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态学发展现状与研究途径

古生态学发展现状与研究途径

一、古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业[1](2021)在《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飚[2](2021)在《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文中指出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适应能力是国际上所普遍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本文基于对南海大空间尺度上多纬度区域的珊瑚礁/群落(注:南海北部防城港、大亚湾和东山岛的珊瑚未成礁,为珊瑚群落)的科学考察,以多种珊瑚及其微生物组(虫黄藻、细菌和病毒)为研究对象,围绕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这一科学问题,具体研究以下内容:1)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空间分布模式;2)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与系统进化模式;3)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4)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5)南海耐热型虫黄藻的迁移扩散与遗传变异特征;6)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病毒群落的组成与功能特征。本文研究区域覆盖了南海2个气候带(热带与亚热带)、16个纬度(7°-23°N),共计对4个生态区、20个珊瑚礁/群落(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福建东山岛,广东大亚湾和雷州半岛,广西防城港和涠洲岛;生物地理过渡区:海南大洲岛和鹿回头;中纬度珊瑚礁:西沙群岛北礁、七连屿、永兴岛、东岛、玉琢礁、华光礁、盘石屿和浪花礁;低纬度珊瑚礁:中沙群岛黄岩岛,南沙群岛三角礁、华阳礁、仙娥礁和信义礁)的生态调查数据、环境指标、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珊瑚共生微生物组以及耐热型虫黄藻的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的微生物组能够通过共生和/或寄生的方式影响珊瑚的环境适应性与健康状况。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的虫黄藻群落结构虽然表现出显着的纬度差异,但总体以Symbiodinium(34.2±21.4%)、Cladocopium(31.1±24.2%)、Breviolum(12.6±16.8%)和Durusdinium(4.5±10.0%)为主导,它们参与珊瑚幼体共生体系的构建与白化后珊瑚-虫黄藻共生关系的修复,从而增强南海珊瑚的环境适应性。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显着的纬度差异,此差异与珊瑚礁区环境因子、珊瑚疾病、水体污染特征等密切相关。在相对高纬度水域中所富集光合益生菌Erythrobacter(赤杆菌属)具有帮助珊瑚适应高营养盐与高浊度环境的潜力;在中纬度水域中富集的益生菌Oceanospirillum(海螺菌门)有助于提高珊瑚的抗病能力与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在低纬度水域所富集的Halomona(盐单胞菌属)与Cyanobacteria(蓝细菌纲)具有帮助珊瑚适应高温压力、抵抗珊瑚疾病的潜力。水体的病毒群落结构在热带与亚热带之间差异显着,亚热带水体中的病毒群落富集了较高丰度的噬菌体与Circoviridae(环状病毒科),它们易引发珊瑚疾病、削弱珊瑚的环境适应能力;而热带水体中则富集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科)与Mimiviridae(拟菌病毒科),它们能够在高温下加速破坏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并降低珊瑚的热适应能力。(2)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α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其系统进化模式与环境因子的纬度变化密切相关。地理隔离(空间距离)与环境阻力(温度、营养盐、浊度)是造成南海中、低纬度区域共生虫黄藻的α多样性显着高于相对高纬度区域的主要原因,这支持了珊瑚及其共生虫黄藻的低纬度“物种起源中心假说”。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整体呈现由高纬度的Cladocopium占主导转变为中、低纬度Cladocopium+Durusdinium占主导的空间分布模式,且耐热型虫黄藻亚系群(D1、C15以及C3u)相对丰度持续增加,这表明温度的纬度变化是造成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以C1为共同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主要分布于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其相对丰度与温度,光照强度以及盐度成负相关,而与营养盐浓度和浊度呈正相关;而以C3为共生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主要分布于南海中、低纬度区域,其相对丰度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因此,Cladocopium中具有共同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具有类似的环境适应能力。(3)南海广布种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的微生物组群落组成、功能以及交互作用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耐热型虫黄藻Durusdinium trenchii在热带的丛生盔形珊瑚中占据主导(65.6±37.5%),支持丛生盔形珊瑚适应该区域较高的温度环境;而C1亚系群的虫黄藻则在亚热带的丛生盔形珊瑚中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80.6±2.3%),其能提高该区域丛生盔形珊瑚抗低温、耐高营养盐以及高浊度的能力。从共生虫黄藻交互作用网络的结构来看,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是热带共生虫黄藻交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物种,其可以通过抑制寄生型虫黄藻的方式提高共生体系的稳定性;而C1亚系群则不参与亚热带丛生盔形珊瑚共生虫黄藻的交互作用。南海丛生盔形珊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在低纬度珊瑚礁区具有较高的均匀度,并富集了与高温相关的α-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占比:61%),这表明该区域的丛生盔形珊瑚具有更强的高温适应性;而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与生物地理过渡区则富集Cyanobacteria,这类细菌可通过提供氮源与补偿光合作用的方式提高丛生盔形珊瑚的浊度耐受能力。但是,整个南海的丛生盔形珊瑚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群(core bacterial microbiota)却主要由病原菌Rhodobacteraceae(红杆菌科)、Vibrio(弧菌属)、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占据主导,它们会增加珊瑚感染疾病的风险,降低其环境适应性。(4)南海热带区域种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与亚热带区域种盾型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的微生物组群落结构、功能特征也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分别与其区域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疣状杯形珊瑚在低纬度珊瑚礁的共生虫黄藻以群落耐热型虫黄藻D1(71.8±16.1%)与D6(23.9±4.7%)亚系群为主导,但其丰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低纬度的疣状杯形珊瑚正通过与更多耐热型虫黄藻共生以适应高温压力。盾型陀螺珊瑚的虫黄藻群落结构则表现出空间同质性,即C1亚系群在其虫黄藻群落中占据主导(61.1±8.8%),由其所形成的共生体系具有适应低温、高营养盐与高浊度的特性。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方面,热带珊瑚礁的疣状杯形珊瑚以益生菌Ralstonia(青枯菌属;64.4±6.6)为主导,并具有稳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这能够显着提高珊瑚的环境适应性;而生物地理过渡区的疣状杯形珊瑚则可通过提高益生菌Endozoicomonas、Photobacterium(发光杆菌属)、Pseudoalteromonas(假交替单胞菌属)丰度的方式抑制病原菌活动,并增加珊瑚适应高浊度和大幅度温度波动的能力。盾型陀螺珊瑚的细菌群落结构总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能够使之良好的适应南海北部波动的礁区环境。此外,这2种珊瑚的核心细菌微生群中均存在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细菌类型(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与Sphingomonas),表明南海珊瑚礁在大空间尺度上已受到了人类干扰的影响。(5)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大空间尺度上的迁移、遗传变异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珊瑚的热适应潜力存在紧密的关联。西南季风所驱动的海表面流是D.trenchii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迁移、扩散的主要动力,其能够为南海中、高纬度区域提供重要的耐热共生体来源。STRUCTURE与遗传变异系数(ΦPT)的分析表明,南海SST的纬度变化是导致D.trenchii群体的遗传结构在低纬度珊瑚礁与中纬度珊瑚礁-生物地理过渡区之间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大空间尺度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克隆丰富度介于0.85-1.00之间),这能够有效克服单克隆个体传播所引发的负面生态效应,并增强南海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的热适应能力。(6)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功能特征及其宿主多样性会直接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与环境适应性。在南海相对高纬度的亚热带大亚湾,丛生盔形珊瑚体内的核质巨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es;NCLDVs)具有在低温下感染共生虫黄藻、降低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的稳定性的潜力。噬菌体宿主预测的结果显示,珊瑚体内的噬菌体能够感染多样化的共/附生细菌类型(益生菌、病原菌、机会主义细菌等),改变珊瑚-细菌共生体系的动态平衡、免疫应答以及营养元素循环,并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与环境适应性。从功能富集特征上看,亚热带水体中的病毒可通过感染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与虫黄藻的方式,分别调控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与虫黄藻的水平传递;而珊瑚体内的噬菌体则会通过活跃的溶原作用提高珊瑚共/附生细菌的新陈代谢,影响珊瑚的环境适应性。(7)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α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存在4种主要的空间变化模式,分别为:纬度空间变化模式、气候带空间变化模式、空间均质化模式以及空间异质化模式。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主要成员细菌和虫黄藻具有多样化的组成、功能以及显着的空间差异,这些特征有助于增强珊瑚对不同区域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对病毒的研究虽然局限于南海水体与大亚湾的珊瑚,但从其组成和功能来看,病毒对珊瑚的健康状况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总体是负面的。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并从微生物组的角度揭示了南海珊瑚应对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的环境适应机制。

晋燚铠[3](2021)在《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体环境质量不仅受各类污染物入河总量影响,还与天然来水情况息息相关。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北方河流年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由此而引起的水环境质量波动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以辽河干流为研究对象,针对水环境质量波动情况,开展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总量控制研究,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质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实现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的目的。本研究首先进行辽河干流水环境质量分析,把握水体水质现状;其次核算控制单元内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污染物主要来源;再次进行控制单元内年内丰、平、枯水期动态水环境容量核算,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依据;最后使用负荷历时曲线法,计算不同水文条件下流域污染物允许负荷通量,提出了总量控制目标,更好地指导流域水环境管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辽河干流上代表性水质监测断面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与水质现状评价。其中水质评价选取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分析结果显示,上游三合屯断面污染物浓度在2018年达到峰值,随后又呈下降趋势;各断面超标污染物主要为CODMn、COD、BOD5和TP,超标时段多集中在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超标断面为三合屯、马虎山和盘锦兴安。(2)根据2018年污染源统计数据及统计年鉴等资料,核算干流汇流区内各控制单元工业企业直排、污水处理厂尾水、农村生活污染和农田径流污染COD和NH3-N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在各控制单元污染负荷中占比均在60%以上,其中农田径流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3)在水质目标、设计流量和流速等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确定的基础上,使用段尾控制法,计算各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辽河全年COD和NH3-N理想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07691.7t和4495.2t,其中丰水期在全年理想水环境容量中占比较大,占比范围为43%~75%。(4)结合三合屯、马虎山和红庙子三个断面的水质目标和逐日平均流量数据,构建了各断面的流量历时曲线和负荷历时曲线,并根据不同的流量历时区间确定了不同水文年的污染物允许负荷通量,并将其分配至年内各月和各季节。

薛艳霞[4](2021)在《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花粉雨研究对于化石花粉的古植被、古气候解释与定量重建至关重要。滇中地区植被类型多样、湖泊(水库)众多,为现代花粉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本研究采集了滇中地区157个湖泊(天然、半天然湖泊及人工湖泊如水库和池塘)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作花粉/炭屑分析,结合收集到的气候观测资料和现有的植被资料,采用排序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滇中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植被和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探讨了影响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和现代花粉雨的分布特征。本研究获得了下列主要结果:1.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总体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花粉优势属种具明显的区域差异,同现代植被类型有良好的对应。湿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的花粉雨以常绿栎、青冈属、柯/栲属、和大戟科等喜湿的常绿木本植物占优势,松属花粉含量较低;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花粉雨以松属、桤木属、常绿栎和桦木属等木本花粉为主,其中松属花粉含量占绝对优势,AP/NAP(乔木/非乔木)均值高达2.71;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硬叶林和松栎混交林区的平均AP/NAP=1.01,主要木本植物包括松属、桤木属、榆科和桦木属,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蓼科和十字花科为主。2.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轴的特征值为0.56、0.21,分别解释了55.7%和20.7%的花粉百分比变化。其中,第一主成分的正半轴为耐干的松属,负半轴分布着喜湿的柳属、榛/鹅耳枥属等本本植物以及莎草科、唐松草属等草本植物,指示有效水分的差异。第二主成分的正半轴分布有桤木属、常绿栎、枫杨属和柯/栲属等喜暖的花粉,负半轴则分布有云杉、铁杉和唐松草属等喜冷的花粉,是温度差异的反映。PCA的前两轴可将聚类分析得出的3个花粉类群区分开,对应于三个不同的植被类型,但可能受非地带性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样品没被恰当分类。3.将现代花粉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排序分析。冗余分析(RDA)的结果显示,前两个排序轴累计解释了27.2%的物种信息和97.0%的物种—环境变量信息,其中第一排序轴主要指示区域的湿度,第二排序轴主要指示温度状况。P-dry、MAT和MAP是影响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组合特征的主要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落叶栎属和胡桃科外,其余优势木本花粉及AP/NAP与三个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显着,说明现代花粉雨可以代表滇中地区的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AP/NAP可以作为降水量的代用指标。4.主要木本花粉的空间分析表明,不同的花粉类型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温度和降水区间,反映了不同的水热组合条件下花粉空间分布的差异。在滇中地区,9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可以作为优势木本花粉类型分布的界限。其中,松属的分布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较大,栗属和常绿栎、青冈属、柯/栲属和大戟科主要分布在900mm降水量线以南以及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云杉主要分布在本地区降水量相对较低的区域,而桤木属主要分布在降水量较高的区域,落叶栎在整个滇中地区分布均匀,与温度和降水量无明显关系。

孙雯筠[5](2021)在《云南松花粉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文中提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广泛应用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同位素的示踪、溯源、指示特性被利用于研究植物光合途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气候变迁及全球变化等方面。云南松是云南地区特有树种,在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水土涵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具有极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价值。过去对云南松与气候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的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缺乏其稳定同位素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云南松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关系的研究将为云南生态环境的维持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以云南松花粉和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及海拔的关系,解释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的分馏差异及原因。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2018年采集的71对花粉与叶片样品中,花粉δ13C值变幅-32.92~-26.34‰,平均值-30.88±1.143‰,云南松叶片δ13C值的变化幅度为-33.79~-28.96‰,平均值-31.2±0.99‰;2019年云南省33个云南松花粉δ13C值变化幅度为-30.61~-26.56‰,平均值-28.93±1.07‰,40个云南松叶片δ13C值的变化幅度为-29.68~-22.82‰,平均值-26.33±1.51‰;2020年云南省83对样品中,云南松花粉δ13C值变化幅度为-30.79~-22.41‰,平均值-25.85±1.68‰,云南松叶片δ13C值的变化幅度为-31.2~-25.27‰,平均值-28.08±1.16‰。云南松三年所有花粉样本的δ13C平均值为-28.3‰,叶片样本的δ13C平均值为-28.86‰,较全球C3植物δ13C平均值-27‰偏轻,且叶片δ13C值比花粉轻。云南松花粉与叶片的结构差异是造成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原因,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而花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相对于叶片,花粉结构稳定且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2)滇西北泸沽湖南岸的71对样品中,云南松花粉δ13C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云南松叶片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二者随着海拔上升都呈现变轻的趋势,分析表明可能是由于泸沽湖位于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岩溶地貌区,采样时间受降水、气温、日照等因素共同影响,且位于354m垂直梯度变化的背景下,一系列的内在气候因子也会发生变化。研究区跨度及样本量均较小也有可能是造成结果的不确定性的因素。(3)本研究中的气象参数包括采样点近五年的气温、降水、湿度、光照、风速的月值、四季值、生长季值及花期值,用SPSS相关性分析各个值与采样点花粉与叶片δ13C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云南省内云南松花粉及叶片的主要气象参数为降雨量及湿度,二者都与δ13C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降雨量、湿度越大,花粉及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值越轻,其他因子与花粉及叶片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经分析本研究中的云南松生长最大影响因子为水分。

赵曌[6](2021)在《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生态及宏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根珊瑚迹)遗迹属具有不同形态的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是最早被描述和记录的遗迹化石之一。它具有较长的地史延限(寒武纪-新近纪)、广泛的环境分布(陆相-滨岸-浅海-深海)和不同的底质类型(硅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因此,较之简单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能更好地反映深时生物形态特征、行为习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对采自华南板块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西班牙三叠纪,台湾省新近纪地层中的110块Rhizocorallium化石标本和近千张野外照片进行定量和半定量潜穴形态刻画,系统描述了归属于Rhizocorallium的不同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间的潜穴形态差异,揭示出不同形态特征的潜穴所指示的造迹者行为类型,并基于1840–2021间发表的400余篇Rhizocorallium相关文献资料构建了显生宙Rhizocorallium数据库,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Rhizocorallium密集发育的五个主干剖面(湖北锅顶山志留系剖面、四川甘溪泥盆系剖面、河南淅川泥盆系剖面、四川龙门硐三叠系剖面、云南拨云三叠系剖面)以及四个辅助剖面(贵州独山泥盆系剖面、广西来宾二叠系剖面、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和台湾番子澳新近系剖面)进行系统的沉积环境及底质类型分析,发现研究区内Rhizocorallium主要发育于浅海环境,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底质中。与此同时,不同环境背景下的Rhizocorallium潜穴形态及遗迹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稳定浅海环境中通常形成分异度较高的均衡型(K-选择)遗迹群落,而受风暴影响的动荡环境中,通常形成分异度较低的机会型(r-选择)遗迹群落。拨云三叠系剖面内不同层位密集叠置的Rhizocorallium是受多期次风暴侵蚀活动影响后,营机会型觅食的Rhizocorallium最终形成的“lam-scram”(laminate to scrambled)组构。(2)基于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手段对Rhizocorallium的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进行潜穴形态要素编码和测量。共建立10个半定量形态编码,用于刻画Rhizocorallium的U形管开口形态、U形管末端形态以及潜穴路径形态。不同的形态编码组合类型反映出造迹生物差异行为特征,也精准刻画出Rhizocorallium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的潜穴形貌。同时,潜穴长度,宽度及边缘管直径被作为Rhizocorallium定量形态分析参数,据此揭示相近形态的Rhizocorallium潜穴差异特征。(3)根据Rhizocorallium不同的蹼纹构造形态提出四种主要的造迹模式。前进式蹼状构造是造迹者沿层面进行连续挖掘所形成的,后移式蹼状构造是造迹者遭受沉积物快速堆积后,反向挖掘所形成,J形蹼状构造是造迹者在挖掘过程中对障碍物躲避所形成的,而分裂瓣式边缘管内的蹼纹构造则指示造迹者对食物源的趋向过程。(4)以河南淅川和四川甘溪泥盆系剖面内发育的Rhizocorallium为例,结合不同尺度潜穴形态特征提出,两个剖面内Rhizocorallium均归属于遗迹变种R.commune var.auriforme,且全部为主动充填型潜穴。淅川剖面Rhizocorallium潜穴边缘管和蹼纹区域的岩性具有明显差异,边缘管内发育大量与上覆沉积物一致的石英颗粒和生物化石,说明较之封闭的蹼纹环境,开阔的边缘管区域更易受到后期环境的改造。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观潜穴形态显示,边缘管和蹼纹层内存在单晶呈五角十二面、立方体、八面体、近球形等四种形态的莓状黄铁矿,且莓状聚合体直径(D)与其内部的亚微米单晶颗粒直径(d)的比值通常小于10,指示其为生物成因莓状黄铁矿。同时,单晶颗粒较大且表面光滑的莓状黄铁矿主要出现在潜穴的边缘管内,莓体直径较小且表面粗糙的莓状黄铁矿则主要出现在蹼纹层内。EDS(能谱仪)分析显示,莓状黄铁矿内的S/Fe比值随单晶颗粒直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些特征指示,Rhizocorallium潜穴不是单一的觅食迹,而是兼具觅食、居住、存储食物、培植微生物等功能的综合性潜穴系统。(5)基于Rhizocorallium数据库,系统总结了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潜穴演化特征:Rhizocorallium潜穴形态从简单趋于复杂,分布环境从浅海向滨海、陆地和深海逐步扩张。综合显生宙不同时期大气温度、海洋化学参数等特征,发现上述环境波动在Rhizocorallium分布特征变化上也有体现。尤其是五次生物灭绝事件前后,Rhizocorallium的潜穴丰度和分布纬度都发生了改变。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事件后,浅海环境中的Rhizocorallium全部消失,直到早志留世特列奇期才再次出现。晚泥盆世灭绝事件后,Rhizocorallium的分布纬度呈现从低纬到中高纬度的扩展,潜穴密度相对较低,且以正常浅海环境分布潜穴为主。P-T灭绝事件之后,高纬度的Rhizocorallium率先出现,伴随着生物复苏,Rhizocorallium开始向中低纬度扩张,潜穴密度也逐渐增加,分布环境也从滨浅海向深海延伸。晚三叠世和晚白垩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对Rhizocorallium的纬度分布和潜穴丰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此时,全球范围内Rhizocorallium已广泛发育于各个纬度带的不同环境中。由此看来,Rhizocorallium潜穴形态变化和宏演化特征从遗迹化石角度反映了造迹生物对显生宙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响应,揭示了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过程。

王邓[7](2021)在《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文中指出蜕皮动物是一类通过周期性蜕掉其坚硬外骨骼(表皮)而实现生长的原口动物。其数量庞大种类多样,最早且可靠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自寒武纪早期的陕南宽川铺组,距今大约5.35亿年前。这些化石躯体呈蠕形、发育吻部且无附肢,属于蜕皮动物中的一个子分支--有吻突动物。有吻突动物是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如在澄江动物群(约5.18亿年前)和其它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中比较常见。目前,有吻突动物以及蜕皮动物的起源和内部的系统发生关系一直争论颇多,而且蜕皮动物共同祖先形态的重建各家观点也莫衷一是。有吻突动物的身体结构保留了很多蜕皮动物祖先的特征。基于此,本论文基于宽川铺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的化石材料,着重研究有吻突动物的蜕皮行为、表皮结构以及其系统发生位置,探讨有吻突动物甚至蜕皮动物的早期演化历史。本论文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现寒武纪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的遗蜕(动物蜕下的旧表皮)。说明早在5.3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蜕皮行为并且该行为可能是为了解决束缚该类动物无法长大的坚硬外骨骼的问题。蜕皮行为是蜕皮动物重要的演化革新,为蜕皮动物的繁盛奠定基础。(2)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化石表面的多边形网纹一一对应其下上皮细胞(这里指大多数的柱状细胞,不包括腺细胞,感知细胞等)的边界。蜕皮动物表皮的形成机制基本类似,但由于表皮在演化过程中的逐步分化造成大多数蜕皮动物(线虫动物除外)大尺寸的网纹不再与其下上皮细胞边界具有一一对应关系。(3)澄江动物群中的管栖动物Selkirkia因其坚硬的管而与众不同。研究表明Selkirkia的管可能是躯干表皮经历蜕皮且二次骨骼化形成的。可能的微型腕足动物附着在管末端说明Selkirkia可能营固着/半固着表栖生活。而两侧对称动物中蠕形动物的管栖生活方式可能是趋同或平行演化的结果,只不过随后在某些类群中丢失。(4)基于新编译的特征和矩阵,本文使用多种分析方法重新研究了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最大简约法(启发式TBR,TNT和Tree Search)以及最大似然法的结果整体上类似,都将大部分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有吻突动物)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Selkirkia是距离冠群鳃曳动物最近的一个分支,而古蠕虫类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作为Selkirkia+冠群鳃曳动物的姊妹群。不过,未加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显示大多数寒武纪蜕皮类蠕虫为有吻突动物的干群,Selkirkia位于系统发生最低的位置,是古蠕虫类+冠群有吻突动物的姊妹群。然而,笔者通过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来测试之前分析的强度,结果显示限定后拓扑结构的谐波均值的较大,意味着该结果比较可靠。由于化石的保存状况,很多形态学数据在数据集中以不确定或不可适用表示,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此次笔者引入Tree Search专门处理这些问题。其计算结果与限定后的贝叶斯算法结果大体相似,说明将大多数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段荣蕾[8](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形成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中国乃至亚洲大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长时间尺度内人地关系演化发展过程及其机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而现代花粉和真菌孢子作为有效的环境指标,在古气候、植被演化和人类活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带,也是史前人类涉足高原腹地的重要通道,因此,该地区是研究气候变化-生态演替-人类活动之间耦合过程和机制的重点区域。花粉和真菌孢子是反映生态演替和环境变化的直接生物代用指标,在研究古生态和古植被以及古人类活动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花粉和真菌孢子的现代过程研究是沉积地层中化石数据准确解译的关键和基础。因此,本研究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开展花粉和真菌孢子的现代过程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泥炭沉积地层中花粉和真菌孢子记录研究,从而揭示全新世早中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典型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化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牧交错带(河南县、泽库县和同德县)为研究区域,采集了5个植被群落的84个表土样品、49个放牧家畜粪便样品和28个尕清剖面(GQ)泥炭沉积地层样品进行花粉和真菌孢子分析,揭示表土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与区域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对家畜采食习性和粪生真菌孢子类型与组合特征的指示意义。在现代过程研究基础上,对尕清剖面进行AMS 14C年代测定及花粉-真菌孢子分析,重建区域古植被演替历史,甄别地层中人类活动的花粉和真菌孢子信息,探讨全新世早期以来研究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人类活动耦合过程及其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东北部5种植被群落表土样品中花粉组合以草本和灌木类花粉为主,占总花粉的90%以上,表土花粉组合能较好地代表区域植被群落特征。在高寒草甸重度放牧区蔷薇科、菊科、豆科、毛茛科花粉含量较高,对区域畜牧活动具有指示意义。谷物类禾本科和十字花科花粉对高原农耕活动具有显着指示意义。典型放牧家畜(牦牛、马、羊)粪便样品中花粉组合以莎草科、禾本科、龙胆科、毛茛科花粉为主,可较好地反映区域植被群落特征和牲畜啃食习性,食草动物粪花粉中有少量谷物类禾本科花粉出现反映了当地居民少量耕种燕麦用来饲养牲畜。3种放牧家畜在采食习性上存在一定差异,牦牛采食的植物种类比羊和马略多,牦牛和马对杂草类禾本科和唐松草属植物的采食率低于羊,对龙胆科、菊科和蒿属植物的采食率明显高于羊。(2)不同类型放牧家畜粪便中的真菌孢子以Sporormiella spp.、Urocystis sp.、Sordaria spp.、Pleospora spp.、Glomus spp.、QTPF-01(Qinghai-Tibetan Plateau Fungi)为主。在表土样点中,Savoryella spp.是农田样品的优势种,而Meliola spp.和Coniochaeta spp.则与山地森林环境密切相关。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真菌孢子组合以Glomus spp.、Savoryella spp.、Valsaria sp.、Entorrhiza spp.和QTPF-03为主。对放牧家畜粪便和表土样品中的真菌组合对比分析表明,Sporormiella spp.、Urocystis sp.、Sordaria spp.、Pleospora spp.、QTPF-01、Podospora spp.、Delitschia A.和QTPF-07是可靠的畜牧活动指示性种属,上述粪生真菌孢子的总浓度对放牧强度响应敏感,可用于高原畜牧活动强度变化的代用指标。(3)尕清剖面花粉-真菌孢子研究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自8.2 cal ka BP以来,区域植被主要以莎草科为主的高寒草甸,在8.2-4.3 cal ka BP期间,地层中云杉属花粉明显增加,指示全新世中期周围山地云杉林显着扩张。自4.3 cal ka BP开始菊科和藜科花粉含量逐渐增加,粪生真菌孢子Sporormiella spp.、Urocystis sp.、Sordaria spp也同步开始出现,反映了放牧活动加强导致的区域植被退化;在2.8 cal ka BP前后指示畜牧活动花粉和粪生真菌孢子含量显着增加,指示区域畜牧活动进一步增强,通过与区域其他记录综合对比发现全新世中后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形成了以畜牧经济为主导的生业模式。

申卫丹[9](2020)在《基于痕量元素记录的梵净山土壤污染与遗产价值维系研究 ——以九龙池湿地为例》文中指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与物质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土壤环境的影响愈演愈烈,已导致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与环境问题;痕量元素于人类意义重大,关系密切,人为输入的痕量元素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信息,并影响着人地系统的健康运作。因满足世界遗产第十条标准,即作为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重要自然栖息地,贵州梵净山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了维系其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的有力保障。作为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记录了大量区域信息,对环境变化敏感。为更好了解在人类活动干预加剧下的梵净山生态环境质量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选择梵净山九龙池高山湿地为案例地,于2019年4月采集了30个湿地表层样品(土壤及植物),对其中的23种大量元素及痕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布局,选取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potential harmful trace elements,PHTEs):Mn、V、Zn、Cr、Co、Ni、Cu、As、Cd、Sb、Pb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克里金法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讨论,通过富集因子、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污染负载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理化分析,对九龙池湿地的土壤污染状况和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梵净山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对区域人地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生物吸收系数法对遗产地重要生境中典型植物物种在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干扰下的生存状况进行讨论,进而探讨梵净山和谐人地关系的构建,为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和遗产价值的维系提供有富有针对性的科学参考。(1)测得的23种元素含量在九龙池湿地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富集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体现为含量极值在特定载体中的出现;变异系数表明,在相同载体中的元素含量分布也具有异质性,在植物中的元素含量变异程度更高,除Zn之外均为高度变异,土壤样品中大部分元素为低度变异至中度变异,除去区域地质环境原因,这种差异还主要与植物对相关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简单克里金法显示,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空间分布差异仍然明显,但几乎所有元素高含量值都集中于湿地北部靠近积水区的低洼处,这主要是受湿地水流及元素迁移作用影响,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物质、总无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质地会对有害元素的含量分布产生不同影响,Pb与Sb更容易被有机质吸附,而其他元素更多地受到成土过程的影响;与相关研究对比,九龙池湿地土壤中许多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值较高,指示了该地区的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很可能与区域人类活动相关。(2)综合多种污染评价指标对土壤中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的评价结果,富集因子与单因子指数具有极好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数值均小于2,Mn、Zn、Co、As、Cd均为清洁状态,其余六种元素为轻微污染;内梅罗污染指数则将Mn、Zn和Cr、Cu、Sb的污染状态分别下移了一个等级,即分别对应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该差异主要是由内梅罗污染指数对参评因子权重具有放大效应所致,而使其对元素污染等级的评价更为严苛;污染负载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显示九龙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处于低生态风险状态,而处于元素含量超标状态下的采样点集中分布于九龙池湿地中部,磁化率指标显示采集样品的磁化率值在整体上偏低,表明研究区受到的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具有相对较高磁化率值的样品所对应的采样点位置同样处于九龙池中部,表明了磁化率在指示人类活动强度和土壤污染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对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b和Sb是该地环境质量的主要威胁元素,其来源主要是周边区域的汞矿、锰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冶炼,周边城市的化工生产过程、工业及居民燃煤,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并主要通过大气运输和沉降过程对九龙池湿地环境造成影响。(3)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表明,在人类活动加剧的时代背景之下,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重要生境中富有代表性的植物物种(珙桐、(南方)红豆杉、梵净山冷杉、大金发藓)生命活动并未受到其生长土壤中潜在有害痕量元素的显着威胁,其体内相关潜在有害痕量元素的聚积与生长土壤内的相应元素富集没有直接关系,表明区域人地关系较为缓和,遗产地所在区域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管理因素共同营造了现处于稳定有序状态下的人地耦合关系,进而使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保持优良状况,未受到明显破坏。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及前人相关研究中的许多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值都超过了其区域背景值,许多元素在遗产地土壤内都具有显着富集的特征,且部分元素已经出现了轻微超标,这指示了在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逐渐加剧的人类活动影响。鉴于潜在的生态污染风险仍然存在,为避免在现代化进程中激化人地矛盾和破坏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需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并在后续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控制,深化区域内部管理,推进公众教育和文化建设,促进环保意识提升与内化,加大遗产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实现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与维系。

陈彦洁[10](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和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新高考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学生们却因缺乏生涯认知而无法做出决策。因此在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的推动下,生涯教育逐渐受到关注。但在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大多数高中来说,独立于高中学科体系的生涯教育单薄无力,缺乏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支撑。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当下最高效的生涯教育方式。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科是一个很好的学科生涯教育切入点。地理学科生涯教育不等同于选科指导和职业体验,其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启生涯探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兴趣、学科认知、学科技能和正确的职业观,具备自己做选择(生涯规划)的能力,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本文从文献研究、教材对比和问卷调查出发,分析我国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发展现状,论证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和师生们的需求,探讨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目标、原则,提出了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发展策略:充分开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课堂渗透生涯教育内容、充分完善学校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充分结合社会力量开展生涯教育活动和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和交流分享的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选取海南省H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学科兴趣、学科认知、学科技能在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教学实践后有显着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观察中还发现,地理学科生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选科倾向有显着的引导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正向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古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分布、功能与现状
        1.1.1 珊瑚礁的全球分布特征与生态功能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从宏观到微观
        1.1.3 珊瑚礁生态现状
    1.2 珊瑚礁微生物组及其功能
        1.2.1 珊瑚共生功能体(holobiont)与微生物组(microbiome)
        1.2.2 珊瑚共生虫黄藻及其功能
        1.2.3 珊瑚共/附生细菌及其功能
        1.2.4 共生微生物组中的“暗物质”—病毒
        1.2.5 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及其功能
    1.3 微生物组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指示意义
        1.3.1 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对珊瑚响应热压力的指示意义
        1.3.2 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对珊瑚响应热压力与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1.3.3 病毒对珊瑚响应热压力与珊瑚疾病的指示意义
        1.3.4 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对珊瑚响应热压力、环境变化与珊瑚疾病的指示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1.5 围绕科学问题所具体开展的工作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南海珊瑚礁分布特征及其重要性
    2.2 南海珊瑚礁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2.2.1 南海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
        2.2.2 南海生物地理过渡区
        2.2.3 南海中纬度珊瑚礁
        2.2.4 南海低纬度珊瑚礁
    2.3 珊瑚生态调查、优势种鉴定与样本采集
        2.3.1 珊瑚生态调查与优势种鉴定
        2.3.2 珊瑚组织样本采集
        2.3.3 珊瑚礁水体样本采集
    2.4 微生物组测定与分析
        2.4.1 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2.4.2 虫黄藻PCR扩增与Illumine Mi Seq测序
        2.4.3 虫黄藻生物信息学分析
        2.4.4 虫黄藻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2.4.5 细菌PCR扩增与Illumine Mi Seq测序
        2.4.6 细菌生物信息学分析
        2.4.7 细菌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2.4.8 珊瑚微生物交互作用网络分析
        2.4.9 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文库构建与Novaseq6000 测序
        2.4.10 宏病毒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11 病毒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2.5 耐热型共生虫黄藻群体遗传学分析
        2.5.1 虫黄藻种水平的初步筛选
        2.5.2 群体PCR扩增、毛细管电泳检测与虫黄藻物种鉴定
        2.5.3 微卫星数据分析
第三章 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态意义
    3.1 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组成与功能特征的空间分布模式
        3.1.1 南海珊瑚礁水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模式
        3.1.2 南海珊瑚礁水域细菌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功能
        3.1.3 南海珊瑚礁水域病毒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功能特征
    3.2 南海珊瑚礁水域中虫黄藻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3.3 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细菌空间分布模式及其与环境压力、珊瑚适应性的关系
    3.4 南海珊瑚礁水域病毒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与珊瑚疾病、热压力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系统进化模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
        4.1.1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多样性
        4.1.2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组成
        4.1.3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2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α多样性的纬度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组成的纬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共生体祖先类型差异性对南海共生虫黄藻系统进化关系、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5.1 南海广布型珊瑚的微生物组功能体征及其交互作用
        5.1.1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5.1.2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的交互作用网络分析
        5.1.3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5.1.4 环境因子对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的影响
        5.1.5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核心微生物群
        5.1.6 基于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基因的功能预测
    5.2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3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交互作用与珊瑚共生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5.4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的灵活性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5 南海广布型珊瑚核心细菌微生物群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6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功能富集特征的纬度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7 小结
第六章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6.1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空间变化与功能特征
        6.1.1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
        6.1.2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
        6.1.3 环境与地理因素对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的影响
        6.1.4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生核心细菌微生物群
        6.1.5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多样性与交互网络复杂度之间的关系
    6.2 南海区域型珊瑚虫黄藻群落结构与纬度环境变化、珊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6.3 南海区域型珊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与气候带环境变化、珊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6.4 环境压力与人为干扰对南海区域型珊瑚核心细菌微生物群的影响
    6.5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多样性与交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的迁移扩散、遗传变异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7.1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7.1.1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遗传多样性
        7.1.2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遗传结构与连通性
    7.2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的迁移、扩散机制及其生态意义
    7.3 低温对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亚热带建立共生关系的影响
    7.4 地理隔离与SST变化对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7.5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遗传学特征对珊瑚适应全球变暖的指示意义
    7.6 小结
第八章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的病毒群落组成及其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指示意义
    8.1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功能及宿主特征
        8.1.1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及其功能
        8.1.2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宿主预测
        8.1.3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与水体中病毒群落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差异
    8.2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群落组成对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8.3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群落组成对珊瑚-细菌共生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8.4 病毒群落对南海北部热带珊瑚避难所的生态影响
    8.5 小结
第九章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与环境适应模式
    9.1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模式
    9.2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共生体系的环境适应模式
    9.3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展望
    10.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容量
        1.2.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水环境质量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经济
    2.2 水环境质量分析
        2.2.1 水环境功能区划及监测断面
        2.2.2 水质变化趋势
        2.2.3 水质现状评价
    2.3 本章小结
3 流域污染负荷核算
    3.1 控制单元划分
    3.2 点源污染负荷
        3.2.1 工业企业直排
        3.2.2 污水处理厂尾水
    3.3 非点源污染负荷
        3.3.1 农村生活污染
        3.3.2 农田径流污染
    3.4 污染负荷汇总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核算
    4.1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与水域概化
        4.1.1 计算方法
        4.1.2 水域概化
    4.2 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确定
        4.2.1 控制因子与水质目标
        4.2.2 设计水文条件
        4.2.3 综合降解系数
    4.3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4.3.2 理想水环境容量分析
        4.3.3 实际水环境容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最大日负荷的污染物总量控制
    5.1 污染物最大日负荷
        5.1.1 流量历时曲线
        5.1.2 负荷历时曲线
    5.2 流域负荷总量控制
        5.2.1 断面水质现状
        5.2.2 总量控制目标
        5.2.3 负荷年内分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致谢

(4)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花粉雨研究区域
        1.2.2 现代花粉雨与植被的关系研究
        1.2.3 现代花粉雨与气候的关系研究
        1.2.4 现代花粉雨与植被和气候关系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与植被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花粉的提取
        3.2.2 花粉的鉴定
    3.3 花粉数据统计与图谱绘制
        3.3.1 花粉百分比计算
        3.3.2 孢粉的浓度计算
        3.3.3 花粉图谱的绘制
    3.4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3.4.1 气象数据的处理
        3.4.2 排序分析
        3.4.3 相关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滇中现代花粉雨
        4.1.1 现代花粉雨总体特征
        4.1.2 现代花粉雨组合特征
    4.2 排序分析结果
        4.2.1 PCA结果
        4.2.2 RDA分析
    4.3 相关分析结果
    4.4 空间分析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现代花粉雨组合特征与植被间的关系
    5.2 现代花粉雨组合与气候的关系
    5.3 主要花粉的空间分布特征
    5.4 现代花粉雨与气候重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图版
致谢

(5)云南松花粉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稳定同位素技术简介
        1.2.1 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理论
        1.2.2 碳同位素的分馏机理
    1.3 云南松研究现状
    1.4 不同植物器官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1.4.1 叶
        1.4.2 花及花粉
    1.5 碳同位素分馏受环境因子影响
        1.5.1 光
        1.5.2 大气CO_2
        1.5.3 温度
        1.5.4 水分
        1.5.5 其他因素
    1.6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泸沽湖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植被
    2.2 云南省研究区概况
        2.2.1 近代分布特点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
        2.2.4 风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样品采集
        3.1.2 气象参数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花粉的处理
        3.2.3 同位素分析
    3.3 数据分析
        3.3.1 气象参数处理
        3.3.2 相关分析
        3.3.3 统计方法
第4章 云南松花粉与叶片δ~(13)C值的关系
    4.1 垂直尺度上的差异
    4.2 水平尺度上的差异
    4.3 泸沽湖南岸云南松花粉、叶片δ~(13)C值与海拔的关系
第5章 云南松花粉、叶片δ~(13)C值与气候的关系
    5.1 2019 年云南松花粉、叶片δ~(13)C值与近5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1.1 与2015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1.2 与2016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1.3 与2017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1.4 与2018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1.5 与2019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1.6 与近五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2 2020 年云南松花粉、叶片δ~(13)C值与近5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2.1 与2016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2.2 与2017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2.3 与2018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2.4 与2019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2.5 与2020 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5.2.6 与近五年气象参数的关系
第6章 讨论
    6.1 云南松花粉与叶片的分馏机制
    6.2 云南松花粉与叶片δ~(13)C值与海拔的关系
    6.3 云南松花粉与叶片δ~(13)C值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1 云南松δ~(13)C值与气温的关系
        6.3.2 云南松δ~(13)C值与降水的关系
        6.3.3 云南松δ~(13)C值与日照的关系
        6.3.4 云南松δ~(13)C值与湿度的关系
        6.3.5 云南松δ~(13)C值与风的关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基金项目

(6)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生态及宏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Rhizocorallium的研究现状
        1.1.1 Rhizocorallium的系统遗迹学研究现状
        1.1.2 Rhizocorallium的造迹生物研究现状
        1.1.3 Rhizocorallium的环境分布研究现状
        1.1.4 造迹生物行为习性研究现状
        1.1.5 Rhizocorallium地史演化规律研究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选题依据与创新点
        1.4.1 选题依据
        1.4.2 创新点
    1.5 选题来源与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Rhizocorallium寄主地层剖面概述
    2.1 主干剖面
        2.1.1 湖北锅顶山志留系剖面
        2.1.2 河南淅川与四川甘溪泥盆系剖面
        2.1.3 四川龙门硐和云南拨云三叠系剖面
    2.2 辅助剖面
        2.2.1 贵州独山大河口泥盆系剖面
        2.2.2 广西来宾二叠系剖面
        2.2.3 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
        2.2.4 台湾番子澳新近系剖面
第三章 Rhizocorallium系统遗迹学及定量古生物学研究
    3.1 Rhizocorallium的系统遗迹学
    3.2 Rhizocorallium半定量、定量形态表征
        3.2.1 Rhizocorallium半定量形态编码
        3.2.2 Rhizocorallium的定量表征
    3.3 研究剖面中Rhizocorallium系统描述
第四章 Rhizocorallium的造迹模式及形态功能分析
    4.1 Rhizocorallium蹼状构造形态及造迹模式
    4.2 Rhizocorallium不同造迹模式的古生态学意义
    4.3 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分析:以淅川和甘溪泥盆系剖面为例
        4.3.1 淅川和甘溪泥盆系剖面Rhizocorallium宏观潜穴形貌特征
        4.3.2 淅川和甘溪泥盆系剖面Rhizocorallium微观潜穴形貌特征
        4.3.3 Rhizocorallium不同尺度潜穴形貌特征所指示的潜穴功能与生态学意义
第五章 Rhizocorallium与环境的耦合关系
    5.1 Rhizocorallium的环境分布
    5.2 Rhizocorallium潜穴形貌及分布密度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云南拨云和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中的Rhizocorallium为例
        5.2.1 拨云三叠系剖面Rhizocorallium潜穴形貌与分布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2.2 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Rhizocorallium潜穴形貌与分布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3 Rhizocorallium的古生态学意义
第六章 Rhizocorallium的宏演化及对生物环境事件的响应
    6.1 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时空分布
    6.2 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环境分布
    6.3 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形态演化
    6.4 Rhizocorallium对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响应
    6.5 Rhizocorallium演化的主控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成果与认识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一
图版说明

(7)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蜕皮动物: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材料和方法
        1.4.1 宽川铺组
        1.4.1.1 地质背景
        1.4.1.2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1.4.1.3 材料
        1.4.2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化石库
        1.4.2.1 澄江化石库
        1.4.2.2 地质背景
        1.4.2.3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1.4.2.4 材料
        1.4.3 现生鳃曳动物
        1.4.3.1 材料
        1.4.3.2 方法
        1.4.4 系统发生分析
        1.4.5 工作量
第二章 现生蜕皮动物
    2.1 什么是蜕皮动物?
    2.2 蜕皮动物的身体结构
    2.3 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2.4 蜕皮动物内部各门类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第三章 早期的蜕皮动物
    3.1 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
    3.2 寒武纪底部已知最早的蜕皮化石
        3.2.1 有吻突动物
        3.2.1.1 鳃曳动物
        3.2.1.2 疑似动吻动物
        3.2.1.3 兜甲动物或鳃曳动物幼虫
        3.2.1.4 亲缘不定的有吻突动物
        3.2.2 泛节肢动物
    3.3 寒武纪早期华南地区澄江及其同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3.3.1 有吻突动物
        3.3.1.1 动吻动物
        3.3.1.2 兜甲动物
        3.3.1.3 其它有吻突动物
        3.3.1.4 寒武纪早期有吻突动物的古生态学
        3.3.2 泛节肢动物
        3.3.2.1 节肢动物和缓步动物
        3.3.2.2 叶足动物
    3.4 宽川铺和澄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
第四章 蜕皮行为的起源
    4.1 简介
    4.2 结果
        4.2.1 具有正负起伏的表皮碎片
    4.3 讨论
        4.3.1 寒武系底部蜕皮动物遗蜕的证据
        4.3.2 现生有吻突动物(鳃曳动物)的蜕皮过程
        4.3.3 寒武系底部有吻突动物蜕皮过程
        4.3.4 蜕皮的起源和演化
    4.4 系统古生物学
    4.5 小结
第五章 早期有吻突动物表皮网状纹饰的成因及其表皮形成过程
    5.1 简介
    5.2 结果
        5.2.1 宽川铺组有吻突动物表面的网状纹饰
        5.2.2 现生鳃曳动物的表皮结构和网状纹饰
    5.3 讨论
        5.3.1 表皮网状纹饰对应上皮细胞边界
        5.3.2 网状纹饰的功能
        5.3.3 其它蜕皮动物表皮上的网状纹饰
        5.3.3.1 节肢动物
        5.3.3.2 叶足动物和有爪动物
        5.3.3.3 缓步动物
        5.3.3.4 线形虫类
        5.3.4 演化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动物群Selkirkia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
    6.1 简介
    6.2 系统古生物
    6.3 结果
        6.3.1 保存
        6.3.2 管和躯干的关系
    6.4 讨论
        6.4.1 管的形成、更新
        6.4.2 Selkirkia管末端的卵形结构
        6.4.3 Selkirkia管栖生活方式
        6.4.4 早期蠕形动物的管栖习性
    6.5 Selkirkia的古地理分布
    6.6 小结
第七章 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7.1 前人的工作
    7.2 重新分析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7.2.1 新数据集和方法
        7.2.2 结果
        7.2.3 不同化石类型的系统发生位置讨论
        7.2.3.1 Selkirkia
        7.2.3.2 Xiaoheiqingella, Yunnanpriapulus和Paratubiluchus
        7.2.3.3 Sicyophorus
        7.2.3.4 Tylotites, Anningvermis和Corynetis
        7.2.3.5 严格意义上的古蠕虫类(Palaeoscolecids sensu stricto)
        7.2.3.6 Eokinorhynchus和Eopriapulites
    7.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附录

(8)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1.1 国外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1.2 国内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1.3 青藏高原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2.1 国外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2.2 国内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2.3 青藏高原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3 全新世花粉-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3.1 全新世花粉研究进展
        1.3.2 全新世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3.3 青藏高原全新世花粉-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选题意义
        1.4.3 基本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2 尕清剖面概况
第三章 材料方法与数据处理
    3.1 样品采集与植被记录
    3.2 花粉-真菌孢子实验室处理和鉴定
        3.2.1 花粉-真菌孢子实验室处理
        3.2.2 花粉-真菌孢子鉴定与统计
    3.3 花粉-真菌孢子数据处理方法
        3.3.1 花粉-真菌孢子百分含量计算
        3.3.2 花粉-真菌孢子浓度计算
        3.3.3 花粉-真菌孢子图谱制作
    3.4 分析方法
        3.4.1 AMS~(14)C测年
        3.4.2 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现代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1.1 现代表土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1.2 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2 现代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2.1 现代表土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2.2 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3 尕清剖面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3.1 尕清剖面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3.2 尕清剖面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4 现代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PCA分析
        4.4.1 现代表土和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PCA分析
        4.4.2 现代表土和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真菌孢子PCA分析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指示意义
    5.1 现代花粉对植被群落和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5.1.1 五种植被群落花粉组合对植被群落的指示
        5.1.2 三种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对比分析
        5.1.3 现代花粉组合对人类活动指示意义
        5.1.3.1 畜牧活动对表土花粉的影响和指示意义
        5.1.3.2 农耕活动对表土花粉谱的影响分析
    5.2 现代真菌孢子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5.2.1 表土样品和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的比较
        5.2.2 现代真菌孢子组合与五种植被群落的关系
        5.2.3 真菌孢子的生态指示意义
        5.2.4 粪生真菌孢子对放牧强度的指示性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植被变化与人类活动
    6.1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植被变化
    6.2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人类活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痕量元素记录的梵净山土壤污染与遗产价值维系研究 ——以九龙池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一)生态系统与潜在有害痕量元素
        1 生态系统痕量元素作用
        2 潜在有害痕量元素概念
        3 生态系统潜在有害痕量元素与土壤污染关系
    (二)潜在有害痕量元素与湿地土壤污染
        1 湿地土壤
        2 湿地土壤污染
        3 湿地土壤潜在有害痕量元素污染研究
    (三)有害痕量元素与湿地土壤污染研究进展及展望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及拟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样地选择
        3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实验方案与数据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1 实验目的
        2 试验场地和设备
        3 实验设计
三 九龙池湿地元素分布特点与土壤污染分析
    (一)样品采集与实验数据分析
        1 样品采集
        2 样品分析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二)九龙池湿地元素分布特点
        1 土壤与植物样品中元素含量分布特点
        2 土壤样品中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分布特点
        3 相关研究元素含量对比分析
    (三)九龙池湿地土壤污染分析
        1 九龙池湿地土壤污染评价
        2 九龙池湿地土壤污染来源分析
四 梵净山土壤污染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
    (一)梵净山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
    (二)区域人地关系现状成因
        1 历史因素
        2 现代因素
    (三)区域人地耦合关系
五 梵净山和谐人地关系构建与遗产价值维系
    (一)梵净山遗产地典型生境质量状况
        1 典型生境土壤质量
        2 典型生境生物质量
        3 典型生境质量
    (二)梵净山遗产地和谐人地关系构建
        1 理论基础
        2 梵净山区域人地系统特点
        3 梵净山区域和谐人地关系构建框架
        4 和谐人地关系构建与遗产价值维系措施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10)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
        1.1.2 生涯教育发展的需要
        1.1.3 高中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2.1 研究意义
        1.2.2 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
        1.4.1 生涯教育
        1.4.2 学科生涯教育
        1.4.3 职业成熟度
    1.5 理论基础
        1.5.1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1.5.2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1.5.3 情境学习论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图
2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
    2.1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分析
        2.1.1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
        2.1.2 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
    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原则、目标和策略
    3.1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原则
    3.2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目标
        3.2.1 总目标
        3.2.2 分段目标
    3.3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活动策略
        3.3.1 充分开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
        3.3.2 充分利用课堂渗透生涯教育内容
        3.3.3 充分完善学校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
        3.3.4 充分结合社会力量开展生涯教育活动
        3.3.5 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和交流分享的作用
4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实践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部分教学实践案例
        4.3.1 课堂教学——开学第一课
        4.3.2 课堂教学——习题编制
        4.3.3 职业体验型活动——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4.3.4 职业访谈型活动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职业成熟度
        4.4.2 学科兴趣、学科技能、学科认知
        4.4.3 效果和反馈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二 高中学科生涯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附录四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调查
致谢

四、古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D]. 李昊业.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D]. 陈飚. 广西大学, 2021(01)
  • [3]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 晋燚铠.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D]. 薛艳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云南松花粉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D]. 孙雯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6]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生态及宏演化[D]. 赵曌.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7]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D]. 王邓. 西北大学, 2021(12)
  • [8]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D]. 段荣蕾.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9]基于痕量元素记录的梵净山土壤污染与遗产价值维系研究 ——以九龙池湿地为例[D]. 申卫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10]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D]. 陈彦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古生态学发展现状与研究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