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善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凯[1](2016)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陆家井地区地下水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主要目的:通过分析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陆家井地区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其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并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阿拉腾朝格苏木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5’00"—101。35’30",北纬:39。11’00”—39。28’00",面积为1767km2。论文阐述了阿拉腾朝格苏木陆家井地区第四系含水层岩性、厚度、富水性、渗透性、水质、水量等变化规律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圈定了水量相对丰富、水质相对良好的地段,着重分析与评价其第四系地下水资源。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地下水储存量为61.95亿m3:3,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908.76×104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545.26×104m3/a,富水地段地下水储存量为11.71×108m3,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140.63×104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84.38×104m3/a。
宋国慧[2](2012)在《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区,是维系荒漠区天然植被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因而,深入探讨地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天然植被生态演替之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构造变动、全球气候条件变化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区,从地理空间格局看,具有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特殊地理空间格局。其中,大型内流盆地主要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吉兰泰—河套盆地等。由于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景观,然而盆地周边都有高山峻岭分布,如着名的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阴山等,这些山脉在区域上成为干旱地区大气中水分凝聚中心,降水量相对较大,为风沙覆盖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湖积盆地地下水提供了重来的补给来源。所以说,在沙漠湖盆区,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沙漠湖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SEE生态协会资助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湖盆地区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作者重新界定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定义,认为地下水生态系统,是指地下水系统及与地下水有依赖关系的生态系统,包括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生植物系统。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结构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生物。地下水生植物系统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物系统。2研究了在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条件下,地下水系统对沙漠植被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和沙漠植被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适应机制。3从水分垂直循环角度分析了地下水、毛细带水与土壤水转化关系及沙漠凝结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及生态意义,认为在沙漠覆盖湖盆区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浅,风沙土毛细作用强烈,潜水面之上普遍存在着毛细水带。毛细带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沙漠湖盆区独特的沙漠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干旱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系统动态、毛细水上升特性等决定了西北沙漠湖盆区土壤水分补给状况,进而控制沙漠植被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所存在植被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而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4明确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认为生态水位是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致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问题,能维持非地带性自然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它是满足植物生态环境需要,受土壤毛细性质影响,具有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一个区间。提出了适合于地下水生植物的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位埋深。即:最佳地下水埋深=根系深度+毛细上升高度。5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盆地潜水除了蒸发排泄外,吉兰泰镇工业、生活用水井的地下水开采,查哈尔滩农业灌溉井的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人工排泄方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由盆地边缘到湖盆内部潜水埋深逐渐变浅,变化范围为0.23-9.47m。从1984年到2010年,研究区内查哈尔滩绿洲灌区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潜水位总共下降了6m到10m,平均每年下降0.27m到0.45m,承压水位年均降幅为0.20m,年变幅为1.50m-2.75m,吉兰泰盐湖以北现在水位已经下降到10-15m,自流泉消失,地下水生植被衰亡。6毛细水上升特性具有植被生态学意义。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植物根系能够探及毛细水带,则植物生长就能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下降,毛细带降低,植被获取水分减少,会导致水分胁迫。在研究区,风砂土下覆湖相红粘土毛细上升高度为3.1-4.2m。风沙土毛细上升理论最大高度为0.63-1.66m。7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湖盆区,天然植被群落可归纳为梭梭林、沙冬青灌丛、白刺灌丛、柠条灌丛、盐爪爪灌丛、红砂—珍珠灌丛和沙蒿灌丛等7种类型。典型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非地带性荒漠植物群落有天然梭梭次生林、沙冬青、白刺、盐爪爪、柠条等群落。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8从湖盆中心到外围的风成沙丘地,地下水生植物呈有规律的环带状分布。依次为水生芦苇,马蔺、盐爪爪、芨芨草,沙冬青、梭梭,白刺。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植物生长状态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略有不同。在吉兰泰湖盆边缘地带,地下水埋深大于3m,植被覆盖度小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在吉兰泰湖盆内部,地下水埋深小于3m,植被覆盖度大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也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而大于10m埋深,无梭梭出现;在沙丘间洼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2m,梭梭分布稀少,覆盖度很小。9浅层地下水及毛细水是土壤湿层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壤湿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在春季生长期内适应水分胁迫。通过研究区土壤剖面含水率测定结果分析认为,土壤剖面从地面往下40-80cm处为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层。根据吉兰泰气象站气温、地温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及季节冻土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及季节冻土作用下水汽运移对土壤水分补给机理,认为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地下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10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梭梭与白刺这两种典型沙生植被生长区的毛细上升高度分析得到了研究区最佳地下水埋深为1.6-4.7m,在此地下水埋深范围内毛细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植物生长良好,植物生态系统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10m以下时,研究区以地下水为生的灌木退化、衰败,以降水为水分来源的超旱生灌木和草类植物种类占据群落主体。11在沙漠湖盆区,虽然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针对沙漠湖盆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沙漠区生态环境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与建议:1)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4)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预期研究成果将对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其它沙漠湖盆地区水文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丽姝[3](2012)在《引水灌溉对大安市地下水及表生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区内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土地盐碱化、沙漠化、草地退化及沼泽湿地萎缩。为了解决该区干旱缺水、保证粮食安全和供水安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吉林省政府于2007年拟定了吉林省保障粮食生产的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引用嫩江水建立大安灌区,开垦区内闲置退化的盐渍荒地,改造中低产田,将原来的旱地改为水田,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由于该区处在松嫩盆地的低平原地区,地下水埋藏浅,径流不畅,引地表水灌溉后将增加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抬高区域地下水位,一方面可能造成区域土地盐碱化问题,危害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水位的上升又能够为地表植被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缓解土地沙化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确定一个适宜维持研究区生态环境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地下水埋深,并据此分析灌区运行后的水位变化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简述了大安市的自然经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应用遥感技术解译了研究区不同时期地表生态景观分布情况,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地下水埋深与地表生态景观分布的关系。建立了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根据研究区的降水蒸发资料与地下水开发利用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运用校正好的模型预测了不同降水条件组合下灌区运行10年之后区域地下水流场的演化情况。根据不同生态景观发育的适宜埋深分析了引水灌溉对地表生态景观分布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1)地下水埋深与地表生态景观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埋深小于0.5米的区域多为水域所在地,埋深小于3米的区域内盐碱地所占比例最大,高覆盖度的草地集中分布在埋深3-5米的区域。(2)在不同的降水组合下,灌区运行10年后区域地下水位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灌区内部较灌区外水位上升幅度稍大。(3)根据预测的水位,分析了引水灌溉对地表生态景观的影响,预测了灌区外部与灌区内部可能发生盐碱化的范围。(4)引水工程对于保护研究区湿地系统与自然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卢桦[4](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海流兔河流域优势植被(沙柳)与地下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21世纪新兴的能源化工基地。由于盆地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缺乏和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国家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瓶颈。随着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也日益加剧,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海流兔河流域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该区植被生态系统与地下水关系密切,在鄂尔多斯盆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选择海流兔河流域为研究区,在亚洲基金项目《中荷合作水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的资助下,针对研究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的关系,优势植被(沙柳)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如何定量描述这种关系等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本文针对地下水与植被生态关系问题,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1、研究沙柳蒸腾消耗的地下水量;2、厘定沙柳蒸腾水分来源的比例;3、分析沙柳根系吸水对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影响。研究内容属生态水文地质学前沿,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根据以上研究内容,以环境科学、地下水科学、生态学、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调查、原位实验、样品采集与测试、数值模拟等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系统分析了沙柳与地下水的关系,并得到以下认识:1、基于利用White方法计算2010年10月4-5日、10月8-9日小区域内沙柳的蒸腾量分别为10.3mm/d,4.97mm/d,11.08mm/d,11.42mm/d;2、Sapflow实测计算出沙柳蒸腾量分别为(监测时段为2010年10月4-5日、10月8-9日)8.78mm/d,8.62mm/d,10.04mm/d,8.59mm/d,结果比White方法计算值小;3、同位素示踪法计算出沙柳蒸腾水分来源:土壤水占63.85%、地下水占36.15%;依据混合比例和Sapflow实测沙柳蒸腾量得出2010年9月5日沙柳蒸腾消耗的地下水量为4.38mm、土壤水量为7.73mm;10月2日沙柳蒸腾消耗的地下水量为2.03mm、土壤水量为3.59mm;4、实测沙柳生长条件下的剖面含水率显示,20cm—90cm含水率日变化较有规律,结合包气带水分运移数值仿真模拟分析,认识到该层位受沙柳根系吸水影响较大。
杨泽元,王文科[5](2009)在《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以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为出发点,从地下水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互馈机制研究、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机理及评价指标与模型研究三方面对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以地下水状态为核心,从地下水生态学学科的建立、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地下水状态调控机理研究三方面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李瑛[6](2009)在《鄂尔多斯湖盆高原地下水与植被生态关系研究 ——以苏贝淖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苏贝淖流域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湖盆高原区,属于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的一部分,研究表明该地区承压水的补给并不充沛,开采时需动用一部分弹性储存量,持续开采承压地下水能否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与植被生态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针对地下水与植被生态关系问题,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1、对典型包气带岩性结构剖面进行水分运移数值模拟,建立典型植被的根系吸水模型;2、多方法多角度探讨地下水与生态植被之间的关系;3、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植被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预测植被演替规律;本文在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地下水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调查以及室内试验分析,采用表观判断、统计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研究区植被生态与地下水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植被生态的地下水位阈值,并对植被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和植被演替规律预测,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与认识:1、研究区植被盖度总体较好,沙蒿、沙柳和苔草种群分布广泛,沙蒿、沙柳、羊柴、芨芨草和苔草为优势物种;植被种群分布随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分带明显,表现为以苏贝淖为中心呈环状地下水位埋由浅到深、植被种群由草本向旱生过渡的规律,植被总盖度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关系不明显;植被生长与土壤包气带含水量关系非常密切。2、采用hydrus-1D软件对风积沙一风化砂岩型包气带结构剖面进行水分数值模拟和沙蒿根系吸水研究,揭示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和沙蒿根系吸水规律,确定研究区沙蒿的根系吸水深度为1.2m。3、研究区地下水对风积沙含水率的影响高度为1-1.2m,对含有机质的淤积沙影响范围为1.5-2.0m;如果地下水位埋深超过某一深度,则包气带含水量主要受降雨和包气带岩性结构共同影响。旱生植被对地下水位的最小埋深适宜范围为1.5-2.0m,水生植被对地下水位埋深的最大适宜范围为1.0-1.5m;4、通过研究植被根系特征、根系吸水深度和地下水对包气带含水率影响范围的研究结果以及地下水埋深分布规律,对研究区的主要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进行判断表明,沙蒿、柠条、羊柴与地下水相关性不明显,沙柳、芨芨草与地下水关系较为密切,苔草则十分密切。5、建立了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植被生态脆弱度综合指数把研究区划分为极度脆弱区、高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低度脆弱区四个脆弱性等级,建立植被演替规律模型,预测植被演替规律。论文最后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赵雪琼[7](2009)在《面向生态环境的通榆县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旨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通榆县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为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水文地质学、生态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借助TM影像遥感解译、GIS技术、数值模拟技术以及地下水水流模拟模型与优化模型耦合等方法,重点开展了研究区地表生态景观分布特征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研究。通过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地表生态景观分布情况,1989年至2004年15年间的生态景观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二者之间紧密相关,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表生态环境状况,人类活动在开发利用地下水时,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地下水位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本文开展了面向生态环境的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应用响应矩阵法建立研究区双层含水系统管理模型,并将已分析得到的各分区适宜生态水位作为约束条件嵌入到管理模型中,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模型获得各分区地下水的最优开采量。
柴立龙,马承伟,李宁,汪娟,王荣凤[8](2007)在《北方荒漠化地区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农村能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作者以内蒙古阿拉善的一个沙漠边缘村庄为例,介绍了当地能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分析归纳出了该村当地在能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如何解决当地农村用能以及能源利用对荒漠化造成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分别从传统能源的改善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非政府组织(NGO)作用的发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杨泽元[9](2004)在《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及其评价研究 ——以秃尾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之一,占国土面积的38%。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时空分布不均,蒸发作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总水资源量有限。工、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与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依赖作用十分显着。由于对地下水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地下水的生态价值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负效应,严重制约着干旱半干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空间。 本论文针对地下水所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问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从理论上解决地下水生态价值的概念和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从应用层面上研究秃尾河流域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从而为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技术方法上将集中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和生态环境模型与GIS技术有机结合,使模型具有实时跟踪功能。 论文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在全面总结和分析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研究现状,以及有关生态价值的概念基础上,从地下水与表生生态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地下水生态价值的定义,分析其内涵和外延,从而丰富了水资源生态价值的理论。 以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标,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以集中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和生态环境模型耦合以及GIS等技术为手段,提出了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拓展了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开发了基于MAPGIS的生态环境评价与预警信息系统,为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评价与预警提供可视化和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和评价工具,实现了评价与预警一体化和生态环境的实时跟踪功能。 通过对秃尾河流域内地下水与表生生态关系的野外调查,在深入分析流域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流域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土壤水盐与植被演替和河流基流量的关系,确定了流域内具代表性植被沙柳和旱柳的适生含水量和含盐量;提出小于1m是盐渍化水位埋深,1—3m是最佳适生水位埋深,3—5m是乔灌木承受水位埋深,5—8m是警戒水位埋深等,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探讨了影响表生生态环境的因素,建立了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基于上述平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开展了秃尾河流域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流域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较好;进行基于生态的地下水可采资源评价,确定了分散开采方案下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11 .18x1o“m3/d;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
宝成,贾克力,范军,皇当俊,刘勇[10](2001)在《阿拉善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沙漠区环境治理 ,水文地质环境是制约其它因素的关键。地下水位过高引起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位过低则引起沙漠化。而正确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将成为查汗套海滩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本文提出地下水资源的允许开采量作为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有很好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阿拉善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拉善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陆家井地区地下水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地理位置 |
1.4 水文地质研究程度 |
1.5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2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概况 |
3 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2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3.3 地下水富水地段 |
3.4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3.5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6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 |
4 地下水资源评价 |
4.1 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评价原则和方法 |
4.2 参数计算与选取 |
4.3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
4.4 地下水水质评价 |
4.5 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态 |
1.2.2 地下水矿化度与植被生态 |
1.2.3 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植被生态 |
1.2.4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模拟研究 |
1.3 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盆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
2.1.1 地下水生态系统 |
2.1.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系统 |
2.1.3 干旱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 |
2.1.4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生物 |
2.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确定原则及目标 |
2.2.1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内涵 |
2.2.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原则 |
2.2.3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的目标 |
2.3 包气带子系统水分的垂直循环与植被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 |
2.3.1 土壤水与植被 |
2.3.2 毛细水与植被 |
2.3.3 包气带岩性与毛细水上升特性 |
2.3.4 凝结水与植被 |
2.3.5 土壤盐分与植被 |
2.4 潜水子系统与植被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机制研究 |
2.4.1 潜水水位动态与植被 |
2.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 |
2.4.3 地下水对土壤水补给机理研究 |
2.4.4 地下水质与土壤盐分、植被之间关系 |
2.5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 |
2.5.1 地下水生植物物种 |
2.5.2 地下水生植物系统与潜水水位动态的协调反馈机制 |
2.6 地下水位埋深与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动态演替模型 |
2.6.1 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 |
2.6.2 植被—地下水位动态耦合模型 |
2.6.3 几种可能的植被演替方案 |
2.7 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8 沙漠湖盆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的提出 |
第三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
3.1 自然地理 |
3.1.1 地理位置 |
3.1.3 人口社会经济 |
3.1.4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 |
3.2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地下水生态问题 |
3.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3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
4.1 区域地质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2 气象与水文条件 |
4.3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补、径、排条件 |
4.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
4.3.2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
4.4.1 观测井的布设 |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 |
4.5 研究区潜水水位动态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4.5.1 大气降水、蒸发等气象因子分析 |
4.5.2 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
4.5.3 地下水的开采 |
4.5.4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关系的人为改变 |
4.6 潜水埋深与植被 |
4.7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水位 |
4.8 潜水水质与植被 |
4.8.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
4.8.2 地下水水质与植被立地条件 |
4.9 地下水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研究区包气带系统特征 |
5.1 地形地貌特征 |
5.2 土壤类型及分布 |
5.3 毛细水上升特性研究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4.2 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5 土壤水分分布与毛细上升特性、浅层地下水关系 |
5.5.1 土壤水与毛细上升特性、潜水埋深的关系 |
5.5.2 温度场动态变化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 |
5.6 土壤盐分与植被 |
5.6.1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
5.6.2 土壤盐分与植被之间关系 |
5.7 包气带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特征 |
6.1 研究区植被群落研究方法 |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 |
6.2.2 研究区天然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
6.3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物种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
6.4 研究区植物根系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
6.5 地下水生植物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1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阈值 |
7.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
7.3 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3.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空间演替趋势 |
7.3.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时间演替趋势 |
第八章 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
8.1 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 |
8.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 |
8.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 |
8.3.1 沙漠绿洲灌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2 吉兰泰工业区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3 沙漠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
8.4 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成果 |
致谢 |
(3)引水灌溉对大安市地下水及表生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 |
1.2.2 地下水与地表生态环境的关系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条件 |
2.2.3 水文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层岩性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含水层系统与赋存条件 |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3 地下水动态类型与特征 |
第3章 地下水与地表生态景观关系研究 |
3.1 地表生态景观分布特征及变化分析 |
3.1.1 遥感影像解译 |
3.1.2 地表生态景观变化趋势分析 |
3.2 地表生态景观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地形条件的影响 |
3.2.2 地质条件的影响 |
3.2.3 地貌类型的影响 |
3.2.4 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3.2.5 气象条件的影响 |
3.3 地下水对地表生态景观的影响 |
3.3.1 地表生态景观分布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
3.3.2 不同埋深下地表生态景观的分布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引水灌溉对区域地下水流场的影响预测 |
4.1 大安灌区概况 |
4.2 地下水位数值模拟预报 |
4.2.1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2 地下水数学模拟模型 |
4.2.3 灌区运行后区域地下水流场预报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引水灌溉对地表生态景观的影响 |
5.1 引水灌溉对盐碱化的影响 |
5.2 灌溉对水域、湿地的影响 |
5.3 灌溉对草原的影响 |
5.4 灌溉对耕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鄂尔多斯盆地海流兔河流域优势植被(沙柳)与地下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分析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2.1 沙盖黄土梁岗 |
2.2.2 河谷 |
2.2.3 二级阶地 |
2.2.4 滩地 |
2.2.5 沙丘、沙地 |
2.3 气象水文 |
2.3.1 气象 |
2.3.2 水文 |
2.4 地质 |
2.5 水文地质 |
第三章 研究区植被生态现状和原位实验 |
3.1 植被生态现状 |
3.2 原位实验 |
3.2.1 实验仪器及原理 |
3.2.2 原位实验 |
第四章 实验数据的分析 |
4.1 White方法计算植被蒸腾消耗地下水的量 |
4.2 Sapflow实测植被蒸腾量 |
4.3 同位素混合比模型 |
4.4 土壤参数分析 |
4.5 包气带水分运移特征分析 |
第五章 数值模拟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 数学模型 |
5.2.1 包气带水分运移模型 |
5.2.2 植物根系吸水模型 |
5.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3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
5.4 数学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5.4.1 计算结果 |
5.4.2 误差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1.1 地下水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互馈机制研究 |
1.2 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的机理研究 |
1.2.1 地下水位埋深 |
1.2.2 地下水矿化度 |
1.2.3 包气带含水量 |
1.2.4 包气带含盐量 |
1.3 评价指标与模型研究 |
1.3.1 统计模型与评价模型 |
1.3.2 包气带水盐运移模型 |
1.3.3 规划管理模型 |
2 发展趋势 |
2.1 地下水生态学有关概念的确立 |
2.2 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2.3 地下水状态调控机理研究 |
3 结语 |
(6)鄂尔多斯湖盆高原地下水与植被生态关系研究 ——以苏贝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研究区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层与构造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植被生态现状 |
第三章 植被生态特征 |
3.1 植被生态研究方法 |
3.2 植被种群及分布特征 |
3.2.1 主要植被种群 |
3.2.2 植被种群分布特征 |
3.3 植被盖度分布特征 |
3.4 优势植被种群的确定 |
3.5 植被生态系统划分 |
第四章 基于植被根系吸水模型的包气带水分数值模拟 |
4.1 概念模型 |
4.2 数学模型 |
4.3 模型参数与定解条件 |
4.3.1 模型参数 |
4.3.2 边界条件 |
4.3.3 初始条件 |
4.4 模型识别、验证及结果分析 |
4.4.1 数学模型的求解 |
4.4.2 时间空间离散化 |
4.4.3 模型识别与验证 |
4.5 植物根系吸水分析 |
第五章 植被生态与地下水关系研究 |
5.1 植被生态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 |
5.1.1 植被种群与地下水位埋深 |
5.1.2 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 |
5.1.3 植物生长状态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
5.1.4 植被根系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
5.2 植被生态与包气带含水量关系 |
5.2.1 包气带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
5.2.2 地下水埋深对包气带含水量的影响 |
5.2.3 植物生长状态与包气带含水量的关系 |
5.3 植被吸水深度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
5.4 影响植被生态的地下水位阈值 |
第六章 植被生态脆弱性评价及植被演替规律预测 |
6.1 植被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及指标体系选择 |
6.1.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3 研究区植被生态脆弱性评价 |
6.2 植被演替规律及预测 |
6.2.1 不同水位埋深条件下植被类型分布及生长状态 |
6.2.2 植被演替规律模型 |
6.2.3 开采条件下植被演替规律及预测 |
6.3 基于植被生态的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面向生态环境的通榆县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地下水和地表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1.2.2 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情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及水文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社会经济 |
2.2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条件概述 |
2.2.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2.2.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2.4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3.1 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 |
2.3.2 沙地面积较大 |
2.3.3 草地退化 |
2.3.4 盐碱地面积增长 |
第三章 地下水与地表生态景观关系研究 |
3.1 地表生态景观分布及其变化分析 |
3.1.1 地表生态景观和遥感图像解译 |
3.1.2 地表生态景观分布及其变化分析 |
3.2 地表生态景观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地质因素 |
3.2.2 水文地质因素 |
3.2.3 气象水文因素 |
3.2.4 人类活动因素 |
3.3 地下水与地表生态景观的关系分析 |
3.3.1 地下水对生态景观变化的影响 |
3.3.2 地下水影响下的各径流区生态景观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优化管理 |
4.1 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概述 |
4.1.1 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组成 |
4.1.2 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的分类 |
4.1.3 地下水系统模拟模型与优化模型的耦合 |
4.1.4 地下水管理模型建立步骤 |
4.2 地下水模拟模型 |
4.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2 数学模型及求解 |
4.2.3 数学模型识别及验证 |
4.3 通榆县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 |
4.3.1 面向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建立 |
4.3.2 管理模型求解和计算结果 |
4.4 结果分析及管理方案实施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北方荒漠化地区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调研地点现状 |
调研地基本资料 |
铁木日乌德村基本情况 |
能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能源利用具体情况 |
煤炭使用情况 |
秸秆、玉米芯使用情况 |
用电情况 |
燃油使用情况 |
其他能源的利用情况 |
经济问题 |
生态环境问题 |
对策分析 |
合理推广利用沼气技术 |
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
大力推广节能炉灶、电动车、吊炕等节能产品 |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 |
结论 |
(9)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及其评价研究 ——以秃尾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0.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2 存在问题 |
0.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面向生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
1.1 地下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1.2 地下水生态价值的定义 |
1.3 基于生态价值的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
1.3.1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
1.3.2 基于生态价值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
1.3.3 基于生态价值的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秃尾河流域水循环及生态系统 |
2.1 自然概况 |
2.2 水循环 |
2.3 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 |
2.4 地下水与表生生态环境关系 |
2.4.1 流域地下水与表生生态环境的关系 |
2.4.2 包气带水盐分布与表生生态的关系 |
2.4.3 地下水位埋深与植被演化的关系 |
2.4.4 地下水位与河流基流量的关系 |
2.5 表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
2.5.1 地质地貌因素 |
2.5.2 水文地质因素 |
2.5.3 气象水文因素 |
2.5.4 人类活动因素 |
第三章 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评价 |
3.1 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 |
3.1.1 评价指标体系 |
3.1.2 分级标准 |
3.2 秃尾河流域生态效应现状评价 |
3.2.1 评价方法 |
3.2.2 评价平台 |
3.2.3 权重确定 |
3.2.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生态的秃尾河流域地下水可采资源评价 |
4.1 评价目标 |
4.2 地下水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 备选方案的数值分析 |
4.4 地下水资源评价 |
4.5 地下水开采的预警分析 |
第五章 秃尾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渎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10)阿拉善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建设区概况 |
2 水文地质环境背景值 |
2.1 地下水流动系统 |
2.1.1 全新统——上更新统冲积孔隙潜水流动子系统 |
2.1.2 中更新统冲积孔隙地下水流动子系统 |
2.1.3 全新统风成沙孔潜潜水流动子系统 |
2.1.4 基岩裂隙潜水流动子系统 |
2.2 环境背景值的负效应 |
2.2.1 气象、气候因素 |
2.2.2 水文及水文地质因素 |
3 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 |
3.1 地下水位临界深度 |
3.2 开采地下水形成的区域降深值 |
3.2.1 建立数学模型 |
3.2.2 计算结果 |
3.3 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 |
四、阿拉善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陆家井地区地下水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D]. 徐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2]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D]. 宋国慧. 长安大学, 2012(05)
- [3]引水灌溉对大安市地下水及表生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D]. 张丽姝. 吉林大学, 2012(10)
- [4]鄂尔多斯盆地海流兔河流域优势植被(沙柳)与地下水关系研究[D]. 卢桦. 长安大学, 2011(01)
- [5]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引起的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杨泽元,王文科. 干旱区地理, 2009(05)
- [6]鄂尔多斯湖盆高原地下水与植被生态关系研究 ——以苏贝淖流域为例[D]. 李瑛. 长安大学, 2009(12)
- [7]面向生态环境的通榆县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D]. 赵雪琼. 吉林大学, 2009(09)
- [8]北方荒漠化地区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 柴立龙,马承伟,李宁,汪娟,王荣凤.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02)
- [9]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及其评价研究 ——以秃尾河流域为例[D]. 杨泽元. 长安大学, 2004(01)
- [10]阿拉善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最佳水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J]. 宝成,贾克力,范军,皇当俊,刘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