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式提升机驱动功率的简易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张友朋[1](2020)在《微波干燥发芽糙米生产线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发芽糙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与市场价值,但新鲜的发芽糙米含水率较高,不易贮存,严重制约了我国发芽糙米产业的发展。微波干燥技术有干燥速度快、易于控制和干燥品质高等特点,较适合发芽糙米的大批量生产。本论文以提高发芽糙米干燥效率与干燥品质为研究目标,探究干燥条件对发芽糙米干燥品质的影响规律,并对微波干燥设备进行改进设计,设计出微波干燥生产线。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干燥条件对发芽糙米干燥品质影响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微波强度、表观风速和缓苏条件等试验因素对发芽糙米的色度和爆腰率的影响,结合工业化生产需求优化出最佳的干燥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微波强度1~2 W/g时,发芽糙米颗粒大部分处于轻、中度爆腰状态及以下,属于适度爆腰范围;控制微波强度2~3 W/g时,物料温升与降水速率较快,有利于提高干燥速率;控制微波强度2~3 W/g时,能促进发芽糙米产生美拉德反应,有利于金黄色外观的形成;合理的表观风速(1 m/s),能够提高物料的黄度值b*,获得较好外观与较低爆腰率,且可以促进物料与气流间的对流换热作用,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并获得较高品质的干后产品;缓苏调质处理使物料颗粒间与颗粒内部水分更加均匀,能够显着降低发芽糙米颗粒爆腰量。(2)干燥工艺参数优化。综合考虑微波强度、表观风速与每循环干燥后缓苏条件对发芽糙米干燥品质与干燥效率的影响,优化的微波干燥工艺参数为:微波强度2 W/g、表观风速1m/s、缓苏比1:3处理(其中每循环干燥时间为6 min、料层厚度为8 mm)。(3)微波干燥设备改进选型与生产线设计。通过对发芽糙米干燥特性与单一微波设备干燥作用的特点分析,提出短时间多循环干燥方式,并在干燥循环之间加入缓苏工艺。在现有微波干燥机基础上,通过设备选型计算,适配物料循环输送装置、缓苏装置、冷却装置,并结合糙米发芽装置与包装设备,设计出连续式微波干燥发芽糙米生产线,可实现糙米发芽、物料循环干燥、缓苏调质、冷却降温、真空包装等功能。与原有的微波干燥设备相比,该生产线不仅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在保证干燥品质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干燥效率。经试验验证,生产线的干燥能力可达1500 kg/日,能满足工业化生产对干燥速率与干燥品质的要求。
吕维江[2](2019)在《矿井锅炉房上煤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如何给锅炉房供煤是矿井设计阶段的重要问题,好的上煤系统不但能利用场地提高上煤效率,还要和整个矿井系统及选煤系统相协调。本文通过大量工程实例,总结锅炉房上煤系统。
吴礼三[3](2018)在《管链式输送机在海绵钛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低成本高效率的管链式输送机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开展管链式输送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输送效率、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攀钢海绵钛厂管链式输送机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管链式输送机力学分析不完善、制造方面存在的缺陷、盘片材质问题以及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对促进和保障国内管链式输送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首先,本文系统研究了当前国内外输送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当今管链式输送机存在的弊端和主要问题,并结合攀钢海绵钛生产线实际生产中所出现的问题,以此为立足点对管链式输送机进行改进工作。其次,通过对管链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相关的生产应用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做相应介绍,同时,参考国内外文献及持续观测攀钢海绵钛实际生产线的基础上,对攀钢海绵钛厂管链式输送机存在的制造问题、安装问题及运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开展设备改进工作奠定基础。再者基于其中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其一,立足于散体物料极限平衡条件,对散体物料的力学特性做详细的理论推导计算,建立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修正,为管链式输送机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二,对管链式输送机各系统的重要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确定相应型号及材料等,其中包括输送系统、传动系统、驱动系统、送料系统以及对物料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攀钢海绵钛厂生产工艺的管链式输送机的设计要求。最后,基于散体物料力学特性的分析及管链式输送机各系统的设计计算,针对管链式输送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主要对钛渣、煅后石油焦、工业盐粒度及硬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得出了适合攀钢海绵钛厂生产的合适粒度,通过分析得出了“物料以钛渣和煅后石油焦的硬度较大,在输送过程中对非金属盘片和链条的磨损较大”的结论。结合国内外设计成果,根据试运行成效,总结了管链式输送机的各类运行参数。在对盘片结构及材质研究、设备的安装及检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增设了上部管道与下部管道的联通管,以促使管链式输送机运行平稳,同时对盘片的结构及材质、链轮与链条材质及大小尺寸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结合现场生产工艺实际情况,对设备运行及操作方法和设备检修和维护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并统计了改进后的各项数据对比,证实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侯鹏辉[4](2018)在《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超轻粉料是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其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是石墨烯吸附材料连续微波膨化集成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包括:自动上料、自动送膜、包装膜成型、超轻粉料充填、包装袋纵封与横封以及吸油带成品的自动切断等主要包装单元设计。石墨烯吸附材料包装线是集机械设计、气动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包装流水线。基于溢油应急清理对吸油带包装尺寸以及系统自动化水平的应用需求,必须对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的整体方案、机械结构以及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并对其系统功能进行仿真验证,为现实中包装线的成功研制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本文针对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的设计做了以下工作:对企业现有石墨烯吸附材料包装设备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新包装设备的设计要求和系统功能要求。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根据吸油带包装的工艺路线,将整个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系统划分为上料系统、送膜系统、落料系统、热封系统及切断系统。完成对各个子系统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关键零部件的选型计算,并在三维软件中对整个包装线进行虚拟装配。研究包装线的气动系统组成,完成对气缸的选型计算和气动控制回路的理论分析计算,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和选型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气动元件。研究包装线气动系统的总体布局,并完成对包装线的气动控制回路设计。运用PLC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检测技术实现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要求,包括传感器的选型以及整个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运用西门子PLC编程软件STEP7完成对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并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对包装机的操作面板以及上位机监控界面进行了初步设计。运用PLCSIM和Fluid SIM完成对系统功能的联合仿真,验证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实际包装线的设计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通过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分析,设计效果比较以及设备创新性分析,总结本课题设计的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在包装速度、包装效率以及设备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优势。
彭勇辉[5](2016)在《斗式提升机模块化参数化设计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效设计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斗式提升机在目前的企业中设计效率较低,而模块化设计是实现该产品高效设计的有效手段之一。斗式提升机结构形式相对固定,具有系列化和通用性等特点,进行模块化设计成为可能。对于同一系列产品而言,结构虽相似,但是尺寸不一。根据用户需求,采用模块化参数化快速设计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针对TD型提升机,应用模块化设计的基础理论,结合该系列提升机的结构特点,重点对此类型斗式提升机进行了模块功能划分,包括模块接口、模块编码和模块系列化等。应用CAD参数化技术对斗式提升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不同模块的参数化设计,包括零件系列化设计、方程式设计和基于Solidworks二次开发设计等三种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Access创建数据库,利用VB软件及其ADO数据访问技术,构建了斗式提升机模块化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该平台可根据用户需求,能够实现斗式提升机快速定制设计。所开发的斗式提升机模块化参数化设计系统将模块化与参数化设计技术集成于一体,具有对斗式提升机的主参数快速计算与定制、模块信息查询以及对斗式提升机进行再设计等功能。其中模块信息查询包括模块报价、常用模块组配和结构尺寸输出。本设计系统有效地缩短了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周期,满足了市场快速多变的定制需求,为斗式提升机的研发提供一种先进、可靠、快速的设计方法。
贺新华[6](2015)在《斗式提升机的参数化设计及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斗式提升机是一种连续输送机械,通常将物料垂直提升,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可倾斜运送。料斗通过尾部自动装料,在运转过头部链轮后又自行抛料。已在水泥、冶金与食品储运等行业获得了普遍的使用。本文结合NE150斗式提升机的结构设计,提出将参数化设计及动力学仿真用于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并研究了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本文对斗式提升机的运行理论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首先,建立了斗式提升机系统的多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得到了链节张力的计算方法;其次,研究了斗式提升机离心式卸料方式的物料抛出规律,寻找出对抛料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相关参数,为斗式提升机头部壳体的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针对现有斗式提升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斗式提升机重要零部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结构改进,使之更加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将参数化设计用于斗式提升机的开发,提升了机械产品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利用尺寸驱动,不仅可以让用户对设计产品有了较为直观准确的了解,而且可以任意修改设计对象的尺寸。在高级的CAD软件中,所有参与设计过程的参数均可以看作为变量,并且可以建立起彼此间的约束与表达式。这些参数间的联系能够越过CAD软件的各个板块,进而实现这些参数的全相关。参数化设计为完成机械设计自动化奠定了前提与基础。斗式提升机的输送链提升高度较高,故链节数较多,其动力学仿真分析有一定难度,一般都是采用缩小模型或者非完整建模进行仿真分析。本文对斗式提升机创建了完整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完成了动力学仿真,通过宏命令的应用解决了链节数较多的情况下仿真难问题。在仿真的基础上,对输送链系统的链条抖动量、从动轮角速度变化、啮合冲击力及链条最大张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动力学仿真的基础上,对斗式提升机的关键零部件在一定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它们在实际工况影响下的应变状态与应力分布规律,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其强度与刚度等进行校核,而且能够直观地反映其应力集中的位置,也能够便利地查询其上任何位置的应力和变形值。
柳生波[7](2013)在《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虚拟设计及链条结构强度的研究》文中提出斗式提升机是垂直输送物料的重要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建材等行业,在生产线的输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任务,斗式提升机技术性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因此备受广大用户关注。国内生产的斗式提升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出现了THG、TDG等几种型式,但所需功率大。与其它类型斗式提升机相比,中央链斗式提升机采用特殊的牵引构件,具有提升高度更高、驱动功率小、维修方便快捷等优点,比较符合高效节能的要求。以往,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导致由牵引构件破坏引起的事故频发。本文根据斗式提升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重新计算分析和确定斗式提升机的受力及结构尺寸,在虚拟环境中设计了中央链斗式提升机,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链条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为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采用Pro/ENGINEER软件完成了中央链斗式提升机全部零、部件的虚拟设计及虚拟装配,通过ANSYS与Pro/ENGINEER间的图形共享接口,将设计生成的链条三维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完成了对链条的有限元分析、求解和后处理,获得了链条在满载和空载时的等效应力应变值、剪切应力值、剪切弹性应变值及它们的分布规律图,通过与材料的许用强度比较,保证了中央链斗式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满足强度要求。通过对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虚拟设计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使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产品的安全性能更加可靠,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斗式提升机的技术发展水平。
郭吉坦,刘晓兵[8](2004)在《粮食仓储系统各级输送设备功率匹配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仓储是连续输送散状颗粒物体的运动过程,要求各级输送设备的带速、功率、输送能力匹配,以保证粮食颗粒流量均匀恒定 介绍输送量的计算方法,根据变质量物体运动方程分析了带式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的驱动功率,讨论了带速对驱动功率的影响,提出某国家储备粮库粮食仓储设备改造方案
徐双龙[9](2002)在《斗式提升机驱动功率的简易计算》文中指出
唐纳德·R·拜昂,顾华孝[10](1982)在《斗式提升机设计、操作及安全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斗式提升机在粮食集运中心继续大量延用,它仍然是运输作业上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类重要机型。因此,完善其设计,使之维修最少,以及减少其生产事故,尤其是避免在机壳内引起火星或发生爆炸事故,乃是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在粮食提升作业上,目前有许多替代快速斗式提升机的运输机机型,例如,倾斜带式运
二、斗式提升机驱动功率的简易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斗式提升机驱动功率的简易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干燥发芽糙米生产线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发芽糙米的简介 |
1.1.1 发芽糙米的生产 |
1.1.2 发芽糙米的营养功效 |
1.2 微波干燥简介 |
1.2.1 微波干燥技术原理与特点 |
1.2.2 微波干燥设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微波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微波干燥设备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干燥条件对发芽糙米品质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发芽糙米微波干燥特性研究 |
2.2.2 发芽糙米微波干燥品质研究 |
2.2.3 干燥条件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微波干燥发芽糙米生产线研究 |
3.1 生产线总体设计 |
3.2 连续式微波干燥机 |
3.2.1 连续式微波干燥机结构 |
3.2.2 连续式微波干燥机处理能力计算 |
3.3 缓苏仓设计 |
3.3.1 缓苏仓选型与材质选择 |
3.3.2 缓苏仓结构设计 |
3.4 提升机选型 |
3.4.1 提升机的分类 |
3.4.2 提升机的选型计算 |
3.5 冷却输送机的选型 |
3.6 发芽设备的选型 |
3.7 包装设备的选型 |
3.8 发芽糙米生产线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发芽糙米的生产线作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与操作流程 |
4.1.4 指标测定 |
4.2 试验结果 |
4.3 发芽糙米生产线应用 |
4.3.1 生产工艺 |
4.3.2 生产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特色和创新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矿井锅炉房上煤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上煤系统方案 |
2.1 斗式提升机上煤+刮板输送机配仓 |
2.2 带式输送机上煤配仓 |
2.3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上煤+刮板输送机配仓 |
3 主要上煤系统设备选型计算 |
3.1 带式输送机电机功率计算 |
3.2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电机功率计算 |
3.3 TH斗式提升机电机功率计算 |
(3)管链式输送机在海绵钛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输送机概述 |
1.2.1 连续式输送机概述 |
1.2.2 管链式输送机概述 |
1.3 管链式输送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管链式输送机的概述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管链式输送机工作原理 |
2.2 管链式输送机组成 |
2.3 管链式输送机的物料输送模式 |
2.4 管链式输送机特点及应用 |
2.4.1 管链式输送机特点 |
2.4.2 管链式输送机应用 |
2.5 现存问题分析 |
2.5.1 管链式输送机的制造问题 |
2.5.2 管链式输送机的安装问题 |
2.5.3 管链式输送机运行问题 |
2.6 小结 |
第三章 管链式输送机物料力学研究 |
3.1 散体物料力学特性 |
3.1.1 侧压力系数 |
3.1.2 散体物料的极限平衡 |
3.2 管链式输送机力学分析 |
3.2.1 静态分析 |
3.2.1.1 AC平面上的全反力 |
3.2.2 刮板作用力的传播区域及刮板极限节距 |
3.2.3 动态分析 |
3.2.3.1 动态力产生原因 |
3.2.3.2 链传动时的动载荷 |
3.2.4 链环受力分析 |
3.3 管链式输送机主要性能参数 |
3.3.1 理论基础 |
3.3.1.1 质量输送量和体积输送量 |
3.3.1.2 运行阻力描述 |
3.3.2 管链式输送机的侧压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攀钢海绵钛厂管链式输送机系统结构设计 |
4.1 攀钢海绵钛厂输送机系统构成 |
4.2 输送系统的设计 |
4.2.1 输送系统 |
4.2.2 传动系统 |
4.3 驱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
4.3.1 刮板链条张力计算 |
4.3.2 电机功率计算 |
4.3.3 头轮设计计算 |
4.3.4 链条的选型 |
4.3.5 大小链轮的计算 |
4.4 头轮轴的设计计算 |
4.5 送料系统 |
4.6 物料分析 |
4.6.1 物料粒度 |
4.6.2 物料硬度 |
4.7 运输要求 |
4.8 管链式输送生产线系统的布置 |
4.8.1 钛渣输送线的构成 |
4.8.2 煅后石油焦输送线的构成 |
4.8.3 工业盐输送线的构成 |
4.8.4 炉顶物料输送线的构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链式输送机的改进与结果 |
5.1 管链式输送机本体的改进 |
5.1.1 盘片使用寿命研究 |
5.1.2 链轮与链条材质改进 |
5.1.3 管道弯头的局部处理 |
5.1.4 轴承的卡死改进 |
5.1.5 增设块状固体物的清理装置 |
5.2 设备运行及操作方法改进 |
5.2.1 改进盘片的运行速度 |
5.2.2 下料控制方法 |
5.3 设备检修和维护方法改进 |
5.3.1 改变安装与检修方式 |
5.3.2 部分磨损的盘片与新盘片搭配使用 |
5.3.3 调节张紧装置 |
5.3.4 成立专门的检修维护机构 |
5.4 结果 |
5.4.1 设备故障方面 |
5.4.2 维护费用方面 |
5.4.3 环境污染方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包装机械介绍 |
1.2.2 包装机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工作 |
第2章 包装线整体功能分析及设计要求 |
2.1 包装设备工作原理分析 |
2.2 包装设备性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2.1 包装设备性能特点 |
2.2.2 包装设备存在的问题 |
2.3 企业提出的设计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及结构设计 |
3.1 系统功能分解与总体方案确定 |
3.1.1 系统功能分解 |
3.1.2 系统拟采取的方案 |
3.2 上料系统设计及关键零部件选型 |
3.3 送膜系统设计及关键零部件选取 |
3.3.1 开卷传动系统设计 |
3.3.2 拉膜传动系统设计 |
3.4 落料系统结构设计 |
3.5 热封与切断系统设计 |
3.5.1 热封装置结构设计 |
3.5.2 切断装置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
4.1 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
4.1.1 气动技术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
4.1.2 气动技术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
4.2 气缸的选型计算与气动系统理论分析 |
4.2.1 气缸的选型计算 |
4.2.2 气动控制回路理论计算 |
4.3 气动系统方案设计 |
4.3.1 主要气动元件的选型结果 |
4.3.2 气动执行系统的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 |
5.1 系统功能分析和控制要求 |
5.2 控制系统设计 |
5.2.1 传感器的选用 |
5.2.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5.2.3 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5.2.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5.3 系统功能仿真验证 |
5.3.1 PLCSIM与FluidSIM联合仿真 |
5.3.2 仿真过程及验证结果 |
5.4 系统的性能分析 |
5.4.1 可靠性与实用性分析 |
5.4.2 设计效果比较与设备创新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斗式提升机模块化参数化设计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斗式提升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模块化参数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斗式提升机的结构及主要参数计算 |
2.1 斗式提升机的结构组成 |
2.2 斗式提升机主要部件介绍 |
2.2.1 机头 |
2.2.2 机座 |
2.2.3 机筒 |
2.2.4 输送构件 |
2.2.5 头轮及底轮 |
2.3 斗式提升机设计计算 |
2.3.1 输送能力计算 |
2.3.2 畚斗的计算 |
2.3.3 功率及圆周力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斗式提升机模块化设计 |
3.1 模块化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关键技术 |
3.1.1 模块化设计方法 |
3.1.2 模块化设计的步骤 |
3.1.3 模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 |
3.2 斗式提升机技术参数 |
3.3 斗式提升机模块划分 |
3.3.1 功能模块划分 |
3.3.2 (带式)斗式提升机机型结构模块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斗式提升机模块参数化设计 |
4.1 参数化设计的方法 |
4.2 零件系列化设计 |
4.2.1 系列化设计技术路线 |
4.2.2 利用系列化设计方法对头轮进行系列化设计 |
4.3 方程式设计 |
4.3.1 方程式设计技术路线 |
4.3.2 利用方程式对机筒装配体进行参数化设计 |
4.4 基于solidworks参数化设计方法 |
4.4.1 Soldworks二次开发相关技术 |
4.4.2 利用VB编程对斗式提升机的轴进行参数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斗式提升机设计平台开发及运行 |
5.1 系统介绍及应用程序部署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运行 |
5.3.1 斗式提升机初步选型原则 |
5.3.2 斗式提升机快速设计及定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斗式提升机的参数化设计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提升机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输送机的发展历史 |
1.2.2 我国斗式提升机的研究现状 |
1.2.3 斗式提升机的发展趋势 |
1.3 斗式提升机系统组成和分类 |
1.3.1 斗式提升机的组成 |
1.3.2 斗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 |
1.3.3 斗式提升机的分类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斗式提升机系统的运行理论 |
2.1 斗式提升机系统的基本动力学方程 |
2.2 斗式提升机系统装料方式 |
2.3 斗式提升机的卸料过程分析 |
2.3.1 物料卸料时的运动学分析 |
2.3.2 物料卸料时的运动学描述 |
2.4 斗式提升机的设计计算 |
2.4.1 提升能力计算 |
2.4.2 料斗容积计算 |
2.4.3 链条最大张力计算 |
2.4.4 输送电动机功率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斗式提升机的结构设计 |
3.1 斗式提升机头部结构及其改进设计 |
3.1.1 斗式提升机传动方式选择 |
3.1.2 斗式提升机头轴的结构改进设计 |
3.1.3 斗式提升机头部链轮的改进设计 |
3.2 斗式提升机机壳结构设计 |
3.2.1 斗式提升机头部机壳结构设计 |
3.2.2 斗式提升机中间机壳结构设计 |
3.2.3 斗式提升机尾部机壳结构设计 |
3.3 斗式提升机尾部结构及其改进设计 |
3.3.1 斗式提升机尾轮的改进设计 |
3.3.2 斗式提升机尾部密封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斗式提升机参数化 CAD 系统研究 |
4.1 现代设计方法概述 |
4.2 参数化 CAD 系统开发理论基础 |
4.2.1 参数化设计概述 |
4.2.2 参数化绘图的方法 |
4.3 基于 UG 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 |
4.3.1 UG 的几种参数化方法 |
4.3.2 程序设计法的二次开发工具 |
4.4 斗式提升机 CAD 系统参数化设计 |
4.4.1 环境变量的设置与注册 |
4.4.2 创建斗式提升机常用零件参数化模型样板 |
4.4.3 系统用户化交互界面的建立 |
4.4.4 创建参数化可执行程序 |
4.4.5 斗式提升机参数化设计系统运行范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斗式提升机的仿真与有限元分析 |
5.1 斗式提升机输送链系统模型的建立 |
5.1.1 输送链系统模型简化 |
5.1.2 输送链系统模型装配组成 |
5.2 斗式提升机输送链系统动力学仿真 |
5.2.1 输送链传动模型的导入 |
5.2.2 创建约束 |
5.2.3 添加驱动 |
5.2.4 施加载荷 |
5.2.5 验证模型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链条抖动量 |
5.3.2 尾轮旋转速度变化 |
5.3.3 啮合冲击力变化 |
5.3.4 链条张力 |
5.4 斗式提升机重要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
5.4.1 头轴的有限元分析 |
5.4.2 内链节的有限元分析 |
5.4.3 外链节的有限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虚拟设计及链条结构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斗式提升机的特点及应用 |
1.3 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特点 |
1.4 虚拟设计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
1.5 虚拟设计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斗式提升机的结构型式及设计基本理论 |
2.1 斗式提升机的结构与分类 |
2.2 斗式提升机的装载、卸载方式 |
2.2.1 装载方式 |
2.2.2 卸载方式 |
2.3 斗式提升机料斗的型式、尺寸及容积 |
2.3.1 料斗的型式分类 |
2.3.2 料斗的尺寸及容积 |
2.4 斗式提升机的主要参数及特性 |
2.5 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理论设计计算 |
2.5.1 功率的计算 |
2.5.2 输送量的计算 |
2.5.3 驱动轴上圆周力的计算 |
2.5.4 料斗的计算 |
2.5.5 牵引构件最大静张力的近似计算 |
2.5.6 链条强度的理论分析 |
2.5.7 ZYL630 型斗式提升机的设计计算 |
2.6 斗式提升机的选型 |
2.7 斗式提升机的安装要求 |
2.8 斗式提升机的润滑要求 |
2.9 本章小结 |
3. 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结构的虚拟设计 |
3.1 引言 |
3.1.1 Pro/ENGINEER 的主要特点 |
3.1.2 Pro/ENGINEER 的模块分类 |
3.2 主要零部件的建模 |
3.2.1 链条部件的建模 |
3.2.2 传动装置的建模 |
3.2.3 机座、机头、下料口区段的建模 |
3.2.4 梅花形联轴器的建模 |
3.2.5 深沟球轴承的建模 |
3.2.6 张紧装置的建模 |
3.2.7 料斗的建模 |
3.3 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虚拟装配 |
3.3.1 深沟球轴承的装配 |
3.3.2 梅花形联轴器的装配 |
3.3.3 链条和料斗的装配 |
3.3.4 机座、机壳、机头及其它部件的装配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央链斗式提升机链条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理论及 ANSYS 软件介绍 |
4.1.1 有限元基本概念及应用 |
4.1.2 ANSYS 软件介绍 |
4.2 ANSYS 与 Pro/ENGINEER 的接口技术 |
4.3 ANSYS Workbench 软件介绍 |
4.4 链条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4.4.1 链条的结构简化处理 |
4.4.2 选择单元类型和划分网格 |
4.4.3 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 |
4.5 静力学分析的结果 |
4.6 静力学分析的结果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粮食仓储系统各级输送设备功率匹配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粮库概况及粮食仓储工艺流程 |
2 输送量与带速 |
2.1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量 |
2.2 斗式提升机的输送量 |
3 功率分析 |
3.1 带式输送机 |
3.2 斗式提升机 |
4 工程分析 |
4.1 带式输送设备改造 |
4.2 斗式提升机的改造 |
(1) 带速与产量: |
(2) 电机功率: |
4.3 经济分析 |
四、斗式提升机驱动功率的简易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干燥发芽糙米生产线设计与验证[D]. 张友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矿井锅炉房上煤系统设计[J]. 吕维江.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12)
- [3]管链式输送机在海绵钛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吴礼三.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4]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D]. 侯鹏辉. 燕山大学, 2018(01)
- [5]斗式提升机模块化参数化设计平台研究[D]. 彭勇辉. 武汉轻工大学, 2016(06)
- [6]斗式提升机的参数化设计及仿真分析[D]. 贺新华. 吉林大学, 2015(08)
- [7]中央链斗式提升机的虚拟设计及链条结构强度的研究[D]. 柳生波. 辽宁科技大学, 2013(06)
- [8]粮食仓储系统各级输送设备功率匹配问题的研究[J]. 郭吉坦,刘晓兵.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4(01)
- [9]斗式提升机驱动功率的简易计算[J]. 徐双龙. 水泥, 2002(01)
- [10]斗式提升机设计、操作及安全保护[J]. 唐纳德·R·拜昂,顾华孝. 粮食工业, 19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