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一、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静霆[1](2020)在《大面积脑梗死与大面积脑出血危险因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将其进行比较,找出二者共同和不同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卒中中心随机选择自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非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各100例,共400例。大面积脑梗死组(脑梗死观察组)的分组标准是根据Adama分型法中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梗死灶直径≥3 cm,累计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符合以上标准的纳入大面积脑梗死组,而不符合以上其中一个标准的归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中(脑梗死对照组)。脑出血量的计算则通过脑出血患者血肿层面中,面积最大的层面,收集该层的长直径、宽直径,以及血肿层数、每一层的厚度,最后利用多田公式,算出血肿体积V=1/2×长直径×宽直径×层数×每层厚度,其中大面积脑出血组(脑出血观察组)的分组标准是血肿体积≥30ml,血肿体积<30ml的列为非大面积脑出血组(脑出血对照组)。资料收集:主要收集一般资料信息、实验室检验数据、影像学资料数据。一般信息主要是收集患者相关的病史的一些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病史,以及吸烟史、饮酒史、个人史、家族史、其他既往史及查体情况等信息。实验室检验数据收集有:中性粒细胞值,淋巴细胞值,血糖,血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mer,DD),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筛查结果,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pecific protein of nervus centralis,S100-β蛋白)等指标。其中将中性粒细胞数为分子,淋巴细胞数为分母,两者进行相除便可以得出来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这也是本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指标。影像学指标:主要收集患者的入院后24h内头颅CT、头颅MRI等影像学结果,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估是否达到入组标准,以及应该纳入的组。收集以上资料后,将脑梗死观察组和脑梗死对照组统称为脑梗死组,而将脑出血观察组和脑出血对照组统称为脑出血组,然后将脑梗死组中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比较,而脑出血组中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也是同样的步骤。主要利用SPSS软件将以上一般信息数据和实验室检验数据进行比较。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数据缺失的因素(P<0.05)收集起来,然后再对以上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分析,最后得出两者的独立相关因素,最后将其对比,发现两者独立或者非独立危险因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1、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组在NLR(Z=-6.978,P=0.000)、DD(Z=-6.116,P=0.000)、血糖(Z=-2.029,P=0.042)、Hcy(Z=-5.328,P=0.000)、Lp(a)(Z=-5.135,P=0.000)、TG(Z=-2.929,P=0.003)和房颤史(X2=6.105,P=0.013)上均存在显着的差异,P均<0.05,其中仅TG在大面积脑梗死组的水平低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的水平,将以上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数据缺失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有意义的指标有NLR(OR=1.270,95%CI=1.126-1.434)、Hcy(OR=1.069,95%CI=1.016-1.124)、Lp(a)(OR=1.003,95%CI=1.001-1.005),并且NLR、Hcy、Lp(a)越高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大面积脑梗死。2、非大面积脑出血组和大面积脑出血组在年龄(t=-3.052,P=0.003)、NLR(Z=-5.955,P=0.000)、DD(Z=-4.562,P=0.000)、血糖(Z=-6.166,P=0.000)、SBP(Z=-3.128,P=0.002)、高血压病史(X2=6.047,p=0.014)上均存在显着的差异,P均<0.05,再将以上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数据缺失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有意义的指标有年龄(OR=1.034,95%CI=1.006-1.064)、NLR(OR=1.179,95%CI=1.091-1.275)和血糖(OR=1.581,95%CI=1.262-1.980)。并且年龄、比值和血糖越高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大面积脑出血。结论:1、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NLR、DD、血糖、Hcy、Lp(a)、房颤史;其中NLR、Hcy、Lp(a)是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2、大面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年龄、NLR、DD、血糖、SBP、高血压病史;其中年龄、NLR、血糖是大面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3、将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的共同危险因素有:NLR、DD、血糖,但其中仅NLR是两者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

李晶[2](2017)在《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及颅脑水瘀证分布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重残率的因素,以便早期干预,制定最佳临床决策,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2.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脑水瘀证分布情况,以评价"颅脑水瘀"理论对大面积脑梗死诊疗的指导意义,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医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至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记录及影像学收集所需病例资料:①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房颤、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吸烟等;③入院时生命体征、入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GCS评分)、内外科治疗方案(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渗透治疗)、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情况、出院mRS评分;④影像学资料包括CT及MRI(梗死半球、梗死直径、中线结构移位);⑤中医四诊资料。以住院期间死亡情况、出院mRS评分分别做为评定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及重残率的结局指标。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及重残率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脑水瘀证的分布情况。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128例患者,男性63例(49.2%),女性65例(50.8%),年龄(70.0± 13.0)岁。住院期间死亡患者20例(15.6%),生存患者108例(84.4%),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5.6%。41例非重残(mRS评分≤4分)患者(32.0%),87例重残(mRS评分>4分)患者(68.0%),重残率为68.0%。(2)单因素分析发现,入院GCS评分可能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入院GCS评分越低,住院期间死亡率越高(OR=1.06,95%CI:1.00-1.11,P=0.035);年龄、高血压病史、房颤、意识障碍、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GCS评分、中线移位多10mm可能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重残率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重残率的保护因素。(3)多因素分析发现,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尚不能认为入院GCS评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OR=1.06,95%CI:1.00-1.11,P=0.035)、高血压病史(OR=5.26,95%CI:1.45-19.02,P=0.011)及使用渗透药物(OR=4.01,95%CI:1.03-15.66,P=0.046)是影响重残率(mRS评分>4分)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越高,有高血压病史,使用渗透药物的患者,重残率越高。(4)本课题128例患者,有23例患者不能配合查体(18.0%),舌象未及,无法辨证。在临床资料完整的105例患者中,符合颅脑水瘀证的患者86例(81.9%),不符合颅脑水瘀证患者19例(18.1%)。本课题病例资料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符合颅脑水瘀证者所占比例为81.9%。是否符合颅脑水瘀证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及重残率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5.6%,重残率为68.0%。年龄、高血压病史及使用渗透药物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重残率(mRS评分>4分)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越高、有高血压病史、住院期间使用渗透药物则重残率越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符合颅脑水瘀证者所占比例为81.9%,且颅脑水瘀证的分布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及重残率无关。表明临床上绝大多数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符合颅脑水瘀证,"颅脑水瘀"理论对大面积脑梗死的诊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齐家[3](2016)在《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背景]急性脑梗塞与急性脑出血隶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风作为中国古代“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以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较低的治愈率成为当今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一系列以中药三七为原料的制剂已应用于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对于其疗效的探索也在进行中。[目的]本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方式,对目前已上市的三七单体成分制剂治疗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性及其他相关指标做出客观评价,为此类治疗方法提供更丰富、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次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1.文献综述:综述总结了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进展。文章通过分析病因、病机,引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讨论现代实验研究结果的方式就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的重要性、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优势以及从循证医学得到的启示三个方面对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进展进行综述。2.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本研究经York University系统评价中心注册,分别评价了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和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研究采用计算机与人工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了2015年11月26日前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以及相关文本资料中所有有关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出血性中风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相关要求和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以及Meta分析,分别汇报结果,最终合并得出结论。[结果]1.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共纳入24篇文献,共计3060名研究对象。纳入文献普遍质量偏低。纳入的24项研究中有22项报告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9项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有6、6、2、4项研究对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6项血液流变指标进行了报道,3项研究对治疗前后NIHSS评分做出报道。同时关于生活能力评分、梗死体积、血清炎性因子含量、C反应蛋白含量均仅各有1项研究进行报道(仅作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七制剂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725名研究对象。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其中3项研究报告了临床有效率,5项研究报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7项研究报告脑血肿体积。同时关于周围水肿带体积、血清C3含量、血浆D2聚体含量、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有且仅各有一项研究做出报道(仅作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七制剂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三七制剂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恢复相关血液流变指标方面表现优异;对于急性出血性中风,分析结果表明三七制剂对促进患者脑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缩小周围水肿带方面较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疗效显着。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章质量有限,存在偏倚可能,故本次研究并不能对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予以定论,期待将来能够有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此次评价。

杨艳艳[4](2016)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持续脑电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凶险,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死亡率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脑电监测对皮层缺血和脑功能障碍非常敏感,能直接、灵敏地反映脑功能状态,目前以持续脑电监测检查为代表的神经电生理学技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脑电监测可进行连续“动态”实时床旁监测,评估皮质功能的动态反应性及觉醒-睡眠周期的完整性,对患者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探讨持续脑电监测对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价值;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级、EEG反应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之间的关系;持续脑电监测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发病48h内在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为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56例,其中女性24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70.36±8.81岁,受试对象入院后进行持续脑电监测,监测时间为24小时。并在监测的起始阶段和终末阶段进行GCS评分和脑电评估,选择患者安静、干扰程度较小时段进行,分别给予患者疼痛、声音、光刺激,观察患者EEG反应性,应用EEG改良分级标准对患者的EEG进行分级,记录患者脑电变化。3个月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癫痫发作情况进行随访。观察早期脑电监测对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指导价值,患者的EEG分级、EEG反应性及GCS评分与受试对象预后的关系,以及对继发癫痫诊断及预测作用。受试对象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促脑代谢、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及对症支持药物。结果1、EEG分级、EEG反应性、GCS评分的动态变化率分别为17.85%、8.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EEG分级、EEG反应性、GCS评分与受试对象的预后相关,它们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度分别为90.60%、83.93%、80.30%,EEG分级预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的准确度优于EEG反应性,而EEG反应性预测的准确度优于GCS评分。3、56例受试对象中有3例(5.4%)患者EEG可见周期性异常放电,均无典型痫性发作临床表现,不除外非惊厥性癫痫发作(nonconvulsive seizures,NCS)或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NCSE)的可能;随访过程中有1例(1.7%)有临床发作的癫痫。结论1、持续脑电监测对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治具有指导价值。2、可以应用EEG分级、EEG反应性、GCS评分预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EEG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EEG有反应较无反应预后好;GCS评分高的较评分低的预后好。3、EEG分级预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的准确度优于EEG反应性,而EEG反应性预测的准确度优于GCS评分。4、56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均异常,其中以弥漫性慢波活动、和一侧低波幅活动较常见。脑梗死区有典型癫痫放电及周期性异常放电的患者不除外NCS或NCSE。

贾彤[5](2015)在《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总结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68例应用保守治疗,其中10例患者死亡,58例患者经过脱水降颅压康复治疗,遗留重度神经功能障碍7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9例,32例患者基本康复痊愈。12例患者病情进展加重,行外科手术治疗,存活8例,死亡4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病情险恶,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应用积极合理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金海地[6](2015)在《大面积脑梗死病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选取10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年龄偏大,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有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凝视麻痹、癫痫发作等[1]。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好转92例,患者死亡18例,病死率为16%。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侯晓峰[7](2014)在《去骨瓣减压及颞肌贴敷治疗脑梗死:经验与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外科手术方法能够缓解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升高、脑组织肿胀、脑干压迫等病变,解除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为内科治疗争取时间,降低致死致残率。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梗死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0-55岁。均进行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治疗,术后随访,参考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疗效分优、良、中、无变化、差5个标准等级。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时,37例患者外科治疗总有效率89%,其中优5例(14%),良15例(41%),中13例(35%),无变化4例(11%),无加重者。头颅CT复查脑梗死患者31例,但其中19例患者梗死灶范围明显减小,尤其是皮质重新密度深,生活能自理12例的脑皮质恢复活性。术后随访1年,31例患者获得随访结果,剩余6例因联系方式失效而失访。23例远期疗效满意,能从事一般工作和简单劳动,2例发生对侧脑梗死,病情加重。表明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贴敷可作为治疗大部分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手段。

张国栋,雷小亭[8](2008)在《大面积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

李可建[9](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二、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面积脑梗死与大面积脑出血危险因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脑梗死组的相关数据分析
        3.1.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1.2 多因素分析结果
    3.2 脑出血组的相关数据分析
        3.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仅与大面积脑梗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讨论
        4.1.1 Hcy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联系
        4.1.2 脂蛋白(a)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联系
    4.2 仅与大面积脑出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讨论
        4.2.1 年龄与大面积脑出血的联系
        4.2.2 血糖水平与大面积脑出血的联系
    4.3 与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的讨论
        4.3.1 NLR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联系
        4.3.2 NLR与大面积脑出血的联系
    4.4 其他因素讨论
        4.4.1 关于D-二聚体和大面积脑卒中的讨论
        4.4.2 关于脂蛋白(a)和大面积脑出血的讨论
        4.4.3 关于甘油三酯和大面积脑梗死的讨论
        4.4.4 关于血糖水平和大面积脑梗死的讨论
        4.4.5 本文的创新性
        4.4.6 本文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2)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及颅脑水瘀证分布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相关的临床资料
        1.1.1 人口学特征
        1.1.2 临床特征
        1.1.3 神经影像学
        1.1.4 并发症
    1.2 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相关的治疗方法
        1.2.1 去骨瓣减压术
        1.2.2 渗透治疗
        1.2.3 卒中时间窗内处理
        1.2.4 其他内科治疗
    1.3 大面积脑梗死的中医研究
        1.3.1 "颅脑水瘀"的理论基础
        1.3.2 从"颅脑水瘀"阐释大面积脑梗死的证候特点
        1.3.3 从"颅脑水瘀"阐释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特点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3 资料收集
    2.4 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2.5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2.5.1 病例资料
        2.5.2 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因素分析
        2.5.3 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重残率的因素分析
        2.5.4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脑水瘀证分布情况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3.1 临床资料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1.1 人口学特征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1.2 临床特征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1.3 神经影像学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1.4 并发症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2 治疗方案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2.1 去骨瓣减压术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2.2 渗透疗法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2.3 卒中时间窗内处理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2.4 本研究优势及局限性分析
    3.3 "颅脑水瘀"与大面积脑梗死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3)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1.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的重要性
    2. 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优势
    3. 从循证医学得到的启示
    4.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前言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2 资料检索
        1.3 文献选择方法
        1.4 质量评价
        1.5 信息提取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方法
        2.3 结局指标
        2.4 质量评价
        2.5 结果分析
        3. 小结
        3.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2 临床作用评价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2 资料检索
        1.3 文献选择方法
        1.4 质量评价
        1.5 信息提取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方法
        2.3 结局指标
        2.4 质量评价
        2.5 结果分析
        3. 小结
        3.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2 临床作用评价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约克大学评价中心系统评价注册认证回执
附录2: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纳入排除表
附录3: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纳入排除表
附录4:信息提取表1
附录5:信息提取表2
致谢
个人简历

(4)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持续脑电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去骨瓣减压及颞肌贴敷治疗脑梗死:经验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 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设计:
    时间及地点:
    对象: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脑梗死诊断标准:
    方法:
        治疗方法:
        术后处理:
        疗效评价:
    主要观察指标:
2 结果Results
    2.1参与者数量分析
    2.2疗效评估
3 讨论Discussion
    3.1发病机制
    3.2手术时机
    3.3手术方法与要点
    3.4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要求:
学术术语:
作者声明:

(8)大面积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临床表现
    3 CT或MRI检查
    4 治疗方法
    5 疗效判断标准
结 果
    1 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统计
    2 梗死面积大小与疾病转归的比较
    3 疗效与转归
讨 论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四、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面积脑梗死与大面积脑出血危险因素比较研究[D]. 韩静霆. 南昌大学, 2020(08)
  • [2]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及颅脑水瘀证分布特点的研究[D]. 李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3]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 齐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持续脑电监测研究[D]. 杨艳艳.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5]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J]. 贾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83)
  • [6]大面积脑梗死病例临床分析[J]. 金海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6)
  • [7]去骨瓣减压及颞肌贴敷治疗脑梗死:经验与问题[J]. 侯晓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11)
  • [8]大面积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J]. 张国栋,雷小亭. 陕西医学杂志, 2008(12)
  •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