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论文文献综述)
贾大山,徐迪,蔡鹏[1](2022)在《2021年沿海港口发展回顾与2022年展望》文中提出2021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将接近100亿t,走势前高后低,总量与走势均实现了原预期增长,两年平均增长4.1%,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预计2022年沿海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增长将较2021年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2021年经济、贸易发展和2022年展望1.2021年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较快增长,2022年将在波折中延续复苏2021年世界经济逐渐从底部恢复、走出低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全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由2020年的下降3.1%转为增长5.9%,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增速,两年平均增长1.3%,
周晶[2](2021)在《我国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服务贸易危机应对研究 ——以COVID-19事件下上海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佩明[3](2020)在《陆海新通道下BGJT港口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国家着力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陆海新通道不仅仅是我国西部和南部地区的纽带,同时也拉近了我国与新欧亚地区的关系,向北建立起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桥梁,向南密切融合中南半岛、孟中印缅,有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通中亚通道,中国作为道路中的重要中转站,与中亚南亚在经贸、物流、金融和人文等方面最终实现双向高效的国际深度合作。广西北部湾港口作为明确的物流枢纽之一,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为BGJT港口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BGJT北部湾港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广州港的吞吐量等主要运营指标,采用SWOT分析北部湾港口情况。通过建立一个贸易引力模型,使用GLS对2003-2018年广西四个内陆港口、三个沿海港口主要运营指标进行定性分析,综合考虑各地人均GDP、经贸活动、城镇人口、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最后得到以下结论:港口吞吐量受到以下因素显着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交通配套设施,经贸活动等。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陆海新通道大发展背景下,BGJT港口吞吐量的提升,要聚焦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人口虹吸、发展对外贸易等几个方面,并提出有效的BGJT港口发展对策。
高倜鹏[4](2020)在《“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贸易增速进一步放缓,贸易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特别是美国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的情况下制造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紧张态势,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中国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国在逆势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港口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对我国城市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强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进行量化测度,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未来发展提供参考。针对传统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三阶段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港口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量化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18年“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利用现有生产运营基础设施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较高,但港口规模与发展现状不相匹配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同港口群的静态效率存在较大差异,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和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的效率最高,其次为珠三角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的效率相对较低。同时珠三角地区港口群和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的效率差异较为明显。(2)2013—2018年“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改善趋势较为明显,这主要归功于综合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提升,其中技术进步对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的改善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国沿海各区域群的效率均得到了改善,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改善相对最为明显。
宋长利[5](2019)在《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港口大国,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全球港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我国沿海港口为了提升在全球竞争范围中的整体实力,逐渐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港口环境,从而使得港口产生出巨大的聚集经济辐射效应,推动腹地经济不断向港口群四周及内陆扩展。聚集经济效应不仅推动了港口群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港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港口群区域内港口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港口群整体,发挥港口群聚集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总结沿海港口群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并分析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次,对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各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港口吞吐量等生产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对各沿海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港口进行产业技术效率评价;对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港口群港口进行产业集聚水平评价;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利用Geoda软件计算对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各沿海港口群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港口群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总体目的是总结当前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各沿海港口群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明确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为我国沿海港口群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姜汝翰[6](2019)在《基于灰色模型的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近些年海洋强国战略的落实下,航运业也随着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得以再现生机。吞吐量作为集装箱物流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无论哪个港口都逐渐以更为科学化的方式尝试管理、预测其港口吞吐量,时至今日,集装箱物流在整个航运物流中已经近乎占据主导地位,吞吐量的研究更是越发显得重要,青岛港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有着多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一带一路”中地位非凡,已成为我国北方集装箱海运体系中的一大重镇。目前对青岛港集装箱运输吞吐量的预测手段仍待优化,需构建一种能够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模型。本研究先描述已报道的用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并且总结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再阐述灰色模型的预测特点与应用条件,分析往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数据的分布规律,构建灰色GM(1,1)预测模型来每年预测青岛港集装箱的吞吐量。利用青岛港2010年至2016年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构建预测模型的同时,建立残差GM(1,1)模型对原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修正,以此获取更高的预测精度。利用2017年至2018年的历史数据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模型的预测精度均大于95%。最后,运用构建的模型对青岛港2019年至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得出2019年至2023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将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趋势,2019年将突破2000万TEU,2023年将达到2500万TEU左右,并就当前形势地方政府扶持、提高服务、信息化技术和人才引进上的优化整合建议。本研究对青岛港集装箱运输吞吐量的预测研究,会对港口规划建设和调整港口生产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
李婧[7](2019)在《基于定位的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承担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陆海交通走廊的角色,打造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联系紧密的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对提高山东半岛的物流效率,促进山东半岛与世界各国贸易关系健康发展,激发对外贸易的活力、增强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山东省物流总体运行情况和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山东半岛港口物流竞争力,将山东半岛港口定位为枢纽港口和区域性重要港口,其中,枢纽港口为青岛港、烟台港和日照港,并引入区位商分析港口专业货类,综合考虑地域优势、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山东半岛各港口的定位和分工;将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引入TOPSIS模型,采用改进后的TOPSIS模型评价山东省十六市的综合物流竞争力,将其定位为枢纽节点、轴心节点和辐心节点,并引入烟羽模型划分轴心节点的辐射范围,其中,枢纽物流节点为青岛市、烟台市和日照市,轴心物流节点为济南市、临沂市、潍坊市和济宁市,基于以上研究并以轴辐理论为依托,对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出沟通三大港口、轴心城市、陆上集散中心与三大港口的之间干线通道,和沟通轴心城市与其辐射的辐点城市的之间支线通道,并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
陈园月[8](2018)在《环渤海和长三角港口规模分布时空演化及对比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实践经验。目前,面对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低迷和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形,作为外向型经济的窗口,港口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尤其重要。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港口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港口间也面临着恶性竞争、无序发展等问题,不利于为外向型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因此,把握好港口体系演变过程和分布特征,明确港口定位,提升港口综合功能,这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位序—规模法则、首位度、核密度方法等,以各港口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为主要指标,刻画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体系的规模分布特征和演化轨迹,并对比二者演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序—规模分布的变化轨迹为高位序平衡发展、中小港口突破、大中小港口差异化发展、枢纽港竞合下的港口融合四个阶段;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序—规模分布的变化轨迹呈现外接式分割发展、枢纽港形成及新兴港口融入、支线港大型化和集装箱网络整合四个阶段。(2)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演化的作用机制突出表现为自然经济地理约束下的大港口主导作用明显、区域化和竞争压力倒逼港口合作并推动港口实现自组织协调、能源输出特征及转型推动新兴港口快速成长三方面。(3)长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序—规模分布经历了初始发育阶段、较弱的分散化态势、不断调整时期、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四个阶段。集装箱港口体系经历了港口发展差异明显、多层次集装箱港口体系初显、枢纽港地位不断强化,港口资源整合呈分散化发展态势。(4)长三角地区港口体系演化的作用机制为枢纽港引领作用明显、集装箱技术的应用、城市群的发展和经济带的转移、港口网络和物流空间组织的优化。(5)环渤海港口群和长三角港口群在区域化进程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环渤海三大枢纽港口采取组合港的形式,将周边中小港口纳入联运体系,集装箱运输及其背后的物流空间运营与组织网络是其港口区域化的决定性因素。长三角港口在区域化进程方面由于拥有离岸枢纽港,使其能够连接邻近中小型港口从而形成喂给支线,并且枢纽港之间、支线港与枢纽港之间,支线港之间通过不断合作,共同发展。
马瑜[9](2018)在《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机制及港口腹地划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短短30多年时间已经经历集装箱成长周期的大部分阶段,中国的集装箱运输历程呈现出特殊的发展轨迹。中国港口发展规模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但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压力,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速将明显下降。目前沿海形成了以共享腹地为特征的港口群,尤其是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内各个港口同质化程度较高,对集装箱货源地的争夺日益激烈,为提高自身竞争力,沿海港口加大投资建设,产生了重复建设、扩张过度、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港口和航运企业管理需要精细化,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探究集装箱生成机制与腹地划分等相关问题,判断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阶段,合理确定港口和腹地隶属关系,对于集装箱运输整体发展和港口布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了集装箱生成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的规律性。采用世界典型经济体集装箱吞吐量与GDP的历史数据,从集装箱生成量和集装箱生成密度两个角度探寻集装箱运输和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的规律性。中国在集装箱生成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上基本符合中等收入国家一般的发展规律,GDP对集装箱吞吐量的弹性系数低、边际产出高;在集装箱生成密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上则表现出特殊性,生成密度在中等收入国家中率先开始下降。(2)采用趋势分析和圈层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能力具有明显的趋海性特征,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迅速递减的格局。东部沿海51个地级市4.56%的国土面积上生成了 65.4%的外贸集装箱;距离海岸线350km以内约全国面积16.23%的地级市,形成了高达94.12%的外贸集装箱量;距离海岸线350km以外83.77%的国土面积上,仅具有全国约6%的集装箱生成能力。因此在对集装箱港口腹地的划分、港口布局及港口集疏运体系的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距海岸线350km以内的东部沿海区域的相关问题。(3)利用数理统计和空间统计方法对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的空间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目前呈现绝对差异逐步扩大、相对差异逐步缩小的格局。在外贸集装箱分布高度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山东半岛区域、长三角地区、海峡西岸和珠三角地区是显着性高高聚集区域,而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及东北的部分城市是显着性低低集聚区域。(4)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加权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层面和地级层面的外贸集装箱生成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各因素对外贸集装箱生成的影响力存在着显着的区域差异,不同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也有所不同。(5)运用隶属度-哈夫模型对沿海主要外贸集装箱港口腹地进行划分。首先在识别中国主要外贸集装箱运输腹地的基础上,选取沿海350km以内的133个地级市为腹地划分对象;其次选取港口硬件水平、港口航线竞争力水平和港口集装箱吞吐水平三个一级指标,利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对中国主要外贸集装箱港口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2015年海关数据和隶属度-哈夫模型划分了中国沿海主要外贸集装箱港口的腹地范围。
陈园月,郭建科[10](2017)在《近30 a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指标,运用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和Kernel密度估计对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港口等级规模分布由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演变;港口货物运输与集装箱运输的首位分布特征演变具有内在一致性,但演变态势、具体时点等方面存在差异;港口体系结构由单核枢纽演变为双核枢纽,并有望形成三足鼎立新格局;(2)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逐步优化,等级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港口体系基本满足位序-规模法则,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港口体系呈现分散化发展态势,集装箱技术的应用减缓了港口体系的分散化发展;(3)港口货物吞吐量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核密度曲线由多峰结构分别变为双峰结构和单峰结构,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均向协调态势发展。
二、去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去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沿海港口发展回顾与2022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1年经济、贸易发展和2022年展望 |
1.2021年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较快增长,2022年将在波折中延续复苏 |
2.2021年我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将实现平稳增长 |
(1)制造业拉动投资稳步增长 |
(2)外贸增长好于预期 |
(3)消费需求缓慢复苏 |
(4)2022年中国经济展望 |
二、2021年沿海港口发展回顾 |
1.沿海港口吞吐量实现原预期增长 |
(1)港口大宗散货运输呈现分化走势 |
(2)港口集装箱运输实现预期较快增长 |
2.港口建设投资保持稳步增长,码头能力基本满足需求 |
3.港口企业盈利改善,资本市场表现良好 |
4.重点领域改革、绿色智慧发展稳步推进 |
(1)确立新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取得“十四五”良好开局 |
(2)港航资本市场运作及业务联动增加,资源整合继续深化 |
(3)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加快推进,沿海捎带政策取得突破 |
(4)绿色港口建设全面推进 |
(5)智慧港口建设加快推进 |
(6)高质量引领港口发展,行业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
(7)加快推进我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
三、2022年沿海港口发展展望 |
1.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平稳增长 |
2.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将有所下滑 |
3.大宗散货生产将有所分化 |
(1)煤炭运输将保持低速增长 |
(2)金属矿石运输有所减缓,铁矿石进口继续下滑 |
(3)石油、天然气及制品保持平稳增长 |
4.港口建设投资保持增长势头 |
5.2022年港口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
(1)新征程上实现港口高质量发展 |
(2)成本增加、用工短缺将对港口生产带来较大挑战 |
(3)保障全球供应链体系稳定畅通 |
(4)“双碳”和“双控”目标下绿色港口的发展 |
(5)新技术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加速发展 |
(6)关注沿海捎带等重大政策的实施效果 |
(7)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
(8)水运发展资金来源亟待解决 |
(3)陆海新通道下BGJT港口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港口定量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陆海新通道下广西港口物流发展 |
2.1 陆海新通道定位 |
2.1.1 陆海新通道的内涵 |
2.1.2 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意义 |
2.2 陆海新通道下广西腹地城市发展现状 |
2.3 广西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4 章节总结 |
第三章 BGJT港口SWOT分析 |
3.1 BGJT集团简介 |
3.2 BGJT港口基本情况 |
3.2.1 港口情况 |
3.2.2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情况 |
3.2.3 港口分货类吞吐量结构 |
3.2.4 北部湾港港口腹地城市基本情况 |
3.3 对比广州港集团港口基本情况 |
3.3.1 选取对比对象广州港原因 |
3.3.2 航线资源对比 |
3.3.3 集装箱吞吐量对比 |
3.3.4 主要吞吐货品结构对比 |
3.3.5 BGJT发展港口的可借鉴之处 |
3.4 BGJT港口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遇分析 |
3.4.4 挑战分析 |
3.5 章节总结 |
第四章 BGJT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模型 |
4.2 实证模型建立 |
4.3 BGJT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Hausman检验 |
4.3.2 模型估计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实证结果小结 |
第五章 陆海新通道下BGJT港口发展对策 |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重点领域合作 |
5.2 提高港口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 |
5.3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港口信息化建设 |
5.4 注重高质量人才培养 |
5.5 政府政策支持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4)“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效率评价的传统DEA模型 |
1.2.2 港口效率评价的动态DEA模型 |
1.2.3 港口效率评价的多层次DEA模型 |
1.2.4 港口效率评价的非径向DEA模型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
2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一带一路”相关理论概述 |
2.1.1 “一带一路”的概念及内涵 |
2.1.2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 |
2.2 港口效率概述 |
2.2.1 港口静态效率 |
2.2.2 港口动态效率 |
2.3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介绍 |
2.3.1 超效率SBM模型的概念 |
2.3.2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评价思路及步骤 |
2.4 三阶段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模型 |
2.4.1 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模型 |
2.4.2 三阶段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3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
3.1.1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2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3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4 珠三角地区港口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5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发展现状分析 |
3.2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评价 |
4.1 港口效率评价指标的确定 |
4.1.1 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确定 |
4.1.2 环境变量的确定 |
4.2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静态效率评价 |
4.2.1 第一阶段超效率SBM效率值测度 |
4.2.2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 |
4.2.3 第三阶段超效率SBM效率值测度 |
4.3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动态效率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分析 |
5.1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静态效率分析 |
5.1.1 沿海港口静态效率整体分析 |
5.1.2 港口群间静态效率差异分析 |
5.2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动态效率分析 |
5.2.1 沿海港口动态效率整体分析 |
5.2.2 港口群间动态效率差异分析 |
5.3 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6.2.1 本文局限性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投入指标数据 |
附录B 中国主要沿海港口产出指标数据 |
附录C 中国主要沿海港口环境变量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港口群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港口群发展相关理论 |
2.1.1 港口群经济 |
2.1.2 规模经济 |
2.1.3 产业聚集与扩散 |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港口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2.3 港口群经济研究相关方法 |
2.3.1 DEA绩效评价理论 |
2.3.2 聚集度评价 |
2.3.3 空间计量经济 |
第3章 我国港口群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3.1 历史沿革 |
3.1.1 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 |
3.1.2 恢复建设(1970-1980 年代末) |
3.1.3 快速发展(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末) |
3.1.4 形成港口群(2000 年至今) |
3.2 发展现状 |
3.2.1 环渤海港口群 |
3.2.2 长三角港口群 |
3.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
3.2.4 珠三角港口群 |
3.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
3.3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主要成因 |
第4章 港口群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 国民经济效应 |
4.1.1 港口群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4.1.2 港口经济效益 |
4.1.3 加强港口群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机制建设 |
4.2 联动发展效应 |
4.2.1 港口群经济对腹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
4.2.2 腹地经济对港口群经济的促进作用 |
4.3 创新发展效应 |
4.4 开放发展效应 |
4.5 技术创新效应 |
第5章 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产业集聚水平与空间经济分析 |
5.1 我国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评价 |
5.1.1 港口技术效率评价意义 |
5.1.2 基于超效率DEA的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
5.1.3 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
5.1.4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5.2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
5.2.1 环渤海港口群 |
5.2.2 长三角港口群 |
5.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
5.2.4 珠三角港口群 |
5.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
5.2.6 我国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分析 |
5.3 我国沿海港口群空间经济分析 |
5.3.1 港口群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模型建立 |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1 国际贸易环境 |
6.1.1 国际贸易分工 |
6.1.2 国际贸易变化 |
6.2 “一带一路”倡议 |
6.2.1 “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 |
6.2.2 “一带一路”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
6.2.3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合作发展 |
6.3 贸易协定影响 |
6.3.1 中美贸易协议 |
6.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
6.3.3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
6.3.4 TTIP贸易协定 |
6.4 亚太自贸组织 |
6.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6.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第7章 对策建议与发展展望 |
7.1 对策建议 |
7.1.1 明确战略定位 |
7.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7.1.3 完善公平透明的宏观政策 |
7.1.4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
7.1.5 明确评价与激励机制 |
7.1.6 推动港口群基础设施高效衔接 |
7.1.7 构建一体化运输体制 |
7.1.8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
7.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发展展望 |
7.2.1 环渤海港口群——新时代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 |
7.2.2 长三角港口群——长江经济带 |
7.2.3 东南沿海港口群——扩大两岸合作交流 |
7.2.4 珠三角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7.2.5 西南沿海港口群——一带一路、东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基于灰色模型的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国内外研究近况 |
1.2.1 国内研究近况 |
1.2.2 国外研究近况 |
1.3 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的灰色模型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2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方法体系 |
2.1 预测方法选择的要求 |
2.2 本研究预测方法选择 |
2.3 本研究研究技术路线 |
3 灰色系统理论及GM(1,1)模型 |
3.1 灰色系统基本原理 |
3.2 GM(1,1)模型的建立 |
3.2.1 原始数据序列检验 |
3.2.2 GM(1,1)模型建模过程 |
3.2.3 GM(1,1)模型的检验 |
3.2.4 GM(1,1)模型的分类 |
3.2.5 GM(1,1)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4 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4.1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影响因素 |
4.1.1 政策影响 |
4.1.2 港口条件 |
4.1.3 对外开放 |
4.2 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4.2.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2 GM(1,1)模型建模过程 |
4.2.3 GM(1,1)模型的残差修正 |
4.2.4 GM(1,1)模型的检验 |
4.2.5 三次指数平滑法检验 |
4.3 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分析 |
4.4 青岛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建议 |
4.4.1 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 |
4.4.2 加快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
4.4.3 提高信息化水平 |
4.4.4 引进专业性人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三次指数平滑法建模过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定位的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物流及层次布局研究 |
1.2.2 物流节点定位及中心选址研究 |
1.2.3 物流通道设计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山东半岛 |
2.1.2 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 |
2.1.3 港口与港口群 |
2.2 物流网络的优化 |
2.2.1 物流网络优化的内容 |
2.2.2 物流网络优化的步骤 |
2.3 TOPSIS评价模型 |
2.4 烟羽模型 |
第3章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发展现状 |
3.1 山东半岛物流总体发展状况 |
3.1.1 山东半岛物流总量 |
3.1.2 山东半岛交通运输状况 |
3.1.3 山东半岛物流发展的经济基础 |
3.1.4 山东半岛总体物流区域分布 |
3.2 山东半岛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3.2.1 山东半岛港口物流总体发展现状 |
3.2.2 山东半岛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3.3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节点定位分析 |
4.1 物流节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城市节点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节点竞争力评价 |
4.2.1 山东半岛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 |
4.2.2 山东半岛城市节点物流竞争力评价 |
4.3 山东半岛港口定位分析 |
4.4 山东半岛城市节点定位分析 |
第5章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分析 |
5.1 基于烟羽模型的轴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 |
5.2 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设计 |
5.2.1 干线通道的设计 |
5.2.2 支线通道的设计 |
5.3 对策及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环渤海和长三角港口规模分布时空演化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和区域概况 |
2.1 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 |
2.2 首位度理论 |
2.3 核密度估计理论 |
2.4 基尼系数 |
2.5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 环渤海港口规模分布特征及演化轨迹的研究 |
3.1 基于货物吞吐量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
3.2 基于集装箱吞吐量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
3.3 环渤海地区港口位序—规模分布变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3.3.1 自然经济地理约束下的大港口主导作用明显 |
3.3.2 区域化和竞争压力倒逼港口合作,推动港口实现自组织协调 |
3.3.3 能源输出特征及转型推动新兴港口快速成长 |
4 长三角港口规模分布特征及演化轨迹的研究 |
4.1 基于货物吞吐量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
4.2 基于集装箱吞吐量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
4.3 长三角地区港口位序—规模分布变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4.3.1 枢纽港引领作用明显 |
4.3.2 集装箱技术的应用 |
4.3.3 城市群的发展和经济带的转移 |
4.3.4 港口网络和物流空间组织的优化 |
5 环渤海与长三角港口规模演化的对比分析 |
5.1 基于货物吞吐量的对比分析 |
5.2 基于集装箱吞吐量的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机制及港口腹地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 精细化成为集装箱运输管理的重点 |
(2) 迫切需要识别集装箱单一货种的港口腹地 |
(3) 构建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需要更明确的货运需求与吸引范围的识别 |
(4) 本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问题特定内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范围和数据 |
1.5.1 研究尺度和范围 |
1.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2.1.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3 运输化理论 |
2.1.4 海港区位论 |
2.2 研究现状综述 |
2.2.1 港口与腹地关系的研究综述 |
2.2.2 腹地集装箱生成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2.3 港口腹地划分的研究综述 |
2.2.4 现有研究评述 |
第3章 集装箱生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研究 |
3.1 集装箱生成机制 |
3.1.1 集装箱发展与驱动力 |
3.1.2 集装箱适箱商品识别和分类 |
3.2 基于国际视野的集装箱生成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研究 |
3.2.1 相关指标和样本选择 |
3.2.2 集装箱生成量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2.3 集装箱生成密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2.4 集装箱生成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的规律总结 |
3.3 中国集装箱生成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研究 |
3.3.1 中国集装箱发展历程 |
3.3.2 中国集装箱生成量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3.3 中国集装箱生成密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3.4 中国特殊性分析 |
3.4 中国集装箱生成量未来走势分析 |
3.4.1 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影响 |
3.4.2 外贸货物运输需求结构调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中国外贸集装箱空间分布特征 |
4.1.1 省级外贸集装箱生成分布趋势 |
4.1.2 地级外贸集装箱生成空间分布特征 |
4.2 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空间差异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省级层面空间差异测量 |
4.2.3 地级层面空间差异和关联分析 |
4.3 外贸集装箱生成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
4.3.1 外贸集装箱生成影响因子识别及设定 |
4.3.2 研究方法 |
4.3.3 基于省级层面的外贸集装箱生成影响因素研究 |
4.3.4 基于地市层面外贸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沿海外贸集装箱港口腹地划分研究 |
5.1 中国外贸集装箱运输腹地识别 |
5.1.1 陆运交通联系 |
5.1.2 海运交通联系 |
5.1.3 海运和陆运腹地划分 |
5.2 中国主要外贸集装箱港口影响力计算 |
5.2.1 主要沿海外贸集装箱港口选择 |
5.2.2 外贸集装箱港口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外贸集装箱港口影响力投影寻踪综合评价 |
5.3 沿海外贸集装箱港口腹地划分 |
5.3.1 腹地划分研究思路及方法 |
5.3.2 城市-海关隶属度计算 |
5.3.3 海关-港口哈夫模型计算 |
5.3.4 腹地范围确定 |
5.4 沿海外贸集装箱港口功能类型特征分析 |
5.4.1 国际枢纽型港口 |
5.4.2 区域枢纽型港口 |
5.4.3 区域支线型港口 |
5.5 供需平衡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计参数 |
作者简介 |
(10)近30 a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港口首位度 |
2.2.2 位序-规模法则 |
2.2.3 核密度估计理论 3 结果与分析 |
3.1 首位分布特征变化 |
3.1.1 基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分析 |
3.1.2 基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分析 |
3.1.3 两指标比较分析 |
3.2 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变化 |
3.2.1 基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分析 |
3.2.2 基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分析 |
3.2.3 两指标比较分析 |
3.3 核密度估计动态特征变化 |
3.3.1 基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分析 |
3.3.2 基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分析 |
3.3.3 两指标比较分析 4 结论 |
四、去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沿海港口发展回顾与2022年展望[J]. 贾大山,徐迪,蔡鹏. 中国港口, 2022(01)
- [2]我国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服务贸易危机应对研究 ——以COVID-19事件下上海港为例[D]. 周晶.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3]陆海新通道下BGJT港口发展对策研究[D]. 李佩明. 广西大学, 2020(07)
- [4]“一带一路”中国主要沿海港口效率研究[D]. 高倜鹏.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D]. 宋长利. 辽宁大学, 2019(11)
- [6]基于灰色模型的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研究[D]. 姜汝翰.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7]基于定位的山东半岛港口主导型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 李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环渤海和长三角港口规模分布时空演化及对比分析[D]. 陈园月.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机制及港口腹地划分研究[D]. 马瑜.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3)
- [10]近30 a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演化分析[J]. 陈园月,郭建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