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苏叶[1](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黄娅楠[2](2020)在《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就广为人知,自此以后,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仿本频频出现,其中明朝仇英款的《清明上河图》和清乾隆朝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但是,当今学界对于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和仇英本《清明上河图》的关注度远高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并且针对前两者所作的相关着述、论文、期刊文章等层出不穷。本文以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为研究对象,分四个章节展开分析探讨,第一章通过对目前对宋、明、清三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研究作整理和分析,发现相比于其他两本,目前大陆学界对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个案研究较少。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其绘制背景、绘画风格及图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作关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个案研究。第二章通过对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作画时间、底本来源和绘制意涵三方面进行考证、比对分析,认为此画是乾隆元年由乾隆皇帝敕令,并以乾隆初期内府所藏的各“苏州片”为底本所绘的。第三章将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征与宋、明版《清明上河图》作比较研究,认为此本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乾隆皇帝和西洋传教士的影响。第四章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分析画卷中的风俗,如“放纸鸢”、“荡秋千”、“踏青”、“肩担戏”、“乞丐”等场景。
杨家伟[3](2020)在《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文中提出有元一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期。元代以“宗唐溯晋”为旨归的复古运动,使得元代法书鉴藏活动更加彰显出其时代属性与特点。因此,无论是从书法史亦或鉴藏史的角度,元代士人法书鉴藏都是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元代书法复古的史学视角,以元代士人阶层为考察对象,借助元代正史、别史、元人诗文集、文人笔记,以及明、清书画着录文献、历代刻帖等,重点论述该群体法书鉴藏活动的特点以及与元代书法复古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对以杭州、大都为中心的鉴藏圈鉴藏风气及相关鉴藏人物的考察,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晋唐法帖在元代引起的鉴藏热潮,元人晋唐法书题跋中所反映出的复古观念及其演进特点等。宋末元初的杭州是当时江南乃至全国的法书鉴藏重镇,大批喜好鉴藏的南北方官吏和宋金遗民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赵孟頫、鲜于枢为核心的庞大鉴藏群体。他们通过雅集、互访、交游、买卖等活动方式,促进了晋唐法书的流通与鉴藏风气的兴起,开启了宗唐溯晋复古思潮的先声。元代中后期,北方大都法书鉴藏中心的地位愈发凸显。精书擅鉴的馆阁文人成为大都鉴藏圈的主体,法书鉴藏成为君臣之间、不同民族、阶层的文士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崇慕晋唐的鉴藏风气体现了复古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影响。文宗、顺帝对于法书鉴藏的热衷以及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的设立,极大促进了法书鉴藏风气的兴盛。元末明初江南苏杭等地为喜好鉴藏的隐逸之士提供了一方沃土,鉴藏品味在复古的主基调下趋向多元。元代士人对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保母志》等珍贵晋唐法书的鉴藏热潮,既是元代法书鉴藏蓬勃发展及鉴藏观念的真实写照,也是复古思想的生动体现。真实反映出不同时期、身份、阶层、地域、种族的元代士人的鉴赏态度与观念,及其背后所寓含的政治、文化、伦理等因素。法书题跋是元代士人法书鉴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蔚为大观。具有察本体、明流变、辨真伪等重要的书史价值,同时生动客观地反映出元人的临古学古观念,体现出元人对晋韵唐风从理解、接受到认同、推崇的渐变过程。元代士人的书法复古与法书鉴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法书鉴藏为书法复古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保障,激发了复古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复古运动则极大地促进鉴藏风气的兴起、繁盛和鉴藏品味的趋同。
许宝俊[4](2020)在《传本《鸲鹆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本《鸲鹆图》作为署款宋徽宗的作品,真伪问题一直未有定论,虽有传闻,但不宜轻信。因此本文首要目的在于,理清此画的流传问题,并尽力对其进行合理断代。关于宋徽宗绘画风格的研究理论非常丰富,对本文的研究多有助益,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故而对徽宗绘画风格的梳理成为传本《鸲鹆图》研究的基础。《鸲鹆图》现存三个版本,构图、造型基本一致,因此孰为祖本,孰为伪造本亦须澄清。目前来看,乾隆帝和庞莱臣是传本《鸲鹆图》较为明确的两位收藏者,但其间的流传过程极为复杂,此画在进入清宫内府前的流转脉络,以及在流传的哪一阶段被复制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庞莱臣作为传本《鸲鹆图》的最后一位收藏者,也是伪造此画的最大“嫌疑人”,其与美国收藏家弗利尔之间的书画交易是二十世纪初“古画出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或许有传本《鸲鹆图》的流转信息。这部分史料不仅关乎传本《鸲鹆图》的收藏问题,也反映了二十世纪初动荡时局之下,中国古书画收藏走向国际市场的诸多细节。日本文化受中国之影响由来已久,从日本现存江户时期的一些花鸟作品可以看出,传本《鸲鹆图》对日本“南画”的影响。日本美术在经过“脱亚入欧”的洗礼后,造型更加生动准确,进而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绘画。这一卓有趣味的文化变迁史,在《鸲鹆图》图式的影响和传播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旭[5](2019)在《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文中认为藏经为佛教典籍之总汇,包括经律论三藏等汉译佛典与本土僧俗撰写的佛教撰述文献。从两晋南北朝时期,便有经藏之建立,执掌经藏的律僧随之而撰写经录,以纪译经之人代,甄别疑伪,勘定单本与重翻。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此时期有三大时代背景。一、隋唐时期,决定经典入藏的权力逐渐由僧人收归统治阶层,王权在经藏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理经藏的同时诞生了许多敕撰经录。在此背景下,入藏录开始被创造出来,中国撰述文献的入藏成为经录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二、唐代中后期,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与黄巢之乱,政局之动荡对此时期之佛教典籍打击重大。三、从藏经的角度来看,唐宋之际是书籍形态从写本向刊本过渡的关键时期,佛教藏经也经历了这一变化。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唐AI写作本藏经和宋代刊本藏经,而对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宋AI写作本藏经关注不足。本论文首章着眼于写本藏经向刊本藏经转化的过程,关注产生于江南地区的宋AI写作本藏经和该地区的南方系刊本藏经之间的联系,提出写本藏经经历了从唐AI写作本藏经每纸28行的行款到宋代江南地区写本藏经每纸30行的变化,并揭示出江南地区的写本藏经可能影响到在湖州刊刻的《思溪藏》行款。第二章主要关注中晚唐之际的动乱对佛教典籍的影响,以《贞元录》的文本演变为引子,探讨会昌灭佛以后,宣宗和懿宗时期西明寺僧人重整经藏的举措。中晚唐的动乱时局还导致经典之异本间出,文本的讹脱衍倒问题严重,僧人校勘经典、比勘异本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中晚唐时期的品次录逐渐创立,诞生了《经源录》和《开元释教录广品历章》两大经录。第三章主要探讨唐代前期,经典入藏的权力收归上层以后,僧人拟定入藏标准的过程中对中国撰述文献的态度。从早期经录到隋唐时期的入藏录、综合目录,撰述文献的收录方式与类目不断演进,最终智昇在《开元释教录》中为撰述文献开设《贤圣集》一目,虽然收录的经典尚少,但相对前人的经录,为一重大突破。
李晓敏[6](2019)在《乾隆书法师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乾隆作为帝王,不仅推动了清代书法的发展,还留下了大量的御笔作品资料。随着对帝王书法研究的逐渐升温,乾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关于乾隆书法方面的研究性文章并不多见,尤其在涉及其书法师承的文章尚未形成详细而系统的论述,故本文以乾隆书法师承为研究对象,重点从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一是从乾隆书法取法对象的角度出发,经过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就乾隆取法各个时期的重要书家进行重点论述,总结出乾隆对晋、唐书风的偏重,其中王羲之是其主要师承对象。二是以乾隆书法审美取向为关键点,提炼出乾隆的书法审美取向有三方面,即在“淳古”思想的主导下,重视对“近古”以及“禅理”思想的表达。三是从乾隆对清代书法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意义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乾隆书法所造成的书坛风气以及时代影响。通过上述三方面的论述,以期重新明确和认识乾隆的书法师承过程与书法艺术价值。
王书雯[7](2019)在《周砥及《宜兴小景图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第一章论述周砥的交游形迹及其相关艺术研究,发现周砥此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是在元末吴中地区,先后参与两个重要诗社的文人。除大量诗文外,明清着录书中还记载了很多他的书画作品。这部分书画资料主要集中在至正十八年到至正二十二年,也为周砥返回苏州以后的活动增添了不少细节。作为周砥唯一的传世作品,《宜兴小景图卷》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且,该卷中涉及到的两个重要人物(于立、吕敏),也是周砥参与的诗社中的成员。而该卷在与沈周《铜官秋色图》合装之后,在明清时期的递藏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另外,周砥的特殊性,与他本身的性情密切相关。更客观的是,与元末吴中地区所处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肖伟[8](2019)在《《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宣和画谱》是中国历史第一部以“画谱”为名的官修绘画着录文献,是在北宋从宫廷到民间的浓郁的收藏风气影响下编撰的。《宣和画谱》在书画着录文献上有开创之功,最早对绘画作品进行系统、科学地分类、命名,并记录作者生平及绘画评价。其编撰借鉴了传统目录学的着录方式,对精选的6396件绘画作品着录,虽然有不完善之处,却是中国书画目录学相对成熟的着录文献,其绘画目录编撰方式对为后世的公私绘画着录提供了范式。作为绘画目录学着作,面对数量庞大的宫廷收藏,分类与命名是最重要的工作,《宣和画谱》的分类是以绘画题材为标准将众多作品分为十门。这种分类方法虽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是较细致、科学的分类法。《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中反映了对画家及画作的品第,宋前名作为重,入宋后的画家入谱与帝王推重有重要的关系。而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画家因身份与资质的原因入谱的机会很小。《宣和画谱》所创立的绘画命名也比前人更科学。除了沿用前人文献,还有大量的重新命名,宋徽宗题名也是其命名的一部分,各门类绘画命名都遵循的一定的原则,这种命名原则对后世文献中的绘画的命名以及后人的收藏和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靖康之难后《宣和画谱》着录绘画从北宋宫廷中散佚,这是公私收藏的一大浩劫。在这场劫难中幸存的画作在金和南宋的公私收藏中流传递藏。这些作品在元明清的宫廷和民间收藏中成为备受青睐的古画名作。历代宫廷收藏、文人藏家的书画题跋中,《宣和画谱》着录的画作,可以考见其流传情况。这些画作有少部分流传至今的,保存在中外各大收藏机构中,虽经专家鉴定,多为后世摹本,但也是世人认识《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参考。
都刘平[9](2018)在《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文中研究表明考证是文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孔子即已讲“无征不信”,清代乾嘉学派运用它取得了空前的学术成就。但古人是将其运用于经史研究,以这一方法运用于戏曲者,始自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出,使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真正跻身于现代学术大厦之中。王氏在全面梳理古剧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元杂剧的方方面面,或受材料与精力所限,在论述元杂剧家生平事迹时,依据的主要材料仅钟嗣成《录鬼簿》。真正以元曲家生平作为研究对象,全力搜索文献资料、考证其行迹的,是孙楷第先生。他的这项工作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1981年修订版《元曲家考略》问世,共考证作家八十五位,成为元曲家生平研究的第一功臣。同时及后来学者,也都不同程度的补充推进了孙先生的这项学术研究。元人文献浩繁,孙先生以一己之力,在没有现代数据检索的情况下,能搜索到如此多的材料、考证如此多的曲家事迹,实令人敬佩。但还有不少文献未被查索使用,自然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近来的研究者,或限于自己的研究课题,或担心徒劳无功,很少有以“元曲家新考”为研究题目。只是就自己现有的研究对象、阅读范围,就偶尔发现的新材料、新证据撰而为文,虽对个别作家的事迹的了解认识有帮助,但对元曲家整体研究的推进,难着功效。笔者二O一五年从袁师世硕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协助袁师做《录鬼簿》汇校整理工作。在这期间,编集了有关元曲家生平传记的资料,并对有疑问的材料间作笺注。除正史有传的作家外,累积文献四十万字。在现代学者编纂的元代诗文词总集之外,翻阅了大量石刻文献及清人编集的有关元人书画题跋材料。其中颇有一些新的收获。此外,元朝因有长达八十年没有科举的时间空白,汉族文人最主要的晋身之途就是从吏。《元史·孛术鲁翀传》所谓“科举未立,人才多以吏进”。而即便延佑二年恢复科举后,在种族歧视的政策下,汉族士子由科举而入仕的数量也很有限①。所以对元代吏职制度的研究,是破解元曲家身世的一把重要钥匙。为此,笔者翻阅了以《元典章》为代表的部分元代官方文书,并参研现代学者相关方面的研究着作。正是在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先后撰成若干单篇论文,部分公开发表在一些刊物上。现在择出材料较丰赡、据新发现的文献可以解决学术史上的一些问题的若干种,以作家时代先后为次序,撰成《考辨》,计得总数十九人。遵循学界元曲研究的通例,分散曲家(上篇)、杂剧家(下篇)两部分。其中散曲家十一人,杂剧家八人。通过对有元一代曲家的整体研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曲家的身份构成是有差异的,并非如过去笼统的“底层文人”所能界定。元初,面对方兴的曲体文学的出现,文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如关汉卿、白朴等一批具有包容开放思想的文人积极接纳,参与其中。而另一部文人则仍严守传统,在诗文领域继续骋才。这两个领域的文人也就各自分为不同的阵营,彼此间少有交集。介乎两者之间的则是偶作散曲而不染指杂剧的作家,他们从“今乐府犹古乐府”的崇古思想出发,以散曲为古乐府的当代变体。文人这种自我身份的分流现象,随着大量曲体文学的涌现,对本朝这一新兴文体价值意义的认识的深入,至元中后期发生改变。邾经曾中进士(应是乡贡进士);钟嗣成是名士邓文原的弟子,也多次参加江浙乡试;张鸣善以诗歌创作擅时名,与诗人张翥、成廷珪等交往密切。他们都不以参与杂剧创作为耻。正是对曲文体的价值的深化认识,在面对登峰造极的唐诗、宋词时,他们以“大元乐府”作为与之抗衡的底气和资本。作为有元一代诗文领袖的虞集,将“国朝之今乐府”与“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并称为“一代之绝艺”。对通俗化的杂剧,也认为其“有深意焉”,“不失为美刺之一端也”而加以肯定。也正如此,元后期出现了一批对元曲作家及作品文献整理的着作,诸如贯云石、虞集、杨维祯等文坛领袖纷纷为之作序。从这个角度说,“元曲的经典化”,不必等到明代,元本朝人已然自觉的认识到了。
杨晓晶[10](2017)在《安岐与《墨缘汇观》》文中提出论文主要讨论安岐和他的《墨缘汇观》,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以及我所发现的新材料叙述安岐和他的家世以及交友,尽力呈现他的身份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其次写他早年的重要文化活动即出版《书谱》。最后讨论他的鉴定老师顾维岳,这是一个几乎要被遗忘的人物,想尽力把他唤起,以彰显其在鉴藏史上的意义。下篇是对《墨缘汇观》的研究,通过对其收藏的王羲之、倪瓒和董其昌等人的作品,讨论隐含在《墨缘汇观》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正统书画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奠定了安岐的收藏,使他的藏品超越其时代,也成了乾隆收藏的基础。
二、《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
二、现存墨迹考证 |
小结 |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
小结 |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2)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言 |
1.1 “张本”、“仇本”的研究现状 |
1.2“清院本”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作画时间、底本来源和绘制意涵 |
2.1 关于作画时间 |
2.1.1 “清院本”画家在内廷供职时间 |
2.1.2 同时期沈源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
2.2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底本来源 |
2.3 “清院本”的绘制意涵 |
第三章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绘画特征分析 |
3.1 联袂作画 |
3.2 中西合璧 |
3.3 宋、明、清三版《清明上河图》画面分析 |
3.3.1 宋、明、清三本《清明上河图》的异同 |
3.3.2 “清院本”中的皇家御苑 |
第四章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图像释读 |
4.1 放纸鸢、荡秋千和踏青 |
4.1.1 放纸鸢 |
4.1.2 荡秋千 |
4.1.3 踏青 |
4.2 肩担戏 |
4.3 乞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与解题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初杭州法书鉴藏群体与复古观念的发微 |
第一节 南宋内府法书的流出与杭州鉴藏风气的兴盛 |
一、南宋内府法书收藏概况 |
二、南宋内府法书的流向 |
三、杭州鉴藏风气的兴盛 |
第二节 元初杭州鉴藏家丛考 |
一、由蒙、金入元的鉴藏家 |
二、由南宋入元的鉴藏家 |
三、遗民与隐士 |
四、其他 |
第三节 藏家互动与鉴赏观念认同 |
一、拜访 |
二、购买 |
三、交换 |
四、赠送 |
五、借观 |
六、雅集 |
七、其他方式 |
第四节 赵孟頫、鲜于枢的鉴藏与复古观念 |
一、从《赵鲜合册》《兰亭十三跋》看赵孟頫“复古”本质 |
二、鲜于枢的复古之“理” |
三、赵孟頫与鲜于枢法书鉴藏的异同 |
第二章 元中后期大都、江南鉴藏活动与复古思想 |
第一节 大都馆阁文人鉴藏风气 |
一、奎章阁与鉴书博士的设立 |
二、进献、赐赏、敕题晋唐法书 |
三、天庆寺雅集 |
四、晋韵唐风盛行京师 |
第二节 元末江南文人雅集与隐士鉴藏群体 |
一、元末文人雅集与法书鉴赏活动 |
二、元末隐士鉴藏群体 |
第三章 元人对晋唐法书的鉴藏与复古追求 |
第一节 冠绝古今典型在——《兰亭序》的鉴藏与研究 |
一、元人对于《兰亭》的鉴藏 |
二、元人对《兰亭序》的学习与摹刻 |
三、从赵孟頫临写《兰亭》看《兰亭》对元代复古的意义 |
第二节 《保母帖》在元代的流传与接受 |
一、现存《保母帖》概况及相关着录 |
二、从《保母帖》题跋看元代士人的鉴赏视角 |
第三节 陆柬之《文赋》考辨 |
一、墨迹本《文赋》的概况、流传及相关研究 |
二、文献着录中的写本《文赋》与赵孟頫所书《文赋》 |
三、墨迹本《文赋》对元代及后世的影响 |
第四章 晋唐法书元代士人题跋中的复古观念 |
第一节 法书题跋在元代的发展与书史价值 |
一、元代法书题跋的发展与兴盛 |
二、书史价值 |
第二节 出规入矩遗形取意——题跋与临古的认识 |
一、技法观 |
二、美学观 |
三、版本观 |
第三节 和而不同违而不犯——题跋中的复古观念与演进 |
一、南宋、金朝书法概况 |
二、宋金书风遗绪与元人的反思与探索 |
三、时流易趋,古意难复 |
四、古今书家宗祖——二王地位在元代的确立 |
五、从“宗唐溯晋”到“宗赵溯晋”——赵孟頫在元代复古中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 元代士人鉴藏晋唐法书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传本《鸲鹆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宋徽宗花鸟画风格溯源 |
第一节 宋徽宗花鸟画“标准器”界定 |
一、“御题画”与“御画”的分别 |
二、“代笔”与“亲笔”之争 |
三、宋徽宗绘画的师承关系 |
第二节 宋徽宗绘画理想和审美体现 |
一、画院与画学的设立 |
二、《宣和画谱》的编撰 |
三、道教情结的体现 |
第三节 “徽宗品牌”在后世的演变 |
一、南宋及元代徽宗作品的流传与评价 |
二、明代徽宗作品的流传与评价 |
三、清代徽宗作品的流传与评价 |
第二章 传本《鸲鹆图》的特征与甄别鉴定 |
第一节 三本《鸲鹆图》画法、题跋、印章的分析鉴定 |
一、三本《鸲鹆图》画法鉴定 |
二、三本《鸲鹆图》鉴藏印玺对比鉴定 |
三、三本《鸲鹆图》落款与题跋书法对比鉴定 |
第二节 从绘画创作心理角度分析三本《鸲鹆图》 |
一、鸲鹆的文化渊源 |
二、“南博本”创作心理分析 |
三、伪造本的绘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传本《鸲鹆图》的断代 |
一、画面尺幅的分析 |
二、花鸟画点苔的甄别 |
第三章 传本《鸲鹆图》入藏清宫始末 |
第一节 乾隆收藏《鸲鹆图》始末 |
一、“南博本”《鸲鹆图》入清宫前的流转情况 |
二、清宫内府收藏来源 |
三、“南博本”《鸲鹆图》进入清宫内府的推测 |
第二节 咸丰帝对“南博本”《鸲鹆图》之钟爱 |
一、咸丰帝的书画情结 |
二、咸丰及其臣工题跋《鸲鹆图》的政治影射 |
第三节 张荫桓与“南博本”《鸲鹆图》 |
第四章 庞莱臣收藏、复制“南博本”《鸲鹆图》推测 |
第一节 庞氏对“南博本”《鸲鹆图》的庋藏 |
一、庞莱臣书画收藏述略 |
二、传本《鸲鹆图》流入庞氏虚斋 |
三、庞莱臣复制传本《鸲鹆图》的可能性与动机 |
第二节 弗利尔与传本《鸲鹆图》 |
一、弗利尔的中国艺术品收藏 |
二、弗利尔与庞氏的书画交易以及经手传本《鸲鹆图》的推测 |
三、“底特律本”《鸲鹆图》与弗利尔购藏其它作品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私藏本”《鸲鹆图》的版本分析 |
第五章 《鸲鹆图》图式的形成与传播 |
第一节 “斗雀式”花鸟画的思想文化基础 |
一、文学基础 |
二、思想基础 |
第二节 《鸲鹆图》图式的形成与发展 |
一、历代画作中出现的《鸲鹆图》图式 |
二、历代画谱中的“斗雀”图式 |
第三节 “斗雀”图式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
一、传播途径 |
二、后期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一 |
附图二 |
附图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具体内容 |
第一章 “刊本时代”的写本藏经 |
引言 |
第一节 宋AI写作本藏经概况 |
一、金粟寺之历史与《金粟山藏经》 |
二、《法喜寺藏经》 |
三、《海惠院藏经》 |
四、《崇明寺藏经》 |
五、《景德寺藏经》 |
六、其他宋AI写作本藏经 |
第二节 宋AI写作本藏经的写造时间和卷数 |
一、唐藏抑或宋藏 |
二、“写造非一时” |
三、“起首写造”与藏经的写造时间 |
四、《金粟山藏经》与宋AI写作本藏经之卷数 |
第三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与刊本藏经三系说 |
一、行款 |
二、千字文帙号 |
第四节 写经题记与宋代造藏人员的分工 |
第五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之流传 |
一、《秘殿珠林》与清宫所藏宋AI写作本藏经 |
二、叶恭绰与上海图书馆藏《金粟山藏经》 |
小结 |
第二章 新出文献与佛教经录藏经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考辨 |
一、《贞元录》的版本与流传 |
二、增窜与删改——从古写经到刊本藏经 |
三、《贞元录》的增补与晚唐五代时期经藏的整理 |
第二节 品次录的生成与流变 |
一、品次录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敦煌文献中的品次录与《大集经》的异本 |
三、《高丽藏》初雕本《一切经源品次录》 |
小结 |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TK326号写本考辨 |
一、刊本藏经在西夏的流传情况 |
二、TK326号写本与《契丹藏》密切相关 |
三、《护净经》诸版本关系的再考察 |
四、从唐代中原写经到《契丹藏》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撰述类文献在经录中的演变 |
引言 |
第一节 何为“中国撰述文献”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阅藏知津》与撰述文献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国撰述文献之兴起 |
一、经典之传译 |
二、经藏之建立 |
三、着述之风潮 |
第三节 早期目录中的中国撰述文献 |
一、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
二、僧佑《出三藏记集》 |
三、《梁世众经目录》《魏世众经目录》《齐世众经目录》 |
四、《众经别录》 |
五、法经《众经目录》 |
第四节 入藏录与中国撰述文献 |
一、费长房《历代三宝纪》 |
二、彦琮《众经目录》 |
三、静泰《众经目录》 |
四、道宣《大唐内典录》 |
五、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六、智昇《开元释教录》 |
第五节 《西明寺录》与道宣的杂藏 |
一、《西明寺录》的结构 |
二、唐代前期的皇家官藏与《西明寺录》入藏录的复原 |
三、《西明寺录》与《大唐内典录·入藏录》 |
四、道宣与西明寺的“杂藏”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秘殿珠林续编》所载宋AI写作本藏经 |
附录2: 现存宋AI写作本藏经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6)乾隆书法师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一、民国以来关于乾隆书法师承的观点述评 |
(一)民国时期乾隆书法师承的观点 |
(二)现当代对乾隆书法师承的质疑 |
二、乾隆书法取法辨析 |
(一)晋、唐为基,兼习宋代 |
1.取法二王书风 |
2.博涉唐诸家,专注颜真卿 |
3.以米、苏为代表取法宋代 |
(二)钟情元、明 |
1.师承赵孟頫 |
2.承朝廷时风,师法董其昌 |
3.对元、明其他书家的取法 |
三、乾隆书法审美取向钩沉 |
(一)追求魏晋“淳古”思想 |
(二)“近古”选择 |
(三)“禅理”影响下的神韵表达 |
四、乾隆对清代书法发展的意义 |
(一)建立“正统”书风 |
(二)书法审美评定标准的建立 |
(三)“以人取书”成为关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石渠宝笈》收录乾隆御临作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周砥及《宜兴小景图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周砥的交游形迹及相关艺术研究 |
第一节 “玉山雅集”时期 |
第二节 避乱宜兴 |
第三节 “北郭诗社”时期 |
(1) 诗文倡和 |
(2) 书画题跋 |
第二章 《宜兴小景图卷》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作画缘由 |
(1) 征画人:于立 |
(2) 受画人:吕敏 |
第二节 递藏关系 |
(1) 与沈周画作合装 |
(2) 万历年间重现吴中 |
(3) 结束飘零,入清内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8)《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上编《宣和画谱》绘画着录研究 |
第一章 北宋宫廷绘事机构与藏画风气 |
第一节 翰林图画院的设立 |
一、翰林图画院的历史沿革 |
二、翰林图画院的主要职责 |
三、翰林图画院与画学 |
第二节 宋代“崇文”政策下的宫廷收藏风尚 |
一、北宋宫廷藏画机构 |
二、宫廷书画雅集:帝治观赏和宫廷曝书会 |
三、内臣参与 |
四、《宣和画谱》——北宋宫廷收藏的产物 |
第三节 北宋私人书画鉴藏群体 |
一、相国寺——汴京地区主要的书画市场 |
二、官僚、文人的书画收藏 |
三、民间收藏 |
第二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分类 |
第一节 绘画分类的渊源 |
第二节 传统绘画着录文献的分类方法 |
一、以品分类 |
二、以人分类 |
三、以绘画题材分类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的绘画分类 |
第四节 《宣和画谱》绘画分类的不足 |
第三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命名 |
第一节 前代绘画文献绘画名称与《宣和画谱》绘画的命名 |
一、《历代名画记》中的绘画命名 |
二、《益州名画录》中的绘画命名 |
三、《贞观公私画史》中的绘画命名 |
第二节 宋徽宗题名——《宣和画谱》绘画命名的直接来源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命名原则 |
第四节 《宣和画谱》绘画命名的影响 |
一、使后世绘画类书籍的绘画名称有本可依 |
二、宋高宗及金章宗直接沿用宋徽宗题款 |
三、为后世绘画的收藏及真伪鉴定提供了依据 |
第四章 《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方式 |
第一节 传统目录学与《宣和画谱》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的绘画着录方式 |
一、绘画目录的特点 |
二、《宣和画谱》着录方式 |
三、《宣和画谱》着录方式的评价 |
第三节 对后世绘画着录编撰的影响 |
一、张丑《南阳名画表》 |
二、张泰阶《宝绘录》 |
三、《秘殿珠林》与《石渠宝笈》 |
第五章 从《宣和画谱》看北宋宫廷画作收藏原则 |
第一节 宋前名家画作倍受珍视 |
一、景仰画家 |
二、摹本入谱 |
三、徽宗摹古 |
第二节 有宋以来名家画作初受重视 |
一、五代入宋之画家 |
二、宗室、宗妇、驸马等皇室贵族画家 |
三、文臣、武臣、内臣等臣僚画家 |
四、无官职的民间画家 |
第三节 翰林图画院画家与《宣和画谱》 |
一、翰林图画院画家的地位 |
二、先朝画院画家入谱的条件 |
三、当朝画院画家无缘入谱 |
下编《宣和画谱》着录绘画递藏研究 |
第六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来源 |
第一节 历代皇宫旧藏 |
第二节 南唐西蜀绘画作品的增入 |
一、南唐绘画进入北宋宫廷 |
二、西蜀绘画进入北宋宫廷 |
第三节 进献、购藏与赏赐——北宋宫廷绘画的流转形式 |
一、进献 |
二、购藏 |
三、赏赐 |
第四节 翰林图画院画家的作品 |
一、北宋初期入谱的翰林图画院画家作品 |
二、北宋中后期入谱的翰林图画院画家 |
第七章 靖康之难后《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散佚 |
第一节 靖康之难对收藏的影响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金代的流传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南宋宫廷收藏 |
一、宋高宗引领下的南宋宫廷收藏 |
二、《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南宋宫廷的流传 |
三、金国流传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南宋宫廷 |
第四节 南宋私家收藏中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一、赵令畤的收藏 |
二、赵与懃的收藏 |
三、文人过眼及宋元笔记中的绘画流传 |
四、贾似道的收藏 |
第八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流传 |
第一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元代的流传 |
一、《宣和画谱》着录绘画进入元代宫庭收藏 |
二、元代私人收藏中的《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二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明代的流传 |
一、明内府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明代私人收藏之《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三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清代的流传 |
一、清初收藏家所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清初书画着录中《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三、清代私家收藏进入宫廷收藏 |
四、《宣和画谱》着录绘画在晚清的流传 |
第九章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存世与辨伪 |
第一节 《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存世情况 |
一、国内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二、海外藏《宣和画谱》着录绘画 |
第二节 存世《宣和画谱》着录绘画的辨伪 |
一、确定真迹 |
二、伪作及后世摹本 |
三、存疑或待定 |
四、真伪相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 散曲家 |
徐琰 |
陈国宝 |
白无咎 |
赵世安 |
班惟志 |
王士熙 |
顾德润 |
高克礼 |
阿鲁威 |
鲜于去矜 |
孟昉 |
下篇 杂剧家 |
白朴 |
史樟 |
高文秀 |
李好古 |
赵天锡 |
金仁杰 |
范居中 |
张鸣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安岐与《墨缘汇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缘起 |
上篇 安岐研究 |
第一章 安岐及其家世 |
第二章 安岐的老师顾维岳 |
第三章 安刻本《书谱》 |
下篇 《墨缘汇观》研究 |
第四章 《墨缘汇观》中的书画鉴定 |
第五章 书圣风华:《墨缘汇观》中的王羲之(I) |
第六章 书圣风华:《墨缘汇观》中的王羲之(II) |
第七章 南宗高逸:《墨缘汇观》中的倪云林 |
第八章 烟云供养:《墨缘汇观》中的董其昌 |
第九章 《墨缘汇观》与《石渠宝笈》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安岐的新材料》 |
附录二 《安岐的肖像与安岐的书法》 |
附录三 《书画变相:关于王石谷的两幅作品》 |
参考书目 |
四、《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2]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研究[D]. 黄娅楠.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3]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D]. 杨家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传本《鸲鹆图》研究[D]. 许宝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D]. 张旭. 浙江大学, 2019(07)
- [6]乾隆书法师承研究[D]. 李晓敏. 渤海大学, 2019(12)
- [7]周砥及《宜兴小景图卷》研究[D]. 王书雯.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8]《宣和画谱》绘画着录及递藏研究[D]. 肖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D]. 都刘平. 山东大学, 2018(12)
- [10]安岐与《墨缘汇观》[D]. 杨晓晶.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