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发是对市场原则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1](2014)在《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及其原因探究》文中提出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初始融资后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方式。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增发新股后,2001年迎来了第一次增发热潮,于是证监会在2002年出台政策提高了增发条件,使增发的数量在2002-2005年间有所降低,后证监会在2006年降低增发的条件,同时取消了资金量的限制,增发新股再次成为第一大股权再融资方式,远远超过配股。在我国由于增发的条件相对较低,募集的资金量较大,备受上市公司的青睐。增发新股后,上市公司最直接的变化是持有的资金量大幅度增加,为公司改善其业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如果公司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筹集资金后按照增发说明书中承诺的项目进行投资,对资金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那么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被有效提升,加之公司计划增发时已经对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论证。所以,理论上公司增发后业绩应该上升,然而,很多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却与此相反,公司在增发后大规模地呈现业绩下降。国外的学者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是出现下滑的结论,同时由于国外市场较成熟,很多研究均是以公司增发后股价的变化来反映公司业绩的变化。由于我国增发的历史相对较短,并且政策环境与国外不同,对增发行为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所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及其原因一方面可以揭示我国资本市场上是否存在增发新股后业绩下滑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业绩变化的原因进行剖析,寻找规范增发融资行为,提高增发质量的政策建议有利于资本市场以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增发新股的概念,增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有关增发的理论假说,然后以2005-2010年间实施增发的253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三个指标考察样本公司增发新股后的业绩表现,为了避免个别特异数值对结果的影响,本文对选取的指标采用中位数而非平均数来衡量业绩。结果显示,每个指标在增发前均经历了上升阶段,在增发后却都出现下滑现象,净资产收益率更是从增发当年开始出现下降。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普遍呈现下降。我国增发的条件相对较低,增发的约束机制不太完善,在市场重融资轻配置的环境下,容易出现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情况,从而导致增发后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再加上对增发后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不严出现随意变更项目的情形,最终使得上市公司增发后业绩出现下滑。本文对江西仁和药业有限公司增发前后业绩变化以及导致变化的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盈余管理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最后,本文就如何规范增发新股行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从投资者、上司公司、监管机构等多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理性认识上市公司的增发新股行为,帮助其正确评价公司增发新股的价值,同时为上市公司加强增发新股后募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对于监管机构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行为,提高增发的质量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存在以下不足:(1)仅仅考察了样本公司增发前两年至增发后两年共五年的时间区间内样本公司业绩的变化情况。(2)本文在描述性统计分析时选择的指标有限,仅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衡量公司的业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本文虽以我国上市公司的增发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对于增发新股的两种方式,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并未做详细的分析及对比,这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未来可以将定向与非定向增发进行对比,或者增发与配股进行比较,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
孔伟艳[2](2010)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杜伟岸[3](2008)在《中国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视角》文中提出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改的正式启动,被认为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历史变革。各方期望股改的成功能推动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证监会也于06年12月26日认为“股改基本完成”、“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着转折性的变化”。但市场自07年10月起,仅一年即从6124点暴跌到1664点,市场信心极度疲弱、正常功能无从发挥。本文致力于对股改进行全面的制度解析,寻求其制度深化的途径。从股权分置制度溯源分析,股权分置是在渐进式转轨改革的大背景下,秉承“增量改革”路线,选择的临时性制度安排,在确保国有企业上市后国家绝对控股、国有资产不因股份上市流通而流失的同时,拓宽了国有企业的融资途径,更重要的是使中国股票市场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契机,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股权分置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是市场机制向计划机制的让步,其负面作随资本市场发展进程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对资本市场基本功能发挥的制约与对参与主体行为的扭曲及利益的伤害,同时也内生了对股改的需求。股改必须服从整体经济、金融改革的时序,对股改的外生需求的分析长期以来被忽略了。而在商业银行改革需要、监管归位需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等股改外生需求中,推进商业银行改革的需要,是05年股改得以实质启动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了股改制度变迁的强制性特征。在股改初次博弈中,非流通股东在对价“开价”时,并未充分考虑流通股东利益,而是存在明显的“锚定和调整”行为偏差。虽然不同公司的流通股东在所付出的历史成本,与受非流通股的可流通冲击,有显着的差别,但并未能在对价确定中被充分体现,“锚定效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价博弈过程的不公平性。虽然非流通股东因此节约了对价博弈成本,获得了远高于流通股东的正收益,但未能建立股东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不利。股改第一阶段制度安排存在重大缺陷,集中体现在“大小非”问题对市场信心的极大压制;政府必须充当股改制度深化的初级行动团体,而对“大小非”问题的根本解决则是制度深化成功的必要条件;由于股改契约是具有时际性与不完全性的关系性契约,对其治理并不存在理论障碍。本文所提以“大非承诺”为核心的股改制度深化对策,是在肯定股改必要性的前提下,对股改第一阶段制度安排的重大缺陷的改进。
高晋贤[4](2004)在《针对股票市场两个重大缺陷的公共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宏观背景是逐步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增强,股市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计划机制在股票市场的顽固存在及国有股独大且不流通的股权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股票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股票市场大量问题的总根源,是影响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股票市场这两个重大缺陷及其阻碍市场功能正常运行的机理。通过考察制定和执行股市政策的政策系统,揭示不同的政策主体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的影响力。根据对公共政策性质和特点的理解,对造成我国股市两个重大缺陷的股市政策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在接受了对股市政策经济学分析的主要结论的基础上,运用“利益—力量”分析方法对股市政策进行了政治学分析,通过剖析不同利益主体在股票市场这个高密度的利益汇聚和再分配的场所中的利益和力量格局,揭示了股市政策产生的复杂背景,指出政策是多重利益力量平衡的产物。对股市政策的伦理学分析则从价值判断对政策主体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股市政策的公平公正性问题。基于对股市政策和政策系统的多视角综合分析,展望了我国股市政策存续和变化的前景及政策调整的方向,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解决国有股问题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乌日图[5](2003)在《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典型案例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制度模式分析为研究主线,从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角度,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及其制度模式进行研究,并对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在对17个案例国家和地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构成各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最基本的制度单元——五种制度模式,即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并将这五种制度模式进一步归并为福利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和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保险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和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自保型(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三种体制类型。在对五种制度模式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基本政策、制度特点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任何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都是这五种制度模式中几种制度模式的不同组合,绝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都是福利型和保险型相结合的体制,自保型的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虽然仅在少数国家实施,但它所体现的个人应该承担一定的医疗保障责任的思想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国家的重视。 在深入分析研究了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医药科技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等重大问题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四大改革趋势:一是以多种制度模式来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各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共识;二是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基本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制度,其它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越来越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三是将医疗保障与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是发展方向;四是通过加强政府责任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是各国普遍的成功经验。 通过对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的系统研究,本文总结出四条基本经验:一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要以坚实的理论为指导,明确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动摇;二是医疗保障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医疗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其“目标定位”(targeting)要能体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三是医疗保障要和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四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和推进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分步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原则。 在借鉴这些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六个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三个一”的改革思路,即建立“一个体系”、完善“一个制度”、构建“一个网络”。建立“一个体系”是指建立以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基本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制度、市场医疗保险和用人单位疾病津贴和医疗福利项目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一个制度”是指在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下,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合理调整缴费分担比例、完善统筹基金支付政策、扩展个人帐户使用范围,将医疗保障制度与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紧密结合,逐步形成适应城镇大多数人群的、多种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构建“一个网络”是指要按照管理社会化、服务人性化的原则,建立为参保人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到疾病诊治、护理、康复的全程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有效、简捷方便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络。
二、增发是对市场原则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发是对市场原则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及其原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框架及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1.3.2 案例分析 |
1.4 本文预期贡献和不足 |
1.4.1 本文预期贡献 |
1.4.2 本文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效应研究 |
2.2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表现研究 |
2.3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表现影响因素研究 |
2.4 文献评价 |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增发新股的涵义 |
3.2 增发新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3 理论基础 |
3.3.1 自由现金流假说 |
3.3.2 委托代理理论 |
3.3.3 盈余管理假说 |
4.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统计分析 |
4.1 样本公司的选择 |
4.2 财务指标选取 |
4.3 时间区间选取 |
4.4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表现统计分析 |
4.5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5.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原因剖析 |
5.1 增发后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 |
5.1.1 增发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
5.1.2 上市公司非理性增发 |
5.1.3 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5.2 导致增发后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 |
5.2.1 公司内部存在代理问题 |
5.2.2 市场重筹资,轻配置 |
5.2.3 存在一股独大现象 |
5.2.4 约束机制不完善 |
5.3 江西仁和药业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5.3.1 公司及其增发情况简介 |
5.3.2 公司股权结构 |
5.3.3 增发前后货币资金变化情况 |
5.3.4 增发前后业绩对比 |
5.3.5 增发后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
5.3.6 案例分析总结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投资者保持适度谨慎 |
6.2.2 上市公司加强资金的管理及使用 |
6.2.3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
6.2.4 监管机构增发前严格筛选 |
6.2.5 强化信息披露 |
6.2.6 加强事后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
6.2.7 构建证券机构信用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2)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
2.1.1 大一统阶段(1949~1978 年) |
2.1.2 专业化阶段(1978~1993 年) |
2.1.3 商业化阶段(1993~2003 年) |
2.1.4 股份化阶段(2003~2009 年) |
2.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评估 |
2.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 |
2.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 |
2.2.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2.2.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2.3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主要问题 |
2.3.1 战略投资者是双刃剑 |
2.3.2 公司治理有待改善 |
2.3.3 风险管理亟需重视 |
2.3.4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
2.3.5 人力资源管理尚待加强 |
第3章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3.1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
3.1.1 问题的根源是产权改革不彻底 |
3.1.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
3.1.3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
3.1.4 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 |
3.1.5 挑战外资银行的竞争的迫切需要 |
3.2 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研究综述 |
3.2.1 产权结构是否影响银行效率? |
3.2.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3.2.3 国家要不要掌握控股权? |
3.2.4 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 |
3.2.5 怎样减持银行国有股? |
3.2.6 调整产权结构的步骤 |
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
3.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3.2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
3.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3.3.4 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产权多元化 |
4.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
4.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
4.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 |
4.1.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 |
4.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理论探索 |
4.2.1 产权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
4.2.2 产权多元化的目标模式 |
4.2.3 产权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
4.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战略步骤 |
4.3.1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 |
4.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 |
4.3.3 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 |
第5章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 |
5.1 坚持宏观管理制度创新 |
5.1.1 转变政府职能 |
5.1.2 完善市场体系 |
5.1.3 加快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 |
5.1.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5.1.5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
5.2 坚持微观治理制度创新 |
5.2.1 规范公司治理制度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3 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
5.2.4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
5.2.5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
5.3 深化民主法制制度改革 |
5.3.1 政治民主化 |
5.3.2 国家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中国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理论与研究述评 |
2.1.1 股权分置弊端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的相关研究 |
2.1.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讨论 |
2.1.3 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分析 |
2.1.4 对于股权分置改革文献的总结 |
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制度变迁及其内涵 |
2.2.2 制度变迁的类型 |
2.2.3 制度变迁中的国家理论 |
2.3 相关契约理论综述 |
2.3.1 契约及其内涵 |
2.3.2 契约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需求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
3.1 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前的股权分置状况 |
3.1.1 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由来 |
3.1.2 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形成逻辑 |
3.1.3 股改正式启动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3.2 股权分置改革的内生需求 |
3.2.1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的需求 |
3.2.2 平抑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利益冲突的需求 |
3.2.3 从股利发放角度的一个实证 |
3.3 股权分置改革的外生需求 |
3.3.1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的需要 |
3.3.2 "监管归位"的需要 |
3.3.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
3.4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启动 |
3.4.1 法人股流通的试点探索阶段(1991-1999年) |
3.4.2 国有股减持阶段(1999-2002年) |
3.4.3 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实施阶段(2004年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初次博弈 |
4.1 股权分置改革的利益集团分析 |
4.1.1 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 |
4.1.2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集团 |
4.2 对股改对价博弈的分析 |
4.2.1 流通权对价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
4.2.2 智猪博弈在股改博弈中的应用 |
4.3 对价形成的锚定效应 |
4.3.1 启发式与锚定 |
4.3.2 锚定效应分析在股改对价研究中的适用性 |
4.3.3 研究范式的选择 |
4.3.4 对价形成中锚定效应的实证证据 |
4.3.5 股改对价锚定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的动因与制约因素 |
5.1 股权分置改革初始制度安排的局限 |
5.1.1 显失公平的问题契约 |
5.1.2 状态依存性的短期均衡 |
5.1.3 渐进思路下的激进改革 |
5.2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的动因 |
5.2.1 内部动因:股权分置改革远未成功 |
5.2.2 外部动因:经济形势趋向逆转 |
5.2.3 资本市场系统风险开始爆发 |
5.3 解决"大小非"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深化的关键 |
5.3.1 "大小非"问题根本逆转了股市供求关系 |
5.3.2 "大小非"问题彻底紊乱了中国股市的发展预期 |
5.3.3 "大小非"问题对冲所有的"救市"措施 |
5.3.4 "大小非"市价集中减持的深层危害——吉林制药的案例 |
5.4 "边缘方案"的尝试与评价 |
5.4.1 "大宗交易"方案 |
5.4.2 "二次发售"方案 |
5.4.3 可交换公司债方案 |
5.5 根本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制约因素 |
5.5.1 管理层的"股改契约不可调整论"与"政绩包袱" |
5.5.2 解决"大小非"问题需要多部门协调 |
5.5.3 政府干预市场的思维僵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深化 |
6.1 最高决策层必须充当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的初级行动团体 |
6.1.1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全局 |
6.1.2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初级行动团体的唯一性 |
6.2 "股改契约"的性质 |
6.2.1 "股改契约"不具有"即时性"与"不可调整性" |
6.2.2 "股改契约"不具有"完全性",亦非"最优契约" |
6.2.3 "股改契约"是具有"时际性"的"关系性契约" |
6.2.4 "股改契约"需要"治理机制" |
6.3 股改制度深化的设计 |
6.3.1 "治标"之策应速行 |
6.3.2 "大非承诺"以治本 |
6.4 制度深化过程中的制度组合 |
6.4.1 建立证券市场监管统一协调机制 |
6.4.2 尽快地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 |
6.4.3 鼓励上市公司推行期权激励 |
6.4.4 调整"再融资"政策 |
6.4.5 建立股市平准基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基本结论 |
7.2 主要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2.1 主要的创新点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针对股票市场两个重大缺陷的公共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股票市场的两个根本缺陷 |
2.1 计划机制的顽固存在 |
2.1.1 计划机制对股票发行市场的影响 |
2.1.2 计划机制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
2.1.3 计划机制管控股市的严重后果 |
2.2 国有股问题 |
2.3 两个缺陷作用下的股票市场 |
第三章 规范与发展股票市场的政策系统 |
3.1 我国股市政策的主体 |
3.1.1 政府 |
3.1.2 政府之外的股市政策活动者 |
3.2 我国股市政策的客体 |
3.3 我国股市政策的环境 |
3.3.1 政策环境概述 |
3.3.2 政策环境中几个影响股市政策的重要关系 |
第四章 形成股票市场两大缺陷的股市政策分析 |
4.1 对两大缺陷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结论 |
4.2 对两大缺陷政策的政治学分析 |
4.3 对两大缺陷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
第五章 克服股市缺陷的政策建议 |
5.1 纠正计划机制管理市场的问题 |
5.2 国有股流通与减持问题 |
5.2.1 流通与减持关系辨析 |
5.2.2 解决国有股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 |
5.2.3 本文解决国有股问题的思路 |
5.3 解决两大缺陷的措施的组合运用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主要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 研究的方法 |
六、 创新之处 |
上篇 |
第一章 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一、 医疗保障制度萌芽时期(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下叶) |
二、 医疗保障制度建立时期(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三、 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
四、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 |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
一、 福利经济学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
二、 凯恩斯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
三、 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
四、 马克思经典理论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公共产品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 |
一、 公共产品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 |
二、 信息经济学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 |
第二章 医疗保障体系及制度模式 |
第一节 17个案例国家(地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框架 |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成分析 |
一、 针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制度 |
二、 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责任 |
三、 医疗保障制度功能的分析 |
第三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五种模式 |
中篇 |
第三章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 |
第一节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三节 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救助对象 |
二、 享受医疗救助的条件 |
三、 救助方式 |
四、 资金来源 |
五、 待遇标准 |
六、 医疗服务提供 |
第四节 老年人医疗照顾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照顾对象 |
二、 资金来源 |
三、 待遇标准 |
四、 医疗服务提供体系 |
五、 组织管理 |
第四章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一、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 |
二、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三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参保范围 |
二、 资金来源 |
三、 待遇标准 |
四、 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
五、 管理和经办 |
第五章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 |
第一节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
一、 济贫法制度下的医疗救助时期 |
二、 社会医疗保险的过渡时期 |
三、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建立时期 |
四、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三节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保障范围 |
二、 资金来源 |
三、 待遇标准 |
四、 管理体制 |
五、 医院服务 |
六、 全科医生 |
七、 社区保健服务 |
第四节 特定人群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 |
一、 公务员的医疗保障制度 |
二、 军人的医疗保障制度 |
三、 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着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
第六章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
第一节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
一、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由来 |
二、 市场医疗保险在各国的发展 |
第三节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保险受益人员范围 |
二、 保险费的筹集 |
三、 待遇标准 |
四、 赔付方式 |
五、 医疗保险的组织机构 |
六、 医疗保险的运作方式 |
七、 医疗服务机构 |
八、 管理和监督 |
第七章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 |
第一节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
一、 中央公积金制度 |
二、 保健储蓄个人帐户 |
第三节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覆盖对象 |
二、 资金来源 |
三、 保障范围及水平 |
四、 医疗服务提供体系 |
下篇 |
第八章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分析比较 |
第一节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特点分析 |
一、 资金来源 |
二、 享受条件 |
三、 保障项目 |
四、 医疗服务 |
五、 政府责任 |
第三节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比较 |
一、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比较原则 |
二、 制度模式比较 |
三、 对制度模式比较的几点认识 |
第九章 医疗保障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改革的趋势 |
第一节 健康观念的改变拓宽了医疗保障的范围 |
一、 健康和疾病观念的改变 |
二、 探索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保险模式和途径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一、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
二、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 |
三、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
第三节 科技进步与控制医疗费用 |
一、 医药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二、 医药高新技术发展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 |
三、 医疗保障费用控制的四项主要措施 |
第十章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
一、 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
二、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当前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改革目标不明确 |
二、 制度体系不健全 |
三、 政府责任不到位 |
四、 医保预防相脱节 |
五、 帐户作用未发挥 |
六、 农村医保任务重 |
第三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一、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二、 经济社会发展对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要求 |
第十一章 中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 |
第一节 建立一个体系--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
一、 制度模式选择和体系框架 |
二、 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完善一个制度--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
一、 逐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
二、 合理调整社会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 |
三、 完善统筹基金的支付政策 |
四、 扩展个人医疗帐户的使用范围 |
第三节 构建一个网络--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网络 |
一、 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社区 |
二、 建立医疗服务转诊制度 |
三、 建立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咨询信息系统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增发是对市场原则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及其原因探究[D]. 杨艳.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2]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3]中国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视角[D]. 杜伟岸.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
- [4]针对股票市场两个重大缺陷的公共政策分析[D]. 高晋贤. 天津大学, 2004(07)
- [5]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D]. 乌日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