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场演化与地震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杨雄,祝意青,申重阳,赵云峰[1](2021)在《2019年甘肃夏河MS5.7地震前后重力场异常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伴随着构造运动、物质迁移和密度变化,将引起地球重力场变化,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有可能捕捉到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前兆信息,从而为中短期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南北地震带2017—2020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获得了甘东南地区的区域重力场时空变化图像,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及其与2019年甘肃夏河MS5.7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震前测区重力异常变化等值线与临潭—宕昌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且在震中附近出现四象限分布特征,夏河MS5.7地震发生在重力高梯度带和四象限中心附近;(2)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经历了"区域性重力异常—四象限分布特征—反向变化发震"的时空演化过程;(3)九寨沟地震的发生可能引起附近断层区域应力场的调整,从而加速了夏河地震的发生;(4)区域重力场时变与临潭—宕昌断裂在空间上有较好的对应,综合分析可认为该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临潭—宕昌断裂。
方东[2](2021)在《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多尺度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的剧烈碰撞使得青藏高原急剧隆升,地壳增厚并发生南北向缩短和东西向挤出运动。在青藏高原东缘,向东运动的物质受东部阿拉善、鄂尔多斯、华南等坚硬地块的阻挡,相互作用下形成了近南北向的复杂构造带,称为南北构造带,因其地震分布密集且强度大而又称为“南北地震带”。因此,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结构、物质运移特征,对认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活动机制、揭示该区域地震孕育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有助于区域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本文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场及其变化进行了分解,得到了不同尺度、不同深度上的布格重力异常与流动重力变化子集,从“动、静”两个角度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结构、物质运动及其孕震环境。基于全球重力场模型WGM2012数据,对青藏高原东缘静态重力场进行5阶小波多尺度分解,结果表明:1)2、3阶小尺度重力异常主要体现了上,中上地壳形变信息,反映了该地区的强震主要发生在高重力梯度带和活动地块边界上,对比分析各尺度重力异常,发现地震孕育不仅受控于中、上地壳断裂地块构造,也与深部地壳密度变化有关,这种地壳深浅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可能是该地区地震孕育的重要条件;2)4阶中尺度重力异常显示了塔里木盆地与祁连块体夹持的陇中盆地存在一个低布格重力异常圈闭,正好处于龙首山断裂,祁连山北缘断裂上,推测该处正在处于质量亏损状态;松潘-甘孜地块东南角存在一个高负布格重力异常圈闭,与巴颜喀拉地块地壳中存在着较厚的低速、低阻层观测结果相一致,推测可能与该地块东部岩石圈厚度大、下地壳温度较高、中下地壳部分岩体在高温下熔融有关;在攀枝花地区存在一个高正布格重力异常圈闭,推测可能是在攀西古裂谷时期深部高密度物质上涌过程中在中下地壳的物质残留所致;3)5阶大尺度重力异常显示在川滇菱形块体呈区域性负重力异常,可能为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流”的存在提供支持证据。对青藏高原东缘2015~2020年的重力场变化数据进行了4阶多尺度分解,结果表明:1)各年际尺度下的一阶小波细节主要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地表及沉积层的物质堆积,基本上不含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信息;2)各年际尺度下的二阶小波细节主要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的上地壳物质运移和密度结构扰动,其正负重力变化转换带基本上和青藏高原东缘的块体边界和活动断层的走向相一致;3)各年际尺度下的三阶小波细节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中地壳的物质向东运移以及龙门山地区的隆升,还能反映出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的同震效应以及震后的物质调节作用;4)各年际尺度下的四阶小波细节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大尺度的地质构造活动信息,某些年际尺度下的细节信息较好的吻合了“下地壳流”模式,体现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这一大尺度的地质构造活动信息。
刘愿[3](2021)在《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生长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的扩展生长及其周缘响应已成为地球科学急需解决的科学挑战之一,高原向外扩展变形的时间、范围以及机制是地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影响范围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贺兰-六盘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的前锋地带,其深部变形特征对约束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影响范围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选取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为研究区,利用在该区布设的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剪切波分裂方法分析计算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不同构造单元的地震波各向异性主要来源于岩石圈地幔。贺兰-银川构造带、祁连造山带东部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各向异性方向以NW-SE向为主,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构造的走向一致,该各向异性特征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该区岩石圈NE向挤压变形的结果。而阿拉善地块内部各向异性方向为NE-SW向,与该区广泛分布早-中二叠世形成的褶皱和断层的走向,以及与早-中二叠世的岩浆岩展布方向一致,认为很可能是古亚洲洋俯冲和闭合过程中形成的“化石”各向异性。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得到的NEE-SWW各向异性方向,与其西缘NW-SE的主体各向异性方向明显不同,表明该NEE-SWW各向异性方向可能代表的是“化石”各向异性,暗示高原扩展变形的影响范围已到达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但是并未向东继续延伸。结合该区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扩展影响的范围已经到达阿拉善地块南部以及鄂尔多斯西缘,其进一步向北的扩展改造主要是沿着贺兰-银川构造带这一薄弱带进行。
刘愿,程斌,杨钊[4](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范围与深部结构》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和扩展一直是地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结果,其进一步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边界范围长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主要收集了近年来前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开展的浅表地质、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以及壳-幔变形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综合分析.前人通过构造热年代学、构造解析等方法的研究,揭示出中-晚新生代以来,海原弧形构造区以及更北端的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发生的强烈构造活动均与高原的隆升、扩展有关,认为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浅表范围已经越过海原弧形构造区,到达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显示,海原弧形构造区深部结构构造改造过程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有关.但是其更北端的(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深部结构构造改造过程是否与青藏高原的扩展有关,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重力异常及其大地电磁、部分层析成像、接受函数、地震波各向异性等方法的研究结果揭示,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下方存在大规模代表青藏高原东北缘软流圈的低速异常体、低电阻体,以及其下地壳-上地幔存在NW-SE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快波方向一致,这可能反映其主要是受到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影响;但是也有研究显示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存在的低速异常体较南部弱,或者规模较小、以及推测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存在中-下地壳NW-SE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主要是由于存在形变各向异性导致的,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边界位于海原断裂带.
张天宇[5](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赵凌强[6](2020)在《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自55Ma以来强烈抬升是由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汇聚作用所致,这种汇聚作用影响范围超出了青藏高原,在其周缘地区引起了广泛的新构造变形。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一个局部高原,正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扩展变形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汇聚区,也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剧烈的侧向逃逸、强烈的南北向地壳缩短以及快速垂直向隆升的三种构造变形运动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构造转换作用,祁连山成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重要区域。本论文选取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地区为研究区,目标区包括腾格里沙漠腹地下方隐伏断裂,完成了南起西秦岭北至阿拉善地块沿2条NE向长剖面的大地电磁测量工作。基于2条剖面所测数据进行精细化数据处理和二维、三维反演计算,获得该地区二维、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图像;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等,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地壳变形特征深层次原因以及多次地震的孕震环境等科学问题;结合已获得的祁连山中、西、东段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框架、变形模式和演化过程等资料,讨论了祁连山东段与南北两侧地块的接触关系和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扩展的机制,分析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和高原前缘位置以及变形方式等科学问题。获得如下认识:(1)大地电磁数据精细化处理和反演计算:本文获得了2条横穿祁连山东段长剖面几百赫兹到上万秒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数据。利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倾子图示技术等获得二维偏离度角、主轴电性走向角、磁倾子等参数,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使用NLCG方法进行多变量二维反演计算,使用Mod EM软件进行多参数和多初始模型以及带地形的三维反演计算。根据定性分析结果以及地质构造等资料,对比二维、三维反演结果差异,选择最合理的二维、三维电性结构模型。(2)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分布特征沿两条剖面横向变化较大,而同一地块的电性结构类似性较强。电性结构变化最大的地方对应着主要活动断裂带(例如西秦岭北缘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北祁连断裂和龙首山北缘断裂等)。祁连-西海原断裂是研究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主边界断裂。断裂北部为大规模完整的南深北浅形似“鼻烟壶”状或似“橄榄球”高阻构造,推测为古浪推覆体。断裂南部陇西地块和南祁连地块上地壳为高阻结构,中下地壳以低阻特征为主。祁连山北缘断裂可能存在着向东继续延伸的区域,西秦岭北缘断裂,拉脊山断裂也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断裂带。民勤南部存在着隐伏在腾格里沙漠下方的红崖山-四道山断裂,该断裂可能和龙首山北缘断裂一起是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地块的分界区,表明青藏高原高原边缘在已越过河西走廊到达阿拉善地块南部边缘。(3)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区域3个中强地震的地震构造:祁连地块东段附近所处的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相互挤压碰撞环境以及古浪推覆体整体性运动可能是该地区多次中强地震发生宏观动力学背景。在青藏高原块体北东向的推挤过程中,古浪推覆体整体向北活动,在中下地壳滑脱带先发生了1927年M8.0级古浪地震,随后在北侧前端发生1954年M7.0级民勤地震和南侧后端发生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4)祁连-西海原断裂带及两侧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地壳变形: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区地壳电性结构呈现为高、低阻相互堆积混杂的样式,中下地壳的低阻层在赋存深度具有波浪起伏特点,彰显出被推挤变形的弯曲趋势,佐证了该地区的隆升趋势主要以地壳缩短的形式实现。断裂以北的古浪推覆体地区呈现为完整的不易变形的高阻结构,在地貌上形成坡度较缓的山前盆地。表明不同地块电性结构对该地区现今的三维地壳变形和地貌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5)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祁连山东段主要由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祁连山北缘断裂、皇城-双塔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等多条断裂形成一个由南向北扩展的发育的“花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向北扩展以及垂直挤出特征。该地区多条断裂以高角度逆冲推覆和走滑方式进行的全地壳缩短和走滑剪切,以及阿拉善地块可能在深部的进行的低角度俯冲的变形方式共同作用主导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北东向拓展作用。
石岚[7](2019)在《华北克拉通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克拉通是我国三大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具有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演化过程,在认识我国的地质构造演化方面占据重要的位置。研究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重磁异常分布特征,揭示其构造意义,对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的地质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NGDC720地磁模型以及EGM2008、WGM2012重力模型研究了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地壳磁异常在不同海拔高度层面空间展布和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为了研究磁性基底起伏和地壳厚度,利用磁异常功率谱方法反演了居里等温面以及由布格重力异常的Parker-Oldenburg方法反演了莫霍面(Moho)。结合地震和大地热流资料,探讨了重磁异常特征、居里面和Moho分布的构造意义。结果显示:(1)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的重磁异常的空间展布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基本吻合。研究区内所有山脉处的条形磁异常皆与构造走向相一致。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块体从北到南依次是东西走向的正磁异常、东北走向负磁异常及北北东向的正磁异常形成了由西南向东北汇聚的异常分布特征,且青藏高原东北缘和秦岭造山带处重力异常分布方向的转向皆验证了研究区构造演化受到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向东北方向挤压的影响。研究区的正负布格重力异常过渡线推测该线可能为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两种运动相互作用下达到平衡的地方,即中国大陆南北重力梯度带一部分。(2)华北克拉通东部居里面深度比中西部要浅,这与其他学科得到的东部在减薄的结论相一致。西部的鄂尔多斯西南缘居里等温面深度较浅,与其较强的地热值相对应,在加上龙门山造山带西侧有大量的历史地震发生,可推测是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青藏高原的抬升导致深部物质向东北方向流动,受到刚性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导致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岩石圈强烈变形,并引起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地区下方局部的高温熔融地幔物质运移和上涌,居里等温面深度变浅。流动的物质遇到巴颜喀拉山脉和龙门山造山带受到力的作用,使本来就不稳定的构造更容易发生地震,并推测强烈的活动使该区产生了消磁作用,才会在磁异常图上显示出强负磁异常团。这也间接的证明了鄂尔多斯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致使青藏高原隆起产生北东向挤压作用的影响要强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影响。(3)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分布呈现西深东浅的布局,且青藏高原东北缘处的东北向梯度带表明了青藏高原物质的逃逸方向。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平原褶皱带莫霍面的深度与海上莫霍面深度相差不大,这可能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在减薄有关。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8](2015)在《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东西部大地构造的主要分界,也是大陆内部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在南北构造带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科学考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流动地震观测,在岩石圈结构与构造、强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过程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综述近年来发表的一批研究成果,包括岩石圈结构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成像,地震层析成像,地震各向异性和壳幔变形,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研究,以及与大陆动力学有关的研究等.自2000年以来,我国建成了具有1000多个地震台站的国家和区域地震台网.它们在实时为地震监测服务的同时,其产出的海量数据还提供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一批作者在国内外发表了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对南北构造带的认识.我们虽然取得许多共识性的重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发现不同作者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现有台网的数据成像分辨率和精度仍不足以识别在地壳深处的细节,例如在孕震尺度概念下的地震危险区.加强流动地震观测,提高台站分布的密度,取得高可信度的目标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观测"计划在南北构造带上实施的大型流动台阵观测,结合固定地震台网的资料,加上高分辨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以获得高可信度的地壳上地幔三维精细结构及物性成像,是提高地震科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陈青[9](2015)在《南北构造带中北段及其邻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构造带是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构造的东、西分界带,其两侧块体地表系统、深部结构和岩石圈变形特征都显着不同,是近年来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关键地区。岩石圈强度的研究是解决地表系统差异演变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是研究岩石圈抗弯刚度和动力学响应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定量地限定了岩石圈的大尺度动力学特征,通常作为表征岩石圈力学综合强度的参数。因此,本文以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研究对象,对与南北构造带相邻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鄂尔多斯地块交汇区的深部结构特征进行探讨。本文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和最新的地形高程数据,编制了一套采用了Slepian多窗谱相关法的Te计算程序,计算了研究区的Te值,并结合其平面分布特征,探讨了南北构造带及邻区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岩石圈动力学意义。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不同数据基础的有效弹性厚度反演计算及对比,为研究区Te值的分布提供了可靠的结果。(1)采用莫霍面与地形相关技术法,计算了不同莫霍面加载情况下的有效弹性厚度值,与用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相关性的Te结果对比表明,前者具有更高的精度。(2)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计算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地块Te值较高,约为80~100km,其西南缘被Te值较低的祁连地块(约20-50km)和秦岭造山带(约20-40km)包围,且Te值具有梯度降低的特征。巴颜喀拉的Te值最低,约15~35 km。2、将研究区Te分布与该区的大地热流密度、地震分布、均衡重力异常、地壳厚度分布、热岩石圈厚度及磁性构造层底面深度做了相关性分析,并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1)Te与大地热流分布和磁性构造层底面的相关性对比发现,巴颜喀拉、祁连、秦岭和鄂尔多斯地块地表热流分布和Te的对应关系不明显,而磁性构造层底面则与Te相关性较好。从区域对比来看,鄂尔多斯具有低热流、高Te值的特征,与克拉通地块“冷”而“硬”的特征吻合,而对比研究区其它块体热流值则偏高,磁性构造层底面也较深,推测热贡献可能来自于周缘裂谷带或是由于地幔对流加剧导致;巴彦喀拉地块具有低热流值、低Te值,而磁性构造层底面较深,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巨厚的地壳使得地块下热效应存在时间滞后,尚未传至地表;在祁连造山带表现出高热流值和低Te值的反相关关系,表明其受新生代构造热事件影响较大。(2)Te与地震分布的对比表明,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地震的分布及震源深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青藏块体东北缘是我国大陆地壳运动最强烈、地震活动频度最高且强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对应着较小的Te值。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地震分布频率较高,这与过渡带内地壳变形强烈,结构较为破碎相一致。南北地震带及其以西祁连山等地区是强震密集发生的地区,该带内Te值仅为20~30 km。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地震活动微弱,Te值高达80~90 km。(3)Te与地壳厚度及岩石圈厚度的相关性对比发现,鄂尔多斯地块Te的分布远大于平均地壳厚度,而小于热岩石圈厚度,表明其岩石圈的高强度可能来自于强度较高的上地幔岩石圈。而周缘活动地区,Te值与地壳厚度相当,但热岩石圈厚度却较大,表明上地幔对Te值贡献较小。巴颜喀拉地块地壳厚度和热岩石圈厚度均较大,但Te值却非常小,表明该块体的综合力学强度主要由上地壳部分承担,而上地幔部分较弱,对Te值的贡献较小。3、分析了研究区深部结构、岩石圈物质组成、密度与波速特征与Te的关系,并结合流变学岩石圈特征,综合探讨南北构造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1)Te与研究区地壳厚度、速度结构和电性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地壳厚度增加、壳内低速、低阻层位发育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岩石圈综合强度降低;Te与基底组成的对比分析表明,结晶基底形成时代越早,固结就越早,克拉通化程度就越高,其物质组成和密度就相应较大,岩石圈综合力学强度也就更大;Te与密度和波速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密度、速度大的岩石层,构成岩石层物质材料相对致密,刚性大,在给定应力作用下变形小或不易变形,相反,则容易产生韧性形变,岩石层的综合强度小。(2)本文结合青藏东北缘以弱地幔为特征的流变学研究结果,认为可能该区上地壳与岩石圈地幔在力学上存在解耦关系,且整体强度较低,脆性上地壳部分是外来应力的主要承担者。青藏高原上地壳顶部强度较弱,高原东部边缘下地壳物质可能流向华北地块西部和扬子地块西部上地壳顶部,推测是导致南北向重力异常梯度带形成的原因。鄂尔多斯地块具有典型的大陆克拉通岩石圈结构特征,岩石圈总强度大,特别是高强度的上地幔可能是岩石圈强度的主要贡献者,下地壳没有大范围的波速高值区,组分以中性岩为主,因此,下地壳由于青藏高原物质的东流而发生了增厚。
梁诗明[10](2014)在《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研究》文中指出自始新世(~55Ma)以来,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持续推挤和俯冲楔入作用所导致的青藏地区隆升变形,在地球表面塑造了最为显着的地形地貌体—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以巨大的构造变形造就了平均海拔达4500m、区域面积超过250万km2的“世界屋脊”,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亚洲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环境、生态格局和自然灾害。由于青藏高原从地壳变形、地形地貌和构造演化等诸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陆-陆板块碰撞所引起的边界造山作用和内陆形变特征,因而一向被誉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和最佳窗口。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机理,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数十种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其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支持证据;但具体的高原隆升历史和演化过程,许多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一些较早期的结论,往往是出自局部地区或几个考察点的隆升记录,并未充分考虑隆升历史的区域差异,难免有“以点代面”的偏颇,此外,对高原隆升的时间、期次、快慢和高度等参数的确定,还主要是基于间接推测。因此,不同模式相互间仍存在较大的分歧,目前仍需大量的观测证据对高原隆升扩展的基本时-空轮廓进行约束和分辨。自90年代以来,GPS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青藏高原三维地壳运动的高精度、大范围和低成本观测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够为我们直观而定量地展示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形变地总体态势和区域性差异,而且也为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地球物理特征和高原隆升机制提供了现今约束和边界条件。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在过去十多年累积地GPS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尤其是垂向地壳运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青藏高原现今隆升状况与长期地形的相关性及其所反映地地球动力学含义。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及周边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加州理工学院尼泊尔观测网络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藏南观测网络等多渠道的858个GPS观测站资料,采用国际上着名的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GIPSY及其先进的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策略和高效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点法则”整网解算方法,获取了各观测站高精度的单日松弛约束解。具体研究工作包括:全球跟踪站的合理取舍、GPS数据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处理、整周模糊度的高效解算、非构造干扰的模型剔除等。(2)GPS观测得到的站点坐标变化通常包含有构造形变与非构造形变两类信息,去除其中的非构造形变干扰对于研究地壳形变尤其是微地壳形变至关重要。对连续GPS观测站而言,经过长时间跨度的观测,非构造形变成分的存在对提取平均构造运动并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当其参与参考框架的构建时,会导致考框架的周期性变化。对于流动式GPS观测站而言,非构造形变干扰信息是难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地壳运动信息中直接分离和消除。有关非构造形变的修正与剔除,常用的方法有二类:一类是通过研究各种非构造形变的产生根源和物理机制,采用物理模型进行剔除,如基于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间接计算得到这些负荷引起的“理论地表形变”,进行雨雪等陆地水载荷对地壳垂向形变的改正;另一种是通过纯数学的方法进行滤波处理,将一些认为是周期性的影响项利用多项式、三角函数、球谐函数等方法进行拟合剔除。为了更加有效地剔除非构造形变的干扰,以获得青藏高原较为微弱的垂向形变,本文创新性地尝试了上述两类剔除方法的结合:首先进行了物理模型的剔除,然后,以经过物理模型初步改正的连续观测站时间序列为基础,通过Delnunay三角形的反距离加权内插算法,对非连续GPS观测站时间序列中的“残余”非构造干扰成分进行改正。结果表明,在现有连续GPS观测站分布的条件下,经过此方法处理后,能进一步改善GPS垂向坐标变化时间序列的噪声水平。(3)在完成所有站点的非构造形变干扰改正后,我们利用国际上着名的QOCA软件对青藏高原及周边858个GPS观测站和全球124个IGS参考站的单日松弛约束解进行联合平差。其中,特别考虑了可可西里地震、汶川地震的影响,采用已发表的同震位移结果对GPS观测站生成QOCA offset文件,最后平差改正。最后,在假定各站点三维坐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的约束下,确定出ITRF2008参考框架下各站点坐标及三维运动速度的最佳估值和中误差,获得了青藏高原及周边的三维运动速度场。其中,将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转化到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我们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一致,仅在部分区域增加了新的观测站点和数据。青藏高原的GPS水平速度场定量而直观地所反映了NE向地壳纵向缩短和横向挤出逃逸特征;在ITRF2008参考框架下,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的垂向速度场均表现出整体的隆升态势,这一现象反映出参考框架的系统误差。为了突出青藏高原相对其北部稳定地块的现今隆升速率,我们选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稳定地块上的三个连续GPS观测站作为垂向速率的参考点,分别是阿拉善块体的DXIN,鄂尔多斯块体的YANC和中蒙块体的ULAB,扣除这三个观测站的加权平均垂向速度获得了相对于青藏高原外围稳定地块的垂向速度场,结果表明,高原整体上仍处于持续隆升过程中,但并非所有的区域均处于隆升状态,局部区域不再隆升甚至表现为下降的状态:①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普遍表现强烈的隆升,与南坡地区差异隆升最高达6mm/a以上,与北坡地区的最大差异隆升也在3mm/a以上。②高原东部主要特征是龙门山地区大于2.5mm/a的强烈隆升,高原一侧的相对隆升和高原外围的相对下降;贡噶山一带具有突出的垂向运动;高原东南缘则是较大范围内相对隆升速率均在0mm/a左右,局部区域呈下降态势。③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高原外侧垂向相对运动速率在0mm/a左右,而青藏高原一侧则普遍表现为1~2mm/a,局部地区存在更高的隆升速度。(3)关于青藏高原的地壳形变方式,目前主流的弹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型均能较好地解释一部分现象,但又都不能完全解释。因此,实际的大陆内部地壳变形方式,可能是多种形变模式的混合,只是在不同区域的主导模式有所不同。假定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地壳形变主要由一系列活动断裂在闭锁层之下的长期运动所引起,我们采用非连续形变的半无限弹性空间断裂位错模型来解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GPS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的特征:首先对该区域的17条主要活动断裂进行了模型化,具体包括断裂的分段和各段闭锁深度、走向、倾向、倾角及运动速率先验值的赋定等;然后以该区域557个GPS水平速度矢量和337个GPS垂直速度矢量为约束,以最佳的拟合反演获得了所有断裂段在闭锁层之下的现今运动速率。结果表明,采用断裂位错模型和合理范围内的断裂运动速率,能够令人满意地解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GPS水平速度场,但此模型对垂向速度场的解释似乎差强人意。(4)采用剖面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与地形的相关性,取得进一步的认识:高原现今整体上仍处于持续隆升过程中,但并非所有的区域均处于隆升状态,现今的沉降或隆升区域与高原及周边的新构造地貌盆山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凡下降的区域普遍对应着新构造运动的盆地区;其中,高原中南部的弱隆升甚至下降与高海拔地形对比尤为显着。基于青藏高原4~8Ma以来最新一期的强烈的隆升运动周期,推测现今高原隆升差异与地形长期演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认为“地幔岩石圈对流剥离”地球动力学模型从时-空演化的角度较合理的解释现今GPS三维运动速度场结果。
二、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场演化与地震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场演化与地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2019年甘肃夏河MS5.7地震前后重力场异常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重力观测与资料处理 |
3 夏河地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
3.1 重力场差分变化图像 |
3.1.1 半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 |
3.1.2 1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 |
3.2 重力场累积变化图像 |
3.3 震中附近的重力点值时序变化 |
4 重力场变化与夏河MS5.7地震 |
4.1 重力时变与夏河地震关系 |
4.2 重力时变与活动构造 |
5 结论与讨论 |
(2)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多尺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大地电磁、地震学与岩石圈结构研究 |
1.2.2 大地测量学与地壳运动研究 |
1.2.3 重力学与地壳构造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震活动性 |
2.2 区域构造块体 |
2.3 区域主要活动断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力场多尺度分析方法 |
3.1 方法原理 |
3.1.1 小波多尺度分析 |
3.1.2 径向对数功率谱分析 |
3.2 简单地质体模型测试 |
3.2.1 简单地质体重力异常正演 |
3.2.2 未加高斯噪声的模型测试 |
3.2.3 加入高斯噪声的模型测试 |
3.2.4 误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态重力场多尺度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 |
4.2 功率谱场源深度估计 |
4.3 小波多尺度分解结果与讨论 |
4.3.1 小尺度重力异常与地震孕育环境 |
4.3.2 中尺度重力异常与地壳密度结构 |
4.3.3 大尺度重力异常与“下地壳流”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重力场多尺度分析 |
5.1 研究区域流动重力监测现状 |
5.2 2015~2020年重力场累积变化多尺度分析 |
5.2.1 重力场累积变化 |
5.2.2 动态重力场多尺度分析 |
5.3 2016~2020 年重力场累积变化多尺度分析 |
5.3.1 重力场累积变化 |
5.3.2 动态重力场多尺度分析 |
5.4 2017~2020 年重力场累积变化多尺度分析 |
5.4.1 重力场累积变化 |
5.4.2 动态重力场多尺度分析 |
5.5 2018~2020 年重力场累积变化多尺度分析 |
5.5.1 重力场累积变化 |
5.5.2 动态重力场多尺度分析 |
5.6 2019~2020 年重力场变化多尺度分析 |
5.6.1 重力场累积变化 |
5.6.2 动态重力场多尺度分析 |
5.7 总结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生长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结构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重力异常与电性结构特征 |
2.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精细二维结构特征 |
2.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
2.4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 |
2.5 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 |
第三章 地震波各向异性与剪切波分裂 |
3.1 地震波各向异性的起源 |
3.1.1 矿物的晶格优势取向(LPO) |
3.1.2 形状优势取向(SPO) |
3.2 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各向异性特征 |
3.2.1 地壳各向异性 |
3.2.2 岩石圈地幔各向异性成因 |
3.2.3 地震波各向异性与地球深部物质运动的关系 |
3.3 剪切波分裂原理及其方法 |
3.3.1 旋转相关法(RC法) |
3.3.2 切向最小能量法(SC法) |
3.3.3 特征值法(EV法) |
3.4 剪切波分裂方法研究进展 |
第四章 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剪切波分裂研究 |
4.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4.2 剪切波分裂参数的计算 |
4.2.1 震相的选取 |
4.2.2 剪切波分裂参数的计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剪切波分裂计算结果 |
4.3.2 剪切波分裂参数后方位角的变化分析 |
4.4 讨论 |
4.4.1 与已有结果的对比 |
4.4.2 地震波各向异性深度 |
4.4.3 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其对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扩展变形范围的约束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范围与深部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重力异常与电性结构特征 |
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精细二维结构特征 |
3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三维速度结构与构造变形特征 |
3.1 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与深部构造几何学形态 |
3.2 地震波各向异性与壳-幔变形特征 |
4 结 论 |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区域主要断裂 |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磁场特征 |
2.3.3 综合物探反演 |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3.2 沉积体系分析 |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强烈的构造变形 |
1.1.2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最前缘地带 |
1.1.3 研究区近期中强地震频发 |
1.1.4 研究区及其邻近区域现今形变场分布复杂 |
1.1.5 研究区已有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和不足 |
1.2 研究区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分章节内容简介: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
2.1 研究区地块单元划分和断裂分布 |
2.1.1 研究区主要地块分布 |
2.1.2 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 |
2.2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概述和数据采集、处理及定性分析 |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概述 |
3.2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2.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
3.2.2 大地电磁数据预处理 |
3.2.3 远参考道处理 |
3.2.4 典型测点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特征分析 |
3.3 定性分析 |
3.3.1 电性结构维性和电性结构走向分析 |
3.3.2 磁感应矢量和相位张量不变量分析 |
3.4 大地电磁反演介绍 |
3.4.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NLCG方法) |
3.4.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NLCG方法) |
3.4.3 大地电磁二维和三维反演实例 |
3.5 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深部结构中的探测研究 |
3.5.1 大地电磁方法在隐伏断裂带深部延展状态探测研究现状 |
3.5.2 大地电磁方法在大型地块之间深部接触关系探测研究现状 |
3.5.3 大地电磁方法在中强地震区的地震构造、孕震背景的探测研究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
4.1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
4.1.1 DKLB-N剖面二维反演 |
4.1.2 DKLB-N剖面三维反演 |
4.1.3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4.1.4 DKLB-N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
4.2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
4.2.1 LJS-N剖面二维反演计算 |
4.2.2 LJS-N剖面三维反演计算 |
4.2.3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4.2.4 LJS-N剖面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1 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1.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
5.1.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
5.2 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2.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
5.2.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
5.3 电性结构特征与研究区岩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孕震环境和地震活动性研究 |
6.1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多次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1.1 1927年古浪M8.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1.2 1954年民勤M7.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1.3 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2 研究区综合孕震环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综合分析 |
7.1 祁连山东段与阿拉善地块接触关系 |
7.2 电性结构特征与地震学资料的对比 |
7.3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流动重力场、地表形变关系研究 |
7.3.1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流动重力场关系研究 |
7.3.2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场关系研究 |
7.4 大地电磁方法对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的精确厘定 |
7.5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内低阻层分布与高原北东向运动关系 |
7.5.1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东西分布 |
7.5.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低阻层的分布特征 |
7.5.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低阻层与东北向物质运移的关系 |
7.6 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问题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论文的不足 |
8.4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7)华北克拉通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的构造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资料 |
第二章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磁异常特征 |
2.1 计算方法 |
2.2 NGDC-720模型磁异常与航磁异常的比较 |
2.3 研究区地表磁异常的空间分布 |
(1) △F的空间变化特征 |
(2) △X的空间变化特征 |
(3) △Y的空间变化特征 |
(4) △Z的空间变化特征 |
(5) △H的空间变化特征 |
(6) △D的空间变化特征 |
(7) △I的空间变化特征 |
2.4 研究区磁异常的空间衰减规律 |
(1) △F的空间衰减特征 |
(2) △X的空间衰减特征 |
(3) △Y的空间衰减特征 |
(4) △Z的空间衰减特征 |
(5) △H的空间衰减特征 |
(6) △D的空间衰减特征 |
(7) △I的空间衰减特征 |
2.5 磁异常分布与地震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重力异常特征 |
3.1 计算方法 |
(1)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
(2) 布格重力异常 |
(3) 均衡重力异常 |
3.2 EGM2008模型 |
(1) 自有空气重力异常 |
(2) 布格重力异常 |
3.3 WGM2012模型 |
(1)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
(2) 布格重力异常 |
(3) 均衡重力异常 |
3.4 EGM2008、WGM2012布格重力模型的差异 |
3.5 东西向与南北向剖面重磁异常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居里等温面 |
4.1 计算方法 |
4.2 居里等温面 |
4.3 研究区的地热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的莫霍面分布 |
5.1 Parker-Oldenburg迭代算法 |
5.2 莫霍面深度分布特征 |
5.3 莫霍面深度与居里等温面深度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 |
2.1深地震测深和地壳P波速度结构 |
(1)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 |
(2)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 |
2.2大地电磁测深和电性结构 |
2.3重力—航磁资料分析和密度结构 |
2.4地震层析成像 |
(1)P波走时层析成像 |
(2)远震接收函数分析及反演 |
(3)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
(4)噪声层析成像 |
(5)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 |
3地震各向异性与壳幔变形 |
3.1远震SKS(SKKS)波形偏振分析 |
3.2 Rayleigh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
3.3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
3.4地壳变形带的提取和分析 |
4与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相关的研究 |
4.1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
4.2强震危险性分析 |
4.3地震预测 |
5与大陆动力学有关问题 |
5.1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大地震研究 |
5.2关于深部物质的流动问题 |
6讨论 |
6.1南北地震带的边界及分段性 |
6.2南北地震带形成时代和动力来源 |
6.3加强流动地震观测 |
(9)南北构造带中北段及其邻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南北构造带及邻区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基本构造单元特征 |
2.3 断裂构造 第三章 南北构造带及邻区地球物理背景与深部结构 |
3.1 重力场特征 |
3.2 磁场特征 |
3.3 深部结构特征 |
3.3.1 地震波速度结构 |
3.3.2 电性结构 |
3.4 地壳运动及构造变形 第四章 南北构造带及邻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
4.1 岩石圈强度 |
4.1.1 岩石圈均衡补偿 |
4.1.2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研究现状及地质意义 |
4.1.3 有效弹性厚度的计算方法 |
4.2 南北构造带及邻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计算 |
4.2.1 地形和布格重力异常的Te计算结果 |
4.2.2 重震反演莫霍面与地形的Te计算结果 |
4.2.3 变密度模型反演莫霍面与地形的Te计算结果 |
4.2.4 小结 第五章 南北构造带TE计算结果讨论 |
5.1 TE值与大地热流值分布 |
5.2 TE与磁性构造层底面深度 |
5.3 TE与地震分布 |
5.4 TE与地壳厚度 |
5.5 TE与热岩石圈厚度 |
5.6 TE与均衡重力异常 第六章 南北构造带TE的动力学涵义 |
6.1 岩石圈结构和物质组成与TE的关系 |
6.2 岩石圈密度和波速与TE的关系 |
6.3 动力学机制探讨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10)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
1.1.1 青藏高原隆升扩展机理与模型 |
1.1.2 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时空约束 |
1.2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形变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 GPS 观测 |
2.1 GPS 与 GNSS |
2.1.1 GPS 与 GPS 大地测量综述 |
2.1.2 GNSS 发展现状 |
2.2 GPS 大地测量的客观精度与主要误差来源 |
2.3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 GPS 观测 |
2.3.1 非连续型 GPS 观测网 |
2.3.2 连续型 GPS 观测网 第三章 青藏高原 GPS 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
3.1 GPS 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
3.1.1 GPS 数据处理策略 |
3.1.2 GPS 数据的处理流程 |
3.1.3 GPS 高精度处理的新近重大进展 |
3.2 基于 GIPSY 的 GPS 数据前处理——精密单点定位 |
3.2.1 精密单点定位原理 |
3.2.2 GIPSY 数据处理策略 |
3.2.3 GIPSY 数据处理流程 |
3.3 基于 QOCA 软件的 GPS 数据后处理‐‐‐多期观测的联合平差 |
3.3.1 QOCA基本原理 |
3.3.2 QOC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3.4 GPS 数据自动/半自动化处理的设计与实现 |
3.4.1 GPS数据处理流程瓶颈分析 |
3.4.2 数据自动/半自动化处理子模块设计与实现 |
3.5 青藏高原 GPS 观测的高精度处理结果 |
3.5.1 连续观测站坐标变化时间序列 |
3.5.2 非连续观测站坐标变化时间序列 第四章 青藏高原 GPS 垂向坐标变化时间序列分析及非构造地壳形变改正 |
4.1 非构造地壳形变概述 |
4.1.1 模型残差 |
4.1.2 周围环境 |
4.1.3 地表负荷形变 |
4.2 非构造负荷地壳形变的物理模型改正 |
4.2.1 地壳负荷弹性形变的计算 |
4.2.2 大气非潮汐负荷形变与陆地水迁徙负荷形变改正 |
4.2.3 局部质量负荷形变 |
4.3 非构造负荷形变的数学方法改正 |
4.3.1 区域负荷形变的空间相关性 |
4.3.2 基于 Delaunay 三角网的非构造负荷形变改正 |
4.3.3 青藏高原 GPS 坐标变化时间序列的改正结果 第五章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三维速度场 |
5.1 青藏高原现今水平速度场 |
5.1.1 水平运动速度场的参考框架问题 |
5.1.2 水平运动速度场与水平形变特征 |
5.2 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速度场 |
5.2.1 垂向运动速度场与参考框架问题 |
5.2.2 垂向运动特征 |
5.2.3 垂向运动与水准观测的比较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三维地壳形变约束下的构造运动反演—以东北部区域为例 |
6.1 地壳形变约束反演断裂运动基本方法和原理 |
6.2 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模型化 |
6.3 主要活动断裂现今运动速率的反演结果 第七章 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与新构造地形地貌的相关性 |
7.1 青藏高原 GPS 垂向速度和新构造地形地貌的相关性分析 |
7.1.1 垂向速度和地形剖面分析 |
7.1.2 垂向速度和地形聚类分析 |
7.2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垂向差异运动与新构造地形地貌格局相关性 |
7.2.1 高原内部垂向差异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
7.2.2 高原周缘垂向差异运动与新构造地貌的关系 |
7.3 现今垂向差异运动与新构造地形地貌相关性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简介、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致谢 |
四、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场演化与地震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甘肃夏河MS5.7地震前后重力场异常特征分析[J]. 杨雄,祝意青,申重阳,赵云峰.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5)
- [2]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多尺度分析研究[D]. 方东.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1(01)
- [3]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生长的意义[D]. 刘愿. 西北大学, 2021(12)
- [4]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范围与深部结构[J]. 刘愿,程斌,杨钊.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3)
-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6]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D]. 赵凌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7]华北克拉通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石岚. 云南大学, 2019(03)
- [8]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结构与地震的研究[J]. 王椿镛,杨文采,吴建平,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 [9]南北构造带中北段及其邻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构造意义[D]. 陈青. 西北大学, 2015(01)
- [10]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研究[D]. 梁诗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