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宇[1](2020)在《河道生态斑块构建及净水效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孝义河是白洋淀的主要入淀河流之一,同时也是雄安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针对孝义河生态系统受损、水质常年不达标问题,本文以孝义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削减污染负荷、提升河道自净能力为目标,兼顾修复河道景观,在探明孝义河水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斑块装置和基于生态斑块构建的模拟河道,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温度对生态斑块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污染负荷下生态斑块的水质净化效能,提出基于复合填料和挺水植物组合的生态斑块河道修复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果有:生态斑块对污染物削减受水力停留时间影响。在进水为劣Ⅴ类(一级A排放标准),水力停留时间为24h、12h和6h的条件下,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生态斑块对于各污染物去除的效果有所下降。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和12h时,出水可达到地表Ⅴ类水质标准;当水力停留时间缩短到6h时,出水未达到地表Ⅴ类水质标准,对于水中对TN、TP、NH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8.8%、31.7%、40.7%和25.3%,表明生态斑块对流速缓慢的滞留水体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温度对生态斑块净水效果具有显着影响。夏季生态斑块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好于冬季,随着温度的降低,生态斑块对于COD、NH4+-N以及TN去净化效果下降明显,对TP的净化效果无显着变化。在进水为劣Ⅴ类(一级A排放标准)和河流地表Ⅳ类,水力停留时间为3天的条件下,生态斑块模拟河道对于COD、NH4+-N、TN、TP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不同污染负荷条件下,在进水为劣Ⅴ类水质时,模拟河道对于水中对TN、TP、NH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5.5%、41.3%、91.6%和67.7%,出水各项指标可以达到地表Ⅳ类水质标准;在进水水质为地表Ⅳ类时,模拟河道对于水中对TN、TP、NH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3.8%、58.3%、80.6%和51.3%,出水各项指标可进一步提升,达到地表Ⅲ类水质标准;且在两种污染负荷条件下,污染物浓度随着河流的流动逐渐呈现递减趋势。表明河道生态斑块的构建可以有效提升河流水质,增强河道自净能力。基于实地调查和实验结果提出了一套集成生态斑块构建、河道边坡整治和河流景观恢复等措施的孝义河生态修复方案,修复河道6.4公里,修复目标是使孝义河水质从地表水V类提升至IV类。
陈昭地[2](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宋建[3](2020)在《农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核算》文中指出土壤孕育生命,农田土壤滋养万物。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源以土壤最为重要。无论从原始时代,还是现代社会,土壤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土壤产出各种原始材料、贮藏矿产、提供耕地。提供耕地以种植农田为主,产出各种粮食供给人类。但农田除单纯供给农作物作用外,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正在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环境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以生态研究为课题或子课题的国家级研究项目正在逐步增多。从实际情况来看,土壤污染、生态破坏事件仍时有发生。由损害引起的赔偿问题,在技术量化方面,仍有待研究。现阶段,损害赔偿主要以农作物当季损害与后期治理费用为主,尽管形成一些海洋、森林损害评估方法和损害评估技术规范等,但以农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核算研究并不多。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来看,农田除保障和供给农作物产量、质量外,还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例如,减缓土壤流失、促进土壤养分物质循环、碳循环、气体调节等。因此在土壤污染损害事件发生后,损害的不仅仅是农作物,同样损害着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以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对土壤具体生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细化了具体指标,并赋予权重,提出了量化货币方法和具体计算公式。研究得出:(1)在分析国内外损害评估研究进展,生态服务系统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研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农田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的评估方法;(2)结合损害事件与农田生态系统,构建了适合于农田生态环境损害案件评估框架,把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三个功能、五个作用和九个价值。三个功能是生产、生活和生态;五个作用是保障与提供农产品、气体调节服务、土壤种植服务、水质调节和社会作用;九个价值是农产品产量、农产品质量、固碳释氧、土壤保持、养分物质循环、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和文化与社会保障价值。(3)依据评估框架,建立了损害评估分析指标。(4)运用指标权重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结合鉴定评估相关内容,进行损害量化分析,提出了评价指标价值量的方法和具体公式。(5)采用市场价值法、代替市场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环境损害鉴定方法对指标进行货币化核算,总结并构建适合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南丽霞[4](2020)在《邛崃南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保护需求日益增长,流域水环境状况和污染形态的把握是制定地方性流域治理措施的关键。四川省邛崃市南河贯穿邛崃境内,流经邛崃市区,流域内遍布包括南河、小南河、斜江河、蒲江河、东河在内的多条主、支干河流,河流沿岸人口众多,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导致河流水质急剧下降,南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需求迫切,因此研究流域水体污染现状及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流域水质现状调查分析和综合治理方案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整理并介绍了邛崃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进一步调查邛崃的水系分布,进行水功能区划分和污染控制单元划分,确定了水质监测的重要控制断面:桑园、唐场、五星、黄塔。(2)在流域内布设25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实际数据检测,结合邛崃市水务局对市控断面的常年监测数据分析了南河流域水质年际变化、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特点,并进行总体污染特征分析。得出结论:南河邛崃段出入境断面水体多为中重度污染,TP为主要超标因子,NH3-N次之,COD存在超标风险。小南河流经范围广,起点和高埂镇段水质较差,氨氮和总磷超标严重且对汇流后斜江河水质造成影响;斜江河自接纳石头堰和东河水体后,水质逐渐恶化,直至汇入南河,氨氮一直超Ⅴ类标准;南河接纳宝林斗渠、采石场旁排水渠和东河Ⅴ~劣Ⅴ类水后降为Ⅴ类;蒲江河劣Ⅴ类水的汇入使南河水质降为劣Ⅴ类。因此,初步锁定了污染治理的主要指标为氨氮和总磷,水质提升治理主要对象为蒲江河、斜江河、小南河、东河及其支流宝林斗渠、采石场旁排水渠、东河、石头堰等。(3)南河水体氨氮已超出水环境容量2464.9吨/年,总磷超出473.5吨/年,情况不容乐观。通过现场调查,结合邛崃市环境质量评估报告书、排污申报记录等相关文献资料,得出造成南河流域严重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点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通过污染物排放量调查和预测得出:城乡生活污染对COD、NH3-N和TP污染贡献均最大,畜禽养殖污染对TP贡献仅次于生活污染,农田径流污染对NH3-N贡献大于畜禽养殖和工业废水。说明邛崃市城乡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和农业源废水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流域治理首先要进行截污控源。(4)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计划》《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相关法规要求,结合南河流域水质调查现状、邛崃市区域特征提出流域治理的阶段性目标和“统筹规划,源头防控,过程拦截,末端修复,全面监管”的治理思路并确定综合治理技术路线。(5)根据南河流域水质分析、污染源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结果,结合邛崃市城乡发展规划,流域治理目标和各污染治理措施特点从城乡生活用水、畜禽养殖、农业、工业、黑臭水治理、水资源保护、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污染源控制治理方案研究并提出新建管网、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改进畜禽养殖技术等治理方案,将对化学需氧量削减将达到88.9%,对氨氮的削减将达到47.3%,对总磷的削减将达到67.5%。(6)南河流域13个治理段水体污染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超标,超标量略有差距。提出截污控源、底泥治理、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因地制宜提出生态修复措施,既包含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曝气复氧技术、生物净水、生物絮凝等紧急水质提升方案,又兼具生态基、人工浮岛、生态湿地改造、植物圈养、生物投放等长效修复措施。此方案为南河流域工程实施提供重要参考,经过治理,南河流域污染段水质状况将显着改善,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2030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流域优良水质比例达85%以上。
宋孟鑫[5](2020)在《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防治水污染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此而遗留下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亟待解决。对于小型湖泊、河流受到污染水质变为富营养化水体后,采用传统单一的处理工艺人工浮岛技术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针对富营养化水体,本文提出了将人工浮岛技术、曝气复氧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水污染的工艺。经试验研究表明:(1)水生植物铜钱草和红波生命力顽强,其中对TP的去除率为37.4%,对氨氮的去除率为17.3%,二者均能够较好地去除水体中部分N、P等污染元素;经人工改造后的天然砾石填料不仅环保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易于微生物附着。选择三种填料高度进行比较,分别是5cm、10cm、15cm,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7.8%、90.27%、92.82%,对COD的出去除率分别为87.16%、90.05%、91.27%,由此可见,填料高度越高,处理污水的效果越好;(2)影响该工艺运行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PH、水中溶解氧浓度。适宜该工艺的最佳温度为20℃,p H为7.6,溶解氧浓度为7.01mg/L。其中水中DO值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于不加曝气处理,当溶解氧浓度为7.01mg/L时,TP的去除率提高了23.38%,氨氮的去除效率提高了56.37%,COD的去除率提高了4.64%。本试验选用3个溶解氧浓度进行比较,分别为5.95mg/L、7.01mg/L、8.02mg/L,随着溶解氧含量的提高,水体中TP、氨氮、COD的去除效率越高。但当溶解氧含量升高到一定值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趋于平缓,综合考虑到经济成本与处理水质需求,选择的溶解氧量为7.01 mg/L;(3)针对富营养化水体,该强化人工浮岛技术与人工浮岛技术相比,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显着提高,可将极度富营养化水体改善为贫营养水体,而人工浮岛技术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处理效果。经过9天时间处理后,其中TP的去除率提高了42.97%,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提高了4.92%,COD的去除率提高了25.96%;(4)为对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武汉市汤湖作为工程应用的对象。工程中浮岛面积3200m2,填料高度50cm,共需植物800kg,可处理水域容积3000m3。本工程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技术,鼓风-微孔布气管曝气设备,根据一级反应箱式模型计算得到治理湖泊总需氧量为5.08kg O2/d,该工程运行前期总投资共51.3万元。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及工程实际案例分析表明:针对富营养化水体,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处理水污染的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富营养化水体经处理后,湖泊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Ⅳ类的水质标准。
丁灿[6](2020)在《复合药剂联合生物膜原位修复黑臭水体》文中研究指明黑臭水体整治以及改善是当前以及今后环境保护工作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大量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地表径流等各种方式进入水体,相当一部分重金属、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吸附、沉淀、络合等化学或物理作用附着于底泥中,形成底泥污染。底泥和水体之间存在物质交换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底泥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向上覆水体释放,是水体二次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对于受污染底泥的修复尤为重要。为探索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本文以金寨县某黑臭小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针对底泥黑臭、有机物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自制的底泥复合药剂联合生物膜法,进行实验室模拟修复,探索组合工艺对黑臭水体的修复效果和机理。并探讨组合工艺对污染湖泊水的处理效果与特性及化学复合药剂/生物膜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措施。通过近一年半的室内实验和中试试验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改变温度、p H和药剂投加量,研究复合药剂在不同因素下,对受污染水体COD、TN、NH4+-N和TP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由实验结果得出,温度、p H和药剂投加量影响污染物去除率的主次顺序为:投加量>温度>p H。根据工程处理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其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为30℃,p H值为8,复合药剂投加量为5%时(占底泥质量比),水体COD、TN、NH4+-N、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56.49%、69.89%、42.71%、68.42%。(2)通过研究空白组、生物膜组、药剂组和复合药剂/生物膜四个处理系统对污染物水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药剂联合生物膜对污染水体的治理均优于单一的处理组。其中对COD的去除率为67.18%左右;TN的浓度去除率为81.81%;NH4+-N的浓度去除率为52.54%;TP的浓度去除率为74.56%;AVS去除率为89.47%。(3)在中试工程结束时,各系统出水水质均可以达到地表水III标准(GB18918-2002),上覆水透明度增加且无明显臭味,处理效果显着,说明复合药剂联合生物膜组合工艺可应用于黑臭湖泊的治理。研究成果为今后该技术扩大化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齐延凯,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宋超,郑尧,李丹丹,张聪,陈家长[7](2019)在《湖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湖泊生态系统因污染而退化是中国湖泊面临的长期性问题,湖泊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技术至关重要,笔者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探寻今后湖泊生态修复的主要方向。通过讨论分析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以及形式,总结出湖泊富营养化、湖滨带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3种最为常见且问题最严重的退化形式,针对这3种退化形式分别探讨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总结了生态修复的原理和原则,讨论分析了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劣;综合讨论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优点和缺陷以及研究进展。最后对湖泊生态修复工程的结构和注意事项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为以后湖泊生态修复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郅爽[8](2019)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百泉河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新时期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及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和意义。大量工业、产业、住区建设加快了国家经济发展同时,却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由此产生了河道生态结构退化、水体污染问题严峻、洪灾泛滥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河道系统的损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而且,衰败的河道景观风貌也难以满足人民的功能需要。因此,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刻不容缓。本文着眼于河道系统的生态复兴、景观重塑及河道近自然化驳岸改造等论题,以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对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的概念、特征、方法、策略等进行了多方向、多层次的研究,将生态理论落实于河南省百泉河规划设计具体实践中,研究河道生态修复在多种功能、类型、尺度下的意义和策略。本文结合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理论和景观风貌工程建设实践中,从六个方面对城市河道的发展进程、现阶段理论研究、生态修复策略等进行综合阐述和思考。第一章针对河道景观生态发展的内容、目的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理论综述,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第二章从城市河道和生态修复的概念、特质出发,基于风景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来说明河道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第三章将理论落实于实践,从整体考量、具体措施、分区规划及人文活动来论述针对不同类型、面临不同问题的河道生态修复的具体策略。第四章则基于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河道生态治理经验和教训。第五章以河南省新乡市百泉河为例,对小流域治理的特点及河道现状进行分析,以风景园林的技术方法对百泉河道进行分区段规划设计和策略探究,提升百泉河整体景观风貌,保证河道安全,净化水体质量,达到辉县的“生命、生活、生态、生产”之间平衡发展。本论文通过对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实践策略等系统总结,将生态修复理论落实于河道建设实践中,从风景园林的学科建设中来探索创新点,希望可以对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创新思路及科学策略,同时对河道生态修复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方法。
任朋[9](2019)在《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与技术适宜性研究》文中指出河流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生态平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过度的开发利用和大量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意识到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当下治理河流生态的重要理念,大量的生态修复技术被提出并应用于河流治理工程中。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近年来北京市采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对多段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为研究对象,建立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体系,对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开展生态修复技术适宜性初步分析研究,为今后北京市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文结合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现状,在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中,建立了体现河道水生态功能、水环境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的12项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结果划分为好、较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判断矩阵,量化了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水生态修复效果得分2.323,等级为一般;水环境修复效果得分3.274,等级为好;社会服务效果得分2.741,等级为较好。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总体得分2.743,等级为较好。亦即至2016年,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效果达到较好状况。该结果基本符合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的实际效果。(2)根据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的修复目标、治理的主要任务及水资源量、水生态环境实际情况,该段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适宜性初步研究认为,在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岸线和岸坡综合生态防护技术、河道生境创造技术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等5大类17种修复技术中,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适宜采用引水补水等9种技术,较适宜采用生态岛等3种技术,不适宜采用化学修复等5种技术。(3)以生态修复技术适宜性研究为基础,论文提出北京市永定河平原北段的生态修复模式应为引水补水+人工湖泊、湿地+深潭浅潭+防渗减渗+植物种植。平原南段中邻近城镇及大兴国际机场的河段,生态修复模式应为引水补水+人工湿地+防渗减渗+深潭浅潭+植物种植+生态护岸+岸线岸坡生态防护;其他一般河段的生态修复模式应为机械清障+砂坑填埋+植物种植+岸线岸坡生态防护。
娄雅宁[10](2019)在《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命脉。在人水关系日益紧张的当前社会,河流生态修复对于推进河流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凸显人类对河流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促进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河流生态修复,进而构建系统的河流生态修复伦理体系十分必要。河流生态修复是利用河流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原理辅以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手段来改善、改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治理方式,具有长期实践性、科学系统性、因地制宜性和景观审美性的特点,在促进人河关系改善、推动人与自然相和谐,以及弘扬“真善美”上具有积极的伦理价值。河流生态修复作为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包括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利奥波德大地共同体的思考、“自然价值”的探寻以及深生态学的理念。河流生态修复的自然观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思想,对于河流的尊重表征着古代生态道德中崇尚水敬畏水的思想内涵,顺应河流自然规律的治理手段彰显着道家“自然无为”的实践观。在确证河流生态修复是中西伦理思想资源的多元并融后,河流生态修复作为践行生态伦理的科学治理手段,必然存在伦理依据作为其理论支撑。河流生态修复以河流的生命论、价值论以及权利论为伦理理论依据,以尊重保护、整体统筹、公平正义、共治共享等标准为伦理实践原则,从伦理层面显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环境友好性和生态合理性。对于伦理基础的理论性探索延伸至现实层面,必然寻求完善河流生态修复伦理的伦理路径。从政府、企业、公众和媒体四个角度探寻河流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路径。政府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者和主导者,必须具备生态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企业要树立环境友好和绿色生产的观念,推动生态修复效果的实现,公众应自觉内化人与河流的道德关系,做河流生态修复的促进者,媒体因其广泛的传播效力,是引导全民关注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力量。
二、浅议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河道生态斑块构建及净水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研究 |
1.2.1 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1.2.2 河流水环境修复技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药剂 |
2.2 试验仪器设备 |
2.3 试验材料 |
2.3.1 基质选择 |
2.3.2 试验植物 |
2.4 试验装置 |
2.4.1 生态斑块模拟装置 |
2.4.2 基于生态斑块构建的河道模拟装置 |
2.5 孝义河水质监测方法 |
2.6 试验装置布点采样方法 |
2.7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3.孝义河水环境研究现状 |
3.1 流域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经济现状 |
3.2 孝义河污染来源解析 |
3.2.1 孝义河上游污染源分析 |
3.2.2 孝义河新区段污染源分析 |
3.3 孝义河新区段水环境监测 |
3.3.1 孝义河新区段水质与底泥评价 |
3.3.2 生态系统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河道生态斑块净水效能研究 |
4.1 生态斑块填料选择研究 |
4.2 试验装置的启动 |
4.2.1 生态斑块模拟装置启动 |
4.2.2 基于生态斑块构建的河道模拟装置启动 |
4.3 生态斑块技术参数研究 |
4.3.1 水力停留时间对生态斑块净水效能的研究 |
4.3.2 温度对生态斑块净水效能影响的研究 |
4.4 河道生态斑块净水效能研究 |
4.4.1 河道生态斑块对NH4+-N去除效果研究 |
4.4.2 河道生态斑块对COD去除效果研究 |
4.4.3 河道生态斑块对TN去除效果的研究 |
4.4.4 河道生态斑块对TP去除效果研究 |
4.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5.1 多样性分析 |
4.5.2 优势菌群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孝义河新区段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
5.1 工程实施背景与目的 |
5.1.1 工程背景 |
5.1.2 工程目的 |
5.2 设计原则 |
5.3 孝义河生态修复方案 |
5.4 环境影响评价 |
5.5 工程效益估算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寒地城市 |
2.1.1 寒地城市定义 |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
2.2 郊野公园 |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
2.3 生态修复 |
2.3.1 恢复生态学 |
2.3.2 生态修复 |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
2.4 其他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
2.5 小结 |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
3.1.1 自然特征 |
3.1.2 产业特征 |
3.1.3 人文特征 |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
3.4 小结 |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生态修复策略 |
4.1.3 参考价值 |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分析 |
4.2.3 参考价值 |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设计目标 |
4.3.3 生态修复策略 |
4.3.4 参考价值 |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
4.4.1 项目概况 |
4.4.2 生态修复策略 |
4.4.3 参考价值 |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
4.5.1 项目概况 |
4.5.2 生态修复策略 |
4.5.3 案例借鉴 |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
4.6.2 修复措施 |
4.6.3 借鉴意义 |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
4.7.1 区域概况 |
4.7.2 生态问题 |
4.7.3 修复措施 |
4.7.4 借鉴意义 |
4.8 小结 |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
5.3.1 场地生态修复 |
5.3.2 植被生态修复 |
5.3.3 水体生态修复 |
5.3.4 大气生态修复 |
5.4 小结 |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
6.2.1 生态高敏感区 |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
6.3.1 功能组团营造 |
6.3.2 道路布局优化 |
6.3.3 植物配置优化 |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
6.4.1 构筑物设计 |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
6.4.3 基础设施设计 |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
6.5.1 冰雪节事营造 |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
6.6 小结 |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
7.1 项目概况 |
7.1.1 区位概况 |
7.1.2 上位规划 |
7.1.3 城市概况 |
7.1.4 周边环境 |
7.1.5 场地分析 |
7.2 设计愿景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目标 |
7.2.3 设计依据 |
7.3 总体设计 |
7.3.1 设计策略 |
7.3.2 总平面图 |
7.3.3 功能分区 |
7.3.4 鸟瞰图 |
7.4 分区设计 |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
7.4.2 中心观赏区 |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
7.4.6 深坑花园区 |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
7.5 专项设计 |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
7.5.3 交通专项设计 |
7.5.4 水系专项设计 |
7.5.5 智慧专项设计 |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
7.6 经济技术指标 |
7.6.1 用地平衡表 |
8 总结 |
8.1 研究总结 |
8.2 经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3)农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系统评估研究进展 |
2.2 环境损害研究进展 |
2.3 农业环境损害研究进展 |
3 损害评估 |
3.1 损害评估概述 |
3.2 损害来源 |
3.2.1 大气污染 |
3.2.2 水污染 |
3.2.3 固体废弃物污染 |
3.2.4 农业投入污染 |
3.2.5 突发性污染事件 |
3.3 损害表达 |
3.3.1 农产品产量损害 |
3.3.2 农产品质量损害 |
3.3.3 固碳释氧价值损害 |
3.3.4 水质价值损害 |
3.3.5 土壤流失损害 |
3.3.6 养分物质循环损害 |
3.3.7 维持生物多样性损害 |
3.3.8 文化与社会保障价值损害 |
4 损害量化 |
4.1 农田生态系统功能 |
4.2 农田生态系统功能量化 |
4.2.1 各功能指标对服务贡献水平 |
4.2.2 各作用对功能的贡献水平 |
4.2.3 各评价内容对作用的贡献水平 |
4.3 农田土壤环境损害量化 |
4.3.1 基线水平分析 |
4.3.2 各评价内容的损害量化与恢复标准 |
5 货币化 |
5.1 货币化分析 |
5.2 生态损害价值货币化 |
5.3 生态修复价值量化 |
5.4 期间损失价值 |
5.4.1 生产功能修复补偿 |
5.4.2 生态功能恢复 |
5.4.3 生活功能恢复 |
5.5 农田生态系统损害价值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邛崃南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污染类型及特点 |
1.2.2 国外河流治理研究进展 |
1.2.3 国内河流治理研究进展 |
1.2.4 河流治理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环境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系概况 |
2.1.4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
2.2 研究区域划分 |
2.2.1 水功能区划分 |
2.2.2 污染控制单元划分 |
2.2.3 监测断面布设 |
第3章 南河流域水质调查及污染源分析 |
3.1 监测评价指标及标准 |
3.2 2016-2018年南河流域出入境断面水质评价 |
3.2.1 年际污染现状 |
3.2.2 水质指标时间变化 |
3.3 南河水质现场踏勘调查 |
3.3.1 监测断面布设 |
3.3.2 现场水样采集 |
3.3.3 水样检测方法 |
3.3.4 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
3.4 流域污染源调查解析 |
3.4.1 水环境容量分析 |
3.4.2 污染成因分析 |
3.4.3 污染物排放量调查及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河流域治理总体方案 |
4.1 总体原则 |
4.2 治理目标及思路 |
4.2.1 治理目标 |
4.2.2 治理思路 |
4.3 综合治理技术路线 |
第5章 南河流域治理污染控制研究 |
5.1 污染源控制必要性 |
5.2 污染源控制方案研究 |
5.2.1 城乡生活污水控制方案 |
5.2.2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5.2.3 工业污染控制方案 |
5.2.4 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
5.2.5 节水与水资源保护方案 |
5.2.6 环境监管方案 |
5.3 污染物削减量分析 |
第6章 南河流域水质提升生态方案研究 |
6.1 水质提升生态治理必要性 |
6.2 治理原则和思路 |
6.2.1 治理原则 |
6.2.2 治理思路 |
6.3 水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
6.3.1 底泥原位治理技术 |
6.3.2 微生物净水技术 |
6.3.3 生态塘技术 |
6.3.4 曝气复氧技术 |
6.3.5 生态浮床与生态基组合技术 |
6.3.6 水生动植物净化技术 |
6.4 治理区段划分 |
6.5 各治理段水质提升实施方案 |
6.5.1 南河及其支流 |
6.5.2 斜江河及其支流 |
6.5.3 小南河 |
6.5.4 蒲江河下游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防治水污染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技术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植物与填料的选择与工艺参数的研究 |
2.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3.强化人工浮岛工艺的应用探讨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植物的选择与工艺参数的研究 |
2.1 试验研究的目的 |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装置 |
2.2.3 试验用水 |
2.2.4 分析项目 |
2.2.5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研究内容 |
2.3.1 筛选植物种类的试验 |
2.3.2 植物处理效果的试验 |
2.3.3 填料高度的试验 |
2.3.4 水利负荷的试验(植物与填料结合)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因素对强化人工浮岛工艺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 |
3.1 试验研究目的 |
3.2 试验条件 |
3.3 试验研究内容 |
3.3.1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2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3 曝气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4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 与人工浮岛技术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 |
3.5 小结 |
4 工程应用探讨 |
4.1 工程背景 |
4.2 工程设计目标 |
4.3 工程布置与设计 |
4.3.1 立体生态浮床 |
4.3.2 河道需氧量计算 |
4.3.3 设备充氧量的计算 |
4.4 充氧设备选型 |
4.4.1 充氧设备的类型 |
4.4.2 该工程的曝气设备 |
4.5 汤湖水质分析 |
4.5.1 评价方法 |
4.5.2 汤湖水质变化趋势 |
4.5.3 汤湖治理措施 |
4.6 太阳能系统(多晶硅) |
4.7 管理与维护 |
4.8 示范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
4.9 社会效应分析 |
4.10 应用前景 |
4.11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复合药剂联合生物膜原位修复黑臭水体(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受污染底泥对上覆水体水质的影响 |
1.3 水体主要污染物 |
1.3.1 有机污染物 |
1.3.2 重金属污染物 |
1.3.3 底泥再悬浮 |
1.3.4 热污染 |
1.3.5 水动力条件 |
1.4 黑臭水体形成机理 |
1.4.1 致黑机理 |
1.4.2 致臭机理 |
1.5 水污染修复技术 |
1.5.1 底泥疏浚技术 |
1.5.2 原位修复技术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因素条件下复合药剂对水体修复效果研究 |
2.1 实验和方法 |
2.1.1 实验样品的采集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1.4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2.1.5 优化条件设计 |
2.2 温度对药剂修复黑臭水体效果的影响 |
2.2.1 对水体COD的去除效果 |
2.2.2 对水体TN和NH_4~+-N的去除效果 |
2.2.3 对水体TP的去除效果 |
2.3 pH对药剂修复黑臭水体效果的影响 |
2.3.1 对水体COD的去除效果 |
2.3.2 对水体TN和NH_4~+-N的去除效果 |
2.3.3 对水体TP的去除效果 |
2.4 投加量对药剂修复黑臭水体效果的影响 |
2.4.1 对水体COD的去除效果 |
2.4.2 对水体TN和NH_4~+-N的去除效果 |
2.4.3 对水体TP的去除效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药剂联合生物膜原位修复的小试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装置 |
3.1.2 生物绳挂膜 |
3.2 结果讨论 |
3.2.1 底泥及填料的变化 |
3.2.2 对水体DO和pH的影响 |
3.2.3 对水体COD的去除效果 |
3.2.4 对水体TN和NH_4~+-N的去除效果 |
3.2.5 对水体TP的去除效果 |
3.2.6 对底泥AVS的去除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水质污染状况 |
4.1.2 治理方案设计 |
4.1.3 治理目标 |
4.2 中试工程研究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水体pH的变化 |
4.3.2 水体DO的变化 |
4.3.3 水体COD的变化 |
4.3.4 水体TN、NH_4~+-N的变化 |
4.3.5 水体TP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7)湖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退化形式 |
1.1 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 |
1.1.1 自然因素主导下的湖泊生态系统退化 |
1.1.2 人为因素主导下的湖泊生态系统退化 |
1.2 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形式 |
1.2.1 富营养化 |
1.2.2 湖滨带退化 |
1.2.3 生物多样性功能丧失 |
2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原理与原则 |
2.1 生态修复技术原理 |
2.2 生态修复流程 |
2.3 生态修复技术原则 |
3 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
3.1 富营养化修复 |
3.1.1物理修复技术 |
3.1.2 化学修复技术 |
3.1.3 生物修复技术 |
3.2 湖滨带生态修复 |
3.2.1 湖滨带生境修复 |
3.2.2 生物群落结构恢复 |
3.2.3 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
3.2.4 生态护岸(生态护坡) |
3.3 生物多样性恢复 |
3.3.1 关键食物网生态修复技术 |
3.3.2 生态廊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8)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百泉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河道对城市的影响意义 |
1.1.2 城市河道景观对城市的重要价值 |
1.1.3 城市河道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性 |
1.1.4 风景园林领域的修复探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与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地考察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 |
1.5.2 国外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 |
1.5.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理论概述 |
2.1 城市河道的概念解读 |
2.1.1 城市河道的定义 |
2.1.2 城市河道的特点 |
2.2 生态修复的概念解读 |
2.2.1 生态修复的定义 |
2.2.2 生态修复的特点 |
2.3 风景园林视角下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 |
2.3.1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 |
2.3.2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
3.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
3.1 河道水系统的综合策略 |
3.1.1 防洪排涝的安全措施 |
3.1.2 水质净化的修复手段 |
3.1.3 景观风貌的重塑建设 |
3.2 河道生态修复具体策略 |
3.2.1 河流岸线的形态塑造 |
3.2.2 河道驳岸断面处理 |
3.3 分类治理的实践意义 |
3.4 人文活动的景观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案例分析 |
4.1 青岛李村河——水质净化的园林修复 |
4.1.1 案例概况 |
4.1.2 河道治理策略 |
4.1.3 案例借鉴意义——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应用 |
4.1.4 流域污水治理取得的成效 |
4.2 上海苏州河——分区段规划设计实践意义 |
4.2.1 案例概况 |
4.2.2 河道规划策略 |
4.2.3 案例借鉴意义——分段式绿地景观设计 |
4.3 美国芝加哥河——河道驳岸改造的生态修复 |
4.3.1 案例概况 |
4.3.2 河道治理策略 |
4.3.3 案例借鉴意义——寻找滨河绿色空间 |
4.4 南京秦淮河——人文活动的文脉传承 |
4.4.1 案例概况 |
4.4.2 河道治理策略 |
4.4.3 案例借鉴意义——特色人文景观的相互融合 |
4.5 德国莱茵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
4.5.1 案例概况 |
4.5.2 流域规划策略 |
4.5.3 案例借鉴意义——生命共同体的有机融合 |
4.6 本章小结 |
5. 设计说明 |
5.1 项目背景 |
5.1.1 规划背景 |
5.1.2 规划内容 |
5.1.3 规划目标 |
5.1.4 规划指导思想 |
5.2 场地分析 |
5.2.1 周边环境分析 |
5.2.2 水文分析 |
5.2.3 绿地分析 |
5.2.4 人文资源 |
5.3 规划设计定位 |
5.4 规划设计愿景与目标 |
5.4.1 规划目标 |
5.4.2 规划原则 |
5.4.3 规划理念 |
5.4.4 规划思路 |
5.4.5 规划策略 |
5.5 总体规划设计 |
5.5.1 景观规划结构 |
5.5.2 功能分区规划 |
5.5.3 交通系统规划 |
5.5.4 竖向规划 |
5.5.5 景观建筑及广场规划 |
5.6 分区规划 |
5.6.1 城市活力区 |
5.6.2 生态涵养区 |
5.6.3 田园游览区 |
5.6.4 森林体验区 |
5.6.5 创新科普区 |
5.7 专项设计 |
5.7.1 水利系统设计 |
5.7.2 生态修复系统设计 |
5.7.3 标识系统规划 |
5.7.4 景观小品及灯光设计 |
5.8 种植设计 |
5.8.1 植物配置原则 |
5.8.2 种植规划结构 |
5.8.3 种植功能特色 |
6. 总结——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规划建设的再思考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对于本次研究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9)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与技术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河流生态修复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河流生态修复概念 |
2.2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
2.2.1 物理修复技术 |
2.2.2 化学修复技术 |
2.2.3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
2.3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
2.4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
2.4.1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进展 |
2.4.2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进展 |
3 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 |
3.1 北京市永定河概况 |
3.2 永定河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3.2.1 水资源问题 |
3.2.2 水环境问题 |
3.2.3 水生境问题 |
3.3 永定河平原段已实施的生态修复工程 |
3.4 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目标和任务 |
4 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方法 |
4.2.2 层次分析法(AHP)简介 |
4.3 评价标准划分 |
4.3.1 评价标准的划分 |
4.3.2 评价指标标准的划分 |
4.3.3 评价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及赋值 |
4.4 计算过程、结果及分析 |
4.4.1 计算过程 |
4.4.2 进行综合评价 |
4.5 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
4.5.1 水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
4.5.2 水环境修复效果评价 |
4.5.3 社会服务效果评价 |
4.5.4 总体评价 |
5 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技术适宜性研究 |
5.1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
5.1.1 河道引水补水技术 |
5.1.2 砂坑回填技术 |
5.1.3 河道减渗防渗技术 |
5.1.4 机械清障技术 |
5.1.5 其他技术 |
5.2 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 |
5.2.1 永定河平原段河岸带的基本情况 |
5.2.2 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特点 |
5.2.3 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效果及适宜性分析 |
5.3 岸线和岸坡综合生态防护技术 |
5.3.1 永定河平原段岸线岸坡现状情况 |
5.3.2 岸线和岸坡综合生态防护技术特点 |
5.3.3 岸线和岸坡综合生态防护技术实施效果及适宜性分析 |
5.4 河道生境创造技术 |
5.4.1 生境创造技术的实施条件 |
5.4.2 生境创造技术的特点与作用 |
5.4.3 生境创造技术的实施效果与适宜性 |
5.5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
5.5.1 永定河平原段实施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条件 |
5.5.2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类型及特点 |
5.5.3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实施效果及适宜性分析 |
5.6 生态修复模式 |
5.6.1 平原北段生态修复模式 |
5.6.2 平原南段生态修复模式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四、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与伦理意义 |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 |
一、生态修复与河流生态修复 |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特点 |
三、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意义 |
一、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人河关系的改善 |
二、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三、河流生态修复有助于真善美的弘扬 |
第二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思想资源 |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可能性 |
一、伦理道德关系的拓展 |
二、从机械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的转变 |
三、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
一、“瓦尔登湖”的启示——人水道德情感萌发 |
二、“大地伦理”的思考——河流生态整体思维发端 |
三、“寂静春天”的警示——尊重保护河流意识萌发 |
四、“自然价值”的发问——河流价值意识逐步形成 |
五、“深生态学”的智慧——启发河流治理理念改变 |
第三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自然观基础——天人合一 |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价值观基础——水德论 |
三、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观基础——顺应自然 |
第三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依据与伦理原则 |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依据 |
一、河流生态修复中的生命论 |
二、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价值论 |
三、河流生态修复中的权利论 |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原则 |
一、尊重保护 |
二、整体统筹 |
三、公平正义 |
四、共治共享 |
五、可持续发展 |
六、人水和谐 |
第四章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对策 |
第一节 河流生态修复中的伦理问题 |
一、政府生态伦理责任缺失 |
二、企业本位主义思想严重 |
三、公众生态参与意识淡薄 |
四、媒体忽视生态实践引导 |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问题的伦理对策 |
一、政府——河流生态修复的主导者 |
二、企业——河流生态修复的促进者 |
三、公众——河流生态修复的参与者 |
四、媒体——河流生态修复的引导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浅议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河道生态斑块构建及净水效能的研究[D]. 王博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农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核算[D]. 宋建.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邛崃南河流域水质现状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D]. 南丽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防治水污染的试验研究[D]. 宋孟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复合药剂联合生物膜原位修复黑臭水体[D]. 丁灿.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湖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齐延凯,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宋超,郑尧,李丹丹,张聪,陈家长.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6)
- [8]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百泉河为例[D]. 郅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北京市永定河平原段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与技术适宜性研究[D]. 任朋.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10]河流生态修复的伦理研究[D]. 娄雅宁.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