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科普传知识 宣传教育树新风(论文文献综述)
罗传彬[1](2022)在《坚持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主线 加快推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提出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21年水利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与任务,部署安排2022年水利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坚持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赵泽中[3](2021)在《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文中研究指明粪秽既是农业系统中的生产资料,也是卫生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不洁之物,粪秽处理由此兼具生产与卫生的双重面相。过往对粪秽处理问题的研究或是从肥料的角度给予关注,或是从污物的层面进行讨论,尚未见到将生产与卫生结合起来的系统考察。此外,对积肥用粪问题的分析较少措意于集体化时期;粪秽清洁的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城市,未对农村的同一问题进行探讨,无形之中造成研究主题的残缺。有鉴于此,本文试将生产与卫生两种面相结合起来,梳理1912-1965年间山西省农村地区积肥用粪与卫生清洁的变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生产与卫生、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以人畜粪便为主体的农家肥料虽是近代山西农村社会的主要肥源,但在家户、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构成农业发展的重要阻碍。民国政府和知识分子为改善民族形象、保障国民健康,逐步在农村开展清洁工作,不过其努力受到农民观念、时间、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始终效果不彰。中共治理下的肥料工作和清洁运动在革命战争时期即见萌芽。1949年后在化肥生产能力有限的客观条件下,中共不断强调农家肥料的重要性,对肥料的积、沤、运、施等环节加以严密组织,有力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共巧妙地使清洁运动共享着肥料工作的意义轨道和组织资源,并对双方在对象范围、工作时间与处理方法上的矛盾进行调适,使农村粪秽处理呈现出“卫生与生产相结合,卫生为生产服务”的特点,从而在总体上实现了农村积肥用粪与环境卫生的同向发展。然而,历史的实践是曲折的,当生产与卫生工作相互脱离甚至违背现实时,粪秽处理亦随即出现偏差,因此集体化时期农村粪秽处理工作在整体进步态势中仍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失衡特征。在高度组织化的肥料工作与清洁运动中,现代性的技术规范和价值观念逐步得到推广,老农、技术干部、劳动和卫生模范等群体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种社会变革的实现不仅有赖于现代和传统的互相连接,也立足于中共的意义构建与持续实践,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由此而空前密切起来。
王泽恩[4](2021)在《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央视公益广告是一种全民传播的广告形式,兼具政治性与文艺性,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艺活动、信息服务等功能,是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央视公益广告在新时代面临新责任和新挑战,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也将迎来全局性改变。央视公益广告在新时代承担起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的重任,与受众迅速建立起亲近关系,利用影视公益广告“短平快”的特点,使受众高频次接触生态文明信息,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获得仪式感和身份认同,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正能量的氛围,进而影响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传播,构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体系。
刘丽丽[5](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任雨馨[6](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大理州南五里桥回族聚居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提出“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对南五里桥的发展实践进行阐述。大理白族自治州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地区,农村地区多,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大理州南五里桥在近几年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高,南五里桥的乡村发展已经颇有成效;南五里桥党支部带领村民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因村制宜,发挥好民族地区的优势,促进了南五里桥的乡村振兴,实现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南五里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发展实践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等学科的多方面知识对其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当地在社会经济等方面中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提出自己的思考,同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相关思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在在乡村振兴研究对象上有一定创新,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南五里桥,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少数民族聚居地,但是村内居民又以回族为主,在此背景下该村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建设发展模式。本文在在研究思路上有一定创新,本文对南五里桥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该村发展路径和路径通过思考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系统性的分析。最后,本文在内容上有一定创新,本文的相关调研材料详实、新颖,是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获得的第一手材料。
程丽丽[7](2020)在《动员理论视野下乡村环境传播研究 ——基于皖中地区H镇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地区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地区差异明显,各地区所面临的环境突出问题不同,乡村环境状况的改善迫在眉睫,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本地区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理。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政策的传播、环境理念的输出、居民意识的提高以及最终的实践参与都离不开行政动员和媒介传播。本文立足于对乡村地区环境传播的实地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村庄布局类型和村庄社会结构特点对调查地点的村庄结构进行了分析。从国家政策进场和居民生活生产过程中环境问题两个方面梳理了H镇环境问题动员的缘起。本文回顾了H镇环境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境议题,从社会动员的视角分析行政动员和媒介动员两种不同的动员方式所采取的形式和手段。通过分析实地调查的数据并结合访谈内容,分析乡村地区居民环保意识程度以及环境行为的参与度。最后总结了乡村地区环境传播过程中存在问题,分别是:第一,居民参与不足;第二,缺乏专业的环境传播人才;第三,传播内容不全面;第四,传播渠道有待拓宽;第五,信息反馈机制不够完善。针对乡村地区环境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发挥居民主体性作用;第二,加强专业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第三,完善环境传播内容;第四,整合媒介传播;第五,建立居民信息反馈机制。
王紫琪[8](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湖北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生态素养提升是农民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方面,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社会进步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对农民生态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但是,当前农民生态素养提升面临着主体性、公共性、制度约束性和文化浸润性等方面的困境,这直接关系到乡村生态振兴,乃至乡村全面振兴的真正实效。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农民生态素养的现实面相与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依据,以提升农民生态素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目的,通过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生态素养相关文献,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把握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与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细化并融入农民生态素养测量的指标体系之中,以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与个案访谈资料为依据,得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的现实状况和提升的作用机理,为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提供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1)农民生态素养的现状忧喜参半,主要表现为生态知识系统性不足,丰富化与碎片化交织;生态态度意愿模糊化,肯定与质疑并存;生态行为践行度有待提升,亲环境行为增多,作用领域不平衡;生态价值观功利化,经济理性凸显,忽视环境伦理关怀。(2)在影响农民生态素养水平的外部性因素上,资源投入成效显着,但针对性有待提升;制度约束立竿见影,但特色性需要加强;文化发挥柔性支撑作用,浸润性还需更加深入人心;社会多元力量逐步活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3)农民生态素养的水平同村庄的整体发展水平显着正相关,表明追求村庄各方面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农民生态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农民生态素养的提升又能更好地作用于乡村的繁荣与复兴。(4)预设影响因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诸影响因子对农民生态素养的正向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文化浸润、制度约束、社会服务和资源投入,表明加强村庄中资源投入的针对性、完善乡村制度约束的特色性、更好发挥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化浸润作用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态素养。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优化乡村环保资源投入,建设乡村生态空间;增强乡村治理特色,促进农民主动参与生态治理;重塑乡村生态价值体系,明确生态价值导向;健全乡村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环保服务水平;摆正农民主体地位,促进生态化转型。
陈建春[9](2020)在《西藏气象局精准扶贫过程中组织功能扩张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家战略引导下,西藏气象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深入挖掘潜力,深度激发活力,广泛调动资源,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成功实现了原有组织功能的扩张,积累了气象部门扶贫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以个案展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脱贫之路。西藏是中国的深度贫困地区。在政府安排下,西藏气象局在通常的农业气象、专业气象服务外,承担着繁重的精准扶贫任务。本文以西藏气象局精准扶贫过程中组织功能扩张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国家治理理论和公共组织理论,分析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来源、动力、机制、成果及意义,为大国贫困治理战略提供一份应有的例证与样本。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确立“找出问题-剖析原因-阐述对策-得出结论”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的来源和内容,阐发气象组织功能扩张合理性问题的生成逻辑;第二,分析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的动力机制及基本过程,描绘气象组织功能扩张实际演进的内在机理;第三,以个案为依托,分析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具体实施中存在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阐发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优化的对策建议;最后,从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个案出发,试图将组织功能扩张推向一般与全局,寻求组织功能扩张在环境激励下的合理性与条件性,以便实现功能创新和组织创新。组织功能不是固化的,而是发展的;组织功能不是保守的,而是创新的;组织功能可以在一定目标引导下,一定环境孕育下实现扩张和创新。当然,扩张不是无限的,要注意专业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单一性和多元性的统一、目标与手段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和支持、贫困人口的殷切需求、气象局的责任意识是精准扶贫过程中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的动力所在、成功所在。
温乐平,吴建红[10](2020)在《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路径探讨——以丰城市玉龙河水利风景区为例》文中指出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是一个前沿问题,水科普是水利风景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丰城市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为例,分析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内容、展陈、宣教及活动方式,尝试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体系。
二、水利科普传知识 宣传教育树新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利科普传知识 宣传教育树新风(论文提纲范文)
(1)坚持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主线 加快推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 2021年工作回顾 |
2 形势与任务 |
2.1 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必须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
2.2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必须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
2.3 对标水利发展目标路径,必须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
2.4 保持水利发展良好态势,必须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
3 2022年重点工作 |
3.1 以“稳”为基调,牢牢守住水利安全防线 |
3.2 以“进”为目标,强力推动水利项目建设 |
3.3 以“优”为导向,持续强化水利行业管理 |
3.4 以“美”为追求,大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
3.5 以“实”为基础,不断提升行业能力建设 |
3.6 以“严”为要求,着力塑造勤廉水利形象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史料、概念与方法 |
第一章 民国农村粪秽处理的不同面相 |
第一节 生产传统中的积肥用粪 |
第二节 卫生改良中的污秽病源 |
第三节 粪秽处理的区域不平衡性 |
小结 |
第二章 中共治理下的肥料工作 |
第一节 农肥的收集制造 |
一、积肥 |
二、造肥 |
三、投肥 |
第二节 农肥的空间移动 |
一、由城到乡 |
二、拾粪活动 |
三、由村到田 |
第三节 农肥的施用技术 |
一、农肥施用技术的发展 |
二、农肥施用技术的推广 |
小结 |
第三章 中共治理下的清洁运动 |
第一节 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1937-1953) |
一、科学与革命的纠缠 |
二、卫生与生产的结合 |
第二节 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初期(1953-1960) |
一、“卫生与生产相结合”的变形 |
二、除害灭病的政治加速度 |
第三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1960-1965) |
一、回归中的“变” |
二、发展中的“不变” |
小结 |
结语 |
附录:山西省有关农家肥料的谚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概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思想的起源及发展 |
一、生态文明概念 |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二节 央视公益广告中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的发展历程 |
一、央视公益广告中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的起源及发展 |
二、生态文明类央视公益广告的播出方式 |
三、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主体分析 |
第一节 外部环境下的政策指导 |
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普及 |
第二节 央视内部的审核把关 |
一、加强重点选题审核 |
二、打造融媒体公信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央视公益广告中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主题 |
一、主题类型演变 |
二、主流文化传播 |
第二节 央视公益广告中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内容的表达方式 |
一、以小见大 |
二、平民视角 |
第三节 央视公益广告中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内容要素 |
一、中国元素 |
二、声音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媒介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媒体的特殊价值 |
一、电视是唯一的家用媒介 |
二、最让人轻松的电视媒介 |
三、最有效的广告传播载体 |
第二节 新兴媒介的深度融合 |
一、形式多元的媒介融合 |
二、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
三、开启媒介的跨屏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贴近生活的受众感染效果 |
一、高频次的广告信息存储 |
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三、培育受众有意的自觉行动 |
第二节 正能量的社会氛围效果 |
一、提升受众理性宣传诉求 |
二、媒介仪式的社会易感性 |
三、社会中的群体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国际视野的文化融合效果 |
一、建设宜居美丽中国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对于提升传播效果的建议 |
一、面向受众建立双向互动传播 |
二、联动增强传播的社会效益 |
三、打造中华文化的世界名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志愿行动 |
(二)志愿者 |
(三)志愿组织 |
(四)志愿精神 |
(五)教育志愿行动 |
(六)激励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 |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实施过程 |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
(五)评估反馈不畅 |
(六)保障不够充足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宣传不足 |
(二)筹资能力弱 |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
(三)尊重个体差异 |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乡村振兴视域下大理州南五里桥回族聚居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重点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及南五里桥发展现状 |
一、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及其提出的背景 |
(一)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 |
(二)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
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五里桥村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 |
(一)南五里桥历史沿革 |
(二)南五里桥发展现状 |
第二章 “产业兴旺”奠定南五里桥振兴的物质基础 |
一、南五里桥以产业发展为重点 |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三、餐饮住宿业的发展 |
四、创建活动促进产业发展 |
(一)“南五里桥文明集市”活动 |
(二)“食品安全培训”活动 |
(三)“厨师培训”活动 |
第三章 “生态宜居”提升南五里桥的人居环境水平 |
一、南五里桥环保行动的背景 |
二、南五里桥环保行动 |
(一)环保行动的提出及实施效果 |
(二)环保行动的具体措施 |
(三)生态宜居稳步推进 |
第四章 “乡风文明”提升南五里桥的精神风貌 |
一、南五里桥创建全国文明村目标制定 |
二、南五里桥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部署 |
三、南五里桥创建成全国文明村 |
(一)“示范户”带动精神文明建设 |
(二)丰富精彩的文化文艺生活 |
第五章 “治理有效”促进南五里桥创建平安村 |
一、村党支部保障“治理有效” |
二、平安村建设主要任务 |
三、平安村建设实施方案及成果 |
第六章 “生活富裕”提升南五里桥村民生活品质 |
一、经济发展实现南五里桥村民生活富裕 |
二、民族团结互助实现脱贫致富 |
三、党员致富带动群众发展 |
第七章 南五里桥乡村振兴发展思考 |
一、对南五里桥产业兴旺的思考 |
二、对南五里桥生态宜居的思考 |
三、对南五里桥乡风文明的思考 |
四、对南五里桥治理有效的思考 |
五、对南五里桥生活富裕的思考 |
六、党支部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七、继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八、继续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动员理论视野下乡村环境传播研究 ——基于皖中地区H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外环境传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国内环境传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我国乡村环境传播的现状研究 |
(四)社会动员理论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第一章 H镇的村庄结构与环境问题 |
第一节 H镇的村庄结构 |
一、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 |
二、H镇村庄结构特点 |
第二节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一、调查状况 |
二、性别结构 |
三、年龄结构 |
四、学历结构 |
五、职业结构 |
六、经济状况 |
第三节 H镇环境问题动员缘起 |
一、国家进场,乡村振兴呼唤环境友好 |
二、个体感知:环境问题促进内生需求 |
第二章 H镇环境议题的动员策略与传播路径 |
第一节 环境议题建构分析 |
一、环境议题的建构主体 |
二、环境议题的建构方式分析 |
三、环境议题的类型 |
第二节 环境议题的传播路径及表达策略 |
一、行政动员:自上而下的政策撬动 |
二、媒介动员:从旧到新的全方位传播 |
三、村庄内生动员:个体传播力被激活 |
四、话语表达策略分析 |
第三章 H镇居民环保意识的建立与村庄行动 |
第一节 媒介环境议题改变居民环境认知 |
一、媒介基本使用情况 |
二、居民环境认知变化 |
第二节 居民环境行为 |
一、日常生活习惯行为分析 |
二、社会公共环境行为分析 |
第三节 村庄行动与环境改善 |
一、从“要我建”到“我要建”:村庄集体共识的达成 |
二、面子竞争促成村庄行动 |
第四章 H镇环境传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H镇环境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居民参与不足 |
二、缺乏专业的环境传播人才 |
三、传播内容不全面 |
四、传播渠道有待拓宽 |
五、信息反馈机制不够完善 |
第二节 完善乡村环境传播的改进建议 |
一、发挥居民主体性作用 |
二、加强专业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
三、完善环境传播内容 |
四、整合媒介传播 |
五、建立居民信息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湖北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 |
1.3.2 生态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生态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的理论分析 |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基本要求 |
2.2 新时代我国农民生态素养的基本内涵与提升困境 |
2.2.1 农民生态素养的基本内涵 |
2.2.2 新时代我国农民生态素养的提升困境 |
2.3 乡村振兴与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的相关性分析 |
2.3.1 以“绿色”为底色的乡村产业需要提升农民生态素养 |
2.3.2 打造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需要具备良好生态素养的农民积极参与 |
2.3.3 树立农村社会文明新风尚需要农民素质生态化 |
2.3.4 有效参与农村生态治理与农民生态素养良性互动 |
2.3.5 乡村可持续的富裕生活离不开农民生态素养提升 |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与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与可操作化 |
3.1 理论模型的建构 |
3.1.1 农民生态素养的测量维度 |
3.1.2 农民生态素养影响因素的测量维度 |
3.1.3 农民生态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 |
3.2 变量的可操作化与量表设计 |
3.2.1 农民生态素养的可操作化与量表设计 |
3.2.2 农民生态素养影响因素可操作化与量表设计 |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区域与调查样本分析 |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实状况 |
4.3.1 农民生态素养的现状 |
4.3.2 农民生态素养的影响因素的现状 |
4.4 农民生态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4.1 农民生态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
4.4.2 农民生态素养与影响因素诸因子的相关性 |
4.5 农民生态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局限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 |
5.2.1 诉求与回应:优化乡村环保资源投入,建设乡村生态空间 |
5.2.2 内生与嵌入:增强乡村治理特色,促进农民主动参与生态治理 |
5.2.3 传统与现代:重塑乡村生态价值体系,明确生态价值导向 |
5.2.4 扶持与自立:健全乡村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环保服务水平 |
5.2.5 担当与践行:摆正农民主体地位,促进生态化转型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被访对象基本信息 |
致谢 |
(9)西藏气象局精准扶贫过程中组织功能扩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点 |
2 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的合理性问题 |
2.1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行政来源 |
2.1.1 中国气象局的业务要求 |
2.1.2 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政策安排 |
2.1.3 西藏气象局的积极响应 |
2.2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内容 |
2.2.1 原有气象组织功能 |
2.2.2 新增气象组织功能 |
2.3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合理性问题 |
2.3.1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困难 |
2.3.2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合理性问题的提出 |
3 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合理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必要性 |
3.1.1 只有功能扩张,才能端正西藏气象局的政治立场 |
3.1.2 只有功能扩张,才能完成上级下达的精准扶贫任务 |
3.1.3 只有功能扩张,才能促进西藏气象事业发展 |
3.2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可能性 |
3.2.1 中国气象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 |
3.2.2 政府各部门的协作配合 |
3.3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的可实现性 |
3.3.1 西藏气象局强烈的责任意识 |
3.3.2 贫困群众对脱贫的殷切期望和需求 |
4 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的具体实施 |
4.1 扎玉镇5个村的脱贫情况 |
4.1.1 扎玉镇5个村的概况 |
4.1.2 扎玉镇5个村全部如期实现脱贫 |
4.2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现有对策 |
4.2.1 融入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
4.2.2 建立资源投入和业务发展机制 |
4.2.3 建立驻村帮扶工作和绩效管理机制 |
4.3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现有对策的主要成果 |
4.3.1 发展教育 |
4.3.2 促进就业 |
4.3.3 推动产业发展 |
4.3.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乡村环境 |
4.3.5 落实扶贫政策和承担基层政府部分日常工作 |
4.3.6 成功履行气象扶贫的新增功能 |
4.4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现有对策的不足 |
4.4.1 西藏气象局没能完全融入地方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
4.4.2 新增气象组织功能的效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
5 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优化的对策建议 |
5.1 气象部门内外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借鉴 |
5.1.1 西藏金融、教育、医疗等部门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借鉴 |
5.1.2 国内气象部门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借鉴 |
5.2 气象组织功能扩张优化的对策建议 |
5.2.1 更积极主动地融入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
5.2.2 进一步健全物资资源投入机制 |
5.2.3 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
5.2.4 进一步健全业务发展机制 |
5.2.5 进一步创新气象服务方式手段 |
6 西藏气象局组织功能扩张的一般启示 |
6.1 组织功能扩张的来源:党和政府的统一号召 |
6.1.1 我国国家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
6.1.2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 |
6.2 组织功能扩张实现的条件:多元参与、协同创新 |
6.2.1 公共组织功能扩张与创新的可能性和条件性 |
6.2.2 公共组织功能扩张与创新的有限性和适度性 |
6.2.3 公共组织功能扩张与创新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
6.3 组织功能扩张实现的关键:发挥能动性,驾驭复杂性 |
6.3.1 发挥能动性 |
6.3.2 驾驭复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路径探讨——以丰城市玉龙河水利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现状分析 |
(一)景区科普建设现状 |
1.湿地公园科普建设 |
2.应急疏散场所科普建设 |
3.其它科普文化建设 |
(二)水科普建设存在问题 |
1.景区缺乏室外水科普展陈设施。 |
2.景区缺乏室内水科普展陈场馆。 |
3.景区缺乏智慧化水科普解说系统。 |
(三)原因分析 |
1.建设理念认识不充分 |
2.组织机构不健全 |
3.缺乏水科普建设专项资金来源 |
二、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路径 |
(一)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内容 |
1.水资源科普 |
2.水生态环境科普 |
3.水利工程科普 |
4.水利科技展示 |
5.水情与水安全科普 |
6.水法规与政策展陈 |
7.水文化展陈与解说 |
(二)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宣教方式 |
1.景区水科普解说系统 |
2.景区水科普展陈形式 |
3.景区水科普媒体宣传 |
(三)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活动方式 |
1.水科普宣讲活动 |
2.水科普体验活动 |
3.水科普作品展活动 |
三、玉龙河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保障体系 |
(一)组织保障 |
(二)制度保障 |
(三)资金保障 |
四、水利科普传知识 宣传教育树新风(论文参考文献)
- [1]坚持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主线 加快推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罗传彬. 江西水利科技, 2022(0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D]. 赵泽中. 山西大学, 2021
- [4]新时代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研究[D]. 王泽恩.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6]乡村振兴视域下大理州南五里桥回族聚居村发展研究[D]. 任雨馨. 大理大学, 2020(05)
- [7]动员理论视野下乡村环境传播研究 ——基于皖中地区H镇的调查[D]. 程丽丽.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湖北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D]. 王紫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西藏气象局精准扶贫过程中组织功能扩张问题研究[D]. 陈建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10]水利风景区水科普建设路径探讨——以丰城市玉龙河水利风景区为例[J]. 温乐平,吴建红.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