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巢式PCR法检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波[1](2020)在《临床感染HCMV糖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对TSDF凋亡诱导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全球普遍流行,严重威胁免疫力低下人群和新生儿身体健康。因其在人群中存在的普遍性,在临床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收集艾滋病合并HCMV感染患者样本、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合并HCMV感染患者样本和流产妇女样本,分析所感染HCMV g B(UL55)、g N(UL73)、g O(UL74)三种包膜糖蛋白的基因多态性,探讨具有不同基因型糖蛋白的HCMV对疾病病程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通过提取样本HCMV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毒载量,多重巢式PCR法及RFLP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各糖蛋白基因亚型。并且对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建立进化树分析它们的同源关系,了解高变区域核苷酸序列的变异情况。我们发现多种HCMV基因型混合感染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更低,多种HCMV基因型混合感染很可能削弱艾滋病患者免功能。与普通流产患者相比,胎停流产患者HCMV检出率更高,且与先天性感染有关的g N4基因型检出率较高。COPD患者HCMV多重混合感染率是三种疾病中最高的。说明在临床上HCMV的多重混合感染并不少见,对患者病程有不利影响。包膜糖蛋白基因呈现出多态性,在高变区变化十分明显,也因此分出许多亚型。但没有发现某种亚型对病毒毒力有影响,也未表现出地理区域性差异。对HCMV体外研究方面,在HCMV跨物种感染TSDF细胞的基础上,对病毒导致的细胞凋亡进行凋亡抑制实验,探究凋亡对HCMV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特异性十分苛刻的HCMV很难在其他物种细胞内复制增殖,病毒所导致的细胞凋亡可能只是这复杂机制中的一小部分,仅抑制凋亡无法实现帮助HCMV跨物种感染。总之,HCMV在临床上的感染需要被重视,尤其是多重毒株感染患者。因为HCMV的多重感染会加剧病情的恶化,使患者生命健康受到更大威胁。另外,HCMV跨物种感染细胞所致的TSDF凋亡可以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但仅抑制细胞的凋亡似乎对病毒的复制增殖没有帮助,需要更深入的探究物种特异性机制。
邓阳[2](2014)在《肝细胞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参与关键HBV变异选择的关键分子预测及网络构建》文中指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居全球最常见肿瘤的第6位及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大常见原因。超过50%的HCC病例发生在我国,HCC的发生受环境因素、病毒因素和机体遗传因素等综合影响。HCC分子机制中的复杂过程表明多种基因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慢性感染是我国HCC的主要危险因素,HBV慢性感染导致慢性炎症,某些细胞因子高表达,在转录水平活化某些酶类表达,可显着增加病毒和人基因组的不稳定性,病毒变异经过失衡的免疫选择,筛选出免疫逃逸变异型HBV,后者参与炎症网络调控并具有协同促癌功能。诸如与HCC发生显着相关的HBV变异C1653T、T1753V、和A1762T/G1764A,在慢性HBV感染到HCC发生过程中逐渐累加,这些变异可预测HCC发生。A1762T/G1764A变异、preS缺失(<100bp)和病毒载量与HCC生存时间短密切相关,其中A1762T/G1764A变异和病毒载量是HBV相关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HBV变异是HCC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基因芯片与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筛选HCC中差异表达基因和预测HCC诊断及预后分子标志。另外,MicroRNAs (miRNAs)作为mRNA表达转录后调节因子参与了多种细胞进程。由于单个miRNA可以调控多个靶mRNAs并且单个mRNA可以对应多个miRNAs,可见miRNAs与mRNAs存在复杂的网络联系,而目前研究多是关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某些信号通路上的单个或多个差异基因,或者仅仅几个差异表达miRNAs及它们的靶mRNA而忽略了miRNA-mRNA的网络联系。本研究以HBV变异为切入点,研究H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中的炎症因子表达谱及miRNAs与其靶基因/信号通路间的网络联系,对于明确HBV变异的免疫选择机制及预测HCC诊断及预后分子标志具有重要作用。目的:以HBV变异为切入点,研究HCC与非HCC HBV感染者PBL中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miRNAs,发现乙肝恶性转化过程中HBV变异选择相关的免疫信号网络变化规律及关键免疫亚网络标志。方法:本研究采用巢式PCR法对HCC患者和非HCC HBV感染者EnhII/BCP/PC和preS区进行扩增,获得HBV变异序列,选择出符合变异要求的26例HCC、15例非HCC HBV感染者;抽提外周血中PBL,裂解细胞得到总RNA;分别应用Affymetrix GeneChip PrimeView Human Gene Expression Array及Affymetrix GeneChip miRNA3.0Array对上述样本中PBL进行mRNA表达谱及miRNA芯片检测。软件工具包括SPSS16.0软件;R软件;GSEA (Gene setenrichment analysis)软件;GO(Gene Ontology)、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基因名称转换工具(Clone/Gene ID Converter);生物学网络可视化分析工具(Cytoscape);STRING;netbox软件;基于PubMed文献关系分析工具Chilibot;在线Molecule annotation system(MAS)工具等,利用上述软件工具对芯片杂交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结果展示。结果:1.差异表达基因及所在通路根据芯片基因变化倍数≥2的标准,本研究共有168个基因被确定为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14个上调基因和54个下调基因,其中ITGB1、ITGA2B、ITGB1、THBS1、SOS1、TLN1、CD79A等曾报道与HCC发生或免疫相关。经过GO基因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9条通路上具有显着富集性,包括局部黏附、原发性免疫缺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p53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缝隙连接、系统性红斑狼疮、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中局部黏附、p53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信号通路已报道和肿瘤发生发展相关。2.差异表达基因的文献注释利用在线文献注释检索工具Chilibot对168个差异基因进行检索发现有83个基因与关键词(“cancer”)发生至少一次共存关系,其中有68个上调基因,15个下调基因。67个基因与关键词(“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发生至少一次共存关系,其中有53个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48个基因与关键词(“immune”)发生至少一次共存关系,其中有32个上调基因,16个下调基因。63个基因同时与“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及“immune”发生至少一次共存关系,其中上调基因49个、下调基因14个;进一步排除仅与文献摘要共存关系的基因,共有30个基因同时与“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及“immune”共存,其中24个为上调基因,6个为下调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HCC发生发展中与HBV变异免疫选择相关的基因。3.差异表达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按照HCC vs.non-HCC,根据≥1.7fold change(P<0.05)的标准,获得62个altered gene和49个linker gene,并作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网络图显示PIK3R1、SHC1、PTK2、GRB2、ITGB1、ITGA2B、ITGB3、COL1A1、PTPN1、COL1A2、FN1、PIK3CA、AKT1、CSK、ITGA6、RASA1、ITGB2、DOK1、TLN1、THBS1、CD79A、SOS1与其他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数≥10,可作为此相互作用网络的关键节点分子。4.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分析(1)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在对刺激反应的正向调节、免疫系统调节、运动、创伤反应、免疫反应,与免疫系统反应联系较为紧密。(2)差异基因主要的分子功能为蛋白二聚化反应、酶类结合、受体结合、蛋白异二聚化反应、同种蛋白结合、激酶活性,与蛋白结合、二聚化或异二聚化有联系。(3)差异基因相关的表型缺陷主要体现在血液及造血组织异常、肿瘤、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异常、血液肿瘤、免疫系统生理功能异常、B细胞异常、复发性感染,主要与循环及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相关。(4)差异基因主要与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中分离的CD34+细胞中上调基因、人干细胞基因、人胚胎干细胞基因、启动子结合在FOXP3的杂交瘤细胞基因、乳腺细胞基因、肝细胞基因发生共表达。5.差异表达miRNAs及靶基因功能注释根据芯片基因变化倍数≥2的标准,本研究共确定了差异表达miRNAs共103个,其中上调的miRNAs有49个,下调的miRNAs有54个。靶基因功能主要集中于DNA依赖的转录调节、信号转导、多细胞生物发育、DNA依赖的转录、跨膜运输等生物学过程;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靶基因功能注释主要集中于肿瘤通路、MAPK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胞吞作用、局部黏附。miR-548a-3p, miR-181c-5p, miR-181d, miR-145-5p, miR-26b-5p, miR-195-5p,miR-182-5p, miR-421, miR-382-5p与其他miRNA之间相互作用数≥15,可作为关键miRNA。6. mRNA-miRNA相互作用网络按照Fold-Change≥2.0miRNA预测的靶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作交集,获得了5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14个差异表达miRNA相互作用网络图;Netbox及MAS分析得到的关键节点分子与miRNA的靶基因作交集,绘制39个hub基因与14个差异表达miRNA相互作用网络图。结论:差异表达基因中THBS1,CD79A,TLN1,SOS1,ITGB1,ITGA2B,ITGB3及差异表达miRNA中miR-548a-3p,miR-181c-5p,miR-181d,miR-145-5p,miR-26b-5p,miR-195-5p,miR-182-5p,miR-421,miR-382-5p可能与HCC发生发展或免疫相关,且参与HCC特异性HBV变异的免疫选择,尚待进一步验证。
李迅[3](2013)在《EBV阳性的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与HLA-A高分辨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患者组织标本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以及外周血EBV-DNA定性、定量的检测,来探讨EBV感染与维吾尔族HL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A(human leukocyte antigen-A, HLA-A)高分辨等位基因与维吾尔族EBV阳性HL的相关性,以探讨HLA-A基因与EBV在新疆维吾尔族HL高发中的交互作用。方法:1)应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方法分别对40例维吾尔族HL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RLH)组织标本进行EBV编码小RNA (EBV-ecoding small RNA, EBER)的检测,再以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方法检测EBV阳性HL患者组织中潜伏膜蛋白-2A (latent membrane protein-2A, LMP-2A)的表达状况。2)以巢式PCR方法初步定性检测45例维吾尔族HL患者和110例同族健康人外周血EBV-DNA的感染状况,继而对外周血EBV-DNA阳性者,联合巢式PCR及荧光定量PCR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PCR, FQ-PCR)技术检测两者外周血EBV-DNA载量水平,分析患者EBV-DNA载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3)采用DNA测序分型(sequence based typing, SBT)的方法,比较上述HL患者和健康人HLA-A高分辨等位基因各型的分布频率。结果:1)40例维吾尔族HL患者组织标本中,EBER阳性率为65.0%(26/40),RLH组中EBER阳性率为25.0%(5/20),两者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ER阳性率在维吾尔族HL患者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分期及是否伴有巨大肿块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B症状的HL患者多有EBV感染(P<0.05)。EBV阳性维吾尔族HL患者中LMP-2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7%(15/26),本研究仅发现在混合细胞(:mixed cellularity, MC)亚型及结节硬化(nodular sclerosis, NS)亚型中存在LMP-2A蛋白的表达,而EBV阳性RLH组中均无LMP-2A蛋白表达。伴有B症状的EBV阳性HL患者多有LMP-2A表达(P<0.01)。2)维吾尔族HL患者外周血EBV-DNA检出率为53.3%(24/45),健康人为26.4%(29/110),两者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但在两组EBV-DNA阳性者中,维吾尔族HL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EBV-DNA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490)。小于10岁和35岁以上年龄患者的EBV-DNA载量低于10岁~20岁的患者(P=0.025)。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患者EBV-DNA载量高(P=-0.013),有B症状HL患者外周血EBV-DNA载量高于无症状患者(P=0.020)。3)本研究中维吾尔族HL患者共检出32个HLA-A高分辨等位基因型,健康对照组中共检出44个HLA-A等位基因型,HLA-A等位基因分布均满足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P=0.61)。与本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人比较,维吾尔族HL患者中等位基因HLA-A*01:01:01:01、A*03:01、A*01:01A*02:07分布频率较高(45.48%VS16.04%、39.68%VS18.35%、33.91%VS18.35%、28.18%VS13.73%);HLA-A*02:01、A*11:01则相对较低(69.05%VS85.47%、16.81%VS32.34%),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地区维吾尔族HL患者与同族健康人抗原型均以A2最为多见(21.11%;21.82%),但两者各HLA-A抗原型分布频率无差异(P>0.05)。根据数据观察显示,可见到以下趋势,HLA-Al抗原型在维吾尔族EBV阳性HL患者中比例有所增高,而HLA-A2抗原型在维吾尔族EBV阳性HL患者中比例有所下降。HLA-Al、All、A23抗原型在维吾尔族EBV阴性HL患者中比例有所下降。另外,本研究未观察到携带HLA-A*02:01及HLA-A*01:01基因型的患者和健康人之间EBV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P>0.05),但发现携带HLA-A*11:01:01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HL患者EBV阳性表达率则高于携带此基因型的健康人(P=0.038)。结论:1)维吾尔族HL患者组织中EBV感染率较高,提示EBV感染与维吾尔族HL存在一定的关系。2)定性检测维吾尔族HL患者外周血EBV-DNA的感染状态同肿瘤组织中EBV的检测结果一致。维吾尔族HL患者外周血EBV-DNA载量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淋巴瘤浸润的严重程度。无论在维吾尔族HL患者组织还是外周血中,只要检测到EBV感染,就可能提示预后不良,这还需要今后随访本组患者进一步验证。3)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EBV感染在参与维吾尔族HL发生过程中其作用是有限的,而具备某些遗传易感基因或缺失拮抗基因可能共同参与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HL的高发。研究显示,HLA-A*01:01:01:01、A*03:01、A*01:01、A*02:07基因型可能是维吾尔族HL的易感基因,而HLA-A*02:01、A*11:01可能为维吾尔族HL的拮抗基因。HLA-A*11:01:01基因型可能是维吾尔族EBV阳性HL的易感基因型。从数据显示的趋势来看,推测HLA-A1抗原型可能是维吾尔族EBV阳性HL的易感基因,HLA-A2抗原型则可能是维吾尔族EBV阳性HL的拮抗基因。HLA-A1、All、A23抗原型可能是维吾尔族EBV阴性HL的拮抗基因。
郑毅,赵友云,王业富[4](2013)在《人类疱疹病毒6、7、8型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疱疹病毒是一类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病毒,它们是典型的双链DNA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中人类疱疹病毒(HHV)6、7、8型是近年来发现与幼儿急疹、移植性疾病和神经性疾病等相关的疱疹病毒。目前国内外对此3种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比较活跃。疱疹病毒大约有100种之多,通过对各种传染性
张春,茌静,顾斌,郭丹丹,张国锋,周锋,魏栋,姚堃,胡卫星[5](2012)在《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HHV-6)感染与神经胶质瘤的关系。方法:巢式PCR法检测40例神经胶质瘤样本和13例正常脑组织样本中HHV-6、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HHV-7 DNA序列。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神经胶质瘤样本和正常脑组织样本中HHV-6、HCMV、HHV-7抗原的表达。结果:巢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神经胶质瘤组织HHV-6 DNA阳性率为42.5%,正常脑组织HHV-6 DNA阳性率为7.7%(P=0.020),神经胶质瘤组织HCMV、HHV-7DNA阳性率分别为20.0%和5.0%,正常脑组织未检测到HCMV和HHV-7 DNA(P值分别为0.087和0.566)。进一步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HV-6早期抗原p41的表达,神经胶质瘤组织阳性率为27.5%,正常脑组织未见阳性表达(P=0.030)。同时检测HHV-6晚期抗原gp116/64/54的表达,神经胶质瘤组织阳性率为32.5%,正常脑组织未见阳性表达(P=0.014)。用HCMV pp65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后发现其在神经胶质瘤中阳性率为12.5%,正常脑组织未见阳性表达(P=0.229)。HHV-7 pp85抗原在神经胶质瘤样本和正常脑组织样本中均未检出阳性表达。结论:根据PCR和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HHV-6感染在神经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具有显着性差异,HHV-6感染在神经胶质瘤的病因和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张国锋[6](2012)在《HHV-6A潜伏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对U251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文中指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16.5/10万,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40%50%,在儿童肿瘤中排第二位。据文献报导我国胶质瘤的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年死亡人数达到3万。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元。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针对胶质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种易感因素,如:基因敏感性,放射物质暴露,癌基因,病毒感染等。人疱疹病毒6型(HHV-6)是嗜人淋巴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双链DNA病毒,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在体内能建立长期的潜伏感染,可被反复激活。近年来HHV-6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关注,作为一个新的关注点有待进一步研究。HHV-6基因组全长约160到170kb,根据抗原性、感染宿主范围、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谱等方面存在差异,将之分为HHV-6A和HHV-6B两个亚型,两者同源性将近90%。HHV-6B已被确定为一种婴幼儿急疹的病原体,Knox等于1995年首次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区分离出HHV-6A,目前研究发现HHV-6A亚型还没有明确与某一特定疾病相关。HHV-6A和HHV-6B对神经细胞的嗜性不同,HHV-6A在脑组织的的检出率为HHV-6B的3倍以上,在体内对神经组织的嗜性比HHV-6B强;HHV-6A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生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而HHV-6B则不能;HHV-6A感染少突胶质细胞能引起细胞病变效应,逐渐进入潜伏期。目前有关病毒潜伏感染与肿瘤的研究主要在于HSV-1,HPV,HBV等。本研究拟探讨HHV-6A感染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后由急性期进入潜伏期,建立HHV-6A潜伏感染细胞株,研究细胞增殖、周期进程及其周期蛋白调节。首先,将HHV-6GS标准株感染HSB2细胞,运用PCR法、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收集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反复冻融后,超速离心对病毒浓缩纯化,用构建好的标准质粒,制作标准曲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病毒滴度。其次,HHV-6A GS株感染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观察细胞病变,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法检测HHV-6抗原表达,电子显微镜检测病毒颗粒,RT-PCR法检测病毒DNA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神经细胞中HHV-6U22基因的拷贝量。结果发现被感染的U251细胞聚集,折光性降低,发生明显CPE,细胞内存在病毒抗原的表达,细胞内外均能检测到病毒颗粒;随着传代代数的增加,HHV6U27、U33、U39的转录水平逐渐下降至检测不出,而U94持续以低水平转录,HHV-6DNA在细胞中含量逐渐降低,最终维持低水平,建立HHV-6A潜伏感染细胞株。最后,MTT法测定神经细胞感染HHV-6后细胞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探讨调节细胞周期进程的周期蛋白。结果显示HHV-6A促进U251细胞的增殖。U251细胞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百分数减少,S细胞百分数增多,G2期百分数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HV-6感染使U251细胞的cyclinA水平增加、cyclinD1基本不变、cyclinE1的蛋白水平提高,P21水平减低,RB水平减低,p53基本变化不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明HHV-6A感染神经细胞,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急性感染进入潜伏感染, HHV-6A通过改变神经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殖。结果提示,HHV-6A与神经胶质瘤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HHV-6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相关依据。
顾斌[7](2012)在《HHV-6与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其U94/rep基因表达对U251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文中指出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是其主要特征,其中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存活率不到5﹪,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迄今为止,胶质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文献报道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 HHV-6)的核酸及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被检测到。HHV-6是嗜人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β亚科,主要侵犯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等。HHV-6在婴幼儿期原发感染后可在体内建立长期潜伏感染,病毒基因可整合至宿主染色体,可被反复激活感染。HHV-6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方面,病毒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肿瘤转化,或是通过影响细胞内信号通路而导致细胞原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促使细胞转化或者影响肿瘤的恶性表型。另一方面,由于疱疹病毒具有激活与潜伏两种感染宿主细胞的模式,不同的模式下病毒基因表达不一致,HHV-6基因组中同时存在致瘤基因(如:HHV-6DR7)及抑瘤基因(如:HHV-6U94/rep),因此HHV-6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存在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本研究拟探讨HHV-6感染与脑胶质瘤的相关性、HHV-6感染对原代人星形胶质细胞PHFAs及胶质瘤细胞U251的作用以及HHV-6U94/rep基因表达对胶质瘤细胞U251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一部分,我们共收集了4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6例人脑胶质瘤囊液及13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运用巢式PCR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人类疱疹病毒核酸,结果显示HHV-6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核酸阳性率达41.7%,而正常脑组织中HHV-6核酸的阳性率仅为7.7%,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发现4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有17例呈HHV-6抗原阳性,而正常脑组织均为阴性。此外,我们从胶质瘤囊液中分离到1株病毒,初步鉴定为HHV-6A亚型。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肯定的是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HHV-6核酸及抗原,推测HHV-6可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部分,验证了HHV-6可以成功感染原代人星形胶质细胞PHFAs及胶质瘤细胞U251,并且HHV-6在不同类型细胞及不同感染模式下对宿主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在正常的原代人星形胶质细胞中,HHV-6可以通过Caspase依赖及非依赖两种途径诱导细胞的凋亡。在U251胶质瘤细胞中,急性感染期HHV-6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而潜伏阶段HHV-6不仅自身的复制减弱而且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第三部分,将HHV-6U94/rep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病毒在293T细胞中包装并大量复制,从而获得高滴度的重组慢病毒。U94/rep基因重组慢病毒感染U251细胞可以表达目的基因,为后续研究U94/rep基因对U251胶质瘤细胞生物性状的影响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以稳定表达U94/rep基因的U251细胞为研究对象,证实了U94/rep基因可以在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促血管生成方面抑制胶质瘤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S期阻滞,MMP-2、MMP-9及VEGF、bFGF表达下调相关。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HHV-6与人脑胶质瘤之间存在相关性,HHV-6在不同的感染阶段对不同类型细胞所产生的影响不一致,其抑瘤基因U94/rep表达可以在体外抑制U251细胞的恶性表型。本研究结果可能将为治疗人脑胶质瘤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张春[8](2011)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经胶质瘤(glioma)是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楚,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因素可能是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重要的病因之一。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 HHV-6)于1986年首先由美国癌症中心的Salahuddin等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及AIDS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到,HHV-6与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 virus , HCMV)、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同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都具有嗜神经的特性。根据其基因结构差异和抗原性可分为HHV-6 A、B两种亚型,代表株分别是GS、U1102和Z29株。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在神经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检测到HHV-6 DNA的存在,但未能分离到病毒。本实验室于2008年从神经胶质瘤组织囊液中分离到一株活病毒,经初步鉴定为HHV-6 A亚型,该发现在国内外属首次发现,因此本实验是在分离到HHV-6病毒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HHV-6感染与神经胶质瘤的关系。本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巢式PCR方法对临床收集的40例新鲜神经胶质瘤组织和13例正常脑组织检测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神经胶质瘤组织中HHV-6 DNA的阳性率为42.5% ,与正常脑组织中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3),在神经胶质瘤中HSV-1阳性率为17.5%,EBV、HCMV阳性率为20%,HHV-7阳性率为7.5%,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121、0.074、0.074、0.501)。同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所收集标本的疱疹病毒抗原的表达,结果显示HHV-6早期抗原p41和晚期抗原gp116/64/54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14)。用HCMV pp65抗体、HSV-1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神经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229;P=0.35),而HHV-7 pp85在神经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均未被检测到。用同样的方法对脑膜瘤进行疱疹病毒核酸和蛋白检测,发现脑膜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均没有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HHV-6感染和神经胶质瘤具有相关性。第二部分:首先根据论文第一部分巢式PCR检测神经胶质瘤的结果,取HHV-6阳性和阴性的神经胶质瘤组织来分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随后用磁珠分选浸润性淋巴细胞的CD4+T细胞,分别用HHV-6病毒抗原和对照抗原刺激,根据3H的结果来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结果发现:HHV-6阳性胶质瘤TIL中的CD4+T细胞对HHV-6病毒抗原刺激后的应答能力与HHV-6阴性胶质瘤TIL中的CD4+T细胞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而HHV-6阳性胶质瘤TIL中的CD4+T细胞对HHV-6对照抗原刺激后的应答能力与HHV-6阴性胶质瘤TIL中的CD4+T细胞相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183)。结果表明HHV-6阳性的胶质瘤TIL中的CD4+T细胞对HHV-6病毒抗原的刺激应答能力较HHV-6阴性的胶质瘤弱;而用对照抗原刺激时CD4+T细胞应答能力无明显差异。表明HHV-6阳性胶质瘤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可能是胶质瘤致病的免疫学机制之一。综上所述,实验结果表明HHV-6感染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并且我们从免疫学角度发现HHV-6阳性胶质瘤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可能是胶质瘤致病的免疫学机制之一。CD4+T细胞不仅具有直接抗肿瘤功能,更重要的是辅助激活CD8+T淋巴细胞、建立和维持记忆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将为神经胶质瘤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姜兰兰[9](2008)在《抗人类疱疹病毒6型南京株E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文中认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HHV-6)是一类嗜人类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病毒,于1986年由美国癌症中心的Salahuddin等首先从淋巴增生及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到,与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及人巨细胞病毒(CMV)同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目前认为HHV-6是婴幼儿急疹(ES)的病因,另外还与神经胶质瘤、脑膜脑炎、AIDS、慢性疲劳综合症、器官移植后感染、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疾病有关,但其致病机理目前尚未清楚。HHV-6基因组为一线性双链DNA分子,大小约160~170Kbp,结构上可分为3个部分,即序列独特区(UL区),左右末端各有一个正向重复序列(DRL和DRR区),且有119个开放读码框(ORF)。根据其基因结构差异和抗原性可分为HHV-6A、B两种亚型,GS、U1102是HHV-6A亚型代表株,而Z29是B亚型代表株,且序列的同源性在96%以上,HHV-6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及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唾液中,其原发感染一般发生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高峰期在6~9个月,其后在体内建立持续性感染,并长期呈潜伏感染。我室于1994年在国内首次分离鉴定出HHV-6南京地方株8株,并详细研究了南京株E5(CN5)的病毒学、免疫学、生物学特性及病毒形态学超微结构,为本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南京株HHV-6 E5病毒抗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采用常规方法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并经3次有限稀释法亚克隆后,获得3株能持续稳定分泌特异性抗HHV-6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JA9、JYE7、JYE8。将获得的3株杂交瘤细胞株传代扩增,注射到用Pristane预刺激的BALB/c小鼠体内制备腹水,并进行初步纯化。单抗Ig亚类鉴定表明:JA9为IgG1,κ亚型、JYE7和JYE8为IgM,λ亚型;腹水效价分别为1:0.8X105、1:0.256X105、1:0.128 X105;杂交瘤细胞染色体计数显示3株细胞染色体数均约95条以上;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3株单抗均能与HHV-6 E5感染的CBMCs呈阳性反应,而与未感染CBMCs呈阴性反应;其中JA9单抗Western-blot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其可与HHV-6 E5约75ku大小的病毒蛋白结合。本研究收集口腔肿瘤(口腔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脑肿瘤(神经胶质瘤及脑膜瘤)、婴幼儿急疹、免疫抑制剂使用者(肾移植及肾病综合症)及健康人群唾液标本分别为41份、40份、36份、37份、40份,共194份。采用巢式PCR及ELISA法检测唾液标本中HHV-6的阳性率,结果患者的HHV-6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健康人群且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自分离鉴定的HHV-6南京株E5的基础上,成功制备并初步鉴定出3株抗人类疱疹病毒6型南京株E5的单克隆抗体,将为HHV-6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能。
廖维维[10](2007)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是目前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而移植后的病毒感染一直是影响移植成功率和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HHV-6)是1986年从艾滋病和淋巴增生异常患者体内分离出的一种新型的疱疹病毒,属人疱疹病毒科,β病毒亚科,是双链DNA病毒,有两种亚型:HHV-6A型和HHV-6B型。HHV-6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初次感染大多导致幼儿急疹。在初次感染后,往往会潜伏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唾液腺等部位,当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重新激活复制,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HSCT后HHV-6感染的研究成为热点,国外学者研究发现HHV-6感染或激活一般出现在移植后早期,发生率在45%~75%之间,并发现HHV-6的感染与移植后造血重建延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密切相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但国内有关HSCT患者HHV-6感染的报道甚少。本实验对在本移植中心接受HSCT患者HHV-6的感染率进行了研究,同时建立一种方便、快速、适合临床检验HHV-6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巢式PCR定性检测19例HSCT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40例HSCT后患者外周血浆HHV-6的感染,并结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型对HHV-6A型和B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0例正常志愿者标本)和疾病对照组(1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标本)。结果显示本组正常人群HHV-6的检出率为66%,均为HHV-6B型感染,主要为PBMCs的潜伏感染;血浆中病毒检出率较低,只有6%。疾病对照组结果显示15例患者PBMCs的HHV-6检出率为60%,血浆中没有检测到HHV-6 DNA。HSCT前19例患者PBMCs HHV-6的检出率为58%,HSCT后患者PBMCs HHV-6检出率为68%。HSCT前40例患者血浆HHV-6检出率为2.5%,HSCT后患者血浆HHV-6的检出率为42.5%,较移植前明显提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HSCT后血浆HHV-6的感染率同正常对照和疾病对照血浆HHV-6的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性检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实时定量PCR检测HHV-6 DNA的方法,对正常对照、疾病对照及40例HSCT患者血浆中HHV-6的病毒拷贝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50例正常对照组HHV-6的检出率为6%,平均病毒拷贝数为828±317.5copes/ml。15例疾病对照组没有检出HHV-6 DNA。40例患者HSCT前只有一例检出血浆HHV-6DNA,拷贝数为420copes/ml。40例患者HSCT后有18例(45%)检出HHV-6DNA,病毒平均拷贝数为4884.4±374.4 copes/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病毒拷贝数,检出HHV-6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4.5天(0~23天)。40例HSCT患者中有14例(35%)发生Ⅰ~Ⅳ度aGVHD,中位时间为第20(8~40)天。HHV-6检出的中位时间明显早于aGVHD发生的时间(P<0.05)。14例Ⅰ~Ⅳ度aGVHD患者中有11例(78%)检出了HHV-6,3例(21.4%)没有检出HHV-6,Ⅰ~Ⅳ度aGVHD患者HHV-6检出率明显高于无GVHD患者(P<0.05)。综上所述:1、本组健康成人中HHV-6的检出为66%,均为HHV-6B型感染。2、HSCT患者PBMCs HHV-6检出率为68%,血浆HHV-6检出率为45%,均为HHV-6B型感染。HSCT后血浆中HHV-6DNA拷贝数较移植前明显增高,较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SCT后患者血浆HHV-6的激活主要集中在移植后2—4周,且主要为HHV-6B型感染。4、HSCT后患者HHV-6的感染可能参加了移植后aGVHD的病理过程5、本研究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检测HHV-6的方法有高灵敏度、特异、简单、结果数据化等特点,且重复性好。
二、用巢式PCR法检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巢式PCR法检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感染HCMV糖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对TSDF凋亡诱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HCMV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
1.1.1 研究历史 |
1.1.2 研究进展 |
1.1.3 研究现状 |
1.2 HCMV的流行病学 |
1.2.1 HCMV的传播 |
1.2.2 HCMV感染的发病机制 |
1.3 免疫机制 |
1.3.1 免疫反应和调节 |
1.3.2 免疫逃逸 |
1.4 与HCMV相关的疾病 |
1.4.1 AIDS病 |
1.4.2 免疫功能正常宿主的获得性感染 |
1.4.3 孕产妇与先天性感染 |
1.4.4 慢性疾病 |
1.5 HCMV病毒的结构 |
1.5.1 病毒粒子结构 |
1.5.2 HCMV包膜与糖蛋白基因型 |
1.6 HCMV的生物学特性 |
1.6.1 病毒特性 |
1.6.2 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
1.6.3 HCMV复制途径 |
1.7 HCMV研究常用动物模型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临床感染HCMV糖蛋白基因型与病程相关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产物与标准曲线 |
2.4.2 艾滋病合并HCMV感染患者结果分析 |
2.4.3 流产患者糖蛋白基因多态性 |
2.4.4 COPD患者糖蛋白基因多态性 |
2.4.5 艾滋病、流产、COPD患者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差异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HCMV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PCR产物纯化 |
3.3.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3.3 T-A克隆 |
3.3.4 克隆阳性检测 |
3.3.5 测序与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HCMV感染TSDF所致凋亡的抑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HCMV Towne BAC病毒培养 |
4.3.2 树鼩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TSDF的获取 |
4.3.3 最适药物使用浓度的确定 |
4.3.4 药物抑制凋亡试验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TSDF细胞培养的优化 |
4.4.2 凋亡抑制剂Z-VAD-FMK的最适使用药物浓度 |
4.4.3 凋亡抑制剂作用下TSDF感染HCMV的细胞病变效应及病毒复制水平 |
4.4.4 凋亡相关因子转录水平差异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2)肝细胞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参与关键HBV变异选择的关键分子预测及网络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案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EBV阳性的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与HLA-A高分辨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HL患者EBV感染及其LMP-2A蛋白的表达状况研究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方法步骤 |
2.5 结果判断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HL患者外周血EBV-DNA载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HL患者HLA-A高分辨基因多态性分析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存在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4)人类疱疹病毒6、7、8型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法 |
2 血清免疫法 |
2.1 免疫荧光测定法 |
2.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
2.3 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 WB) |
3 核酸检测法 |
3.1 巢式PCR |
3.2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 |
3.3 基因芯片 |
3.4 荧光定量PCR |
4 小 结 |
(5)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组织DNA的提取 |
1.2.2 巢式PCR法检测HHV-6、HCMV、HHV-7 DNA |
1.2.3 免疫组化染色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巢式PCR检测病毒DNA |
2.2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样本中HHV-6、HCMV、HHV-7抗原表达 |
3 讨论 |
(6)HHV-6A潜伏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对U251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HHV-6A 型的培养、鉴定、纯化及病毒滴度测定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HHV-6A 潜伏感染神经胶质瘤 U251 细胞模型的建立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HHV-6A 对 U251 周期进程的影响及周期蛋白的变化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 |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思考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本研究获得的基金资助 |
致谢 |
(7)HHV-6与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其U94/rep基因表达对U251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人类疱疹病毒 6 型与脑胶质瘤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人类疱疹病毒 6 型感染原代人星形胶质细胞及胶质瘤细胞的体外研究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稳定表达 HHV-6 U94/rep 基因的 U251 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HHV-6 U94/rep 基因表达对 U251 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综述一 人类疱疹病毒 6 型 U94/rep 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人类疱疹病毒感染与脑胶质瘤关系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习成果小结 |
致谢 |
(8)人类疱疹病毒6型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HHV-6 感染与神经胶质瘤相关性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HHV-6 感染与神经胶质瘤发生相关的细胞免疫学机制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思考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本研究获得的基金资助 |
致谢 |
(9)抗人类疱疹病毒6型南京株E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培养、鉴定及纯化 |
1.材料和方法 |
2.抗原的纯化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抗人类疱疹病毒6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抗HHV-6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综述 |
附录 测序图 |
(10)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 巢式PCR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 |
第二部分 实时定量PCR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HHV-6的感染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四、综述(一)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疱疹病6的感染 |
五、综述(二) |
GATA转录因子和血液系统疾病 |
六、附表 |
40例HSCT患者相关资料及结果 |
七、致谢 |
四、用巢式PCR法检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感染HCMV糖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对TSDF凋亡诱导作用研究[D]. 陈一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肝细胞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参与关键HBV变异选择的关键分子预测及网络构建[D]. 邓阳.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3]EBV阳性的维吾尔族霍奇金淋巴瘤与HLA-A高分辨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 李迅.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4]人类疱疹病毒6、7、8型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 郑毅,赵友云,王业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5)
- [5]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初步研究[J]. 张春,茌静,顾斌,郭丹丹,张国锋,周锋,魏栋,姚堃,胡卫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 [6]HHV-6A潜伏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对U251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D]. 张国锋. 南京医科大学, 2012(02)
- [7]HHV-6与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其U94/rep基因表达对U251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 顾斌. 南京医科大学, 2012(01)
- [8]人类疱疹病毒6型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研究[D]. 张春. 南京医科大学, 2011(11)
- [9]抗人类疱疹病毒6型南京株E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D]. 姜兰兰. 南京医科大学, 2008(01)
- [10]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初步研究[D]. 廖维维. 浙江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