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校本课程凸现学校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青[1](2021)在《“兵团音乐”在石河子市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胡达道,胡春晓,阳芸[2](2021)在《论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的学校体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体育具有教育目标综合化、运动方式生活化和故事化、场地器材多样化等特质。适合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融入体育教学环节、融入校园体育文化等途径融入高校体育。其教程系统设计主要由考察调研和分析、教学设计和论证、开发和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组成。在教学方式上应突出"参与—体验式"、"引导—探索式"和"讲解—示范式"教学。
左洁[3](2020)在《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倡导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鼓励高校“依校定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实现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理工类院校着眼于本校理工特色,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以问卷和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对选定的两所理工类院校(“南邮”和“南航”)英语专业相关师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一、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从《大纲2000》到《国标》,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何种启示?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现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如何?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怎样?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对两份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大纲2000》和《国标》)进行了要素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放宽了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权限,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倡议将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拓展到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等;同时,《国标》还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呼吁各高校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并对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次,笔者通过对两校英语专业培养文件的梳理,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在校本课程设置体系建设、语言能力与本校理工特色知识的学习步调、“英语+专业方向”培养特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发现为其后的访谈研究等提供了初步的调研基础。接着,本文采取问卷和访谈法,借助校本课程实效性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对两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一方面,从两校的的对比调研来看,在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认识与态度上,两校英语专业存在显着性差异;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帮助等方面均高于南邮英语专业。另一方面,两校英语专业师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校本课程目标不够清晰,课程内容艰深,缺乏情境呈现和实际运用的机会和平台;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校本课程课堂氛围与教师跨学科专业素养较为满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以及与企业对接的实践教学有待普及;当前校本课程的评估手段不合理,对阶段性测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中“双师型”师资明显不足等。最后,我们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尝试对提升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构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凸显理工特色;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师队伍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研究涉及面广,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都会经历一个不断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过程。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为未来的校本课程研究提供启示。
张洪彬[4](2020)在《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实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中学教育需要做相应的改进:在课程上,课程的开发力度和开发渠道上要更多更广;在教学中,需要从教书转向育人,尽量用真实的情境教育学生。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对课程开发的来源、渠道等方面进行扩展,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自然博物馆是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内收藏着大量地理相关的标本,包含着多种形象直观的地理情境。但现实中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却很少,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以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对重庆市的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OECD开发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模式,并提出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最后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进行了实践案例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目前,重庆市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开发水平不高、教师开发动力不足、城乡间认知差异大等问题,但部分已开发的课程实施效果较好,学生兴趣大、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认可度也较高。(2)教师是影响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因素。教师态度、经验、精力和时间及开发能力都会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甚至影响能否开发课程。(3)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考虑四大开发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自然博物馆的经济和文化条件开发校本课程;二、主体性原则,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学校为开发主体;三、整体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时要注意三级课程的整体性,不能脱离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四、开放合作原则,开发时需坚持学校与大学或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课程教学专家、自然类博物馆内的管理人员三方合作。(4)基于OECD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模式包括七个步骤:开发小组组建、资源调查、学情分析、目标拟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5)促进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高效开发有六大策略。一、深挖博物馆课程资源;二、多种课程实施方式结合,增设互动型活动;三、定期开展博物馆馆员课程论知识培训;四、出台促进开发校本课程的鼓励政策;五、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吸引力;六、加强馆校合作,提高开发效率。总之,利用自然博物馆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对建设适合学校和学生需求的课程具有重要价值,且能提高学校利用社会课程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朱园[5](2020)在《西南地区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国家课程在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让语文课程像课程标准所构想的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议题。语文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由课程专家制定的统一课程,但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地大物博,各地间教育水平失衡,再加上城乡差距大使得统一的方案难以适应所有地区的教育需求成为既定事实。为了解决这一课程实施的问题,许多研究者都将目光集中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上,经过不断研究和实践,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广泛肯定和推广。西南农村地区是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因为历史和地理等原因,西南地区与我国中、东部地区之间的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再加上目前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都高度统一,这些因素难免影响了语文课程在西南农村地区的实施。为了使语文国家课程在西南农村地区得到有效实施,本研究将目光聚焦于西南地区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问题上,试图为西南农村小学谋求一条新的语文课程实施之路。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做出介绍;第二部分为调查分析部分,在这部分中简要介绍了样本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在调查结果中陈述了西南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在五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少总体规划和引导、缺少目标细化和具体化、缺少对课程内容“二次开发”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第三部分为归因分析,从学校和教师两大层面入手对西南农村小学语文校本化实施存在的五方面问题进行归因。第一、学校欠缺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意识和方法指导;第二、教师间缺少交流合作,对语文课程目标解读不到;第三、教师开发意识薄弱,语文课程资源挖掘、利用不充;第四、教师核心课程能力缺失,缺少教学研究的氛围和精力;第五、学校没有构建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第四部分为策略部分,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在此部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学校要树立校本化实施意识,做好顶层设计;其次,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深入语文课标;教师要提高开发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基于地方性知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还要提高核心课程能力并营造教学研究氛围;最后,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协作发力,完善语文课程校内外评价,为校本化实施提供保障。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在结语中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也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本论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研究过程中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秦玮苡[6](2020)在《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桂林市灵川县X乡村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耕读文化是从事劳动生产实践和读书学习过程中创造出有关耕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耕读文化需要传承,我国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学校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位于村落中的乡村学校需要传承耕读文化,耕读文化的传承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实现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通,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是耕读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需要。然而,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耕读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如何解决学校耕读文化传承的困境是现实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将从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入手,分析说明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困境的相关问题,以期为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困境研究提供参考的价值。在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基本理论部分,本研究分析说明了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乡村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分析说明了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困境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困境现状考察部分,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通过对桂林市灵川县X小学传承耕读文化现状的观察和对教师的访谈,得知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存在困境的主要有:国家层面——国家政策不具体,财力支持不足;学校层面——重考试、轻传承,耕读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耕读文化教材缺乏;教师层面——耕读文化内涵理解片面,耕读文化内容选择能力不强,耕读文化传承方式选择能力不强;学生层面——缺乏对耕读文化的认识,学习耕读文化的主动性不强;家长层面——支持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意识不强,注重子女考试成绩的提升。本研究也剖析了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困境的成因: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顶层全面设计不足,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保障体系不全,乡村学校耕读文化传承的宣传力度不够,乡村学校耕读文化传承的技术力量培训不足。为此,本研究分四个方面提出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优化策略。国家层面——做好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顶层设计,健全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保障体系;学校层面——做好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展乡村学校耕读文化传承教师的相关培训;教师层面——多渠道丰富耕读文化传承的知识,多形式提高耕读文化传承的能力;学生层面——注重提高耕读文化的认识,注重增强耕读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家长层面——注重提高耕读文化的价值认同,注重与教师合作共同育人。
刘爱玲[7](2020)在《基于本土特色资源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以《“醉”美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基础课程之外进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现阶段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从简单的的理论研究转向综合实践研究,初步形成成熟的校本课程研究体系。新课标鼓励充分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校内外化学课程资源来丰富化学课程内容,而学校所在行政区域内的本土资源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可能性,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对拓展和深化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关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与本土资源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少,且由于各地方的本土资源不同,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有区别,对于怎样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进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本研究将继续探索本土资源在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做出一点补充。论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课题研究背景以及相关概念阐述,指明基于本土特色资源开发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理论意义;第二部分:花溪区本土资源的搜集整合,充分分析花溪区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与饮食文化、布依族酒文化、布依族蜡染、高校企业等社会经济资源,从中挖掘与高中化学相关部分并进行有机整合,为本研究提供可行性和有效性资源;第三部分:以《“醉”美化学》校本课程的提出为例,阐明基于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四部分:《“醉”美化学》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与实施过程,包括课程开发前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教材编制、课程实施过程以及对该课程的评价,在实践中探索基于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第五部分:结论与思考。本研究表明基于本土特色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是行之有效的,丰富了我国以本土特色资源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研究,也对接下来以其他类型的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胡玉婷[8](2020)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以W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文化的建构,是对当下学校课程发展的深层次的思考。课程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是对文化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建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是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由此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间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以W小学为个案,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以及文本分析的方法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价值观、课程物质环境及课程实践活动样态三个方面,对个案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策略及条件进行探讨。首先,学校课程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为学校建构课程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以学生发展、时代背景、学校办学特征以及师生愿景为依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加以转化,将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理念应用到学校教育中,纳入课程体系,建构适应学校特征的课程价值观。其次,从学校课程物质环境方面探究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隐性课程的建构。课程物质环境的创设要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审美元素。通过对个案学校校园布局规划、建筑风格、校园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积极调动师生能动性与创造性;依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彰显特色;借助历史名人文化提升环境育人的潜化影响。再次,从显性课程的角度探究学校课程的实践活动样态。从课程价值定位,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途径以及课程评价方式方面,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个案学校的深入分析,提炼其课程文化建构的条件。建立健全的传统文化课程制度是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保障,校长的办学理念及课程领导能力的发挥以及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关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选择恰当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树立“和谐”的课程价值观;创设传统文化风格与传统文化氛围的物质环境;建构体验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活动。从建构条件的角度应建立传统文化课程制度;提高学校校长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观的领导;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张益敏[9](2020)在《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Y为例》文中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之始,以德为先。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教育事业的优先位置。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但往往偏重于国家课程内容以及途径、方法的研究,从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较薄弱。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形势下德育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所以本研究以Y小学为例,力图通过研究,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个体,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使德育工作更具时代性,实效性。本研究依托研究者所在学校正在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深入地思考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同时探究了游戏所蕴含的游戏精神、教育功能,将游戏与德育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在德育工作中,对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全文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对Y小学德育课程现状进行现状调查,主要从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方式、教师对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理解、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家长对课程游戏化的支持态度进行调查,结合学校游戏化特色,提出构建更加规范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必要性,促进学生必备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开展研究,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游戏化学习理论、沉浸理论等理论体系的研究,深入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游戏化学习的模式,从而指导学校开展研究工作。第三部分,从顺应和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提出了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故事情节,适切的游戏时机,适当的挑战难度。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学校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构建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目标体系,开发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如创设游戏氛围,提升开发主体的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传统游戏育德价值,开发创新游戏。第五部分,介绍了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研究,以德育活动为主线,明理导行,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滋养德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知行合一,以学科育德为阵地,无痕渗透。第六部分,分类介绍了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活动案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且融入游戏元素,将课程游戏化,从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德育的教学方式、途径,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悦纳正确的生活观念,发展儿童品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游戏的教育功能,针对当前德育校本课程出现的问题,结合教育理论,将游戏精神引入德育进行实践,为课程改革寻找新的思路。
潘娜[10](2019)在《校本课程的设计原理和问题——读《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后感》文中指出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合着的《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是一本关于课程规划、课程编制和课程设计的理论专着,也是一本指导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指南。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分两大领域:一是国家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和设计力。传统理念的课程规划、编制和设计属于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范畴,学校只负责具体的教材分析和课堂实施。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则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校长的课程领
二、以校本课程凸现学校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校本课程凸现学校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2)论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体育的教育特质 |
(一)教育目标综合化,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运动方式生活化、故事化,有利于提高运动兴趣、降低竞技难度和淡化锦标主义 |
(三)运动场地器材多样化,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体育的途径 |
(一)校本课程开发 |
(二)融入体育课教学环节 |
(三)融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
1.举办红色运动会 |
2.融入学生体育社团建设 |
3.融入体育场馆建设 |
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体育的教程系统设计 |
(一)考察调研和分析 |
1.考察调研 |
2.分析 |
(二)教学设计和论证 |
(三)开发和实施 |
1.开发 |
2.实施 |
(四)教学评价 |
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体育的教学方式 |
(一)参与—体验式教学 |
(二)引导—探究式教学 |
(三)讲解—示范式教学 |
(3)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词以及术语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本研究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课程设置 |
2.1.3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 |
2.1.4 校本课程实效性 |
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
2.2.3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
2.3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
2.3.1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
2.3.3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2.5.2 斯基尔贝克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
2.5.3 CIPP评估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析 |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 |
3.1.1 物理环境分析 |
3.1.2 心理环境分析 |
3.2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置 |
3.2.1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
3.2.2 校本课程定位分析 |
3.2.3 校本课程课程设置 |
3.2.4 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
3.3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3.4 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与手段 |
3.5 校本课程的评估 |
3.6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研究 |
4.1总体现状 |
4.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
4.2.1 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发展概况 |
4.2.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
4.3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
4.3.1 南邮英语专业发展概况 |
4.3.2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
4.4 南航与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对比分析 |
4.4.1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课程培养目标对比 |
4.4.2 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对比 |
4.4.3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人才培养侧重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调查问题 |
5.1.2 调查对象 |
5.1.3 研究工具 |
5.1.4 研究过程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5.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5.2.3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与路径分析 |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3.1 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 |
5.3.2 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 |
5.3.3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
5.3.4 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与改进意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
6.1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6.1.1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不明确 |
6.1.2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未形成 |
6.1.3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手段单一 |
6.1.4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评估体系不完善 |
6.1.5 英语专业教师跨学科素养待提高 |
6.2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建议 |
6.2.1 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学理念 |
6.2.2 构建英语专业理工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
6.2.3 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 |
6.2.4 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6.2.5 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师资队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
3.1 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水平不高 |
3.2 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开发目的,并取得较好课程效果 |
3.3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利用率高于其他类型博物馆 |
3.4 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认可度高,但认知水平区域差异大 |
3.5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不足 |
3.6 学校对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程度较低 |
第4章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教师因素 |
4.2 安全因素 |
4.3 学校因素 |
4.4 学生及家长因素 |
4.5 博物馆因素 |
4.6 课程因素 |
第5章 基于OECD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
5.1 OECD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
5.2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
5.3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
第6章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
6.1 深挖博物馆课程资源 |
6.2 增设互动型活动,多种课程实施方式结合 |
6.3 定期开展博物馆馆员课程论知识培训 |
6.4 出台促进开发校本课程的鼓励政策 |
6.5 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吸引力 |
6.6 加强馆校合作,提高开发效率 |
第7章 重庆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
7.1 组建开发小组 |
7.2 调查课程资源 |
7.3 分析学情 |
7.4 拟订目标 |
7.5 组织课程 |
7.6 实施课程 |
7.7 评价课程 |
7.8 反思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西南地区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西南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情况简述 |
2.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2.1.2 调查样本介绍 |
2.2 西南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调查结果分析 |
2.2.1 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缺少规划和引导 |
2.2.2 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目标缺少细化和具体化 |
2.2.3 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内容缺少“二次开发” |
2.2.4 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教学方法缺少多样化 |
2.2.5 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方式单一 |
第3章 西南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存在问题的归因 |
3.1 学校缺乏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意识及方法指导 |
3.1.1 缺乏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意识 |
3.1.2 缺乏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方法指导 |
3.2 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课程目标解读不到位 |
3.2.1 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 |
3.2.2 课程目标解读不到位 |
3.3 教师开发意识薄弱,语文课程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 |
3.3.1 教师开发意识薄弱 |
3.3.2 语文课程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 |
3.4 教师核心课程能力缺失,缺少教学研究的氛围和动力 |
3.4.1 教师核心课程能力缺失 |
3.4.2 缺少教学研究的氛围和动力 |
3.5 学校没有构建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
第4章 西南地区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对策 |
4.1 树立校本化实施意识,做好顶层设计 |
4.1.1 树立校本化实施意识 |
4.1.2 做好校本化实施的顶层设计 |
4.2 加强交流合作,深入语文课标 |
4.2.1 汇集教师力量促进目标校本化 |
4.2.2 “草根化”校本培训深入语文课标 |
4.3 培养文化敏感型教师,基于地方性知识开发课程资源 |
4.3.1 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升开发意识 |
4.3.2 培养文化敏感型教师,基于地方性知识开发课程资源 |
4.4 提高核心课程能力,营造教学研究氛围 |
4.4.1 采用案例式培训,提高核心课程能力 |
4.4.2 依托校本教研,营造教学研究氛围 |
4.4.3 缓解教师压力,为教师教研创造空间 |
4.5 完善校内外评价,为校本化实施提供保障 |
4.5.1 校内:构建语文课程校本化评价体系 |
4.5.2 校外:推进评价改革,引导校本化实施 |
第5章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桂林市灵川县X乡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耕读文化传承的重要 |
(二)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需要 |
(三)学校教育传承耕读文化的必要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文化传承的研究 |
1.关于文化传承内涵的研究 |
2.关于文化传承价值的研究 |
3.关于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 |
4.关于文化传承的困境研究 |
(二)关于耕读文化的研究 |
1.关于耕读文化价值的研究 |
2.关于耕读文化传承策略的研究 |
3.关于耕读文化传承困境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观察法 |
第二部分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耕读文化 |
1.文化 |
2.耕读文化 |
(二)传承 |
(三)耕读文化传承 |
(四)乡村学校 |
二、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必要性 |
(一)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密切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联系 |
(二)利用耕读文化育人价值,实现乡村学生全面发展 |
(三)充分开发耕读文化资源,彰显乡村学校课程特色 |
(四)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耕读文化传承发展 |
三、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可行性 |
(一)耕读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
(二)乡村学校具有传承耕读文化的功能 |
四、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乡村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杜威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
第三部分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困境考察 |
一、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耕读文化形态资源 |
(一)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耕读文化物质形态资源 |
(二)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耕读文化精神形态资源 |
二、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国家层面 |
1.国家政策不全 |
2.财力支持不足 |
(二)学校层面 |
1.重考试,轻传承 |
2.耕读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 |
3.耕读文化教材缺乏 |
(三)教师层面 |
1.耕读文化内涵理解片面 |
2.耕读文化内容选择能力不强 |
3.耕读文化传承方式选择能力不强 |
(四)学生层面 |
1.缺乏对耕读文化的认识 |
2.学习耕读文化的主动性不强 |
(五)家长层面 |
1.支持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意识不强 |
2.注重子女考试成绩的提升 |
三、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顶层全面设计不足 |
(二)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保障体系不全 |
(三)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
(四)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技术力量培训不足 |
第四部分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改进策略 |
一、国家层面 |
(一)做好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顶层设计 |
(二)健全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保障体系 |
二、学校层面 |
(一)做好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
(二)开展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教师的相关培训 |
三、教师层面 |
(一)多渠道丰富耕读文化传承的知识 |
(二)多形式提高耕读文化传承的能力 |
四、学生层面 |
(一)注重提高耕读文化的认识 |
(二)注重增强耕读文化学习的主动性 |
五、家长层面 |
(一)注重提高耕读文化的价值认同 |
(二)注重与教师合作共同育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本土特色资源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以《“醉”美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状况 |
1.1.2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1.2 相关概念阐述 |
1.2.1 校本课程 |
1.2.2 本土资源 |
第2章 花溪区本土资源的搜集整合 |
2.1 花溪区简介 |
2.2 本土资源与学科整合 |
2.2.1 本土自然资源 |
2.2.2 本土社会经济资源 |
第3章 基于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
3.1 课题提出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调查研究法 |
3.2.3 实验研究法 |
3.3 基于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
第4章 《“醉”美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4.1 课程开发前期问卷调查分析 |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4.1.2 调查基本情况 |
4.1.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2 课程目标的确定 |
4.2.2 课程总体目标设置 |
4.2.3 课程具体目标 |
4.3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制 |
4.3.1 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4.3.2 《“醉”美化学》课程内容纲要 |
4.3.3 内容样张 |
4.4 课程的实施 |
4.4.1 实施计划 |
4.4.2 实施保障 |
4.4.3 具体实施方案 |
4.4.4 学习评价 |
4.4.5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4.5 课程的评价 |
4.5.1 课程评价方案 |
4.5.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
5.1 结论 |
5.2 基于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则 |
5.2.1 立足学校特色,充分挖掘本土资源 |
5.2.2 强调学生主体,服务学生个性发展 |
5.3 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以W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视及推动 |
2.课程研究的文化趋势日益突出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设计思路 |
2.方法论取向 |
3.具体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2.课程文化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 |
1.课程文化的内涵 |
2.课程文化的构成要素 |
3.课程文化的特征 |
(二)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
1.课程价值观的建构策略 |
2.课程物质环境的建构策略 |
3.课程实践活动的建构策略 |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研究 |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定位 |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设定 |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
4.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 |
5.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
二、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价值观建构 |
(一)学校课程价值观的文化凝练 |
1.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撷取 |
2.“和合”的价值思维 |
3.审美和谐的价值追求 |
(二)学校课程价值观的确立依据 |
1.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
2.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
3.挖掘学校办学特征 |
4.征收共同愿景 |
(三)学校课程价值观的实践指向 |
1.倡导人文精神的课程价值追求 |
2.提升课程主体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
3.注重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中的和谐 |
三、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隐性课程——物质环境建构 |
(一)学校课程物质环境的创设规约 |
1.契合学校教育理念 |
2.挖掘传统文化美育元素 |
(二)学校课程物质环境的内容定位 |
1.“庙学合一”的校园布局规划 |
2.“天人合一”的校园建筑风格 |
3.历史名人的雕塑立意 |
4.优雅和谐的班级环境 |
5.国学经典文化的走廊布置 |
(三)学校课程物质环境建构的优化路径 |
1.积极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
2.依托地域资源彰显环境文化特色 |
3.借助历史名人文化提升环境育人的潜化影响 |
四、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实践活动建构 |
(一)课程建构的基本依据 |
1.适应国家课程政策的要求 |
2.发挥课程资源优势 |
3.立足学生需求 |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 |
1.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标准 |
2.以“知行合一”为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
(三)课程内容的架构 |
1.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
2.重塑礼仪教化 |
3.优化传统技艺内容 |
4.拓展武术文化教育内容 |
5.甄选国学经典文本 |
(四)课程实施的路径 |
1.学科课程的渗透 |
2.以活动课程增强情感体验 |
(五)课程评价的方式 |
1.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
2.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
3.创新评价方式 |
五、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条件 |
(一)课程制度的设定 |
1.规范性的课程实施制度 |
2.人文性的课程管理制度 |
(二)校长的办学理念及课程领导能力的发挥 |
1.校长的文化传承意识 |
2.校长的课程意识与领导力 |
(三)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支撑 |
1.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 |
2.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1.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 |
2.选择恰当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 |
3.构建全方位的学校课程文化生长条件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9)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Y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研究缘起 |
2.研究的目的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德育课程的研究 |
2.关于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 |
3.关于游戏的研究 |
4.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校本课程 |
2.游戏化德育课程 |
3.课程开发与实施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Y小学德育课程现状及游戏化特色的现状调查 |
一、Y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方式现状 |
二、Y小学教师对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理解 |
三、Y小学学生对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期待 |
第二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游戏化学习理论 |
三、沉浸理论 |
第三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一、明确的学习目标 |
二、合理的故事情节 |
三、适切的游戏时机 |
四、适当的挑战难度 |
第四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
一、构建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目标体系 |
二、开发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资源 |
1.创设游戏氛围 |
2.提升开发主体的意识和能力 |
3.深入挖掘传统游戏育德价值,开发创新游戏 |
第五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研究 |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线,明理导行 |
二、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滋养德行 |
三、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知行合一 |
四、以学科育德为阵地,无痕渗透 |
第六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活动案例 |
一、语言类游戏 |
二、动作类游戏 |
三、角色扮演类游戏 |
四、模拟类游戏 |
五、经营管理类游戏 |
六、合作类游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访谈提纲 |
游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课题个案研究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10)校本课程的设计原理和问题——读《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后感(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本课程是区别于学科课程的主题式课程 |
二、校本课程是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支柱课程 |
三、校本课程设计和开发遇到的实际问题 |
四、以校本课程凸现学校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兵团音乐”在石河子市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应用研究[D]. 陈小青. 石河子大学, 2021
- [2]论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J]. 胡达道,胡春晓,阳芸.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21(01)
- [3]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D]. 左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D]. 张洪彬. 西南大学, 2020(05)
- [5]西南地区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D]. 朱园.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桂林市灵川县X乡村小学为例[D]. 秦玮苡.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基于本土特色资源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以《“醉”美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为例[D]. 刘爱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以W小学为个案[D]. 胡玉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Y为例[D]. 张益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校本课程的设计原理和问题——读《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后感[J]. 潘娜. 江苏教育, 20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