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论文文献综述)
季宗杰[1](2000)在《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非洛地平(Felodipine)是瑞典阿斯特拉(Astra)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商品名为波依定,是一种对血管有极高选择性作用的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非洛地平对血压有效控制的同时,还可使冠状动脉扩张,血流增加。我院内科于1996年5月~1998年9月用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6例,大多数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为48~72岁,平均年龄60.5岁。病程1~6年不等,平均为
李江涛,张海召,陈丽芳[2](2021)在《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CHD合并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非洛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及症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时间与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CHD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显着,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加快心绞痛消失时间,且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何星灵[3](2021)在《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血脂(TC、TG、LDL-C、HDL-C)等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气虚血瘀型SAP,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12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疗程均为35天。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hs-CRP、CAVI、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际完成112例,其中对照组39例,中药组37例,联合组36例,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等)、心绞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hs-CRP、CAVI、血脂水平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在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的总有效率(67.57%)优于对照组(48.72%),联合组的总有效率(83.33%)优于中药组,P值均<0.05。3.在中医证候的疗效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组间比较,中药组的总有效率(78.38%)优于对照组(51.28%),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44%)优于中药组,P值均<0.05。4.在hs-CRP指标改善方面: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及联合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联合组降低幅度优于中药组(P<0.05)。5.在CAVI指标改善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CAVI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中药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P<0.05)。6.在血脂水平改善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中药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中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DL-C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7.安全性指标监测: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经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对象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同时可降低CAVI、hs-CRP、TC、TG、LDL-C水平,提示补阳还五汤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管僵硬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能进一步的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降低CAVI、hs-CRP水平,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提示增强型体外反搏具有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僵硬度的作用。
王震,郑波,张方霞,李宗清[4](2021)在《通心络胶囊结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NT-pro BNP、sCD105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结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及对NT-pro BNP、sCD105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59例,参照组56例。参照组口服非洛地平治疗,口服,25 mg/次,1次/d。观察组口服非洛地平结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洛地平缓释片服用方法和剂量同参照组,通心络胶囊:口服,0.78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气虚血瘀证相关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清可溶性CD105(sCD105)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胸痛、胸闷、自汗、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质瘀斑和脉细涩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闷、自汗、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质瘀斑和脉细涩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D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次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 BNP、sCD105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结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可更大幅度的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清NT-pro BNP、sCD105水平,缓解心肌缺血和冠脉狭窄的状态,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发作时间,提升治疗疗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郭庆娣,鲁鸿燕,龚卫东,万民英[5](2020)在《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成2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心肌酶谱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缺血改善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cTnT、CK、CK-MB、IL-18、MMP-9、MP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能更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患者心肌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疗效显着、安全性高。
周红霞,于养生[6](2018)在《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滴丸,5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运动耐力、血清P选择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心脏指标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显着低于治疗组的95.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着增加(P<0.05),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显着升高(P<0.05),LVEDD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治疗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7](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表明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二、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论文提纲范文)
(2)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心电图及症状治疗有效率 |
2.2 心脏功能情况 |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 论 |
(3)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及随机化分组方法 |
2 样本量估算 |
3 诊断标准 |
3.1 稳定型心绞痛(SAP)的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终止标准 |
7 剔除及脱落标准 |
8 治疗方法 |
8.1 入组前注意事项告知及健康宣教 |
8.2 对照组治疗方案 |
8.3 中药组治疗方案 |
8.4 联合组治疗方案 |
8.5 疗程 |
9 观察项目及指标 |
9.1 安全性指标观测 |
9.2 疗效性指标观测 |
10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10.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
10.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11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
3 心绞痛疗效比较 |
4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
5 三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 |
6 三组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的变化 |
7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 |
7.1 TC值结果 |
7.2 TG值结果 |
7.3 LDL-C值结果 |
7.4 HDL-C值结果 |
8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1.1 炎症反应 |
1.2 脂质代谢 |
1.3 动脉僵硬度 |
2 中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3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现状 |
3.1 现代医学治疗 |
3.2 非药物疗法——增强型体外反搏 |
3.3 中医治疗 |
4 补阳还五汤方药探究 |
4.1 方药分析 |
4.2 药理学研究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
5.2 补阳还五汤的疗效分析 |
5.3 补阳还五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疗效分析 |
6 小结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通心络胶囊结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NT-pro BNP、sCD105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2.3 心绞痛分级标准 |
1.2.4 纳入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指标监测 |
1.4.1 中医证候积分 |
1.4.2 治疗疗效比较 |
1.4.3 心功能指标 |
1.4.4 心绞痛发作情况 |
1.4.5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清可溶性CD105(sCD105)水平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比较 |
2.2 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
2.4 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 BNP、sCD105水平比较 |
3 讨论 |
(5)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定[5]: |
1.4 观察指标: |
1.5 不良反应: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心电图疗效对比: |
2.2 2组临床疗效对比: |
2.3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
2.4 2组心肌酶谱指标对比: |
2.5 2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
2.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
3 讨论 |
(6)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临床资料 |
1.2 药物 |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 |
1.4 疗效评价标准[6] |
1.5 观察指标 |
1.5.1 6 min步行距离 |
1.5.2 心绞痛发作频率、平均持续时间 |
1.5.3 血清P选择素水平 |
1.5.4 QOL评分[7] |
1.5.5 心脏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 |
1.5.6 心电图检测 |
1.6 不良反应 |
1.7 统计学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比较 |
2.3 两组运动耐力、血清P选择素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2.4 两组心脏指标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比较 |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7)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
1.2.1. 1 总体用药: |
1.2.1. 2 单一用药: |
1.2.1. 3 联合用药: |
1.2.1. 4 复方制剂: |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
2.2 药物分类 |
2.2.1 利尿剂 |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
2.2.3钙通道阻滞剂 |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
2.2.7. 1 硝酸酯类[34] |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
3.1 利尿剂 |
3.1.1 概述 |
3.1.2 分类 |
3.1.3 用药原则 |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2 钙通道阻滞剂 |
3.2.1 概述 |
3.2.2 CCB的分类 |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
3.2.3 用药原则 |
3.2.3. 1 适应证: |
3.2.3. 2 禁忌证: |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3.3.1 概述 |
3.3.2 分类 |
3.3.3 用药原则 |
3.3.3. 1 适应证: |
3.3.3. 2 禁忌证 |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3.4.1 概述 |
3.4.2 分类 |
3.4.3 用药原则 |
3.4.3. 1 适应证: |
3.4.3. 2 禁忌证: |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5 β受体阻滞剂 |
3.5.1 概述 |
3.5.2 分类 |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
3.5.3 用药原则 |
3.5.3. 1 适应证: |
3.5.3. 2 禁忌证: |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 α受体阻滞剂 |
3.6.1 概述 |
3.6.2 分类 |
3.6.3 用药原则 |
3.6.3. 1 适应证: |
3.6.3. 2 禁忌证 |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 固定复方制剂 |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
3.7.1. 1 概述: |
3.7.1. 2 分类: |
3.7.1. 3 用药原则 |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
3.7.2. 1 分类: |
3.7.2. 2 应用证据: |
3.7.2. 3 应用原则: |
3.7.2. 4 方案推荐 |
3.8 中枢性降压药 |
3.8.1 概述 |
3.8.2 分类 |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
3.8.3 用药原则 |
3.8.3. 1 适应证 |
3.8.3. 2 不良反应 |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
3.8.4 方案推荐 |
4 国产创新药物 |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
4.1.1 药理学 |
4.1.2 创新点 |
4.1.3 药物作用 |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4.1.5 规格和用法 |
4.2 尼群洛尔片 |
4.2.1 药理作用 |
4.2.2 降压特点 |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4.2.4 药物规格 |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
4.3 阿利沙坦酯 |
4.3.1 临床药理学 |
4.3.2 创新点 |
4.3.3 临床效果 |
4.3.4 安全性 |
4.3.5 禁忌证 |
4.3.6 药物相互作用 |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4.4.1药理学 |
4.4.2适应证 |
4.4.3 原创点 |
4.4.4 开发背景 |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4.4.6 循证证据 |
4.4.7 药物规格 |
4.5 左旋氨氯地平 |
4.5.1 药学部分 |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
4.5.4 临床推荐 |
4.5.5 |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5.1.1 概述 |
5.1.2 降压药物选择 |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1.2. 2 药物推荐: |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5.2.1 概述 |
5.2.2 降压药物选择 |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5.3.1 概述 |
5.3.2 降压药物选择 |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3.2. 2 目标管理: |
5.3.2. 3 药物推荐: |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
5.4.1 概述 |
5.4.2 降压药物选择 |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
5.5.1 概述 |
5.5.2 降压药物选择 |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5.2. 2 指南推荐 |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
5.6.1 概述 |
5.6.2 降压药物选择 |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6.2. 2 指南推荐: |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5.7.1 概述 |
5.7.2 降压药物选择 |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
5.7.2. 2 指南推荐: |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
5.7.3. 5 监测血钾: |
5.8 高血压急症 |
5.8.1 概述 |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
5.8.3 |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
6.1.1 概述 |
6.1.2 降压药物选择 |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
6.1.2. 2 指南推荐: |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1.3. 1 降压目标: |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
6.2.2 诊断和评估 |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
6.2.2. 2 诊断和评估: |
6.2.3 综合干预 |
6.2.3. 1 非药物治疗: |
6.2.3. 2 药物治疗 |
6.2.3. 3 其他治疗: |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
6.3.1 概述 |
6.3.2 降压药物选择 |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
6.3.2. 5 联合用药: |
6.3.3 注意事项 |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
6.4.1 概述 |
6.4.2 降压药物选择 |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5 老年高血压 |
6.5.1 概述 |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
6.5.5 药物选择 |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
6.6.1 概述 |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
6.6.3. 2 术前准备: |
6.6.3. 3 预后: |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
6.6.4. 2 药物治疗: |
6.7 难治性高血压 |
6.7.1 概述 |
6.7.2 降压药物选择 |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
6.8.1 概述 |
6.8.2 降压药物选择 |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
6.9.1 定义与病因 |
6.9.2 诊断 |
6.9.3 药物治疗 |
6.9.4 其他治疗 |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
6.1 0. 1 概述 |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
8 小结 |
四、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J]. 季宗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01)
- [2]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李江涛,张海召,陈丽芳. 贵州医药, 2021(11)
- [3]补阳还五汤联合EECP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星灵.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通心络胶囊结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NT-pro BNP、sCD105水平的影响[J]. 王震,郑波,张方霞,李宗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12)
- [5]非洛地平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郭庆娣,鲁鸿燕,龚卫东,万民英. 山西医药杂志, 2020(10)
- [6]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周红霞,于养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05)
- [7]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标签:非洛地平论文; 稳定型心绞痛论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论文; 高血压的症状论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