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营养成分分析

艾蒿营养成分分析

一、美观马先蒿根营养成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万利,陆耕宇,乔娟娟,谢国勇,秦民坚[1](2021)在《太白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太白参为列当科马先蒿属大卫氏马先蒿、美观马先蒿及邓氏马先蒿等植物的根,在民间常作为名贵滋补药使用,主治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等症。研究表明,太白参含有环烯醚萜苷、苯丙素苷、酚酸、脂肪酸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老年性痴呆、延缓衰老、保肝等药理作用。对太白参药材的基原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综述,可为太白参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何怡帆[2](2020)在《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是我省重大工程,线路途径成都的都江堰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和小金县,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偏弱。整条线路拥有都江堰(青城山)、映秀古镇、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等诸多名胜景点,生态脆弱。轨道线路的修建势必会进行边坡开挖,影响边坡稳定性,破坏边坡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开展沿线边坡生态与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针对研究区边坡,开展边坡特征及植物资源现场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边坡植被选型及配置研究;在现有岩土工程防护技术与生态防护技术基础上,进行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提出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为都四铁路沿线边坡防护提供参考。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对沿线边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针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的边坡(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土石混合边坡)特征进行分析,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的研究奠定基础。调查了都四轨道沿线边坡植物资源类型,分析了沿线植被群落组成及结构,为研究区植被选型与配置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都四铁路沿线边坡植被选型库及其配置模式。在边坡乡土植物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地理及气候区划,加入性能指标良好的植物类型,建立植被初选库。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植被进行选型,评价指标包括:防护性指标(植物生长速度、根系固土能力)、适应性指标(乡土性、耐贫瘠性、耐旱性、耐热性、抗寒性和抗病虫害性)、生态性指标(绿期长短、枝叶美观性和枝叶覆盖度)和经济性指标(植物单价和培育成本),建立判断矩阵,对初选库中植被进行综合排序,筛选出排名前列的适生植物。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植被配置模式,包括乔、灌、草、藤组合模式、目标植物与先锋植物搭配模式和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搭配模式。(3)在现有边坡岩土工程防护技术和生态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达到既能稳固边坡,又能实现生态恢复的目的。1)提出一种生态土工格室护坡技术。通过室内边坡冲刷试验,分析格室形状对其抗冲刷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菱形、正方形、六角形格室形状中,六角形格室抗冲刷性能最优。结合六角形格室形状、波浪形格室片材、土工布和支出插片等组成生态土工格室,增加了边坡抗冲刷性能、有利于植物生长,适用于一般土质边坡;2)提出一种生态锚杆挡墙加固边坡技术。采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生态锚杆挡墙护坡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比较了未支护边坡与生态锚杆挡墙支护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位移、应力等特征,结果显示生态锚杆挡墙可对边坡进行较为有效的加固;3)提出一种生态主动网加固边坡技术。将边坡主动防护网和JYC生态基材结合组成生态主动网,经可行性分析显示该技术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边坡稳定,又可解决植被难以附着岩石坡面的问题,适用于高陡岩石边坡、崩塌落石边坡。(4)基于以上对植被选型、配置和生态与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的研究,探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分别针对研究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和特殊路段边坡提出了相应的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最后选取都四铁路三段典型路段边坡进行了详细的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设计。为都四铁路沿线边坡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结合应用提供了参考。

范晓东[3](2019)在《太白山太白米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太白米在保健和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突出,太白米价格持续升高,高昂的价格驱动着不法分子对野生太白米资源进行过度采挖,伴随着对太白米生境的破坏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干扰,严重威胁了太白山太白米的生长。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人工栽培太白米,确定太白米的适生环境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太白山南北坡不同海拔的太白米群落进行调查,探索太白米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优势种间关系以及太白米在各群落间的生长状况,进而分析环境因子对太白米群落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太白山太白米群落植物资源丰富,共发现79种植物,隶属于29个科58个属。太白山太白米群落植物区系中科的优势现象较为明显,而属的优势现象不明显。北温带分布类型构成了植物区系的主要植物属,太白山南北坡太白米群落植物区系是温带性质。莎草科植物是太白米群落的植物组成主体,北坡太白米群落以毛状苔草居多,而在南坡太白米群落中,以丝秆薹草(20.09%)、川康薹草(15.28%)、光头山薹草(12.99%)为主。太白米所在群落中16个植物种在总体上显着关联。独活与太白米同时出现且具有极其显着的正相关,丝秆薹草与太白米呈现显着的正相关,而鹅观草与太白米呈现显着的负相关。(2)太白山南北坡太白米群落中不同海拔梯度的Simpson指数(0.63-0.92)、Shannon-Wiener指数(2.11-3.71)、Pielou均匀度指数(0.61-0.95),Brillouin指数(1.92-3.39),McIntosh指数(0.43-0.78)差异显着,而物种丰富度(9-15)的差异不明显。在太白山北坡,较低海拔的太白山太白米群落物种多样性更高;而太白山南坡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趋势正好与北坡相反,即物种多样性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升高。(3)南北坡生长差异明显。太白山北坡的太白米以2叶片为主(90.6%),有少量3叶片,但并未发现3叶片以上的太白米;而在太白山南坡,2-6叶片均有,以2片叶和3片叶为主。太白米单株产量随着叶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成明显的线性相关趋势,Y=10.3X-17(R2=0.9852)。除株高外,太白米的生长在太白山南北坡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存在显着差异。总体来看,太白山南坡太白米群落中太白米生长好于北坡。太白山北坡低海拔地区叶片数量显着高于高海拔地区,而在太白山南坡太白米群落中,太白米叶片数量趋势正好相反,表现为高海拔地区叶片数量显着高于低海拔地区。太白米在南坡的单株产量随海拔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4)经过生态统计学分析,海拔高度对群落优势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太白米生长指标有着显着影响,这三个指标会随着海拔的高度而呈现出显着性规律变化;坡向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显着影响,六种物种多样性指标在太白山南坡和北坡具有显着差异;群落Simpson(J)指数对太白米生长虽没有显着影响,但它对太白米生长的影响程度最高。

郭海燕[4](2019)在《雌雄葎草对遮阴胁迫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的响应》文中认为葎草集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分化性、攀援植物对外界支持物的依赖性、草本植物的短寿命性等特点于一身,攀援性决定其具有觅光潜力,短命性要求其对光照变化有快速的适应策略,性别分化性要求雌雄株对光照条件采取协同匹配的生长变化,才能保证物种的存活与延续。研究葎草对光适应的表现和响应策略,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及中草药持续性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葎草为实验材料,设置全光照、轻度、中度、重度遮阴(0、25%、50%、75%)共4个光照梯度,通过测定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生殖指标,研究遮阴对雌雄葎草的外观形态、营养生长、生理指标和繁殖策略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件性状:遮阴对叶性状有显着影响(P<0.05),对根性状无显着影响(P>0.05)。叶长、叶宽、叶总数和总叶面积随遮阴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遮阴对葎草茎性状有极显着影响(P<0.01),影响顺序为:茎长>茎直径>节间长,茎直径、茎长和节间长随着遮阴度增加先增加后在中度遮阴时开始下降。性别对叶性状和茎性状有显着影响(P<0.05),雌株的叶长和叶宽显着大于雄株,雄株的叶总数和总叶面积显着大于雌株(P<0.05),雌株的单叶面积显着大于雄株(P<0.05)。雄株茎直径和茎长显着大于雌株(P<0.05),说明遮阴条件下葎草通过增加叶面积扩大对弱光的捕获量,增加地上生物量来逃避阴蔽环境获取光源。(2)构件生物量:遮阴对葎草生物量积累有不同程度影响。遮阴对根生物量分配和总生物量有显着影响(P<0.05),对叶、茎生物量分配无显着影响(P>0.05)。生物量受遮阴影响的顺序表现为: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分配>茎生物量分配>叶生物量分配。总生物量和茎分配比随遮阴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叶分配比随遮阴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性别只对总生物量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叶、茎和根生物量分配无显着影响(P>0.05)。随着遮阴度增加,葎草会先向可减缓或克服荫庇条件的构件分配生物量以减少胁迫对植物造成伤害,并控制叶与茎之间的配比平衡,表明葎草具有极强的生长策略来应对遮阴胁迫。(3)保护酶活性:遮阴对葎草各种保护酶活性有显着影响。随着遮阴度增加SOD活性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重度遮阴时取得最大值,CAT活性在中度遮阴时较轻度遮阴显着增加(P<0.05),在全光照和轻度遮阴时无显着变化(P>0.05),遮阴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顺序为:SOD>POD>CAT。性别对SOD、POD、CAT活性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雄株的SOD、POD、CAT活性均显着大于雌株,性别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顺序为:SOD>POD>CAT,遮阴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远大于性别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遮阴胁迫下葎草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增加酶的活性来减少遮阴对其的伤害。(4)代谢产物:遮阴对丙二醛及代谢产物有显着影响(P<0.05)。MDA随着遮阴度增加而增加,随着遮阴度增加SS逐渐增大,SP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RO逐渐增大,在重度遮阴取得最大值。遮阴对丙二醛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程度表现为:MDA>SP>PRO>SS;性别对MDA和SS无显着影响(P>0.05),对SP和PRO有显着影响(P<0.05),雌株的SP显着小于雄株(P<0.05),雄株的PRO显着大于雌株(P<0.05),遮阴对丙二醛和代谢产物的影响大于性别对其的影响。(5)光合色素:遮阴对葎草色素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性别上色素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Chla、Chlb和Chla+b随着遮阴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均在中度遮阴时取得最大值,遮阴对葎草色素含量的影响顺序表现为:Chla+b>Chlb>Chla>Chla/b。Chlb的增加幅度大于Chla,重度遮阴则降低了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利于植物光合色素的累积。(6)生殖性状:遮阴对葎草花形态有不同程度影响。遮阴对雌株子房宽度、小花数、花序直径、花序层数、花穗柄长、花穗轴长均有显着影响(P<0.05)。子房宽度随着遮阴度增加逐渐增大;随着遮阴度增加小花数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轻度遮阴较全光照增加了12%;花序直径随遮阴度增加逐渐变小,重度遮阴较全光照显着变小50%,轻度遮阴和重度遮阴之间下降幅度最大;花序层数在重度遮阴较轻度遮阴显着减少26%;随遮阴度增加花穗柄长先变长后变短,在中度遮阴取得最短;遮阴对花形态的影响顺序表现为:小花数>花粉大小>子房宽>花穗轴长>花粉活性>花穗柄长>花序直径>花序层数>花药长。遮阴对总生物量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遮阴度增加葎草总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遮阴对生殖分配有显着影响(P<0.05),遮阴度增加生殖分配先降低后增加,在全光照时取得最大值。繁殖指数随遮阴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中度遮阴时取得最小值。综上所述葎草对光的适应能力较强,在中度遮阴范围内仍可进行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具备较好的形态可塑性和生理应激能力,是有一定的耐阴性及抗性的草本植物。葎草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长适应性,可加大在园林绿化,生态修复、固土护坡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及利用价值。

尤延飞,严杜建,吾买尔·吾守,赵世姣,孙暾,路浩,赵宝玉[5](2018)在《碎米蕨叶马先蒿化学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碎米蕨叶马先蒿化学成分组成和评价其营养价值,采用化学成分预试和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方法,对采自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碎米蕨叶马先蒿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碎米蕨叶马先蒿含有甾体或三萜类、挥发油、酚类、有机酸、生物碱、醌类、黄酮、香豆素,强心苷,不含鞣质。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10.99%、0.94%、23.04%、11.91%、48.97%、39.49%;矿物质元素铜、锌、锰、铁、钙、镁、钾、磷含量分别为11.26、48.05、94.87、3 250.45、10 324.77、2 704.34、17 060.59、1 760.00mg/kg。此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8.11%。说明碎米蕨叶马先蒿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营养较为丰富,是一种可利用的植物资源。

柳妍妍[6](2018)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甘肃马先蒿种群扩张的生态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巴音布鲁克草原作为开都河源头、新疆南疆水源涵养地以及很多濒危珍稀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在生态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自2000年起,本地种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 Maxim.)在此区域大量出现并以每年3.3×103 ha的速度迅速扩张,给当地畜牧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为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研究站开展了包括化学防除的甘肃马先蒿的防治措施,但由于该物种的根部半寄生特性,其防治效果很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和隐患。鉴于此,本论文拟从甘肃马先蒿的根部半寄生特性入手,研究甘肃马先蒿的土壤种子库分布规律、水分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以及刈割、物种移除、养分添加和模拟增温对其发生及所在群落物种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与青海省分布区的对比,研究甘肃马先蒿发生区与非发生区群落结构及土壤养分差异,试图找出甘肃马先蒿种群迅速扩张的主要生态因子,以期为甘肃马先蒿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马先蒿种子比较小(千粒重为:0.64±0.02 g),通过种子或地下休眠芽越冬,易于风传播,单株结实率很高,每株可产生600-2000粒种子,说明其繁殖能力极强;室内模拟发芽实验表明5月下旬和6月上旬为甘肃马先蒿种子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最佳萌发时期;距离水源越近,甘肃马先蒿分布越多,其种子数量也越多,土壤中甘肃马先蒿种子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甘肃马先蒿水平分布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扩散的关键因素之一;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的垂直分布表现为:枯落物层>腐殖质层>心土层,其中壤土枯落物层甘肃马先蒿种子含量最高(16941±5877粒),其次为沙土>砾石>沼泽。(2)在刈割和非刈割(对照)处理中土壤养分各因子间及群落物种组成间均无差异;刈割对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物种数和盖度的影响均不大,但刈割会明显降低甘肃马先蒿种群盖度;刈割处理在降低地上总生物量的同时也会有效降低甘肃马先蒿生物量;围封可显着提高禾本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同时可抑制甘肃马先蒿种群扩张。(3)在移除甘肃马先蒿和有/无甘肃马先蒿自然分布的样方中,试验前后样方中的土壤养分无差异,物种数和盖度差异不明显;但甘肃马先蒿的发生降低了禾本科植物所占的比例,但对非禾草类杂草影响不大;无甘肃马先蒿分布样方在试验进行的第二年又有甘肃马先蒿出现,且所占比例和有甘肃马先蒿自然分布的样方相当,说明甘肃马先蒿种群蔓延具有移动性。(4)不同区域甘肃马先蒿发生区和非发生区植物功能群叶片碳含量、氮含量和磷含量及土壤养分之间均无差异性;发生区的物种数明显高于非发生区的,且最高值均出现在称多点,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除巴音布鲁克点外,在其余三个点的发生区均高于非发生区;除麦秀点外,其余三个点均表现为发生区禾本科地上生物量低于非发生区,而发生区的总生物量基本上均高于非发生区的,宁秀点除外。(5)添加氮和磷元素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大;磷添加可显着改变植物营养平衡,而氮的添加却显着改变了[P|N],但对[Fv|C,P,N]间的平衡影响较小,杂类草和甘肃马先蒿比禾本科植物具有较高的[C|P,N](p≤0.05);添加氮元素可显着降低甘肃马先蒿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加禾本科盖度和生物量,不过其基本不受磷元素的影响;氮添加可显着降低杂类草植物物种数。(6)与对照相比,增温显着提高了甘肃马先蒿的生物量向花分配;增温对甘肃马先蒿地上部分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可限制较小个体根系的发展,但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大逐渐对根系生长起促进作用;距离水源越近,甘肃马先蒿密度、盖度和生物量越高;土壤含水量与甘肃马先蒿密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禾本科植物和非禾本科杂类草植物受水分影响相对较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甘肃马先蒿所在群落均匀度指数差异明显,但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变化。综上所述,巴音布鲁克草原气温的不断上升提前了甘肃马先蒿种子的萌发时间,同时也会推迟甘肃马先蒿的结实时间。甘肃马先蒿原本属于分布在巴音布鲁克海拔较高地带的本地种,但由于近些年巴音布鲁克草原积雪的短期快速融化,导致其随雪融水移向低海拔。距离河流越近,土壤中甘肃马先蒿种子分布越高,盖度和也生物量也越高。施肥和刈割均会显着降低甘肃马先蒿在其所在群落所占比例,尤其是在高氮水平下甘肃马先蒿几乎消失,但短期的甘肃马先蒿移除对其种群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较小。所有处理在围封两年后甘肃马先蒿盖度和生物量均有显着降低,说明甘肃马先蒿之所以能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迅速蔓延,与牲畜的过度啃食有很大关系。同时又因其为根部半寄生植物,地上植被盖度的降低可提高甘肃马先蒿在其所在群落中对光的竞争能力,地上部分啃食过大时植物处于保护策略会加大地下根系的投资,对甘肃马先蒿吸器的着生更有利。此外,甘肃马先蒿强大的土壤种子库和极强的繁殖能力均为它的迅速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子煜[7](2018)在《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的筛选及园林应用》文中提出具有经济价值的功能花卉在园林景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功能花卉大部分处在野生状态下。然而,黑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非常丰富,有许多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功能花卉,还未被开发利用,这些花卉资源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具有药用、食用、香料、切花等经济用途,而且适应性强,成本低、管理粗放等优点,符合生态园林节约型理念。目前,黑龙江省关于具有观赏价值的功能花卉生态习性调查和园林应用研究比较少,为了使更多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功能花卉在园林景观中广泛的应用,因此确立了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以黑龙江省野生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资源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筛选的花卉从观赏价值、生态适应性和应用潜力三个层面对野生功能花卉进行园林应用评价,对具有观赏性的功能花卉的园林应用途径进行探讨。最后将功能花卉应用在实例景观设计中,验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为野生功能花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支持与借鉴。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48科151属198种。其中灌木有7种;多年生草本花卉有157种;一、二年生花卉有21种;藤本花卉有3种;湿生花卉有4种;水生花卉有6种;具有药用功能的花卉有198种,隶属于48科151属。其中以全草入药的植物有109种;以根入药的植物75种;以茎入药的植物39种;以花入药的植物13种。以果实入药的植物7种;种子入药的花卉有9种;以叶入药的植物有9种。调查的野生食用花卉共有30科80属90种。其中油脂植物有5种;淀粉植物有8种;蜜源花卉54种;色素植物有6种;野菜植物有50种。调查的野生香料花卉共有16科31属37种。(2)利用以观赏价值、生态适应性、应用潜力为核心的园林应用评价体系对198种花卉材料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I级花卉52种,最适宜在园林应用,开发价值高,适合大规模进行开发利用;Ⅱ级花卉94种,这一级花卉观赏价值较高,生态适应性较强;比较适宜在园林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Ⅲ级花卉36种,一般适宜在园林中应用,适合小规模开发利用,点缀城市景观;Ⅳ级花卉16种,花卉观赏性较差,不适宜在园林景观中开发应用。因此,共筛选出182种野生功能花卉适宜应用在园林景观中。(3)筛选的182种野生功能花卉中,适宜营造陆地花境的花卉有177种,适宜营造滨水景观的花卉有90种,可作地被类花卉有85种,其中可用于固土护坡的花卉有34种,可应用于岩石园中的花卉有36种,可用于切花生产的功能花卉有27种。(4)将73种野生功能花卉以花海、花境、花带的形式应用在牡丹江穆棱花海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使花海景观与花境景观有机结合,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观光农业园。验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为本地野生功能花卉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袁福锦,钟声,吴文荣,陈功,李继中,于应文,张美艳,黄梅芬,余梅,王向东[8](2016)在《香格里拉县亚高山草甸饲用植物资源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香格里拉县亚高山草甸饲草资源现状,试验选择该地代表性草地,对草地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适口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县亚高山草地饲用植物资源丰富,饲用植物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毛茛科植物为主,普遍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共采集、鉴定草地植物173份,分属38科116属;其中可饲用植物153份,分属34科103属。但草地存在过牧退化现象,局部形成以毒杂草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迫切需要对草地进行科学管理及合理利用。

郭伟杰[9](2014)在《藏药甘肃马先蒿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马先蒿属(Pedicularis)是玄参科(Scrophulariceae)植物,全世界约有500余种,多数种生于寒带及高山上,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种类在我国有分布,资源丰富,尤以西南地区为最。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保肝、抗溶血、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马先蒿属植物中主要含有生物碱、苯丙素苷、环烯醚萜苷、核苷、黄酮等多类化合物,其中环烯醚萜苷、苯丙素苷类化合物是该属的特征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甘肃马先蒿(P.kansuensis)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研究。利用溶剂萃取、硅胶、大孔树脂、MCI、Sephadex LH-20等柱层析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共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采用多种现代波谱分析手段(EI-MS、IR、UV、1HNMR、13CNMR、DEPT),并结合物理化学性质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p-谷甾醇(1),methylmachaerinate (2),3β-acetoxysitost-5-ene-7a-ol (3),蒲公英甾醇(4),4’,5,7-trihydroxyflavanone(5),豆甾-4-烯-3-酮(6),leucosceptoside A(7),花蕊酯苷(8),genkwanol B(9), β-D-比喃甘露糖(10)。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了甘肃马先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浸膏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五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活性,发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浸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浸膏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本论文对藏药甘肃马先蒿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马先蒿属植物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周元[10](2014)在《甘肃碌曲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碌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于青藏高原边缘。本文首次以碌曲县种子植物区系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植物区系组成、性质和区系相似性等方面对本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另外,对本区濒危保护植物和资源植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和持续利用对策。主要如下:1.植物区系组成:碌曲有野生种子植物64科251属727种,其中裸子植物有3科5属16种,被子植物61科,246属,711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9科40属122种,双子叶植物52科206属589种。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有11科,表征科7科。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显着;碌曲种子植物单种属和寡种属较丰富,单种属12属,寡种属16属;这些属的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主要地位。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2.本区无中国特有科,只有5个特有属;中国特有种387种,多与青藏高原的一些地方共有。3.植物的生活型多样。生活型包括了乔木、灌木和草本;乔木为2.89%,灌木类为9.35%,草本类达到87.76%,草本植物占据绝对优势。4.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结果显示,与西倾山区系的相似性最高,其次是马衔山和莲花山,说明和这些地区也有一定联系。6.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2种,全部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碌曲野生资源植物根据其用途和所含化合物的性质可分为5大类21小类。植物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保护重于开发利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二、美观马先蒿根营养成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观马先蒿根营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太白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原考证
2 化学成分
    2.1 环烯醚萜苷
    2.2 苯丙素苷
    2.3 酚酸类
    2.4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2.5 脂肪酸和有机酸
    2.6 其他成分
3 药理作用
    3.1 抗氧化
    3.2 抗疲劳
    3.3 延缓衰老
    3.4 保肝
    3.5 抗老年性痴呆
    3.6 其他药理作用
4 结 语

(2)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1.2.2 植被选型及配置研究现状
        1.2.3 生态与岩土工程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边坡及植被特征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不良地质现象
    2.3 都四铁路边坡类型及特征
        2.3.1 土质边坡
        2.3.2 岩质边坡
        2.3.3 土石混合边坡
    2.4 都四铁路沿线边坡植物资源现场调研
        2.4.1 都江堰-耿达段植物资源调研
        2.4.2 耿达-邓生沟段植物资源调研
        2.4.3 邓生沟-四姑娘山段植物资源调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岩土工程护坡基本理论
    3.1 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概念
    3.2 生态-岩土工程防护作用机理
    3.3 现有防护措施及适用性
        3.3.1 现有工程防护措施
        3.3.2 现有生态防护措施
        3.3.3 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结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护坡植被选型及其配置研究
    4.1 植被选型原则
    4.2 植被初选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被选型
        4.3.1 层次分析法基本流程
        4.3.2 植被选型评价模型建立
        4.3.3 都江堰-耿达段植被选型
        4.3.4 耿达-邓生沟段植被选型
        4.3.5 邓生沟-四姑娘山段植被选型
        4.3.6 选型结果
    4.4 植被配置研究
        4.4.1 植物配置原则
        4.4.2 目标植被群落
        4.4.3 都江堰-四姑娘山轨道沿线边坡植被配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融合技术研究
    5.1 设计思路及原则
    5.2 生态土工格室护坡技术
        5.2.1 概述
        5.2.2 土工格室边坡冲刷试验
        5.2.3 生态土工格室方案
        5.2.4 施工工艺流程
    5.3 生态锚杆挡墙加固边坡技术
        5.3.1 概述
        5.3.2 生态锚杆挡墙方案
        5.3.3 生态锚杆挡墙计算理论
        5.3.4 生态锚杆挡墙有限元分析
        5.3.5 施工工艺流程
    5.4 生态主动网加固边坡技术
        5.4.1 概述
        5.4.2 生态主动网方案
        5.4.3 施工工艺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都四铁路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设计
    6.1 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
    6.2 都四铁路沿线边坡生态-岩土工程综合防护体系
        6.2.1 土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2.2 岩质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2.3 土石混合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2.4 特殊路段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
    6.3 都四铁路沿线典型边坡防护设计
        6.3.1 DK28+290~DK28+320段边坡防护设计
        6.3.2 CK34+196~CK34+215段边坡防护设计
        6.3.3 D2K122+760~D2K123+278段杜家磨子1号崩塌防护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都江堰-四姑娘山植被选型排序表
附录B CK34+196~CK34+215段边坡防护设计计算书

(3)太白山太白米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1.1.2 植物区系研究
        1.1.3 环境因子对群落结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
        2.3.1 重要值计算
        2.3.2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2.3.3 聚类分析
第三章 太白米群落植物区系研究
    3.1 海拔对太白米优势种的影响
    3.2 坡位和坡向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3.3 群落种间关联性
    3.4 植物区系特征
    3.5 太白米群落的聚类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太白米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4.1 群落物种多样性
    4.2 群落相似性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太白米生长情况研究
    5.1 叶片数量对太白米单株产量的影响
    5.2 太白米南北坡分布现状
    5.3 小结
第六章 地形因子对太白山太白米群落的影响
    6.1 地形因子对群落优势物种组成的解释
    6.2 地形因子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解释
    6.3 地形因子对太白米生长状况的解释
    6.4 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太白米生长状况的解释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雌雄葎草对遮阴胁迫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1.1 葎草的研究进展
        1.1.1 葎草概况及生物学特点
        1.1.2 葎草的经济价值
        1.1.3 葎草的园林生态价值
    1.2 遮阴对植物生长特性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1.2.1 生长特性
        1.2.2 抗氧化酶系统
        1.2.3 代谢产物
        1.2.4 色素含量
        1.2.5 生殖生长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区域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4 测定内容
        2.4.1 形态指标
        2.4.2 生理指标
        2.4.3 生殖指标
    2.5 研究内容
    2.6 技术路线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遮阴对葎草外观形态的影响
        3.1.1 构件性状
        3.1.2 生物量
    3.2 遮阴对葎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3.2.1 保护酶活性
        3.2.2 代谢产物
        3.2.3 色素含量
    3.3 遮阴对葎草生殖的影响
        3.3.1 花形态
        3.3.2 生殖性状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遮阴对葎草形态的影响
        4.1.1 构件形态
        4.1.2 构件生物量
    4.2 遮阴对葎草生理的影响
        4.2.1 保护酶活性
        4.2.2 代谢产物
        4.2.3 光合色素
    4.3 遮阴对葎草生殖的影响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碎米蕨叶马先蒿化学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化学成分预试
        1.2.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1.2.3 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测定
2 结果
    2.1 碎米蕨叶马先蒿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2.2 碎米蕨叶马先蒿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3 碎米蕨叶马先蒿矿物质元素分析
    2.4 碎米蕨叶马先蒿氨基酸含量分析
3 讨论
    3.1 化学成分组成
    3.2 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3.3 矿物质元素比较
    3.4 氨基酸含量比较

(6)巴音布鲁克草原甘肃马先蒿种群扩张的生态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重要生态地位
        1.1.2 马先蒿植物分类、分布、生物学性状及用途
        1.1.3 甘肃马先蒿的危害:历史,过程,现状
        1.1.4 甘肃马先蒿的防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入侵
        1.2.2 寄生植物
        1.2.2.1 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影响
        1.2.2.2 寄生植物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2.2.3 寄生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3 生态因子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2.4 生态因子对寄生植物的影响
        1.2.4.1 养分对寄生植物的影响
        1.2.4.2 温度和水分对寄生植物的影响
        1.2.4.3 放牧对寄生植物的影响
    1.3 科学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4 研究内容
第2章 甘肃马先蒿生物学特性及土壤种子库特点
    2.1 前言
    2.2 试验设计
        2.2.1 甘肃马先蒿生物学特性观测
        2.2.2 甘肃马先蒿土壤种子库试验设置
        2.2.3 调查内容
        2.2.4 土壤样品测定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甘肃马先蒿生物学特性
        2.3.1.1 种子数量及形态学特征
        2.3.1.2 生育期
        2.3.1.3 甘肃马先蒿种群传播方式
        2.3.2 甘肃马先蒿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特点
        2.3.2.1 水平分布
        2.3.2.2 垂直分布
        2.3.3 水分对甘肃马先蒿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2.3.4 温度对甘肃马先蒿土壤种子萌发的影响
        2.3.5 甘肃马先蒿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关系
        2.3.6 甘肃马先蒿土壤种子库与土壤因子关系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刈割对甘肃马先蒿种群及其所在群落植物物种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方法
        3.2.3 植物组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析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养分变化
        3.3.2 刈割对甘肃马先蒿所在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3.3.3 刈割对甘肃马先蒿及所在群落功能群盖度的影响
        3.3.4 刈割对甘肃马先蒿种群及其所在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刈割对土壤养分和生物量影响
        3.4.2 刈割对甘肃马先蒿所在群落结构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剔除甘肃马先蒿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置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养分变化
        4.3.2 甘肃马先蒿移除对其所在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4.3.3 甘肃马先蒿移除对其所在群落功能群盖度影响
        4.3.4 甘肃马先蒿移除对其所在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甘肃马先蒿移除对其所在群落物种组成影响
        4.4.2 甘肃马先蒿移除对其所在群落生物量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区域甘肃马先蒿发生区和非发生区植物群落特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区概况
        5.2.2 试验方法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区域甘肃马先蒿发生区和非发生区土壤养分特征
        5.3.2 不同区域甘肃马先蒿发生区和非发生区功能群叶片养分变化
        5.3.3 不同区域甘肃马先蒿发生区和非发生区物种多样性变化
        5.3.4 不同区域甘肃马先蒿发生区和非发生区地上生物量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养分添加对甘肃马先蒿种群及其所在植物群落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设置
        6.2.2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养分变化
        6.3.2 养分添加后叶片养分含量变化
        6.3.3 氮磷元素对甘肃马先蒿种群特征影响
        6.3.4 养分添加后禾本科和杂类草物种数变化
        6.3.5 养分添加对甘肃马先蒿种群所在群落功能群盖度的影响
        6.3.6 养分添加后功能群生物量变化
    6.4 讨论
        6.4.1 施肥会降低甘肃马先蒿丰富度并抑制其生长
        6.4.2 施肥更有利于禾本科植物而非杂类草植物
        6.4.3 植物功能群叶片营养属性
    6.5 小结
第7章 温度和水分对甘肃马先蒿种群及所在群落植物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设计
        7.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巴音布鲁克草原降雨量和气温变化
        7.3.2 温度对甘肃马先蒿及其所在群落物种的影响
        7.3.2.1 增温效果分析
        7.3.2.2 增温对甘肃马先蒿种群的影响
        7.3.2.3 增温对甘肃马先蒿及其所在群落植物生育期及物候期的影响
        7.3.3 植物群落结构沿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7.3.3.1 甘肃马先蒿及其所在群落结构沿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7.3.3.2 甘肃马先蒿及其所在群落密度、高度和盖度沿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7.3.3.3 甘肃马先蒿所在群落重要值沿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7.3.4 甘肃马先蒿所在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均匀度沿水分梯度变化情况
        7.3.5 甘肃马先蒿所在群落植物地上生物量沿水分梯度的变化
    7.4 讨论
        7.4.1 增温对甘肃马先蒿及其所在群落植物的影响
        7.4.2 土壤水分对甘肃马先蒿种群及其所在群落植物的影响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致谢

(7)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的筛选及园林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野生功能花卉资源分类及研究进展
        1.3.1 野生功能花卉资源分类
        1.3.2 野生功能花卉资源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调查与评价
    2.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
    2.2 黑龙江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2.3 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2.4 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调查
    2.5 野生功能花卉园林应用评价
        2.5.1 评价对象的选取
        2.5.2 评价过程
        2.5.3 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评价等级划分
3 野生功能花卉园林应用
    3.1 理论依据
        3.1.1 园林植物学理论
        3.1.2 园林生态学理论
        3.1.3 环境心理学理论
        3.1.4 园林美学理论
    3.2 野生功能花卉应用途径
        3.2.1 在陆地花境中的应用
        3.2.2 在滨水区的应用
        3.2.3 地被应用
        3.2.4 在岩石园中的应用
        3.2.5 切花应用
4 牡丹江穆棱花海农业观光园植物种植设计
    4.1 项目基本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气候条件
        4.1.3 外部交通分析
        4.1.4 旅游资源分析
    4.2 服务人群分析
    4.3 基址分析
        4.3.1 基址SWOT分析
    4.4 农业园植物景观营造理念
    4.5 总体规划
        4.5.1 空间格局
        4.5.2 功能分区
    4.6 野生功能花卉的应用
        4.6.1 在花海景观区中的应用
        4.6.2 在滨水景观区中的应用
5 讨论
    5.1 重视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
    5.2 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机制
    5.3 研究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
    5.4 园林工作者须更多参与调查
    5.5 花海景观与滨水景观相结合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香格里拉县亚高山草甸饲用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线路的选择
    2.2 调查内容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地植物资源的种类
    3.2 草地植物的适口性
    3.3 草地植物的分布特点
4 结论与讨论

(9)藏药甘肃马先蒿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马先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引言
    1.1 马先蒿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1.1 苯丙素苷类
        1.1.2 木脂素
        1.1.3 环烯醚萜苷类
        1.1.4 黄酮类
        1.1.5 生物碱
        1.1.6 核苷类
        1.1.7 其它成分
    1.2 马先蒿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现状
        1.2.1 DNA修复作用
        1.2.2 抗肿瘤作用
        1.2.3 抗氧化作用
        1.2.4 延缓骨骼肌疲劳作用
第2章 甘肃马先蒿化学成分研究
    2.1 甘肃马先蒿概述
    2.2 甘肃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
        2.2.3 结果分析
    2.3 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第3章 甘肃马先蒿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3.1 抑菌活性实验方法
        3.1.1 实验菌株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3 实验原理
        3.1.4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的确定
        3.2.2 正丁醇部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确定
        3.2.3 石油醚部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确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10)甘肃碌曲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1.1 植物区系的定义
        1.1.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目的
        1.1.3 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2 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1 野生植物资源概念
        1.2.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2 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意义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3.1 地理位置及地形
    3.2 气候条件
    3.3 水文条件
    3.4 土壤条件
    3.5 植被条件
4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研究
    4.1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丰富度
    4.2 种子植物科级统计分析
        4.2.1 各科所含属的数量分析
        4.2.2 各科所含种的数量分析
        4.2.3 优势科和表征科
        4.2.4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4.3 种子植物属级统计分析
        4.3.1 属的数量组成
        4.3.2 属的分布区类型
    4.4 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
    4.5 区系独特的高原性分析
    4.6 区系生活型分析
    4.7 植物区系科、属和种的相似性比较
        4.7.1 科的相似性比较
        4.7.2 属的相似性比较
        4.7.3 种的相似性比较
    4.8 小结
5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5.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概念
    5.2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统计及特征分析
    5.3 濒危植物致危因素分析
        5.3.1 自然环境因素
        5.3.2 人为因素
        5.3.3 历史因素
6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6.1 野生植物资源分类
    6.2 野生植物资源多样性
        6.2.1 野生食用植物资源
        6.2.2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6.2.3 工业用植物类资源
        6.2.4 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
        6.2.5 植物种质资源
    6.3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
    6.4 野生植物资源评价
        6.4.1 植物资源类型多样
        6.4.2 植物资源特色明显
        6.4.3 植物资源的破坏
        6.4.4 植物资源的保护重于开发
    6.5 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6.6 野生植物资源的生存状况及保护、可持续利用对策
        6.6.1 影响野生植物资源生存因素
        6.6.2 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对策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碌曲种子植物名录
后记

四、美观马先蒿根营养成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太白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汪万利,陆耕宇,乔娟娟,谢国勇,秦民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03)
  • [2]都四铁路生态敏感区边坡生态-岩土工程防护技术研究[D]. 何怡帆.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太白山太白米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 范晓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雌雄葎草对遮阴胁迫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的响应[D]. 郭海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5]碎米蕨叶马先蒿化学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J]. 尤延飞,严杜建,吾买尔·吾守,赵世姣,孙暾,路浩,赵宝玉. 动物医学进展, 2018(09)
  • [6]巴音布鲁克草原甘肃马先蒿种群扩张的生态因子研究[D]. 柳妍妍. 新疆大学, 2018(12)
  • [7]黑龙江省野生功能花卉的筛选及园林应用[D]. 金子煜.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8]香格里拉县亚高山草甸饲用植物资源调查[J]. 袁福锦,钟声,吴文荣,陈功,李继中,于应文,张美艳,黄梅芬,余梅,王向东.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07)
  • [9]藏药甘肃马先蒿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D]. 郭伟杰. 兰州理工大学, 2014(10)
  • [10]甘肃碌曲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植物资源研究[D]. 陈周元.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艾蒿营养成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