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无机粒子在塑料高性能化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诗留[1](2020)在《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塑复合材料(WPC)因植物纤维填料易热降解而无法选用高熔点工程塑料作为基体,限制了其在高强度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将废弃竹纤维高温热解制成竹炭(BC),并以之为填料,工程塑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经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出低吸水率、高强度、高韧性的PA6/BC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含量、粒径、炭化温度,助剂处理,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等调控方式与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熔融结晶及机械性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工艺配方下PA6/BC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机制与竹炭的增强增韧机理。为工程塑料在WPC领域的应用作出有益探索,也为废弃木/竹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找到突破口,在材料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积极作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BC与PA6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较碳纤维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碳纤维在PA6中的应用。BC的添加改善了 PA6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PA6/BC复合材料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随B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降幅分别为46%和50%。BC的添加量在30wt%以内时,有利于改善PA6的加工流动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99%。BC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促进PA6生成稳定的α晶型,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BC粒子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良好,与PA6基体产生范德华力和机械互锁效应,界面结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增大。PA6/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4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27%。浸水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冲击韧性。(2)高温竹炭具有芳香性和自润滑性,改善了 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36%,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42%。高温竹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大,与PA6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PA6熔体流入BC孔隙中形成牢固的界面互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相较纯PA6,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5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 29%。(3)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不随BC粒径大小而单调变化。小粒径BC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较好,易嵌入PA6基体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二元结构;PA6熔体易流入大粒径BC的孔隙中形成牢固的机械互锁。大粒径BC增强作用更好,小粒径BC对韧性的负面效应较小。适宜粒径BC进行复配杂化,具有较好的级配效应,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如200 nm和25 μm的BC复配杂化的PA6/BC200N/BC25M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增大49%、75%、14%。(4)成核剂WBG-Ⅱ、WNA108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异相成核能力,促进PA6微晶的生长和晶粒微细化,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上升;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WOT108和加工改性剂WAC802改善了 BC粒子的分散性和浸润性,PA6/BC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四种助剂的添加均实现了对PA6/BC复合体系的增强增韧,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提升。相较于纯PA6,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57%、76%~82%、12%~28%,吸水率下降27%~34%,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27%~37%。(5)MAPE对PA6/BC复合体系具有增容和增强增韧的作用,PA6/BC/MAPE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增大33%、61%、30%;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30%和18%。LDPE、HDPE、UHMWPE与PA6界面相容性差,界面间隙和相分离明显。利用LDPE、HDPE、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下降20%~36%、16%~39%、3%~18%,吸水率下降53%~64%。
王林[2](2020)在《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的方法,赋予已有聚合物材料新的性能与功能,是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聚合物材料的增韧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与刚性粒子、橡胶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相比,核壳聚合物将弹性体与刚性粒子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刚韧并存”的高性能材料。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并且兼具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和耐热性等优点,不但可以在提高塑料韧性的同时保持其刚性,而且可以利用有机硅的特殊性赋予材料特有的性能,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塑料。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的工艺,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为壳、有机硅为核的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剂,研究了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免喷涂聚碳酸酯(PC)材料方面的新应用,通过优化其结构,引入特殊耐候基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改性剂,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耐候高韧性PC材料和耐候阻燃聚氯乙烯(PVC)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在不同塑料中的应用,建立起有机硅改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扩展有机硅改性剂的应用,为开发新型的有机硅改性剂产品及改性塑料提供方案和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有机硅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壳层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poly(D4-MMA-BA))。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研究有机硅单体比例和核壳单体比例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粒径、形态、凝胶率、成膜性以及韧性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粒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等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获得了目标产物。当D4与KH-570的比例为41.5:3.5,核层单体与壳层单体的比例为5:4时,所制得的乳液转化率高于98%,凝胶率低于0.5%,且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韧性;热失重(TG)结果显示,poly(D4-MMA-B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起始热分解温度较高(>300℃),透射电镜显示所制备的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约为150nm。(2)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剂,以核壳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硅酮树脂、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改性剂,制备了低噪音ABS材料。通过摩擦系数测试仪器和自主搭建设计的噪音测试方法,研究了润滑剂种类和用量对ABS材料摩擦噪音的影响。与其他改性剂相比,聚乙烯蜡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摩擦性能,减小动静摩擦系数差△F,减缓粘-滑现象的产生,改善摩擦噪音。当聚乙烯蜡用量为4%时,其摩擦噪音仅有58d B。这是因为聚乙烯蜡润滑剂会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物质,不仅降低了材料的表面张力,还使得ABS的动、静摩擦系数以及△F下降,防止材料表面出现粘-滑现象,从而降低摩擦噪音。Poly(D4-MMA-BA)改性剂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ABS的韧性和热稳定性,但是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同时,poly(D4-MMA-BA)改性剂还可以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抗磨损性能,降低摩擦噪音,但对摩擦力变化值△F的降低有限。采用摩擦测试仪、噪音测试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测试,探究摩擦噪音的产生机理和控制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证明,ABS材料摩擦噪音主要是由粘-滑现象产生的,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噪音与两制件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变化值△F有明显的相关性,降低△F可以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3)以铝银浆为金属光泽材料,核壳有机硅乳液作为包覆材料,采用喷雾干燥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有机硅包覆铝银浆的铝粉微球,并将得到的铝粉微球用于制备具有金属光泽的免喷涂PC材料,解决免喷涂材料低温韧性差和流痕问题。研究了铝粉微球在PC中的分散情况及其用量对免喷涂PC材料力学性能、外观流痕、热稳定性以及熔体流动性等的影响,采用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SEM和元素分析(EDS)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发生了固化反应,并成功包覆了水性铝粉,形成了微球状或片状结构。包覆后的铝粉微球能够大幅度提高PC的冲击韧性,尤其是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与PC/Al材料相比,PC/包覆铝粉微球材料的常温冲击性能提升了47.2%,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了48.8%。对铝粉进行包覆后能够明显降低铝粉的片状结构所带来的取向流动,从而改善聚合物表面的熔接线与流痕。(4)通过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P)与丙烯酰氯(AC)的酯化反应,制备具有抗紫外基团和双键的2-(2’-丙酰氧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AMB)功能性单体,将其引入到乳液聚合体系中,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合成具有耐候基团的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并将其添加到PC中,制备高韧性耐候PC材料。系统研究AMB用量对有机硅乳液聚合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分析了AMB的老化机理,探讨耐候有机硅改性剂对PC力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核磁(1H-NMR)、TG、TEM、DLS和紫外吸收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功能化AMB单体。AMB通过断链反应产生苯并三唑(UV-P),因此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作用。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AMB与有机硅和丙烯酸酯单体共聚,成功的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剂poly(D4-MMA-BA-AMB)。AMB的引入会降低体系聚合的稳定性,但有助于提高改性剂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含AMB的有机硅改性剂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有机硅改性剂的引入会降低PC的拉伸强度,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同时改善紫外光照后PC产品的韧性和黄变性能。与纯有机硅改性剂相比,含有AMB基团改性剂的PC具有更好的抗紫外效果,经过1000h的紫外光辐照,PC/poly(D4-MMA-BA-AMB)在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常温、低温)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保持率,且色差变化较小。此外,与直接添加poly(D4-MMA-BA)和UV-P的PC混合物相比,PC/poly(D4-MMA-BA-AMB)在水煮后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5)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添加到PVC木塑复合材料中,以改善木塑PVC材料的耐候性、阻燃性和韧性,考察了有机硅改性剂对PVC制品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光学显微镜、色差测试仪、老化测试箱等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poly(D4-MMA-BA-AMB)的引入可提高PVC木塑复合材料(PVC-WPC)的缺口冲击强度,且增韧效果优于其他有机硅改性剂产品。通过调节白木粉、改性剂和三氧化钼(Mo O3)的配比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阻燃耐候PVC-WPC材料,其中最优配比为:白木粉5份,有机硅改性剂2.5份,Mo O3 1.5份。改性剂poly(D4-MMA-BA-AMB)和Mo O3复配可以降低PVC-WPC烟释放及热释放速率,提高残炭率,形成致密的碳层,显着地提升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剂的引入还可以提升制品的耐候性能,添加量在3.5%时,制品即可表现出优异的耐候性,在1000小时的加速老化后外观无明显色差变化。Poly(D4-MMA-BA-AMB)还可以提升PVC-WPC制品挤出过程中的熔体粘度,优化发泡工艺,当其添加量为2.5%时,制品呈现出最优的力学性能及泡孔尺寸。
康瑜[3](2019)在《纳米TiO2在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为止,纳米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了材料、化学、能源、生物等领域,特别在材料领域纳米科技更将其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很多新的技术配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将视野从纳米颗粒、纳米晶型等领域转向了塑料材料领域,这一转变使得纳米塑料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由于纳米TiO2拥有特殊性能,将其应用到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塑料的改性中,可以把纳米TiO2的尺寸稳定性、高刚性、耐热性与HIPS拥有的韧性、加工性、介电性等特性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到优良性能的纳米TiO2/HIPS复合材料。本文对纳米TiO2在HIPS塑料制品中的改性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较为系统的试验,成果总结如下:通过对几种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筛选出金红石型纳米TiO2作为本研究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HIPS)改性剂,并对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塑料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不同类型偶联剂、不同含量偶联剂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设计试验,通过测试不同类型、不同含量偶联剂对塑料材料力学特性的提升,选定偶联剂类型为NDZ-201型并确定了偶联剂最佳添加量为2wt%。通过对大分子分散剂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的关系进行研究,确定分散剂最佳添加量为6wt%。为了研究纳米无机粒子在塑料改性中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对金红石型纳米TiO2/HI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流变性能、阻燃性能、流变行为等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纳米TiO2在HIPS塑料制品改性中的添加量为2wt%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综合提升效果最优秀。试验所得的复合材料相比原材料在力学性能、耐热和阻燃性能、表面性能等方面表现更好,可以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黄昊鹏[4](2019)在《EVA电缆材料的高性能化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共混与复合,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满足特种电线电缆制造对绝缘与护套材料的需要是线缆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课题选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材,氢氧化镁(MH)和氢氧化铝(ATH)为阻燃剂,白炭黑(SiO2)为补强填料,配合其他助剂经熔融共混和热压硫化,制备出一系列EVA基复合材料。具体分别将高弹性橡胶和功能化聚烯烃引入上述复合材料体系,研究二者对复合材料凝聚态结构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设计合成出一种新型离子液体(IL),研究IL引入EVA基复合材料体系后对凝聚态结构的调控规律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具体如下:(1)高弹性橡胶为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橡胶(AEM)。研究发现高含量AEM会劣化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DSC测试表明AEM的引入会使基体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说明AEM与基体存在相互作用力,但TG测试表明AEM会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发生下降;SEM图像表明AEM的引入会导致无机粒子的进一步团聚,造成无机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界面粘结力的下降。由于高含量AEM造成材料内部相界面结构的破坏,因此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耐油性能和绝缘性能均发生降低。(2)功能化聚烯烃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研究发现POE-g-GMA对加工性能无不利影响,TG结果表明POE-g-GMA有利于提高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表现为初始分解温度T5%随相容剂含量的提高而提高;SEM图像表明POE-g-GMA可以降低无机粒子的团聚,提高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流变测试表明POE-g-GMA可以促进固体网络结构的形成。得益于复合材料内部界面结构稳定性的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油性能、绝缘性能均提高,且燃烧所得碳层缺陷小且致密程度提高。(3)以1-乙烯基咪唑和磷酸三(2-氯乙基)酯为原料合成新型离子液体(IL),并将其引入EVA基复合材料体系。凝胶含量测试表明该IL引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交联度;TG测试表明IL可催化成炭促进残炭量的提高;并且IL具有促进无机粒子分散的作用;此外IL可促进材料燃烧时形成致密且连续的碳层结构,对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有积极效果。IL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油性能等综合性能的同时改善。
方然[5](2016)在《聚丙烯/改性剂/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增韧是聚丙烯材料改性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实践中有明确的研究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综述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增韧聚丙烯(PP)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改性剂促进纳米碳酸钙在基体中的分散,增加PP与纳米碳酸钙的相互作用,获得较好冲击韧性的PP/改性剂/nano-CaCO3复合材料。本文首先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P/nano-CaCO3体系复合材料,纳米碳酸钙含量在6%时其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但增幅不大。在固定纳米碳酸钙含量为6%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接枝马来酸二丁酯(DBM)作为改性剂进行熔融共混,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PP/SEBS/nano-CaCO3共混体系随弹性体SEBS含量的增加,常温冲击强度在SEBS的含量为8%时增幅最大,低温下,当SEBS的含量低于2%时,其低温冲击强度随含量增加而大幅增加,大于2%后趋于平稳;而拉伸强度则随SEBS增加不断降低。为 了增加 PP 与 nano-CaCO3 的相互作用,制备了PP/SEBS-g-MA/nano-CaCO3。由SEM表征结果显示SEBS-g-MA包裹了纳米碳酸钙颗粒的聚集体,形成了以SEBS-g-MA为壳,以nano-CaCO3为核的“核壳结构”使其冲击强度较PP/SEBS/nano-CaCO3有进一步提高,并且拉伸强度降低的幅度也较PP/SEBS/nano-CaC03减缓。由于SEBS-g-MA中的MA基团与nano-CaC03相互作用较弱,又由于MA具有毒性,残余的MA在共混体系性能带来有不利的影响,故本文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二丁酯(DBM)接枝SEBS(SEBS-g-DBM)研究了引发剂DCP和DBM含量对SEBS-g-DBM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优化反应温度和螺杆转数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了 SEBS-g-DBM接枝率。分别选用两种不同接枝率的SEBS-g-DBM制备了 PP/SEBS-g-DBM/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高接枝率的SEBS-g-DBM和nano-CaCO3在基体中分散显着改善,且随SEBS-g-DBM含量的增加,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更加均匀,形成的团聚体尺寸较SEBS体系和SEBS-g-MA体系小得多,且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界面模糊,使得复合材料结晶度进一步降低,显着细化晶粒,故在常温和低温下,SEBS-g-DBM增韧PP效果均优于SEBS-g-MA和SEBS,并且PP/SEBS-g-DBM/nano-CaC03复合体系拉伸强度降低幅度也明显低 PP/SEBS-g-MA/nano-CaC03、PP/SEBS/nano-CaC03共混体系。
邹恩广[6](2011)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作为一种通用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通用塑料,是塑料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普通聚丙烯韧性差、低温易脆裂,且其非极性的线性链结构和较高的结晶性降低了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因此对聚丙烯改性制备性能优良的聚丙烯合金及复合材料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聚丙烯合金的制备工艺技术和研究进展,回顾了聚丙烯合金的发展历程;分别采用原位固相法接枝丙烯酸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固相法接枝多单体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合金;以该聚丙烯合金GPP作为相容剂,PP(T30S)为基质,与用自主研发的牵引剂Q以及活化剂H共同活化蒙脱土和碳酸钙微粒,制成壳核结构的纳米蒙脱土和壳核结构的碳酸钙,通过共混法制成PP/纳米蒙脱土、PP/纳米蒙脱土/碳酸钙复合材料。用原位固相法接枝丙烯酸制备聚丙烯合金,工艺简短易行,放大性良好,能有效地增加PP的极性和亲水性,PP原有的优良性能损失不大。结果表明:其接枝率受聚合温度、时间及引发剂浓度、自由基捕捉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接枝聚合过程中没有产生明显的降解副反应,产物分子量变化不大;接枝后的产物球晶得到细化;合金性能与聚丙烯基体大致相仿,表面电阻明显降低,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得到提高,接枝率1.6%时,产品的水润湿角为80°。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溶胀插嵌法协固相接枝多单体制备聚丙烯合金,接枝率高,单体分布均匀,PP的极性和亲水性明显增强,PP原有的优良性能损失很少,拉伸强度还略有增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以软、硬单体复配、SC CO2溶胀、常压接枝的方法对聚丙烯颗粒进行接枝改性制备PP合金的方法可行。PP与引发剂以及AA、MMA、MAH在SC CO2中溶胀4h,卸压后于80℃下反应2h,接枝率达4.29%,接枝效率达71.5%。超临界CO2对聚丙烯起到有限溶胀作用,接枝率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的增加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C CO2协助PP固相接枝所需的反应时间比普通固相接枝要短2h,表明通过SC CO2溶胀插嵌使整个接枝反应的动力学由扩散控制转换为反应控制。接枝产品的熔点降低,结晶温度升高,热稳定性增加。接枝改性后聚丙烯的极性增强,水接触角由原料的980降低到72°。产品的内外表面微观形貌均发生明显改变,实现了内部均匀接枝。软、硬单体复配使用抵消了由于支链引入造成的产品力学性能下降,PP主链断裂倾向降低,产品韧性得到提高。用自主研发的牵引剂Q和活化剂H共同活化处理纳米蒙脱土制得具有壳核结构的有机纳米蒙脱土。以前面制得的极性PP合金GPP作相容剂,用具有壳核结构的有机纳米蒙脱土填充改性聚丙烯(T30S),通过熔融挤出制成PP/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蒙脱土改性产品很多性能得到提高;GPP作为相容剂一方面可以与壳-核结构聚异丁烯-纳米蒙脱土粒子结合另一方面还可以与PP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纳米蒙脱土在PP中均匀分散,提高了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复合牵引剂FQ比用单一牵引剂处理蒙脱土的效果更好。活化剂H与牵引剂FQ配合使用,可提高蒙脱土的分散性;当活化剂H/牵引剂Q/相容剂GPP三种物质复配使用时,可以能够使纳米蒙脱土在复合材料中分散的更加均匀,显着降低复合材料的挤出压力,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产品模量高达2100MPa,冲击强度达到53 J/m,回缩率为0.52%;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为180~190℃C,产品中的蒙脱土呈2-3个单片重叠结构的片状分散,片层厚度3~4nm,分散稳定性好,没有明显的无团聚倾向。GPP的引入使纳米蒙脱土/PP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加入量为5%左右时材料性能最好。偏光显微镜的结果显示复合带来的固体晶串珠生长方式提高了冲击性能;复合材料的热稳定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实验值比用Halpin-Tsai方程计算值小很多,说明蒙脱土片剥离层还不充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使用两种无机填料的可行性,用同样的方法活化碳酸钙微粒,制成壳核结构的碳酸钙刚韧粒子;使用SC CO2协助固相接枝三单体制备聚丙烯GPP-4.3做相容剂制备PP/刚韧粒子复合材料。通过筛网实验和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剂、活化剂和相容剂的种类、用量对挤出压力和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发挥表面剂、活化剂和相容剂的协同作用,可使碳酸钙粒子在复合材料中有效分散。将碳酸钙粒子与纳米蒙脱土复合使用制成无机刚韧粒子,之后再与PP共混制成PP/无机刚韧粒子复合材料,使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模量高达2300MPa,冲击强度达到60 J/m,回缩率为0.5%。
戴欣[7](2008)在《纳米-CaCO3/OMMT/HDPE三元复合塑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通用塑料,其化学性质稳定,在管道生产、包装工业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强度低,易变形,不耐热,易燃烧,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采用物理改性的方法向高密度聚乙烯塑料中添加无机纳米粒子制得纳米复合塑料,可以提高HDPE的性能,扩大HDPE的应用领域。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有球状的纳米碳酸钙和片层状的蒙脱土(MMT)等,纳米碳酸钙的加入能改善HDPE的冲击性能及弹性模量,但是对复合塑料的拉伸性能贡献不大,加入MMT能改善HDPE的拉伸强度,并且由于结晶成核作用,能使复合塑料的热力学性能得到显着的提高。文献中报道的多是向聚乙烯塑料基体中添加单一的某种无机纳米粒子,虽然某一方面的性能得到提高,但往往导致其他方面的性能的降低,因而改性的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本文首先采用硬脂酸(SA)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活化,考察了改性纳米CaCO3、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分别或共同添加到高密度聚乙烯中形成的复合塑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用7%(wt)硬脂酸改性的纳米CaCO3,能较好地促使无机粒子的分散和与HDPE的结合,提高复合塑料的拉伸性能。PE-g-MAH的进一步嫁接作用,可延长硬脂酸分子链,加强硬脂酸和基体树脂之间的缠结作用,从而显着提高了复合塑料的拉伸强度。随后研究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无机纳米粒子共同添加到高密度聚乙烯中对复合塑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以HDPE为基体,添加了纳米碳酸钙和有机蒙脱土(OMMT)两种无机纳米粒子的nano-CaCO3/OMMT/HDPE三元纳米复合塑料,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等方面的表征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元纳米复合塑料在各方面的性能上均要比单一添加一种纳米粒子制得的二元纳米复合塑料优异,其中三元复合塑料与HDPE相比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提高124.6%和302.7%,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提高73.86%和58.97%,抗冲击强度提高27.25%。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热分解温度比HDPE提高了30℃,结晶速率和耐热性能比HDPE也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三元纳米复合塑料中两种无机纳米粒子在聚乙烯基体中互相协同配合,共同提高了HDPE的各方面性能。
韩卫华,刘妙青,卢建军[8](2007)在《纳米无机粒子的分散及改性塑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纳米无机粒子团聚的分类和原因,介绍了几种克服其团聚的方法;综述了纳米塑料常见的制备方法以及纳米塑料的优异性能与结构性能的表征方法。
薛颜彬[9](2007)在《无机超细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PP)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PP作为通用塑料高性能化的首选材料,日益引起各研究领域和工业部门的重视。通过合理的增韧增强改性,普通的PP在很多应用场合完全可以代替工程塑料。本文采用空心玻璃微珠、纳米高岭土、纳米SiO2等对PP进行增强、增韧改性研究。分别选用不同粒径玻璃微珠与PP进行熔融共混,制得PP/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同时考察了POE-g-MAH的不同含量对填充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填充PP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下降,而经偶联剂处理的玻璃微珠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体系的流动性得到改善,而冲击强度下降不大。相同条件下,小粒径玻璃微珠填充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更好。POE-g-MAH作为玻璃微珠与PP的相容剂效果较为明显,加入POE-g-MAH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以纳米高岭土、纳米SiO2作为PP的增韧、增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的加工工艺制备了聚丙烯基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纳米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作用以及纳米粒子的良好分散是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粒子填充PP,对复合材料起到了既增强又增韧的目的,各项性能均得到了提高。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及DSC分析发现,无机粒子在PP熔融冷却过程中能起到明显的结晶诱导作用,使PP得以在较高的温度下结晶且使球晶尺寸变得细小而均匀;经过合适的表面处理后,或是在允许的范围内提高用量,无机粒子对体系的这种结晶诱导作用将变得更加明显,这正是无机粒子能对PP增强增韧的一个内在原因。本文还研究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偶联剂的种类及偶联剂的用量对PP/无机粒子填充体系的增容作用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P-g-MAH对复合材料相容性有明显改善效果,各方面力学性能均有提高。硅烷偶联剂KH-550对空心玻璃微珠、纳米高岭土、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效果最好,并且硅烷偶联剂用量是无机粒子质量的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采用无机超细微粒增强增韧聚丙烯,当玻璃微珠用量为10份、纳米粒子用量为4份左右时体系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王庆国[10](2006)在《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及其纳米无机填料复合体系对硬质聚氯乙烯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辐射硫化原理、浆体共混、喷雾干燥和熔融共混等技术,成功制备了硬质聚氯乙烯/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PVC/UFPR)二元、PVC/UFPR/纳米CaCO3和PVC/UFPR/Na-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并首次深入系统地研究了UFPR、UFPR/纳米CaCO3和UFPR/Na-MMT复合粉末体系对硬质PVC性能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PVC三元复合材料中的无机纳米粒子虽然没有经过有机化处理或表面处理,但能够良好地分散在PVC基体中,并提高了PVC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这对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高功能化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γ射线辐射后,橡胶乳液中的橡胶粒子具有颗粒表面交联度高、颗粒内部交联度低的特点。在熔融共混过程中,与PVC相容性好的UFPR就能够均匀地分散在PVC基体中。 采用三种丁腈粉末橡胶P-248、P-6387和P-26(粒径分别为150nm、90nm和70nm,丙烯腈含量分别为33%、33%和26%)制备了新型硬质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PVC-1、PVC-2和PVC-3。透射电镜(TEM)照片显示,三种NBR-UFPR颗粒均能够以单个粒子方式均匀分散在PVC基体中,从而使NBR-UFPR颗粒与PVC相间的界面积远远大于传统的PVC/弹性体共混物。增大的相界面积和界面作用力束缚了PVC分子链段的运动,提高了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纯PVC的Tg相比,PVC-2的Tg提高了7℃。同时,均匀分散的小尺寸橡胶粒子减小了PVC的基体层厚度(橡胶粒子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冲击过程中银纹的传递和终止,增加了韧性,如PVC-3的缺口冲击强度由纯PVC的3.1kJ/m2增加到6.3kJ/m2。
二、纳米无机粒子在塑料高性能化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无机粒子在塑料高性能化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
1.2.1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
1.2.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
1.2.3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
1.2.4 填充改性聚合物用填料的选用 |
1.3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1.3.1 聚酰胺6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
1.3.2 聚酰胺6的共混改性研究 |
1.4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1 生物质炭的制备 |
1.4.2 生物质炭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2.1 生物质炭/聚烯烃复合材料 |
1.4.2.2 生物质炭/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2.3 其他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炭化温度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试样制备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2.3.2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2.3.3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2.3.4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2.3.5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2.3.6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7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含量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3.3.2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3.3.3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3.3.4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3.5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3.3.6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7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粒径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4.3.2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4.3.3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4.3.4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4.3.5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4.3.6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7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助剂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5.3.2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5.3.3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5.3.4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5.3.5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5.3.6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3.7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6.3.2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
6.3.3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6.3.4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6.3.5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6.3.6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6.3.7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合物增韧 |
1.2.1 弹性体增韧 |
1.2.2 刚性粒子增韧 |
1.2.3 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 |
1.2.4 协同增韧 |
1.2.5 其他增韧方法 |
1.3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 |
1.4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在塑料中的应用 |
1.5 塑料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
1.5.1 低噪音改性 |
1.5.2 免喷涂改性 |
1.5.3 耐候改性 |
1.5.4 阻燃改性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核壳结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聚合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2.3.2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核乳液成膜性能和韧性的影响 |
2.3.3 核/壳比例对成膜性能和膜韧性的影响 |
2.3.4 核/壳比例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2.3.5 核/壳比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6 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 |
2.3.7 热失重分析(TGA) |
2.3.8 透射电镜(TE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ABS中的应用及低噪音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2.3 低噪音ABS材料的制备 |
3.2.4 测试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BS材料摩擦噪音和粘-滑现象关系研究 |
3.3.2 Poly(D4-MMA-BA)改性剂对ABS性能的影响 |
3.3.3 ABS材料表面摩擦特性与摩擦噪音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免喷涂PC中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4.2.3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及免喷涂PC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进风温度和转速对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
4.3.2 FTIR |
4.3.3 粒径 |
4.3.4 SEM及元素分析 |
4.3.5 力学性能 |
4.3.6 外观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PC中的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5.2.3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耐候PC材料的制备 |
5.2.4 测试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MB结构与性能 |
5.3.2 AMB紫外吸收机理 |
5.3.3 AMB含量对其聚合及聚合产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 |
5.3.4 Poly(D4-MMA-BA-AMB)的结构与性能 |
5.3.5 Poly(D4-MMA-BA-AMB)对PC耐候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阻燃PVC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6.2.3 PVC-WPC的制备 |
6.2.4 测试和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VC-WPC缺口冲击强度 |
6.3.2 PVC-WPC阻燃性能 |
6.3.3 PVC-WPC热稳定性 |
6.3.4 PVC-WPC木塑制品耐候性能 |
6.3.5 PVC-WPC木塑制品断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纳米TiO2在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纳米无机粒子研究进展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纳米无机粒子特点 |
1.2.3 纳米材料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 |
1.2.4 纳米无机粒子/塑料材料的性能 |
1.2.5 纳米无机粒子/塑料的制备方法 |
1.2.6 常用塑料改性纳米无机粒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对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对纳米粒子在塑料改性中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对纳米TiO_2在塑料改性中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分析评价与筛选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测试结果与讨论 |
2.2.1 电镜测试结果 |
2.2.2 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红石型纳米TiO_2在高抗冲聚苯乙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及性能 |
3.1.2 制备仪器设备 |
3.1.3 纳米塑料的制备 |
3.1.4 制备测试样品 |
3.1.5 测试纳米TiO_2/HIPS复合材料的性能 |
3.1.6 测试设备与过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偶联剂与分散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纳米TiO_2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纳米TiO_2含量与复合材料耐热关系 |
3.2.4 纳米TiO_2含量与复合材料阻燃性关系 |
3.2.5 纳米TiO_2含量与复合材料流变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EVA电缆材料的高性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速列车组及其配套电线电缆概述 |
1.2.1 高速列车组简介 |
1.2.2 高速动车组用电线电缆 |
1.3 电线电缆绝缘与护套用复合材料概述 |
1.3.1 聚合物基体 |
1.3.2 阻燃体系 |
1.3.3 填料 |
1.3.4 交联体系 |
1.3.5 其他组分 |
1.4 电线电缆用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
1.4.1 电线电缆用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难点 |
1.4.2 电线电缆用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解决措施 |
1.5 离子液体简介 |
1.5.1 离子液体的定义 |
1.5.2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制备方法 |
1.5.3 离子液体在高分子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橡胶对EVA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门尼粘度测试 |
2.2.5 拉伸断面微观形貌观察 |
2.2.6 热稳定性测试 |
2.2.7 非等温结晶行为分析 |
2.2.8 拉伸性能测试 |
2.2.9 极限氧指数测试 |
2.2.10 绝缘性能测试 |
2.2.11 耐油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2.3.2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2.3.3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
2.3.4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2.3.5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2.3.6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耐油性能的影响 |
2.3.7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2.3.8 AEM对EVA基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分子相容剂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门尼粘度测试 |
3.2.5 拉伸断面微观形貌观察 |
3.2.6 燃烧断面微观形貌观察 |
3.2.7 热稳定性测试 |
3.2.8 非等温结晶行为分析 |
3.2.9 流变行为分析 |
3.2.10 拉伸性能测试 |
3.2.11 极限氧指数测试 |
3.2.12 绝缘性能测试 |
3.2.13 耐油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2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3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
3.3.4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
3.3.5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6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3.3.7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3.3.8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 |
3.3.9 POE-g-GMA对EVA基复合材料耐油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对EVA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功能化离子液体(IL)的合成与表征 |
4.2.4 复合材料的样品制备 |
4.2.5 凝胶含量测试 |
4.2.6 拉伸断面微观形貌观察 |
4.2.7 燃烧断面微观形貌观察 |
4.2.8 热稳定性测试 |
4.2.9 非等温结晶行为分析 |
4.2.10 拉伸性能测试 |
4.2.11 极限氧指数测试 |
4.2.12 耐油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功能化离子液体对EVA基复合材料凝胶含量的影响 |
4.3.2 功能化离子液体对EVA基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3 功能化离子液体对EVA基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
4.3.4 功能化离子液体对EVA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4.3.5 功能化离子液体对EVA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6 功能化离子液体对EVA基复合材料耐油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实际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聚丙烯/改性剂/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nano-CaCO_3改性PP的研究现状 |
1.2.1 nano-CaCO_3的改性机理 |
1.2.2 nano-CaCO_3改性PP的研究现状 |
1.3 SEBS及接枝物研究现状 |
1.3.1 SEBS研究现状 |
1.3.2 SEBS接枝改性方法 |
1.3.3 接枝物的选择 |
1.3.4 引发剂的选择 |
1.3.5 SEBS接枝物的制备及其在共混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
1.4 PP/SEBS及其接枝物/nano-CaCO_3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2 PP/nano-CaCO_3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案 |
2.2.1 实验主要原料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试样的制备、工艺流程 |
2.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构表征 |
2.3.2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2.3.3 DSC分析PP/nano-CaCO_3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2.3.4 PP/nano-CaCO_3的球晶形貌分析 |
2.3.5 PP/nano-CaCO_3的流动性能 |
2.3.6 nano-CaCO_3对PP/nano-CaCO_3冲击强度的影响 |
2.3.7 nano-CaCO_3对PP/nano-CaCO_3拉伸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PP/SEBS/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案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试样制备 |
3.2.4 工艺流程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流动性能 |
3.3.2 SEM形貌结果与分析 |
3.3.3 XRD晶体结构表征 |
3.3.4 DSC分析共混体系的熔融和结晶性能 |
3.3.5 晶体形貌 |
3.3.6 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PP/SEBS-g-MA/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案 |
4.2.1 实验主要原料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2.3 试样的制备 |
4.2.4 工艺流程 |
4.2.5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构表征 |
4.3.2 SEM形貌分析 |
4.3.3 DSC分析共混体系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4.3.4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结晶性能的影响 |
4.3.5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流动性能的影响 |
4.3.6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冲击强度的影响 |
4.3.7 SEBS-g-MA对PP/nano-CaCO_3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SEBS-g-DBM制备及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案 |
5.2.1 接枝机理 |
5.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3 DCP和DBM用量确定的实验配方和工艺参数 |
5.2.4 SEBS-g-DBM的制备工艺参数实验 |
5.2.5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方变化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分析 |
5.3.2 工艺参数变化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PP/SEBS-g-DBM/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概述 |
6.2 实验方案和材料 |
6.2.1 SEBS-g-DBM的制备及接枝率的测定 |
6.2.2 PP/SEBS-g-DBM/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6.3 实验结果 |
6.3.1 XRD晶体结构表征 |
6.3.2 SEM形貌分析 |
6.3.3 DSC分析共混体系的熔融和结晶性能 |
6.3.4 晶体形貌 |
6.3.5 力学性能 |
6.4 SEBS-g-MA、SEBS-g-DBM和SE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比较 |
6.4.1 冲击强度 |
6.4.2 拉伸强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丙烯合金的研究进展 |
1.1.1 聚丙烯合金的种类 |
1.1.2 聚丙烯合金的制备 |
1.1.3 聚丙烯合金的应用 |
1.2 聚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蒙脱土及其有机化改性 |
1.2.2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3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1.2.4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固相接枝改性原位共混制备PP合金的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固相接枝PP原位共混合金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2.2.1 产品制备 |
2.2.2 产物的纯化及接枝率、接枝效率的计算 |
2.2.3 接枝PP合金的结构表征 |
2.2.4 亲水性测定 |
2.2.5 力学性能测定 |
2.3 接枝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1 接枝聚合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2.3.2 接枝聚合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2.3.3 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2.3.4 自由基捕获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2.4 接枝PP合金的结构表征 |
2.4.1 FT-IR表征 |
2.4.2 GPC表征 |
2.4.3 DSC表征 |
2.4.4 TGA表征 |
2.4.5 SEM表征 |
2.4.6 PLM表征 |
2.5 放大试验 |
2.5.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5.2 实验结果 |
2.6 接枝PP合金的性能 |
2.6.1 亲水性 |
2.6.2 力学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SC-CO_2协助固相接枝原位共混制备PP合金研究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产品制备 |
3.2.2 产品表征测试 |
3.3 接枝单体选取 |
3.3.1 不同接枝单体的接枝效果 |
3.3.2 接枝单体配比研究 |
3.4 超临界溶胀条件研究 |
3.4.1 溶胀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4.2 溶胀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4.3 溶胀压力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5 接枝反应条件研究 |
3.5.1 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5.2 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5.3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5.4 单体投料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5.5 界面剂种类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3.6 多单体接枝PP合金的结构表征 |
3.6.1 FTIR分析 |
3.6.2 TG分析 |
3.6.3 DSC分析 |
3.6.4 SEM分析 |
3.7 放大试验 |
3.7.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7.2 实验结果 |
3.8 多单体接枝PP合金的性能 |
3.8.1 亲水性 |
3.8.2 力学性能 |
3.9 小结 |
第四章 PP/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PP/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评价 |
4.2.1 壳-核结构纳米蒙脱土粒子的制备 |
4.2.2 PP/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PP/蒙脱土相容性的表征方法 |
4.2.4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4.3 牵引剂和相容剂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牵引剂Jl对PP/蒙脱土相容性的影响 |
4.3.2 GPP对PP/蒙脱土相容性的影响 |
4.3.3 牵引剂复配使用的效果研究 |
4.3.4 复合牵引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活化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1 活化剂对PP/蒙脱土相容性的影响 |
4.4.2 活化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 .5 小结 |
第五章 PP/蒙脱土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5.2 PP/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评价 |
5.2.1 活性蒙脱土的制备 |
5.2.2 P/P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 蒙脱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蒙脱土添加量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5.3.2 蒙脱土添加量对抗冲性能的影响 |
5.3.3 蒙脱土用量对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5.3.4 蒙脱土添加量对模量和回缩率的影响 |
5.4 加工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5.5 PP/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5.5.1 PP/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相界面分析 |
5.5.2 蒙脱土/GPP用P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分析 |
5.6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 |
5.7 改性蒙脱土结构与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分析 |
5.8 小结 |
第六章 PP/刚韧粒子复合材料研究 |
6.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仪器 |
6.2 PP/刚韧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6.2.1 壳-核结构纳米蒙脱土/碳酸钙刚韧粒子的制备 |
6.2.2 PP/刚韧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3 相容性测试方法 |
6.2.4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6.3 壳-核结构刚韧粒子制备及影响因素 |
6.3.1 表面剂种类对刚韧粒子分散性的影响 |
6.3.2 表面剂复配使用的效果研究 |
6.3.3 活化剂对碳酸钙粒子的活化作用 |
6.3.4 GPP对碳酸钙粒子在PP中分散的促进作用 |
6.3.5 蒙脱土/碳酸钙配合使用的效果研究 |
6.3.6 浸泡温度和时间对刚韧粒子分散效果的影响 |
6.3.7 蒸发干燥速度对刚韧粒子分散效果的影响 |
6.4 PP/刚韧粒子复合材料性能及组成优化 |
6.4.1 表面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2 活化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6.4.3 GPP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6.4.4 无机刚韧粒子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6.5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评价 |
6.6 刚-韧粒子/PP原位共混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纳米-CaCO3/OMMT/HDPE三元复合塑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乙烯塑料简介 |
1.1.1 聚乙烯塑料的分类及应用 |
1.1.2 HDPE的生产及应用 |
1.1.3 HDPE的改性 |
1.2 纳米塑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塑料概述 |
1.2.2 纳米塑料的结构特点 |
1.2.3 纳米塑料的种类 |
1.2.4 纳米塑料的制备和表征 |
1.2.5 纳米塑料的应用及代表产品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对HDPE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及仪器 |
2.1.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方法 |
2.1.3 纳米CaCO_3/HDPE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 |
2.1.4 纳米CaCO_3/HDPE-g-MAH/HDPE复合塑料制备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硬脂酸对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效果 |
2.2.2 硬脂酸用量对复合塑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
2.2.3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用量对复合塑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
2.2.4 硬脂酸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对复合塑料拉伸性能的协同影响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二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制备和性能 |
3.1 二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 |
3.1.1 试剂及仪器 |
3.1.2 Nano-CaCO_3/HDPE和Nano-CaCO_3(SA)/HDPE二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制备 |
3.1.3 OMMT/HDPE二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制备 |
3.2 二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no-CaCO_3/HDPE 和Nano-CaCO_3(SA)/HDPE二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力学性能 |
3.3.2 OMMT/HDPE二元纳米复合塑料的结构及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制备和性能 |
4.1 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制备 |
4.1.1 试剂及仪器 |
4.1.2 Nano-CaCO_3(SA)/OMMT/HDPE三元复合塑料的制备 |
4.2 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的表征 |
4.2.1 力学性能表征 |
4.2.2 微观形态表征 |
4.2.3 热力学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no-CaCO_3(SA)/OMMT/HDPE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的的微观形态 |
4.3.2 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的结构特征 |
4.3.3 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的力学性能 |
4.3.4 纳米粒子对三元纳米复合塑料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 |
4.3.5 三元纳米复合塑料的热力学性能及讨论 |
4.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纳米无机粒子的分散及改性塑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无机粒子的分散 |
1.1 纳米无机粒子的团聚 |
1.2 纳米无机粒子的分散途径 |
1.2.1 物理分散法 |
1.2.2 化学分散法 |
2 纳米塑料 |
2.1 纳米塑料的制备方法 |
2.1.1 共混法 |
2.1.2 插层复合法 |
2.1.3 溶胶-凝胶法 |
2.1.4 原位聚合法 |
2.2 纳米塑料的性能 |
2.2.1 力学性能 |
2.2.2 加工性能 |
2.2.3 阻燃性能 |
2.2.4 其他性能 |
2.3 纳米塑料的结构表征 |
3 结束语 |
(9)无机超细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聚丙烯的分类 |
3 聚丙烯的传统改性 |
3.1 聚丙烯改性目的 |
3.2 聚丙烯传统改性途径 |
3.2.1 聚合改性 |
3.2.2 聚合后改性 |
4 无机粒子改性聚丙烯 |
4.1 无机粒子的特性及种类 |
4.2 无机粒子的增韧增强机理 |
4.3 影响填充增韧效果的因素 |
5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 |
5.1 纳米复合材料性能及技术简介 |
5.2 无机纳米粒子的特性及种类 |
5.3 纳米粒子增强增韧机理 |
5.4 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体系中的充分分散 |
6 无机填料表面处理 |
6.1 填料表面处理的意义 |
6.2 粉体改性方法 |
6.2.1 包覆改性法 |
6.2.2 沉淀反应改性法 |
6.2.3 表面化学改性法 |
6.2.4 机械力化学改性法 |
6.2.5 高能改性方法 |
6.2.6 胶囊化改性 |
6.3 偶联剂 |
6.3.1 偶联剂的种类 |
6.3.2 偶联剂用量的计算 |
6.3.3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7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水平 |
8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8.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8.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1 主要原料 |
2 仪器设备 |
3 试样的加工与制备 |
3.1 挤出造粒 |
3.2 注射样条 |
4 实验方法 |
4.1 拉伸试验 |
4.2 常温下缺口冲击试验 |
4.3 弯曲试验 |
4.4 硬度试验 |
4.5 熔体流动速率实验 |
4.6 相态结构 |
4.7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 |
4.8 光学显微镜实验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 聚丙烯/玻璃微珠复合材料 |
1.1 未经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1.1.1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1.1.2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
1.1.3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1.2 硅烷偶联剂对PP/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影响 |
1.2.1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1.2.2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
1.2.3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1.2.4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1.2.5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
1.2.6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 |
1.2.7 熔融过程与结晶性能 |
1.3 POE-g-MAH的用量对PP/玻璃微珠填充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1.3.1 POE-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1.3.2 POE-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常温下缺口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
1.3.3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 |
1.4 小结 |
2 聚丙烯/纳米高岭土复合材料 |
2.1 纳米高岭土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1.1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的影响 |
2.1.2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
2.1.3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
2.1.4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
2.1.5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2.2 加工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分析 |
2.4 熔融和结晶行为 |
2.5 PP的结晶形态 |
2.6 小结 |
3 聚丙烯/纳米SiO_2复合材料 |
3.1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3.1.2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
3.1.3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
3.2 加工工艺对PP1/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PP-g-MAH的用量对PP1/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PP-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
3.3.2 PP-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
3.3.3 PP-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3.4 PP2对PP1/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3.6 熔融与结晶行为 |
3.6.1 熔融行为 |
3.6.2 结晶行为 |
3.7 PP的结晶形态 |
3.8 小结 |
4 无机超细粒子及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4.1 各种无机超细粒子对PP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各种无机超细粒子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分析 |
4.3 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 |
4.4 PP与无机粒子间相容性的分析研究 |
4.4.1 硅烷类偶联剂KH-550的增容机理 |
4.4.2 钛酸酯类偶联剂NDZ-201的增容机理 |
4.4.3 偶联剂的优选 |
4.4.4 硅烷KH-550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及其纳米无机填料复合体系对硬质聚氯乙烯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1.2 硬质PVC的改性研究 |
1.3 硬质PVC的共混增韧改性 |
1.3.1 硬质PVC的共混增韧机理 |
1.3.1.1 弹性体增韧机理 |
1.3.1.2 有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 |
1.3.1.3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 |
1.3.1.4 纳米粒子增韧机理 |
1.3.2 硬质PVC/弹性体共混体系的增韧改性 |
1.3.2.1 硬质PVC/橡胶共混体系的增韧改性 |
1.3.2.2 硬质PVC/热塑性弹性体共混体系的增韧改性 |
1.3.3 硬质PVC/刚性粒子共混体系的增韧改性 |
1.3.3.1 硬质PVC/有机刚性粒子共混体系的增韧改性 |
1.3.3.2 硬质PVC/无机刚性粒子共混体系的增韧改性 |
1.3.4 纳米无机粒子增韧改性硬质PVC的研究 |
1.3.4.1 纳米无机粒子及其特性 |
1.3.4.2 硬质PVC/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4.3 硬质PVC/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研究 |
1.3.4.4 硬质PVC/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1.3.4.5 硬质PVC/硅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1.3.5 硬质PVC三元共混体系的增韧改性 |
1.3.5.1 硬质PVC/弹性体/有机刚性粒子(ROF)三元共混体系 |
1.3.5.2 硬质PVC/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RIF)三元共混体系 |
1.4 硬质PVC的耐热性研究 |
1.4.1 硬质PVC/耐热性高聚物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
1.4.2 硬质PVC/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研究 |
1.4.3 共聚法制备耐热性硬质PVC的研究 |
1.4.4 氯化法制备耐热性硬质PVC的研究 |
1.4.5 交联法制备耐热性硬质PVC的研究 |
1.5 粉末橡胶的研究进展 |
1.6 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及其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对硬质PVC的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加工设备及型号 |
2.2.3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1 NBR-UFPRs的制备 |
2.2.3.2 PVC/NBR-UFPR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测试样品制备 |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形态分析 |
2.3.1.1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
2.3.1.2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冲击断裂面的SEM分析 |
2.3.2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2.3.2.1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2.2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 |
2.3.2.3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2.3.2.4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2.3.2.5 PVC/NBR-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2.3.3 PVC/ACM-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2.3.3.1 PVC/ACM-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3.2 PVC/ACM-UFPR二元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纳米CaCO_3复合体系对硬质PVC的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加工设备及型号 |
3.2.3 PVC/NBR-UFPR/纳米CaCO_3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1 NBR-UFPR/纳米CaCO_3复合粉末体系的制备 |
3.2.3.2 PVC/NBR-UFPR/NC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测试样品制备 |
3.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CaCO_3在UFPR/NCC复合粉末体系中的分散 |
3.3.2 PVC/NBR-UFPR/NC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研究 |
3.3.3 PVC/NBR-UFPR/NC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3.3.4 PVC/NBR-UFPR/NC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5 PVC/NBR-UFPR/NC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3.3.6 纳米CaCO_3对PV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7 纳米CaCO_3对PV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
3.3.8 PVC/ACM-UFPR/NC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钠基蒙脱土复合体系对硬质PVC的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加工设备及型号 |
4.2.3 PVC/NBR-UFPR/Na-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1 NBR-UFPR/Na-MMT复合粉末体系的制备 |
4.2.3.2 PVC/NBR-UFPR/NCC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样品制备 |
4.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剥离型Na-MMT在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研究 |
4.3.1.1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分析 |
4.3.1.2 X射线衍射分析在钠基蒙脱土研究中的应用 |
4.3.2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
4.3.2.1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 |
4.3.2.2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
4.3.3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4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4.3.5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4.3.6 PVC/P-26/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4.3.7 PVC/ACM-UFPR/MMT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致谢 |
四、纳米无机粒子在塑料高性能化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诗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2]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D]. 王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纳米TiO2在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D]. 康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EVA电缆材料的高性能化研究[D]. 黄昊鹏.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聚丙烯/改性剂/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 方然. 西华大学, 2016(12)
- [6]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邹恩广.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2)
- [7]纳米-CaCO3/OMMT/HDPE三元复合塑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戴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8]纳米无机粒子的分散及改性塑料研究进展[J]. 韩卫华,刘妙青,卢建军. 山西化工, 2007(03)
- [9]无机超细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薛颜彬. 青岛科技大学, 2007(03)
- [10]超细全硫化粉末橡胶及其纳米无机填料复合体系对硬质聚氯乙烯的改性研究[D]. 王庆国. 北京化工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