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合并化脓性脑室炎的治疗

脑室引流合并化脓性脑室炎的治疗

一、脑室体外引流并发化脓性脑室炎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20)在《脑脊液降钙素原联合乳酸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初步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及乳酸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明确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抗生素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意义,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12月1日期间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中心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经开颅手术治疗患者129例,根据入组标准,将术后出现发热(≥38.3℃)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细菌性脑膜炎组37例和无菌性脑膜炎组53例,同时期术后未发热组39例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于术后T1、T2、T3、T4及T5五个时间点送检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标本送检化验,比较以上三组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各项指标差异,并绘制各项化验指标的受试者特征曲线图(ROC),对比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判断其对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T1时,细菌性脑膜炎组、无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与PCT及脑脊液乳酸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PCT较无菌性脑膜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脑脊液乳酸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细菌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PCT水平、乳酸含量均明显高于无菌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5时,两组脑脊液PCT及乳酸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0.903,0.986),当其截止值为0.161μg/L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乳酸含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0.853,0.978),当其截止值为4.401mmol/L时,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二者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978,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乳酸及PCT可以反映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存在,尤其是脑脊液乳酸。当二者联合后进一步分析,AUC升高至0.978,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1%,综合诊断能力较单个指标有所提高,但特异性及敏感性尚有待进一步探究,对脑出血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区别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细菌性脑膜炎与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指标,指导临床诊疗。

张欢[2](2020)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积水是指由于脑脊液产生、吸收失衡和(或)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异常,导致脑脊液在脑室、蛛网膜下腔异常积聚,使其部分或全部异常扩大者[1]。脑积水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达1%~1.5%,且随人口数量的增长而递增[2]。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年龄范围广泛,从新生儿到成人均可发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积水。继发性脑积水多见于颅脑外伤、出血、肿瘤、感染等[3]。脑积水患者临床表现为颅高压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复视、眩晕等,或出现步态不稳、痴呆、尿失禁“三联症”,或颅内原发病治疗后意识好转的患者逐渐又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当前治疗脑积水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4-6]。脑积水患者尽早行分流手术有更好的预后[7]。因此,早期治疗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术后感染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术后近期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术前颅内感染是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绝对禁忌症[8]。但是对于颅内感染尤其是隐匿性的颅内感染的诊断通常比较困难。临床上以脑脊液细菌培养作为颅内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时间长,临床上很多脑积水患者亟需手术治疗,往往不能通过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指导手术。对于绝大多数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需通过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氯、葡萄糖及蛋白指标并结合临床症状(发热)及体征(脑膜刺激征)进行综合判断是否为颅内感染。因此,颅内感染的临床诊断困难重重,并无统一标准,存在假阴性假阳性等问题[9,10]。神经外科手术术后发热症状较为常见,是诊断颅内感染的诊断至关重要的指标,目前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大部分脑积水患者都处于亟需手术改善症状的阶段,而是否存在颅内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氯、葡萄糖及蛋白指标并不在正常范围内,但因病情需要,仍然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术后并未出现颅内感染而拔除分流管。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探索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化物、葡萄糖及蛋白质异常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以及探索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热症状与术后感染的关系,为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指导合适的手术时机,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一章 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概述目的概述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方法经过文献调研,对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概述。结果文献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脑积水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结论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尽早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并无统一标准,对于确诊或可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应尽早抗感染治疗。第二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化物、葡萄糖及蛋白质异常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0年至2018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2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葡萄糖和蛋白质指标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72例患者,术后6月内出现感染25例(9.19%),其余247例(90.81%)未感染。患者低龄(OR=1.019,P=0.063,95%CI:0.999-1.039)和术前脑脊液中低葡萄糖水平(OR=2.185,P=0.035,95%CI:1.055~4.522)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以上两种因素综合后的曲线下的面积为0.688(95%CI:0.578-0.798)。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与性别、原发病、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和蛋白质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关系。结论低龄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应格外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术后感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与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化物、蛋白质水平异常无关,与脑脊液中葡萄糖水平有关,应待葡萄糖水平正常后再行分流手术。第三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体温的变化趋势,探讨其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272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根据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时间将感染患者分为早期感染组和延迟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第1、3、5、7天的体温及发热情况。结果272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25例(9.19%)(早期感染21例,延迟感染4例),未感染247例(90.81%)。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术后第3、5、7天发热率较高,体温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感染组与延迟感染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第1、3、5、7天发热率及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发热率较高,体温下降较快,自第3天起仍有发热则与术后感染关系密切,对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应提早考虑抗感染治疗。

王靖生,王冲,刘棋斌,陈黎,陈乾[3](2019)在《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的外科治疗效果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索外科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积脓及脑室炎等合并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选的受试者分为外科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外科手术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9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3例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脑室炎病例,其中硬膜下积液29例,脑室炎4例,均经腰椎穿刺、头颅增强MR确诊。在全身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分别给予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经前囟穿刺、侧脑室外引流、开颅脓腔清除+外引流、脑室镜下脑室内分隔开窗术等外科处理。保守治疗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合并上述并发症的25例患儿,其中硬膜下积液23例,脑室炎2例,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采用SPSS 18. 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上述治疗后,外科手术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84. 8%,好转5例;中位住院时间27 d。保守治疗组治愈7例,治愈率为28%,好转13例,无效5例,其中3例死亡,中位住院时间44 d。经统计检验,两组间的治愈率、中位住院时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 <0. 05)。结论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均为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难治性并发症,单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恰当选择外科治疗手段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使用和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管敏武,王新东,胡国平,严玉金,余建军,励勇,陈凌[4](2019)在《脑室外引流术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性脑室炎的诊治》文中指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性脑室炎是脑室外引流手术的严重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本文回顾性纳入13例脑室外引流术后CRAB性脑室炎患者。其中9例采用静脉多药抗感染联合脑室内冲洗加注药的方案,6例治愈,3例死亡。4例采用静脉抗感染联合脑室引流加注药的方案,患者均死亡。治愈者敏感抗生素开始治疗的时机均为确诊后3 d内,死亡者为确诊后第6天或第8天。提示尽早诊断,尽早制定多药联合抗感染方案,同时联合脑室内冲洗及脑室内给药,能增加CRAB性脑室炎的治愈率。

秦虎,徐丹书,汪永新,朱晓锋,王增亮,柳琛,更·党木仁加甫[5](2019)在《急性化脓性脑室炎11例报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细菌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1例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3例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7例临床治愈,4例死亡;治愈率为63.6%(7/11),病死率为36.4%(4/11)。结论急性化脓性脑室炎应早期明确病原菌、及时拔出原引流管、持续引流脑脊液,静脉或脑室予以敏感足量抗生素,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葛歆瞳,江荣才,张建宁[6](2019)在《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文中提出

关峰,胡志强,黄辉,任祖渊,王振宇,傅继弟,李英斌,崔凤启,朱广通,毛贝贝,彭伟澄[7](2018)在《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结合脑室灌洗治疗化脓性脑室炎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结合脑室内抗生素盐水灌洗治疗化脓性脑室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至2017年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6家医院诊治的45例化脓性脑室炎患者。2001至2009年采用脑室置管外引流结合脑室内抗生素用药治疗化脓性脑室炎24例(非内镜组),2010至2017年采用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结合脑室内抗生素盐水灌洗治疗化脓性脑室炎21例(内镜组)。比较内镜组和非内镜组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6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1)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间:内镜组(20±6)d,非内镜组(42±10)d,P<0.001;(2)住院时间:内镜组(29±7)d,非内镜组(51±11)d,P<0.001;(3)死亡情况:非内镜组8例(33.3%)死亡,内镜组仅1例(4.76%)死亡,P=0.017;(4)随访情况:治疗6个月后疗效满意(mRS≤3)率,内镜组66.67%,非内镜组为29.17%,P=0.001。结论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结合脑室内抗生素盐水灌洗能够有效诊疗化脓性脑室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强,王汉东,潘灏,孙康健,武燕,丁惠[8](2018)在《严重颅内感染的综合诊疗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对重度颅内感染,尤其是脑室炎有效的综合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1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脑室炎患者。对4例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重度颅内感染患者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左-右侧脑室引流管抗生素持续对冲。脑室冲洗液清亮后,腰大池引流通畅者改为腰大池持续引流。非功能区脓肿灶予以手术切除后,再行脑室持续冲洗;脑室粘连、分隔患者行内镜下终板造瘘+透明隔造瘘+脉络丛烧灼术;有脑积水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或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 21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为13.3%;脑脊液培养阴性的颅内感染患者治愈率为92.9%,而脑脊液培养阳性颅内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仅为42.8%。28例脑室炎患者,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为42.8%,总治愈率为67.8%,其中脑脊液培养阴性患者的治愈率为75%,培养阳性患者的治愈率为58.3%。本组4例重度颅内感染患者均治愈。脑室冲洗时间为747 d。随访39个月,患者的感染均未反复。结论对于重度颅内感染,尤其是脑室炎、脑室积脓患者,采用抗生素脑室持续冲洗,并联合脑室镜等方法的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陈珣[9](2018)在《化脓性脑室感染的神经内镜诊疗策略》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运用神经内镜手术诊治化脓性脑室感染的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8月至2017年12月,应用神经内镜(NES)技术对48例化脓性脑室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并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施行脑室灌洗和脑室腹腔分流术,且当脑室内的菌斑或絮状物不能完全通过内镜冲洗排空时,我们将联合使用改良型脑室外引流术来治疗。术后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性状和引流管试夹闭情况而定,并定期进行临床随访。[结果]四十八例化脓性脑室感染患者(入院时平均mRS评分为4.31),分布在11家医院,并接受了 NES治疗。10例接受1次NES联合手术,10例接受2次,15例接受3次,9例接受4次,4例接受5次。所有患者均曾行改良型脑室外引流(mEVD),平均住院时间为45.5天。出院时,23例治愈且拔管,15例治愈但脑室腹腔分流(VP)依赖,9例为改良型脑室外引流(mEVD)依赖,死亡4例(出院时平均改良Rankin评分为3.33)。术后随访中发现6例改良型脑室外引流(mEVD)依赖的患者死亡,没有其他患者的相关结果改变。(随访的平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44)[结论]结果表明,神经内镜手术(NES)诊治脑室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这些技术和策略是实用的,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乔潜林,白新学,刘海玉,马新强,赵墨[10](2017)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合并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并发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影响,为临床神经外科并发急性化脓性脑室炎抗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775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合并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危险因素,通过病原菌鉴定和主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优化抗菌疗法的合理方案。结果有51例患者并发急性化脓性脑室炎,感染率为6.58%;共分离出167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110株占65.87%;革兰阴性菌普遍对头孢他啶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普遍对青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幕下手术、手术时间>4h、再次手术以及术后脑脊液漏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并发急性化脓性脑室炎危险因素较多,且主要以革兰阳性菌致病率最高,其主要致病菌具有多耐药性,建议早期进行药敏检测以优化抗菌方案。

二、脑室体外引流并发化脓性脑室炎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室体外引流并发化脓性脑室炎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脑脊液降钙素原联合乳酸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语缩略语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试验组
        (二)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
        (一)收集资料
        (二)标本的采集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二、脑脊液病原学结果
    三、不同时间段指标比较
        (一)T1时A、B、C三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各项指标的比较
        (二)T2时A、B两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各项指标的比较
        (三)T3时A、B两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各项指标的比较
    四、A、B两组脑脊液及血清各项指标的ROC曲线和诊断效力分析
    五、细菌性脑膜炎组及无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变化趋势
    六、细菌性脑膜炎组及无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外科医疗相关性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临床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2)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概述
    1.1 脑积水
    1.2 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指标异常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及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及分析
    3.4 讨论
全文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硕士研宄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的外科治疗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外科手术组:
        2.保守治疗组: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
    二、研究方法
        (一)外科手术组
        1.手术指征:
        2.手术方法:
        (二)保守治疗组
    三、疗效评价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治疗效果
    二、随访结果
讨论

(5)急性化脓性脑室炎1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2]
    1.3 临床治愈标准
    1.4 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2.2 治疗结果
3 讨论

(8)严重颅内感染的综合诊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脑室内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1.3 治疗方法
    1.4 拔除脑室外引流管指征
2 结果
3 讨论

(9)化脓性脑室感染的神经内镜诊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合并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收集
        1.3.2 病原菌检测
        1.3.3 药物敏感性试验
    1.4 实验质量控制方法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
    2.2 耐药性
    2.3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4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四、脑室体外引流并发化脓性脑室炎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脑脊液降钙素原联合乳酸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探索[D]. 张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2]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 张欢.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的外科治疗效果评估[J]. 王靖生,王冲,刘棋斌,陈黎,陈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9(09)
  • [4]脑室外引流术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性脑室炎的诊治[J]. 管敏武,王新东,胡国平,严玉金,余建军,励勇,陈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05)
  • [5]急性化脓性脑室炎11例报道[J]. 秦虎,徐丹书,汪永新,朱晓锋,王增亮,柳琛,更·党木仁加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02)
  • [6]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J]. 葛歆瞳,江荣才,张建宁.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01)
  • [7]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结合脑室灌洗治疗化脓性脑室炎的疗效分析[J]. 关峰,胡志强,黄辉,任祖渊,王振宇,傅继弟,李英斌,崔凤启,朱广通,毛贝贝,彭伟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25)
  • [8]严重颅内感染的综合诊疗策略[J]. 王强,王汉东,潘灏,孙康健,武燕,丁惠.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03)
  • [9]化脓性脑室感染的神经内镜诊疗策略[D]. 陈珣.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10]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合并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 乔潜林,白新学,刘海玉,马新强,赵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15)

标签:;  ;  ;  ;  ;  

脑室引流合并化脓性脑室炎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