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检验年轮同位素比作为历史 CO_2 代理的可靠性

重新检验年轮同位素比作为历史 CO_2 代理的可靠性

一、Re-examining the reliability of tree-ring isotope ratio as a historical CO_2 proxy(论文文献综述)

曾旭[1](2020)在《云南临沧晚中新世六种壳斗科化石研究及古气候重建》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以来,全球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地质事件,对全球地质构造格局以及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亚洲的地貌地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它不仅改变了亚洲的气候格局,使得南亚季风影响范围逐渐南退,难以对中国西部产生显着影响,使得中国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总体上表现为东部较为湿润、西部较为干旱的气候格局。同时也导致我国新生代以来的古植物区系的演变。受到全球地质事件以及全球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影响,导致了晚中新世以后全球气温逐渐降低以及第四纪冰期的到来。同时由于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我国云南地区形成了复杂的地貌类型,形成了众多的断陷盆地,这些盆地不仅生长着各种现代植物,还保存了丰富的古植物化石。这些化石记录,不仅对新近纪亚洲植物区系的演化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现代植物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为研究我国新生代植物群种类以及其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云南临沧邦卖盆地便是这众多盆地之一,邦卖植物群种属众多,主要为化石叶片,共37科、59属、71种。作为古植物群的主要分子之一,壳斗科构成了古植被的建群种。通过对其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新生代以来我国的植物化石记录,而且可以重建地质时期的古气候。本文对采自云南临沧晚中新世邦卖组地层的壳斗科叶片化石的宏观以及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共鉴定出2属6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2个相似种。并且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其最近现存亲缘种。通过确定的化石种及其对应的最近现存亲缘种的气孔参数以及碳同位素值分别利用4种不同的模型方法定量重建了晚中新世古大气CO2浓度。其中利用气孔比率法重建的结果为399.0505.4ppmv;利用气孔指数法重建的CO2结果为365.7382.9 ppmv;利用光合气体交换模型重建的结果为368.2409.8ppmv;利用植物碳同位素模型重建的结果为305.5367.7 ppmv。尽管4种方法重建的结果均不同,但与全球其他模型方法重建的结果对比来看,其结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外,通过对比这四种方法的重建结果,我们认为气孔比率法和光合气体交换模型重建的结果精确性更高,与其他利用植物重建的结果平均值接近,可以代表晚中新世CO2浓度的范围。同时本文利用获得的化石植物以及现生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值,计算了化石植物和现生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晚中新世该地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略高于现代植物,通过对比分析古气候因素后认为夏季温度是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顾洪亮[2](2020)在《树轮气候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以模拟和实测树轮数据分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树轮作为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代用指标已被广泛应用。当前的研究呈现多种树轮指标(宽度、稳定同位素、密度等)、多维气候因子(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热量指数、ENSO、SPEI、sc PDSI、NDVI等)、多样数理分析方法(线性、非线性等)和多时空尺度(年、季、月、日,全球、区域、局地等)交互的特点。一些研究发现,对于同样的数据,不同的分析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如何科学高效地分析它们的变化特征和相互关系,合理准确地提取气候变化信息,是树轮气候领域面临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需求下,本文以实测树轮数据和模拟数据为基础,面向R语言进行树轮气候信息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树轮气候信息更准确、高效的提取提供方法支持和策略选择依据。其中实测数据包括我国亚热带6个不同地区采集的286棵马尾松的不同宽度指标(全轮、早材、晚材)、不同组分(全木、α纤维素、综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树轮数据和国际树轮数据库数据,从更大区域和更大样本量的方向评估树轮-气候信息提取方法。最终取得如下一些新的认识。1. 树轮宽度研究中,首先需要去除非气候生长趋势。现在常用的去趋势方法有各自的不足,如负指数法可能会出现拟合失败和丢失低频气候信号问题;Spline、RCS、signal-free RCS法面临人为选择截断区间的问题。而基于时间序列的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法(CEEMD)完全以数据为中心进行不同频率的信号分解,避免了人为因素,建立的模拟年表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对“低频信号丢失”问题有一定的减轻。建立的实测树轮年表数据的相位变化与常用去趋势法(如负指数、Spline、signal-free RCS等)相对一致,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有一定的提高。基于大区域格网气象数据及其近邻的树轮宽度数据进行点-点主成分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CEEMD的模型评估指标(VRSQ、VRE、VCE)与其他去趋势法差距微小。从时序信号理论来看,相较于先验基函数模型,这种基于数据本身的自适应“无基”时序分解法,在树轮气候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2. 传统相关方法(Pearson、Kendall、Spearman)定量分析树轮-气候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时,往往只对线性或单调相关关系起作用,易受异常值和样本量影响,鲁棒性不高。本文利用模拟数据和已公开发表的树轮数据对传统和现代相关方法(互信息、距离相关、最大信息系数、Hoeffding‘s D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对于同一数据集,不同的相关分析量化的相关系数有一定的差异。距离相关和互信息方法不仅在量化树轮-气候线性相关关系时具有与Pearson相关大致相当的性能,而且还适用于非线性相关分析,可作为树轮-气候相关分析的辅助方法。3. 非平稳的树轮气候时间序列和气候变量间的共线性可能引起虚假回归问题和特征变量信息冗余,从而为树轮气候回归模型的构建带来不确定性。通过对全球67414个CRUts4.03格网点进行非平稳检验,发现均温因子在全球约58%的格网点表现为显着的非平稳变化,而显着平稳变化的格网点主要集中在北纬40°–70°之间;降水因子约15%的格网点表现为显着非平稳变化,其趋势显着非平稳变化格网点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区域。因此,在进行树轮气候时序回归分析时,需关注平稳性检验和平稳化处理,以降低重建模型的不确定性。针对特征变量选择问题,本文以模拟数据和美国科罗拉多河上游的树轮宽度数据为例,发现基于信息熵的偏互信息相关算法遴选关系显着的特征变量,不仅能减轻信息冗余问题,且能遴选出非线性相关的变量,拟合优度优于逐步回归方法。4. 基于线性(MLR、MT)和非线性(BRNN、RF)方法,选用不同时间分辨率(日值、月值)的气候因子建立树轮宽度-气候响应模型,对比发现BRNN和MLR方法优于MT、RF方法。相较于月值气候数据,利用日值数据分析,回归模型最大方差解释量有一定的提高。5. 面对全球尺度的格网树轮气候数据,必需求解近邻点间的距离。但是对于大量的数据集,如何快速高效的求解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引入Hash算法,基于R语言编写的函数代码不仅能对大数据集快速求解,而且准确度高。6. 通过对马尾松不同轮宽指标(全轮、早材、晚材)、不同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全木、α纤维素、综纤维素)与各气候因子的月、季节相关和时间稳定性特征分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树轮气候研究中代用指标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结果表明,同一样区三种轮宽年表响应气候模式较为一致,细分早晚材宽度指标对于提取更多气候信号作用不大。在不同研究区,最为显着影响马尾松树轮宽度的气候因子不同。三种组分的δ13C年变化模式较为相似,与同一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相位相同。这表明利用马尾松树轮的δ13C进行气候研究工作时,无需进行比较耗时的纤维素提取。三种组分的δ13C均值在所有研究区均表现出与夏秋季节的相对湿度显着负相关关系。从更大范围内来看,在不同气候环境下,同一时间区间,相较于宽度指标,马尾松的稳定碳同位素响应的气候信号更强,轮宽指标储存的显着性气候信号在更大区域上表征不同。这些新的认识,为科学高效提取树轮气候信息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对于推进树轮气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石福习[3](2019)在《北疆阿勒泰高山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文中认为目前,在西风控制的中亚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地区)能高分辨率追踪全新世尺度上大气降水氧同位素(δ18Op)变化的主要有冰心和石笋δ18O记录,缺乏其它年代可靠、气候指示意义明确的相关气候代用指标。泥炭具有分辨率高和易于测年等优点,尤其是泥炭α-纤维素δ18O是全新世尺度上区域水文-气候的重要示踪剂。由于植物α-纤维素H、O同位素组成仅由植物吸收的H2O同位素组成所决定,如果土壤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则植物α-纤维素中δ18O可保留大气降水δ18O信号,从而应用于古气候研究。很早有学者就发现树轮α-纤维素氧同位素(δ18Ocell)可记录大气降水氧同位素(δ18Op),因而认为在中高纬度地区,其是“古气温”的敏感指示器。但是,随着现代过程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有很多的学者也认识到,植物α-纤维素δ18O不仅受到气温的影响,还可能受到降水量、相对湿度、水汽源以及水文输入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应用也比较简单,几乎没有涉及到现代过程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譬如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东部季风区草本泥炭δ18Ocell主要记录了全新世夏季气温的变化。然而,泥炭α-纤维素δ18O在我国西北内陆的应用仍属空白,分布于西风控制的中亚干旱区的高山草本泥炭地植物α-纤维素δ18O的气候意义是什么?是否也可以记录古气温?值得开展相关研究。鉴于此,本论文选取了北疆阿勒泰高山区沉积连续的泥炭岩心,从现代过程入手,在明确优势莎草植物α-纤维素δ18O气候指示意义的基础上,重建了全新世以来该区域的古气候演化历史。本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在空间尺度上,来自我国内陆包括中亚干旱区、东部季风边缘区和青藏高原的广阔空间范围内的104个表土采样点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土当中植物残体α-纤维素氧同位素(δ18Ocell)与年均大气降水同位素(δ18Op)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62,n=104,p<0.001),说明植物残体α-纤维素氧同位素确实可以忠实地追踪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信号。在青藏高原(29°N37°N)上,由于受到印度季风和西风水汽来源差异的影响,δ18Op和δ18Ocell均随着纬度升高而偏正,表现出反向的“纬度效应”;而中国北方(37°N51°N)地区,δ18Op和δ18Ocell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偏负,表现出明显的“纬度效应”,说明温度是控制我国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残体α-纤维素氧同位素变异的主要因素,但是相对湿度的作用亦不可忽视。2)在时间尺度上,通过2014年和2017年两个生长季(5-9月)的水文-气候-植物的系统观测,分析了阿勒泰哈拉沙孜草本泥炭地优势莎草帕米尔苔草(Carex pamirensis)α-纤维素氧同位素与其源水间的潜在关联。由于冬季积雪和季节性冻土的融化,使得生长季前期(5-7月)泥炭地整体水位较高,生长季后期(8-9月)泥炭地水位逐渐下降至稳定;沼泽水/土壤水的δ18O与氧同位素偏负的汇入融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r=0.72,n=15,p=0.002),而与氧同位素偏正的夏季降水关系不大;稳定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得出,汇入融水占泥炭地平均来源水的76%,而夏季降水仅占24%,说明冬季在泥炭地及周围山坡积累的冰雪物质在初夏季节开始融化且持续稳定供给,从而成为生长季节前期植物生长所利用来源水的主体,而夏季降水因主要表现为5次短时间极端降水事件并快速流失,从而对植物生长的贡献有限;由于较高的相对湿度(7380%),使得融水、沼泽水和土壤水这些外源水遭受了有限的蒸发富集,而内源水(尤其是叶片水)在气孔蒸腾作用下容易富集重的同位素,说明外源水氧同位素组成可以直接反映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组成;利用Roden–Lin–Ehleringer机理模型发现,由于在月尺度上泥炭地白天的(08:00-20:00)相对湿度变异非常小(4758%),使得蒸发富集效应对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的影响变成为了一个可能的常数(ΔModelled=11.13±1.07‰),再加上植物纤维素在合成过程中对变异性较大源水的平滑效应(smoothing effect),使得帕米尔苔草α-纤维素氧同位素变异也在非常窄的范围内<±3‰,且主要受控于沼泽水/土壤水氧同位素组成。因此,阿勒泰高山泥炭地莎草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δ18Ocell)主要继承了区域冬半年(10-4月)平均降水氧同位素(δ18Op)的信号。3)进一步对阿勒泰(2000-2002/2014-2018)及其毗邻地区6个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站点(1980-2003)的冬季(10-4月)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年内尺度上,阿勒泰及其毗邻地区冬季降水氧同位素(δ18Op)和冬季气温(T)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阿勒泰的冬季气温可以解释其冬季降水δ18Op变异的69%。通过对阿勒泰南部的GNIP站点乌鲁木齐站(1987-2003)最冷月1月降水氧同位素分析发现,1996-2003期间最冷月1月降水δ18Op与其对应的气温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0.90,n=5,p=0.01),说明年际尺度上中亚地区冬季降水δ18Op也具有强烈的“温度效应”。虽然,个别年份该地区冬季降水δ18Op会受到水汽来源差异的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冬季气温是影响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δ18Op变异的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所以最后得出阿勒泰高山泥炭地莎草α-纤维素氧同位素(δ18Ocell)应该是区域尺度上冬季气温的敏感指示器。4)根据22个AMS14C测年数据建立了阿勒泰哈拉沙孜长742 cm泥炭岩心(ATM10-C7)可靠的年代框架,共获得了234个高分辨率的泥炭岩心α-纤维素氧同位素的时间演化序列,并结合上述详实的现代过程研究工作,重建了该地区过去11 ka以来冬季气温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阿勒泰地区过去11ka以来冬季气温整体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晚全新世(118 ka BP)为该地区冬季气温最低的阶段,之后的86 ka BP期间冬季气温逐渐上升到全新世以来第一高温阶段,中全新世(64 ka BP)冬季气温又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低温期,晚全新世(40 ka BP)冬季气温开始迅速升高到全新世以来最高的阶段。同时,阿勒泰泥炭岩心α-纤维素氧同位素还清晰地记录了一系列气候突变的冷事件(如,8.2 ka BP、4.2 ka BP和LIA)。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冬季太阳辐射和温室气体辐射(GHG)共同驱动着冬季气温的演化。5)结合阿勒泰哈拉沙孜泥炭地同一钻孔的泥炭α-纤维素碳、氧同位素指示的夏、冬气温记录,获得的过去11 ka以来区域尺度上的年均温度呈整体增温的趋势,其在早、中全新世表现出明显低温,而晚全新世表现出快速的增温。哈拉沙孜泥炭在118 ka BP和64 ka BP的低温期沉积速率最高,表现出明显的碳汇;而在86 ka BP和40 ka BP的高温期沉积速率最低,表现出明显的碳源。有意思的是,阿勒泰泥炭沉积速率与位于西北方向乌拉尔山石笋生长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且最大值均出现在5 ka BP左右,说明中高纬地区的碳收支记录与阿勒泰温度记录较好的对应关系可能具有普遍意义。基于更广泛空间研究结果的对比,我们合理的推测了影响地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内外反馈机制,即早全新世以自然驱动(太阳辐射)为主,晚全新世以温室气体辐射驱动(GHG)为主,转折期发生在约5 ka BP左右,这可能与中全新世期间逐渐增强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引起的正反馈效应有关,这也意味着,从气候变化的角度而言,人类世(Anthropocene)开始的时间可能要比以往认识的工业革命时期要早的多。总体而言,本文基于现代观测的阿勒泰泥炭α-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解译,不仅对于重新认识新疆地区相关大气降水氧同位素记录的真实气候意义有所帮助。而且,依据阿勒泰泥炭α-纤维素碳、氧同位素记录重建的区域尺度上古温度的演化历史,可以为理解该地区全新世尺度上湿度的演化历史提供可靠的温度背景参考。因为新疆地区全新世期间整体升温的趋势,会导致高海拔地区冰雪融化不断的加强,进而通过径流补给到低海拔地区,最终导致盆地内的湖泊水位上升和绿洲面积扩大,这对于进一步梳理过去关于中亚干旱区全新世期间湿度演化的“西风”和“季风”模式的争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且获得关于区域水资源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当前和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玉华[4](2018)在《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加速器质谱测定方法学》文中提出随着核技术的蓬勃发展,核设施的数量逐渐增多。氚属于核设施排放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作为氢的同位素,氚可以随着生物圈中的氢循环和食物链进入到所有含有氢元素的结构中。因此,对氚进行监测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树木年轮中的α-纤维素,是树木年轮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每一年对应树木年轮中的α-纤维素都与树木生长期明确的对应。α-纤维素中含有的不可交换有机氚,不会与植物中的氚化水和自由组织水氚发生氢同位素交换,能够准确地反应树木所在地树木年轮生长期周围环境中的历史氚水平。对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浓度进行测量,可以研究树木所在地的树木年轮生长期内的历史氚排放水平。目前常见的环境中的氚测量方法,如液体闪烁计数法和3He内增长法等,是利用氚的β衰变,测量氚衰变后的产物。为了获得足够的衰变量,对环境氚水平的样品,传统的氚测量方法需要较长的测量时间和较大的样品量,以液体闪烁计数法为例,测量树木年轮中的氚约需要几十克的原木样品和几十个小时的测量时间。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样品数量多的情况,且费时费力。加速器质谱测氚是针对氚离子数的直接测量。因此,加速器质谱能够从毫克级别的样品中快速地测量氚的浓度。同样以树木年轮样品为例,加速器质谱测量需要约100 mg的原木样品和200 s15 min的测量时间。本研究工作建立了一种树木年轮中的不可交换有机氚的加速器质谱仪测定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秦山核电基地周围树木年轮中的不可交换有机氚的实测,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建立并规范了一套用于加速器质谱(AMS)测量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制样方法,包括原木样品的预处理和氢化钛粉末样品的制备。改进了纤维素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纤维素的纯度提高到83.9%;通过两步法将纤维素转化成为加速器质谱可以测量的氢化钛粉末样品;降低和稳定了制样过程中氢同位素的同位素分馏效应。;2)国内用加速器质谱技术首次实测(固态靶)核电站周边环境的氚数据,优化和校正了加速器质谱测氚的参数,并用梯度标准水样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验证,在105107 TU范围内,AMS测量结果与液体闪烁计数法(LSC)测量结果吻合良好;3)对秦山核电基地夏家湾监测站的一棵松树的树木年轮进行初步实测,利用建立的实验方法测量了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浓度。仅需10 mg的纤维素和200 s的测量时间,即可对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浓度进行测量,树木年轮中的不可交换有机氚的浓度变化趋势与空气中、雨水中氚的浓度变化趋势都基本一致,由此有望重构该环境缺失历史氚数据。

段福才[5](2014)在《冰期旋回季风演化规律及事件基本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多次气候冷暖变化旋回。气候变冷迫使陆地表面出现大规模极地冰盖和山地冰川,这种冰川作用发生强烈的时期称为冰期,反之称为间冰期。在距今约260万年以来的第四纪,地球上共发生50多次冰期-间冰期旋回。目前对最后两个旋回的研究较为成熟,如叠加在最后两个冰期上的千年尺度事件的结构特征、持续时间、转型过程及发生频率等、冰消期及暖期数十年到百年尺度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原因。深入研究更久远冰期旋回突变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有助于理解外部驱动(如太阳辐射)、地球气候边界条件和海气耦合过程对突变事件的制约。此外,冰消期是最大、最快的突变事件(Denton et al.,2010)。因为亚洲季风是南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联系桥梁,所以了解亚洲石笋记录在冰消期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是探索其发生原因的有效手段。在冰盖大幅度消融的暖期,明确季风变化规律也有利于揭示现代全球增温的自然变率背景,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湖北神农架永兴洞、三宝洞及贵州董歌洞数支石笋的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获取了更老冰期(MIS10)、冰消期(Ternimation Ⅲ和Termination Ⅳ)和全新世季风变化十年以内分辨率记录,来探讨不同气候边界条件下亚洲季风变化的区域响应与全球联系。永兴洞石笋(No.yx20)长3.66m,目前共测有7个年龄,3662个δ180数据,δ180的变化范围为-11.291‰--6.649%o,振荡幅度约为4.6%o,与以往石笋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幅度一致(或稍大)。由于该石笋测年误差较大,基于亚洲石笋δ18O在区域尺度上一致性的认识,通过突变事件的中间点,yx20的时标调谐到了测年精度较高的三宝洞石笋记录上。获得的时标间接得到了南极EDC冰芯时标的支持。yx20生长在385-365ka时段,覆盖了一个完整的岁差旋回,平均分辨率为5a。在该旋回上共叠加了6个明显的千年尺度季风减弱事件,持续时间为0.4-1.5ka,年纹层计数结果显示这些事件的开始和结束过程非常迅速,约为数十年,与末次冰期DO事件类似。其中3个事件的底部发生有明显的次级季风增强事件(反弹事件),此事件结束后季风快速增强到间冰阶水平,类似于末次冰期格棱兰冰芯记录和一些高分辨率低纬记录。MIS10与末次冰期千年尺度事件发生过程的一致性,证实了全球冰量是这些事件的触发器,并且冰量变化的方式也相似。通过与现有的过去400ka的三宝洞和葫芦洞石笋记录在每一个岁差旋回内的比较,发现只有在背景冰量相当时,事件的发生次数才一致,进一步拓展了冰量条件对季风事件的控制理论。三宝洞石笋sb61(Cheng et al.,2009)的微量元素信息(Sr、Sr/Ca和Ba/Ca)!均显示,亚洲季风区Ternimation Ⅲ和Termination Ⅳ的开始时间分别发生在252.5ka和355ka,早于δ18O指示的弱季风时段(weak monsoon interval,WMI)约7.5ka和15ka。此结果区别于同一支石笋δ18O推断的冰消期严格受北高纬太阳辐射控制的理论,但是与An et al.(2011)发现的印度季风开始增强发生在北半球冰量达到最大值之前的结果大体一致。如果中国石笋δ180在Heinrich Stadial记录的是印度季风降雨量减少的信息(Pausata et al.,2011),那么将与青藏高原东部鹤庆盆地多指标记录相矛盾(An et al.,2011)。因此,这里石笋微量元素信息不支持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受印度季风影响的论断。通过与南极冰芯多指标对比,发现季风Ternimation Ⅲ和Termination Ⅳ均提前南极温度和CH4,但与CO2浓度开始升高的时间一致,表明了CO2调整全球中低纬水汽平衡的关键作用以及触发突变事件的能力。贵州董歌洞一支覆盖过去4.2ka的石笋(No. DAS)氧同位素记录,显示了晚全新世亚洲季风演变趋势服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曲线,其上叠加了一系列数十年到百年尺度的季风弱事件,与同一洞穴另一支石笋(No.DA)记录基本一致(Wang et al.,2005)。通过与树轮△14C、太阳黑子数和太阳总辐射量记录对比,发现DAS δ18O与各种太阳活动指标有很好的峰谷一一对应关系,尤其与树轮△14C记录对比呈现出了明显的镜像关系。石笋δ18O与这三个太阳活动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38和-0.32。相对树轮A14C和太阳黑子数来说,DAS δ18O与太阳总辐射量的对比显示二者在约1.2ka、2.3ka和2.7ka表现出明显的偏差,表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的方式不是通过直接的能量加热作用方式。反而与树轮A14C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太阳活动对季风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云反馈或者大洋环流的放大作用。由于未对DASδ18O记录进行任何时标调谐,因此消除了时标调谐放大太阳活动影响的疑虑,提供了强有力的太阳活动驱动亚洲季风的关键证据。本研究确定了较老冰期千年尺度事件的转型特征和内部振荡,认识了太阳辐射、全球冰量等气候边界条件对突变事件的发生过程、组合性与冰期旋回重现性规律的控制作用;基于石笋微量元素信息,发现了CO2在冰消期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刷新了CO2在冰消过程中只有被动反馈作用的认识。通过全新世石笋与树轮△14C、太阳黑子数和总辐射量记录对比,揭示了亚洲季风与太阳活动的密切关系,完善了对于季风驱动机制的认识,为研究暖期突变事件的机制和模型预测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王聪[6](2013)在《北半球及中国古气候重建的建模和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气候重建的研究中,代用数据点稀少及其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对重建过去全球或某一区域的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造成很大困难;而且现有重建方法都是基于近千年温度变化空间格局与器测数据时期完全相同的假设。本论文采用适用于计算数据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的平均值的区域优化平均法,并利用权威的器测数据资料或代用数据资料,对北半球和中国区域进行了气候重建,分析讨论了数据点个数、空间分布状况和重建方法中各个参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优化平均法和球谐分析法重建了过去千年北半球平均温度序列,此方法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假设近千年温度变化空间格局与已有器测数据时期完全相同的缺点。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目前区域优化平均法中协方差仅适合于求小区域平均值的问题,首先将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各小区域的协方差,再通过小区域的协方差得到适合大区域的协方差,利用区域优化平均法和器测数据重建了北半球的平均温度,验证了区域优化平均法的可靠性,并且分析讨论了数据点个数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半球范围内分布较为合理的10个站点即可较好地重建平均温度,远少于其他方法所需的数据点;2.利用区域优化平均法和代用数据资料Maximum Latewood Density Dataset重建了北半球过去500年的温度序列,结果表明,采用少于前人研究中所用的数据点数目,重建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吻合很好;3.利用区域优化平均法和中国气候区域划分新方案,以及《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中记录的器测数据重建了中国区域平均温度序列;4.针对以往求温度平均值方法中假设各数据点权值仅随空间而不随时间变化和求解协方差时存在的问题,引入球谐分析法得到整个球面温度场,由此通过各数据点温度直接计算得到其协方差,进而利用区域优化平均法得到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各数据点权值和少于其他方法所需要的数据点重建了过去千年北半球平均温度序列,结果表明,所得结果与前人已有结果吻合很好。

郭靖[7](2013)在《球谐分析法在全球温度场重建中的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用代用资料重建古气候己成为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现已有很多方法被用来重建温度变化,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那些被用来重建温度场的方法都基于近千年来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特征与上世纪的完全相同的假设;还有一些方法要求所利用的代用资料序列长度相同,较短的代用资料序列要么被丢弃,造成对数据的浪费,要么需延长序列,而在延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新误差。针对现有重建方法中的不足之处,本文尝试将球谐分析法应用到全球温度场重建中。首先,利用陆地上一些站点的器测数据重建了1951-2010年全球温度的空间分布,经与全球的器测资料比较后发现,无论在站点密集还是稀疏的陆地区域重建结果都比较可信,只是在没有站点分布的海洋区域重建结果较差。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站点在全球均匀分布时,只用4050个站点重建的温度场就能反映空间上大尺度的温度变化,而用更多的站点重建时,则可以清晰地反映温度的区域性变化。然后,将球谐分析的方法应用到古温度场的重建中,重建结果表明:近千年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特征有明显的变化;1350年之前,全球平均温度的波动较小,冷暖期交替出现,但自135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波动明显,出现明显的冷期和分割这些冷期的暖期;20世纪后半叶是近500年来全球平均温度最高的时期;同时通过对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全球平均温度的变暖并不是由于有些区域的温度不断攀升所导致的,而是冷的区域变暖所导致的,并且20世纪的温度的空间分布较其它时间段而言更均匀。

徐倩倩[8](2011)在《长白山东坡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长白山地区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坡和西坡,而东坡未见报道。本文在分析长白山东坡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标准年表、差值年表和计算逐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并将3者与月平均温度、月最低温度、月最高温度、月降水量、帕莫尔干旱指数5项气候因子的月值数据、季节数据及0℃、5℃、10℃的积温数据做相关分析,以揭示落叶松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近53年的年均气温增幅为0.26℃·10a-1(p<0.05),年均降水量波动较大,呈不显着下降趋势。2.长白落叶松年表特征分析表明其适合年轮气候学研究。3.标准年表、差值年表、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受上年生长季的气候因子的影响强于当年,但是显着相关的月份略有不同;三者受温度的影响优于降水。4.温度是落叶松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气候变暖可能会促进落叶松的生长。

商志远[9](2011)在《树轮δ13C变化特征的多角度分析 ——以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为例》文中提出树木年轮具有能够提供较高年际分辨率和确定均值与置信区间的独特优势,且其分布广泛、对环境变化敏感性强,因而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树轮稳定同位素指标比年轮宽度或密度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更显着,因而能够更好地记录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其中,稳定碳同位素研究开展的较早、进展较快,取得的成果也最多。然而,利用何种组分、哪个(些)取样方位和什么材质的树轮稳定碳同位素才能够更好地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目前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需要在同一研究地区对同一树种开展上述多个角度的综合分析,但至今尚未见到相关的研究。本文选取中国大兴安岭北部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组分、不同取样方位、不同材质和不同树高的737个树轮样品进行了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测定,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对比分析,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为科学利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树轮综纤维素δ13C中的气候信息在某些角度甚至比a纤维素更为显着,很可能意味着在a纤维素提取过程中丢失了部分气候信息,全木δ13c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不明显。树轮晚材的综纤维素δ13C序列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2.树轮多年δ13c平均值序列反应了大区域气候环境因素对其年际变异的影响是共同的,表现出同一时段的共同趋势变化,表明树轮δ13C确实能够反映区域气候的变化。树轮δ13C沿不同取样方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地区樟子松树轮δ13C序列在不同方位之间不仅存在正相关性,还有少量序列之间呈现负相关性。特别是其中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性水平的序列多数呈对称方向或钝角方向。树轮不同方位δ13C序列进行气候因子提取的能力和程度差异很大,说明树轮周向δ13C并非等效一致地反映相关的气候要素变化。可以通过对树轮δ13C的多方位分析来提取更多的气候环境信息。3.研究样本的δ13c值序列在生长的各个时段总体上表现出轮内生长早晚两时段之间的过渡时段δ13C值最高、早期时段次之、晚期时段最低的变化特征。与邻近气象站点气象指标多年旬平均值比较发现,轮内早期时段、过渡时段和晚期时段分别对应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土壤湿度较大、温度上升较快的时期,6月下旬-7月中旬降水增加、温度达到最高而相对湿度降低的时期,以及7月下旬-9月中旬降水增加、温度下降而相对湿度较大的时期。δ13C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在幼龄期至速生期变化剧烈,成熟期至衰老期相对平缓。在整个生长期中,同时段轮内晚期时段δ13C的变动幅度基本都大于早期时段。幼龄时期,晚期时段的δ13C一直明显高于早期时段且呈同步变化趋势,而成熟时期早晚两时段δ13c的差别逐渐减弱,至稳定时期晚期时段的δ13C已低于早期时段且无显着差别。早晚两时段之间的过渡时段在树轮长期δ13C序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4.全轮、早材和树皮三种成分均表现出树轮δ13C由顶部至基部先显着增加,在冠层底部附近达到最大值,再向下迅速减少,然后再增大再减小的特征,5年δ13C平均序列和5年宽度平均序列呈现较为明显的反向对应关系,而与5年早晚材宽度比序列在树体上半部呈现较为明显的一致变化趋势。樟子松样本δ13C序列在不同高度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5.综合分析表明,樟子松不同组分、不同材质、不同方位和不同树高的δ13C的差异和变化都是显着的,并且和年际变化基本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从标准差来看,材质和方位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组分和高向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从检验统计量来分析,不同组分间的δ13C差异最为显着,δ13C在不同方位的差异比对应的年际差异更为显着,δ13C在不同高向的差异与对应的年际差异非常接近。因此,在利用树轮δ13C指标进行气候或环境变化研究中,应当充分考虑树轮组分、材质、采样方位以及树高等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

张慧文[10](2010)在《天山现代植物和表土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海拔响应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沿高山地区海拔梯度的较短距离内,气候环境(包括温度、降水、大气CO2浓度和土壤矿物养分等)发生剧烈的变化,使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更为复杂,明显的影响到植物的理化性质,这些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高山植物叶片的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613C),因此高山植物δ13C的海拔变化为深入揭示植物δ13C的环境影响因子和生物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研究条件,并且在一定程度还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差异对植物的影响。但高山气候的多样性以及地区差异性的存在,使得高山植物δ13C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的解释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另外陆生高等植物残体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存在同位素分馏,造成植物—土壤系统的δ13C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由于区域气候和植被的不同导致了现代植物—土壤系统613C的分馏幅度不同。高山植物和表土有机质δ13C的现代过程研究可以为从高山地区内部和周边地区的相关沉积物中(如内陆湖泊沉积物中)较为准确的提取古植被信息和重建古环境古气候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天山位于亚洲内陆干旱区,具有典型的呈垂直带谱分布的高山植被,高山植被所利用的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带来的。本论文研究了在617-3660m的海拔梯度上分布的天山现代高山植物叶片(142个)与表土(95个)有机质613C值的海拔变化特征,揭示了环境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与生物学因子对南北坡植物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影响机理,并以植被类型为划分对南坡和北坡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做了对比,另外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角度分析了南北坡不同类型植物的主要环境适应策略,最后分析了植物—表土系统的δ13C的分馏幅度和表土δ13C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并进行了南北坡对比。同时将西风影响的天山现代高山植物叶片与表土有机质δ13C值的海拔变化特征与我国季风区高山进行了对比,获得以下初步结论:1天山南北坡C3植物叶片δ13C的海拔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天山C3植物δ13C值的分布范围为-31.65‰--23.39‰,平均值为-27.99‰,比全球高山C3植物叶片δ13C的平均值偏负,也比我国季风区高山C3植物叶片613C值的平均值偏负。天山北坡C3植物叶片的δ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偏负后偏正,在海拔<2240m时受降水控制,当海拔>2240m时受温度控制,总的来说温度的影响较大;土壤全磷含量(TP)是影响植物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叶绿素含量是最主要的生物影响因素。天山南坡C3植物叶片的δ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偏正,温度是影响植物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气候因素;土壤含水量(SWC)是最主要的土壤影响因素;叶片厚度是最主要的生物影响因素。天山南北坡高山植物叶片δ13C值的海拔响应受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温度是影响天山南北坡高山植物叶片δ13C值的海拔响应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因此受西风影响的天山高山植物叶片δ13C更能反映出温度变化的影响。天山南北两坡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影响南北坡高山植物叶片δ13C值的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不同。2天山南北坡C3草本叶片613C的海拔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天山C3草本叶片δ13C值的分布范围为-28.82‰--23.39‰,平均值为-27.73‰,比全球高山c3草本叶片δ13C平均值明显偏负,也比我国季风区高山C3草本叶片δ13C平均值明显偏负,比东天山高山C3草本叶片δ13C平均值明显偏正。天山北坡C3草本叶片δ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偏负后偏正;天山南坡C3草本叶片δ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偏正,与全球高山C3草本、我国季风区高山C3草本、东天山高山C3草本叶片δ13C值的海拔变化趋势一致。天山北坡C3草本叶片δ13C值在海拔<2240m时受降水控制,当海拔>2240m时受温度控制,总的来说温度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影响次之;天山南坡C3草本叶片δ13C值的海拔变化也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影响次之。TP是影响天山北坡C3草本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O.M.)是影响天山南坡C3草本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叶绿素含量是影响天山北坡C3草本叶片δ13C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基于单位质量的叶氮含量(Nm)是影响天山南坡C3草本叶片613C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3天山南北坡灌木叶片δ13C的海拔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天山灌木叶片δ13C值的分布范围为-30.03‰--23.85‰,平均值为-27.81%o。比我国季风区高山灌木叶片δ13C的平均值偏负。天山北坡灌木叶片的δ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天山南坡灌木叶片的δ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有偏正的趋势。气象因子对天山北坡灌木叶片δ13C值的海拔变化影响不大;天山南坡灌木叶片δ13c值的海拔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影响次之。O.M是影响天山北坡灌木叶片δ13C值的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TP是影响天山南坡灌木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叶片含水量(LWC)是影响天山北坡灌木叶片δ13C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叶片厚度是影响天山南坡灌木叶片δ13C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4天山南北坡乔木叶片δ13C的海拔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天山乔木叶片δ13C值的分布范围为-31.52‰--24.69‰,平均值为-28.72‰,比全球高山树种的叶片δ13C的平均值明显偏负,也比我国季风区乔木叶片δ13C的平均值偏负。天山北坡乔木叶片6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天山南坡乔木叶片δ13C值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曲线变化。天山南北坡乔木叶片δ13C值都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影响次之。O.M.是影响天山北坡乔木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TP是影响天山南坡乔木叶片δ13C值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Nm是影响天山北坡乔木叶片δ13C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叶片厚度是影响天山南坡乔木叶片δ13C海拔变化的最主要的生物因素。5天山南北坡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异同和环境适应策略天山南坡C3植物(包括草本、灌木和乔木)叶片的δ13C平均值都比天山北坡C3植物偏正,说明天山南坡C3植物(包括草本、灌木和乔木)比北坡C3植物的WUE高,因为天山南坡降水明显少于天山北坡,生境中水分的变化造成了植物WUE的改变,天山南坡C3植物通过提高WUE来适应水分相对缺少的环境,具有比天山北坡C3植物更强的竞争能力和生态适应性。不论天山南坡还是北坡多年生草本叶片δ13C值都高于一年生草本叶片,常绿灌木叶片δ13C都高于落叶灌木叶片,常绿乔木叶片δ13C高于落叶乔木叶片(除了天山北坡落叶乔木叶片δ13C高于常绿乔木叶片),说明长生命周期的植物的WUE都高于短生命周期植物,长生命周期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6天山南北坡表土有机质δ13C的海拔变化特征和植物—表土系统δ13C的分馏情况(1)天山表土有机质δ13C值的分布范围为-28.99‰~-19.62‰,平均值为-25.09‰,比受季风控制的青藏高原表土有机质δ13C的平均值偏负。天山南坡表土有机质δ13C值偏正于天山北坡,与天山南坡植物叶片的δ13C值偏正于天山北坡一致。天山南北坡表土有机质的δ13C值都是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偏负后偏正,与青藏高原表土有机质δ13C值的海拔变化趋势一致。北坡表土有机质的δ13C值的海拔变化趋势与北坡C3植物叶片δ13C值的海拔变化趋势一致,而南坡表土有机质的δ13C值的海拔变化趋势与南坡C3植物叶片δ13C值的海拔变化趋势不一致,可能受局部地形和局部环境因素影响更大。(2)天山北坡表土有机质δ13C值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的植被类型顺序逐渐偏正,将草本细分后表土有机质δ13C值按照高山草甸草原<乔木<灌木<山地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的顺序逐渐偏正。天山南坡表土有机质δ13C值按照灌木≈草本<乔木的植被类型顺序逐渐偏正,将草本细分后表土有机质δ13C值按照山地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灌木<乔木<高寒草甸草原的顺序逐渐偏正。天山南北坡表土按照对应的植被类型而偏正的顺序与受季风控制的青藏高原不一致。(3)天山南北坡植物—表土系统δ13C的分馏幅度大于其他区域,北坡植物—表土系统δ13C的分馏幅度为0.23‰~4.39‰,平均值为2.75‰。南坡植物—表土系统δ13C的分馏幅度为0.21‰~4.20‰,平均值为2.32‰,北坡植物—表土系统δ13C的分馏幅度大于南坡。天山南北坡不同植被类型下的表土有机质δ13C值与其上覆植物叶片δ13C值之间的分馏幅度大小顺序一致,均为乔木>灌木>C3草本。

二、Re-examining the reliability of tree-ring isotope ratio as a historical CO_2 prox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examining the reliability of tree-ring isotope ratio as a historical CO_2 proxy(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临沧晚中新世六种壳斗科化石研究及古气候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进展
        1.1.1 壳斗科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1.1.2 云南临沧邦卖组植物群研究进展
        1.1.3 古气候与古CO_2研究进展
    1.2 研究内容
    1.3 主要创新点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及地层剖面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剖面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叶化石角质层处理方法
        3.2.2 碳同位素处理方法
    3.3 聚类分析方法
    3.4 植物化石气孔参数重建古CO_2方法
    3.5 植物化石碳同位素模型及重建古CO_2方法
第四章 化石鉴定与描述
    4.1 栎属Quercus Linn
        4.1.1 青冈亚属Subg.Cyclobalanopsis Oerst
        4.1.2 栎亚属Subgenus Quercus Camus
        4.1.3 栎亚属化石聚类分析
    4.2 柯属 Lithocarpus Blume
        4.2.1 柯属化石聚类分析
第五章 云南临沧晚中新世古气候重建
    5.1 植物气孔参数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
        5.1.1 化石及现生种角质层气孔解剖参数的测量与统计
        5.1.2 气孔比率法的重建结果
        5.1.3 气孔指数法的重建结果
    5.2 光合作用交换模型(模型F)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
        5.2.1 化石材料及模型各项参数选取
        5.2.2 光合作用交换模型重建结果
    5.3 碳同位素模型(模型S)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
    5.4 比较与讨论
        5.4.1 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5.4.2 晚中新世大气CO_2浓度重建结果的比较
        5.4.3 与同时期重建的大气CO_2浓度的比较
    5.5 云南临沧晚中新世古气候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在学期间的重要成果
致谢

(2)树轮气候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以模拟和实测树轮数据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树轮气候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意义
        1.1.3 树轮气候数据遴选方法研究意义
        1.1.4 树轮气候重建方法对比研究意义
        1.1.5 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同一树种不同树轮指标对比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基于中文期刊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1.2.2 树轮宽度-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1.2.3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1.2.4 树轮气候重建的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研究进展
        1.2.5 树轮气候学的时频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6 马尾松树轮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1.2.7 R语言在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R语言包思维导图
第2章 树轮气候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的来源数据
    2.1 我国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树轮及气候数据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马尾松生长的气候环境数据
        2.1.3 野外采样
        2.1.4 树轮宽度数据测定
        2.1.5 碳同位素数据测定与校正
        2.1.6 不同宽度年表统计分析
        2.1.7 不同树轮宽度指数差异性定量评价
    2.2 国际树轮数据库数据及气候数据
        2.2.1 基于ITRDB的信息提取和挖掘
        2.2.2 历史时期以来降水观测站和sc PDSI站点分析
        2.2.3 CRUts4.03 数据集的非平稳检验
第3章 不同去趋势方法对比
    3.1 常用的主要去趋势方法
        3.1.1 保守去趋势方法
        3.1.2 BAI法
        3.1.3 RCS法
        3.1.4 signal-free法
        3.1.5 时间序列成分提取法
    3.2 树轮宽度模拟数据的不同去趋势方法对比
    3.3 西黄松树轮序列的不同去趋势方法对比
    3.4 马尾松轮宽数据的不同去趋势方法对比
        3.4.1 保守去趋势法建立的年表对比
        3.4.2 保守去趋势法的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对比
        3.4.3 CEEMD分解马尾松宽度序列
        3.4.4 CEEMD方法的马尾松轮宽年表-气候相关分析
    3.5 基于ITRDB树轮数据对比不同去趋势方法
        3.5.1 Hash算法的应用
        3.5.2 基于ITRDB轮宽数据与其近邻点气候因子相关关系
        3.5.3 点-点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
        3.5.4 点-点主成分回归分析-以CEEMD和CD法为例
        3.5.5 点-点主成分回归分析-以CEEMD和SF_RCS法为例
    3.6 本章讨论
第4章 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及特征变量选择
    4.1 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定量分析
    4.2 利用模拟数据对比分析各种定量相关分析法
    4.3 不同定量相关分析方法在树轮气候学的实际应用
    4.4 特征变量选择
        4.4.1 以模拟数据为例
        4.4.2 以科罗拉多河流上游树轮-水文数据为例
        4.4.3 以马尾松树轮宽度为例
    4.5 本章讨论
第5章 线性与非线性响应函数模型对比
    5.1 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
        5.1.1 神经网络
        5.1.2 随机森林
    5.2 线性与非线性方法对比-以西黄松为例
    5.3 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对比-以马尾松为例
        5.3.1 线性与非线性模型统计分析
        5.3.2 不同方法重建结果的对比分析
    5.4 本章讨论
第6章 日值气象数据在精细化树轮气候研究的应用探索
    6.1 以马尾松树轮宽度数据为例
    6.2 以亚洲地区141个树轮宽度序列为例
    6.3 本章讨论
第7章 我国温暖湿润地区树轮指标选择—以马尾松为例
    7.1 不同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序列统计特征分析
        7.1.1 不同组分碳同位素序列的统计量分析
        7.1.2 不同组分稳定碳同位素趋势分析
    7.2 不同组分碳同位素与气候因子的线性关系
        7.2.1 与月度气候因子的线性分析
        7.2.2 季节性相关分析及其空间分布模式
    7.3 马尾松不同树轮指标树轮气候关系对比
    7.4 本章讨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北疆阿勒泰高山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1.1 中亚干旱区湿度演化历史
        1.1.2 中亚干旱区温度演化历史
    1.2 大气降水同位素分馏过程及研究进展
        1.2.1 降水同位素分馏的控制因素
        1.2.2 我国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研究进展
    1.3 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水文-气候的原理
        1.3.1 目标物质选择及提取方法
        1.3.2 植物纤维素合成过程中氧同位素分馏机理
        1.3.3 影响植物纤维素氧同位素的因素
    1.4 泥炭地α-纤维素氧同位素的古气候研究进展
        1.4.1 泥炭地α-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研究
        1.4.2 泥炭地α-纤维素氧同位素现代过程研究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1.5.1 问题的提出
        1.5.2 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4 研究思路
        1.5.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
    2.1 阿勒泰哈拉沙孜自然概况
        2.1.1 哈拉沙孜泥炭地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2 泥炭样品、现代植物和源水以及空间表土样品采集
        2.2.1 泥炭岩心的钻取
        2.2.2 泥炭地现代样品采样和水文-气候观测
        2.2.3 空间尺度上现代表土样品采集
    2.3 相关降水同位素和气象资料获取
        2.3.1 阿勒泰降水同位素的观测及资料收集
        2.3.2 阿勒泰毗邻GNIP站点降水同位素数据获取
        2.3.3 空间尺度上降水同位素计算和气象资料获取
    2.4 实验方法
        2.4.1 泥炭岩心植物残体分析和解剖结构的鉴定
        2.4.2 植物α-纤维素的提取
        2.4.3 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的测定
        2.4.4 水体样品氢、氧同位素的测定
    2.5 模型模拟和统计方法
        2.5.1 植物纤维素氧同位素分馏机理模型
        2.5.2 稳定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
        2.5.3 表现分馏值(α_(cell-p))和净的蒸发富集系数(Δ)的计算
        2.5.4 统计方法
    2.6 泥炭岩心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三章 空间尺度上表土植物残体α-纤维素δ~(18)O研究结果
    3.1 结果与分析
        3.1.1 δ~(18)O_p和δ~(18)O_(cell)的纬向变化特征
        3.1.2 δ~(18)O_(cell)和δ~(18)O_p之间的相关关系
        3.1.3 表现分馏值(α_(cell-p))和净的蒸发富集系数(Δ)
        3.1.4 δ~(18)O_p和δ~(18)O_(cell)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3.1.5 相对湿度与δ~(18)O_(cell)的关系
    3.2 认识与意义
        3.2.1 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纬向变异的控制因素
        3.2.2 植物α-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降水氧同位素的机制
        3.2.3 不同地理-气候区植物α-纤维素δ~(18)O可能的古气候解译
第四章 阿勒泰哈拉沙孜泥炭地α-纤维素δ~(18)O的气候指示意义
    4.1 哈拉沙子泥炭地现代观测结果
        4.1.1 泥炭地生长季气候-生物变化特征
        4.1.2 泥炭地生长季水文条件变化特征
        4.1.3 泥炭地不同来源水同位素组成特征
        4.1.4 植物纤维素和源水氧同位素的季节变异
        4.1.5 汇入融水和夏季降水相对贡献的估算
        4.1.6 微地貌对植物纤维素和源水氧同位素的影响
        4.1.7 基于RLE模型的模拟结果
    4.2 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δ~(18)O_p的控制因素分析
        4.2.1 大气降水δ~(18)O_p的季节变异
        4.2.2 年内尺度上冬季降水δ~(18)O_p与冬季温度的关系
        4.2.3 年际尺度上冬季降水δ~(18)O_p强烈的温度效应
        4.2.4 水汽来源对冬季降水δ~(18)O_p的可能影响
    4.3 认识与意义
        4.3.1 冰雪融水是哈拉沙孜泥炭地的主要来源水
        4.3.2 蒸发富集效应对氧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3.3 植物纤维素合成过程中对氧同位素的平滑作用
        4.3.4 泥炭地植物α-纤维素δ~(18)O的气候指示意义
第五章 过去11ka阿勒泰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及其意义
    5.1 阿勒泰哈拉沙子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
        5.1.1 泥炭全样α-纤维素δ~(18)O记录
        5.1.2 植物种属对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影响
    5.2 阿勒泰全新世冬季温度变化历史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
        5.2.1 泥炭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全新世冬季温度历史
        5.2.2 泥炭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中全新世低温期
        5.2.3 泥炭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气候变冷事件
        5.2.4 全新世冬季温度演化的驱动机制
    5.3 阿勒泰全新世年均温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
        5.3.1 泥炭α-纤维素碳/氧同位素记录结合重建的全新世年均温历史
        5.3.2 全新世年均温演化的驱动机制
    5.4 阿勒泰全新世温度记录的区域水文气候意义
        5.4.1 中亚干旱区湿度演化的“西风”和“季风”模式对比
        5.4.2 新疆地区全新世“温度”和“湿度”可能的水文关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加速器质谱测定方法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氚
        1.1.1 氚的分类及其来源
        1.1.2 氚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1.3 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1.2 氚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氚监测的方法和样品种类
        1.2.2 树木年轮
        1.2.3 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加速器质谱测量树木年轮中NE-OBT的制样方法
    2.1 原木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建立
        2.1.1 树木年轮断年和采样
        2.1.2 α-纤维素的提取
    2.2 氢化钛粉末样品的制备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纤维素的氧化燃烧
        2.2.3 氢化钛粉末样品的合成
    2.3 制样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效应
        2.3.1 氧化燃烧时α-纤维素的量
        2.3.2 氧化燃烧的时间
        2.3.3 水在真空系统中的转移
        2.3.4 氢化钛粉末的合成及冷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加速器质谱测量
    3.1 加速器质谱测量
        3.1.1 加速器质谱测氚可能性分析
        3.1.2 加速器质谱测氚基本原理
        3.1.3 加速器质谱测氚
    3.2 梯度标准水样测量
        3.2.1 梯度标准水样的配置
        3.2.2 梯度标准水样的测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山核电基地周围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测量
    4.1 秦山核电基地简介
    4.2 树木年轮样品的采集、处理与测量
        4.2.1 树木年轮样品的采集
        4.2.2 树木年轮样品的处理
        4.2.3 树木年轮样品的测量
    4.3 树木年轮中的不可交换有机氚的浓度
        4.3.1 秦山核电基地夏家湾监测站氚监测数据
        4.3.2 氚在树木年轮中的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冰期旋回季风演化规律及事件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冰期旋回气候事件的全球性记录
    1.1 南北两极冰芯记录的气候事件
        1.1.1. 冰芯时标的建立
        1.1.2. 南北两极冰芯记录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比
    1.2 全球海洋记录的百年到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1.3 全球季风气候及其与ITCZ的联系
第二章 中国季风气候的快速变化记录
    2.1 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及其驱动机制
    2.2 更老冰期石笋记录的事件特征
第三章 同位素10阶段的季风气候事件特征及其意义
    3.1 长时间尺度标尺概述
    3.2 石笋氧同位素时间标尺的建立
    3.3 神农架石笋δ~(18)O的气候意义
    3.4 385-365ka高分辨率石笋氧同位素记录
    3.5 较老冰期季风气候事件的详细变化特征
第四章 暖期季风气候的振荡特征比较
    4.1 暖期季风气候记录
    4.2 暖期季风气候的相似性
    4.3 暖期百年及数十年尺度的气候突变及驱动机制探讨
第五章 季风在冰消期的变化特征
    5.1 冰消期全球温度和CO_2的变化
    5.2 洲季风在冰消期的变化过程
第六章 季风气候事件的全球联系与机制
    6.1 季风事件与格陵兰和南极温度变化对比
    6.2 季风气候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洲季风千年尺度事件在冰期旋回中具有自相似特征
    7.2 CO_2可能引起季风冰消期的发生并提前北高纬
    7.3 太阳活动对暖期百年尺度季风变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7.4 仍需完整理解季风气候事件规律和动力学
    7.5 建立跨越中布容事件(430ka)的石笋记录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北半球及中国古气候重建的建模和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1.1.2 研究气候重建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气候重建的发展
        1.2.2 气候重建数据资料
        1.2.3 气候重建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区域平均温度的计算
    2.1 区域优化平均法
        2.1.1 基本思想-优化加权机制
        2.1.2 拉格朗日乘子(数)方法
        2.1.3 拉格朗日乘子法求最优权值
        2.1.4 ρ(j)的求解
        2.1.5 重建步骤
    2.2 CRU数据
    2.3 CRU数据用于计算区域平均温度
    2.4 小结
第三章 数据对区域优化平均法的影响
    3.1 ρ(j)中的函数
    3.2 ρ(j)和权值
    3.3 北半球平均温度的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区域优化平均法重建北半球及中国平均温度
    4.1 利用代用资料重建北半球平均温度
        4.1.1 MXD代用资料
        4.1.2 MXD代用数据用于重建计算
    4.2 区域优化平均法重建中国区域平均温度
        4.2.1 实测数据资料
        4.2.2 中国区域划分方案
        4.2.3 中国气候区域划分方案用于重建计算
    4.3 小结
第五章 球谐分析法结合区域优化平均法重建区域平均温度
    5.1 数据
    5.2 球谐分析法
        5.2.1 球谐函数
        5.2.2 全球温度场的计算
        5.2.3 球谐系数的求解
        5.2.4 正则化方法
        5.2.5 球谐分析法实用性的验证
    5.3 区域优化平均法
        5.3.1 区域平均温度
        5.3.2 最优权值
    5.4 重建的历史时期
    5.5 结果与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球谐分析法在全球温度场重建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
    1.2 研究时间段——全新世时期气候变化
    1 3 研究手段
    1.4 观测资料
        1.4.1 器测资料
        1.4.2 代用资料
    1.5 应用观测资料进行古气候重建的各种方法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球谐分析法
    2.1 球谐函数
    2.2 建模方法
        2.2.1 球谐分析
        2.2.2 球谐系数的求解
        2.2.3 正则化方法
    2.3 模型的应用
        2.3.1 数据
        2.3.2 1951-2010年温度场重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球谐分析法在温度场重建中应用的讨论
    3.1 球谐分析法方法研究
        3.1.1 站点空间分布
        3.1.2 站点个数
    3.2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古气候温度场的重建
    4.1 代用资料
        4.1.1 历史记录文献记录
        4.1.2 树木年轮记载
        4.1.3 珊瑚数据
        4.1.4 冰芯记录
        4.1.5 洞穴堆积物
        4.1.6 湖泊海洋沉积物记录
        4.1.7 钻孔数据
        4.1.8 冰川证据
        4.1.9 其它代用记录
    4.2 Mann2008代用资料及其标定
    4.3 温度场的重建
        4.3.1 计算模型
        4.3.2 对现有模型的评估
    4.4 重建结果
        4.4.1 和主成分分析法的重建结果比较
        4.4.2 全球平均温度序列以及温度的空间分布
    4.5 本章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写在最后的话

(8)长白山东坡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1.2 年轮年代学介绍
    1.3 年轮气候学研究方法和手段
        1.3.1 年轮指标的测定
        1.3.2 年轮年表的建立
        1.3.3 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4 年轮分析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1.4 长白山地区年轮气候学研究
2. 研究区概况和野外调查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调查
        2.2.1 年轮条取样
        2.2.2 树高测量
3. 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3.1 气象资料来源及处理
    3.2 温度的年际变化
    3.3 降水的年际变化
4. 落叶松年轮年表的建立
    4.1 年轮样本的预处理
    4.2 年轮宽度的测量和交叉定年
    4.3 年表的建立及统计参量
        4.3.1 年表的建立
        4.3.2 统计参量
    4.4 年表特征分析
5. 落叶松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计算
    5.1 树高和胸径的关系
    5.2 树干材积和树冠生物量计算
    5.3 落叶松地上生物量方程
    5.4 落叶松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计算
6. 落叶松树木生长和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6.1 气象资料
    6.2 数据分析
    6.3 标准年表和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6.3.1 标准年表和月值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6.3.2 标准年表和季节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
        6.3.3 标准年表和积温的相关分析
    6.4 差值年表和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6.4.1 差值年表和月值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6.4.2 差值年表和季节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
        6.4.3 差值年表和积温的相关分析
    6.5 落叶松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和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6.5.1 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和月值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6.5.2 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和季节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
        6.5.3 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和积温的相关分析
    6.6 落叶松标准年表、差值年表、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和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的比较
        6.6.1 三者与温度相关分析的比较
        6.6.2 三者与水分相关分析的比较
        6.6.3 三者与季节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的比较
        6.6.4 三者与积温相关分析的比较
    6.7 落叶松标准年表、差值年表、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和气候因子的关系模拟
7.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7.2.2 气候资料的海拔差异分析
        7.2.3 落叶松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7.2.4 气候变化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7.2.5 不同坡度、海拔的比较分析
        7.2.6 标准年表、差值年表、连年年均生物量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的差异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树轮δ13C变化特征的多角度分析 ——以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1 研究背景及指标意义
        1.2.2 选区依据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趋势
    1.4 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树木生理学和年代学基础
    2.1 引言
    2.2 树木形成层的生长
    2.3 年轮的形成
    2.4 生长—一个变化的过程
    2.5 心材的形成引起的树木组织变化
    2.6 树轮年代学—树轮分析
    2.7 木材纵向解剖结构
    2.8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原理
第三章 研究区域、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地理概况
    3.2 研究树种
    3.3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3.3.1 样品采集方案设计
        3.3.2 野外调查采样数据
    3.4 实验室处理及分析
        3.4.1 样品的室内处理
        3.4.2 样本宽度的精确测量
        3.4.3 样本的雕刻
        3.4.4 样本的研磨
        3.4.5 纤维素提取
        3.4.6 纤维素样品纯度检测
        3.4.7 样品δ~(13)C测定
    3.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6 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 不同组分的樟子松树轮δ~(13)C特征
    4.1 树木的化学组分
        4.1.1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4.1.2 半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4.1.3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α纤维素、综纤维素和全木的δ~(13)C序列对比
        4.3.2 樟子松不同组分的δ~(13)C序列方差分析
        4.3.3 樟子松不同组分的δ~(13)C序列相关分析
        4.3.4 两种材质的不同组分δ~(13)C与生长量的相关性
    4.4 结论
第五章 不同方位的樟子松树轮δ~(13)C特征
    5.1 概述
    5.2 材料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特征
        5.3.2 树轮δ~(13)C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5.3.3 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成因探讨
    5.4 结论
第六章 不同材质的樟子松树轮δ~(13)C特征
    6.1 概述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本δ~(13)C的长期变化趋势
        6.3.2 样本早晚材宽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6.3.3 样本不同材质的δ~(13)C变化趋势对比
        6.3.4 样本成熟阶段δ~(13)C季节性变化特征
        6.3.5 过渡段在树轮δ~(13)C序列中的作用及对树木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
        6.3.6 不同材质δ~(13)C的多年平均变化与生长季气候要素的对应关系
        6.3.7 树轮长期δ~(13)C序列中幼龄效应时段的探讨
    6.4 结论
第七章 不同树高的樟子松树轮δ~(13)C特征
    7.1 概述
    7.2 材料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4 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
        8.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天山现代植物和表土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海拔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第一节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研究机理
        1 稳定碳同位素介绍
        2 植物中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机理
        3 植物的光合作用类型和碳同位素分馏模式
    第二节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现代过程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进展
        1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现代过程的研究意义
        2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的环境机理
        3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的生物学机理
        4 高山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5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第三节 土壤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意义
        1 土壤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意义
        2 影响土壤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因素
        3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稳定碳同位素差异
    第四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1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2 气候特点
        3 植被状况
    第二节 野外调查与采样
        1 样品采集
        2 样品信息
    第三节 实验方法与气象数据的计算
        1 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2 植物和土壤理化指标实验方法
        3 气象数据的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天山不同海拔所有植物叶片δ~(13)C特征研究
        1 天山所有植物叶片δ~(13)C的频率分布
        2 天山北坡C_3植物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特征
        3 天山南坡C_3植物叶片6~(13)C的海拔响应特征
    第二节 天山不同海拔C_3草本叶片δ~(13)C的特征研究
        1. 天山C_3草本叶片δ~(13)C的频率分布
        2. 天山南北坡C_3草本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
        3. 天山南北坡C_3草本叶片δ~(13)C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 天山南北坡C_3草本叶片δ~(13)C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5. 天山南北坡C_3草本叶片δ~(13)C与生物因子的关系
    第三节 天山不同海拔灌木叶片δ~(13)C的特征研究
        1 天山灌木叶片δ~(13)C的频率分布
        2 天山南北坡灌木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
        3 天山南北坡灌木叶片δ~(13)C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 天山南北坡灌木叶片δ~(13)C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5 天山南北坡灌木叶片δ~(13)C与生物因子的关系
    第四节 天山不同海拔乔木叶片δ~(13)C的特征研究
        1 天山乔木叶片δ~(13)C的频率分布
        2 天山南北坡乔木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
        3 天山南北坡乔木叶片δ~(13)C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 天山南北坡乔木叶片δ~(13)C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5 天山南北坡乔木叶片δ~(13)C与生物因子的关系
    第五节 天山不同海拔表土有机质δ~(13)C的特征研究
        1. 天山南北坡不同海拔表土有机质δ~(13)C的分布特征
        2 天山南北坡表土δ~(13)C与植被类型的关系
        3 天山南北坡植物—表土系统的δ~(13)C的分馏幅度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中文图、表目录
附录Ⅱ:A list of Figure and Table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Re-examining the reliability of tree-ring isotope ratio as a historical CO_2 proxy(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临沧晚中新世六种壳斗科化石研究及古气候重建[D]. 曾旭. 兰州大学, 2020
  • [2]树轮气候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以模拟和实测树轮数据分析为例[D]. 顾洪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北疆阿勒泰高山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18O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D]. 石福习. 兰州大学, 2019(08)
  • [4]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加速器质谱测定方法学[D]. 马玉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8(07)
  • [5]冰期旋回季风演化规律及事件基本特征[D]. 段福才.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6]北半球及中国古气候重建的建模和数值模拟[D]. 王聪. 兰州大学, 2013(05)
  • [7]球谐分析法在全球温度场重建中的初步应用[D]. 郭靖. 兰州大学, 2013(12)
  • [8]长白山东坡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D]. 徐倩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9]树轮δ13C变化特征的多角度分析 ——以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为例[D]. 商志远.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 [10]天山现代植物和表土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海拔响应特征[D]. 张慧文. 兰州大学, 2010(05)

标签:;  ;  ;  

重新检验年轮同位素比作为历史 CO_2 代理的可靠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