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审美模式初探

英语教学审美模式初探

一、英语教学审美模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曹丽华,孙小倩[1](2021)在《基于信息化的美育融合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对学生审美需要的满足,教师自身也存在审美教育意识和审美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在英语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实施、师生教学活动等环节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穿插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无意甚至有意被架空。本课题的实验目标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思想,遵循审美规则和内容,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最终达成同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与审美水平。

李彬[2](2020)在《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欲将三个层次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逐步融入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帮助学生在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庄媛[3](2020)在《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审美教育”将环境美学与环境教育联系起来,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从环境美学与环境教育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审美相关性为线索,结合环境教育中的相关理论、卡尔森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知识类型的观点、伯林特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的审美过程和教育美学的观点,说明环境审美教育的目标和理论指向,对其特点和意义进行阐释。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视野的扩展,即在研究环境美学领域内的审美教育之外,将环境审美教育的研究范围拓展至环境教育领域。以往审美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学理论教育”与“美的欣赏”两个方面,探讨艺术对欣赏者审美以及创造美的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本文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自然美”概念的深化阐释出发,分析环境美学中与审美教育相关的具体理论。除此之外,笔者还结合环境审美教育在环境教育领域的相关实践,对环境审美教育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相关理论家的观点和文献来进行分析及延伸。根据赫伯恩、卡尔森、伯林特等环境美学家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的相关论述,笔者整理分析了环境美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主要观点及思想脉络,并对与之相关的博物学知识等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另外,结合环境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笔者分析了环境审美教育的发展及其现实表现,充实其理论的论证内容。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章,运用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环境教育和环境美学中的审美教育理论进行分析。第一章从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环境教育中审美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并就环境教育中环境审美教育出现的生态转向进行说明。第二章首先从赫伯恩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分、伯林特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探索以及R.A.史密斯与C.M.史密斯对自然审美特质的说明出发阐述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其次分别从卡尔森和伯林特的认知和参与途径出发指出审美教育困境以及审美伤害;再次,分析卡尔森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知识类型的观点。基于环境审美所具有的多元化、整体性、日常生活化以及重视审美经验积累的特征,笔者对基础性知识、环境创造史,以及包括神话、符号和艺术在内的知识类型进行深入阐释,说明环境审美教育“发现最大限度的美”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最后,笔者就伯林特将环境审美教育与教育审美化联系起来的观点进行阐释,分析审美过程与教育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教育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解读环境审美教育过程中环境建构的意义。第二部分对环境审美教育的目标和理论指向进行说明。首先从对环境危机的阐述出发指明环境审美教育之拯救环境危机的目标,并总结环境审美教育在审美感受力、审美趣味、审美态度、美感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自我和客体环境之间关系的作用。接着,本文对环境审美教育的两种理论指向进行说明,即教育的生态范式改革和审美环境的形成。第三部分对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与意义进行总结。首先,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包括理论上的超越性、对现实的适应性以及发展的多元性。而环境审美教育的意义包括两点:第一,对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以适应当下的时代精神;第二,在社会层面上保证了大众的“审美福利”。两者共同组成了环境审美教育在深化大众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的重要意义。笔者在结语部分说明了环境审美教育因其跨学科性和多元化而具有的发展空间,对其在不同语境下的适用性进行说明,并对其在“系统化不足”和“影响范围狭小”方面的质疑进行回应,以肯定环境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曹丽华[4](2020)在《信息化背景下理工院校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文中提出审美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英语学科固有的教育内容。大学英语实施审美教育是新时代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和英语教学的客观存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提高的需要。基于对当前时代条件、文化背景和高等教育等客观存在,针对理科院校审美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理科院校英语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十分必要。

刘锦诺[5](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邓玉洁[6](2019)在《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多维度跨界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罗·奥斯特不仅是美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诗人、编剧、导演、翻译家、编辑、批评家。多领域的创作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当今世界,“跨界”代表的突破传统束缚、锐意创新的理念与奥斯特本人的创作观不谋而合,他在文体、文本、电影、哲学四个方面的“跨界写作”让他的小说惊艳世界。奥斯特在小说创作中的“跨界写作”主要有三大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文学内部的跨界,包括文体跨界和文本跨界两个层面;文学外部跨界有两个维度,分别是电影与文学之间的跨界,以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跨界。文本跨界与文体跨界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特点,在紧紧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又造成了形式上的破碎感,这使他的小说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电影与文学的跨界上,电影镜头语言、叙述策略以及喜剧风格的跨界,既赋予了文字视觉感,也让小说在形式与风格上独具特色;而哲学层面上,克尔凯郭尔提出的孤独的个体存在本质以及审美的生存模式跨界到奥斯特的小说中,为小说笼罩上一层理性思辨的哲学色彩,启迪着读者。奥斯特在“跨界写作”上的探索实践,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在传统文学阅读日益没落的当代社会,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为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奥斯特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个人创作风格,从而导致作品走向模式化,过于注重小说形式上的创新而忽略了内容也使他的作品质量有所下降。尽管存在着各种问题,奥斯特“跨界写作”的方法和思维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跨界写作”对“跨界诗学”理论的建构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推进作用。

赵方霞[7](2019)在《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现状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进入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每一个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活的综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校作为实施美感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育学生美感素养的重要任务。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发挥美育的作用更好地对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些问题的追问探索和研究在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美感教育实施现状”是现实中的真问题,适合采用个案研究策略。N中学是一所老牌的以美育为特色的重点高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美育文化。为了了解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现状,研究选取了N中学学校行政管理者、不同科目任课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对N中学16位老师进行了半开放型访谈和一次焦点访谈;通过扎根理论与类属分析的方法,借助质性研究工具Nvivo11分析第一手资料,探索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观照维度、特点、实施路径和影响因素。根据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本土化”概念初步构建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N中学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美的教育”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主要从“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三个维度观照美感教育的设计与实施;明确提出了“美的学生”的11项特质;以“文明守纪,全面发展,艺术见长”为培养目标,形成了“美的德育构建”,“美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美的课堂教学”,“美的学校文化构建”,“美的评价体系”等“五位一体”的育美体系;美感教育的实施样态为“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传递美,创造美”的育美五部曲。美感教育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受到了来自社会文化、学校文化、教师素养和家庭信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样一种合力中形成了N中独有的美的办学样式。N中学的实践启示我们:超越小美育,走向大美育;超越学科化的美育,将美育统整融入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之中;超越作为专门的活动,以核心的素养为美育旨归;超越为美而美,回归全人化的美育实施。

周艳鲜[8](2019)在《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哲学语境之下,环境美学是一门学科地位完全确立的新兴学科。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美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赫伯恩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奠基者,其主要贡献在于推动自然审美地位的复归和启发自然美研究的兴起。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他们以“环境”为对象,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环境审美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理论系谱,共同构筑了西方环境美学学科体系。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于新世纪初期,经过第一代学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确立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独立学科地位。其重要代表人物曾永成、徐恒醇、曾繁仁和袁鼎生等致力于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以“生态”为对象,从不同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研究路线进入生态美学领域,展开元美学研究、元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美学完形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原创概念、范畴与理论观点,形成人本生态观、生态美本质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整生论美学观等核心理论,以审美场为基本范畴形成学科元型观,随着生态审美场元范畴序列化提升,实现了从共生论美学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的生态美学完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论系谱,共同构建了整个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文献阅览显示,2000年以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创新不足,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上关于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存在四种主要观点:无关论、等同论、隶属性和优劣论,将两个学科领域视为无关的二水分流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或将两者纳入对方的框架内,或将两者以优劣区别开来,都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全面的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黑格尔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理论,为我们开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启示。本研究是两个学科史的比较研究,以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科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拓展和学科发展为目标,基于发生学视角,采用发生学比较研究、人类学意义的学术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的学科史比较研究,在梳理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形成、承接与发展和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考察两者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探究两者对应耦合的逻辑发展关系,揭示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望推动两个学科的互生共进。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力求在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有所创新。出发点之一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从发生学来看,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不同地区与年代,根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环境,两者都历经从生发、形成、承接与发展,走向拓展的学科发展过程,符合学科历时性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历时性比较研究难于探究两者的逻辑关系和本质上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学科史历时性比较研究的视野,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全面的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史比较研究,实现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研究拓展,获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一份创新理论成果。出发点之二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一是论证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确立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二是推动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两个学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学科起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但面临相似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相同的环境保护立场;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下,前者起于一场思想革新与理论论争,后者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案;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具有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承担美学理论重构的使命。从学科形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均以创始者与第一代学者的代表性着作为标志。这些着作论述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重要议题,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的概念、范畴、观点、命题与核心理论,构建了初成形态的理论体系,逐步确定了独立学科的地位,见出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从研究领域成为独立学科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美学领域,围绕自然审美对象,探讨自然审美欣赏问题,提出能够解释自然审美欣赏新问题的新美学理论,形成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谱系,共同构建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体系。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与西方环境美学相似,但与自然审美理论体系特点不一样,曾永成和徐恒醇基于不同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展开生态美学研究,他们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关系,着力于构建一种生态和谐体系。从承接与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互借思想资源、发展学科范畴、发展核心理论,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逐步走向基础美学的普适性与基础化,呈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吸收自然美学思想,将研究边界从自然环境扩展到人类环境,从自然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围绕一切环境审美欣赏问题,将审美介入理论、科学认知主义等核心理论放置更为宽广的美学领域中去考察、去验证。伯林特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之外无它物”,“自然”成为研究本体,实现了“环境”的完形。学科本体的完形,环境美学成为了哲学意义上的环境美学,超越了部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质,成为一般的普适性美学,逐步走向基础美学。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观,认为全部自然界是美的。自然审美对象的扩大,赋予了环境丰富的美学意义,体现了环境审美研究的一种承接与发展。基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伯林特的非认知途径形成了两个阵营,他们探讨环境审美欣赏问题,提出了各种环境欣赏模式,实现了环境鉴赏模式系统化。“环境”的完形、环境审美研究的深入和环境鉴赏模式的系统化,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体系更加成熟,其基础性和普适性在不断显现。中国生态美学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它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资源,提炼出“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等基本范畴和生态审美场元范畴等,不断充实、发展人本生态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生态审美观等核心理论。中国生态美学以“生态”为研究本体,“生态之外无一物”,一切都在生态之中。从生态到生态存在,走向整生存在,实现了“生态”完形,生态美学走向了一般美学的普适性,从而实现美学生态化和生态美学基础化,由部门美学走向基础美学。人的绿色生存,走向了世界的生态化,生态美学体系从共生论平台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形成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实现了生态美学理论系统的递进。曾永成、曾繁仁和袁鼎生积极展开元学科的系统研究,反映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自觉。从学科拓展来看,中西思想资源互借,理论基础得到拓展;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研究对象得到拓展;系统理论得到完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理论于现实中应用,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生发体系、在理论发展中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以相似的研究路径,开展不同内容的应用研究拓展,随着学科系统的超循环,应用研究周期性出现,形成了递进性发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系统理论、应用研究拓展等方面显示了诸多共同特点,西方环境美学走向生态化,中国生态美学走向自然化,最后实现了双向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各自独立学科特征,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普遍联系。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体系,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谱系,显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征。然从逻辑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显示了学科发展规律的诸多共同特征,双方共享思想资源、发展路径对应展开,共生学科品质,耦合学科使命,见出了两者普遍联系、对应发展和并进耦合关系。

蒋丽霞[9](2018)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会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完成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优势,在听、说、读、写、译、赏五个环节,从语言、结构、意蕴三个层面开展审美教育,把大学英语课堂变成一个生动、丰富、多元的审美教育课堂。

张超[10](2015)在《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审美体验和欣赏活动虽古已有之,环境审美模式却是个相对晚出的理论范畴。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孕育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初创中,并在环境美学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反复被讨论。环境审美模式是对环境审美体验与欣赏方式的理论描述,它涉及环境审美经验的性质、特点及运行机制的“模态化”和“范型化”。同时,它彰显环境美学的特质,连接着环境审美理论与环境审美实践,因此,具有很大的理论空间和实践意义。环境审美模式既是环境美学的核心议题,也是充满争议并亟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由于环境概念的宽泛性、人类感知的复杂性和研究基础的多样性,而导致环境审美模式研究进路、探究视域的多元化和范畴要素多样性。这不仅导致了国内外研究者对环境审美模式的概念范畴、内涵特征、典型模式以及存在问题的理解不同和表述不一,还使得他们对环境审美模式的批判借鉴与争论解决不得要领。因此,本文在详细综述国内外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环境审美模式这一核心主题,采用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环境审美模式提出的背景基础、内涵特征、结构要素、历时发展、典型模式、争论焦点及其解决方案、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比较清晰地阐述、分析与评价,进而指出,环境审美经验的运作方式是当前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理论盲区。因此,论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隐喻认知论的相关观点对环境审美经验的运营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分析阐释,为解决当代环境审美模式中审美、科学、文化与生态的统一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论文共分导论、五章论文主体及结语,共七个组成部分。导论部分是对论文选题缘起、环境审美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的介绍。鉴于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复杂化与多元化,论文首先从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提出、研究途径、探究视域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环境审美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力图更好地突显环境审美模式的内涵与特点。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内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缺陷和争论焦点,确定了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是对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提出的现实背景、理论基础和学科背景的梳理。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是在反思传统自然审美模式的基础上得以建立的。自然审美及其相关经验对保护、保存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现代美学对自然美的忽视及其核心概念“审美无利害性”在自然环境鉴赏领域运用的异化,是环境恶化与美学学科困境的思想根源之一。环境审美模式是对自然审美和景观设计中艺术化倾向的批判与改造,是20世纪以来对康德“审美无利害性”的现代审美模式改造大军中一个的分支。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审美模式是后现代介入模式中的一种理论类型。第二章是对环境审美模式的相关概念、内涵特征和结构要素的界定与梳理。在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领域,“环境”、“自然”、“景观”与“生态”不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概念,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阐释的。因此,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自然环境美学、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美学、甚至生活美学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也相互联系又各有所指。“环境”是一个具有宽泛性和包容性的概念,它不仅是指与人相关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实体和动态生活,更意味着一种动态多元、内外交织与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环境审美模式研究旨在通过洞察各种环境审美经验的生成机制及其发生过程中各种价值之间的互动,进而探寻环境审美经验生成和运行的普遍规律和内在逻辑。西方美学经历从“审美”概念到“鉴赏”概念的发展转变,康德以降“审美无利害性”及其延伸理论主要是一种基于接受者视角的美感经验理论。作为对自然景观鉴赏中“审美无利害性”及其延伸理论的反思与续接,环境审美模式也是一种审美鉴赏的经验理论,是对环境审美过程中各种经验要素及其关系“范型化”或“模态化”方式的理论描述。自然审美模式、景观审美模式、艺术审美模式和环境审美模式是从审美对象的角度而立论的,生态审美模式是从审美方式的角度来立论的。自然审美模式既是环境审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审美模式续接讨论的前提与基础。景观审美模式是自然审美模式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理论类型。生态审美模式是环境审美模式发展的重要理论立场和未来发展方向,它存在于各种形态的审美欣赏中。总之,环境审美模式具有涵盖性,它既适用于自然审美、景观审美、文化环境审美,也适用于艺术审美和生活审美的理论描述。这种区分是学理上分析,而非实际审美经验的描述。第三章是对当代西方环境美学提出的环境审美典型模式的详细论述。论文采用理论梳理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概念提出、理论基础、内在理路和意义局限四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艺术模式是一种以艺术审美的方式来进行自然环境审美欣赏的方式。它依据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美学“审美无利害性”相关理论及其延伸发展的艺术哲学和艺术理论。“对象模式”与“景观模式”是艺术模式的两个范例。对象模式以鉴赏雕塑为范式来指引自然环境的鉴赏,景观模式以观照风景画一样的方式来观照自然环境。尽管“艺术模式”是人类自然环境审美的重要经验方式,至今仍在我们的审美欣赏和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要么将自然环境缩减为一个对象、一处景观或一个个景观单元,并用特定的方式、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去观看自然,不仅简化了自然审美的丰富性,还从伦理上对自然造成不敬。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是在批判“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的基础上,与其他几种自然审美模式或观点的对比中提出的。“自然环境模式”将自然和环境科学视为自然审美欣赏的关键所在,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以知识为后盾,强调审美的认知维度及其相关性的环境审美模式。“自然审美的两个客观性原则”、“艺术鉴赏模式”、“肯定美学”是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虽然它成功批判了自然审美的艺术模式,沟通了环境审美与环境认知,奠定了环境审美的客观主义立场,但是在建构的过程中它又以艺术为类比,过分强调以对象为中心、以科学知识为范畴,从而走向了一种以自然环境本质为目标的环境中心主义。柏林特的“参与模式”致力于环境审美经验的现象学描述。杜威的经验美学和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是“参与模式”的哲学始基。柏林特介入美学的核心范畴“审美场”、“审美介入”、“审美的身体化”是“参与模式”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参与模式”虽然从环境作为审美对象的特质、审美感官的扩充、审美经验的连续性和审美理论的话语方式四个方面对现代艺术审美模式进行了批判与重释,极大拓展了审美经验研究的范围与空间,但是它只为环境审美模式的部分问题拟定了框架并证明了其正确性,对很多具体的问题没有进行详细地探讨。第四章是论文的创新所在。它在对环境审美模式争论焦点和中西方解决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基础上,指出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理论盲点,并认为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可以为之提供理论支持,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力所能及地分析。在国内学者所指出的环境审美模式“介入与分离之争”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环境审美模式争论的焦点概括为环境作为审美对象的特征、环境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区别与联系、环境审美鉴赏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及其相关的背景如日常经验、科学知识、理论思想、文化积淀等要素与审美经验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环境审美模式研究争论的三大焦点。针对以上焦点,西方学界基本认同以卡尔松为代表的认知途径和以柏林特为代表的体验途径的融合是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它们的解决方案也是在两者的框架之下而提出的,要么是对它们的修正补充,要么是在实践中对它们进行综合运用。相比而言,中国学者的探讨还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古典阐释”与“现象学还原”相结合的阐释是我国学者解决环境审美模式争论的重要方法。作为环境审美对象的“意象”、作为显现或者呈现的环境审美经验和生态存在论的审美观是我国学者解决环境审美模式争论的三种方案。由此可见,审美的经验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整体过程。不管是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理论,抑或是环境审美的“参与模式”和“自然环境模式”,还是环境审美模式争论解决的各种方案,都是对环境审美经验达成时某些样态或某些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论描述,至于在达成过程中,这些要素是如何运作的,还没有涉及太多。借鉴认知语言学隐喻认识论的视野,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审美经验的运作机制,并对不同领域的审美经验模式及其关系做出更深入地描述分析。第五章是对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中国意义所进行的论述。对环境审美模式的考察研究,不仅可以厘清当前环境美学各种范畴、模式的内涵与意义,为我国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还可以在反思各种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寻找审美经验过程中各种价值统一的基础,从而为当代美学的变革发展与流派纷争提供一种解释视角。作为连接环境美学理论和环境审美实践的重要载体,环境审美模式凸显环境美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向,对于环境的评估、规划、设计和环境审美教育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生态美育作为环境审美教育的重要理论立场和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寄予厚望。因此,论文在梳理我国美育学科建构发展、实践困境与生态美育提出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成果,从生态价值的理解和环境审美经验的研究两个方面,对我国生态美育的学科定位、理论建构和实践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与出路进行了分析。结语部分指出,环境审美的经验过程是一个动态、复杂而多变的整体性过程。没有一种理论可以穷其本质或涵盖全面。目前的研究大多都是对环境审美经验性质、特点、运行机制的某些特点、样态和部分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论描述。而实际的自然环境审美体验和欣赏的过程中,既不存在固定的审美对象,也不存在特定的审美欣赏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欣赏方式的相互交织与不断变化。尽管如此,它们也不是不可分析的、不可描述的,因为它们都透过人的认知结构发生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同质性。理论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洞察环境经验的审美逻辑,从而培育一种内外交织和相互交叠的环境审美的鉴赏方式,杜绝单一的、对象化的环境审美的鉴赏方式,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与文化危机。最后,环境审美模式强调环境审美鉴赏过程中人与环境的互为一体、环境审美经验的体验性、身体化和整体性等观点,与我国古典自然美学中“天人合一”、“意象”、“体验”和“身体”等范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在中西美学的对话与交流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英语教学审美模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教学审美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化的美育融合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基于信息化的美育融合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1. 符合信息化时代学习主体的审美需求。
    2. 符合信息化时代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3. 符合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创新要求。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建构
    1. 课题设计目标。
    2. 课题研究方法。
    3. 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审美模式的建构。
    4. 课题的实施。
四、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审美教育实践的研究结果
    1. 实验结果。
    2.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 结果讨论。
五、结语

(3)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环境教育中的环境审美教育理论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环境教育中美学的位置
    第三节 环境教育中环境审美教育的生态转向
        1、深层生态学与生态中心主义
        2、教育的生态范式
第二章 环境美学中的环境审美教育理论
    第一节 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
        1、罗纳德·赫伯恩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
        2、阿诺德·伯林特关于自然审美价值的探索
        3、R.A.史密斯与C. M.史密斯对自然的审美特性的说明
        4 、卡尔森对自然审美模式的分析与反思
    第二节 环境美学中的教育问题
        1、卡尔森从认知角度对审美教育困境的分析
        2、伯林特对环境体验以及审美伤害的分析
    第三节 卡尔森的环境审美教育知识类型
        1、基础性知识
        2、环境创造史
        3、神话、符号与艺术
    第四节 伯林特对“审美般教育”的提倡
        1、审美过程及教育过程的联系
        2、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环境审美教育的目标和理论指向
    第一节 环境危机与环境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节 环境审美教育的理论指向
第四章 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与意义
    第一节 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环境审美教育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信息化背景下理工院校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科院校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客观存在
    (二)理科院校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需要
    (三)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理科院校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基于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
    (二)基于大学英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理科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5)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
        (二)教学理论
        (三)美学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一、“美”的微观论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二、“美”的宏观论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三、美与真的关系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多维度跨界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多重身份交织的保罗·奥斯特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目的
    第三节 从“跨界”到“跨界诗学”
第二章 隐秘的回声:文学内部跨界
    第一节 内部革命:文体与文本的越界
    第二节 文体跨界:多种文体的杂糅
    第三节 文本跨界:多重文本的互现
第三章 影像化叙事:影视文学跨界
    第一节 艺术交汇:文学与电影的跨界
    第二节 影像语言:字里行间的视觉表达
    第三节 叙事策略:电影叙事实践的移用
    第四节 风格类型:奥斯特式喜剧的承袭
第四章 孤独与审美:哲学文学跨界
    第一节 叩问存在:文学与哲学的联姻
    第二节 个体孤独:获得自我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审美生活:当代人的生存状态
第五章 “跨界写作”的突围与失落
    第一节 “跨界写作”的意义
    第二节 “跨界写作”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保罗·奥斯特作品年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7)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现状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关键概念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美育实施过程中的三种取向
        2.1.1 美育德育化
        2.1.2 知识—技能中心
        2.1.3 功利主义取向
    2.2 关于美育实施路径研究
        2.2.1 美育课程为载体
        2.2.2 构建现代化的美育体系
        2.2.3 融入非艺术学科
        2.2.4 新美育路径探索
    2.3 关于美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2.4 关于美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2.5 关于美育评价的研究
    2.6 关于美育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
    2.7 小结与启示
        2.7.1 本土化的美育理论并未建立
        2.7.2 教师美育素养需要提升
        2.7.3 美育路径需要拓展和完善
        2.7.4 美育教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
        2.7.5 各学段美育缺乏关联
        2.7.6 美育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取向与策略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3 研究方法
        3.3.1 访谈对象的选取
        3.3.2 研究资料的收集
        3.3.3 研究资料的分析
    3.4 研究内容与框架
    3.5 研究伦理
4 美感教育的现实样态:N中学“美的教育”
    4.1 N中学美感教育的办学愿景
        4.1.1 办学思路: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4.1.2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4.1.3 学校文化内核:美在实验,和而不同
        4.1.4 培养目标:文明守纪,全面发展,艺术见长
    4.2 N中学美感素养的三个维度
        4.2.1 美的自我:全面发展的人
        4.2.2 美的人际: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素养
        4.2.3 我与社会:遵规守纪,礼貌待人
    4.3 育美五部曲:N中学美感教育的实施样态
        4.3.1 感受美
        4.3.2 发现美
        4.3.3 鉴赏美
        4.3.4 传递美
        4.3.5 创造美
    4.4 N中学美感教育的实施路径
        4.4.1 “美的德育”的构建
        4.4.2 “美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3 “美的学校文化”的构建
        4.4.4 “美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5 美感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社会文化影响着学校的美感教育愿景
        5.1.1 娱乐性社会文化损害了学生的审美追求
        5.1.2 升学取向降低了美感教育的层次定位
    5.2 学校文化影响美感教育的实施质量
        5.2.1 学校愿景:美感教育的方向
        5.2.2 美感课程:美感教育的核心载体
        5.2.3 美感课程实施:美感教育的关键路径
        5.2.4 美感素养评价:美感教育的源动力
    5.3 教师:美感教育的关键人物
    5.4 家庭文化:美感教育的背景与延续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N中学“美的教育”总体框架
    6.2 启示与建议
        6.2.1 超越小美育,走向大美育:从美的知识、技能培育到必备素养的关注
        6.2.2 超越艺术学科育美的定位:构建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美育格局
        6.2.3 超越美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活动:将“美”作为融入所有教育活动的目标
        6.2.4 超越特长本位的美育课程定位:回归“全人化取向”的美育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邀请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记录节选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8)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况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发生学方法研究
        二、环境美学研究综述
        三、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四、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研究
        五、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
    第一节 思想资源
        一、西方世界的自然之美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社会根源
        一、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学科发展需要
        一、西方艺术美学传统的突破
        二、中国美学生态化的诉求
    第四节 起源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思想资源的比较
        二、根本出发点的比较
        三、美学理论的改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形成
        一、赫伯恩的元研究
        二、伯林特的环境美学
        三、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四、瑟帕玛的环境美学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一、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
        二、徐恒醇的生态美学
        三、相关领域学者的贡献
    第三节 初成形态的比较研究
        一、学科基础比较
        二、研究问题比较
        三、理论体系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自然美学的发展与繁荣
        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
        三、核心理论的承续与发展
        四、从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人本生态美学的发展
        二、曾繁仁的生态美学
        三、袁鼎生的生态美学
    第三节 承接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代表人物的自我发展
        二、其他学者的承接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一、多民族传统的融入
        二、走向广阔的疆域
        三、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一、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二、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三节 学科拓展的比较研究
        一、理论研究的拓展
        二、应用研究的深入
        三、双向拓展的耦合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对话与交流
    第一节 学术交流活动
        一、学术会议
        二、访学与访谈
        三、几点建议
    第二节 学术文献译介与研究
        一、译介研究成果
        二、学术翻译方法
        三、译与研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
    第一节 代表性观点
        一、无关论
        二、等同论
        三、隶属论
        四、优劣论
    第二节 为什么要确定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独立性?
        一、学界对生态美学学科认识的模糊性
        二、生态美学对环境美学的隶属性
        三、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一、不同的哲学背景
        二、不同的研究路线
        三、不同的基本问题
        四、不同的理论体系
        五、不同的研究谱系
    第四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对应耦合
        一、思想资源的互借
        二、发展路径的对应
        三、学科品质的共生
        四、美学使命的耦合
        五、未来走向的趋同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9)大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体验英语的语言美
    (二) 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文章的结构美
    (三)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析文章的意蕴美
四、结语

(10)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环境体验与研究缘起
    二、 环境审美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环境审美模式提出的背景基础
    第一节 环境审美模式提出的现实背景
        一、 当代西方环境保护论的发展与自然审美模式的反思
        二、 景观评估与设计中的艺术化倾向与环境审美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环境审美模式提出的学科背景
        一、 西方现代美学对自然审美的忽视及其反思
        二、 20 世纪以来的西方美学家对现代审美模式的改造
    第三节 环境审美模式提出的理论前提
        一、 “审美无利害性”的概念提出及其对审美欣赏的规定
        二、 “审美无利害性”衍生的现代艺术欣赏模式
        三、 “审美无利害性”与环境审美模式的建构
第二章 环境审美模式的内涵特征
    第一节 环境审美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环境”与“自然”、“景观”、“生态”
        二、 “审美鉴赏”与“审美体验”和“审美欣赏”
        三、 “模式”与“范式”
    第二节 环境审美模式的概念内涵与结构要素
        一、 环境审美模式的概念界定
        二、 环境审美模式的结构要素
        三、 环境审美模式与自然审美模式、艺术审美模式、生态审美模式
第三章 环境审美的三种典型模式
    第一节 环境审美的艺术范式
        一、 艺术模式的概念提出
        二、 艺术模式的两种范例:对象模式与景观模式
        三、 艺术模式的意义局限
    第二节 环境审美的自然环境模式
        一、 自然环境模式的概念提出
        二、 自然环境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 自然环境模式的内在理路
        四、 自然环境模式的意义局限
    第三节 环境审美的参与模式
        一、 参与模式的概念提出
        二、 参与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 参与模式的内在理路
        四、 参与模式的意义局限
第四章 环境审美模式的争论焦点及其解决方案
    第一节 环境审美模式的争论焦点
        一、 环境审美的研究对象:规范还是描述?
        二、 环境审美与艺术传统:遵循还是重释?
        三、 环境审美与生态学:科学知识还是价值理念?
    第二节 环境审美模式争论的解决方案
        一、 “修正补充”与“综合运用”:西方学者对环境审美模式争论的解决
        二、 “古典阐释”与“现象学还原”:中国学者对环境审美模式争论的解决
    第三节 基于体验认知的环境审美模式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一、 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及其解决方案的理论盲区
        二、 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对环境审美模式建构的启示
第五章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中国意义
    第一节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
        一、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理论支持我国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建设
        二、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推动我国美学学科的变革与重构
        三、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解惑我国当代美学的流派纷争
    第二节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对于我国生态美育建构发展的意义
        一、 我国美育学科的建构发展与实践困境
        二、 我国生态美育的提出及其当代意义
        三、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对我国生态美育建构实施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英语教学审美模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化的美育融合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J]. 曹丽华,孙小倩. 校园英语, 2021(28)
  • [2]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 李彬. 外语教育, 2020(00)
  • [3]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研究[D]. 庄媛. 山东大学, 2020(10)
  • [4]信息化背景下理工院校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J]. 曹丽华. 现代职业教育, 2020(23)
  • [5]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多维度跨界写作研究[D]. 邓玉洁. 暨南大学, 2019(02)
  • [7]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现状个案研究[D]. 赵方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D]. 周艳鲜. 广西民族大学, 2019(12)
  • [9]大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探析[J]. 蒋丽霞. 美与时代(下), 2018(11)
  • [10]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模式研究[D]. 张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英语教学审美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