟电影界的美术家 |
第二节 形式唯美与奇丽幻景 |
一、布景美术由欧化趋华风 |
二、幻景与象征影像 |
三、伟大布景 |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布景的兴起 |
一、置景重在真实适当 |
二、外景的现实拓展 |
三、布景师的艺术反思 |
第三章 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 |
第一节 成为摄影师的难度 |
一、闯入欧美技师的专属领地 |
二、摄影师的美术功底 |
三、照相摄影与电影摄影 |
第二节 摄绘影像奇观的群体努力 |
一、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 |
二、分身双美等特技影像 |
第三节 影像美学与画学交相辉映 |
一、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 |
二、电影光线美学 |
三、摄影构图与移动镜头 |
第四章 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 |
第一节 演员的艺术修养 |
一、美术专业生进场演出 |
二、电影明星的美术修养 |
三、导演教戏兼通绘事 |
第二节 胶片上的艺术创作 |
一、银幕上的艺术家 |
二、多变的艺术造型 |
三、镜头前的美术创作 |
第三节 表演贵在触类旁通 |
一、大美术理念下跨界发展 |
二、电影表演艺术之源 |
三、画论启发演艺妙悟 |
第五章 电影编导的美与术 |
第一节 擅绘导演的电影绘画 |
一、实现画面活动的冲动 |
二、美术在编导中的功用 |
三、犹如绘画创作 |
第二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A |
一、融画入影唯美影像 |
二、影像的浪漫主义诉求 |
三、恐怖导演的影像美学 |
第三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B |
一、现实主义绘影绘声 |
二、布景导演不软不硬商业风 |
三、画家意识“关不住” |
第六章 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 |
第一节 卡通电影人才的孳育 |
一、万氏兄弟转向卡通片 |
二、上海影业托举万氏卡通 |
三、早期卡通人的成才模式 |
第二节 绘制《铁扇公主》的成功 |
一、由渝返沪致力长片的契机 |
二、仿效迪斯尼的绘制模式 |
三、竟成民国卡通长片的绝唱 |
第三节 动画片的理念自觉 |
一、钱家骏在动画片领域的崛起 |
二、“活动画”对垒“卡而不通” |
三、实现动画理念自觉的言行 |
结语:电影美术人的历史归结与当代启示 |
一、电影美术人走向新中国 |
二、电影美术人在新时期的复起 |
三、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插图汇总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范畴厘定 |
(一) 研究意趣 |
(二) 时空界定 |
(三) “休闲”的词源学考释 |
二、基本史料与研究现状 |
(一) 资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论旨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与民族构成 |
第一节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概况 |
一、地理特征 |
二、气候物产 |
第二节 清代新疆民族的构成 |
一、伊斯兰诸族 |
二、非伊斯兰诸族 |
第三节 清代新疆汉民族的来源 |
一、屯戍移民 |
二、故土记忆考 |
第二章 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一、军府制与州县制并存 |
二、军政管辖下的民政系统 |
三、建省后普遍实施郡县制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一、天山北路的城镇 |
二、天山南路的城镇 |
第三节 思想背景 |
一、尚闲:“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 |
二、求闲:“闲处风光尽醉吟,一麾出守岂予心” |
三、惜闲:“但使心境闲,殊觉天趣永” |
第三章 清代新疆的汉族文人群体 |
第一节 派遣官员:“偷得浮生半日闲” |
第二节 流放遣员:“不堪闲坐细思量” |
第三节 随军幕僚:“戏马闲看过蓏村” |
第四节 本土文人:“题诗本是闲中趣”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上) |
第一节 燕居服饰 |
一、袍褂衫裤:“袍褂街穿梭,衫裙曾几何” |
二、帛贵裘廉:“可爱黄绵冬日暖,寒侵黍谷觉春归” |
三、芨芨草帽:“编作帽丝裁作箸,龙须也共上帘栊” |
第二节 宴饮美馔 |
一、宴请欢聚:“秋风莫漫思张翰,且喜烹鲜佐客觞” |
二、佳肴珍馐:“山珍人馔只寻常,处处深林是猎场” |
三、美酒香茗:“羊肝下酒沙壶暖,牛乳烹茶木钵温” |
第三节 闲适居所 |
一、筑室雕窗:“云母窗棂片片明,往来人在镜中行” |
二、构园造景:“万斛黄沙都不染,雪山孤洁是吾邻” |
第四节 得闲游赏 |
一、登山临水:“红山之下何所有?烟树村庄围绣亩” |
二、凭栏远眺:“趁得南山风日好,望河楼下踏春归” |
三、连辔游园:“秀野亭西绿树窝,杖藜携酒晚春多” |
第五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下) |
第一节 文学性休闲 |
一、迪化文人:“一闲成就万篇诗” |
二、伊犁文人:“闲里生忙为着书” |
第二节 文艺性休闲 |
一、琴棋书画,玩物适情 |
二、品曲艺:“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哥” |
三、听说书:“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 |
四、观杂技:“寻撞度索巧无双,传自花门远部降” |
第三节 节庆性休闲 |
一、年节:“酒果新年对客陈,鹅黄寒具荐烧春” |
二、元宵节:“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抟为灯” |
三、其他节日:“万里独携东海月,昆仑山下做中秋” |
第四节 观赏性休闲 |
一、豢养动物 |
(一) 飞禽:“野人知我闲,遗我一鹤子” |
(二) 走兽:“只怪深更齐吠影,不容好梦到南柯” |
(三) 虫鱼:“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
二、莳花赏卉 |
(一) 莳花:“携得百花洲畔法,种来罂粟大如盘” |
(二) 赏卉:“缠头百岁眼未见,但惊水面浮红霞” |
第六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之境域趣舍 |
第一节 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 |
一、官场之缚与方外之想 |
二、隐逸之性与栖隐之举 |
第二节 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 |
一、漫游山水之胜 |
二、营造园林之秀 |
第三节 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 |
一、交游之乐,仁礼相成,雅集之趣 |
二、兼容之美,民族相生,融合之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个人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四、2000年《体育科研》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D]. 郭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基于CNKI啦啦操(啦啦队)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D]. 贺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D]. 王聪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7]健康类平面媒体的议题变迁与启示[D]. 王兴一.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1)
- [8]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D]. 田佳佳. 上海大学, 2016(09)
- [9]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D]. 徐溪. 山东大学, 2015(06)
- [10]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