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方法和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唐燕文,况润元,宋子豪,李海翠[1](2021)在《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东江源流域土壤侵蚀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东江源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为后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结合DEM、降雨量、土壤、遥感影像等数据,研究东江源流域2004年、2009年、2013年、2018年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源流域4个时期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380.68、361.57、244.74、225.42 t/(km2·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土壤侵蚀状况好转;空间上,东江源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主要以无侵蚀、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为主,均占流域侵蚀总面积的97.2%以上;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转移矩阵表明,东江源流域2004—2018年土壤侵蚀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东江源流域植被覆盖度不断增加,土壤侵蚀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黄小芳,林丽蓉,高超,丁树文,朱新远,郭靖东[2](2021)在《CSLE模型中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因子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是我国用于定量评价和预测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模型。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因子(T)是该模型中的7个关键因子之一,能反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削减作用,其准确估算对基于CSLE模型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价及动态对比分析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总结目前获取T因子的6种方法,并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研究表明:水利普查结果查询法和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查询法,获取便捷且应用广泛,但精度有待验证;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公式法计算简便且适用于流域等大尺度,但受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解译的限制;径流小区公式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小区等小尺度;坡度分级法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赋值法实际应用性强,可用于小流域、区域等尺度,但需考虑空间异质性。
唐燕文[3](2021)在《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如何全面、客观的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流域具有净化生态环境、提供淡水以及发电的作用,对流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助于流域的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东江源流域位于南方丘陵地区,是香港地区和广东省部分地区饮用水的源头。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稀土矿的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掌握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东江源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991、2000、2004、2010、2013、2018、2019年7期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并探讨了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1991、2000、2004、2010、2013、2018、2019年东江源流域RSEI指数均值分别为0.628、0.653、0.511、0.540、0.689、0.671、0.772。1991—2000年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上升,2000—2004年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2004—2013年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上升,2013—2018年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有轻微下降,2018—2019年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度高的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为活动较多的地方。从时空的角度来看,东江源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往好的方向发展。(2)将寻乌站点的月降雨量、平均温度分别与东江源流域的RSEI均值做相关性分析,降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R2达到了0.3297,平均温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R2达到了0.4237,降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平均温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3)1991、2000、2004、2010、2013、2018、2019年东江源流域植被覆盖度均值分别为0.745、0.817、0.711、0.776、0.831、0.847、0.857,从时间上来看,植被覆盖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东江源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主要以无侵蚀和微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从总体上来看:东江源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生态环境状况好转。1991—2000年东江源流域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但总体上,东江源流域的侵蚀程度减弱,生态环境状况好转。2000—2004年东江源流域无侵蚀面积急剧下降,其余侵蚀强度的面积上升,生态环境状况恶化。2004—2010年东江源流域局部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加剧,但总体上,东江源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下降,生态环境状况好转。2010—2018年东江源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减弱,生态环境状况往好的方向发展。(5)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紧密联系,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的遥感生态指数均值比较,发现林地的RSEI均值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RSEI均值,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
刘树西[4](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林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生物多样性、目标决策、3S技术等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多尺度协同对林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对野外考察、定位采集、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惠民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揭示特色林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素,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2015-2020年的两期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专题数据,结合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不同等级石漠化特色林产业专题资源信息,提取石漠化区生态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整体改善了石漠化区生态环境状况。近5年来关岭-贞丰花江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20.62%增长至23.28%,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0.29%、6.64%、5.58%、14.89%;毕节撒拉溪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11.07%增长至13.55%,潜在石漠化动态度增长了39.94%,但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47.88%、34.51%、0.31%;施秉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49.70%增长至50.81%,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7.07%、53.85%、1.61%。不同地域石漠化等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演进以重度向轻度过程演进为主。2基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背景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改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提升。依据指标体系结构层次的属性特征,即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石漠化程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涵养水源、人均收入、林产值、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密度、基础设施覆盖度、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贫困率。采用熵权法计算生态效益权重为0.42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为0.298和0.276。该指标体系及科学指标权重赋值法综合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3基于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以确定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随时间提高的变化程度,即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总体发展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同石漠化等级之间特色林产业的效益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近5年间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特色林产业综合得分由2015年的0.156增长至2020年的0.247。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区)综合得分由0.096增长至0.201。施秉(无-潜在石漠化区)综合得分由0.094提升至0.206。不同地域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以及不同生计策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值得商榷。4通过线性组合加权函数建立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综合效益增长变化明显。近5年间中-强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492提升至0.756,相较于其他两地区增长幅度最小(0.264),综合效益等级由中等(0.4~0.6)转变为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毕节撒拉溪)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296增长到2020年的0.622,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转变为较好(0.6~0.8)。无-潜在石漠化(施秉)综合效益分别为0.283、0.604,综合效益增长了(0.321),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0.2~0.4)转变为较好(0.6~0.8)。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实现生态恢复与维持农户生计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实施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性影响,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未来需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综合效益评价,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魏健美[5](2021)在《变化环境下的甘南川西北土壤侵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侵蚀是土地生产力退化的重要原因,在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中备受关注。甘南川西北地区地处黄河长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土壤侵蚀研究是该区土地生产力评估和林草生态恢复重建的认知前提,也是江河源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多种数据方法收集、整理和消化的基础上,基于USLE模型就甘南川西北当前(2000-2015)和未来(2020-2099)土壤侵蚀状况进行量化评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9种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中,Wischmeier模型在研究区具较好适用性;USLE模拟结果表明,甘南川西北侵蚀模数介于0~360 t/(hm2·a)之间,全区侵蚀总量2.3×108 t/a,总体属轻度侵蚀区;2000-2015年间,增温和植被活动增强背景下,甘南川西北土壤侵蚀呈退减趋势,土壤生态和土地生产力朝良性方向发展;(2)选用3种GCMs模型进行加权集总,对3种排放情景下(RCP2.6,RCP4.5和RCP8.5)的未来降水进行模拟,并以此计算降雨侵蚀力因子和驱动USLE模型。结果表明,甘南川西北未来降水、降雨侵蚀力因子和土壤侵蚀均随排放强度提升而增加,统计分析表明,该区10%的降水增量可致14.80MJ·mm/(hm2·h·a)的降雨侵蚀力提升,促增1.46 t/(hm2·a)的土壤侵蚀;(3)基于降雨-径流原位实验分析高寒草甸区降雨-产流特征,构建不同降雨模式下多因子回归关系式,基于上述回归模式探讨产流机制,发现暴雨模式下高寒草甸区地表径流系数在0.1~0.6之间,中小雨模式下地表径流系数在0.05~0.2之间;地表覆被退化对土壤入渗有负减效应,有利于地表产流,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增加;(4)2000-2015年间,气候因素主导了甘南川西北土壤侵蚀退减,可能与增温背景下高寒植被活动增强、地表覆被状况好转有关,但未来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增加可能促增区域土壤侵蚀,植被恢复和保护有助于减缓这一进程。研究可为江河源区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区域水源涵养和地方水土资源善治提供科学方法和数据支撑。
郭紫甜[6](2021)在《FROM-GLC30 2017土地利用数据精度评价及其对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数据在全球地表变化的相关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如用于土壤侵蚀等地表过程模拟。遥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利用数据不断优化,可供选择的土地利用数据源日益增加,同时土地利用数据精度问题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尤其在土壤侵蚀领域,有关土地利用数据精度及其对侵蚀模拟影响的研究亟待开展。FROM-GLC30 2017数据是目前全球应用较广、分辨率较高的土地利用数据,本文针对该数据的精度及对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这一科学问题,在中国及周边64个国家所在的泛第三极地区布设20936个抽样单元。综合运用野外调察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精度评价的参考土地利用数据,在洲际和国家两个不同尺度研究区范围内对全球30米公开土地利用数据FROM-GLC30 2017数据进行不同分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精度评价研究,同时在黄土高原地区基于FROM-GLC30 2017数据和参考土地利用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侵蚀模拟结果的影响,以期为公开土地利用数据的精度评价以及在土壤侵蚀领域的适用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泛第三极研究区FROM-GLC30 2017数据总体精度为72.78%,总体精度优于80%的抽样单元占比约为54.35%,八大分区中,西亚-东北非地区总体精度最高,为80.11%,东南亚、中东欧地区次之。中国范围FROM-GLC30 2017数据的总体精度为74.38%,总体精度优于80%的抽样单元占比约为56.62%,其中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总体精度最高,为80.59%和80.29%,华中地区次之。FROM-GLC30 2017数据裸地和森林的地类数据精度在泛第三极和中国两个尺度研究区内均较高,超过81%。不同分区同种地类精度间存在差异,其中,裸地在不同地理分区间精度差异最大。(2)抽样单元地块破碎程度与总体精度值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研究分区两者的相关性程度不同,在中国七大分区中,华东和华中地区破碎程度与总体精度的负相关关系相对较强。遥感影像中具有特殊色彩、纹理特征的土地利用类型更易被准确判别,精度相对较高,如:裸地、森林、农田以及水域。这类地物在分区大规模聚集分布时会显着提升该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区精度。抽样单元方式对精度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大,基于小流域单元和基于栅格单元方法的FROM-GLC30 2017数据总体精度结果数值上差异不大,但基于小流域单元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表达精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尺度效应对抽样单元精度计算结果存在影响,造成的抽样单元精度差异的均值为11.49%。(3)与参考土地利用数据相比,黄土高原研究区FROM-GLC30 2017数据精度不高,总体精度为58.74%。这种土地利用差异对中国水土流失方程CSLE(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中B因子结果的影响较大,影响最大的区域多集中在吴忠-固原-定西附近区域。基于两种土地利用数据得到的区域土壤侵蚀分布的整体趋势相近,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土壤侵蚀模数均值显着差异,对水土流失重点区分布判断也有一定影响。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应用领域,FROM-GLC30 2017数据仍需进一步优化。
刘玉斌[7](2021)在《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人类开发活动等背景下,围填海、陆源污染、海岸侵蚀等规模与强度均不断增大,我国海岸带生境正在或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50%以上的滨海湿地已丧失,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呈现不可持续的趋势。鉴于此,亟待开展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为海岸带区域政策制定、实施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参考和科学支撑。本研究尝试中国海岸带宏观大尺度的历史时期和未来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为全面了解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服务与价值的演变规律,从中国海岸带基本特征出发,参考诸多研究成果,构建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分类系统,开展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与多样性分析研究,基于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转移变化特征及其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为后续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估算提供支撑。选择主流成熟的具有普适性的估算模型或方法,评估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4种典型生态服务及其价值,探讨研究区生态服务及其价值变化规律,并基于2025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数据模拟评估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探讨未来多情景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基于中国海岸带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诸多研究成果,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开展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和多样性研究;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离海岸线20 km范围的陆域其多样性变化最为剧烈,多样性高值区多分布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地区域、海岸带滩涂和河口三角洲湿地,而低值区多分布于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区域,受人为活动干扰剧烈。(2)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由海洋向内陆整体格局大致呈“浅海水域—滨海湿地—人工湿地(盐田和养殖)—陆地混合类型区”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5年是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人为开发活动显着的时期,城乡用地、养殖和工矿用地扩张显着,侵占大量耕地、浅海水域、滨海湿地和水库坑塘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人为开发强度趋缓。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整体斑块的破碎化态势显着,斑块类型间更加复杂多样,某些特定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斑块集聚化明显。(3)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NPP与产水量空间分布整体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陆域型生态系统的NPP值高于浅海水域生态系统。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陆域NPP总量和土壤保持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15年间分别减少586.36万吨和956万吨。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产水量、陆域池塘养殖产量和理想状态下盐田海盐产量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而近海最大持续渔获量略微下降。(4)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5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354.63亿元。中国海岸带不同类型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不同,其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呈显着增长趋势,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而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占比均较小。(5)2025年趋势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分别为31791.68亿元和31917.27亿元,与2015年相比,两种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减少245.23亿元和119.64亿元,趋势延续情景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显着。两种情景下中国海岸带区域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趋势延续情景下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增加显着,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缓慢减少,而趋势延续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下降显着。
商贝贝[8](2021)在《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中,人类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物质和服务,具有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效应,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多种保护。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干预愈加强烈,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废弃物逐渐破坏着生态系统服务的自我调节和不同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生态敏感性上升。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2000年以后,随着“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长春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哈长城市群和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为核心的产业转型逐渐展开,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本研究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覆被信息,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利用Arc GIS软件对研究区气候、土壤、水文和DEM等数据进行空间运算,以此为基础运用In VEST模型对研究区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探究2000年以来长春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引入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长春市土地覆被解译精度达到90%,满足本研究的分析需求。耕地、林地和人工表面一直是长春市最为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2000-2020年间,各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处于动态变化中,总计转化面积为2855.85 km2;(2)2000-2020年,长春市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分别增加0.15×108 mg、2.03×109 m3和3.42×107 t,生境质量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共降低0.0018;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性显着,长春市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均呈现协同关系;(3)长春市不同覆被类型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有较大差异,碳储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湿地,单位面积碳储量为3.90×104 mg/km2;产水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水体,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73×105m3/km2;土壤保持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林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8599.56 t/km2;生境质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林地,平均生境质量为0.9901;2000-2020年间,长春市土地景观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斑块密度(Patch density,PD)和景观形状指标(Landscape shape index,LSI)增加,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ercent of landscape,PLAND)、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Largest patch index,LPI)和斑块聚集度(Aggregation index,AI)降低,长春市土地覆被破碎化、复杂化程度加剧,相同地类的集聚程度减弱,优势地类地位下降。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性显着,说明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土地覆被格局影响。
于玲[9](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陈超[10](2021)在《基于空间自相关和辅助变量的土地利用抽样及精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掌握区域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影响,土地利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而传统的土地利用抽样调查方法没有考虑这种空间特征,在样本设计和总体估计上存在缺陷。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将遥感影像与空间自相关理论相结合的空间抽样方法已被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在了土地利用调查中,有效地提高了抽样调查的精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沂蒙山区蒙阴县为研究区,利用GF-1号和GF-6号卫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采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不同抽样单元尺寸的空间自相关性变化特征,并结合变异系数设计最佳抽样单元尺寸。采用空间简单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和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等4种空间抽样方案,进行土地利用抽样,并采用样本代表性和抽样成本来确定最佳抽样方案,采用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土地利用程度进行空间预测研究,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快速调查和空间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设计200 m×200 m、300 m×300 m、400 m×400 m、500 m×500 m和600m×600 m等5种抽样单元尺寸方案,以土壤侵蚀模数为辅助变量,采用Global Moran’s I和Local Moran’s I对其进行空间自相关和变异性分析,发现土壤侵蚀模数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Global Moran’s I>0.5),且局部自相关类型均为HH型;不同抽样单元尺寸下,变异系数随着抽样单元尺寸增加而减小,变化情况逐渐趋于稳定(小于7%),平均图斑数则随抽样单元尺寸增加而增加。综合比较2种空间自相关指数、变异系数和单元平均图斑数,最终选取400 m×400 m网格为抽样单元最佳尺寸。(2)在400 m×400 m抽样单元基础上,采用4种抽样方案(空间简单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和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进行样本抽样,得到各抽样方法的抽样精度、土地利用面积比例和抽样成本。结果表明,基于代表性样点的抽样方法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抽样精度为96.64%,土地利用面积绝对误差小于3.0%,抽样成本较低,是最适宜研究区的方法;由于样本量较小且受到单一分层因素影响,空间分层抽样误差最大,空间简单随机抽样和空间系统抽样的误差较小。(3)在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的基础上,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坡度为辅助变量)等4种插值方法,设置不同权重或变异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进行插值。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同种方法插值时,参数或模型的选取对插值精度影响较大;总的来说,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精度较高。空间分布上,在坡度的辅助下,协同克里金法空间分布更详细,反距离权重法容易受到极值影响出现“牛眼”现象,样条函数法生成的表面较为粗糙。(4)对研究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降低;海拔<700 m时土地利用的强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高于700 m区域,土地利用程度较低且持续稳定;不同地貌间或土壤类型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存在差异。各乡镇乡村人口密度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土地利用程度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32和0.42。
二、福建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方法和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方法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东江源流域土壤侵蚀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 RUSLE模型原理 |
2.3 RUSLE模型各因子值的确定 |
2.3.1 降雨侵蚀因子(R) |
2.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2.3.3 坡长坡度因子(LS) |
2.3.4 植被覆盖因子(C) |
2.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江源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计算与分级 |
3.2 研究区2004—2018年土壤侵蚀及变化 |
3.3 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结论 |
(3)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概况 |
2.1 研究区概述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源概况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DEM数据 |
2.2.3 降雨数据 |
2.2.4 土壤数据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辐射定标 |
2.3.2 大气校正 |
2.3.3 几何校正 |
2.3.4 影像裁剪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环境评价基本原理与方法 |
3.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介绍 |
3.2 RSEI模型原理 |
3.2.1 湿度指标(Wet) |
3.2.2 绿度指标(NDVI) |
3.2.3 干度指标(NDSI) |
3.2.4 热度指标(LST) |
3.3 主成分分析法 |
3.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3.3.2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3.4 RSEI模型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4.1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2 东江源流域RSEI指标变化特征 |
4.2.1 湿度指标的变化特征 |
4.2.2 绿度指标的变化特征 |
4.2.3 干度指标的变化特征 |
4.2.4 热度指标的变化特征 |
4.3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计算结果 |
4.4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分级 |
4.5 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1.1 气象要素 |
5.1.2 植被覆盖度 |
5.1.3 土壤侵蚀 |
5.2 土地利用变化 |
5.3 社会经济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 |
(三)天空地一体化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数据资料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
1 天空地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
四 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
(一)特色林产业提取 |
1 特色林产业分类标准 |
2 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时空分布特征 |
(二)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
1 土地覆盖 |
2 石漠化类型 |
3 植被覆盖度 |
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
5 生物多样性 |
6 涵养水源 |
(三)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
1 人口密度 |
2 人均收入 |
3 林产值 |
4 产业结构变化 |
5 基础设施覆盖度 |
6 恩格尔系数 |
7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8 贫困率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选取原则 |
2 指标因子选取 |
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 指标体系建立 |
(二)指标数据标准化 |
1 标准化方法 |
2 极差标准化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1 权重计算方法 |
2 指标权重计算 |
(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
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计算 |
六 综合效益评价 |
(一)“两山”效益 |
1“两山”理论 |
2“两山”效益评价 |
(二)扶贫效益 |
1 扶贫发展 |
2 扶贫效益评价 |
(三)惠民效益 |
1 惠民内涵 |
2 惠民效益评价 |
(四)综合效益 |
1 综合效益 |
2 综合效益评价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变化环境下的甘南川西北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概念体系 |
1.2.2 认知历程 |
1.2.3 模型方法 |
1.2.4 研究区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植被 |
2.5 河流水系 |
2.6 经济社会 |
2.7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 |
3.1.1 水文气象 |
3.1.2 土壤 |
3.1.3 地形 |
3.1.4 NDVI |
3.1.5 LUCC |
3.1.6 GCMs输出 |
3.1.7 降雨-径流原位实验 |
3.2 分析方法 |
3.2.1 CMFD数据检验 |
3.2.2 USLE模型 |
3.2.3 降尺度方法 |
3.2.4 降雨径流实验分析方法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USLE模型的甘南川西北土壤侵蚀评估 |
4.1 降雨侵蚀力因子估算 |
4.1.1 方法应用 |
4.1.2 误差分析 |
4.2 其它因子估算 |
4.2.1 土壤可蚀性因子 |
4.2.2 坡度坡长因子 |
4.2.3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
4.2.4 水土保持因子 |
4.3 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及变化 |
4.3.1 空间分布及强度分级 |
4.3.2 各强度级别土壤侵蚀面积变化 |
4.3.3 基于地类的土壤侵蚀统计 |
4.4 土壤侵蚀变化归因初探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侵蚀预测 |
5.1 未来降水变化的年月特征 |
5.1.1 权重 |
5.1.2 未来降水空间分布 |
5.1.3 未来降水的年际变化 |
5.2 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侵蚀模拟 |
5.2.1 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 |
5.2.2 土壤侵蚀的时变特征 |
5.2.3 降雨驱动机制初探 |
5.3 小结 |
第六章 降雨-径流原位实验 |
6.1 产流特征 |
6.1.1 不同降雨模式下的产流 |
6.1.2 地形和雨强对产流的影响 |
6.1.3 植被覆盖与初始土壤含水量对产流的影响 |
6.2 产流机制 |
6.2.1 回归模型构建 |
6.2.2 环境因子对地表产流的影响 |
6.2.3 覆被变化对土壤蓄容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FROM-GLC30 2017土地利用数据精度评价及其对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精度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 |
1.2.3 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与抽样单元布设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抽样单元布设 |
2.2 基础数据与数据预处理 |
2.2.1 基础数据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技术路线 |
2.3.2 参考土地利用解译方法 |
2.3.3 土地利用精度评价指标 |
2.3.4 基于CSLE模型的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2.3.5 相关统计指标及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ROM-GLC30 2017 土地利用数据精度评价 |
3.1 土地利用总体精度分析 |
3.1.1 泛第三极地区土地利用总体精度分析 |
3.1.2 中国土地利用总体精度分析 |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精度差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物空间分布特征对土地利用精度的影响分析 |
4.2 地物可识别性与聚集特征对精度的影响分析 |
4.3 抽样方法对土地利用精度的影响分析 |
4.4 土地利用尺度效应及其对精度评价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利用数据精度对土壤侵蚀模拟的影响 |
5.1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数据精度分析 |
5.2 土地利用数据对侵蚀因子结果的影响 |
5.2.1 土地利用数据对B因子的影响 |
5.2.2 土地利用数据对T因子的影响 |
5.2.3 土地利用数据对S因子的影响 |
5.3 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壤侵蚀模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概念 |
1.2.1.1 生态系统概念 |
1.2.1.2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1.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方法 |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方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进展 |
1.2.3.1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 |
1.2.3.2 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1.2.3.3 单一生态系统或服务价值评估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海岸带界定 |
2.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2.1.3 自然地理概况 |
2.1.4 经济社会概况 |
2.2 主要数据源介绍 |
2.2.1 土地利用数据 |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2.4 遥感数据 |
2.2.5 其他数据 |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 |
3.1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1.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1.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2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2.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2.2 海岸带分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
3.2.3 海岸带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
3.3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变化特征 |
3.3.1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4.1.2 土地利用转移 |
4.1.3 景观格局指数 |
4.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4.2.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
4.2.3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 |
4.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
4.3.1 类型水平的变化特征 |
4.3.2 景观水平的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估算 |
5.1 海岸带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
5.1.1 海岸带NPP物质量 |
5.1.1.1 陆域NPP物质量估算 |
5.1.1.2 海域NPP产品数据处理 |
5.1.1.3 海陆NPP产品数据集构建 |
5.1.2 海岸带NPP变化特征 |
5.1.2.1 海岸带NPP时间变化 |
5.1.2.2 海岸带NPP空间变化 |
5.1.2.3 不同生态系统NPP变化特征 |
5.2 海岸带物质产品估算 |
5.2.1 海岸带渔业产量估算 |
5.2.1.1 海岸带陆域渔业产量估算 |
5.2.1.2 海岸带近海渔业产量估算 |
5.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估算 |
5.2.2.1 理想状态海盐估算模型 |
5.2.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变化 |
5.3 水源涵养估算 |
5.3.1 水源涵养估算模型 |
5.3.1.1 In 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 |
5.3.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
5.3.2 产水量估算结果 |
5.3.2.1 产水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
5.3.2.2 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5.3.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产水量 |
5.4 土壤保持估算 |
5.4.1 土壤保持量模型 |
5.4.1.1 土壤保持模型 |
5.4.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
5.4.2 土壤保持估算结果 |
5.4.2.1 土壤保持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
5.4.2.2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
5.4.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1 价值核算方法 |
6.1.1 物质生产价值核算方法 |
6.1.2 固碳释氧价值核算方法 |
6.1.3 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 |
6.1.4 土壤保持价值核算方法 |
6.2 不同生态服务价值 |
6.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
6.2.1.1 有机物质价值变化 |
6.2.1.2 物质产品价值变化 |
6.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
6.2.2.1 固碳价值变化 |
6.2.2.2 释氧价值变化 |
6.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
6.2.3.1 水源涵养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
6.2.3.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 |
6.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
6.2.4.1 土壤保持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
6.2.4.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 |
6.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演变特征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特征 |
6.3.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集聚特征 |
6.3.4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土地利用未来情景的生态服务价值模拟 |
7.1 土地利用未来情景模拟 |
7.1.1 情景设置和土地利用需求 |
7.1.2 PLUS模型 |
7.1.3 未来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7.2 未来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
7.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
7.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
7.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
7.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
7.2.5 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分类 |
1.2.2 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 |
1.2.3 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土地覆被信息遥感提取 |
2.2.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2.2.3 景观格局指数 |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 土地覆被数据 |
3.2 碳储量 |
3.3 产水量 |
3.4 土壤保持 |
3.5 生境质量 |
第4章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时空变化 |
4.1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总体特征 |
4.2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类型转移特征 |
4.3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特征 |
第5章 基于In VEST模型的2000-2020 年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5.1 总体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5.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分项评估 |
5.2.1 碳储量 |
5.2.2 产水量 |
5.2.3 土壤保持 |
5.2.4 生境质量 |
5.3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
第6章 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1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1.1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碳储量的影响 |
6.1.2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产水量的影响 |
6.1.3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土壤保持的影响 |
6.1.4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生境质量的影响 |
6.2 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 |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
1.5.3 区划相关研究 |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
1.5.6 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空间管控区划 |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2.1.3 景观分类 |
2.2 基础理论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尺度效应 |
2.2.3 格局—功能理论 |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
3.1 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社会资源 |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
3.2.1 供给功能 |
3.2.2 调节功能 |
3.2.3 支持功能 |
3.2.4 文化功能 |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3.4 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
4.2.3 管控区划层次 |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5.1 基础数据来源 |
5.2 区域背景 |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
5.3.5 游憩安全格局 |
5.3.6 视觉安全格局 |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
5.4.6 管控单元划分 |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10)基于空间自相关和辅助变量的土地利用抽样及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内涵 |
1.2.2 抽样调查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
1.2.3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野外调查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土壤侵蚀侵蚀计算 |
2.2.5 其他数据 |
2.3 空间自相关 |
2.3.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2.3.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2.4 空间抽样方法 |
2.4.1 空间简单随机抽样 |
2.4.2 空间系统抽样 |
2.4.3 空间分层抽样 |
2.4.4 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 |
2.4.5 抽样精度评价 |
2.5 空间插值方法 |
2.5.1 反距离权重法 |
2.5.2 样条函数法 |
2.5.3 普通克里金法 |
2.5.4 协同克里金法 |
2.5.5 精度评价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抽样方法对土地利用精度的影响 |
3.1 最优抽样单元构建 |
3.1.1 研究变量与辅助变量的关系 |
3.1.2 抽样单元构建 |
3.1.3 最优抽样单元确定 |
3.2 空间抽样法方案 |
3.2.1 空间分层抽样 |
3.2.2 基于代表性样点抽样 |
3.2.3 不同空间抽样方法下的样本单元空间分布 |
3.2.4 不同抽样方法优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插值估计的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布 |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布 |
4.2 不同插值方法对土地利用程度估计 |
4.3 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利用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 |
5.2 社会经济因素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四、福建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方法和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东江源流域土壤侵蚀评价[J]. 唐燕文,况润元,宋子豪,李海翠. 江西冶金, 2021(05)
- [2]CSLE模型中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因子研究进展[J]. 黄小芳,林丽蓉,高超,丁树文,朱新远,郭靖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1(05)
- [3]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东江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 唐燕文.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刘树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变化环境下的甘南川西北土壤侵蚀研究[D]. 魏健美. 兰州大学, 2021(09)
- [6]FROM-GLC30 2017土地利用数据精度评价及其对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D]. 郭紫甜. 西北大学, 2021
- [7]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刘玉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8]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D]. 商贝贝. 吉林大学, 2021(01)
- [9]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空间自相关和辅助变量的土地利用抽样及精度研究[D]. 陈超. 南京林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