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草药研发有自己知识产权新药的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杨义兵[1](2020)在《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与商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孵化器作为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刺激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也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孵化器的运行效率较之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具体可表现为整体投入不足且商业培育能力较弱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本文通过实证与案例的双重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是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有文献能够基于商业模式视角探究创业孵化器发展问题的研究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首先运用DEA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进行了整体评估和分地区对比评估,进而率先明确地区间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发展差异和差异本质。从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有效,但整体投入却存在严重不足,即使再增加投入仍能保持孵化器的良好运行效率。为进一步发现问题的本质,研究基于微观层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较之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低下,具体表现为纯技术效率低,因此东北地区应致力于提高其孵化器管理能力。此外,通过对东北地区内部政府主导和民营主导的两类孵化器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内部孵化器运行效率低下,且孵化能力弱和经济效益低是该地区孵化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较之于民营主导型创业孵化器,政府主导型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低下,因此,其孵化器商业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其次,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已有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创造性地构建了多层级商业模式理论体系,并基于此采用双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深层次挖掘了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本质差异,揭示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器早已不仅是初创企业一种有形的安排,而是将“知识的服务纳入其价值链”的有效组织。不少创业孵化器一直存在于充满政治色彩的环境中,所以其价值使命会出现漂移,战略一致性的保持尤为重要。进一步地,“东北”与“东部”地区的双案例对比研究的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价值生产和价值获取三个环节均存在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只有对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各环节的进一步优化,才能达到各参与主体的利益适配,进而促进整个孵化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后,为改善我国区域间创业孵化器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基于实证与案例研究结论,为提高欠发达地区孵化器整体运行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对于振兴地区经济,减轻中央财政压力,缓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本文基于宏微观视角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发展差异和商业模式的本质差异,并且在微观层面构建了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多层级理论体系,这种宏微结合的研究对于创业孵化器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商业模式理论的拓展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俊威[2](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姜洋[3](2018)在《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文中认为中草药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形成了独有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人类健康画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国人民智慧与心血的体现。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国与资源强国,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浩瀚如海的文献古籍、纷繁多样的中草药品种以及独有的治疗效果。但近几年,由于发展技术存在困难等原因,大量的中草药难以得到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很多中草药被世界上其他国家抢先一步注册,之后投放到我国市场上大量的卖出,并且获得了极高的利润。因此,以知识产权手段有效的保护我国的民族瑰宝中草药显得极为紧迫,刻不容缓。本文以介绍中草药的含义特点、各国保护中草药的立法情况为开篇,接下来阐述了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中草药的现状,又分析了中草药立法缺失的原因,最后通过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保护中草药资源的完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力量,加入到保护中草药的队伍中来,以期能够对我国有关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范旭辉,罗勇[4](2013)在《台湾的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的制药研发与产业基础较弱,实施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以生物技术对传统制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被寄予厚望。目前实施的生技制药计划的名称几经变动并已连续实施了四期,其间研究开发的重点从中药领域逐渐转移到心血管及癌症等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领域。生技制药计划各期执行期一般3-4年不等,第一、二两期重点是整合制药与生物技术的人才与资源,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体系,研发生物医药芯片进行医学检验等;第三、四期着重于五大类新药的研发,重点进行上、中、下游的整合以及产业化应用。生技制药计划目前基本还处于药物研发的基础应用研究阶段,成果偏重于相关研究基础能力建设、发表论文、人才培养和专利申请等,真正从应用研究到产业应用、吸引厂商投资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尚需观察。
洪永裕[5](2012)在《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经济衰退、工业污染、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粮食危机、环境保护等问题,促成生物科技萌芽;农业发展迟滞、少子化、人口老化、慢性疾病盛行、医疗支出增加、化学合成新药瑞减、处方药缺少植物药等问题,与低碳经济、消费行为、全民健保、预防医学、人类基本需求、饮食习惯等演化趋势,促成中草药生物科技蓬勃;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HO亦推动传统暨替代医学,而且台湾的库兹涅茨曲线亦已进入关键拐点,在盘整中有上升趋势,而加快中医药产业链技术进步亦是有效缩小分配不均的方法之一;尤其传统农业结合中医与现代生物科技成为知识农业,是小农国家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因此农业生技策略性产业之一的中草药生技产业突出。然而台湾最高行政部门财经咨询小组于2009年12月第18次会议中,却指出行政部门近三十年策略性推动生技产业,但中草药需求及产业发展仍然迟滞。基于一般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均着重市场面及供给技术面之配合探讨,而农作物加工产业是中医药产业链的关键产业,其原料及产品变动可反映上游农业供给及下游医药市场需求趋势,故为厘清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供需、关键子产业及要素、具发展前景的产品及技术等问题,我们首先就市场需求面,探讨消费者、产品及要素价格、投资等趋势。其次根据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以及人们行为法则中的供给(需求)法则之物品供给量(需求量)与其价格间,成同向(反向)变动关系,而且总体经济学或个体经济学均强调技术进步主控经济成长,故再建立平减二次方程式之利润函数模型,估算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要素需求链及四大子产业之要素产出贡献及效益、供给价格弹性、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等,并透过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要素结构、技术效率、市场价格等变动,来了解供需失衡及生产要素之变化,探讨整体中草药生技产业及关键要素之发展方向及策略。经实证分析后,本研究主要发现有三点:第一点、实证分析之回归模型调整拟合优度Adjusted R Square达0.909~0.984时,可提高解释度,确保结论一致性及不偏差。第二点、经由产业之供给及要素需求函数估计结果中最大相关估计系数的组合,可得出产业之要素需求链,揭露各要素相互关连性并凸显产品结构及影响产出的因果。第三点、经由产业之供给及要素需求函数估计结果中净利贡献、供给贡献、需求变动趋势等估计值的比对,可得出产业之主要素投入及产出变动状态,揭露主要素投入效率并凸显营销、研发、生产等营运缺失。总结实证分析结论后,具体发展建议如下:就市场而言,根据消费、投资、产品需求、要素需求等趋势推估,中草药生技产品应朝具价格低廉优势及保健功能的植物药材食品发展。就供给及技术而言,根据要素需求链之推估,中草药生技产业整体获利之影响主因是益生菌保健食品供给过多,故保健食品产业应多用植物药材,少用葡萄糖。另外根据净利及供给之产出贡献及效益、供给及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等推估,为避免四大子产业沦为微利代工业,短期需引用外来技术,长期则提升研发效率及投入,开发自主技术,四大子产业之具体发展建议如下:一、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关键子产业一保健食品产业首先应发挥生产投入的替代用途多、生产成本变动之敏感性低、要素边际生产力高、要素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低、要素配置效率高、产品开发期短等优势,多用植物药材并提升投入效率,少用葡萄糖,而且推动自动化、教育训练等提升药品人工投入技术之策略,其次,营销策略应针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采取涨价策略增加获利,最后转型生产植物药材保健食品,并进一步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纪录,寻求增进全民健康的疗程规划,调整产品配方,突出疗效,藉以改善其近似净利规模贡献位居次小值、供给变动趋势位居次小值、技术变动趋势位居次小值、植物药材之净利产出贡献位居最小值等劣势。二、传统食品产业应多用营销及植物药材少用食品人工,尤其营销,需针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采取降价策略增加需求。三、生技新药产业应推动自动化、教育训练等提升药品人工投入技术之策略,少用葡萄糖及化工原料。意即与既有具后段商业量产经济规模的国际大药厂策略联盟,转型为仅从事前段生技新药研发的专业群体。四、传统制药产业具规模经济,应多用植物药材,少用药品人工、化工原料、葡萄糖等,尤其占成本大宗的药品人工颇具改善空间。如今面对全球发展中草药生技产业着重研发投入及技术进步、美国大药厂的资本优势、FDA垄断单方药市场等环境,考虑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研发落后、技术进步迟滞等条件。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整体发展策略之建议如下:一、短期先以保健食品产业结合农业及中医理论,寻求增进全民健康的疗程规划,多样少量生产复方中药食品,发挥范畴经济优势,培植成熟之市场需求。二、长期则委由传统食品产业大批量生产,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造就与西方主流医学并行的传统中医药,并培植由上游植物药材的生技农业、中游加工量产的保健食品及传统食品产业、下游医疗体系等具传统中医特色的中医药生技产业链。本文仅针对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进行技术效率及产业经济分析,期望藉由下游加工产业的植物药材需求,促使上游农业结合生物科技,转型种植医疗用途之高经济作物-植物药材,推动高新农业发展。更希望配合两岸搭桥项目,推动农业及中草药生技产业成长,促进人民健康,并使两岸企业合作,布局全球。
李光耀[6](2011)在《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正日益得到世界的关注。中药领域作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优势的领域之一,已成为制药行业共同瞩目的问题。我国在30年前就提出中药现代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和规范。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指导中药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应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推行中药现代化战略发展的30年期间,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是随着健康观念、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全球化竞争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制定对策,推动我国中药领域健康、与时俱进的发展,提高中药领域研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将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中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药和中药现代化概念的新看法,并结合中药现代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变化、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天然药物市场的扩张以及国内新医改给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等,对中药现代化战略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一个新视角来重新审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在基于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比较优势得出中药研发和市场开拓是两个关键战略问题,继而分别采用产业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进行了战略分析,并做出战略选择。1.中药现代化是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继承和创新并重,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然而,实现以上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就是研制、开发出一批服用方便、药效明确、质量可靠的现代中药投放市场。我国在中药研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药材、人才与科研资源优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理论内容与实践积累是我国发展中医药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制约中药研发进展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资源的整合不够完善,科研院所、高校资源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中医药的研究平台尚不完善,汇集多学科人才,多学科碰撞、交融的创新平台尚未建立;很多企业对于中药研发仍重视不够,无论是政府支持还是企业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都还很不足;中医药基础研究不足成为中药研发的瓶颈等。除了内部的优势与劣势问题,还应关注中药研发的外部环境。规避中药资源的日益减少,知识产权流失等威胁的同时,抓住外部机会,借鉴国际研发新技术促进我国中药研发;以与化学药的相对优势来发展中药市场,研发国际热衷消费的中药养生、保健、化妆品等。2.市场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场所,企业服务于市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失去了市场,企业也就不会存在。中药市场面临诸多发展空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大,现代医学也更加注重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同时,中药产品具有诸多方面化学药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丰富而又古老的中医药治疗理论、中药产品安全低毒有效的特性以及中药产品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疗效。中药的这些特点,无疑更加符合现代人日常保健的需求,天然药物产品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欢迎便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我国新医改将中药产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也无疑为中药产品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市场。然而,我国中药产业同时也面临不利的一面,国内制药产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企业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此外,不少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已经开始瓜分这一蛋糕,欧美国家为遏制他国的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各种严格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严重阻碍了国内中药企业市场地拓展。中药现代化发展必须在充分利用机会和优势,规避风险和劣势的前提下进行战略选择。然而,战略还需要政府和企业政策措施的保障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贯彻,中药产业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包括: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育国内传统中药产业市场,加强国际传统医药的开发利用,选择中药企业集团培育中药跨国公司,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王水[7](2010)在《面向医药产品族设计的二维层次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升我国医药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如何基于一定的技术平台快速开发和扩展新的系列医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产品族设计方法,研究医药产品开发设计和优化过程,建立了二维层次模型和方法体系。尽管工业工程领域关于产品族的研究已经较多,但将产品族设计思想应用于医药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借鉴产品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医药产品开发设计过程,提出医药产品族的概念。通过研究,根据医药产品族物理构成的结构关系,把医药产品族主要分为4类,给出了医药产品族的设计的一般方法,建立了医药产品族设计二维层次模型。第二,基于医药产品物理构成的特点,通过与一般产品族的构成维比较,研究了医药产品族构成维层次模型;还研究了医药产品族的构成维的表达方式、层次、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并给出医药产品族构成维的架构。第三、建立了医药产品族的过程维层次模型,提出了患者需求空间、治疗原理空间、治疗功能空间和药品物理构成空间的概念,研究了其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给出基于构成维和过程维的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的整体框架。第四,基于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研究了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设计优化过程,包括医药产品族战略的确定、二维层次模型与药品平台的形成、基于平台的药品变量设计。分析了医药产品族的动态演化过程,并通过二维层次模型对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第五,分析医药产品族优化模型的求解方式和特点,指出过程模拟是医药产品族模型优化的重要环节,研究了医药过程模拟特点,并提出医药生产过程的二元混合溶剂的固液相平衡模型。第六,结合实例,将所研究的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对我国医药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熊俊莉[8](2009)在《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成为新兴经济体“四小龙”之一,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是台湾经济实力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且已经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性角色。研究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的原理、组成及功能等规律,不仅有助于了解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与功能性因素,而且对大陆地区高科技产业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益于推进两岸科技与经济的交流合作。本论文归纳总结出一个研究台湾高科技产业化运行规律的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借鉴这一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技术动力来源、技术转化机制、产业化环境塑造等关键子系统运行的原理、组成及功能等规律。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第一,以关键的技术要素为主线,分别用技术创新理论、技术转移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构建技术动力子系统、技术转化子系统和产业环境子系统等功能模块的理论基础,并归纳形成一个研究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规律的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分别从抉择准则、衡量指标、效率评价等角度探讨了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的外部技术动力与内部技术动力。实证发现,台湾的技术动力子系统出现了内部创新的效率危机与外部创新的价值危机,要求由“应用重基础轻,引进重自给轻”为特征的市场需求型主导机制调整为科技进步型主导机制,改变“重外轻内”的严重倾斜现象,促进产业技术的多元创新与合作创新。第三,分别从背景条件、机制功能、转化效益等角度探讨技术衍生转化系统、技术产学转化系统和技术交易转化系统。三种技术转化子系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呈现供给主体重叠化、生命周期阶段化、协作关系自由化与政府影响差异化等特征。第四,台湾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具有优异的要素集中机制(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表现出显着的产业规模扩张效应与垂直分工深化效应,使产业环境子系统内技术与产业资源取得较为成功的优化整合。
林坚[9](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黄圣源[10](2009)在《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形成了全球性的“中医热”。这一现况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学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与竞争力,也暴露了其内在的不足。为此,从中西医学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异同点着手,弄清中西医对中医药学认识差异的产生原因,有利于在遵循存异求同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措施,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并弥补不足,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奠基,并借此推动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然而,对于中西医学差异本身的过分关注已使人们忽略了其出发点——寻求共性以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因此,对中西医学差异与由此产生的二者对中医药学认知评价迥异的再次关注不是为了扩大分歧,导致相互遏制,而是为了探索共同,推进双赢。中西医结合发展以实践论证了此命题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将该命题用作为寻求中西医结合发展新突破的指导原则也具有启发性意义。中西医学两个学科之间的单纯结合已不能满足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需求,暴露了一定量的不足,而遵循该指导原则,从与二者之间均有交差点的边缘学科如系统生物学方面入手则可以拓展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领域,弥补不足,更全面地发挥该学科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学以针灸为先遣获得了全球化发展,也获得了快速借用西医学领域先进科技大补后天以养先天的绝佳机遇。然而此现况中所暴露的一系列取长而未能补短的事实也引发了我们全新的思考,即应当在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施以外部推力,在需要借取外力时也当全面分析且以适用为要,切忌拔苗助长,盲目套用。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成为中医药全球化发展领域最醒目的趋势,也必将成为继针灸之后促使中医药更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中药目前无法取得等同于西药的药品地位,一直以保健品的身份被使用是其面临的最大无奈,然而这样的现状未必对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完全不利。亚健康的普遍存在为保健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药可以全方位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以肯定的功效赢取更雄厚的资金投入与广泛先进的科研关注,再以此为基础逐步向主流医学领域迈进。
二、论中草药研发有自己知识产权新药的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草药研发有自己知识产权新药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与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孵化器的相关理论 |
2.1.1 创业孵化器的起源与历程 |
2.1.2 创业孵化器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2.1.3 创业孵化器的构成要素 |
2.1.4 创业孵化器的分类 |
2.1.5 创业孵化器的绩效影响因素 |
2.2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 |
2.3.1 商业模式定义 |
2.3.2 商业模式的维度 |
2.3.3 创业孵化器的商业模式 |
第3章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基于地区差异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评价指标的制定原则 |
3.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宏观分析 |
3.2.1 运行效率DEA分析 |
3.2.2 超效率DEA分析 |
3.3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微观分析 |
3.3.1 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对比分析 |
3.3.2 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分析 |
3.4 小结 |
3.4.1 研究结论 |
3.4.2 研究逻辑总结 |
第4章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基于“东北”与“东部”的双案例对比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基础理论模型 |
4.1.2 研究方法与材料收集 |
4.2 东北与东部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案例对比分析 |
4.2.1 背景资料 |
4.2.2 案例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1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结论 |
5.1.2 基于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视角的建议 |
5.2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2.1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研究结论 |
5.2.2 基于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建议 |
第6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2 研究局限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博士就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林下中草药 |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
8.5 本章小结 |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3)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
第一节 中草药的含义及特点 |
一、中草药的含义 |
二、中草药的特点 |
三、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史 |
第二节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简介 |
一、韩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二、日本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三、美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四、欧洲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
第三节 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 |
一、新药开发的起点和源泉 |
二、防止仿制、秘方及验方的流失 |
三、防范域外制药企业用知识产权手段占领我国中草药市场 |
四、有利于提高我国中草药研发水平 |
五、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 |
第二章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草药专利权保护 |
一、中草药专利保护的内容 |
二、获得中草药专利保护的必备条件 |
第二节 中草药行政保护 |
一、中草药行政保护的内容 |
二、中草药行政保护的条件 |
第三节 中草药的其他知识产权保护 |
一、中草药商标权保护 |
二、中草药商业秘密保护 |
三、中草药着作权保护 |
第三章 我国中草药立法保护缺失分析 |
第一节 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
一、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
二、个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
三、地方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
第二节 中草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健全 |
一、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
二、商标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三、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 |
四、着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五、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对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
第一节 中草药专利保护的行政完善 |
一、注重综合立法 |
二、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及培养专门人才 |
三、完善各部门之间的衔接 |
第二节 中草药专利保护的立法完善 |
一、完善事先知情同意制度 |
二、完善传统知识来源披露制度 |
三、完善专利公示制度 |
四、延长专利有效期限 |
第三节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一、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二、中草药科技合作应遵循的原则 |
三、建立科技合作方式的成果归属和分享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台湾的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推动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背景 |
二、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概况 |
三、各期计划的执行概况 |
四、计划各阶段执行成效 |
五、简单评述 |
(5)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 市场需求面向 |
二、 供给面向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架构与研究限制 |
一、 研究样本数方面的限制 |
二、 研究设计及取样的限制 |
第四节 名词定义 |
一、 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 |
二、 生产要素 |
三、 生物科技的定义 |
四、 中草药的定义 |
五、 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定义 |
六、 保健食品的定义 |
第五节 中草药生技产业背景分析 |
一、 全球生物科技的兴起 |
二、 全球中草药生物科技的兴起 |
三、 全球中草药保健食品盛行 |
四、 全球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 |
第六节 台湾农业兴衰与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
第七节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 |
第二章 文献探讨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技术变动分析之文献探讨 |
第二节 科技产业经济分析之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经济预测法 |
第四节 技术变动估计法 |
第五节 估计模型推导 |
第六节 数据范围与种类 |
第七节 数据源与处理 |
第三章 台湾制药产业之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草药产品与要素之市场需求 |
第二节 台湾生技新药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需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三节 台湾传统制药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关连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四章 台湾食品产业之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台湾保健食品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二节 台湾传统食品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三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生技新药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二节 传统制药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三节 保健食品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四节 传统食品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五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第六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关键子产业 |
一、 供给面向:详表5-9供给结论汇总 |
二、 要素需求面向:详表5-10要素需求结论汇总 |
三、 技术面向:详表5-11技术结论汇总 |
四、 优点 |
五、 劣点 |
六、 优点 |
七、 劣点 |
第七节 建议 |
一、 市场面 |
二、 供给技术面 |
第八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重点文献 |
经济分析文献 |
其他文献 |
二、 论文集 |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农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 |
生物科技研讨会论文集 |
其他研讨会论文集 |
三、 产业研究 |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ITIS计划 |
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 |
其他产业研究 |
四、 网站 |
国际行政部门或研究组织 |
台湾行政部门或研究组织 |
专利组织 |
民间组织 |
私人企业及其它 |
五、 英文文献 |
附录 |
一、 全球中草药生技产业背景相关图表 |
二、 台湾农业政策演进 |
三、 近期台湾农业政策及目标 |
四、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推动历程 |
五、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重点政策 |
六、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相关图表 |
七、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供需价格弹性及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估计值 |
(6)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中药现代化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问题的提出 |
3.1 中药现代化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
3.2 中药现代化系统 |
3.3 中药现代化优势难以发挥的关键障碍 |
第4章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4.1 中药研发概述 |
4.2 中药研发环境的SWOT分析 |
4.3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SWOT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5章 基于市场拓展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5.1 国外中药产品市场概况 |
5.2 中药产品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 |
5.3 基于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6章 对建立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的建议 |
6.1 重视中药基础研究 |
6.2 重视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
6.3 加强中药人才培养和教育 |
6.4 中药重点产品的市场培育 |
6.5 选择中药龙头企业培育中药跨国公司 |
6.6 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面向医药产品族设计的二维层次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医药产业及其SWOT分析 |
1.1.1 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
1.1.2 药品生命周期缩短 |
1.1.3 医药产业大合作和大竞争 |
1.1.4 医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1.1.5 供需失调 |
1.1.6 行业集中度偏低 |
1.1.7 我国医药产业SWOT分析 |
1.2 我国医药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医药产品族研究的意义 |
1.2.1 新药研发投入不足 |
1.2.2 药品剂型加工层次低 |
1.2.3 原料药出口档次低 |
1.2.4 医药产品族概念 |
1.2.5 医药产品族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4 本文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产品族 |
2.1.1 产品族提出 |
2.1.2 三维视图模型 |
2.1.3 GBOM模型 |
2.1.4 主结构模型 |
2.1.5 基于模块的产品族设计 |
2.1.6 基于参数的产品族设计 |
2.1.7 产品族协同优化设计 |
2.1.8 产品族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设计 |
2.2 医药研发 |
2.2.1 医药研发过程 |
2.2.2 医药研发创新模式 |
2.2.3 我国医药企业创新模式选择 |
2.3 医药产品组合研究 |
2.3.1 医药产品组合概念 |
2.3.2 医药产品组合研究现状 |
2.3.3 医药产品组合发展趋势和意义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概念模型 |
3.1 医药生产过程特点 |
3.1.1 医药生产过程价值链 |
3.1.2 医药产品系列性的特点 |
3.1.3 医药产品族特点 |
3.2 医药产品族分类 |
3.2.1 单一药品的医药产品族 |
3.2.2 单活性成分的多产品医药产品族 |
3.2.3 单中间体多原料药(活性成分)的医药产品族 |
3.2.4 多中间体多活性成分的医药产品族 |
3.3 医药产品族平台的设计方法 |
3.3.1 一般产品族平台设计方法 |
3.3.2 医药产品族平台设计方法的确定 |
3.4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设计 |
3.4.1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设计相关概念 |
3.4.2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设计思想 |
3.4.3 医药产品族设计一般方法 |
3.5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概念模型 |
3.5.1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概念模型框架 |
3.5.2 概念模型二维的分析方法 |
3.5.3 头孢氨苄产品族二维层次概念模型 |
3.6 小结 |
第四章 医药产品族构成维层次模型 |
4.1 医药产品族构成维特点 |
4.1.1 医药产品分类 |
4.1.2 医药产品物理构成 |
4.1.3 医药产品族与机械制造产品族构成维比较 |
4.1.4 医药产品族构成维层次设计要求 |
4.2 医药产品族构成维分析描述 |
4.2.1 医药产品族构成维层次分析 |
4.2.2 医药产品族构成维分析方法 |
4.3 构成维层次模型结构图 |
4.3.1 医药产品族构成维层次模型要求 |
4.3.2 医药产品构成维层次模型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医药产品族过程维层次模型 |
5.1 过程维分析方法与思路 |
5.1.1 质量功能展开方法(QFD) |
5.1.2 医药产品族过程维QFD规划模型 |
5.2 医药市场及患者需求空间 |
5.2.1 医药市场划分 |
5.2.2 医药市场结构 |
5.2.3 我国医药市场转变 |
5.2.4 识别患者共性需求 |
5.3 患者需求空间到治疗功能原理空间映射 |
5.4 治疗功能原理空间到物理构成空间映射 |
5.5 过程维空间映射综合分析 |
5.5.1 QFD方法描述医药产品族过程维映射关系 |
5.5.2 阿莫西林医药产品族过程维映射分析 |
5.5.3 基于构成维和过程维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二维层次模型医药产品族设计过程及优化方法 |
6.1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设计方法 |
6.1.1 由下而上设计方法 |
6.1.2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
6.2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设计框架 |
6.2.1 自顶向下设计框架 |
6.2.2 自下向上设计框架 |
6.3 医药产品族演化二维层次模型 |
6.3.1 医药产品族成分演化 |
6.3.2 医药产品族药品演化 |
6.3.3 医药产品族的演化 |
6.4 医药产品族层次模型建立 |
6.4.1 识别共性需求与非共性需求 |
6.4.2 二维层次划分和关系 |
6.4.3 医药产品族主结构确定 |
6.4.4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设计流程 |
6.5 医药产品族二维层次模型主结构选择和优化 |
6.5.1 确定各个层次设计目标 |
6.5.2 各个层次设计参数与约束 |
6.6 优化模型建立 |
6.6.1 平台参数设计 |
6.6.2 平台模型 |
6.6.3 优化模型建立 |
6.7 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
6.7.1 模型分析 |
6.7.2 优化方法分析 |
6.8 医药产品族数学优化中的过程模型 |
6.8.1 制药过程特点 |
6.8.2 系统工程 |
6.8.3 化工过程模拟系统 |
6.8.4 过程模拟系统的组成 |
6.8.5 过程模拟基本方法 |
6.9 药物固液相平衡模型 |
6.9.1 药物混合溶剂固液模型推导 |
6.9.2 模型有效性验证 |
6.9.3 模型简化 |
6.10 小结 |
第七章应用案例分析 |
7.1 诺和诺德胰岛素 |
7.1.1 胰岛素 |
7.1.2 诺和诺德胰岛素产品结构 |
7.1.3 诺和诺德胰岛素产品族构成维 |
7.1.4 诺和诺德胰岛素产品族过程维 |
7.2 华北制药集团头孢抗生素产品族研究 |
7.2.1 华北制药集团 |
7.2.2 华北制药集团头孢药产品结构 |
7.2.3 华北制药集团7-ADCA医药产品族优化模型 |
7.2.4 华北制药集团7-ADCA医药产品族优化方法 |
7.3 小结 |
第八章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安排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一章 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研究现状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第二节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理论分析框架总述 |
一、高科技产业与产业化的含义 |
二、高科技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
三、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理论与高科技产业化的技术动力系统 |
一、外部创新理论与外部技术来源 |
二、自主创新理论与内部技术来源 |
三、产业技术的多元创新趋势 |
第三节 技术转移理论与高科技产业化的技术转化系统 |
一、企业衍生与技术衍生转化方式 |
二、产学合作与技术产学转化方式 |
三、技术市场与技术交易转化方式 |
四、产业技术的多元转化趋势 |
第四节 产业集聚理论与高科技产业化的产业环境系统 |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理论依据 |
二、产业集群的要素集中机理 |
三、高科技产业集群与聚集经济效应 |
第三章 台湾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现况 |
第一节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高科技产业方向的确立期 |
二、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期 |
三、高科技产业的调整转型期 |
第二节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策略性高科技产业发展现况 |
第四章 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的技术动力子系统 |
第一节 外部技术动力系统 |
一、台湾产业外部技术动力的抉择法则 |
二、台湾产业外部技术动力的衡量指标 |
三、台湾产业外部技术动力的效率评价 |
第二节 内部技术动力系统 |
一、台湾产业内部技术动力的抉择原则 |
二、台湾产业内部技术动力的衡量指标 |
三、台湾产业内部技术动力的效率评价 |
第三节 技术动力系统的调整策略 |
一、台湾产业技术主导机制的调整原则 |
二、台湾产业技术动力调整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的技术转化子系统 |
第一节 发达国家技术转化经验的总结 |
一、美国技术成果转化的特点与功效 |
二、日本技术成果转化的特点与功效 |
三、发达国家技术转化成功经验总结 |
第二节 技术衍生转化系统 |
一、台湾企业衍生转化方式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
二、台湾企业衍生转化方式的角色分工与功能 |
三、台湾企业衍生转化方式的路径与衍生效应 |
第三节 技术产学转化系统 |
一、台湾学术机构的技术转化潜力 |
二、台湾产学技术转化的运作机制 |
三、台湾产学技术转化的效益分析 |
第四节 技术交易转化系统 |
一、台湾技术交易平台形成的国际背景 |
二、台湾技术交易市场平台的运作机制 |
三、技术中介机构与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的产业环境子系统 |
第一节 台湾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
一、台湾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
二、台湾产业地理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
三、台湾产业群聚竞争力的国际评价 |
四、台湾高科技产业群聚的转型需求 |
第二节 台湾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要素集中度 |
一、土地要素集中度 |
二、资本要素集中度 |
三、技术要素集中度 |
四、人力要素集中度 |
五、政策环境的建设 |
第三节 台湾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聚集经济效应 |
一、产业规模扩张效应 |
二、垂直分工深化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二、产业转移理论 |
第四节 博弈论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
一、产业结构 |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
一、区域分布 |
二、区域演进 |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
一、GDP总量大 |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
四、投资成本低 |
五、人才储备多 |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
七、政策环境好 |
八、区位条件优越 |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
一、产业升级 |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
一、基本格局 |
二、区域定位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
三、产业集群战略 |
四、科技人才战略 |
五、科技园区战略 |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
二、合作生产模式 |
三、良性竞争模式 |
四、资源整合模式 |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中西医学起源与发展的异同 |
2. 中西医对中医药学的认识评价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现况以及未来 |
3. 中医药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现况与未来趋势 |
4. 中药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之路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起源与发展的异同 |
1. 中西医学起源的异同 |
1.1 皆源于生活的本能行为 |
1.2 生活经验孕育并创造了医学 |
1.3 经历巫与医的合与分 |
1.4 皆得益于解剖知识的积累和探索 |
2. 中西医学发展过程的异同 |
2.1 政治背景与经济基础的异同 |
2.2 文化背景导致的异同 |
2.3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比较 |
2.4 共性探求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评价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现况以及未来 |
1. 中医药对自身的认识评价 |
1.1 中医药学的历史及现状的概述 |
1.2 中医药学对自身优势的认识 |
1.3 中医药学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
1.4 中医药对自身不足解决方案的探索 |
2. 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评价 |
2.1 西医对中医药理论基础,临床与科研的认识与评价 |
2.2 西医对中医药科学性的认识与评价 |
2.3 基于西医科学性基础上的现代中医废除论 |
3. 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影响 |
3.1 西医学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
3.2 中医药学对西医学的影响 |
4. 中西医结合的定义、发展过程、现况以及未来 |
4.1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 |
4.2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与范畴 |
4.3 中西医结合的现况 |
4.4 中西医结合的未来 |
第三部分: 中医药在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况研究 |
1. 中医药在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况 |
1.1 中医药在亚洲的发展现况 |
1.2 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现况 |
1.3 中医药在美洲的发展现况 |
1.4 中医药在大洋洲的发展现况 |
1.5 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现况 |
2. 对中医药在当今世界发展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药现况特点的原因分析 |
2.2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分析 |
3. 促进中医药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探讨 |
3.1 稳步立足国内,逐步放眼国际 |
3.2 提高中医药的国际认知度 |
3.3 推进中医药国际合法化进程 |
3.4 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
3.5 强化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
3.6 培养中医药国际人才队伍 |
4. 把握中医药的未来 |
4.1 中医药发展未来趋势 |
4.2 慎重寻求外力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
1. 中药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现况 |
1.1 中药面临巨大的世界市场 |
1.2 中药市场竞争激烈 |
1.3 中药科研渐有起色 |
2. 中药发展现况特点与启示 |
2.1 中药现代化趋势 |
2.2 中药现代化的成因 |
3. 中药国际化趋势 |
3.1 中药国际化的概念阐述 |
3.2 中药国际化趋势的具体体现 |
3.3 中药国际化的成因 |
4. 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之途所面临的制肘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
4.1 中药的发展面临文化障碍及解决方案 |
4.2 我国中药资源面临危机及其解决方案 |
4.3 我国中药业缺乏根本优势性要素,国际竞争力薄弱及其解决方案 |
4.4 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及解决方案 |
4.5 中药业的商业运作不够成熟及解决方案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中草药研发有自己知识产权新药的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与商业模式研究[D]. 杨义兵. 吉林大学, 2020(01)
- [2]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3]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D]. 姜洋.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4]台湾的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J]. 范旭辉,罗勇.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3(11)
- [5]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D]. 洪永裕.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6]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D]. 李光耀. 沈阳药科大学, 2011(01)
- [7]面向医药产品族设计的二维层次模型与方法研究[D]. 王水. 天津大学, 2010(10)
- [8]台湾高科技产业化系统运行研究[D]. 熊俊莉. 厦门大学, 2009(11)
- [9]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10]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D]. 黄圣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