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英语杜撰词的构成方式、修辞特点及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杨翠翠[1](2021)在《日记体文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尘封的日记和笔记》(1950、1953和1954年)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赵轶哲[2](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认为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侯思琪[3](2021)在《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拟声词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语言系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国内外研究者对拟声词大多围绕构词类型、句法语义和修辞功能三个方面来研究,而缺少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探讨。本文以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对俄汉两种语言的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拟声词的音义关系及内部的认知机制,尝试归纳和总结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语义转移规律和特点,揭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背后的认知差异,阐释其派生趋向。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目的和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和对比语言学三方面对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为拟声词概述,对拟声词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分析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范畴化标准;第四章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本章主要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进行研究;第五章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本章主要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进行对比分析,如语义转移类别、特点、机制等;第六章为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本章主要在范畴化视角下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进行研究,并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进行分析。
黄琰[4](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翻译是一项跨国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行为,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领略原文之感性美,而是要将原文内含的信息成功地传递给受众并被他们接受。故新闻翻译必须要从目标受众的角度入手,呈现出符合目标受众阅读习惯的译文,以使信息传递的效率最大化。新闻翻译的这一诉求与目的论存在一种隐形的联系。目的论打破了传统的翻译“等值论”,将译文的功能突显出来,提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该行为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而目标受众对译文的交际需求则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由此看出,新闻翻译与目的论都重视目标受众的需求,将译文的交际功能放在首位,两者的核心要义是共通的。本论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韩语国际政治新闻及其汉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法、修辞、语篇四个层面分析韩语国际政治新闻如何汉译,并进一步探讨作用于翻译过程的影响因素。其中,词汇层面对专有名词、外来词、缩略词的翻译进行重点分析,并探讨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句法层面的翻译分析包括句式结构、句中时态及语态的翻译;修辞层面首先阐明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的修辞特色,而后提出修辞的翻译方法;语篇层面着眼新闻全局,讨论新闻的全译、摘译和编译。在影响因素的论述部分,从‘文化’和‘读者’两方面探索作用于译文生成的影响因素。经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目的论对于指导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的翻译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得出以下结论: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翻译中,为使译文满足目标受众的阅读需求,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达到交际目的,针对局部视角下的词汇、句法和修辞可灵活采用包括直译、意译、增译、分译、释译等在内的翻译方法,针对整体视角下的语篇则可选取全译、摘译、编译的处理方法。在决定上述翻译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两国政治文化与新闻文化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同时也不可忽视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认知差异的作用。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5](2020)在《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喻修辞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格,它是每一种语言所共同具有的修辞格。因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自然环境、认知心理等因素影响,使汉语比喻修辞格和英语比喻修辞格在使用功能上等方面产生差异,而差异会给汉语和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多困难。本文语料选自《人生比喻语辞典》、《比喻》、《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等,通过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去对比分析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异同,通过文献研究法、材料例释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找出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共同点,以及分清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差异,使进一步加深对汉语比喻修辞格的了解,并且提高对英语比喻修辞格的认知水平,更好地理解在汉语与英语中比喻修辞格中的喻义,提升语言学习者对汉语英语中比喻修辞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本文将从六个部分进行撰写: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系统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等,再基础上梳理并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第二部分简单的阐述了汉语比喻修辞和英语比喻修辞格的定义,再进一步分别从明喻与英语Simile、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汉语博喻与英语Sustained Metaphor三个基本类型进行对比研究。论文的第三部分从词的方面、词组方面、单句方面、复句方面进行了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的对比。论文的第四部分从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进行研究,通过以动物为喻体、以颜色为喻体、以植物为喻体进行对比研究,并作出说明。论文的第五部分分析了造成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基本类型、喻体、喻义的差异的原因。论文的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归纳总结本文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袁轩[6](2020)在《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比喻修辞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汉语二语学习者要做到得体表达,就必须有一定的修辞能力。汉语水平考试也会考察学习者使用修辞格的能力。就学习者辞格的使用看,比喻的频率较高;就课堂教学看,无论是课内的教材、测试,还是课外的的阅读,比喻修辞都多有出现。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收集了英、美、加三国的汉语学习者作文中的比喻句,以及教学中的母语为英语的中高级学习者的比喻句,同时统计了《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教材中的比喻辞格,使用定量统计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母语为英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比喻辞格教学。本文基于汉语比喻辞格知识、标记性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对母语为英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使用比喻的偏误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认为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比喻辞格偏误有比喻结构偏误、喻词使用错误、喻体选择不当三种;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对外汉语教学教材不够重视比喻句、选用错误的喻体等是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借此提出相应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概述英汉比喻辞格对比的研究、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现状。第二章根据以高级阶段的教材《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为例,考察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比喻句的数量、分布情况。第三章收集整理并统计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教学中收集的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比喻句,对其中的偏误句进行归类,进一步具体分析各类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针对性地提出比喻教学的建议。结语分析本文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比喻教学的发展前景。
王琴[7](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蓝诗玲鲁迅小说翻译创造性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鲁迅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端和代表之作,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价值。鲁迅小说蓝诗玲译本2009年以企鹅经典的形式出现在世界文学场域,创造性翻译在其文学性的重新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译本在翻译创造性方面存在哪些较为突出的特征,是否具有系统性,表达效果如何,和之前译本是否存在差异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将以上问题作为起点,自建“鲁迅小说英译平行语料库”,对鲁迅小说蓝诗玲英译创造性展开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对其系统性创造性特征进行描写和解释,以拓展翻译创造性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翻译创造性规律。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不可避免会有所失,创造性翻译(创译)可以弥补翻译中之所失,在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赋予原文另一种生命形态,也会给译入语带入新的表现形式。目前,翻译创造性研究应突破微观考察的局限,向系统性和宏观性的考察扩展,以深化对翻译创造性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本研究以鲁迅小说英译为创译的研究文本,通过选取两组具有不同类型译者、赞助人和翻译方向的译本进行比较,以文本阅读和语料库技术综合应用为手段,对创译的规律性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对表达效果进行了讨论,对创造性的动因进行了解释。本研究通过观察和语料库驱动检索确定了四类考察项,包括:临时词、移就定中搭配、拟人隐喻动词和心理动词。蓝译这四类参数上创造性程度较高。同时,这四类参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涉及最基本的词汇或搭配形式为基础,或者具有形式上的前景化特点,或者兼有形式和意义上的前景化特点,或涉及语义维度的转变。此外,对参数范围的确定可以使统计在一定范围内更为全面,以确保比较结果更具客观性。在临时词的应用上,蓝译无论总数量,还是三个类别的数量上均超过杨译。其中蓝译和杨译在总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三个类别中,除了创造性复合词不存在显着差异外,派生临时词和仿音临时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这表明蓝译创造性程度更高。临时词使译文表达简洁灵活,并使词汇本身、意象和人物形象得到突显。对定中移就搭配参数以翻译和应用的“双向考察模式”展开。一方面,在原文定中结构创造性搭配的翻译中,两组译文(C-N)范化翻译比率都超过(C-C)创造性再现比率,蓝译范化比例更高。在(C-C)中,两组译本的(C1-C1)创造性移植数量都高于(C1-C2)创造性重构数量。另一方面,在定中移就搭配的创造性应用中,蓝译定中移就搭配的应用数量远超原文定中移就搭配数量和杨译应用数量,蓝译在创造性应用方面创造性程度较高。翻译和应用构成翻译创造性不同的考察方向;而不同的翻译方式,包括(C-N)式和(N-N)式的范化翻译,(C-C)式和(N-C)式创造性翻译,构成翻译创造性程度的梯度标准,以上共同形成对翻译创造性判定的多维参数。范化翻译比例只能作为翻译创造性程度判定的一个参考性指标;基于翻译(ST到TT)和应用(TT)两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对翻译创造性进行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判断。对译文比拟隐喻动词(PMV)的考察显示,蓝译在总数和其三个子类的数量上均超过杨译,存在显着性差异。PMV的三个子类的数量分布中,两组译文具有相同的趋势,从少到多依次是生命物为本体的PMV,无生命物为本体的PMV,和抽象为本体的PMV。蓝译三个子类中抽象为本体的PMV数量最多,这类PMV属于拟人隐喻的非典型范畴类型,陌生化程度更高,创造性程度更高。在本体类型上,蓝译也是类型更丰富性,数量更多。从对应原文是否也是比拟隐喻上看,蓝译创造性移植(C1-C1)比率远低于杨译。总体上看蓝译比拟隐喻的使用更多来自译者的创造;杨译比拟隐喻更多来自对原文比拟隐喻的移植。在PMV应用效果上,蓝译较为突出地表现为三方面的特征,即身体和器官的人化和人的物化,万物有灵的自然意象的塑造,以及戏剧性氛围的营造。PMV的应用使得生命度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得以转移,拓展了语义的表现空间,使表达更富新意。蓝译在对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方面,数量更多,例示类型方面也更丰富,而且使用了更多“特有”类型。总体来看,蓝译在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应用方面创造性比杨译更高,译者能动性更强。蓝译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拓展了表现纬度,给译文带来以下特殊的表达效果,即1)可以增强译文语言表达的语境协调和适应性;2)拓展了对人物的表现维度;3)使叙述视角转变,营造心理叙事或回忆叙事的氛围;4)使译文表达的灵活性增强。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的创造性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赞助人是鲁迅小说英译在世界文学场域更新的重要因素。赞助人将鲁迅小说纳入企鹅经典出版,明确了其大众经典的定位,并对译者提出对译本更新的要求。企鹅出版社选取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作为译者,目的是达成一个和以往译作不同的译本。其次,译者蓝诗玲对鲁迅小说文学价值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殊地位有着深入的了解,为了再造原作的阅读效果,她在翻译中进行了系统性的“忠实性的再创造”。第三,创造性可以使译作更好地适应翻译多元生态系统,实现译作的进化。第四,两译本在翻译创造性中体现出某些类似的模式特征,也说明翻译受到认知心理机制的驱动和制约。本研究在理论层面的意义在于,提出“翻译创造性张力偏离说”,即1)翻译创造性是对常规表达形式张力性的偏离,张力性的偏离处于创造性程度不同的连续统上,创造性强度由低到高表现为:C1-C1型创造性移植<C1-C2型创造性重构<N-C型创造性译写;2)偏离具有开放性,可以包括多个层面,如形式、内容、视角、维度等;3)偏离的程度越大,层面越多,则创造性程度越高。在方法论方面,将语料库方法用于对翻译创造性的研究,有助于发现翻译创造性的系统性特征,从而加深对创译的认识。其次,使用语料库工具对翻译创造性词汇项的检索进行探索,拓展了语料库技术手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范围。第三,对创造性翻译进行分类,并按照等级序列进行排列,为翻译创造性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工具;第四,提出翻译创造性的单向和双向考察模式,使翻译创造性考察路径更为明确,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对创译不同类型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为翻译创造性实践提供指导。创造性翻译有利于中国文学翻译中文学性的重构,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场域中的地位。
姚霞[8](2019)在《佛学文本中词汇和排偶修辞的汉译策略 ——以WHY BUDDHISM IS TRUE的汉译实践为例》文中指出这篇汉译实践报告所依托的语料库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Why Buddhism Is True)这本书的后四章,汉译时间跨度为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汉译内容主要是佛学文本。这篇实践报告主要探讨佛教专属词汇、需佛化处理的一般词汇、排偶修辞句的翻译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汉译实践,同时为增进国人从新的角度解读佛教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报告共包含五章。第一章是引言,分别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第二章是任务过程,其中涵盖了对译前准备、汉译过程、译后校改三个阶段的详细陈述;第三章讨论了汉译词汇和排偶修辞句时遇到的难点,并分析了原因,主要涉及佛教专属词汇汉译、一般词汇佛化汉译、排偶修辞句的汉译。报告中谈到的排偶修辞句主要有三种类型:对照(antithesis)、首语重复(anaphora)、首尾同复(symploce)。第四章笔者针对第三章提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即合理利用多本在线词典、利用关键词查找平行文本;还有针对排偶句的转化法、缩减法和补译法。第五章为结语部分,总结了译者在整个汉译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康喆文[9](2019)在《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文中指出语块是一种形式固定、表达完整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语言运用中能够被整体存储、提取和使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语码的转换,更涉及语码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语块作为具有心理预制特点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在翻译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效应。本文以语块为切入点,立足于中央文献翻译,开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及翻译模式研究。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及俄语译文进行了界定和提取,并尝试提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语块研究综述、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第二章从语块理论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完成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和提取工作,并确立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本文认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是由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具有固定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中央文献中可被整体储存和提取;其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为主,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包括一级语块、二级语块和三级语块。一级语块为词级语块,包括搭配和固定语;二级语块为框架级语块,包括短语框架和述语框架;三级语块为句级语块,包括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句群。第三章探讨了认知视角下的语块翻译。文中分别概述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及与翻译的关系,阐释了不同学者的认知翻译观。本文认为,认知翻译观为研究语块的翻译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模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探讨语块双语的转换进程;二是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双语产生的现实等多重视角探讨语块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提出了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流程图。第四章从以往经典的翻译理论模式出发,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基础,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该模式凸显了源语语块及对应译语作为整体翻译单位在记忆加工系统中的优势效应;反映了源语世界与译语世界的语言符号认知、逻辑思维认知、语境关系认知、社会文化认知及主体间性认知等多维认知层对语块翻译目标、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随后本章结合具体译例,对每一认知层级的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对拟构模式进行了论证。第五章为结束语,展望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并拟提出本课题后续的研究思路。总之,本文借鉴语块理论及认知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探讨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和翻译模式问题,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规范中央文献中重要概念的翻译,推动中央文献翻译的自动化、机器化进程。
徐忆颉[10](2019)在《无为方言詈语研究》文中认为无为县属于江淮方言,再细分则属于洪巢片。近些年关于无为方言的研究逐渐增多,且多围绕语音、词汇和语法展开,而詈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詈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能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直接关于无为方言詈语的调查研究成果。笔者作为母语者,想对无为方言詈语展开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描写和分析。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通过对语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不仅分析了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还对无为方言詈语的变化进行描述。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整个詈语研究进行回顾,从汉语詈语以及方言詈语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对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从无为方言詈语概况、语音特征、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等四个方面展开。再次,对无为方言詈语的功能进行分析,包括社会差异和言语功能方面。最后,对无为方言詈语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上文的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论英语杜撰词的构成方式、修辞特点及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英语杜撰词的构成方式、修辞特点及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2)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术语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1 引言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
3.4 小结 |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4 小结 |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1 引言 |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4 小结 |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3.1 研究问题 |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5 小结 |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
7.3.1 术语界定 |
7.3.1.1 对称式习语 |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
7.3.2 研究问题 |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
7.5.1 共性溯源 |
7.5.2 个性溯源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
(3)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内容 |
(二)语料来源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语义学相关理论 |
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 |
(一)象似性理论 |
(二)隐喻与转喻理论 |
(三)范畴化理论 |
三、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拟声词概述 |
一、拟声词的界定 |
二、拟声词的分类 |
(一)自然现象类拟声词 |
(二)生物类拟声词 |
(三)人类活动类拟声词 |
(四)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 |
三、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范畴化标准 |
(一)撞击类拟声词 |
(二)破裂类拟声词 |
(三)摩擦类拟声词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
一、拟声词的音义关系 |
(一)拟声词的能指与所指 |
(二)拟声词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间的关系 |
(三)拟声词音义象似性的表现 |
二、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对比 |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音义象似性的异同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 |
一、拟声词的语义特质 |
二、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特点对比分析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四、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机制对比分析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
一、拟声词范畴化的层次体系 |
二、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
(一)范畴化视角下俄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
(二)范畴化视角下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
(三)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对比分析 |
三、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对比 |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 |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 |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异同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二章 目的论和国际政治新闻翻译 |
2.1 目的论概述 |
2.2 国际政治新闻及其翻译要义 |
2.3 目的论于国际政治新闻翻译的适用性 |
第三章 目的论视角下的国际政治新闻翻译 |
3.1 词汇层面的翻译 |
3.1.1 专有名词 |
3.1.2 外来词 |
3.1.3 缩略词 |
3.1.4 词性转换 |
3.2 句法层面的翻译 |
3.2.1 句式结构的翻译 |
3.2.2 句中时态的翻译 |
3.2.3 句中语态的翻译 |
3.3 修辞层面的翻译 |
3.3.1 修辞的活用 |
3.3.2 修辞的翻译 |
3.4 语篇层面的翻译 |
3.4.1 全译 |
3.4.2 摘译 |
3.4.3 编译 |
第四章 影响国际政治新闻翻译的因素分析 |
4.1 文化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政治文化 |
4.1.2 新闻文化 |
4.2 读者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期待视野 |
4.2.2 认知差异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类型对比 |
1.1 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阐述 |
1.2 汉语明喻与英语Simlie |
1.3 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对比 |
1.4 汉语博喻与英语 Sustained Metaphor 对比 |
第二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对比 |
2.1 词充当喻体方面 |
2.2 词组充当喻体方面 |
2.3 单句充当喻体方面 |
2.4 复合句充当喻体方面 |
第三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 |
3.1 以动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3.2 以植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3.3 以颜色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第四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差异的成因 |
4.1 自然环境差异 |
4.2 文化溯源差异 |
4.3 认知心理差异 |
4.4 语言体系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比喻修辞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2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比喻修辞分析 |
2.1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的比喻句 |
2.2 汉语明喻的教学 |
2.3 汉语暗喻的教学 |
2.4 汉语借喻的教学 |
第3章 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比喻修辞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
3.1 比喻结构偏误 |
3.1.1 明喻结构偏误的分析 |
3.1.2 暗喻结构偏误的分析 |
3.1.3 借喻结构偏误的分析 |
3.2 喻词使用错误 |
3.3 喻体选择不当 |
3.4 比喻辞格偏误原因分析 |
3.4.1 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 |
3.4.2 对外汉语教材中不够重视比喻修辞 |
3.4.3 选用错误的喻体 |
第4章 比喻修辞教学的建议 |
4.1 正确把握三种比喻类型的特点 |
4.2 进行喻体的文化教学 |
4.3 开展有关比喻的课外实践活动 |
4.4 教材中增加比喻修辞内容的比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语料库的蓝诗玲鲁迅小说翻译创造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翻译创造性研究 |
1.1.2 鲁迅作品英译和对外传播 |
1.2 选题缘由 |
1.2.1 翻译创造性规律的探寻 |
1.2.2 语料库方法应用的拓展 |
1.2.3 范化与创造性关系的探讨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方翻译创造性相关学说 |
2.1.1 西方古代:“演说家的翻译”和“竞争说” |
2.1.2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族语翻译中的创造性学说 |
2.1.3 西方近代翻译中创造性学说:原作精神的创造性再现 |
2.1.4 西方现当代的创造性翻译学说:科学性和系统性 |
2.2 中国翻译创造性相关学说 |
2.2.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中的创造性实践和论述 |
2.2.2 中国近代“信达雅”译论和严复的创译实践 |
2.2.3 中国现当代译论:艺术论-创作论-神似化境说 |
2.3 翻译创造性研究概况和趋势 |
2.3.1 不同理论视角在的翻译创造性研究中的应用 |
2.3.2 体裁相关的翻译创造性研究 |
2.3.3 翻译主体相关的创造性研究 |
2.3.4 翻译创造性研究评述 |
2.4 鲁迅小说英译相关研究 |
2.4.1 鲁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
2.4.2 鲁迅小说翻译的语言和风格特征研究 |
2.4.3 鲁迅小说英译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2 语料设计 |
3.2.1 翻译版本和对比语料库的选取 |
3.2.2 鲁迅小说英译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3.3 理论基础:前景化理论 |
3.3.1 前景化理论的产生背景:陌生化理论的提出和局限 |
3.3.2 前景化理论的提出 |
3.3.3 前景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
3.4 研究步骤与方法 |
3.4.1 临时词的界定和检索 |
3.4.2 移就定中搭配翻译和应用的界定和检索 |
3.4.3 拟人隐喻动词的创造性应用的界定和检索 |
3.4.4 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界定和检索 |
第四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
4.1 蓝译和杨译临时词应用的种类和数量分布 |
4.2 派生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
4.3 复合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
4.4 仿音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
4.4.1 语音偏离临时词 |
4.4.2 音译临时词 |
4.4.3 拟声临时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和创造性应用 |
5.1 原文和译文定中移就种类和数量分析 |
5.2 原文移就定中搭配翻译 |
5.2.1 原文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类型总体分布 |
5.2.2 原文移觉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 |
5.2.3 原文移情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 |
5.2.4 原文转类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 |
5.3 译文定中移就搭配创造性应用 |
5.3.1 译文定中移就搭配应用类型分布 |
5.3.2 译文定中移就搭配应用:翻译类型结构和语义变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比拟隐喻动词的创造性应用 |
6.1 比拟隐喻动词的分类和数量分布 |
6.2 蓝译动词性拟人隐喻构成和效果分析 |
6.2.1 蓝译生命物本体动词性拟人隐喻 |
6.2.2 蓝译无生命物本体动词性拟人隐喻 |
6.2.3 蓝译抽象本体动词性拟人隐喻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 |
7.1 蓝译和杨译增添感觉认知心理动词数量和丰富度比较 |
7.1.1 蓝译和杨译增添感觉认知心理动词数量比较 |
7.1.2 蓝译和杨译增添感觉认知心理动词丰富度比较 |
7.2 蓝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总体应用效果分析 |
7.2.1 语境适应性的增强 |
7.2.2 人的表现维度的拓展 |
7.2.3 叙述视角的转变 |
7.2.4 译文表达灵活性的增强 |
7.3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 |
7.3.1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find”的创造性应用 |
7.3.2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think”的创造性应用 |
7.3.3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remember”的创造性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创造性动因分析 |
8.1 赞助人:鲁迅小说英译在世界文学场域的更新 |
8.1.1 赞助人对鲁迅小说大众经典的重新定位 |
8.1.2 赞助人的译者选择:新生代汉学家的文化资本助力 |
8.1.3 小说副文本经典化形象的多模态突显 |
8.2 译者:以翻译之所得重塑鲁迅小说文学性 |
8.2.1 序言:鲁迅小说的深度解读 |
8.2.2 致谢和翻译札记:“忠实性再创造”翻译观 |
8.3 多元社会文化系统中:创新作为选择与适应的策略 |
8.3.1 源语与译入语的多元社会文化系统 |
8.3.2 原作与译作的多元生态系统 |
8.3.3 创造性:译作进化中生长点的寻求 |
8.4 翻译认知心理机制的驱动和制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研究发现 |
9.2 主要贡献 |
9.2.1 理论意义 |
9.2.2 方法意义 |
9.2.3 实践意义 |
9.3 局限性和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手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着作 |
致谢 |
(8)佛学文本中词汇和排偶修辞的汉译策略 ——以WHY BUDDHISM IS TRUE的汉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汉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汉译过程 |
2.3 译后校改 |
第三章 佛学文本汉译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
3.1 词汇层面 |
3.1.1 佛教专属词汇 |
3.1.2 一般词汇的佛化翻译 |
3.2 排偶修辞层面 |
3.2.1 对照 |
3.2.2 首语重复 |
3.2.3 首尾同复 |
第四章 佛学文本汉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对策 |
4.1 词汇层面 |
4.1.1 合理运用在线词典 |
4.1.2 用关键词查找中英相关佛学文本 |
4.2 排偶修辞层面 |
4.2.1 转化法 |
4.2.2 缩减法 |
4.2.3 补译法 |
第五章 结语 |
词汇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任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 |
1.3.2 语块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 |
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本体研究 |
2.1.1 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
2.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 |
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提取 |
2.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识别原则 |
2.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提取的基本方法 |
2.3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 |
2.3.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过程 |
2.3.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语块翻译 |
3.1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3.1.1 认知科学与翻译 |
3.1.2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观 |
3.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 |
3.2.1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
3.2.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 |
4.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构图 |
4.1.1 翻译理论模式 |
4.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图 |
4.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阐释 |
4.2.1 语言符号认知 |
4.2.2 逻辑思维认知 |
4.2.3 主体间性认知 |
4.2.4 社会文化认知 |
4.2.5 语境关系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 |
5.2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词典 |
Реферат |
附录Ⅰ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中俄对照表 |
附录Ⅱ NLPIR汉语分词词性标记对照表 |
附录Ⅲ 汉语分词词性标注示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无为方言詈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无为概况 |
0.3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5 调查过程 |
0.6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詈语研究的回顾 |
1.1 詈语的定义 |
1.2 詈语的研究 |
第二章 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 |
2.1 无为方言詈语概况 |
2.2 语音特征 |
2.3 语法特征 |
2.4 语义特征 |
第三章 无为方言詈语的功能 |
3.1 无为方言詈语的社会差异 |
3.2 言语功能 |
第四章 无为方言詈语的变化 |
4.1 无为方言詈语的结构变化 |
4.2 无为方言詈语的功能变化 |
结语 |
附录 无为方言詈语词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英语杜撰词的构成方式、修辞特点及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日记体文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尘封的日记和笔记》(1950、1953和1954年)的翻译实践报告[D]. 杨翠翠.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2]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侯思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D]. 黄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5]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D].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6]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比喻修辞教学研究[D]. 袁轩. 浙江科技学院, 2020(08)
- [7]基于语料库的蓝诗玲鲁迅小说翻译创造性比较研究[D]. 王琴.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佛学文本中词汇和排偶修辞的汉译策略 ——以WHY BUDDHISM IS TRUE的汉译实践为例[D]. 姚霞. 山西大学, 2019(02)
- [9]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D]. 康喆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10]无为方言詈语研究[D]. 徐忆颉.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