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关对网上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管

北京海关对网上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管

一、北京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优化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研究 ——以济南海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下降,并且降幅高于我国外贸下降幅度,占比降至三成。随着外需市场萎缩和国内人工成本上升,以生产制造业为主“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面临全新的挑战和风险。为加快推动我国外贸及加工贸易发展,国务院于2016年1月18日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创新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增强发展动力,深化加工贸易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监管方式。2016年5月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改革反映出“简化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向和要求,“简化事前审核”有利于将有效的监管资源集中用于事中事后监管,这也意味着海关加工贸易后续监管面临比之前更大的压力,因此,优化加工贸易后续监管模式,以顺应加工贸易改革形势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加工贸易、作业流程及海关对加工贸易后续监管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以济南海关为例,对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机构设置、监管机制、监管流程等三方面阐述了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的情况,选取济南海关加工贸易企业后续监管典型案例,并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从事加工贸易后续监管的关员进行访谈,初步得到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存在的问题。第三,从制度体系、实施、配套资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存在的制度规范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尽合理、单耗制度过于理想化、部门间信息不对称、职责分工不明晰、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监督体制不健全、执法人员配置存在不足等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的途径:健全监管体制,优化单耗管理;厘清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同;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执法检查,健全监督体系;加强信用管理,完善协同机制。

于果[2](2019)在《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州作为江苏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工贸易是苏州市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劳动力紧缺、人力成本逐步上升、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因素,苏州市加工贸易的发展进入停滞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为了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苏州市的海关部门也在积极探寻有效解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在大量阅读各类文献的基础之上,对目前苏州市海关辖区下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从梳理、概括苏州市海关在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已取得的成果出发,揭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分析指出了当前苏州市海关在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还面临着的主要问题:(一)监管能力不足(二)未能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三)业务审批慢,服务质量低,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同时结合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发达国家海关部门支持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经验,提出了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具体包括:(一)通过全面推广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提升集中报关的便利性,创新通关管理模式来提高海关监管效能(二)海关部门通过引导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扩大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跨境电商来加快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三)通过提升关员服务意识,加强企业和政府的沟通,推进“中心制”建设来全面提升海关服务质量。本文主要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苏州市海关如何支持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海关在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作用的关注,让苏州市海关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可行,有效的支持。

张建红[3](2019)在《成都综保区H公司工单核销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可以吸引大量外资,充分利用我国的土地及劳动力资源,将其转化为外汇收入,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顶梁柱。中国海关也顺势而为,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陆续在沿海及内陆地区建立了多个保税区,其功能越来越完善,优惠的政策及便捷的运作,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企业入驻,加工贸易也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高精尖产业转移。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海关对其监管政策也一直在探索与改革,由初期的纸质手册到现在的电子账册,由单个合同核销到滚动核销,一直都在积极适应加工贸易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复杂,一直实行的单损耗核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加工贸易的发展需求。海关于2012年正式提出工单核销构想,并于2014年开展试点,引入企业ERP库存管理,以企业原材料实际耗用量作为核销依据。这一根本性的变革将海关监管与企业生产状况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带来的巨大的税收优惠。本文通过结合成都综保区H公司实际核销经验,采用举例的方式对单损耗核销以及工单核销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让读者能直观的理解工单核销实施条件及其优势,并站在企业角度总结了工单核销的管理经验,旨在为大量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具有可操作和借鉴性的指导,以期让加工贸易企业从中获益。最后本文也提出了目前工单核销模式还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海关以及企业的角度指出后续改进的方向,期待未来在关企的共同努力下,让工单核销模式更加完善。

田方[4](2018)在《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研究 ——以威海海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自此以后,我国加工贸易迎来了新的跨越式发展。海关是加工贸易的主管部门,长期以来面临着海关监管资源有限、监管效能难以充分发挥等突出矛盾,在这一情况下,风险管理作为提升管理质量、实现最优目标的重要科学手段,运用于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具有必然的时代性和必要性。本文着重对风险管理理论的概念、内容及目标进行客观阐述,对加工贸易的定义、对加工贸易手册监管和电子账册监管这两种主要的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对海关现有的针对加工贸易监管风险所开发的三大系统进行简要展示。随后将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三个主要环节应用于加工贸易监管的全过程,全面识别加工贸易风险,深入评估加工贸易风险等级,将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具体细分为高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低风险等级三大类风险。接下来文章提出了三项风险应对策略,即全面科学设定参数指标、按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环节分类审核,科学设定功能岗位、结合风险等级实行日常风险人工即决式作业,优化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企业分类监管。随后,文章以威海海关作为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实例,阐释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典型范例,最后对威海海关完善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提出了有效建议。

俞颖[5](2017)在《SH海关引入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研究 ——基于联网监管模式》文中提出建立健全“海关监管、企业自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是海关保税监管改革的总体思路之一,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容,引入社会中介是完善保税监管综合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随着保税业务的迅速发展,加工贸易规模和产业链迅速扩张,新领域、新行业、新产品层出不穷,海关现有监管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上明显存在局限性,海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人力资源面临严峻考验,海关工作难度和责任也日益增大,再加上传统以合同为单元的海关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保税物流运作,使得海关监管工作陷入力不从心、事倍功半的困境,从而影响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的整体有效性。引入社会中介参与海关保税监管,建立社会共管机制,逐步完善保税监管综合治理机制,可以有效缓解海关目前“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和“海关业务量快速增长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两大基本矛盾,优化海关管理机制,提高海关实际监管效能,扩大海关监管辐射面,推动海关监管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海关保税监管也是建立耳聪目明、反应敏捷、监管严密、运作高效的现代化海关的需要。因此,笔者分别至中介机构及部分企业开展调研,结合SH海关中后期保税核查管理制度的试点探索,从实际工作出发,针对SH海关引入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实际案例,基于对保税核查的风险分析,结合中介机构的审计核查方法,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例证分析和深入剖析,在开展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系统地提出完善引入中介机构参与海关保税核查工作的对策和实现途径,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加强海关实际监管。

张许阳[6](2015)在《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应用的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是以企业为单元,建立企业特有的电子账册,企业依据电子账册来进行进出口通关和滚动核销;政府管理部门通过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来进行联网审批,从而实现海关对企业加工贸易活动的实际物流情况进行全的程计算机联网管理。联网监管的实现一般要求企业具备比较完善的ERP管理系统,对企业实现“电子账册+联网核查”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企业需要做到守法经营、资信可靠、内部管理规范,对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实行全程计算机管理;能按照海关监管要求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核查数据;海关对企业实行A类管理。针对海关将联网监管模式的发展如何进行实施,本文首先深入探析了目前我国对于加工贸易、出口加工区等监管方式实际情况,剖析了传统的手册、账册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将联网监管应用于电子化进行了比对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方式与方法。在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的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课题的研究的方向和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举例说明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最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发展过程中联网监管可能还会存在的问题,以及目标的展望和深远的意义。

杜炫辰[7](2014)在《西安海关在陕西加工贸易发展中监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作为我国适应全球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新方式,以惊人的增长速度获得了巨大发展。不但解决了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了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年,加工贸易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发展态势,陕西必须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在承接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其所担负的监管职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因此需要海关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用新的思路和举措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本文立足陕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在对陕西省加工贸易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的相关做法,提出了海关应结合陕西省情,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把关服务”能力,在管理理念上进一步体现服务,突出以企业为核心,在监管方式上体现规范和便捷,从而使陕西能够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助推陕西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徐紫光[8](2014)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迅猛发展,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每一次加工贸易飞跃式发展都对应着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加工贸易的发展实质上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是伴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这一体系对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也从最初的出口创汇、缓解原材料紧张,逐步转向优化我国外贸发展结构,提高外贸发展效益,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构建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有利于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到速度质量并重的转变,也有利于我国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然而,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在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反应相对滞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加工贸易乃至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如何调整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推动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关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海关监管的具体操作流程方面和贸易便利化措施方面,对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将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置于产业转移背景下加以研究的文献更是凤毛麟角,这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符的。基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和政策文件的认真研读,结合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自身特点,本文针对“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将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置于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和研究,找出不足,提出增量创新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概述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基本逻辑、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第二章,产业转移与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关系。本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综述,深入探讨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的内在原因,同时作为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依据,为调整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作支撑。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综述,阐明我国加工贸易产生、发展、转型升级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探索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在综述经典理论之后,本文对产业转移影响加工贸易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推演,阐释了产业转移影响加工贸易的理论路径,这是论文重要的理论创新点之一。第三章,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路径变迁。本章结合国际产业转移历程,将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路径的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调整转型期。相应地,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也经历了从允许到鼓励再到强化管理的转变历程。本章结合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指出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进而明确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应将主要力量集中于构造国内价值链、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完善配套体系、引导内资企业升级和充分利用自贸区等方面。与之对应,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也应在上述几个方向做出改进。第四章,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与企业匹配案例。这一部分阐述了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形成背景,对其历史演变和设计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整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第二阶段以严格监管为基调,并以东莞创科公司的案例佐证了加工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的匹配性。本章对我国现有加工贸易的政策文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整理,通过概括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体系的历史走向,从中提炼出政策体系所体现的我国加工贸易管理理念的转变;此外,本章对我国加工贸易业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了评述,指出其发展趋势,并初步提出其问题所在,为后文展开进一步论述打下基础。本章总结了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三个特点:创造性形成区外保税模式、监管理念从预防走私向促进转型升级转变、带有宏观调控色彩。第五章,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及创新空间。本章是论文的重点章节,首先指出我国加工贸易制度环境变化是由加工贸易企业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导致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不断演进。随后明确指出了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文件部分陈旧、缺乏系统性和政策效果不明显;加工贸易管理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审批失效、单耗问题和加工贸易部门联网问题;加工贸易管理机构的主要问题是:审批机构冗杂、政出多门和海关自由度过大。第六章,构建我国加工贸易新型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本章是论文的核心章节,在前文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建议,对前文提出的问题逐一予以回应和解决。本章第一部分尝试构建一个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量化考核的工具,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使管理体系的改进有的放矢,切实有效。第二部分针对加工贸易政策提出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文件体系,二是在加强宣传、分类指导等13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三部分阐述了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在完善准入标准、提高单耗管理水平、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结论与思考。本章综合前文论述,简要提炼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同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加工贸易管理工作的实践,对我国加工贸易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明确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的重要创新在于构建了一个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体系,相关研究有利于突破现有理论局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该体系主要用于量化评价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情况,有利于管理部门测评体系的科学化,也能为具体部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不过,本文针对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尚需实践检验,今后如有可能,作者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重点开展企业调研,通过实际数据来印证综合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张逸晨[9](2013)在《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及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北京市作为首都,有着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地理位置的优势,经济贸易发展机遇良好,而且北京市是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及大型国有企业的集中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较快,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有一定的代表性及示范性;同时北京市加工贸易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对加工贸易影响较大。尽管加工贸易商品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但是内资企业在国际产业链环节仍处于低端水平,在加工贸易中所获得的有形及无形的利益很少。因此分析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的意义,对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方向及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很有意义。本文以分析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为中心,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从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的历程、现状入手,通过规范和实证分析及与全国主要省市的比较分析,总结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北京市加工贸易的特殊性;努力找出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进一步介绍北京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并就中国及北京市现阶段情况对加工贸易发展的意义及转型升级的意义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加工贸易发展的路径。力争为北京市内资企业更好的利用加工贸易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水平,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赵光华[10](2013)在《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工贸易作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应在政策上支持其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的“保税”特性,决定了政府部门必须对其形成合理和有效的监管,但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成型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显然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近年来加工贸易业务量迅猛上升,企业要求政策“松绑”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加工贸易联网管理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广东省作为加工贸易发展大省和强省,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探索相关对策。本文通过采用政策分析的研究方法,依据由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提出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外经贸部门和海关管理分工交叉及内容重叠、监管对象和手段滞后等,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以“宽入严管”为方向的、完善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一是“服务行政”的理念。外经贸部门和海关应改变“权力行政”的传统观念,从加工贸易发展实际和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树立“服务行政”的新观念,这是改变政策现状的前提;二是“伙伴关系”的理念。外经贸部门和海关与企业应该是伙伴关系,换言之,企业是外经贸部门和海关的“客户”。加工贸易联网管理须服从于企业发展,尽量减少政策对企业不必要的束缚和妨害企业发展的环节,避免因管理造成企业的负担,这是关键。三是制定适合企业的管理政策,确保管理效果,这是核心。运用电子化手段完善政策,对跨部门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整合,给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业务“宽入”创造条件;同时,实施“加工贸易电子围网监管”,将对企业监管的重点从对业务单证的管理转移到对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流转的管理上,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对加工贸易的“严管”。笔者试图基于以上研究,促进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科学化,按照“宽入严管”的改革方向,真正体现外经贸部门和海关对加工贸易发展的支持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障广东省加工贸易继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北京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1)优化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研究 ——以济南海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
    2.1 加工贸易
        2.1.1 加工贸易的含义
        2.1.2 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
        2.1.3 加工贸易作业流程和管理模式
    2.2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
        2.2.1 保税核查概念及流程
        2.2.2 加工贸易海关稽查概念及流程
        2.2.3 保税核查与海关稽查的异同
第3章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现状——以济南海关为例
    3.1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基本情况
        3.1.1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机构设置
        3.1.2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机制
        3.1.3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流程
    3.2 济南海关加工贸易后续监管情况
        3.2.1 济南海关加工贸易后续监管概况
        3.2.2 济南海关加工贸易企业后续监管有关案例
    3.3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存在的问题调查
        3.3.1 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查
        3.3.2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人员访谈
第4章 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4.1 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4.1.1 制度规范不完善
        4.1.2 监管体系不尽合理
        4.1.3 单耗制度过于理想化
    4.2 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部门间信息不对称
        4.2.2 职责分工不明晰
        4.2.3 执法标准不统一
    4.3 配套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4.3.1 执法监督体制不健全
        4.3.2 执法人员配置存在不足
第5章 优化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的途径
    5.1 健全监管体制,优化单耗管理
    5.2 厘清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同
    5.3 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5.4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5.5 加强执法检查,健全监督体系
    5.6 加强信用管理,完善协同机制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综述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加工贸易
        2.1.2 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的现状分析
    3.1 苏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
        3.1.1 企业产品层次低导致转型升级困难
        3.1.2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和能力不足
    3.2 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3.2.1 拓展开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
        3.2.2 推动保税物流体系建设
        3.2.3 简化外发加工审批手续
        3.2.4 积极推动出台红利政策
        3.2.5 实施电子化备案
    3.3 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3.3.1 监管能力不足
        3.3.2 未能对企业进行积极引导
        3.3.3 业务审批慢且服务差
    3.4 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存在的原因
        3.4.1 海关监管的技术及模式滞后
        3.4.2 海关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够准确
        3.4.3 海关人员不足且服务意识不强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举措
        4.1.1 澳大利亚海关实施海关管理改革
        4.1.2 欧盟海关为企业提供海关控制加工模式
        4.1.3 日本海关面向企业提高通关效率
        4.1.4 美国海关建立科学指标体系为企业提供服务
    4.2 国内其它地区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概况
        4.2.1 杭州海关推行加工贸易联网监管
        4.2.2 广东海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4.2.3 汕头海关与企业合作推出多项互联网模式服务
        4.2.4 重庆海关简化加工贸易申报和审核流程
    4.3 经验借鉴
        4.3.1 利用信息化创新海关的监管模式
        4.3.2 引导企业把握优惠政策和营造良好转型升级环境
        4.3.3 提高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服务质量
5 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5.1 提高海关监管效能
        5.1.1 全面推广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
        5.1.2 提升集中报关的便利性
        5.1.3 创新通关管理模式
    5.2 采取多方面措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5.2.1 扩展保税业务功能引导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
        5.2.2 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扩大进口先进技术设备
        5.2.3 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跨境电商
    5.3 全面提升海关服务质量
        5.3.1 提升关员的服务意识
        5.3.2 加强与加工贸易企业和其他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
        5.3.3 推进中心制建设提升服务效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成都综保区H公司工单核销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加工贸易企业关务管理概述
    2.1 加工贸易的概念
    2.2 我国加工贸易监管特点
        2.2.1 保税备案
        2.2.2 纳税暂缓
        2.2.3 持续监管
        2.2.4 定期核销
    2.3 加工贸易监管方式
    2.4 保税核销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H公司保税核销模式分析
    3.1 H公司简介
    3.2 H公司保税核销模式
        3.2.1 单损耗核销
        3.2.2 工单核销
    3.3 单损耗核销与工单核销对比分析
        3.3.1 单损耗核销与工单核销实例应用
        3.3.2 单损耗核销与工单核销优劣势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H公司工单核销管理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4.1 H公司推行工单核销的经验总结
        4.1.1 充分的前期筹备
        4.1.2 专业关务团队建设
        4.1.3 企业关务信息化建设
        4.1.4 管控流程建设
    4.2 H公司工单核销管理问题分析
        4.2.1 H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分析
        4.2.2 H公司外部环境问题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H公司强化工单核销管理的对策
    5.1 加强企业内控机制
        5.1.1 确立关务管理的主导地位
        5.1.2 整合关务管理部门
        5.1.3 完善系统化管控
    5.2 建立边角料再生产管理机制
        5.2.1 边角料账务管理
        5.2.2 边角料再生产流程
    5.3 规范工单超耗管理
    5.4 小结
第6章 关于海关推动工单核销的意见与建议
    6.1 转变监管理念
    6.2 优化管理体制
        6.2.1 优化综保区行政管理体制
        6.2.2 建立企业沟通机制
    6.3 保障工单核销运营条件
        6.3.1 整合海关系统功能
        6.3.2 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6.3.3 完善工单核销细则规范
    6.4 加大工单核销推广力度
        6.4.1 工单核销在成都综保区的开展情况
        6.4.2 激励中小企业开展工单核销
        6.4.3 扶持中小企业开展工单核销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研究 ——以威海海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1 风险的定义
    2.2 风险管理的定义
    2.3 风险管理的程序
        2.3.1 风险识别
        2.3.2 风险评估
        2.3.3 风险应对
    2.4 风险管理的目标
第3章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及其风险
    3.1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
        3.1.1 加工贸易的概念
        3.1.2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3.2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
        3.2.1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的概念
        3.2.2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的特点
        3.2.3 海关现有的针对加工贸易监管风险所开发运用的系统
第4章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风险识别
    4.1 风险识别方式
        4.1.1 查看加工贸易信息化监管系统
        4.1.2 与海关加工贸易监管人员访谈交流
        4.1.3 实地下厂核查
        4.1.4 开展系统整理
    4.2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识别
        4.2.1 手(账)册设立环节风险
        4.2.2 进出口申报环节风险
        4.2.3 加工贸易手(账)册中期执行环节风险
        4.2.4 核销环节风险
        4.2.5 稽(核)查环节风险
第5章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风险评估
    5.1 加工贸易风险评估方式
    5.2 明确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等级
        5.2.1 高风险等级
        5.2.2 中风险等级
        5.2.3 低风险等级
    5.3 按照风险等级进行风险划分
        5.3.1 高风险等级范围
        5.3.2 中风险等级范围
        5.3.3 低风险等级范围
第6章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风险应对
    6.1 全面科学设定参数指标,按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环节分类审核
        6.1.1 按照风险等级全面科学设定H2010系统风险参数指标
        6.1.2 通过H2010系统风险参数指标实行重点环节分类审核
    6.2 科学设定功能岗位,结合风险等级实行日常风险人工即决式作业
        6.2.1 优化海关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功能模块
        6.2.2 科学设置加工贸易风险岗位
        6.2.3 结合风险等级开展日常加工贸易风险即决式作业
    6.3 优化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企业分类监管
        6.3.1 锁定高风险企业,加大监管力度
        6.3.2 强化中风险企业监管,不断降低风险等级
        6.3.3 做好低风险企业监管,优化服务质量
第7章 威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实例分析
    7.1 威海海关概况
    7.2 威海海关辖区加工贸易概况
    7.3 威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现状
    7.4 威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实例
        7.4.1 威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风险识别
        7.4.2 威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风险评估
        7.4.3 威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风险应对
    7.5 完善威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7.5.1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7.5.2 提升监管关员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SH海关引入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研究 ——基于联网监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3.3 基本原则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基本概念
    2.1 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相关概念
        2.1.1 中介机构的概念
        2.1.2 保税核查的概念
    2.2 中介机构的管理机制
        2.2.1 中介机构的准入机制
        2.2.2 中介机构的退出机制
        2.2.3 中介机构的评估机制
    2.3 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工作模式
        2.3.1 企业委托模式
        2.3.2 海关委托模式
    2.4 联网监管运行的工作流程
        2.4.1 联网监管审批备案
        2.4.2 联网监管料件归并
        2.4.3 联网监管申报通关
        2.4.4 联网监管料件核销
        2.4.5 联网监管运行总流程
        2.4.6 联网监管运行的优点
第3章 引入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现状分析
    3.1 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现实意义
        3.1.1 是政府简政放权的需要
        3.1.2 是完善治理体系的需要
        3.1.3 是优化海关监管的需要
        3.1.4 是维护企业利益的需要
    3.2 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2.1 重要性
        3.2.2 紧迫性
    3.3 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现状
        3.3.1 制度建设的滞后与工作全面推开的要求不相适应
        3.3.2 委托中介机构的模式与市场化运作的趋势不相适应
        3.3.3 企业的认知程度与守法自律的目标不相适应
        3.3.4 中介机构的工作能力与海关保税核查的要求不相适应
        3.3.5 海关保税联网监管制度尚存缺陷,缺少规范统一的盘库核査作业标准
第4章 中介机构参与SH海关保税核查的实施分析
    4.1 海关、中介、企业三方基本情况
        4.1.1 SH海关开展联网监管的现状
        4.1.2 Z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核的要求
        4.1.3 S公司开展联网监管的情况
    4.2 联网监管模式下Z会计师事务所参与S公司的保税核查
        4.2.1 核查整个生产流程的内部控制制度
        4.2.2 核查上一核销期的实际核销情况
    4.3 SH海关引入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成效
第5章 SH海关完善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管理机制,培育优质的中介市场资源
        5.1.1 公开遴选条件,吸引优质资源
        5.1.2 加强培育辅导,提升业务能力
        5.1.3 健全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
    5.2 鼓励企业委托,构建企业自律的管理格局
        5.2.1 拓展企业委托中介的应用范围
        5.2.2 厘清企业委托模式下的各方责任
        5.2.3 建立中介报告合理的采信模式
        5.2.4 赋予自律企业适当的政策红利
    5.3 完善工作制度,建立规范的行政委托模式
        5.3.1 明确适用范围
        5.3.2 明晰作业标准
        5.3.3 强化过程控制
    5.4 形成激励效应,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
        5.4.1 强化信息管理
        5.4.2 优化绩效评估
        5.4.3 推进互信合作
    5.5 建立事前准入评估、事中监管、后续保税核查的监管机制
        5.5.1 建立事前准入、评估机制
        5.5.2 优化完善事中监管机制
        5.5.3 综合应用后续保税核查手段
    5.6 完善多方协调运作
        5.6.1 强化海关部门间联动配合
        5.6.2 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5.6.3 创新联网监管平台功能
    5.7 促进海关保税监管创新发展
        5.7.1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5.7.2 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7.3 大力推进海关保税监管“放管服”改革
        5.7.4 加快海关创新升级
        5.7.5 强化风险研判,加强实际监管
        5.7.6 健全协同监管机制
        5.7.7 切实防范执法、管理、廉政三大风险
        5.7.8 完善海关保税联网监管制度,建立规范统一的核査作业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6)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应用的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简要评析
第二章 加工贸易企业监管模式发展
    第一节 加工贸易企业监管模式
        一、加工贸易的定义
        二、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发展
        (一)加工贸易监管的流程
        (二)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发展进程
    第二节 传统监管模式介绍及发展历程
        一、纸质通关模式流程
        二、传统核销方式流程
    第三节 联网监管模式介绍及发展
        一、联网监管模式介绍
        (一)特殊监管区联网监管模式
        (二)加贸企业联网监管模式
        二、电子通关模式流程
        三、电子核销方式详述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第三章 联网监管系统在加工贸易企业中的应用
    第一节 联网监管系统核心功能应用
        一、加工贸易企业电子备案
        (一)经营范围备案
        (二)电子账册备案
        二、实现加工贸易企业与政府部门审批流程
        三、加工贸易企业BOM备案变更
        四、加工贸易企业电子核销(BOM核销)应用
        (一)电子核销类型
        (二)核销期后的报核内容
        (三)预报核通过后的工作内容
    第二节 联网监管系统硬件及传输资源
        一、软硬件购置及部署
        (一)硬件环境
        (二)软件环境
        (三)网络环境
        二、报文生成及数据安全考虑
        三、期初数据来源
第四章 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联网监管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联网监管系统实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联网监管系统功能面临的问题
        (一)电子通关流程中申报和审批不及时
        (二)物料清单数据与核销数据之间有出入
        (三)BOM物料清单与实际数差异导致报核数据无法进行申报
        二、实施部署面临的风险
        (一)数据传输及运算瓶颈
        (二)明文传输的安全隐患
        (三)数据导出转换产生认为差错
    第二节 联网监管系统升级改善需求分析
        一、联网监管系统升级需求分析
        (一)及时提醒报核防止申报延误
        (二)增加核销BOM申报功能解决实时核销困难
        (三)通过ERP进行工单核销模式
        二、联网监管系统安全性分析
        (一)采用分布式部署解决服务器的负载
        (二)采用XML文件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三)数据传输接口定制开发
第五章 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联网监管系统难点解决方案
    第一节 企业实施联网监管系统难点解决方案
        一、电子账册申报提醒及审批问题
        二、电子核销如何解决核销数据准备与时效性
        (一)有效控制企业BOM频繁变更
        (二)实时核销解决复杂的核销数据准备问题
        三、针对Z企业定制化联网监管系统实现工单核销
    第二节 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实施硬件及传输难点与解决方案
        一、分布式部署解决负载问题
        二、定制报文生成规则、加密传输
        三、与企业ERP系统接口定制
第六章 联网监管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节 联网监管的特点与未来发展前景
    第二节 联网监管的展望与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西安海关在陕西加工贸易发展中监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相关理论与研究
        1. 理论支持
        2. 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方式及演变
    (一) 政府监管、海关监管相关概念
        1. 政府监管
        2. 海关监管
    (二) 加工贸易的概念及海关现行的监管方式
        1. 加工贸易的概念
        2. 海关对加工贸易现行的监管方式
    (三) 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的基本制度
    (四) 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的演变
二、 西安海关在陕西加工贸易发展中的监管分析
    (一) 陕西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与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现状
        1. 陕西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2. 西安海关对陕西加工贸易监管现状
    (二) 西安海关在陕西加工贸易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加工贸易相关信息掌握不及时
        2. 在实际监管中有重执法、轻服务现象
        3. 业务量上升与监管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4. 监管方式难以应对日益增多的货物品种
        5. 与相关部门及部门内部联系配合不够紧密
    (三) 原因分析
        1. 管理理念较为封闭落后
        2. 规章制度跟不上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3. 加工贸易监管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4. 执法环境复杂导致一线关员心理负担较重
        5. 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信息化程度较低
三、 国内外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的经验借鉴
    (一) 国内海关监管的经验借鉴
    (二) 国外海关监管的经验借鉴
    (三) 启示
四、 西安海关促进陕西加工贸易发展监管优化的对策
    海关监管优化的总体思路
    (一) 转变海关管理理念
    (二) 推进海关监管作业流程再造
    (三) 突出以企业为核心的管理方式
    (四) 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
    (五) 提高海关监管信息化程度
    (六) 逐步建立以风险式管理为核心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七)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1.1 理论价值
        1.1.2 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产业转移与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关系
    2.1 加工贸易的涵义
    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2.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2.2.2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4 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2.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6 中心外围理论
        2.2.7 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
    2.3 加工贸易相关理论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要素禀赋理论
        2.3.3 产业内贸易理论
        2.3.4 全球价值链理论
        2.3.5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
    2.4 产业转移影响加工贸易的理论机制
    2.5 加工贸易管理的治理方式与理论模型
第3章 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路径变迁
    3.1 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
    3.2 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与特点
    3.3 产业转移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及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方向
        3.3.1 统筹把握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几个关系
        3.3.2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3.3.3 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方向
第4章 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与企业匹配案例
    4.1 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形成背景
    4.2 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4.3 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与加工贸易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
    4.4 加工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的匹配案例
        4.4.1 案例企业简况
        4.4.2 第一次转型升级:从代工到品牌收购
        4.4.3 第二次转型升级:从品牌持有到产品创新
    4.5 我国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内容及特点
        4.5.1 商务部门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文件
        4.5.2 商务部门对加工贸易管理的主要内容
        4.5.3 加工贸易业务管理模式
        4.5.4 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特点
第5章 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及创新空间
    5.1 我国加工贸易制度环境变化
    5.2 加工贸易政策
        5.2.1 加工贸易政策文件部分陈旧
        5.2.2 加工贸易政策文件缺乏系统性
        5.2.3 部分加工贸易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5.3 加工贸易管理方式
        5.3.1 审批不能真正达到监管加工贸易发展的作用
        5.3.2 单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3.3 部门间加工贸易联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加工贸易管理机构
        5.4.1 加工贸易审批机构冗杂,头绪繁多
        5.4.2 加工贸易管理机构众多,政出多门
        5.4.3 海关可以不通过商务主管部门对加工贸易进行监管及变更相应内容
第6章 构建我国新型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综合指标体系
        6.1.1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考量范围
        6.1.2 测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法
    6.2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6.2.1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
        6.2.2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6.3 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水平
        6.3.1 完善加工贸易准入标准
        6.3.2 提高加工贸易单耗管理水平
        6.3.3 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管理
        6.3.4 其他建议改进的加工贸易管理问题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主要结论
    7.2 对加工贸易重要问题的几点思考
    7.3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信息采集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加工贸易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1.2.1 加工贸易概念的界定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构
        1.3.3 创新与不足
2 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2.1 加工贸易发展机理
        2.1.1 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的存在
        2.1.2 国际分工的垂直专业化
        2.1.3 产品价值链的分解
    2.2 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历程
    2.3 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
        2.3.1 总量稳中有升
        2.3.2 外资主导,国有企业占比扩大
        2.3.3 进料为主,国企来料加工多
        2.3.4 商品结构优化
        2.3.5 加工贸易进出口流向集中
    2.4 加工贸易发展指标的比较分析
        2.4.1 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分析
        2.4.2 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分析
        2.4.3 加工贸易增值率
        2.4.4 加工贸易对北京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3 北京市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出口集中度高
    3.2 国内产业配套能力低
    3.3 业务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3.4 民营企业现活力但竞争力弱
    3.5 政策的制约
        3.5.1 国家政策不利于国内采购和深加工
        3.5.2 政策对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延伸的阻碍
4 北京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4.1 综合保税区成为转型升级新动力
        4.1.1 综合功能助力产业链延伸
        4.1.2 保税政策利于深加工结转
        4.1.3 带动国内产业配套发展
    4.2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4.3 加工贸易管理政策优化
5 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及其转型升级的意义
    5.1 要素禀赋决定发展的必要性
    5.2 促进就业提升人力资源能力
    5.3 有利于民营企业参与国际贸易
    5.4 跨国公司带动国内配套体系发展
    5.5 有利于内资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6 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建议
    6.1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6.2 注重企业质量控制及管理
    6.3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6.4 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
    6.5 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6.6 以国际商贸中心为契机,促内外资协调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10)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有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有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有关文献综述
        1.2.3 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有关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基础
    1.4 论文涉及概念的界定
    1.5 论文的内容框架与技术线路
        1.5.1 内容框架
        1.5.2 技术线路
第二章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现状
    2.1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的政策环境
    2.2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构成
        2.2.1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
        2.2.2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2.2.3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实施系统
        2.2.4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实施流程
    2.3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执行情况
        2.3.1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有效整合了原有管理资源
        2.3.2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有效促进了部门职能的发挥
        2.3.3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首创了“一次申报、依次审批”
    2.4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效果评估
        2.4.1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外部经济性
        2.4.2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的内部经济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冗余性分析及对策
    3.1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合同审批备案管理的冗余性
    3.2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内销管理的冗余性
    3.3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手段冗余性的对策
        3.3.1 解决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冗余性的基本思路
        3.3.2 解决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冗余性的具体做法
        3.3.3 解决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冗余性的政策保障
        3.3.4 解决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冗余性效果的预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滞后性分析及对策
    4.1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监管理念的滞后性
    4.2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监管对象的滞后性
    4.3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监管手段的滞后性
        4.3.1 加工贸易合同管理的滞后性
        4.3.2 “卡口”验放管理的滞后性
        4.3.3 保税料件专用管理的滞后性
    4.4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滞后性的对策
        4.4.1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监管理念滞后性的对策
        4.4.2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监管对象滞后性的对策
        4.4.3 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监管手段滞后性的对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北京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论文参考文献)

  • [1]优化加工贸易海关后续监管研究 ——以济南海关为例[D]. 张磊. 山东大学, 2020(11)
  • [2]苏州市海关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 于果.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3]成都综保区H公司工单核销管理研究[D]. 张建红.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研究 ——以威海海关为例[D]. 田方.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5]SH海关引入中介机构参与保税核查的研究 ——基于联网监管模式[D]. 俞颖.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7)
  • [6]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应用的完善研究[D]. 张许阳. 苏州大学, 2015(02)
  • [7]西安海关在陕西加工贸易发展中监管优化研究[D]. 杜炫辰. 长安大学, 2014(02)
  • [8]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研究[D]. 徐紫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9]北京市加工贸易发展研究[D]. 张逸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S1)
  • [10]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管理政策研究[D]. 赵光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北京海关对网上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