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混沌理论的洪水灾害动力机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亭[1](2018)在《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垦区在我国地域空间分布广泛,且与地方区域形成了复杂的空间与管理关系,垦区的形成背景千差万别、发展基础截然不同,垦区与地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大相径庭,日渐突出的垦地区域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家各级机构的高度重视。在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目标,即要“引导农垦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垦地合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垦地统筹协调……在依法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公共服务体系等规划时,要将农垦纳入其中并同步组织实施”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的黑龙江垦区与地方的区域关系与问题为对象,论证垦区与地方整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研究对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理论、实践及我国垦区与地方整合发展实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的目标、对象、程序及方法。从黑龙江省垦地区域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垦区与地方组织管理机构与行政职能构成,从不同空间层次对垦区与地方的空间构成进行分类,对垦区与地方的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垦地区域发展的现状特征,真实反映了垦地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整合发展潜力。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针对垦地区域协调发展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及建设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1个指标的垦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相关数据,对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合现状调研资料,概括了垦地区域发展问题,对垦地区域未能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解析。提出垦地区域未来发展应从平行与协调发展向整合发展过渡;并以垦地区域发展问题为导向,提炼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构成要素包括空间、管理及体制三要素。并提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要采用区域空间整合、区域分类发展、区域问题整治、区域体制优化的技术路线。提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要适应国家农垦改革目标及政策要求,首先进行空间整合与分类重构。即利用加权Voronoi图方法及Arcgis工具,生成垦地交叉区域的城镇空间影响范围图,形成垦区113个农牧渔场与52个县(市、区)的空间整合方案。在空间整合方案基础上,利用碎化指数法将垦区9个管理局划分为集中型、连续型与离散型三类,进而将垦区与地方的空间构成关系分为集中型垦区与地方、连续型垦区与地方及离散型垦区与地方三类。在空间整合与分类基础上架构了以整合发展模式、整合发展策略与整合发展机制三位一体的整合发展框架。提出三种类型的垦地区域空间的整合发展应选择不同的行为整合模式、空间结构模式及组织制度模式;明确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应重点从空间规划、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构建适应性的策略;同时,整合发展还需形成以市场机制、合作机制及治理机制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体系。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致力于推动农垦改革进程,将有助于垦地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空间规划有效落地实施,进一步推动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加速推进垦地区域整合发展,带动垦地区域乡村振兴发展及民生事业改善。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也将为我国广大垦地交叉区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金伟[2](2017)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后,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稳步推进与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乡村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被重新认识。乡村应当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已经形成社会普遍共识。在此过程中,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乡村规划管理,尤其是乡村规划决策将成为改革红利定向释放的关键导引,如何做出科学决策、均衡决策、精准决策,需要重点研究。论文针对现有乡村规划决策中所存在的片面性、主观性与不可持续性问题,探讨如何在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当中,借助于综合信息数据与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乡村规划科学决策的方法,并以实际案例说明该技术方法的全面性、客观性、精准性、通用性与可持续性。数据库建设方面,论文在重庆市市级综合数据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南岸区村现状调研资料,建立了乡村规划决策导向下的区级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地形地貌、自然灾害、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区位条件、人口、产业、文化等社会经济要素,土地利用、民居建筑、市政设施、空间管控要素、各类规划等空间支撑要素以及村民发展意愿等要素的空间化表达,能够为乡村规划决策提供基础的的数据支撑。系统开发方面,论文采用了 C/S架构,以ESRI的ArcGIS Engine 10.1为开发平台,借助其丰富的底层功能接口,建立了一套涵盖规划编制决策、规划管理、规划审批、查询统计等规划业务支撑模块,集成表面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查询分析等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输入与动态更新、图层可视化、数据报表统计与输出等空间统计与展示功能,并能支撑自定义分析评估模型构建的多层级、界面化的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实际应用方面,论文以南岸区32个村为案例对象,从辅助规划编制决策角度,开展了人口 DID、空间影响因素、发展条件与需求等多要素全方位的分析,以村规划编制时序研判为主要目标,识别了优先编制村规划的村(9个)、有条件编制村规划的村(11个)、不编制规划的村(12个)三大类,分析结果能够有效支撑南岸区规划全覆盖、多规合一等工作的有序开展。然后,以巴南区和渝北区为例,对乡村规划决策系统进行了适应性验证。最后认为,互联网大数据和政府部门大数据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补充。随着政府各部门数据壁垒的打通,以及农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人口的行为活动以及乡村旅游活动将会提供丰富的大数据。拓展村情综合信息数据及其应用领域,提升决策支撑能力和效率,将是今后乡村规划决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李星苇[3](2017)在《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风险分析及对林果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水文灾害是影响城市生态的城市灾害之一,制约着城市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内外学者已为城市水文灾害风险评估做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灾情的综合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对该市主要水文灾害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揭示出该市水文灾害风险的分布。通过Arc GIS 10.0等软件对其水文灾害风险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根据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1)基于乌鲁木齐市历史水文灾害资料,分析了其水文灾害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演化趋势,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成因,结果表明:11月次年3月期间存在较大的雪灾风险;58月期间存在较大的洪水灾害风险及干旱灾害风险。(2)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致灾体危险性评估结果为:乌鲁木齐市洪水灾害危险性>乌鲁木齐市雪灾危险性>乌鲁木齐市干旱危险性>乌鲁木齐市冰雹灾害危险性>乌鲁木齐市霜冻灾害危险性。乌鲁木齐市洪水灾害平均间隔1.71 a为1个发生周期;乌鲁木齐市雪灾平均间隔1.5 a为1个发生周期。乌鲁木齐市在未来15 a期间比较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与雪灾。(3)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估和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为: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易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人员健康状况受到损害;在产业领域容易造成各行业与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受到损害;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孕灾环境主要由乌鲁木齐市的气温、日照、高程、地形地貌、降水、植物资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综合影响。(4)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与当地林果业发展具有相关性,洪水、干旱灾害对当地林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乌鲁木齐市雪灾、雹灾、冻灾对当地林果业影响不显着。
贾晓辉[4](2016)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创新以网络组织形式不断拓展,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呈现显着的复杂系统特征。要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探求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演进规律,明确创新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关联关系和运行规律。由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而存在大量无法用还原论来解释和研究的反馈与涌现问题。另外,传统研究的基础是固定结构的经济系统,而现实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瞬息万变,固定结构难以对现实情景精准刻画。针对传统经济学范式在产业集群创新问题研究中的局限性,本文将从产业集群多主体参与创新的特点入手,依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对产业集群创新主体“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行为特征进行刻画,揭示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形式的创新优势来源,并为相关领域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对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基本属性、演化过程和主体行为三方面对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思路。介绍了知识进化、合作创新、群体行为和创新网络四种基本理论,这是论文进行复杂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工具。在对理论工具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借助数理分析方式将理论抽象为可定量研究的过程。以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为基础,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基本属性、演化过程和主体行为所表现出的复杂适应性特征进行阐述,论证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本质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通过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别从主体自身、主体之间和多主体三个层面对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适应性学习行为、交互合作行为以及群体行为涌现进行了详细刻画,并借助刺激——响应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和受限生成过程模型对上述核心行为的原理进行抽象概括。针对不同层面主体行为特点,选择进化计算、随机微分方程、多主体仿真、复杂网络、案例分析作为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的分析方法,从而使得理论概念成为可视化、可操作的具体行为模型,搭建了基础理论和定量模型之间的桥梁。首先,从单一主体角度对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适应性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以主体自身特点为基础,运用生物遗传学中的nk模型构建了定量模型。通过适应度景观作为表征,将学习过程中的影响要素转化为模型的参数输入,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适应度景观。对参数进行调节,定量分析变化程度的大小,从而描述创新过程中单一主体行为的复杂适应性。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自身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即通过自组织和反馈作用来“学习”和“成长”,不断适应环境的改变以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定量模型角度来看,则表现为整体适应度值的大小不仅与各要素的状态水平有关,同时还要受到要素之间非线性作用大小(即模型中k值大小)的影响。其次,从主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对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合作行为过程进行刻画,捕捉主体之间的均衡联动关系。运用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方程两个关键性工具,考虑合作创新成本、合作创新收益、政府支持额度等因素构建经典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适应性,并将其视为系统噪声构建随机微分方程组,分析适应性对双方的博弈策略选择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主体适应性的条件下,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是否合作涉及到的因素包括合作创新成本、合作创新收益、政府支持额度,存在一定的条件能够促使主体之间进行合作,即博弈达到稳定状态;在引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适应性的条件下,适应性会对双方的博弈策略选择过程和选择时间产生影响,即参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过程更加复杂且呈现非线性特征,并会更快地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博弈决策,但是最终稳态策略不变。最后,将单一主体的适应性学习行为和主体之间的交互合作行为视为内在动力,上升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宏观层面对多主体的群体行为涌现效应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等主体的行为进行定义,运用repast仿真平台对群体行为涌现的规模效应进行仿真演示;通过描述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指标和改进ba网络模型,对群体行为涌现的结构效应进行仿真演示。结果表明:在产业集群创新资源禀赋和环境不确定性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大量主体选择合作创新的策略,促使整个创新系统产生非常明显的涌现规模效应;在具有无标度性特征的创新网络持续演化过程中,主体(网络节点)通过对环境的适应不断调整自身行为规则,促使网络结构不断优化并带来创新优势,产生显着的涌现结构效应。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产业集群创新理论相结合,运用“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经典理念,从主体行为角度建立了产业集群创新的复杂适应性研究框架,不仅是对产业集群及其创新理论的有益拓展,也延伸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范围。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从主体行为角度去解释产业集群创新问题,更加便于对现实情境进行理解,同时选择中关村产业集群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加深了对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的认识,为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介等相关主体更好参与创新活动、共同培育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供政策依据。
李利[5](2011)在《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处在一个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语境中的新历史时期,一方面,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给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带来了大规模的“建设性破坏”;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园林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割裂,外来强势文化也没有很好的表达地方特征,导致当前我国人文生态演进的局限与困惑。探索符合当代我国风景园林中自然文化特征的适应性理论与实践便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本课题的核心概念-“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因素、自然关系的变化,逐渐地演变为人化的自然这一演化过程。本文将“自然的人化”这一哲学层面的探讨与风景园林学科相结合,提出了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风景园林新理念。该理念蕴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强调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生态的转变,即“自然的人化”。原始的自然在叠加了人的活动之后转变成了一种人文的自然。本文探讨这一层面的目的在于拓展了人们对于“自然-人文”认知的视野;二、强调人文生态的演进历程,即“人化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人的观念的变化和人的活动的不同,旧有的人文生态图景就随之演进为一种新的人文生态图景。本文探讨这一层面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理念来认识自然,合理地介入自然,最终推动它向一个健康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图景演进。本文从系统建构、历史探索、演进机制、理念解析等方面对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做了系统研究和深入剖析,并对当前我国风景园林中人文演进的局限与困惑提出了一种适应性解决措施。得出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1.本文提出了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理念,为当前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起一套基于哲学认知体系下的文化解释系统,为现有的风景园林实践提供一种如何认识、介入自然以及如何发现、维护并延续场地中的自然、文化特征的新思路;2.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人文生态的形成与变迁是人类长时期进行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经验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的结果。在漫长的人类社会进程中,历史景观中的人文属性逐渐地超过了它的自然属性,并向着适应时代特征的新的人文生态持续演进。特别是那些具有创造性的人类活动,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不被时代潮流所淹没,它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理想的风景园林(landschaft)①作为人类诗意的栖居模式,指向一种社会认知和复杂、生动的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它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以及内在的社会结构,并展现出丰富、多元的社会现实。本文对自然认知层面的探索以及对日渐彰显的文化生命力的挖掘有利于揭示出风景园林的本来面目。
王沙燚[6](2008)在《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文中指出灾害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它的发生、演化都具有相当复杂的特征,如有序化、突跳性、不可逆性、长期不可预测性以及模糊性、灰色特性等,这些特征都是传统的牛顿力学所不能描述的。然而,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使得从总体上研究系统灾变的非线性动力学发生、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成为可能。以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的非线性理论强调了系统发生、演化的方向,亦即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开放的灾害系统吸收负熵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并在涨落作用下通过自组织和突变形成新的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本文从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的角度研究整理了实际工程中的滑坡、围岩系统演化、水土流失、生物湮灭等灾变过程的发生、演化,总结了复杂性科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并介绍了耗散理论在社会经济、证券市场、气象、水文循环中的应用。突变理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改变而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数学理论,是研究灾变系统突跳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尖点突变模型在系统危险性评价、预测和采矿、水利工程中灾害分析的应用,以及在隧道、地下硐室施工中防灾的指导作用;介绍了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失稳问题和建筑火灾的燕尾突变模型的应用。针对灾害系统的模糊性和灰色特性,本文介绍了利用模糊理论和灰色预测理论,为灾害系统的分级、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灾害的预测等问题整理出了较系统的解决办法。此外,灾害链理论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灾害理论,本文介绍了基于灾害链式发生机理的防灾减灾新方法的当前有关成果。信息熵是热力学熵的推广,是系统混乱程度的测度。灾害系统的发生就是降维、有序化的过程,因此,用信息熵的演化来描述灾害系统的发生、演化特征是可行的。本文在修正一些既有灾害熵表述的不足之处基础上,构造灾变信息熵基本量的特征,并提出了基于损伤张量第一不变量构造损伤信息熵的观念。介绍了信息熵应用于系统的安全评价以及水文循环等实际问题中。混沌论是上世纪6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科学,混沌是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性或不规则性,灾害的混沌特征主要表现在短期可预测而长期不可预测的特征。用Lyapunov指数、Kolmogorov熵、分数维等研究、预测灾害系统的演化,以达到防灾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滑坡、基坑的非线性混沌预测以及基于混沌理论的冲击地压预测的具体方法。本文总结大量的灾害研究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总结了灾害系统的非线性与灾变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从大系统角度讨论了如何研究灾害孕育、演化、发生、传播、影响,评定、预测和防止的普遍规律和方法。提出了建立灾害系统和灾变动力学的思想和理论框架体系,为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新思路。
董祚继[7](2007)在《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客观对象。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所必需且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的永恒主题,其间的相互不协调性愈加凸现。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利用土地,合理且公平地分配和再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如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基础,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土地利用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利用土地的历史。有史以来人类利用土地的丰富实践为土地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坚实基础。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最原始的需求,就是丈量土地和分配土地。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不断扩大,这是土地利用规划产生的动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进而要求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利用规划应运而生。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展。各国从其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制度出发,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经验和范例,值得系统地加以比较和借鉴。我国是文明古国,人民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国土全覆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与教训,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发展和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规划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的指导。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进行分析比较,系统总结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经验与教训,根据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构建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开展了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为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社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其中许多变化来自土地利用规划,从而使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被看作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也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比较与借鉴,揭示出一国和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因其基本国情、区情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共同需要,各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目标、方法、程序、管理等也有许多相似性,可供我们借鉴和吸取。通过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历史回顾,充分显示了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变化的态势。改革开放前土地利用规划适应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发展的要求,以工程布局、技术设计和现场铺图为主要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利用规划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以总体规划为主要形式,形成了“地域(用地)分区+控制指标”为主的规划控制方法,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规划理念和方法日益得到重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结果表明:(1)对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有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生态思想、人本主义、可持续性等思想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土地利用系统控制论、土地利用国家干预论和非均衡经济条件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土地利用演化理论、土地利用组织理论和土地利用运行理论。(2)土地利用规划日益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成为必然,但以利用设计为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十分必要。(3)未来社会对土地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并呈多元化的特点,与有限的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呈日益加剧趋势,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粮食、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难点和重点。(4)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应当集中体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各项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促进集约、高效、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牛文娟[8](2007)在《基于系统演化算法的水资源多Agent系统建模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深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水资源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综合运用复杂性科学、水资源优化配置、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系统的实际,从理论分析和技术实现的角度对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介绍水资源优化配置、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科学理论、智能Agent理论、一般的复杂适应系统特性、概念、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水资源系统进行解析,确定了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建立了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概念。其次,本文研究了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建模,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单Agent抽象和建模,以及系统整体建模。单Agent抽象和建模是在对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抽象出水资源系统中的Agent,并根据水资源系统Agent的特点,引入智能Agent的研究成果,建立单Agent的理论和结构模型,将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类行为方式的研究融合到水资源Agent建模的研究中。系统整体建模研究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整体模型,主要考虑如何将单Agent进行组织和协调,实现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协作和进化,以完成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整体目标。在此,本文引入了协同进化机制,建立了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整体协作模型。接着,本文研究了将水资源系统中的Agent和多Agent系统从概念模型的表达方式向仿真模型的表达方式进行转化。从分析Agent的学习机制入手,建立了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三层演化优化模型。从微观个体行为优化级、微观个体交互作用级和宏观系统演化优化级三个层次对优化算法进行了研究。对每一层的优化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仿真,为后续的水资源多Agent系统仿真框架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然后,本文研究了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的仿真问题,对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仿真理论进行了介绍,对基于Agent的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仿真框架。最后,作为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实践应用,本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在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应用本文建立的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编程实现,然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寇晓东[9](2006)在《基于WSR方法论的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自组织、城市管理与城市和谐》文中指出城市是人们为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自发形成的聚居地,是人们在其中从事生产生活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复合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各式各样以及不同方面的城市问题也集中出现。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不容乐观的现状,本文立足整体论展开对城市发展的多维研究。在结合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方法论)与城市发展整体论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系统工程的命题,并以城市自组织、城市管理与城市和谐作为三个主题,开展了对应的具体研究。首先,分八个方面进行了基础理论的文献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SR方法论的城市发展研究框架,亦即城市系统工程的研究框架,并从哲学层面探讨了城市系统工程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接着研究第一个主题,自组织城市系统。总结了自组织理论的要点以及城市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征,进而探讨了自组织城市及其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建模有关研究,建立了一类自组织城市的多主体系统模型,并利用Swarm平台对模型系统描述的城市居住空间自组织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作为系统序参量的城市居民文化、经济属性,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形成与变动具有重要影响。第二个研究主题是城市管理,这建立在对城市逻辑(包括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认识与反思上。通过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与要素,得到了城市发展的四棱锥模型,进而建立了完整的城市管理整体框架模型,并在操作层面给出了城市管理的S-C-H三层次模型。针对西安市城市发展管理的预警与评价问题,分别采用生态足迹与复合系统协调度测度两种方法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得到了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相关对策,包括建立西安市生态安全预警体系以及加强西安市环境工作的力度与连续性等。此外,还结合某项目研究开发了西安政务决策支持系统(XADSS)。最后研究的一个主题是城市制度与城市和谐的关系。在理解城市和谐内涵的基础上,从反面论证了城市制度对城市和谐的推动与保障作用。通过城镇化进程中当地政府及农民与外来投资的利益博弈,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迁移与城市政府对应控制的决策博弈,以及“非典”事件中城市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息博弈三项具体研究,论证了制度的博弈分析这一研究进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揭示出城市政府对城市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而言,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将WSR方法论与城市发展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崭新的学科命题城市系统工程,这既丰富了WSR方法论在具体领域的推广与应用,也使城市发展的整体论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与研究体系;(2)在系统归纳自组织城市特性的基础上,首次利用Swarm平台开发了一类城市居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多主体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组织城市的演化特征,这为开展“人工城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3)从认识与操作层面,分别提出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和城市管理的S-C-H三层次模型;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首次对西安市1995年-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全面测度,论证了西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测度方法,利用该方法首次对西安市1992年-2004年的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全面测度,发现西安市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绩效很不稳定,需要持续改进。(4)提出从“城乡之间的取舍,行业之间的起伏,人际之间的亲疏,群己之间的轻重,我之内外的真假”五个角度来认识城市社会的不和谐,通过对建设和谐城市中具体案例进行的制度博弈分析,提出城市政府在城市制度的形成与变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城市制度建设的决定性力量。
佟金萍[10](2006)在《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水短缺不仅是资源短缺,更是制度短缺,并且制度短缺加剧了资源的短缺。面对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经典配置的失灵效应,提出流域水资源配置应在复杂性范式的指导下,向“沟通与协调”的新配置理念过渡和发展。因此,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如何应用复杂性科学研究和构建适合我国水情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这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它关系到转型时期中国政府与市场如何有效配置水资源的协调性问题。 在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下,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可以被看作是一类CAS,运用CAS理论定量描述水资源配置的系统演进,为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构建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寻求合适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首先,以水权制度变迁为主线剖析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演化过程;之后,根据路径依赖原理得出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是机制演化的绩优路径,并结合CAS理论阐释了机制选择的理论依据;最后,从理论和工作角度界定了机制定义和内涵,构建这一机制,同时阐明机制的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将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的运行和实现视为系统行为,对机制的工作原理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分别建立了水权初始分配模型和水权交易CAS模型。最后结合黄河流域实际,验证适应性配置机制构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给出流域水权分配的监管机制。
二、基于混沌理论的洪水灾害动力机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混沌理论的洪水灾害动力机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垦区与地方相关概念 |
1.2.2 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空间相关理论 |
2.1.2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
2.1.3 基于相关理论的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逻辑框架 |
2.2 国内外区域整合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 |
2.2.1 国内外区域发展的问题解析 |
2.2.2 国内外区域整合发展经验 |
2.2.3 国内外区域整合发展的启示 |
2.3 农垦改革背景下国内垦地区域整合发展实践模式分析及思考 |
2.3.1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实践模式分析 |
2.3.2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方向导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
3.1 发展历程 |
3.1.1 垦地区域形成与发展历程 |
3.1.2 垦地区域总体发展现状 |
3.2 垦地区域发展现状 |
3.2.1 组织与管理 |
3.2.2 区域与城镇建设区空间构成 |
3.2.3 区域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 |
3.2.4 经济与产业发展 |
3.2.5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 |
3.3 垦地区域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
3.3.1 独立性与交叉融合性趋势并存 |
3.3.2 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 |
3.3.3 空间构成的复杂性与碎片化并存 |
3.3.4 协调发展趋向日益突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构成要素解析 |
4.1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方法及步骤 |
4.1.3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水平评价 |
4.2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原因解析 |
4.2.1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存在问题与壁垒 |
4.2.2 垦地区域发展不协调原因解析 |
4.3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价值与动力机制 |
4.3.1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转向辨析与价值构成 |
4.3.2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4.4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构成要素 |
4.4.1 整合发展构成要素提取 |
4.4.2 整合发展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 |
4.5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技术路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与分类重构 |
5.1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 |
5.1.1 空间整合方法选择与分析 |
5.1.2 空间整合中城市权重确定方法与步骤 |
5.1.3 垦地区域空间加权Voronoi图的生成与分析 |
5.1.4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方案构建 |
5.2 垦地区域空间分类重构 |
5.2.1 区域空间分类方法 |
5.2.2 区域空间碎化指数计算与类型划分 |
5.2.3 垦地区域空间分类重构方案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路径 |
6.1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模式 |
6.1.1 区域空间类型特征解析 |
6.1.2 整合发展模式构建 |
6.2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策略 |
6.2.1 区域与城镇空间规划整合策略 |
6.2.2 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整合发展策略 |
6.2.3 产业整合发展策略 |
6.2.4 城镇化与社会整合发展策略 |
6.3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保障机制 |
6.3.1 市场机制 |
6.3.2 合作机制 |
6.3.3 治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与乡村人居环境变迁 |
1.1.2 乡村规划决策的片面性与主观性 |
1.1.3 乡村规划决策的不可持续性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为乡村规划的精准决策提供一种通用路径 |
1.3.2 为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1.3.3 为乡村安全要素防护、生态底线守护、自然资源保护把关 |
1.3.4 为各部门统一决策与信息共享提供基础平台 |
1.4 研究的范围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6 国内外空间规划体系经验与重庆探索 |
1.6.1 国内外空间规划体系经验 |
1.6.2 重庆市关于“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探索 |
1.7 技术路径与研究框架 |
2 重庆市级城乡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
2.1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
2.1.1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2.1.2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整合 |
2.1.3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层次架构 |
2.2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运行的关键技术概述 |
2.2.1 云计算技术 |
2.2.2 SOA技术 |
2.2.3 MVC技术 |
2.3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
2.3.1 组织结构的细化与数据源采集 |
2.3.2 数据入库管理办法 |
2.3.3 软件系统与模块设计 |
3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导向的信息化建设 |
3.1 乡村规划决策的重要因素 |
3.1.1 自然环境要素:地形地貌、灾害、资源 |
3.1.2 社会经济要素:区位、人口、产业、文化 |
3.1.3 空间支撑要素:用地、建筑、市政、规划 |
3.1.4 特殊要素:村民发展意愿、地理标志产品 |
3.2 数据的转换 |
3.2.1 数据采集与梳理 |
3.2.2 数据整合与建库 |
3.2.3 数据更新与查询 |
3.3 南岸区村情综合数据库数据呈现 |
3.3.1 资源环境条件 |
3.3.2 经济社会发展 |
3.3.3 空间支撑要素 |
3.3.4 村民发展意愿 |
3.3.5 地理标志产品 |
4 重庆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开发与信息化建设 |
4.1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概述 |
4.2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总体设计 |
4.2.1 设计依据 |
4.2.2 总体架构 |
4.2.3 技术路线 |
4.2.4 功能结构 |
4.2.5 数据库设计 |
4.2.6 建设原则 |
4.2.7 关键技术 |
4.3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基本功能 |
4.3.1 系统基本框架 |
4.3.2 空间分析功能 |
4.3.3 辅助规划功能 |
4.3.4 其他辅助功能 |
4.4 乡村规划决策支持模型 |
4.4.1 区位分析模型集 |
4.4.2 社会经济分析模型集 |
4.4.3 自然环境分析模型集 |
4.4.4 空间分析模型集 |
4.4.5 特色资源模型集 |
4.4.6 其他模型集 |
4.5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运行环境 |
4.5.1 硬件环境 |
4.5.2 基础软件 |
4.5.3 网络环境 |
4.5.4 安全保障 |
5 重庆乡村规划决策系统的实际运行 |
5.1 重庆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实际运行评述 |
5.2 南岸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指标体系 |
5.2.1 DID分析 |
5.2.2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发展条件与需求分析 |
5.3 南岸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走向 |
5.4 南岸区未来乡村规划思考 |
5.4.1 产业发展先行 |
5.4.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4.3 保障居者有其屋 |
5.4.4 守住安全底线 |
5.4.5 小结 |
6 重庆市乡村规划决策系统的适用性验证 |
6.1 巴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系统验证 |
6.1.1 DID分析 |
6.1.2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6.1.3 发展条件与需求分析 |
6.1.4 巴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走向 |
6.2 渝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系统验证 |
6.2.1 DID分析 |
6.2.2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6.2.3 发展条件与需求分析 |
6.2.4 渝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走向 |
6.3 结果分析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第三章中南岸区各街镇村庄现状统计表 |
附录B: 第五章中南岸区各街镇村庄现状统计表 |
附录C: 第六章中巴南区和渝北区各街镇村庄数据统计表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3)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风险分析及对林果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乌鲁木齐市自然环境概况 |
2.2 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概况 |
2.3 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成因分析及已有防范措施 |
第3章 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风险分析 |
3.1 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评价方法及数据处理 |
3.2 乌鲁木齐市历史水文灾害特征 |
3.3 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致灾体危险性分析 |
3.4 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承灾体易损性影响分析 |
3.5 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分析 |
3.6 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风险综合分析 |
3.7 讨论 |
3.8 小结 |
第4章 水文灾害对乌鲁木齐林果业的影响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现状 |
1.3.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现状 |
1.3.4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主体行为仿真研究现状 |
1.3.5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集群创新 |
2.1.2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 |
2.1.3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
2.2 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及理论 |
2.2.1 复杂适应系统特征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3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的相关理论 |
2.3.1 知识进化理论 |
2.3.2 合作创新理论 |
2.3.3 群体行为理论 |
2.3.4 创新网络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
3.1.1 基本属性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 |
3.1.2 演化过程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 |
3.1.3 主体行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 |
3.2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分析 |
3.2.1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自身的适应性学习行为 |
3.2.2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合作行为 |
3.2.3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的群体行为涌现 |
3.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主体行为分析方法选择 |
3.3.1 进化计算 |
3.3.2 随机微分方程 |
3.3.3 多主体仿真 |
3.3.4 复杂网络 |
3.3.5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适应性学习行为 |
4.1 NK模型的引入 |
4.1.1 NK模型的适用性 |
4.1.2 NK模型的基本原理 |
4.2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适应性学习的NK模型框架 |
4.2.1 适应性学习的影响要素 |
4.2.2 适应性学习的模型框架 |
4.3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适应性学习的NK模型应用 |
4.3.1 NK模型参数设定 |
4.3.2 NK模型应用过程 |
4.4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适应性学习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合作行为 |
5.1 演化博弈论的引入 |
5.1.1 演化稳定策略 |
5.1.2 复制者动态方程 |
5.2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交互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 |
5.2.1 交互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2.2 交互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2.3 交互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仿真 |
5.3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交互合作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 |
5.3.1 交互合作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3.2 交互合作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3.3 交互合作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仿真 |
5.4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合作案例分析 |
5.4.1 中关村的主体交互合作模式 |
5.4.2 中关村的主体交互合作博弈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的群体行为涌现 |
6.1 群体行为涌现效应的引入 |
6.1.1 群体行为涌现的规模效应 |
6.1.2 群体行为涌现的结构效应 |
6.1.3 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的逻辑关系分析 |
6.2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的群体行为涌现规模效应 |
6.2.1 群体行为涌现规模效应与多主体仿真平台 |
6.2.2 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行为描述 |
6.2.3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仿真模型的逻辑结构 |
6.2.4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仿真模型的度量指标 |
6.2.5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仿真模型的运行结果 |
6.3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的群体行为涌现结构效应 |
6.3.1 群体行为涌现结构效应与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
6.3.2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的网络模型基本算法 |
6.3.3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的网络模型计算结果 |
6.4 产业集群创新多主体的群体行为涌现案例分析 |
6.4.1 中关村的群体行为涌现规模效应 |
6.4.2 中关村的群体行为涌现结构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1 "自然的人化"与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 |
1.1.2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风土"突变"(vernacular mutation) |
1.1.3 当代我国人文生态演进的局限与困惑 |
1.2 释题及相关观念的澄清 |
1.2.1 释题 |
1.2.2 相关观念的澄清 |
1.2.2.1 澄清一: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是历史的必然 |
1.2.2.2 澄清二:当前生态环境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危机 |
1.2.2.3 澄清三:人类有意识的介入自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 |
1.2.2.4 澄清四:将"自然的人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3 论文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3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系统建构 |
2.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哲学基础 |
2.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多重研究视野 |
2.2.1 自然演替进程的生态学视野 |
2.2.2 自然人文演进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
2.3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关系的建构 |
2.3.1 自然生态的人文拓展 |
2.3.1.1 自然生态层面 |
2.3.1.2 人文生态层面 |
2.3.1.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2.3.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等级层次体系 |
2.3.3 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
2.3.4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2.4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机制 |
2.4.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机制 |
2.4.2 社会文化发生与演进机制 |
2.4.3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历程与当代转换 |
3.1 传统人类生存经验概述 |
3.1.1 早期人类聚居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3.1.2 传统的聚落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适应性经验 |
3.2 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3.2.1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二元对立 |
3.2.2 矫枉过正:走向科学与理性的环境意识 |
3.3 当代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转换 |
3.3.1 后现代文化价值观 |
3.3.2 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人文思考 |
3.3.3 体验的回归与形式的消解 |
3.3.4 区域与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复杂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4.1 自然生态因素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1 基于区域、微气候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2 基于地形、地貌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3 基于景观水文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4 基于土壤改善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1.5 基于自然干扰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4.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自然人文演进 |
4.2.1 维护原有健康、进化的自然植被群落 |
4.2.2 保护和发展动物栖息地系统 |
4.2.3 基于人类需求的自然文化生态演进 |
4.3 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演替进程的管理 |
4.3.1 景观异质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 |
4.3.2 自然生态系统演进的原则与方法 |
4.3.3 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与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5.1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文化生成与演进原理 |
5.1.1 自然驱动力——物候特征的制约性 |
5.1.2 人文驱动力——人类生存经验的适应性 |
5.1.3 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 |
5.2 当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 |
5.2.1 当代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 |
5.2.2 引入景观参与者的视角 |
5.2.3 文化生成与演进中具体情境的建立 |
5.2.4 景观参与者与具体情境的互动交流 |
5.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本然·应然·已然之辩 |
5.3.1 本然·应然·已然之辩 |
5.3.2 绝对观念的乌托邦·个体原真性生命体验 |
5.3.3 话语权·话语体系 |
5.3.4 持续文化生命力的日渐彰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6.1 "自然-城市-文化"的综合演进 |
6.1.1 从构成形式到运作过程的概念转换 |
6.1.2 作为引导区域与城市复兴的触媒 |
6.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多重社会角色 |
6.2.1 缝合区域与城市的肌理 |
6.2.2 引导周边区域与城市有机更新 |
6.2.3 推动城市新区景观的发展 |
6.2.4 构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
6.3 驱动区域与城市再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 |
6.3.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作为景观介入城市的策略 |
6.3.2 案例研究1:驱动城市再生的弗莱士河公园 |
6.3.3 案例研究2:莱茵河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历程 |
6.3.3.1 西方文明的腹地 |
6.3.3.2 莱茵河流域的衰败 |
6.3.3.3 莱茵河2020:重塑流域生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新探索 |
7.1 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现状与思考 |
7.1.1 对自然认知的不足 |
7.1.2 抽象审美的文化价值观 |
7.1.3 城市中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的破碎 |
7.2 杭州西湖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图景:2000-2010 |
7.2.1 阅读风土西湖——西湖的历史演进概述 |
7.2.1.1 西湖的形成 |
7.2.1.2 西湖的自然演进主题——淤塞、荒芜 |
7.2.1.3 西湖的人文演进主题——疏浚、整治 |
7.2.1.4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中的西湖 |
7.2.2 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西湖水域西进工程 |
7.2.3 自然进程管理与文化表达——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设计 |
7.2.3.1 区位分析与历史变迁 |
7.2.3.2 立意与构思 |
7.2.3.3 场地中的自然文化解读与展示 |
7.2.3.4 规划与设计 |
7.2.4 引导城市的更新——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申报ASLA奖) |
7.2.4.1 问题分析与挑战 |
7.2.4.2 分区规划 |
7.2.4.3 综合效益 |
7.2.5 杭州西湖申遗将推动西湖文化全面复兴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8.2 对"自然的人化"的再思考 |
8.2.1 概念·形式 |
8.2.2 土着·前卫 |
8.2.3 文化·自然 |
8.2.4 显影本来面目 |
8.3 创新点和不足 |
8.4 研究启示及展望 |
8.4.1 研究启示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一:杭州西湖历代整治概述 |
附录二:近代莱茵河流域治理及相关事件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 |
1.4 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与主要结果 |
1.5 关于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灾变与耗散结构理论 |
2.1 灾变系统耗散结构与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复杂性概述 |
2.2 复杂开放系统的耗散特征 |
2.3 耗散系统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 |
2.4 现代非线性理论基础 |
2.5 工程结构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推导工具 |
2.6 耗散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灾变特征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协同学理论基础 |
3.1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 |
3.1.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
3.1.2 一些典型系统的协同学数学描述 |
3.2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特性 |
3.3 灾害自组织的幂分布律 |
3.4 灾变过程的随机扩散特征 |
3.5 灾害系统演化的沙堆动力学模型 |
3.6 工程系统灾变的自组织理论应用 |
3.7 岩石—岩体工程系统灾变的协同、分岔分析应用 |
3.8 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的协同学分析与预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突变论特征 |
4.1 突变论的基本概念 |
4.2 突变论理论基础与基本分析方法 |
4.3 事故和灾害的突变论预测与评价 |
4.4 突变理论在岩土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5 突变理论在采矿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6 突变理论在水利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7 降雨裂缝渗透影响下山体边坡失稳灾变分析 |
4.8 灾变分析的燕尾型突变动力学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灾变行为的模糊理论描述 |
5.1 模糊数学基础 |
5.2 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 |
5.3 灾变问题的模糊分析及隶属度函数 |
5.4 灾变特征的模糊识别评价 |
5.5 灾变状态的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定 |
5.6 灾变信息熵的模糊性 |
5.7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状原理的灾害预测 |
5.8 工程系统灾变的多理论综合模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系统生态环境灾变的链式的理论 |
6.1 自然灾害链式的理论体系 |
6.2 灾害链式结构的数学关系与模型分析 |
6.3 自然灾害链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
6.4 自然灾害链式理论的工程分析算例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系统灾变的灰色预测 |
7.1 灰色分析的基本数学原理 |
7.2 灾害的灰预测 |
7.3 灰色预测理论的应用 |
7.4 灰色理论与其它理论的结合应用 |
7.5 灰色多维评估理论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系统灾变特征的信息熵表示 |
8.1 熵的概念与基础 |
8.2 各种熵间的关系与应用 |
8.3 最大熵原理及其在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
8.4 工程结构分析中灾变信息熵应用 |
8.5 灾变信息熵的非确定性描述 |
8.6 信息熵在系统安全、风险、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灾变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综合分析 |
9.1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分析 |
9.2 混沌的的识别与预测 |
9.3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相空间重构技术与应用 |
9.4 基于机理模型的工程灾变综合分析 |
9.5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综合分析方法与模型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一般研究 |
2.2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 |
2.3 关于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研究 |
2.4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 |
2.5 关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
2.6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关系研究 |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及其演变 |
3.1 人地关系的产生及其历史分析 |
3.1.1 人地关系的产生 |
3.1.2 人地关系的演变 |
3.1.3 人地关系中衰落文明的启示 |
3.1.4 当代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 |
3.2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
3.2.1 规划 |
3.2.2 土地与土地利用 |
3.2.3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
3.2.4 作为公共政策的土地利用规划 |
第4章 国外和台湾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比较与借鉴 |
4.1 规划理论 |
4.2 规划体系 |
4.3 规划目标 |
4.4 规划程序 |
4.5 规划方法 |
4.6 规划管理 |
4.7 境外土地利用规划简评 |
4.8 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
第5章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与发展 |
5.1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历史回顾 |
5.1.1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分期 |
5.1.2 土地利用规划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5.2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演进 |
5.3 对近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和反思 |
5.3.1 近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效 |
5.3.2 近两轮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5.4 转变规划观念和方法的哲学思考 |
5.4.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5.4.2 改进规划的思想方法 |
第6章 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 |
6.1 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思想基础 |
6.1.1 理想主义 |
6.1.2 理性主义 |
6.1.3 生态思想 |
6.1.4 人本主义 |
6.1.5 可持续观念 |
6.1.6 权威主义 |
6.1.7 实用主义 |
6.2 土地利用系统控制论 |
6.2.1 系统思想与土地利用系统思想 |
6.2.2 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与特性 |
6.2.3 土地利用系统模型 |
6.2.4 土地利用系统控制 |
6.3 土地利用国家(政府)干预论 |
6.3.1 国家干预的理论渊源 |
6.3.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6.3.3 土地市场配置和国家干预的利弊 |
6.3.4 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方式和手段 |
6.4 非均衡经济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
6.4.1 均衡与非均衡 |
6.4.2 土地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其状态 |
6.4.3 现行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局限 |
6.4.4 经济体制与土地资源配置 |
6.4.5 非均衡经济运行中土地利用规划 |
6.5 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其他理论 |
6.5.1 人地关系理论 |
6.5.2 公共管理理论 |
6.5.3 人类生态学理论 |
第7章 公共政策视角的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理论 |
7.1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 |
7.1.1 国内外有关规划理论构成的代表性观点 |
7.1.2 研究规划理论构成的前提 |
7.1.3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构成 |
7.2 土地利用演化理论(本来怎样) |
7.2.1 土地利用自然演变理论 |
7.2.2 土地利用价值规律理论 |
7.2.3 土地利用社会、政治理论 |
7.3 土地利用组织理论(应该怎样) |
7.3.1 人地协调论 |
7.3.2 城乡统筹论 |
7.3.3 域协调论 |
7.4 土地利用运行理论(怎样实现) |
7.4.1 规划程序理论 |
7.4.2 自组织理论 |
7.4.3 物质环境论 |
7.4.4 社会文化论 |
7.4.5 适应性管理 |
第8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和制定方法 |
8.1 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
8.2 问题界定与目标拟定——土地利用规划前期研究 |
8.2.1 问题界定 |
8.2.2 规划目标和指标的拟定 |
8.2.3 问题界定与目标拟定中的技术方法 |
8.3 备选方案、预测、择优和合法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 |
8.3.1 规划备选方案 |
8.3.2 土地利用预测 |
8.3.3 方案比较与择优 |
8.3.4 规划的合法化 |
第9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
9.1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与监测 |
9.1.1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 |
9.1.2 土地利用规划的监测 |
9.2 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
9.2.1 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估 |
9.2.2 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 |
第10章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的构建 |
10.1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 |
10.1.1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土地供需的总体态势 |
10.1.2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原则 |
10.1.3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 |
10.2 专题研究思路 |
10.2.1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思路 |
10.2.2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思路 |
10.2.3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思路 |
10.2.4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思路 |
10.2.5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思路 |
10.2.6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思路 |
10.3 规划修编难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协调问题 |
10.3.1 两规协调研究现状 |
10.3.2 两规协调宏观层面:健全空间规划体系 |
10.3.3 两规协调微观层面: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
10.4 规划体系建设 |
第11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战略目标 |
11.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任务、内容与方法 |
11.1.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任务 |
11.1.2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1.3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1.2 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
11.2.1 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 |
11.2.2 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格局 |
11.3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
11.3.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总体思路 |
11.3.2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目标与阶段 |
11.3.3 土地利用战略选择与任务 |
第12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用地预测 |
12.1 未来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
12.1.1 经济增长预测 |
12.1.2 人口发展预测 |
12.2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
12.2.1 指标预测法 |
12.2.2 回归预测法 |
12.3 耕地需求量预测 |
12.3.1 耕地需求量预测 |
12.3.2 耕地保护指标空间分解 |
12.4 土地利用潜力和土地供需分析 |
12.4.1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
12.4.2 土地供求矛盾及其区域差异性 |
12.4.3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供需平衡状况 |
12.4.4 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下建设用地供需平衡 |
12.4.5 节约集约用地对土地供需平衡的调节 |
第13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战略分区 |
13.1 土地利用战略分区的内涵 |
13.2 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1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3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2.4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
13.3 土地利用战略分区方案及其土地利用方向 |
13.3.1 都市经济区 |
13.3.2 人口-产业集聚区 |
13.3.3 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 |
13.3.4 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 |
13.3.5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区 |
13.3.6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 |
13.3.7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 |
第14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4.1 研究结论 |
14.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学研究 |
(8)基于系统演化算法的水资源多Agent系统建模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研究综述 |
1.2.3 人工智能与Agent理论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组织结构与创新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 |
2.1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理论 |
2.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概述 |
2.1.2 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再认识 |
2.1.3 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方法 |
2.2 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 |
2.2.1 问题的边界—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的界定 |
2.2.2 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的宏观特性分析 |
2.2.3 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 |
2.2.4 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机制 |
2.2.5 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
2.2.6 水资源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领域 |
2.2.7 研究方法—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基本概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资源多 Agent系统建模 |
3.1 水资源多 Agent系统建模的任务 |
3.1.1 水资源多Agent系统建模的任务 |
3.1.2 Agent模型的类型 |
3.2 建立领域 Agent模型 |
3.2.1 主体的概念 |
3.2.2 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基本概念:对象与Agent |
3.2.3 水资源多Agent系统中Agent的抽象与确立 |
3.3 建立概念 Agent模型 |
3.3.1 Agent的概念模型 |
3.3.2 Agent的内部模型 |
3.4 水资源多 Agent系统的整体模型 |
3.4.1 生物系统的协同进化理论 |
3.4.2 水资源系统中的协同进化关系 |
3.4.3 基于协同进化的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协作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资源多 Agent系统的演化算法研究 |
4.1 水资源多 Agent系统演化的层次模型 |
4.2 Agent的演化优化 |
4.2.1 基于遗传算法的学习分类器系统概述 |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Agent行为优化算法 |
4.2.3 一个算法实例 |
4.3 基于细粒度模型遗传算法的 Agent群体行为优化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基于细粒度模型遗传算法的Agent群体行为优化算法 |
4.3.3 一个算法示例 |
4.4 基于多目标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的系统演化优化 |
4.4.1 问题描述 |
4.4.2 协同进化遗传算法概述 |
4.4.3 基于多目标共生型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的系统演化优化算法 |
4.4.4 一个算法示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资源多 Agent系统的仿真框架 |
5.1 基于 Agent的仿真方法概述 |
5.1.1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5.1.2 基于Agent的仿真研究现状 |
5.2 水资源多 Agent系统的仿真框架 |
5.2.1 水资源多Agent系统仿真框架的构成 |
5.2.2 Agent的仿真模型 |
5.2.3 Agent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5.2.4 水资源多Agent系统的仿真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实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配置仿真研究 |
6.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
6.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6.2.1 仿真模型中的Agent输出主体类型表 |
6.2.2 Agent的行为规则 |
6.2.3 Agent间关联图 |
6.2.4 评价指标 |
6.2.5 仿真程序实现细节 |
6.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6.3.1 水量分配方案 |
6.3.2 社会经济统计指标 |
6.3.3 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协调度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成果及特点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基于WSR方法论的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自组织、城市管理与城市和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前提 |
1.2.1 整体论与系统工程 |
1.2.2 WSR方法论 |
1.2.3 研究思路 |
1.2.4 主要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系统工程的哲学透视 |
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发展 |
2.2 城市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性质与学科定位 |
2.3 系统哲学探讨 |
2.4 城市系统工程本体论:城市整体 |
2.5 城市系统工程认识论:城市系统、城市逻辑与城市制度 |
2.6 城市系统工程方法论:演化、控制与博弈 |
2.7 城市系统工程价值论:和谐城市 |
第3章 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城市 |
3.1 自组织理论 |
3.1.1 耗散结构理论 |
3.1.2 超循环理论 |
3.1.3 协同学 |
3.1.4 评论 |
3.2 自组织系统的特点 |
3.2.1 开放与有序 |
3.2.2 随机性涨落与非线性竞协 |
3.2.3 稳定、突变、分叉与选择 |
3.2.4 路径依赖与情境发展 |
3.3 城市系统的自组织 |
3.3.1 城市系统:开放、有序与复杂的统一 |
3.3.2 城市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
3.3.3 城市系统演化的多样性 |
3.3.4 城市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
3.4 自组织城市 |
3.4.1 自组织城市的概念 |
3.4.2 自组织城市的类型 |
3.4.3 本文关注的自组织城市 |
3.4.4 自组织城市研究的意义 |
第4章 自组织城市的MAS模型及Swarm仿真 |
4.1 对所研究的自组织城市的界定 |
4.2 城市建模的MAS方法 |
4.2.1 城市建模的主要阶段及常用方法比较 |
4.2.2 城市仿真建模的MAS方法 |
4.3 Swarm仿真平台述评 |
4.3.1 Swarm仿真平台概述 |
4.3.2 Swarm的类库 |
4.3.3 Swarm中应用程序的框架及编制 |
4.4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系统的MAS模型 |
4.4.1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讨论 |
4.4.2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系统MAS模型的建立 |
4.4.3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系统MAS模型的描述 |
4.5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系统的Swarm仿真 |
4.5.1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系统自组织过程仿真 |
4.5.2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系统稳定性仿真 |
4.5.3 对城市住宅价格的讨论 |
第5章 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 |
5.1 城市逻辑及其反思 |
5.1.1 城市逻辑的现实性 |
5.1.2 对城市逻辑的反思 |
5.2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管理 |
5.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 |
5.2.2 城市管理的本质 |
5.2.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
5.3 对发展的管理与管理的发展 |
5.3.1 对城市发展的管理 |
5.3.2 城市管理的发展 |
5.4 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 |
5.4.1 城市管理的S-C-H三层次模型 |
5.4.2 城市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 |
5.5 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与城市管理机构综合 |
5.5.1 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 |
5.5.2 城市管理机构的综合 |
第6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预警与评价 |
6.1 模型与算法 |
6.1.1 生态足迹分析 |
6.1.2 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 |
6.1.3 城市可持续性评价 |
6.2 西安市生态足迹分析及生态安全预警 |
6.2.1 数据准备 |
6.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 |
6.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2.4 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安市生态安全预警 |
6.3 西安市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 |
6.3.1 子系统序参量的确定 |
6.3.2 数据准备 |
6.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4 西安市城市可持续性评价 |
6.5 进一步的讨论 |
6.5.1 城市管理三个研究主题的相关性 |
6.5.2 对城市发展的控制 |
6.5.3 城市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
第7章 城市制度与城市和谐 |
7.1 城市制度与城市和谐的关系 |
7.1.1 城市和谐的内涵 |
7.1.2 城市制度对城市和谐的支撑与推动 |
7.2 城市制度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
7.2.1 城市制度的内涵及其划分 |
7.2.2 制度分析基础 |
7.2.3 城市制度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
7.3 城市制度分析的实例研究 |
7.3.1 城镇化中的农民利益保护 |
7.3.2 城市化中的流动人口控制 |
7.3.3 城市政府与公众的信息博弈 |
7.4 城市和谐的关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水资源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
1.1.2 流域水资源配置与管理面临复杂性科学的挑战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资源配置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在水资源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3 进化博弈理论及在水资源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选题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研究 |
2.1 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演化的分析基础 |
2.1.1 配置系统演化的基本假设 |
2.1.2 配置系统演化的基本原理 |
2.2 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的CAS特性分析 |
2.2.1 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复杂性 |
2.2.2 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的CAS特征 |
2.3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演进 |
2.3.1 配置复杂主体的学习模型 |
2.3.2 配置多主体的学习过程 |
2.3.3 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演进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基本理论研究 |
3.1 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演化分析 |
3.1.1 配置机制的演化解释:以水权制度变迁为主线 |
3.1.2 配置机制的绩优路径选择: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 |
3.2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选择的理论解释 |
3.3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的构建 |
3.3.1 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的定义和内涵 |
3.3.2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构建原理 |
3.4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的运行机理 |
3.4.1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运行机理 |
3.4.2 流域水资源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的互动涌现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运行和实现 |
4.1 适应性配置机制运行和实现的总体框架 |
4.2 基于CAS的适应性配置机制运行和实现系统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SWARM的适应性配置机制仿真结果分析 |
4.3.1 CAS仿真平台:SWARM |
4.3.2 基于CAS的适应性配置机制仿真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的案例研究 |
5.1 黄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案例研究的总框架 |
5.2 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演化 |
5.2.1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5.2.2 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演化 |
5.3 黄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的运行和实现 |
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实现前提:初始水权的确立 |
5.3.2 基于CAS理论的黄河流域水权交易案例分析 |
5.4 黄河流域水权分配的监督与管理 |
5.4.1 水权分配的宏观制度监管 |
5.4.2 水权分配的微观技术监管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混沌理论的洪水灾害动力机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D]. 李书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2]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D]. 金伟. 重庆大学, 2017(12)
- [3]乌鲁木齐市水文灾害风险分析及对林果业的影响研究[D]. 李星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4]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行为研究[D]. 贾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12)
- [5]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D]. 李利.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6]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D]. 王沙燚. 浙江大学, 2008(08)
- [7]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董祚继.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8]基于系统演化算法的水资源多Agent系统建模仿真研究[D]. 牛文娟. 河海大学, 2007(06)
- [9]基于WSR方法论的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自组织、城市管理与城市和谐[D]. 寇晓东.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4)
- [10]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研究[D]. 佟金萍. 河海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