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台竞技如何与狼共舞——WTO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同台竞技如何与狼共舞——WTO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一、同台竞技如何与狼共舞——WTO带给我们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郭若兰[1](2020)在《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品牌已迈入跨文化传播的新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有品无牌的贴牌时代,到加入WTO后逐步开始自主品牌的创建,再到“中国梦”下世界名牌不断涌现的名牌时代,中国品牌用40多年实现了品牌的品质、价值和格局等各方面的纵向提升。然而,与经营已久的国外知名品牌对比,中国品牌在品牌综合价值、品牌历史积淀和品牌传播意识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缩短差距,文化认同是目前中国品牌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前进的方向,也是本研究的目的。厘清文化认同与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关系是用文化认同理论分析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认同现象主要体现为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不可避免,文化冲突是忽视差异的结果,文化融合则是化解冲突后的趋向。针对这些文化认同现象,结合爱德华·霍尔的文化三层次理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维度就可以总结为隐形、显形和技术性的文化认同。三种认同共同集合在以文化为品牌价值核心、以认同为传播诉求的品牌跨文化传播中。应用到中国品牌的跨文化传播中就体现为以国家文化为内核的隐形认同、以品牌文化为表征的显形认同和以产品文化为基础的技术性认同。三种认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就表现为品牌跨文化传播理念的滞后、传播策略的缺失和传播路径的单一。应对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化认同理论为中国品牌提出的发展对策就是创新传播理念,以国家形象为品牌背书,同时树立全球化思考与本土化沟通相结合的理念;提升传播策略,从以输出产品、技术或者资本为主到以输出文化为主,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用文化自信获取文化认同;拓展传播路径,实现组织、媒介和大众等多元主体的整合,应用广告、公关、赞助、展会等多种传播方式,打造中国化的、意义丰富的、差异化的品牌跨文化传播内容。

刘登攀[2](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许鸿文[3](2013)在《FDI技术外溢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这些都提示我们不能继续凭借要素扩张投入模式追求经济的总量增长,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假说,尽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重点仍在于以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技术进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不可逆转,外资企业产值占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1/3,出口产值和技术专利成果在不少产业领域已经超过50%以上,中国只有从与外资合作的渠道中尽快获取技术创新的原创思想,而不是成熟技术成果本身,才能取得技术的可持续进步实现赶超发展。论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分析的框架与思路,定量分析对定性分析起检验与证实作用,立足于中国开放的经济成果的现实基础,分析当前被忽略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首先,基于英国、美国、日本赶超发展的现实成就,结合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从经济制度和企业技术发展投入角度两方面,实施技术赶超发展的理论框架。在现有关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研究文献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从FDI技术性质的区分入手,对FDI技术在不同层次上的外溢影响做对比研究。其次,针对FDI产业内技术外溢的三大机制:人员流动效应,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内涵的重新分析界定,为选取和构造恰当的解释变量定下基础,并对产业间FDI前、后向关联溢出机制的对比研究进行完善,力图从FDI产业内与产业间的外溢机制做一个全面完整的检验。经对人员流动效应,和中国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的反向技术外溢的实证检验发现,目前国内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与事业发展空间都较外资企业为低的情况下,外资企业技术人员很少主动流动到我国内资企业就职,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员工交流渠道的限制,直接导致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果十分有限,无论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帮助都几乎为零。通过构造恰当的解释变量,将外资技术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区分后,发现逆向破译渠道下的核心专业技术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模仿学习渠道下的一般通用技术,仅仅在生产效率层面对我国内资企业产生显着正向溢出,但是对我们自主创新能力却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提醒我们不能满足于给外资企业打工所获取的微薄利润,而应该从核心技术外溢渠道中看到,引进国外技术与独立自主相结合,破译寻求国外技术创新的思想,是帮助我们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在一般通用技术与核心专业技术有效区分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和行业市场结构——非正式制度安排,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两种技术的外溢影响结果做出了对比研究和检验,发现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了企业的机会主义投机行为,不利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基于技术实力实行的企业兼并,有利于核心专业技术的外溢,而垄断竞争结构有利于内资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当然,兼并集中的适当程度是今后研究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最后,将FDI产业间前、后向关联技术外溢机制对比研究,检验在生产效率,新产品市场转化和专利技术研发三个层面上,前向关联溢出效应是否大于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但是实证检验并未证实这一猜测,这说明两点:一是我国内资企业主动向外资企业采购中间配套部件和设备的能力不强,无法大规模从外资企业获取前向关联溢出收益;二是我国内资企业偏重于在模仿学习一般技术方面发挥很大的能动性,导致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大于前向关联溢出效应。论文的最后结论提示我们,不仅仅关注人才的教育投入培养,更要关注人才的创业空间,从产权制度,创业融资渠道,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以及行业规制制度等等方面相互结合,才能促进我国内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汪洋[4](2012)在《WTO环境下中国电影进出口的变化与影响研究》文中认为1999年11月,我国作出了加入WTO后电影市场开放的两个承诺:一是在《中国电影管理条例》一致的前提下,每年引进20部外国影片作为分账片放映;是允许外资参与改造、改建中国影院,但比例不得超过49%。2012年2月17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俗称“中美电影协议”)正式签字,该协议商定每年增加14部3D或IMAX美国电影,进口分账影片数量由每年的20部增加到34部;提高美方票房分账比重至25%;同时,进口影片的机会向中国民营企业开放。在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根据本文的统计数据,自2001年至2011年底,我国已累计进口222部分账影片,出口673部国产影片。面临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家不断进行政策和制度创新,活跃电影创作;放宽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的市场准入条件;转变国有制片单位的事业属性,将其变为企业法人;加强与国外电影生产机构的合作,鼓励电影合拍等。如今,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已由入世前不足1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的131亿元人民币,其中国产影片所占的比重由最初的46%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6%,国产电影在总体和单片票房上都已经完胜进口片。在出口方面,十多年间,陆续有673部国产影片走向海外市场,在国际银幕上掀起了一股中国风。本文认为,在WTO环境下,电影进出口对我国电影业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我国电影创作观念的改变,二是推动了电影产业机制的革新。在创作观念上,逐渐摆脱了戏剧电影和电影精英化视角的束缚,电影创作走向商业化和类型化。在产业机制上,电影进出口推动了我国电影生产在制片、发行、放映以及全产业链开发等方面的革新,确立了电影制片人中心制,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电影生产各环节的比例,鼓励国产影片出口,加速了我国电影产业化进程。另外,电影进出口有力的推动了中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西方文明在碰撞中逐渐交融。但由于中外电影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导致传播力量的不对称,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了解入世以来我国电影进出口的现状,分析电影进出口对我国电影产业和跨文化传播等各个层面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在入世的大环境下有效的实现海外电影“引进来”和国产电影“走出去”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杨源弘[5](2012)在《论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必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深入全面分析了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必要性。下篇论述了建立跨国民营艺术机构的可能性,提出了建立跨国民营艺术机构的构想和对策。其中上篇从应对全球文化趋同危机和中国文化认同危机,摆脱西方艺术话语权控制争取主动权,回应西方跨国艺术机构成熟经营模式挑战,寻求改变中国民营艺术机构生存困境,克服中国国营主导的艺术机构“走出去”的局限性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建立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必要性。每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上篇构成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下篇通过建立跨国民营艺术机构的现实机遇、中国各类艺术机构发展的现实基础来论述中国建立跨国民营艺术机构的可能性。中国建立跨国民营视觉艺术机构政策和策略构想首先从宏观层面提出政府扶持文化艺术发展的法律和行政政策、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等政策,其次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中国民营艺术机构应当采取的各种策略,提供了多种商业模式选择,最后论述完善学术与媒体对中国民营艺术机构跨国经营的支持机制。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较新的观点:如中国民营视觉艺术机构应该取代政府主导的国有艺术机构成为中国艺术“走出去”的主体;中国建立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中国政府主导的国有艺术机构“走出去”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当前中国民营视觉艺术机构跨国经营具有良好的现实契机;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民营视觉艺术机构跨国经营不仅仅输出中国文化艺术,更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融入东道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目前中国民营视觉艺术机构跨国经营更需要争取在世界艺术市场的主动权和参与权,而不是争夺话语权;中国民营视觉艺术机构跨国经营输出中国艺术品应以当代艺术而不是中国传统艺术为主,等等。

郭珺[6](2010)在《电力设备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电力设备营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营销观念落后、营销技术陈旧,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营销策略,帮助中国电力设备企业认清形势,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本文研究了传统电力设备营销的观念与方式,探讨了电力设备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电力设备采购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倡导树立适应新形势的营销观念,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探讨研究在电力设备营销中体验营销策略、关系营销策略、品牌营销策略、文化营销策略、深度营销策略、一对一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策略、合作营销策略、数字式营销策略等新的营销策略,以期对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有所帮助。

杨曙[7](2010)在《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华语片”是指以内地、香港、台湾为主,并包括其他区域制作的的中文电影,这些中文电影以华人民众生活为题材,并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精神。本文因论题所限,仅讨论构成华语片主体的内地、香港、台湾电影,其他区域华语电影不予讨论。“华语片”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电影”本身词面概念为适应变幻多姿的经济、政治和学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所做的全新调整与自我定义。它使得电影人、观众和相关研究人员能在一个非常前瞻和广阔的视域中,来充分认识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当前的特点、发展态势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并充分把握经济与政治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的总体发展态势。有利于强化人们对两岸三地间电影文化的沟通和认识,把握“一个中国”前提下所伴随多元化体制的确切含义和真实前景,并探索其前途。长期以来,华语电影研究侧重于资料的梳理和时间的描述,真正深入研讨美学规律的还并不多。本文是一次试图将电影的比较研究方法和原则应用到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研究中的理论探讨。本文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电影的比较研究中的三地地缘横向研究的方法,文化分析为主,文本分析为辅,文化分析与文本分析内外研究结合,进行广泛联系与逻辑推演的研究,重点探讨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在地缘中所出现的美学差异,并在深入比较中力图阐发它们整体共同或各自独特的美学意义。通过多种批评方法综合比较华语片在当代审美文化思潮下的文化状态异同,对华语片近二十年的时代背景、身份文化、人文视角、娱乐立场、审美类型、哲学理念进行全面跟踪式透视比较,分析华语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状态与美学价值问题,以及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电影现象,从原因揭示中发现艺术规律,从理论探究上归纳其创作意义,为华语片的振兴寻找艺术演进的规律,以期为当下和未来华语片的振兴提供理论支点与艺术坐标。第一章,时代背景比较。近二十年内地、香港、台湾的时代背景上具有共同点,又具有差异之处。三地共同面临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全球化带来深刻和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转型,作为媒介发达地区的美国通过媒介霸权把意识形态强加于不发达地区,三地华语电影接受全球化挑战时,与异质文化开展了对话,发掘自身的文化品格,在与好莱坞的对话与交流互动中实现“双赢”。三地面临的时代背景又相互有异:内地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进行市场化改革,到如今电影业出现了良好生机;香港依托良好的商业化传统,消费文化在香港本土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现出来,香港华语电影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蓬勃的发展;台湾华语电影的市场化改革失败,政府意图促使电影发展的辅导金政策反过来制约了电影的发展。第二章,身份文化比较。“身份”是人对于自我主体性、自身情感与外部世界协调确认的表征。身份焦虑则是人类精神层面的主体性失落的体验,三地电影在强调人类精神与物质、灵与肉层面主体性的统一时,所显露出来的身份在共性上是失落和无奈的,这是一种失根的身份困惑。而这些焦虑似乎又是存在着某些差异的,内地主要是在追寻独立人格的民族寓言中体现出焦虑,香港是在“九七大限”中产生对自身身份的焦虑,台湾则更多在统独之争与殖民经验中出现焦虑。三地电影人意识到现代焦虑对人的自然存在和理性存在的桎梏,对身份的追寻在三地一定意义上起到了拯救中国人自由与自觉活动的作用。内地在历史书写中追寻着身份,香港在九七前后的殖民身份模糊中与对中华文化的回归中寻找到身份,台湾在后现代新族群的文化解构中寻找身份。华语电影的民族性是华语电影身份中最值得审视的问题,也是华语电影身份的核心问题。当三地华语电影面对充满异质文化的全球化渗透时,民族性仍旧是其身份的核心。体现身份的三地电影要一步步走向世界,其所仰仗的成功秘诀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艺术的,而是民族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内地电影在身份表现上则很大程度对文革的内地身份经验以彻底否定,第五代关注个人的生命和价值,他们创造的个人常常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是在历史中的个人,他们的影片常常是对历史和身份的一般思考。台湾电影探索民族性时,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本土意识的肯定,对自我历史经验的肯定,他们着力从旧的经验和心理状态当中脱身,努力塑造新的身份经验。和内地对传统身份的彻底否定与台湾对传统身份的彻底肯定不同,香港的民族性更多体现了对传统身份和西化的兼容并包的态度。第三章,人文视角比较。人文关注是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同时脱产于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三地电影,不论何朝何代,对人的关注始终是文化关注的重要主题。三地边缘人本身处在一个四处飘零的状态当中,这种环境是一种异质的现实生存的夹缝,从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来看,被现代性所抛弃的边缘人物很难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均体现出身份上的不确定性。“第六代”电影以非直接透露意识形态的纪实风格,提出在边缘人生中棘手的生存处境问题,边缘是很多第六代电影中重复出现、被导演们同构选择的一大母题。香港在政治和经济处于边缘位置,在这种边缘城市基础之上,具有历史负重感的香港导演则突出了香港的边缘化叙述,把目光注视着一个特殊的群体——边缘人。和香港较为接近,经济与政治的边缘化极容易引起台湾新族群心态的边缘化,边缘心态隐约地成为台湾电影中的后现代审美意识。三地人文导演们的风格虽然各异,但他们都关注平民。普通人生是他们表现的主体内容和塑造的主要对象,他们钟情于展现大众的思想和情感。受主流意识形态、市场认同与后现代反宏大叙事潮流的影响,内地第六代皈依日常生活,张扬小型叙事。香港新浪潮电影导演关注社会变动中各色人等的生存状况,“九七”之后,香港电影中的平民关怀意识进一步加强,港人在“前后九七时代”内心的感悟与惆怅更为细致。台湾新电影的平民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宏大叙事,因此在上世纪80、90年代三地电影中,台湾新电影很好地保持了思想性和电影美学的并重。三地影像中的异化民众呈现出自我迷失的状态,这是一种自我被遮蔽的非我状态,同时呈现自我失去控制、失去一种受理性或自觉意识支配的真实性。内地不少电影以娱乐、梦为本位来宣泄异化的情感,使之更接近人之为人的原初本性。香港自被殖民至回归以后,一直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但是在导演看来,异化充斥着城市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社会关系的隔膜十分明显。台湾新族群电影丧失了人的主体性,突出自我怀疑,强调主体丧失,反对一切中心,包括反对一切权力中心、权威中心和自我中心。第四章,娱乐立场比较。娱乐是电影的共性,电影要力争与观众的心理吻合,满足观众娱乐的期待视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由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过渡,电影逐渐走上了商业化进程,票房成为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是作为一种日常娱乐方式出现的,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属物,游走于地方性(本土性)与全球性(跨国性)之间。台湾电影早期琼瑶片和武侠片的势头一过,娱乐电影工业一下子衰败了,新电影潮流及以后的不少台湾电影依然是带有没有商业意味的艺术片,不得观众的娱乐要求,近几年台湾电影商业重建并出现转机。文化研究强调种族、文化、阶级等问题之做法无非是“场域”内的争斗,而香港商业艺术电影则可抛射出其改变本身以艺术电影面貌出现的艺术电影作为“文艺场域”一部分的内在能动。作为文艺场域的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也存在着明显的强弱之分,尽管艺术电影的含金量在某种程度上高于娱乐商业电影,但其失去大众注定了娱乐商业电影的在整个艺术电影文化资本中的强势。和内地、台湾相比,香港艺术传统不是非常强大,前港英政府长久的“不干涉”政策使得香港文化差异显着,带有强烈包容性的香港电影,作为文化资本在“文艺场域”内的能动性显得格外显着。在三地电影中,香港的娱乐本位观念要比内地和台湾强得多,而内地和台湾的“文以载道”和“教化”观念要比香港强,造成三地娱乐本位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局政治与文艺的结合紧密度。近多年,内地和台湾的政治对各自文艺的干扰呈现弱化趋势,尤其内地经过改革开放,文艺政策逐渐放开,三地的交流日渐频繁,要真正实现三地电影的娱乐化共同繁荣,合拍片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合拍片面对的观众是三地,因此在文化、政策、档期等方面的沟通显得格外重要,从长远来看,三地电影应该互补互利,积极探索出一条长期发展的双赢道路,需要一种放眼达观的远大目光,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历史性变迁的过程,三地合拍一体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日益增强的合作,三地电影要力争多元化、人类性和类型拓展的演变。第五章,审美类型比较。类型电影是电影工业追逐票房的产物,而通过程式化特点追逐票房又是观众心理认同的产物。华语类型电影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消费化倾向明显,容易形成批量化生产,内涵与风格、观念与叙事不停和观众的期待视野吻合,激发他们的集体无意识。近二十年,华语类型电影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发生着自觉的转变,通过类型转型或新建来提高票房,这是目前三地的特殊电影文化处境。不管是面向国际市场还是单面向华语市场,类型电影转型或新建是消费文化不断升温或者发展的结果,华语类型片的趋势就是要顾及大众的趣味、观念和宣泄情趣的需要。电影的市场化伴随着国际开放,华语类型电影的转型既满足了海内外观众的需要而挽救了票房,又投射了民众消费欲望。拍出来的电影如果要想被全球观众看,以此狂收票房,那么在内容上就必须符合全球大众的心理期待和审美角度。三地各有本身发展成熟的类型电影,内地的战争电影和香港的怀旧电影、香港的情色电影和内地、台湾的女性电影、台湾的乡土电影和内地的农村电影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处,又存在一定的不同。三地华语电影不仅类型与类型之间存在着比较,就是相同类型,三地都出现不同的面目特色。作为香港和内地喜剧电影的代表,周星驰和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就存在着很大的异同,台湾和内地的成长电影存在着异同,香港和内地的黑社会电影也存在着异同。比较三地的类型,有助于三地在未来的华语电影探索上取长补短,资源互补,共创高峰,更好地发挥艺术精神和商业图谋。第六章,哲学理念比较。观众欣赏电影时候,电影有没有一定的哲学内涵是很关键的,因为观众总是有自己的期待视野,人们借助电影的叙事元素来咀嚼着其中的哲理内蕴,优秀的华语电影总要符合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中华传统哲学的理念也渗透到近二十年的华语电影中,三地的华语电影都受儒道佛哲学理念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内地对传统哲学抱着批判与继承并存的态度,香港则是中西哲学交融下来显示其特有的城市影像,台湾则依靠其良好的国学传统完美地在电影中表现了传统哲学。近二十年,三地华语电影除保持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儒佛道传统外,还出现了强大的现代哲学思潮。不管是内地、香港还是台湾,不少导演在表现存在主义时候充满了愤怒与悲痛交织的复杂感受,意欲抨击人的精神生存状况但又无能为力的虚无心情。同时,人们为了生存,只能去适应这个环境,其中蕴含着荒诞精神的哲学就被挖掘出来,解构也是华语电影文化领域的一种哲学思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使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一个精神开放的时代,呈现出极其宽容的社会生存空间,现代哲学给予的理论空间是开放和自由的,第六代在这个时代唱起主角。香港来源于良好的商业环境,在电影中充分应用互文性技巧,互文性是香港类型电影发达的重要密码,互文是后现代文本中能指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嬉戏,是原始文本意义播撒于新的文本中,利润的追求促使香港反复使用互文性,同时超越旧的审美范式,使自身电影除了在量的方面增加,质的方面也得到突破。台湾民众因对当地政府无能不满,在电影上流露的情绪是心灵萎缩的表达,它带有很强的非理性的消解作用,新族群电影中所体现的情绪大多是悲观和迷茫的,而这种后现代的体验又将写实手法嵌入,进行沉闷枯燥地表现。结语,展望未来三地华语片在世界电影中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双刃剑下,好莱坞对诸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进行资本垄断、在社会和文化上进行“西化”的渗透,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习俗,从而弱化和瓦解当地居民的民族意识。面临好莱坞,日、韩、泰、印度和伊朗电影进行改革并崛起,形成各自的营销方式。他国的国际市场经验对华语电影的制片是有着很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的,对于华语电影本身融入全球化,抵抗好莱坞有着很大的帮助。三地华语电影可以采取共同的发展策略:挖掘民族符号,构造全球式普遍情感;注重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关注全人类主题;建设良好的国际营销策略。具体到三地各自情况上面,由于三地1949年以后又有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电影实践历程,所以三地在未来的发展又有自身独特的策略。对于内地来说,内地在当前电影市场化改革良好的趋势下,最需要做的是继续深化一系列体制性的变革和创新,近二十年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成功,说明电影产业若要发展,必然依据市场,市场的实质是优胜劣汰,作为竞争力核心的电影产品必须承受这个经验。香港电影需要做的即是大力提高影片质量,必须坚决反对重量不重质和粗制滥造的生产状况,电影界要大力培养优秀制片人,大幅度提高电影的剧本创作,让国际电影界重新来重视香港电影,促使港片夺回原先的东南亚市场并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台湾需要改革辅导金制度,电影政策必须以市场价值为标准,单依靠辅导金养着艺术片很难让台湾电影在未来收回票房,作为产品的电影概念必须被很准确定位。

宋彦[8](2009)在《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文中指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理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是一门至今仍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论辩、争论不休的“显学”。西学东渐,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大政方针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国门洞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陆续译介到我国,并渐次引发争论的热潮。之所以选择“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因为该理论具有的强劲的反思、阐释力量,能给当代学术研究一个制高点,从而以宏阔的视野俯瞰各个学科(当然也包括电影艺术),透析真伪,思辨优劣。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它就像高超的CT透析机和立体扫描仪,超强的穿透力和立体扫描功能,不仅能涉及多个学科、多个学术领域,而且还可以揭示出其中的多元性和多维度,为中国文化学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讨论依然热潮不退的原因之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极大的包容性和阐释力,使它成为研究、阐释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利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我国的改革开放为肇始,赓续起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迈进却又屡遭阻遏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新时期文化的“现代性”方兴未艾,“后现代性”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穿行于整个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一时间,中国成为了多元杂陈、多维并生的文化语义场。传统(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于此互相杂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于此融会扭结,在竞相角力的博弈过程中各自占领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使中国电影文化呈现出姚黄魏紫,混杂交融的极其复杂时代风貌和审美格局。加之这两大理论话语本身就是根植于西方社会的土壤而产生的,移植到中国后必然产生有一个适应、改造、创新的本土化变异,橘南枳北,必然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异质文化形态。本课题的特点在于,运用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视角切入新时期的部分电影文本,进行审美文化的研究与勘探,而那些与现代性、后现代性较少关涉的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像作品,不在本课题的研究视野之内。绪论部分“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对“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辨析、廓清了与之密切相关而又在使用中相当混乱的一组组的“家族相似概念”——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等等。现代/后现代主要是一个时代分期的历史概念;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用来指代在西方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场社会文化思潮;现代化/后现代化是指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一个历史过程;现代性/后现代性则指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发生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属性。这些概念内涵丰富、歧义丛生,使用中又相当随意,但为了论文写作的明晰,对概念进行梳理、廓清是必要的。以此理论框架,然后梳理了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基本状况,在肯定了前人开拓性功绩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不足、缺失和理应努力的路径。第一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从纵向的角度勾勒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嬗变的历史分期,并分别就其基本精神内涵与外部表征进行了综括与勾勒,力求以史带论,为下面两个章节的详尽论述作一铺垫和引领。现代性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1)发轫期(1977—1982)、(2)激变期(1983—1987)、(3)定型期(1987—至今)。其基本精神内涵包括:(1)真善美的追求;(2)人性的复归。后现代转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第二个阶段(1993-2001)、第三个阶段(2002—至今)。其文化表征体现在:电影体制的产业化、电影商品性的肯定、电影娱乐化的追逐、电影市场的后殖民性。第二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分为四个部分: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第一部分从对于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理想建构的角度,分为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改革与守旧、反思与寻根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则力求从现代性理论的内核——“人”的角度,分为主体意识的觉醒、历史人质的赎救、“父”与“子”的博弈、女性主体的找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层的剖析。第三部分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包括:都市中的迷失、金钱的挤压、传媒的异变三个主题。第四部分,从美学形态的角度分析了纪实美学、写意美学、影像美学的发展与表征。第三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包括五个部分。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从调侃、反讽、游戏三个角度落笔,揭示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解构的特点;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中心。包括崇尚感性文化、解构中心权威、消解宏大叙事三个方面;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对“主体”在后现代社会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它包括主体的退隐、英雄的消失、欲望的膨胀三个方面;四,后现代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从成长叙事、同性恋叙事、底层叙事、女性叙事四个角度分析边缘文化现象;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分析了后现代电影文本中普遍存在的元叙事的解构、碎片化与拼贴、互文性与戏仿等后现代性电影的修辞策略。第四章“新时期电影文化的错综性”。现代性文化与后现代性文化在新时期中国文化语境中共时并生、穿插交错,而非截然线性的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由此形成了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杂糅混合、兼容并包的艺术表现格局和风貌。这种交叉共融的状态体现为:一,导演创作时,他经常游走、穿行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既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也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二者兼具,并时有转换。二,在单一文本当中也呈现了现代性、后现代性杂糅一体的艺术形态,并以张艺谋、黄建新等“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剖析其具体表现。结语部分“坚守与超越”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电影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问题。后现代性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现代性的完成与终结,相反,现代性在本时期仍旧具有进步的价值内涵,人类远未实现现代性的目标。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和省思,具有某些合理性和时代意义,但其中的负面因素、消极的一面又是我们应当警惕的。新时期中国电影应当坚守住现代性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积极因素和精神关注,又要在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校正、纠偏中建设新时期电影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先进文化。

甘险峰[9](2008)在《一群高擎火把的人——改革开放30年编辑出版界点将录》文中提出正如一位出版家所言,好的出版物是引领人类冲出黑暗和蒙昧的火把,而卓越的出版人就是一群高擎火把的人,引领着社会精神生活的走向和品质,直接参与社会精神生活的建构。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后,有这样一群高擎火把的人,肩负起新时代的重

温英杰[10](2008)在《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文中指出商业方法专利是近几年来知识产权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方法从不可以得到专利保护到可以取得专利保护,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关于商业方法的创新。本文就是从商业方法创新出发,去研究商业方法专利问题,并结合银行业对研究主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进步,阐述了商业方法的产生与发展,然后对商业方法、商业方法创新和商业方法专利以及其它与银行业商业方法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等方面论述了商业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从专利制度理论和国内外对于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分析了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现状。论文分析了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内容和技术,从而归纳出银行业进行商业方法创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从金融市场的非中介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和信息产业和其它行业对银行业的渗透等三个方面去阐述了银行业进行商业方法创新的动因。并在给出货币形态和银行的变革两个实证分析的同时,也研究了商业方法创新对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其次,在研究专利制度对于创新保护绩效的基础上,研究了商业方法专利制度的演变以及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经济意义。从判例和立法两个角度对商业方法专利在USPTO、EPO和JPO的演变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和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美国商业方法相关的判例的研究可以发现,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SSB案和AT&T两个判例之后,商业方法和软件都具有可专利性,只要它能产生“有用、具体和有形的效果”。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对发明的理解是其中必须包含有技术的特征。与美国和欧洲的司法实践相比,日本法院并没有太多与商业方法相关的判例。计算机相关发明的专利审查指南提供了可专利的标准,并且日本软件专利的司法实践首要取决于审查指南。相关的审查指南都已经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技术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在研究日本的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时,把重心放在其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及其修改的不断演进上。论文还对中国的商业方法专利的有关立法进行了概述,并且认为,“技术”是判断可专利性的核心,它包括“在某个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产生技术效果”、“具有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等多方面。再次,检索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银行业的商业方法专利,并在分析专利情报和专利地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检索结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认为,中国银行业专利保护意识整体上有相当程度的提高;内资银行专利管理有所改善;内资银行专利结构只有量上的优势,却缺乏质的保证;内资银行的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还有待继续提高;外资银行掌握更多商业方法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美、英、日、韩等国家的银行企业在技术领域内构成竞争威协。最后,从宏观政策和行业发展两方面分析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和专利保护的基础上,对内资银行进行商业方法创新和商业方法专利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从机制、产品实现和中间业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的微观策略。研究了商业方法创新视野下中国内资银行科技管理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以及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策略。从加强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意识、提高专利管理水平并实施专利发展战略、有效利用专利文献、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应当发挥作用等五个大方面详尽探析了内资银行的专利管理策略。

二、同台竞技如何与狼共舞——WTO带给我们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台竞技如何与狼共舞——WTO带给我们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品牌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历史分期
        一、贴牌时代(1978年-2001年)
        二、创牌时代(2001年-2012年)
        三、名牌时代(2012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发展现状
        一、中国品牌的纵向提升
        二、中外品牌的横向差距
第二章 文化认同与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关系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现象
        一、文化差异
        二、文化冲突
        三、文化融合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维度
        一、隐形文化认同
        二、显形文化认同
        三、技术性文化认同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品牌传播的联系
        一、文化是品牌价值的核心
        二、认同是品牌的传播诉求
第三章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第一节 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分析框架
        一、品牌的文化逻辑
        二、品牌跨文化传播的三层次认同
    第二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层次
        一、以国家文化为内核的隐形认同
        二、以品牌文化为表征的显形认同
        三、以产品品质为基础的技术性认同
    第三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问题
        一、品牌跨文化传播理念的滞后
        二、品牌跨文化传播策略的缺失
        三、品牌跨文化传播路径的单一
第四章 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创新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理念
        一、以国家形象为品牌背书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
    第二节 提升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文化
        二、转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
    第三节 拓展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路径
        一、整合各类传播主体
        二、应用多种传播方式
        三、打造优质传播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FDI技术外溢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后续章节安排
2 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发展理论视角对比
    2.1 梯度推移发展理论背景
    2.2 反发梯度推移理论视角下的“蛙跳”模式
    2.3 反梯度推移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与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产业内FDI技术外溢机制的精细化区分
    3.1 产业内FDI技术外溢机制的再分析与重新界定
    3.2 产业内FDI技术外溢效应与对应渠道的分析与变量构造
    3.3 基于产业内FDI技术外溢效应实证检验结果的政策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间FDI前、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
    4.1 FDI产业间前后向关联机制与产业内外溢机制
    4.2 样本数据说明、模型设定和回归检验结果
    4.3 从回归结果得到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4.4 本章小结
5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5.1 出口退税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影响
    5.2 出口退税政策与企业创新激励不相容分析
    5.3 出口退税政策逆向选择的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竞争效应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6.1 FDI对东道国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的认识
    6.2 FDI技术溢出与制度溢出的关系
    6.3 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与政策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回波效应下我国内资企业对FDI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
    7.1 回波效应与“中等收入陷阱”假说
    7.2 回波效应下的反向外溢
    7.3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与遏制反向外溢思考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WTO环境下中国电影进出口的变化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WTO环境下我国电影进出口的政策法规与数量变化
    2.1 政策法规的内容及分析
        2.1.1 2001-2012年我国电影进出口政策和法规
        2.1.2 政策法规的内容分类
        2.1.3 政策法规的特点及评价
    2.2 我国电影进出口情况统计及数据分析
        2.2.1 进口数量、票房及影片来源地统计
        2.2.2 进口情况数据分析
        2.2.3 出口数量、票房及市场分布统计
        2.2.4 出口情况数据分析
第3章 WTO环境下我国电影进出口的影响分析
    3.1 电影进出口对我国电影创作与生产的影响分析
        3.1.1 在叙事模式上改变我国电影创作观念
        3.1.2 促进营销模式和产业机制的成熟
    3.2 电影进出口在中外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分析
        3.2.1 影片进口促进外来文化的输入
        3.2.2 影片进口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3.2.3 影片出口助推世界了解中国
第4章 促进我国电影进出口发展的策略探讨
    4.1 海外电影“引进来”策略探讨
        4.1.1 完善影片进口政策
        4.1.2 适度放宽外资的市场准入条件
        4.1.3 在内容审查上当好“把关人”角色
    4.2 国产电影“走出去”策略探讨
        4.2.1 鼓励中外进行电影合拍
        4.2.2 加强对国产电影的财政扶持
        4.2.3 重视国产影片的海外推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论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基本问题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视觉艺术及其作用
        二、艺术机构及相关概念
上篇: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必要性
    第一章 应对全球文化趋同危机与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必要性
        第一节 全球化文化趋同危机
        一、世界文化强国的文化政策
        二、全球文化趋同危机
        第二节 中国文化认同危机
        一、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文化竞争
        二、中国文化认同危机
    第二章 摆脱西方艺术话语权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不强
        二、中国文化传播贫弱
        第二节 摆脱西方艺术话语权
        一、西方艺术机构操控中国艺术话语权
        二、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艺术机构争取主动权
    第三章 回应西方跨国艺术机构成熟经营模式的必要性
        第一节 西方跨国艺术机构及其经营策略
        一、着名跨国画廊高古轩、萨奇的经营策略
        二、拍卖业巨头苏富比、佳士得的经营策略
        三、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威尼斯双年展的经营策略
        四、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经营策略
        五、西方艺术基金会的经营特点
        第二节 来自西方跨国艺术机构的多方面挑战
        一、影响力的挑战
        二、全球扩张策略的挑战
        三、艺术语境和话语权的挑战
    第四章 寻求改变中国民营文化艺术机构生存困境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中国营利性民营艺术机构问题重重
        一、中国民营画廊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民营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民营艺术博览会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非营利性民营艺术机构生存困难
        一、中国民营美术馆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艺术基金会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国民营艺术机构跨国经营基础薄弱
        一、中国民营艺术机构欠缺跨国经营的能力
        二、中国民营艺术机构跨国经营实践严重不足
    第五章 克服中国国营主导的艺术机构“走出去”局限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中国国营主导的艺术机构“走出去”的局限性
        一、忽视视觉艺术领域
        二、国营主导的文化艺术机构“走出去”缺乏成熟商业模式
        三、国营主导的文化艺术机构“走出去”容易遭遇抵制
        第二节 中国民营文化艺术机构“走出去”的独特优势
        一、中国民营文化艺术机构实力日增
        二、民营文化艺术机构跨国经营更适合文化艺术传播
        三、民营文化艺术机构跨国经营遭遇抵制更少
下篇: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可能性与构想
    第六章 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艺术机构的可能性
        第一节 现实机遇
        一、经济基础
        二、中国文化热方兴未艾
        三、中国视觉艺术市场蓬勃发展
        第二节 现实基础
        一、中国营利性民营文化艺术机构发展迅速
        二、中国非营利性民营文化艺术机构日益完善
        三、中国艺术机构的对外实践经验
    第七章 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构想
        第一节 政策构想
        一、法律和行政政策
        二、经济政策
        三、文化政策
        第二节 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
        一、前提条件
        二、经营策略
        三、商业模式
        第三节 完善学术和媒体支持机制
        一、完善学术支持机制
        二、完善媒体支持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电力设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电力设备市场营销概述
    2.1 电力设备市场营销的范畴
        2.1.1 电力设备及其产品市场特征
        2.1.2 电力设备销售模式
    2.2 电力设备营销现状
        2.2.1 传统销售观念与方式
        2.2.2 电力设备营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3 电力设备营销面临的变革
第三章 电力设备营销分析—设备采购过程分析
    3.1 采购决策分析
    3.2 影响采购行为的主要因素
        3.2.1 个人的因素
        3.2.2 环境的因素
        3.2.3 组织因素
        3.2.4 心理因素
第四章 电力设备营销策略及应用实例分析
    4.1 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4.1.1 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观念
        4.1.2 市场激励竞争的观念
        4.1.3 派生需求的观念
        4.1.4 团队协同的观念
        4.1.5 品牌第一的观念
    4.2 营销策略研究及应用实例分析
        4.2.1 体验营销策略
        4.2.2 关系营销策略
        4.2.3 品牌营销策略
        4.2.4 文化营销策略
        4.2.5 深度营销策略
        4.2.6 一对一营销策略
        4.2.7 差异化营销策略
        4.2.8 合作营销策略
        4.2.9 数字式营销策略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华语片”概念界定
    二、文化研究与电影美学的结合
    三、近二十年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研究述评与研究目标
    四、关于电影的比较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代背景比较
    第一节 三地共同面临全球化时代
        一、解析全球化与其相关的经济政治转型
        二、电影传媒全球化之下的意识形态霸权
        三、媒介霸权的悖论——华语电影转轨平台中的对话
    第二节 三地时代背景的差异
        一、内地——体制改革背景中的市场化
        二、消费蓬勃背景中的狂潮化
        三、台湾——产业徘徊背景中的边缘化
第二章 身份文化比较
    第一节 焦虑
        一、关于身份焦虑
        二、三地华语片中共同的身份焦虑
        三、三地华语片中身份焦虑的差异
    第二节 追寻
        一、关于身份追寻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进行身份追寻
        三、三地华语片中身份追寻的差异
    第三节 民族性
        一、电影民族性概念界定
        二、三地电影共同的身份民族性
        三、三地电影身份民族性差异
        四、华语电影民族性与东方主义
第三章 人文视角比较
    第一节 边缘人士
        一、边缘人概念界定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关注边缘人
        三、三地华语片关注边缘人的差异
    第二节 平民世界
        一、平民概念界定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关注平民
        三、三地华语片关注平民世界的差异
    第三节 异化民众
        一、异化民众概念界定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关注异化民众
        三、三地华语片关注异化民众的差异
第四章 娱乐立场比较
    第一节 背景探索
        一、娱乐是电影的共性
        二、近二十年华语片娱乐性的成功实践
        三、三地华语片娱乐产生的背景差异
    第二节 娱乐的“文艺场域”
        一、香港是三地娱乐商业电影的坚守人
        二、文化资本与香港娱乐商业电影
        三、娱乐商业电影在“文艺场域”内的能动
    第三节 共同走向——合拍片
        一、政治与文艺的离合
        二、合拍片繁荣娱乐的成功实践
        三、合拍片的问题和展望
第五章 审美类型比较
    第一节 类型电影的概念
        一、类型电影概念界定
        二、华语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
        三、华语类型电影与消费主义娱乐需求
    第二节 三地不同类型电影比较
        一、内地战争电影与香港怀旧电影比较
        二、香港情色电影与内地、台湾女性电影比较
        三、台湾乡土电影与内地农村电影比较
    第三节 三地相同类型电影比较
        一、周星驰、冯小刚喜剧电影的类型比较
        二、台湾、内地成长电影的类型比较
        三、香港、内地黑社会电影的类型比较
第六章 哲学理念比较
    第一节 电影艺术中的哲学理念
        一、电影美学与哲学理念
        二、华语片的哲学理念与观众的审美接受
    第二节 三地华语片传统哲学理念之比较
        一、中华传统哲学概念界定
        二、三地华语片传统哲学理念之共性
        三、三地华语片传统哲学理念之差异
    第三节 三地华语片现代哲学理念比较
        一、现代哲学概念界定
        二、三地华语片现代哲学理念之共性
        三、三地华语片现代哲学理念之差异
结语 展望未来三地华语片在世界电影中的发展
    一、近二十年华语电影所遭遇的国际语境
    二、三地华语片的共同发展策略
    三、三地华语片的发展策略差异
参考片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篇目

(8)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探析
        1、现代性概念
        2、后现代性概念
    二、“家族相似”概念辨析
        1、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
        2、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
        3、现代性/后现代性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时期电影文化研究
        1、研究现状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
    一、新时期电影的现代性转型
        1、现代性转型的历程勾勒
        2、电影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二、新时期电影的后现代性转型
        1、后现代性转型的历程扫描
        2、后现代性转型的文化表征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
    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
        1、传统与现代
        2、文明与愚昧
        3、改革与守旧
        4、反思与寻根
    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
        1、主体意识的觉醒
        2、历史人质的赎救
        3、“父”与“子”的博弈
        4、女性主体的找寻
    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迷失与异化
        1 、都市中的迷失
        2、金钱的挤压
        3、传媒的异变
    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
        1、纪实美学的求真
        2、写意美学的诗情
        3、影像美学的崛起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
    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
        1、调侃
        2、反讽
        3、游戏
    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权威
        1、崇尚感性文化
        2、解构中心权威
        3、反叛宏大叙事
    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
        1、主体的退隐
        2、英雄的消失
        3、欲望的膨胀
    四、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
        1、成长叙事
        2、同性恋叙事
        3、底层叙事
        4、女性叙事
    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
        1、元叙事的解构
        2、碎片化与拼贴
        3、互文性与戏仿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的错综性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的错综关系
        1、两者关系的不同论点解析
        2、现代性的双重属性
        3、后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性
    二、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复合态
        1、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
        2、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
        3、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共时状态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交错的文本呈现
        1、现代性、后现代性两大纠结点的辨析
        2、文本呈现的错综性:以“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
结语:坚守与超越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转型期中国电影文化大事编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一群高擎火把的人——改革开放30年编辑出版界点将录(论文提纲范文)

1. 巢峰:一生辛劳为辞书
2. 陈昕:中国首家出版集团的掌门人
3. 戴文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的策划师
4. 何承伟:《故事会》与“五角丛书”之父
5. 金丽红、黎波:中国畅销书第一推手
6. 聂震宁:中国出版航空母舰的“舰长”
7. 彭长城:《读者》奇迹的创造者
8. 邵益文:中国编辑出版学理论的开创人
9. 沈昌文:《读书》的灵魂, 读书人的良心
10. 王庆:图书发行的破冰者

(10)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1.4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商业方法创新专利保护研究综述
    2.2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研究综述
    2.3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综述
3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机理研究
    3.1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概述
    3.2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动因分析
    3.3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实证研究:货币形态和银行的变革
    3.4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对经营管理及竞争的影响
    3.5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对专利制度的直接价值
    3.6 本章小结
4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专利保护的法律经济研究
    4.1 专利制度对于商业方法创新的激励与绩效分析
    4.2 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
    4.3 商业方法专利的经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态势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5.2 美、日、欧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实证研究
    5.3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与运用对策
    6.1 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与运用的可能性分析
    6.2 分业经营体制下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概述
    6.3 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策略
    6.4 内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管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同台竞技如何与狼共舞——WTO带给我们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研究[D]. 郭若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FDI技术外溢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D]. 许鸿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4)
  • [4]WTO环境下中国电影进出口的变化与影响研究[D]. 汪洋. 湖南大学, 2012(05)
  • [5]论建立中国民营跨国视觉艺术机构的必要性[D]. 杨源弘.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8)
  • [6]电力设备营销策略研究[D]. 郭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7]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D]. 杨曙. 扬州大学, 2010(11)
  • [8]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D]. 宋彦.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9]一群高擎火把的人——改革开放30年编辑出版界点将录[J]. 甘险峰. 编辑之友, 2008(06)
  • [10]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D]. 温英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同台竞技如何与狼共舞——WTO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