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拥军,王飞跃,王戈,王晓,王伊龙,李瑞[1](2021)在《平行医院: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到智慧医院操作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提出一个智慧化时代的集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运营与智能化诊疗为一体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即基于平行医学的平行医院.平行医院以虚实互动的平行思想为核心理念,以突出人以及其社会因素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作为基础设施,以人工场景(Artificial scene),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和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为一体的ACP平行智能理论为指导构建虚实交互的新一代智慧化医院管理系统.本文对比指出了当前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智慧医院操作系统的概念对医院的资源进行逻辑化统一管理,重点介绍了对医院不同设备以及建筑等硬件设施的数字化、虚拟化及其交互联动,参与人员数字化与虚拟化及其虚实交互的智能化系统构建.在医院操作系统的应用层,基于ACP理论的智慧医院操作系统通过虚实交互的智能化运行模式,最终落实闭环、反馈、精准的收敛.我们通过对天坛医院的平行医院实践案例—天坛智慧大脑进行案例分析,印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智慧医院操作系统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秦岩丁,周璐,许静[2](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理论+实验类课程授课模式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实验"类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新挑战,提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线上线下混合、课内与课外融合、虚拟与真实结合"的授课新模式,从分析当前的学情和教学难点出发,介绍"理论+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强调充分融合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势,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培养学生。
王飞跃[3](2021)在《智能控制五十年回顾与展望:傅京孙的初心与萨里迪斯的雄心》文中认为本文从智能的起源与目标开始讨论,重新梳理人工智能史前的历史进程.在此背景之下,回顾智能控制从学习控制到平行控制的演化过程,进而展望未来的控制智能从平行智能到知识自动化的可能发展途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谨以此文纪念傅京孙与萨里迪斯教授开创并推动"智能控制"这一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五十周年和二位开拓者诞辰九十周年.
王丹力,郑楠,刘成林[4](2021)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起源、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外学术界开始了复杂性与复杂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者也开展了与此相关的系统科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综合集成法,进一步发展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功应用.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对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认识不足,以及技术条件所限,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随着思维科学/认知科学、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巨大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复杂巨系统,亟待有效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在此背景下,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又获得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历程,分析了其典型案例,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本文力图为从事复杂巨系统研究和实践的相关人员提供理论方法指导和工程范例.
刘俊祥[5](2021)在《论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方法、视角与维度》文中认为赋值是智能政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赋值研究是智能政治学的重要分析方法。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从分析视角来看,表现为人工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形态和人工智能体对国家治理的多重赋值和多源性影响作用。从分析维度来讲,表现为人工智能从赋益、赋义、赋能、赋权、赋则和赋责等多维度影响作用或赋值国家治理,甚至推动国家治理从"人工智能+国家治理"的形式赋值质变为"人机智能治理"的实质赋值。选择"赋值"术语工具、赋值理论和赋值分析方法,以分析研究人工智能影响作用国家治理,将有助于探明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推动智能政治学以及国家智能治理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
李亚,许清媛[6](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产业对接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新工科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一个主流方向,如何建设好新工科专业是当前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从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遇到问题出发,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新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探讨本专业开始的必要性和建设思路,提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技术需求对接"、"校企共建"、"学研结合",构建"产业链-职业链-人才链-技术链-知识链-课程链"相互衔接、循环贯通人才培育链的观点,希望能够为地方本科兄弟院校开设新工科专业提供参考。
朱强[7](2020)在《高性能数值微分博弈 ——一种机器智能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是指由人制造的机器所表现出的智能。在工业革命时代,我们通过思考制造机器;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制造会思考的机器。在人工智能革命前,所有人类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命均可称为人类学习和发现的过程,是人类大脑的专利。而放眼未来,人工智能终将继承人类的这一特质。人工智能对未来的改变,是对我们一点一滴形成知识体系过程本身的自动化,是用机器取代人类过程本身的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提出到今日蓬勃发展已历经几个世纪,在此过程中弱机器意识问题的理论体系以及实际应用日趋完备,同时机器行为学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在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科学家们试图把机器视为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从而研究强机器意识问题。但目前我们对此问题仍没有足够深刻而统一的认识,且现阶段面临着诸多方向性和技术性的难题,所以我们当下的研究重点仍然放在无意识的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基本原理的突破上。本文将从机器智能研究和机理建模的角度来研究无意识人工智能技术。机器智能是利用机理建模的方法描述一个系统内部运作的机制,同时配以控制论和优化理论作为决策辅助,从而实现机器的智能决策和最优操作。机器智能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仿人智能,也不再依赖于人类所谓的“最优经验”和海量的数据样本,而是基于对机器系统内部特征的充分认识构建机理模型,之后利用数学物理方法进行科学决策的一种智能技术。机理建模技术在机器智能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是机器智能的决策基础,其可以在大范围内描述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具有较好的外推能力,适应性强。在使用上述技术思路研究无意识人工智能技术时,假设我们对机理模型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则机器智能科学决策中的相关控制理论和最优化理论就是本文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为处理当前万物互联背景下各种利益关系中多智能体系统的智能决策和最优操作问题,本文基于微分博弈理论和数值优化技术构建了一套高性能微分博弈数值优化算法,来对机理建模后的系统进行智能决策和最优操作分析,从而建立了一种机器智能方法来支撑人工智能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微分博弈基本理论的介绍及已有求解算法的构造及验证。首先,本文针对微分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质做了详实的介绍,同时还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微分博弈求解算法,如解析法、数值间接法及启发式算法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三类典型的微分博弈,即竞争对抗微分博弈、非合作微分博弈及合作微分博弈进行求解框架分析,赋予每种微分博弈实际的工业、军事应用背景,构建每种微分博弈的数学优化命题,并利用成熟的计算方法进行仿真求解。2.微分博弈问题数值优化求解算法。针对传统微分博弈求解算法存在的缺陷,本文从数值直接求解算法入手,用以克服已有算法的不足,从而保证各种复杂场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微分博弈问题成功求解。本文提出了两种数值直接求解算法:联立迭代分解正交配置法(SOCD,Simultaneous Orthogonal Collocation Decomposition)和联立直接间接混合法(SSD,Simultaneous Semi Direct)。前者的算法核心是:先将微分博弈中的极大极小化问题分解为两个轮流交替求解的普通动态优化子问题,之后针对每个子问题采用正交配置法将其离散化为非线性规划(NLP,NonLinear Programming)问题,最后求解该NLP问题,直到优化结果成功收敛为止。后者的算法核心是:先使用间接法得到某一位玩家A动态优化问题的一阶最优性必要条件,之后使用直接法求解另一位玩家B的动态优化问题,同时把玩家A的一阶最优性必要条件当作是玩家B动态优化问题中的约束来看待。这样就可以分别使用间接法和直接法来获得玩家A和B的微分博弈最优策略。本文对上述两种算法的细节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配以工业、军事等领域仿真案例加以解释说明。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滚动时域优化算法(RHO,Receding Horizon Optimization),用于求解不确定性微分博弈问题。3.微分博弈问题高性能数值优化求解算法。在实际的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来自优化求解收敛性、实时性及准确性方面带来的诸多挑战。首先,对于增强微分博弈问题数值优化求解算法的收敛性,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回溯同伦法(HBM,Homotopy-based Backtracking Method)的初值化生成策略以及收敛深度控制算法(CDC,Con-vergence Depth Control),用以保证优化求解的收敛性并提高收敛过程的计算效率。其次,为了解决微分博弈动态优化问题在线求解计算耗时长,优化收敛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信息的微分博弈优化求解实时性提升算法(SRI,Sensitivity-based Real-time Im-provement)。该算法利用当前 NLP 问题优化结果的灵敏度信息实现在线预估未来优化周期内的微分博弈近似最优解,同时通过背景计算和离线矫正等手段进一步提升预估解的精度,从而保证既快又准地获得微分博弈动态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最后,为了提高微分博弈优化求解的精度并保证求解结果的最优性,本文提出了改进的hp自适应网格精细化策略(mhp-AMR,modified hp-Adaptive Mesh Refinement),该策略分别通过自适应调整网格个数以及插值多项式的阶次来精准捕捉控制变量的跳变点位置以及保证用来近似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曲线足够光滑,从而提高微分博弈优化求解的准确性并保证求解结果的最优性。4.微分博弈问题数值优化求解算法结果稳定性分析。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除需要关注微分博弈问题如何求解、如何极大化目标函数以及如何提升优化算法的性能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微分博弈系统在优化求解过程中是否一直保持稳定。我们首先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分博弈数值求解算法优化结果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分析工具——输入状态实际稳定性(IS p S,Input-to-State practical Stability)。之后,本文基于ISpS对不确定性微分博弈、合作微分博弈以及非合作微分博弈问题进行了优化结果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相关证明。最后,本文通过工业仿真案例对微分博弈数值求解算法优化结果稳定性分析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姜杜衡[8](2020)在《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重要推动力。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自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人工智能科学家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发展的主体,肩负着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重任。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也带来种种负面影响。为了能够有效规避负面影响,使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造福于人类,需要全世界人民积极努力,使之得到控制性发展,得到合理利用。这其中,尤其需要人工智能科学家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本文就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加以研究。在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目的及意义,从有关科学家社会责任的研究、有关科学家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相关文件规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对人工智能科学家以及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等积极影响,也有存在技术失控的风险、冲击现有的社会结构、引发伦理混乱道德失范和相关犯罪案件增多等负面影响。本文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社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和作用,结合文献研究情况,提出人工智能科学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即伦理责任、普及教育责任、家国责任和技术发展责任,并对每种责任的依据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释。并根据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了当下影响人工智能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打下基础。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立足实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人工智能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包括加强人工智能科学家自律意识、完善伦理约束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三个部分,即树立正确名利观,加强团队协同合作;培育责任意识,增强道德责任感,树立规避风险意识;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管理与监督机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肖芳萍[9](2020)在《适应与选择视角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网站新闻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愈发紧密。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官方网站在树立学会的形象和推进学术交流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网站中文文本进行高质量的英语翻译是对外准确传达信息和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前提。该翻译报告的翻译材料是笔者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实习期间完成的每周任务。笔者通过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官网新闻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文本在词汇上和句法上的特点,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三维转换为翻译方法,围绕文本在词汇上的翻译难点:文化加载词、四字词语和专有名词的恰当翻译以及句子层面中出现的无主句和长难句的准确翻译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自适应转换可以有效地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难题。对文化加载词、四字词语和专有名词采用增译和转换词性的策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准确性,凸显译者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对于文本中的长难句和无主句通过改变句子结构,释译和增译的方法,使外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译文。该翻译项目报告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翻译报告的研究背景、目的和结构。在第二章文献综述中,笔者将介绍英语网站新闻的特点和以前有关网站新闻翻译的研究以及生态翻译学理论探索和应用。在第三章中,笔者将介绍翻译报告的理论基础为胡庚申的理论: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第四章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在TAS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三维自适应转换,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网站新闻的翻译进行案例分析。第五章,笔者将对翻译实践报告进行简要的总结。通过撰写此翻译报告,笔者从适应和选择的角度对网站新闻的翻译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她希望这篇翻译报告可以为之后网站新闻翻译提供参考。
胡飞[10](2020)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质量,改变教学与学习方式。同年,国务《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也提出建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数学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的交叉融合。因此,如何结合人工智能开展中学数学教育,在中学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探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分析高中数学知识点与人工智能理论体系,选择以概率统计为切入点,通过知识点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评价与分析,说明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梳理高中数学与高中人工智能知识点。通过梳理高中人工智能和最新版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发现高中数学知识与高中人工智能理论的关联点,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中数学课标的一致性和高考命题三个维度分析并确定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第二部分挖掘高中概率统计与高中人工智能知识的结合点。以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目标为导向,梳理高中概率统计中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深入挖掘与高中人工智能理论之间的结合点,为实现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思想做铺垫。第三部分设计高中概率统计渗透人工智能思想的教学案例。选取高中概率统计知识点为例,在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和试题中设计相应的案例渗透人工智能思想。以“概率”课堂教学《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和试题考查“数学期望”知识点为例渗透人工智能中的决策思想;以“统计”课堂教学《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试题考查“回归方程”知识点为例渗透人工智能中的预测思想;通过《古典概型的特点与模糊性》的教学活动,渗透不确定人工智能的思想。第四部分评价和分析第三部分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并分析教学案例中涉及的核心素养和人工智能科学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思想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人工智能知识在高中学生的普及,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应用价值。
二、智能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新工科背景下的理论+实验类课程授课模式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学情分析 |
1.1 理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难点 |
1.2 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
1.2.1 同步教学模式的制约 |
1.2.2 教—学—练—用的失衡 |
2 理论+实验类课程体系构建 |
2.1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
2.2 考核机制改革 |
3 理论+实验类课程教学模式 |
3.1 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知识体系解构 |
3.2“讲一练二考三”的主动学习 |
3.3 突出挑战度的实践教学 |
3.4 课堂内外联动的素质拓展训练 |
4 教学改革成效 |
5 结语 |
(5)论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方法、视角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的分析方法 |
二、 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的分析视角 |
1. 人工智能科学赋值国家治理。 |
2. 人工智能技术赋值国家治理。 |
3. 人工智能形态赋值国家治理。 |
4. 人工智能体赋值国家治理。 |
三、 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的分析维度 |
1. 人工智能赋益国家治理。 |
2. 人工智能赋义国家治理。 |
3. 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 |
4. 人工智能赋权国家治理。 |
5. 人工智能赋则国家治理。 |
6. 人工智能赋责国家治理。 |
四、 结 语 |
(6)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产业对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现状分析 |
2 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性 |
3 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思路 |
4 结语 |
(7)高性能数值微分博弈 ——一种机器智能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工智能与机器行为 |
1.2 机器智能 |
1.3 微分博弈论 |
1.3.1 微分博弈论发展简史 |
1.3.2 微分博弈论研究现状 |
1.4 高性能数值优化算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框架 |
2 微分博弈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微分博弈理论基础知识 |
2.2.1 非线性与线性微分博弈 |
2.2.2 零和与非零和微分博弈 |
2.2.3 确定型与随机型微分博弈 |
2.2.4 二人与多人微分博弈 |
2.2.5 主从微分博弈 |
2.2.6 定量与定性微分博弈 |
2.3 微分博弈问题计算方法 |
2.3.1 微分博弈问题解析计算方法 |
2.3.2 微分博弈问题数值计算方法 |
2.3.3 微分博弈问题启发式计算方法 |
2.4 三类典型微分博弈问题及仿真算例 |
2.4.1 “冲突制衡”——竞争对抗微分博弈 |
2.4.2 “独善其身”——非合作微分博弈 |
2.4.3 “心有灵犀”——合作微分博弈 |
2.5 本章小结 |
3 微分博弈问题数值优化求解算法 |
3.1 引言 |
3.2 联立迭代分解正交配置法(SOCD)求解微分博弈 |
3.2.1 分解复杂场景下的微分博弈动态优化问题 |
3.2.2 正交配置法离散化微分博弈动态优化子问题 |
3.2.3 SOCD算法的最优性分析 |
3.2.4 SOCD算法仿真案例 |
3.3 联立直接间接混合法(SSD)求解微分博弈 |
3.3.1 SSD算法细节 |
3.3.2 SSD算法初值化策略 |
3.3.3 SSD算法仿真案例 |
3.4 滚动时域优化(RHO)求解不确定性微分博弈 |
3.4.1 RHO微分博弈数值求解算法细节 |
3.4.2 RHO微分博弈数值求解算法仿真案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微分博弈问题高性能数值优化求解算法 |
4.1 引言 |
4.2 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收敛性增强算法 |
4.2.1 基于回溯同伦法(HBM)的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初值化生成策略 |
4.2.2 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收敛深度控制算法(CDC) |
4.2.3 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收敛性增强算法仿真案例 |
4.3 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实时性提升算法 |
4.3.1 基于灵敏度信息的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实时性提升算法(SRI)背景知识 |
4.3.2 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SRI算法细节 |
4.3.3 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SRI算法仿真案例 |
4.4 微分博弈数值优化求解精确性提高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微分博弈问题数值优化求解算法结果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微分博弈优化求解结果稳定性分析 |
5.3 微分博弈优化求解结果稳定性分析仿真案例 |
5.4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想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分析 |
(一)科学家 |
(二)人工智能科学家 |
(三)社会责任 |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影响 |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 |
1.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
2.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 |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影响 |
1.提高生产效率 |
2.提高生活质量 |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消极影响 |
1.存在技术失控的风险 |
2.冲击现有的社会结构 |
3.引发伦理混乱和道德失范 |
4.相关犯罪案件增多 |
三、人工智能科学家应承担社会责任 |
(一)伦理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二)普及教育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三)家国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四)技术发展责任 |
1.责任依据 |
2.责任内容 |
四、人工智能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
(一)伦理责任的影响因素 |
1.功利的诱惑 |
2.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
3.价值判断的影响 |
(二)普及教育责任的影响因素 |
1.科学家自身意愿驱动 |
2.社会角色的影响 |
(三)家国责任的影响因素 |
1.政治思想影响 |
2.政府政策影响 |
(四)技术发展责任的影响因素 |
1.技术创新影响 |
2.科学文化素质影响 |
3.道德素质影响 |
五、培育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对策建议 |
(一)加强人工智能科学家自律意识 |
1.树立正确名利观 |
2.加强团队协同合作 |
(二)完善伦理约束机制 |
1.培育责任意识 |
2.增强道德责任感 |
3.树立风险意识 |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1.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
2.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适应与选择视角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网站新闻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Objective |
1.2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Website News Translation |
2.1.1 Features of English Website News |
2.1.2 Previous Research on Website News Translation |
2.2 Studies on Eco-Translatology |
2.2.1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
2.2.2 Theory Applic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3.1 An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as Adaption and Selection |
3.2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
3.3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
Chapter Four A Case Study on Translation of CAAI's Website News in ThreeDimensions |
4.1 Introduction to CAAI Website News |
4.1.1 Official Website of CAAI |
4.1.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CAAI Website News |
4.1.2.1 Lexical Features |
4.1.2.2 Syntactic Features |
4.1.3 Translation Process |
4.2 Linguistic 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
4.2.1 Lexical Level |
4.2.2 Syntactic Level |
4.3 Cultural 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
4.3.1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4.3.2 Translation of Four-Character Phrases |
4.4 Communicative 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
4.4.1 Lexical Level |
4.4.2 Syntactic Level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
(10)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概率与统计 |
1.4.2 人工智能教育 |
1.4.3 课程整合 |
1.4.4 综述启发 |
第2章 高中数学与高中人工智能知识点分析 |
2.1 梳理知识点 |
2.1.1 高中人工智能理论体系 |
2.1.2 高中数学单元模块 |
2.2 发现关联点 |
2.2.1 “函数与方程”中的关联点 |
2.2.2 “几何与代数”中的关联点 |
2.2.3 “概率与统计”中的关联点 |
2.3 选择切入点 |
2.3.1 学生认知水平 |
2.3.2 课标一致性 |
2.3.3 高考试题的命题 |
第3章 高中概率统计与高中人工智能知识的结合点 |
3.1 高中概率 |
3.1.1 随机事件与概率 |
3.1.2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
3.1.3 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 |
3.1.4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
3.1.5 正态分布 |
3.2 高中统计 |
3.2.1 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及相关概念 |
3.2.2 抽样 |
3.2.3 用样本估计总体 |
3.2.4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 |
3.2.5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4章 渗透结合点的案例设计 |
4.1 渗透结合点的教学设计 |
4.1.1 概率——《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 |
4.1.2 统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4.2 渗透结合点的试题设计 |
4.2.1 融合“数学期望”与“人工智能决策”的试题 |
4.2.2 融合“回归方程”与“人工智能预测”的试题 |
4.3 教学活动设计 |
第5章 教学案例评价与分析 |
5.1 教学案例设计评价 |
5.1.1 教学目标评价 |
5.1.2 教学过程评价 |
5.2 教学案例设计分析 |
5.2.1 核心素养 |
5.2.2 人工智能科学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四、智能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平行医院: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到智慧医院操作系统[J]. 王拥军,王飞跃,王戈,王晓,王伊龙,李瑞. 自动化学报, 2021(11)
- [2]新工科背景下的理论+实验类课程授课模式改革探索[J]. 秦岩丁,周璐,许静. 计算机教育, 2021(11)
- [3]智能控制五十年回顾与展望:傅京孙的初心与萨里迪斯的雄心[J].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2021(10)
- [4]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起源、发展现状与趋势[J]. 王丹力,郑楠,刘成林. 自动化学报, 2021(08)
- [5]论人工智能赋值国家治理:方法、视角与维度[J]. 刘俊祥.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1(01)
- [6]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产业对接策略研究[J]. 李亚,许清媛. 现代计算机, 2020(24)
- [7]高性能数值微分博弈 ——一种机器智能方法[D]. 朱强. 浙江大学, 2020(01)
- [8]人工智能科学家社会责任研究[D]. 姜杜衡.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适应与选择视角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网站新闻翻译报告[D]. 肖芳萍.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研究[D]. 胡飞. 集美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