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Ⅱ.新疆巴楚出血热病原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戴诗雨[1](2020)在《病毒样颗粒抗原及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Gn/Gc宿主相互作用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是由一个或多个病毒结构蛋白组装形成的颗粒状结构,与天然病毒粒子形态、抗原性相似。VLP缺失病毒的遗传物质,没有复制和感染能力。VLP的免疫原性良好,研制快速,制备成本较低并且安全,在应对新发、突发病毒疾病的疫苗研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常用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广泛应用于蛋白功能研究,抗原及疫苗制备。我们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几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VLPs,并初步探究了其作为候选疫苗的免疫原性。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蚊传黄病毒,近年发现其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关,且能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对于ZIKV引起的疾病,尚无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ZIKV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们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ZIKV pr ME蛋白的重组病毒。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感染的昆虫细胞中纯化得到由ZIKV pr M蛋白和E蛋白自组装形成的ZIKV VLPs。以ZIKV pr ME VLPs免疫小鼠能够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及ZIKV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以VLP为基础的ZIKV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我们也构建了表达ZIKV囊膜蛋白E的重组病毒,结果显示在昆虫细胞中囊膜蛋白E可以不依赖于pr M蛋白共表达组装成与ZIKV病毒粒子形态类似的VLP,并且释放到胞外。E蛋白保留膜融合活性,可以诱导合胞体形成,这一现象同样适用于包括日本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和蜱传脑炎病毒在内的黄病毒。基于杆状病毒表达黄病毒囊膜蛋白E诱导合胞体形成的现象,我们还建立了靶向黄病毒E蛋白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平台。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是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的病原体。目前脊灰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脊灰疫苗有两种,即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自从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全球消灭脊灰行动以来,世界各国大力推广OPV的使用,2015年和2019年,WHO先后宣布Ⅱ型和Ⅲ型脊灰野病毒的消灭。在根除脊灰的最后阶段,OPV和IPV都不可避免存在安全性问题,面临着免疫策略调整的挑战,在无PV的环境下生产疫苗更安全可靠。我们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共表达PV的P1和3CD蛋白,P1前体可以被3CD蛋白酶成功剪切成衣壳蛋白VP0、VP1和VP3,经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可以纯化出PV VLPs,与天然PV病毒颗粒的形态、大小相似。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可以导致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一种以出血为典型特征的蜱媒自然疫源性疾病。CCHFV感染能引起人发热、出血以及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致死率高达30%-50%,没有有效的抗CCHFV的药物和疫苗,CCHFV是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在我国病毒分类目录中,CCHFV属于第一类危害程度的病毒;在国外,CCHFV是生物安全4级的病毒。CCHFV在体外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的分离和扩增较困难,极大限制了CCHFV的研究进展。我们构建重组病毒在昆虫细胞中共表达CCHFV的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或者单独表达膜蛋白。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成功从感染的细胞中制备出CCHFV VLPs。CCHFV病毒粒子表面是膜蛋白Gn和Gc,为了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膜蛋白前体在细胞内经过复杂的剪切、加工和定位从而形成结构蛋白Gn和Gc,非结构蛋白GP160,GP85,GP38和NSm。在整个生命周期中CCHFV膜蛋白Gn和Gc在病毒入侵、膜融合、致病性、宿主选择和免疫逃逸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对CCHFV膜蛋白Gn和Gc宿主互作蛋白的研究,探索CCHF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了解CCHFV的分子生物学,找到病毒感染的关键宿主因子。为了研究CCHFV膜蛋白Gn/Gc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我们首先制备了CCHFV膜蛋白Gn/Gc的单克隆抗体。以原核表达的Gn/Gc胞外区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有限稀释法,以真核表达的Gn/Gc蛋白作为检测抗原,经ELISA方法初筛融合上清,结合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经过综合评定和比较,筛选出8株Gn单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和10株Gc单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分别以不同截短形式的Gn/Gc原核表达蛋白为抗原,对融合上清的识别区段进行鉴定,最终鉴定出2株Gn单克隆抗体和1株Gc单克隆抗体及其识别的抗原表位。为了探索膜蛋白Gn/Gc的宿主互作蛋白,我们以带有Twin-strep标签的Gn或Gc作为诱饵蛋白,对样品进行细胞亲和纯化-质谱(AP-MS)鉴定。共鉴定出45个Gn或Gc相关宿主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深入挖掘和分析,并通过免疫荧光等方法对质谱结果有效性进行验证。综上所述,我们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构建了ZIKV VLPs,PV VLPs和CCHFV VLPs。对ZIKV VLPs免疫原性的初步探索表明其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希望成为ZIKV候选疫苗。基于杆状病毒表达的黄病毒E蛋白诱导合胞体的现象,建立了针对黄病毒E蛋白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平台。筛选出2株CCHFV Gn单克隆抗体和1株Gc单克隆抗体。并通过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分析了CCHFV膜蛋白Gn/Gc的宿主互作蛋白,可以促进全面地了解膜蛋白Gn/Gc与宿主的关系,对认识CCHFV感染相关过程,后续功能分析及药物靶点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东晓[2](2017)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蜱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组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蜱虫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生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目前已发现了 83种蜱传病毒,其中不乏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蜱传脑炎病毒、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等。尤其是2007年蜱媒非洲猪瘟暴发和国内2009年发现蜱媒“新型布尼亚病毒”致人死亡事件发生以来,蜱传病毒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国家疾病防控部门的高度重视。内蒙古是畜牧业集中地带,伴随而来该地区有大量的蜱虫寄生,以动物为中介,蜱很容易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和其它动物,使得该地区是蜱传病毒病的潜在高危地区。因此,为了充分保障该地区牧民生命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填补我国内蒙地区蜱虫携带病毒的本底数据的空白,调查是否具有重要人兽共患病相关的病毒并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采集内蒙古左旗和右旗地区的动物寄生蜱虫,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对蜱传病毒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以下结果:(1)样品采集:本实验样品采集工作于2015-2016年间完成。2015年5月,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左旗和阿拉善盟左旗与右旗交界2个采样点采集骆驼、绵羊体表寄生的亚洲璃眼蜱共计643只;2016年4月,从内蒙左右旗交界的骆驼,嘉镇乌兰呼都格嘎查采集的绵羊及骆驼血清,共计112份。(2)样品核酸检测: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对从所采集的样品进行病毒组学研究,共获得了644692条Reads,拼接出2484条Contig。通过核酸序列注释发现,其8.2%(203/2484)的contig为病毒序列,并注释到4个病毒科和4个病毒属;其中一条720bp的contig注释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根据这条contig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共计从60个蜱虫样本中检测到有4个样本携带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四株病毒分别命名为N5株,H1株,NM-18株和NM-24株,其中H1株的宿主为绵羊,其余三株的宿主为骆驼,阳性率为6.7% (4/60)。(3)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全基因组研究:本研究通过NCBI Blast比对选择参考株对其中一株病毒(NM-18株)的全序列进行了分段扩增,共设计了 18对简并引物,并扩增出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其中包括S片段1672bp, ORF为1449bp,编码482个氨基酸,Gc含量为45.25%;M片段5368bp,ORF为5070bp,编码1689个氨基酸,Gc含量为43.60%; L片段12155bp,ORF为11838bp,编码3945个氨基酸,Gc含量为41.37%。与已知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M-18株与其他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相比,S片段的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与同样分离自我国蜱虫的HY-13株最高,可以达到95.2%; M片段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则与分离自南非的SPU415/85株最高,可以达到91.2%; L片段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与同样分离自我国蜱虫的YL04057株同源性最高,可以达到93.7%。(4)样品血清学检测:本实验利用本实验扩增出的NM-18株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S片段,使用原核表达将病毒的N蛋白成功表达,大小为54kD,并成功纯化,又利用纯化成功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N蛋白对来自内蒙地区共计2个采样点,2种蜱虫宿主共112份血清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在采集的全部112份血清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阳性血清共有49份,阳性率可以达到43.75%。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病毒宏基因学技术次对内蒙古地区的蜱虫病毒组的研究,发现了蜱传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存在,成功的扩增出一株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宿主动物对该病毒的感染阳性率。为进一步建立西北地区蜱虫携带病毒的本底数据信息库奠定了基础,也为蜱媒人兽共患病毒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寇春,段晓梅,张渝疆,孙素荣[3](2016)在《新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研究状况》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新疆陆续发现的一些新的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对当地人畜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新疆地理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为多种虫媒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虫媒病毒在新疆分布广泛,存在地域差异性。随着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基于核酸分子和细胞培养检测技术方法从新疆的多种昆虫媒介和宿主动物中鉴定并分离得到分属于黄病毒科、披膜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和布尼亚病毒科的多种病毒,部分病毒属在新疆系首次发现。本文对新疆多个地区近年来已报道的虫媒病毒在宿主中的检测和感染人畜引起的疾病的情况进行了汇总整理,有利于对新疆各地虫媒病毒的流行病学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于志军,刘敬泽[4](2015)在《蜱传疾病及其媒介蜱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蜱为专性吸血的外寄生动物,传播多种病原体而导致疾病,给人类健康、畜牧业生产及野生动物带来极大危害。我国生态环境多样,蜱及蜱媒疾病种类繁多、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林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人群与媒介蜱的接触机会逐渐增多,蜱传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且不断有新发的蜱传疾病出现,其公共卫生学意义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重要的蜱传疾病、媒介蜱类、分布与特性等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我国蜱及蜱传疾病的系统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王真[5](2014)在《新疆部分革蜱种属鉴定、遗传进化分析及其携带牛巴贝斯虫的血清学检测》文中研究表明蜱是一种吸血的节肢动物,寄生于畜禽体表。革蜱隶属蜱螨目、蜱总科、硬蜱科、革蜱属。革蜱不仅叮咬人、畜,吸食血液造成直接危害还可传播原虫、细菌及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导致人畜共患病。革蜱的危害及其携带、传播的病原种类等与其分布地域、植被等孳生环境密切相关。本研究运用病原学、分子免疫学的方法,对新疆自然放牧区域部分革蜱种属进行了鉴定、分析其进化树及检测出了其携带的牛巴贝斯虫病原等,这对新疆蜱类与蜱传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Ⅰ)本试验在新疆自然放牧区域的牦牛、牛、羊和马体表采集的部分革蜱(N=5436)进行了种类鉴定,并分析了该区域革蜱的相对优势度、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及革蜱的种类组成。结果显示,新疆自然放牧区域的的主要革蜱种属为草原革蜱、森林革蜱、边缘革蜱、银盾革蜱、巴氏革蜱和高山革蜱等6个种;在观察分析了其蜱种基本形态性状的同时,对其蜱种之间的气门板的形状,背突的大小,足第Ⅱ—Ⅳ胫节到前跗节是否有腹距等的“鉴别性”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新疆部分革蜱属种检索表”。试验结果表明,草原革蜱、边缘革蜱、森林革蜱、巴氏革蜱、银盾革蜱为该区域分布的优势种和常见革蜱种,其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4.41%、22.23%、17.82%、16.43%、13.31%,说明牦牛、牛、羊和马等自然放牧家畜寄生的蜱种类丰富、多样。(Ⅱ)本研究,对我国巴氏革蜱的16SrDNA基因和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测序;用Blastn与GenBank中5属12种蜱虫的16S基因和5属12种ITS2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分析其同源性;用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巴氏革蜱和其他蜱种的进化关系,对巴氏革蜱的种属地位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巴氏革蜱16S rDNA和ITS2序列大小分别为461bp和821bp。巴氏革蜱与革蜱属的其他种的16S rDNA和ITS2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4%~96.0%和83.2%~96.8%。基于16S和ITS2DNA序列,以鸡刺皮螨和微小膜壳绦虫作为外群,在NJ法、ML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巴氏革蜱和边缘革蜱在两个系统进化树上都聚在一起;16S自举值分别为98和97;ITS2自举值分别为86和87。巴氏革蜱与边缘革蜱亲缘关系最近。(Ⅲ)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上述优势分布媒介蜱孳生的自然放牧区域采集的牛(牦牛)血清样本(N=273)进行了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和静县部分放牧区被检牦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的血清抗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68%(1791)和9.89%(991);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被检奶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38%(28182)和9.34%(17182)。通过本次试验调查发现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均有混合感染的现象,其中和静牦牛混合感染率为6.59%(691);吐鲁番奶牛混合感染率为8.24%(15182)。
赵黎明[6](2013)在《中国子午沙鼠形态地理变异及亚种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 Pallas,1773)(英文名:midday gerbil)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仓鼠科(Cricetidae),沙鼠属(Meriones)。国外主要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国家,向西一直可达里海(Caspian Sea)沿岸地区。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的浑善达克沙地以西,河北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秦岭以北,甘肃和宁夏全境,青海东北部和柴达木盆地,以及新疆的全境。垂直分布可从海拔-150m的吐鲁番盆地,上升到昆仑山脉北坡海拔3200m的高山荒漠地区。子午沙鼠由于分布很广,目前为止全世界描述过的亚种共有10多个。据文献记载,子午沙鼠在国内共有7个亚种,分别为:(1)内蒙古亚种(M. m. psammophilus Miline-Edwards,1871).(2)阿勒泰亚种(M. m. buechneri Thomas,1909).(3)木垒亚种(M.m. muleiensis Wang,1981)、(4)伊犁亚种(M. m. penicilliger Heptner,1933)、(5)叶氏亚种(M.m.jei Wang,1964)、(6)叶城亚种(M.m. cryptorhinus Blanford,1875).(7)塔里木亚种(M. m. lepturus Buchner,1889)。为了弄清楚中国子午沙鼠的形态地理变异规律,本文以2008年7月~2010年10月采自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5省区25个采样点的339只成年子午沙鼠为材料,通过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了子午沙鼠的体重(BM)、体长(BL)、尾长(TL)、耳长(EL)、后足长(HFL)、相对尾长(RTL)、相对耳长(REL)、相对后足长(RHFL)8个身体量衡度,颅全长(GLS)、后头宽(MB)、鼻骨长(GLN)、相对后头宽(RMB)、相对鼻骨长(RGLN).颅体积(SS)、听泡体积(SAB)、相对听泡体积(RSAB)8个头骨量度,心脏干重(HE)、肺脏干重(LU)、肝脏干重(LI)、肾脏干重(KI)、脾脏干重(SP)、相对心脏干重(RHE)、相对肺脏干重(RLU)、相对肝脏干重(RLI)、相对肾脏干重(RKI)、相对脾脏干重(RSP)10个内脏衡度与纬度(Latitude)和海拔(Altitude)2个地理因子以及年均温(TEM)、无霜期(FFP)、相对湿度(HUM)、降雨量(PRC)、日照时数(SUN)和年均风速(WIN)6个气候因子之间的变异规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偏相关分析分析了子午沙鼠的8个身体量衡度、8个头骨量度和10个内脏衡度随2个地理因子的变异规律,结果显示:(1)对于子午沙鼠的身体量衡度来说,耳长、尾长、后足长、相对耳长和相对尾长与纬度显着负相关;体重、体长和后足长与海拔显着正相关,尾长、相对耳长和相对尾长与海拔显着负相关;(2)对于子午沙鼠的头骨量度来说,相对后头宽与纬度显着正相关,鼻骨长、相对鼻骨长、听泡体积和相对听泡体积与纬度显着负相关;颅全长、鼻骨长、相对后头宽、相对鼻骨长、颅体积、听泡体积和相对听泡体积与海拔显着正相关;(3)对于子午沙鼠的内脏衡度来说,脾脏干重、相对肝脏干重和相对脾脏干重与纬度显着正相关,肺脏干重和相对肺脏干重与纬度显着负相关;心脏干重、肺脏干重、肝脏干重、肾脏于重、脾脏干重(雄性)和相对肝脏干重与海拔显着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了子午沙鼠的8个身体量衡度、8个头骨量度和10个内脏衡度随6个气候因子的变异规律,结果显示:(1)对于子午沙鼠的身体量衡度来说,体重、体长和相对后足长的变化主要是与无霜期的变化有关;耳长和相对耳长的变化主要是与同照时数的变化有关;尾长和相对尾长的变化主要是与年均风速的变化有关;后足长的变化主要是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关;(2)对于子午沙鼠的头骨量度来说,颅全长、鼻骨长、相对后头宽、相对鼻骨长、听泡体积和相对听泡体积的变化主要是与无霜期的变化有关;后头宽的变化主要是与降雨量的变化有关;颅体积的变化主要是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关;(3)对于子午沙鼠的内脏衡度来说,心脏干重(雌性)、脾脏干重(雄性)和相对心脏干重(雌性)的变化主要是与年均温的变化有关;心脏干重(雄性)、肺脏干重、肝脏干重、肾脏干重和相对肺脏干重的变化主要是与无霜期的变化有关;相对心脏干重(雄性)的变化主要是与降雨量的变化有关;相对肾脏干重的变化主要是与日照时数的变化有关;相对脾脏干重(雌性)的变化主要是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关。本文还以大沙鼠为外群,以25个采样点子午沙鼠的体重(BM)、体长(BL)、尾长(TL)、耳长(EL)、后足长(HFL)、相对尾长(RTL)、相对耳长(REL)、相对后足长(RHFL)8个身体量衡度和颅全长(GLS)、颅基长(BL)、鼻骨长(GLN)、腭长(MPL)、齿隙(DL)、颧宽(ZB)、眶间宽(OB)、后头宽(MB)、听泡长(LAB)、听泡宽(WAB)、上颊齿列长(LUCR)、下颊齿列长(LLCR)、相对颅基长(RBL)、相对鼻骨长(RGLN)、相对腭长(RMPL)、相对齿隙(RDL)、相对颧宽(RZB)、相对眶间宽(ROB)、相对后头宽(RMB)、相对听泡长(RLAB)、相对听泡宽(RWAB)、相对上颊齿列长(RLUCR)、相对下颊齿列长(RLLCR)23个头骨量度共31个变量的平均值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并结合以前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分布的7个子午沙鼠亚种进行了分类讨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基于8个身体量衡度和23个头骨量度共31个形态变量的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以及Cytb基因序列构建的NJ系统树和MP系统树的结果显示:(1)子午沙鼠叶城亚种(M.m.cryptorhinus)和子午沙鼠塔里木亚种(M. m.lepturus)均不成立,是内蒙古亚种(M.m. psammophilus)的同物异名,应归入子午沙鼠内蒙古亚种之内,其主要特征是:体型较大,平均重约60g左右,体长约为120mm。尾长较短,约占体长的90%。毛色深棕带红,几乎不显沙灰色调。尾毛长且蓬松,尾端毛束黑色或较淡。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以西,经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秦岭以北,甘肃,宁夏全境,青海省东北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东部,直到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西缘;(2)子午沙鼠木垒亚种(M.m. muleiensis)和子午沙鼠叶氏亚种(M.m.jei)也不成立,是伊犁亚种(M.m. penicilliger)的同物异名,应归入子午沙鼠伊犁亚种之内,其主要特征是:体型较小,平均重约45g左右,体长约为110mm。尾长较长,约占体长的100%。毛色沙黄带灰,呈现较浓的沙灰色调。尾毛短且稀疏,尾端毛束黑色或较浓。国内分布于天山南麓的吐鲁番盆地,天山北麓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往西经艾比湖附近的乌苏沙漠,直至伊犁河谷地;(3)子午沙鼠阿勒泰亚种(M. m. buechneri)由于没有获得足够的标本进行形态变量的系统聚类分析,故暂时无法讨论其亚种的分类地位是否成立,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目前来看是支持的。
孙素荣,孟卫卫,张渝疆[7](2011)在《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是一种典型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由病原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宿主媒介、动物(蜱类、大型草食动物和啮齿动物)构成的不依赖于人类而在自然界中可独立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的30多个国家。CCHFV对人类具有较高的致病性,病死率
魏鹏飞[8](2009)在《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CCHF)是一种存在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俄罗斯北部、中东、南部欧亚大陆及非洲撒哈拉地区的烈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地方性,其平均病死率在10%-50%。该病的病原是经蜱传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针对CCHF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本研究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YL04057株S片段上的核衣壳蛋白基因(nucleocapsid protein, NP)编码区全序列和一系列分段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分离纯化表达产物,用抗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多克隆抗体和2株单克隆抗体(14B7和43E5)对各表达产物进行抗原表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含有NP蛋白第235-305位氨基酸的三个表达蛋白片段可以被抗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多克隆抗体检测出来,也可以与2株单克隆抗体反应。表明两株单抗14B7和43E5以及兔多抗所针对的抗原表位均定位在NP蛋白的第235-305位氨基酸区域,这个区域也是NP蛋白的一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区域。同时,我们对M片段上的糖蛋白(glycoprotein, GP)编码区分段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表达产物,用抗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多克隆抗兔抗体对各表达产物进行抗原表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重组分段糖蛋白均不与兔多抗血清反应。CCHFV糖蛋白结构复杂,而原核表达系统不具有完整的翻译后修饰功能。由于实验室制备的多抗血清多是针对核蛋白的,对糖蛋白的检测缺乏针对性。因此,有必要建立CCHFV糖蛋白的真核表达系统,获得糖蛋白及抗血清,以便于深入开展糖蛋白的研究。研究确定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的抗原特性,将有助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与免疫机制的阐明,也将为其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俞永新[9](2005)在《虫媒病毒病的全球分布和重现概况》文中认为
柴君杰,肖成恩,刘远恒,张玉珲,玉山·努尔,韩砚义,冯崇慧,乔永寿,李华国[10](2004)在《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Ⅲ.新疆巴楚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5年新疆巴楚县阿克沙克马拉勒地区发生出血热患者11例,死亡10例。1966年同一地区发病8例,死亡6例。两年中共发生病人19例,死亡16例,病死率84.2%。1966年46月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对1966年经临床观察和病原学或血清学确诊的5例患者和1965年有较完整病历或流行病学调查记录的6例,共11例病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出现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50天时间内,具有明显的春夏季节性。除1例患者为乡村兽医外,其余都是牧羊人。7例患者发病前的活动范围为阿克沙克马拉勒以北,东西约70km的荒漠牧场中。病人之间没有联系,呈高度散发状态,其中3例有近期蜱咬史。另4例患者属于同一个家庭,首发病例是居住在牧场中放牧的家庭主妇,患病期间在前来参加护理和帮助家务的子女和儿媳中有3人相继被感染发病,是一起家庭内的暴发流行。首发病例有近期蜱咬史。用补体结合试验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农牧民728人,其中抗体阳性者71人,阳性率10.2%,在有放牧史的156人中血清学阳性者30人,阳性率19.25%;没有放牧史的572人中血清阳性者44人,阳性率7.7%,二者之间差异显着(χ2=17.98,P<0.001)。在没有本病发生的阿图什县和疏附县农村居民89人作为对照的血清中没有检出抗体。当地的荒漠牧场是叶尔羌河南岸南北纵深约20km的以胡杨和红柳为主的荒漠林景观,已被充分利用作为牧场。附近农区的羊群在其中放牧。牧人居住在简陋的牧棚中,生活条件极为简单。几乎所有的牧羊人都有蜱咬史。调查中共发现硬蜱4属9种。亚洲璃眼蜱为优势种,其次为银盾革蜱。成蜱的活动季节在46月份,5月中旬数量达高峰。在45月份牛体上的蜱指数为130.67,羊体上蜱指数为97.87。在适宜的生境中(常有家畜放牧的胡杨-红柳混交林)亚洲璃眼蜱游离成蜱的数量很大,每人每小时可捕捉500只以上。在40批亚洲璃眼蜱标本中(每批50只)分离到巴楚出血热病毒4株。野生动物的初步调查发现塔里木兔、大耳猬、子午沙鼠和短耳沙鼠,这些动物体外均发现有幼蜱和稚蜱寄生,但未做进一步研究。当地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绵羊,也是亚洲璃眼蜱成蜱的主要寄主。对18只绵羊血清标本进行补体结合试验的结果10只为阳性,阳性率为55.5%,而且抗体滴度较高。通过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的初步研究,作者的结论如下:巴楚出血热是存在于当地以胡杨-红柳林型为主的荒漠林景观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硬蜱的叮咬传播,亚洲璃眼蜱是主要媒介。通过与病人的密切接触,可因病人血液的污染而被感染并可造成家庭内的暴发流行。绵羊是硬蜱主要的血源动物,在维持硬蜱的密度及支持其数量的增长上起重要作用。在实验感染中发现绵羊经病毒攻击后呈不显性感染,但病毒血症可持续6天以上,通过绵羊后,病毒滴度显着增高的结果提示绵羊可能是本病重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作者讨论了本病的预防措施和在流行病学及生态学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Ⅱ.新疆巴楚出血热病原学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Ⅱ.新疆巴楚出血热病原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病毒样颗粒抗原及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Gn/Gc宿主相互作用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 |
1.1.1 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简介 |
1.1.2 病毒样颗粒疫苗的表达系统 |
1.1.3 病毒样颗粒疫苗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1.2 寨卡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
1.2.1 寨卡病毒的流行病学 |
1.2.2 寨卡病毒的分类 |
1.2.3 寨卡病毒结构和基因组结构 |
1.2.4 寨卡病毒的生命周期 |
1.2.5 寨卡病毒E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
1.2.6 寨卡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1.3 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
1.3.1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现状 |
1.3.2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 |
1.3.3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
1.4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研究进展 |
1.4.1 CCHFV的生物学 |
1.4.2 CCHFV的临床流行病学 |
1.4.3 CCHF的预防 |
1.4.4 CCHFV疫苗的研究进展 |
1.4.5 CCHFV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寨卡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和免疫原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胞、病毒与菌株 |
2.1.2 试剂 |
2.1.3 抗体与抗体制备 |
2.1.4 重组杆状病毒v Ac-Zpr ME的构建 |
2.1.5 ZIKV病毒蛋白的表达和鉴定 |
2.1.6 ZIKV病毒样颗粒和病毒粒子的纯化与检测 |
2.1.7 ZIKV VLPs的免疫原性评价 |
2.2 实验结果 |
2.2.1 重组杆状病毒v Ac-Zpr ME的构建 |
2.2.2 ZIKV pr M和 E蛋白形成VLPs |
2.2.3 ZIKV VLPs的免疫原性研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杆状病毒表达的VLP诱导合胞体现象的抗黄病毒药物筛选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胞、病毒、菌株与质粒 |
3.1.2 试剂 |
3.1.3 抗体与抗体纯化 |
3.1.4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
3.1.5 质粒的构建及转染实验 |
3.1.6 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 |
3.1.7 免疫荧光分析 |
3.1.8 ZIKV滴度测定(空斑实验) |
3.2 实验结果 |
3.2.1 杆状病毒表达的黄病毒E蛋白诱导Sf9细胞形成合胞体 |
3.2.2 黄病毒E蛋白在Sf9细胞中的细胞定位研究 |
3.2.3 ZIKV prME和E蛋白形成VLPs |
3.2.4 基于杆状病毒表达的黄病毒E蛋白诱导合胞体现象的抗病毒筛选 |
3.2.5 AMS通过影响病毒入侵抑制黄病毒感染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脊髓灰质炎病毒样颗粒的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胞与菌株 |
4.1.2 试剂 |
4.1.3 抗体与抗体制备 |
4.1.4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
4.1.5 病毒样颗粒的纯化和鉴定 |
4.2 实验结果 |
4.2.1 PVⅡ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
4.2.2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
4.2.3 PVⅡVP0,VP1和VP3 蛋白形成VLPs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样颗粒的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细胞、病毒与质粒 |
5.1.2 试剂 |
5.1.3 抗体 |
5.1.4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
5.1.5 病毒样颗粒的纯化和鉴定 |
5.2 实验结果 |
5.2.1 重组杆状病毒v Ac-Gn Gc NP和 v Ac-Gn Gc的构建 |
5.2.2 CCHFV VLPs的纯化和鉴定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CCHFV膜蛋白Gn/G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表位鉴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菌株、质粒与细胞系 |
6.1.2 试剂 |
6.1.3 CCHFV膜蛋白Gn/Gc胞外区的诱导表达 |
6.1.4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 |
6.1.5 小鼠血清和杂交瘤细胞上清识别能力的检测 |
6.1.6 单克隆抗体线性识别位点的鉴定 |
6.2 实验结果 |
6.2.1 小鼠血清的检测 |
6.2.2 CCHFV膜蛋白Gn/Gc单克隆抗体的筛选 |
6.2.3 CCHFV膜蛋白Gn/Gc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的鉴定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CCHFV膜蛋白Gn/Gc宿主相互作用组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细胞、病毒、菌株与质粒 |
7.1.2 试剂 |
7.1.3 抗体 |
7.1.4 细胞转染 |
7.1.5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 |
7.1.6 非标定量质谱分析 |
7.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1.8 免疫荧光和共聚焦实验 |
7.2 实验结果 |
7.2.1 诱饵蛋白Gn/Gc及其宿主互作蛋白的SDS-PAGE和 Western blot分析 |
7.2.2 膜蛋白Gn/Gc宿主互作蛋白的非标定量质谱分析 |
7.2.3 膜蛋白Gn/Gc宿主互作蛋白的GO和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7.2.4 膜蛋白Gn/Gc宿主互作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7.2.5 间接免疫荧光验证质谱结果 |
7.3 讨论 |
7.3.1 线粒体 |
7.3.2 内质网 |
7.3.3 细胞骨架 |
7.3.4 外泌体和囊泡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内蒙古西部地区蜱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组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简介 |
1.2 流行病学和生态学 |
1.3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病毒的传播媒介 |
1.5 病毒的理化性质 |
1.6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 |
1.7 诊断、治疗和疫苗 |
1.8 国内的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内蒙古西部地区蜱虫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全基因组研究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血清学研究 |
4.1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新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研究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主要虫媒病毒 |
1.1黄病毒科 |
1.1.1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 |
1.1.2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 |
1.1.3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 |
1.2 披膜病毒科 |
1.2.1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
1.2.2西方马脑炎病毒(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WEE) |
1.2.3东方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EEE) |
1.3 呼肠孤病毒科 |
1.3.1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 |
1.3.2新环状病毒(new orbivirus) |
1.4 布尼亚病毒科 |
1.4.1 Tahyna病毒(Tahyna virus,TAHV) |
1.4.2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 |
2 新疆虫媒病毒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
(4)蜱传疾病及其媒介蜱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蜱类的媒介特性 |
2我国重要蜱传疾病及其媒介蜱类 |
2.1蜱媒斑点热(Tick-bornespottedfever) |
2.2莱姆病(Lymediseases) |
2.3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 |
2.4人埃立克体病(Humanehrlichiosis) |
2.5蜱媒森林脑炎(Tick-borneencephalitis) |
2.6蜱媒回归热(Tick-bornerelapsingfever) |
2.7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hemorrhagicfever) |
2.8 Q 热(Q fever) |
2.9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 |
2.10土拉菌病(Tularemia) |
2.11梨形虫病(Piroplasmosis) |
3结语 |
(5)新疆部分革蜱种属鉴定、遗传进化分析及其携带牛巴贝斯虫的血清学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蜱的概述 |
1.2 硬蜱的危害 |
1.3 硬蜱传播的疾病 |
1.4 我国、我区硬蜱类地理分布 |
1.5 蜱类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
1.6 蜱类研究中的 DNA 序列分析 |
1.7 本试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2章 新疆自然放牧区优势分布革蜱种的形态学鉴定及种群组成分析 |
2.1 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3.1 蜱种鉴定结果和形态描述 |
2.3.2 草原革蜱与森林革蜱的超微结构 |
2.3.3 建立常见革蜱形态的对比鉴定检索表 |
2.3.4 自然放牧区域部分革蜱的种类及其相对优势度 |
2.3.5 自然放牧区域部分革蜱家畜体表寄生革蜱群落结构参数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基于 16SrDNA 和 ITS2 基因序列对巴氏革蜱系统发育分析 |
3.1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新疆部分优势分布媒介革蜱孳生环境区域牛巴贝斯虫病的血清学检测 |
4.1 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子午沙鼠形态地理变异及亚种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子午沙鼠概述 |
1.1.1 栖息地 |
1.1.2 食性 |
1.1.3 繁殖 |
1.1.4 寄生虫与传染病 |
1.1.5 年龄结构 |
1.2 形态地理变异 |
1.2.1 身体量衡度 |
1.2.2 头骨量度 |
1.2.3 内脏器官 |
1.3 子午沙鼠分类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标本采集及标本处理 |
2.1.1 标本采集 |
2.1.2 标本处理 |
2.2 标本测量 |
2.2.1 身体量衡度的测量 |
2.2.2 头骨量度的测量 |
2.2.3 内脏衡度的称量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子午沙鼠身体量衡度随环境因子变异规律 |
3.1.1 子午沙鼠身体量衡度随地理因子变异规律 |
3.1.2 子午沙鼠身体量衡度随气候因子变异规律 |
3.2 子午沙鼠头骨量度随环境因子变异规律 |
3.2.1 子午沙鼠头骨量度随地理因子变异规律 |
3.2.2 子午沙鼠头骨量度随气候因子变异规律 |
3.3 子午沙鼠内脏衡度随环境因子变异规律 |
3.3.1 子午沙鼠内脏衡度随地理因子变异规律 |
3.3.2 子午沙鼠内脏衡度随气候因子变异规律 |
3.4 子午沙鼠分类研究 |
第四章 讨论 |
4.1 形态地理变异 |
4.1.1 身体量衡度的形态地理变异 |
4.1.2 头骨量度的形态地理变异 |
4.1.3 内脏器官的形态地理变异 |
4.2 分类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发现 |
2.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分类和结构 |
3.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复制 |
4.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 |
4.1 宿主动物 |
4.2 传播媒介:蜱 |
4.3 地理分布 |
4.4 分子流行病学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糖蛋白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虫媒病毒病的全球分布和重现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虫媒病毒概况[1-3] |
1.1 黄病毒科病毒 |
1.2 披膜病毒科病毒 |
1.3 布尼杨科病毒 |
2 20世纪末重现/突现的人类虫媒病毒病 |
2.1 登革热 (DEN |
2.2 黄热病 (YF |
2.3 流行性乙型脑炎 (JE |
2.4 西尼罗热 (WNF |
2.5 立夫特谷热[12, 13] |
3 我国虫媒病毒病现状和新近发现的国内新虫媒病毒 |
3.1 我国虫媒病毒病的流行和分布现状[1] |
3.1.1 流行性乙型脑炎[7, 15] |
3.1.2 蜱传脑炎或称森林脑炎[1, 16] |
3.1.3 新疆出血热 (XHF) [1] |
3.1.4 登革热 (DEN) [4, 17] |
3.2 近年来国内发现和分离的新虫媒病毒[17-21] |
3.2.1 东方马脑炎病毒 (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EEE) |
3.2.2 西方马脑炎病毒 (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WEE) |
3.2.3 基孔肯雅病毒 (Chikungunya virus, CHIK) [21] |
3.2.4 辛德毕斯病毒 (Sindbis virus, SIN) [21, 22] |
3.2.5 罗斯河病毒 (Rose River Virus, RR) |
3.2.6 新环状病毒 (Orbi virus) [18, 21, 23] |
3.2.7 Colti病毒[22, 23] |
3.2.8 巴泰病毒 |
4 加强我国虫媒病毒研究的建议 |
4.1 建立虫媒病毒专业实验室 |
4.2 加强国内虫媒病毒监测和自然疫源地的发现 |
4.3 加强外来虫媒病毒的监控 |
(10)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Ⅲ.新疆巴楚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资料 |
1.1 例1: |
1.2 例2: |
1.3 例3: |
1.4 例4: |
1.5 例5: |
2 既往记录 |
2.1 首例病人: |
2.2 例2: |
2.3 例3: |
2.4 例4: |
2.5 例5: |
2.6 例6: |
3 流行病学分析 |
4 生态学调查 |
4.1 感染地区的自然条件: |
4.2 媒介问题: |
4.2.1 硬蜱种类: |
4.2.2 硬蜱数量及其季节变动: |
4.2.3 分布: |
4.2.4 寄主范围: |
4.2.5 病毒分离: |
4.2.6 媒介问题的初步结论: |
4.3 动物宿主: |
4.3.1 野生动物: |
4.3.2 家畜: |
(1) 家畜血清学调查: |
(2) 绵羊病毒血症的初步观察: |
(3) 生态学上的联系: |
5 其它传播方式 |
6 居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6.1 血清来源: |
6.2 补体结合试验: |
6.3 结果: |
7 预防措施 |
四、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Ⅱ.新疆巴楚出血热病原学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病毒样颗粒抗原及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Gn/Gc宿主相互作用组的研究[D]. 戴诗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020(02)
- [2]内蒙古西部地区蜱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组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刘东晓. 宁夏大学, 2017(02)
- [3]新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研究状况[J]. 寇春,段晓梅,张渝疆,孙素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03)
- [4]蜱传疾病及其媒介蜱类研究进展[J]. 于志军,刘敬泽.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5)
- [5]新疆部分革蜱种属鉴定、遗传进化分析及其携带牛巴贝斯虫的血清学检测[D]. 王真.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6]中国子午沙鼠形态地理变异及亚种分类研究[D]. 赵黎明. 兰州大学, 2013(10)
- [7]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J]. 孙素荣,孟卫卫,张渝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07)
- [8]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鉴定[D]. 魏鹏飞. 新疆大学, 2009(01)
- [9]虫媒病毒病的全球分布和重现概况[J]. 俞永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5(04)
- [10]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Ⅲ.新疆巴楚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J]. 柴君杰,肖成恩,刘远恒,张玉珲,玉山·努尔,韩砚义,冯崇慧,乔永寿,李华国. 地方病通报, 2004(S1)