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与“咖啡”:现代东方人的生存“困境”——对“绿茶”文化意义的透视

“绿茶”与“咖啡”:现代东方人的生存“困境”——对“绿茶”文化意义的透视

一、“绿茶”“咖啡”:现代东方人的生存“困境”——透视《绿茶》的文化含义(论文文献综述)

齐慧[1](2021)在《安溪茶跨域研究 ——“茶叶”“茶人”“茶业”》文中研究说明

张悦侨[2](2021)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对外茶文化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恰当融入中国茶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有效促进文化学习和文化交流。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尚未成系统,这与对外茶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学习需求还不相符。基于此,本文首先使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详尽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充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传播、茶文化的世界分布、中外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产量、消费量、普及程度、现代价值方面的差异等情况。进而使用统计分析法对国内外使用率较高的三套对外汉语教材进行文本分析,从茶文化内容、数量、出现频率等方面深入考察茶文化要素的教材编排情况,以期得到茶文化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启示。此外,采用访谈法对5名专职汉语教师和8名汉语学习者展开调查,了解教师进行茶文化教学的教材、课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课后满意度、教师自我满意度、实施难点、教学反思与建议等具体情况,同时也了解学生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学习效果等情况,以期更好地把握对外茶文化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提出对外茶文化教学的5项原则、4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以及5条具体建议,并以此为依据从语言课和文化课两个角度进行了茶文化的教学设计。

单凤霞[3](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背后的逻辑是先生产后生活,在经历了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后陷入了“城市病”危机,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生态、休闲、健康”是关键“要素”。《雅典宪章》中提出休闲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人人有休闲的权利。休闲体育是休闲和体育的结合,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体育是一种生存手段。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居民应对“城市病”的本能需求,迎合了当下城市以优化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顺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选取三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路径。其理论意义在于拓宽城市休闲体育的研究广度,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度。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部分,包括重要核心概念厘定、城市休闲变迁与城市传统休闲文化透视、城市生态文明下的休闲体育实践;第二,城市休闲体育的实践调查,包括城市居民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困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依循、构成要素和联动动力;第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演绎与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文化是是城市休闲延续的“遗传密码”,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城市休闲传统,如吴越文化下的杭州休闲、荆楚文化下的江城休闲和巴蜀文化下的蓉城休闲。各具特色的地域休闲文化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因”和“滋养源”。(2)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态文明是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的外在推力,休闲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杭州、武汉和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利用地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特色。(3)当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三生”空间协调不畅、结构制约突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不畅、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究其缘由在于发展规律不够重视、发展体制存在障碍、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缺乏联动等。(4)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系统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工程,由三个要素子系统(供给、需求、环境)和一个动力子系统(运行)组成。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运行子系统是协调与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5)根据城市圈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范围并合理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依此构建出城市休闲体育活动圈层结构:内圈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核心性休闲体育活动;中圈层—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性休闲体育活动;外圈层—城市圈休闲体育空间—平衡性休闲体育活动。(6)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没有通用模式、统一标准,类似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在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引领,强化生态文明,以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重视城市规划,以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探究发展规律,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推进公共服务,以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坚持市场主导,以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以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陈晓[4](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陈锦娟,Mesut Keskin[5](2018)在《跨文化视域下中国与土耳其茶文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茶文化与社会生活、传统礼仪、儒释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土耳其茶文化起源于古丝绸之路的中国,经过发展与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红茶文化。本文拟从中土茶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茶俗异同,茶与文学艺术的结合进行中土茶文化的对比,探究中土茶文化内在的联系与各自的特色,建议通过茶文化交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增进中土两国民心相通。

刘海婷[6](2018)在《裘小龙作品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裘小龙是近年来在西方最炙手可热的华裔侦探小说家。他将东方故事装进了西方形式的小说中,以当代中国为背景,时间跨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为西方读者呈现了一幅虚实交替的中国景象。裘小龙的小说受到西方的热烈追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跨文化形象学的角度来看,裘小龙抓住了西方读者的心理,塑造了符合他们期待视野的中国形象,这是其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力图通过对裘小龙作品中制作和呈现的中国形象类型的解读,揭示隐藏于其中的西方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交代了选题的研究意义,梳理了裘小龙作品及中国形象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架构;第二章是对裘小龙作品中呈现出的几种中国形象类型的归纳和分析,从政治的、伦理的、诗意的三个维度论述了中国形象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侧重从作家裘小龙的个人角度,在探究作家本人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分析其制作中国形象的动机与意图,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个人欲求和文化动因;第四章是从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的角度,解析西方的中国形象谱系,探究中国形象是如何产生和为何产生的,由此发现文本本身与西方社会殖民心态的互动,从中挖掘中国形象与西方社会集体意识的关系与渊源;最后一章则关照作为西方世界“他者”的中国形象的普遍意义,结合西方社会的需求,论证裘小龙作品成功的可能与必然,探析潜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西方思维模式、话语体制、权力结构及意识形态意涵,并对当代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客观存在进行反思和批判。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讨论裘小龙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不仅应分析阐述作品中表现出的典型中国形象类型,同时更要关注的是中国形象制作背后的历史根源、意识形态及时代意义。笔者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在跨文化形象学的理论视域中,以西方的现代性为立足点,借用族裔身份认同理论、东方主义理论、权力话语理论、镜像理论等重要理论资源,揭示隐匿于裘小龙作品文本背后的殖民话语力量和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下的文化心态。

熊清华[7](2018)在《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国家倡导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景观是该民族在生存生产的实践中,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而在大地留下的烙印,也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文化遗存。它记载着黎族的历史文化,保存着传统黎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黎族人民所拥有的生存智慧,也是海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家绿色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黎族村落人居生态环境与文化景观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出现了新建的村落格局和建筑样式雷同、人文景观缺失、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保护黎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态格局和文化景观遗产刻不容缓。文章整合了民族学、美学等理论资源,结合人居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的视野、方法和工具,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构架文章主体内容。首先,从人居学的视角提出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其理论在国内的发展,阐述人居活动的“三元”理论和人居环境的“场域”理论。另外,对环境美学的研究范式展开论述,旨在吸收其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对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研究范畴界定和美学思想阐释的基础。其次,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多个黎族传统村落田野点的深入调查,研究并分析海南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的形成。从史料中考察海南黎族的族源、族称、方言以及其主要的居住地区的形成历史。考察气候、地形、资源因素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居活动中的村落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信仰与习俗等人文因素;同时引入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实地田野调查案例,论证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观念在其中的展现,对黎族传统居住文化的生态审美观念进行解析。再次,以典型黎族传统建筑——“船型屋”为个案研究,结合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分析具有“典型性”的黎族传统民居建筑——“船形屋”形成的文化因素。从“船形屋”的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的建造特点,对五大方言民居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涵摄的生态美学观念与生态智慧,挖掘船形屋营建历程中审美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同时,探讨海南黎族各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实践,总结该民族的建造智慧对人居环境生态实践的启示。然后,具体考察黎族传统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再生。首先,通过两个典型的黎族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具体考察其自然景观、建筑形态、院落空间、室内布局、邻里关系等方面,阐释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现代变迁。并提出总结观点:在当前黎族乡村改造中要继承其传统村落中建筑内向性空间秩序,院落模式演变、重唤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居住智慧。结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县的现状,分析现代审美观念的变迁对传统建筑发展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的西方化、立面装饰的图像化、建筑材料的现代化;乡村景观中大广场、大量硬质铺装、大体量柱式的出现。针对当前海南岛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提出问题:大量的传统村落被改造为旅游景点;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缺少对黎族深层文化结构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出现了许多黎族文化滥用现象,错误的引导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以“槟榔谷”为例,解析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符号在现代乡村旅游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图示语言。从建筑符号、图腾符号、色彩符号等方面来分析,如何构建“居住”与“游憩”并存的村落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性”与“艺术性”共存,使黎族传统人居文化在现代发展中实现文化重构与再生。最后,文章归纳总结出“美丽乡村”图景中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基于国内外的环境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围绕景观的“如画性”、“审美参与”、“民族生境”的自然、社会、文化等维度等核心内容,总结出三种审美模式。其中,“如画”模式的特质是从视觉艺术的维度对黎族村落自然风景进行“画意”的把握;“游居”模式是从“审美参与”的视角,提出如何营建宜居、宜游的理想人居空间;“生境”模式阐释了要依据自然与社会整合的民族文化归属,对黎族村落进行具有“家园味道”的景观改造。同时以此为设计理念,将三种模式转化为“艺术设计”与“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于黎族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传承与更新实践中。最后提出黎族乡村景观营建的审美特征是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涵摄了“风水意象”的、具有“场所精神”与“荒野精神”的农耕文化景观。总之,本文尝试通过考察与分析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态审美思想,审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变迁与文化重构,旨在探寻当下如何构建黎族地区乡村环境景观营建的审美模式;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实现“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科学的营建与改造方法,最终归旨在于实现黎族乡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邢颐[8](2017)在《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文化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爱情电影所营造的浪漫幻想,承载了人类对幸福未来的永恒向往。当人们在电影院中见证男女主人公或坎坷或甜蜜,或团圆或分离的故事时,主人公的行动早已在潜移默化之中唤起了大多数观众对于情感焦虑的共鸣。随着电影中戏剧性事件的解决,观众的情感得到了宣泄。正因如此,爱情电影往往有着广阔的消费群体,除此之外,爱情电影投资小、周期短、包容力强等特点也使得这一类型在电影市场中得到广泛青睐。爱情片出现的问题反映出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的最大考验,即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导致群体对社会文化认同的偏差,这种偏差反过来进步一地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社会功效。新世纪到来,中国的社会形态、社会心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社会思潮和文化心理日渐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和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西方带来的文化冲击已经悄然影响着当下大众群体的心理。因此,解决目前爱情类型电影和类型电影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电影文本的纠正和价值观的批判,更重要的是深层影响因素的探寻。

蒋茜[9](2017)在《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700-1840这百余年间来看,正是近代以来中英贸易密切交流的开端,期间贸易活动形式多元,两国间的设计交流和影响在此时期集中展现,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形式、反映及影响。在本文所节取的时间节点范围内,就设计领域来说,中国在英国刮起的设计风更加剧烈一些,但最终并未能在文化层面产生深远影响,而英国对于中国方面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或者说是在中国社会巨大动荡来临前的前奏。本文重点探究中英两国通过商贸交流产生的设计形态的转移,即从贸易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由于经济造成的设计交流以及这种影响的诸多原因。具体而言,主要是针对英国人如何认识中国设计风格,以此揭示英国设计是怎样接受或者根本没有接受中国设计风格的影响。还有中国社会在这段时间内,究竟是否接受了西方设计观念,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怎样的触动。又或者说贸易与设计交流的关系如何,在设计传递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之,通过中英贸易流通中的各种手工艺品,来梳理并展示在两国贸易过程中发生碰撞与融合呈现的设计形式与风格,以及在设计交流中由误解和文化差异产生的中西合璧的特殊文化现象。再有,设计接受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等。可以说,中英设计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一方面保留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不断刺激、启发和丰富各自的设计。各种设计的不断借鉴、吸收和利用,也在不断地改变中英两国这一历史时期的设计面貌。

金志军[10](2017)在《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从传统的“同志”、“小姐”到流行的“驴友”、“月光族”、“单身狗”等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我们发现它们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问题一,任何研究都必须基于对于概念的有效界定,既有研究对于这类语言形式或称为“称谓语”,或称为“称呼语”,则,哪一种更准确,是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社会语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也关联着社会学,则我们的研究如何与社会学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身份紧张”等等问题衔接?问题二,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离散的(即使是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某个小样本,如《红楼梦》专书才得以实现),则,面向海量数据的研究是否可能?语言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既有研究却通常基于相对静止的语言材料(如某个语料库),则,即时性追踪每时每刻的语言系统性变化是否可能?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基于文献阅读(即使是语料库也主要基于文本阅读)采集获得,则,我们是否可能通过设计某种实验手段而获取?既有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在语句中“摘取”词语的方式获得语料,则,既不依赖语句、语篇,又不依赖词典而“直接”提取词语作为语料是否可能?问题三,语言变化既是语言内部运功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表征,既有研究通常关注的只是这类词语对于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的意义,则借助语言统计与分析,建立辨识某种“即时性社会状态”的表征模型乃至建立某种基于语言统计的“社会问题量表”是否可能?本文的焦点就在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重新考察了既有研究习用的“称谓”与“称呼”概念,提出用“身份指称”涵盖“称谓”与“称呼”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陈述、描写。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交往中首要问题可描写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所谓“身份指称”是指在语言中以语汇形式对于人的各自身份类型的指称。这表达了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接着,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第一次设计了“基于键盘输入法的身份指称语料采集”的实验手段。中国网民达7.1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数据)。“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是中国网民使用率很高的输入法,这一输入法会根据全国网民的使用而自动更新其词库的词语优先联想。这样,我们便可借助键盘输入来测量当下全国“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用户普遍使用的指称形式是哪些。由此,作为我们的语料搜集来源,论文以2015年1月2日搜狗键盘输入法词库为基础,通过追踪测量,建立了以这一动态词库为基础的“身份指称全数据语料库”。论文第一次采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数量的身份指称形式共计13292个。其中,包括二字格身份指称6528个,三字格身份指称6764个。如此巨量的身份指称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身份识别与认同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论文也第一次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身份指称“词语模”。为了在大数据量身份指称研究中分离出权重较高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人工梳理,分析出所有身份指称中的“核心语素”,并由此发现了数量空前的身份指称“词语模”。如此数量的词语模的发现,不仅提升了语言学对于身份指称词语模数量的认识,并且,这种具有能产性的并如此高量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身份指称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维度上的身份指称数据的前后对比分析中,论文不但观察到身份指称的动态性变化调整(身份指称年度隐显变化率约为200%)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常态,而且观察到了身份指称所勾勒的与其时间维度相应的社会职业、社会心理和社会焦点等社会现象。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在身份指称中所映射的当代社会问题,论文进一步集中考察了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权利与财富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族群问题。论文发现,“社会分层”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民众对社会的财富、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声望维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焦虑;“性与性别”类相关身份指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性别维度”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其中,男性性别指称多映射中国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等社会重大议题,女性性别指称更多表现出女性炫富、炒作和任性等特点;“族群”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族群”的内外部分层,其中,民族歧视和“逆向歧视”是由事件性的社会力量推动而成的结果,而部分“族群”类身份指称体现了某些权力拥有者和社会普罗大众之间的分层、某些利益拥有者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分层、某些非法获利族群与普通利益输送族群的社会分层。自然,这些社会问题都是处在变动过之中,而基于对全国网民输入习惯的“词库”变化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社会学“社会身份与社会冲突的焦虑度”的量表的构建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思路。

二、“绿茶”“咖啡”:现代东方人的生存“困境”——透视《绿茶》的文化含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茶”“咖啡”:现代东方人的生存“困境”——透视《绿茶》的文化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对外茶文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对外茶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一、从教学设计的角度
        二、从教学内容及教材的角度
        三、从教学方法的角度
        四、小结
    第三节 相关理论阐释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教学设计理论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茶文化概述
    第一节 茶文化的界定、传播与分布
        一、茶文化界定
        二、茶文化传播
        三、茶文化分布现状
    第二节 各国茶文化主要特点
        一、中国茶文化
        二、英国下午茶文化
        三、日本茶道文化
        四、韩国茶礼文化
        五、其他国家的茶文化
    第三节 中外茶文化比较
        一、茶的传播与茶文化发展情况比较
        二、茶的产量、消费量与茶文化普及程度比较
        三、茶文化的现代价值比较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茶文化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样本教材的选择与介绍
        一、选择标准
        二、三套样本教材的介绍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统计标准
        二、茶文化因素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三、分析及启示
第四章 对教师茶文化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方案及实施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目的
        二、访谈设计
        三、调查实施情况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茶文化教学情况
        二、分析及启示
第五章 对学习者茶文化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方案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目的
        二、访谈设计
        三、调查实施情况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者的茶文化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与学习需求
        二、分析与启示
第六章 对外茶文化教学的原则、策略、建议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对外茶文化教学的原则
        一、科学性
        二、针对性
        三、实用性
        四、趣味性
        五、体验性
    第二节 对外茶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顺序
        二、教学活动内容
        三、教学形式
        四、教学方法
    第三节 对外茶文化教学的具体建议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对象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
        五、有关教师的建议
    第四节 对外茶文化的教学设计
        一、语言教学中的茶文化因素教学设计
        二、茶文化体验课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3)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1.1.2 我国将迎来全民休闲时代
        1.1.3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1.4 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实践手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1.3.2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1.4 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
        1.4.1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1.4.2 理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7 个案说明
    1.8 技术路线
2 城市变迁中的休闲印迹找寻
    2.1 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2.1.1 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回忆
        2.1.2 危机: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2.1.3 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
    2.2 休闲: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
        2.2.1 城市文化中的休闲
        2.2.2 城市生长中的休闲变迁
    2.3 透视传统文化:杭州、武汉、成都三市休闲特色呈现
        2.3.1 吴越文化特质与杭城休闲表达
        2.3.2 荆楚文化特质与江城休闲表达
        2.3.3 巴蜀文化特质与蓉城休闲表达
3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互动
    3.1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城市之基
        3.1.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
        3.1.2 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指向
    3.2 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的互动发展
        3.2.1 生态文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外在推力
        3.2.2 休闲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
    3.3 杭州、武汉、成都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3.3.1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3.3.2 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3.3.3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
    4.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
        4.1.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现
        4.1.2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
        4.1.3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需求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
        4.2.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个人限制
        4.2.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人际限制
        4.2.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结构限制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比较
        4.3.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差异比较
        4.3.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差异比较
5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
    5.1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内容的聚类
    5.2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服务反馈
        5.2.1 服务反馈的基本呈现
        5.2.2 服务反馈的差异分析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环境反馈
        5.3.1 环境反馈的基本呈现
        5.3.2 环境反馈的差异分析
    5.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场所反馈
        5.4.1 场所反馈的基本呈现
        5.4.2 场所反馈的差异分析
    5.5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设施反馈
        5.5.1 设施反馈的基本呈现
        5.5.2 设施反馈的差异分析
    5.6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与困因分析
        5.6.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
        5.6.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因分析
6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
    6.1 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6.2 系统构建的逻辑依循
        6.2.1 经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供递系统
        6.2.2 国家文件:休闲体育系统构建的有力支撑
        6.2.3 他山之石:旅游与休闲系统构建的借鉴
        6.2.4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生成
    6.3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成
        6.3.1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内涵
        6.3.2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
        6.3.3 城市休闲体育的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
        6.3.4 城市休闲体育的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
        6.3.5 城市休闲体育的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
7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7.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理念
        7.1.1 新发展理念,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7.1.2 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实践超越
    7.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7.2.1 强化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
        7.2.2 重视城市规划,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
        7.2.3 探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
        7.2.4 推进公共服务,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
        7.2.5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
        7.2.6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8 结论、建议、创新与局限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
    8.4 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问卷
附录3 武汉市2016 年社会体育活动资助项目一览表
附录4 科研情况

(4)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本章小结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5)跨文化视域下中国与土耳其茶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土茶文化概览
    1.1 中华绿茶文化
    1.2 土耳其的红茶文化
2 中土茶文化对比
    2.1 符号象征
        2.1.1 中国绿茶的符号意义
        2.1.2 土耳其红茶的符号意义
    2.2 茶俗
        2.2.1 中国茶俗
        2.2.2 土耳其茶俗
    2.3 茶与文艺
3 结语

(6)裘小龙作品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架构
第二章 裘小龙作品的中国形象类型
    第一节 政治中国
        一、转型期社会
        二、官商名利场
        三、城市现代病
        四、历史的隐痛
    第二节 伦理中国
        一、儒家思想文化
        二、传统婚恋观
        三、礼仪之邦
    第三节 诗意中国
        一、舌尖上的中国
        二、玄妙诗文世界
        三、修身养性之道
第三章 个人欲望的投射
    第一节 双重文化与融合视角
        一、华裔身份认同
        二、怀旧情结
    第二节 知识与想象
        一、创伤记忆
        二、中国元素呈现
    第三节 文化语境下的现实关怀
        一、讽刺与反思
        二、文化冲突与西方视野
第四章 社会集体想象的原型化
    第一节 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
        一、傲慢与偏见
        二、道德理想国
        三、审美乌托邦
    第二节 东方情结与西方集体无意识
        一、西方现代性确认
        二、自我颠覆的精神追求
    第三节 社会想象与文化隐喻
        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背后的殖民心态
        二、恐惧与迷恋
        三、期待视野与镜像需求
第五章 结语: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善变的“他者”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与文化交流
    第三节 世界格局与文化霸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本文主旨和创新点
        (一)本文主旨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五、田野点与田野调查经历
        (一)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田野调查
        (二)“黎族古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三)“最美乡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第一章 “人居环境”及环境的审美范式
    第一节 人居环境学理论的提出与演进
        一、国外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二、国内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三、人居环境的研究范畴
        四、人居环境的相关“场域”理论
    第二节 环境美学的理论范式
        一、参与模式
        二、对象范式
        三、景观模式
        四、环境范式
第二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审美观的形成
    第一节 人居背景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族源、族称、方言因素的影响
        二、气候、地形、资源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人居活动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村落文化:生活图景与生产技艺的人文书写
        二、建筑文化:黎族建造技艺的历史表征
        三、信仰习俗:神圣信仰的世俗化之路
    第三节 人居观念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诗意地栖居”的自然哲学观
        二、“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
        三、“聚族而居、乐世归野”的艺术人生观
第三章 黎族船型建筑的生态与环境美学阐释
    第一节 船形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一、用料——“就地取材、质朴自然”的选材法则
        二、结构——“道法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法则
        三、装饰——“适度设计、美观实用”的装饰意匠
        四、选址——“沟通天地、界定四方”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船型屋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海洋文化的影响——生存
        二、传统造型的思维模式——象征
        三、造物的艺术观念——图腾
    第三节 船形屋的生态美学智慧
        一、家园观念
        二、栖居美学
        三、阴阳相生
第四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状调查
        一、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二、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建筑的现代审美风尚
        一、建筑功能的时代变迁
        二、建筑风格的西方化、形式化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符号化与文化重构
        一、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的符号语言
        二、黎族传统村落中的建筑符号与空间设计艺术
        三、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景观中的语言图式
        四、黎族传统村落文化在现代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滥用
第五章 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三种审美模式
        一、“如画”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作为审美对象
        二、“游居”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范型
        三、“生境”模式:黎族村落自然、人文精神的复魅与回归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景观营建
        一、田园耕读之乐
        二、择居风水意象
        三、乡村场所精神
        四、荒野自然留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文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创作的走向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探索
        一 开放的电影市场对中国电影的冲击
        二 市场环境中爱情电影创作的商业化探索
    第二节 多元创作主体的多样风格
        一 爱情电影类型多元化
        二 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爱情电影的出现
    第三节 爱情电影类型化创作逐渐成熟
        一 爱情电影类型逐渐成熟
        二 观众与创作主体的互动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文化价值取向的演变
    第一节 传统婚恋观在当下爱情电影中的表现
        一 以家族为主旨的婚恋观
        二 传统家族式社会形态的消逝
        三 当下爱情电影中传统婚恋观的式微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中西方文化的互映
        一 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文化的输入
        二 西方现代爱情观念对传统爱情观的冲击
        三 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扬弃与融合
    第三节 爱情叙事与社会思想的互动
        一 社会意识形态在电影中的显隐
        二 “主旋律”在爱情叙事中的呈现
    第四节 通俗文化传统与爱情电影
        一 通俗文化传统与电影的亲缘关系
        二 通俗文化传统中的保守与娱乐倾向
        三 曲解“通俗”的低俗化倾向与反驳
    第五节 当下爱情电影中传统性别界限的变异
        一 女性话语权对传统性别文化的挑战
        二 性别形象错位表现对女性心理的呼应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文化取向问题及解决策略
    第一节 新世纪爱情电影文化价值取向的问题
        一 爱情电影中西方文化取舍的偏差
        二 以“真爱至上”为标榜对婚姻道德的违背
        三 宏大历史命题在爱情电影中的缺失
        四 男性形象性别错位的低俗化展现
    第二节 新世纪爱情电影文化取向问题的分析
        一 对西方爱情价值观的盲目追求
        二 对非道德爱情关系评判的缺失
        三 单向度宣教导致教谕意义减弱
        四 女性心理转变对男性形象的影响
    第三节 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概况及回顾
    四、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六、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中英贸易交流的形成
    第一节 新的海上霸主英国的外贸实力
    第二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广州十三行推动两国设计交流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促进中英商品流通
        二、十三行为进出口贸易添砖加瓦
第二章 中国设计在英国的表现
    第一节 茶贸易推动饮茶器具设计改良
        一、茶叶贸易的兴盛
        二、饮茶流行引发中国茶具的出口
        三、英国的茶具设计
    第二节 瓷瓷器出口引发设计模仿与创新
        一、中英贸易中的大宗货物瓷器
        二、历史悠久的中外陶瓷交流
        三、瓷器出口引发的定制商品
        四、英国人对于中国瓷器的再诠释
        五、瓷器带动的设计交流和影响
    第三节 散商丰富手工艺品外销门类
        一、港脚贸易发展而成的散商
        二、散商在中英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第四节 散商引发的设计交流
        一、漆器、家具中的设计融合
        二、丝织品、壁纸中的图案融合
        三、中西合璧的壁纸
        四、其它陈设品的设计融合
第三章 对英贸易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宫廷间接推动外来手工艺品技艺发展
        一、康熙皇帝对于中西合璧工艺的推动
        二、雍正皇帝的喜好对于发展珐琅彩瓷器的影响
        三、乾隆皇帝对于西洋器物在中国的推广作用
        四、官窑对于中西合璧设计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 十三行进出口贸易为本土设计注入新鲜活力
        一、进出口贸易带来广制品设计的兴起
        二、贸易为广制艺术品带来了原材料
        三、英国钟表贸易带来的广制钟表产业
        四、外贸交易为广制品增添了彩瓷与外销画
        五、西方美术对于中国瓷器装饰的影响
        六、外来技艺对广制品的影响
    第三节 中西合璧精品——鼻烟壶
        一、地方鼻烟壶
        二、宫廷鼻烟壶
        三、中西合璧的宫廷画珐琅鼻烟壶
        四、鼻烟壶中的东方思想
    第四节 中英贸易与设计的转折
        一、早期的掠夺与文化侵入
        二、经济中心被迫由广州向上海转移
        三、晚清的外来商品及文化
第四章 设计交流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中英贸易情况的改变
        一、中央政府闭关与通关的政策转变
        二、大分流——两国由接近地位变为先进与落后
    第二节 设计的交融
        一、文化误解产生的设计交融
        二、中国风格在英国产生的设计交融
        三、从中国到西方再到中国
        四、英国的中国风格设计特点
        五、女性与瓷器
    第三节 各国对不同设计文化的接受度
        一、英国对待中国的态度
        二、中国设计对英国的影响
        三、欧洲艺术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第四节 贸易在设计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一、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分析
        二、贸易对于设计交流的影响
结论 中英设计交流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贸易是两国设计碰撞的纽带,需求影响接受度
    第二节 中国设计的跨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0)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核心术语的界定和研究目标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1.2.2 称谓语泛化的研究
        1.2.3 称谓语简化的研究
        1.2.4 称谓语“缺环”的研究
        1.2.5 称谓语的文化释源研究
        1.2.6 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2.7 通用称谓语的研究
        1.2.8 零称谓的研究
        1.2.9 网络称谓语的研究
        1.2.10 称谓语的个案研究
        1.2.11 文艺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1.2.12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语研究
        1.2.13 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和村落中的称谓语研究
        1.2.14 称谓语和修辞关系的研究
        1.2.15 称谓语的理论研究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1 全数据的语料搜集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1.3.2 研究方法如何展开的问题
        1.3.3 研究的根本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1.4 研究的基本设想
        1.4.1 研究语料的获得
        1.4.2 研究方法的展开
        1.4.3 研究价值的实现
        1.4.4 论文的基本结构
    本章小结
上篇
    第二章 身份指称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2.1 身份指称数据的来源
        2.2 身份指称数据的采集
        2.2.1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输入法选择
        2.2.2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拼写法选择
        2.2.3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音节数处理
        2.2.4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处理
        2.3 身份指称数据的总量
        2.4 身份指称数据的序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及词语模的建立
        3.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提炼
        3.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和讨论
        3.2.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性维度的分类
        3.2.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义维度的分析和讨论
        3.2.2.1 核心语素为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1.1 核心语素为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1.2 核心语素为非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2 核心语素为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2.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2.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3 核心语素为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3.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3.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2.2.4 核心语素为其它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3.3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成词能力的观察
        3.4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引导下的身份指称“词语模”的建立
        3.4.1 强模标与弱模标:词语模和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呼应
        3.4.2 语素模与构式模:身份指称词类系统对于词语模的类别补充
        3.4.3 身份指称词语模的能产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分析和研究
        4.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
        4.1.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提取
        4.1.2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归类分析和讨论
        4.1.2.1 家庭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2 朋友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3 职业、职位、地位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4 性与性别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5 社会通称类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1.2.6 其他类别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4.2 高频使用的三字格身份指称
        4.2.1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的提取
        4.2.2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词汇学意义
        4.2.3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语用学意义
        4.2.3.1 社会新群体的勾勒
        4.2.3.2 社会新问题的映射
        4.2.3.3 社会新平等的表达
        4.2.3.4 社会新心理的呈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动态对比研究
        5.1 身份指称高频词动态对比数据的选取
        5.2 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5.2.1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5.2.2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5.2.3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5.3 三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5.3.1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5.3.2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5.3.3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本章小结
下篇
    第六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和财富问题
        6.1 富二代、房奴、石油系和中国的社会分层
        6.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
        6.1.2 身份指称“X二代”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1.3 身份指称“房X”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1.4 身份指称“X奴”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1.5 身份指称“XX系”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6.2 贪官、侠盗和社会“越轨”中之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6.2.1 社会规范的理论阐述
        6.2.2 以负面义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6.2.3 负面义动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6.2.4 以负面义形容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6.2.5 负面义形容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6.2.6 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总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
        7.1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
        7.1.1 扁担男、摘花女和中国的性别与社会事件
        7.1.1.1 “XX男”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7.1.1.2 “XX女”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7.1.1.3 “XX男”、“X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表征
        7.1.2 盛女、煮男和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评价
        7.1.2.1 “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评价
        7.1.2.2 “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社会评价
        7.1.2.3 “X女”、“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女性社会评价比照
        7.1.3 女汉子、男小三和中国的性别歧视
        7.1.3.1 “女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女性社会地位
        7.1.3.2 “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性社会地位
        7.1.3.3 “女XX”、“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地位的讨论
        7.1.4 炫校姐、街净哥和中国的性别分层
        7.1.4.1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7.1.4.2 “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7.1.4.3 “X姐”、“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7.1.4.4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7.1.4.5 “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7.1.4.6 “XX姐”、“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7.1.4.7 “姐”类和“哥”类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分层的总体探讨
        7.1.4.8 “男、女”和“哥、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性别分层的总体讨论
        7.2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问题
        7.2.1 中性、颜性恋和中国的社会“性”风潮
        7.2.2 同妻、同官和中国特殊的同性文化
        7.2.3 小姐、先生与中国的性产业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族群问题
        8.1 切糕党、蚁族和中国的族类分层
        8.1.1 “XX党”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8.1.2 “X族”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8.2 大妈、大爷与中国的中老年族群的分层
        8.2.1 “X大妈”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中老年族群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8.2.2 身份指称“大爷”暗示的中国中老年男性群体的社会存在表征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身份指称数据库
附录二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数据统计表
附录三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的类化数据列表
后记

四、“绿茶”“咖啡”:现代东方人的生存“困境”——透视《绿茶》的文化含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安溪茶跨域研究 ——“茶叶”“茶人”“茶业”[D]. 齐慧. 华侨大学, 2021
  • [2]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对外茶文化教学研究[D]. 张悦侨.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D]. 单凤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4]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5]跨文化视域下中国与土耳其茶文化比较研究[J]. 陈锦娟,Mesut Keskin. 世界农业, 2018(12)
  • [6]裘小龙作品的中国形象研究[D]. 刘海婷. 集美大学, 2018(10)
  • [7]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D]. 熊清华.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8]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文化取向研究[D]. 邢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9]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D]. 蒋茜.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10]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绿茶”与“咖啡”:现代东方人的生存“困境”——对“绿茶”文化意义的透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