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巾细菌总数检测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梁锐[1](2019)在《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弗氏柠檬酸杆菌对不锈钢腐蚀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再生水回用于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作为补充水,在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增大了发电厂循环冷却系统凝汽器管材微生物腐蚀的潜在风险。论文以再生水回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为背景,以再生水中分离出来的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简称C.freundii)为实验菌种,研究凝汽器不锈钢管材(Stainless steel 317,316L 和 304,简称 SS317,SS316L 和 SS304)表面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生物膜特性、腐蚀行为及其控制。论文运用水化学、环境生物化学、表面化学和电化学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再生水环境中弗氏柠檬酸杆菌在不锈钢表面的粘附特性,生物膜结构、代谢产物、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简称EPS)组分;阐明了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还原性S离子、EPS与不锈钢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循环冷却水环境中缓蚀剂对C.freundii生物膜的控制机理,为再生水资源化利用过程水质控制,控制微生物腐蚀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测试不锈钢表面接触角,获得的了发电厂凝汽器常用的不锈钢材质SS317、SS316L、SS304表面热力学参数,发现3种不锈钢表面具有疏水性,细菌粘附到不锈钢表面是一个自发过程;3种不锈钢表面疏水性的顺序为SS317>SS316L>SS304。平行板流动池动态粘附实验表明微生物在SS317和SS316L表面粘附动力学常数(k)大于SS304。(2)循环水中分离得到C.freundii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将循环水中S042-离子还原为S2-离子。C freundii代谢产物EPS中主要组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多糖大于蛋白质的含量。EPS携带的官能团主要有O-H、N-H和C-O-C、少量含磷或含硫基团。(3)C.freundii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S离子改变了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组成和结构,促进不锈钢的表面腐蚀。S2-离子与不锈钢表面溶解的Fe2+、Ni2+等反应形成FeS和NiS等腐蚀产物,打破原先钝化膜的生成和溶解平衡,抑制了不锈钢钝化膜中氧化物生成。还原性S离子存在下,SS304、SS316L和SS317表面电化学阻抗值与空白相比均有所下降。3种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硫化程度差异明显,其表面硫化物含量顺序为SS304>SS316L>SS317。(4)从C.freundii分离出的LB-EPS和TB-EPS在循环水中对不锈钢表面金属元素的溶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循环水中3种不锈钢表面各金属元素溶解速率不同,溶解规律基本相同:Fe>Ni>Cr>Mn。在含TB-EPS或LB-EPS的循环水中,SS304、SS316L和SS317表面的Fe元素质量溶解率分别下降30.61%、24.20%和27.43%或 77.95%、86.70%和 83.96%。TB-EPS 与 LB-EPS 相比,LB-EPS 对金属表面元素的溶解抑制作用更明显。EPS中多糖中带负电官能团如糖醛酸、-COOH和(HO)2OP-与不锈钢表面金属元素如Fe、Ni、Cr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金属有机配合物,最终在不锈钢表面形成高电阻、低电导的稳定聚合物膜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不锈钢腐蚀。不锈钢表面电化学参数的变化揭示在SS317和SS316L表面形成的EPS有机膜比SS304具有更高的电阻和更低的导电特性。(5)采用缓蚀剂羟基乙叉二膦酸(Hydroxy ethyl fork phosphonic acid,简称HEDP)/膦酰基丁烷三竣酸(Phosphono butane-1,2,4-tricarboxylic acid,简称 PBTCA)镀膜后的3种不锈钢表面张力值(γTot,总表面自由能值(ΔGTot)比不镀膜不锈钢的表面张力值有所提高,不锈钢的表面疏水性均有降低。在HEDP/PBTCA存在条件下,微生物在3种不锈钢表面粘附动力学常数(k)值均有降低。在HEDP/PBTCA存在条件下,C.freundii在SS317,SS316L和SS304表面粘附顺序为SS317>SS316L>SS304。(6)缓蚀剂PBTCA/HEDP存在下,SS304、SS316L和SS317表面极化阻抗值相比较未添加缓蚀剂的极化阻抗值分别提高了 68.8%~93.4%和63.3%~95.3%。添加缓蚀剂HEDP/PBTCA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粘附,减少其生长代谢过程产生的还原性S离子,最终使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中硫化物含量下降。HEDP与PBTCA相比,PBTCA的缓蚀效果优于HEDP的缓蚀效果。3种不锈钢相比,虽然SS317表现出较强微生物的粘附能力,但依然显示出良好的耐微生物腐蚀的特性。
徐艺芮[2](2017)在《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试片的研究与评价》文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寻找快速简便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对比现有广泛应用的商品化测试片,采用覆膜-载体结构制备微生物测试片,通过基础培养基配方的改良、测试片材料的选择、以及测试片结构的优化,最终制备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并对测试片的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对不同配方培养基的性能比较,最终确定了菌落总数测试片和大肠菌群测试片所用培养基的配方。菌落总数测试片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5g/L、吐温80 0.025g/L、胰蛋白胨6.25g/L、酵母粉1.25g/L;大肠菌群测试片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3g/L、乳糖5g/L、氯化钠7g/L、磷酸氢二钾3.4g/L、磷酸二氢钾1g/L、蛋白胨15g/L。通过对不同测试片材料的性能验证、以及不同测试片结构的比较,最终确定了测试片的最佳制作方法:(1)根据优化结果配制培养基,加入显色剂,搅拌均匀,加入胶凝剂,同时人工搅拌或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培养基,使得胶凝剂能在培养液中混合均匀;(2)将上述复配含冷水可溶胶凝剂的培养基浸渍两种无纺布3min,使无纺布浸满培养基;0.45μm的尼龙滤膜浸渍上述不含胶凝剂的培养基;由下至上依次叠放浸渍了含冷水可溶胶培养基的银河牌薄层无纺布、厚层无纺布和滤膜,叠放完成后置于55℃烘箱干燥,干燥4-6h即得到载体结构;(3)将3mm厚的垫圈作为下层,载体结构作为中层,4.5mm厚度的垫圈作为上层,组合制得三层“夹心”结构,即为测试片主体结构;(4)将测试片主体结构粘合于有粘性的底板基材上,覆盖上厚度为0.6mm的PET覆盖片材,即完成测试片的制备;(5)按照上述方法制作的简易装置放入铝箔包装袋中。辐照灭菌,辐照剂量为15KGy。通过与国标方法比较,验证了所制备测试片的性能。结果显示,菌落总数测试片在接种实验菌种后,其检测时间为20h。在测试片精确度实验中,测试片平均符合度为103.56%,菌落检出率大于国标法。大肠菌群测试片在接种实验菌种后,其检测时间为24h。在测试片精确度实验中,测试片平均符合度为70.16%,菌落检出率小于国标法。但测试片的特异性良好,仅有大肠菌群能在测试片上生长并显色。
张军成[3](2016)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浓度对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浓度对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影响,以规范该法在食品细菌菌落总数测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细菌定量培养的方法,观察含不同浓度TTC营养琼脂培养基对不同细菌生长形成菌落数的影响。将不同稀释度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纯培养物各1mL,分别依次接种到TTC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5、0.10g/L的平板计数琼脂中,同时设空白对照和盐水试剂对照,观察菌落生长状况。结果大肠埃希菌在不同TTC浓度培养基中均能正常生长,其形成菌落数不受影响。培养基中含TTC质量浓度≥0.05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形成有明显影响,≥0.02g/L对蜡样芽胞杆菌的菌落数形成有明显影响。结论培养基中含TTC浓度≤0.10g/L对大肠埃希菌生长基本无影响,>0.02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生长均会产生影响。
潘发琼,尼海峰,谭小刚,李栋钢[4](2015)在《红四氮唑在川味复合调味料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实验采用加入不同浓度的红四氮唑溶液对川味复合调味料(如红汤火锅底料、青花椒鱼调料、鸡精调味料)中的菌落总数检测的影响,从而验证川味复合调味料在菌落总数检测过程中红四氮唑溶液加入的最佳浓度,进而验证红四氮唑用于鸡精调味料菌落总数检测的科学性。
李丹[5](2013)在《产氢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制氢法弥补了传统制氢法的诸多缺点而得到重视,厌氧发酵制氢是生物制氢的一种方法,具有产氢效率高、产氢效果稳定且价格低廉等优点。从本实验室CSTR中分离到一株产氢菌,命名为Pectinatus sp.L6。本实验考察了在间歇产氢装置中培养温度对产氢菌L6发酵产氢的影响,并研究了在五种不同培养温度下pH值、干重、液相末端产物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产氢菌L6脱氢酶活性即DHA的测定条件以及培养温度对DHA的影响。产氢菌L6产氢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氢菌L6在五个不同培养温度下生长及产氢能力最好的是35℃,其它培养温度下产氢菌L6生长及产氢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30℃、40℃、25℃、45℃。在35℃的培养温度下,产氢菌L6的产气速率在培养33h时有最大值84.7mL/h,产氢菌L6的产氢速率在培养7h时迅速增加并在培养17h时基本稳定,产氢速率在培养34h时有最大值72.1mL/(L·h),在培养64h时产氢菌L6几乎不产氢;在培养40h时,产氢菌L6单位时间干重的增加量有最大值579mg/L;产氢菌L6的初始pH值为6.13,培养12h时pH值急剧下降至4.37,培养64h时基本稳定在4.45;产氢菌L6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培养28h时丁酸的百分含量达最大值86.1%,此时乙酸、丙酸和乙醇的百分含量依次为8.3%、3.9%和1.3%,产氢菌L6的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发酵。其它四个培养温度下各指标虽然没有培养35℃时的效果好,但是基本规律与培养35℃时保持一致,在培养温度分别为3℃、40℃、25℃和45℃时,产氢菌L6的最大产氢速率分别为59.0mL/(L·h)、51.0mL/(L·h)、31.8mL/(L·h)、23.9mL/(L·h)。通过对DHA的四种测定方法优缺点的对比,最终选择TTC-DHA法测定产氢菌L6的DHA。研究结果表明,TTC-DHA法中产氢菌L6的DHA最佳测定条件为:菌液的离心转速为6000rpm,离心时间为10min,最佳吸收波长为480nm,水浴温度35℃,显色反应时间4h,TF萃取时间为1Omin,萃取剂丙酮的最佳加入量为5mL,TTC-DHA法标准曲线的还原时间为10min,Tris-HC1(pH=8.4)、TTC 标液、Na2SO3(0.36%)溶液和 Na2S204 的最佳加入量依次为2mL、2mL、1mL和5mg。产氢菌L6在五个不同培养温度下DHA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35°C、30°C、40°C、25°C、45°C,说明产氢菌L6的产氢能力及生长状况越好,其DHA也越高。培养35°C时产氢菌L6的DHA最高,DHA增加、稳定在最佳范围内及有所下降的三个时期分别为:Oh至24h,28h至48h,52h至64h。初始TF值为27mg/L,在培养32h时有最大值133mg/L,在培养64h时下降至94mg/L。
张莉莉[6](2011)在《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屡有发生。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在内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是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细菌总数快速检测纸片的研制从氯化三苯四氮唑(TTC)的添加、培养基营养成分的优化、pH值调整和纸片干燥方式等方面对细菌总数快速检测纸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TTC(用量80μ,g/mL),葡萄糖(用量5 mg/mL)和牛肉膏(用量3 mg/mL),调节pH值至6.5-7.0,自制纸片的灵敏度得到了提高。纸片法与国标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2)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研制从培养基pH值、溴甲酚紫最佳浓度的确定、脱氧胆酸钠最佳浓度的确定和纸片制备条件的选择等方面,对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调节pH值至6.62±0.2,在培养基中添加溴甲酚紫(0.064 mg/mL),脱氧胆酸钠(1 mg/mL),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吹干方式,自制纸片的灵敏度得到了提高。其假阳性率为3.3%,假阴性率为2.5%,可以用于食品安全中大肠菌群的监督检验。
邬晓勇,何钢,颜军,郭晓强,姚倩,苟小军[7](2011)在《抗菌肽抑菌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建立一种在抗菌肽分离、纯化过程中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抑菌活性的方法。以微量稀释法为基础,利用氯化三苯四氮唑的显色原理设计了简单的显色MIC方法,且用该方法与K-B以及常规微量稀释法做了3种标准菌株的对比。与K-B法及常规微量稀释法相比,TTC微量稀释法可以准确地判断细菌生长抑制终点,得到确切的结果。TTC微量稀释法反应灵敏,操作简便,尤其适合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跟踪检测抗菌肽的活性。
李二卫[8](2010)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平板菌落计数法、菌落总数测试片法检验方法和TTC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提高食品样品菌落总数检验的灵敏度和检出率。方法:我们按照国家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菌落总数测试片法检验方法以及在平板计数培养基加人1%氯化三苯甲基四氮唑(TTC)指示剂,使菌落着色,从而将菌落样品残渣微粒区分开来,以提高判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我们测定了142份样品,平板菌落计数法检验方法合格125份,菌落总数测试片法培养合格122份,TTC培养基法合格117份。结论:3种方法无明显差异,以TTC琼脂法在一定范围内灵敏度和检出率最好。
张小华,陶冠红,周广生,黄文强,李锋涛,陈锡平[9](2009)在《TTC比色法测定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被包合后,其体外抗菌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原料药溶液和相应浓度的包合物溶液,在以O78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的情况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作为细菌是否存活的显色剂,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在体外试验条件,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包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与其原料药是相同,体外抗菌活性未受影响。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抗菌活性的测定。
解军[10](2008)在《脱氢酶活性测定水中活体藻含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加速了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进程,其后果是在气候适宜时导致藻类的大量繁殖代谢。由于藻类致臭、密度低、沉淀效果差,给以湖泊水库为水源的饮用水生产带来诸多危害;同时,藻类还产生毒素,对人类的饮水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解决富营养化水源给水处理技术,特别是藻类的去除,直接关系到人们饮水安全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衡量藻类去除效果的定量检测方法是杀藻除藻研究的必须条件,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将有助于该项研究的普及和深入。目前,常用的藻类检测方法如平板计数法、叶绿素a法等步骤繁琐、检测结果不稳定,误差较大。由于这两种方法本身特有的局限性,广泛适用于各种杀藻除藻技术处理后的水样比较困难,尤其是不能定量测定杀藻处理后活体藻的含量。因此,需要有一种更加快速、稳定、实用的测定水中活体藻类含量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探讨了利用检测藻类脱氢酶活性来间接测定活体藻类含量的方法。脱氢酶是一类蛋白质,能够激活某些特殊的氢原子,使这些氢原子被适当的受氢体转移而将原来的物质氧化。在氧化过程中,脱氢酶是作用在代谢物上的第一个酶,为生物体提供必不可少的能量和还原当量。生物体的脱氢酶活性(DHA)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物体的活性状态,能直接表示生物细胞对其基质降解能力的强弱。因此,脱氢酶活性检测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生化处理、细菌菌落总数检验、水质毒性检验、土壤污染评价等研究与应用领域。脱氢酶活性可以通过加入人工受氢体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的办法进行检测,其最重要的优点是在反应期间使颜色增加和生物学条件下的不可逆性:当微生物细胞内有生物氧化(即脱氢反应)时,TTC便接受氢原子而被还原成红色的TF(Triphenyl Formazane,三苯甲(月朁)),通过红色的TF生成速度来确定脱氢酶活性。本文提出了通过测定藻细胞脱氢酶活性,测定含藻水样中活体藻的含量的方法。选择使用TTC作为显色剂。通过波长扫描确定了TF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7nm。研究了藻类不同pH值环境、发色培养温度、发色培养时间、TTC浓度对藻类脱氢酶酶促反应的影响,确定使用0.8%的TTC溶液,在pH值8.4的环境中,于32±1℃水浴中暗处发色培养1h为最佳反应条件。为了使脱氢酶的酶促反应快速终止,保证反应速率计算的准确性,比较了几种终止剂甲醛、乙醇、丙酮、浓硫酸对藻类脱氢酶的灭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甲醛的效果最好,而且不会像浓硫酸那样使藻类和滤膜变色,影响比色分析。所以,研究选择甲醛为终止剂,加入量为1mL。为了将藻细胞脱氢酶酶促反应中生成的TF萃取出来,克服藻细胞叶绿素的干扰,研究了多种单组份、双组份萃取剂对叶绿素、酶促反应生成的TF的萃取能力,确定以4mL丙酮与5mL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做萃取剂。脱氢酶活性需要通过酶促反应生成TF的速度来表征,因此需要使用TF标准曲线来定量。制作标准曲线需要使用还原剂将TTC还原为TF。研究中比较了制作标准曲线时两种还原剂硫化钠和连二亚硫酸钠的稳定性与还原反应速度,发现硫化钠做还原剂生成的TF较稳定。同时筛选比较了硫化钠浓度、还原反应时间对TTC还原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1mL 8%硫化钠溶液作还原剂,还原反应时间5分钟。依据上述各反应条件研究结果确定藻类脱氢酶活性的最佳检测条件为: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1)缓冲溶液、pH=8.4的反应环境中,加入1mL0.8%的TTC溶液,水浴温度32±1℃、发色培养1h,使用双组分萃取剂——4mL丙酮和5mL石油醚的混合溶剂进行萃取。本研究将TTC-脱氢酶活性检测法应用于水体中活体藻类含量的检测之中,水样取10~1000mL,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μg TF/mL·h,最佳测定范围为0.014~6.00μg TF/mL·h,在此范围内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0.9999。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活体藻含量测定,测定结果与水样体积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73;检测从某植物园映日湖、植物园喷泉、山大南区喷泉、植物园内小河四个不同地点取回的水样,在实验室培养0、15、30、45天后,其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叶绿素a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9、0.9728、0.9855、0.9325。本方法应用于杀藻处理后的藻类的检测。当藻类细胞没有发生溶裂,细胞形态没有被破坏时,计数法无法辨别藻体死活;而叶绿素a法在叶绿素还未氧化变色或颜色变化不明显时,无法定量测定活体藻含量,显示杀藻、抑藻效果。本方法克服了上述两方法的缺陷,较好地反应出杀藻剂使用前后活体藻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尤其对于那些氧化能力适中、能够抑制藻类活性又不使其细胞内物质溶出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化学药剂的杀藻实验研究,其灵敏性优于叶绿素a法。本文从酶作用动力学的角度,对本研究涉及的藻类脱氢酶酶促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对pH、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进行了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基本符合理论解释,为本研究的结果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总之,本文将脱氢酶活性检测基本原理应用于淡水中活体藻类含量的测定,并系统研究了该方法的发色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终止剂、萃取剂等反应操作条件。与现有的脱氢酶活性检测、淡水藻类含量测定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通常的脱氢酶活性检测均使用单组分有机溶剂做萃取剂。本文研究确定使用双组分萃取剂,克服了单组分萃取剂易受藻细胞叶绿素干扰的缺点,提高了对藻细胞内脱氢酶促反应生成的TF的萃取效果。(2)克服了计数法在形态上无法辨别藻体死活、叶绿素a法在叶绿素未变色或变色不明显时无法准确定量测定活体藻含量的缺点,可以更准确定量测定活体藻类含量,解决了一些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杀藻后,水中活体藻含量定量测定的问题。
二、纸巾细菌总数检测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纸巾细菌总数检测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弗氏柠檬酸杆菌对不锈钢腐蚀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研究概述 |
1.3 不锈钢概述 |
1.3.1 不锈钢分类 |
1.3.2 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金属元素的作用 |
1.4 不锈钢的钝化 |
1.4.1 不锈钢钝化膜的组成与结构 |
1.4.2 影响钝化膜稳定性的因素 |
1.5 微生物腐蚀 |
1.5.1 微生物存在及危害 |
1.5.2 微生物在金属材料表面粘附 |
1.5.3 生物膜及其结构特性 |
1.5.4 还原性S离子对金属材料的腐蚀影响 |
1.5.5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EPS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
1.5.6 微生物控制及金属的腐蚀防护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不锈钢试片和电极的准备 |
2.1.2 实验用水 |
2.1.3 培养基的选取 |
2.1.4 菌种的富集 |
2.1.5 C.freundii代谢过程还原性S离子的提取 |
2.1.6 胞外聚合物EPS的制备及测量 |
2.2 动态粘附实验分析方法 |
2.2.1 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分析 |
2.2.2 接触角的测试分析 |
2.2.3 不锈钢表面动态粘附实验 |
2.2.4 镀膜不锈钢表面动态粘附实验 |
2.2.5 电泳淌度和疏水性 |
2.3 C.freundii生物膜分析 |
2.3.1 C.freundii细菌形态、生物膜形貌和元素能谱分析 |
2.3.2 C.freundii生长动力学特性研究 |
2.3.3 C.freundii脱氢酶含量测定 |
2.3.4 还原性S离子的测试 |
2.3.5 C.freundii胞外聚合物分析 |
2.4 实验测试分析方法 |
2.4.1 不锈钢表面粘附力测试 |
2.4.2 不锈钢电极表面电化学测试 |
2.4.3 不锈钢表面化合物组分分析 |
2.4.4 ICP-MS仪器分析方法 |
3 C.freundii在不锈钢表面粘附及生物膜代谢组分分析 |
3.1 C.freundii生长特性分析 |
3.1.1 C.freundii细菌形态观察 |
3.1.2 C.freundii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动力学特性 |
3.1.3 C.freundii脱氢酶浓度分析 |
3.2 不锈钢表面热力学参数分析 |
3.3 不锈钢表面粘附及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
3.3.1 C.freundii在不同不锈钢表面动态粘附规律 |
3.3.2 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的疏水性和Zeta电位 |
3.4 生物膜表面代谢组分分析 |
3.4.1 循环水中硫酸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3.4.2 不锈钢表面C.freundii代谢产物EPS组分分析 |
3.4.3 C.freundii生物膜中EPS所含官能团分析 |
3.4.4 循环水中不锈钢表面生物膜形貌特征分析 |
3.5 小结 |
4 C.freundii代谢过程还原性S离子对不锈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4.1 还原性S离子对不锈钢表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4.1.1 动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的测试 |
4.1.2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
4.2 还原性S离子对不锈钢表面化学组分的影响 |
4.2.1 不锈钢表面元素分析 |
4.2.2 不锈钢表面化合物组分分析 |
4.2.3 还原性S离子与不锈钢表面作用机制分析 |
4.3 小结 |
5 胞外聚合物EPS对不锈钢表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1 LB-EPS和TP-EPS对不锈钢表面粘附力的影响 |
5.1.1 LB-EPS和TB-EPS组分的测定 |
5.1.2 LB-EPS和TB-EPS对不锈钢表面粘附力的影响 |
5.2 LB-EPS和TP-EPS对不锈钢表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5.2.1 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试 |
5.2.2 不锈钢表面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5.3 LB-EPS/TB-EPS对不锈钢表面元素溶解的影响 |
5.4 LB-EPS/TB-EPS对不锈钢表面化学组分的影响 |
5.4.1 LB-EPS/TB-EPS存在下不锈钢表面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5.4.2 LB-EPS/TB-EPS存在下不锈钢表面外层化合物特征分析 |
5.4.3 LB-EPS/TB-EPS对不锈钢表面作用机理分析 |
5.5 小结 |
6 缓蚀剂对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6.1 缓蚀剂对不锈钢表面粘附的影响 |
6.1.1 缓蚀剂对不锈钢表面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
6.1.2 缓蚀剂对微生物在不锈钢表面粘附的影响 |
6.1.3 缓蚀剂对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疏水性和Zeta电位影响 |
6.2 缓蚀剂对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6.2.1 动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的测试 |
6.2.2 不锈钢表面电化学交流阻抗的测试 |
6.3 缓蚀剂对不锈钢表面腐蚀产物影响 |
6.3.1 缓蚀剂HEDP/PBTCA不锈钢试片表面XPS分析 |
6.3.2 缓蚀剂存在下不锈钢表面最外层化合物特征分析 |
6.3.3 不锈钢表面缓蚀机理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试片的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细菌总数的概述 |
1.1.1 细菌总数的定义 |
1.1.2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
1.1.3 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的研究 |
1.2 大肠菌群的概述 |
1.2.1 大肠菌群的定义与分布 |
1.2.2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
1.2.3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研究 |
1.3 测试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耗材 |
2.1.2 菌株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样品来源 |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6 溶液及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及计数 |
2.2.2 测试片结构的确定 |
2.2.3 测试片结构性能优化实验 |
2.2.4 灭菌方式的改良 |
2.2.5 落总数测试片的优化及评价 |
2.2.6 大肠菌群测试片的研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滤膜-无纺布载体结构的确定 |
3.1.1 不同载体结构可行性实验结果 |
3.1.2 测试片主体结构实验 |
3.2 测试片结构性能优化结果 |
3.2.1 测试片材料选择 |
3.2.2 测试片结构优化实验 |
3.3 灭菌方式的选择 |
3.3.1 不同灭菌方式效果 |
3.3.2 辐照剂量的确定 |
3.4 落总数测试片的优化及评价 |
3.4.1 基础培养基选择实验 |
3.4.2 培养基改良单因素实验 |
3.4.3 培养基正交实验 |
3.4.4 评价实验 |
3.5 大肠菌群测试片的优化及评价 |
3.5.1 大肠菌群基础培养基的选择 |
3.5.2 大肠菌群测试片显色剂的选择 |
3.5.3 大肠菌群抑制剂的筛选 |
3.5.4 促进剂的筛选 |
3.5.5 大肠菌群测试片的制作 |
3.5.6 大肠菌群测试片评价实验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3)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浓度对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菌液制备: |
1.2.2 TTC培养基制备: |
1.2.3 接种细菌培养: |
2 结果 |
2.1 菌落性状 |
2.2 菌落数比较 |
3 讨论 |
(4)红四氮唑在川味复合调味料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无菌 TTC 溶液的制备 |
1.2.2 无菌 TTC 琼脂的制备[2-4] |
1.2.3 样品处理及试验操作方法 |
1.2.3.1 样品稀释度选择 |
1.2.3.2 样品处理与试验操作 |
1.2.4 观察与计数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红汤火锅底料、青花椒鱼调料平板菌落总数测试结果详见表 1。 |
2.2 鸡精调味料菌落总数结果见表 3。 |
3 结论 |
(5)产氢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制氢的概述 |
1.2 厌氧发酵制氢的研究进展 |
1.2.1 常见厌氧发酵制氢的菌群 |
1.2.2 影响厌氧发酵制氢的因素 |
1.2.3 厌氧发酵制氢的问题及展望 |
1.3 脱氢酶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
1.3.1 脱氢酶在微生物中的作用 |
1.3.2 脱氢酶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1.4 课题背景 |
1.4.1 课题来源 |
1.4.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2 主要试剂 |
2.3 培养基配制方法 |
2.4 菌种来源 |
2.5 间歇产氢实验 |
2.6 影响产氢能力指标的测定方法 |
2.6.1 产气率的测定方法 |
2.6.2 产氢率的测定方法 |
2.6.3 其它指标的测定方法 |
2.7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7.1 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原理 |
2.7.2 四种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7.3 TTC-DHA法中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
2.7.4 TTC-DHA法测定脱氢酶活性的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对产氢菌产氢能力影响的研究 |
3.1 温度对产气速率及产氢速率的影响 |
3.1.1 温度对产氢菌L6产气速率的影响 |
3.1.2 温度对产氢菌L6产氢速率的影响 |
3.2 温度对产氢菌L6干重的影响 |
3.2.1 干重烘干时间的研究 |
3.2.2 产氢菌L6干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
3.3 温度对产氢菌L6 pH值的影响 |
3.4 温度对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氢菌脱氢酶活性的研究 |
4.1 TTC-DHA法中测定条件的研究 |
4.1.1 离心转速的研究 |
4.1.2 离心时间的研究 |
4.1.3 吸光度波长的研究 |
4.1.4 水浴温度的研究 |
4.1.5 显色反应时间的研究 |
4.1.6 TF萃取时间的研究 |
4.2 TTC-DHA法中主要试剂加入量的研究 |
4.2.1 TTC含量对Tris-HC1加入量的影响 |
4.2.3 萃取剂丙酮加入量的研究 |
4.3 TTC-DHA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1 不同浓度系列的TTC溶液的配制 |
4.3.2 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研究 |
4.3.3 Na_2S_2O_4加入量的研究 |
4.3.4 还原时间对标准曲线的影响 |
4.4 温度对产氢菌L6 DHA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细菌总数的概述 |
1.1.1 细菌总数的定义 |
1.1.2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
1.1.3 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 大肠菌群的概述 |
1.2.1 大肠菌群的定义 |
1.2.2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2章 滤纸片的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试剂的配置 |
2.1.4 菌种 |
2.1.5 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江门的中速定性厚滤纸 |
2.2.2 新华中速定性薄滤纸 |
2.2.3 新华中速定性厚滤纸 |
2.3 小结 |
第3章 细菌总数快速检测纸片的制备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剂 |
3.1.2 试验仪器和材料 |
3.1.3 菌种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菌培养及计数 |
3.2.2 TTC最佳浓度的选择 |
3.2.3 培养基营养成分的优化 |
3.2.4 培养基pH值的调整 |
3.2.5 纸片干燥方式的选择 |
3.2.6 灵敏度试验 |
3.2.7 与国标法比较试验 |
3.2.8 重复性试验 |
3.2.9 检测范围试验 |
3.2.10 保存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细菌培养及计数结果 |
3.3.2 TTC最佳浓度的确定 |
3.3.3 培养基营养成分的优化 |
3.3.4 培养基pH值的调整 |
3.3.5 纸片干燥方式的选择结果 |
3.3.6 灵敏度试验结果 |
3.3.7 与国标法比较试验结果 |
3.3.8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3.9 检测范围试验结果 |
3.3.10 保存试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制备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剂 |
4.1.2 材料与仪器 |
4.1.3 试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
4.1.4 大肠菌群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备 |
4.1.5 菌种 |
4.2 试验方法 |
4.2.1 培养基pH值的确定 |
4.2.2 溴甲酚紫最佳浓度的确定 |
4.2.3 脱氧胆酸钠最佳浓度的确定 |
4.2.4 纸片制备条件的选择 |
4.2.5 干扰试验 |
4.2.6 重复性试验 |
4.2.7 假阳性率试验 |
4.2.8 假阴性率试验 |
4.2.9 检测范围试验 |
4.2.10 保存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培养基pH值的确定 |
4.3.2 溴甲酚紫最佳浓度的确定 |
4.3.3 脱氧胆酸钠最佳浓度的确定 |
4.3.4 纸片制备条件的选择结果 |
4.3.5 干扰试验结果 |
4.3.6 重复性试验结果 |
4.3.7 假阳性试验结果 |
4.3.8 假阴性试验结果 |
4.3.9 大肠菌群检测范围试验结果 |
4.3.10 保存试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滤纸片的选择 |
5.1.2 细菌总数快速检测纸片的制备 |
5.1.3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制备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介绍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抗菌肽抑菌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TTC浓度对菌生长的影响 |
1.2.2 K-B琼脂扩散法 |
1.2.3 微量稀释法 |
1.2.4 TTC微量稀释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TC浓度对测定菌生长的影响 |
2.2 K-B琼脂扩散法药敏结果 |
2.3 微量稀释法药敏结果 |
2.4 TTC微量稀释法药敏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
1.1.2 TTC琼脂 |
1.1.3 菌落总数测试片 |
1.1.4 样品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TTC比色法测定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2.1 药物 |
1.2.2 试验菌株 |
1.2.3 肉汤培养基 |
1.2.4 4%TTC溶液 |
1.2.5 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及其包合物原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试验菌种悬液的制备 |
2.2 TTC肉汤显色液 |
2.3 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及其包合物使用液的配制 |
2.4 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及其包合物抗菌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及其包合物抗菌活性 |
3.2 菌接种量、体外培养时间及TTC浓度的对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 |
3.2.1 菌接种量 |
3.2.2 体外培养时间 |
3.2.3 TTC浓度 |
3.3 TTC比色法的应用价值 |
4 结语 |
(10)脱氢酶活性测定水中活体藻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藻类对水质的不利影响 |
1.1.2 藻类对自来水厂设施、水处理药剂量的影响 |
1.2 水源水除藻技术及除藻作用机理 |
1.2.1 化学法杀藻 |
1.2.2 生物法除藻 |
1.2.3 物化法除藻 |
1.2.4 物理法灭藻 |
1.3 现有藻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杀藻适用性 |
1.3.1 直接镜检法—计数法 |
1.3.2 DO法 |
1.3.3 浊度法 |
1.3.4 叶绿素a(Chla)法 |
1.3.5 荧光法 |
1.4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 脱氢酶对生物体的重要意义 |
1.5.1 酶 |
1.5.2 脱氢酶 |
1.6 脱氢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
1.6.1 原理 |
1.6.2 检测方法 |
1.7 脱氢酶活性检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1.7.1 废水生化处理 |
1.7.2 细菌菌落总数检验 |
1.7.3 水质毒性检验 |
1.7.4 土壤污染评价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藻脱氢酶酶促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1.3 水样 |
2.2 方法原理 |
2.3 TF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1 实验步骤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脱氢酶酶促反应环境的PH值 |
2.4.1 实验步骤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脱氢酶酶促反应的温度 |
2.5.1 实验步骤 |
2.5.2 结果与讨论 |
2.6 脱氢酶酶促反应的时间 |
2.6.1 实验步骤 |
2.6.2 结果与讨论 |
2.7 脱氢酶酶促反应终止剂的选择 |
2.7.1 实验步骤 |
2.7.2 结果与讨论 |
2.8 TTC浓度的确定 |
2.8.1 实验步骤 |
2.8.2 结果与讨论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萃取剂的选择 |
3.1 萃取溶液中TF的能力 |
3.1.1 实验步骤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藻类叶绿素对萃取的影响 |
3.2.1 实验步骤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萃取脱氢酶酶促反应生成的TF的能力 |
3.3.1 实验步骤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最佳萃取剂的确定 |
3.4.1 实验步骤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萃取剂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准曲线制作条件的研究 |
4.1 还原剂的选择 |
4.1.1 实验步骤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还原剂浓度的确定 |
4.2.1 实验步骤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制作标准曲线时反应时间的确定 |
4.3.1 实验步骤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丙酮-石油醚成分比例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4.1 实验步骤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氢酶检测法测定活体藻类含量的应用研究 |
5.1 脱氢酶活性表征藻类含量 |
5.2 脱氢酶活性法适用范围、最低检出浓度 |
5.2.1 最低检出浓度 |
5.2.2 最佳测定范围 |
5.3 脱氢酶活性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 |
5.3.1 实验步骤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脱氢酶活性法与叶绿素A法的比较 |
5.4.1 脱氢酶活性法与叶绿素a法相关性 |
5.4.2 脱氢酶活性法与叶绿素a法精密度的比较 |
5.5 杀藻实验后水中活体藻类测定 |
5.5.1 实验步骤 |
5.5.2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藻类脱氢酶酶促反应机理探讨 |
6.1 PH对脱氢酶酶促反应的影响 |
6.2 温度对脱氢酶酶促反应的影响 |
6.3 脱氢酶酶促反应的生物化学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纸巾细菌总数检测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弗氏柠檬酸杆菌对不锈钢腐蚀机理及控制研究[D]. 梁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试片的研究与评价[D]. 徐艺芮.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
- [3]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浓度对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影响[J]. 张军成. 江苏预防医学, 2016(04)
- [4]红四氮唑在川味复合调味料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J]. 潘发琼,尼海峰,谭小刚,李栋钢.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5(01)
- [5]产氢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条件研究[D]. 李丹.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03)
- [6]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研究[D]. 张莉莉. 南昌大学, 2011(04)
- [7]抗菌肽抑菌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 邬晓勇,何钢,颜军,郭晓强,姚倩,苟小军. 生物学通报, 2011(04)
- [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探讨[J]. 李二卫.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8)
- [9]TTC比色法测定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J]. 张小华,陶冠红,周广生,黄文强,李锋涛,陈锡平. 科技资讯, 2009(35)
- [10]脱氢酶活性测定水中活体藻含量的研究[D]. 解军. 山东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