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高三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一、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升[1](2021)在《阴差阳错》文中研究指明如果不是因为刘星生病,有些真相也许永远不会被揭开。中秋节刚过,第二天刘星腹部突发剧痛,到医院查出肝癌并伴门静脉癌栓。当时刘星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医生说必须赶紧肝移植才能保命。作为妈妈,爱子心切的林书琴没有一点犹豫:把我的肝给儿子!同样爱子心切的父亲刘大山也挺身而出:你算了,我是男子汉,该我的肝给儿子!当着医生的面,夫妻俩争执不下,让在场的医生和周围的人无不动容。

李番娣[2](2021)在《高三生物学复习课中微专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梁爽[3](2020)在《农村中学住校生周末管理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高县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川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交通运输条件,决定了周末留校的住校生人数众多,周末住校生管理松散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农村中学的住校生周末管理基本上都停留在开放自习室,提供食宿,晚上查寝的层面上,学生的自由放任状态令人担忧。开展农村中学住校生周末管理研究,深入探究在周末这个特定时段,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运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对住校生在周末这个特定时段生活、学习加强管理,提高育人水平,为当地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分忧解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研究中,采用个案研究法,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解了农村中学住校生周末时段状况的可靠信息,分析当前农村中学住校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农村中学管理提供指导,为学生生活和学习提供指导、对培养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首先,笔者发现已有的相关研究多着眼于寄宿制学校的日常管理,与学校在行课期间进行的管理活动具有高度一致性,并不需要建立特殊的工作机制,对于周末住校生留校人数众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并未很好地解决。本研究聚焦于周末这一特定时段,农村中学资源稀缺,力量有限面对人数众多的留校学生,如何建立周末管理的长效机制,找到周末住校生管理的有效策略,改变目前学生的自由散漫状态,用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运动、生活。其次,本研究对于住校生管理制度建设、住校生管理队伍建设、打造住校生良好生活状态、发动住校生参与文化建设、动员住校生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和住校生进行心灵沟通、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除了“管”和“防”,本研究借鉴已有的优秀研究成果外,主动作为,就农村中学住校生周末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的策略进行研究。基于对个案的分析得出结论与讨论,力争构建有效机制,积极主动管理,使农村中学周末管好住校生,挖掘育人价值,看重社会效益,探寻理论上的新颖点。关注人的成长,关注学生生命状态、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自我管理。最后,学校要从管理层面获得新的启示、可行的操作:健康成长是目的、管理措施是手段、学生状态是关注点、学业进步是着力点。

孙倩[4](2020)在《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价值,因而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针对生物学教育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教学技能部分,对于作业设计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并且当前作业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师需要改变观念,积极研究作业模式,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的最大作用。本文在了解目前高中生物学科作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元作业设计的想法,旨在探讨设计单元作业的依据、原则和思路,从而发挥单元作业在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也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了了解目前高中生物学科作业的现状,本研究对高三生物选修班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查。对于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涉及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作业量与难度、作业类型、作业内容、作业目的与功能以及作业评价六个维度。通过访谈法了解教师目前布置作业的情况以及对单元作业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作业存在内容与形式单一、作业功能认识不全面和反馈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在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了目前高中生物学科作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本文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融入到了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中,厘清单元作业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具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生物学教材、学生学习情况四个依据和主体性、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和有效性五项原则。单元作业设计要以确定的单元作业目标为中心,合理编排作业的类型和难度,确保作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的思路进行设计。本研究根据以上理论内容设计了“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态”和“基因工程”单元作业案例,提供了部分案例的分析和案例的评价方式建议。通过访谈法调查学生对于单元作业案例的使用情况,学生认为单元作业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认同单元作业能够帮助他们系统的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思维、动手、探究等多方面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方面的跨越。学习方式由被动化主动,培养了生物学核心素养。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目前高中生物学科作业存在一些弊端亟待解决,涉及到作业内容、类型、功能与评价方面,具体是作业内容与形式单一、作业更注重巩固和应用功能以及反馈作用不明显等。本研究厘清的单元作业设计依据、原则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实施要求,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学生认同单元作业在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蒙明虑,熊国林,黄斯梅,黄荟森,蒋金泰,岑祚洁,蒙婞婞,谢志春[5](2019)在《广西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率影响因素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广西高中生乙肝高发的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西2 632名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病毒性肝炎患病史、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乙肝疫苗接种史等。结果 2 632名学生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92名,阳性率为7.29%。单因素χ2检验结果发现,学生HBsAg阳性率的高低与家庭成员有无肝炎史、学生有无美容美发外伤史、本人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对乙肝知识的知晓情况(传播途径、传染源以及乙肝治疗结局)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成员具有肝病病史和学生美容美发外伤史与乙肝感染呈正性相关(OR=3.62,95%CI=2.28~5.73; OR=3.06,95%CI=1.94~4.83),乙肝疫苗接种史与乙肝感染呈负性相关(OR=0.08,95%CI=0.05~0.11)。结论广西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可能与乙肝疫苗接种缺失、美容创伤及家庭接触有关。

伦进根[6](2018)在《微专题促进高三生物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转化浅层学习、提升深度学习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共识。然而对封开县高三进行的深度学习现状调查显示,学生在深度学习方面表现不佳。微专题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为开展课堂的深度学习提供着新的思路。研究聚焦高三生物的微专题教学,通过以下三个问题的解决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深度学习指导下如何进行微专题的定性和选编?微专题的课堂如何展开才能促进深度学习?如何判断学生在微专题的教学中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综合前期文献研究和现状分析,从教和学两个层面对微专题进行总体设计,提出“三步骤五环节”的教学架构,确保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首先是研学步骤,以课程整合的视角统筹统整微专题的本体、价值和实践研究,在微专题“教什么、怎么教”的探索中指向深度学习。其次是践学步骤,以建构主义、小组协作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呈现微专题的课堂流程。践学包括五个环节:典题寻疑环节导入知识,课本溯源、小组研修和体系分享环节深度加工、内化知识,刻意练习环节检验知识,在微专题“学什么、怎么学”的研讨中促成深度学习。最后是省学步骤,是学而知不足后自反、教而知困后自强的反思过程,在微专题“改什么、怎么改”的努力中支撑深度学习。选编了十个模块共六十个校本微专题,进行了为期七个月的课程实施,呈现了三个典型教学案例,并对微专题实施前后学生的“认知水平、自我评估、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定量、定性检验和跟踪分析,结果为:微专题能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在“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等深度学习重要特征的明确显现,而且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前后测存在显着性差异,78.95%的同学在微专题实施后比实施前的市排名有较明显提升。最后提出“微专题要追求教学的深度、在设计上不能重教轻学、在课堂中要建立教学共同体”的建议,期待为同行践行微专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李阳[7](2018)在《藏族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基于玉树地区传染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增长的重要转型期。特别是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坚期,同时也是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入发达国家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时刻严防以及警惕“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巨大的“魔咒”,想跨越这个陷阱,其核心就是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依赖于人才的培养,这不仅要靠人才的广化,更是要依靠人才的深化,也就是人力资本的质量。人类本身的知识、能力以及人的健康都是是关乎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的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关乎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学生的传染病防治一直是促进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关既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关系着一个地区或者是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稳定。要做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首先要摸清传染病的现状,其次就是要了解影响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本文使用2016年8月-9月的“玉树地区健康梦想评估项目”所得的数据。该调研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1市(玉树)4县(杂多、囊谦、称多、治多)共计54所学校做问卷调查。其中包括47所小学,7所中学。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样本班级(小学为3-6年级,中学为7-9年级),以这54所学校的6656名学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另外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对调查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STATA 14.1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在描述统计分析中1中使用百分率、均值以及卡方,在同归分析中分析了影响玉树地区学生传染染病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玉树地区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肺结核、乙肝以及包虫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其中肺结核的患病率为23.1%,乙肝的患病率为22.5%,包虫病的患病率为27.2%,总的传染病患病率为44.9%,明显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2)本文研究结果认为玉树地区中小学生较差的卫生健康行为是导致导致该地区中小学生传染病患病率高的原因。(3)年龄越大、寄宿、喝生水、家庭经济条件差以及父亲文化程度低都会增加传染病的患病风险;另外饭前洗手、接种疫苗可以降低传染病的患病风险;同同时学校每周开设2节健康教育课、学校设立专门的洗手池以及提供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洁精也同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传染病的患病风险。(4)影响玉树地区中小学生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大、寄宿、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低肺结核的患病风险会越高;经常洗手、接种卡介疫苗、学校每周开设2节健康教育课程、学校设有专门的洗手池可以有效降低肺结核的患病风险。(5)影响玉树地区中小学生乙肝发病的主要因素有:性别为男、年龄越大、寄宿、家中有人生病住院,乙肝的患病风险会升高;接种乙肝疫苗、学校每周开设2节健康教育课程、学校设有专门的洗手池以及提供洗洁精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患病风险。(6)影响玉树地区中小学生包虫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越大、寄宿、家庭的经济条件越差,包虫病的患病风险也越高;上厕所之后经常洗手、学校每周开设3节健康教育课程、学校提供自来水、设有专门的洗手池以及提供洗洁精,可以有效的降低包虫病的患病风险。

杨姝怡[8](2018)在《厦门市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CXCL14、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肝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分析厦门市乙型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ARIMA模型并预测2017年厦门市乙肝月发病率,为厦门市乙肝防治提供理论依据。2掌握厦门市人群乙肝免疫水平现状,评价乙肝免疫规划实施效果,为调整免疫规划策略措施提供参考和建议。3探讨CXCL14、TLR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增进对乙肝这一疾病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对2005-2016年厦门市乙肝报告发病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描述,通SPSS 21.0建立ARIMA模型预测2017年的乙肝月发病情况,使用ICC分析验证模型预测信度。2.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厦门市常住人口 2116人,对入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外周血样,使用酶联免疫法对抗HBs进行检测。3.对招募的211名初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一般信息调查、肝脏穿刺检查,采集患者血样并提取人类基因组,使用MALDI-TOF-MS法检测基因多态性。通过肝脏穿刺病理报告的炎症等级将轻型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中、重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作为病例组。使用t检验对两组患者定量资料进行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对定性资料和CXCL14、TLR2多态性与肝炎活动度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95%CI)评估CXCL14、TLR2基因多态性与慢乙肝进展之间的关联。结果:1.厦门市居民乙肝报告发病情况和发病率预测①2005-2016年合计报告乙肝病例16756例;急性病例、慢性病例、未分类病例分别占19.4%、63.5%、17.1%。乙肝年均发病率为45.70/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②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发病存在差异;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水平显着低于高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的职业分类除不详外的前三位分别为工人、家务、农林渔牧劳动者,最低为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儿童;厦门市六个区级行政单位中,思明区的累计发病人数及地区发病率最高(5570、54.58/10万),海沧区病例最少(1101例),翔安区发病率最低(20.25/10万)。③ 报告急性乙肝病例2203例,平均发病率为8.87/10万;1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例167例,平均发病率为2.96/10万。④建立模型 ARIMA(1,1,1)X(0,1,0)12,ICC 分析结果为 Cronbach’s Alpha=0.852,P=0.002,模型预测信度良好。2.乙肝免疫水平调查①调查居民2116人,抗HBs阳性率为67.39%(标化值为67.53%);居民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为53.73%,全程接种率为51.70%1-59岁人群疫苗接种率及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13%、68.73%;男、女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5.13%、69.00%。②男、女疫苗接种率为63.75%、46.67%,男性疫苗接种率高于女性;<1岁年龄组抗HBs阳性率最高96.7%,7-14岁组最低(41.8%);15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率高于15岁以上青年成人,分别为98.4%、17.6%;不同职业、文化程度人群抗HBs阳性率、疫苗接种率存在差异。3.CXCL14、TLR2多态性与慢性乙肝进展①研究纳入患者211人,对照组151人,病例组60人。病例组男性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85.0%,61.5%,P=0.001)。对照组BMI小于病例组,两组 BMI 均值(标准差)分别为 21.39(2.93)和 22.40(3.45),P<0.05。病毒基因型为B型(81.0%)和C型(19.0%)②CXCL14rs2237061、rs2237062、rs2547位点SNP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TLR2 rs3804099中TT基因型是慢性乙肝的危险因素,相对于CC基因型,TT 基因型的 OR 和 95%CI 为 7.004(2.330-21.059),P<0.05。结论:1①厦门市2005-2016年乙肝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经预测2017年厦门市乙肝发病率较前几年波动不大,有轻微下降趋势。②男性、25岁左右人群、工人、家务等人群的乙肝发病率较高。③厦门市居民急性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内。2①厦门市居民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较往年有所提高。②居民抗HBs阳性率和疫苗接种率水平不一致,可对抗HBs阳性率较低的人群进行筛查和补种。3①CXCL14rs2237061、rs2237062、rs2547位点SNP与慢性乙肝疾病进展无关。②TLR2 rs3804099位点SNP与慢性乙肝疾病进展存在相关,TT基因型是慢性乙肝疾病进展中的危险因素。

蒙明虑[9](2017)在《广西高中生HBV和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学生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间接评价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今后有关部门制定乙肝及丙肝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广西现有的14个地级市,按地理位置分布从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抽取五个代表城市,分别是:玉林(东)、南宁(南)、百色(西)、桂林(北)和柳州(中),每个城市随机抽取3所高中,抽中的高中每所再随机抽取3个班级(其中高一、高二、高三各一个班)。(2)调查方法:每个学生都要采集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置低温保存,用于检测乙肝及丙肝的相关指标,同时对每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检测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和丙肝病毒的抗体(抗-HCV)。(4)统计方法:采用EpiDate3.1软件建立调查问卷数据库,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用描述统计学方法研究乙肝和丙肝在高中生中的流行特征,用X2检验来分析各阳性率在性别、民族及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时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的有效人数是2632人,相关结果如下:(1)人口学特征:2632名学生中,男女比例0.46:1,汉族占56.88%,壮族占38.72%,其他少数民族为4.41%,16岁年龄组36.36%,17岁年龄组32.79%,18岁-20岁年龄组30.85%。(2)乙肝和丙肝血清学流行现状和特征:调查发现中学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7.29%(192/263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73.67%(1939/2632),抗-HCV阳性率为0.84%(22/2632),HBsAg、HBsAb和抗-HCV阳性率在性别和民族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的X2分别为3.322,0.34和0.193,民族的X2分别为1.600,0.557和3.068,p均>0.05)。HBsAg阳性率在年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025,p>0.05),而HBsAb和抗-HCV阳性率在年龄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5.305和6.259,p均<0.05),16岁年龄组HBsAb阳性率最高,18岁-20岁年龄组最低,抗-HCV阳性率在16岁年龄组最低,18岁-20岁年龄组最高。HBsAg在地区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2,p<0.05),在百色地区最高,桂林地区最低。抗-HCV阳性率在地区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15和1.722,p>0.05)。乙肝疫苗接种组和未接种组间HBsAg和HBsAb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115和32.846,p<0.05),乙肝疫苗免疫组HBsAg阳性率最低,HBsAb阳性率最高。(3)乙肝和丙肝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说明,家庭成员的肝病病史和美容史是乙肝的危险因子(OR=3.616,95%CI=2.2815.731;OR=3.057,95%CI=1.9364.828),乙肝疫苗接种史是保护因子(OR=0.076,95%CI=0.0510.111),共用牙刷和内窥镜检查史是丙肝的危险因素(OR=3.078,95%CI=1.17448.074;OR=4.182,95%CI=1.32813.170)。(4)乙肝血清学检出标志物模式:乙肝血清型结果有16种组合模式,单纯HBsAb阳性是主要模式,占64.25%,HBeAb、HBcAb均阳占17.68%,HBsAb、HBeAb均阳占5.59%,HBsAg、HBeAb、HBcAb即小三阳占2.70%,HBsAg、HBeAg、HBeAb即大三阳占1.33%。结论:广西高中生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是一个值得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部门及学校应加强宣传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特别是乙肝和丙肝的防治措施,普及健康教育知识,降低青少年乙肝和丙肝的发病率。

侯文华,肖传宇,谢强[10](2010)在《枣阳地区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枣阳地区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2002年-2009年枣阳地区58296名高三毕业学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全地区高三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3%,以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到2004年下降至6.53%,然后感染率保持在6.4%左右;2003年与2002年阳性率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54,P>0.05),2004年阳性率比2002年减少了1.85%,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P<0.01),随后五年阳性率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感染率低于乡村,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5.27,P<0.01)。结论:枣阳地区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率2002年-2004年三年内呈逐年下降势态,随后五年内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整个地区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感染率要高于城市,这应引起当地政府足够重视,加强农村基础医疗建设投入,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护水平。

二、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阴差阳错(论文提纲范文)

林书琴
刘大山
刘星
林书琴
刘大山
牛同发
刘星
林书琴
许莹
林书琴
刘大山
王桂香
牛同发
王桂香
刘星
林书琴
王桂香
牛同发
林书琴
刘大山
王桂香
牛自强
刘星
林书琴
牛自强
刘大山
王桂香
许莹
尾声

(3)农村中学住校生周末管理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高县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有关住校生综合管理的研究
        2.有关住校生专项管理的研究
    (三)概念界定
        1.农村中学
        2.住校生周末管理
        3.策略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人本管理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
        3.双因素理论
一、农村中学住校生管理概述
    (一)周末管理的特点
        1.时空管理的特点
        2.活动和教育的特点
    (二)周末管理的内容
        1.满足低层次需要的管理
        2.满足高层次需要的管理
    (三)周末管理的方式
        1.约束方式
        2.激励方式
二、高县中学住校生周末管理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的对象
        2.调查的方式
        3.调查的结果
    (二)存在的问题
        1.生活服务、学习指导需要优化
        2.不重视高层次需求
    (三)原因分析
        1.硬件不足和软件滞后
        2.封闭式管理的缺陷
三、农村中学住校生周末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二)错时安排文体活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四)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六)加强班级建设
    (七)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高县中学住校生周末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4)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1.1.2 学生“减负”的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单元作业研究现状
        1.2.2 国内单元作业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单元作业相关概念
        2.1.1 作业与生物学作业定义
        2.1.2 生物学作业功能
        2.1.3 单元作业
        2.1.4 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
    2.2 单元作业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多元智力理论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 高中生物学作业现状调查
    3.1 学生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问卷编制
        3.1.4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3.1.5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 教师调查
        3.2.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3 调查结果分析
第4章 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4.1 单元作业的设计依据
        4.1.1 课程标准
        4.1.2 教学要求
        4.1.3 生物学教材
        4.1.4 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单元作业的设计原则
        4.2.1 主体性原则
        4.2.2 整体性原则
        4.2.3 多样性原则
        4.2.4 层次性原则
        4.2.5 有效性原则
    4.3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4.4 单元作业的案例设计与分析
        4.4.1 单元作业案例设计
        4.4.2 单元作业案例分析
        4.4.3 单元作业案例评价设计
    4.5 单元作业使用效果调查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的不足
        5.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物学作业现状l问卷调查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作业
    附录五: 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作业
    附录六: 基因工程单元作业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广西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率影响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乙肝病毒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2 乙肝病毒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6)微专题促进高三生物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1 时代诉求-新课程改革下深度学习的强化
        1.1.2 现实需要-生物复习教学浅层学习的泛化
        1.1.3 解决之道-微专题为深度学习提供新思路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微专题
        1.2.2 微型课程
        1.2.3 深度学习
        1.2.4 微专题与深度学习
    1.3 研究现状
        1.3.1 微专题的研究
        1.3.2 深度学习的概述
        1.3.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4.2 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二章 高三生物微专题教学及深度现状调查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问卷的编制
    2.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4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
    2.5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2.5.1 教师高三微专题教学的调查
        2.5.2 高三学生生物课堂的深度学习调查
        2.5.3 调查后分析
第三章 微专题促进高三生物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架构
    3.1 研学:指向深度学习
        3.1.1 微专题的内涵
        3.1.2 微专题的目标
        3.1.3 微专题的编写原则
        3.1.4 微专题的构建与内容选择
        3.1.5 微专题的分类
    3.2 践学:促成深度学习
        3.2.1 典题寻疑:诊断生情,发掘问题
        3.2.2 课本溯源:收集素材,理解知识
        3.2.3 小组研修:生生协作,深度加工
        3.2.4 体系分享:师生会话,助推构建
        3.2.5 刻意练习:精选精练,综合提升
    3.3 省学:支撑深度学习
第四章 高三生物微专题的案例实施与效果分析
    4.1 教学实施
        4.1.1 实施对象
        4.1.2 实施过程
    4.2 案例分析
        4.2.1 案例一:病毒
        4.2.2 案例二:生物膜的流动性
        4.2.3 案例三:神秘的基因
    4.3 效果检验
        4.3.1 深度学习的成绩
        4.3.2 深度学习的自评估
        4.3.3 深度学习的课堂表现
    4.4 教学建议
        4.4.1 微专题的课程追求教学深度
        4.4.2 微专题的设计切勿重教轻学
        4.4.3 微专题的课堂建立教学共同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特色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微专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 Ⅱ 深度学习的调查问卷
附录 Ⅲ 深度学习的问卷量表
附录 Ⅳ 与学生的访谈纲要
致谢

(7)藏族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基于玉树地区传染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健康理论
        2.1.3 理论分析框架
    2.2 关于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影响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2.4 关于藏族地区传染病的相关研究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样本的基本情况
    3.1 数据来源与数据的收集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2.1 研究方法
        3.2.2 技术路线
    3.3 相关概念说明
    3.4 重要变量解释
    3.5 样本的基本情况
        3.5.1 样本分布情况
        3.5.2 样本学校特征
        3.5.3 样本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家庭特征
        3.5.4 样本学生的健康行为
第4章 玉树地区学生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4.1 玉树地区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的基本情况
    4.2 传染病发病的分布特征
        4.2.1 性别分布
        4.2.2 年龄分布
        4.2.3 城乡分布
        4.2.4 地区分布
第5章 传染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5.1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5.2 传染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玉树州学生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2: 玉树州学生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班主任问卷)
    附录3: 玉树州学生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校长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厦门市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CXCL14、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肝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部分 厦门市2005-2016年乙肝报告发病分析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部分 厦门市2016年乙肝免疫水平调查
    2.1 序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CXCL14、TLR2 SNP与乙肝疾病进展关联
    3.1 前言
    3.2 研究设计
    3.3 结果
    3.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9)广西高中生HBV和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枣阳地区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1.1.2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阴差阳错[J]. 杨晓升. 芳草, 2021(05)
  • [2]高三生物学复习课中微专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D]. 李番娣.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农村中学住校生周末管理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高县中学为例[D]. 梁爽. 西南大学, 2020(05)
  • [4]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D]. 孙倩. 扬州大学, 2020(02)
  • [5]广西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率影响因素调查[J]. 蒙明虑,熊国林,黄斯梅,黄荟森,蒋金泰,岑祚洁,蒙婞婞,谢志春. 中国学校卫生, 2019(01)
  • [6]微专题促进高三生物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D]. 伦进根. 广州大学, 2018(01)
  • [7]藏族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基于玉树地区传染病的研究[D]. 李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厦门市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CXCL14、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肝关联研究[D]. 杨姝怡. 厦门大学, 2018(07)
  • [9]广西高中生HBV和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 蒙明虑.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10]枣阳地区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侯文华,肖传宇,谢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7)

标签:;  ;  ;  ;  

高三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