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调制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胡燕南[1](2021)在《数字调制信号监测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信息产业的迭代更新,现代通信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保障合规授权通信,防止非法用户对频带的不合规占用,对信号进行监测与识别尤为重要。目前,对于信号的监测与识别主要依靠人工,不仅消耗人力和时间,且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开发了一套数字调制信号监测识别系统。其可以完成对信号的中心频率、带宽、信噪比、码元速率的估计以及调制方式识别,同时当非法信号出现时,可以予以告警提示。本文首先从系统关键技术中的参数估计算法入手,包括码元速率、频偏以及信噪比三个方面。码元速率估计方面,选取基于包络平方谱的码元速率估计算法,针对其在ASK类信号和低滚降因子成型下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改进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克服了原方法存在的问题,具有更广的适用性,且具有复杂度低、估计准确的优点,适合于工程实现。频偏估计方面,针对ASK和QAM信号,选取基于四次方谱的估计算法,提出结合多重自相关的改进算法,使其在相同信噪比下具有更优的估计性能。信噪比估计方面,选取基于功率谱的估计方法,在估计信噪比的同时得到带宽估计值,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其次深入研究了系统关键技术中的调制识别算法,分别从谱、高阶累积量以及瞬时幅度三个方面,对{Noise,2ASK,4ASK,8ASK,BPSK,QPSK,8PSK,16PSK,OQPSK,π/4DQPSK,8QAM,16QAM,32QAM,64QAM} 14 种信号进行分析。针对这14种信号,通过提取6种新增特征和6种已有特征,基于决策树分类器,提出了一种对频偏稳健的联合识别算法,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在信噪比大于7dB时,均可达到90%以上识别率,除4ASK外,其余调制类型在5dB以上时,识别率均超过90%。最后,选用实验室仪器CeyearAV4051完成整个系统开发,并利用矢量信号发生器Ceyear1465D-V,通过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及方法,完成了对系统功能及算法的验证。
王澈[2](2021)在《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电子行业飞速的发展,电子行业对电子测量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测量仪器朝着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的方向不断发展着。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指标,测量仪器往往功能单一、体积庞大,不能适用于多样复杂的测试需求。可能需要多台仪器的配合使用,才能实现一套系统的完整测试,测试环境搭建非常麻烦。本文以市面上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为基础,结合测试环境分析功能需求,本着小体积、低功耗、多功能的思路设计了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同时具备射频信号的接收及频谱分析功能、射频信号的生成及发射功能和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互相关联,可以搭配使用也可以独立工作,使测试过程更加便捷、快速、全面。整个模块的硬件可拆卸重组,根据需求重新组装,便于携带、便于维修,大大提升了测试仪器应用的范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在基于高度集成化和功耗最低化的基础上设计了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的总体方案架构。2、研究射频信号接收、发射,以及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并针对这三种功能分别设计硬件电路。3、设计基于AD9361单芯片零中频收发模块的硬件电路,并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搭建外围电路;设计基于AD9361的增益控制系统,并根据硬件总体方案完成系统电源模块设计。4、分析三种不同功能的需求,分别对频谱分析仪、射频信号发生器、矢量网络分析仪三个模块进行数字逻辑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具备射频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射频信号发射功能、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的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能发射100MHz~3GHz的射频信号,可以代替简易的信号源使用;该模块也能对100MHz~3GHz的信号做频谱分析,代替简易的频谱分析仪使用;该模块还能对被测件在100MHz~3GHz频段内进行网络参数分析,能够发挥简易的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作用。
林鹏[3](2021)在《高重频掺钬光纤激光器及其大气传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由于其具有带宽高、保密性好、功耗低、架设灵活等优势在对地观测、导航、5G网络、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锁模光纤激光器具有脉冲持续时间短、峰值功率高、大气传输性能好的特点,可避免环境因素导致的调制信号相位噪声累积,对于高速激光通信系统极具潜力。随着集成光纤器件及光纤掺杂工艺的提升,2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成为热点。2μm波段处于大气、烟雾透射窗口,由于散射强度随光波长而减小,2μm波段受到大气散射等影响比目前空间激光通信主要采用的1.55μm波段更小。常用的空间激光通信载波源普遍为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其相干性易受大气湍流干扰,容易造成波前相位畸变、光束漂移等,从而降低通信质量。雨雾天气下,特别是雾霾天气,通信链路甚至会中断。针对上述问题,以拓展光纤激光技术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和探索未来高速空间激光通信新技术为目标,本文开展了高重频掺钬超快锁模光纤激光的产生、噪声抑制、锁模脉冲数字调制及大气传输特性等一系列研究,具体内容主要有:1.2μm多孤子锁模脉冲动力学特性研究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NPR)锁模结构,研究了掺钬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增益介质为一段1.2m的掺钬光纤,谐振腔长度为7.95m,对应基频25.52MHz,在泵浦功率1.2W下获得了稳定传统孤子锁模状态。由于掺钬光纤泵浦转换效率较低,腔阈值较高,研究了近零色散区掺铥光纤激光器,获得了fs量级的基频色散管理孤子脉冲。在孤子量子化作用下增加腔内连续光分量,引起调制不稳定性打破孤子间作用力的平衡,改变腔内线性相位延迟点抑制连续光的不稳定性并产生全局孤子作用力,实验获得了稳定的基频27.38MHz下的2,3,4,5个色散管理孤子。具有不同群色散的孤子经过色散管理腔循环后位置随机,但在每个周期的位置固定且具有不同的强度。随着腔内孤子能量增加,降低腔内峰值功率钳制临界值增加腔内孤子数量实现了多孤子聚束状态,孤子间距从全局孤子作用力主导的几ns降低到局部孤子作用力主导的300ps左右。2.掺钬主动锁模脉冲产生及锁模脉冲数字调制/解调研究为了实现2μm波段高速数字调制,研究了高重频掺钬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腔内加入NPR结构可在实现波长可调谐的同时抑制腔内超模噪声。实验获得了2058.4nm~2078.6nm共5个波长信道的可调谐锁模脉冲,边模抑制比均高于40d B。谐振腔总长9.52m,对应的基频为21MHz,通过调节马赫-曾德尔强度调制器(MZM)的驱动信号和偏置电压,获得了重复频率最高为1.008GHz的48阶谐波锁模脉冲序列,对应的频谱信噪比为49.66d B。将驱动MZM的射频信号一部分作为时钟参考,输入任意波形发生器中产生同步伪随机数字信号,通过调节数字信号的延时实现调制信号与锁模脉冲的相位匹配,调制后的锁模脉冲眼图光信噪比为13.72d B。脉冲光信号误码率通过离线处理的方式获得,通过示波器采集波形数据使用MATLAB离线与发射信号比对计算误码率,受到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的限制,实验可获得的误码率最小值为2.63×10-7,背对背传输条件下获得的误码率优于2.63×10-7。3.高重频锁模脉冲重频控制及多波长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基于铥钬共掺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了腔内超模噪声及环境噪声对高重频锁模脉冲的影响,通过腔内添加光延时线的方法实现锁模脉冲的重频控制。考虑腔损耗较高,使用基于光纤双折射效应的Lyot滤波器和偏振相关隔离器抑制噪声,将重频680MHz左右的锁模脉冲频谱信噪比从42.64d B提升至49.45d B。通过在腔内加入高精度的光延时线可将腔长精度控制在几百fs至几十fs,从而可使腔长大于8m的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基频精度控制在几十Hz。实验获得了腔基频调谐范围为18.21MHz-18.13MHz,调谐精度为73.52Hz,通过重频控制获得了1GHz,3GHz和6GHz的稳定锁模脉冲输出。通过改变腔内光延时线和驱动信号的种类可以实现锁模脉冲的重复频率与脉宽独立可调谐。腔内移除VODL产生了2、3、4、5个波长信道的多波长锁模脉冲,重频最高2.412GHz,经过同步数字调制后眼图光信噪比可达17.5d B。实验研究的2μm多波长锁模光纤激光器可应用与激光通信中的WDM系统。4.高重频掺钬锁模光纤激光载波复杂信道传输特性研究实验研究了速率2.02Gb/s的掺钬锁模光纤激光载波在湍流信道、烟雾信道中的传输特性。重频为2.02GHz的锁模脉冲加载同步数字信号后经过室内模拟湍流信道传输。在背对背,Cn2=1.01×10-16m-2/3,Cn2=2.79×10-16m-2/3,Cn2=5.71×10-16m-2/3四种条件下获得的眼图光信噪比分别为15.04d B,11.94d B,8.51d B,6.67d B。研究了1.55μm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与2μm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在相同条件下传输特性,获得了功率抖动和误码率。传输速率为2.02Gb/s时,2μm和1.55μm光载波的系统最低灵敏度分别为-19.52d Bm和-14.45d Bm,1.55μm光载波在Cn2=5.71×10-16m-2/3湍流条件下的接收功率标准差比2μm光载波高55.64%。此外,搭建了室内烟雾信道模拟装置,探究了0.85μm,1.06μm,1.55μm和2.04μm 4个波长在BTB,能见度V=0.5km,0.05km,0.005km条件下的传输衰减特性。研究了1.55μm和2.04μm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在4.04Gb/s速率下的4种湍流条件传输眼图和误码率曲线。两个波段烟雾信道系统灵敏度分别为-14.59d Bm和-17.74d Bm,在V=0.005km下OSNR比BTB分别降低了16.66d B和7.53d B。结果表明,2μm波段锁模光载波在复杂信道下具有一定的传输优势,相较于传统1.55μm传统通信波段,2μm波段可靠性更好、链路裕量更高。
李庆娅[4](2020)在《高频电接触失效机理及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接器是通信系统中起连接作用的基础元器件,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通信与数据传输、医疗等各个领域,同时,随着5G和6G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频率和信息传输速率的提高,使得连接器在性能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连接器经常暴露于外部自然环境或工作于复杂严苛的环境中,则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性能发生恶化,降低连接器的可靠性,进而造成系统性能恶化。因此,对连接器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对高频电接触失效机理及可靠性进行研究,从理论建模、模拟仿真、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电接触失效对时频域特征变化的影响、电接触失效对调制信号传输的影响、电接触失效引起的电磁辐射特性、以及环境应力作用下的可靠性预计这四个内容的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索了电接触失效引起的一系列可靠性问题。该研究成果为连接器结构的优化设计及不同场合下型号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且可适用于存在有电接触环节的其它器件的理论研究中,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内容如下:1.从微观失效物理及等效电路模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电接触失效特征与宏观时域和频域参数的关系模型,研究了电接触表面性能退化对射频信号传输的影响。依据实际故障连接器的结构、尺寸、材料等特性,建立存在故障连接器接触表面的等效电路模型。针对不同退化环境设计加速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获得不同退化等级的连接器样品,分析不同退化程度的连接器接触表面微观形貌特征,探索等效电路模型中各参数的产生机理。根据连接器在时域中测试的反射电压、时域阻抗,以及在频域中的传输阻抗和散射参数,结合电路仿真,研究等效电路模型中各参数随连接器接触表面退化的变化规律和范围,分析不同退化程度的连接器对时频域参数的影响。2.从信号传输的角度揭示了电接触失效对模拟和数字调制信号的影响机理。基于电接触失效机理及传输线理论,建立失效接触表面及故障连接器的等效模型,采用理论建模及电路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连接器退化对模拟调制信号AM、FM在时域波形、相位以及数字调制信号QPSK、π/4-DQPSK在星座图、误码率、误差矢量幅度方面的影响。设计并实施加速实验,获得不同等级的故障连接器样本,采用由信号源和示波器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测试,实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发现其一致性较好,进而从理论及实验测试的角度深层次地剖析接触退化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机理并得到其影响规律。3.从电磁场的角度研究了接触失效产生的电磁泄漏信号,建立了互联装置中电接触的退化特征与电磁辐射特性的关系模型。针对搭建的互联装置,建立等效模型,分析接触失效对高频参数的影响。同时将连接器的内导体建模为泄漏源,依据连接器的实际物理尺寸及张量计算法推导得到泄漏源在时域中产生的辐射电磁场,并结合近场探头的传递函数获得电磁泄漏信号的解析表达式,从理论计算及实验测试的角度阐述了接触不良产生的电磁泄漏机理。采用近场探头测试由于接触不良产生的泄漏信号,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据此证明理论建模及实验测试方法均可较好阐释电接触失效引起的电磁辐射机理。4.基于电接触的失效机理,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评估电连接器可靠性的性能预测方法,分别选取接触电阻和高频散射参数这两个性能退化量来评估连接器的可靠性。对于寿命预测,首次考虑温度和颗粒物浓度应力的作用,进行可靠性建模,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确定加速试验方案并实施试验,测量接触电阻值并以此数据来估计可靠性方程中的未知参数,得到电连接器在温度和颗粒物浓度综合应力下的寿命模型,据此预测其可靠寿命。对于高频性能预测,基于轻微和严重两种退化等级的高频散射参数,选取训练和测试数据,采用BP和Elman神经网络预测连接器不同退化等级下的高频参数,并选择MSE评判预测精度,比较两种神经网络预测的准确性。
余清华,沈小青,从波,王天云,邱斌,陈思[5](2020)在《EVM可控的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数字信号发生器检定装置和信号分析仪期间核查缺乏产生EVM值可控的数字信号标准装置的情况,在理论推导加性高斯白噪声环境下的EVM与SNR之间的解析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噪声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发生器的EVM值可设置的数字调制信号产生系统方案。对系统输出的BPSK信号和64QAM信号展开重复性和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尽管理论设置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影响任意EVM值数字调制信号产生系统的稳定输出,其重复性和稳定完全可满足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装置或者矢量信号分析仪的期间核查的需要。
赵畅畅[6](2020)在《基于DCSK的多用户混沌键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混沌数字调制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混沌通信技术,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个系统是差分混沌键控(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DCSK)和相关延迟键控(Correlation Delay Shift Keying,CDSK)。DCSK系统选择混沌信号作为载波,在实现信息比特调制的同时完成了频谱扩展,但是系统的传输速率比较低。CDSK系统利用加法器将参考信号和信息承载信号叠加后进行传输,虽然提高了传输速率但引入了更多干扰项。目前多用户DCSK通信系统是研究的热点,满足了通信对高速率的追求,但存在误码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改善多用户系统的误码性能和进一步提升速率,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改进系统。论文采用高斯近似法(Gaussian Approximation,GA)推导公式,同时利用Monte Carlo仿真进行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针对传统多用户DCSK系统误码性能不够理想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的多用户(Time Reverse Multiple User,TR-MU)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延迟时间的不同形成多个信息时隙,在每一个信息时隙中利用时间反转技术形成两个载波信号调制用户信息,然后通过加法器将这两个信息承载信号叠加后进行传输。推导了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并利用Monte Carlo仿真验证理论推导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着比传统多用户系统更好的误码性能。2.为了进一步降低多用户DCSK系统的误码率,研究一种短参考正交多用户(Short Reference Orthogonal Multiple User,SR-OMU)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个参考时隙和多个信息时隙的方式来传输信号。降低了参考时隙中信号的长度,且通过延迟时间的不同形成多个信息时隙,同时在每一个信息时隙中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的正交性传输两比特用户信息,并没有引入用户间干扰。分析了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并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多用户系统的误码性能。3.为进一步提高传统多用户DCSK系统的传输速率,研究一种多输入单输出的多用户正交高效(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 Multiple User Orthogonal High Efficiency,MISO-MU-OHE)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多个信息信号共用一个参考信号的方式传输信息。在信息时隙中利用正交混沌发生器和Walsh码形成了多个正交的载波用以携带多个用户信息,然后将这多个信息承载信号通过加法器叠加后在一个信息时隙内进行传输。同时将MISO技术应用在系统中,得出了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并通过仿真验证该系统的优越性。
王萌[7](2019)在《基于FPGA的水声通信发射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高度关注,不断强化海洋发展战略,运用高科技进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输与处理,而水声通信技术成为水下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为了满足水声通信系统高效率、小体积等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水声通信发射机。本文首先阐述了水声通信的背景与意义,以及水声通信发射机的特点、结构和设计方案;其次,结合水声通信的信道特点及抗干扰的功能需求,对数字调制技术和载波信号产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对2FSK和MFSK的数字调制方案进行了研究,设计实现了基于FPGA和DDS技术的数字调制单元;然后分析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原理,结合换能器的特性选择适合水声通信的D类功放,研究数字功放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并对该调制方式进行基于FPGA的编程仿真;选用集PWM调制和驱动为一体的IRS2092S功放芯片设计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外围电路,为实现最大功率传输,设计优化功放和换能器之间的阻抗匹配电路,完成电路焊接及调试。最后对本文设计制作完成的水声通信发射机进行性能测试,利用手持网络分析仪测量接入匹配电路的换能器的回波损耗值,通过直流电源观察系统的输出功率。本文设计的水声通信发射机主要包括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单元模块、D类功率放大模块和换能器匹配电路三个部分。设计完成后对该水声通信发射机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水声通信发射机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许嘉平[8](2019)在《DCSK技术在混沌通信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沌数字调制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混沌通信技术,优良的混沌特性确保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复杂的通信环境中。差分混沌移位键控(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DCSK)是混沌数字调制技术中的典型代表,利用混沌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不仅实现了比特信息的调制而且同时完成了频谱的扩展,此外其表现出电路设计简单、无需混沌同步等优势,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系统采用传输-参考(Transmitted-Reference,T-R)方式,浪费了一半的时间和功率,存在信息传输速率低和安全性差的缺点。多用户技术与DCSK的结合,满足了通信对高速率的追求,但是多数的传统多用户DCSK系统存在用户间干扰,系统误码性能较差。针对DCSK与多用户DCSK的缺点,论文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论文的数学理论推导以高斯近似法(Gaussian Approximation,GA)为基础,验证方法为Monte Carlo仿真实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1)针对DCSK传输速率低和信息安全性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无码间干扰CD-DCSK通信系统。考虑到DCSK系统的发送端调制结构存在严重的时间和能量消耗问题,将其与传输效率更高的相关延迟移位键控(Correlation Delay Shift Keying,CDSK)相融合,从而达到高传输效率和高安全性的目的。为了解决融合后系统误码性能较差的缺点,设计了一种能够产生两路正交混沌信号的发生器,消除系统内的码间干扰。通过对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Monte Carlo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相对于DCSK在传输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虽然传统多用户DCSK提高了传输效率,但是仍有发挥的余地。为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研究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多用户(Hilbert Transform Multiuser,HMU)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将正交基信号集合的容量提高一倍,传输效率也提高了一倍。分析了HMU-DCSK系统基于Rayleigh平衰落信道的误码率,并求出系统最佳用户数的通用表达式。通过效率对比和Monte Carlo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和传输速率,并且比传统多用户DCSK系统的误码性能更好。(3)针对可变延迟多址(Variant Delay Multiple Access-DCSK,VDMA-DCSK)系统存在的用户间干扰而造成误码性能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循环移位的多用户(Cyclic Shift Multiuser,CSMU)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均分器和循环移位器将混沌信号进行均匀分段和循环移位操作,生成多个不同的混沌信号供用户使用,确保了用户载波各不相同。利用Walsh码的正交性,确保用户传输信号之间的正交性。该系统消除了用户间干扰,误码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又分析了该方案与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Single Output,MISO)技术的融合应用,得出MISOCSMU-DCSK系统基于Rayleigh平衰落信道的误码率,并通过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邢磊[9](2019)在《基于CORDIC算法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具有频率分辨率高、转换速度快、相位连续等优点,在通信、电子对抗和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全数字结构实现的DDS输出信号频率范围小、杂散较大,限制了 DDS的应用。为了改善输出信号质量,实现多种数字调制,以FPGA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ORDIC算法的DDS信号发生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CORDIC算法优化。针对传统CORDIC算法中存在的算法收敛范围小,迭代次数多的问题进行优化,通过区间转化扩大算法收敛范围,去冗余旋转减少相应角度的迭代次数。Modelsim仿真结果表明,在对相应角度计算时,优化后算法的运算速度有了一定提升。(2)信号发生器硬件电路设计。以EP4CE10E22C8芯片为处理单元设计了信号发生器硬件电路,分为核心板和数模转换模块。核心板包括系统电源电路、SDRAM接口电路、复位电路等,数模转换模块主要包括DAC接口电路和放大电路等。(3)信号发生器逻辑设计。逻辑设计主要包括Nios Ⅱ软核处理器、FPGA内部数据处理等模块。Nios Ⅱ软核处理器主要对串口接收数据进行处理。FPGA内部数据处理根据输入信号频率生成相应信号,并进行相应调制。为了灵活控制信号发生器,基于Qt设计了上位机。测试结果表明,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2ASK、2FSK、2PSK和QPSK四种数字调制信号和正弦信号,且波形良好。通过示波器的FFT功能对信号进行频谱测试,结果表明信号杂散较小,信号质量较好。基于CORDIC算法的DDS信号发生器具有输出信号波形连续、频谱纯度较高、实现多种数字调制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岳阔[10](2019)在《基带信号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带信号发生器是矢量信号源中的重要部件,它为I/Q调制器提供了需要的数字调制基带信号,同时其产生的数字调制基带信号也可以作为输出信号直接输出。然而,随着数字调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基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越来越难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重新对数字基带信号发生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出能够提供多制式、大带宽数字调制基带信号的基带信号发生器,以满足新一代矢量信号源的要求。本研究选取基带信号发生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运用FPGA技术,设计了新型的数字基带信号产生方案,同时综合运用矢量调制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研发了通用性的硬件平台,该平台呈现出了开放性、标准化和模块化的特征。本次研究就围绕基带信号发生器展开深入探讨,利用FPGA平台测试了多个模块,并结合PSK,FSK以及QAM数字调制基带信号的特点有效完成了I/Q实时基带功能。本次研究着重围绕数字基带信号中的信号传输技术开展了深入分析,比如高速数字成形滤波等、可变内插滤波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等技术。通过深度测试发现,基带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数字调制基带信号能够同时使用FSK、PSK、QAM等几种调制格式,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完全符合相关设计标准。本次研究的结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开展了多标准格式环境下的基带数据的设计,实现BPSK、QPSK、OQPSK、DQPSK、Pi/4QPSK、3Pi/8-8PSK、8PSK、16PSK、2FSK、4FSK、8FSK、16FSK、MSK、GMSK、4QAM、16QAM、32QAM、64QAM、128QAM、256QAM、512QAM及用户自定义调制格式的基带信号生成技术及任意波信号发生技术。(2)完成了基带数据源设计,设计了ALL1s,ALL0s,PN9,PN13,PN15,PN23及本次研究需求的基带数据。(3)根据研究需求设计了多制式滤波器,该滤波器能够适应系数发生升余弦、高斯、根升余弦三种变化,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实时的滤波。(4)设计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内插滤波器,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较大区域的码元速率,并且在区间1kSym/s到50MSym/s内可以发生变化,在DA固定时钟200MHz时,实现码元速率1kSym/s到50MSym/s可变,分辨率1Hz。
二、数字调制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调制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调制信号监测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参数估计研究现状 |
1.2.2 调制识别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字调制信号监测识别系统 |
2.1 系统分析与设计 |
2.1.1 系统分析 |
2.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2 系统的关键技术 |
2.3 信号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参数估计算法研究 |
3.1 码元速率估计算法及其改进 |
3.1.1 基于包络平方谱的码元速率估计算法 |
3.1.2 基于相对突出度修正谱的改进码元速率估计算法 |
3.1.3 OQPSK信号的码元速率估计 |
3.2 频偏估计算法及其改进 |
3.2.1 频偏估计原理 |
3.2.2 基于多重自相关与四次方谱的改进频偏估计算法 |
3.2.3 改进频偏估计算法仿真及分析 |
3.3 信噪比估计 |
3.3.1 信噪比估计原理 |
3.3.2 信噪比估计算法 |
3.3.3 信噪比估计算法仿真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频偏稳健的调制识别算法研究 |
4.1 数据处理 |
4.1.1 采样率变换 |
4.1.2 盲匹配 |
4.1.3 码元同步 |
4.2 基于谱的特征提取 |
4.2.1 信号频谱分析 |
4.2.2 谱特征参数提取 |
4.2.3 新增特征参数实验分析 |
4.3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特征提取 |
4.3.1 高阶累积量基本理论 |
4.3.2 高阶累积量特征参数提取 |
4.3.3 频偏对提取特征的影响 |
4.4 基于信号幅度的特征提取 |
4.4.1 特征参数提取 |
4.4.2 实验分析 |
4.5 基于多特征提取的联合调制识别算法 |
4.5.1 基于多特征提取的联合调制识别算法流程 |
4.5.2 识别算法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软硬件结构及功能 |
5.2 系统软件实现 |
5.2.1 开发环境及软件 |
5.2.2 系统软件展示与实现 |
5.3 系统软件测试 |
5.3.1 软件测试环境 |
5.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产品现状 |
1.2.2 可重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收发机架构 |
2.2.1 超外差式收发机 |
2.2.2 数字中频收发机 |
2.2.3 零中频收发机 |
2.3 射频信号收发模块方案设计 |
2.3.1 芯片选型 |
2.3.2 接收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3.3 发射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4 网络参数分析模块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1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整体结构设计 |
3.2 数字信号处理板实现方案 |
3.2.1 PXIe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3.2.2 FPGA选型 |
3.3 射频板实现方案 |
3.3.1 AD9361 模块设计 |
3.3.2 时钟模块设计 |
3.3.3 FMC与FPGA接口实现方案 |
3.3.4 外围射频通道设计 |
3.4 射频转接板实现方案 |
3.5 网络参数测量板实现方案 |
3.5.1 激励源功分电路 |
3.5.2 开关电路硬件设计 |
3.5.3 定向耦合器耦合电路 |
3.5.4 信号传输等长电路设计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数字逻辑设计 |
4.1 AD9361 相关接口逻辑设计 |
4.1.1 SPI控制逻辑设计 |
4.2 频谱分析仪数字逻辑设计 |
4.2.1 频率分辨率带宽 |
4.2.2 分辨率带宽滤波器设计 |
4.3 射频信号发生器数字逻辑设计 |
4.3.1 DDS主动发送模块设计 |
4.3.2 数字调制设计 |
4.4 网络参数分析仪逻辑设计 |
4.4.1 同步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射频信号发生器功能测试 |
5.2 频谱分析仪功能测试 |
5.3 矢量网络参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高重频掺钬光纤激光器及其大气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掺钬光纤激光器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光纤激光大气传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高重频掺钬锁模光纤激光产生及大气传输基本理论 |
2.1 钬离子能级结构及泵浦原理 |
2.1.1 掺钬光纤能级结构与泵浦原理 |
2.1.2 铥钬共掺光纤能级结构与泵浦原理 |
2.2 高重频锁模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及结构 |
2.2.1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2.2.2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2.3 光纤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理论分析 |
2.3.1 大气湍流信道模拟系统原理 |
2.3.2 烟雾信道模拟系统原理 |
2.3.3 光纤激光大气传输关键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μm多孤子锁模脉冲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2μm单孤子锁模脉冲 |
3.2.1 负色散区掺钬基频传统孤子脉冲产生 |
3.2.2 近零色散区基频色散管理孤子产生 |
3.3 2μm多孤子锁模脉冲 |
3.3.1 强度不均的多孤子脉冲 |
3.3.2 多孤子脉冲聚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重频掺钬锁模脉冲产生及数字调制 |
4.1 引言 |
4.2 高重频掺钬主动锁模光纤激光产生 |
4.2.1 掺钬主动锁模光纤激光泵浦优化 |
4.2.2 基于NPR滤波效应的高重频掺钬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4.2.3 基于F-P滤波器的高重频掺钬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4.3 高重频掺钬主动锁模脉冲同步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动锁模重频控制及多波长产生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重频锁模脉冲噪声抑制及重频控制 |
5.2.1 高阶谐波锁模脉冲超模噪声抑制 |
5.2.2 锁模脉冲重频控制研究 |
5.3 2μm多波长主动锁模脉冲产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掺钬光纤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掺钬锁模光纤激光湍流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
6.3 掺钬锁模光纤激光烟雾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
6.3.1 室内烟雾信道模拟装置标定 |
6.3.2 1.55μm与2.04μm激光载波烟信道传输特性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及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高频电接触失效机理及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接触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2 连接器接触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3 电连接器可靠性及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创新点 |
1.3.1 建立了电接触失效特征与宏观时域和频域参数的关系模型 |
1.3.2 揭示了电接触失效对模拟及数字调制信号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规律 |
1.3.3 建立了电接触失效特征与互联装置电磁辐射特性的关系模型 |
1.3.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评估电连接器可靠性的性能预测方法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接触失效对时频域特征变化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接触表面特征分析 |
2.2.1 表面粗糙度参数 |
2.2.2 表面粗糙度测试与分析 |
2.2.3 故障表面观测与分析 |
2.3 电接触失效引起的时域特征变化研究 |
2.3.1 时域反射计 |
2.3.2 实验设置 |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4 模型建立与验证 |
2.4 电接触失效引起的频域特征变化研究 |
2.4.1 频域参数 |
2.4.2 实验设置 |
2.4.3 模型建立与分析 |
2.4.4 结果验证与讨论 |
2.5 电接触失效引起的时频域阻抗特征研究 |
2.5.1 阻抗模型建立 |
2.5.2 结果与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接触失效对调制信号传输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连接器等效模型建立 |
3.2.1 失效接触表面建模 |
3.2.2 失效连接器建模 |
3.3 电接触失效对模拟调制信号的影响研究 |
3.3.1 模拟调制信号简介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电接触失效对数字调制信号的影响研究 |
3.4.1 数字调制信号简介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接触失效引起的电磁辐射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接触失效模型及实验装置研究 |
4.2.1 模型搭建 |
4.2.2 实验装置 |
4.3 电接触失效对高频参数及频谱的影响研究 |
4.3.1 高频参数影响分析 |
4.3.2 泄漏频谱影响分析 |
4.4 电接触失效对泄漏信号的影响研究 |
4.4.1 等效模型建立与分析 |
4.4.2 泄漏信号建模研究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应力作用下的可靠性预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不同环境应力作用下的可靠性建模研究 |
5.2.1 环境应力引起接触失效机理分析 |
5.2.2 环境应力作用下的故障物理方程 |
5.2.3 失效寿命分布函数 |
5.3 温度和颗粒物综合应力作用下的寿命预测研究 |
5.3.1 加速试验方案 |
5.3.2 寿命预测分析 |
5.4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频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
5.4.1 BP神经网络 |
5.4.2 Elman神经网络 |
5.4.3 高频性能预测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EVM可控的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EVM与SNR的理论关系推导 |
3 任意EVM值数字调制信号产生方法 |
4 实验 |
5 结论 |
(6)基于DCSK的多用户混沌键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沌扩频通信技术 |
1.2.2 混沌掩盖技术 |
1.2.3 混沌参数调制技术 |
1.2.4 混沌键控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沌数字调制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混沌和混沌信号 |
2.2.1 混沌的定义 |
2.2.2 混沌的特性 |
2.2.3 混沌信号的产生 |
2.3 经典混沌数字调制系统 |
2.3.1 CSK系统 |
2.3.2 DCSK系统 |
2.3.3 CDSK系统 |
2.3.4 MA-ODCSK系统 |
2.4 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时间反转的多用户DCSK通信系统 |
3.1 引言 |
3.2 TR-MU-DCSK系统模型 |
3.2.1 发射端结构 |
3.2.2 接收端结构 |
3.3 性能分析 |
3.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4.1 AWGN信道下仿真分析 |
3.4.2 Rayleigh信道下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短参考正交多用户DCSK通信系统 |
4.1 引言 |
4.2 SR-OMU-DCSK系统模型 |
4.2.1 帧结构 |
4.2.2 发射端结构 |
4.2.3 接收端结构 |
4.3 速率提升百分比和比特能量节约百分比 |
4.4 系统性能分析 |
4.5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5.1 AWGN信道下仿真分析 |
4.5.2 Rayleigh信道下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ISO-MU-OHE-DCSK通信系统 |
5.1 引言 |
5.2 MISO-MU-OHE-DCSK系统模型 |
5.2.1 正交混沌发生器 |
5.2.2 基于Hadamard矩阵的正交Walsh码 |
5.2.3 发射端结构 |
5.2.4 接收端结构 |
5.3 系统性能分析 |
5.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4.1 AWGN信道下仿真分析 |
5.4.2 Rayleigh信道下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基于FPGA的水声通信发射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水声通信发射机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声通信发射机 |
2.1 水声通信发射机的原理 |
2.2 水声通信发射机的指标与方案设计 |
2.2.1 水声通信发射机的技术指标 |
2.2.2 水声通信发射机的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PGA数字调制单元的设计 |
3.1 FPGA的介绍 |
3.2 基本数字调制方式 |
3.3 调制方式的选择 |
3.4 载波信号的设计与实现 |
3.4.1 数字合成载波信号的原理 |
3.4.2 载波信号发生模块的设计 |
3.4.3 载波信号的仿真及测试 |
3.5 2FSK调制的设计与实现 |
3.6 MFSK调制的设计与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及调制方法 |
4.1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及原理 |
4.2 数字D类功率放大器结构 |
4.3 D类功率放大器调制方法 |
4.3.1 PWM调制原理 |
4.3.2 SPWM调制原理及分类 |
4.3.3 SPWM的采样方法 |
4.3.4 SPWM仿真及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5.1 D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5.1.1 PWM调制、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 |
5.1.2 桥式功率放大的设计 |
5.1.3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5.2 换能器匹配电路设计 |
5.2.1 变阻匹配 |
5.2.2 调谐匹配 |
5.3 PCB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性能测试 |
6.1 电路板焊接及调试 |
6.2 换能器匹配电路测试 |
6.3 整体测试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DCSK技术在混沌通信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沌掩盖技术 |
1.2.2 混沌参数调制技术 |
1.2.3 混沌扩频通信技术 |
1.2.4 混沌数字调制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沌数字调制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混沌和混沌信号 |
2.2.1 混沌的定义 |
2.2.2 混沌的特性 |
2.2.3 混沌信号的产生 |
2.3 经典混沌数字调制 |
2.3.1 CSK系统 |
2.3.2 DCSK系统 |
2.3.3 CDSK系统 |
2.3.4 VDMA-DCSK系统 |
2.4 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码间干扰CD-DCSK通信系统 |
3.1 引言 |
3.2 无码间干扰CD-DCSK系统 |
3.2.1 无码间干扰CD-DCSK系统发送端结构 |
3.2.2 无码间干扰CD-DCSK系统接收端结构 |
3.3 性能分析 |
3.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4.1 信号平方谱分析 |
3.4.2 误码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多用户DCSK通信系统 |
4.1 引言 |
4.2 HMU-DCSK系统模型 |
4.2.1 基于希尔比特变换的正交基信号设计原理 |
4.2.2 HMU-DCSK系统发送端结构 |
4.2.3 HMU-DCSK系统接收端结构 |
4.3 性能分析 |
4.4 效率对比 |
4.5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5.1 AWGN信道下HMU-DCSK系统仿真分析 |
4.5.2 Rayleigh平衰落信道下HMU-DCSK系统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循环移位的CSMU-DCSK通信系统 |
5.1 引言 |
5.2 CSMU-DCSK系统模型 |
5.2.1 CSMU-DCSK系统发送端结构 |
5.2.2 CSMU-DCSK系统接收端结构 |
5.2.3 性能分析 |
5.2.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3 MISO-CSMU-DCSK系统模型 |
5.3.1 MISO-CSMU-DCSK系统发送端结构 |
5.3.2 MISO-CSMU-DCSK系统接收端结构 |
5.3.3 性能分析 |
5.3.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基于CORDIC算法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系统结构分析及设计 |
2.1 DDS系统分析 |
2.2 信号发生器整体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CORDIC算法的研究 |
3.1 CORDIC算法模式分析 |
3.1.1 CORDIC算法旋转模式 |
3.1.2 CORDIC算法向量模式 |
3.2 CORDIC算法结构分析 |
3.2.1 CORDIC算法循环结构 |
3.2.2 CORDIC算法流水线结构 |
3.3 CORDIC算法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 信号发生器硬件结构及电路设计 |
4.1.1 电源电路设计 |
4.1.2 SDRAM接口电路设计 |
4.1.3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4.1.4 时钟和复位电路设计 |
4.1.5 DA转换电路设计 |
4.2 信号发生器的FPGA实现 |
4.2.1 Nios II软核处理器设计 |
4.2.2 Nios EDS软件开发 |
4.2.3 串口模块设计 |
4.2.4 DDS模块设计 |
4.2.5 数字调制模块设计 |
4.3 上位机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测试结果 |
5.1.1 信号频谱测试 |
5.1.2 调制功能测试 |
5.1.3 频率准确度测试 |
5.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带信号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发展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论文的内容和安排 |
第二章 设计方案与硬件电路组成 |
2.1 系统工作原理 |
2.2 实验平台的硬件组成 |
2.2.1 EP3SE110 的内部资源 |
2.2.2 EP3SE110 的配置模式 |
2.2.3 EP3SE110 的全局时钟管理 |
2.2.4 AD9858 |
2.3 关键技术的应用 |
2.3.1 M序列的原理 |
2.3.2 频移键控信号(FSK) |
2.3.3 相移键控(PSK) |
2.3.4 改进的相移键控 |
2.3.5 正交幅度调制(QAM) |
2.3.6 最小频移键控信号(MSK) |
2.3.7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信号(GMSK) |
2.4 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应用 |
2.4.1 时域抗干扰基带信号产生 |
2.4.2 频域抗干扰基带信号产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形滤波技术 |
3.1 成形滤波器 |
3.1.1 升余弦滤波器 |
3.1.2 根升余弦滤波器 |
3.1.3 高斯滤波器 |
3.2 窗函数 |
3.2.1 矩形窗 |
3.2.2 三角窗 |
3.2.3 汉宁窗 |
3.2.4 汉明窗 |
3.2.5 克莱斯曼窗 |
3.3 基带数据的成形滤波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插值滤波器技术 |
4.1 CIC整数倍插值滤波器 |
4.1.1 单级CIC整数倍插值滤波器 |
4.1.2 N阶 CIC内插滤波器 |
4.2 补偿滤波器 |
4.3 Farrow滤波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号调制仿真 |
5.1 信号调制仿真 |
5.1.1 QPSK信号 |
5.1.2 16QAM信号 |
5.1.3 128QAM信号 |
5.2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3 数字调制基带信号测试结果及性能分析 |
5.3.1 相移键控基带信号性能测试 |
5.3.2 正交幅度调制基带信号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数字调制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调制信号监测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胡燕南.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D]. 王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重频掺钬光纤激光器及其大气传输特性研究[D]. 林鹏.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4]高频电接触失效机理及可靠性研究[D]. 李庆娅.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5]EVM可控的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方法研究[J]. 余清华,沈小青,从波,王天云,邱斌,陈思. 计量学报, 2020(05)
- [6]基于DCSK的多用户混沌键控技术研究[D]. 赵畅畅.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基于FPGA的水声通信发射机的研究[D]. 王萌.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8]DCSK技术在混沌通信中的研究[D]. 许嘉平.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9]基于CORDIC算法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D]. 邢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带信号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D]. 岳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