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过度教育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成荣,张屹山,张鹤[1](2021)在《基础教育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我国已实现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高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然而,教育公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垄断、市场化教育扩张和教育功利化倾向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优质教育资源积聚和市场化教育相互强化产生的累积效应,以及基础教育不公平在社会稳定、人口结构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引发的经济社会后果,并从教育资源分配、影子教育约束和教育评价3个方面给出改善劣势累积效应,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可行途径和对策。
郑凤贤[2](2019)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研究 ——以徐闻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历来以服务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宗旨。乡村振兴,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发挥助推作用。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却备受质疑,其在“出口不畅通、入口受排挤”的情况下能否实现为乡村振兴服务?本研究以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方法、构建分析理论框架、设计研究过程与实施步骤、分析研究结果为研究步骤,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结果及其供给的有效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实现“为农”服务的发展宗旨,进一步从供给过程挖掘影响供给结果的因素,最后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处于供求“域平衡”的状态,并未完全实现“为农”服务。从供给对象看,农村职业教育供给重心偏向实现乡村居民的教育期待,而忽视乡村产业人才需求;从供给内容看,农村职业教育现阶段只实现了就读机会和初级人才的供给,而中高级人才需通过升学的渠道来实现供给;从供给意愿看,农村职业教育就读机会的供给意愿远高于乡村居民的就读欲望,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人才供给意愿远低于乡村产业对其教育需求。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不充分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影响因素主要为农村职业教育供给能力不足,基本办学设施缺乏,专业教师不足,并且其教育对象不全,囿于招收适龄学生;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为乡村居民认为农村职业教育难以实现其教育期待,因此其就读欲望不强;乡村产业购买力不具有竞争性导致供给意愿不高。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需要平衡各种教育需求,同时满足不同乡村居民与各类乡村产业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依据、随乡村振兴梯度发展为原则明确发展定位,谋划发展远景;其次要设置涉农专业、融通教育类型、加强产教融合、完善管理体制来对接乡村需求,凸显乡村特色;最后要统筹城乡职教布局规划、资源配置、管理体制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实现城乡职教融合发展。
李荣飞[3](2019)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云南M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高校扩招规模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发展的高峰期,研究生就业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逐渐进入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视野。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国家政府、社会、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研究生自身的发展。当今社会文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难就业,而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笔者在文献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云南M大学2015—2018级的相关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存在对就业缺乏信心、就业供需矛盾突出、就业质量较低、就业满意度不高、择业期望偏高、培养单位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第二章“围绕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阐述了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我国研究生扩招与就业概况;第三章“云南M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主要阐述了调查研究设计思路、问卷调查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访谈记录与访谈解读、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第四章“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主要阐述了国家政策和社会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方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方面的对策。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人而言,通过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制定明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减少其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通过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高等学校改善教育学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就业服务体系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类文献的编写提供实证资料,并且为其它专业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参考,希望能够对改善教育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起到一定现实作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不但能够实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的有效配置,而且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稳定,繁荣昌盛。笔者认为,解决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应从国家宏观政策、用人单位、培养单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四个方面多策并举,共同促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
王晗[4](2019)在《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高达3779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较去年增加16万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上述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背景下,过度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着重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该部分从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理论、工作竞争模型等经济学视角阐释了过度教育的产生原因。第三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国家青年社科基金课题组的集合数据估算了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验证了我国是否存在过度教育。其次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不同的个人特征、工作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劳动者的教育匹配状况进行分析。最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教育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即从上文论述基础上,从政府、高校、企业、毕业生个人、家庭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及研究展望。本部分对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刁瑜[5](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郭鑫鑫[6](2018)在《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知识贬值”、“学历贬值”、“毕业即失业”、“知识失业”、“文凭膨胀”、“学非所用”、“高知低就”、“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考研热”等热门词汇见诸报端,“最难就业季”似乎每年都在上演,“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过度教育?一方面,自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越来越多受教育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处于高知低就或大材小用的状态,即学历与工作不匹配,从而导致从教育中获得的技能不能充分发挥,相对于匹配状态经济地位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教育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过度教育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扭曲资源配置,如过度教育造成就业状况恶化,失业增加;教育投资低效率、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甚至是让国家陷入一种过度教育恶性循环。针对我国出现的“知识失业”、“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等现象,学术界逐渐关注劳动力供需的教育匹配问题。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过度教育的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教育问题?如果存在,我国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有什么特征?第二,突破关于过度教育仅仅关注成因的解释,而忽略过度教育后果的分析的现实,从过犹不及效应新视角,基于微观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在人力资本理论、技术变迁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号理论、工作竞争理论的基础上,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深刻探讨教育为何会“过”及“过”的消极影响,最终形成过度教育因果模型。第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2015年的数据,利用Duncan和Hoffman(1981)提出的ORU方程、Verdugo和Verdugo(1989)创立的V-V模型实证考察过度教育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第四,从就业质量之工作满意度的视角探讨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可能的三种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期望机制、相对剥夺理论、工作需求-控制模型从理论上对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理论解释。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数据实证分析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过度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趋势方面:(1)2010年、2013年、2015年过度教育发生率分别是28.28%、27.29%、23.91%;呈现下降趋势;适度教育发生率分别是25.87%、26.18%、26.63%;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教育不足发生率分别是45.85%、46.53%、49.46%;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外已有研究结果相似,从侧面说明了过度教育在我国的严重性。(2)过度教育在性别、年龄、单位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家庭经济情况、地区职业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男性;年轻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年长者;党政机关的过度教育发生率表现出加速下降趋势,企业单位过度教育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港澳台资企业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其他企业性质的员工;2010年、2013年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初级职员、一般职员、服务人员和商店及超市的销售人员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3)将影响过度教育发生的因素分为三类:个体特征(性别和年龄),工作特征(单位类别、地区)和家庭特征(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第一,个体特征,性别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着;年龄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着的,越年轻越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第二,工作特征,事业单位员工过度教育发生率是党政机关员工的43.7%;社会团体、居/村委会员工过度教育发生率是党政机关员工的19.1%;与党政机关员工相比,企业、无单位/自雇员工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没有显着的差异。相对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发生过度教育的概率是东部地区的68.6%;西部地区发生过度教育的概率是东部地区的58.8%;这说明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第三,家庭特征,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过度教育没有显着性差异,与家庭经济状况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相比,高于平均水平过度教育发生概率为其62.9%,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平均水平与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没有显着性差异。2.过度教育的过犹不及效应方面:(1)教育确实存在过犹不及效应。(2)个体层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体,为了提高收益、弥补其他方面不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多的工作自主权,理性决策继续进行教育投资,形成了过度教育;其过度教育状况有可能是表面上过度而实际未过度,亦有可能是真实过度;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包括(1)工资惩罚,与适度教育者相比存在收入损失;(2)工作满意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3)工作场所的偏常行为(高缺勤率、高离职率、高旷工率、低工作参与);(4)健康状况(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恶化)。(3)组织层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雇主,为了适应新技术、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降低生产成本愿意雇佣过度教育员工,形成组织层面的过度教育,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包括(1)劳动生产率下降,影响组织绩效。(2)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影响组织整体工作氛围。(4)社会层面,教育是准公共物品,政府对教育进行财政补贴,个体在作出教育投资决策时只需要考虑个体成本,而不需要考虑真实成本;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教育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及通过教育可能实现的社会流动,社会层面形成了鼓励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环境,形成了较高的过度发生率,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包括(1)影响教育发展,造成人力资本浪费;(2)影响就业;(3)影响社会公平,甚至社会稳定。3.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方面:(1)基于ORU模型的分析结果发现,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后,工作要求的教育回报率是17.3%,过度教育年限的系数为11.0%,教育不足年限系数为-13.2%。相对于从事同样工作的适度教育者而言,过度教育者可以得到正向的工资溢价,超出部分教育回报率为11.0%,教育不足者每少一年则需要承担13.2%的工资损失;但是,相对于具有相同学历的适度教育者而言,教育过度者将承受相应的工资惩罚,没少一年的惩罚为6.3%,而教育不足者将获得较高的工资,超出适度教育者4.1%。这一结论与前期学者使用ORU方程的研究结论一致:即超出部分的过度教育依然可以获得正向回报,但教育回报率明显低于工作要求的教育回报率。(2)基于V-V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在未控制其他变量时,个人实际受教育程度的教育回报率为13.9%。过度教育的系数为-24.7%,教育不足年限的系数为-21.1%。表明与相同教育水平的适度教育者相比,过度教育者需要承受24.7%的工资惩罚。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后,个人实际受教育程度的教育回报率为12.9%,过度教育年限的系数为-9.1%,教育不足年限系数为-2.0%,均未通过显着性水平检验。(3)不同性别、所有制类型、企业规模、地区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表现明显差异。4.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方面:从就业质量之工作满意度的视角探讨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多维度视角考察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即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多维度工作满意度)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最终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综合呈现何种关系取决于积极和消极作用的大小,而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过度教育年限与工作满意度显着正相关;工作经验和正式合同对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工资与工作满意度不相关。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工资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正式合同、工作经验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缓冲调节作用。我国过度教育普遍存在,可能对个体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因此,个人要科学评估教育投资风险,慎重选择;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政府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体系,来降低过度教育的发生率。
胡咏梅,李佳哲[7](2018)在《21世纪以来国内及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基于《教育与经济》与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运用Cite Space V软件对2001-2015年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国内和国际教育经济学专业期刊《教育与经济》与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21世纪以来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随着时间段的推移,趋于分散与多元。"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期间的研究热点为"加入WTO"、"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问题;"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热点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公平等问题;"十二五"期间研究热点更加多元,涉及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等领域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过度教育、性别差异及歧视等问题。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在2001-2015年期间呈收缩状态,变化较小。人力资本、高等教育、教育效率、学生学业成绩始终是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2)2001-2015年间,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前沿问题包括产权理论的应用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而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前沿集中于学生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问题,教育需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薪酬问题也是这一时期国际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
黄碧珠[8](2017)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文中提出就业是民生问题,是永恒的课题。党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是“扩大就业战略”,到了党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就业问题不仅要关注就业的“量”,更要关注就业的“质”。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多,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如果长期就业质量偏低,不仅影响到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更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内涵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出口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情况,来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准确把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给就业质量情况一个真实、客观的评价,分析职业院校场域中对就业质量现状的影响因素,并回答场域中各要素如何影响就业质量,研究提升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等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亟需回答的问题。在综述已有就业质量相关研究文献和研究方法、视角的基础上,运用量的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本主题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获得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7个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得出反映就业质量内涵的18个二级指标及各项权重分配。参照内涵指标,采用质的研究之访谈法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做了写实性描述,并剖析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困境原因。2.运用社会再生产实践理论、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从学生惯习与就业质量,院校场域与学生惯习及就业质量与院校场域两两互动关系入手,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法等,分析了职业院校场域、学生惯习及就业质量之间的三维联动关系。获得了院校场域中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五大主要因素为: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职业指导、素养教育及职后跟踪服务。构建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学生惯习及院校场域的三维联动闭环概念模型。最后用案例比较法再次验证影响因素。3.采用文献分析法,围绕职业院校场域中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五大主要因素,分析了瑞士及美国STC职业教育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路径方法,做为本研究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提出的参考依据。4.依据职业院校场域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从契合式专业课程设置、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浸入式素养教育与文化活动、伴随式职业指导及职后跟踪服务五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张欢欢[9](2017)在《近年来中国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 ——基于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就业难问题一直存在于劳动力市场。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就业与教育扩招的关系,同时一些学者开始将这个问题提升到一般的过度教育问题,深入研究我国的过度教育问题。我国的研究大多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关于过度教育问题在我国所具有的不同的特性,所以结合具体的国情来研究过度教育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学者们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采用的理论框架与测度方法不尽相同,争议较多,仍然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运用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中国近年来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首先,本文运用工作分析法对我国过度教育现象进行统计性分析,验证我国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以及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其次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过度教育产生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结果显示,劳动者的个人特征,家庭因素,以及工作特征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过度教育,研究同时也给出这些影响因素对于过度教育发生率的边际影响力的变化趋势。随后,文章运用收益率的方法对教育的收益率和过度教育的收益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过度教育有上升的趋势且上升的幅度在逐渐增大;同时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群体之间的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以及根据我国特殊的地域性差异,分析我国东中西部的过度教育的情况,并解释了出现这种趋势的可能原因。最后根据文章中得出的相应的结论:收益率法虽然没有办法给出过度教育的具体变化量,但是可以从定性的角度研究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同时收益率法和工作分析法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也即,收益率法也可以作为研究过度教育问题的一个可行的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根据研究出来的结论,给出了缓解过度教育问题的三个方面的建议: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筛选方案,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改革,缓解由于政策限制等方面所导致的过度教育。
王爽[10](2017)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与微观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深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达到大体相当的水平。随后,在2002-2010年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波发展高潮,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招生“职普比”)达到1的要求。然而,在2010年以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萎缩态势,2015年的招生“职普比”下降至0.75,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出现生源减少与“招生难”问题,部分学校的辍学率高企。在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与民众的教育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供求失衡”现象。对此,部分学者从限制教育供给的角度出发,认为应缩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取消“职普比”的限制;而政府则从刺激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出台了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财政资助政策。目前,无论从供给角度还是需求角度,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和讨论主要基于教育学的视角,集中在描述性分析层面;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有限,尤其是涉及量化的研究更为不足。基于以上现实,笔者在大量阅读基础理论并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充分梳理的基础上,从宏观效应(供给)和微观决策(需求)两个层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宏观层面,在利用丹尼森的分析框架并加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得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以我国加入WTO为分界点,计算各类教育在WTO前后对经济的贡献,以此来判断现阶段我国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否仍具经济意义,验证限制教育供给是否导致较大的经济成本。在微观层面,通过分析个体在教育投资决策中的考虑因素,研究背后蕴含的经济学逻辑,验证刺激教育需求的财政资助政策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并采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法对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和教育现状,提出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数量分析、归纳和演绎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建国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虽取得较大发展,但目前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经历了本世纪初的高速发展之后,一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如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和规模的快速下降、学生流失率严重、毕业生就业起薪较低、师资力量薄弱等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不管是在供给层面还是需求层面均存在变革的要求。第二,在丹尼森的分析框架下,通过完善修正相关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中教育产出弹性系数进行估算。根据其估值,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对我国加入WTO前后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进行了检验,并与其它各类教育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1.加入WTO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发展较快;2.加入WTO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较之前显着提升;3.与其它教育相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始终处于前列;4.与其它教育相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快速高效增长;5.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与其贡献不匹配,今后仍需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而缩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观点势必影响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不具有经济与现实上的可行性。第三,从理论上来说,影响个人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但影响我国初中毕业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初中成绩、家庭的经济状况、国家的资金支持政策、学生的性别、家庭子女数量以及地域等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将初中毕业后的去向选择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项逻辑回归,结果表明:1.成绩、家庭收入、区域、兄弟姐妹数量等因素能显着影响中等职业教育选择;2.国家财政资助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不显着。由此可见,政府所主张的、旨在刺激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财政资助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第四,通过在明瑟收入函数中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对我国各类教育的明瑟收益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育选择的“成本—收益”函数,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给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微观决策中各影响因素的经济学解释,揭示了财政资助政策影响不显着的原因在于资助金额很难弥补中等职业教育个人净收益的不足。通过相关性分析,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在于其社会经济效益与个人收益的失衡,而改善的核心要素在于提高个人工资等回报。最后,结合典型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丹尼森的分析框架,对用于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生产函数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使之更符合现实状况。同时采用修正后的模型,系统地估算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从而得出各种要素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二是以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正式确立为节点,采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对加入WTO前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与初中、高中等其它教育进行对比,揭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而说明了缩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这一观点的不合理性。三是采用相关调查分析方法,归纳了影响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以初中毕业后的去向选择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多项逻辑回归模型,检验了中等职业教育微观决策中的显着性因素,揭示了财政资助政策影响不显着的现象与原因。四是在标准的明瑟收入方程中加入“智力水平”和“父亲受教育程度”作为相关控制变量,来表示个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家庭因素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个人决策的“成本—收益”函数,对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微观决策的显着性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解释了各因素背后的经济逻辑,进而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与改善建议。
二、中职过度教育的思考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职过度教育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教育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基础教育不公平的现实与成因 |
(一)基础教育资源总量扩张下优质教育资源积聚 |
(二)校内教育减负下校外市场化教育扩张 |
(三)应试教育指标化评价下教育倾向功利化 |
1. 指标化评价的升学竞争模式下“寒门难出贵子” |
2. 唯指标的普职教育分流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限 |
三、基础教育不公平溢出的社会经济后果 |
(一)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
(二)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叠加效应加剧我国人口结构失衡 |
(三)唯指标的过度教育竞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潜力 |
四、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可行途径与对策 |
(一)务必做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 |
(二)发挥影子教育辅助功能禁止基础教育阶段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行为 |
(三)强化育人质量评价构建均衡发展型教育环境 |
(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研究 ——以徐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乡村居民、乡村产业 |
二、乡村振兴 |
三、农村职业教育 |
四、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卢卡斯经济增长理论 |
二、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三、教育供求均衡理论 |
四、理论预设与分析框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
二、编制研究工具 |
三、研究实施与数据收集 |
第三章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 |
一、就读机会供给情况 |
二、人才供给情况 |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有效程度 |
一、乡村居民教育需求满足情况 |
二、乡村企业教育需求满足情况 |
三、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有效程度总结 |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内部影响因素 |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意愿 |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给能力 |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外部影响因素 |
一、乡村居民教育期待 |
二、乡村企业购买能力 |
第三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影响因素总结与讨论 |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内部影响因素 |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外部影响因素 |
三、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陷入“供给怪圈” |
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突破口:平衡需求 |
第五章 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发展定位,谋划发展远景 |
一、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依据 |
二、随乡村振兴梯度发展为原则 |
第二节 对接乡村需求,凸显乡村特色 |
一、设置涉农专业,培育乡村振兴实用人才 |
二、融通教育类型,构建乡村终身学习体系 |
三、加强产教融合,实现乡村校企协同育人 |
四、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农村职教议事制度 |
第三节 统筹城乡职教,促进融合发展 |
一、统筹布局规划,推进城乡教育合作共生 |
二、统筹资源配置,加强农村职教内涵建设 |
三、统筹管理体系,使城乡职教建设一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云南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与就业大背景 |
二、我国部分高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
三、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 |
四、基于个人的认识及感受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围绕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理论概述及扩招与就业概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就业 |
二、教育学 |
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 |
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权变理论 |
三、职业生涯规划 |
第三节 我国研究生扩招与就业概况 |
一、研究生招生及毕业情况 |
二、教育学研究生招生情况 |
三、导致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
第三章 云南M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
一、云南M大学情况简介 |
二、研究设计思路 |
三、调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
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第三节 访谈记录与访谈解读 |
一、云南M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访谈 |
二、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访谈解读 |
三、云南M大学管理人员的访谈 |
四、对云南M大学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访谈解读 |
第四节 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三、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应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方面 |
一、政府需要完善就业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
二、用人单位明确应尽的社会责任 |
三、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
第二节 高校及科研院所方面 |
一、科学制定招生录取制度,注重生源质量 |
二、调整专业学科设置,改进培养模式 |
三、合理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
第三节 研究生自身方面 |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
三、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受高等教育者 |
(二) 过度教育 |
四、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筛选理论 |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四、工作竞争模型 |
第三章 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过度教育研究指标的选取 |
二、调查样本的总体情况 |
(一) 数据来源 |
(二)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 |
(一) 过度教育测量方法的选取 |
(二) 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 |
四、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发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 计量模型的构建 |
(二) 回归结果分析 |
五、主要研究结论 |
(一) 过度教育是存在的 |
(二) 过度教育因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
(三) 过度教育因职业和单位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
(四) 过度教育因父母亲职业、受教育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
第四章 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教育供求关系视角 |
(一) 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 |
(二) 培养层次与社会需求错位 |
(三) 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
二、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 |
(一) 职业间劳动力市场分割 |
(二) 工作单位间劳动力市场分割 |
三、教育投资与能力的差异:人力资本理论视角 |
(一) 家庭教育投资不合理 |
(二) 大学生人力资本参差不齐 |
第五章 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政府方面 |
(一)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二)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
(三)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提高人才市场透明度 |
二、高校方面 |
(一)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
(二) 创新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三、企业应转变择人观念,加强交流合作 |
(一) 树立新的择人观念,合理择人 |
(二) 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展望未来 |
四、毕业生个人方面 |
(一) 转变就业观念,善于把握机遇 |
(二)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
五、家庭方面 |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6)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过度教育相近概念辨析 |
2.1.1 知识失业 |
2.1.2 不充分就业 |
2.1.3 资质过高感 |
2.2 国外研究 |
2.2.1 过度教育的概念、测量方法和理论解释 |
2.2.2 过度教育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 |
2.2.3 过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 |
2.3 国内研究 |
2.3.1 过度教育概念、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2 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变化趋势研究 |
2.3.3 过度教育与收入回报的关系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 过度教育的内涵 |
3.2 过度教育的测度方法 |
3.3 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变化趋势 |
3.3.1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
3.3.2 过度教育的分布与趋势 |
3.3.3 过度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度教育的过犹不及效应分析 |
4.1 过犹不及相关概念 |
4.1.1 过犹不及 |
4.1.2 过犹不及效应 |
4.1.3 过犹不及效应理论分析 |
4.2 教育为何会“过”? |
4.2.1 理性经济人假设 |
4.2.2 个体层面 |
4.2.3 组织层面——雇主 |
4.2.4 社会层面 |
4.3“过”的消极影响 |
4.3.1 个体层面 |
4.3.2 组织层面 |
4.3.3 社会层面 |
4.4 过度教育因果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过度教育收入效应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
5.3 我国过度教育收益率 |
5.3.1 基于ORU方程估计结果 |
5.3.2 基于V-V模型估计结果 |
5.4 不同群组过度教育收益率 |
5.4.1 不同性别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4.2 不同所有制类型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4.3 不同企业规模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4.4 不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过度教育就业效应分析 |
6.1 就业——就业质量——工作满意度 |
6.2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6.2.1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可能的三种关系 |
6.2.2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分析 |
6.3 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模型构建 |
6.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过度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21世纪以来国内及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基于《教育与经济》与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及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 |
(一) 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 |
1.“十五”期间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 |
2.“十一五”期间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 |
3.“十二五”期间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 |
(二) 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 |
1. 人力资本 |
2. 高等教育 |
3. 教育效率 |
4. 学生学业成绩 |
三、国内及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前沿 |
(一) 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前沿 |
(二) 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前沿 |
四、结论及研究局限 |
(8)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
三、现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 |
二、就业质量 |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
四、场域与惯习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人的发展理论与就业质量 |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就业质量 |
三、社会再生产实践理论与就业质量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框架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第六节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七节 研究创新 |
一、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二、本选题创新 |
第二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与困境分析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基本情况概述 |
第二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体系 |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级指标的确定 |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指标权重分析 |
第三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 |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质性研究思路 |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求职难易的现状 |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人职匹配的现状 |
四、职业院校毕业生企业评价的现状 |
五、职业院校毕业生福利待遇的现状 |
六、职业院校毕业生工作条件的现状 |
七、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的现状 |
八、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现状 |
第四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困境分析 |
一、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理解不到位 |
二、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认识不到位 |
三、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与作用不清晰 |
四、对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路径不清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机理分析 |
一、职业院校场域与学生惯习的关系 |
二、职业院校场域中的要素结构 |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惯习 |
四、职业院校场域、毕业生惯习与就业质量 |
第二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养成与就业质量关系分析 |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养成过程 |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与就业质量内涵关联分析 |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与就业质量量化关联分析 |
第三节 职业院校场域与毕业生惯习关系分析 |
一、职业院校场域的实践关系结构 |
二、职业院校场域的系统实践过程 |
三、职业院校场域对毕业生惯习的影响过程 |
第四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院校场域关系分析 |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场域实践过程关系 |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院校文化专断关系 |
第五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
第六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机制案例分析 |
一、主题案例——横向单因素比较分析 |
二、个体案例——纵向多因素综合分析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瑞士职业教育的举措与启示 |
一、瑞士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
二、瑞士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践路径 |
三、瑞士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质量的启示与借鉴 |
第二节 美国STC职业教育的举措与启示 |
一、美国STC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概述 |
二、美国STC职业教育服务职业生涯发展的实践路径 |
三、美国STC职业教育的举措与启示 |
第三节 国外经验对本土化路径选择的启示 |
一、专业课程设置与经济的联动关系 |
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
三、职业指导融入生涯发展全过程 |
四、学术与职业知识内容的整合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专业课程设置契合区域新常态产业经济 |
一、专业课程方向设置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
二、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设置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
三、专业课程内容设置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
四、专业课程实施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
第二节 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
一、借助第三方机构实现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 |
二、职业能力导向的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
三、智能化时代的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浸入式职业素养教育与社团活动实践 |
一、浸入式职业素养教育内涵 |
二、院校场域内文化氛围营造 |
三、院校场域内社团活动开展 |
第四节 职业指导伴随职业生涯成长 |
一、职业指导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 |
二、职业指导突出个性化 |
三、职业指导突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
第五节 职后跟踪服务体系构建 |
一、职后跟踪服务的实现路径 |
二、职后就业质量测评治理体系构建 |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职后跟踪服务体系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B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级指标的德尔菲问卷 |
附录C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级指标的德尔菲问卷 |
附录D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指标权重验证德尔菲问卷 |
附录E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F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近年来中国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 ——基于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 |
2.1 过度教育的相关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 |
2.1.1 理论综述 |
2.1.2 研究现状 |
2.2 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分析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 |
2.2.1 理论综述 |
2.2.2 研究现状 |
3 工作分析法下的过度教育测度研究 |
3.1 过度教育的定义及测度 |
3.1.1 过度教育的定义 |
3.1.2 过度教育的测度 |
3.2 数据的来源和变量的选取 |
3.2.1 数据的来源 |
3.2.2 变量的选取 |
3.3 过度教育的实证分析 |
3.3.1 统计性分析 |
3.3.2 有序logit回归分析 |
4 收益率方法下的过度教育测度研究 |
4.1 过度教育收益率研究过度教育 |
4.1.1 计量模型构建 |
4.1.2 模型回归结果 |
4.1.3 两个模型回归结果的对比 |
4.2 不同性别和地区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 |
4.2.1 不同性别劳动者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 |
4.2.2 不同地区的劳动者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与微观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二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教育成本收益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国际实践 |
第一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三节 典型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研究 |
第一节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
第二节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 |
第三节 宏观视角下我国教育产出弹性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微观决策研究 |
第一节 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个人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三节 我国各类教育明瑟收益率的估算 |
第四节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经济学解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职过度教育的思考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教育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J]. 杨成荣,张屹山,张鹤. 管理世界, 2021(10)
- [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研究 ——以徐闻县为例[D]. 郑凤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云南M大学为例[D]. 李荣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 王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5]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6]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D]. 郭鑫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7]21世纪以来国内及国际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基于《教育与经济》与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的知识图谱分析[J]. 胡咏梅,李佳哲. 教育与经济, 2018(02)
- [8]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 黄碧珠. 天津大学, 2017(10)
- [9]近年来中国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 ——基于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D]. 张欢欢.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10]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与微观决策研究[D]. 王爽.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