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白万帅[1](2021)在《连续梁桥用新型铅芯阻尼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铅阻尼器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有关铅芯和高性能材料组合的复合式阻尼器研究较少。本文依据连续梁桥受力特点,将铅芯同高性能材料聚氨酯结合,提出了适用于连续梁桥的新型铅芯阻尼器,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其减隔震性能和应用于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方法以及减震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铁路连续梁的减隔震设计需求,确定了适用于铁路连续梁的减隔震装置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介绍了新型铅芯阻尼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确定了铅芯材料的本构模型,对新型铅芯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进行理论分析。2、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新型铅芯阻尼器的滞回性能,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恢复力模型,确定了新型铅芯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研究了铅芯尺寸对阻尼器参数的影响;确定了连续梁桥用新型铅芯阻尼器的尺寸,分析了其滞回性能和力学性能。3、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确定了本文采用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了等效线性化方法理论以及常用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新型铅芯阻尼器以及连续梁桥各部位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并建立了连续梁桥系统的简化力学模型;形成了新型铅芯阻尼器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计算方法,给出了其计算步骤以及流程图。4、依据新型铅芯阻尼器布置方式对三种工况下的连续梁桥进行纵桥向时程分析,对比发现:工况二对应的布置方式减震效果更好,新型铅芯阻尼器能发挥较强的耗能能力,降低了连续梁桥固定墩地震响应,充分利用了活动墩的剩余强度,提高了整个连续梁桥的抗震能力。对工况二下的连续梁桥进行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简化计算,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相互验证了准确性;利用粘滞阻尼器对该连续梁桥进行减隔震设计,对比了新型铅芯阻尼器与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分析了其各自特点。
母渤海[2](2021)在《不同支座方案下隐形盖梁连续梁桥的减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某城市隐形盖梁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结合连续梁桥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的分析计算模型,分别考虑盆式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摩擦摆隔震支座布置方案,研究不同支座方案下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别建立盆式橡胶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方案下连续梁桥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并采用反应谱法计算盆式橡胶支座方案地震作用下内力大小,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摩擦摆减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方案地震作用下内力大小,并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墩柱配筋。利用XTRACT建立纤维模型,根据配筋结果对墩柱进行弯矩-曲率分析,根据弯矩-曲率分析结果进行隔震方案选择,并对两种隔震方案的振型、周期、自振频率等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基于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对盆式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不同支座方案的桥梁采用时程分析法,选取墩底纵横向最大弯矩,墩底纵横向最大剪力,墩顶纵横向位移等指标进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得出不同支座方案下的墩柱内力及墩顶位移时程响应,通过分析结果对比不同支座方案的抗震性能。(3)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通过对选用高阻尼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两种隔震方案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滞回耗能和能量时程分析,研究不同隔震方案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地震能量响应分布规律和支座滞回耗能性能。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冯亚成,雷晓峰,陈应陶,李承根[4](2020)在《高速铁路大跨混凝土简支梁桥减隔震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高速铁路大跨混凝土简支梁桥质量大,结构重要性程度高,抗震设防问题十分突出。宝兰高铁三阳川1号特大桥采用48 m大跨混凝土简支梁跨越渭河,桥址位于0.3g的高烈度地震区,抗震设计成为控制设计的关键环节。以三阳川1号特大桥48 m混凝土简支梁的抗震设防为依托,调研了当前铁路桥梁常用的几种减隔震装置,提出三种可行的减隔震方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每种方案减隔震装置的适应性及减隔震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最后,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比较,并成功将减震榫在高铁48 m大跨简支梁上进行设计应用。结论:(1)三种减隔震方案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均可以达到较好的减隔震效果;(2)减震榫方案结构构造简单,减隔震效率高,成本低廉,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推广使用;(3)经综合比选,宝兰高铁三阳川渭河1号特大桥48 m大跨简支梁采用分离式减震榫的减隔震设计方案。减震榫这种新型减隔震在高铁桥梁上的成功应用,丰富了减震榫在高铁大跨混凝土简支梁减隔震设计中的实践。
李照广[5](2020)在《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桥梁的减隔震技术受到重视,。其中基于位移耗能的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已成为铁路梁式桥的有效减隔震措施之一。目前,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已成功且大量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的减隔震设计与建设中,展现出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基于位移耗能的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损伤累积和低周疲劳性能等方面存在的研究不足,开展了相应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首先,提出了有效能量法和临界面能量组合法两种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之后基于已有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对减震榫的低周疲劳损伤累积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应用于连续梁桥的榫形防落梁装置开展了相应地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并给出了其低周疲劳损伤累积和寿命预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减震榫的滞回特性分析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通过单悬臂减震榫试样的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单级加载和逐级加载情况下减震榫滞回特性和能量变化。将减震榫作为纯弯构件,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发现,塑性变形深度与减震榫的延性变形能力和能量变化直接相关。以与榫体的塑性变形深度相关的有效能量作为低周疲劳参数,提出了基于有效能量法的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单悬臂减震榫的低周疲劳试验对有效能量法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此外,与Masson-Coffin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有效能量法预测精度有大幅提高。2.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减震榫低周疲劳阶段的塑性行为适合用von Mises屈服条件、多线性随动硬化模型等描述。将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榫视为弯剪构件,考虑剪切作用对疲劳损伤的驱动作用,以最大损伤平面上的塑性应变能作为低周疲劳参数,提出了临界平面法和能量法的组合方法,即临界面能量组合法,来预测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通过单悬臂减震榫疲劳试验,对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临界面能量组合法相较于其它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最后,基于临界面能量组合法得到了单悬臂减震榫的榫顶位移D与低周疲劳寿命Nf之间的幂指数关系曲线,该曲线为铁路梁式桥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确定提供依据。3.多级载荷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研究针对减震榫构件疲劳损伤累积的非线性特点,采用引入损伤累积影响函数的方法,综合考虑减震榫类型、前后级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幅值转换跨度等因素对疲劳损伤的影响,对现有非线性损伤Ye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改进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通过分离式减震榫试样的多级加载试验,对改进的疲劳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精度较原始模型有了显着提升。基于改进的疲劳损伤模型,分析了前后级载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位移幅值转换跨度等对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规律。以一座采用减震榫的铁路简支梁桥为例,计算了其在地震作用下减震榫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结果表明,减震榫具有较强的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可具备较长的服役周期。4.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是一种具有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它是对减震榫结构的改进和功能的拓展。为了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的塑性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采用循环加载的方法对四组试样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四组试样在位移荷载值超过自由活动位移以后,表现出了较好的延性性能和减震能力;试样在极限位移条件下具备较高的循环次数,表明榫形防落梁装置具有较好的低周疲劳性能。为了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的减震性能,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某三跨一联的铁路连续梁桥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榫形防落梁装置以后,连续梁桥的墩梁相对位移降低率最大接近70%,同时墩底应力也有所下降,表明榫形防落梁装置应用于连续梁桥时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最后,采用本文的临界面能量组合法,对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采用改进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对其非线性损伤累积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罗华,李志华,王震宇,吴光普,陈嘉,黄琼[6](2020)在《高速铁路桥梁减隔震装置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已建及在建的高速铁路中,桥梁总长占线路总长度的70%~80%,这些高速铁路桥梁不可避免地穿过地震区域,因此桥梁的抗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速铁路桥梁具有刚度大、周期小、基频高等显着特征,理论上更适合采用减、隔震技术.本文介绍了桥梁减隔震装置的工作机理,重点介绍了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液体粘滞阻尼器及金属阻尼器等减震支座在高速铁路桥梁中的应用进展,为高速铁路减隔震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刘喜仑[7](2020)在《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及分析方法》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有必要对高速铁路桥梁进行抗震设计。与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减隔震技术在高速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的应用更加广泛。基于“支座功能分离”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将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和金属铅组合成桥梁减隔震装置—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本文通过刚度及耗能试验研究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和耗能能力,对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简支梁桥的减隔震设计方法和减隔震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工作机理、安装方式,给出了设计参数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流程图,推导了初始刚度和临界弹性位移的计算公式。对JA、JB两组聚氨酯进行材性试验得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得到JB性能优于JA,确定JB作为铅芯的包裹物。2、对四组足尺的聚氨酯-铅芯阻尼器试件进行刚度及耗能试验研究,了解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建立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并评价其强度、刚度、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对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滞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3、阐述了计算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6种等效线性化计算方法,确定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系统阻尼比和阻尼影响系数。给出了单自由度反应谱减隔震设计简化计算方法的步骤和流程图,并应用简化方法计算简支梁桥工程实例,计算结果的减震率在70%以上,表明聚氨酯-铅芯阻尼器减隔震效果良好。4、对采用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简支梁桥纵桥向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地震响应,并与简支梁桥减隔震简化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结果吻合良好,互相验证方法准确性,表明聚氨酯-铅芯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发挥了良好的耗能性能,降低地震响应,减隔震效果良好。研究分析了屈服强度、屈后刚度比、桥墩高度、活动支座的摩擦等影响因素对减隔震效果的影响。
曾永平[8](2020)在《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新型减隔震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分布有现今最为活跃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地壳变形强烈、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带众多,铁路沿线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密集。众多西南高烈度地震区的铁路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着近断层地震动的严重威胁。然而,我国现行铁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关于近断层区域的抗震设防问题几近空白,尚无成熟的近断层铁路桥梁减隔震措施与方法。考虑到高烈度地震区铁路广泛采用受力相对简单的简支梁桥,所以,本文以铁路典型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响应、减震措施与设计方法开展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收集国内外地震台网距离断层小于90km的1701条地震记录,提出了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线调整方法,对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和竖向地震动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编写人工合成近断层地震动的相关程序,并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2)建立32m等跨铁路简支梁桥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远场地震动、近断层地震动对隔震与非隔震铁路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发现有脉冲的、长周期成分丰富的近断层地震会对桥梁造成更严重的破坏,使摩擦摆隔震支座产生更大的相对位移;研究了竖向地震动强度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当竖向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的比值大于1.5时,支座可能出现负反力,竖向地震动将导致支座压力发生较大波动,显着降低摩擦摆支座的耗能能力,墩梁位移加大,须采取限位措施;最后对比现有减隔震措施的优缺点,形成近断层铁路桥梁的减隔震策略。(3)提出了用于铁路桥梁的摩擦摆支座与金属阻尼器(新型减震卡榫和防落梁挡块)组合减隔震技术,阐述了金属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推导金属阻尼器关键力学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金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模拟,研发了装置的具体构造,制造加工了金属阻尼装置装置样品,开展了装置拟静力力学性能试验验证。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金属阻尼器整体性能良好,具有耗能效果好、滞回曲线饱满、低周疲劳性能好等优良性能。(4)开展两跨铁路简支梁桥共计6组振动台试验(包括普通支座桥梁、摩擦摆支座桥梁、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桥梁3类减震方案和8m、25m两种墩高),设计了振动台试验模型制造、施工及加载工况等试验方案,基于振动台试验结果,深入对比分析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桥梁在顺桥向、顺桥向+竖向、横桥向、横桥向+竖向的近断层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组合减震体系桥梁显着降低了桥梁的地震响应,具有优良的减震性能。(5)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缩尺数值模型,将数值模型结果与振动台试验数据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根据缩尺相似关系,建立四跨足尺简支桥梁模型,进一步分析9度区地震下,在实桥上设置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该组合减隔震技术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桥梁的减震效率,而且对竖向地震动不敏感,非常适用于近断层地震区桥梁抗震设防。(6)建立足尺四跨简支桥梁Open Sees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别研究摩擦摆支座-金属阻尼器组合减震体系各关键设计参数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度区设计地震下,减小减震卡榫屈服力或屈服后刚度比、增大摩擦摆支座半径、减小支座摩擦系数有利于提高桥墩的减震效率,但会增加支座位移;减小减震卡榫间隙、增大减震卡榫初始刚度会减少支座位移,但对桥墩影响较小。在9度区罕遇地震下,减小挡块屈服力、屈服后刚度比有利于提高桥墩的减震效率,但会增加支座位移;增大挡块初始刚度、减小挡块间隙会减少支座位移,但对桥墩影响较小。在罕遇地震下,支座限位是关键,可以通过减小挡块间隙和提高挡块屈服力来保证限位效果。最后给出了典型铁路简支梁桥组合减震体系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
白维刚[9](2020)在《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基于BRB的组合减震防撞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猛,其中桥梁占比不断增大,其抗震性能备受关注。本文针对于传统减震装置存在的局限性,基于“性能设计准则”和“功能分离思想”,针对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提出一种新型的“BRB+拉索限位器”组合减震防撞系统,并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减隔震支座、阻尼器、桥梁地震碰撞及防撞限位措施研究现状,对功能分离设计原理和组合减震系统在桥梁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2)介绍了组合减震防撞系统的构造及BRB的工作机理,评述了组合减震防撞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已有的BRB构件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Steel MPF模型能准确模拟出BRB滞回行为的五个基本特征。(3)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组合减震防撞系统延性性能和耗能性能的影响参数进行了显着性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参数的主次性,分析了主要影响参数对组合减震防撞系统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据此选择了合理的系统构造形式。(4)基于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两自由度计算模型,针对桥梁伸缩缝处的碰撞现象,采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纵向地震作用下不等跨简支梁邻梁间、梁墩间的碰撞效应,研究了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对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尤其是过渡墩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讨论了BRB力学参数、过渡墩墩高及伸缩缝间隙大小等参数对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减震性能的影响,并对减轻碰撞、减小墩梁相对位移措施提出了建议。(5)以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为例,基于桥梁结构性能设计原理,给出了BRB和拉索限位器的设计准则,提出了组合减震防撞体系简化设计方法,并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该设计方法进行了可靠性评估。
黄江泽[10](2020)在《基于复合隔震体系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震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单独的隔震支座在减小桥梁内力的同时却会增大主梁位移,这对桥上列车的行车安全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隔震体系,即通过同时布设隔震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在减少地震输入的同时控制主梁位移,以此来对高速铁路桥梁进行减震控制。以某(45+70+45)m的三跨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方案为工程背景,考虑轨道约束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基于铅芯橡胶支座与液体粘滞阻尼器、摩擦摆支座与液体粘滞阻尼器组成的复合隔震体系的减震控制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Midas Civil 2019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带有LRB和FPS的隔震连续梁桥模型,探讨了单独设置LRB和FPS时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隔震性能。结果表明:LRB、FPS隔震支座均可减小桥墩受力,但同时会使主梁位移增大,增大幅度分别为75.4%、68.2%,且LRB、FPS的横向减震性能优于顺桥向,固定墩的减震效果优于活动墩。(2)考虑轨道约束的影响,探讨了轨道约束对LRB、FPS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轨道约束后,纵向地震响应整体呈减小趋势,横向地震响应增大,其中固定墩纵向墩底弯矩降低幅度达78.22%,固定墩横向墩底剪力增幅达99.67%,横向墩底剪力横向墩底剪力对抗震设计方案起决定性作用,忽略轨道约束会使LRB隔震性能偏安全,轨道约束将增大LRB隔震连续梁桥横向地震响应,降低LRB隔震支座横向减震效果,LRB隔震性能研究需考虑轨道约束的影响。考虑轨道约束后,FPS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减小,最大降幅达98.22%,由于梁轨约束加强,无砟轨道纵向力消耗了地震能量,从而使桥墩地震响应减小,故轨道约束的影响不可忽略。(3)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带有LRB和液体粘滞阻尼器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轨道一体化模型,分析了液体粘滞阻尼器、LRB关键参数对复合隔震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及最优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增大液体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可降低梁端位移,减小固定墩墩底剪力及活动墩弯矩。提高LRB的屈服强度、初始刚度可有效降低主梁位移和桥墩纵向地震响应,增大桥墩横向地震响应,而提高LRB的屈服比会使梁体位移逐渐增大,桥墩地震响应呈下降趋势,但需考虑屈服比对梁体位移的不利影响。对于本文的研究条件,当液体粘滞阻尼器Cd=3000~5000k N?(m/s)?,?=0.5~0.7,LRB屈服强度为400~500k N、初始刚度为1000~1500MN/m、屈服比为6~10时,该复合隔震体系的减震控制效果最佳。(4)建立了带有FPS和液体粘滞阻尼器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轨道一体化模型,分析了液体粘滞阻尼器、FPS关键参数对复合隔震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及其最优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增大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会降低梁端位移、增大墩底弯矩;而提高FPS的屈服刚度会使梁端位移减小,桥墩位移和内力增大;FPS的摩擦系数对梁端位移、桥墩位移、桥墩内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摩擦系数为某个特定数值时,梁端位移、桥墩位移、桥墩内力会发生突变;提高FPS曲率半径能提高固定墩的抗震能力。对于本文的研究条件,当液体粘滞阻尼器Cd=3000~5000k N?(m/s)?,?=0.5~0.7,FPS的屈服刚度为500~1500MN/m、摩擦系数为0.12、曲率半径为2~4m时,该复合隔震体系的减震控制效果最佳。
二、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梁桥用新型铅芯阻尼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连续梁桥地震灾害分析 |
1.3 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4 减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减隔震支座 |
1.4.2 减震阻尼器 |
1.4.3 铅类减隔震装置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新型铅芯阻尼器设计 |
2.1 引言 |
2.2 铁路连续梁减隔震设计需求分析 |
2.3 新型铅芯阻尼器 |
2.3.1 新型铅芯阻尼器结构组成 |
2.3.2 新型铅芯阻尼器工作原理 |
2.3.3 铅芯材料本构关系 |
2.3.4 新型铅芯阻尼器阻尼力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型铅芯阻尼器的滞回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 |
3.2.1 简支梁桥用铅芯阻尼器试验介绍 |
3.2.2 滞回实验数值模拟及准确性验证 |
3.2.3 新型铅芯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 |
3.2.4 新型铅芯阻尼器滞回模拟 |
3.2.5 铅芯尺寸对新型铅芯阻尼器参数的影响 |
3.3 适用于连续梁桥的新型铅芯阻尼器滞回性能 |
3.3.1 E-250 铅芯阻尼器滞回性能 |
3.3.2 E-250 铅芯阻尼器耗能情况 |
3.3.3 E-250 铅芯阻尼器刚度退化 |
3.3.4 E-250 铅芯阻尼器等效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型铅芯阻尼器连续梁桥抗震设计方法 |
4.1 抗震设计方法 |
4.1.1 静力法 |
4.1.2 反应谱法 |
4.1.3 时程分析法 |
4.1.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
4.1.5 几种方法对比分析 |
4.2 采用新型铅芯阻尼器的连续梁桥等效线性化方法 |
4.2.1 等效线性化理论 |
4.2.2 新型铅芯阻尼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 |
4.2.3 安装新型铅芯阻尼器的活动墩等效线性化计算 |
4.2.4 固定墩的等效参数计算 |
4.2.5 连续梁桥系统的简化力学模型 |
4.3 新型铅芯阻尼器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型铅芯阻尼器连续梁桥减震效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5.2.1 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 |
5.2.2 地震波选取 |
5.3 减震效果分析 |
5.3.1 固定墩响应对比 |
5.3.2 活动墩响应对比 |
5.3.3 主梁位移响应对比 |
5.3.4 新型铅芯阻尼器时程结果对比 |
5.3.5 简化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5.4 新型铅芯阻尼器与粘滞阻尼器减震效果对比 |
5.4.1 粘滞阻尼器介绍 |
5.4.2 粘滞阻尼器最佳布置方式 |
5.4.3 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
5.4.4 粘滞阻尼器减震效果分析 |
5.4.5 减震效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不同支座方案下隐形盖梁连续梁桥的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隐形盖梁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高阻尼橡胶支座隔震桥梁研究现状 |
1.2.3 摩擦摆支座隔震桥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计算模型的建立 |
2.1 工程简介 |
2.1.1 工程概况 |
2.1.2 采用技术标准 |
2.1.3 桥型方案布置 |
2.2 计算模型的模拟 |
2.2.1 主梁与墩柱的模拟 |
2.2.2 摩擦摆支座的模拟 |
2.2.3 高阻尼支座的模拟 |
2.2.4 桩土作用的模拟 |
2.3 隔震结构的机理 |
2.4 隔震结构的动力方程的建立 |
2.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支座布置方案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3.1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
3.2 桥梁支座选取及隔震方案 |
3.2.1 盆式橡胶支座抗震分析 |
3.2.2 隔震支座方案分析 |
3.3 不同隔震布置下结构动力特性 |
3.3.1 摩擦摆隔震支座 |
3.3.2 高阻尼隔震支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支座方案下时程动力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不同支座方案下桥梁内力时程响应分析 |
4.2.1 E1作用下桥梁纵横向墩底弯矩 |
4.2.2 E2作用下桥梁纵横向墩底弯矩 |
4.3 不同支座方案下桥梁位移时程响应分析 |
4.3.1 E1作用下桥梁纵横向位移响应 |
4.3.2 E2作用下桥梁纵横向位移响应 |
4.4 减震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隔震方案下地震能量响应分析 |
5.1 隔震梁桥的地震能量方程 |
5.2 不同隔震方案下的滞回耗能分析 |
5.2.1 摩擦摆隔震方案下支座的滞回耗能分析 |
5.2.2 高阻尼隔震方案下支座的滞回耗能分析 |
5.3 隔震梁桥的地震能量响应分析 |
5.3.1 摩擦摆隔震方案下地震能量时程曲线 |
5.3.2 高阻尼隔震方案下地震能量时程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4)高速铁路大跨混凝土简支梁桥减隔震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减隔震设计思想 |
3 减隔震方案研究 |
3.1 减隔震支座方案 |
3.2 液体黏滞阻尼器方案 |
3.3 减震榫方案 |
4 减隔震方案比选 |
4.1 减隔震装置受力性能比较 |
4.2 减隔震方案综合比较 |
5 结论 |
(5)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质量相关型阻尼器 |
1.2.2 速度相关型阻尼器 |
1.2.3 位移相关型阻尼器 |
1.2.4 减震榫及榫形防落梁装置 |
1.3 疲劳寿命预测的发展现状 |
1.3.1 疲劳问题的提出 |
1.3.2 单轴疲劳寿命预测 |
1.3.3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
1.4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的发展现状 |
1.4.1 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
1.4.2 双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
1.4.3 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1.6 本章小结 |
2 减震榫的滞回特性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2.1 引言 |
2.2 减震榫和减震榫支座系统 |
2.2.1 减震榫 |
2.2.2 减震榫支座系统 |
2.3 减震榫的滞回特性 |
2.3.1 减震榫试验 |
2.3.2 单级荷载水平下减震榫能量耗散规律 |
2.3.3 逐级加载模式下的能量耗散规律 |
2.4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
2.4.1 减震榫塑性阶段的力学行为 |
2.4.2 低周疲劳损伤参数 |
2.4.3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
2.5 试验验证 |
2.5.1 试验概况和加载方式 |
2.5.2 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 |
2.5.3 manson-coffin法与有效能量法的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3.1 引言 |
3.2 减震榫的受力状态和循环应力应变特性 |
3.2.1 减震榫受力状态 |
3.2.2 循环应力应变特性 |
3.2.3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3.3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
3.3.1 临界平面法 |
3.3.2 低周疲劳损伤参量 |
3.3.3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3.4 试验验证 |
3.4.1 试验概况 |
3.4.2 试验现象 |
3.4.3 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 |
3.5 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的D-Nf曲线 |
3.6 本章小节 |
4 多级载荷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 |
4.2.1 常用的损伤累积模型 |
4.2.2 Ye模型的非线性损伤累积过程 |
4.2.3 损伤累积模型中影响因素的考虑 |
4.2.4 改进的损伤累积模型 |
4.3 试验验证 |
4.3.1 减震榫试验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损伤累积的影响因素 |
4.4.1 前后级载荷交互作用的影响 |
4.4.2 载荷转换跨度的影响 |
4.5 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在桥梁中的应用 |
4.5.1 桥梁减震榫的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思路 |
4.5.2 双线性本构关系 |
4.5.3 位移响应的计算方法 |
4.5.4 雨流计数法求解位移循环 |
4.5.5 地震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计算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5 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试验、减震效果和寿命预测 |
5.1 引言 |
5.2 工作原理 |
5.3 低周疲劳试验 |
5.3.1 榫形防落梁装置的构造和特点 |
5.3.2 试验概况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减震效果分析 |
5.4.1 工程概况 |
5.4.2 桥梁有限元模型 |
5.4.3 地震动的选择 |
5.4.4 减震效果分析 |
5.5 疲劳寿命和疲劳损伤 |
5.5.1 低周疲劳寿命 |
5.5.2 非线性损伤累积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速铁路桥梁减隔震装置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桥梁减隔震装置工作机理 |
2 高铁桥梁减隔震装置 |
2.1 铅芯橡胶支座 |
2.2 高阻尼橡胶支座 |
2.3 摩擦摆支座 |
2.4 液体粘滞阻尼器 |
2.5 金属阻尼器 |
3 结语 |
(7)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及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铁路桥梁震害分析 |
1.3 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4 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减隔震支座 |
1.4.2 减震阻尼器 |
1.4.3 铅类减隔震装置 |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设计理论 |
2.1 引言 |
2.2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结构构造、工作机理、设计参数 |
2.2.1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结构及构造 |
2.2.2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工作机理 |
2.2.3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设计参数 |
2.2.4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力学参数推导 |
2.3 聚氨酯材料性能试验 |
2.3.1 试验装置 |
2.3.2 材料试件及试验内容 |
2.3.3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刚度及耗能试验研究 |
3.1 试件耗能试验概况 |
3.1.1 试验构件参数 |
3.1.2 试验装置 |
3.1.3 试验加载制度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试验过程和现象 |
3.2.2 滞回曲线 |
3.2.3 骨架曲线 |
3.2.4 双线性模型 |
3.2.5 耗能能力 |
3.2.6 刚度退化 |
3.3 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 |
3.3.1 有限元仿真 |
3.3.2 仿真结果与试验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简支梁桥减隔震设计方法 |
4.1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减隔震简化计算方法 |
4.1.1 减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
4.1.2 等效线性化方法 |
4.1.3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系统阻尼比 |
4.1.4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梁式桥阻尼影响系数 |
4.2 采用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桥梁减隔震简化计算步骤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减隔震简化计算步骤 |
4.3 工程实例计算 |
4.3.1 简化计算 |
4.3.2 反应谱计算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聚氨酯-铅芯阻尼器桥梁的减隔震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5.2.1 桥梁有限元模型 |
5.2.2 地震波的选择 |
5.3 减隔震效果分析 |
5.3.1 桥墩的地震响应比较 |
5.3.2 梁体位移的地震响应 |
5.3.3 时程分析与简化计算结果的对比 |
5.3.4 两种参数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研究 |
5.4 减隔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屈服强度的影响 |
5.4.2 屈后刚度比的影响 |
5.4.3 桥墩高度的影响 |
5.4.4 活动支座摩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新型减隔震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桥梁减隔震研究现状 |
1.2.1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 |
1.2.2 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 |
1.2.3 减隔震支座的近断层地震适用性及桥梁减隔震设计 |
1.3 铁路桥梁减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4 减隔震桥梁试验研究现状 |
1.5 近断层铁路桥梁抗震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及人工波模拟研究 |
2.1 近断层地震波收集及基线校正 |
2.1.1 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线调整的必要性 |
2.1.2 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线调整方法 |
2.2 近断层地震波长周期速度脉冲特性 |
2.3 近断层地震波竖向地震动特性 |
2.4 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和人工模拟地震波 |
2.4.1 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 |
2.4.2 与反应谱匹配的近断层非平稳地震动模拟方法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
3.1 近断层典型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有限元模型 |
3.1.3 地震动输入 |
3.1.4 材料损伤等级 |
3.1.5 采用普通支座的一般桥梁的地震响应 |
3.1.6 采用摩擦摆支座的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 |
3.2 速度脉冲近断层地震输入角对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3.3 竖向地震动对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3.4 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既有减隔震装置适用性分析 |
3.4.1 摩擦摆支座的适应性及有效性分析 |
3.4.2 LUB速度锁定支座的适应性分析 |
3.4.3 粘滞阻尼器的适应性分析 |
3.4.4 拉索减震支座的适应性分析 |
3.4.5 E型钢阻尼支座的适应性分析 |
3.4.6 金属类耗能阻尼器的适应性分析 |
3.4.7 既有防落梁措施的适应性分析 |
3.4.8 近断层铁路桥梁减隔震措施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断层铁路桥梁组合减隔震技术及新型减隔震装置的研发 |
4.1 摩擦摆支座与金属阻尼器组合减隔震技术 |
4.2 金属阻尼器的结构形式与特点 |
4.2.1 新型减震卡榫 |
4.2.2 新型缓冲防落梁挡块 |
4.3 金属阻尼器的简化力学模型及主要设计参数 |
4.3.1 新型减震卡榫力学参数计算及设计方法 |
4.3.2 新型缓冲防落梁挡块力学参数计算及方法 |
4.4 减震卡榫的有限元分析及拟静力试验验证 |
4.4.1 有限元分析 |
4.4.2 拟静力试验 |
4.4.3 对比分析研究 |
4.5 新型缓冲防落梁挡块的有限元分析及拟静力试验验证 |
4.5.1 有限元分析 |
4.5.2 拟静力试验 |
4.5.3 对比分析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用组合减隔震体系铁路桥梁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试验方案与试验模型 |
5.2.1 试验方案 |
5.2.2 支座模型设计及施工过程 |
5.2.3 主梁、桥墩模型设计及施工过程 |
5.2.4 地震动输入 |
5.2.5 数据记录 |
5.3 试验过程和结果 |
5.3.1 顺桥向地震动输入 |
5.3.2 顺桥向+竖向地震动输入 |
5.3.3 横桥向地震动输入 |
5.3.4 横桥向+竖向地震动输入 |
5.3.5 模型桥试验破坏现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采用组合减震体系铁路桥梁数值分析 |
6.1 有限元模型 |
6.1.1 主梁、桥墩的模拟 |
6.1.2 支座及新型减震卡榫模拟 |
6.2 铁路简支梁桥动力特性对比 |
6.2.1 缩尺有限元模型与振动台模型的动力特性对比 |
6.2.2 足尺与缩尺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对比 |
6.3 缩尺有限元模型与振动台模型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6.3.1 支座位移响应对比分析 |
6.3.2 纵筋应变响应对比分析 |
6.4 足尺有限元模型地震波输入 |
6.5 足尺有限元模型减震性能分析 |
6.5.1 顺桥向地震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
6.5.2 横桥向地震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
6.5.3 减震卡榫桥梁的减震效果分析 |
6.5.4 竖向地震输入下桥梁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典型铁路简支梁摩擦摆-金属阻尼器组合减震体系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
7.1 地震动强度对组合减震体系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 |
7.2 设计地震下的组合减隔震体系参数优化分析 |
7.2.1 摩擦摆支座半径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2 摩擦摆支座摩擦系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3 减震卡榫初始刚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4 减震卡榫屈服力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2.5 减震卡榫间隙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 罕遇地震下的组合减隔震体系参数优化分析 |
7.3.1 防落梁挡块间隙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2 挡块屈服力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3 挡块初始刚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3.4 挡块屈服后刚度比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基于BRB的组合减震防撞系统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铁路桥梁减隔震研究现状 |
1.2.2 桥梁碰撞响应及防撞限位措施研究现状 |
1.2.3 功能分离设计理念及组合减震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组合减震防撞系统构造及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组合减震防撞系统的构造 |
2.3 BRB工作机理 |
2.4 组合减震防撞系统数值建模与验证 |
2.4.1 BRB数值模型 |
2.4.2 BRB构件往复加载试验 |
2.4.3 数值模型参数取值 |
2.4.4 数值模型可靠性验证 |
2.4.5 拉索限位器计算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合减震防撞系统参数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组合减震防撞系统综合性能影响参数显着性分析 |
3.2.1 组合减震防撞系统综合性能 |
3.2.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3.2.3 正交试验结果 |
3.2.4 极差分析 |
3.3 延性性能分析 |
3.3.1 延性性能正交分析 |
3.3.2 主要参数对系统延性性能的影响 |
3.4 耗能性能分析 |
3.4.1 耗能性能正交分析 |
3.4.2 主要参数对系统耗能性能的影响 |
3.5 BRB构造形式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减震性能及影响参数研究 |
4.1 引言 |
4.2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的提出 |
4.2.1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工作原理 |
4.2.2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力学模型 |
4.3 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计算模型 |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2 两自由度等效模型 |
4.3.3 碰撞模型的建立 |
4.3.4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在Open Sees中模拟方法 |
4.3.5 桥梁动力特性分析 |
4.3.6 地震动记录选取 |
4.4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特性及减震性能研究 |
4.4.1 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地震碰撞响应分析 |
4.4.2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减震性能分析 |
4.5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减震性能影响参数研究 |
4.5.1 力学参数对体系减震性能的影响 |
4.5.2 过渡墩墩高对体系减震性能的影响 |
4.5.3 伸缩缝间隙对体系减震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组合减震防撞体系设计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性能设计方法 |
5.2.1 BRB设计准则 |
5.2.2 拉索限位器设计方法 |
5.3 基于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组合减震防撞体系设计 |
5.3.1 邻梁相对位移 |
5.3.2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BRB等效刚度计算 |
5.3.3 桥墩的线性化 |
5.4 组合减震防撞体系弹塑性设计流程 |
5.5 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组合减震防撞体系设计方法可靠性评价 |
5.5.1 设计实例 |
5.5.2 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复合隔震体系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铅芯橡胶支座(LRB)隔震桥梁研究现状 |
1.2.2 摩擦摆支座(FPS)隔震桥梁研究现状 |
1.2.3 液体粘滞阻尼器减震桥梁研究现状 |
1.2.4 复合隔震体系在桥梁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轨道约束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桥隔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隔震支座力学模型 |
2.2.1 LRB力学模型 |
2.2.2 FPS力学模型 |
2.3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中隔震支座的隔震性能研究 |
2.3.1 工程背景 |
2.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3 LRB的隔震性能研究 |
2.3.4 FPS的隔震性能研究 |
2.4 带轨道约束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2.4.1 轨道约束作用机理 |
2.4.2 高速铁路隔震连续梁桥-轨道一体化模型 |
2.4.3 轨道约束对LRB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
2.4.4 轨道约束对FPS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RB和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控制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隔震体系中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
3.3 复合隔震体系中LRB隔震支座参数敏感性研究 |
3.3.1 LRB屈服强度对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3.3.2 LRB初始刚度对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3.3.3 LRB屈服比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PS和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复合隔震体系中液体粘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研究 |
4.3 复合隔震体系中FPS隔震参数敏感性研究 |
4.3.1 FPS屈服刚度对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4.3.2 FPS摩擦系数对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4.3.3 FPS曲率半径对复合隔震体系减震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梁桥用新型铅芯阻尼器性能研究[D]. 白万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不同支座方案下隐形盖梁连续梁桥的减震性能研究[D]. 母渤海.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4]高速铁路大跨混凝土简支梁桥减隔震方案研究[J]. 冯亚成,雷晓峰,陈应陶,李承根. 铁道标准设计, 2020(S1)
- [5]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D]. 李照广.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高速铁路桥梁减隔震装置研究进展[J]. 罗华,李志华,王震宇,吴光普,陈嘉,黄琼.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7]聚氨酯—铅芯阻尼器的减隔震性能及分析方法[D]. 刘喜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新型减隔震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D]. 曾永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铁路不等跨简支梁桥基于BRB的组合减震防撞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 白维刚.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10]基于复合隔震体系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震控制研究[D]. 黄江泽. 福建工程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