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责任研究员杨红生博士提出:我国海水养殖业亟待实施清洁生产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廖洋,展翔天[1](2021)在《张福绥院士:耕海牧贝 福泽百姓》文中研究指明"吃扇贝不忘张福绥",这句话在胶东广为流传。扇贝从稀有的"海中八珍"走上寻常百姓餐桌,张福绥功不可没。他主持的"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与应用",直接引发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第三次"浪潮"。该成果自推广以来,海湾扇贝累计产量超过数千万吨,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上千亿元。张福绥(1927—2016)海洋生物学家、贝类养殖学家,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生物学和养殖产业化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妤如[2](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相建海[3](2020)在《厚植海洋生物学基础,创新海洋生物技术,赋能蓝色生物产业》文中认为着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张玺奠基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刘瑞玉、吴尚懃、张福绥、郑守义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一批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努力攀登,攻坚克难,前仆后继,薪火相传,为我国海洋生物学学科的系统、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建树和奠基性贡献,夯实了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近30多年,可为海洋生产力及其可持续性提供解决方案的海洋生物技术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海洋研究所为国家海洋生物高技术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并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发力,引领了海洋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实现产业化,推动蓝色生物产业的征途上,海洋研究所为世界最大的海洋增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做出突出贡献,直接催生了海藻、贝类和对虾三次养殖浪潮的兴起,带动了基础性、战略性海水增养殖种业发展;此外,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着力挖掘和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上,成果斐然,有力支撑了蓝色生物新型产业的发展。新近,海洋研究所牵头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必将为建设海洋强国,铸造蓝色辉煌注入强劲活力。
李豫皖[4](2019)在《湛江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以来,农业绿色发展一直被摆到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水产养殖是沿海城市农业发展的“主业”之一,是实现保供给、促增收和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手段。未来,水产养殖必然是走绿色发展之路。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海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其产品远销海外,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但在湛江海水养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海水产品质量不达标、海水养殖模式落后等问题。因此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改善湛江养殖环境,转变养殖观念,对湛江的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以湛江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产业代谢理论为支撑,对海水养殖绿色发展概念进行界定,重点分析了湛江市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基础、现状,并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湛江海水养殖绿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推动湛江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具体阐述,同时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概况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主要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湛江市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基础及现状;第四部分,主要是用熵值法对湛江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湛江海水养殖发展现状进行问题分析;第六部分,是根据湛江海水养殖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议。
陈丽红[5](2019)在《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池塘养殖是我国北方目前最主要的刺参生产模式,长期高密度养殖造成了生态劣化、刺参产量降低等现象,如何充分利用池塘营养要素,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进行生态养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验证了刺参、柄海鞘混合养殖的可行性;从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和动物生理生态两个层面阐述了混养系统生物与环境的互利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混养系统的构建柄海鞘滤食水体中微藻和有机质,通过排泄将其转化为刺参饵料,可有效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柄海鞘悬吊养殖,刺参放置底部,维持一定微藻密度,设立不同规格动物、微藻共养组及刺参、柄海鞘混养组,进行模拟养殖。结果表明相同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动物试验组之间各指标无显着差异;混养组水体、生物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及附着基细菌数量与共养组接近,比刺参对照组显着降低,刺参生长更快。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无显着影响;较高的海鞘生物量(800 gwt/m3)有助于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降低大(L)规格刺参体重变异系数(CV),提高小(S)规格刺参(较大个体Sb和较小个体Ss)CV;L规格刺参数量增加使各规格刺参SGR下降,CV升高。混养系统适宜的生物组成:微藻密度5×102 cell/mL,柄海鞘生物量800 g wt/m3,L规格刺参5-6 ind/m2,S规格刺参12-1 5ind/m2。2、混养系统的互利效应研究设置刺参、柄海鞘混养组(投饵/不投饵)、大小规格刺参套养组(投饵/不投饵)4个试验组,进行室内模拟养殖。混养组保持在一、二类水质,水体及生物沉积物各形态氮、磷浓度显着高于套养组。相同的投饵模式下,混养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生活因子均高于套养组,刺参生长更快。L、Sb、Ss各规格刺参套养组和混养组的SGR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与营养因子和生活因子高度正相关,混养系统互利效应主要通过营养互利途径得以实现。混养组L、Sb规格刺参生理变化较小;Ss规格刺参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糖脱氢酶、ATP酶的活力比套养组分别提高8.8%、10.5%、5.2%、118.7%,消化酶活力提高6%-10%。综合而言,混养系统对刺参的生理代谢发挥了积极影响。3、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将上述4个试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池塘试验,养殖水体和底泥不同形态氮、磷浓度与季节紧密相关,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投饵模式下混养组水体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氮浓度平均值较套养组分别升高16.2%、1.2%、5.5%、6.8%,同样投饵模式下混养组刺参生长速度最快,各组刺参成活率及生化成分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混养系统提高了主要养殖动物刺参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及生活因子,提升刺参生理代谢,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了刺参的养殖效果,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
杨红生,杨心愿,林承刚,张立斌,许强[6](2018)在《着力实现海洋牧场建设的理念、装备、技术、管理现代化》文中提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我国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不断深化,由投放人工鱼礁和放流资源生物,逐步过渡为改善海域环境和养护渔业资源。如今海洋牧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完成6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但如何实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理念现代化、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4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针对我国温带和热带海域特点,基于陆海统筹蓝色粮仓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海洋牧场与集约化精准养殖场、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离岸深水智慧渔场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期为现有温带海域海洋牧场升级和热带海域海洋牧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刘石林[7](2015)在《刺参耐高温品系选育及其性状评价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高温品系选育基础研究为目的,研究了温度对刺参卵母细胞体外促熟培育和配子受精能力的影响,测定了耐高温品系在高温胁迫下的免疫、代谢和遗传特征,评价了耐高温品系选育效果。研究结果丰富了刺参温度生物学内容,为刺参耐高温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参考。结果如下:1阴干温度对刺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的影响通过人工解剖获取刺参性腺,研究了温度(17℃、21℃和25℃)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和21℃下,生发泡破裂率最高值分别为92.6-98.6%和91.1-97.5%;能够发育到囊胚期的个体比例分别为87.2-97.4%和80.7-95.4%;发育到原肠期的比例分别为83.5-87.8%和85.8-88.3%,发育到耳状幼体的比例分别为56.2-68.7%和59.6-64.5%。在25℃处理下,生发泡破裂率、囊胚期、原肠期和耳状幼体比例最高值依次为66.3-78.5%、53.0-61.0%、44.4-59.9%和31-38.3%。17℃和21℃下各发育阶段的个体比例均显着高于25℃。研究表明,阴干可使刺参卵母细胞顺利完成体外成熟和后期发育过程,解决了刺参家系构建的技术难题,为刺参卵母细胞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2高温胁迫对刺参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的影响实验设置1个常温组(18℃)和6个高温组(26℃、27℃、28℃、29℃、30℃和31℃),测定了刺参雌、雄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受精能力。结果表明,在18℃下,刺参雌、雄配子在5h内受精率均达94.97%以上,50%的配子失去受精能力的时间(LT5o)为7.03h。在26℃-31℃的高温条件下,温度越高,配子失去受精能力的时间越短;雌、雄配子同时受到高温处理时的LT5o显着小于单独受到高温处理时的LT50(P<0.05),且雄配子单独受到高温处理时的LT50小于雌配子。研究结果丰富了刺参配子温度生物学内容,为应用配子选择进行耐高温品系选育提供了技术参考。3刺参夏眠和非夏眠群体免疫、代谢和热休克蛋白表达分析和比较在夏季高温期(33-17℃)收集仍处于摄食活动状态的大规格(大于150g/头)刺参为非夏眠群体,停止摄食处于夏眠状态的刺参为夏眠群体,比较了两个群体体壁抗氧化酶(SOD、CAT和T-AOC)和代谢酶(HK、PK、MDH和LDH)活力、呼吸树Hsp70mRNA表达量以及肠道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水温较高时,非夏眠群体体壁各种酶的活力均显着高于夏眠群体(P<0.05),但随着水温的下降,这种差异逐渐消失。夏眠群体呼吸树Hsp70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非夏眠群体。在非夏眠群体中,包括支链氨基酸在内的13种氨基酸、二甲胺、葡萄糖、糖原、肌苷和龙虾肌碱含量丰富;在夏眠群体中,3-氨基异丁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胆碱、胆碱磷酸和牛磺酸含量丰富。以上结果表明,非夏眠群体机体代谢旺盛,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能,是具有潜在耐高温能力的优质亲本来源。4早期高温胁迫对刺参苗种后期耐高温能力的影响利用28℃高温对耐高温品系F3代囊胚(HF3-E)、小耳幼体(HF3-S)、中耳幼体(HF3-M)、大耳幼体(HF3-L)和稚参(HF3-Y)进行淘汰(淘汰率:40-50%),以未经高温淘汰的F3(F3)和普通刺参(C)为对照组,研究早期高温胁迫对各组苗种后期(7月龄)耐高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32.7℃下,各组7月龄苗种的存活率高低顺序依次为:HF3-Y>HF3-L>HF3-S>HF3-E>HF3-M>F3>C,各组耐高温品系F3苗种的成活率均显着高于C组(P<0.05),且HF3-L和HF3-Y组成活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在28℃下,各组苗种肠道Hsp70mRNA表达量高低顺序为:HF3-Y>HF3-S>HF3-M>HF3-L>F3>HF3-E>C,且HF3-Y、HF3-S和HF3-M组Hsp70mRNA表达量均显着高于C组(P<0.001)。结果表明,在稚参阶段实施高温淘汰可获得更有效的选育效果,该研究为刺参耐高温品系选育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参考。5高温胁迫对刺参耐高温群体与普通群体主要免疫酶活力的影响在室内模拟池塘夏季高温环境,比较了耐高温品系F3代(F3组)和普通刺参(C组)1龄参(13.6±1.8g/头)在25-33℃下体壁抗氧化酶(SOD、CAT和T-AOC)、水解酶(ACP和AKP)和溶菌酶(LSZ)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刺参SOD活力均随温度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F3组SOD活力在31℃和32℃时显着高于C组(P<0.05);F3组CAT活力总体高于C组,且除25℃和32℃外差异显着(P<0.05):F3组T-AOC活力各温度下均显着高于C组(P<0.05)。F3组ACP活力均高于C组,且除31℃外差异显着(P<0.05);在25℃、27℃和31℃下,F3组AKP活力显着高于C组(P<0.05),其余温度下差异不显着。两组LSZ活力均随水温的上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F3组LSZ活力在27-31℃之间显着高于C组(P<0.05)。结果表明,经过定向选育的耐高温品系F3代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获得了提高,实验结果为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6刺参耐高温群体与普通群体夏眠期摄食情况监测及其耐高温能力比较现场监测了耐高温品系F2代(小规格:13.64±2.72g/头,大规格:42.42±7.14g/头)和F3代(小规格为13.17±1.67g/头,大规格为27.60±3.83g/头)夏眠过程的摄食情况,以摄食量与体重的比值(Rfb)为指标评价了子代苗种对高温的耐受性。结果表明,Rfb在0.003-0.006之间时,F2代小规格刺参比普通刺参耐高温能力提高0.69-1.19℃,大规格刺参比普通刺参提高0.77-1.00℃;F3代小规格刺参比普通刺参耐高温能力提高1.07-1.38℃,大规格刺参比普通刺参提高0.96-1.30℃。结果表明,经过耐高温性状的定向和累代选育,刺参耐高温品系对高温的耐受性获得明显提高。7刺参耐高温品系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力研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耐高温F2代亲本建立12个F3代家系,在苗种三月龄时经24小时饥饿处理后,选取平均体重为(0.036±0.003)g/头的苗种200头,放养到80升塑料水箱内,每个家系设4个重复,每月测定一次苗种体重。在6-7月龄时进行4次高温胁迫实验,测量并分析4次的平均存活率。结果表明:父系遗传效应对生长性状影响显着高于母系,而母系遗传效应对耐高温性状的影响高于父系。刺参体重、生长率、个体差异率和高温存活率的遗传力分别为45.45%、31.68%,、33.61%、23.56%。结合刺参性状配合力和家系表型选择,筛选了3个亲本和6个子代家系作为良种材料进行保存。刺参可通过亲子代耐高温加性遗传效应的累积进行人工选择,以适应因气候变暖而改变的生存环境。
施湘锟[8](2015)在《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发展“海洋经济” (俗称“蓝色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在“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由于沿海省市把海水养殖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在高新技术引领的今天,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提高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兴渔、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如何根据海水养殖产业化和从业主体科技需求多元化,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其转化水平与效益,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噬待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论文在紧密结合海水养殖行业特性,瞄准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方向和规律的基础上,对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提出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论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综述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理论基础。一是厘清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研究背景、意义,评述学者的相关研究;二是梳理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及特征、转化过程;三是阐述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理论的发展脉络、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前沿。四是阐明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其对论文的启发,明晰论文切入点。其次,分析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一方面,从科技课题、论文、专着、专利、成果来源五个方面介绍了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领域、海水养殖病害领域、海水养殖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成效。另一方面,从科技成果本身、成果供给主体、金融机构、从业主体四个方面分析了海水养殖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科技成果在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其它问题。再次,构建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指标体系。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和原则,通过咨询专家、参考相关研究初步设计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素集,然后运用专家咨询法、隶属度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鉴别力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终确定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科技成果转化潜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三个项目层,20个指标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四,实证分析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状况及找寻各省份存在绩效差异的关键制约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标准化处理指标数据,运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出基于2007~2013年数据的沿海省份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根据置信期间对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聚类分组和对比分析,指出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排序及存在绩效差异主要制约因素。结果显示:位于第一组的山东省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最好,但仍然存在水技人员经费投入不足等制约因素。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辽宁省位于第二组,这几个省份绩效值处于波动状态,各自所呈现的优劣势也有所不同。广西省和浙江省位于第三组,广西省虽然在渔民收入方面有较大提升,然而在其它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人均经费最多,然而存在科研经费不足,技术人员比例偏低等问题限制了浙江省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本文各省份的绩效评价结果及存在问题和学术界研究及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文研究,本文总结出我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有科技成果的产出能力和质量、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支撑能力、海水养殖从业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吸收能力。最后,提出促进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一是从加强建设海水养殖业科技研发平台和推广示范基地、推进应用导向性基础研究、培育海水养殖业创新人才、完善海水养殖业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方面探索提升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和质量;二是从依托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产业支撑体系、完善海水养殖业推广体系、健全技术创新联盟、落实政策资金方面提升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能力;三是从培育龙头、聚集人才、科学管理、协同创新方面提升海水养殖业从业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一是系统性的通过专家咨询法、隶属度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鉴别力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层层筛选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具有较强的参照性和说服力。二是首次对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各省份存在绩效差距的关键制约因素,进一步总结我国海水养殖业绩效变动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出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提供对策思路。
刘堃[9](2013)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必然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转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以此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两大发展瓶颈,整体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十二五”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攻方向。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现有的一些探讨多限于应用分析,缺乏既能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又能体现海洋产业内在属性的深层次理论分析和系统思考。本文以“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为研究主线和基本思路,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包括:(1)对海洋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及组成门类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界定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基于“战略性”“新兴性”两个视角,构建了评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遴选了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等六类产业作为当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组成门类。(2)尝试探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所采取的创新举措,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即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要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建立有效投融资机制,保证科技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注重国际合作,相互取长补短。(3)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具备的基本要素,即技术创新、自然资源、资金支持、人才资源、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演化路径,即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着力点并以此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模型。(4)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分别阐述了以上六类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六类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与现实问题,基于技术创新、投融资、人才引进与培养、需求激励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机制。(5)基于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的结果,从六类产业的共性问题出发,主要立足政府角度,提出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和应采取的三类政策措施。
刘晓[10](2012)在《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研究 ——基于知识网络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发展阶段,对于推动海水养殖业产学研三方之间构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力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知识已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水产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以及海水养殖企业借助知识学习进行知识生产、知识扩散和知识创造,这一系列知识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知识流动。对联盟知识流动的探讨有助于把握提升联盟合作创新绩效的核心和本质,知识网络这一研究工具为深入研究联盟知识流动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因此,从知识网络视角探讨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流动,对于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在紧密结合海水养殖业的行业特性、技术创新规律与技术创新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技术创新、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等领域的理论成果,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及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以联盟的知识网络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对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的运行机制与循环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联盟知识流动的保障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在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等理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对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在厘清上述理论发展脉络、把握研究前沿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研究的空缺和不足,明晰本研究的切入点,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构建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在对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其知识网络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结构模型;从要素类型的角度解析了联盟知识网络的主体要素、关系要素、资源要素和制度要素。该章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再次,探讨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运行机制。对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归纳出联盟知识流动的四种方式;分析了联盟知识网络中最重要的两类知识流动界面;分析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第四,分析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循环机理。提出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分布;借助探索性案例详细描述了海水养殖业研发项目运行过程,深入挖掘了海水养殖业项目运行过程中科技知识的流动和转化规律,提出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循环模型;提出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化场的构建途径。进一步地,探讨了联盟内知识流动循环的动力机制,提出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学习模型。第五,探讨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设计了联盟内的信任机制,包括联盟成员选择机制、联盟规范控制机制、联盟文化培育机制。二是构建了联盟的组织体系,包括联盟内外部组织体系,并重点提出了联盟技术研发项目组织模式和联盟运营模式。最后,提出了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有效流动的对策建议。分别基于联盟内水产科研机构和大学、水产科技中介机构等知识生产扩散主体,海水养殖企业等知识应用开发主体以及联盟组织管理机构、相关政府部门等知识环境服务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责任研究员杨红生博士提出:我国海水养殖业亟待实施清洁生产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责任研究员杨红生博士提出:我国海水养殖业亟待实施清洁生产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张福绥院士:耕海牧贝 福泽百姓(论文提纲范文)
曲折求学 与“贝”结缘 |
转向国需 引领浪潮 |
引种扇贝 福惠民生 |
桃李芬芳 教泽绵长 |
(2)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
2.1.1 逻辑起点 |
2.1.2 资源养护 |
2.1.3 可持续利用 |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
2.2.2 学科关联 |
2.2.3 相关原则 |
2.3 基本分类 |
2.3.1 渔业生态伦理 |
2.3.2 渔业社会伦理 |
2.3.3 渔业产业伦理 |
2.3.4 渔业科技伦理 |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
3.1.2 渔业元治理 |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
3.3.1 伦理分析矩阵 |
3.3.2 伦理评估工具 |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
4.1.1 时间维度 |
4.1.2 空间维度 |
4.1.3 人际维度 |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
4.2.1 人与人的博弈 |
4.2.2 人与鱼的博弈 |
4.2.3 知与行的脱节 |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厚植海洋生物学基础,创新海洋生物技术,赋能蓝色生物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 厚植海洋生物学基础 |
1.1 海洋所重点支柱学科之一——海洋生物学 |
1.2 海洋生物学随调查的开展和手段的改进而不断发展 |
1.3 国家是基础研究的强大后盾 |
1.4 海洋生物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亮点纷呈 |
1.5 学科建设中科研队伍和体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组织保障 |
1.6 研究水平与成果获得国际赞誉 |
2 创新海洋生物技术 |
2.1 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充分发挥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智库作用 |
2.2 海洋生物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 |
2.3 领衔承担国家海洋生物技术863重大项目 |
2.4 基因组学等相关领域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新生长点 |
2.5 研发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是海洋生物技术的重点目标 |
2.6 失衡生态系统的重构和价值提升成为新热点 |
3 赋能蓝色生物产业 |
3.1 创新增养殖技术,推动水产业高潮迭起 |
3.2 海洋生物技术创新是催生蓝色生物产业的核心源头 |
3.3 为世界第一的海洋生物生产持续发展建功立业 |
3.4 奋力助推国家蓝色生物新型产业兴起 |
3.5 开拓蓝色生物产业发展新局面 |
4 前景与展望 |
(4)湛江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理论 |
2.2.3 产业代谢理论 |
3 湛江市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基础与现状 |
3.1 湛江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技术支撑 |
3.1.2 政策支持 |
3.1.3 市场带动 |
3.2 湛江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现状 |
3.2.1 养殖规模和种类 |
3.2.2 养殖类型和苗种培育 |
3.2.3 养殖龙头企业 |
4 湛江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4.1 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1.2 构建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2 评价方法 |
4.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2.2 熵值法的原理 |
4.3 湛江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4.3.1 湛江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综合分析 |
4.3.2 湛江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趋势分析 |
5 湛江海水养殖绿色发展的问题 |
5.1 政府方面 |
5.1.1 养殖管理难度大,行政效率低 |
5.1.2 资金支持力度小,设施落后 |
5.2 企业方面 |
5.2.1 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力弱 |
5.2.2 龙头企业规模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
5.3 养殖人员方面 |
5.3.1 人才引进困难,专业技术人员少 |
5.3.2 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养殖技术推广难 |
5.4 养殖技术方面 |
5.4.1 相关养殖技术落后,海域环境恶化严重 |
5.4.2 良种选育水平低,相关科技成果转换率弱 |
5.5 养殖结构方面 |
5.6 养殖产品方面 |
6 湛江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
6.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引领措施 |
6.1.1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发挥政府主体作用 |
6.1.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着力发展现代化水产养殖装备与设施 |
6.2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其辐射带动作用 |
6.2.1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海水养殖绿色发展模式 |
6.2.2 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共赢 |
6.3 加强养殖队伍素质建设,推动海水养殖绿色发展进程 |
6.3.1 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壮大养殖技术推广队伍 |
6.3.2 开展免费养殖课程培训,提高养殖人员专业技术 |
6.3.3 鼓励养殖户自发组织养殖合作社,促进养殖户之间的优势互补 |
6.4 全方位推动科研机构发展,为海水养殖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6.4.1 引导产学研机构协同发展,改善养殖环境 |
6.4.2 鼓励企业联合科研机构组建科研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水产种业体系 |
6.5 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现代化水产养殖生产模式 |
6.6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品牌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刺参概述 |
1.1.2 刺参的营养价值 |
1.1.3 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刺参的主要养殖技术 |
1.2.2 混合水产养殖 |
1.2.3 混养系统中生物互利效应的研究 |
1.2.4 刺参混合养殖 |
1.2.5 柄海鞘的功能和生态环境作用 |
1.2.6 微藻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海水 |
2.1.2 刺参及饵料 |
2.1.3 柄海鞘采集与养殖 |
2.1.4 微藻的培养 |
2.1.5 刺参、柄海鞘的混养实验 |
2.1.6 监测项目及方法 |
2.1.7 计算方法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养殖环境参数 |
2.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2.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
2.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
2.2.5 动物生长情况 |
2.3 小结 |
3 混养系统养殖生物的参数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养殖实验 |
3.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3.1.3 计算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2.2 柄海鞘生物量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2.3 刺参配比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3 小结 |
4 混养系统的生态系统组分互利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养殖实验 |
4.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4.1.3 计算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养殖环境参数 |
4.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4.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
4.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
4.2.5 刺参生长状况 |
4.2.6 混养互利效应探讨 |
4.3 小结 |
5 混养系统的生理生态互利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养殖实验 |
5.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5.1.3 计算方法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耗氧率和排氨率 |
5.2.2 摄食率和吸收率 |
5.2.3 刺参代谢酶活力 |
5.2.4 刺参消化酶活力 |
5.2.5 柄海鞘消化酶活力 |
5.3 小结 |
6 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养殖实验 |
6.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6.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养殖环境参数 |
6.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6.2.3 底泥中营养盐含量 |
6.2.4 刺参生长情况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着力实现海洋牧场建设的理念、装备、技术、管理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洋牧场概念发展历程 |
2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理念 |
2.1 建设理念现代化 |
2.2 建设装备现代化 |
2.3 建设技术现代化 |
2.4 建设管理现代化 |
3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途径 |
3.1 打造温带海域海洋牧场升级版 |
3.2 开创热带海域海洋牧场建设新局面 |
4 结语 |
(7)刺参耐高温品系选育及其性状评价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刺参养殖业现状 |
1.1.1 种参培育 |
1.1.2 苗种培育 |
1.1.3 商品参养成 |
1.2 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2.1 海洋鱼类遗传育种概况 |
1.2.2 海洋贝类遗传育种概况 |
1.2.3 海洋虾蟹类遗传育种概况 |
1.2.4 棘皮动物遗传育种概况 |
1.3 温度对刺参的影响 |
1.3.1 温度对性腺发育和配子受精能力的影响 |
1.3.2 温度对受精卵和浮游幼体发育的影响 |
1.3.3 温度对成参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
1.4 代谢组学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阴干对刺参卵母细胞体外促熟和后期发育的影响 |
2.0 前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卵母细胞脱膜过程 |
2.2.2 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比例 |
2.2.3 成熟卵母细胞后期发育 |
2.3 讨论 |
2.3.1 卵母细胞脱膜过程 |
2.3.2 卵母细胞成熟过程 |
2.3.3 阴干温度对卵母细胞体外促熟和发育的影响 |
2.3.4 阴干时间对卵母细胞体外促熟和发育的影响 |
2.4 结论 |
3 高温胁迫对刺参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的影响 |
3.0 前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受精卵子与未受精卵子形态学观察 |
3.2.2 常温下雌、雄配子的受精能力 |
3.2.3 高温下雌、雄配子的受精能力 |
3.2.4 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配子受精能力的界定 |
3.3.2 高温胁迫对配子受精能力的影响 |
3.3.3 高温胁迫下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的差异 |
3.4 结论 |
4 刺参耐高温品系的亲本选择及其性状分析 |
4.0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测定指标 |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非夏眠刺参排粪量/体重比值 |
4.2.2 肠道重/体壁重比值 |
4.2.3 酶活活力 |
4.2.4 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 |
4.2.5 代谢产物 |
4.3 讨论 |
4.3.1 非夏眠和夏眠群体肠道和摄食情况的差异 |
4.3.2 非夏眠和夏眠群体体壁抗氧化酶活力的差异 |
4.3.3 非夏眠和夏眠群体体壁代谢酶活力的差异 |
4.3.4 非夏眠和夏眠群体呼吸树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 |
4.3.5 非夏眠和夏眠群体肠道代谢产物的差异 |
4.4 结论 |
5 早期高温胁迫对刺参苗种后期耐高温能力的影响 |
5.0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种参培育 |
5.1.2 受精卵的获得 |
5.1.3 实验设计和测定指标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早期高温胁迫淘汰存活率 |
5.2.2 后期高温胁迫存活率 |
5.2.3 后期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量 |
5.3 讨论 |
5.3.1 早期不同发育阶段对高温的耐受能力 |
5.3.2 早期高温胁迫对后期幼参高温下成活率的影响 |
5.3.3 早期高温胁迫对幼参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4 结论 |
6 高温胁迫对刺参耐高温群体与普通群体主要免疫酶活力影响 |
6.0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动物暂养 |
6.1.2 实验设计 |
6.1.3 免疫指标测定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 |
6.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6.2.2 过氧化氢酶(CAT) |
6.2.3 总抗氧化能力(T-AOC) |
6.2.4 酸性磷酸酶(ACP) |
6.2.5 碱性磷酸酶(AKP) |
6.2.6 溶菌酶(LSZ) |
6.3 讨论 |
6.3.1 高温胁迫对耐高温群体和普通群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3.2 高温胁迫对耐高温群体和普通群体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
6.3.3 高温胁迫对耐高温群体和普通群体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
6.4 结论 |
7 刺参耐高温群体与普通群体夏眠期摄食情况监测及其耐高温能力比较 |
7.0 前言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动物 |
7.1.2 实验设计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 |
7.2.1 F2代耐温性状 |
7.2.2 F3代耐温性状 |
7.3 讨论 |
7.3.1 温度对刺参摄食强度的影响 |
7.3.2 耐高温刺参品系对高温的耐受能力 |
7.4 结论 |
8 刺参耐高温品系生长和耐热性状的遗传力 |
8.0 前言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种参来源 |
8.1.2 家系构建 |
8.1.3 数据测量 |
8.1.4 统计分析 |
8.2 结果 |
8.2.1 父系和母系遗传因素对刺参生长、耐高温性状的影响 |
8.2.2 刺参生长、耐高温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估计 |
8.2.3 刺参生长、耐高温性状的遗传相关 |
8.2.4 刺参耐高温品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8.3 讨论 |
8.3.1 遗传因素对刺参生长、耐热性状的影响 |
8.3.2 刺参生长、耐热性状的遗传力估计 |
8.3.3 刺参生长、耐高温性状的遗传相关 |
8.3.4 刺参耐高温品系性状配合力估计与家系选择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1.2.1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研究所忽略的问题及对本文的启发 |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4.1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水养殖业的概念及特性 |
2.1.2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 |
2.1.3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 |
2.2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及特征分析 |
2.2.1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
2.2.2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分析 |
2.2.3 简要评述 |
2.3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理论借鉴 |
2.3.1 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理论 |
2.3.2 产学研合作理论 |
2.3.3 海水养殖从业主体行为改变理论 |
2.3.4 简要评述 |
3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
3.1 我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基本情况 |
3.1.1 海水养殖业科技课题情况 |
3.1.2 海水养殖业科技论文和专着情况 |
3.1.3 海水养殖业专利情况 |
3.1.4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来源 |
3.2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成效 |
3.2.1 海水养殖领域 |
3.2.2 海水养殖病害领域 |
3.2.3 海水养殖产品加工领域 |
3.2.4 简要评述 |
3.3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3.3.1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本身的问题 |
3.3.2 成果供给主体在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3.3.3 金融机构在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 |
3.3.4 从业主体在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 |
3.3.5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其它问题 |
4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4.1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1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的功能 |
4.1.2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的遴选原则 |
4.1.3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借鉴 |
4.1.4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的因素集设计 |
4.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1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4.2.2 基于隶属度分析的评价指标筛选 |
4.2.3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评价指标筛选 |
4.2.4 基于鉴别力分析的评价指标筛选 |
4.3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4.3.1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检验 |
4.3.2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检验 |
5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5.1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赋权-基于层次分析法 |
5.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 |
5.1.2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基于层次分析法 |
5.1.3 简要评述 |
5.2 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5.2.1 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
5.2.2 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计算 |
5.2.3 基于多年数据的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计算 |
5.3 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3.1 用置信区间对绩效进行检验分类 |
5.3.2 各省份综合绩效聚类分析 |
5.3.3 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6 促进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提升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和质量 |
6.1.1 改革创新,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
6.1.2 面向市场,推进应用导向性基础研究 |
6.1.3 人才兴业,培育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
6.1.4 优化指标,完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 |
6.2 提升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支撑能力 |
6.2.1 以水产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为依托,促进海水养殖业转化市场健康发展 |
6.2.2 以产业支撑体系为保障,促进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
6.2.3 以海水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重点,提升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6.2.4 以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为纽带,打造海水养殖业技术品牌 |
6.2.5 以相关政策资金为配套,保障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 |
6.3 提升海水养殖从业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6.3.1 培育龙头,发挥海水养殖龙头企业科技成果示范作用 |
6.3.2 集聚人才,提高海水养殖从业主体的科技成果吸收能力 |
6.3.3 科学管理,促进海水养殖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
6.3.4 协同创新,拓宽海水养殖从业主体接触科技成果渠道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参与学术交流情况 |
(9)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0.2.1 国外研究进展 |
0.2.2 国内研究进展 |
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0.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0.5.1 可能的创新点 |
0.5.2 不足之处 |
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分析 |
1.1 海洋产业 |
1.1.1 概念界定 |
1.1.2 海洋产业分类 |
1.2 海洋新兴产业 |
1.2.1 海洋产业发展时序与海洋新兴产业 |
1.2.2 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 |
1.2.3 海洋新兴产业的选择 |
1.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
1.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
1.3.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 |
1.3.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1.4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
1.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4.3 运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2.1 海洋高效渔业 |
2.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2.3 海洋生物医药业 |
2.4 海水利用业 |
2.5 海洋电力业 |
2.6 深海油气业 |
2.7 主要经验与启示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素 |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路径 |
3.2.1 高新技术产业化 |
3.2.2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 |
3.3.1 技术创新机制 |
3.3.2 投融资机制 |
3.3.3 人才配置机制 |
3.3.4 需求激励机制 |
4. 海洋高效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 海水健康养殖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1 产业界定 |
4.1.2 海水健康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3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4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5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培育路径 |
4.2 远洋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2.1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 |
4.2.2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 |
4.2.3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4.2.4 案例分析:南极磷虾产业的培育机制 |
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机制分析 |
5.1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5.2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5.3 产业集群视角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路径分析 |
5.3.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 |
5.3.2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的特征 |
5.3.3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5.3.4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5.3.5 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途径 |
6. 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机制分析 |
6.1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6.2 产业链视角下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路径分析 |
6.2.1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一般形式 |
6.2.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殊性 |
6.2.3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4 优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路径选择 |
7. 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分析 |
7.1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1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2 海水直接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2 我国海水利用业存在问题分析 |
7.2.1 成本问题 |
7.2.2 管理问题 |
7.2.3 生态问题 |
7.3 我国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 |
7.3.1 技术创新机制 |
7.3.2 管理协调机制 |
7.3.3 投融资机制 |
8. 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分析 |
8.1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
8.2 我国海洋电力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8.3 我国海洋电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8.3.1 成本方面 |
8.3.2 政策规划方面 |
8.3.3 投融资方面 |
8.4 我国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 |
8.4.1 技术创新机制 |
8.4.2 政策引导机制 |
8.4.3 投融资机制 |
9. 深海油气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
9.1 产业界定 |
9.2 深海与浅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区别 |
9.3 深海油气资源分布 |
9.4 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
9.5 典型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模式 |
9.5.1 不定量税收 |
9.5.2 PSA 模式 |
9.6 我国深海油气业的培育路径 |
9.6.1 制定国家级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战略 |
9.6.2 选择适应于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 |
9.6.3 打造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基地 |
10. 促进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10.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
10.2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10.2.1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供给型政策措施 |
10.2.2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性政策措施 |
10.2.3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其它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研究 ——基于知识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学研合作是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的基础 |
1.1.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 |
1.2 问题提出 |
1.2.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3 有关渔业技术创新联盟理论研究上的滞后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预期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预期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与基本概念界定 |
2.1 技术创新联盟理论综述 |
2.1.1 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 |
2.1.2 技术创新联盟的分类 |
2.1.3 技术创新联盟的动机 |
2.1.4 评述 |
2.2 知识网络理论综述 |
2.2.1 知识网络的内涵 |
2.2.2 知识网络的要素与结构 |
2.2.3 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活动 |
2.2.4 技术创新联盟中的知识网络 |
2.2.5 评述 |
2.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
2.3.1 渔业技术链 |
2.3.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的内涵界定 |
2.3.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 |
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构建 |
3.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基本内涵 |
3.1.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概念界定 |
3.1.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概念界定 |
3.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结构模型 |
3.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网络要素解析 |
3.3.1 主体要素类型 |
3.3.2 关系要素类型 |
3.3.3 资源要素类型 |
3.3.4 制度要素类型 |
4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运行机制研究 |
4.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概述 |
4.1.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概念 |
4.1.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特征 |
4.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流动方式 |
4.2.1 项目合作 |
4.2.2 非正式交流 |
4.2.3 人员流动 |
4.2.4 技术推广 |
4.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流动界面 |
4.3.1 知识生产扩散子网与知识应用开发子网之间的界面 |
4.3.2 联盟外主体要素与联盟之间的界面 |
4.4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主体要素特性 |
4.4.2 资源要素特性 |
4.4.3 关系要素特性 |
4.4.4 制度要素特性 |
4.4.5 网络结构特性 |
5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循环机理分析 |
5.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项目运行过程 |
5.2 SECI 模型及其缺陷 |
5.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循环 |
5.3.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分布 |
5.3.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循环模型 |
5.3.3 各个知识层次的形成机理 |
5.3.4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循环特征分析及启示 |
5.3.5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转化“场” |
5.4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循环动力机制——知识学习 |
5.4.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学习类型 |
5.4.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学习模型 |
6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保障体系建设 |
6.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设计 |
6.1.1 构建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的重要意义 |
6.1.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的内涵与产生 |
6.1.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构建策略 |
6.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体系构建 |
6.2.1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目标和任务 |
6.2.2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外部组织体系 |
6.2.3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组织体系 |
7 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有效流动的对策建议 |
7.1 提升学研方及科技中介机构的知识生产扩散能力 |
7.1.1 水产科研机构和大学 |
7.1.2 水产科技中介机构 |
7.2 提升海水养殖企业的知识应用开发能力 |
7.2.1 培育海水养殖龙头企业 |
7.2.2 提高海水养殖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
7.2.3 提升养殖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 |
7.2.4 注重与联盟其他成员建立关联关系 |
7.3 完善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服务环境 |
7.3.1 联盟组织管理机构 |
7.3.2 相关政府部门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责任研究员杨红生博士提出:我国海水养殖业亟待实施清洁生产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张福绥院士:耕海牧贝 福泽百姓[J]. 廖洋,展翔天. 智慧中国, 2021(05)
- [2]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厚植海洋生物学基础,创新海洋生物技术,赋能蓝色生物产业[J]. 相建海.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4]湛江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D]. 李豫皖.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5]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D]. 陈丽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着力实现海洋牧场建设的理念、装备、技术、管理现代化[J]. 杨红生,杨心愿,林承刚,张立斌,许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7)
- [7]刺参耐高温品系选育及其性状评价的基础研究[D]. 刘石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8]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D]. 施湘锟. 福建农林大学, 2015(10)
- [9]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D]. 刘堃.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10]海水养殖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流动研究 ——基于知识网络视角[D]. 刘晓.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