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室葡萄休眠期不同阶段保温的生化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栋[1](2021)在《高温对马铃薯生长结薯和休眠的影响及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起源于南美的一年生植物。马铃薯地上植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块茎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20℃。高温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会导致植株徒长并降低块茎产量与品质。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熟性的马铃薯品种对高温胁迫(白天35℃/夜间28℃)的反应,包括株高、块茎产量、块茎休眠期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转录组学方法,研究热激块茎与正常块茎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异同;同时,通过高温胁迫叶片全长转录组研究,以期筛选高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解析马铃薯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测量50个马铃薯品种在高温(白天35℃/夜间28℃)与常温(白天22℃/夜间18℃)条件下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株高、单株块茎数(TN)和单株最大块茎鲜重(LTW)。高温胁迫促进植株的生长,同时抑制块茎形成与膨大。高温可以导致热激发芽,但品种间的热激发芽耐受性存在差异。热激发芽块茎在收获后重新进入休眠状态。多数受试品种的热激块茎休眠期比常温块茎休眠期短。2.以热激块茎与常温块茎的芽端组织进行转录组研究,鉴定到1201个差异表达转录本(DET),并对DET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正常发芽块茎转录组与本研究的热激块茎转录组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存在一定数量的表达模式一致的DETs,而且蛋白加工、胁迫响应、活性氧抗性、细胞核和质膜等GO类型在两者中均存在显着富集现象。这表明,正常发芽块茎与热激块茎在基因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3.敏感品种“Atlantic”与耐热品种“Chieftain”高温胁迫(35℃)叶片全长转录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基因表达水平的高温胁迫响应过程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首先,两个品种中都有大量涉及蛋白折叠、逆境响应、活性氧代谢、细胞器以及生物膜系统的DETs,这表明不同品种的响应机制相似;其次,上述GO和KEGG类型在“Atlantic”中富集到更多的DETs,表明品种“Atlantic”的叶片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受到的影响更大;另外,具体的GO和KEGG类型在不同品种中的富集程度(P值)不同,这表明不同耐热性的马铃薯品种在高温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4.在“Atlantic”和“Chieftain”中分别鉴定到186个和183个DELRs。结果表明高温可引起lnc 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并且以表达上调为主(79%与93%)。5.在“Atlantic”和“Chieftain”中分别有43个以及17个编码复制蛋白A(RPA)70 k Da DNA-binding subunit B/D的DETs;另一方面,RPA 70 k Da亚基编码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分别参与构成94个和9个lnc RNA-m RNA互作关系,表明马铃薯可能通过lnc RNA诱导RPA的合成。6.通过在马铃薯基因组注释文件DM v6.1中搜索含有PBP结构域的蛋白,鉴定到15个马铃薯PEBP基因家族成员,可以划分为FT、TFL、MFT和PEBPlike亚家族。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St PEBP14和St PEBP15在高温胁迫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高温胁迫根系中的St PEBP10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TFL亚家族成员St PEBP10在根系中的表达水平上升可能参与高温胁迫对根系生长的抑制。
王琪[2](2020)在《芍药响应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学分析及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其花期正值春末夏初少花时节。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少雨,亟需大量的耐旱植物材料,而园林绿化中,又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水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芍药响应干旱胁迫的相关研究,无论对芍药的育种与应用推广,还是对建设节水型园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芍药‘Karl Rosenfield’和‘大富贵’为研究对象,对二者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选取‘Karl Rosenfield’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和mi RNA测序,对其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下,芍药的表型与体内的生理生化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Karl Rosenfield’和‘大富贵’叶片的干旱损伤指数(DDI)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增加;光合指标中Pn、Gs和Tr均呈下降趋势,Ci变化不显着;叶绿素荧光参数中,除NPQ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外,Fv/Fm、Y(II)、q P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下降;叶片与须根的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四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波动变化;内源激素中ABA含量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增加趋势,IAA含量与IAA/ABA变化不规律,ZR与GA3含量大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对干旱胁迫下芍药叶片的转录组开展研究,共鉴定得到4198个差异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发现催化活性条目在3个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富集的基因最多。共得到各差异表达基因集的KEGG富集通路8个,其中光合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在CK与SD集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经过筛选,将芍药响应干旱胁迫的相关基因分为四类,其中信号转导与蛋白激酶基因40个、转录因子基因167个、渗透调节与抗氧化酶基因49个、光合作用与其他功能性蛋白基因68个。3.对转录组测序得到的芍药Plb ZIP、Pl HD-Zip两个基因进行克隆,获得了基因的c DNA序列。Plb ZIP全长1290 bp,编码429个氨基酸;Pl HD-Zip全长972 bp,编码323个氨基酸。对两个基因分别构建pcambia1301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侵染拟南芥后,均获得了T3代株系。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鉴定和耐旱性分析,发现Plb ZIP、Pl HD-Zip两个基因在植株耐旱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4.对干旱胁迫下芍药叶片的小RNA进行了测序,总共鉴定出58个已知的mi RNA和83个新的mi RNA。对鉴定到的mi RNA的家族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属于38个mi RNA家族,MIR396家族中的mi RNA最多。有19条mi RNA在中、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与对照的比较中均呈现差异表达。最后,根据富集分析等相关结果,列出了可能与芍药干旱胁迫相关的35个mi RNA和67个靶基因。
胡容平[3](2020)在《围棚及钾肥对避雨栽培葡萄萌芽及果实高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夏无核’(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na L.)葡萄是三倍体‘夏黑’(V.vinifera L.×V.labruscana L.)葡萄的极早熟芽变品种,属欧美杂交种,果皮紫黑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其丰产性、生长势、抗病性等性状与‘夏黑’葡萄相似,比‘夏黑’葡萄成熟期提早10-15 d,市场优势明显。本研究以四川地区(高温高湿寡日照地区)避雨设施栽培的‘早夏无核’葡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围棚处理棚内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其促进葡萄提早萌发的机理,分析了不同围棚处理对叶片抗氧化系统和糖代谢的影响,比较了不同钾肥种类和施用量对葡萄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1月1日-10日围棚后立即灌水8-10 t/667 m2,围棚10 d和20 d后再分别灌水3 t/667 m2,可使棚内温度分别稳定在8.0-11.2℃、9.4-15.1℃,湿度分别稳定在64.2%-81.7%、79.1%-90.6%。围棚处理会显着降低棚内光照强度,随着天膜使用年限的增加,每年光照强度降低4.9-9.1%,天膜使用1-3年棚内光照强度不同时段降幅达498-3034 lx,但成熟期仅相差1 d左右,且产量、品质与不围棚均无显着差异。(2)围棚处理显着提高了葡萄冬芽萌发过程中IAA、GA3和ZT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含量分别由休眠期的0.31、0.58和0.14μg/g增加到萌芽期的0.71-0.74μg/g、1.57-1.61μg/g和0.38-0.40μg/g,分别较不围棚增加0.09-0.12μg/g、0.25-0.29μg/g和0.06-0.08μg/g。此过程中ABA含量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休眠期1.62μg/g降低到0.48-0.50μg/g,较不围棚降低0.23-0.25μg/g。因此,围棚技术显着提前了萌芽时间,葡萄萌芽期比不围棚提早10-35 d、开花期提早6-29 d、成熟期提早3-25 d。但围棚过早(12月20日),早期温度过低,萌芽不整齐,果实成熟期不集中且产量降低47-65 kg/667 m2;围棚过晚(1月20日)与不围棚物候期差异不显着,二者均与市场集中供应期冲突,经济效益提高不显着。1月1日-10日围棚成熟期提前16-18 d,于6月中下旬成熟,正处于葡萄市场需求空档期,效益增加10324-10814元/667 m2。(3)围棚处理与不围棚葡萄叶片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在5月20日-6月24日之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6月上旬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围棚处理的葡萄嫩叶、功能叶和老叶抗氧化酶活性较不围棚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对其影响为:嫩叶>功能叶>老叶。(4)围棚处理与不围棚葡萄叶片的糖代谢酶活性在5月20日-6月24日之间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围棚处理较不围棚提前一周左右升至最高值。同一时期,围棚处理叶片糖代谢酶活性在6月上旬之前显着高于不围棚,之后不同程度低于不围棚,对其影响1月1日围棚>1月20日围棚>不围棚。1月1日围棚在6月上旬之前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分别比不围棚显着提高了55.25%-58.85%、38.26%-91.04%、26.91%-74.29%、5.56%-8.01%,之后分别显着降低了4.80%-17.27%、10.83%-20.91%、17.77%-42.19%、10.96%-17.22%。(5)按照钾离子等量原则,进行了钾肥种类筛选比较试验,发现相较于在‘早夏无核’葡萄果实成熟期前施用氮磷钾(10:10:40)复合肥和硝酸钾,施用硫酸钾显着提高了果实着色整齐度和内在品质等。通过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随着硫酸钾施用量的增加,葡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锦葵色素含量(果皮)、飞燕草色素含量(果皮)、鞣花酸含量、槲皮苷含量、叶酸含量、维生素b1含量、酸性转化酶活性、中性转化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现显着上升,但施用超过55 kg/667 m2硫酸钾后不再显着增加。葡萄果实芍药色素含量(果皮)、牵牛花色素含量(果皮)、矢车菊素含量(果皮)、锦葵色素含量(果肉)、琥珀酸含量、酒石酸含量、柠檬酸含量、维生素b1含量和蔗糖合成酶活性随施用硫酸钾施用量增加呈现显着增加,但施用超过60 kg/667 m2硫酸钾后不再显着增加。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矢车菊素含量(果肉)、芦丁含量和没食子酸含量随施用硫酸钾施用量增加呈现显着减少,但施用超过55 kg/667 m2硫酸钾后不再显着减少。葡萄果实芍药色素含量(果肉)、儿茶酸含量和苹果酸含量随施用硫酸钾施用量增加呈现显着降低,但施用超过60 kg/667 m2硫酸钾后不再显着减少。综上,在1月1日至10日围棚,立即灌水8-10 t/667 m2,于果实成熟前40 d、30 d、20 d施入共55 kg/667 m2硫酸钾是葡萄围棚促早的最佳生产措施,本研究结果对四川地区葡萄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施招婉[4](2019)在《葡萄芽休眠解除过程中乙烯合成与信号途径关键基因的筛选与功能分析》文中提出葡萄(Vitis vinifera L.)在冬季温暖的地区需经历足够的低温完成自然休眠解除,才能正常地开花结果。芽休眠延长是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的主要障碍。因此,在这些地区必须用人工破眠处理来代替低温的作用,以缩短芽休眠周期,使葡萄花期一致和座果率提高。目前采用的人工解除休眠的有效方法是单氰胺(HC)处理。HC在解除休眠的同时对葡萄树及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寻找一种替代HC、无毒并且对葡萄芽休眠解除有良好效果的破眠剂显得尤为重要。研发有效和安全的休眠解除方法,依赖于对现有各种打破芽休眠的刺激引发的复杂信号通路和级联反应的分子机制的充分了解。但是目前对调控葡萄芽休眠解除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HC在葡萄芽休眠解除过程中能干扰线粒体中细胞色素通路活性,导致短暂的呼吸和氧化胁迫,表现为活性氧水平的升高、三羧酸循环(TCA)活性降低和ATP生成减少。为了解决这一暂时的能量短缺,交替氧化途径、糖酵解、丙酮酸代谢、无氧呼吸和大量蛋白质降解在休眠芽内被诱导。同时也诱导乙烯(Ethylene)和脱落酸(ABA)之间相互作用,消除ABA的抑制作用,以恢复组织生长。愈来愈多的研究证实乙烯在休眠解除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然而,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途径在调控芽休眠解除方面的潜在作用尚未被探讨。本文利用HC、叠氮化钠(AZ)、低氧(Hypoxia)、乙烯及乙烯抑制剂(NBD)等处理从生理生化指标、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等不同的角度,筛选并分析对葡萄芽休眠解除有调控作用的乙烯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乙烯信号途径成员和乙烯信号下游靶标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葡萄休眠芽的乙烯浓度从内休眠诱导期过渡到内休眠维持期短暂上升,受HC和AZ处理诱导葡萄(Vitis vinifera cv.Early sweet)单芽茎段体外培养21天萌发率表明,葡萄休眠芽在12月份进入内休眠的深休眠状态。乙烯浓度在葡萄休眠芽从内休眠诱导期过渡到内休眠维持期的时间点(即11月21日)显着提高,随着进入内休眠的深休眠阶段而明显降低。然而,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产生与乙烯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相比于内休眠的诱导期,ACC的合成量在休眠芽的最深休眠阶段约下调20%;从内休眠的深休眠阶段逐渐过渡到休眠萌发阶段时,ACC含量提高1.8倍。此外,与对照相比,休眠芽经AZ处理后,内源乙烯浓度在6、24和48 h分别提高了1.7、15.4和5.3倍;HC处理后,内源乙烯分别提高了2.9、9.5和5.6倍。与对照相比,低氧处理分别在24和48 h下调内源乙烯的浓度2.5和1.4倍。这些结果表明HC和AZ处理都能显着促进葡萄休眠芽内源乙烯的产生,而低氧显着抑制内源乙烯的合成。2.乙烯可作为刺激信号,促进葡萄休眠芽萌发与对照相比,经100 ppm乙烯气体处理12、14、18和21天后,休眠芽的萌发率分别提高了10、5、2和1.3倍。经0.7%乙烯利处理24天后,休眠芽的萌发率也显着地高于对照约2.4倍。在葡萄园中,对休眠期的枝条喷施0.8%乙烯利溶液,休眠芽的萌发率在处理后的42天也显着地高于对照组处理约1.3倍。在阻断乙烯合成与信号处理中发现,与HC处理相比,2%硫代硫酸银(乙烯信号抑制剂)结合HC处理,在14-24天时显着抑制了HC处理的芽萌发率(约为3倍);而氯化钴(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的处理完全抑制HC处理对芽内休眠解除。此外,二环庚二烯(乙烯信号抑制剂)也可显着地抑制HC和AZ对内休眠提前解除。终上所述,乙烯可以作为刺激信号促进葡萄芽休眠提前解除,其生物合成对葡萄芽休眠解除的调控至关重要。3.两组不同表达模式的乙烯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葡萄休眠芽中特异表达在葡萄休眠芽中特异表达5个ACC合成酶基因(VvACS)和3个ACC氧化酶基因(VvACO)。基于这些基因对HC、AZ、低氧、乙烯和NBD的响应及在自然休眠周期内都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转录表达模式,因此将这些ACS和ACO基因分为两个亚组:亚组Ⅰ包括VvACS1、VvACS6、VvACO2和VvACO4,亚组Ⅱ包括Vv ACS2、Vv ACS9和VvACO1。亚组Ⅰ基因显着地受HC和AZ处理的诱导表达,但对外源性乙烯和低氧(也是休眠解除刺激)的处理没有显着的响应;亚组Ⅱ基因显着地受HC处理下调表达,但却受乙烯和低氧处理的显着上调表达。在自然休眠解除期间(12月18号至1月8号),休眠芽中的三个ACO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抑制。在这期间乙烯生物合成量降低,ACC积累增多。由此认为,在休眠周期中乙烯生物合成的主要调控步骤是由ACC氧化酶调控,而VvACO2可能作为关键因子。4.利用转录组学(RNA-seq)分析响应乙烯信号的芽休眠解除相关的关键基因在人工刺激处理的两个时间点内(24和48 h),同时受HC、AZ、低氧和乙烯显着性上调并受NBD显着性下调的基因共有180个,参与编码的蛋白包括ABA响应因子结合蛋白3、吲哚-3-乙酸、乙烯受体蛋白、脂氧合酶和茉莉酸氨基合成酶等;与之相反,同时受HC、AZ、低氧和乙烯显着性下调并受NBD显着性上调的基因共有183个,参与编码的蛋白包括9-顺-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4、细胞色素P450单氧酶和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等。此外,在葡萄休眠芽中特异表达的106个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RF)基因中,有38个成员显着地响应于乙烯信号,其中,ERF第七家族全部成员(VvERF057、VvERF058和VvERF059)的表达模式与芽休眠解除密切相关。5.在休眠解除过程中,VvERF057的表达依赖于氧气浓度,而VvERF059的表达受乙烯诱导利用农杆菌介导烟草瞬时表达的GFP融合蛋白的定位表明,VvERF057、VvERF058、VvERF059和VvERF031定位于烟草叶片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同时,利用原核表达技术结合镍柱,成功表达和纯化这四个转录因子蛋白。结合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表明VvERF057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都受低氧诱导而积累,并在有氧条件下被降解。此外,与KMnO4对照相比,乙烯对VvERF057蛋白积累没有影响。而VvERF059在低氧条件下也有积累,但在恢复有氧条件下没有明显的降解,且在乙烯处理48 h后,VvERF59蛋白含量相比对照增加了1.5倍。综合以上结果表明,VvERF057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依赖于氧气,而VvERF059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不依赖于氧气,但受乙烯诱导上调表达。6.葡萄芽休眠解除过程中,HC诱导分生组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PD)形成开放状态,受乙烯诱导的β-1,3-葡聚糖酶可能参与PD状态的转变相比于对照组呈关闭状态的PD,经HC处理4天时的休眠芽,在两个细胞之间的细胞壁形成了开放状态的PD。结合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表明β-1,3-葡聚糖酶在HC处理4天时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表达最高,该酶的免疫定位表明在HC处理4天后主要分布于小液泡,可能与酶蛋白转运到细胞壁相关。在乙烯处理24和48 h时,其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因此,β-1,3-葡聚糖酶可能是一个参与芽休眠解除过程中PD开通的乙烯靶标基因。
折叶军[5](2019)在《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无核翠宝、醉金香等葡萄品种为试材,进行神木市大棚稀植、大冠栽培模式试验,对葡萄果穗用不同激素处理,解决制约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中劳动力成本高、人才匮乏、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探索榆林地区葡萄种植新模式,改善当地葡萄果实品质,为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性指导。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葡萄大棚稀植、大冠栽培减少了冬季下架埋土防寒的复杂工序,地面空间大,便于机械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力成本。2、通过选择满花后7 d长势基本一致的3年生无核翠宝果穗分别用15 mg/L、20mg/L、30 mg/L三个浓度的GA3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20 mg/L GA3处理会显着降低果穗的长度;(2)15 mg/L和30 mg/L GA3处理均会增加无核翠宝果粒的单粒重,20 mg/L GA3处理会增加无核翠宝果粒的纵径;(3)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无核翠宝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但是会显着降低可滴定酸含量。3、通过不同浓度的3种激素组成的9个组合对3年生醉金香满花后15 d的果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用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或赤霉素10 mg/L+噻苯隆4 mg/L处理果穗,可以显着增加果穗粒数;(2)用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4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6 mg/L、赤霉素8 mg/L+吡效隆2 mg/L处理后可以显着增大浆果的果实纵横径,其中赤霉素8 mg/L+吡效隆2mg/L的效果最为显着,可使果实纵径增大11.91%,果实横径增大13.73%;(3)用赤霉素15 mg/L+吡效隆2 mg/L、赤霉素8 mg/L+吡效隆2 mg/L、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和赤霉素10 mg/L+噻苯隆4 mg/L处理可以增加浆果中还原糖的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7.45%、23.75%、15.71%和7.70%。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2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4 mg/L和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6 mg/L处理会使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3.38%、3.34%和14.67%。
李莎莎[6](2019)在《不同包装模拟运输对魔芋种芋采后生理及栽培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魔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总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能够大量合成葡甘露聚糖(glucomannan)的重要经济作物,而葡甘露聚糖是目前发现最优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且具有多种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花魔芋(A.konjac)遍布于中国产区,是最重要的栽培种,占中国魔芋栽培面积的90%以上。花魔芋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能适应中国所有适生魔芋的山区,特别是纬度偏北,海拔较高、温度较低、日照较弱、湿度较大的地方。随着魔芋价值的不断开发,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魔芋成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区种芋的缺乏严重限制种植业发展,因此调种也就成为发展魔芋的重要工作环节。多年的调种结果表明,简单粗放的包装和运输会使魔芋种芋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造成魔芋软腐病流行,导致产量大幅下降。本论文针对花魔芋调种过程造成的种芋大量腐烂和种植后严重的发病问题,通过对花魔芋与其它薯芋类种芋自身特性的比较,找出影响花魔芋机械伤敏感性的关键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包装方式模拟运输后,魔芋种芋损伤情况及栽种后的发病率,旨在为后期魔芋的调种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薯芋类种芋机械伤敏感性因素探究实验以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西盟魔芋、疣柄魔芋、马铃薯、红薯、芋8种薯芋类种芋为材料,通过对各试材耐撞击性、含水量、硬度测定比较和表皮细胞形态的电镜观察,比较分析各试材机械损伤敏感因素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撞击损伤,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和西盟魔芋均已明显发病腐烂,而疣柄魔芋、红薯、马铃薯和芋无任何发病特征,表明前四种试材机械伤敏感性强于后者。含水量测定中,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和西盟魔芋球茎的含水量均高于80%,疣柄魔芋、马铃薯、红薯和芋含水量均低于80%,表明含水量与机械伤敏感性正相关。硬度测定中,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西盟魔芋的硬度明显低于疣柄魔芋、马铃薯、红薯和芋的硬度,表明硬度越小,机械伤敏感性越强。通过表皮细胞的电镜观察可知,花魔芋、白魔芋和珠芽魔芋的细胞壁单薄,容易破裂,细胞排列不规则;西盟魔芋、疣柄魔芋和芋的细胞壁较松弛且粗糙,细胞排列不规则但相对密集;红薯和马铃薯的细胞壁平滑坚挺,支持力较强,敏感性最弱。综上,含水量,硬度和表皮细胞形态是影响薯芋类种芋机械伤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其中花魔芋球茎含水量高、硬度小、表皮细胞壁薄且体积大是其不耐机械损伤的关键因素。2机械损伤对花魔芋球茎贮藏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一年生花魔芋球茎为供试材料,分别用处理1网袋装、处理2塑料筐装、处理3筐装木屑填充和处理4泡沫网袋套袋后筐装于180r/min条件下进行3h模拟运输,测定花魔芋球茎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各处理组花魔芋球茎中的POD、SOD、PPO、PAL活性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花魔芋球茎中的相应指标。酶活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对照,处理4和处理3酶活性变化与对照的较为接近,即花魔芋球茎机械损伤程度越严重,抗氧化酶活性越高。综上,良好的包装可以明显地减小魔芋球茎的损伤程度,更利于魔芋种芋的调种运输。3机械损伤对花魔芋球茎贮藏期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同包装的花魔芋经过模拟运输机械振动处理后,对球茎中激素ABA、GA3、ZR和IA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振动处理对ABA含量影响较大,在处理初期,经过振动处理的花魔芋ABA的含量迅速升高,显着高于对照,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处理1花魔芋球茎ABA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及对照,说明相同处理对处理1影响最大。机械损伤对GA3和ZR含量变化趋势的影响较为相似,均呈现出前期小幅增长后趋于稳定,后期快速增长的变化的趋势;对IAA含量的影响较小,处理组与对照间差异不明显,IAA变化趋势与ZR和GA3的相似,说明IAA与ZR、GA3起协同作用。贮藏后期时,机械损伤越大,ABA含量越低,GA3、ZR和IAA含量越高,说明机械损伤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花魔芋球茎解除休眠。4机械损伤对魔芋球茎贮藏期腐烂率的影响四种不同方式包装的花魔芋球茎分别在12月、1月、2月、3月和4月于180r/min条件下进行3h模拟运输,处理后置于塑料大棚内贮藏,播种前统计整个贮藏期间腐烂率。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包装模拟运输处理的花魔芋球茎在整个贮藏期间腐烂率差异显着。同一时期不同包装处理的花魔芋腐烂率处理1和处理2明显高于处理3和处理4的,表明良好的包装可以有效的减小种芋的受伤程度;不同时期同一包装处理的花魔芋腐烂率12月的腐烂率最高,12月处理1魔芋的发病率高达12%,而1月、2月、3月、4月发病率为9%、7%、5%、3%,表明挖收的新鲜种芋含水量高,对机械损伤的敏感性更强,所以不宜在采收初期进行调种运输。5机械损伤对魔芋种植后植株生长及发病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包装模拟运输处理的花魔芋球茎于次年进行栽种,统计生长期间植株的发病率并测量不同处理植株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2月不同包装处理的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的发病率分别为29%、20%、18%、12%,处理1和处理2显着高于处理3和处理4,其它各组也得到相同的结果。从种植后植株生长情况可以得出,12月和1月处理的花魔芋种芋,处理1和处理2植株的株高和叶柄长均显着高于处理3和处理4,且出苗率较早,表明机械振动对处理1和处理2的解除休眠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而对处理3和处理4的促进效果则不明显。提前解除休眠使得魔芋的生长周期延长,植株长势高,但处理1和处理2软腐病也较高,且通过对花魔芋植株的叶柄直径、叶盘直径、顶裂叶长和宽指标的测定可以发现处理3和处理4的整体长势均优于处理1和处理2。表明处理3和处理4的包装运输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魔芋种芋的损伤,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陈峰[7](2019)在《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生活垃圾具有“高含水、高有机质、高混合度、低热值”的复杂特性,其中含水率是制约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关键因素。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的常用技术有机械干化、热干化、生物干化等,但在投资、能耗、运行成本、运行稳定性和干化效率,及对周围环境友好性方面都有提升空间。其中,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是利用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群在降解垃圾中有机质时所释放的热量,在干化仓内形成持续稳定的高温环境,将垃圾中的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进入干化仓的低温低湿空气变成了高温高湿的气体后经由通风系统排出,进而快速去除垃圾中绝大部分水分的工艺。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多是好氧堆肥发酵等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存在干化温度低(35~45℃)、速度慢、周期长、干化效果不佳、产品热值仍然较低而难以资源化应用等诸多问题。提高生物干化温度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突破点,为此开展高温生物干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走向“以废物变资源、废物变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开展了多类型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性能试验,通过对包括干化过程和效果影响因素、干化产品应用适宜性、以及干化烟气污染控制等的系统研究,确定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的工程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环境生物学、生化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等原理,通过建立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数学模型和过程控制方法,开展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在构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温烟气、太阳能等余热辅助、小型一体化、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等系列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方案,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对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是一种适合中国生活垃圾特点的干化方法,温度范围为50℃~70℃。(2)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的含水率由约58.9%逐步降低到约18.6%,减量化50%以上,垃圾低位热值由约9000kJ/kg提高至18000kJ/kg。(3)影响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含量>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氧气浓度>颗粒粒径>仓体保温性能,其中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是决定性的外部影响因素。(4)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气体中NO、SO等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排放标准限值;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不产生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需要配套专门的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5)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后可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RDF在掺烧过程中锅炉燃烧稳定、燃烧排放污染物浓度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可以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RDF/原煤的掺烧质量比宜控制在5%~10%。(6)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堆体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相吻合,证实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产热机理是遵循微生物分解合成规律的,干化过程中的热量来自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质所释放的热能。(7)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可将生物干化周期缩短至7d;干化过程可划分为温升期、高温期及温降期,各期历时为0.6d、5.6d、0.8d;水分去除主要在高温期;(8)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各阶段的控制策略:在干化初期以满足供氧量、快速升温为主要控制依据,干化中期以氧气供给保证微生物释放最大的热量与通风除湿吸收热量之间所建立的动态平衡为控制依据,干化末期以满足通风除湿为主并使仓内垃圾堆体温度快速降低。(9)该技术可用于现有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厂的改造项目,改造部分的工程投资约3万元/t、处理成本约23元/t、新增经济效益约66元/t。(10)采用本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我国生活垃圾可以采用“收集~好氧生物干化~压缩~转运”的收运模式和“粗破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RDF燃料制造+燃料焚烧(或综合利用)”的处理处置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效率。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了巨大的垃圾处理供给市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顺应了这种市场需求变化,是一种解决中国生活垃圾“三高一低”难题的高效、经济、实用的垃圾生物预处理方法,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郑婷[8](2019)在《葡萄伤流期树液成分鉴定及其抗病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葡萄的年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葡萄树液的存在是休眠期生命的保证。而树液的流动标志着新一年生命活动的开始,这一时期称为树液流动期,即伤流期。萌芽前的营养供应以及对于各种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的抵抗都依靠伤流期期树液的作用。由于伤流时期短、取样难,伤流期一直是葡萄研究的薄弱环节,仅针对其生理活性成分进行了简单探索,具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尚未有报道。为了充分了解伤流期树液的作用,本文通过伤流期树液流动规律和有效成分的测定、树液功能的离体验证、内生菌的分离鉴定、表达谱和宏转录组分析以及树液蛋白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等方面探讨了伤流期树液的生物学功能。1、探究葡萄伤流期树液的流动规律,分析伤流与日变化、温度、湿度、枝条长短等的相关性,以及树体不同部位的流量关系,研究伤流对葡萄树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罗莎里奥’葡萄最大日伤流量为380~540 mL,约35~47 d,高峰期维持10 d左右,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长梢枝条流量稳定且处于主导地位,中梢枝条先停止伤流;在各时间段的流量稳定且较为平均,上午所占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前期白天流量高于晚上,后期相反。枝条长短和树液流量有直接关系,长枝枝条流量大于短枝;枝条位置与树液流量并无明显关联,分枝的流量和大于主枝,并以此为基础绘制流量关系图,为葡萄流体研究奠定基础。2、对伤流期树液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发现伤流期树液呈弱酸性,含有可溶性糖、有机酸、皂苷、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多酚等有效成分,其中糖主要为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3种,含量为420~3100 mg·L-1,酸为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和柠檬酸5种,总酸的含量在400~1400 mg·L-1之间,氨基酸共16种,总量由209.76 μg·mL-1上升至531.35μg·mL-1,其中苏氨酸和谷氨酸成分最高,主要矿质元素10种,均呈上升趋势,含量高低为K>Ca>P>S>Mg>Na>Mn>Zn>Cu>Fe,激素共 9 种,含量在 0.2~20 ng.mL-1,含量高低为:ABA>IAA>JA>ZR>IPA>GA4>DHZR>GA3>BR,均呈上升趋势。3、探究伤流期树液对植物自身的作用。利用伤流液、MS培养液和H2O培养一年生插条,发现伤流液和MS能够促进扦插枝条芽眼萌发,上调解除休眠相关基因,效果相似,而且伤流液处理下生长更为健壮。另外,通过平板抑菌试验证实了伤流液对灰葡萄孢的抵抗作用,伤流期不同阶段抗病能力无明显差别。在此基础上,对葡萄伤流期树液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株普遍存在的有益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确定为:粘红酵母菌、隐球菌、水拉恩式菌、变形斑沙雷菌。通过平板抑菌和葡萄果实离体侵染试验表明隐球菌、水拉恩式菌、变形斑沙雷菌对灰葡萄孢有抑制作用,在葡萄灰霉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4、了解伤流期树液的微生物组分和伤流期葡萄的生命活动。对伤流期树液进行表达谱和宏转录组的测定,结果表明休眠期树液葡萄RNA量很少,生命活动薄弱,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代谢路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病原体互作是富集基因数目最多的4个通路,代表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病原菌是葡萄伤流期树液的主要功能。伤流期树液中微生物组分丰富,主要参与抗病、RNA运输、碳源代谢、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与葡萄树液运输和萌芽息息相关。5、探究葡萄伤流期树液中抗逆蛋白—几丁质酶的表达模式和抗病功能。研究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分类和功能,以及对于各种激素和胁迫处理的响应,分析其在树液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对葡萄基因组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42个几丁质酶基因家族成员,根据进化关系、蛋白质及基因结构分为A、B、C、D、E五组,利用qRT-PCR和芯片数据分析了 VvChis在不同组织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合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GO和KEGG分析以及互作蛋白的预测揭示了几丁质酶的功能;通过Y2H和BiFC证实了 Chi和MTL的互作关系;利用番茄和草莓的瞬时表达技术分析了五组几丁质酶基因在呼吸跃变型和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中的抗病能力,分别确定了VvChi31和VvChi17在采后抗病中的重要作用。对葡萄的果实和叶片接种灰葡萄孢,发现5类VvChis都能对灰葡萄孢接种做出响应。使用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后,A、B和E组基因在 IAA、SA、MeJA、ETH 处理条件下均上调,对 500 mg·L/-1 ETH、50μmol·L-1 MeJA的响应最为灵敏;C和D组基因仅对0.1 mg·L-1 IAA响应灵敏,对于激素及其浓度的响应没有明显的特征;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受低温的诱导比高温明显,NaOH造成的酸碱环境下的表达量高于中性环境,不同浓度NaCl对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造成的影响是正相关的,果皮和果肉对渗透胁迫的响应不同。在几丁质处理后,A组和B组VvChis下调,GH19家族基因的表达量远高于GH18家族,其中1.5%几丁质处理抗病效果最佳,且明显优于1.5%壳聚糖,VvChi31的表达与抗病能力呈正相关,可作为标记基因。
孙鲁龙[9](2017)在《根域温度/根系调控葡萄响应低温霜冻的生理生态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霜冻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自然灾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加剧,霜冻发生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对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威胁日趋突出,加强对葡萄霜冻害的研究迫在眉睫。在生产上,可以采用各种物理、化学的栽培措施以应对霜冻,然而大多数的技术措施是以提高环境温度或以改善地上部器官的抗冻能力为目标,较少考虑地温和根系在植株响应低温逆境中的作用。实际上,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不仅具有固定植株和供应养分的作用,还可以作为植物的“大脑”,感知土壤环境的变化,调控植物整体对逆境做出积极响应。本文以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根域温度/根系在葡萄抵御霜冻中的作用及其生理生态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培土、覆淋膜改变土壤有效积温的积累,结合物候期调查,分析土壤有效积温、空气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的关系发现,土壤有效积温、空气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进度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积温、空气有效积温共同参与调控葡萄萌芽;葡萄萌芽期间对土壤有效积温的需求量是对空气有效积温的需求量的2-3倍;通过培土、覆淋膜可以减缓土壤有效积温的积累进度,推迟葡萄萌芽3.5-5.5天,对躲避该时期霜冻有价值。2.在对叶片进行霜冻处理时设置高(20℃)、低(-0.2℃)两种不同根域温度条件,比较叶片遭受霜冻害的情况,结果发现,根域温度会影响叶片对霜冻低温的抵御能力,较低的根域温度会造成严重的叶片霜冻害,较高的根域温度有利于减轻葡萄叶片的霜冻害,使霜冻指数降低53%左右。3.叶片霜冻和根系受冻共同导致叶片脱水,造成叶片NO3-含量升高到对照的2.24倍,富集的NO3-抑制叶片COA呼吸途径电子传递,导致电子传递泄漏和活性氧爆发,这可能是霜冻伤害的重要原因。根系保温处理的植株,其叶片具有较高的POD和CAT活性,较低的H2O2含量;叶片中ABA浓度的响应时间、变化趋势与POD、CAT酶活性的响应时间、变化趋势相一致;外源ABA能维持低温环境下POD、CAT的活性,使其在抵御霜冻中降低H2O2含量。4.不同根域温度/霜冻条件下,叶片代谢物组学的变化不同。高根域温度(20℃)下,叶片对霜冻响应最显着的代谢途径是三羧酸循环(TCA);低根域温度(-0.2℃)下则以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变化较大。5.对霜后的叶片照射不同强度的光,分析其光化学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霜后有无光照不会改变已形成的霜冻症状,但是霜后恢复期的光照强度会影响未表现霜冻症状的叶片光合性能的恢复。遮阴不会造成光抑制,但是会引起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显着降低;中等光强下(500-600μmol·m-2·s-1),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可以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并通过增加光化学淬灭(qP),提高热耗散(NPQ)来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对过剩光能的清除能力,从而使φPSⅡ得到恢复;较高光强(1390-1400μmol·m-2·s-1)有利于霜冻后Fv/Fm的部分升高,但导致了光抑制,本试验认为500-600μmol·m-2·s-1是霜后葡萄嫩叶光化学活性恢复的最佳光强。6.根系具备类似“大脑”的功能,调节植物地上部组织对逆境的响应,因此可以被称作“根脑”。
刘思[10](2017)在《赤霉素解除蓝莓芽休眠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芽休眠是落叶果树越冬的一种生理保护机制。芽休眠的解除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积累,低温积累不足,果树则不能解除自然休眠,导致不萌芽、不开花或萌芽不整齐、坐果率低等现象。蓝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近年来,我国蓝莓引种及栽培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及缺乏有效破眠技术,在南方暖冬地区和北方促成栽培中,普遍存在低温累积量不足而不能通过自然休眠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蓝莓栽培的经济效益,限制了蓝莓栽培地域的扩大。开发可以代替低温的高效人工破眠技术是目前蓝莓栽培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果梅、杨树研究中发现外源赤霉素(GA4)可以有效打破芽休眠。本文研究了外源GA4对解除蓝莓芽休眠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蓝莓休眠的人工调控及设施栽培提供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在需冷量较高的品种“蓝丰”休眠的不同时期施用200 mg/L、500 mg/L及1000mg/L GA4都能有效解除芽休眠。在需冷量较少品种“M7”的温室促早栽培中,升温前一天喷施500 mg/L GA4,使花芽露绿期提早8天,花序伸长期提早13天,花序分离期提早15天,蕾期提早7天。2.“蓝丰”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花芽含水量升高,过氧化氢及淀粉含量下降,内源GA4含量显着升高,茉莉酸甲酯含量显着降低。外源GA4处理可以显着降低淀粉含量,提高花芽含水量、H2O2及内源IAA、GA3、GA4和MeJA含量。3.在蓝莓自然休眠进程中,前期的低温积累抑制GA20 ox基因表达、诱导GA2 ox基因和DELLA基因表达,内源GA活性降低,使芽的活跃生长停止,芽休眠建立;同时诱导CBF及DAM基因表达,维持芽休眠;长期的低温积累诱导FT基因、KO基因的上调表达,抑制GA2 ox、DAM、脱水素基因的表达使休眠解除。外源GA4可以抑制DALLA基因、DAM基因和脱水素基因的表达,促进GA20 ox基因、FT基因的表达。
二、温室葡萄休眠期不同阶段保温的生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室葡萄休眠期不同阶段保温的生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对马铃薯生长结薯和休眠的影响及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1.1.1 植物在形态与生理水平的高温响应 |
1.1.2 植物在分子水平的高温响应 |
1.1.2.1 高温胁迫感知 |
1.1.2.2 高温胁迫信号传导 |
1.1.3 高温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形成的影响 |
1.2 lncRNA研究概况 |
1.2.1 lncRNA定义与分类 |
1.2.2 内源性竞争RNA |
1.2.3 lncRNA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
1.3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
1.3.1 RNA-seq |
1.3.2 转录组测序的应用 |
1.4 PEBP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高温胁迫对不同熟性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高温胁迫处理与性状测定 |
2.2.3 马铃薯品种的熟性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熟性品种的叶片SPAD值 |
2.3.2 不同熟性品种收获时的株高 |
2.3.3 不同熟性品种的单株块茎数及单株最大块茎鲜重 |
2.3.4 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熟性对常温下马铃薯SPAD、株高和块茎鲜重的影响 |
2.4.2 熟性对高温下马铃薯SPAD、株高和块茎鲜重的影响 |
2.4.3 熟性与耐热性 |
第三章 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块茎休眠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植株的高温胁迫处理 |
3.2.3 块茎在收获后的发芽情况统计 |
3.2.4 差异表达转录本验证及休眠标记基因的微滴数字PCR分析 |
3.2.5 RNA-seq以及转录组数据比较分析 |
3.2.6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GO和 KEGG分析 |
3.2.7 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与蛋白互作分析 |
3.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热激发芽分析 |
3.3.2 热激发芽与休眠期 |
3.3.3 热激与常温块茎的休眠期测定 |
3.3.4 差异表达转录本验证及休眠标记基因的数字微滴PCR分析 |
3.3.5 高温胁迫块茎的转录组分析 |
3.3.6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GO富集分析 |
3.3.7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KEGG富集分析 |
3.3.8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启动子区分析 |
3.3.9 蛋白互作分析 |
3.4 讨论 |
3.4.1 高温胁迫对诱导热激发芽的影响 |
3.4.2 品种间的热激发芽差异 |
3.4.3 高温胁迫对块茎休眠的影响 |
3.4.4 热激块茎与正常发芽块茎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第四章 高温胁迫对叶片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4.2.2 RNA提取、反转录、文库构建与测序 |
4.2.3 全长转录本测序数据分析 |
4.2.3.1 原始数据预处理 |
4.2.3.2 基因组比对分析、基因结构注释 |
4.2.3.3 新基因及新转录本注释及功能预测 |
4.2.3.4 可变剪切事件鉴定 |
4.2.4 RNA-seq数据分析 |
4.2.4.1 RNA-seq结果序列比对 |
4.2.4.2 差异表达分析 |
4.2.4.3 差异表达转录本验证 |
4.2.4.4 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析 |
4.2.5 lncRNA鉴定与功能预测 |
4.2.5.1 lncRNA鉴定 |
4.2.5.2 lncRNA-miRNA互作预测 |
4.2.5.3 lncRNA的顺势作用互作预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全长转录本数据分析 |
4.3.1.1 测序数据预处理 |
4.3.1.2 基因组比对分析与基因结构注释 |
4.3.1.3 新基因与新转录本的注释及功能预测 |
4.3.1.4 可变剪切分析 |
4.3.2 RNA-seq数据分析 |
4.3.2.1 RNA-seq结果序列比对及样本相关性分析 |
4.3.2.2 差异表达分析 |
4.3.2.3 差异表达转录本验证 |
4.3.2.4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GO注释 |
4.3.2.5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KEGG注释 |
4.3.2.6 差异表达转录本的miRNA互作预测 |
4.3.3 差异表达转录因子鉴定 |
4.3.4 lncRNA的鉴定、表达量分析与功能预测 |
4.3.4.1 lncRNA的鉴定 |
4.3.4.2 lncRNA的表达量分析 |
4.3.4.3 差异表达lncRNA的 miRNA互作预测 |
4.3.4.4 差异表达lncRNA的顺式作用互作预测 |
4.4 讨论 |
4.4.1 品种间差异表达转录本数量 |
4.4.2 胁迫时间与差异表达转录本 |
4.4.3 复制蛋白A与高温胁迫响应 |
4.4.4 高温胁迫相关转录因子 |
第五章 马铃薯PEBP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与高温胁迫处理 |
5.2.1.1 材料 |
5.2.1.2 高温胁迫处理 |
5.2.2 马铃薯PEBP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5.2.3 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树的构建与基序分析 |
5.2.4 StPEBPs在高温胁迫植株中的表达量分析 |
5.2.4.1 RNA提取、cDNA合成与实时定量PCR |
5.2.4.2 StPEBPs在高温胁迫转录组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马铃薯PEBP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5.3.2 染色体定位、系统发育树与基序鉴定 |
5.3.3 StPEBPs在高温胁迫叶片中的表达模式 |
5.3.4 StPEBPs在高温胁迫根系中的表达模式 |
5.3.5 StPEBPs在高温胁迫块茎中的表达模式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介绍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2)芍药响应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学分析及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1.1.1 干旱胁迫下的信号转导与蛋白激酶基因 |
1.1.2 干旱胁迫下的转录因子基因 |
1.1.3 干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与抗氧化酶基因 |
1.1.4 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与其他功能性蛋白基因 |
1.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2.1 干旱胁迫与转录组测序 |
1.2.2 干旱胁迫与小RNA测序 |
1.3 芍药属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1.3.1 芍药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1.3.2 牡丹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芍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3 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干旱胁迫下芍药表型性状的变化 |
2.2.2 干旱胁迫下芍药光合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2.2.3 干旱胁迫下芍药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
2.2.4 干旱胁迫下芍药丙二醛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 |
2.2.5 干旱胁迫下芍药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2.6 干旱胁迫下芍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2.3 讨论 |
3 干旱胁迫下芍药的转录组测序及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转录组测序样品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3.1.3 cDNA文库的构建与转录组的测序及分析 |
3.1.4 差异表达分析 |
3.1.5 qRT-PCR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测序样品总RNA的质量检测与分析 |
3.2.2 转录组测序数据及其组装结果与分析 |
3.2.3 基因结构与基因表达量分析 |
3.2.4 Unigene的功能注释与分类 |
3.2.5 样品间相关性评估 |
3.2.6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分析 |
3.2.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2.8 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9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3.3 讨论 |
4 耐旱转录因子Plb ZIP基因的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Plb ZIP基因的选择及qRT-PCR分析 |
4.1.3 目的片段扩增 |
4.1.4 目的片段胶回收 |
4.1.5 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6 质粒提取 |
4.1.7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8 侵染拟南芥 |
4.1.9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与鉴定 |
4.1.10 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旱性分析 |
4.1.11 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绘图软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lb ZIP基因的qRT-PCR表达分析 |
4.2.2 Plb ZI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4.2.3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及功能鉴定 |
4.3 讨论 |
5 耐旱转录因子PlHD-Zip基因的功能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PlHD-Zip基因的选择及qRT-PCR分析 |
5.1.3 目的片段扩增 |
5.1.4 目的片段胶回收、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质粒提取 |
5.1.5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5.1.6 侵染拟南芥及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与鉴定 |
5.1.7 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旱性分析 |
5.1.8 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绘图软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lHD-Zip基因的qRT-PCR表达分析 |
5.2.2 PlHD-Zi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3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及功能鉴定 |
5.3 讨论 |
6 干旱胁迫下芍药的小RNA测序及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小RNA的测序及分析 |
6.1.3 qRT-PCR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小RNA测序数据的统计 |
6.2.2 小RNA的分类注释 |
6.2.3 miRNA的鉴定 |
6.2.4 miRNA家族分析 |
6.2.5 miRNA的表达量分析 |
6.2.6 样品间相关性评估 |
6.2.7 差异表达miRNA筛选 |
6.2.8 miRNA靶基因的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 |
6.2.9 芍药差异表达miRNA及其靶基因与转录组中数据的联合分析 |
6.2.10 芍药mi RNA及相应靶基因的qRT-PCR验证 |
6.3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围棚及钾肥对避雨栽培葡萄萌芽及果实高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葡萄设施栽培概况 |
1.2.1 葡萄设施栽培概念 |
1.2.2 国内外设施葡萄发展概况 |
1.2.3 葡萄设施栽培类型 |
1.2.4 葡萄设施栽培作用 |
1.2.5 葡萄设施方式 |
1.2.6 设施环境因子调控 |
1.2.7 葡萄设施栽培效果 |
1.2.8 葡萄设施栽培主要方法 |
1.3 设施栽培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1.3.1 打破葡萄休眠 |
1.3.2 提早或延迟葡萄成熟期 |
1.3.3 提高葡萄产量 |
1.3.4 防治葡萄病虫鸟害 |
1.3.5 改善葡萄栽培环境 |
1.4 葡萄的钾营养研究概况 |
1.4.1 钾在土壤与植物中分布 |
1.4.2 钾元素主要生理代谢功能 |
1.4.3 钾元素提高光合作用 |
1.4.4 钾元素促进酶的活化 |
1.4.5 钾在葡萄果实中的积累 |
1.5 葡萄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5.1 葡萄果实品质 |
1.5.2 葡萄果实外观品质 |
1.5.3 葡萄果实内在品质 |
1.5.4 提高葡萄果实品质的农业措施及其机理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围棚措施对葡萄萌芽、物候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指标测定方法 |
3.1.5 数据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处理对葡萄萌芽前棚内温湿度的变化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葡萄冬芽萌发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葡萄开花期光照强度变化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物候期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
3.2.6 不同处理对葡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棚内温湿度及内源激素调控对葡萄萌芽的影响 |
3.3.2 围棚促早处理对开花期棚内光照强度及葡萄结果的影响 |
3.3.3 围棚促早处理对葡萄物候期、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围棚时间对葡萄叶片抗氧化酶及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指标测定方法 |
4.1.5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围棚时间对葡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4.2.2 不同围棚时间对葡萄叶片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围棚促早对葡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2 围棚促早对葡萄叶片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五章 钾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葡萄果实高品质形成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指标测定方法 |
5.1.5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钾肥种类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5.2.2 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5.2.3 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花青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
5.2.4 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5.2.5 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5.2.6 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维生素的影响 |
5.2.7 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5.2.8 多变量分析硫酸钾施用量对葡萄果实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葡萄芽休眠解除过程中乙烯合成与信号途径关键基因的筛选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植物芽休眠的研究进展 |
1.1.1 芽休眠的诱导和维持 |
1.1.2 芽休眠的解除 |
1.2 乙烯与休眠的关系 |
1.2.1 乙烯与种子萌发 |
1.2.2 乙烯与芽休眠诱导 |
1.2.3 乙烯和芽休眠的维持和解除 |
1.3 其他激素与芽休眠的关系 |
1.3.1 ABA与芽休眠 |
1.3.2 GA与芽休眠 |
1.4 胞间连丝在休眠过程中的作用 |
1.5 人工破眠处理对葡萄芽休眠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 |
第2章 自然周期及人工破眠处理后葡萄休眠芽乙烯浓度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处理和取样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自然休眠周期中葡萄休眠芽的萌发情况 |
2.3.2 自然休眠周期中葡萄休眠芽乙烯浓度的变化 |
2.3.3 自然休眠周期中葡萄休眠芽ACC含量的变化 |
2.3.4 破眠剂HC和AZ对休眠芽乙烯浓度的影响 |
2.3.5 低氧处理对休眠芽乙烯浓度的影响 |
2.3.6 乙烯抑制剂对葡萄休眠芽萌发情况的影响 |
2.3.7 外源乙烯对葡萄休眠芽萌发情况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葡萄休眠芽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和表达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3.2.2 拟南芥、葡萄、番茄ACS和 ACO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构建 |
3.2.3 葡萄休眠芽RNA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3.2.4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以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目标基因表达 |
3.2.6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BS)分析 |
3.2.7 主要实验仪器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葡萄休眠芽总RNA的提取 |
3.3.2 拟南芥、葡萄、番茄ACS同源基因的进化树 |
3.3.3 拟南芥、葡萄、番茄ACO同源基因的进化树 |
3.3.4 HC和 AZ对休眠芽中VvACS和 VvACO基因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 |
3.3.5 外源乙烯和低氧对休眠芽VvACS和 VvACO基因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 |
3.3.6 葡萄休眠芽VvACS和 VvACO在自然休眠周期中的基因表达情况 |
3.3.7 葡萄休眠芽VvACS和 VvACO启动子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析 |
3.3.8 葡萄休眠芽硫代硫酸盐硫转移酶基因(VvTST)在休眠周期中表达的变化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葡萄芽休眠解除相关基因及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RF)的筛选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处理和取样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葡萄休眠芽RNA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4.2.4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以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2.5 qRT-PCR检测候选VvERF基因的表达 |
4.2.6 RNA-sequencing(RNA-seq)检测及序列注释 |
4.2.7 转录组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在休眠芽特异表达并受HC、AZ、低氧、乙烯和乙烯抑制剂调控的基因 |
4.3.2 受HC、AZ、低氧、乙烯和乙烯抑制剂调控的VvAP2/ERF家族成员 |
4.3.3 显着受乙烯调控的VvAP2/ERF家族成员 |
4.3.4 显着表达基因的分析 |
4.3.5 同时显着受HC、AZ、低氧、乙烯和乙烯抑制剂调控的VvAP2/ERF成员 |
4.3.6 HC处理对候选的VvERF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4.3.7 候选的VvERF基因在自然休眠周期的表达情况 |
4.4 讨论 |
4.4.1 受人工破眠处理调控的ERF家族成员 |
4.4.2 人工破眠处理对休眠葡萄芽激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4.4.3 人工破眠处理对休眠葡萄芽转运蛋白相关基因的影响 |
4.4.4 人工破眠处理对休眠葡萄芽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4.4.5 人工破眠处理对葡萄芽休眠过程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4.4.6 人工破眠处理对葡萄芽休眠过程鞘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葡萄芽VvERF057和VvERF059 对休眠解除刺激的响应情况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处理和取样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2.3 葡萄休眠芽RNA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5.2.4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以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5.2.5 qRT-PCR检测VvERF057和VvERF059 基因的表达 |
5.2.6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 |
5.2.7 葡萄休眠芽总蛋白的提取 |
5.2.8 SDS-PAGE凝胶电泳法鉴定总蛋白的质量 |
5.2.9 原核表达蛋白载体的构建 |
5.2.10 诱导原核融合蛋白的表达 |
5.2.11 变性法纯化原核融合蛋白 |
5.2.12 目标蛋白的抗体合成 |
5.2.13 Western blot显色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葡萄休眠芽总蛋白的提取 |
5.3.2 VvERF031、VvERF057、VvERF058和VvERF059 的亚细胞定位 |
5.3.3 VvERF-His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4 VvERF031、VvERF057、VvERF058和VvERF059 标签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5.3.5 葡萄芽VvERF057和VvERF059 对低氧胁迫的响应 |
5.3.6 葡萄芽VvERF057和VvERF059对HC处理的响应 |
5.3.7 葡萄芽VvERF057和VvERF059 对不同浓度HC处理的响应 |
5.3.8 葡萄芽中VvERF057和VvERF059 对乙烯和NBD处理的响应 |
5.3.9 VvERF057和VvERF059 在休眠周期内的表达情况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葡萄休眠芽中乙烯靶基因β-1,3-葡聚糖酶的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处理和取样 |
6.2.2 主要实验仪器 |
6.2.3 葡萄休眠芽RNA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6.2.4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以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6.2.5 qRT-PCR检测VvGLU1 基因的表达 |
6.2.6 葡萄休眠芽总蛋白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
6.2.7 葡萄休眠芽中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性测定 |
6.2.8 葡萄芽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 |
6.2.9 葡萄β-1,3-葡聚糖酶在芽组织超薄切片的免疫定位 |
6.2.10 葡萄β-1,3-葡聚糖酶(VvGLU)同源基因的分析与筛选 |
6.2.11 烟草瞬时表达35S:VvGLU1-GFP重组蛋白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葡萄芽细胞壁的超微结构观察 |
6.3.2 葡萄芽中β-1,3-葡聚糖酶活力情况 |
6.3.3 葡萄芽中VvGLU基因家族成员的筛选与分析 |
6.3.4 葡萄芽中VvGLU1对HC处理的响应 |
6.3.5 乙烯对VvGLU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6.3.6 葡萄芽中β-1,3-葡聚糖酶的免疫定位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创新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7.3 本论文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VvERF31、VvERF57、VvERF58和VvERF59的ORF测序结果 |
附录 B 纯化后的His标签重组蛋白的蛋白测序结果 |
附录 C VvGLU1 基因的ORF测序结果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奖励 |
(5)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我国葡萄栽培现状 |
1.3 葡萄品种介绍 |
1.3.1 无核翠宝 |
1.3.2 醉金香 |
1.4 不同环境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1 温度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2 光照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3 水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5 激素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5.1 生长素(IAA)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5.2 赤霉素(GA)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5.3 细胞分裂素(CK)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6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葡萄新品种引种栽培管理 |
2.1 材料和研究地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栽植大棚概况 |
2.2 第一年栽培管理技术 |
2.2.1 栽植前准备 |
2.2.2 苗木选择与定植 |
2.2.3 温湿度管理 |
2.2.4 肥水管理 |
2.2.5 架势管理 |
2.2.6 病虫害预防 |
2.2.7 休眠期管理 |
2.3 第二年栽培管理技术(初果期) |
2.3.1 升温时间及葡萄休眠解除 |
2.3.2 温湿度管理 |
2.3.3 水肥管理 |
2.3.4 架式管理 |
2.3.5 休眠期管理 |
2.4 第三年管理技术(盛果期) |
2.4.1 温湿度管理 |
2.4.2 水肥管理 |
2.4.3 架式管理 |
2.4.4 病虫害防治 |
2.4.5 休眠期管理 |
第三章 不同激素处理对葡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不同浓度GA3处理对无核翠宝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激素处理对醉金香葡萄果实膨大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不同包装模拟运输对魔芋种芋采后生理及栽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果蔬主要的机械伤类型及形成 |
1.1.1 果蔬的静压损伤及形成 |
1.1.2 果蔬的振动损伤及形成 |
1.1.3 果蔬的冲击损伤及形成 |
1.2 机械损伤缓冲包装材料 |
1.3 果蔬机械伤敏感性因素 |
1.4 果蔬模拟机械损伤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机械损伤对果蔬生理生化的影响 |
1.5.1 机械损伤对果蔬呼吸强度的影响 |
1.5.2 机械损伤对植物膜透性的影响 |
1.5.3 机械损伤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1.5.4 机械损伤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1.5.5 机械损伤对激素含量的影响 |
1.6 魔芋发展与运输 |
1.6.1 魔芋的发展 |
1.6.2 魔芋的运输 |
1.7 魔芋的贮藏与管理 |
1.7.1 魔芋的贮藏方式 |
1.7.2 魔芋的贮藏管理 |
1.8 魔芋休眠生理研究 |
1.8.1 魔芋休眠生理过程 |
1.8.2 影响魔芋休眠长短因素 |
1.9 魔芋软腐病研究 |
1.9.1 魔芋软腐病的现状及危害 |
1.9.2 软腐病侵染路径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薯芋类种芋机械伤敏感性因素探究 |
3.3.2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激素变化的影响 |
3.3.4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种植后病害率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 数据处理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薯芋类种芋机械伤敏感性因素探究 |
4.1.1 薯芋类种芋耐撞击性比较 |
4.1.2 薯芋类种芋机械伤敏感性与含水量的关系 |
4.1.3 薯芋类种芋机械伤敏感性与硬度的关系 |
4.1.4 薯芋类种芋表皮细胞的电镜观察 |
4.1.5 薯芋类种芋耐机械损伤主要指标相关性分析 |
4.2 模拟运输机械损伤对花魔芋球茎贮藏期抗氧化酶活性影响 |
4.2.1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POD活性的影响 |
4.2.2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SOD活性的影响 |
4.2.3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PPO活性的影响 |
4.2.4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PAL活性的影响 |
4.2.5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MDA含量的影响 |
4.2.6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电导率的影响 |
4.3 模拟运输机械损伤对花魔芋球茎贮藏期激素含量的影响 |
4.3.1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ABA含量的影响 |
4.3.2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GA3含量的影响 |
4.3.3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ZR含量的影响 |
4.3.4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IAA含量的影响 |
4.4 模拟运输机械损伤对花魔芋贮藏期腐烂率的影响研究 |
4.4.1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球茎贮藏期腐烂率的影响 |
4.5 模拟运输机械损伤对花魔芋栽培的影响研究 |
4.5.1 机械损伤对花魔芋出苗、倒苗及生长周期的影响 |
4.5.2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生长期病害的影响 |
4.5.3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种植后产量的影响 |
4.5.4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株高的影响 |
4.5.5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叶柄长的影响 |
4.5.6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叶柄直径的影响 |
4.5.7 机械损伤对不同包装花魔芋叶盘直径的影响 |
4.5.8 振动胁迫对不同包装花魔芋顶裂叶长和宽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果蔬机械伤敏感性因素 |
5.2 机械损伤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机械损伤对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 机械损伤对魔芋植株生长和发病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魔芋种芋调种技术规程 |
附图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缩写表 |
(7)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处理技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点 |
1.1.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3 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 外国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
1.2.1 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成分与特点 |
1.2.2 外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
1.3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生活垃圾干化处理的重要性 |
1.3.2 常用的垃圾干化处理技术 |
1.3.3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4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及其研现状 |
1.3.5 生活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6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1.3 试剂与好氧微生物菌种 |
2.1.4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
2.2 试验装置与启动运行 |
2.2.1 原生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2 原生生活垃圾与污泥混合的高温好氧干化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3 预破碎生活垃圾的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烟气净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5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95]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主要的测试指标及方法 |
2.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第三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试验的效果 |
3.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温湿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
3.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后垃圾的含水率 |
3.1.3 垃圾低位热值的变化规律 |
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
3.2.1 垃圾中有机物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2 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3 垃圾颗粒度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4 氧气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5 通风系统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6 其他影响因素 |
3.2.7 主要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主要控制因素 |
3.2.8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 |
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外部的影响及配套环保措施 |
3.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的气体及配套环保设施 |
3.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水分排放及配套环保设施 |
3.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的安全性 |
3.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的应用及结果研究 |
3.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对后续RDF制造的影响 |
3.4.2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试验结果的研究[95] |
3.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其它应用结果研究 |
3.5.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粉尘的去除效果分析 |
3.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硝的效果分析 |
3.5.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硫的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及优化控制策略 |
4.1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工艺机理 |
4.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规律 |
4.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生化产热机理 |
4.1.3 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与产热能力分析 |
4.1.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能量平衡 |
4.1.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物料平衡 |
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温湿度的变化规律 |
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控制步骤与运行调控策略 |
4.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脱硝脱硫与除臭机理 |
4.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对烟气的脱硝机理 |
4.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对烟气的脱硫机理 |
4.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除臭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
5.1 通风系统在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的作用 |
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水分去除量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
5.3 通风系统理论通风风量的计算方法 |
5.3.1 需氧量法机械通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
5.3.2 能量平衡法机械通风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
5.3.3 机械通风风量的确定方法 |
5.4 通风系统风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
5.4.1 垃圾堆体的阻力 |
5.4.2 通风系统风阻的修正 |
5.4.3 通风系统风阻的调控方法 |
5.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通风系统设计计算-以工程试验为例 |
5.5.1 工程试验概况 |
5.5.2 计算结果及验证 |
5.5.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构建 |
6.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核心体系 |
6.1.1 物料预处理系统 |
6.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仓系统 |
6.1.3 通风系统 |
6.1.4 微生物菌种接种系统 |
6.1.5 余热回收系统 |
6.1.6 垃圾输送系统 |
6.1.7 废气及臭气处理系统 |
6.1.8 废水处理系统 |
6.1.9 自动控制系统 |
6.2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拓展 |
6.2.1 高温烟气辅助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 |
6.2.2 太阳能热辅助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结合的新技术 |
6.2.3 生活垃圾和污水厂脱水污泥共同干化的技术 |
6.2.4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综合处理新技术 |
6.2.5 一体化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 |
6.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适用范围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7.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1.1 工程概况 |
7.1.2 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1.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2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2.1 工程概况 |
7.2.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2.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在垃圾衍生燃料(RDF)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3.1 项目概况 |
7.3.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3.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海岛垃圾处理工程上的应用方案 |
7.4.1 工程概况 |
7.4.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4.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
7.5.1 对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思考 |
7.5.2 环保产业的政策所带来的本技术潜在应用领域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 |
(8)葡萄伤流期树液成分鉴定及其抗病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葡萄树液研究进展 |
1.1 树液 |
1.2 树液运输的动力 |
1.3 树液运输的成分 |
1.4 树液运输的方式 |
1.5 树液运输的特点 |
1.6 树液的应用 |
2 葡萄中内生菌的发掘与应用 |
2.1 内生菌常见类型 |
2.2 内生菌的作用机理 |
2.3 葡萄内生菌研究及应用现状 |
3 植物几丁质酶研究进展 |
3.1 几丁质酶 |
3.2 几丁质酶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
3.3 几丁质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
3.4 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3.5 葡萄几丁质酶的研究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葡萄伤流期树液流动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枝条形态学指标 |
2.2 伤流期树液总变化规律 |
2.3 伤流期日伤流变化规律 |
2.4 不同枝条类型对伤流液的影响 |
2.5 环境对葡萄伤流量的影响 |
2.6 伤流对葡萄后期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葡萄伤流期树液成分鉴定与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伤流液的定性分析 |
2.2 伤流液的定量分析 |
3 讨论 |
3.1 葡萄伤流期树液中的有效成分 |
3.2 伤流期树液对芽萌发和灰葡萄孢生长的作用 |
第四章 葡萄伤流期树液的表达谱分析和微生物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和组装 |
2.2 伤流期树液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
2.3 伤流期树液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
2.4 微生物基因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5 葡萄基因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6 抗病相关的DEGs分析 |
2.7 DEGs表达模式的验证 |
2.8 抗病基因的筛选 |
3 讨论 |
3.1 微生物群落的特征 |
3.2 激素及其转导 |
3.3 转运蛋白及其功能 |
3.4 微生物生长的碳源 |
3.5 木质部树液的抗病功能 |
第五章 葡萄伤流期树液中内生菌的分离鉴定与抗病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内生菌的形态学观察 |
2.2 内生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2.3 内生菌的序列同源性分析 |
2.4 内生菌对灰葡萄孢的平板检测和离体验证 |
2.5 内生菌处理的葡萄果实接种灰葡萄孢后的生理特征变化 |
2.6 内生菌处理的葡萄果实接种灰葡萄孢后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
3 讨论 |
第六章 葡萄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葡萄几丁质酶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几丁质酶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2.3 几丁质酶(Chi)与金属硫蛋白(MTL)、凝集素(MBL)的互作验证 |
2.4 几丁质酶基因在葡萄中的表达分析 |
2.5 几丁质酶基因对番茄和草莓抗病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葡萄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特征与表达 |
3.2 葡萄伤流期树液中几丁质酶的作用方式 |
3.3 葡萄几丁质酶对采后抗病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处理对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灰葡萄孢处理对VvChis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 几丁质和壳聚糖处理对葡萄果实抗灰霉病活性的影响 |
2.3 葡萄VvChis基因响应激素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2.4 葡萄VvChis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几丁质酶基因响应生物胁迫的表达特征 |
3.2 几丁质处理对葡萄抗病能力的影响 |
3.3 几丁质酶基因响应激素的表达特征 |
3.4 几丁质酶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特征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根域温度/根系调控葡萄响应低温霜冻的生理生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霜冻的影响及其为害特点 |
1.1.1 霜冻对植物的影响 |
1.1.1.1 霜冻破坏植物的组织器官 |
1.1.1.2 霜冻影响植物的代谢途径 |
1.1.1.3 霜冻缩短植物的生长期 |
1.1.1.4 霜冻影响植物的区域分布 |
1.1.2 霜冻的为害特点 |
1.1.2.1 霜冻的降温特点 |
1.1.2.2 霜冻对植物影响的长期性 |
1.2 霜冻为害的影响因素 |
1.2.1 环境因素对霜冻害的影响 |
1.2.1.1 低温的主导作用 |
1.2.1.2 影响霜冻害的其他环境因素 |
1.2.2 遗传因素对植物耐霜冻能力的影响 |
1.3 抵御霜冻的技术及原理 |
1.3.1 推迟物候期躲避霜冻 |
1.3.2 提高环境温度减轻霜冻 |
1.3.3 代谢调控提高组织对霜冻的抵御能力 |
1.4 根域温度/根系对植物适应逆境的作用 |
1.4.1 根域温度对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
1.4.2 根系及根域温度对植物抵御低温的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葡萄园概况 |
2.2 根域温度条件对葡萄萌芽的影响 |
2.2.1 处理小区的选择及温度监测 |
2.2.2 处理时间的确定 |
2.2.3 根域温度条件的设置 |
2.2.4 春季物候期的调查 |
2.3 根域土壤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的关系 |
2.4 萌芽期间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5 模拟霜冻胁迫下根域温度/根系调控植株响应低温伤害的机制 |
2.5.1 试验材料及根域温度控制 |
2.5.2 霜冻及霜后恢复条件的模拟 |
2.5.3 根域温度对叶片霜冻指数的影响 |
2.5.4 根域温度对叶片过冷点、冰点的影响 |
2.5.5 根域温度对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
2.5.6 根域温度对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
2.5.7 根域温度对根、叶呼吸作用的影响 |
2.5.8 抑制根系呼吸对叶片冻害、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
2.5.9 根域温度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2.5.10 根域温度对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2.5.11 根域温度对霜冻期间叶、根中ABA含量的影响 |
2.5.12 ABA对低温下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 |
2.5.13 根域温度对霜冻叶片中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
2.5.14 NO_3~-富集对叶片冻害及其呼吸电子传递和过氧化氢积累的影响 |
2.5.15 不同根域温度对霜冻关键时期叶片代谢组学的影响 |
2.5.16 霜后光照及光强对叶片生理机能的影响 |
2.5.16.1 霜后光照与否对叶片冻害症状出现的影响 |
2.5.16.2 霜后光强对叶片光合活性的影响 |
2.6 测定方法 |
2.6.1 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
2.6.2 过冷点、冰点的测定 |
2.6.3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测定 |
2.6.4 呼吸途径及呼吸电子传递测定 |
2.6.5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测定 |
2.6.6 过氧化氢组织染色 |
2.6.7 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测定 |
2.6.8 脱落酸(ABA)含量测定 |
2.6.9 无机离子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
2.6.10 代谢物组学测定及分析 |
2.6.10.1 代谢物萃取 |
2.6.10.2 代谢物衍生化处理 |
2.6.10.3 上机检测 |
2.6.11 荧光参数测定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覆盖方式/根域温度对葡萄萌芽的影响 |
3.1.1 不同覆盖方式下根域温度的变化特征 |
3.1.2 覆盖方式/根域温度对葡萄萌芽进度的影响 |
3.2 根域土壤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进度的关系 |
3.2.1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效积温与物候期进度的相关性 |
3.2.2 萌芽进度与土壤、空气有效积温相关性的品种差异 |
3.2.2.1 ‘早巨峰’萌芽进度与土壤、空气有效积温的关系 |
3.2.2.2 ‘赤霞珠’萌芽进度与土壤、空气有效积温的关系 |
3.2.2.3 萌芽对土壤和空气有效积温需求量的品种差异 |
3.2.2.4 萌芽期间土壤有效积温与空气有效积温之间的关系 |
3.3 田间霜冻过程中气象因子分析及模拟条件的确立 |
3.3.1 田间霜冻过程中气温变化特点 |
3.3.2 田间霜冻期间根域温度的变化 |
3.3.3 田间霜冻次日光温条件分析 |
3.3.4 模拟霜冻及恢复条件的参数确定 |
3.4 根域温度对调控葡萄叶片响应低温胁迫的作用机制 |
3.4.1 模拟霜冻过程中气温、根域温度的变化 |
3.4.2 根域温度对葡萄叶片冻害的影响 |
3.4.3 根域温度对葡萄叶片及根系水分生理的影响 |
3.4.3.1 根域温度对叶片过冷点、冰点的影响 |
3.4.3.2 根域温度对叶片、根系含水量的影响 |
3.4.3.3 根域温度对叶片蒸腾作用的影响 |
3.4.3.4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 |
3.4.3.5 抑制根系呼吸对葡萄叶片冻害的影响 |
3.4.3.6 抑制根系呼吸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3.4.4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4.4.1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4.2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4.5 不同根域温度对叶片中无机离子成分的影响 |
3.4.6 NO_3~-富集在叶片响应低温中的作用 |
3.4.6.1 NO_3~-富集对叶片冻害的影响 |
3.4.6.2 NO_3~-富集对低温下叶片过氧化氢积累的影响 |
3.4.6.3 NO_3~-富集对低温下叶片呼吸电子传递的影响 |
3.4.7 根域温度对植株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3.4.7.1 不同根域温度对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3.4.7.2 不同根域温度对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7.3 萌芽期间葡萄根系、叶片中各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3.4.8 模拟霜冻条件下ABA在根系、叶片中的含量变化及作用 |
3.4.8.1 不同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 |
3.4.8.2 ABA对低温下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 |
3.4.9 根域温度对霜冻条件下叶片代谢组学的影响 |
3.4.9.1 葡萄叶片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 |
3.4.9.2 葡萄叶片差异代谢物分析 |
3.4.9.3 关键代谢途径的确定 |
3.5 霜后光照强度对叶片生理机能的影响 |
3.5.1 霜后光照强度对叶片冻害的影响 |
3.5.2 霜后光强强度对叶片光合活性的影响 |
3.5.2.1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光抑制的影响 |
3.5.2.2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ΦPSII的影响 |
3.5.2.3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qP、Fv’/Fm’的影响 |
3.5.2.4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热耗散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根域温度-根系参与调控葡萄春季萌芽进度 |
4.2 根域温度-根系在调控植株响应霜冻中的作用 |
4.3 叶片中NO_3~-积累在低温伤害中的作用 |
4.4 根源信使ABA在植物抵御霜冻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应用技术 |
4.5 根域温度影响叶片霜冻敏感性的其他代谢途径 |
4.6 本研究对生产的启示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赤霉素解除蓝莓芽休眠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果树芽休眠研究现状 |
1.1.1 芽休眠的定义及休眠的确定 |
1.1.2 芽休眠的分类 |
1.1.3 芽休眠的生理机制研究 |
1.1.4 芽休眠的分子机制研究 |
1.1.5 打破果树芽休眠的技术 |
1.1.6 赤霉素解除果树芽休眠的研究进展 |
1.2 蓝莓生物学特性和我国的栽培概况 |
1.3 蓝莓芽休眠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蓝莓芽休眠国内研究现状 |
1.3.2 蓝莓芽休眠国外研究现状 |
1.3.3 蓝莓芽休眠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外源GA_4解除蓝莓花芽休眠的作用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萌芽率的统计 |
2.2.2 人工冷处理方法 |
2.2.3 自然冷处理方法 |
2.2.4 温室蓝莓材料的处理方法 |
2.2.5 温室蓝莓芽萌发状态观察 |
2.2.6 温室蓝莓物候期观察 |
2.3 实验结果 |
2.3.1 人工冷积累条件下GA_4解除蓝莓花芽休眠的效果 |
2.3.2 自然休眠进程中GA_4解除花芽休眠的效果 |
2.3.3 外源GA_4解除温室蓝莓花芽休眠的效果 |
2.3.4 外源GA_4对温室蓝莓物候期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外源GA_4对蓝莓休眠花芽生理生化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处理 |
3.2.2 含水量测定 |
3.2.3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
3.2.4 淀粉含量测定 |
3.2.5 激素含量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蓝莓自然休眠进程的确定 |
3.3.2 外源GA_4对蓝莓休眠花芽含水量的影响 |
3.3.3 外源GA_4对蓝莓休眠花芽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3.3.4 外源GA_4对蓝莓休眠花芽淀粉含量的影响 |
3.3.5 外源GA_4对蓝莓休眠花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外源GA_4对蓝莓花芽休眠维持及解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引物设计 |
4.2.2 赤霉素代谢关键基因部分片段获取 |
4.2.3 休眠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RNA的提取结果 |
4.3.2 赤霉素合成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同源片段的获得 |
4.3.3 外源GA_4对赤霉素合成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外源GA_4对脱落酸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外源GA_4对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外源GA_4对脱水素基因和淀粉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赤霉素代谢与信号转导关键基因测序结果 |
附录B 2015 年冬季取材时间前城子坦蓝莓基地地区温度变化图 |
附录C 2016 年冬季城子坦蓝莓基地地区温度变化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温室葡萄休眠期不同阶段保温的生化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对马铃薯生长结薯和休眠的影响及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D]. 张国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芍药响应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学分析及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D]. 王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围棚及钾肥对避雨栽培葡萄萌芽及果实高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D]. 胡容平.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4]葡萄芽休眠解除过程中乙烯合成与信号途径关键基因的筛选与功能分析[D]. 施招婉.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5]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D]. 折叶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6]不同包装模拟运输对魔芋种芋采后生理及栽培的影响研究[D]. 李莎莎. 西南大学, 2019(01)
- [7]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D]. 陈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葡萄伤流期树液成分鉴定及其抗病功能研究[D]. 郑婷.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9]根域温度/根系调控葡萄响应低温霜冻的生理生态机制[D]. 孙鲁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8)
- [10]赤霉素解除蓝莓芽休眠的作用及机制[D]. 刘思.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