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C-88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T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亓润智[1](2021)在《基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细胞极化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肺癌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前列。尽管越来越多的肺癌被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的免疫治疗药物不断问世,放射治疗技术得到不断提升,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仍没有得到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明显改善。ⅠA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ⅢA期患者仅为36%,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3.5%。肺癌的整体中位生存期仍未突破1年。如何减少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抑制肺癌进展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随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肺癌的有效性,以及基础实验研究对中医药防治肺癌的机制探讨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肺癌防治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医药防治肺癌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肺癌属中医学“肺积”范畴。《医宗必读》中提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则气血阴阳失和,脏腑机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随着中医肿瘤理论的发展,“正虚”是肺癌重要的发病基础已逐渐成为中医肿瘤学术界的共识。肺癌的病机多为虚实夹杂,虚证常见阴虚或气阴两虚,实证多见气滞、痰凝及血瘀,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气阴两虚、瘀血内阻是肺癌形成与进展的重要因素。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伤及肺气与肺阴,肺主气功能受损,一身之气不足则邪毒内盛,气不行血、癌毒阻络,则见瘀血内停,瘀毒互结,逐渐形成癌肿。益气养阴活血法是防治肺癌的重要治法之一。双参颗粒由三七、西洋参、冬虫夏草组成,三七活血化瘀兼能补血;西洋参健脾益气而不燥,并能养阴生津;冬虫夏草补益肺肾。三药共奏益气健脾养阴、补益肺肾、金水相生之效,扶正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临床研究也证明,益气养阴活血法是中医药防治肺癌的重要治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并取得良好疗效。但由于中医临床证候的复杂性,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处方的多样性,使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肺癌的理论未能在细胞分子层面得到很好的验证。我们前期预实验发现双参颗粒可以抑制荷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减少自发肺癌小鼠模型肺部肿瘤形成。同时,对双参颗粒干预后的自发肺癌小鼠与未经过双参颗粒干预的小鼠肺组织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提示在经过双参颗粒干预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巨噬细胞标志蛋白(MannosereceptorCtype 1,MRC1/CD206),含锌指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KLF)家族如 KLF4、KLF2,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家族,以及非编码 RNA(Non-coding RNA)如microRNA-34a(miR-34a)、microRNA-21(miR-21)的表达以及外泌体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基因都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表型、功能调控以及外泌体功能密切相关,基于TAMs极化在调控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从TAMs与肿瘤细胞外泌体入手,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荷Lewis肺癌的作用是否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s表型和功能相关。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明双参颗粒抑制肿瘤生长是否与肺癌细胞外泌体调控TAMs表型与功能相关,以及初步探讨双参颗粒通过外泌体影响TAMs极化的机制是否与MIF-miR-34a-KLF4通路相关,为中医药“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肺癌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1.构建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以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双参颗粒对荷Lewis肺癌小鼠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的体积、移植瘤质量,验证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治法的双参颗粒对小鼠肺癌的抑制作用。2.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对小鼠脾脏、移植瘤组织的M1型与M2型TAMs进行检测,观察双参颗粒对TAMs表型的影响。3.通过Lewis与M1型巨噬细胞混合皮下接瘤的方法,构建M1型TAMs过表达的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体积与质量,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M1型TAMs比例、M2型TAMs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1型TAMs标志蛋白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iNOS的表达,探讨双参颗粒抑制Lewis肺癌的作用与TAMs极化的相关性。4.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比例、记忆T细胞比例,肿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MP-9、MIF的表达,探讨双参颗粒调控肿瘤微环境,调节TAMs功能与调控TAMs极化的相关性。5.构建MIF+/+Lewis稳定转染细胞株、shMIF Lewis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双参颗粒含药血清的干预,观察双参颗粒对小鼠肺癌细胞MIF表达的影响。6.提取各组肺癌细胞外泌体,qPCR法检测外泌体中miR-34a表达,观察双参颗粒对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F下游靶基因miR-34a的影响,探讨双参颗粒是否通过影响MIF调节外泌体miR-34a的表达。7.收集双参颗粒干预后的MIF+/+Lewis细胞、MIF+/+Lewis细胞、Lewis细胞、shMIF 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并将各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探讨双参颗粒能否通过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以及这一作用与MIF的关系。8.观察各组肺癌细胞外泌体干预后的巨噬细胞中KLF4基因的表达;探讨经双参颗粒干预后的肺癌细胞外泌体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与功能的作用是否与MIF-miR-34a-KLF4 通路相关。研究结果1.经双参颗粒干预后,荷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体积与质量减小,随着双参颗粒剂量的增加,其抑制肿瘤体积与质量的作用逐渐增强,高剂量双参颗粒对肿瘤体积与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强。2.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双参颗粒均能减少小鼠脾脏M2型TAMs 比例,增加M1型TAMs比例,但双参颗粒抑制M2型TAMs比例的作用未表现出与双参颗粒剂量有明确负相关。小鼠脾脏M1型TAMs 比例与双参颗粒剂量呈正相关,随双参颗粒剂量增大M1型TAMs比例逐渐增加。移植瘤组织中CD86的表达与双参颗粒的剂量呈正相关,CD206的表达与双参颗粒的剂量呈负相关。3.与经典的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比较,荷Lewis+M1混合移植瘤小鼠模型的肿瘤体积减小,脾脏M1型TAMs比例明显升高。双参颗粒对Lewis+M1混合移植瘤小鼠模型进行干预后,M1型TAMs 比例增加,小鼠肿瘤体积进一步减小,提示双参颗粒抑制Lewis肺癌的作用可能与增加M1型TAMs比例相关。4.双参颗粒可以减少荷Lewis+M1混合移植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肿瘤微环境因子 ARG1、TGF-β、MMP-9、VEGF、MIF 的表达,增加 iNOS 的表达。5.双参颗粒能够增加CD8+中枢性记忆T细胞比例,并且与M1型TAMs 比例呈正比;降低CD8+效应性记忆T细胞比例,与M1型TAMs比例呈反比。同时,双参颗粒可以增加CD4+CD25+T细胞比例,减少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6.通过慢病毒稳定转染细胞技术成功构建了 MIF+/+Lewis、shMIFLewis稳定转染肺癌细胞株,并分别在基因与蛋白水平进行了验证。7.MIF+/+Lewis细胞外泌体中miR-34a表达减少。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在体外可以抑制MIF+/+Lewis细胞MIF蛋白与RNA的表达,同时增加MIF+/+Lewis细胞外泌体中miR-34a的表达。8.成功提取MIF+/+Lewis、shMIFLewis、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并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成功检测到巨噬细胞吞噬外泌体过程。MIF+/+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在体外可以增加M2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M1型巨噬细胞比例;而经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的MIF+/+Lewis细胞,其外泌体能够逆转这一作用,增加M1型巨噬细胞比例。9.MIF+/+Lewis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可以增加巨噬细胞中KLF4基因的表达;经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的MIF+/+Lewis细胞外泌体能够减少巨噬细胞KLF4基因的表达。研究结论1.双参颗粒可以抑制小鼠肺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小鼠TAMs向M1型极化相关;肺癌细胞中的MIF可能是双参颗粒的作用靶点之一。2.双参颗粒可以通过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调控TAMs极化,其机制可能与MIF-miR-34a-KLF4 通路相关。3.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s极化与功能,重塑肿瘤微环境相关。
李美蓉[2](2020)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急性白血病发病迅猛、耐药、易复发、复发后更难治、死亡率高,是白血病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近几十年药物研发和风险分类管理的不断改善,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得到了巨大进步,然而成年尤其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许多患者复发后治疗失败,最终死亡。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疗失败或疾病复发时,才考虑进行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化疗副作用强,耐药易复发,经常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供体难寻、手术费用高昂及手术过程痛苦难耐等问题,且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因此寻找副作用小、疗效可靠且经济的治疗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多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后获得自发缓解的临床报道,结合目前关注度非常高的肿瘤细菌疗法,提示细菌疗法可能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个新方向。在多种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的细菌中,沙门氏菌因其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治疗。但是沙门氏菌对血液肿瘤的治疗未见报道。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产生的内毒素毒力减少了5万倍,且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已在一期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是研究细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理想菌株。本课题首次分别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L1210、人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HL-60皮下移植瘤模型,和人源AML融合蛋白MLL-AF9驱动的系统性AML小鼠模型,评估了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并探究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体外细菌-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抑制多种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能抑制急性白血病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肿瘤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 T)d 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免疫荧光结果表明VNP20009能显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导致肿瘤中心区域细胞核破碎、DNA降解、胞膜解体,肿瘤组织大面积坏死。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明,VNP20009能显着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的表达,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3.MLL-AF9驱动的AML模型小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显着抑制小鼠体内AML细胞的增殖;降低AML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五分类数值,使其恢复至近正常生理水平;延长了AML小鼠的生存期。4.血清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VNP20009一方面能上调抗肿瘤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产生,并降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水平来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显着上调分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 motif ligand-10,CXCL-10)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ligand-2,CCL-2),招募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以CD4+为主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杀伤、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VNP20009还能进一步刺激T淋巴细胞向CD4+IFN-γ+和CD8+IFN-γ+效应T淋巴细胞极化,释放IFN-γ,进一步维持、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结论: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能显着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起到治疗和延缓白血病的作用。一方面VNP20009进入机体后,能够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和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延长AML小鼠生存期。另一方面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增加,提示VNP20009感染后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该研究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和理论基础。
杜肖[3](2020)在《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是近年来NSCLC治疗药物的重要研发方向。肿瘤来源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TEXs)可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血管新生和免疫逃逸等,也是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TEXs的生物合成和功能发挥与细胞膜脂筏有着紧密的联系。中药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作为传统抗癌中药,有清热解毒和利湿消肿之效,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白英富含多类化学成分,其所含的生物碱组分具有优良的抗肿瘤药效。本课题组前期提取所得的白英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from Solanum lvratum,TAS)具有显着的抗NSCLC药效,药理研究表明TAS具有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前期研究阐明了 TAS中含有多种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并证明了 TAS所含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具有凝集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Td-ECs)细胞膜脂筏胆固醇,干扰脂筏形态及功能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TAS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TEXs与细胞膜脂筏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从体内外两方面研究白英甾体生物碱对TEXs的影响。鉴于皂苷与甾体生物碱类似,均具有与胆固醇结合的性质,和破坏脂筏完整性的活性,我们提出了“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能够通过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的假说。本论文以人参皂苷Rg3为例,对皂苷影响TEXs的生成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所提假说进行初步验证。此外,本课题组前期以TAS为原料研制了抗肿瘤中药新药安特逍胶囊(antexiao capsule,AtxC),本论文对AtxC的临床前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AtxC的开发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本论文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TA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等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2.为研究TAS及其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本论文采用MTT法,检测分离所得到的白英单体化合物1-7、11-13对Td-ECs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愈合实验,考察化合物1-7、11-13对Td-ECs细胞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以鼠源S180肉瘤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考察TAS大极性部位(TASG)和小极性部位(TASS)以50、100、200mg·kg-1作为低(L)、中(M)、高(H)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对荷瘤小鼠的抑瘤效果,以TAS和环磷酰胺(CTX)作为阳性药,并对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进行检测,以ELISA法检测TAS组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6、TGF-β和IFN-y的水平,考察TAS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3.为考察白英生物碱和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是否与TEXs有关,本论文采用外泌体分离试剂盒和超速离心法分离A5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Western Blotting法和透射电镜检测,以及纳米粒度分析技术鉴定所分离TEXs;以体外划痕愈合实验、管腔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A549细胞外泌体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血管新生的影响;以MTT实验检测了 TAS和白英生物碱SA1及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LDH漏出实验检测白英生物碱SAl和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以终浓度为10 μg·mL-1的TAS,终浓度为10 μM的SA1和终浓度为100μM的人参皂苷Rg3干预A549细胞48 h后,检测外泌体粒度,并以分离所得的A549细胞外泌体作用于HUVECs,考察白英生物碱和皂苷干预后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TEXs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蛋白质组学检测SA1干预与未干预A549细胞及其所分泌的TEXs中的蛋白质组变化;以BALB/c裸鼠构建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以A549细胞外泌体(Control exosome)和SA1干预的A549细胞所分泌TEXs(SA1 exosome)以100 μg/只剂量,采用瘤内注射方式给予A549荷瘤裸鼠,保持一周2次给药频率,以紫杉醇为阳性药(Taxol,8 mg·kg-1,腹腔注射),并设置溶媒对照组(Model),动态观测肿瘤生长状态,给药时长28 d,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考察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TEXs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影响。4.为了考察AtxC的临床前安全性,本论文采用单次灌胃给予小鼠和Beagle犬AtxC内容物,观察其对小鼠的协调运动、自主活动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对Beagle犬心电图指标、血压和呼吸指标的影响;采用单次灌胃给予大鼠和Beagle犬AtxC内容物,观察动物的体重、摄食、心电等指标,考察AtxC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重复灌胃大鼠26周和Beagle犬39周AtxC内容物,观察动物的体重、心电和临床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考察AtxC的长期毒性反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分离鉴定出14种甾体糖苷生物碱,其中新化合物12个,分别为:(3β,5α,20S,22S,23R,25S)-16,22-epoxy-23,26-imino-cholestan-3-ylO-β-D-glucopyran 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3β,20S,22S,23R,25S)-16,22-epoxy-23,26-imino-cholest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16,23-epoxy-22,26-imino-cholestan-5,22(N),23,25(26)-tetraene-3β-ol-3-0-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 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3),(3β,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 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4),(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 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5),15β-hydroxyl-(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β-D-gluco pyranosy l-(1→4)-β-D-galactopyranoside(6),1 5β-hydroxy l-(3β,25β)-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7),15β-ethoxy-(3β,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8),15β-ethoxy-(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 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9),15β-hydroxyl-(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 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0),(3β,1 6R,20R,22α,25R)-spirosol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 ranoside(11),(3β,5α,16R,20R,22α,25R)-spirosola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2);分离所得两种已知化合物分别为:16,23-epoxy-22,26-imino-cholest-22(N),23,25(26)-trien-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3),(3β,22α,25R)-spirosol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 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4,SA1)。2.化合物1-7、11-13以最高100 μM浓度干预Td-ECs细胞48 h时,对细胞的抑制率均未达50%;化合物1-6、11-13作用浓度为25 μM时,可显着抑制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显着促进了 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5),化合物1-7、11-13均可剂量依赖地抑制VEGF诱导的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P<0.05);TASS-L组、TASG-H剂量组和TAS组的抑瘤率较高,分别为39.71%、43.92%和42.13%;与模型组相比,CTX组S180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均指数显着降低(P<0.01),白英生物碱各给药组,除大极性高剂量组外,动物的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其中TASS-L和TASS-H组动物脾脏指数显着升高(P<0.01,P<0.05);与CTX组相比,TASS-M、TASS-H和TASG-H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及白英生物碱各给药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均显着升高;与模型组和CTX组相比,TAS组荷瘤动物血清中的IFN-y水平显着升高(P<0.05)。上述结果说明,TAS及其大极性和小极性部位均可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且具有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3.SA1和人参皂苷Rg3虽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弱,但对A549细胞膜完整性具有破坏作用,可剂量依赖地升高A549细胞的LDH漏出率(P<0.05);分离所得的A549细胞外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膜囊泡形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所分泌TEXs的直径出现增加,TEXs中标记蛋白CD9、CD63的表达均呈阳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trol exosome显着促进了 HUV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Control exosome组相比,TAS和SA1干预后A549细胞所分泌TEXs显着抑制了 HUVECs的划痕愈合及A549细胞所分泌TEXs的促HUVECs划痕愈合作用(P<0.01),TAS、SA1及Rg3干预后A549细胞所分泌TEXs显着抑制了 HUVECs的管腔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药物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所产生的TEXs的粒径集中在60-90 nm,TAS、SA1和Rg3干预后A549细胞上清中TEXs浓度较未干预时分别增加了 10、3.8和3.7倍;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间存在1154个差异蛋白,有Poly(A)RNA结合等功能,参与翻译、rRNA的加工等生物过程,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TEXs间存在746个差异蛋白,差异蛋白具有Poly(A)RNA结合、蛋白结合等功能,参与了细胞间粘附、mRNA剪接等生物过程;蛋白质组学所检测差异蛋白共富集到40多种代谢通路,参与500多个信号通路和20多个蛋白-蛋白作用网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多种作用靶点和蛋白通路;与模型组和Control exosome组相比,SA1 exosome对荷瘤动物的肿瘤体积和瘤重均有显着降低作用(P<0.01),抑瘤率为70.48%,Control exosome较模型组相比,对肿瘤生长也显示出一定抑制作用。4.单次灌胃给予AtxC除800 mg·kg-1剂量下可增加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率(P<0.01)外,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和协调运动均无影响,也不影响Beagle犬的心电、血压、呼吸等指标;AtxC单次灌胃大鼠最大耐受量为4.0 g·kg-1,Beagle犬的最大耐受量大于6.0 g·kg-1,16.0 g·kg-1单次灌胃可致大鼠体重及摄食减少(P<0.05);AtxC重复灌胃大鼠的最大耐受量为0.8 g·kg-1,Beagle犬的最大耐受剂量为320 mg·kg-1,AtxC以2.0 g·kg-1剂量重复灌胃大鼠可造成动物胃组织发生病变,AtxC以800 mg·kg-1剂量重复灌胃Beagle犬可显着降低动物体重和血清TP、GLOB 和 ALB 等指标(P<0.05)。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到了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本论文从TAS中分离得到12种新甾体糖苷生物碱化合物,证明了分离所得的大多数白英单体生物碱均具有体外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活性,并证明了 TAS有增强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对TAS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证明了 A549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可促进HUVECs血管新生,而TAS、SA1和Rg3的干预使A549细胞所分泌TEXs有了显着体外血管新生抑制活性,并且可增加TEXs的分泌量,SA1的干预还增加了 A549细胞所分泌TEXs的体内抗肿瘤活性,SA1对TEXs的作用与其能够改变A549细胞及其TEXs的蛋白质组表达有关;(3)初步验证了“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能够通过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的假说,为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证明了以TAS为原料的抗肿瘤中药新药AtxC 口服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刘凯[4](2020)在《放疗联合IDO抑制剂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放疗联合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效应。2.观察放疗联合1MT治疗对荷瘤小鼠免疫抑制分子IDO的抑制作用。3.探讨放疗联合1MT治疗对荷瘤小鼠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分化、调节性T细胞分化、CD8+T细胞活化,T细胞耗竭受体(PD-1、TIM3、BTLA)的影响。方法:1.C57BL/C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LLC)细胞悬液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1MT组、放疗组(RT组)、联合组(1MT+RT组),分别给予每日两次生理盐水,或1MT 400mg/kg灌胃,RT组和1MT+RT组在接瘤第13天单次给与荷瘤小鼠10Gy x射线照射肿瘤表面,联合组同时给予1MT治疗。每日观察并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接瘤第28天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并称重。2.取部分肿瘤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中Ki-67的表达情况。3.RT-qPCR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DO、PD-1、TIM3、BTLA基因表达水平。4.流式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脾脏中DCs的成熟表型(MHCII+,CD80+和CD86+)、CD4+CD25+Foxp3+Tregs、CD8+INF-γ+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1.肿瘤生长曲线显示:1MT+RT组肿瘤生长最缓慢,接种后的第28天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称重后各组均值为CON组(2.26±0.17)g>RT组(0.84±0.07)g>1MT组(0.49±0.02)g>1MT+RT组(0.24±0.02)g(P<0.05)。与CON组相比,其余三组抑瘤率分别为RT组62.8%<1MT组78.3%<1MT+RT组89.4%(P<0.05)。2.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HE染色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排列,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高度异型改变。免疫组化Ki-67检测阳性率:CON组(56.72±4.02)%>RT组(21.24±3.83)%>1MT组(11.32±3.53)%>1MT+RT组(8.31±2.16)%(P<0.05),1MT+RT组分别比CON组、RT组、1MT组降低85.35%、60.88%、26.59%(P<0.05)。3.RT-qPCR检测:肿瘤组织中IDO、PD-1、TIM3、BTLA基因表达水平显示:CON组>RT组>1MT组>1MT+RT组;CON组与1MT组、1MT+RT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脾脏的CD11c+细胞中CD80+表达比例为CON组(56.05±1.79)%<RT组(65.65±1.07)%<1MT组(72.38±1.82)%<1MT+RT组(81.75±1.84)%,CON组与其余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c+细胞中CD86+表达比例为CON组(48.88±1.23)%<RT组(54.9±3.36)%<1MT组(67.05±0.76)%<1MT+RT组(71.23±0.58)%,CON组与其余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树突状细胞中MHCII+表达比例为CON组(64.12±0.52)%<RT组(90.23±0.45)%<1MT组(94.50±0.14)%<1MT+RT组(96.78±0.43)%,CON组与其余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s细胞的比例为CON组(2.58±0.05)%>RT组(1.32±0.1)%>1MT组(1.02±0.1)%>1MT+RT组(0.64±0.07)%,CON组与其余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中CD8+INF-γ+T细胞比例CON组(54.40±0.49)%<RT组(61.36±1.05)%<1MT组(63.80±2.11)%<1MT+RT组(69.06±0.98)%,CON组与其余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放疗联合1MT可以有效延缓荷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2.放疗联合1MT可以降低荷肺癌小鼠肿瘤组织IDO的表达,同时降低外周Tregs细胞数量,促进DCs成熟,CD8+T细胞活化,抑制耗竭性T细胞受体的表达,增强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应答。
王晓岩[5](2020)在《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采自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白丽蘑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包括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测定,并且对蒙古白丽蘑不同成分(总多糖、总蛋白、小分子类化合物、总甾醇类化合物及两种甾醇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内、体外肿瘤抑制实验,探讨其作用机理,对效果最好的组分进行高通量血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并探讨蒙古白丽蘑的总多糖、甾醇类化合物及水提液进行降血糖实验研究。通过凯氏定氮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索氏抽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灼烧法等方法对蒙古白丽蘑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灰分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总蛋白质含量为总蛋白含量为43.56%,总多糖含量为35.58%,总灰分含量为9.2%,粗纤维含量为1.09%;氨基酸含量与金针菇、杏鲍菇及滑子蘑等9种常见食用菌相对比,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含量在蒙古白丽蘑中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蒙古白丽蘑重金属含量低,符合国家+++标准,为一级食用产品,食用安全。应用GC-MS及LS-MS等方法,对蒙古白丽蘑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GC-MS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1种匹配度高于85%化学成分,所有检测出的化合物均以极性较小的易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为主;经LS-MS分析,得到化合物共50种,其中检测出酚类化合物9种、脂肪酸类化合物12种、核苷酸类化合物3种、醌类化合物8种、糖类成分6种及甾体类成分4种几个化合物类群,另外还有其他类化合物8种。应用正向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对蒙古白丽蘑甾醇类化合物进行分离提取,其几种甾体类化合物为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醇、(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麦角甾-4,6,8(14),22(23)-四烯-3-酮等9种化合物。本研究对蒙古白丽蘑化学物质基础特点有了整体性了解,为其活性研究提供基础。由于蒙古白丽蘑的不合理的人为采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使蒙古白丽蘑栖息地收到破坏,该物种濒临灭绝。应用深层发酵方式量产其发酵菌丝体,尝试在应用上替代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为有助于保护该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前期基础上,对其高密度发酵罐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为黄豆粉16.55g/L,玉米浆粉33g/L,蔗糖在初始条件下为33g/L,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逐渐增至9%;发酵条件为10L发酵罐条件优化下,在25℃条件下,初始p H调整为为6.5,发酵罐机械转子转速150 rpm,初始接种量12.5%,为发酵罐最佳培养条件,以此条件在50L及100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最终结果:50L发酵罐在216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17.84g/L;100L发酵罐在192h时生物量达到19.64g/L。随着发酵罐体的放大,可以明显的缩减发酵周期,为蒙古白丽蘑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其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发酵菌丝体分析得到的化合物共31个,分别为酚类成分、糖类成分、醌类成分、核苷酸、脂肪酸、甾醇类及其他成分,其中大部分化合物与子实体共有。蒙古白丽蘑不同组分抗肿瘤研究方面,通过脏器指数及抑瘤率计算、ELISA酶联免疫法、H&E病理切片、TUNEL、免疫组化荧光分析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蒙古白丽蘑总蛋白(TPLM)、总多糖(LMP)、甲酸(ELM)提取的小分子类化合物、总甾醇类(SLM)化合物及麦角甾-4,6,8(14),22(23)-四烯-3-酮、(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同时对两种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上蒙古白丽蘑组分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情况均有明显的抑制表现活性,其中以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及总多糖(LMP)活性最佳。并对SLM进行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LM治疗后的H22荷瘤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经肿瘤微环境影响机体代谢发生紊乱所产生强烈扰动的化合物在色氨酸代谢途径、5-羟色胺能突触途径、蛋白质消化吸收途径、亚油酸代谢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等几个代谢通路中发生明显的回调状态,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表现。肠道微生物变化作用,SLM给药组中,普雷沃菌属及相关菌属为优势菌属(Prevotella),隶属该属多种细菌被证实具有促进脂质代谢、治疗代谢综合征、癌症等多种疾病。除此之外,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与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SLM组中也大量富集,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多种重要作用,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蒙古白丽蘑降血糖作用研究,对蒙古白丽蘑总多糖(LMP)、水提液(WLM)及肿瘤抑制实验最好组总甾醇组(SLM)应用测量空腹血糖、ELISA法、糖耐量检测法、Western Blot法进行降血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总多糖(LMP)及水提液(WLM)均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治疗4周可以显着改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作用。而SLM组降血糖作用并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物质基础是总多糖(LMP)与水提液(WLM),可以用作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研发利用。
宗帅[6](2020)在《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期,本课题组已经对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LEP130)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发现了LEP130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LEP130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体外实验研究了LEP130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对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LEP130与5-FU联用对Hep G2细胞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强于LEP130或5-FU单独处理,并且两者间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而LEP130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人正常肝细胞LO2没有明显作用,这表明LEP130对正常细胞是安全无毒的。Western blot等实验结果表明,LEP130能降低胸苷酸合酶和二氢嘧啶脱氢酶的表达,从而抑制5-FU的降解失活。另外,LEP130能抑制Ras/Raf/MEK/ERK和PI3K/Akt/m TOR介导的细胞存活通路,增强Hep G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防止细胞产生耐药性。LEP130还能抑制Nrf2介导的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并破坏线粒体膜电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还发现,LEP130能促进p53活化,抑制NF-κB及其下游靶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并且抑制DNA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继而增强5-FU的作用效果。因此,LEP130与5-FU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体外抑制Hep G2细胞的协同增效作用。2)采用H22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LEP130与环磷酰胺(CTX)对H22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EP130能激活Fas/Fas L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增加相关蛋白(如caspase 3、caspase 8、PARP1等)的表达,并通过t-Bid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LEP130还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如VEGF、b FGF、MMPs等)的表达,减少瘤内血管生成。此外,LEP130能提高H22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促进T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肿瘤组织中浸润,增加血清和肿瘤组织中免疫因子(IFN-γ、IL-1β、IL-2和TNF-α)的含量,继而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还发现,LEP130能抑制Stat3和NF-κB介导的细胞存活蛋白(如Bcl-2、Bcl-XL、Survivin等)的表达,并抑制H22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继而增强CTX的抑瘤作用。同时发现LEP130能显着改善由CTX导致的肝损伤、肾损伤、免疫抑制等副作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以上结果表明,LEP130与CTX联用能协同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且LEP130能缓解CTX引起的副作用。3)利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LEP130对抗肿瘤免疫系统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LEP130不能抑制S180细胞的增殖,而体内实验证实LEP130能显着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LEP130主要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发挥抑瘤作用。对S180荷瘤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后发现,LEP130能引起辅助性T细胞向Th1型极化,并促进Th1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抑制辅助性T细胞向Th2型极化,并抑制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另外,LEP130引起的高水平的IFN-γ被证明能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分型,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继而发挥抑瘤作用。此外,LEP130能通过增加抑瘤性免疫细胞(如白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和抑瘤性免疫细胞趋化因子(如CXCL9、CXCL10和CXCL13等),抑制免疫抑制性细胞(如骨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趋化因子(如G-CSF、M-CSF、CCL22等)以及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IL-10、PEG2等),改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后,体外实验表明,LEP130能通过TLR4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直接诱导原代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发挥抑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LEP130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4)采用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模型,研究了LEP130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LEP130能显着缓解AOM/DSS导致的结肠癌小鼠体重减轻、结肠长度缩短,并有效抑制了结肠肿瘤的发生。另外,LEP130能显着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的病理状况,缓解AOM/DSS导致的肠道损伤,并通过增加ZO-1、occludin、E-cadherin等蛋白的表达恢复肠屏障完整性。LEP130还能降低结肠癌小鼠结肠组织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和IFN-γ)水平,抑制组织炎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LEP130能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与组成,增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LPE130能降低(机会)致病菌和病原菌(如副杆菌属、大肠志贺氏杆菌、脱硫弧菌属、螺杆菌属、毛螺菌属-NK4A136组和厌氧支原体属等)的相对丰度,并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和益生菌(如瘤胃梭菌属、毛螺菌属、雷沃氏菌属-NK3B31组、双歧杆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表明,LEP130能显着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的代谢状况,降低肠道中鹅去氧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含量,增加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和δ-生育酚含量,从而抑制结肠癌的发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的调节与代谢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LEP130能够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LEP130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的调节相关。
脱广鑫[7](2020)在《小干扰RNA抑制树突瘤苗IL-10受体后对食管癌细胞免疫效应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 食管癌的发病率排名全球恶性肿瘤第七位,死亡率排名第六位。每年全球食管癌新增病例将近一半来自于我国,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五大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食管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但其预后不佳,而且放疗、化疗还可能破坏自身免疫系统,从而诱导免疫耐受。因此,探究对机体损伤小且高效的食管癌治疗手段具有极为深远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树突状细胞密切相关,肿瘤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其数量缺乏,且大部分功能异常,从而严重影响了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其中IL-10的免疫抑制作用最强。因此,近年来有关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并优化抗肿瘤疫苗,以及逆转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克服免疫抑制因子对疫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应用小干扰RNA抑制IL-10受体表达的树突状细胞进行动物体内实验,首先,应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DCs,观察其在局部淋巴结的迁移能力;然后,应用TUNEL染色技术、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注射不同瘤苗后肿瘤细胞原位凋亡情况;最后,比较皮下、淋巴内以及静脉注射三种不同途径回输DCs瘤苗对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以及疗效差异。初步研究IL-10R-si RNA DCs抗食管癌免疫反应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提高DCs瘤苗的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为肿瘤免疫疫苗临床回输方式提供新的思路。总之,本研究以树突状细胞表面IL-10受体作为研究靶点,主要运用荧光标记示踪、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及si RNA基因沉默技术研究IL-10R-si RNA DCs抗食管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IL-10R-si RNA DCs在局部淋巴结内的迁移能力的研究方法 1.采用人食管癌细胞TE-11接种于裸鼠右侧腋窝皮下,进行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并随机分为2组;2.采用荧光示踪法分别向2组小鼠足垫注射等量的CFSE标记的IL-10R-si RNA DCs及普通的DCs,观察DCs在动物体内区域淋巴结迁移的能力。结果 1.应用TE-11细胞(人食管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可成功制备移植瘤模型;2.IL-10R-si RNA DCs在腋窝部引流区淋巴结中聚集增多,其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第二部分:IL-10R-si RNA DCs对小鼠体内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 1.采用TUNEL染色技术检测注射不同瘤苗后肿瘤细胞原位凋亡情况;2.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Expo 32 ADCs软件分析移植瘤凋亡率;3.采用Multicycle AV软件拟合分析移植瘤细胞凋亡过程中DNA周期变化;4.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1.IL-10R-si RNA DCs可以显着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2.IL-10R-si RNA DCs可使移植瘤细胞S、M期降低,抑制移植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肿瘤细胞原位凋亡;3.IL-10R-si RNA DCs可以显着提高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4.IL-10R-si RNA DCs在体内对食管癌具有强大的细胞毒性作用。第三部分:IL-10R-si RNA DCs最佳回输方式的研究方法 采用皮下、淋巴内以及静脉注射三种途径回输IL-10R-si RNA DCs,比较三种回输方式对疫苗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疗效差异。结果 1.与其他两种回输途径相比,淋巴内回输瘤苗可显着缩小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提高肿瘤抑制率;2.与其他两种回输途径相比,淋巴内回输瘤苗可显着降低移植瘤细胞增殖指数,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3.与其他两种回输途径相比,淋巴内回输瘤苗可显着增加肿瘤凋亡相关的蛋白Fas和Caspase-3的表达,促进细胞原位凋亡;4.与其他两种回输途径相比,淋巴内回输瘤苗可显着降低移植瘤细胞DNA周期中S、M期,移植瘤细胞有丝分裂明显受抑制;5.与其他两种回输途径相比,淋巴内回输瘤苗可以更好的发挥疫苗抗肿瘤免疫反应。结论 1.IL-10R-si RNA DCs解除了IL-10对DCs的抑制作用,增强了迁移能力,为DCs有效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2.IL-10R-si RNA DCs通过阻断IL-10抑制途径,提高了DCs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为临床提高DCs瘤苗的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3.淋巴内途径回输IL-10R-si RNA DCs可有效保护DCs免于破坏,进而产生更强的抗肿瘤免疫作用,为肿瘤免疫疫苗临床回输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明海霞[8](2016)在《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多见,约占肺癌所有病例的80%-85%。近二十年,肺癌的发病率每年以11%左右的速度递增,以此预计,我国肺癌的患者将在2025年达到世界“第一”。由于肺癌具有很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所以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且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性,致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就诊时已是晚期,因此预后极差。在临床上,早期的手术治疗和晚期的化疗始终是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顺铂(DDP)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常用铂类化疗药物,能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抗肿瘤效应。但由于不同个体对该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尤其是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包括抑制骨髓的造血系统,肾脏毒性、神经毒性、耳毒性、肝毒性以及多药耐药性(MDR)等特点,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应用。如果能在化疗的同时配合中医、中药,进行全身性的调理,则可以降低化疗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这样即可降低化疗药物的给药剂量,又能减轻化疗药物的各种毒副作用,延缓MDR的产生,并可增强抗肿瘤疗效。近年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具有通过整体调节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以促使肿瘤细胞死亡或诱导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等过程。甘肃道地药材黄芪是传统的扶正固本中药,归肺经,是补气药之一。黄芪多糖(APS)是其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活性成分,是含量最多、免疫活性最强的一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补益肺气、抗炎、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抗肿瘤等多方面作用。因此,本研究根据中医扶正治疗的原则,初步探讨APS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对顺铂的增效减毒机制。本课题分体外(细胞)、体内(动物)实验两部分进行研究。(1)体外实验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了不同浓度的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生长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检测不同浓度的APS对LLC细胞骨架、线粒体膜电位(MMP)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2)动物实验部分主要通过LLC荷瘤小鼠模型,以低、中、高剂量APS及与减半剂量的DDP联合使用后对其进行干预,在计算抑瘤率的基础上,计算荷瘤小鼠的瘤质量、体质量、有效体质量等变化,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免疫组织化学(SP)、蛋白免疫印迹(WB)等方法研究其对瘤组织细胞生长、细胞因子及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肿瘤组织Caspase-9、Bcl-2、Bax、Fas L等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血清Ⅳ型胶原蛋白(Col4)和透明质酸(HA)含量等表达的影响。1.MTT显示:终浓度为50μg/ml400μg/ml的APS各时间点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鼠LLC的增殖(P<0.05),以APS 200μg/ml作用最显着。2.LSCM显示:(1)APS各剂量组中LLC的微管、微丝排列早期出现分布变化,晚期数量减少,断裂、塌陷,荧光着色变浅(P<0.05)。(2)APS各剂量组在24、48、72h的时间点上,均可以明显降低小鼠LLC的MMP、升高细胞内Ca2+浓度(P<0.05),两者均在24 h内变化最明显,即早期作用显着。这可能是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3.中、高剂量APS及联合用药各组对Lewis肺癌小鼠均有显着的抑瘤作用(P<0.05),并可明显改善Lewis肺癌小鼠的体质量、有效体质量、瘤质量(P<0.05),以联合用药组作用更为显着。q值在0.851.15之间,提示APS与减半剂量的DDP联合使用,疗效具有相加效应。4.APS及联合用药各组可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P<0.05);提高实验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说明APS能增强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Q-PCR和WB显示:(1)APS中、高剂量组肺癌移植瘤组织NF-κBp65、P5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对p38MAP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不明显。联合用药低、中剂量组降低NF-κBp65、P53及P38表达的作用弱于DDP组(P<0.05或P<0.01),但高剂量组作用与DDP组接近(P>0.05)。(2)APS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各组中,肺癌移植瘤组织Bcl-2、Fas L明显下降,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低、中剂量组,对Bcl-2/Bax、Fas L的影响不及DDP组(P<0.05),而联合用药高剂量组与DD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APS可能通过下调肿瘤组织中NF-κB、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Fas L等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上调Bax等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使Bcl-2/Bax比例降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APS发挥抑瘤、抗转移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6.SP提示:APS中、高剂量组肺癌移植瘤组织Caspases-9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联合用药低、中剂量组的作用弱于DDP组(P<0.05或P<0.01),而高剂量组作用接近DDP组(P>0.05)。提示APS可能通过提高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s-9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7.APS各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Col4和HA含量,联合用药组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1)。提示APS可能通过阻止肺癌移植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减少基底膜降解,从而抑制小鼠肺癌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8.上述作用在APS与减半剂量的DDP联合使用时,可增强DDP化疗效果,从而降低DDP毒性,对DDP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穆光锐[9](2016)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Seem)为五加科(Araliaceae)楤楤木属(Aralia)植物,其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具有抗炎、抗疲劳、保肝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国内外对辽东楤木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皮和茎皮等部位,且临床应用极其有限。本课题组充分考虑到辽东楤木叶资源的可再生性问题,并通过前期实验已经证明辽东楤木叶的总皂苷为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为阐明辽东楤木叶抗肿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开发以辽东楤木叶为药材来源的抗肿瘤创新药物并制定其质量标准。本实验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肿瘤作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肝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导致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下降,生存率降低。因此开发有效的抗肝癌药物,减轻肝癌患者的痛苦、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是目前肿瘤研究领域的重点。目的:通过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抗肝癌作用机理研究和毒理学研究,探讨其体内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探究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对多种肿瘤细胞是否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阐明其构效关系。为临床进一步应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治疗肝癌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方法;1、系统查阅有关辽东楤木和肝癌疾病相关的古今文献,从辽东楤木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临床疗效;肝癌的病名、病因、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阐述辽东楤木的研究进展和传统中医及现代医学对肝癌病症的认识。2、通过建立小鼠肝癌模型,观察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H22荷瘤小鼠一般状态、脏器指数、白细胞数量、肿瘤抑制率和生存率、以及血清中IL-2、IL-6、VEGF、TNF-α、IFN-γ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总皂苷对caspase-9,caspase-3,Bax,Bcl-2,Cyt-C、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情况;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辽东楤木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给药组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深入探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治疗肝癌疾病的作用机制。3、选用人肝癌Bel 7402、人肺腺癌A549、人口腔上皮癌KB、人卵巢癌A2780、鼠黑色素瘤高转移株B16BL6、人结肠癌HCT-8等常用的典型细胞株,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及部分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构效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寻找辽东楤木叶的抗肿瘤作用的真正有效物质,并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4、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考察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安全性,记录实验动物临床毒性症状,死亡情况,行为学变化,体重变化,食物消耗量和体温变化等情况。检测其心电指标,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和脏器重量变化情况。同时,对实验动物进行眼科检查和各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1、文献研究:辽东楤木在我国的应用很早,其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很深入。辽东楤木的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甘,性平。具有健胃、利水,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肝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水肿等症。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皂苷、二萜、三萜、黄铜类、聚炔烯、香豆素、木质素类、有机酸、生物碱、挥发油等化合物,在临床可治疗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胃痉挛、便秘、外伤出血、阳虚气弱、肾气不足等病症。中医对肝癌的认识起源很早,认为其发病原因是人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较西医手术治疗的方法,中医对肝癌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其成分可明显缓解肝癌患者体重下降的情况,明显降低肿瘤小鼠的白细胞数量,改善肿瘤小鼠病情,同时可以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天数。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且研究表明其对免疫器官无明显的影响,可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不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抗癌而不伤正,正是辽东樬木叶总皂苷抗肿瘤的优势所在。3、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可显着升高血清中IL-2、IL-6、IFN-γ、TNF-a水平,降低VEGF水平,抑制瘤组织中MMP-2、MMP-9、VEGF蛋白的表达。说明肿瘤的发展是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异常作用的共同结果,而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肝癌的作用。4、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可以通过降低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提高促进蛋白Bax的表达,调整Bcl-2/Bax的值起到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可以抑制Caspase-3、Caspase-9,增加Cyt-C的表达。5、在分子中糖的种类、数目、糖链结构和糖链与皂苷元的连结位置均相同的情况下,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则呈现出如下规律,即刺囊酸型皂苷活性最强、齐墩果酸型皂苷活性次之,常春藤皂苷元型皂苷的活性最弱。从皂苷的糖链数目上看,仅皂苷元C-3位上连结糖链的单皂苷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而在皂苷元的C-3位和C-28位均连结糖链的双皂苷则均不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从皂苷的组成糖的数目上看,对以刺囊酸、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为皂苷元的C-3位单糖链皂苷来说,单糖苷和二糖苷均有较强的活性,三糖苷中,仅刺囊酸为皂苷元的三糖苷仍保留较强的活性,自四糖链开始,其活性迅速减弱直至无作用。从皂苷的糖链中糖与糖的连结方式上看,当皂苷元种类、糖的种类和数目、糖与皂苷元的连结位置均相同的情况下,一般说来,糖与糖之间以1→4键相连结的皂苷的活性要高于糖与糖之间以1→3键相连结的皂苷的活性。各种皂苷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协同作用,亦提示在实际应用中,混合物(如总皂苷)的作用未必劣于纯度更高的单体化合物。6、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大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雌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3.16 g·kg-1,95%可信区间为2.05-4.88 g·kg-1;雄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5.84 g·kg-1,95%可信区间为4.30-7.94 g·kg-1。7、SD大鼠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90天反复给药实验中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 540mg·kg-1。8、SD大鼠灌胃给予60,180,540 mg/kg剂量的辽东楤木叶总皂苷90天,其中540 mg/kg高剂量组动物各脏器组织未见与给药相关的毒性病理改变。停药4周后,辽东楤木叶总皂苷高剂量组动物各脏器组织未发现延迟或蓄积毒性病理改变。结论1、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具有很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可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不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治疗肝癌的作用,抑制瘤组织血管生成,激活线粒体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也可以作用于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3、皂苷元的结构类型、皂苷糖链数目、皂苷组成糖的数目以及皂苷糖链中糖与糖的连结方式与抗肿瘤活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4、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大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雌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3.16 g·kg-1,95%可信区间为2.05-4.88 g·kg-1;雄鼠单次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LD50为5.84 g·kg-1,95%可信区间为4.30-7.94 g·kg-1。5、SD大鼠灌胃辽东楤木叶总皂苷重复给药90天,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毒性病理改变,停药4周后,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延迟或蓄积毒性病理改变。
陈光艳[10](2014)在《裴氏软肝消痞丸对小鼠肝癌(H22)组织Fas蛋白表达及血清IL-18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裴氏软肝消痞丸(PRGXP)对小鼠移植性荷H22(肝癌)瘤组织中Fas蛋白表达,及荷H22瘤小鼠血清IL-18含量的影响,阐述PRGXP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肿瘤免疫方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PRGXP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F级昆明种健康小鼠72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及性别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60只为造模组。无菌条件下,用右前腋部皮下接种法,建立荷H22实体瘤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五组:依次为模型组、PRGXP低剂量组、PRGXP中剂量组、PRGXP高剂量组和复方斑蝥(BM)组,雌雄分笼喂养。灌胃给药12天,禁食不禁水过夜,小鼠眼球取血,高速离心取血清,-20℃冰箱保存,ELISA法检测荷H22瘤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小鼠脊髓脱臼法处死后,完整剥离肿瘤组织、胸腺和脾脏,称重,计算瘤重、抑瘤率、测定胸腺指数(TI)和脾脏指数(SI)。10%甲醛液固定肿瘤组织,制作小鼠肝癌细胞切片,HE染色观察癌细胞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荷H22瘤组织中Fas蛋白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PRGXP各剂量组平均瘤重均不同程度降低,PRGXP低、中、高剂量组平均瘤重分别是(0.954±0.242)g、(0.748±0.068)g、(0.883±0.166)g,抑瘤率分别是26.3%、42.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RGXP各剂量组TI、SI均高于模型组,其中中剂量组TI(53.1±8.9)mg/10g,TI增长率34.1%;SI(63.6±8.8)mg/10g,SI增长率38.6%,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 HE染色示:与模型组比较,PRGXP各剂量组HE染色肿瘤细胞出现明显核固缩,分裂相减少,坏死细胞数增多;4.与模型组比较,PRGXP各剂量组血清IL-18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中、高剂量组IL-18含量分别(418.91±58.79)pg·ml-1、(366.66±97.76)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模型组相比,PRGXP各剂量组肿瘤组织中Fas阳性细胞表达数均升高,其中中、高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GXP具有抑制荷H22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提高荷H22瘤小鼠的TI、SI,增强荷H22瘤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上调荷H22瘤小鼠肿瘤组织中Fas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加荷H22瘤小鼠血清IL-18含量,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抑制肿瘤发展。
二、AC-88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T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88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T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细胞极化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肺癌微环境中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
1 研究背景 |
2 外泌体的形成和特征 |
3 外泌体的释放 |
4 肺癌微环境中外泌体的功能 |
5 外泌体在化疗耐药与靶向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
6 外泌体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7 肿瘤微环境中外泌体可以作为肺癌的预测指标 |
8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外泌体肺癌微环境不同细胞之间的调控 |
附表2 外泌体在治疗、诊断与预后中的相关研究 |
综述二 中医药调控肿瘤微环境防治肺癌研究进展 |
1 肿瘤免疫微环境 |
2 中医药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与功能的调控 |
3 中医药对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调节 |
4 中医药对T、B淋巴细胞、NK细胞及免疫靶点的调控 |
5 中医药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 |
6 中医药重塑上皮间质转化 |
7 中医药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
8 中医药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调控 |
9 中医药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
10 中医药对肿瘤微环境炎症因子的调控 |
11 中医药对微环境中外泌体及非编码RNA表达的作用 |
1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双参颗粒抑制荷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药效学实验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双参颗粒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双参颗粒干预荷M1型巨噬细胞与Lewis肺癌细胞混合移植瘤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双参颗粒对小鼠TAM细胞功能因子、记忆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MIF基因过表达与MIF基因干扰稳定转染Lewis细胞株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对MIF~(+/+)Lewis及shMIF-Lewis细胞中MIF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对Lewis来源外泌体及外泌体中MicroRNA-34a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八 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干预MIF~(+/+)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巨噬细胞表型及KLF4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2)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血病概述 |
1.1.1 白血病的定义及常见症状 |
1.1.2 白血病的发现及分类 |
1.1.3 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4 白血病流行病学 |
1.1.5 白血病的治疗 |
1.2 白血病自发性缓解与细菌感染 |
1.3 细菌抗肿瘤研究 |
1.3.1 细菌抗肿瘤研究历程 |
1.3.2 细菌抗肿瘤的优势 |
1.3.3 细菌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
1.4 沙门氏菌抗肿瘤研究 |
1.4.1 沙门氏菌有效靶向肿瘤 |
1.4.2 沙门氏菌介导肿瘤细胞自我死亡 |
1.4.3 沙门氏菌减少肿瘤转移 |
1.4.4 沙门氏菌诱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 |
1.4.5 沙门氏菌增强肿瘤化疗敏感性 |
1.4.6 沙门氏菌联合治疗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消退 |
1.4.7 沙门氏菌的遗传学改造 |
1.4.8 沙门氏菌可作为递呈肿瘤治疗分子载体 |
1.5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研究 |
1.5.1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构建及遗传特点 |
1.5.2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生物分布特性 |
1.5.3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毒理学评价 |
1.5.4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抗肿瘤研究 |
1.6 课题研究思路、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VNP20009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及细胞株 |
2.2.2 实验动物及饲养 |
2.2.3 试剂与耗材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5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2.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5 L1210皮下瘤模型建立 |
2.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2.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2.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2.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2.3.10 总蛋白的提取 |
2.3.11 蛋白浓度测定 |
2.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2.3.13 统计学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VNP20009 体外抑制L1210/Jurkat细胞增殖 |
2.4.2 VNP20009 体外诱导L1210/Jurkat细胞凋亡 |
2.4.3 VNP20009治疗L121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未见异常 |
2.4.4 VNP20009抑制L1210皮下移植瘤生长 |
2.4.5 VNP20009引起L121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2.4.6 VNP20009诱导L121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2.4.7 VNP20009治疗L1210皮下移植瘤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NP2000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及细胞株 |
3.2.2 实验动物 |
3.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5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3.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3.5 HL-60皮下瘤模型建立 |
3.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3.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3.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3.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3.3.10 总蛋白的提取 |
3.3.11 蛋白浓度测定 |
3.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3.3.13 统计学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VNP20009体外抑制HL-60细胞增殖 |
3.4.2 VNP20009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 |
3.4.3 VNP20009治疗HL-6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情况无异常 |
3.4.4 VNP20009抑制HL-60皮下移植瘤生长 |
3.4.5 VNP20009引起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3.4.6 VNP20009诱导HL-6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3.4.7 VNP20009治疗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凋亡蛋白表达量增加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NP20009 对系统性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激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及细胞 |
4.2.2 实验动物 |
4.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5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4.3.2 沙门氏菌VNP20009的组织分布 |
4.3.3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的复苏 |
4.3.4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小鼠尾静脉注射造模 |
4.3.5 抗凝全血样本的采集 |
4.3.6 血清样本的采集 |
4.3.7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GFP+)检测 |
4.3.8 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 |
4.3.9 小鼠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 |
4.3.10 原代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1 原代骨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2 原代白血病细胞红细胞裂解处理 |
4.3.13 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冻存 |
4.3.14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分组与给药治疗 |
4.3.15 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测定 |
4.3.1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 |
4.3.17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
4.3.18 统计学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VNP20009小鼠组织分布情况 |
4.4.2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模型的构建 |
4.4.3 VNP20009 治疗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异常 |
4.4.4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5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脾脏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6 VNP20009 影响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分布 |
4.4.7 NP20009对MLL-AF9驱动型AML主要器官重量的影响 |
4.4.8 VNVNP20009 延长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生存期 |
4.4.9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0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1 VNP20009 激活 MLL-AF9驱动型 AML 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 |
4.4.12 VNP20009 促进 MLL-AF9 驱动型 AML 小鼠脾脏中 IFN-γ+效应T淋巴细胞的极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中药白英的本草考证、物质基础及药用研究进展 |
1 本草考证 |
1.1 名称考证 |
1.2 基原考证 |
2 白英的药理作用研究 |
2.1 抗肿瘤作用 |
2.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3 抗菌抗病毒作用 |
2.4 其他作用 |
3 白英临床应用研究 |
3.1 肿瘤 |
3.2 其他临床应用 |
4 白英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4.1 化学成分研究 |
4.2 白英单体成分的活性研究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白英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研究 |
引言 |
1 研究结果 |
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 |
3.2 主要仪器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英总碱及其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白英单体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白英生物碱对Td-ECs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增殖影响 |
3.2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TAS不同极性部位对S_(180)小鼠移植瘤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
1 材料 |
1.1 细胞株及动物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动物移植瘤模型制备 |
2.2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3 抑瘤率、胸腺和脾脏指数检测 |
2.4 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TAS不同极性部位对S_(180)小鼠移植瘤抑制作用 |
3.2 TAS对S_(180)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调控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1.1 动物及细胞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药物和溶液及其配制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A549细胞LDH漏出检测 |
2.4 A549细胞外泌体的提取 |
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 |
2.6 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超微结构 |
2.7 外泌体粒度检测 |
2.8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对TEXs体外对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 |
2.9 蛋白质组学 |
2.10 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抑制率实验 |
2.11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白英生物碱对A549细胞增殖影响 |
3.2 SA1及Rg3对A549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3.3 A549细胞外泌体的鉴别 |
3.4 A549细胞外泌体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 |
3.5 白英生物碱及Rg3对A549细胞外泌体粒度的影响 |
3.6 白英生物碱干预后的A549细胞外泌体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 |
3.7 白英生物碱SA1对A549细胞外泌体蛋白质组的影响 |
3.8 白英生物碱SA1干预后的A549细胞外泌体对A549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英总碱(安特逍胶囊)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安特逍胶囊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小鼠的协调运动和自主活动实验 |
2.2 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催眠作用 |
2.3 Beagle犬的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功能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AtxC对小鼠协调运动的影响 |
3.2 AtxC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 |
3.3 AtxC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催眠作用影响 |
3.4 AtxC对Beagle犬心电、血压及呼吸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安特逍胶囊的单次给药毒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大鼠急性毒性实验 |
2.2 Beagle犬单次给药毒性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大鼠单次给药毒性实验结果 |
3.2 Beagle犬单次给药毒性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安特逍胶囊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药物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大鼠26周灌胃重复给药毒性实验 |
2.2 Beagle犬39周灌胃重复给药毒性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AtxC灌胃重复给药26周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
3.2 AtxC灌胃重复给药39周对Beagle犬的毒性作用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展望 |
3 创新点 |
4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图 |
附件 |
(4)放疗联合IDO抑制剂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2.1.2 主要的试验试剂 |
2.1.3 主要的实验设备 |
2.1.4 主要的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3 各组模型的处理及抑瘤效应观察 |
2.2.4 肿瘤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2.5 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DO、PD-1、TIM3、BTLA的表达水平 |
2.2.6 流式细胞分析DCs的成熟表型,Tregs,CD8+T细胞中INF-γ表达 |
2.3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放疗联合IDO抑制剂对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
3.2 联合治疗对荷肺癌小鼠肿瘤组织中IDO、PD-1、TIM3、BTLA表达的影响 |
3.3 联合治疗对荷肺癌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regs、CD8+INF-γ+T细胞表达的影响 |
3.4 联合治疗对荷肺癌小鼠脾脏中DCs成熟表型的影响 |
3.5 肿瘤组织免疫组化Ki-67 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蒙古白丽蘑药理活性的研究 |
1.2 蒙古白丽蘑化学成分研究 |
1.3 蒙古白丽蘑生物学性质 |
1.4 蒙古白丽蘑发酵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与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分析 |
2.1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并与其他9种食用菌营养成分对比研究 |
2.2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化学成分分析 |
2.3 蒙古白丽蘑菌丝体高密度深层发酵条件优化 |
2.4 发酵菌丝体生物学鉴定 |
2.5 蒙古白丽蘑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及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不同组分抗肿瘤活性相关机理研究 |
3.1 蒙古白丽蘑总多糖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3.2 蒙古白丽蘑总蛋白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3.3 蒙古白丽蘑化学提取物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3.4 实验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蒙古白丽蘑甾醇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相关机理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4.3 蒙古白丽蘑ET与ED两种单体化合物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蒙古白丽蘑治疗肿瘤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 |
5.1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蒙古白丽蘑治疗肿瘤高通量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蒙古白丽蘑降血糖作用研究 |
7.1 蒙古白丽蘑总多糖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7.2 蒙古白丽蘑水提液(WLM)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7.3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7.4 实验结果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略缩语表 |
附录 A 蒙古白丽蘑宏观形态 |
附录 B 市场常见蘑菇 |
附录 C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GC-MS离子流图 |
附录 D(1)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LC-MS离子流图 |
附录 D(2) 蒙古白丽蘑菌丝体LC-MS离子流图 |
附录 E H22荷瘤小鼠 |
附录 F H22荷瘤小鼠脏腑器官及肿瘤 |
附录 G(1) 糖尿病模型鼠 |
附录 G(2) 糖尿病模型鼠 |
附录 H 深层发酵用菌种及生物反应器类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菌多糖的提取 |
1.2 真菌多糖的纯化 |
1.3 真菌多糖的分级分离 |
1.4 真菌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 |
1.5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1.6 粒毛盘菌多糖研究概况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体外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3 细胞培养 |
2.2.4 细胞毒性实验 |
2.2.5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2.6 克隆形成实验 |
2.2.7 伤口愈合实验 |
2.2.8 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 |
2.2.9 细胞核形态学分析 |
2.2.10 Western blot分析以及核蛋白和胞质蛋白提取方法 |
2.2.11 细胞凋亡检测 |
2.2.12 细胞中活性氧的检测 |
2.2.13 细胞周期分析 |
2.2.14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
2.2.15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2.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5-FU和LEP130分别对Hep G2、LO2和HSF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2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
2.3.3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4 LEP130细胞存活途径的影响 |
2.3.5 LEP130对细胞内活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2.3.6 LEP130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
2.3.7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3.8 5-FU与LEP130对p53活化状态和DNA修复的影响 |
2.3.9 5-FU与LEP130联用Hep G2细胞迁移与侵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联合环磷酰胺体内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3 细胞培养 |
3.2.4 H22荷瘤小鼠模型 |
3.2.5 动物分组与处理 |
3.2.6 生化指标分析 |
3.2.7 组织病理学检测 |
3.2.8 免疫组化检测 |
3.2.9 Western blot分析 |
3.2.10 TUNEL染色 |
3.2.11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3.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
3.3.2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3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细胞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 |
3.3.4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
3.3.5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
3.3.6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
3.3.7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存活蛋白的影响 |
3.3.8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 |
3.3.9 LEP130对CTX引起的副作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3 细胞培养 |
4.2.4 细胞毒性实验 |
4.2.5 S180荷瘤小鼠模型 |
4.2.6 动物分组与处理 |
4.2.7 生化指标分析 |
4.2.8 组织病理学检测 |
4.2.9 免疫组化检测 |
4.2.10 Western blot分析 |
4.2.11 免疫荧光双染实验 |
4.2.12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检测 |
4.2.1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的制备及条件培养基处理 |
4.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EP130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
4.3.2 LEP130对肿瘤微环境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 |
4.3.3 LEP130通过T细胞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M1、M2型巨噬细胞的比率 |
4.3.4 LEP130对肿瘤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Th1)免疫应答的影响 |
4.3.5 LEP130对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
4.3.6 LEP130在体外通过TLR4模式识别受体促进原代巨噬细胞向M1 型极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抗结肠癌活性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相关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3 CRC小鼠建模与处理 |
5.2.4 生化指标分析 |
5.2.5 组织病理学检测 |
5.2.6 免疫组化检测 |
5.2.7 Western blot分析 |
5.2.8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5.2.9 DNA提取和16S r RNA测序 |
5.2.10 测序数据的处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11 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5.2.1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 |
5.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LEP130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发生的影响 |
5.3.2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屏障完整性和肠道炎症的影响 |
5.3.3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的影响 |
5.3.4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5.3.5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影响 |
5.3.6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代谢组的影响 |
5.3.7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差异代谢物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小干扰RNA抑制树突瘤苗IL-10受体后对食管癌细胞免疫效应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引言 |
第一部分 :IL-10R-siRNA DCs在局部淋巴结内的迁移能力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细胞株 |
1.3 主要试剂与器材 |
2 方法 |
2.1 人食管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的制备 |
2.2 CFSE标记DCs |
2.3 分组及给药方法 |
2.4 取材 |
2.5 CFSE标记的DCs体内迁移的检测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CFSE标记的DCs |
3.2 FCM检测引流淋巴结中CFSE阳性细胞率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IL-10R-siRNA DCs对小鼠体内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细胞株 |
1.3 主要试剂与器材 |
2 方法 |
2.1 人食管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的制备 |
2.2 分组、治疗、观察和取材 |
2.2.1 实验分组与治疗 |
2.2.2 观察治疗效果和组织取材 |
2.3 计算肿瘤抑制率 |
2.4 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
2.4.1 检测步骤 |
2.4.2 结果判定 |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变化 |
2.5.1 样本制备 |
2.5.2 移植瘤组织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分析 |
2.5.3 FCM检测移植瘤组织中Fas和 Caspase-3 蛋白表达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IL-10R-siRNA DCs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3.1.1 经淋巴内注射途径回输 |
3.1.2 经皮下注射途径回输 |
3.1.3 经静脉注射途径回输 |
3.2 IL-10R-siRNA DCs对裸鼠移植瘤重量以及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
3.2.1 经淋巴内注射途径回输 |
3.2.2 经皮下注射途径回输 |
3.2.3 经静脉注射途径回输 |
3.3 IL-10R-siRNA DCs对肿瘤组织细胞原位凋亡的影响 |
3.4 IL-10R-siRNA DCs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细胞凋亡和生长周期的影响 |
3.4.1 经淋巴内注射途径回输 |
3.4.2 经皮下注射途径回输 |
3.4.3 经静脉注射途径回输 |
3.5 IL-10R-siRNA DCs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组织中Fas、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1 经淋巴内注射途径回输 |
3.5.2 经皮下注射途径回输 |
3.5.3 经静脉注射途径回输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IL-10R-siRNA DCs最佳回输方式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三种回输途径注射IL-10R-siRNA DCs后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 |
3.2 三种回输途径注射IL-10R-siRNA DCs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3.3 三种回输途径注射IL-10R-siRNA DCs对肿瘤组织细胞原位凋亡的影响 |
3.4 三种回输途径注射IL-10R-siRNA DCs对移植瘤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
3.5 三种回输途径注射IL-10R-siRNA DCs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组织中Fas、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8)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肺癌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调查 |
2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理 |
2.1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
2.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2.3 降低血液粘滞度 |
2.4 改变肿瘤细胞的连接 |
2.5 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
2.6 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运动 |
2.7 阻断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 |
2.8 调控肿瘤微环境 |
3 中药抗肿瘤的增效增敏减毒作用 |
4 小鼠Lewis肺癌模型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APS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 |
2 APS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2.1 APS保护免疫器官作用 |
2.2 APS影响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
2.3 APS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2.4 APS对粘膜免疫的影响 |
3 APS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3.1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
3.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3.3 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线粒体膜电位和Ca~(2+)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
1 线粒体膜电位 |
1.1 线粒体膜电位的形成 |
1.2 MMP的检测 |
2 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
2.2 MMP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
3 Ca~(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4.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骨架研究中的应用 |
4.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浓度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3.2 APS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APS对小鼠LLC的细胞骨架、MMP和 [Ca~(2+)]i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LSCM下观察APS对小鼠LLC细胞骨架的影响 |
3.2 APS对小鼠LLC 24h~72h MMP的影响 |
3.3 APS对小鼠LLC 24h~72h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APS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因子及DDP所致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检测指标 |
1.4 检测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
3.2 APS对Lewis肺癌小鼠体质量和有效体质量的影响 |
3.3 APS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3.4 APS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3.5 APS对Lewis肺癌小鼠DDP所致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APS联合DDP对Lewis肺癌组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检测指标 |
1.4 检测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NF-κBp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3.2 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3.3 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38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APS联合DDP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细胞凋亡和侵袭力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检测指标 |
1.4 检测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APS对Lewis肺癌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Fas L的影响 |
3.2 APS对Lewis肺癌移植瘤组织Caspase-9 表达的影响 |
3.3 APS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Col4和HA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辽东楤木的植物学研究 |
1.2 楤木的本草考证 |
1.3 楤木的功效 |
1.4 辽东楤木的功效 |
1.5 辽东楤木的化学成分 |
1.5.1 皂苷类 |
1.5.2 黄酮类成分 |
1.5.3 多糖类成分 |
1.5.4 挥发油类成分 |
1.5.5 氨基酸 |
1.5.6 微量元素 |
1.6 辽东楤木的药理作用 |
1.6.1 适应原样作用 |
1.6.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6.3 抗肿瘤作用 |
1.6.4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1.6.5 抗炎、镇痛作用 |
1.6.6 保肝作用 |
1.6.7 其他作用 |
1.7 中医对肝癌病名的阐述 |
1.8 中医对肝癌病因的认识 |
1.8.1 正气不足 |
1.8.2 七情内伤 |
1.8.3 邪毒留滞 |
1.8.4 饮食不节 |
1.9 中医治疗肝癌的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 |
1.9.1 扶正固本法 |
1.9.2 清热解毒法 |
1.9.3 活血化瘀法 |
1.9.4 补肝益肾法 |
1.9.5 软坚散结法 |
1.9.6 其他方法 |
1.10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研究现状 |
1.11 现代医学在治疗肝癌方面常用的治疗方法 |
1.12 现代药理学治疗肝癌的方法 |
1.12.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1.12.2 诱导细胞凋亡 |
1.12.3 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 |
1.12.4 调节免疫 |
1.12.5 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
1.12.6 控制细胞信号的通路 |
1.12.7 其他方面 |
第二章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小鼠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瘤株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物及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3.1 一般状态观察 |
2.3.2 对荷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3.3 对荷瘤小鼠血液学指标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2.3.4 对小鼠H_(22)肝癌的抑制作用 |
2.3.5 对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 |
2.3.6 对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6、VEGF、TNF-α、IFN-γ含量的影响 |
2.3.7 对荷瘤小鼠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Bax、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8 Tunel染色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
2.3.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中相关蛋白变化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结果 |
2.5.1 对H_(22)荷瘤小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2.5.2 对H_(22)荷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5.3 对H_(22)荷瘤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2.5.4 对H_(22)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 |
2.5.5 对H_(22)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 |
2.5.6 对H_(22)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6、TNF-α、VEGF、IFN-γ含量的影响 |
2.5.7 对H_(22)荷瘤小鼠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Bax、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
2.5.8 Tunel染色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
2.5.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给药组瘤组织中相关蛋白变化 |
2.6 小结 |
第三章 辽东楤木叶化学成分体外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构效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受试药品 |
3.1.2 肿瘤细胞株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辽东锪木叶各成分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
3.3.2 辽东楤木叶各成分体外对人口腔上皮癌KB、人卵巢癌A2780、鼠黑色素瘤高转移株B16BL6、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杀伤作用 |
3.4 讨论 |
3.4.1 皂苷元的结构类型与活性的关系 |
3.4.2 皂苷糖链数目与活性的关系 |
3.4.3 皂苷组成糖的数目与活性的关系 |
3.4.4 皂苷糖链中糖与糖的连结方式与活性的关系 |
3.5 结果 |
第四章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依据 |
4.2.2 最大给药量法测定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
4.2.3 恩氏法测定大鼠的半数致死量 |
4.3 统计学分析 |
4.3.1 最大给药量法实验统计分析 |
4.3.2 霍恩氏法实验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动物一般状况观察 |
4.4.2 动物体重 |
4.4.3 动物大体解剖 |
4.5 对研究工作偏离情况的说明 |
4.6 结论 |
4.6.1 动物一般状况观察及死亡情况 |
4.6.2 动物体重 |
4.6.3 动物大体解剖 |
第五章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90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依据 |
5.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统计学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
5.4.2 对动物体重增长的影响 |
5.4.3 对动物摄食量的影响 |
5.4.4 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5.4.5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6 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 |
5.4.7 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
5.4.8 对尿指标的影响 |
5.4.9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
5.5 对研究工作偏离情况的说明 |
5.6 结论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裴氏软肝消痞丸对小鼠肝癌(H22)组织Fas蛋白表达及血清IL-18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立题依据 |
1.裴正学教授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及治疗 |
2.裴氏软肝消痞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概况 |
3. Fas、IL-18 与原发性肝癌 |
实验研究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肝癌(H22)瘤株 |
2.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实验方法 |
3.1 肝癌 H22 小鼠模型制备 |
3.2 实验动物分组 |
3.3 给药剂量及途径 |
3.4 标本采集 |
3.5 实验观察项目及指标 |
3.6 统计学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
4.2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 |
4.3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荷瘤小鼠瘤重及抑瘤率的影响 |
4.4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荷瘤小鼠胸腺的影响 |
4.5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荷瘤小鼠脾脏的影响 |
4.6 荷 H22 瘤小鼠肝癌组织病理观察 |
4.7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荷瘤小鼠血清 IL-18 含量的影响 |
4.8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 Fas 表达的影响 |
5.讨论 |
5.1 实验研究的可行性评价 |
5.2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实验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5.4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胸腺、脾脏的影响 |
5.5 裴氏软肝消痞丸对 IL-18 和 Fas 的影响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书目 |
附录 2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 |
附录 3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
四、AC-88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T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细胞极化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作用机制[D]. 亓润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美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D]. 杜肖.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放疗联合IDO抑制剂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D]. 刘凯. 南昌大学, 2020(08)
- [5]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王晓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宗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7]小干扰RNA抑制树突瘤苗IL-10受体后对食管癌细胞免疫效应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脱广鑫.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8]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明海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9]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肝癌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毒性研究[D]. 穆光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裴氏软肝消痞丸对小鼠肝癌(H22)组织Fas蛋白表达及血清IL-18的影响[D]. 陈光艳. 甘肃中医学院,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